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证明范文

时间:2023-11-13 05:23:47

环保证明

环保证明篇1

关键词:污染环境罪;司法困境;应对策略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首提推动“生态文明”,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至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无一不围绕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绿色发展进程中,用法律手段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和资源意义十分重大。目前来看,我国污染治理的环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司法力度不断加强。刑事治理层面,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2013年6月和201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污染环境犯罪实施中的问题先后两次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2013年解释》和《2016年解释》),明确了污染环境罪定罪量刑的标准,严密了环境刑事治污的法网。《2013年解释》和《2016年解释》实施以来,我国司法机关对污染环境罪的惩治力度不断加大,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由于污染环境行为本身具有因果复杂性、后果出现迟滞性等特征,加之司法工作机制不健全,污染环境罪惩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走出污染环境罪惩治的司法困境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历年来我国惩治污染环境犯罪取得的成绩

自1997年刑法第388条规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以来,我国对污染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已有20年的历程。基于立法,司法机关对污染环境犯罪的惩治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7年10月至2011年5月。1997年刑法典颁布实施前,我国刑法没有将污染环境行为犯罪化,当时治理污染的手段主要是行政执法。1997年刑法第338条将污染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设置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开启了运用刑事手段治理污染的先河。1997年至2011年,刑事司法启动了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制裁,但数量不多,环境刑事司法的保护效能并未得到应有的发挥。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公布的数字,1997年刑法典颁布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每年针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生效刑事判决是个位数[1]。2002年至2011年,我国审结的环境刑事案件总数为81435件,其中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案件仅为109件[2]。第二阶段为2011年至今。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降低了污染环境罪的定罪标准。2011年5月对污染环境罪进行惩罚以来,环保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环境污染犯罪的数量急剧增长。尤其是《2013年解释》将“严重污染环境”的标准明确以后,惩治环境污染犯罪的效果更为明显。据统计,《2013年解释》“出台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环保部门就向公安机关移送了近300起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数量超过之前5年的总和。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247起此类案件,移送检察机关145起,达到历史新高。”[3]2013年,各级环保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706件,数量超过以往10年的总和[4],2014年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180件,超过2013年的3倍。[5]2015年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的第一年,污染环境犯罪的数量更是急剧上升。截至2015年11月底,环保部门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共1478件①,仅广东一个省环保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就达到312宗,较2014年同比增长26.8%[6]。2015年,公安机关开展“清水蓝天”专项行动,共破获各类污染环境犯罪案件60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万余人,分别比2014年增长16%和42%。②2016年,环保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963件,较上年上升16%。③审判层面,污染环境类犯罪审判的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2年至2014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环境刑事案件42127件,其中污染环境案件达1124件。[7]2015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判决的污染环境罪案件高达1322件。[8]2016年,全国法院共受理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072件,审结1847件,生效判决人数2944人。[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些年惩治污染环境犯罪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第一,刑事制裁污染环境罪的数量与过去年均几十件的案件量相比快速增长,且呈不断上升趋势。第二,司法解释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对刑事司法的指导效果非常显著。应该说《2013年解释》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诠释明确具体,实施效果也非常好。但是,近年来污染环境罪又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危险废物犯罪产业化、伪造自动监测数据问题突出,大气污染难以取证等。针对这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出台了《2016年解释》,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定罪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可以预测的是,随着《2016年解释》的实施,我国对污染环境罪的惩治效果会更加明显。第三,刑事制裁污染的手段启用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对于强化环境司法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国污染环境罪惩治的司法困境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制裁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强,司法机关每年惩处污染环境犯罪的数额在不断增加,但是,我国每年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数量很多,根据刑法规定构成污染环境罪的案件基数也很大,但大多数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并没有进入刑事司法程序,有些案件即便进入了刑事司法程序,也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司法在惩治环境污染犯罪中未能有效发挥作用”[10],陷入了如下困境:(一)立案处罚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立案难。环保执法部门有案不移,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程序不畅,致使本该交由司法机关立案的犯罪案件难以立案。环保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分别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在跨职能衔接案件的情况下,这两类部门的衔接机制是否顺畅对于追究环境犯罪人刑事责任至关重要。[11]在环境领域“两法衔接”法规制度层面,我国已经制定了一批法规、意见、办法,包括:《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与公安部门执法衔接配合工作的意见》,《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等等,相应的工作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很多情况下环保部门为了强化自己的行政职能,“两法衔接”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是有案不移,以罚代刑。查处案件的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不愿意将犯罪案件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致使构成犯罪的案件不能立案;二是因衔接程序复杂、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建立等原因造成诉讼程序启动难。其次是处罚难。地方政府以污染环境罪立案影响经济发展为由阻止刑事立案处罚。污染环境罪有别于其他犯罪的特征之一在于其具有正负双重属性:正的方面是高污染产业可以增加GDP,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负的方面是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GDP,有些情况下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选择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盲目引进高污染项目。司法部门一旦对地方GDP贡献大户进行污染环境罪立案,地方政府往往会进行干预,阻止立案工作。虽然近些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解决,但地方政府受之前经济发展优先政策的影响,在地方财政、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的背景下,环保部门往往有案不移,司法机关很多情况下有案不立、不诉、不审。即便审理了污染环境刑事案件,判决也比较轻缓。(二)取证难。取证难是污染环境犯罪难以追究的一个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线索发现难。污染环境线索难以发现,致使污染环境罪案件被公安机关立案查处的数量不多。在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下,污染环境犯罪线索来源主要有群众举报与行政机关移送两种。司法实践中,这两种渠道的线索来源都非常有限[12]。一方面,群众举报污染环境犯罪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案件线索。由于环境污染案件所侵犯的环境权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受害人单一性和具体指向性,在不是自身一人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下,很多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主动举报污染环境犯罪者很少。另一方面,污染环境违法犯罪活动的手段或方式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许多企业在环保守法上阳奉阴违,白天不排晚上排,明里不排暗里排,很难被发现。如2013年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的被告人周长德在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无污水处理设备的情况下,在自家院内私自经营电渡厂,并私设暗管排放电镀产生的废水。[13]第二,第一时间取证困难。为了逃避环保机关的检查和司法部门的打击,很多工厂、企业、个人实施排污行为往往是在国家机关下班后,或者排污地点高度隐蔽,或者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执法部门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取污染信息。在污染时间和空间存在两维跨度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取证认定污染行为存在一定难度。第三,准确取证难。很多企业篡改、伪造监测数据①,弄虚作假逃避环境执法检查,致使调取出来的本该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监测数据根本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第四,对证人取证难。污染企业很多都是家族企业,员工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或附近居民,在自身权益没有受到直接侵害的情形下没人愿意出面作证。第五,证据转化难。污染环境罪进入刑事司法程序需要证据予以支撑。证明污染行为构成犯罪的证据大多来自行政执法。虽然我国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联合了一系列文件进行衔接,但对于如何将行政执法的证据转变为刑事司法证据无特别具体的规定,行政机关移送过来的行政执法证据可否直接用于刑事司法、如何运用等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取证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取证工作确实有其现实困难:其一,污染环境犯罪行为本身比较特殊。如污染行为实施后,液体污染物往往会通过管道等排入河流、湖泊,但液体污染物在流动过程中会不断释解,气体污染物以及部分固体污染物则在排放或处置过程中会不断挥发,致使无法取证。其二,危害后果滞后出现导致无法取证。有些情况下环境污染所引起的损害大多在污染行为实施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类案件证据的发现、固定、提取、保存比较困难。其三,环保执法证据达不到刑事司法证据的要求。目前所处理的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大多先经过环保执法机关的前期行政执法获取证据,再移交司法机关立进行处理。但环保执法机关行政执法所获取的证据往往达不到司法机关刑事诉讼证据的要求,存在实物取证方法不科学、取证程序不规范、取证不完整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会影响一些关键性证据的运用。其四,污染环境犯罪的证据过于专业,司法机关无法独立完成取证工作。其五,政府与公众环保意识淡薄导致取证困难。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百姓急于脱贫致富,政府急于发展经济,忽略了环境保护。虽然近些年来公众环保意识有所提升,但对于污染环境行为的谴责度仍然不高,犯罪感不强,在环保机关、司法机关要求其作证的情况下不愿出面作证。(三)鉴定难。查处污染环境罪涉及到的污染物认定、污染损害估算等专业问题需要由鉴定机构通过鉴定来解决。我国已经在法律、法规、制度层面对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2007年7月,司法部了《司法鉴定程序通则》;2016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司法部联合下文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纳入了统一登记管理范围;2016年10月,司法部与环境保护部共同制定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办法》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刑事司法层面,2013年和2016年的两个司法解释对鉴定意见都进行了明确确定。《2013年解释》第11条规定:“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2016年解释》第14条在《2013年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依据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或者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的报告,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毋庸置疑,这些规定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提升对环境要素的监测能力,加快建立、完善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体系。此外,为了解决环境污染损害鉴定问题,规范环境鉴定管理,我国相关部门还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评估鉴定专门性规章制度:2011年5月30日,环境保护部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2013年8月,环保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2014年3月,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司法鉴定经济损失估算实施规范》等等。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鉴定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鉴定种类多且标准不统一。鉴定种类有农业、渔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林业环境破坏评估鉴定、危险废弃物认定等。这些鉴定技术要求不同,鉴定标准欠缺,鉴定人跨领域开展评估鉴定难度很大。第二,鉴定费用太高。有的污染物鉴定费用或环境损害评估费用动辄数十上百万元,公安机关办案经费捉襟见肘,难以支付鉴定费用。[14]第三,鉴定时间太长,技术难度太大。污染领域有些物质的鉴定直接与其他科学技术如医学、化学等密切相关,在其他科学技术无法企及的情况下,鉴定时间往往拖得很长甚至无法开展。第四,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法律法规难以在司法实务中落实:一是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尚不完善,环境损害评估、鉴定工作还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技术标准与运行体系[15]。二是环境损害评估评估鉴定工作尚未完全走上正轨。三是我国目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奇缺,能够胜任环境损害评估鉴定职责、提供具有权威性、公正性技术支持的鉴定机构少之又少。尽管截止2016年2月,环保部公布了环保系统内两批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机构名录,在全国范围内共确定了29家鉴定机构,两个司法解释增加了公安部门可以指定出具检验报告的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鉴定机构缺乏的问题,但仍然难以适应环境鉴定的市场需求。(四)因果关系认定难因果关系的认定及其证明路径是当前污染环境罪追诉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6]司法部门在认定刑事案件的罪与非罪时必须就案件因果关系给出唯一的答案。我国司法实践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通常采用逻辑推理的证明方法,但这一证明方法在污染环境行为与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上有些情况下会出现困难。目前,学界对污染类环境犯罪案件因果关系认定进行了专门探讨且提出了几个切实可行的推定证明方法①,但法律层面并未就污染环境类犯罪案件确定特别因果关系认定准则,司法部门认定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时仍然倾向于适用传统因果关系认定方法,难以解决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认定上的问题。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污染环境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其一,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并不像放火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传统犯罪类型那样一目了然。环境污染的污染源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而且在其进入环境后,污染物相互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还会发生化学或物理性的相互作用,这样形成的因果关系依一般人的生活常识和法官法律素养很难做出全面科学的判断;其二,危害结果有些情况下是多种污染因素共同造成。如河流、水域、大气的污染往往是多个污染主体的多个固定或不固定的污染源共同作用而引起,各污染源对污染结果的作用并不一致,认定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难上加难;其三,认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具有复杂性。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认定往往会涉及到较为复杂的科学方法和机理,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疫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利用必要的检测设备,以及使用符合科学要求的取证方法等。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表现在污染环境罪的因果关系具有潜在性与长期性,也即污染环境行为与结果之间往往时空隔离,呈现出长期、逐渐出现的特征,且严重受制于技术手段的发展等[17],一些污染行为的危害后果在某个特定阶段无法预知,从而导致在对危害结果的判断上出现困难。基于此,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认定往往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为了解决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认定、证明难题,有必要寻求其判定上的合理路径,以有效发挥环境刑事手段在惩治污染环境犯罪行为、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应有作用。

