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公示范文

时间:2023-10-22 10:10:41

低保公示篇1

一、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城乡低保监管工作机制,实现城乡低保公平、公正、公开,是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具体体现。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监管责任,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管理,推进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有效杜绝低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公开,切实保障低保对象的合法权益。

二、基本要求

(一)落实管理责任。街道是审核低保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辖区低保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办事处主任负总责,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是具体的组织管理、实施者和直接责任人。受街道办事处的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承担日常的监督管理责任,开展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以及低保户动态管理、信息上报等工作。街道与村(居)签订低保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分工和行为规范。

(二)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加强动态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定期跟踪核查城乡低保家庭收入等变化情况,对于需要进行调整的及时报县民政局。对低保家庭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类别建立台帐并及时更新有关信息。对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抚(扶)养义务人的“三无人员”和家庭成员中有重病、重残人员且收入基本无变化的低保家庭,每年核查一次;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成员基本情况相对稳定的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对于收入来源不固定、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家庭,原则上实行城市按月、农村按季核查。

(三)落实低保备案制度。在低保经办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基层干部近亲属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备案制度,申请人与低保经办人员有近亲属关系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回避,公示时要注明其关系。对已受理的基层干部近亲属的低保申请,应当进行单独登记管理。备案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况、与有关基层干部的关系、享受低保的原因、享受金额等。

三、工作措施

(一)实行集体审批。街道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纪检、财政、民政、农业等部门为成员的城乡低保工作集体审批领导小组,在完成入户核查等工作后组织专人审核相关材料,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集体审批。每次集体审批时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村(居)民代表参加。

(二)完善审核程序。实行“中心社区初审,街道审核”的审核制度,由各中心社区对辖区内村(居)上报的低保材料进行初审,对初审无异议的,再上报街道进行审核。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的作用,将低保工作纳入包村干部的职责范围,让包村干部参与村(居)对低保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民主评议等低保工作的各个环节。将低保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将低保户日常的动态管理情况纳入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村(居)干部的创先评优与工资挂钩。

(三)加大公开公示力度。街道定期在村(居)公示栏对城乡低保统一进行公示,民政办要做好村(居)低保公开公示的督促和监督工作,个别村(居)公开公示不到位的要由中心社区工作人员或包村干部亲自张贴公示榜。通过公开栏对低保政策、各级监督电话长期公开,及时向低保户发放明白纸和明白条。

低保公示篇2

(一)思想认识到位。**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低保工作,把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作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区委、政府为民解决的十件百姓关注的实事来抓。区委、区政府领导对城乡低保工作逢会必讲、逢检必到、逢信必签,多次深入街道、社区和低保对象家中,检查指导工作,了解低保对象的生活情况,督办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区直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区档案局深入民政局、街道、社区指导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区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加强对低保资金的检查、审计,并将结果通报全区,保证了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

(二)资金配套到位。**区在安排资金时坚持尽量压缩人、车、会、话等一般性支出,保证工资、社会保障等法定支出。**年区政府安排低保配套资金215万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6%,远远高于省政府“关于城市低保资金由各级财政按一般预算收入的0.8-1.5%列入预算”的要求(**政办发[**]31号),保障了低保资金的支出需要。同时,区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按照上年度城市低保资金支出总额的3%足额安排低保工作经费,保证了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工作网络到位。区委、政府在全区核编减员、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批准成立城乡低保局,配备了7名专职工作人员;街办、社区分别按照低保工作人员与保障人数1:2000、1:800的比例安排60名专职工作人员,保障了低保工作的实际需要。连续4年投资逾千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区、街乡、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在三级便民服务中心整体规划了低保办公与服务场所,在硬件设施上要求统一达到一室、一牌、一柜、一箱、一制、一机“六个一”的工作要求,即统一建立低保工作服务场所并悬挂标识,统一各社区低保公示栏,统一配置低保档案柜,统一悬挂低保投诉举报箱,统一张贴低保管理与服务规章制度,统一配备低保办公用电脑,为低保规范化管理夯实了基础。区民政局在新建的办公大楼里为低保局安排了800平米的服务大厅,设置了低保办公室、基层站所、医疗救助办公室、农村低保救助办公室、信息中心、评审议事室、接待室、档案室、多功能厅等基础设施,配备了电脑、数字交换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投影机等办公设备,为低保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制度保障到位。区政府于1997年执行国家城市低保政策,**年印发方案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区民政、财政联合下发了《低保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省低保管理工作规范》建立健全了“一组五制”的工作制度,即建立健全社区民主评议小组、街道评审委员会、低保局审批领导小组三级组织,全面实行低保对象公开公示制度,分类管理、定期核查制度,续保登记制度,参加公益劳动制度,低保对象优先衔接就业培训制度,通过制度管理保障低保工作的科学规范。制定了《低保工作分级管理责任制》《低保工作人员六不准》《首问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政务督查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强化了低保工作的依法行政和行政效能。在历次工作检查、资金审计中,无一例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二、统筹规划,组织管理标准统一

