幸福是什么课文范文

时间:2023-09-24 21:50:01

幸福是什么课文篇1

--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这个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细想起来又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时常激励着我,又时常困惑着我,从孩童时代到现在,我对“幸福”这两个字的理解都不同。

牙牙学语时的我,认为玩具多、布娃娃多,这便是天下最幸福的;跨进校门的我,认为认真学习,得到父母的称赞,评上三好生,这便是幸福的;我还幻想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名翻译家,坐在国家领导人的身旁,为祖国与世界各国增进友谊而作出贡献,那该是多么幸福……然而,直到有一天我 《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之后,我才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三个牧童为了给过路人带来方便,砌了一口井,得到了智慧女神的称赞。智慧女神让三个孩子自己去寻找各自真正的幸福,约定十年后再在井旁相见。十年后,三个已经是青年的牧童,经过十年的寻找,分别成了给病人看病的医生,种田的农民和什么都干的普通人,他们认为能够给他人带来方便就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课文篇2

“各位同学,你们知道幸福是什么吗?”

“知道!”

“那是什么呢?”

“帮助别人是幸福。”

“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就是幸福。”

“在游乐场玩是幸福。”

“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幸福。”

……

忽然,我们班的“四大天王”之一的孙XX(人称孙悟空)站起来说:

“睡觉都能睡一年365天而且能睡得像头猪就是幸福!”

“哈哈哈哈……”

顿时全场爆笑,连老师也忍不住笑了。

现在,我觉得,和同学们待在一起欢声笑语才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课文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幸福;追求与尝试

什么是幸福?幸福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范畴。当下的社会环境,人们对幸福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也常常扪心自问:我苦苦追求的幸福是什么?我的职业给我带来的幸福是什么?久思之后更觉得我们有权利、有义务让学生从我们的课堂中感悟幸福、收获幸福,更有必要让自己在课堂中创造幸福,因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就是课堂,那么我们到底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生活呢?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呢?为此我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追求。

一、以己为镜,感悟幸福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作为前提应该是“幸福课堂”。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身为教师,只有切身感受到这些,才真正了解了作为教师的愉悦,才真正地获得了生活的意义。只有我们的内心充实、情绪饱满,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拥抱学生、拥抱教育、拥抱生活。一名教育者曾这样评价优秀教师:他的成就并不在于他一生培养了多少高分学生,而是他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否享受到了教师这种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如果学生因自己的知识浇灌而取得了丰硕的知识成果,那一定是一种美妙而又无与伦比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正能量,它会通过老师这个媒介,传递给每一个天真烂漫、求知若渴的孩子。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从中感悟到幸福。

二、多元化教学,营造幸福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我追求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便是可以让学生外出参观、考察、现场制作、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这种多元化的教学会给学生一定的亲身感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与读者共鸣。语文课堂还应该养成学生多元化朗读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通过文本朗读而感受语言、品味语言并进而更深层次地领悟文章的内涵,通过语文课堂这个平台不断感受语文的生命力和感受力。只有多朗读,才会多理解,只有多理解才会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进而使学生更想去表达,从中学到知识。只有这样,才会营造幸福的课堂。

三、追求烂漫,向往幸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我想学生最需要的语文课堂一定是一节激情洋溢的课堂,而激情洋溢的课堂一定是幸福的语文课堂。正是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融合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因素和激动人心的魅力,而教师又连接在学生和语文文本之间,所以就更有责任、更有义务用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让学生与老师、文本、作者能产生共鸣,这样的课堂才是幸福、多彩的,否则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台上台下死水一潭,课堂必然不尽如人意。只有把学生的情感挖掘出来、和文本的情感做到恰到好处的交融,才会避免课堂中枯燥无味的说教,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位大学同学和我谈起曾经的老师时,说:通过他声情并茂的讲授,我再读魏巍的《我的老师》时,仿佛看到我自己的老师,感激、想念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这件事,我更加能感受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种子一旦遇到时机便会不可阻止地爆发,学生便能感受到语文文字背后散发出来的生命的芬芳!当我们老师释放激情的同时,学生的心门便得到一次警醒,他们会用一颗真诚的心感悟生命,用一颗热情的心拥抱学习和生活。