三、解决污染环境罪惩治困境的出路与对策

(一)完善“两法衔接”机制,解决立案处罚难。要解决污染环境罪立案处罚难的问题,前提是必须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机制并能够切实可行地执行相关衔接性规章制度。至今,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法规、制度机制已比较健全,但执行层面仍然不到位。因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立案处罚难的问题:第一,坚持有案必移,开展执法监督,解决环保机关有案不移、以罚代刑问题。应当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关于案件移送的规定。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培养有案(刑事案件)必移的执法意识。破除执法本位主义,杜绝。建立“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由检察机关牵头,纪检监察参与,组织环保执法部门、公安机关定期通报污染环境犯罪查处、移送情况,及时解决污染环境罪移送中的问题。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指导污染环境罪侦查工作机制,对于造成严重后果或有其他严重社会影响的环境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应当主动派员提前介入,指导侦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污染环境罪制裁中的作用。加强检察监督,对环保机关有案不移,公安机关移案不立的情况应当启动立案监督程序,提出检察意见,帮助解决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移送中的问题。第二,加大环保考核力度,解决地方政府干预立案处罚问题。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加强地方政府绿色GDP的考核力度,在干部任用、评优评先等方面推行重大环境事件一票否决制,对干预污染环境罪立案的地方党政领导严格追责,使其“不敢、不想、不能”干预环境犯罪案件的立案查处工作,从而做到有案必移,移案必立,有罪必罚。(二)多举措提升侦查取证能力,解决取证难。为解决司法实务中侦办污染环境犯罪案件时所遇到的取证难问题,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宣传发动,拓展污染环境罪线索来源。可以通过开现场会、发宣传册、在电视、广播中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对污染环境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发现污染环境行为的举报途径、举报电话、举报奖励等进行宣传,发动群众将污染环境犯罪行为的线索及时报告给环保机关或公安机关。第二,加大环保检查力度和环境执法检查频率,解决第一时间取证难。应当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访、深入排污单位检查的方式发现污染问题,争取能够在第一时间取好证。应当充分发挥环保自动检测仪器的作用,随时对环保自动监控设施的监控情况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固定、提取、保存涉嫌污染犯罪行为的证据,为认定污染行为及污染后果提供基础。提高环保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现场调查取证能力,根据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的特点提升侦查手段、方式的科技含量。建立交流培训工作机制,可以由侦查机关定期或不定期派出经验丰富的侦查人员对相关环保执法部门执法人员进行实物证据的调查取证专项培训,以规范环保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现场勘验检查、扣押、搜查以及相关法律文书制定等工作,使其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所收集到的相关证据能够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要求,以有利于后期司法机关的办案工作。第三,严厉制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解决准确取证难。对环保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落实《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将环保数据造假行为的指挥者、实施者,造假设施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环保监管的失职者都纳入处罚范围,确保作为证据使用的环保数据的真实性。第四,完善证人作证机制,解决对证人取证难。污染环境犯罪的证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除了落实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人作证义务,还应当从两个方面完善作证机制:一方面在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诉讼过程中尝试建立证人作证奖励机制,鼓励证人作证;另一方面要建立证人不作证的处罚机制,对应当作证而不愿意作证的证人进行制裁,强迫证人履行作证义务。第五,建立行政执法证据转化为刑事司法证据的基本规则,解决证据转化难。行政执法证据转化为刑事证据的规则有两项,一是客观证据、专业性强的言词证据直接移送并审查原则。客观证据包括环保机关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实物证据。专业性强的言词证据如环保机关出具的检查报告,鉴定意见等。这两类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不会因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取证方式改变而有所不同,所以可以直接要求环保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即可,但须对其进行司法审查。①二是其他证据重新调取原则。其他证据包括环保机关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等。这些言词证据取证方式具有特殊性,所以取得这些言词证据应贯彻最严格的程序法定原则,不能随便允许行政机关收集前述言词证据,否则会使证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被非法取证的风险中。即便环保机关将这些言词证据移送过来,也应当进行证据排除,不能作为刑事证据使用。(三)构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体系,解决鉴定难。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司法、环保和卫生等多个部门。针对目前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应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体系以解决鉴定难的问题:第一,逐步建立各类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标准,解决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针对目前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相关基础研究薄弱,部门标准不统一,以致于出现评估结果差异大等问题,做好评估范围、方法的顶层设计,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与环境监测能力,逐步建立与我国基础科研、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评估适用标准与技术规范。[18]建议可由环保部牵头,多个部门参与共同论证,以统一部门认识,编制统一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技术标准,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评审程序等。第二,多举措降低鉴定费用,解决鉴定费用太高的问题。环境损害数额的确定一般要委托进行鉴定,但在鉴定有困难或者鉴定成本高于当事人诉求金额或者与当事人的请求数额明显不对称时,法官可以综合各种因素在先行释明并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后酌定损害数额。[19]其他情况下一般不要轻易启动鉴定程序。第三,大力发展医学、化学等相关科学技术,解决鉴定技术难度大的问题。污染损害鉴定很多情况下依赖于医学、化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鉴定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第四,培育司法鉴定机构,培养环境损害鉴定专门人才,解决污染鉴定机构、人才奇缺问题。应落实《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办法》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大力培育中立鉴定机构,解决环境司法鉴定机构过于行政化的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环境鉴定专门人才,充实环境鉴定队伍。(四)合理运用因果关系推定方法,解决因果关系认定难。在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证明方法上,日本的疫学证明法和间接反证法等推定方法值得借鉴来证明污染环境罪的因果关系。疫学证明法又称疫病学因果关系理论,最早被日本学者用来解决环境民事侵权领域中的因果关系证明问题。[20]以疫学为基础的建立起来的疫学因果关系理论,是指关于被害发生的原因,通过过去使用的查明结核病流行的方法,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疫病学”的方法进行证明,从而推断侵权行为和被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21]运用疫学证明法证明因果关系可以达到高度盖然性的标准,民事诉讼中进行运用没有问题。但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为排除合理怀疑,疫学证明法证明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存在不能单独运用,必须辅之于其他证明方法。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判断本来就与医学相关,在没有其他证明方法证明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以统计学为基础,适当借鉴疫学证明法证明因果关系存在,也是解决证明问题的一条路径。间接反证法是由不负有肯定事实存在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反证事实不存在的一种证明方法。污染环境犯罪的证明不能全部依赖间接反证法,因为这种证明方法同样不能完全达到证明案件事实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因此,在使用间接反证法证明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时,必须以间接反证之外的其他证据作为犯罪事实认定的基础。四、结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污染环境行为在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损害了公众的人身权、财产权及环境权。污染环境罪系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国家应当加大制裁力度。惩治污染环境罪既需要国家在法律层面完善环境污染刑事立法,也需要解决污染环境罪刑事司法中的各种难题。因此,解决污染环境罪的立案处罚难、取证难、鉴定难、因果关系认定难等司法难题,走出污染环境罪惩治中的司法困境,值得环境刑事法律人的深入探索。整体上说,国家应适当调整环境刑事政策,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刑事手段对生态环境的保障力度,如此这般,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愿景指日可待。