(一)档案管理“三个统一”。全区普遍建立健全了低保三级工作档案,一是在区民政局建立完备的集中存放的低保对象档案、综合档案、财务档案,低保个人档案以社区为单位,分三类保障对象用a、b、c三个字母进行标示,实行一户一档,一居一柜,分类存放;二是在街道建立发放花名册、登记册、评议委员会记录册、综合资料等综合档案;三是在社区建立详细的低保工作台帐和统计台帐。在此基础上,全区低保档案建设实现了“三个统一”,即统一《低保评议小组评议记录》、《低保对象公益劳动情况登记表》、《低保人员续保、核查登记表》、《低保申请登记表》、《低保人员台帐》、《来信来访记录》、《低保申请受理证明》等七本工作台帐;统一文书档案的格式标准,全区低保工作用表由区民政局统一设计、印制;统一使用低保专用软件和信息化建设标准,从**年起,全区建立了区、街、社区三级低保电子信息网络,实现了低保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低保动态信息的电子档案录入率达100%。

(二)政务公开“三榜公示”。全区按照统一标准设置了社区低保室外公示栏,通过固定的公开阵地常年公示低保政策、标准、申请低保工作流程、享受对象及增减变动情况,咨询投诉举报电话。结合低保审批环节做到“三榜公示”:一榜公示申请对象,让群众知晓申请人的情况,看是否客观真实;二榜公示社区初审结果,看群众有无争议意见;三榜公示区民政局审批结果,公开请群众监督。全区统一编印了“社会救助路线图”,在低保各级站所免费提供,方便困难群众对照条件标准、申报程序申请低保、医疗、临时救助。

(三)“百分考核”提高素质。为提高低保工作专干的素质,区民政局每年组织2次业务培训学习,通过培训讲课、现场观摩促使低保专干熟练掌握政策法规、提高工作技能。全区在考核评价机制上,探索了“低保审核审批百分制考核办法”,将低保申请受理、入户核查、初审评议、审核审批、公开公示、动态管理、档案填写、处理各工作流程细化为100分,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评比“低保规范化管理示范社区”和低保专干工作绩效挂钩。

三、协调发展,操作程序科学规范

(一)审批程序严格规范。全区在各级低保服务窗口公示低保政策,规范全区低保申请受理、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人员管理、接待等工作程序。入户调查做到一看家庭全貌,二问家庭收入,三查收支证件、依据,四访周围邻里和工作单位,了解家庭成员就业收入,五到工商、税务、市场管理部门进一步核实。低保审批坚持社区民主评议小组评议、初审;街道评审委员会集中社区、城管、税务部门意见进行评审;民政局审批领导小组综合各级评审意见和入户核实意见进行审批的工作流程。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一个严格(严格程序和标准)、两个核实(核实家庭成员和家庭实际收入)、三个公开(公开享受对象、公开领取金额、公开监督电话)、四个不批(条件不符的不批、不按程序申报的不批、手续缺项的不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暂时不批)。在具体工作环节上,明确规定并公示各程序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限,做到低保审批公开、公平、公正。在低保资金的管理上,实行了财政专户管理,杜绝了挤占、挪用、截留低保金的现象。在低保金的使用上,坚持专款专用,每年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在低保金发放上,实行了按月社会化发放,采取将低保金从财政社保专户直接划入银行,进入低保对象个人帐户,保证了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低保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二)分类施保重点保障。从**年起,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对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重病重残患者、多子女上学、夫妻双下岗且需独立供养无收入高龄老人的723名特殊困难群众实施了重点保障,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了社会救助效益。

(三)动态管理限期保障。全区坚持低保对象分类管理和定期核查制度,完善进出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对长期保障对象、相对稳定保障对象、明显不稳定保障对象分别按一年、半年、季度进行入户核查,对二类、三类低保对象分别按一年、半年签订脱保协议书,实行限期保障。每年4-5月份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对低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核查。近5年平均动态率达到41%。在工作中,创新探索了灵活就业人员收入核定办法,通过家庭水、电、话费等基本支出倒推家庭收入的办法,突破了低保家庭收入核实难的问题。

