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开学演讲范文

时间:2023-10-05 21:23:26

奥巴马开学演讲

奥巴马开学演讲篇1

嗨,大家好!你们今天过得怎么样?我现在和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郡韦克菲尔德高中的学生们在一起,全国各地也有从幼儿园到高三的众多学生们通过电视关注这里,我很高兴你们能共同分享这一时刻。

我知道,对你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中的有一些刚刚进入幼儿园或升上初高中,对你们来说,这是在新学校的第一天,因此,假如你们感到有些紧张,那也是很正常的。我想也会有许多毕业班的学生们正自信满满地准备最后一年的冲刺。不过,我想无论你有多大、在读哪个年级,许多人都打心底里希望现在还在放暑假,以及今天不用那么早起床。

我可以理解这份心情。小时候,我们家在印度尼西亚住过几年,而我妈妈没钱送我去其他美国孩子们上学的地方去读书,因此她决定自己给我上课——时间是每周一到周五的凌晨4点半。

显然,我不怎么喜欢那么早就爬起来,很多时候,我就这么在厨房的桌子前睡着了。每当我埋怨的时候,我妈总会用同一副表情看着我说:“小鬼,你以为教你我就很轻松?”

所以,我可以理解你们中的许多人对于开学还需要时间来调整和适应,但今天我站在这里,是为了和你们谈一些重要的事情。我要和你们谈一谈你们每个人的教育,以及在新的学年里,你们应当做些什么。

我做过许多关于教育的讲话,也常常用到“责任”这个词。

我谈到过教师们有责任激励和启迪你们,督促你们学习。

我谈到过家长们有责任看管你们认真学习、完成作业,不要成天只会看电视或打游戏机。

我也很多次谈到过政府有责任设定高标准严要求、协助老师和校长们的工作,改变在有些学校里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机会的现状。

但哪怕这一切都达到最好,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你们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除非你每天准时去上学、除非你认真地听老师讲课、除非你把父母、长辈和其他大人们说的话放在心上、除非你肯付出成功所必需的努力,否则这一切都会失去意义。

而这就是我今天讲话的主题:对于自己的教育,你们中每一个人的责任。首先,我想谈谈你们对于自己有什么责任。

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材,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或许你能写出优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让那些文字出现在书籍和报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语课上经常练习写作,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家——甚至设计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样流行的产品,或研制出新的药物与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程上做上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名议员或最高法院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什么学生会或参加几次辩论赛,你也不会发现自己的才能。

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不管你将来想要做什么,你都需要相应的教育。——你想当名医生、当名教师或当名警官?你想成为护士、成为建筑设计师、律师或军人?无论你选择哪一种职业,良好的教育都必不可少,这世上不存在不把书念完就能拿到好工作的美梦,任何工作,都需要你的汗水、训练与学习。

不仅仅对于你们个人的未来有重要意义,你们的教育如何也会对这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今天你们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将会决定我们整个国家在未来迎接重大挑战时的表现。

你们需要在数理科学课程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治疗癌症、艾滋那样的疾病,和解决我们面临的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你们需要在历史社科课程上培养出的观察力与判断力,来减轻和消除无家可归与贫困、犯罪问题和各种歧视,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公平和自由;你们需要在各类课程中逐渐累积和发展出来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去创业和建立新的公司与企业,来制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的增长。

我们需要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技能和才智,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最困难的问题。假如你不这么做——假如你放弃学习——那么你不仅是放弃了自己,也是放弃了你的国家。

当然,我明白,读好书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很难把精力集中在专心读书之上。

奥巴马开学演讲篇2

关键词: 奥巴马 就职演说 人称代词 人际意义

一、引言

2009年1月20日,贝拉克・奥巴马在美国国会大厦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56届(第44任)总统,并发表了就职演说。奥巴马的就职演说热情洋溢,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赞誉。在职演说中,奥巴马驾轻就熟地运用了各种人称代词来传达不同的人际意义,使得演说引人入胜,更具说服力,从而赢得观众的支持。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进行了研究。刘斌(2009)、丁怡(2009)等对该演说进行了文体分析;郑殿臣(2009)、向大军(2009)等从语用角度分析了该演说;刘昕(2009)探讨了该演说中的排比句;姚洁(2009)用主位推进理论分析了该演说。

笔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奥巴马就职演说中人称代词所承载的人际意义,旨在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公共演讲水平及对英语公共演说的欣赏能力。

二、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单数I和第一人称复数we。在语用学中,we的指示用法分为两种:“包括性的we”(inclusive-we),即包括听众,和“排除性的we”(exclusive-we),即排除听众(Biber,et al.,2000:329)。

1.第一人称单数I

第一人称单数I突出了演讲者个人,揭示了他强烈的主观态度。I(包括它的宾格和所有格)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只出现5次,仅占该演说中所有人称代词的2.1%。这表明奥巴马很少使用I作为句子的主语,除非他想强调他个人的观点或者他乐意为他所做出的陈述承担全部责任。

(1)I stand here today humbled by the task before us,grateful for the trust you have bestowed,mindful of the sacrifices borne by our ancestors.I thank President Bush for his service to our nation,as well as the generosity and cooperation he has shown throughout this transition.

(2)Today I say to you that the challenges we face are real.

例(1)中I的指称是发表演说的人,即奥巴马本人。奥巴马故意选用I作为陈述的主语,目的在于展示他个人的优秀品质给大众。比如他深切关心美国大众所面临的挑战,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他对布什为美国作出的贡献深表感激,体现了他的谦逊大度。其次,通过使用I,奥巴马强调了他作为美国总统敢于对他所做出的陈述承担全部责任。另外,奥巴马通过使用I,让他自己成为句子的焦点,从而实现了自己和听众的直接交流,因此能吸引听众的注意。

2.第一人称代词复数we

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we(包括它的宾格和所有格)出现的次数最多,占该演说中所有人称代词的65.7%,这说明奥巴马偏爱使用we。作为总统,奥巴马必须与他的政府及全国人民合作,如果他在就职演说中只突出他自己,那么将会显出他的专横和自我主义,以致形成了一个贬损的总统形象。因此,奥巴马娴熟地运用了各种we来指称各种实体,从而取得各种互动效果。

(3)That we are in the midst of crisis is now well understood...Our health care is too costly;our schools fail too many;and each day brings further evidence that the ways we use energy strengthen our adversaries and threaten our planet.

(4)Starting today,we must pick ourselves up,dust ourselves off,and begin again the work of remaking America.