环保证明篇2

摘要 环保部印发《关于改革调整上市环保核查工作制度的通知》(环发[2014] 149号),标志着上市环保核查制度调整退出证券市场。通过回顾我国上市环保核查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该制度对推动证券市场绿色化进程的作用及影响,探讨该制度退出后如何促使上市公司履行环保责任、控制证券投资的环境风险和推动证券市场绿色化的问题。

关键词 上市环保核查;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环境信息公开;环境风险控制

2014年10月19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改革调整上市环保核查工作制度的通知》(环发[2014]149号,以下简称“149号文”)。自该文件之日起,环保部停止受理及开展上市环保核查,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停止上市环保核查相关工作,一项实施十余年的环保监管制度退出了证券市场。149号文之后,如何完善证券市场环境信息披露体系、建立证券投资环境信息核查和风险评估体系、培养环保类第三方评估机构等成为控制上市公司环境风险、推动证券投资绿色化的关键,也是今后约束上市公司环境行为、督促其履行环境责任的着力点。

我国上市环保核查制度的发展历程,起步阶段(2001-2007年):确定核查对象、明确核查要求内容、规范工作程序

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进入“监管年”,不仅出台了规范证券市场的各项措施,还对拟上市企业增设了一道“绿色门槛”,即上市环保核查制度。同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做好上市公司环保情况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 56号),要求上市公司接受环保核查,要求各地环保部门按证监会要求、程序出具环保情况核查证明。

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环发[2003]101号),明确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电、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十三个行业作为环保核查对象。2007年8月, 《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2007]105号)增加了对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和跨省从事环发[2003]101号文件所列行业的企业上市开展环保核查工作的要求。同年9月, 《首次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加强对地方环保部门和环保核查技术支持单位的指导。环发[2003]101号文件、环办[2007] 105号文件和《指南》共同奠定了我国上市环保核查制度的基础。

发展阶段(2008-2011年):加强环保核查后督察工作、推动企业环境信息和环境监管信息公开

2008年1月,证监会《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发行监管函[2008]6号),明确将环保部门的环保核查意见作为从事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上市融资受理申请的必备条件。同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08] 24号)。这一文件的出台是我国建立“绿色证券”制度的重要标志,引起了广泛重视,交易所、行业自律性组织开始积极配合绿色证券政策。

“十一五”末期,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日趋复杂,企业环境污染事件多发,涉及光伏、蓄电池、化工、医药、农业、石油、矿业等诸多行业。2010年7月,环保部《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环发[2010] 78号),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加大环保监管信息公开的力度,公开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名单及后督查结果,完善后监督制度。

从制度建设来看,这一时期上市环保审核制度基本成型,国家通过加强上市后督查工作,将环境监管工作从企业IPO前置审批阶段向事后阶段延伸,通过实施上市环保核查公告制度和督促企业主动披露信息,尝试将行政手段与信息手段相结合提高环保政策效果。

调整阶段(2012-2014年):逐步简政放权,突出市场主体作用

“十二五”以来,国家污染整治的决心和力度越来越大,控制和管理手段也屡有创新,却依然没能更有效地阻止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仅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全国企业环境违规信息记录就达17953条。由于上市公司具有公众性和示范性的特点,频发的污染事件既导致环境损害和危害公众健康,更造成了不良的示范效应。2012年环保部《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上市环保核查制度的通知》(环发[2012]118号),尝试转变监管方式,突出上市公司环保主体责任,利用信息手段促进企业环境治理。

2014年10月,环保部印发《关于改革调整上市环保核查工作制度的通知》(环发[2014]149号),以行政审批为手段的上市环保核查制度退出市场,就加强对上市公司日常监管,加大企业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力度、便于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分析发现,上市环保核查制度存在核查周期较长、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存在利益寻租等突出问题。企业虽是排污主体,但相关责任认定、分配错位。同时,证券投资者常有“利空出尽即为利好”的趋利投机心理,导致环保工作处在被动、尴尬的局面中。在司法工具不完备、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该制度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证券市场环境治理现状。

上市环保核查制度对证券市场绿色化进程的作用和影响

发挥了环境风险“缓释剂”作用

上市环保核查制度的实施阻断了部分污染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有效遏制了重污染行业的资本扩张。

第一,该制度在上市公司重组再融资阶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9月2日,环保部对停牌筹划重组的云南驰宏锌锗下发《关于终止对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的通知>,该公司成为A股首家因环保问题而被迫叫停重组的上市公司。之后相继有蓝帆股份、宝硕股份、广州浪奇、云维股份等因募投项目未通过环保核查而终止重组。

第二,该制度促使企业承诺持续强化和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与监控体系、加大环保投入。例如,2011年申请上市环保核查的88家公司核查时段内累计新增环保投入99.7亿元,完成916个污染治理项目。

第三,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强化对企业IPO事后的环保监管,促使企业履行上市环保承诺,发挥了对证券投资环境风险提示和预警作用。2007-2008年通过环保部环保核查的58家上市公司及其下属127家企业共有274个承诺整改的环保问题事项,其中227个整改完毕,完成率为82.8%。