(四)低保渐退促进再就业。全区在规范低保管理上坚持依法办事、人性化操作,对积极就业的低保户实行低保救助渐退制,在其就业增收以后继续享受1-3个月的低保待遇,待收入稳定以后再取消低保补助或者合理计算差额降低保障标准,以保护低保人员的就业积极性。为促进低保对象再就业,近5年来累计培训低保人员8000人次,推荐就业2000余人,鼓励低保人员转变观念,适应市场,变消极被动吃保为主动就业,树立了周开元等一批积极就业、退出低保的先进典型。

(五)动员各方开展社会帮扶。全区组织成立了慈善协会组织和慈善超市,每年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和机关干部开展“送温暖、送培训、送技术、送岗位(摊位)、送资金”的帮扶活动,通过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区直机关干部与困难群众交朋友、结对子,为低保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千名干部进万家送温暖”大型慰问活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全区城乡困难群众给予“5个5”“3个5”一次性救助。为缓解低保对象就医的困难,积极配合“市惠民医院”惠民医疗证的发放和惠民医疗政策的宣传工作,从**年起启动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率先实行事前、事中与事后救助相结合的便民方式,缓解了低保对象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在社区医疗服务站实行社区医疗帮扶,低保对象持“社区医疗优待卡”就医享受“四减免”服务,全区低保对象年享受政策优惠、减免达200万元以上。

低保公示篇3

为进一步规范我镇城乡低保管理,提升城乡低保工作质量,改善城乡低保工作的社会评价,妥善解决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决定对年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同时对2012年全镇农村低保全部重新评定。现就做好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应保尽保,不应保坚决不予保,清理核查与重新评定有机结合。要按照农村低保的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做到符低保政策的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不符合低保政策的一个不纳入,确保低保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度。

(二)以户申报、整户进入。凡申报农村低保对象必须坚持以“户”申报原则,确保整户进入,杜绝以人施保、“拼户”等现象的发生。凡符合分户计算条件的要按分户的要求做好家庭中特殊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

(三)听证评议、三榜公示。要严格执行听证评议和三榜公示的有关规定,提高低保工作的透明度:一是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受理后,村(居)民委员会及驻村干部要对其家庭人口、收入及财产状况进行初步核查;二是低保对象必须经村级低保听证评议小组进行公开评议票决;三是在评审农村低保对象过程中,必须进行“三榜”公示,即在听证评议前、审核、审批过程都要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并且每次公示都要公示到村(居)民小组、集中居民点和村民院落。同时,各村(居)委会要将农村低保工作纳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

(四)分类施保、动态管理。要按照农村低保分类重点救助的规定,确保分类重点救助政策的落实,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按照动态管理和分类管理的要求,农村低保全部纳入A类家庭管理,对原已享受的全部重新清理核查的同时评审2012年农村低保对象。要严格执行城乡低保申请审批的“九步工作流程”,切实提高低保工作的透明度。

二、保障标准

三、工作机构

各村(社区)要成立由村(居)委会干部、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村(居)干部,党员、村(居)民代表等人员组成的低保听证评议小组,人数不低于30名。听证评议成员在每次听证评议前1天从候选人员中随机抽选9—15人参加听证评议。

四、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此阶段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强化宣传。要以本次农村低保清理及评审为契机,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低保政策的知晓度。二是认真发动。要召开不同层次的动员大会,出台工作方案,精心组织。三是受理低保申请,并按要求填写《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书》。

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受理后,应及时组织受委托的村(居)委会相关人员对申请人的家庭人口、收入及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调查人员由村(居)委会成员、驻村(居)干部、听证评议代表等相关人员组成,可分若干组,每组必须2人以上。调查方式可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单位取证、信函索证等方法核实申请人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情况,了解家庭生活状况,并按要求填写《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入户调查表》。

(三)听证评议及张榜公示(2012年1月1日至1月5日)

一是村(居)委会接到困难户低保申请并进行调查核实后,由低保听证评议小组以村(居)为单位进行听证评议,严禁以组为单位进行评议,更不允许以组为单位进行指标摊派。在听证评议会议前5天,应将听证评议会议的时间、地点、被评议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要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即:张贴第一榜,在村(居)务公开栏或集中居民点张贴《低保听证评议通知(一)》,通知被评议对象做好准备,并在听证评议会上说明家庭现状和申请理由等基本情况。二是经听证评议小组初步评议确定的申请对象要进行公示,即:张贴第二榜,在村(居)务公开栏或集中居民点张贴《低保听证评议结果公示(二)》,公示无异议后再上报镇民政办审核。在此期间,各包片领导及驻村干部要全程参与、监督听证评议过程,检查各项程序和环节的执行情况,防止听证评议走过场、流于形式。公示无异议的填写《重庆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审批表》。