例(3)和例(4)中的we是包括性的,指的是奥巴马和所有美国人民(包括听众)。 通过使用包括性的we,奥巴马强调所有美国人民都要为国家的危机负责,要振作起来,团结起来重建国家。当听众意识到句子的主语是we,也会产生同感,因而在奥巴马和听众之间产生共鸣。而且,通过使用包括性的we,奥巴马不仅让自己与听众同舟共济,传达了他对美国人民的关爱,而且使听众感到他们和总统所面对的挑战和任务是一致的,在这些方面是平等的,使得奥巴马和听众之间的距离被缩短了。另外,如例(4),当要表达急不可待和义不容辞的事情时,奥巴马使用we来增强演讲的强制力,从而成功地强加他的主观意愿给听众。

(5)On this day,we gather because we have chosen hope over fear,unity of purpose over conflict and discord.

例(5)中的 we 是包括性的,指的是奥巴马和听众。通过使用包括性的we,奥巴马要传达的是他是代表听众发表演说的,也会让听众觉得总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他们所选择的和总统为之奋斗的不谋而合,因而对奥巴马的亲密感便油然而生。另外,使用包括性的we让听众意识到演讲是为他们而发表的,因此,他们会更加聚精会神地聆听演讲。

(6)...we will act ―― not only to create new jobs,but to lay a new foundation for growth.we will build the roads and bridges,the electric grids and digital lines that feed our commerce and bind us together.we will restore science to its rightful place,and wield technology’s wonders to raise health care’s quality and lower its cost.we will harness the sun and the winds and the soil to fuel our cars and run our factories.And we will transform our school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a new age.All this we can do.All this we will do.

例(6)中的 we 是排外性的,指的是奥巴马和美国政府(不包括听众)。通过使用we,奥巴马让自己成为美国政府的代表,向美国人民承诺他们能为国家做的事,也暗示了领导一个国家不仅是总统的工作,也是其他在政府任职的能人的任务,他们各尽其材,因而奥巴马分散了重建国家的责任。 其次,通过使用we,揭示了奥巴马扩大和强调的并不是他自己的权力,而是在政府里为国家服务的他的合作者的权力,这展示了奥巴马民主、合作的总统形象。而且通过使用we来代表美国政府发表演说,奥巴马突出了他的美国总统的社会地位。因此,奥巴马使用排外性的we让演讲更具说服力。

(7)we remain a young nation.

(8)we remain the most prosperous,powerful nation on Earth.

(9)we are a nation of Christians and Muslims,Jews and Hindus―― and non-believers.

例(7)、(8)和(9)中的we的指称是美国。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第三人称单数代词it来指称一个国家。然而,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故意偏离常规,使用第一人称复数we来指称整个国家,因而创造了一个集体的形象。“在语义学和符号学术语中,we和they 处于二元对立,we指称正面,而they指称负面,他们是一对反义词” (Wales,1996:61)。通过使用we,奥巴马把国家的年轻、繁荣、强大这些正面的特性归功于美国人民的努力,使美国人民具有归属感和成就感。另外,奥巴马使用we来强调美国的这些区别性特征正是美国人民一致的观点,从而促进了奥巴马与听众的团结。

三、第二人称代词you的人际意义

奥巴马在其就职演说中贴切地使用you这种语言选择来指称不同的实体。尽管第二人称代词出现的频率比第一和第三人称少,第二人称代词you也广泛分布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you的传统用法是直接指称听众。然而,you也能用来指称其他的实体,从而实现不同的人际意义。史密斯认为you 是人称代词中最具互动性的形式,因为它明确地承认读者的存在(张延君,2006:138)。

(10)I stand here today humbled by the task before us,grateful for the trust you have bestowed,mindful of the sacrifices borne by our ancestors.

(11)Thank you.God bless you.

例(10)和(11)中的you直接称呼听众。当you用来直接指称听众,它不仅实现了指示功能,还传达了某种人际意义。首先,you的使用体现了演讲者意识到听众的存在。其次,使用you能让每个听众感觉到这个演讲是为自己而设的,因而能产生一种演讲者和观众面对面的交流的效果,也能使听众聚精会神地聆听演说。另外,演讲者使用you直接表达他对听众的诚挚的谢意,有助于建立他和听众之间友好的关系。

(12)Today I say to you that the challenges we face are real.

例(12)中的you出现在惯用表达“I say to you”中,指的是全体美国民众。第二人称代词you在 “let me tell you”、“if you ask me” 和 “I say to you” 这些惯用表达中仍保留了一定的指称力。当这些you形成一定的布局,当它们出现得较为经常时,读者(听众)会认为是在直接称呼他,作者(演讲者)和读者(听众)间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得到加强”(李战子,2000:57)。通过使用“I say to you”这种惯用表达,奥巴马巧妙地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演说关键的陈述:“我们面对的挑战是真实的。”

(13)We will not apologize for our way of life,nor will we waver in its defense,and for those who seek to advance their aims by inducing terror and slaughtering innocents,we say to you now that our spirit is stronger and cannot be broken;you cannot outlast us,and we will defeat you.

例(13)中的you不是指听众,而是指一群特定的人。you在这里指的是。正常情况下,奥巴马应该使用第三人称复数they来指称,然而他故意偏离常规,用第二人称复数you来指称,体现了奥巴马公开地谴责,也把他的反恐政策公之于众,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直接警告的效果。遭受的是负面的命令和评论,使用you能使评论更具进攻性,使命令更严厉,从而增强了演说的说服效果。另外,尽管you 不是指称听众,但是听众仍然能分享演讲者和的私人谈话。通过使用you,奥巴马让听众偷听到他和的谈话,不仅能激起听众对的仇恨,而且能获取听众对反恐主义战争的支持。鉴于的罪恶行径对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士都是极大的威胁,听众必定会支持奥巴马总统与恐怖主义作斗争。

(14)To the people of poor nations,we pledge to work alongside you to make your farms flourish and let clean waters flow;to nourish starved bodies and feed hungry minds.

例(14)中的you指的是贫穷国家的人民,与相对富裕的美国人民形成鲜明对比。通过使用第二人称代词you而非第三人称代词they,奥巴马总统表达了他对贫困人民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觉得有信心接受异国总统的支援,这不仅增加了美国总统和贫困国家人民的亲密程度,也展示了美国的权力。另外,通过使用you ,奥巴马成功地激起听众的怜悯之心,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也使得演说引人入胜。

第二人称代词 you使听众感觉到演讲者正在和you所指代的人进行谈话。不管you指代的是谁,听众都必须作出反应,他们或是聚精会神地听以便查明you的指称,或是对you所指的人选择一种鲜明的立场。因此,使用第二人称you不仅能获得听众的注意,还能增强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

四、第三人称代词it 和they的人际意义

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it(包括宾格和所有格)出现了 25 次,they(包括宾格和所有格)共出现了31 次,然而he(包括宾格和所有个)只出现了2次,she(包括宾格和所有格)在演说中没有出现过。这个结果表明it和they(包括他们的宾格和所有格)在这篇演说中有很高的出现频率。

1.第三人称单数it

第三人称单数it可以用来指没有生命的物体,也可以用来构建强调句。使用it来指称没有生命的物体可以避免重复,然而使用it来构建强调句型可以实现某种人际意义。使用太多的it会给观众留下冷淡的印象,然而恰到好处地使用it能使演讲更加正式、客观和可靠。

(15)And yet,at this moment ―― a moment that will define a generation ―― it is precisely this spirit that must inhabit us all.