四、指导方法,追求幸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学生更应该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引导学生爱阅读,而且还要让学生会阅读,尤其是在读情感浓厚的文章时,在方法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才能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阅读效果得以提高。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以读促读。学生课堂上所学的文章,是学生情感升华的典范,而文学作品中很多优秀文章更值得学生们去更深、更广地感悟,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后,更应该鼓励学生去阅读《父爱是金》等文章。多角度的感悟会让他们对父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动。

2.以写促读。《白杨礼赞》和《紫藤萝瀑布》两篇课文都是都是借物抒怀类文章,可以先布置一些题目,如《我也看白杨》、《心中的紫藤花》等要求学生写成文章,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回去思考自己心目中的感悟和作者的感悟有哪些异同。

3.以生活促读。在语文教学中我会利用各种机会在班级内部营造一个良好阅读的氛围,如在学完《七颗钻石》和《皇帝的新装》之后,我会让学生尝试着根据现实社会和自己的心声写出自己的童话,寄语自己的理想,同学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由交流着自己的感想,会逐步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阅读局面。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化素养会得到进一步的积累与提高,为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阅读就是幸福的。

五、用心感悟,沉淀幸福

语文是人文化的一门学科,幸福的语文课堂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会挖掘隐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有效感悟,并能积极参与文本之中。白居易说:“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有着优美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写作手法,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这些课文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人生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者必须善于挖掘教材,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命脉,激发学生的感悟力,让他们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方法和技能,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达成老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时,更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人、事、物,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到无限的文章解读中。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在读者、文本、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在阅读中的感悟也才能更加深透。

幸福是什么课文篇4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和不幸福?这是许多国家深感困惑的问题。我们在校的大多数的孩子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比较好的生活条件,但在许多不同的调查中都反映出一个同样的问题:学生并没有在这种相对来说比较优越的条件下、在学习中感到真正的幸福,恰恰相反,他们感受到的是焦虑,甚至是痛苦。

[关键词]

幸福;教育;学校;学生;教育资源;泰勒•本—沙哈尔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全国人乃至全世界人们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最近在各大媒体上登载的一条新闻:“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不幸福呢?”这个问题引起对目前关于幸福问题现状的思考。

二、关于幸福

关于“幸福”是什么和“我们在哪里获得幸福”这一问题,古典的观点和宗教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幸福”。古典观点: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希腊人想使幸福摆脱偶然性的束缚。也就是说,他们想用一种独立于健康、财富和日常生活沉浮的方式给幸福下定义。从这个视角来看,幸福不是插曲式的,而应该适用于整个生活。在这一点上,许多宗教传统也认同。亚里士多德为了列出幸福要素的清单,他指出:在我生病时健康似乎最重要,当我们破产时,财富似乎最重要。但是,健康和富裕的人也可能是不幸福的。这样,这些要素(或此类的其它要求)中没有一种是幸福的首要素。有没有对幸福而言即必要又充分的要素?幸福的要素到底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的或沉思的思想活动就是幸福。他将人的生活分成三类:享乐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沉思的生活。认为沉思的生活是最高的“善”的幸福生活。宗教的观点:获得永恒幸福的方式是接受我们必然死亡命运的这一不幸,把获得幸福寄希望于来世,当我们相信来世存在,而且觉得为它而生活有意义时,那么,我们就确信能得到幸福。马克思主义称,宗教是人类的精神鸦片。其实,健康、富有、友爱、目的感、满足的工作,自尊、爱的亲密感、休闲......都可归之于主观幸福感。无论是古典观点还是宗教的观点,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三、关于教育

德国哲学家长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所以在他看来,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东汉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其作善也”;鲁迅主张从孩子中培养“新人”,并提出了教育孩子的解放、理解、指导三原则。在他的作品中,折射出对儿童命运、儿童发展和教育的高度关注,对封建传统教育制度的痛恨和对中国新型教育的衷心展望;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①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个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②;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③;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④;雅斯贝尔斯:“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⑤种种释义都从某一角度诠释了教育的本质。无论哪种观点教表明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发展生命,让每个生命有丰富的心智,让每个生命都能感受到幸福,最终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四、教育与幸福