第二榜公示结束后,村(居)委会要对农村低保对象认真进行审核,支书、主任及驻村干部、驻片领导共同签字,实行谁签字谁负责。村(居)委要对低保对象进行复查,复查率为100%;镇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对低保对象进行抽查,抽查率不低于30%。做到“四看一核定”:看政策是否执行到位,看申报程序是否到位,看材料是否齐全,看对象是否准确,保障对象金额是否核定准确。对群众无异议的且符合农村低保政策规定要求的,及时进行集中审核、评定,形成决议,并经镇低保领导小组审定签字后,报送县民政局审批。

报送的材料包括(所有材料及其复印件都要按要求加盖相关单位的印章,复印件必须盖上村居委鲜章以证明其复印属实):

1.县农村低保统计季度报表(一式二份);

2.农村低保纳入保障家庭花名册一式3份(报镇的花名册2份,包括电子文档;各村的花名册1份,不交电子文档);

3.县农村低保打卡发放花名册(只交电子文档);

4.重庆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审批表(一式三份);

5.村(居)委会报送的所有材料(包括听证评议材料、各村居委会低保听证评议小组候选人花名、张榜公示照片及相关材料等);

6.县乡镇(街道)农村低保报批单(只交纸织文档两份);

7.县低保管理工作责任书(以村为单位一式两份:上报一份,张榜公示一份)。

镇将县民政局审批结果以村为单位进行张榜公布(长期全部公示)。

低保审批结束后,各村(居)委及时准确填发农村低保证。低保金由县民政局、财政局委托县农村商业银行统一打卡发放(农村低保实行季度发放)。

五、注意事项

(二)关于上报的有关证件复印件的问题。上报的各种证件的复印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下岗失业证、残疾人证等证件)务必由村(居)委会审核后,签署“与原件无异”的字样,并加盖村(居)委印章,确保复印件的真实性。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农村低保工作的组织领导

做好农村低保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把城乡低保工作列入了“共富十二条”的重要内容,更加关注民生。农村低保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各村(居)委要高度重视,支部书记亲自抓、驻村干部具体抓,落实包片包村包户,责任到人,切实加强对村(居)农村低保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把农村低保工作纳入对村(居)考核。

(二)严格政策,坚持“9保、十五不保”,确保对象准确

农村低保评议、复核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低保政策,坚持“9保、15不保”。

“9保”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困难家庭,优先纳入农村低保:

1.符合五保、困境儿童条件但因年龄或其他原因而未享受其待遇的人员;

2.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且孩子未成年的困难家庭(须提供死亡者户口注销证明,已享受困境儿童或五保待遇的除外);

3.一、二级重残且能提供二代残疾证的人员(其收入及享受低保待遇实行分户计算);

4.精神病患者(须提供精神病医学鉴定材料、病历或残疾证,已享受五保待遇的除外);其收入及待遇实行分户计算;

5.虽不是一二级重残,但家庭中有2名及以上残疾人员的(须提供二代残疾证)且生活明显困难的人员;

6、患有计生结扎后遗症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力的人员;

7、患癌或重大疾病且长期卧床不起的人员(须提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鉴定材料或病历,或民政部门大病医疗救助金的),已享受五保、三无人员、困境儿童待遇的除外;

8、成年未婚且因病因残等特殊原因致孤的单身农户;

9.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及其它各种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此类人员为民主评议的重点内容。

“十五不保”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家庭,不得享受农村低保:

1.3年内修建自有住房、购买商品房(不含因灾重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房屋)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

2.家庭拥有或使用汽车、摩托、船舶、工程机械(残疾人代步车除外)及拥有大型农机具的;

3.拥有经营门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业主;

4.家庭拥有高档相机、电脑的;

5.家庭人均拥有1800元存款及以上的;

6.放弃法定赡养、抚养、扶养费及其他合法收入的;

7.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为财政拔款的国家工作人员的;

8.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家庭成员拥有汽车、大型机械、两处以上房产、或注册资金5万元以上企业的;

9.不在户口所在地居住达半年以上的;

10.家庭成员中有择校就读、出国留学的;

11.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能自食其力者,无正当理由不就业的;

12.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成员、收入状况、从业情况和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家庭情况的;

13.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一般水平的、且好逸恶劳的;

14、因家庭中有在校学生为谋取低保证从而享受相关利益但并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

15.不接受低保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或侮辱、殴打工作人员、干扰、破坏低保工作的。