例(15)中的句子出现在it的强调句中。奥巴马故意使用it,一方面是想让焦点远离自己,一方面是想强调精神的重要性。通过使用it使句子更加正式、客观和更具说服力。

2.第三人称复数they

在演说中,演讲者使用they来称呼除了观众的其他不在场的人。奥巴马在他的演讲中也广泛地使用they来实现人际意义。

(16)Now,there are some who question the scale of our ambitions ―― who suggest that our system cannot tolerate too many big plans.Their memories are short.For they have forgotten what this country has already done;what free men and women can achieve when imagination is joined to common purpose,and necessity to courage.

例(16)中的they指的是质疑美国人的雄心过于远大的人们。Wales指出,they可以用来指具有消极品质的人(1996:61)。 奥巴马使用they来批评那些不在场的对美国人具有消极信念的人,目的的是把他们与在场的观众区别开来,避免在场的观众产生误会,产生消极情绪。

(17)Recall that earlier generations faced down fascism and communism not just with missiles and tanks,but with sturdy alliances and enduring convictions.They understood that our power alone cannot protect us,nor does it entitle us to do as we please.Instead,they knew that our power grows through its prudent use;our security emanates from the justness of our cause,the force of our example,the tempering qualities of humility and restraint.

例(17)中的they指的是那些傲然面对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先辈。通过使they前景化,奥巴马刷新了听众对那些不朽历史人物的记忆。另外,奥巴马通过使用they来评论那些不在场的人,让观众感觉到奥巴马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从而使得他的演说更加客观和可信。

五、结语

通过分析发现,奥巴马在其就职演说中使用最多的是第一人称代词,接着是第三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最少。I可以用来展示演讲者的个性;包括式的we主要是用来展示演讲者与听众的团结,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排外式的we则是用来分散责任和强调演讲者的社会地位;you可以用来强调观众的存在和引起听众对演讲的注意;it使得演说更加正式和客观;they使得演说客观和可信。总之,奥巴马在其就职演说中娴熟地利用恰当的人称代词来增强他的观点和构建他和听众之间适宜的关系,使得他的演说引人入胜,更具说服力,因而能够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参考文献:

[1]Biber,D.et al.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0.

[2]Wales,K.Personal Pronouns in Present-day English.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丁怡.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J].文化研究,2009,(5):48-50.

[4]李战子.第二人称在自传中的人际功能[J].外国语,2000,(6):51-56.

[5]刘斌.解读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J].文教资料,2009,(6):48-50.

[6]刘昕.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排比句赏析[J].文教资料,2009,(4):59-61.

[7]向大军.奥巴马就职演说话语的认知语用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9,(4):108-110.

[8]姚洁.主位推进理论视角下的奥巴马就职演说[J].青年文学家,2009,(9):160-163.

[9]张延君.学术论文的人际意义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奥巴马开学演讲篇3

摘要:“预设”是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讲者常常利用“预设”传递信息和意识形态、表明立场。本文以“预设”为理论基础,以奥巴马演讲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演讲者如何通过“预设”达到演讲目的。

关键词:英语演讲;奥巴马;预设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41-02

一、预设

预设起源于哲学界,1892年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他指出“预设是一切命题存在的前提”。20世纪60年代,预设进入语言学领域,被语言学家当作语义关系来研究。70年代开始,预设进入语用学领域。目前国内外对预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特征、功能、触发语、虚假语用预设等方面;对预设的实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翻译、文学戏剧、广告、交际话语等方面。本文以预设为理论基础,分析演讲者如何通过预设设定立场、表明态度,以达到交际目的。

二、英语演讲中预设的特征

演讲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指演讲者针对某个主题,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向公众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具有说服、号召、鼓舞的作用。其目的可以显于文字之上,也可以藏于文字内。演讲与其他语言形式不同:首先,演讲是口头表达形式;其次,演讲是一人对多人形式;第三,演讲的目的是说服、鼓动。笔者认为英语演讲中的预设主要有以下特点。

1.导向性。“导向性”指演讲者通过话语将听众的意识形态引导向自己所预期的方向,从而使听众的立场和态度与自己一致。演讲者对说话内容的立场态度决定了其预设的方向。如奥巴马在总统竞选辩论时回击对手说:“That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that I have with Senator McCain.”(这是我与麦凯恩议员的本质区别。)奥巴马没有在言语中直接批评对手,而是用“fundamental difference”(本质区别)间接指出与自己的正确决策相比,对方的决策是“错误”的,既抬高了自己,又贬低了对手,将听众的支持导向对自己有利的一边。

2.文化性。“文化性”指预设的内容往往具有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相似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对彼此的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往往具有共同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不需要把隐藏在话语之下的文化知识说出来就能理解彼此话语的内涵。如总统奥巴马在纪念“9.11”的讲话中说“This September 11th,Michelle and I will join the commemorations at Ground Zero,in Shanksville,and at the Pentagon.”(今年9月11日,米歇将和我一起参加在“归零地”、尚克斯维尔和五角大楼举行的纪念仪式。)“Ground Zero”意为“归零地”,实际指美国“9.11事件”后,被袭击后的“世贸大厦基地”,意为世贸大厦被移为平地,一切归零,重新开始。若听众不知道“9.11事件”,则无法理解“Ground Zero”之意,这体现了预设的文化性。

3.经济性。“经济性”指演讲者在句子中把双方已知的信息省略,使话语简洁明了。如奥巴马在鼓励大家面对挑战时说:“We’ve got to keep our safe,and see to it that the American Dream remains vibrant and alive for 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我们必须保障人民的安全,并确保我们子孙后代的美国梦仍然充满生机和获利。)“美国梦”源于英国对美国的殖民时期,发展于19世纪,是一种坚信只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和坚持不懈就能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理想,也代表了当今的企业家精神。奥巴马用“美国梦”来代替“人人机会均等,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实现梦想”之意,起到了简化句子的作用。

