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19 23:38:29

红军长征的故事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1

一、对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整体认识

在本次游览中,通过参观纪念碑、长征渡口和纪念馆内部,我们了解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位于于都县城东门,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是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出发长征的八大渡口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就是从这里迈出长征第一步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是目前全国唯一 一处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主题性纪念馆。馆中陈列分为两层,一楼为长征出版物博览中心,集长征出版书籍、音像制品展示、VR、AR体验以及红色课堂为一体,二楼陈列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直观展示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历史。

我们着重参观了纪念的第二层,了解到了“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中共中央秘密准备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集结于都”、“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和“永远的长征”。我们认为,该纪念馆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好的回顾历史、了解长征、学习长征的精神。纪念通过采用文字、图表、照片、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法展现出了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准备以及在于都集结出发的历史和于都人民无私奉献支援红军的鱼水之情,再现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

二、“走读计划”   

若抵达实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首先,我们的团队将会认真了解并参观整个纪念馆,并通过馆内的长征出版书籍、音像制品展示、VR、AR体验以及红色课堂等多个方式全方面学习和感受长征文化和长征精神。细细体会长征过程中发生在军民间温暖又感人的红色故事。其次,通过听馆内专业解说员的讲解和向解说员提问的方式,更加深刻地学习我们在云端游览纪念馆时,感受不到的历史细节,并更加系统全面的感受长征的不易。最后,我们会尝试在纪念馆做一名志愿解说员给旅客进行解说,以实际感受、不同角度更深层次感受长征文化。若有机会,我们还会走访当地参加过长征的老兵,从他们的口中了解更加富有人情味的,更加直观带有情感色彩的长征是如何一番景象。

三、印象最深的红色故事

在参观整个纪念馆之后,我们发现一件藏品、一张照片都代表一个令人惊叹,感动的红色故事......

这些故事中令我们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送郎当红军”。纪念馆的柜里陈列着一盏马灯,它的主人名叫钟招子,于都县窑前村的农户钟招子有10个儿子,8个当了红军。从儿子走的那天起,每当夜幕降临,钟招子就在家门口挂上了一盏马灯,等着儿子们回来,这一等就是十几个年头。后来,钟招子把眼睛哭瞎了,可是她每天晚上还要点亮门前的马灯。 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驻于都。钟招子就守候在队伍的必经之路上,一次次询问,一次次失望,整整三天三夜。 她和两个儿子一起,在村后竹篙岭的大树下,挖了一个坟。每逢清明,她会带全家来插香祭奠。当故事进入了尾声,我们仿佛能看到这位伟大的母亲在面对自己孩子尸体时的歇斯底里,心底不禁变得沉重同时又敬佩万分! 据统计,当时于都有34万人口,约1.6万人参加了长征,1万余人牺牲在长征路上,其中1000多人没有姓名记载。不知道有多少母亲为远行的儿女在家门口点亮了一盏灯,也不知道有多少儿女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灯光里的母亲。然而死去的和活着的人都明白,离别和等待不是没有意义。那些不能归来的儿女用他们的鲜血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道路,而灯光里的母亲虽然没有等到儿女归来,却等来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和光明。 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早已过去,但长征精神引领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更应牢记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勇做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繁荣昌盛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

四、我们的收获

通过云游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了红军长征的历史,了解到其中的困难和发起长征的原因,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领导的不易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对现在如此美好的生活感到更加珍惜,也明白为何要一切为了人民,通过成列馆内一件件展品背后令人惊叹的红色故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明白了何为军民鱼水情。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2