(三)落实责任追究,加大对违反“十个坚决不准”行为查处

低保公示篇4

一、充分认识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开展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通知》强调,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不断完善居民收入增长的保障机制。“十二五”期间,要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城乡低保标准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确保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

(二)开展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是当前切实保障和改善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迫切需要。由于大米、蔬菜、猪肉等食品副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加之我区遭受历史罕见的大面积旱灾,给城乡困难群众家庭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根据我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规定,当上年度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到或超过3%时,应及时调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物价上涨及旱灾给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带来的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三)开展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是低保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低保标准是界定低保范围、核定低保对象、确定补助水平的首要依据,是低保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科学规范的城乡低保制度,必然要求随着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适时调整提高低保标准,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各镇(街)要从“保民生、促和谐、助发展”的高度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开展好2012年城乡低保提标工作。

二、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

从2012年1月起,全区农村低保标准从1416元/年提高到1608元/年,月人均保障标准从目前的118元提高到134元;城市低保标准从3900元/年提高到4368元/年,月人均保障标准从目前的325元提高到365元。

三、工作步骤

2012年城乡低保提标工作要做到入户了解全面、评议广泛参与、操作阳光透明、结果公平公正,做到程序规范、对象准确、补差合理、档案规范、群众满意。全区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必须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共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入户核查阶段。

调查摸底是提标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各镇(街)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抽调精干力量对所有低保对象开展入户调查,重新确定保障资格和补差金额,并认真填写《区城乡低保入户调查表》和《城乡低保金额调整表》。对不配合调查和提供虚假信息的,暂时取消其保障资格,待查明情况后处理。入户调查表填写时要做到填写信息资料准确、填写内容真实、情况记录全面。调查结束后,要对调查户的住房、消费等整体情况进行综述,符合保障条件的提出相应的补差金额,不符合条件的注明理由。

(二)村(居)民主评议、公示阶段。

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根据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的统一组织和安排,在镇(街)干部的参与和监督下,村(社区)召开低保民主评议小组会,对拟上报的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人家庭及其实际收入水平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要求在村(社区)政务公开栏、村(居)聚居地对本村(社区)低保申请人员及家庭“民主评议”结果进行公示,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应注明理由,公示期不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应及时核实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公示期满后及时将《区城乡低保入户调查表》和《城乡低保金额调整表》整理上报镇(街)社会事务办。

(三)镇(街)审核阶段。

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要组织人员对村(社区)上报材料进行抽查,且抽查面不少于辖区总户数的70%,认真核实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情况、就业状况等。抽查工作结束后,要召开低保评审会,提出拟保障家庭、基本保障金额、特殊困难人员及增发补助金额。并将镇(街)评审通过的保障对象名单返回村、社区进行第二榜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对于群众有异议的,镇(街)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核实,公示期满后,及时将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评审结果和《区城乡低保入户调查表》、《城乡低保金额调整表》等相关材料整理汇总上报区民政局。经审核不符合保障条件的,相关材料退回村(社区),委托村(社区)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四)区民政局审批阶段。

区民政局汇总各镇(街)情况,对操作程序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组织重点复查及抽查,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做出审批决定。在评审会后将评审通过的保障对象名单返回村(社区)进行第三榜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对于公示期间群众有异议的,区民政局将会同镇(街)及村(社区)相关人员进行再次入户核查,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核准保障待遇,批准享受低保。

(五)完善城乡低保台帐和补发差额阶段。

各镇(街)要对城乡低保台帐中变化和新增户进行补充完善,汇总报区民政局,按新标准兑现低保金,并补发1-3月新补助水平与原补助水平的差额,低保提标完成后的新低保数据全部录入财务统计台帐。

四、工作要求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调、基层落实”的低保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把握关键环节,强化督查力度,确保提标政策全面落实。

(一)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协调指导。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充实调整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监察局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城乡低保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民政局,统一领导和组织好全区低保提标工作,研究解决实施救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低保公示篇5

(一)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1、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按照市民生工程要求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

2、及时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按照当月同比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涨幅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3%时,适时向物价部门提出为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发放物价补贴,及时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

(二)以全面推开核对工作为目标,不遗余力做好核对各项基础性工作

1、主动做好信息对接工作。将核对工作列为全年低保工作重中之重,加以推进。按照核对信息系统横向对接各成员单位,纵向对接市、县、乡镇、村(居)委会,做好区划信息、人员权限信息等基础资料收集、组织人员参训、系统运行、上线等工作,为政府专项救助提供准确科学的保障资格认证。