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比任何专业课多,甚至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这足以说明在学生的内心里更渴望生活得更快乐、幸福一些。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一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我们的很多课程,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的阅读,更好的写作。可是为什么就没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据哈佛一项持续半年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中国的学生状况也不容乐观,新华社北京4月8号电,中国的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结果时指出,86.6%中国受访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压力大或比较大,这一比例高出其他三国。日、韩、美三国的比例分别为69%、74.8%和67.1%。在压力处理方面,调查发现,七成多中国受访生有情绪低落、沮丧、烦躁状况,这种状况更谈不上幸福感,学生的幸福来自于一次考试的小小成功,这不是真正的幸福,这只千辛万苦努力而获得一种所谓的“幸福”,这种幸福只是暂时的昙花一现,紧接着又是忙碌的辛苦。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本—沙哈尔把人生模式分为四类:(一)享乐主义型;(二)忙碌奔波型;(三)虚无主义型;(四)幸福型。第一种类型的人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为未来埋下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第二种类型的人,今天做的事可能对今后有好处,但会做的很痛苦。以牺牲眼前的幸福为前提,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第三种类型的人是最糟糕的,既对眼前不好,做了还会影响日后的目标实现。这类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第四种就是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在当今社会,更多的人站在了第二种类型,他们是勤勤恳恳的奋斗者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是以什么身份,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明天而不断奋斗着,即便他们厌倦了这种方式。那么,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如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本—沙哈尔想通过教育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它不一定是好的物质与财富。它虽然与幸福有关,但一定不能放在快乐和意义之上。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在教学中他告诉学生的“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即做事前先来问问自己:什么带给我意义?什么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三个因素:遗传因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快乐幸福、更充实。可见,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使人获得幸福,否则,它就不是人类社会拥有的教育。乌申斯基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可见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立足于社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实现幸福。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换言之,就是培养人的幸福能力,即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恩格斯指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这是无须加以证明的原理,是颠扑不破的原则。”然而,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美好初衷,但并非人人都能实现,幸福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而教育是实现幸福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条件。首先,必须依靠教育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吃、穿、住、行生理需要,实现生理的幸福;其次,教育为人的安全需要提供保障,进而实现稳定的幸福;再次,教育促使人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时,也是实现社会身份的幸福;最后,教育帮助人们获得真善美的幸福。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做的幸福。正如石中英先生曾在他的《教育哲学导论》中用了大量的文字论述了教育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人不仅力求活着,而且力求‘体面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力求过着一种‘高尚的生活’,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也在于是个体生活的更有意义,更高尚”。

五、别让压力夺走幸福

在当今的中国,作为一名正式的高中生,都必须去面对高考这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之前,他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即完整地经历应试教育。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孩子们所感兴趣的,但是迫于考试的压力却又不得不接受。遵从与自己的热情,去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内容,对于一个中国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来说,基本上是天方夜谭,在这种近乎于模式化的生活中,整天所做的就是一遍一遍重复所要考的知识点,在这种单调中,很难感觉到幸福的所在。也许在考得好成绩之后,学生们都会有一种欣慰的感觉,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幸福,而只是紧张过后一种放松的心情而已。我们的教育似乎在这里严重脱轨了,我们忘了告诉学生:考好大学是为了活的更好,而活着却不是仅仅为了考更好的大学。每个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被赋予了不同天赋,应该在父母、学校的帮助下去挖掘自己的闪光点,而不是想批发市场的货物一样坐在一起,被打造成一台台类似的机器。孩子们经常听到大人们提起大人们的童年“每天会和伙伴们在大院子里玩的很晚才不舍得被家长叫回家......”“那是一段简单又快乐的时光......”类似的话却很难有难有一句能引起现在孩子们的共鸣,他们只有“努力”地去回忆并且“美好”地去想象,似乎才能依稀想出点什么。在这种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孩子们失去了许多与别的孩子交流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条件。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人是社会动物,与社会中其他成员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健康的人大都乐于与人交往,与他人、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获得安全感、驱散孤独感,得到友谊和支持,提高自尊和自信,从而产生幸福感。而我们的孩子正在远离幸福感。正如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失》中叙述的那样:“童年正在消失,而且飞快地消失”。也应证了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过的一句经典的话“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