1983年,美国新闻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一再努力,终获中国政府同意,在古稀之年踏访红军长征路,写下一部轰动世界的新闻名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既为人们了解这一段传奇历史提供了鲜活的感觉,也为新时期的中国记者采写新闻、讲述故事展现了新颖的范本。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1908年11月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1925年中学毕业后,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退学,从事新闻记者工作。1930年至1948年,担任合众国际社记者、编辑;1949年3月起,曾任《纽约时报》莫斯科常驻记者、编辑、副总编辑、美国文学艺术学会主席、全美作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获国际普利策新闻奖等奖励及许多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在漫长的记者和文学创作生涯中,他为反映20世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心血,足迹遍及欧洲、苏俄和远东各主要战场,以其犀利的目光、鲜明的观点和娴熟的文笔,揭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及其政治、军事内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索尔兹伯里曾深入前线,遍访苏联广大地区,著有《列宁格勒被困九百天》等作品,闻名于世。其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

“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这一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史诗。”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位老朋友、美国记者斯诺曾经如此写道。从《西行漫记》种下对长征的神往,踏访长征路的夙愿在索尔兹伯里心中深埋近半个世纪,直至斯诺去世、尼克松访华的1972年,索尔兹伯里向提出踏访长征路的请求,而“长征之门”直到1983年8月才敞开。其间,他作为中国观察者,走访中国各地,先后出版了《在中国周围》和《中国100年》两本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这部书是索尔兹伯里沿着红军的长征路线,亲身走过那段不同寻常的路程,用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出长征中的战斗和艰难困苦。

“非险不乐”的长征路

索尔兹伯里自称“天下风云一报人”,以“非险不乐,事业乐趣在险中”为人生信念的他,在76岁高龄以一颗依靠起搏器跳动的心脏,亲自完成了他笔下“红军男女战士用毅力、勇气和实力书写一部伟大的人间史诗”的旅程。

1984年,红军长征50周年之际,索尔兹伯里从江西的于都河畔出发,沿着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的行军路线乘车行进,途中也涉足了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部分地区,历时72天,到达了长征的落脚点――陕北的吴起镇。一路上,陪伴他的除了妻子夏洛特,还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秦兴汉将军,外交部译员、一位老红军的后代张援远――《长征》中译本的译者之一,美国外交官、“中国通”谢伟思。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 秦兴汉日记清晰记录,两个多月中,索尔兹伯里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工作,白天采访、考察,到了晚上则边苦思冥想,边用便携式打字机整理采访素材。他细细整理着白天的记录,小本上的一切数字符号草图此时都变成了流畅的文字,就连沿途所见的风俗风景也一一写了进去。陪同他的中方人员――军博馆长秦兴汉和翻译张援远歇息了,谢伟思睡了,连妻子夏洛特也进入了梦乡,只有索尔兹伯里和他的打字机还在工作。最“苦”的事情还在后头,走到西昌时,索尔兹伯里便因过度疲劳和兴奋导致心脏病发,困在了长征路上。危难之际,经西昌和成都两地医生的救治和呵护,仅一周便康复出院,执着地继续上路。

期间,他们一行人爬雪山、过草地,其中的艰险难以描述,“躲过的车祸自不必说”,最惊险的莫过于皎平渡之行,去时在15公里多的山路上徒步行军,索尔兹伯里摔了好几个跟头。返回的时候就更难了,开始用担架抬,因山路难走,不行,后来改为骑马,“临时找来的马没有马镫,以简易竹圈替代,马鞍则用医用胶带绑着凑合用。”途中没有更洁净的水,一瓶水传来传去,几个人对着嘴喝……面对着漫长崎岖的路途,疲惫困乏的身体有时真感到难以支撑。每到这时,索尔兹伯里那种当战地记者锤炼出的意志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显露出来。索尔兹伯里认为此行是踏访长征遗迹中最令人难忘的一页:“不亲自到长征路上看看就不能深刻理解红军,也不能深刻领会长征的意义。”

带着问题访问全程

“一件事情一定要有三个以上的资料来源他才采用。”翻开《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书籍,读者就会发现每一个章节后都有不少于两页的注释,对索尔兹伯里严谨的采访态度感到由衷的钦佩。秦兴汉回忆,索尔兹伯里的访问全程都带着问题。与当年“担架上的谋划”相比,索尔兹伯里热衷于和中国同伴们进行“车上座谈会”:过四道封锁线的情况如何?红军长征时气候如何?直问得秦兴汉不时常燃上一支烟边思考边回答。

