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高科技产品范文

时间:2023-11-10 08:16:43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篇1

关键词:安防产业;发展历程;通立科技

一、通立科技发展历程

通立科技成立于2008年,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在通立科技的发展历程中,产品技术研发一直是公司的核心,因此每一款新产品新技术的都成为公司发展的里程碑,2008年大批量出货的MJPEG硬盘录像机产品成为安防市场上第一款成功的技术方案产品,奠定了通立科技在市场上的地位。2009年H.264系列产品的集中上市更是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和众多的客户,产品在国内外大量销售。此后,公司持续推出系列DVR产品,从CIF/D1/960H直至高清产品。

2010年,随着车载行业应用初露端倪,通立科技充分利用自身产品技术优势,抓住智能交通发展的机遇,并根据国内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推出了一套智能多功能三存储车载监控方案,该方案在上海世博会项目上得到了大量使用,并受到好评。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2011-2013年,通立科技先后推出全系列的车载SD卡机器和硬盘机器,进一步满足最终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产品广泛应用在众多重要城市的重点项目上,并获得非常好的口碑。

通立科技自从进入车载安防行业以来,一直秉承”专业专注”的宗旨,坚守最初的理念,热衷于学习与创新,打造具有强悍凝聚力的团队,采用行业最新技术,不断创造出高性能,高品质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

通立科技经过不断的努力,在车载监控领域已经形成自己发展的特色,拥有了比较完善的产品系列。并且这些产品都受到客户的普遍欢迎,在相关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立科技通过价值传递与交付流程,牢牢的占据了行业优质产品公司的美誉称号,屡获业内多项嘉奖。在车载监控领域,更是在国内众多项目的应用中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在海外市场,北美、欧洲、东南亚、非洲等都有通立科技的足迹。这些成绩是客户对通立科技的认可,也是对通立科技全体员工共同创造价值的肯定。

车载监控作为近几年日益兴起的领域,领先的技术及优质的产品无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通立科技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软件著作权,通过ISO9001管理体系认证,并荣获”软件企业”、”软件产品”等双软荣誉称号。公司目前汇聚了优秀科研人才,本科以上学历占60%,拥有多个生产车间,有效实现了研发创新到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2014年公司将推出更多高清化的产品。 通立科技正是依靠卓越的产品和技术以及细致全面的服务,在全国各地成功建设了上百个项目。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通立科技始终坚持”服务让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作为国内领先综合视频监控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通立科技服务客户的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公司的竞争优势。通立科技将客户放于首位,要求公司所有不同职级的员工都要始终如一地满足客户需求。确保公司中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客户是首要的,每位员工无论在公司中担当什么职位,都以服务客户为最终行为目标。这也是通立科技未来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车载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车载监控行业的建设方面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展。可以说未来三年,将是我国车载安防行业的上升时期,将对提高城市交通设施利用效率、提升交通系统服务水平、促进平安交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可以肯定随着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重视,未来车载安防行业投资将持续增长。

另外,未来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发展,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全球定位与车载导航系统、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以及出租车的车辆指挥与调度系统、城市综合应急系统都将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总体而言,车载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综合化、多部门驱动型的发展模式。

下一步通立科技将牢牢抓住车载安防快速发展这一历史机遇,致力于向客户提供高可靠性高易用性的设备和软件,大力支持行业集成商在此基础上的二次开发与系统集成,努力促进应用市场的成熟与不断扩大,进而满足最终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设备的智能化发展也是车载DVR在未来吸引用户的另一重要方面。由于传统的录像监控系统只是在将数据信息存储后,通过后期的回顾来汲取有价值的信息。因而这在工作中无疑是非常被动的。而对于车载DVR来说,更是加大了安防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如果将车载DVR赋予更多的智能化功能的话,那么不但自身可以有着更多的自主工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将其有效的纳入整个城市的安防监控体系,在这种情况下。车辆监控的地位将会发生重要的转变。而车载DVR也将会迎来其更新的使命。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篇2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技术资产现行会计体系

正文:

现代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由会计信息生成和会计信息加工利用两个子系统构成,其目的在于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却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步伐,现行会计在反映高科技企业的业绩及潜力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拟对现行会计体系对高科技企业的反映不足加以分析,以期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现行会计体系。

笔者认为,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现行会计体系可以从总体观念、会计信息生成系统和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等三方面进行。

一、高科技企业应建立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支持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形态,我们称之为信息经济社会[2].在信息经济社会进程中,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必然导致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报告体系、职能、方法进行重构。高科技企业的经营思想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高科技企业更新会计管理观念,实施更具有全局性和竞争性的战略管理,建立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支持系统。

(一)树立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念

高科技企业的飞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树立一种面向未来的会计时空观。第一,要彻底抛弃以过去为重心的理论体系和观念;建立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构建一种紧跟时尚的面向未来的会计组织结构体系及方法体系,便会计系统与周围环境紧密地融为一体。即会计系统应该注意未来,因为未来才是变化的价值的根源。

(二)建立动态时点观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大,应充分认识并接受动态变化中的风险因素,深刻领会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客观事实,建立新的风险观念,从动态角度对会计环境及会计要素项目进行评判,建立与之相应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实施时点为基础的动态实时会计系统,建立实时报告系统。

(三)树立积极的风险观念

面对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忽视或逃避都不是办法,我们应该通过积极的风险管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风险;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风险是收益的孪生物,风险与机会总是并存的,逃避风险就是逃避收益。