六、道德教育确保一生幸福

“道德教育确保一生幸福”这是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第6262号公告论教育时提出的。他提出,从总统到普通大众,从家庭到学校,从社区到教会,所有的环节都应该为道德教育做出努力。而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出有诚实、公平竞争、忍耐、尊重等优良品质的公民。他指出如果让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真正的成果或者回报,这还不能摆脱高尚的道德要求。只有让我们的子孙拥有道德上的远见,并具备传统的家庭观念,我们才能确保他们的一生平安幸福。正如《圣经》所说“:引导孩子走他应该走的道路,即使他老去也不会偏离。”道德教育十分重要,这不仅仅是针对孩子们个人的幸福而言,对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公平来说亦是如此。从布什的这个公告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美国并不是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美国学校教育没有“思想道德”这门课,恰恰相反,他们把道德教育提到了很高的高度———关系到个体的幸福、国家的发展。回头看看我们的大学生们,难道他们真的就是国之栋梁吗?也许北大学生用硫酸伤熊事件和马加爵事件大家还历历在目,从传统的教育角度来讲,他们已经成功了,因为他们用实力敲开了大学的大门。但当这些令人心痛的事件发生之后,谁又会说他们是人才呢?难道是他们小时候没有接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吗?可以肯定地回答:不!但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这全要“归功”于学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和家长对于品德教育的疏忽,在大多数学校,思想品德课被认为是副科中的副科,经常摇身一变成了自习课或其他主要课的考试延时课。家长们也很赞成这样的做法,因为在校方和家长看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不仅会给学校的声誉增光不少,同时也会给家长带来荣耀。可是他们忽视掉“先成人”这一条,这恰恰是成才的必要条件。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过分的强调自我,无视他人的存在,是品德教育中的失误最大的地方,在这种种状态下,人是很难获得幸福感的。设想一下,如果上面提到的两位已经为自己行动付出代价的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被家长或者学校给予及时地纠正那么悲剧就不会上演。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时代,在青少年时代并没有学习如何与人共处、与人分享的话,那么未来时会有很多的困难在等着他们,而对生活幸福的感觉,也会被这些困难所慢慢冲淡。对于他人和自己,“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学生心理素质整体偏差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们在平常生活中遇到不曾遇到的棘手问题,不知所措。自残、自杀的现象,在各种媒体上的出现率是越来越高,我们的教育似乎忽视了对于孩子们真正的关心,忘记了去教会他们应该如何健康积极地面对自己人生的起伏。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能贯穿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活,那么,其实也就是教给孩子们幸福生活的态度,和如何幸福生活的方法。但很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把这些列入教学大纲。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不仅是学校来教,更重要的是从家庭开始给每个孩子传授这些真正良好的品质。现今的生活中当孩子们一降生到世界上,就会有一大堆的关心与帮助接踵而至,生活中,不要把的家人的关心、朋友的帮助、健康的身体、优质的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这样才会使自己时常感到幸福。但似乎感恩的教育我们还没起步。

总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人获得幸福,幸福的实现需要教育,教育的过程要使人体验幸福,教育贯穿各种层次的幸福之中。只有让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也让教师在教育中得到幸福和快乐,才能更好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实现人生幸福。我国的教育要树立幸福教育的理念,通过各种措施,使,教师幸福的教,学生幸福的学,是师生都能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实现人生幸福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梦清《.学记》的教育思想研究[J].学周刊,2013,(5).

[2]李红宪.鲁迅儿童教育思想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1).

[3]赵春燕,智颖飙,王再岚,陈佩文.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启迪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4](美)内尔•诺丁斯,龙宝新译.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美)尼尔•波兹曼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孙云晓.捍卫童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7]周国平.碎句与断章[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

[8]孔灿.还童年以自由:淡化家庭教育的功利化[J].中国家庭教育,2014,(1).

[9]徐永赞,潘立勇.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J].河北学刊,2006,(3).

[10]汤广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的哲学基础[D].云南师范大学,2000.

[11]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进有灵魂的教学》读后感[EB/OL].

[.12]梁荣宗.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J].考试周刊,2012,(44).

[13]王清,顾庆龙,王怀宜.陶行知“和谐的教育”研究[J].教育评论,2009,(2).

[14]曾德强.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2007.

[15]张亮.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自我[J].大观周刊,2012,(6).