环保部在2010年5月《关于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情况的通报》中指出,包括紫金矿业在内的11家上市公司尚未按期整改,并提示相关环境风险,同年7月紫金矿业下属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发生污水泄漏事故。

推动证券市场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证券市场环境信息披露机制是指有关企业或上市公司环境风险、环境政策、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绩效等方面的信息向证券投资者和社会公开的机制。随着上市环保核查制度的实施,环保、证券监管部门及市场运营和参与者开始多方位探索环境信息披露原则、内容和方式,环境信息披露机制逐渐成为推动证券市场绿色化的核心机制而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企业环境信息纳入企业上市及资产重组申请文件。2006年、2008年、2009年,证监会先后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文件》以及《第28号——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要求存在高危险、重污染情况企业披露相关情况,说明是否符合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2009年10月,颁布《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公开募集股份及上市(包括增发)审批》,要求从事可能对环境构成重大影响活动的企’业首次境外公开发行上市应提供环保部门证明,其募集资金投向涉及可能对环境构成重大影响的项目应提供环保部门批复。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成为上市公司披露自身环境信息的重要方式。2006年8月,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独立章节,要求指派专人负责公司环境体系相关工作并定期检查及时纠正不合规行为。2007年初,国资委下发《关于中央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2008年5月,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要求上交所上市公司依照环发[2008] 24号的要求在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或单独披露强制性和自愿性环境信息。

第三,企业年报成为上市公司持续披露其环境表现的主要方式。2009年12月,证监会在年报工作公告中要求上市公司根据所处行业及自身特点,形成符合本公司实际的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及工作机制。2010年12月,证监会[2010] 37号公告,要求被列入环保部门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年报“重大事项”中披露主要污染物、环保设施、事故应急、环保达标、环保问题及整改等环保信息。要求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做好年报审计。上述文件的出台是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和市场运营部门对环保部门推动证券市场绿色化工作的积极回应,是推动证券市场环境信息披露的有益实践。

第四,环保部门规范企业环境报告书、强化环境监管信息披露。2010年9月,环保部《关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要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环境信息,年度环境报告;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受到重大环保处罚的,应临时环境报告。2011年6月,环保部颁布国标《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617-2011)督促和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上市环保核查信息及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成为证券市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环保部《关于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发[2013] 74号),指导相关部门规范和主动公开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引导公众参与。

提高证券市场中介载体环保作用、促进环境信息市场化进程

第一,上市环保核查的制度要求,客观上为环保审核类中介机构的产生以及环保信息核查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源动力。伴随上市环保核查制度的实施,包括证券公司、律师、会计师、信息数据服务咨询机构等在内的中介机构,在环境信息编制、披露和审计方面逐步担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001年3月,证监会下发《证券公司从事股票发行主承销业务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证监发[2001] 48号),要求主承销商和保荐机构必须对推荐企业环保信息进行尽职调查并在申请文件中披露。同期的《公开发行证券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证监发[2001] 37号)要求发行人律师对发行人的环保事项进行核查验证并给出明确结论性意见。2007年1月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第一次明确规范了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环境事项的考虑。2009年3月,证监会《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工作底稿指引》,要求保荐机构对发行人的相关情况进行尽职调查并留存发行人相关说明,对募集资金投向涉及安全、环保等领域需相关政府部门出具的批复留存底稿。

第二,环境信息服务咨询机构担负起将专业的环境信息转变为投资者可读可用的投资信息的作用,成为环境金融结合的桥梁。近年来,中国已经出现关注企业环境信息的服务咨询机构。部分机构与国外合作,收集整理有关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将其转化为环保类证券指数,如环保指数、社会责任指数等,应用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直接参与市场资源配置。如2010年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与ECPI合作,的中证ECPIESG可持续发展40指数,和2013年中证与财通基金、ECPI合作的财通中国可持续发展100 (ECPI ESG)指数增强基金。

通过环保类中介机构的作用,证券投资者逐渐了解并开始关注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和风险收益,投资决策从传统的偏重财务收益向财务、环境、社会收益并重的方向转变。上市公司出于发展需要,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环保投入,通过调整自身经营战略、行为,改善环境绩效,从单纯追求财务收益,逐渐向追求社会综合收益方向发展。

环保“新常态”下实现上市公司环境风险控制及证券投资绿色化的着力点

新《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现场停产整治、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办法将随之出台。与之前两高司法解释及环保与公安联动执法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依法治污、严格执法的环保“新常态”。环保部门调整上市环保核查制度退出市场,依法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违法违规处罚和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工作,是与环保“新常态”相呼应的。

另外,上市公司具有公众性和示范性的特点,理应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应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满足广大投资者的环境知情权。随着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增资扩股的权利回归市场,控制规避证券投资环境风险的责任也向市场转移。企业、投资者、交易所、中介机构等市场相关方在拥有更多权利的同时,也担负了更大的责任风险。

借用南宋诗人朱熹的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上市环保核查制度的退出,为引入市场机制这一“源头活水”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实现上市公司环保责任市场化。与之相对应,完善证券市场环境信息披露体系、建立证券投资环境信息核查和风险评估体系、培养环保类第三方评估机构等措施成为今后约束上市公司环境行为、督促其履行环境责任的关键,也成为通过市场机制规避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和推动证券投资绿色化的着力点。

环保监管部门实时、准确公开企业环境监管信息

上市环保核查制度推动了证券市场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以及纳入招股说明书、企业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等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体系中。各级环保部门在投资项目环评、验收,企业日常环境监管等工作中,掌握了详实、全面、原始的环境监管信息。通过国家、地方各级环境信息公开渠道,依法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为市场各方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来源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和保障。

证券监管部门、交易所运营方,加强企业环境信息收集披露

在企业环境绩效内部化驱使下,市场投资从传统的偏重财务收益向财务、环境、社会收益并重的方向转变,市场对环境风险的敏感度提升、风险判断作用凸显。149号文之后,证券监管部门及交易所需要依法推动企业自主环境信息公开进度,为市场各方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来源。同时,主动加强对上市公司环保信息的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环保动态,对环保违规、不达标企业和项目及时判断环境风险对市场的影响以采取应对措施。

环保、证券监管及市场相关方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目前,在环境信息从企业和各环保部门汇集到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涉及到环保厅(局)、信用办、人民银行、证监局、银监局、安监局等诸多部门。亟需建立相关各方的环境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签订信息共享合作协议、建立环境信息共享联席会议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确保获取环保、安全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等企业环境风险信息的有效渠道。投资者获取企业环境信息的主要渠道有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和“东方财经”等信息服务咨询机构。有必要在上述机构与地方环保部门之间建立环境监管信息共享机制。

发展第三方环境风险评估机构

开展上市环保核查的制度要求,客观上为环保审核类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产生和环境相关信息核查和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49号文之前对于企业是否达到环保要求的重要核查途径之一是中介机构走访相关企业住所地主管部门,并由其出具相关证明。149号文实施之后,环保部门将不再为企业环保出具核查证明。上市企业环境风险第三方评估机构担负着将专业的环境信息转变为证券监管部门及投资者可读的市场投资信息、为企业环保状况判断提供依据、发挥环境与金融结合的桥梁作用。

保荐机构增强环境管理能力

取消上市环保核查,不代表放宽前置审批标准。根据国家股票发行的相关规定,拟上市企业IPO及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时,最近36个月内不得有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的情形。因此,如果期间出现任何环境污染问题,企业上市发行过程会随时终止。149号文之后,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环保管理,主动做到不违反环保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同时,环境风险也转嫁给了保荐机构,保荐机构要确保保荐对象合法合规才能免于被追责。

主要

参考文献

[1]原庆丹,安祺,王瑶,等.如何完善上市公司环境监管[J].环境经济,2010 (11):30-33.

[2]安祺,戚力,唐若韬,等.怎样规范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和信息披露[J].环境经济,2010 (5):48-53.

[3]安祺,唐若韬.可持续发展投资的启示[J].环境经济,2011(12):51-54.

[4]环境保护部.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动态[EB/OL].wfs. mep. gov. cn/gywrfz/hbhc/hcpx/.

[5]环境保护部.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 jcs. mep. gov. cn/hjzl/zkgb/2011zkgb/.