会计面对这个多变、易变的环境,想要以不变应万变是根本不可能的。如w.史蒂夫。阿尔伯切特先生所假设的那样,会计界应该承认这种现实,承认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承认传统的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有虚计的可能,承认风险与不确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从而建立全新的风险观念。①承认风险的必然与可能,采用积极的方法去认识、反映和控制风险,使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风险反映系统,一个预警系统。②承认风险与收益并存,正视风险,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地创造收益。③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适当的方法记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会计项目中的内在风险,便会计信息与用户的需要密切相关,真正具有决策价值。

(四)树立资本为重心的观念

会计学的重心是什么?这是决定会计信息范围、结构、层次及特征,决定会计理论及方法体系构建的关键。在现行会计中资产作为财富的代表,使得财富的会计计量有了可靠的基础,但却由于人们习惯于将资产和财产等同,又极大地限制了它所代表的实际范围。高科技企业会计必须强调会计资产向资本转移,扩大会计资产的范围,将一切具有目前价值并可能带来或控制未来利益的资源尽可能纳入会计计量的范畴,从而使会计信息其有一般的经济意义及决策意义,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特别是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会计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科技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高科技企业的会计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必须包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会计观念的目的是要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它所要做的是把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同时资产化为环境资产,即这种资产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维护生态效益。该会计观念要求把眼界由单一的会计主体扩大到会计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纳入会计的核算之中,以便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是否给社会、环境带来经济影响,而不能仅仅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进行项目决策,即从空间上要把会计主体放到其周围环境中考虑,使项目能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的长远社会效益,从时间上要防止透支未来,滥用自然资源。

(六)坚持创新的观念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3],是高科技企业的生命线!会计创新应包括结构体系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总体具有以下特征:

1.兼容性。资产计价以现值作为基本的计量基础,却不要求绝对的计价标准选择,即不要求在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计价基础之间作出唯一性选择,也不绝对地排斥历史成本计价。

2.发展性。既要有发展的眼光,强调未来,但却不赞同把全部重点放在未来,充分反映现在,适当地揭示未来,才是较为适当的会计时空观。

3.一体化。会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和监控系统,肩负着重要的风险揭示责任。因此,会计系统的构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从微观与宏观共同的需要出发进行总体设计,实现会计系统的内外一体化、国际一体化。而对于传统会计中的各个分支,则可在网络化过程中通过会计理论、会计结构和方法的重构融为一体,以信息集成的形式体现不同的目的要求。

4.动态化。以动态的形式反映动态的发展变化,才是真正客观地反映世界变化的事实,真正与网络系统特点相适应,做到动态实时控制与现时的信息交流。

二、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会计信息生成系统

会计信息的生成系统是以货币的形式,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信息处理程序,采用一系列信息生成方法,反映经济过程及其结果,提供信息用户作出经济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财务会计主要是一个信息生成系统,在反映高科技企业的业绩及潜力方面应注意在以下方面:

(一)对支出予以正确的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

1.正确处理研究开发费用。

高科技企业一般都要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但现行会计制度将研究开发费用作费用化处理不适应高科技企业[4].因为这样处理的话,在现有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不仅研究成果无法在资产中得以反映,而且对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很大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当前的业绩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很难从高科技企业的会计报表中了解到该公司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情况。不能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经营与财务状况。

因此,笔者认为,应当根据研究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同时考虑重要性原则,分别对研究开发费用给予资本化和费用化。若某项研究其未来前景将取得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并由此为企业开发出一项新的产品;或该项研究能对原生产设备或生产流程进行重大的技术改进,从而大大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及性能。这些研究开发费用应当资本化,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定期予以确认,反之,则按期予以费用化进入各期损益。在以研究项目未来前景为依据的基础上,可以研究开发费用的数额大小为参考依据,若某项研究费用的数额很小,且后期不再有投入,可以将其费用化,反之,则应当将其资本化。

2.正确处理从外部获得技术时发生支出

外购技术所发生的支出,可资本化;并购中获得的一项研发中的技术而且该项技术对企业而言并不能转作其他用途,这该作如何处理,应在合理估定该项技术之后将其计入当期费用。

3.正确处理营销支出

对于以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在成立初期,往往投入巨额营销支出,同时提供许多免费或降价服务项目以争取客户。对这类企业而言,营销费用该作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应在成立初始年份资本化并在以后各收益期摊销。

(三)无形资产的处理

1.无形资产的计价

现行会计实务对可辨认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而且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只能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作为实际成本,开发费用不能资本化。这意味着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只能按少量申请费用确认。这种方法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和它们所能提供的未来经济收益。

对于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尽管无形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了总资产的60%),但无形资产所包括的各个项目其性质又有很明显的区别,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产生的途径不同,为企业创造收益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我们应当区别对待进行管理。以技术内涵而分,无形资产可分为技术型无形资产和非技术型无形资产两大类[5],我们将技术型无形资产称为技术资产,即技术资产是指无形资产中以技术为核心的资产,如专利权、电脑软件、技术诀窍、人才技术素质和能力、研究与开发支出、产品创新等。这些技术资产的质量及其数量对企业未来时期的收益水平以及发展潜力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高科技企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

技术性无形资产具有高收益的特征,其价值远远大于研究开发的成本,因此,对其计价的方法一是应反映实际经济价值而非历史成本,二是在不改变目前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下,在自创无形资产的研发期间建立备查簿,记录所发生的支出,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研发支出的具体金额和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高科技企业的价值。

2.无形资产的摊销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的摊销方法是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这对高科技企业是欠妥的。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所以,对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应在其发挥经济效益的期间进行分摊,摊销方法应反映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采用有一定依存关系的摊销方法。合理地确定各会计期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根据无形资产所能提供的未来收益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并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这是高科技企业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另一个要求。