4.隐蔽性。“隐蔽性”指演讲者在话语中不直接表明态度,而是将预设的内容隐含于话语之中,使听众无意识加以接受。奥巴马呼吁国会就他的提案采取行动时说:“With so many people struggling to get by,now is not the time to play politics.Now is not the time for Congress to sit on its hands.”(现在不是玩弄权术的时候,不是国会袖手旁观的时候。)奥巴马没有直接批评某些政治家和国会,而是用两个“not”表明自己的态度,指出某些政治家和国会“不应该”做这些事,间接指出一些政客在玩弄权术,也表达了对国会的不满。

三、演讲中预设的分类

1.文化预设。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交际双方已经预先知晓的特定文化内涵就是文化预设,一般包含某一民族特有的价值标准、文化取向和审美范式。鲁迅的作品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故事中的“阿Q精神”几乎家喻户晓。中国人用“阿Q精神”来形容“不敢正视现实,使用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安慰”的精神,这对非本国交际者来说可能是晦涩难懂的。又如“鸳鸯”在中国是指成双成对的动物,也用来指永不分离的爱情,而英语中的“mandarin duck”却与爱情没什么联系,只是指一种鸟而已。

2.角色预设。任何言语行为首先要设定说话人身份、受话人身份。领导者在竞选时往往为了向民众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施政纲领而设定特定的口号。如“Peace and Prosperity”(和平与繁荣)是竞选者向民众描绘其当选后未来国家的美好景象。其中的预设是:只要其当选总统,就能够为人民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能够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富强、繁荣。又如奥巴马在呼吁减少开支,降低赤字的讲话中说:“We know why this challenge is so critical.If we don't act,a rising tide of borrowing will damage our economy,costing us jobs and risking our future prosperity by sticking our children with the bill.”(我们都知道为什么挑战会如此艰难。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不断增长的债务将会破坏我们的经济,减少我们的工作机会,以及使我们的后代背上债务而增大我们未来的风险。)奥巴马用第一人称“we”(我们)预设自己为群众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使听众感觉奥巴马和他们站在同一战线上,拉近了演讲者和听众的距离。

3.虚假预设。虚假预设是实际人际交往中出现的超常现象,它利用预设“主观性”、“单向性”、“隐蔽性”的特点,传递对于交际中的一方来说未知的、或有争议的信息,具有欺骗、操纵意识形态的作用。如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40年竞选总统时提出的口号“Better a Third term than a Third-Rater.”这句口号实际上包含了两个预设:首先,富兰克林已经连任两届总统了,他希望能继续连任,成为“连任三届的总统”;其次,他用“Third-Rater”来暗指其他候选人都是“三流角色”。这句竞选口号运用虚假预设,将“其他候选人都是三流角色”这个具有主观性、单向性的观念隐蔽地植入选民意识中,从而达到抬高自己、贬低对手的目的。

四、结语

在演讲中,演讲者利用预设使语言得体、观点鲜明,以达到交际目的。作为演讲者,应该不断增强演讲中的预设技巧,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语言表达。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预设在演讲中的使用技巧,使其更有效地发挥演说词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巴拉克・奥巴马,著.苏宗文,龙金顺,译.奥巴马的魅力演讲――2012年每周六例行讲话全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

[2]巴拉克・奥巴马,著.苏宗文,龙金顺,译.奥巴马的魅力演讲――2011年每周六例行讲话全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

[3]巴拉克・奥巴马,著.刘植荣,译.美国历届总统竞选辩论竞选[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4]冯婷婷.近十年国内语用预设研究述评[J].海外英语,2014

[5]吴质洁.略论英文政治演说中预设的技巧化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

[6]李雯婧.预设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2008,(3)

奥巴马开学演讲篇4

――奥巴马

奥巴马,1961年出生于美国夏威夷。2008年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2009年1月就职。

10岁那年,奥巴马从印尼回到妈妈的故乡夏威夷,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他的外婆具有美国中西部人谨慎与苦干的特点,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成为夏威夷银行第一个女性副总裁。她非常疼爱奥巴马,把他送进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私立学校就读。

可是和在印尼一样,身为黑白混血儿的奥巴马总觉得自己像个异乡人,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为自己的肤色而苦恼,虽然妈妈和外公外婆总是称赞他的爸爸才华出众、魅力非凡、抱负远大,但对这个不负责任的非洲男人,奥巴马充满了怨恨。

在学校里,为了面子,奥巴马隐瞒了父母离婚的事实,还吹嘘自己来自非洲的王族,祖父是酋长,而父亲是个王子。“等我祖父一去世,我的父亲就会即位。”事实上,老奥巴马出身于肯尼亚西部一个贫穷的游牧部落,以放牛为生,住在土房子里,吃的是玉米、山药。

1971年圣诞节,老奥巴马到夏威夷来看望儿子。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老奥巴马还受到儿子学校的邀请去演讲。消息传来,奥巴马的反应不是骄傲,而是恐惧。一旦父亲站上学校的演讲台,奥巴马关于“王族血统”的说法就会不攻自破。一想到要接受同学们无情的嘲笑,他就仿佛遭到电击一样全身颤抖。

这一天还是来临了,当父亲出现时,奥巴马并没有向同学们介绍,而是坐在座位上僵硬地抬头盯着黑板,直到父亲的演讲开始一段时间后,他才回过神来。老奥巴马讲到了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讲到他们部族长者为尊的传统,讲到年轻的男孩需要用猎杀狮子来完成成人仪式,还讲到肯尼亚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这些话题深深地吸引了台下的学生和老师,没有人在意他是否是个王子。

父亲的出色表现,让坐在台下的奥巴马既骄傲又有些气愤,因为他的父亲之前从没跟他这个做儿子的说过这些。但老师和同学们仰慕的眼神也让奥巴马明白了些什么,一直困扰着他的关于肤色的自卑,也许就是那一刻转变成了对成功的强烈渴望。

1988年,奥巴马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深造,成为院刊《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非洲裔主编。1991年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返回芝加哥,成为一名律师,并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

1997年,奥巴马进入政坛,连续8年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2004年当选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

奥巴马开学演讲篇5

“I Have A Dream”一样响亮的口号

“Yes We Can”是一个像 “I Have A Dream”一样响亮的口号,振奋人心。黑人都做了总统,马丁・路德・金的Dream到现在基本实现。而奥巴马的竞选口号“Yes We Can”又鼓舞着当下的美国世界,激励美国走进一个新的纪元。当然随着奥巴马进驻白宫,为他提出这句口号的美国80后乔恩・费夫洛也不会再默默无闻。作为奥巴马的阵营中最年轻的成员,费夫洛被媒体争相报道。