正由于严谨的态度,访问期间,索尔兹伯里除了每到一处与当地干部、学者座谈,他还访问了当时为红军配过伤药、缝制过衣帽,为红军运送过伤员、做过饭的诸多老人,他们不经意的话语常常令索尔兹伯里如获至宝。他在了解到红军与茅台酒厂的一些故事,比如李德曾饮酒过量七天七夜未醒,被担架抬着行军,红军以酒洗脚解乏等之类的故事之后,希望实地验证,但未被安排参观茅台酒厂而发了一次“不小的脾气”。

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描述了一个经典的章节,叫做“担架上的谋划”。讲诉担架成了政治讨论的场所,这些讨论为重掌大权铺平了道路,使他接管了长征的指挥权,对党和红军来说至关重要。

索尔兹伯里始终想搞明白一个问题: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军队,红军为何胜利?通过踏访长征路,他逐渐有了实质性认识:访问初期,他认为红军将领太能干,而将领太腐败;中期他认为红军的胜利因素很多,理想、智慧、政策、团结、纪律等皆转化为战斗力,“有信念的部队战无不胜”;访问后,他明白了中国一句古话“兵之胜败,本在于政”的道理,长征的胜利源于根扎在人民之中。索尔兹伯里动情地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会使人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来,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由衷叹服邓小平

索尔兹伯里对中国怀有浓厚的兴趣。1972年以后,他曾多次访问中国。1977年,他在北京见到了邓小平。很显然邓小平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经说,邓小平“强有力的步伐曾使我浑身震动”。

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书中采用了他最擅长的叙述个人轶事的方法,详尽而生动地再现了史诗般的长征历程,倾注了他对中国革命和长征精神的崇敬之情,形象地描绘了及其战友们的精神风貌。书中第三十一章《屹立不倒的小个子》,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邓小平。

在书中,他写道:从长征过来的人中,没有一位像邓小平那样锐气十足,显得更有气魄。邓小平多年来稳步地、几乎让人瞠目。尽管他屡屡被打倒,但都能再次爬起来,沉着应战。长征后,他曾担任师长的第一二九师政委。这支部队参加了对和日本人的作战,后作为第二野战军,把赶出了大陆。1949年10月1日,当宣告人民共和国诞生时,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个不显眼的地方。随后,邓成了毛在中国广大西南地区的总管。1952年,他来到北京,他参与一切重要工作:党的总书记、政治局委员。对他来说,这些职务都不在话下。1957年,他陪同访问莫斯科,与尼基塔・赫鲁晓夫摊牌。在国内,他的工作是主管农业、工业和教育。

邓小平传奇性的三落三起的政治生涯和他面对政治上的多次打击所表现出来的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深深地吸引着索尔兹伯里,他在《天下风云一报人》一书中,以“邓小平的三起三落”为题,专章介绍了邓小平。谈到邓小平邓一生三次被打倒,然而却能够成功地实现三蹶三起的奇迹,而且一次比一次更辉煌,这位资深的新闻记者也不禁感慨万分地说:邓小平曾说过向外资敞开大门,搞私人企业、合资企业、经济特区,促使中国经济大发展。索尔兹伯里在循着长征路线深入中国内地的过程中,看到了效果:兴旺的市场城镇,雨后春笋般新盖的私人房屋,密如柳枝的电视天线,涂红嘴唇的姑娘匆匆来往于稻田之间运谷子,5000年来,农村从没见过那么多的钱。如今的口号是:“让农民富起来――让中国强起来”。

邓小平愈挫愈勇的个人魅力使索尔兹伯里发出了由衷的叹服,他断言,邓小平“能使中国腾飞。”他说:我想不出有谁比邓小平更合适来领导中国通过捷径来克服‘’造成的破坏,激励11亿中国人完成‘新长征’了,其目的在于使中国得以稳步跻于那些蒸蒸日上的太平洋流域经济诸强之列,如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而21世纪正是属于中国。