(四)存货的处理。

1.存货发出计价

高科技企业产品与原材料等存货项目的跌价趋势明显,存货发出宜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不宜采用后进先出法。

2.存货期末计价

高科技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快,高科技产品存在着进入市场初期由于供不应求而使存货可能升值,后期产品滞销存货可能贬值的特征,现行会计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对存货计价的方法不适应高科技企业。对高科技企业的存货期末计价可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五)人力资产的处理

“科技以人为本”这句广告词指的是科技产品于人友善、操作简便。其实,人何尝不是科技发展最根本的要素呢?高科技企业的实力往往体现在公司拥有的人力资产上,人力资产对高科技企业收益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但却未纳入现行会计体系加以核算和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人力资源定义为知识资本,对知识劳动既给予记入成本费用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形式的报酬,又给予股权形式的报酬,使员工能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在具体核算上,可编制“知识资本汇总表”和“购股权动态表”,并使用货币与非货币两种尺度进行计量。货币计量采用收益模型和成本模型,非货币法采用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综合评价。在会计科目上,设置“知识资本”帐户,分人力资本、购股权等进行明细核算。另外,考虑到人才的再生产过程包括人才生产、人才流通和人才消费,人才再生产客观上存在着价值补偿与实物更新,因此可以设置“人力资产――人才折旧”帐户,通过折旧的会计处理,使企业在丧失一项人力资源时,又能重新取得新的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资产化。

(六)风险管理的处理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以成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高科技项目,由于自身的竞争性和不确定性,面临的风险巨大。这就决定了高科技企业必须进行风险规避,会计必须实行风险管理。例如,财务人员应配合相关技术人员收集资料,实施可行性研究,认真研究市场需求状况及企业未来开发方向,认真研究开发项目的未来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巨大投入物有所值;财务管理者要有广泛的经历和体验;善于“跳出框框”思考,能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独特的见解;加大提取科技开发费用的比重,提高风险准备金的比例,更加普遍地采用谨慎性原则,普遍采用加速折旧法,根据历史经验或行业标准合理预计产品保修责任等。

(七)收入的确认

高科技企业根据产品开发协议,可能在产品与服务尚未全部提供之前获得客户的付款,如果此时确认收入,必将加大高科技企业的风险,为此何时确认以及怎样确认高科技企业的收入是一个现行会计尚未涉及的问题。

(八)信息披露的处理。

为了不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和决策。因此,高科技企业会计工作应着重提供多种属性的报告:既包括最低层的原始数据,也包括高浓缩的综合信息;既包括定量信息,也包括定性信息;既包括历史信息,也包括预测信息等。特别是在无形资产披露方面,一是鉴于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应将其在资产负债表上列为各项资产之首;二是指出无形资产的披露原则应包括风险原则、保密性原则和易操作原则;三是建议利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披露无形资产信息。

二、建立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

会计信息的加工利用系统是通过会计利用信息来实现参与经济管理的过程。会计利用综合信息,规划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控制经济活动,评价经济业绩。会计报表分析是会计信息一般加工利用的主要体现,管理会计实质上是对会计信息的综合加工利用。作为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在反映高科技企业的业绩及潜力方面应注意在以下方面:

(一)研发预算和成本管理的处理

高科技企业特征之一是成长快。高科技企业往往是开始规模很小,管理上很不成熟,但凭借其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发展成为组织和管理上日臻成熟的大公司。因此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制造成本法,已不能合理表述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成本组成。以作业基础管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系统,将成为成本管理的主流,应进一步研究研发预算编制方法及流程、研发成本项目/产品的项目的成本构成、研发核算方法、基于财经管理的研发虚拟评价指标设立及考核方法、研发预算、核算及成本控制管理的相关问题。

(二)投资的处理

典型的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来说,产品中的物质性材料的成本占产品价格的比重已微不足道,决定这种产品价值的主要是其中包含的人的创造力和领先的技术。针对这种变化,投资分析的不应以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投资分析的重点,应以知识的研究开发作为投资分析的重点,即把科技开发费用和知识的未来收益作为分析重点,建立适合知识研究开发的投资分析模型;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公司表示公司员工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公司的大部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上。

(三)高科技企业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由财政部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组成,它们均参照杜邦财务分析系统以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这些指标有不少缺陷:

收益指标容易被操纵、虚报或瞒报,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及盈利质量;杜邦分析体系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着重分析的是企业的获利能力。高科技企业的出现,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要求更高,运用这一体系很难预先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结合高科技企业的特点,笔者认为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要素应包括:

1、营业额每年增长率(至少15%);

2、税前销售利润率(即毛利率)(至少15%或更高);

3、股东权益报酬率(即净资产收益率)(至少15%或更多)。

4、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至少7%);

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则是反映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反之越弱,越无竞争力。发达国家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一般占其销售额的3%,高技术企业则达5%以上,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达10%,有的甚至达20%以上,而我国过去10年的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0.18%~0.3%.表明我国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相当弱小,需要迎头赶上。

5、每股研发费用

6、成长流量=每股收益+每股研发费用

7、成长流量比=股价/成长流量

一般上市公司是以本益比(即市盈率)来衡量其股价高低的,高科技企业则应按“成长流量比”来衡量其投资价值。

8、非财务的每百人中研发人员数

9、年专利申请数

10、研发成果转产率

11、新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

12、人力资源的构成

13、人力资本比例

14、无形资产的构成

(1)无形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

当前,发达国家的一些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已占资产总额的50%-70%,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已成为知识经济产业的判断标准之一,也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2)技术型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技术型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人们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除了重视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外,更加重视技术型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

参考资料:

1、周子剑,《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之友》2004(5)