[16]李俊,刘玉杰.教育的本真:自由的生成与精神的唤醒———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解读[J].大学教育科学,2007,(4).

[17]赵阳.学校教育应在乎学生的幸福———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看上去很美》谈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

[18]江喜标.学校教育能为增进学生的幸福做点什么[J].湖南教育,2005,(1).

[19]范蕊“.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从爱因斯坦《论教育》中想到的[J].教书育人:教育新理念,2004,(10).

幸福是什么课文篇5

一、深入文本 挖掘幸福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很多美文,教师可以深入文本,挖掘与幸福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去品味去揣摩,让他们多关注生活中正面的东西,学会感恩,明白自己其实也很幸福。

(一)从课内文本中挖掘幸福。如教《藤野先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无民族偏见的师生情。受到别人的关爱,就是一种幸福,而爱的教育永远是教给学生的有效手段。只有在学生明白什么是幸福时他们才会用心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事,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别人的关爱中。

(二)从课外文本中挖掘幸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选择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者最感兴趣的章节来阅读,边阅读边做好记录,摘抄好词佳句或者精彩片段。让学生在品味美文中,发现生活中的幸福点,从而幸福地阅读。

二、积极参与 体验幸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喜欢语文,体验语文的幸福当从课堂开始。著名的教育家谢利民说“一堂好课的情趣外显形态是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言下之意,学生在课堂上应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且常教常新。

(一)在课文导入法中体验幸福。学生都喜欢新奇的东西,因此可以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运用实验、图画、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多种形式导入。如在教《马说》时,我就先讲了一个《伯乐相马》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伯乐是一个懂马并爱惜马的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体验幸福。

(二)在综合性学习中体验幸福。如在教《微笑着面对生活》的时候,我播放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曲,学生也跟着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乌云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动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学生不知不觉就沉浸于其中了。

(三)在即兴表演中体验幸福。课堂上我总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碰上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就组织一次即兴表演,让学生慢慢地享受课堂,如《公输》让学生扮演墨子、公输和楚王,《皇帝的新装》从文中选取一个小细节让学生表演。当时学生脸上洋溢着的那份幸福,教室里不断传来的阵阵笑声,至今仍旧时常在我的脑海中荡漾。

精心备好的语文课,能让学生时刻都感受到老师带给他们的惊喜,或者情感上的感染。这样一来,精彩纷呈的语文课会让教师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当然能让学生获得幸福。

三、淡化评价 追寻幸福

教育是慢的艺术,更何况语文不像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可以在短期内看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长年累月积淀的一个过程,其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所以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人的品格、底蕴具有终身的效力。如果语文学科一味地以“分数”来论英雄,未免太武断了。因此我们要淡化评价,让学生快乐地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去追寻幸福。

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总是有差异的,在评价方面进行分层,可以让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幸福起来。比如优生,我就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听课,鼓励其自学,给他们推荐书目,通过面批指导作文,让他们形成自己的作文套路,但有一点必须做到的就是,一旦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则要“开小灶”恶补。而对成绩稍弱的学生则以表扬为主,因为往往老师的一句表扬能让学生快乐一整天。对他们实行慢教,降低要求,鼓励他们重基础,作业只要求完成基本部分,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来定目标,这样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得到。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学生就会保持一种创造和尝试的欲望。试想一下,有追求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当老师深深地爱着每一个学生,时时处处以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让他们沐浴在人性的阳光里,感受爱的温馨,学生能不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课文篇6

摘要:本文主要着力探索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方向,思考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形成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让简单而真实、朴素而纯粹、充满个性的课堂伴随学生幸福地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个性化 幸福学习

王菘舟老师说过:“语文是折射五千年文明的一滴水珠,应从这水珠中,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底色,于国传承民族精神。”从小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语文课就要用语文的方式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原汁原味的欣赏精彩纷呈的文章,扎扎实实的提高语文素养,真真切切感受语文的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对学生来说是幸福的事情。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课怎么上,教师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这是值得探讨并且不会有统一答案的问题。下面浅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绿色、环保的课堂

课堂呼唤绿色环保的回归。记得读中学时有位政治老师上课喜欢说:“嗯哪”。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数老师说了多少个“嗯哪”上。老师的习惯语言竟然会影响我们学习,恐怕是他没想到的。由此看来净化语文课堂很有必要,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学习天空。