[6]环境保护部.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 jcs. mep. gov. cn/hjzl/zkgb/2012zkgb/.

环保证明篇3

    2010年7月3日,上市公司紫金矿业的铜矿湿法厂含铜酸性污水池发生渗漏,福建汀江被严重污染,造成了大批鱼类死亡,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紫金矿业公司在污染事件发生后9天后才正式向社会通报。实际上早在2008年2月,紫金矿业就因存在不良环境记录未能通过首轮上市环保核查,在承诺限期整改后才得以登陆A股;2010年5月,环保部发文通报批评11家存在严重环保问题的上市企业,紫金矿业以“未按承诺完成限期整改”名列榜首,但紫金矿业却早已于2008年4月上市。同样以中国最大的输液生产商科伦药业为例,国家环保部于2010年5月25日在网站上公布了“未按期完成整改和出现新环保问题的23家公司名单”,科伦药业名列其中。但是科伦药业上市提交给证监会关于环保的核查通过文件是在2008年获得的,同时对于环保部要求的一些整顿要求,科伦药业承诺后期完成,因此2010年5月13日科伦药业已经完成了招股程序,实现了6月3日挂牌上市,科伦药业巧妙地躲避了此次7月30日的环保核查“限期整改”的时间差。上述系列事件使得被称为“绿色证券制度”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情况受到公众的质疑。

    二、中国“绿色证券制度”实施状况及政策缺陷分析

    国际上的“绿色证券制度”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以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证券市场“绿色化”始于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环保情况核查工作的通知》,随后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了相关政策,2008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联合证监会等部门,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中国“绿色证券制度”基本建立。指导意见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开展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研究与试点;加大对上市公司遵守环保法规的监督检查力度。这一绿色证券的指导意见将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遏制“双高”行业过度扩张,防范资本风险,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绿色证券制度”在中国的施行通过把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引导社会把稀缺的资金配置到符合社会长远发展的企业中去,有助于减少企业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的可能性,引导中国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但在实施“绿色证券制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完善的上市公司审核与监管标准、环境绩效评估标准,以及相关可实施性政策办法的缺失,再加上法律责任不明确、地方保护主义等,使得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信息披露和环境绩效评估并没有一套科学的标准和严格的程序,实施效果并不理想。1.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报告制度强制力不足目前,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中国证监会已出台了相关制度,对上市环保核查的内容、程序、范围、时段、分级核查等做出了系统规定,按年度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和公示,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相关规定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缺乏操作性的细则出台;关于核查信息公开方面,仅规定了对环保总局进行核查的结论予以公示,对于由省地市级环保部门负责核查的信息是否也应当进行公示未作详细规定。而且对已经上市的高污染企业,现有政策中“软约束”居多,主要是督察和敦促整改等措施,强制力不够,造成了通过环保核查的上市公司未能按期整改的事件屡屡发生。2.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亟待完善中国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起步较晚,虽然对上市公司也有信息公开的规定,但是信息怎么公开,公开什么信息都没有明确规定,对企业环保不合格受处罚的信息是不是应该公开没有明确要求,不能满足公众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需求。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普遍采取的环境信息主要限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或重污染企业,披露形式是董事会报告和附表附注,在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少且内容和形式都很不规范,因而很难全面、直观的了解和评价企业的环境状况。同时中国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不多,且绝大多数披露都是定性描述,缺少诸如污染物排放量、资源利用效率等定量的数据。同时由于对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强制性披露涉及到公司法甚至刑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造成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机制进展缓慢。3.环境绩效评估工作实施存在困难首先,由于中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标准以及相关政策办法,加之基础数据来源的限制,关于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试点和实证研究还存在许多困难,在收集相关信息数据方面需要地方相关部门和上市公司积极配合才行。其次,虽然环保部门在企业污染程度方面有数据和经验,但由于缺乏明确而详尽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执行,使得金融监管部门很难单凭这些数据就对某一企业进行IPO或者再融资做出合理的判断。第三,环保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高污染的企业一般不会主动将自己的污染信息如实上报,难以对上市公司“绿”度作深度评价与分析,这就无形中加大了监管部门进行核查的难度。4.地方保护主义助长了违规事件的发生由于很多大型上市公司的盈利和发展状况直接涉及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和政绩考核,地方政府部门对于部分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定程度使得环境执法只能走过场,环境风险问题得以被掩盖。而且当地方企业受到相关核查制度审批限制时,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企业的对地方经济拉动的特殊性,有的甚至以此作为支持环保执法机构开展正常工作的交换条件,来规避相关“绿色证券制度”的政策限制。5.企业违规成本过低由于相关政府部门对于污染事故的处理相对宽松,相比国外对违规企业的处罚措施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违规成本过低。由国家环保部门单方推动的“绿色证券制度”,约束力明显不足,不能够警示各类行业对于环保的重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利益相关者的投资风险。

    三、完善中国“绿色证券制度”的措施建议

环保证明篇4

“今后政府机关在用财政资金实施政府采购时,必需优先采购环保产品,如果不按规定采购,财政部门可以拒付采购资金。”2006年11月底,国家环保总局和财政部联合《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下称“绿色清单”)。

此规定将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实行,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

然而,这个政府牵头优先选择环保产品的规定,却在业界引起较大争议。在《小康》对30家企业的调查中,虽然有七成企业赞成政府绿色清单,但有61%的企业认为“绿色清单”存在一定的不公平。

“绿色清单”还是“歧视清单”

首批“绿色清单”包括轻型汽车、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及多功能一体机、水性涂料、人造木质板材、木地板、家具、电视机、轻质墙体板材、塑料门窗、白乳胶、建筑用塑料管材、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14类产品、81家企业、856个型号。

这份清单一经公布,就有人士指责它带有明显的“崇洋”倾向,是一份“歧视清单”。比如,列入汽车采购清单的9款汽车清一色都是洋品牌,列入复印机、打印机采购清单的,全部是日本品牌;列入水性涂料采购的9个品牌中有7个是外国品牌。

那么,政府采购是不是应该向国货倾斜,借以扶持自主品牌的发展?在《小康》的调查中,47%的商家认为政府应该大力支持自主品牌;21%的商家认为国内外品牌应该一视同仁;另有32%的商家认为在某些行业应该支持,比如汽车业。

事实上,世界各国都在政府采购中态度鲜明地倾向于本国企业。美国政府采购还通过立法的形式直接保护本国企业,在《购买美国产品法》的监督下,美国90%以上的政府采购都购买本国产品,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情况与美国类似,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更是如此。

而中国的现实情况是,首份政府采购汽车清单中有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本田思威、一汽奥迪、一汽宝来、一汽捷达、一汽开迪和北京现代9种国外品牌,而红旗、中华、奇瑞、哈飞、吉利等自主品牌都没有进入清单之列。这难免让人产生疑问,“绿色清单”是如何制定的,它依托的标准是什么?难道这些自主品牌都不环保吗?

环保总局:别拿环保不当事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产品部部长陈义群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说,进入“绿色清单”首先要通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而上述所说的自主品牌都没有申请也没有获得这项认证,自然就不可能列入清单之列。而此次入选采购清单的神龙汽车、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分别在2003年、2005年和2006年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陈义群表示,其实在制定这份清单时,已经考虑到要支持自主品牌,但是有些行业,比如复印机、打印机之类,市场上能见到的几乎都是日本品牌,选择的余地很小。在清单中可以看到,除了汽车、复印机、打印机和水性涂料之外,其他十几个类别的产品目录中,80%以上是都是国产品牌。所以,从总体上说,“绿色清单”既不是崇洋也不存在歧视,目的是激发自主品牌的环保意识,这是一种更长远的支持国货,而不是一味地“护短”。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始于1994年,由原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处负责标志的认证工作。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整合环境认证资源,将几个部门联合组建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并授权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称“认证中心”)实施的证明产品环境特性的第三方认证制度。作为一种证明性商标,企业可自由选择是否申请认证。

在《小康》的调查中,没有列入清单的汽车企业中有近1/3不知道这项认证。哈飞汽车宣传部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说:“之前确实没有听说过这项认证。”吉利集团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吉利并没有接到类似的通知,政策出台前我们也不知道。”

“正是因为这个认证不是强制的,而是自愿的,所以很多企业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参加认证。”陈义群表示,没有通过认证的产品不等于他们的产品不环保,只能说明他们参与环保的自觉意识不强。但是通过认证的产品就可以列入“清单”。

分析人士指出,“绿色清单”实际上是环保部门向所有的生产企业发出了一个警告:别拿环保不当事!