2、可。伊恩斯蒂,《高技术产业管理》(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

3、马克、王大亮,《高科技企业的市场研究》,《销售与市场》2004(6)

李新春,《高科技企业的合约特征与企业家性质》,《中国工业经济》2003(6)

-

[1]《会计学》,第三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大趋势》,奈斯比特,1982年

[3]创新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引入新产品、新工艺是熊彼特创新的主要内容。

[4]只有研究开发取得成果,企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出售,或者作价向外投资或企业改制重新进行资产评估才资本化处理。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篇3

关键词:新形势;食品科学;现状;发展趋势

一、目前食品科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如今的食品科学主要分为七大类,分别是:发酵食品、方便食品、冷藏食品、人造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和辐照食品。

1.发酵食品

是通过微生物支持的食品,主要是豆制品、奶制品、发酵酒类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调料,如:酱油、食醋、豆鼓。这类食品是经过一系列负责的生物发酵使那些难以消化的物质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易吸收物质。同时还能增加食品的保质期,如臭豆腐。

2.方便食品

方便食品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如今经济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快速解决饮食问题。使得饮食更加大众化,如今己经成为食品中最炙手可热的部分了。

3.冷藏食品

通过降低温度抑制食物中酶的活性使食物保鲜,这也是我国冷藏技术发展所兴起的一种新型食品,通过冷藏使食物增添了新的变化,风味更佳独特。其中水产食品也属于冷藏食品的范畴。

4.人造食品

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也叫单细胞蛋白食品。目前常见的有:人造肉、人造鸡蛋等等。但是目前人造食品的发展仍然遇到了许多限制,因为营养的问题还没有被大众所接受。

5.有机食品

作为目前最主流的新兴食品,是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食品,相当于目前所说的“绿色食品”。

6.生态食品

就是指纯天然未经过人工加工过的食品,主要特点是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7.辐射食品

通过电离辐射使食品内部进行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变化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了食品没有污染。主要是应用于石材的脱水杀菌、辐射杀虫方面。

食品工程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状态,更多的品种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在食品结构更新品种丰富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简洁。上述近年来食品科学的发展态势来看,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发展模式就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二、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新的发展模式

上述近年来食品品种的丰富也说明了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数量了,更多追求的是食品的品质、营养和健康。而这也是未来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方向。在发展食品结构转变的同时,加大对高层次食品的生产。所以食品企业想要在新发展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就要首先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充分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未来饮食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还能帮助人们减少许多疾病。目前许多病都是因为饮食不良产生的。并且改善国民的素质也需要食品科学的发展。而目前饮食的改善方案就是在居民消费最多的食品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地改善国民普遍的营养缺乏和体质弱的问题。例如面粉和大米都是我国重点保障的食品原料。在各类食品生产中都要做好安全工作,包括“奶制品、食醋、食用油”的营养强化。通过食品来改善人民缺乏的营养元素就是要发展奶制品,因为缺钙是目前普遍的幼中老年存在的问题,加强钙、铁和多种维生素的吸收能有效地强化国民的体格。针对这些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新食品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变态食品

“变态”指的是原来食品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从原来的固体状态变成了“半固半液体”或者是“液体”。比如最新的“空气食品’夕就是把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气态化,装进一个小瓶子里。人们在需要饮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吸食瓶子中的“营养空气”就可以解决饮食问题了。这种新型食品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推广,不过这种快速有效的进食方式很有可能在未来代替现在的快餐。

2.合成食品

合成食品是生物微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就是通过一些基本元素(如真菌和酵母菌)转化成人们希望合成的食品,就是想毛线织成毛衣一样的原理。而真菌和酵母菌就是“毛线”,通过一定规则和结构就能“编织”出我们想要的美食。

3.昆虫食品

尽管昆虫食品在目前生活中也不算少见,但是技术还没有成熟。其实昆虫本身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外,还有独特的免疫功能。能帮助人们改善血液循环,治疗改善许多疾病,例如:风湿、肾病、咳喘等等。这也是病理学的研究范围,相信不久会进入大家的饭桌。

从未来发展潜力最高的三大食品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倡导的“循环经济”正深刻地影响着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就是食品工业的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处,生产出既有利于营养建设业对环境有利的食品。最终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且食品的生产开发要结合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比如“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冷冻干燥技”,生物不仅对医学事业有重大影响,对未来的食品发展也起到了主导作用。

三、结束语

食品科学未来的发展还得依靠新技术工艺的发展,这也与物理、化学、生物三大学科分不开的,所以食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灭菌技术及无菌包装技术的发展都会对未来的食品科技发展产生变革作用。而随着人们经济条件、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食品的外观、营养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是未来食品科学新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l]陈丽华,李光宇,王世砚.《我国的食品品种的安全现状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47-49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篇4

[关键词]智能 机电一体化 绿色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325-01

本论文主要从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的发展等进行讲述。主要包括了全息系统化、微型机电化、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网络全球化、产品绿色化、“生物――软件”化、全息系统化也即智能化、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1 概述

机电一体化指的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控制功能和信息功能的基础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且将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用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微电子和信息三项技术相互融合、交叉的产物,是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系统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微型机在各个技术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各个领域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因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是依赖于其发展,因此其未来的发展对科技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的发展

2.1 全息系统化

全息系统化也即智能化,是对机器的行为描述,即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运筹学、混沌动力学、人工智能、心理学和生理学等新的学科方法、新的设计思想,从而模拟人类的思维能力,使它如同人一样具有思维、意识等能力,以便达到更高水平的控制目标。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也是日趋上升,新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中也日益得到重视,其中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结合就是一项重要应用。当然,要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永远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低级智能或者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2.2 微型机电化