继续见证新长征路

1985年,索尔兹伯里在美国出版了长达30万字的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即刻成为世界畅销书。1986年,在红军三大主力在甘南胜利会师50周年前夕,该书在中国翻译出版。

长征也令索尔兹伯里与中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书中,索尔兹伯里称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终于为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索尔兹伯里早就预言:只有拥有了坚定的信仰支撑,人才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九死未悔、勇往直前。

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书中能很好地把握住了一些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如长征的开始是如何发起的,这就是一个谜一般的故事,几乎不为人知。此后,针对长征和革命走向的一些争论,一些权利的争斗与重新分配,都被作者如实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3

2021年11月,组织全体党员分批赴桂林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增党性、跟党走”党日活动,以观史馆、缅先烈、温誓词、唱红歌、重走长征路等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

活动中,大家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红军堂、界首渡口、光华铺阻击战遗址、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湘江战役纪念馆、龙井村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打卡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聆听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一草一木ー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的感人故事!

11月15日下午,我们抵达桂林后,由中共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王文胜副主任为我们现场讲授了湘江战役革命精神、感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讲话精神等课题!

11月16日上午,我们前往红军堂、界首渡口、光华铺阻击战遗址,下午分别到酒海井、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以及李天佑将军指挥所,这几个地方都已成为缅怀红军烈士、学习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的圣地!听了带班老师以及党史讲解员的讲解后,我们感慨万千,是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革命的胜利,才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

11月17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林,全体党员干部怀着沉重地心情,排着长队步行到凭吊广场前。我们以默哀、三鞠躬、敬献花篮、行礼鞠躬等方式祭奠红军先烈们,深切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最后面向中国共产党党旗,在集团谢委员的带领下,全体党员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内,大家都认真地学习着、感悟着红军将士视死如归、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接着我们步行至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碑园,走进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大家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关于湘江战役情况的解说,仔细观看珍贵的图片、影像和在战役中遗留的实物,用心感受红军战士们勇于突破、不怕流血牺牲的崇高精神。感受革命先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坚强意志,领悟英雄先辈们对党忠诚,坚信必胜的坚定信念。一个个图片、一个个镜头真实展现和还原了当时的英雄战士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感染激励着我们,我们要努力传承他们这种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

接下来我们继续前往大坪渡口,大坪渡口是中央红军突破湘江的第一个渡口,为中央红军强渡湘江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在现场,全体党员学习1934年红军抢渡湘江的悲壮历史,领会湘江战役“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精神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并集体合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接着大家前往龙井村,参观新农村建设。我们步行观看了村容村貌,感悟到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们要在新起点上继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达到共同富裕!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4

因为有了“红军坟”,此山连山名也改为“红军山”,“红军坟”和为坟主而塑立的艺术铜像“红军菩萨”,早已成为遵义红色旅游的点睛之笔。

关于这个故事,绝非今日红色旅游之兴起而炒作的,“红军显圣”在长征当年就广为流传。52年前,“红军坟”作为革命故事早已入书,更早的还见诸著名剧作家宋之的《沿着红军长征的脚印》,那是1955年,距今近60载。五十年代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严气正性”时代,能把这个带有“迷信”色彩的故事记载传承,当属不易,可见它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长久的感染力。八十年代,中国已经进行“新的长征”式的革命了,作家魏巍创作的《地球的红飘带》再次将这个故事收入其书,生动地展示了军民唇亡齿寒荣辱与共的鱼水关系,“红军菩萨”更加受到万人景仰,成千上万的人们在敬香、摸脚中与她亲密接触,成为她脚下的“粉丝”。

红军、共产党所信奉的是唯物主义,而人民却以“唯心”的方式去纪念她,“唯物”的内涵和“唯心”的形式竟然浑然一体,水融,令人费解,发人深省。时代更迭,岁月流逝,今人仍在参悟这一传奇的秘笈真谛。

