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自然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12 19:15:24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篇1

面临困境

近年来, 孔子学院建设发展迅速,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作品和产品也通过不同渠道、载体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国家形象。但是,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为一项战略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国内文化发展现状、国际形势、传播规律等多重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华文化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困境,值得深思。

1.“出国留学、旅游,外国人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请教庄子,请教京剧时,我们却一脸茫然。”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首先我们自身需要明白,我们的先进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到底在什么地方。然而,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这个问题认识得并不清楚。出国留学、旅游,外国人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请教庄子,请教京剧时,我们却一脸茫然,甚至发现,自己还没有外国人懂得多。我们不得不承认,伴随市场化和全球化而来的大众文化和西方文化使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我们一直在强调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然而,自己的文化在本国国内都不具有吸引力,认同感和自豪感更是淡薄,又怎样推动外国人认可和了解我们的文化呢?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文化传统的国家,怎样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变成我们民族的信仰,变成我们民族的精神是文化走出去面临的一个重要前提。

2.“外国人,主要是西方人记住了熊猫、中国结、舞狮子、气功武术等中国符号,却依然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存有偏见和误解。”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主要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正如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认为的:“写散文、诗歌,爱唱歌、跳舞,是文化吗?是,但还没有把制高点拎出来。我们讲的文化,更多侧重于建设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确定精神价值的高度”。因此,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在于宣扬它的价值立场、价值观。如果我们的文化走出去之后,留给外国人心中的只是“有趣”、“好玩”、“厉害”等印象,那所谓的“文化走出去”恐怕走出去的仅仅是形还不是神,甚至有些哗众取宠,这和我们文化走出去的初衷也是相违背的。这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自以为很懂中华文化,却向国外输出了一些略显枯燥和简单的符号,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等核心观念却被弃之一旁?

3.“《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由外国人用中国题材改编的电影在全球热映,而我们的文化精品在国际上却很少呈现”。

尽管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却不足4%。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很多学者和民众也在自我调侃:“中国有功夫,中国有熊猫,但是中国没有《功夫熊猫》”。说到中华文化的影响,或许提到最多的是汉语文化、孔子学院、少林寺等等,但在文学出版、影视、音乐、广告设计、画廊、计算机游戏等方面,我们以真正的文化产业的形式传播中华文明的成功例子仍不多见。归结原因,主要还是国内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单纯模仿和复制居多。没有创新的文化复制,无疑担当不起推动文化走向世界的重任。

启示与对策

上述窘境和疑问提醒我们,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盲目和假象,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最想呈现给外国民众的是什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文化怎样才能进入国际市场,走进人们心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围绕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和传播力三个方面下功夫。

1.推动全民文化自觉,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的感染力。

一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国民对本国文化的价值认同度。为促进全民文化自觉,国家和部分特殊群体首先应该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国家要做文化自觉的推动者。党的十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努力促使中国优秀文化在继承、改革、发展和创新中再创辉煌,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业。这表明了国家已经把“文化自觉”作为建设“文化强国”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政府保持高度文化自觉,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致力文化建设和发展,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才会激活全社会的文化自觉。

特殊群体要做文化自觉的引领者。传媒、影视、出版、网络、教育等文化传播机构,通过制作电视节目、影视作品、网络作品和文学作品等途径,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社会思潮和大众舆论导向。因此,相关工作者应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不仅要对文化有深刻认识,还要对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有担当。比如就文艺工作者而言,文化自觉最重要的是认识到自身文艺创造事关民族精神、社会道德、公民素质的塑造,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弘扬先进文化、发展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尽责尽力。

全民要做文化自觉的践行者。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核心是全民文化自觉。国家文化自觉和特殊群体文化自觉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发和促进全民的文化自觉。使公民不仅要在认知层面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文化,而且还要有情感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践行,将中国的文化精髓和文化精神,自觉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情趣追求之中,积淀成一种切切实实的文化素养。在对外传播中,一个国家公民的文化行为和日常生活的行为点滴,往往比任何言语上的表达和解释更有影响力。