2、加紧完善核对工作条件。按照洪府厅发〔2011〕124号文件规定,在5月底前解决有人办事、有场所办事、有经费(含桌面终端设备经费)办事等问题。确保今年6月份全面推开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三)以贯彻落实国发45号文件精神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低保工作

1、严格执行低保法规政策。按照市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坚持以户为单位原则,坚决纠正“保人不保户”、“合户保”的做法,禁止不分经济条件好差、不论贫困面大小按人口总量派发低保“指标”的做法。

2、加大低保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村(居)委会和居民密集地、农村自然村低保公示力度,严格按照公示要求、时间开展公示工作。畅通城乡居民的参与渠道,加大政策信息公开力度,做到审批过程公开透明,审批结果公平公正。

(四)以“应保尽保、特困重保、超标退保、阳光施保”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低保动态管理

坚持按照常补对象每年审核一次,非常补对象每半年审核一次的方法,加强管理服务,定期跟踪低保对象家庭变化情况,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今年城乡低保年度审核安排如下:

1、审核对象

所有低保对象

2、审核方法和步骤

(1)村委会、乡镇民政分管领导会同民政办工作人员与低保对象100%见面了解情况,并填写“2013年农村低保年度审核花名册”(附件1);

(2)经村委会评议小组、乡镇低保评审工作小组逐村逐户评审,确定拟保留、取消和变更对象;

(3)张榜公布“2013年农村低保年度审核拟享受低保花名册公示栏”(附件2)、“2013年农村低保年度审核拟取消低保花名册公示栏”(附件3)和“2013年农村低保年度审核拟变更低保花名册公示栏”(附件4),并提供张榜公布照片2张交县民政局存档,张榜无异议的,乡镇民政办于5月底之前把附件2、附件3、附件4打印成册报县民政局低保股。

3、审核重点

以下人员原则上应退出保障范围:

(一)家庭中无重病、重残,且主要劳动力具有劳动能力的,生活水平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

(二)领取了养老金,生活水平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

(三)子女有供养能力的低保对象;

(四)享受成员中的成年子女(指年满16周岁且未读书人员);

(五)死亡人员;

低保公示篇6

大家好!我就__路街道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恳请各位领导对我街道民政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__路街道位于__区城郊结合部,全街道辖5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5992户、18622人,其中农业人口8140人。有困难群众185户518人。2014年为362户880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276.36万元;为190户572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83.75万元;为29户35人五保对象发放供养金17.76万元;为85名城乡医疗对象发放救助金65.77万元;为45名临时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6.94万元。

2014年,__路街道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以建设“数字、保障、阳光、文化”民政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坚持四个透明(救助政策透明、救助程序透明、救助对象透明、救助资金透明),两个到位(责任到位、监督到位),使我办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__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意见》(国发[2012]45号)、《__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 [2013]42号)和《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救助政策,利用培训会、印发宣传品、集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政策,提高群众对救助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一年来,民政办发放民政政策宣传页1万余份。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宣传使广大群众对救助政策有了更多的了解。

为了夯实街道办救助工作的审核主体责任,我办建立和健全了民镇救助工作各项制度。建立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机制、低保家庭分类施保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低保长期公示制度。为了切实做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和应退尽退,我办始终严格执行“三统一、四公开”为主要内容低保审批制度,即统一设置公示栏规格、统一公示格式、统一公示时间,公开政策、公开程序、公开对象、公开监督电话,并以入户调查为重点,坚持责任追究制,做到“谁入户、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原则,调查责任人要“三清楚”即:被调查家庭人口与供养关系清楚、家庭住址与户籍关系清楚、家庭成员身体状况与经济收入清楚,实行入户调查责任追究制。并在入户调查基础上发挥村(居)救助工作评议组织的作用,实行民主“选穷”。做到“三个不批准”:即未经村(居)评议小组通过的不批、调查员、监督员情况不清未签字的不批、未经公示的不批。

群众生活是否困难,是否符合低保条件,只有他们所在村(社区)的邻居、群众、干部最清楚。因此,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村(社区)评议低保对象、临时救助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并将救助对象在村(社区)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是做好救助工作的重要坏节,也是提高救助对象透明度的关键所在。我们街道办5个村、3个社区都成立了不少于15人的救助工作评议领导小组,村、社区设立了救助工作公示栏,坚持救助对象长期公示,并公示街道办、区民政局、市低保局监督电话。2014年新增城市低保15户36人,农村低保22户67人;全年清退城市低保112户256人,清退农村低保6户16人;清退五保供养对象5户8人,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

民政救助资金量大面宽,我办实行救助资金“一卡通”发放,资金安全透明。为确保补贴对象录入信息正确无误,我们及时将补贴对象农户编号、姓名和身份证号一并核对正确后,进行勾选,再核对发放户数、人数及金额,最后上报区民政局。