几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奥巴马在竞选总统的演讲时发现了刚刚大学毕业的费夫洛。从此,费夫洛开始为奥巴马打工,文采飞扬的他不断地揣摩奥巴马的演讲模式和节奏,并且随身携带奥巴马的自传。渐渐的,他已经能够模仿奥巴马的说话方式,被称为奥巴马的“思想阅读者”,而奥巴马也评价他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奥巴马对费夫洛非常信任,甚至可以将演讲稿中想用的词汇改成费夫洛建议的用语。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大量地查阅文献以及不断地访问历史学家和演讲稿撰写人,最终他帮助奥巴马完成就职演讲稿,再一次打动美国人民的心。而如今,费夫洛也成为白宫首席撰稿人。他的26岁女友阿里・坎波沃迪也受邀进入白宫做助理。两个年轻的80后青年从政被大多数人看好,被称为“新生代的政治魅力宝贝”这是对美国80后最大的肯定。他们为白宫注入了新鲜血液。

像他们这样的美国青年有很多,实现自我理想的同时,为国家作出骄人的成绩,并且成为政坛上一颗颗闪耀的星星。“0世代”、最年轻的市长迈克尔・塞申斯、“美国国会迎来首个80后议员亚伦斯・库克”美国公众对于这些年青人很认可,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能担当大任,肩负起国家的责任。

显然,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和美国白宫新秀的社会基础以及其他种种条件均有不同,不能简单的以80后的标准进行对比。但是,将来的世界属于这些青年。“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不管政治领袖,还是经济精英;不管是为社会,还是为自己;不管方式方法,国家富强和谐是关键,同样青年是主宰,需要青年永不止步的精神和永不退缩的行动。

奥巴马开学演讲篇6

美国人崇尚个性自由独立,欣赏那些敢于向传统挑战并书写自己独特的美国梦的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公众政策研究人员高尔斯顿说:“美国选民支持具体表现美国梦的领袖。美国人喜欢成功的故事。”

奥巴马一直坦承:“我活在我的父辈和美国人民的梦想之中。”奥巴马本身的经历是对“美国梦”最好的注解:奥巴马是黑白混血儿,由白人外祖父母抚养,又在亚洲短暂生活;在哈佛受精英教育,又回到黑人社区做基层工作;是相信自由派理念,又不妖魔化对手的“团结者”,这是几十年只能产生一个的奇迹。

让具体显现了美国梦的黑白混血儿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证明美国人仍然没有放弃“美国精神”和“美国梦”。

“街头混混”

2008年初,当奥巴马和希拉里的竞选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希拉里的支持者、黑人娱乐电视的创办人鲍勃・约翰逊站出来批评奥巴马说:“当克林顿和希拉里满怀热情地参与黑人事业,奥巴马还在某个街区酗酒吸毒呢。”一位南卡罗来纳议员认为这是对奥巴马严重的人身攻击。对此希拉里表态说,鲍勃・约翰逊的话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奥巴马在自己的传记里对自己一度曾酗酒吸毒的经历毫不讳言。他在自传《我父亲的梦想》中说,“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他抽大麻也用过古柯碱,也经常酗酒,还吸烟。“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驱散困扰我的那些问题”。他曾在夏威夷海滩和印度尼西亚街头游荡逃学,“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中学时候的我是每一个老师的噩梦,没人知道该拿我怎么办”。

有趣的是,前总统克林顿年轻时也抽过大麻,与奥巴马不同的是,诚实的奥巴马大大方方说他抽大麻的往事,不诚实的克林顿则说他年轻时抽大麻尝试了一下“但未吸进去”,这样的自我撇清成为美国人的笑柄。

不过,尽管奥巴马早已告别了早年的放浪生涯,并且已经将自己的经历坦诚相告给世人,他小时候的这段经历仍然给他2008年的竞选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奥巴马高中时代的多名玩伴披露,在夏威夷就读高中时,他不仅终日逃学并吸毒成瘾,还以其放荡不羁的性格和英俊外貌获得了不少女生的好感,并在17岁时与一名美丽的女生坠入爱河。但奥巴马仍经常背着女友拈花惹草,令女友伤透了心。

还有更离谱的事情。2008年2月,奥巴马小时候的玩伴,一位日非混血的毒贩凯斯・卡库伽瓦威胁奥巴马说,如果不给他一笔钱,他就捏造关于他过去的故事,破坏他的形象。三十年前,奥巴马和凯斯是一对好朋友,两个混血的小学生同在夏威夷一家私立精英小学读书,课余他们一起打篮球,一起去黑人社区玩耍。三十年后,奥巴马成了参议员,而47岁的凯斯刚从监狱里放出来,无家可归。凯斯听说奥巴马在竞选总统,便打电话开口向奥巴马要钱,还威胁说否则就要捏造关于他过去的故事。事后,奥巴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的老朋友遇到“严重的问题”,而且他的困难是“一种羞耻”。随后,奥巴马又不无痛苦地说:“突然之间,所有跟我的生活有过丝毫联系的人,都被放到了报纸的头版,在放大镜下细细观察。”

奥巴马的“街头混混”生涯也并非一点收获都没有,这些经历使奥巴马特别能理解草根阶层的需求,也更懂得怎样和草根阶层对话。后来在哈佛大学的精英教育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抹杀这种草根的印记的。而这种草根色彩也使得奥巴马在2008年的竞选战中获得媲美2000年参加竞选的小布什所营造出来的牛仔精神的效果。

法学博士

奥巴马一旦决定从政以后,定位相当清楚,就是要竞选地位尽可能高的公职,而要胜任这样的公职必须要有为公众服务的知识和能力。于是,他决定报考哈佛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

就读期间,他当选全美最权威的法学杂志《哈佛法学评论》的总编辑,这是人才济济的哈佛法学院所有一千六百名学生当中最高的荣誉,展现过人的智慧与特殊的领导才能。奥巴马也是《哈佛法学评论》104年历史上,第一位争取到这个位子的非洲裔美国人。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

奥巴马在读哈佛法学院时,仍然残留了一些早年桀骜不驯的性格。因为违章停车,他总共领到17张罚单,但他只肯支付两张。直到17年后准备竞选总统的两周前,他才决定把账付清。

1991年,奥巴马以“极优等拉丁文学位荣誉”从哈佛大学毕业,他又回到芝加哥,并且结婚生女,真的在黑人社区扎根长住下去。他首先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工作,当了多年的“穷人的人”。并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兼职教起了宪法学,从讲师做起,后来做到宪法学教授。

州议员和国会参议员

1996年,35岁的奥巴马从芝加哥第13区,南部的海德公园区被选入伊利诺伊州议会,从此连任三届州议员。

2004年他竞选联邦参议员成功,进入参议院,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五位黑人参议员,也是当前美国参议院唯一一名非裔参议员。奥巴马自称是“参议院中最穷的人”。2007年,布什总统宣布给议员加薪,将年薪从15.8万美元涨到16.21万美元,奥巴马说,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竞选美国总统