2.传播文化核心价值,塑造中国精神,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谈到文化,解释有很多种,其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从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中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因此,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进一步建立文化认同,才是我们文化走出去的真正目的。

一方面,文化走出去的重点要以文化价值观为主。文化的发展不能回避思想层面、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文化走出去固然需要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固然需要推出感性形象和文化符号,但要真正发挥文化的影响力,重心仍然要聚焦在价值观念上。文化产品所要承载的价值立场、精神品格是根本和关键。因此,我国应尊重差异、寻求共识,提供更多既容易被世界理解又充分体现我国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特性的文化产品,让世界各国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让我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我们传播的文化价值观中最本质的要素应当足够清晰。一个民族的文化通常有其系统性与一体适用的价值观,虽然任何一种文化中都有无数的例外,但我们还是可以针对一个特定的文化进行相对准确的或广义性的陈述。比如,亚洲人普遍重视礼节、仪式和地位,与此相反地,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澳洲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等等则重视率直(轻视繁文缛节)及平等(轻视身份地位)。具体到中国,勤奋、重视礼仪、崇尚君子人格、讲究中庸之道等等都是中国人比较认同的文化价值观,这些价值体系都应该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点内容。

3.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的传播力。

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能直接产生文化软实力,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并在大众媒介上广泛传播,被他者普遍认同才形成软实力。美国主体文化是从欧洲文化那里继承、发展而来的,谈不上历史悠久、资源丰厚,但美国拥有雄厚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因此,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传播力的根本因素。

一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文化产品的丰富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固然重要,但不能狭隘、单一地理解为创作几部戏剧电影、开发一批动漫产品、发展若干文化企业。更为关键的是,大力提升原创能力,精心打造精品力作,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理念。我们创造的文化产品必须要凝结和体现中华文化的伟大智慧和普世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与国际主流价值观形成对话,去影响世界。这是中国掌握话语权,彰显文化感召力,塑造国家形象的前提。

二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著名歌舞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在中国的热映,对于我国文化产业运作是一个突破,从文化走出去角度来讲,却是欧洲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成功案例。它的成功经验就在于:一方面,通过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整合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动;另一方面,通过与当地文化机构合作,对本国品牌剧目进行本土化改造,在再创造过程中实现了文化走出去。因此,作为提高文化传播力的战略重点,要积极培育“外向型”传媒集团,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传播贸易,加强同国际知名文化机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文化精品,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

总之,让世界了解、认同中国的文化与价值追求,增强国家软实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加强国内文化建设,又要应对来自国际文化市场的合作和挑战;既要推出汉语、京剧、武术等文化符号,又要不断挖掘文化符号背后的价值理念;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发挥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力量。只有处理好这些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才会更加踏实、更加稳健。(作者供图)

「参考文献

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1.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方正出版社.2011.

③张志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N].光明日报,2011-10-28.

④王家新.运营模式的价值[N].光明日报,2011-11-17.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篇2

一、走进生活,学会观察

在作文课上,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谈作文色变”,这跟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仔细,对写作素材的不积累有很大关系。不管写什么文章,首先在心理上结了一个大疙瘩,没上战场先惧三分。导致产生写作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对作文认识不够和对自己缺少信心。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首先使他们认识到写作文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要说的话。作文没有什么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平时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启发他们思考,搜索写作素材。我们必须经常去训练我们的观察能力,用独特的眼光去“扫描”社会或自然。总之,观察是生活素材积累的前提条件。创作时,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

观察是作文的关键,观察的过程就是深入生活的过程,也是获得真知的过程。那么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呢?第一,观察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不但要了解改革开放,也要了解市场经济;不但了解下岗职工的忧虑与苦闷,也要了解上岗的探索与喜悦。第二,观察自然。我们不但要走进名山大川的雄伟与旷远,也要走进溪流如茵的清晰与雅致,满怀激情地拥抱那青春燕南北,长虹溢彩,金果飘香,白雪皑皑……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引发出一些自感自悟,使人文素养得到熏陶,良好个性得以形成,人格魅力不断升华……