在实验室中,目前,通过半导体蚀刻技术,已经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如果这一成果应用于实际产品时,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区分什么是控制器、什么是机械部分了,这时就完全的实现机械和电子的“融合”,这样CPU、机体、传感器、执行机构就可以集成在一起,而且体积小,同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前进方向,更是机电一体化向微观领域和微型机器的发展趋势,在国外,人们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也指外观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一并向微米级、纳米级发展,正因为微机电一体化产品耗能少、体积小、运动灵活,在军事、生物医疗、信息等方面占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优势。

2.3 光机电一体化

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因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机械系统、能源系统、传感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部件构成的,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引进光学技术,充分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能源系统、传感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

2.4 产品网络全球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同时给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全球生产、经济被各种网络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出现网络全球化,一旦研制出机电一体化新产品,只要其质量有保证,功能可靠,必然会畅销全球。因为有了网络的普及,那么只要是关于网络的各种远程监视和控制技术也就方兴未艾,然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也必然会朝着网络全球化发展。

2.5 产品绿色化

随着工业的发达,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①物质需求丰富,生活舒适;②可用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为这些现象的出现,人们开始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那么此时,绿色产品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这是一个时代的绿色化趋势,在这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破坏生态环境,报废后还能回收利用。因此,机电一体化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过程中,应完全符合生存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尽可能的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要极高。由于这种客观的存在性,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需要的技术成本很高,但其具有远大的发展空间。 2.6“生物――软件”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即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其有两层含义:①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人,怎样将人的智能、情感、人性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家用机器人,其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②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出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很多时候类似于活的生物:当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充满活力,即信息决定系统的工作与否。目前,在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经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的机体,但是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生命力还是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这一研究领域被称之为“生物――软件”或者说“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正是“肌体(硬件)――大脑(软件)”一体,不可分割。机电一体化产品向生物系统化发展是好,但是目前的技术与理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还需要更加倍的努力。

3 结束语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篇5

关键词:高新科技;高新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期权定价法

一、高新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

在高新科技企业产权转让及兼并收购中,企业的购买方和转让方都需要估计企业公平合理的价值,以便双方在各自对同一企业的不同估计结果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从而达成最终的产权转让或兼并收购要约。对于一家高新科技企业而言,能够公开上市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资金、企业的发展前景被市场认可而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公开上市前必须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从而合理的制定股票发行价格。

二、高新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不同特点

由于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高新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伴随着多代产品的更新换代过程,在产品、技术更迭频繁的情况下,企业前期的大量投入往往由于技术发展或创新上的时滞而失败,企业的失败率比较高。在收益方面,由于高新科技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垄断力,产品在得到市场的认可之后,将产生很强的扩张能力。因此,“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成为高新科技企业一个显著特点。

高新科技企业发展阶段性明显、决策具有动态序列性。高新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一般要经过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商品化等阶段,每一阶段的风险水平、特征差别都 很大。高新科技企业的研究开发是一个动态决策的过程,科研成果研究开发成功后,如果市场有利,追加科技成果商品化所需的后续投资;如果市场前景不看好,则暂时不追加后续投资,而是等待投资时机的到来,这样就可以把风险锁定在研究开发费用的范围内。投资者可以根据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对最新市场信息的把握,不断地调整预期现金流,重新对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并做出新的决策。

三、高新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及调整

采用期权定价法对初创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创立阶段的高新科技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独创性,难以找到类似的企业进行比较,因而不适宜运用市场法。同时创立阶段的高新科技企业不一定具有成型的产品,而往往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技术,有时甚至只是基于一种理念。创立阶段的企业往往没有取得销售收入或销售收入数量很小,净现金流为负,以单一的技术或产品为主,用普通的现金流贴现模型无法得出客观的结果。因此,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成为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期权定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相结合,对成长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创意期的技术转化为产业发展和具体的产品形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购买设备、开拓销售渠道等,因此,资金需求便成为创业成长前期最主要的问题。如果高新技术企业采用恰当的融资渠道解决了资金的需求问题,企业接踵而来面临的就是经营风险,特别是顾客市场的风险。企业已经投入大量无法收回的资金,但产品的市场前景并不清楚。创业成长期的融资需求和经营风险便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融资需求能否恰当地解决,经营风险能否很好地化解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表现在企业现有的获利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在其未来成长的期权价值。所以,此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要从企业现有获利能力和未来投资机会两方面来评估。相对于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阶段已有一定的获利能力并迅速提升,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逐步增大,但现金流仍很不稳定,未来的投资机会成长期权价值仍然占据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部分。因此,此阶段仍然要利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成长价值,同时适当考虑利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

期权定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相结合,对成熟蜕变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在成熟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也趋于正值并且稳定。但这一美好景象的背后却隐含着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危机:阻碍创新。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但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却往往被成熟期的企业盛况所误导。其实,企业成熟期是企业蜕变转型的前提,正是在成熟期大量稳定的现金流前提下,企业才有可能成功地进行二次创业转型。所以,成熟蜕变期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寿命的长短。从发展的眼光看,此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很明显的由两部分组成:企业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未来的转型机会价值。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阶段具有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现有资产的获利能力价值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二次创业发展转型的机会价值构成了未来的期权转换价值。而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未来的期权转换价值又分别取决于企业的持续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是否具有战略眼光抓住转型机会的能力。根据这两个关键驱动因素,在此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出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经营业务的价值。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篇6

关键词:科技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040-03

一、发展背景与基础

杭州未来科技城是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重点联系的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之一,是浙江省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而专门创建的人才特区,也是浙江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的核心区块。2011年创建以来,未来科技城根据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的地方特色,着力打造“民企+资金+人才”发展模式,在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中独树一帜,一批批海外人才入园创业,一项项科研成果应运而生。如今,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各项建设正在快速推进,科技新城、人才特区、创新高地已初具雏形。