1.少一点语言污染。杜绝“嗯哪”、 “好不好”等令人生厌的口头语,提高语言素养,当讲则讲。

2.少一点心理污染。 “你有什么用?”“滚出去!”这些话对学生心灵的伤害很大。有的学生可能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会暗地里与老师作对。 学生能力有差别,要区别对待。我班上有几个苗族学生,成绩很差,但绘画有天赋,所以我让他们负责黑板报的画图。每逢板报获奖,他们总会露出得意的神色。对学生少心理伤害,多欣赏,他们才会更快乐的成长。

3.少一点表情污染。作为直面学生的教育工作者,更应注意自己的情绪。教师走进教室就沉着脸,课堂阴云密布,学生难免忐忑不安?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走进教室前要调整心情,还学生以晴空。

4.少一点行为污染。在某些课堂上,曾出现过这些画面:揪学生耳朵;赏学生巴掌;敲学生脑袋…… 据学生反映,他们非常反感这样的行为,觉得伤害了自尊,当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精简的课堂

王荣生老师说过:“确定语文课教什么往往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学目标太多,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失去了重点。不管哪个阶段提倡什么理念,关键是要抓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个核心不放松。

比如上《小抄写员》第二课时我就确定了一个中心目标:抓住文本,体会叙利奥的心理。以叙利奥的心理活动为线索,联系上下文,学生被父子俩的真情所打动,对心灵的触动很大,有学生最后在谈感受时倡议全班同学:要像叙利奥那样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从教育意义上来讲,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节课虽然目标单一,但却注意了教学环节的功能多元化。教师引导学生读文本,学生入情入境阅读,畅谈阅读后的体会,带着感悟重读文本,想象父亲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深化情感,使学生受到叙利奥关心体贴家人的高尚情操的熏陶,“听说读写”水到渠成。

三、自由、个性的课堂

自由、个性的前提必定是师生之间有情感真诚、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当然自由个性的课堂不能脱离文本而存在,否则就会乱了套,课不成课了。

窦桂梅老师上的名著导读课《三打白骨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是教师的个性魅力,她没有丝毫造作,一言一行不管如何夸张都紧紧围绕教学主题。整堂课,她都在和学生聊西游记, 所以她的角色变化多端又不失幽默,一会儿是憨厚的八戒,一会儿是古灵精怪的悟空,一会儿是暗藏杀机的白骨精,随着人物变化,还夸张的配以相应的声音表情,手舞足蹈,引领学生过了一把西游记的瘾。其次是学生独到的个性见解,窦老师始终不忘自己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她总能抓住学生发言的契机挖掘出更多精彩。窦老师不拘一格、展现自我个性的教学风格,引发学生相当精彩且富有个性的见解,紧紧抓住了台下两千多名观者的心,掌声不断。

幸福是什么课文篇7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在初步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要注重提出初读要求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阅读效率。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课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而采用图片展示、话题讨论、诗歌朗诵、故事等方式进行,导入新课后教师要及时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感知。

以《幸福是什么》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板书”幸福”,(学生齐读)关于幸福,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通过这样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来谈论幸福,初步感知幸福,然后教师过渡:是呀,在你们的眼中幸福是儿时手中的泡泡,是与伙伴的嬉戏,是妈妈的香吻,幸福到底是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去“幸福”这个话题。在初读阶段,教师所提问题要紧扣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如在该课时中教师给出的要求可为: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那些内容?最终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学生阅读后引导小组对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概况。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初读了解了文本的大致内容后,接下来教师则需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段落中进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根据相应的段落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不宜太多,要紧扣文本内容提出。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进行指导,给予点拨,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以《夜莺的歌声》的第一段的教学为例,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来引导学生对整个段落进行概况。然后根据句子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学生讨论时教师进行点拨,当大多数学生遇到相同的问题时,教师进行精讲释疑。

三、课后实践,丰富学生感悟体验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课内阅读,而对课后阅读拓展则较为忽视。其实,高段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课内阅读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而组织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读书会、故事会;也可让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如辩论、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但在课后拓展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引导学生带着明确的阅读任务进行课外阅读。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活动,除了吸纳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教者再指导他们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每次阅读也就容易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其次,在课外阅读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的阅读。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也就是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例如,在《哈利?波特》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友情,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正义……