商家:渴望“清单”更阳光

在《小康》的调查中,73%的企业认为“绿色清单”对行业的影响很大,因为它会引导大众消费导向。其实,商家的不满并不是针对“绿色清单”这一事物本身,而是对清单的制定标准、程序等环节不清楚,企业渴望的是清单制定更公开、更透明。

陈义群说:“只要企业通过了中国环保标志认证,同时又是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目录的产品,就可以入选政府采购绿色清单。中国环保标志认证是开放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申请,所以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

“‘绿色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次的只是第一批,接下来还会公布第二批。落选的厂家们还有机会。”陈义群说。

“国家环保总局将及时补充符合要求的环境标志产品名单和范围。”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透露,对那些已列入清单的产品,如果已超过认证证书有效期,或生产过程中环境技术指标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要求,也将被取消优先采购的资格。

“企业更担心的是认证的费用问题。”奇瑞汽车一位负责人说,“我们之前接到过通知,是自愿认证,但是听说一辆车的认证费用要十几万元。我们出于成本考虑就没有去做。”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传。“应该说没有收费,只是产生了一些费用。”东风日产汽车公司环保事务局负责人张江华向《小康》透露,“我们所有通过认证的车型加起来费用也不超过4万元。”

据了解,认证的费用和时间因企业和行业的不同也不一样,就汽车企业来说,认证周期在3~6个月左右,基本每个车型的认证费用仅在3000~6000元,目前已经通过认证的汽车厂家整体认证费用在4万~10万元之间。

陈义群解释说,收费标准是依据国家发改委、物价局、财政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制定,收费项目包括认证申请费、检查费和产品检验费、审定与注册费(含证书费)、年金(含标志使用费)等,收费标准也非常明确,在“认证中心”等相关网站都有公示,不存在变相收费的问题。

环保证明篇5

绿色印刷认证 意义重大

从宏观角度讲,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规范绿色环保产品的认定、推广先进企业的产品环保性能及环境保护经验的举措,对于减少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商业票据印刷企业而言,开展绿色印刷认证对其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1.满足企业守法经营的需要

遵规守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特别是随着政府、公众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以及企业周围相关方对企业环境表现关注度的提升,企业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仅会受到政府、相关方等的投诉和处罚,造成恶劣影响,同时使之在经济、信誉方面蒙受损失。

2.满足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

财政、税务等政府机关和金融机构作为商业票据印刷企业的大客户,一般都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入围企业,目前这些大客户已经开始在环保方面提出要求。随着商业票据绿色印刷标准的和实施,通过绿色印刷认证必将成为入围企业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之一,成为商业票据印刷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法宝。

3.满足企业提升效益的需要

商业票据绿色印刷标准提出了节能降耗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对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其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绿色印刷标准 深入解读

根据我们的理解,商业票据绿色印刷标准主要包含以下5部分。

1.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标准第4条)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合格、污染物达标排放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商业票据印刷企业提供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检测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检测报告均要求检验机构具有相应资质,即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体现在检验报告上就是要有“CMA”标志。

2.原辅材料的要求

原辅材料的要求(标准第5.1条)主要包括油墨、润湿液、胶黏剂和清洗剂等应满足的条件。

(1)胶印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柔印油墨等油墨和喷墨墨水应符合相关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要求,即使用的油墨和喷墨墨水应是环保型产品,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需要提供所使用的某型号油墨和喷墨墨水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证书,或者该型号油墨和喷墨墨水有害物含量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检测报告。

(2)润湿液不能含有甲醇,且醇类添加量应小于5%,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需要提供相关检测报告。

(3)胶黏剂、清洗剂应为水基或水性,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需要提供所使用的某型号产品的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由生产厂家出具)。

3.印刷品有害物限量要求

印刷品有害物限量要求(标准第5.2条)主要规定了商业票据产品中可能涉及的24种有害物质的最高限量。在现场审核过程中,取样产品经检测,其有害物含量应不超过最高限量。任何一项有害物含量超标,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可以申请复测,或先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报请认证机构进行二次取样,交检验机构重新检测。

4.原辅材料的评分要求

原辅材料要求(标准第5.3条)主要包括对纸张、印版、紫外光固化灯、润湿液、胶黏剂等原辅材料的环保要求,综合评价得分必须高于60分。

(1)纸张应通过可持续森林认证(FSC认证)(20分),或使用的再生纸浆占30%以上(20分),或使用本色纸张(20分),此部分总分值20分。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需要提供纸张生产厂家通过FSC认证的证书,或关于再生纸浆含量、本色纸张的证明文件。

(2)应根据印品宽度选择印版的尺寸规格(15分),或使用纳米印版(10分),此部分总分值15分。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需要提供相关的工艺文件,并且现场应可看到相关的设备、材料。

(3)应根据印品需要选择紫外光固化灯功率(20分),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需要提供相关的工艺文件,并且现场应可看到相关的设备和实际操作。

(4)润湿液应使用无醇(15分)或醇类添加量小于2%(10分)的润湿液,此部分总分值15分。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需要提供相关的工艺文件,并且可以现场验证醇类含量。

(5)胶黏剂应符合相关环境标志产品标准(10分),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需要提供所使用某型号胶黏剂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证书,或者该型号胶黏剂有害物含量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检测报告。

(6)印后表面处理采用的水基覆膜胶有害物应符合相关环境标志产品标准(20分)或采用预涂膜(20分),此部分总分值20分。

5.印刷过程的环保措施评分要求

印刷过程的环保措施(标准第5.4条)主要包括印前、印中、印后工序的节能降耗、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环保评分要求,综合评价得分必须高于60分,由于环保评分项目达60余项,在此不再逐一说明,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可按照商业票据绿色印刷标准逐条比对,评分项目一般要求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具有相应的硬件设施,提供相关的工艺文件,并且现场可以验证相关文件的执行和实际操作。

标准要求 重点说明

对于商业票据印刷企业而言,我们认为,绿色印刷认证的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规守法,二是按照商业票据绿色印刷标准认真整改,购置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原辅材料,制订、实施符合商业票据绿色印刷标准要求的工艺文件和工艺路线。其中,绿色印刷认证需要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遵守资质要求和“三同时”、三废达标排放和危险废物处置等环保要求。

1.资质要求

申请绿色印刷认证的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必须具有相关的资质,包括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代码证、印刷许可证、商标证等。

需要注意的是,认证审核过程中须提供所有资质和证明文件的原件,以便于核对。

2.“三同时”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2003年1月1日以后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法》也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因此,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必须依照法律提供以下两方面材料。

(1)2003年1月1日以后建立的商业票据印刷企业或新建、改扩建的商业票据印刷项目,必须提供环境影响报告及批复、环境影响验收批复等文件。

(2)2003年1月1日以前建立的商业票据印刷企业或项目,应提供当地环保局为其出示的守法证明,守法证明应说明企业的环境行为符合法律要求,并明确三废排放标准、相应时段和级别。

3.三废达标排放要求

国家法律规定,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必须有合法的环境表现,因此,其必须提供三废排放合格的检测报告。提供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4点。

(1)检测报告的时间必须是申请认证前一年之内的。

(2)三废检测报告检测和合格判定的依据是环境影响报告批复或者守法证明的内容。

(3)环境影响报告批复或守法证明中的污染物项目均应进行检测,不能漏项。

(4)废水应至少监测pH值、COD、BOD、SS、石油类等常规性指标,噪声检测应不少于厂界东、西、南、北四个测点。

4.危险废物处置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票据印刷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应合理处置,并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因此,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必须提供所涉及的危险废物的名录和处置方式,由委托相关方进行处置的,必须提供处置方有效期内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运输许可证等,并提供危险废物的处置合同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认证过程 如何准备?