只要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世界。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学生便会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写作,激情满怀,自鸣天籁。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诗人何其芳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生活中去积累素材。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人的本领再高,如果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难以写出好文章。许多着名作家大多经历了作品所描述的生活,能够历其境,经其事,所以写出来的作品能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作文所反映的生活面是十分广阔的,作文所能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为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学有所获,应注意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我还发动学生,课下搜索整理古诗名句、精彩片断,在晨读之时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背。我还把学生中优秀的文章整理成册,相互传阅,然后再让他们把搜索到的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小册子,这不仅为他们现在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为以后的习作埋下伏笔。

三、走进生活,感情悟理

紧紧贴近生活,生活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文章。其实文章成功的关键在于贴近自我的心灵。很多学生的作文仅仅是“生活的复印件”,压根儿就没有惊喜、沮丧之类的情感因素,自然写作主体鲜活的生命力难以显现,作文也就索然无味。而这种情感因素的生成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感悟越深刻,情感越丰富,作文的生命力也就越强。

教师可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中,让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还要用一颗敏锐善感的心去感受生活。当你帮助了别人时,不要把一个笑容、一句“谢谢”,当作很平常的东西,其实这里包含着一颗感恩的心;当你受到了挫折,不要自怨自艾,这是生活给你的馈赠,细细品味你会明白很多;看到别人吵架,不要当作一场闹剧,你仔细聆听一下他们的言论,考察一下他们的心理、动作神态,你会更深入地了解某个人或某件事……

引导、组织学生拎着录音机、拿着数码相机走出校门,到军营、街道、机关、工厂去采录各种声音,捕捉各种生活画面,感受时代的节奏。孩子在采录的过程中不仅耳闻,而且目睹、心思,受到了教育,经历了作文由“物”到“意”的转化。活动后,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练习作文,引导孩子经历由“意”到“文”的第二重转化,让学生不断学会品味、学会感动,感受生活的艰辛、成功的乐趣、集体的温暖和自然的情趣;让学生在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中获得激情,在对丑恶现象的鞭挞中体会义愤,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从父母的眼睛里读懂关爱,在和花草树木的对话中放飞梦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用心去感悟、思索,让学生“吾手写吾心”,给大自然、社会赋予生命的情感,学生的笔端才会流溢出有灵性和活力的欢歌。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

四、走进生活,走进作文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作文教学应当力除陈弊,让作文进入生活,让生活进入作文,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努力激励学生真实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在真诚拥抱生活的基础上抒发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愫,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这也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作文与生活相互联系,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篇3

“胸有框架”是重中之重

记得我在距离高考83天时才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成系统,十分焦虑。当时立马抓紧时间,将10多本书的基础知识整理成框架。事实上,整理的过程也是复习的过程,大家不要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自己整理完所有考点后,你会发现知识脉络在自己头脑里已经形成了。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

总结整理总体上以考纲为基准,具体到三科。政治,以各种政治名词和政治术语为中心进行整理;历史,以朝代为中心,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地理,则按照书本顺序,依次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整理,最好划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例如下面的两个整理方式:

同时,书中的细微材料也不能放过,比如在讲“村委会”时,书中明确提到:村中大事要提交村民大会讨论,而不是村委会。这个点经常考,所以大家在读书时要认真思考,挖掘考点,这样就把书读薄了。

借考纲一一突破考点

我觉得对着考纲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过关是最好的冲刺方法。例如,复习到政治考纲中的“货币”,你要能马上默背或者写出它的定义、本质和基本职能,再拓展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计算方法、影响以及表现。我自己是这样整理的:根据考纲,在书中一一找到政治名词的相关定义,然后在白纸上写下定义中的关键词语,订成小册子。

在记忆时,同学们要采取“层层剥笋式”的记忆方法。以地理农业区位分析为例,要先识记农业区位,然后对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别记忆。一定要理解之后再记忆。大家可以找一个典型的地区对其农业区位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理解记忆。考试时,题目要求对某一农业区位进行分析,大家自然就会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分析了;再联系已经熟记了的典型地方代表答题,思路就很顺畅了。