幸福是什么课文篇8

【关键词】感性;理性;幸福;协调

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我很佩服他的智慧和勇气,他撕掉了人类虚伪的理性面具,而把矛头直指向人类心灵深处最真实、同时也许亦是最脆弱的感性情感。当我们为我们作为文明人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也许恰恰忽略了我们最真实的情感,忘掉了我们存在的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基始的思考是关于“感性”和“理性”的,同时展开来又与“幸福”等概念相联系。我曾试图根据弗洛伊德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去定义“幸福”。我给人的“幸福”所下的定义是,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的快乐的感受。我通过对感性和理性的不同分析,从而得到两种不同的“幸福”。一种是人的最原始、最自然、最真实的欲望得到满足时的快乐的感受,我叫它“真实的幸福”;一种是人为的、不自然欲望得到满足时的快乐的感受,我叫它“虚假的幸福”;前者对应的是感性,后者对应的是理性。

为什么我们会有上述的思考和结论呢?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成年男子,他身强体壮,他现在有了性的需求。如果是在原始社会中,那么几乎没有人为的规则和法律对他进行约束,他是自由而灵敏的。他会怎么做呢?我想他会凭借着自己的感性本能,在原始的丛林中寻找并发现一个自己中意的异性的同类,经过最原始的沟通之后,满足自己的欲望。在这一欲望得到满足之后,那么他便会产生“幸福”感,而这便是最自然的幸福、最真实的幸福。那么倘若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男性公民,他又会怎么样呢?显然他不能象原始社会那样任性而为了。人为的法律和规则对他的行为进行了束缚,规定他不可以这样做,如果他这样做了他必须要付法律责任。所以经过理性的思考,他是不会任性而为的。他要怎样做呢?他首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寻找一个他满意的异性的恋人,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之后,在征得对方的同意的情况下,他可以满足欲望;但是如果对方不同意了,或是有些人因为长相、方法等原因而追求不到异性,那么便只好通过其他的途径解决欲望的问题了。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欲望得到满足时也会产生幸福感,但是这种幸福是在人为的种种束缚下才得到满足的,是掺水的、不真实的。

所以如果我们提出这样的一个前提:人活在这个世上的目的是追求人本身的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人类的文明越发达,人类社会越发展,束缚便会越多,人类的幸福感就会越少。这就与人存在的目的相违背,那么人类很可能会最终毁灭,这是一个可怕的结论。

      二、忽略的因素

这是一个可怕的结论,有危言耸听的味道,如果说出去肯定会被当成疯子。我自己也有些困惑,以及些许的排斥,因为它与我的价值观格格不入。我试图去寻找它的突破点,不想我竟能如此侥幸地发现我原来忽略了一个问题。

为了便于问题的说明,假定还是那个有欲望的男人。在原始社会中,他凭借着强壮的身体击败了其他的竞争者,取得了支配异性的权利,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他获得了幸福。这是我们作为前提的假定。但是——我们若按照常理般地推想便会发现——与此同时,其他和他一起追求异性的竞争者并没有得到幸福。我想这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扩展到任何生物,当他的追求没有达成,反而被其他同类得到时,他显然是不会幸福的。那么我们便可以认为,竞争者没有得到幸福,或是一个,或是几个。我想在我们得出这个结论后,我们更需要注意而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忽略的是,那个异性的感受。她会幸福吗?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她,不能理解她的感受。但是我想有一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即任何人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做出某件事情的时候,他都不会是幸福的;或者至少他不会有最真实的幸福。所以我想,我们的主角——那个有欲望的男人,他个人的幸福是建立在其他人的不幸福甚至是痛苦之上的。如果我们不加约束地追求个人的自然的幸福,那么我们就是在推崇强者的幸福和利益,推崇一种弱肉强食的自然状态,因为强者更容易获得幸福。这样便会形成“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形成霍布斯所描述的人类最初的可怕的状态。我想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才建立国家,发展社会,建构制度框架,创制法律规则,推动文明的发展等等,这也许就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原初动力之一。即使我们不从这方面考虑,我们从幸福本身的量的对比方面考虑,虽然原始人的强者可以获得真幸福,现代社会的文明人获得的是假幸福,但是在全人类的幸福总量上,我们也不能说原始人类的幸福总量(包括强者的真幸福和大部分弱者的不幸福)要比现代人类的幸福总量要多,这是很难对比出来的。而在思维中,我们往往更倾向与认为现代人在量上要更多些,因为强者毕竟只是极少数,而现在全世界却有60多亿人。