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开展绿色印刷认证时,应主要从文件制订、培训贯彻等方面予以准备。

1.文件制订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主要依据有两个,即《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因此应根据这两个标准制订相关文件,即《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中的全部20个要素与企业管理文件的对应表,以便在要素审核过程中,可以找到需要执行的文件,如没有相关文件必须重新制订;此外,须制定的文件还包括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负责人的任命文件,机构图及职责,环境标志产品投诉处理流程文 件,员工培训文件,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文 件,信息交流文件,法律法规及标准清单文件,保障措施定期评审文件,产品设计开发文件,采购控制文件,生产过程控制文件,原材料、产品、成品的检验和试验文件,不合格品控制文件,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文件,产品包装标签运输控制文件,三废运行控制文件,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文件。

2.培训贯彻

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不仅需要遵规守法,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原辅材料的环保性,以及制定相关文件,更需要商业票据印刷企业进行全员培训、实现全员参与,以此才能真正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到实处。这是因为遵规守法是最基本的要求,基础设施、原辅材料的投入只是提供了基础条件,制订文件只是规范了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指导,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才最关键。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企业规章制度、工艺文件和操作文件等,培训完毕后应通过考试或考核来验证培训效果。通过全员培训,商业票据印刷企业可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意识,使制度的执行变成自动自发的行为,从而保证环境标志产品标准及措施落到实处。

环保证明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问题都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会给国家的发展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改善环境,对环境污染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理,我国也不例外。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监测质量更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才能给环境保护工作的后续环节奠定坚实基础。

一.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环境监测的具体工作中,其具体的监测质量经常无法得到保证,这是由于环境监测工作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监测系统

在环境监测的具体工作中,监测系统会在分析监测样品的过程中影响具体的监测质量,使环境监测工作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监测系统都是由不同的监测仪器所组成的,如果监测仪器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如灵敏度较差、不够精确等,就会造成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监测系统的质量一旦得不到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自然会受到严重影响。比如在用天平对环境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的时候,如果天平的精准度较差,就会影响具体的监测质量。

(二)监测环境

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监测环境,对于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环境的温度高低、空气状况、压强大小以及检测环境的风速、湿度、光照等都会给监测工作带来影响。如果监测人员无法保证监测环境的质量,监测数据就会出现严重偏差,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监测人员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相应的监测人员来进行操作,监测人员还会用到一些监测仪器和系统,因此,监测人员也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果监测人员的自身工作态度较差、责任心不够强、监测技能不达标,就会造成环境监测工作出现严重缺失,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证。所以,监测人员也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除了上述主要的影响因素之外,环境监测工作中的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也可以对相应的监测工作造成一定影响,需要相关的监测人员注意。

二.如何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

在对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就需要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来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一般来说,要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与完善相关制度

要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需要在工作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测制度。在建立和完善相关监测制度的时候,有关部门应当在制度中将监测工作的主要要求、工作目标、工作方法等进行明确说明,还要让监测人员在工作中根据规范化的监测技术来进行操作。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制定监测制度的时候,需要将责任进行明确说明。有关部门可以安排监测人员负责监测工作中的不同环节,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追究相关监测人员的责任。这样一来,监测制度中就有了明确的监测责任制,保证了监测制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关部门只有对监测制度进行科学建立与合理完善,才能真正确保相关的监测制度为后续的监测工作给予重要指导,为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某市的环境保护部门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并保证环境监测的具体质量,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之前,先是制定了相应的监测制度。该部门在制定相关制度的时候,除了将监测方法、监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落实,还在监测制度中对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把握与严格控制。该部门在监测制度的指导之下,对监测样品、监测手法等进行了明确地规定与考核,不仅避免了监测工作被不必要的因素影响,还保证了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为该市的环保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完善监测系统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监测人员进行环境监测,也能提高监测工作的整体效率,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环保部门在进行监测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监测系统,保证监测系统的使用质量。环保部门应当在日常工作中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和监测环境的不断变化,对监测系统及相应的监测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投入。环保部门一定要保证监测系统与内部的监测仪器是满足当前环境监测工作具体要求的,避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老旧设备。

某市的环保部门为了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十分注重监测工作中所应用的监测系统与监测仪器,保证监测系统与仪器是最新型的,可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环境监测工作。与此同时,该市的环保部门还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监测系统与仪器进行相应的管理,定期检查系统与仪器的自身性能,看其是否出现了相应的技术故障。一旦管理人员发现监测系统与仪器存在故障,就要及时上报并进行修理,保证监测系统与仪器的使用性能。由于该环保部门对监测系统与相应的监测仪器进行了合理的管理与完善,保证了系统与仪器的整体性能,因此,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三)提高人员素质

要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环保部门还应当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监测工作不受人员因素的影响。环保部门在选择监测人员的时候,应当考察其工作经验、工作态度、责任心等。只有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较强的工作人员才能被安排进行环境监测。此外,环保部门还应当对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不断加强他们的监测技能,让其了解新型的监测技术等。在培训结束之后,环保部门还要对监测人员进行考核,只有考核情况达标的监测人员才能真正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去。只有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素质,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四)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平台

当前,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环境监测工作要想保证质量,也要应用新型的信息技术。环保部门可以在网上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将每一次环境监测得出的数据与相应的结果输入平台之中,方便人们进行查找及检验数据的真实性。这样一来,人们就会自发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去,使环境监测工作的群众基础变得更加深厚。与此同时,建立新型的环境监测信息平台,还可以方便不同地区的监测人员进行相应的信息交流,实现监测技术的合理流动。这样一来,环境监测工作就能实现合力创新,质量自然会得到保证。

结语:

由于环境监测工作具有极强的重要性,其具体质量对环境保护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监测质量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环境部门和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质量。要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质量,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大设备投入、提高监测人员素质等。只有这样,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才能得到切实保证,我国的环保工作才能得到合理开展,收到预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莉.关于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11(03).

[2]李志伟.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2014(01).

[3]朱华群.对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5(18).

[4]杨绍正.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3(36).

环保证明篇7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分级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国务院环境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基层环境监管的主要负责机构,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于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做出决定。

目前,我国环境监管的政府责任存在的弊端:

(一)监管体制不顺

环境外部性导致的政府监管的部分失灵.在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县级政府是基层政府。府际关系理论认为政府官员不仅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同时也是小集团利益及个人利益的代表,府际关系的实质是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建立在利益关系之上的竞争与合作。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降低环保准入门槛往往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往往具有跨行政区外部性,甚至是代际外部性,因此,缺乏人力、物力只是地方政府对排污企业缺乏监管的一方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环境问题的外部性造成的地方政府对企业监管缺乏足够的动机。排污收费制度中协议收费的现象也说明了这点。

上级政府环保部门对地方政府部分失灵缺乏认识和手段. 《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基层环境监管的主要负责机构,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但由于地方政府的部分失灵,地方政府有向中央政府隐瞒污染源排放信息的利益驱动。中央地方环保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规定了国家和地方的环境管理权责,将大部分环境监管的职责交给了地方,中央只负责统一的监管。这种权责的划分体现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的原则,但并没有考虑环境外部性对环境管理的要求。一方面造成外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内部化,另一方面给地方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表现为地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普遍不足。现行体制制约了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的发挥. 根据现行体制,地方环保机构的人事和财政权都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在环境监管中自然受到当地政府的制约。现行法律也规定地方环保机构只有罚款权,其他如限期治理等处罚方式必须经当地政府批准,加之环境管理部门权限的分割也导致部门间利益冲突,信息分散。使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督执法往往易于受到地方政府或其他部门的制约而难以有效实施。

(二)监管信息机制的不健全

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导致环境监管缺乏效率. 信息机制包括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存储、利用、评估的过程和标准,但是,由于规范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没有实施,排污者排放信息质量难以保证。污染源排放监管文书缺位, 现有法规中适用于污染源排放控制的政策不少,但是比较分散且相互独立,现有环境政策中没有能够起到污染源守法文件作用的,也没有政策对此做出相关的规定。如何实现各项政策之间的对接和相互协调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即环境监管缺乏一个具有明确而具体要求的法律文书可以将现有政策中有关污染源的排放控制要求做出统一、明确和详细的规定。企业也同样缺乏守法的文书证明自身的排放情况。导致目前地方环境监管部门缺乏对企业进行环境监管的核心手段,也缺乏明确的监管内容和执法依据。