做题不忘发散

比如一道题是从文化常识的角度要求我们作答的,那么在做完题之后我们要想想从其他角度该如何作答。下面以2012年广东高考政治主观题第37题为例。

材料二: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果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参考答案: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3分)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要推动创新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3分)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所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3分)

拓展发散:将“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改为“运用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中党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使中国的文化产业走出去”。

参考答案:经济常识的角度:(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企业发展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改变文化产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集约型文化产业;(3)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贸易结构等),促进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文化产业与国际接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合作与竞争;(5)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6)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角度:(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应该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科学的规划,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2)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党应该不断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探索,使文化产业提升品位,积极走出去;(3)中国共产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和创新,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

这样发散,不仅扩充了视野,同时也复习了所掌握的知识。

错题中富含金矿

发挥不理想的同学要意识到你还有金矿没有被开发出来,错题就是你的潜在增分点。以60天为计,按5天解决一个问题算,大家依然可以抢在高考之前解决12个左右的致命疑难问题。

对于选择题,最好是直接剪下来,题目和答案解析分开贴在不同的本子上,复习时,就重新做一遍,反复训练自己的思维,反复纠错。对于主观题,大家一定要认真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对比、分析。主要从这几个细节入手:出题人出这题是想从哪些方面考查我?标准答案是从那几个方面考虑的?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有什么差距?在语言表述上,我的表达与标准答案有什么不同?核心和关键词抓住了吗?漏掉了哪些要点?当时我是怎样分析的?有哪些方面我没考虑到?为什么没有考虑到?这样的细节挖得越深,自己的答案就会与标准答案越来越接近。

选择性做题,归类比对

进行适量的常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大家可以在网上搜集本省尽可能多的联考和调研题练习。重点做选择题,最后一段时间做高水平的训练题也很重要,不必全写,只需写下关键词或者思路即可,然后对照答案检查。这样既训练了自己的思维,也节约了大把时间。

还要给大家一个重要的建议:大家可以把所有文综卷中的题目进行归类,将类似的问题归为一类,然后将答案抄在一起以比对区分,进行读、背、记。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篇4

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提升自办节目质量的助推器

基层广电媒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宣传报道实践者,都想使自己所办的节目好听、好看,有理想的受众,有不错的收听、收视率和市场占有份额,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但是因为多种原因,基层广电媒体走基层“灯下黑”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一座座地标式的大楼竖起来了,可从业人员却离真正的基层越来越远;一台台现代科技设备装备起来了,可自办节目却越来越缺乏生气。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业内人士有一些基本共识就是:深入基层不够,离“三贴近”要求还有差距;作风浮躁,职业精神倦怠;文风呆板,缺少群众喜欢的语言。现在,中央五部门联合部署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是一场“及时雨”,完全契合基层实际。按照中央五部门部署要求,认真搞好“走、转、改”活动,对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广电自办节目好听、好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力。

(一)走基层:做到“一身汗水两腿泥”,方能“脚板底下出精品”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老百姓听广播四五十年、看电视二三十年,对广电媒体倾注了关爱和信赖,他们希望从广电媒体中听到看到政府各种利民、惠民、富民的利好消息;期望从广电媒体中获得有用的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各种政策法规解读;盼望从广电媒体中得到各种愉悦和欢乐;也企望学习、参考各种他们认为对自己有启迪作用的典型。而这一切,都不是温室里培育的玫瑰,花盆里栽种的翠松。浮在上面泡“文山会海”,呆在台里靠从网上报上抄摘,是不可能采撷到“带露水的鲜花”的。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节目创优之根。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总是靠电话咨询采访,眼睛就看不清,耳朵就听不明,甚至会偏听偏信乃至出现虚假新闻;不到基层去,闻不到泥土的香味,从材料到材料,从网上到网上,思考就不可能深入,观点就难以出新;不到基层去,语言就会干巴、老套,表达就不可能到位,更不可能贴切、生动;不到基层去,群众冷暖不相知,爱怨不同情,感情就不可能投入。其结果就必然会使群众觉得广播节目不好听、电视节目不好看,最终也就必然会断开关键、摁遥控器离你而去。理智的广告客户也不会向收听、收视率低迷的媒体节目投放广告。没有市场的自办节目即使勉强维持,也坚持不了多久。因此,地方广电媒体的编辑记者,只有坚持走进基层,走进县乡镇村,走进厂矿企业、社区、学校、卫生院所和文化馆站,不怕“一身汗水两腿泥,不畏脚板底下磨起泡”,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视野胸襟;才能真正了解下情、了解民意,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也才能写出、拍摄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电节目来。