三、对感性与理性的协调

再次回过头来看看,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似乎是必要的。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失去了它们,人类将陷入战争和混乱。从全体人类总体的幸福的量的角度看,这是必要的。那么既然我们需要文明,并正处在文明社会之中,抛开全体人类的幸福不谈,作为一个个人又应当如何自处呢?作为一个个人是否可以追求自己的感性欲望,而不必理会理性的警告呢?我想,这就是下面我要说明的问题。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毕竟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从他个人的角度讲是为了追求他人生幸福的最大化。倘若是因为全体人类的总幸福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崇高理想而不得不让自己被迫地生活在抑郁之中,这将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一件事情啊。然而我们知道任何事情总会是有路可寻的。诚然,社会作为整体的存在对于个人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个人依然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幸福是指感性幸福。我想,这只是一个协调的问题。

我想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便于问题的说明。倘若有一名学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没有任何的特别之处。从理性的角度看,作为一名学生,很明显他的最大的任务当然是学习。所以他当然应当勤奋学习,按时上课,在课堂上应当认真听讲,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不走神等等。倘若在一工作日的下午,天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位平常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学生那天特别特别想去动物园逛逛——没有什么真切的原因,就是想去动物园逛逛,莫名其妙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显然,学习是一点都学不下去了。他很困惑,他应该怎么办呢?是用理性战胜感性,逼着自己那颗根本学不下去的心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还是跟着感觉走,去动物园逛逛呢?中国的学生是一个奇怪的群体,若是小学生或大学生,或许会逃课去动物园了;若是初中生或高中生,很可能是不敢去的。当然我们现在在讨论的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我要说的是,他大可以跟老师请个假去动物园逛逛,那节课或那个下午的课就不要上了。我当然不是在此鼓励学生逃课,也不是说个人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无拘无束、不顾一切。我只是想作为一个人,不管是学生也罢还是其他什么人也罢,在长时间地面对某一他对应的压力的时候,或许是出于潜意识,或许是出于生命自我保护的本能,或许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难免有时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或者逃避压力的心理趋势,那么便自我调剂一下也未尝不可了,而我想这需要一个对“度”的把握。

说到这里,我想也许有人会有疑问:“度”的问题向来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尽管确实有对“度”的把握这样一门学问和技巧,这是一个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那么换一个思路,也同时换一种说法,我想可以把我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确一些:作为一个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追求个人本身的幸福,在追求某一幸福时,如果不涉及到他人的切身利益,你可以感性地去追求自己的真幸福;如果涉及到他人的利益,则需要经过理性地思考,然后再去追求。我想这算是一个比较明白的说法了。而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感性与理性的协调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并非不可能。事实上在我们面对某一现实的过程中,我们心里已经开始了取舍,并在这个取舍的思维较量中权衡利弊进而做出我们最终的选择。这是现代人追求幸福的方法。

这是一个个人追求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原始社会那种弱肉强食的自然状态也一去不复返了,因此个人必须在人类为文明社会定下的规则框架内去追求个人的幸福。任何人,不管他是谁,谁试图去冲破这个规则,谁就是想要选择去欺凌他人,谁就是与人类为敌。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它,也逃离不了它,那么我们只好去适应它。如果我们想尽可能地去追求我们自身幸福的最大化,而同时又不违反人类社会的规则、不会受到因违反这个规则所带来的伤害,那么我想我们可以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也许就是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寻求的这样一种平衡了。而我想这也可以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当我们国家声称要创建和谐社会并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政策去推动创建这个和谐社会时,我们不妨想一下我们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名光荣的公民,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不需要太过崇高或太过遥远的规划纲领,我想我们只需要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去和谐地去追求自己本身的幸福就好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都幸福了,那么这个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弗洛伊德著,杨韶刚,等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3]欧阳英.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上一篇:蒲柳人家全文范文 下一篇:走了你还有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