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原点:1934年的第五次“围剿”,国民政府对中央苏区采取了新的政策,称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必欲从思想舆论上把“”连根拔掉,国共两党其实都在打一场“形象”战。长征了,红军一路溃败,到了遵义,群众热情拥戴红军入城。当时说:“看来,遵义对红军来说是块风水宝地。”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红军二占遵义,往复三个多月,建立政权,宣传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摧毁了宣传机器的造谣污蔑,在遵义这座城市成功塑造了自己的形象。红军公然声称自己是干人的队伍,并且身体力行地为群众办实事,从群众最切实的生老病死入手,从点点滴滴的事情做起,让人民切身感受到红军的确是他们的“救命菩萨”。因此,当红军卫生员龙思泉被枪杀之后,人民自发地用“美化”、“神化”的方式来纪念他,把他从男性美化成女性,将他从一个普通战士神化成大慈大悲的菩萨,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男战士到女菩萨,在美化与神化的流变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情感诉求与价值取向。民众美化与神化的不仅是一位名叫龙思泉的红军卫生员,而是对为救民众于水火、不惜牺牲自己的红军精神的敬仰与追思。在这样的信赖与敬仰中,龙思泉被神化和美化成为一种精神的符号。就在红军菩萨的身后,那面巨大的红军英烈墙上无数个有名及无名的战士,正是这种精神的源泉。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5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党建党90周年,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军长征的故事》。我深有感触。

这是一本有关建党伟业的书,寥寥几笔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人物,再现了漫漫长征路上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让我们重温了一次次战斗胜利后的喜悦。长征途中,硝烟弥漫,危机重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机智的头脑,巧施计策,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草帽计》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师长为保护战士,灵活运用军事战术,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命令战士们扔下草帽行军,尾随而至的敌人忍受不住烈日的煎熬,抢着戴上了红军战士“赠送”的草帽。不一会儿,空中弹如雨下,敌人被自己的军队打得抱头鼠窜,落花流水。还有这样一段故事:为了让一位战士温暖些,军需处长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让给了那位战士,自己冻死在寒冷的雪山上。难道那位军需处长没有权利穿那棉衣吗?不,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战士们受苦。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战士们只要团结一致,还是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红军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令也人称颂。

读完了《红军长征的故事》,我才知道,比起红军叔叔,我就差远了。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而我,也是这三分之二的人中的一员。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一下子没想起怎么做,没有经过任何深度思考、追本穷源,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学习路上的一次失误。我很后悔,我没有敢于面对它,给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

虽然我之前有太多失误,太多后悔,但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一定会学习红军叔叔的与敌人顽强斗争到底的精神,使自己进步。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6

[关键词]会宁;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工作;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91-01

红色文化资源一直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大财富。作为甘肃省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红色文化资源的会宁,开发并利用其本土红色文化为教育学生的优势资源,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一笔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好财富。事实上,挖掘会宁这一区域范围内的,能够结合会宁地域经济、文化而整合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是难与不难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的问题。

一、优化红色故事为文化教育资源

系统搜集、梳理会宁红色历史故事及人物事迹、革命轶事或趣闻,以此丰富、优化红色历史故事及人物事迹为文化教育资源,不失为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开展高效的班级德育工作的策略之一。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名气大,故事多,言之凿凿的人物事迹丰富而生动。如红军攻克会宁城的故事就很生动,教育性强。如果我们把它开发成文化教育资源,就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1936年10月上旬由先期到达会宁的红一方面军15军团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率领红军一举攻克会宁城的历史,而且能够让学生受到教育。再如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的故事,其意义的伟大和场面的热烈足以给学生以深刻、感人的教育。至于慢牛坡、大墩梁等战斗,更有气壮山河的英雄人物故事。在慢牛坡战斗中,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师长柴洪宇及1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在大墩梁战斗中,红四方面军5军副军长罗南辉及887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在这些战斗中,数得清、说得着的故事令人震撼,令人崇敬。借此开发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则更能体现会宁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二、转化红色遗存为文化教育资源