(一)战略意义

杭州科技城纳入省级产业集聚区以及全国央企及海外人才基地规划建设,为余杭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对提升余杭区域竞争力,实现结构性赶超十分重要。一是有利于改变总量偏低、后劲不足的现状。当前,余杭经济总量虽在省内排名前列,但呈现增速逐年趋缓,产业投资后劲略显不足,竞争能力有所减弱等现象。通过规划建设新的大平台,承载大项目、形成大产业,进一步形成余杭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二是有利于提升产业平台的档次和水平。余杭现有高层次产业平台偏少、高端要素缺乏、发展潜力受限,仅有1个国家经济开发区,而省内外发达县(市、区)大多具有两个以上的省级发展平台。纳入省级战略及全国四大人才基地后,未来科技城档次将大幅提升,吸纳和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有利于突破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目前余杭新兴产业比重仍然偏低,上市企业不多,更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仍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通过打造大平台,吸引新产业,有利于推进余杭产业转型升级。

(二)现状基础

杭州未来科技城位于余杭区西部,紧邻杭州主城,是杭州西部目前最具开发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区块,规划面积为113平方公里,其中重点建设区域为35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底,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累计达到375名,其中国家17名,省32名。区域内现有工业企业193家,服务业企业495家,2012年实现服务业营业收入307亿元,财政总收入30.5亿元,目前已引入阿里巴巴、恒生电子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142个海归研发项目已有52个进入产业化阶段。区域内及周边集聚了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形成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较好基础条件。杭徽高速、02省道、文一西路和将建的杭长高速及规划的地铁5号线等通道,将进一步实现与主城区的无缝对接。区位、环境、人文、科教和产业等基础优势明显,具备打造高层次平台的现实条件。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一)发展定位

一是总体定位。一个成功的科技新城在建立之初首先要找准定位 ,由于未来科技城具有环境区位交通的独特优势和纳入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机遇,定位必须既高又新,如: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信息服务产业基地,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高端集聚、特色鲜明的杭州经济新引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新创业环境一流的国际化科创新城等。二是功能定位。根据总体定位,明确功能定位,从单纯的经济功能向创业创新、产业集聚和宜居宜业的科创新城转变,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还要突出城市的协调配套,确立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新城两位一体的定位。未来科技城应定位为:大杭州的现代服务业新空间,杭州大都市乃至长三角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区域性总部基地等,并且是城市与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5年,未来科技城建设初步成型,创新引领作用初显成效,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基本完善,研发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核心产业初具规模,总部基地、金融服务、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取得较大突破,打造二、三产融合发展的2.5产业集聚区,成为创新能力强、产业层次高、辐射带动广的高标准产业平台和城市功能优、生态环境美的高品质都市新区,力争成为部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

三、发展思路与途径

(一)实施产业聚焦战略,提升集约发展水平

依托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等载体,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形成科技研发产业集群,成为高层次知识型产业孵化区。依托智力密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优势,以新型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主要领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未来科技城内部级基地拓展区为载体,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及相关的研发、客服、网站运营等机构集聚,构筑国内信息产业重要产业基地。依托华东勘测设计院、杭州市园林设计院等一批设计创意项目,培育创意设计产业集群。大力引进杭州、省级企业总部、浙商总部和跨国公司地区性总部或职能型总部,吸引杭州和上海的创新类金融机构落户,积极引入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或业务总部,形成总部与金融产业集群。力争一批在建产业项目提前建成,及早产生效益,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和品牌效应,尽快形成多个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支撑度。

(二)突出新城规划理念,超前建设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由偏重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以产业、城市相互配套、协调共享为主导。在规划建设园区配套设施的同时,加大区域交通设施、城市公共设施、社区公益设施、生态设施等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是综合交通工程。做好跨行政区域的基础设施衔接,加快与主城相连的通道建设,积极推进余临公路等对外通道建设,贯通基地内主干道路与的交通联系。并加快次干道建设,做好与绕城公路、重要公交站点及今后地铁站点的衔接与布局,争取轨道交通5号线及延伸段轻轨尽快动工,形成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主次干道网络。二是市政公用设施。结合基地内内各级城市道路的建设,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综合市政管网工程,做到供电、供水、供气、排污水、路灯、通讯管线及光纤网随道路同步铺设。避免以后重复开挖道路带来不便和浪费。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高供电安全保障。

(三)注重建设特色园区,实施功能分区发展

根据发展定位、目标,结合现有空间基础,将未来科技城划分为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区、创新研发功能区、总部金融功能区5大类功能区块。产业功能区主要是安排和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的核心建设区块。城市配套功能区是以为产业发展活动提供商务、商贸等相关配套服务,兼顾教育、医疗卫生等生活服务和行政管理等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为主的建设区域。生态保护功能区是未来科技城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主要空间,要严格加以保护。创新研发功能区是以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重点,推动研究与开发、新兴产业孵化为主的建设区块。总部金融功能区块是形成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总部的集聚基地,以及金融业公共服务后台基地的建设区块。

(四)创新选商选资方式,大力引进高端产业

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招到高商、好商,难度越来越大,建议做好四个方面:一是加强招商力量。未来科技城作为全区今后最重要的产业平台之一,要进一步配强招商力量,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招商队伍,充分发挥其招引优质项目的骨干带动作用。二是完善考核政策。要由传统的单一以投资额为衡量标准转变与“招商引智”、“招商引税”相结合,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度。三是实行选商选资。严格按功能定位选商选资,实行项目预评估制度,将项目的产业及产业链、投入产出、税收贡献、环境影响等列入考核内容,科学设定入区项目的门槛,选择最好的、最适合的企业,确保引进质量。积极探索创投参与、债券发行、上市并购等利用外资方式。四是开展上下联动。尤其要争取更多的市级招商引资优质资源,在政策、信息、渠道等各方面力争得到更大的支持。