2006年,奥巴马作为一位很有前途的政治明星冉冉升起,他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封面上赫然写道:“下一个总统?”在2006年10月的电视访谈节目《会面新闻界》中,奥巴马表示自己可能会参与2008年的总统竞选。

2007年2月10日,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正式宣布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他在演讲中说:“在林肯呼吁结束分裂、团结一致的老议会前,美国人的希望和美国梦仍在继续。今天,我郑重宣布竞选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的选址大有深意。10年前,他在这里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从此开始职业政治生涯。更重要的是,这里曾是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地盘”。林肯曾在伊利诺伊州议会从政八年,并于1858年在那栋老建筑内发表著名演讲《分裂的房子》。这里也是林肯参加1860年总统选举的竞选总部。

奥巴马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寓意是很明显的,一是为了博得黑人的好感,二是为了博得草根阶层的好感,三是为了博得一切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好感。在演说中,奥巴马发出变革的呼声:“我在学习华盛顿政治做派上投入时间不多,但我很早就意识到,华盛顿的做派必须变革。”借鉴肯尼迪总统当初的名言――“火炬已经传给新的一代”,奥巴马在演说中也发出同样的呼喊:“任何时期,都有新的一代涌现,完成需要他们承担的任务。今天,我们再次听到召唤,现在是我们这一代人做出回答的时候了。”

2007年,人们总认为奥巴马的肤色是问题,但随着选举的开展,特别在第一场预选所在地、白人人口占95%以上的艾奥瓦州,奥巴马取得开门红,这给奥巴马带来了信心,奥巴马捕捉到了一种超越种族狭隘的自豪感。奥巴马在白人家庭长大。所以他和“苦大仇深”、动不动就以种族歧视说事的传统黑人民权领袖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他受白人选民拥戴的原因。

奥巴马开学演讲篇7

嘱托美国人“保持团结”

奥巴马的八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八年。在此期间,美国和世界都经历了战后少有的动荡和不安,奥巴马本人的总统生涯既是其产物,也是其直接塑造者,他的各项决策及其背后所秉持的价值观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与八年前激情澎湃的就职演说相比,奥巴马的告别演说显得平和了许多,可以说是“语重心长”。除了回顾和肯定自己的政绩外,演说重点敦促国人坚守信仰,维护美国民主自由价值观,捍卫公平、正义和包容。

奥巴马提到三个威胁美国社会团结的方面:一是收入和机会不平等造成的社会分裂,二是种族不平等问题,三是社会孤立隔绝造成交流对话的欠缺。秉承他一贯的理想主义风格,奥巴马呼吁美国民众谨记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1796年去职演说中留下的教导――维护自由民主是一个痛苦过程,需要抵抗任何让自己屈服的企图,成为励精图治的守护者,把制造分裂、割裂共同体纽带的任何企图扼杀在襁褓中。

奥巴马接下来发出的告诫应该说是话有所指。他在告别演说中提醒人们留心“失控的政治对话”造成的威胁,指出这种威胁可以将品质优秀的人排斥在公共服务体系之外,把持不同意见者视为不怀好意,也可以认定一部分美国人比其他美国人更具备自称美国人的资格,还会导致人们认定整个系统的腐败是“不可避免的”故而轻易责怪被选举出来的领导人却不愿自我反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奥巴马这位在美国历史上可能是仅次于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总统将要把权力移交给一个可以说是最功利、最缺乏道德自律、被媒体指责“正在分裂美国”的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将要把权力移交给一个多年来不遗余力用“出生证阴谋论”来诋毁他、用种族歧视作为竞选煽动工具的人。人们无法想象下一任总统就职演说的内容,更无法想象他的离职演说将会是个什么样子,但可以想象到的是,奥巴马很多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历史遗产”将在新总统就任伊始就被废除而灰飞烟灭。

奥巴马在演讲中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表现出过多的沉重和忧虑。维护自由民主和美国社会共识的方案,是W巴马演说中一贯强调的。他希望美国民众“做一个行动者,而不仅仅是批判者”。他劝告美国民众“你的参与不应仅限于选举……如果已经厌倦了同互联网上的陌生人争吵,那就去和现实中的人交谈”。演讲结束时,奥巴马再一次喊出他八年前那句可以说是永载美国史册的竞选口号:“是的,我们能行!”(YES,WE CAN!)同时又加上一句:“是的,我们做到了!”(YES,WE DID!)

“梦想家”的失落

在很多人眼中,奥巴马是个梦想家。八年后,“梦想家”奥巴马让无数当年的拥护者失望,让一直反对他的人斥为“虚伪矫情”。奥巴马的内外政策是他理想主义的充分写照。他试图扭转被前任小布什通过发动错误战争破坏的美国国际形象,同时在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与古巴复交、国内新能源替代、保护婚姻和性别平等、强制实施全民医保等问题上不遗余力地推进理想主义价值观,有关举措使他在左右两派当中都背上骂名。

上述很多议题牵涉利益和价值冲突,而奥巴马的理想主义“情怀”与他的性格特点把他置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处境当中。一方面,宏大的理想和乐观主义情绪驱使他选择采取跨党派的方式,试图在推行诸多敏感政策前与反对者达成共识――这在他的第一任期内表现尤甚。另一方面,他不具备一名政治家所应有的圆滑技巧来赢得各方认同。批评他的人指出,与其说奥巴马是个总统,不如说他更像个高高在上的教授或牧师;他刻意与人保持距离,乐于围绕事情的善恶真伪进行辩论而不愿利用私交来达成妥协。

美国政界有个说法:“一个好的政治家不一定是个好人;一个好人不一定是个好的政治家”。比尔・克林顿就被视为美国政治家的“黄金标准”――即使是痛恨他道德败坏的很多共和党人,也承认他的政治手腕之老练,佩服他能在恶劣政治环境中取得各方认可而顺利推进他的政治纲领。而从人品来讲,奥巴马和他的夫人米歇尔几乎可以说是代表了美国社会“最好的一面”――行为检点,高度自律,言行得体,性格宽容,健康乐观。他们俩居住的白宫成为“历史上最亲民的白宫”,奥巴马政府是美国历史上无可争议的“最干净”“近零丑闻”政府。但他的政策却推进得异常艰难,常常左右不讨好,无力扭转美国“政治极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以至于在第二任期不得不大量使用总统行政命令来绕过国会阻挠强行推进某些政策,被斥为“”“挑战法治”,而法治又恰恰是他极为重视的价值。