地方环境监管执行能力不足. 相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管职责来说,其监管资源远远不足,表现为环境监管机构不健全、基层执法条件差、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没有保障、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保证基层环境监管的有效实施。除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外,县级环保机构普遍人员不足。一些基层环保部门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执法条件,难以为执法提供依据,发生了污染事故甚至要靠鼻子去闻。

污染源排放监管技术规范不足.对污染源排放核查的最主要的手段是监测,包括监督性监测方案和企业的自行监测方案。监督性监测的目的即是保证企业自行监测方案的严格执行。环境执法缺乏有效依据。因此,我认为我国必须完善环境监管体制机制:

(一)建立中央政府负更多责任的环境管理体制

各级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责范围也有助于减轻地方压力,提高地方环境监管的能力。根据环境外部性的属性,地方政府应只负责城市内部的和具有私人、企业间外部性的环境问题。外部性超过城市界限的环境问题应交由更高一级的政府负责。如具有显著区(流)域外部性的城市污水处理,由于其建设成本往往较高,地方政府的负担较重且缺乏建设的动力。因此由中央政府主要负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城市政府负责配套管网的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营。

完善对地方政府环境执法的稽核制度. 法律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应能直接监管到污染源,即通过对污染源排放情况的核查对地方的环境监管效果进行稽核和评估。具体可以采用抽测的方式。如对环评已获通过的企业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测,或直接到排污企业核查许可证的执行情况,或通过对关系人的访谈了解排污单位的排放情况等。对于失职的地方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进行问责,对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

(二)建立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排放监管机制

建立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基层环境监管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一个“打包”的政策体系,将排污者应执行的有关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环保技术规范性管理文件等要求具体化,明确到每个排污者。排污许可证实质上可以看作环保机构发给持证单位的法律文书,同时也是政府的执法文件。由于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求污染主体明确,排污行为可被测量和量化,因此适用于对点源排放的控制。点源由于污染排放集中,对水体的危害较大,因此是基层环境监管部门主要监管对象。建立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基层环境监管制度,使环境监督和环境执法有明确的目标和依据,既规范了企业的排放行为,也规范了执法部门的执法。

建立稳定可靠信息搜集、处理和公开机制. 一是基于排污许可证制度,保障排放信息的质量。污染源的排放信息是决策部门进行决策、制定各项政策的依据。以排污许可证作为企业的守法文书,环保部门可以获得企业申报时提供的信息以及企业按要求定期提交的排放和监测数据等信息。在许可证制度中,企业如果不能保证自身的排放有依据、可核查,就无法证明自身的连续达标排放,就可能在环保部门的监测和核查中受到处罚。由此企业便具有了严格排放、科学监测和提供准确信息的动力。二是加强信息收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加强监测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提高监测效率,做到多个渠道来源的数据可以相互核查。如对于河流水质监测有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和城市供水公司,可以通过三家之间的协调,进行分工和协作,降低监测成本的同时提高监测效率。三是建立信息公开和共享渠道。充分实现信息公开和共享,利用网站、公众取阅点、广播、报纸等渠道,使信息可以覆盖到所有的需求者。

严格环境监管的监督和处罚机制. 对企业的监督和处罚措施和标准可以明确在企业的守法文件上,科学设计处罚的标准,结合民事和刑事处罚手段,提高处罚的威慑性、确定性和可执行性,同时结合监督性监测方案的设计,大大提高企业对违法成本的预期,从而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守法文件的要求。

(三)通过立法将与环境有关的抽象行政作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环保事业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政府必须通过制定某种条例来有效地履行环境职责。政府作为条例制定主体,对推进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这就要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随着保护环境客观要求的不断变化及时更新环境保护立法,使行政立法起到推动环境保护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政府就有可能怠于行使环境立法权,重环境权利,轻环境义务、重政府经济责任,轻政府环境责任,把立法当做谋求管理和谋取权力的手段。所以现实中要加强在环境行政立法领域中的环境行政行为的约束。赋予公民对与环境有关的抽象行政作为到法院提讼的权力。诉讼范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为政府怠于行使环境立法权。二是政府环境立法内容与法律内容不一致。环境有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可以约束政府机关有效行使环境立法权。

(四)将环保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目前,政府很少将环境保护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客观上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必须严格考核各级政府官员的环保责任。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减率、群众性环境投诉事件数量等指标纳入到政府官员考核标准。严格考核,使环保绩效考核的结果真正与党政干部的任免及奖惩挂钩,让官员上的来也下的去。提高干部的环境意识,激励、规范政府向公众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环境服务。建立公众评议机制,加强群众的监督举报只有通过建设完善和严格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干部的环境意识,才能推动生态型政府建设,做到执政为民”。

完善政府环境责任虽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程,但却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政府的环境责任在法律中明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构想。

环保证明篇8

68岁的美国预拌混凝土协会会长Robert A.Garbini(罗伯特)精神矍铄,不久前来中国参观访问时间虽短,但他一直在谈混凝土的本色趋势——绿色。“Green-Star(绿星)”成了他的口头禅。他所说的“绿星”是指美国混凝土行业的“绿星计划”。

绿色标识中的环保努力

NRMCA(美国预拌混凝土协会的缩写)绿星计划是美国预拌混凝土协会设计的由环保任务组操作,并获得NRMCA-OES(美国环境和安全委员会)支持的一种制度。它体现了预拌混凝土行业对环保的努力。

“绿星计划”主要用来识别那些在业内取得或正在积极致力于环保或明显减少环境影响,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企业。它还将通过严格的机构化认证过程识别那些能够承受第三方监督公司检测的企业。“绿星计划”的基础是与美国环境保护署合作创建,它建立的意义有五点:一是引导更多的客户和组织支持保护环境;二是通过努力实现储蓄在废物中的资源利用,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三是一致的环境管理方法可提高效益;四是建立良好的商誉,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五是减少责任和风险。

Green-Star Program(绿星验证码)是“绿星计划”中的亮点所在。NRMCA鼓励所有公司重视“绿星计划”和现有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并积极参与绿星认证。结果证明,绿星验证码得到了美国混凝土企业的认同。绿星验证码还得到了其他国家混凝土行业的响应。2015年5月28日,迪拜市DCL-DM(实验室中心)和NRMCA举行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引入了美国混凝土的绿星验证码,用来识别技术或者类似的混凝土机械和车辆认证程序。

严格公正透明的绿星验证码

在美国,混凝土产品获得绿星验证码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环保产品,也可以被认为是国家环保署为了帮助生产者和混凝土产品供应商满足新的需求,成为国际绿色建筑代码(IgCC)和建筑2030年的挑战产品。环保署是第三方验证(认证)报告的者,提供质量保证和可比的信息。环保署公布之前,必须有第三方审查和验证。

NRMCA为混凝土厂认证项目提供了一个定量的绩效指标,允许预拌混凝土生产商在可持续生产方面展示。该认证为预拌混凝土厂人员提供具体指导,评估他们的生产实践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最终降低对整体环境的影响,包括能源使用、排放、用水、浪费和回收。

NRMCA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认证的专家要向企业展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知识,以及绿色建筑评级系统,全球变暖和碳足迹、销售绿色建筑运动等。他们强调,获得这个认证还需要了解以下基本知识:可持续性原则的基本知识、绿色建筑实践的基本知识、混凝土的环境属性、混凝土对LEED绿色建筑评级系统的贡献、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等。

令中国混凝土同行瞩目的是混凝土运输车辆的绿色认证也在其中。自1965年以来,NRMCA-直管理其混凝土工厂和车辆认证项目,证明预拌混凝土符合标准规范。车辆认证项目成立于2012年,工厂和车辆需要每年重新认证。

为了识别认证程序或者类似的东西,在迪拜,NRMCA将为所有混凝土工厂提供证书,接受DCL-DM工厂和车辆认证。混凝土厂通过DCL-DM审核的将会获得签发证书,具体的公司可以选择获得NRMCA认证,而不需要额外的审计。

上一篇:生活中的透镜范文 下一篇:太空讲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