__成立了“__民政工作领导小组”,并由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日常社会救助工作。各村(居)委会相应成立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社会救助。同时镇政府把社会救助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民政办3人,各村、社区有专人负责。目前,街道城乡救助工作已形成了民主评议、动态管理、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体系。一是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保证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二是明确工作责任人,实行低保干部“负责制”,即街道领导干部包村包社区,对参与低保工作的人员,按照“谁调查、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细化救助工作责任。

一是积极主动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指导城乡救助工作,做到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三结合”。二是建立健全举报制度,村、社区均在公示栏设立市、区、街道办举报电话,确定专人负责,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答。

低保公示篇7

一、乡(镇)人民政府成立“农村低保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年审复查工作会议

(一)参会人员:乡镇领导、干部职工,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

(二)会议内容:

1、乡(镇)政府安排、布置年审复查工作,重点强调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责任,有关部门配合,工作完成时限。

2、乡(镇)对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领导和业务人员进行培训。

二、复查的办法和程序

(一)各乡(镇)负责将本乡(镇)2015年符合低保条件已纳入保障的低保花名册(信息系统导出的低保对象花名册),分村分组制作出花名册交各村作为年审复查对象。

(二)村组根据乡(镇)政府提供的以上花名册,由乡(镇)领导、包村干部将分村花名册带到村上召集有村“两委会”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会上对花名册上的家庭逐一进行家庭收入情况和实际生活水平的审查、评议。

(三)经村民代表会议审查、评议,当前仍然符合低保条件(复查标准)的,经所在村上公示(不少于5天)无异议后,由村委会制作出年审复查花名册,村支书和村民委主任签字并盖公章后报乡(镇)人民政府。

(四)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复查后上报的花名册进行审核,对当前仍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汇总制作复查花名册由乡(镇)长、分管领导和民政助理员签名并盖乡(镇)人民政府公章后报县民政局作为本乡镇2016年农村低保拟保花名册。

三、要严格规范农村低保制度

(一)做到以户入保,杜绝平均主义。除个别因重病、重残造成家庭比较困难,其重病、重残本人可以单个入保外,其余要以户入保。

(二)做到“三审、三公示”申请审批程序,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即: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初审后一榜公示;乡(镇)复查、复审后二榜公示;县民政局抽查、审批后三榜公示。

(三)做到审批资料齐全、归档。新申请人入保要填写统一格式的《申请审批表》;村委会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在《申请审批表》中签署明确的初审、复审意见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和盖公章;县民政局要在《申请审批表》中签署批准意见和享受金额,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和盖公章。《申请审批表》装成低保户档案由县民政局统一归档存放。

(四)统一规范资金发放。农村低保资金要坚持实行金融机构发放,杜绝村、组干部代领。

(五)严格执行农村低保的准入条件。目前,我州农村低保入保的基本条件是(农村低保标准):家庭月人均纯收入低于190元。

四、上报《民主评议表》、审批表、花名册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审定的复查结果填写《民主评议表》、审批表、2016年农村低保拟保花名册经乡(镇)长签名并盖乡(镇)人民政府公章后于2015年12月20日前报县民政局低保中心,经局务会议研究后制发《县2015年农村低保年审审批表》作为各乡镇2016年农村低保保障依据。

五、2015年农村低保年审复查工作重点

(一)要结合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的布署和要求,重点复查非扶贫建卡户的低保家庭,其中18~60岁且身体健康的低保对象,又是重点中的重点。经复查,已不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要一律退出低保。

低保公示篇8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民生、发展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近年来,__县最低生活保障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着力点,进一步规范完善低保制度,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充分发挥了社会“稳定器”作用。

一、__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现状

__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__x万,其中农业人口__万人,有城市低保对象__x户、__人,占全县非农业人口__%。农村低保对象__户、__人,占全县农业人口__%。

一是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长机制,切实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__县城乡低保保障线标准先后经过5次提标,今年,再次大幅度提高保障标准。城乡低保保障线标准分别由月人均260元、年人均1100元提高到340元、1700元,与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期分别增长117%、136%。同时提高了城乡低保人均补差标准,城乡低保分别按月人均74元、25元的标准进行了提标,目前,城乡低保绝对月人均补差标准分别达到205元、92元,与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期分别增长253%、207%,

二是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年度核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每年将第二季度定为低保年度核查期,利用3个月的时间,对全县所有低保对象和拟新增对象进行年度核查。通过采取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措施,加强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建立保障金额有升有降、保障人口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体现低保公平、公正、公开,解决“低保终身制”问题。今年,通过核查,取消因家庭条件变好的低保对象1498户、3980人,新增保障对象1768户、3834人。