(二)转作风: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弯下腰”方可心贴心

基层广电媒体的从业人员按理说对基层情况不算很生疏,对基层群众也应该有一定的感情。但是,由于不少年轻从业人员从家门到校门再到工作单位大门,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养成一种心态浮躁、作风懒散、精神倦怠的不良习惯,有些人甚至怕吃苦、怕费神、怕恼人,从网上摘稿得心应手,自己写稿却东扯西拉,抓不住要领。常言道:“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不到基层去与老百姓沟通,就不可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感受不到群众盼富情。即使下去了,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了解不到基层的真谛。以这样的作风所采制的广播电视节目,当然不可能达到好听、好看的要求。因此,我们只有“俯下身弯下腰”,贴着基层的“地皮”,接着本土的“地气”,才能从车间中、田野里感受百姓情,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与人民群众心贴心。贴得越紧,交情越浓,所采制的节目才能因深入而生动,因真切而感人,因朴实而传神,因独特而被上级台采用或在节目创优中获奖。

(三)改文风:注重“短、新、实”才能远离“假、大、空”,说真话才能为报道添魅力

长期以来,基层广电媒体的新闻节目因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份量太多,成就报道因概念和数字太多,民生报道因事故和灾难太多,法制报道因图解政策法规太多等原因,养成了新闻从业人员写稿动辄摘领导讲话、抄会议材料、查网上资料等思维定势习惯,写出的稿子、生产出来的节目语言干巴巴,刻板生硬,标题口号化,写作公文化,有时前后导语还充满官话、套话、大话,群众听多了、看多了产生“审美疲劳”,不能入脑入心。其实,各级新闻主管部门一直强调要“三贴近”,再三告诫新闻工作者写稿要“短、新、实”,可因缺乏制度约束、缺乏经常的持续不断的业务培训,导致“假、大、空”现象屡禁不止,“短、新、实”凤毛麟角。尤其是一些长消息和专题片,套话连篇,冗长空洞,干瘪枯燥,索然无味;一些文艺节目追求另类、离奇怪诞,打情骂俏,语言粗俗;一些典型报道随意拔高,虚假不实,胡乱定性,夸大其词。这样的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受众当然认为不好听、不好看。广播电视新闻是最讲究短小精悍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半个小时信息量达30条左右,其中还有几条较长的重大重要会议和中央领导活动报道及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一般的信息报道却只有几秒、几十秒钟,而且语言都很精准通俗。我们基层广电媒体应该向央视学习,努力倡导清新的文风,多到群众中去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规范广播电视报道的使用语言,用清新朴实、明白易懂、生动鲜活的语言风格来增强广播电视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唯有深入才生动,唯有朴实最能扣动受众心弦。用群众语言来改进文风,人民群众就自然会爱听爱读爱看。

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优良传统亟带重新挖掘

新闻报道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新闻工作者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这个道理基层广电媒体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人都早已知晓,也知道“走、转、改”是新闻战线的优良传统。可是在社会浮躁、不少人急功近利的背景下,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被一些人淡忘。