历史会记住奥巴马

这样的评价尽管不无道理,实际上忽视了两个重要问题。

首先,忽视了大环境对他的制约。奥巴马的八年是战后美国社会环境最艰难的八年,内外交困,国际形象和国内政治经济陷于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不平等达到历史巅峰。尽管奥巴马上台时雄心勃勃希望成为“左派里根”,但历史进程并不依个人理想而改变。奥巴马接手的美国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这些挑战既有全球范围内的结构性因素,也来自美国自身长久以来的积弊,同时还有帝国衰落时不可避免的焦躁不安。一定程度上讲,奥巴马过去八年在很多决策上的举棋不定和模棱两可,是美国社会自我矛盾心态的写照。

其次,很多研究指出,奥巴马任期内对竞选承诺的落实率远超以前的大部分总统。他的很多政策和法令可被称作“静悄悄的革命”,具有深远影响。即使是他的一些引起争议的政策和法令,其潜在影响力实际上也是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展开,例如他的医疗法案实际上还内含着一项帮助学生在贷款方面摆脱银行欺诈的改革,此问题已困扰美国社会多年。奥巴马常被诟病为“华尔街的傀儡”,但他设立的保护消费者权益局极大限制了金融业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他的很多政策改变的不仅是政府和企业行为,也带来社会观念的改变,比如清洁能源、环保、司法改革、性别平等、教育改革、新技术革新等。

“奥巴马遗产”最重要的部分可能不在于他的政策,而是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美国社会的潜在影响。他上台本身在种族平等方面的影响已有足够象征意义。尽管很多民权主义者对他在维护黑人权利方面没有更大作为而深感愤怒,但从历史角度看他在这个极敏感话题上的克制可能就是他的最大贡献,多少年后会得到后人缅怀。他的理想主义情怀和对价值原则的恪守,尽管不被他的继任者欣赏,却不大可能会被历史尘埃掩盖。奥巴马离任前,民调支持率回升到可与里根执政末期相媲美的水平,这表明,美国民众将会留恋和怀念这个曾经给他们带来巨大希望和鼓舞的人,尤其是在当下社会价值风雨飘摇、政客道德情操令人不堪之际。可以说,奥巴马是理想主义一面的美国社会的典型产物,尽管那个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奥巴马开学演讲篇8

复杂身世 母亲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人

1961年8月4日,小奥巴马出生在夏威夷。父亲贝拉克・奥巴马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母亲安・邓纳姆则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小奥巴马的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就是取自父亲。在斯瓦西里语中,巴拉克是“上天福佑”的意思。

在当时的夏威夷,随处可见驻地的美国军队,就是在这里,奥巴马开始蹒跚学步。尽管夏威夷处处体现着美国的“熔炉”特点,但在那个年代,白人妇女和黑人约会都是凤毛麟角,若能喜结连理,几乎更是天方夜谭了。

但是,奥巴马的母亲邓纳姆对于传统世俗观念毫不在意,当她还是夏威夷大学的一名18岁大学生时,就生下了奥巴马。用奥巴马自己的话说,母亲是个“善于发现奇迹,并总能处处使得生活妙趣横生”的女人。然而,当丈夫将她和两岁的儿子抛在身后,一意孤行去哈佛研究生院求学时,她快乐的天性遭受到沉重的一击。

小奥巴马两岁时,邓纳姆重返夏威夷大学,在那里她又遇到一个外国留学生――罗罗・苏托洛。苏托洛脾气不错,喜欢跟邓纳姆的父亲一起下棋,也喜欢跟小奥巴马玩摔跤。1967年,奥巴马6岁那年,苏托洛向他的母亲求婚。

几个月后,小奥巴马和母亲跟随继父到印度尼西亚生活。罗罗・苏托洛的家在雅加达郊区。那里没有电,道路也不平坦,物价飞涨,通胀高达600%,各种物品都紧缺。

奥巴马入读当地一所天主教学校。他很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他是外国人,更因为他长得比当地人都要强壮。但是,他并不介意同龄人对他的取笑,更不介意叫他“黑鬼”。

那段时间,邓纳姆每天早上4时就走进儿子的房间,教他英语,并竭力在小奥巴马的人生中补上黑人那一课。下班回来的她会带回美国民权运动的书籍,以及美国“福音歌女皇”――黑人歌手玛哈丽亚・杰克逊的磁带。她期冀种族融合。

1971年,奥巴马10岁。为了让儿子受到更好的教育,邓纳姆把他送回夏威夷的外祖母身边,入读精英预备学校。

奥巴马的继父频频到夏威夷跟他们会面,但是他们再也没有一起生活过。1980年,邓纳姆提出离婚。就像对奥巴马的生父一样,她还一直跟罗罗保持联系,并且没有索要赡养费。

1994年,邓纳姆在雅加达一个朋友家吃饭时感觉剧烈的胃痛。当地一名医生诊断为消化不良。几个月后,她回到夏威夷检查时却发现是卵巢和子宫癌。1995年,52岁的邓纳姆去世。

奥巴马在《源自父亲的梦想》一书中写道:“在我的生命中,她(母亲)是独一无二的永恒。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最仁慈,最高尚的精神。我身上的所有优点都源于我的母亲。她一直努力维持家庭生计,别的孩子有的她也会满足我们,扮演着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角色”。

的确,邓纳姆对奥巴马充满了期望。她是如此的肯定自己儿子的命运。

奥巴马说,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是母亲临终前他没有陪在身边。他飞到夏威夷跟家人一起把母亲的骨灰撒到太平洋。从此,母亲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他走向政治前台,参加总统竞选。

奥巴马的生父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又与一位年轻女子结了婚。但也常常给他们母子写信,奥巴马10岁的时候,与来夏威夷探望他的父亲相处了短短的一个月。

虽然,奥巴马的外祖母曾经强烈的反对女儿与老奥巴马的婚姻,但他们并没有在奥巴马面前诋毁他的父亲,反而,他们常常谈起他父亲的轶事,例如谈起老奥巴马曾在国际音乐节上唱非洲歌曲,“你老爸唱得非常好,每个人都被他迷倒了。”

在念夏威夷私立学校的时候,奥巴马总是跟同学吹嘘,生父是一个非洲“王子”。当父亲真的来夏威夷看他时,奥巴马意识到应该打破自己的幻想。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瘦瘦的,并没有伟岸的感觉。

奥巴马对父亲素来知之甚少,也只有透过这个名字他对父亲才能隐约有些了解。在他的自传中写道:“很久以前,我就对自己的童年和那时的故事心怀疑窦。”这种怀疑来自于他童年曲折的经历和他心中多年未解的疑团。“我的父亲与我身边的人完全不同――他的皮肤像沥青一样黑,我母亲的皮肤却像牛奶一样白,我对这一点印象深刻。”

老奥巴马于1982年因车祸去世。

迷茫时期:做过混混,吸过大麻

奥巴马也曾深深困惑于自己的身份。“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奥巴马在自传《源自父亲的梦想》中这样写道,“烟酒、大麻……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驱散困扰我的那些问题,把那些过于锋利的记忆磨到模糊。我发现我了解两个世界,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