三是扎实开展了城乡低保公开公示年活动,力推最低生活保障“阳光”救助。20__年,扎实开展以“三覆盖、三统一”为重要内容的城乡低保公开公示年活动,重点加强村和社区公示公开阵地建设,在各乡镇设立永久性固定公示栏。今年,筹集13万余元,按照公开简明政策及申报程序、评议小组名单、保障对象信息、县乡投诉电话等四部分内容,为全县半数以上的村建立永久性公示墙,提高公示的效果和质量。同时加大村级公开公示巡回检查力度,杜绝农村低保公开无阵地、流于形式和不规范现象。

四是建立了临时生活救助和农村低保特困家庭特别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20__年起,建立了临时生活救助制度,每年县财政安排临时生活救助资金60万元,有效地帮助城乡困难群众缓解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问题。“两节”期间,筹集资金,通过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领导走访慰问等形式,妥善安排节日期间困难群众生活。今年,开展了金秋低保助学活动,按照每人补助20__元的标准,资助132名低保家庭子女上大学。10月份,建立了农村低保特困家庭特别救助制度,对农村低保一类保障对象中无劳动能力且家庭收入微薄的重病、重残、高龄体弱的特困家庭,在享受一类保障对象补助金的基础上,按二类保障对象补助金标准增发特别救助金。目前,为农村低保特困家庭526户、658人,按照月人均增发107元的标准,从7月起增发了特别救助金。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孝昌县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地方配套经费落实难。按照省政府要求,开展城乡低保工作,地方财政每年需要按照一定比例配套资金。城市低保应按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0.8-1.5%、农村低保按照省与地方5:1比例落实配套预算资金,因财政困难,配套资金基本落实难度较大,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和医疗救助资金提取有难度,多年来城乡低保低标准运行。

二是自身能力建设不足,部门配合不够。按照国务院45号文件和省政府18号文件精神,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低保经办机构建设。由于机构改革,县低保局人员编制、机构设置与省、市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乡镇无低保专设机构,无专职人员,工作经费没有保障。随着国家对保障民生资金的不断投入和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基层力量薄弱已成为社会救助政策不能很好贯彻落实的重要原因。同时,低保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单靠民政力量有限,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如人社、住房、工商、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

三是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刚性约束不强,经常出现骗保、漏保和强行索要低保现象。低保对象采取民主评议、入户核查、邻里走访等手段来认定,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程序不规范,少数村干部受利益驱动,认定低保对象存在随意性,错保、漏保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子女赡养老人观念淡化,一些空巢老人、因病因残老人等被子女推向政府,强行索要低保。尽管加大低保公示巡回检查力度,但是仍然有少数村和社区或隐瞒公示对象、或保障对象信息残缺、或无公示举报电话和公示日期等现象。由于缺乏刚性约束,滋生了一些关系保和人情保现象。

四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差距逐渐拉大,不适合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后,二者在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也不同。目前,孝昌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和人均补助标准按月计算分别相差198元和113元,在保障方式上分别采取按标施保和分类施保。城乡低保各有一套管理模式,运行成本高。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一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将逐渐打破原来的城市户籍“二元结构”模式,建立在非农业户口上的城市低保制度将不复存在。现有的城乡低保制度,将不适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

三、工作对策与建议

根据当前形势,为了切实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切实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县财政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投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自然增长机制。对于上级明确要求必须由县财政投入的项目,应结合财力,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投入比例,实行刚性约束,为推行低保制度改革提供财力保障。

二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部门配

合,进一步优化低保制度。加强低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政府按照要求充实县乡工作人员,将低保必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机构和人员到位,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加强低保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低保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理顺低保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和资金,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在确立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工作中主导地位的同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完善城乡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让低保制度进一步优化,提高低保工作的效率。

三是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客观公正地地确定保障对象。通过建立跨部门、跨地域、多层次、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标准统一、安全高效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实现部门之间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各取所需、互惠互利,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快捷高效地审核认定保障对象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准确执行低保政策,切实解决低保对象认定难、底数不清问题,更加规范低保工作。

四是推进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实行城乡低保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上,做到城乡低保对象在认定标准、保障水平、保障规模、管理制度等方面政策逐步统一、标准相互衔接、工作同步推进,推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进一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差距。着力解决城区失地农民、企业改制后生活困难职工、农村五保与城市“三无”对象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有效地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上一篇: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范文 下一篇:胜似亲人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