分类精选会宁红色历史遗存及人文景观,以此展示、突出红色历史遗存及人文景观为文化教育资源,是其策略之二。以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为例,展示、突出其在中国红色革命中的意义对教育学生作用非凡。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是长征取得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南方长江流域转移到西北黄河流域的胜利性标志,是中国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各地革命力量的汇合,是各方面军团结一致的象征,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纪录长征历史的丰碑,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意义重大,教育作用非凡。因此,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是确定的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是教育学生生动、鲜活的教材。以此作为教育学生的实景场所,并融入各种具有教育价值的历史影片和历史纪录片,不仅能够把物质和非物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合二为一,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开阔学生视野,以气吞山河的革命气魄和攻无不克的革命精神影响学生。当然,结合会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这些具有不凡历史意义的红色遗存更是融入了多方的努力,其教育形式更多,教育效果更佳。例如,“长征胜利景园”就由模拟、微缩长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22处景点构成,其特点是用万分之一时间微缩万分之一长征路,以生动形象的景点再现了二万五千里征程的艰险与悲壮,让学生在此观看,教育效果一定不菲。

三、内化红色资源促成美德形成

当然,从班级工作的角度,通过这两条途径开展高效的班级德育工作应更细更精。一是要紧紧把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和班主任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以班主任所整合的红色文化资源之多来满足班级学生的实际需求,以班主任所引导的红色文化习得途径之多来提升班级学生的实际自学水平。二是严格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采用言传身教等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觉互动,通过内化,促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总之,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留给人民的珍贵政治精神财富。把会宁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会宁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使其显示宝贵的育德功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丰富班级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利用会宁本土红色资源开展高效的班德育工作就自然落到了实处。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7

抗战主题佳作电视剧《亮剑》中备受观众喜爱的主角李云龙,他打仗的那股疯劲,可以说让所有的观众动容。而李云龙原型,战场上人称“王疯子”“二野朱可夫”的开国中将王近山的一生,比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更加传奇。这次,由王媛媛来讲述父亲王近山在长征中与鞋有关的故事。

红军的草鞋

打草鞋在当年是红军战士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不夸张地说打草鞋和打枪几乎是同样重要的技能。每天红军战士做的两件事情,就是打草鞋和打绑腿。据说,每个红军战士一般都带着两三双草鞋和两副绑腿,草鞋甚至可以说是红军长征胜利的一大法宝。

长征中的红军,由于受到大批敌军围追堵截,主要靠快速行军摆脱险境。当时的红军条件艰苦,几乎没有皮鞋和胶鞋,而布鞋在南方多山地多河流的环境下长距离行军,容易坏掉不耐磨。这样一来,最好的解决办法也就只有草鞋了。绝大部分指战员身上都带有两三双草鞋,并且一边行军一边打草鞋补充供给。当红军最终抵达陕北的时候,绝大部分战士都衣衫褴褛,脚底换过了无数双草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可以说草鞋贯穿了整个的路程。

母亲做的鞋

王媛媛讲述父亲的长征故事时,提到她父亲有一个出名的绰号叫“赤脚大仙”。她说,长征时期最艰苦的时候是军队追着打的时候,战士们缺衣少穿,尤其是没有鞋,走到哪里都是光着脚。王近山不仅打起仗来勇猛不怕死,还有一个别人没有的特长,就是跑得特别快。他一旦撒腿跑起来,一般人很难追上他。王媛媛说:“父亲打仗时一直光着脚,虽然没有鞋穿,但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飞跃式地跑。那时候大家都说父亲的部队就是跑得飞快,而且父亲永远是在红旗的带领下带着头,拿着大刀往前跑。那个时候讲烂脚不是病,行军要老命。父亲光着脚,弄个草鞋没两天就都磨烂了。打仗时经常帽子也飞掉了,再一看脚,鞋子也没了。”

王近山当兵的时候,临走时母亲给他做了两双鞋,长征路上他一直带着这两双鞋,很多年从未穿过。王媛媛回忆道:“父亲曾说看见这两双鞋就像看见自己的妈妈,他永远当宝贝一样珍藏着。”