(五)高标准建设配套设施,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三类配套设施:一是商业商务设施。结合总部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及高层次商务和消费需求,配套建设商务商业楼宇、生活休闲、商业娱乐等配套设施和服务,如五星级酒店、大型购物、家居广场项目 ,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二是城市公共配套设施。重视配置与高端发展和省级平台相匹配的医疗、中小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引进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吸引国内外知名医院、学校在本区域开设分部(院),配置优质的幼儿园、中小学资源,加快建设既满足入驻企业和引进人才的实际需求,又体现市场化运作要求的人才公寓,为各类投资创业、贡献才知的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三是加强软环境建设。树立“亲商”理念,切实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做法,在未来科技城已设的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授权,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使企业和公民办事只需到服务中心的一个窗口就可把所有事项办完。设立虚拟国际空港功能,进出口货物直接在园区一次性办理通关手续。

(六)高水平建设科创载体,吸引优秀适用人才

人才是根本,创新是灵魂。一是以优质平台吸引海外人才,通过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等孵化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区。吸引海外华人科技专家、留学人员希望回国创业的机会,以优越的环境和条件吸引其施展才华、创业发展。二是以灵活政策广纳国内人才,要利用杭州高校资源密集优势,广纳人才;采用柔性人才政策,吸引长三角优秀人才加盟;加大人才中介机构引进力度,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到未来科技城开展业务。从而,打造长三角人才集聚的洼地。三是以战略合作促进创新,推进未来科技城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全面战略合作。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向未来科技城内企业和即将落户在基地的企业转让,或联合开发科技项目。

(七)完善配套政策体系,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建议为未来科技城度身定制,重新制定一套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动力的政策体系。一是准入政策。根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着眼长远发展,进一步明确功能区产业准入细则,严格按照规划区域及产业类型把好项目准入关,现有不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应逐步调整迁出。二是考核政策。进一步完善对未来科技城的考核政策,体现有别于一般镇乡的考核要求,实行更加明确的差异化考核。三是扶持政策。在争取省、市制定税收、金融、土地、规划、人才等方面的一揽子优惠政策的同时,区里要研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政策。

(八)着力加强基地营销,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

首先要打造品牌,如塑造未来科技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之都(淘宝城)、海创园·西溪智谷”品牌。要凸显未来科技城所在地余杭镇的双千年历史文化、西溪湿地及和睦水乡生态风貌特色,有意识地与杭州的旅游特色相错位,提高社会公众对未来科技城的认知度。其次要着力宣传,既可以结合旅游宣传和特色节庆活动开展城市营销,也可以结合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开展城市营销,不仅要向潜在的投资者介绍项目本身,更要把未来科技城的特色和发展前景宣传出去,把每一次的招商活动都当作未来科技城品牌的宣传活动 ,从而提高未来科技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发展措施和对策

(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从未来科技城内部而言,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不断创新组织形式,重构体制机制优势。参照浦东新区、苏州新区经验,实行双轨制分区开发管理模式,合理地界定事权,原有组团管理体制要逐步向开发区体制机制转变,强化服务企业功能,淡化社会管理功能;进一步落实区级政府的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以提高决策效率。辖区所在镇乡体制向街道体制转变,主要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层次,避免因层级过多、政出多门影响整体发展。

(二)提升优化各类规划

各类规划应体现前瞻性、独立性、综合性和互补性。一是前瞻性。必须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参照,树立全球视野和国际理念。前瞻规划是未来科技城建设国际化科创新城的根本保证。二是独立性。在上级规划的统领下,未来科技城规划时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规划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三是应体现综合性。未来科技城作为杭州主城为数不多的、紧靠主城的一块待开发空间,城市功能不可或缺,所以既要有产业规划,又要有城市发展规划,二者应相互呼应、相互衔接。四是应体现互补性。未来科技城与其它区块的发展规划应体现差异化,呈现互补性、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同质化发展。同时,也要注重产业互动融合。

(三)强化区域空间管制

在项目引进上,严把项目准入关,实施以规划定项目,对于不符合规划要求和功能定位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针对开发建设过程中投资者超出规划范围的要求,建立“违规申请”等相关程序。对于符合功能区规划定位的也要好中选优,宁愿步子稍缓一点,也要为高层次产业及项目留出发展空间。第三,要为城市发展、商务设施配套预留一定空间。

(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推动社会资本以参股、控股、独资、特许经营等模式,参与未来科技城城市基础设施等经营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可采用BT、BOT、TOT等模式进行开发建设。推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引导和鼓励优质教育品牌和民间资本参与民办中小学建设、举办各类医疗机构。

(五)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加大对未来科技城倾斜力度,积极争取农保调整等优惠政策,降低农保土地比例。加强联动建设,积极申报省市重点项目,合理解决土地指标。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财税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深化和落实。在招商引资上给予更大的支持,争取市里统筹安排招商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 莫蕾钰.印度班加罗尔的成功要素分析[J].中国高新区,2004(8).

[2] 杨宝民,江 禾.省级城市新区开发与综合体建设的创新思路——以杭州市钱江新城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6).

[3] 朱育宏. 国内外新城规划与建设比较[J].中国市政工程,2010(4).