奥巴马坦言,由于对复杂家庭的不理解,自己在恣意放纵中度过了少年时代。他经常逃学,游荡在夏威夷海滩和印尼的街头,尝试用大麻和酒精麻醉自己的失落。

好在这段“街头混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上世纪70年代末,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关系。大学毕业后,奥巴马到芝加哥的一个穷人社区做起了社区工作者,年薪只有1.3万美元。

三年社区工作者的经历让奥巴马决心要从事公共事业,为下层民众争取权益。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奥巴马来到哈佛大学学习法律。就读期间,他成为《哈佛法律评论》月刊首位黑人社长。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但奥巴马毕业后,却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工作,并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兼职教起了宪法学。

从政长路身为最穷参议员曾抵押房子筹钱

奥巴马之后选择从政,连任3届伊利诺伊州参议员,2004年在全国代表大会上脱颖而出,将知名度扩大到全美。当年,他赢得国会参议员选举,成为目前国会中唯一一位黑人参议员,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5位黑人联邦参议员。

但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就在当年,奥巴马一家是所有美国参议员中最穷的。为了获得竞选国会参议员的经费,奥巴马一家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了。奥巴马还自称是惟一一名要自己报税的参议员。

尽管与父亲相处时间不长,但遗传自父亲的肤色,也是他的政治生涯的一面旗帜。1995年,奥巴马出版了自传《源自父亲的梦想》,卖得很差,因为那时没人知道奥巴马是谁,但这本自传意味着奥巴马坚定了自己的身份认同。从政后,奥巴马借用了父亲的名字贝拉克,在别人对他的称呼中,感受父亲留下的烙印。而奥巴马从政的道路就是书写了一部从社会底层奋斗出头的个人成长史。复杂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奥巴马特别关注美国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从政以来,他喊出了很多社会下层民众的呼声。

一朝成名一场演讲变身政坛黑马

奥巴马真正成为政治明星,是在2004年7月全国代表大会上。当时,他还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州议员,却被推选出来做全党的“基调演讲”,阐述在总统选举中的纲领和政策。此演讲通常由内极有政治前途的新星发表。

奥巴马一讲成名。他的演说慷慨激昂,他提出要消除党派和种族分歧、实现“一个美国”的梦想。许多媒体更是把奥巴马的演讲和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家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的著名演讲做比较,很多人因此认识并记住了这张年轻的黑色面孔。两个月后,奥巴马以70%的高票当选为联邦参议员。

今年1月,奥巴马宣布成立总统竞选试探委员会。2月10日,他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角逐。不少人都认为,奥巴马已成了内最“黑”的黑马。奥巴马的爱国热情,他对梦想的执著,以及不凡的个人经历,被认为是“美国梦”的最好注解。

就如一些专家所说的,奥巴马拥有一个白人母亲、一个黑人父亲,还到过印尼,这使他和他的母亲一样,容易对各种人产生认同感。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拉里・萨瓦托认为,奥巴马公布自己身世可以吸引选民,无论存在何种争议。萨瓦托说:“美国人喜欢成功的故事。”

在美国人看来,奥巴马在政治上的成功表明:梦想可以超越种族和肤色。2006年,全面阐述奥巴马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的《大无畏的希望:美国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逗留达三个月。《时代》周刊在该书出版之日更推出了“何以贝拉克・奥巴马能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封面报道。

选战策略家指出,奥巴马形象清新,是近年来少见的“人气王”,“他很容易就能跨越鸿沟,人们喜欢亲近他,都想和他在一起”。有人将奥巴马比作新一代的肯尼迪,年轻有为,将开启美国一个新的时代。

幸福婚姻妻子就是秘密武器

奥巴马和妻子米歇尔结婚已有15年。许多了解奥巴马的人认为,奥巴马能有今天的成就,米歇尔功不可没,她是奥巴马竞选总统的“秘密武器”。

2007年,美国《黑檀》杂志举办的“美国十大人气夫妇”评选中,奥巴马夫妇名列其中。2月号的《黑檀》还把奥巴马夫妇作为封面人物。分析人士认为,与希拉里・克林顿问题频出的婚姻相比,奥巴马与米歇尔的婚姻健康、稳定,这显然是奥巴马参加竞选的优势,会为他赢得更多支持者。

米歇尔9月份接受了美国《魅力》杂志采访,谈到不为人所知的奥巴马,大讲丈夫生活的中“糗事”,“揭发”丈夫睡觉鼾声阵阵,早晨醒时还臭味熏人,以至于女儿们都不愿意爬进他的被窝和他亲近。这不是米歇尔第一次如此爆丈夫的秘密,此前,米歇尔就透露过奥巴马不会收拾床铺和袜子等“糗事”,从而让奥巴马更人性化,拉近与选民的距离,也希望借此削弱另一名总统竞选人希拉里在女性选民中的压倒性优势。

此前,米歇尔在丈夫的从政道路上已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初选中,依靠芝加哥市商界领袖的鼎力支持,奥巴马顺利当选,而其中不少商界领袖与米歇尔关系密切。

43岁的米歇尔身高1.8米,仪态端庄,甚至有人称赞她将杰奎林・肯尼迪的风度和劳拉・布什的魅力集于一身。美国《名利场》杂志8月份评出2007年度全球最佳衣着人士排行榜,米歇尔就榜上有名。米歇尔能力也很出众,她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医院副院长,年薪高达27.5万美元,约为奥巴马的两倍。此外,米歇尔还在6家机构的董事会任职。然而,这位贤内助将家庭摆在了第一位。2007年5月,米歇尔宣布将辞去芝加哥大学医院副院长职务,为丈夫助选。

米歇尔父亲是一名水泵工人,母亲是一名秘书。以中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后,米歇尔接着在哈佛法学院学习,毕业后,她1988年进入芝加哥一家律师所担任律师,也就是那时候,两人结识了。

奥巴马从哈佛法学院毕业后跑去米歇尔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实习,负责指导他的律师就是米歇尔。相识4年后,两人结为伉俪,如今育有两个女儿马利亚和萨莎,一个9岁,一个6岁。

米歇尔并不是奥巴马的初恋。奥巴马对同父异母的姐姐奥玛(老奥巴马和第一任妻子所生)谈到过他和白人女孩之间的一次苦涩的恋爱。奥巴马回忆,那个女孩有着黑色的头发,戴着绿色框的眼镜。某天晚上,奥巴马带着女友同去看一个黑人剧作家编剧的演出,那是一出表现愤怒情绪的剧,而奥巴马和女友之间因为对种族的不同看法爆发了剧烈的争吵。他们后来因此分手了。

上一篇:教研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西湖荷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