后来王近山战役打得多了,把缴获的战利品都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包括他母亲给他做的这两双鞋。

王媛媛说:“那时候传说王疯子爱枪爱马,父亲特别喜欢马,专门有一匹马帮他驮着这个小箱子,长征的路上翻越雪山的时候,因为雪崩出了事故,小箱子和这匹马都找不到了。父亲说别的东西我不心疼,唯独心疼的是再艰难再苦,宁肯光着脚都没穿过他母亲做的这两双鞋。父亲因为这件事哭了好长时间,实际上这是父亲对他母亲的一种怀念。”

自己光脚秘书骑马

前的后勤部政委汪运祖少将曾是王近山红军时期任副师长时的书记官。因为王近山是湖北人,讲名字时把“祖”字发“走”的音。当时王近山送给汪运祖一个土制的小薄笔记本用来记事,上面用铅笔写了一个汪运走。汪运祖收到时还笑称名字写错了,王近山当时就开玩笑说,以他的口音就是运走,是要运着走的人。没想到的是,一句玩笑话最后竟然应验了。

王媛媛说:“红军长征二过草地的时候,要强渡大金川河,父亲虽是副师长,但依旧准备带领突击排坐船强渡大金川河,别人拉都拉不住他。他本来准备坐第三条船过河的,第一条船刚出去的时候,遭到敌军猛烈射击,被水流冲走了。这时候父亲急着冲到了第二条船上,拿了一挺冲锋枪和一个战士说,你给我扛着,冲到对面就猛打。此时敌人的火力全都积压在第二条船上,汪运祖所在的第三条船被掩护先上了岸。此时父亲所在的第二条船被打漏了,眼看着要沉底了,汪运祖在岸边冲他喊,师长,赶快过来,并飞快地跑来将父亲救上岸,几秒钟之后父亲坐的船就沉了。”

这件事情发生后,王近山一直说,是汪运祖救了他一条命。

过了一段时间,红军又一次过雪山草地的时候,汪运祖此前因被敌兵打成重伤,断了三根肋骨。王近山叫了几个人抬了担架,坚持要抬着汪运祖走。一路行军经过的高山都是海拔四千多米,条件非常艰苦。负责抬担架的两个十六七岁的通信员,跑了两里多地就走不动了,坐到地上哭了起来。王近山急了,专门调来12个身强力壮的炊事员和饲养员轮换抬着汪运祖。汪运祖当时实在不忍,一直说坚决不走了。这时王近山说道,什么都可以留下,但是一定要把汪运祖给运走。后来,红10师在翻越夹金山的时候,王近山找了一匹马,一开始王近山骑马,汪运祖拉着马尾巴走;后来汪运祖走不动了,王近山让他骑马,自己光着脚拉着马的尾巴走。人们纷纷说:“副师长走路,他的秘书骑马,这秘书好大的架子啊!”就这样汪运祖被“运”在马上“走”,翻过了雪山抵达詹化后,才住院接受治疗。

王媛媛说:“本来汪运祖叔叔当时的情况是奄奄一息的,经过长征的重重磨难,汪运祖挺下来了,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活到了一百岁。”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8

《七律 长征》是毛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毛主席的诗词胸怀世界,大气磅礴,一首短短的七律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诗人就长征的题材写过《念奴娇 昆仑》《清平乐 六盘山》等,这些诗都是写一景一地,并以此来表达昂扬、激越、奔放之情。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品读《七律 长征》这首诗,走进那险峻的山、苍凉的水,倾听那隆隆的炮火声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笑声。

全诗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门见山颂扬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是全诗的中心。 “不怕”二字是诗眼。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全篇,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蔑视,它是承首联“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桥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名――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细浪”“泥丸”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小则愈显红军之不怕,也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藐视。通过两组极大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诗人运用得十分巧妙。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句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基点。“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起伏跌宕,张弛有致。

末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上一篇:收款收据范文 下一篇:行路难其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