[4] 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题调研组. 融入经济全球化 提升国际竞争力——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调查[J].群众,2009(5).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篇7

1、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板壳式换热器、板式空冷器研发生产企业;

2、在石油石化设备制造和检验检测领域积累多年,技术优势明显;

3、募投项目着眼高端领域,力主进口替代。

即将登陆上交所的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科高新”,代码:601798)专注于石油石化专用设备的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突出,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08-2010年,蓝科高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51亿元、6.57亿元、6.45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7071.06万元、1.2亿元、1.12亿元。蓝科高新是为数不多的获得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一级供应商资格的供应商之一,随着募投项目的完成,公司未来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

做大做强优质客户链

蓝科高新业绩的高增长一方面来自于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毛利率得以保持在较高水平。另一方面来自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的大幅增长。蓝科高新国内客户主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化公司系统内企业,这些企业经济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并与公司一直保持着长期的业务往来。

此外,蓝科高新技术储备种类较多,产品应用除石油、石化领域外,还涉及天然气开采、钢铁、电力、化肥、环保、海洋、市政、轻工机械等多个行业。稳定优质客户每年带来的收入是蓝科高新稳定业绩的有力支撑。

进入2011年,蓝科高新获取订单形势进一步转好,截至4月30日,公司尚未执行完毕的订单总额已达到6.1亿元。

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随着原油和石油表观消费量的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石油石化设备行业增长迅速,全行业产值2007-2009年三年平均增长45.47%。此外,石油石化设备检验检测服务市场的发展主要受石油石化设备制造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因而,石油石化设备制造业近年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也相应带动了相关检验检测服务市场规模的扩大,未来发展势头良好。

蓝科高新主要产品技术含量高,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在国内生产企业较少,部分产品为公司独家生产,因此遇到的竞争对手相对较少,这必将给公司带来极大的发展机会。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含金量

技术是蓝科高新的核心,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技术实力以及研发、攻关、创新的能力。

蓝科高新已拥有一大批具备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产品,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可替代进口,竞争优势明显。蓝科高新的产品结构十分丰富,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电力、冶金、化肥、食品加工等行业,未来可开拓的市场空间巨大。同时产品结构的丰富,对于公司承接大型项目订单中十分有利。大型项目中客户常常希望将多类不同设备向一个供应商集中采购,使得蓝科高新在此类项目竞标中的优势非常明显。

募投项目增强核心竞争力

蓝科高新此次拟在上交所发行8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32000万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重型石化装备及空冷设备研发制造项目”,该项目拟投资13.9亿元。据测算项目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11.97亿元,净利润2.30亿元。

该投资项目将建立功能完善、专业性强的石油石化设备检测试验及研发中心,此中心的建立除能为石油石化设备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检测试验服务外,蓝科高新也将借此平台,继续加强对行业前沿技术的研究,保持公司高科技产品的先进性,从而增强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的高科技产品篇8

论文摘要:针对高新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不同特点,在高新科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相应的价值评估方法以使高新科技企业的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1)趋同。 论文关键词:高新科技;高新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期权定价法 一、高新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 在高新科技企业产权转让及兼并收购中,企业的购买方和转让方都需要估计企业公平合理的价值,以便双方在各自对同一企业的不同估计结果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从而达成最终的产权转让或兼并收购要约。对于一家高新科技企业而言,能够公开上市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资金、企业的发展前景被市场认可而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公开上市前必须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从而合理的制定股票发行价格。 二、高新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不同特点 由于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高新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伴随着多代产品的更新换代过程,在产品、技术更迭频繁的情况下,企业前期的大量投入往往由于技术发展或创新上的时滞而失败,企业的失败率比较高。在收益方面,由于高新科技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垄断力,产品在得到市场的认可之后,将产生很强的扩张能力。因此,“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成为高新科技企业一个显著特点。 高新科技企业发展阶段性明显、决策具有动态序列性。高新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一般要经过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商品化等阶段,每一阶段的风险水平、特征差别都 很大。高新科技企业的研究开发是一个动态决策的过程,科研成果研究开发成功后,如果市场有利,追加科技成果商品化所需的后续投资;如果市场前景不看好,则暂时不追加后续投资,而是等待投资时机的到来,这样就可以把风险锁定在研究开发费用的范围内。投资者可以根据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对最新市场信息的把握,不断地调整预期现金流,重新对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并做出新的决策。 三、高新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及调整 采用期权定价法对初创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创立阶段的高新科技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独创性,难以找到类似的企业进行比较,因而不适宜运用市场法。同时创立阶段的高新科技企业不一定具有成型的产品,而往往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技术,有时甚至只是基于一种理念。创立阶段的企业往往没有取得销售收入或销售收入数量很小,净现金流为负,以单一的技术或产品为主,用普通的现金流贴现模型无法得出客观的结果。因此,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成为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期权定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相结合,对成长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创意期的技术转化为产业发展和具体的产品形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购买设备、开拓销售渠道等,因此,资金需求便成为创业成长前期最主要的问题。如果高新技术企业采用恰当的融资渠道解决了资金的需求问题,企业接踵而来面临的就是经营风险,特别是顾客市场的风险。企业已经投入大量无法收回的资金,但产品的市场前景并不清楚。创业成长期的融资需求和经营风险便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融资需求能否恰当地解决,经营风险能否很好地化解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表现在企业现有的获利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在其未来成长的期权价值。所以,此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要从企业现有获利能力和未来投资机会两方面来评估。相对于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阶段已有一定的获利能力并迅速提升,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逐步增大,但现金流仍很不稳定,未来的投资机会成长期权价值仍然占据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部分。因此,此阶段仍然要利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成长价值,同时适当考虑利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

上一篇:被造就的虚拟偶像范文 下一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