(一)重“效”轻“绩”,为了拿积分,不愿走基层

现在事业单位都实行“绩效挂钩”改革,以往那种按行政级别按职称拿工资报酬的情况逐渐被“绩效挂钩”所取代。在基层广电媒体,薪随岗变,生产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都按件积分付酬、优稿优酬。下基层、跑农村,耗时费力,采制一档节目要花很长时间很多精力。虽然好稿有优酬,但因改革未到位,差别不大。于是,有些人为了多拿积分多得报酬,就呆在台里靠摘网闻,抄报纸、录领导讲话、剪会议材料、打电话采访录音做广播新闻;靠跑会议、跟领导录活动、泡开工、开业、竣工、剪彩现场、用资料图像做电视新闻。这些人认为这样“一天能生产几条新闻,而下基层几天只能生产一条新闻”,出于多得报酬多获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忽视稿件质量,重“效”轻“绩”,不愿下基层吃辛受苦“抓活鱼”、做好稿。

(二)重“上”轻“下”,为了让领导满意,不肯走基层

广播电视节目容量有限,就是一档20分钟的新闻节目,除去片头片花和垫乐、同期声,容量也就4000字,而现在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会议和领导活动仍然很多,大小会议活动都直接通知媒体派记者参加,甚至是有些领导不见扛摄像机的记者不宣布开会。媒体不派记者要挨批评,派了记者就要报会议和领导活动,这样就占了很多容量。于是,有些记者为了让领导和领导机关满意而忽视了让基层群众满意。重“上”不重“下”,平时不肯走基层、下农村。不“走”下去也就谈不上“转作风、改文风”了。

转贴于

(三)重“数”轻“质”,为了降低成本,不能走基层

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成本要远远大于纸质媒体,尤其是电视节目,摄录剪编设备及播音室、演播厅、各种灯光、音响等,都是高科技高投入高消耗的“三高”行业消费。如果再加上走基层的车油费、过卡费、住宿费、餐补费等等,生产一档电视节目比采编一版报纸所花成本要多若干倍。于是,有些基层广电媒体只注重稿件数量,填满空档,而忽视稿件质量和传播效果。为了节约成本,控制了采访车辆,削减了差旅补贴。再加上走基层采编的好稿报酬高不了多少,使得新闻从业人员不能走基层,“走”了个人也不划算。这便从运行机制上制约了新闻从业人员走基层。下不去、浮在上面,也就自然会出现作风、文风上的种种问题。

(四)重“企”轻“农”,为了图方便,不想走基层。“基层”这个概念比较宽泛,进社区、下企业叫“走基层”,下农村、下湖下海也叫“走基层”

相比之下,下企业是“点对面”的采访,企业大多在开发区和园区,离城不远,相对方便,可以叫被采访对象派车接送,也能在企业接受招待。而下农村、下湖、下海是“点对点”的采访,路途远,艰难多,身上要出汗沾泥巴,采访突发事件和下湖、下海弄不好还会有些危险。于是,有些媒体从业人员就重视企业而轻视农村,为了图方便、快捷而不想去农村。不接触最基层的农民朋友,也就不可能与农民心心相映,不可能采访到鲜活典型和学到生动的语言。

(五)重“利”轻“责”,为了创优获奖,不常走基层

广电从业人员都十分重视节目创优评奖,能被评定上政府奖项,不仅在本单位有奖励,而且还能申报更高一级的专业职称。而要想在节目创优中获奖,呆在上头采制会议和领导活动是不可能的。只有走进基层,广泛调查,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题材,精采细做,反复打磨,才有可能获奖。但有些人重利益轻责任,创优时能下基层,而平时大多时间却不下基层,仍热衷于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作风漂浮、文风呆板,使得节目质量长期没有提高。因此,我们基层广电媒体的从业人员,平时务必要常走基层,使“三贴近”变为“常贴近”。

三、“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重在深入实践

“走、转、改”活动的滚滚热潮,已漫卷全国,这项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生命力也在实践。我们基层广电媒体如何将此项活动制度化和常态化,如何确立长效机制,将要我“走、转、改”变成我要“走、转、改”,将“走基层”转化为扎根基层、设点联系长驻基层、更好地为基层服务。真正通过“走”的途径,实现“转”和“改”的目的。

(一)扎扎实实自上而下深化学习讨论,从思想深处切实解决好“依靠谁、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

这次中央五部门提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意见,是以往“三项学习教育”的继续,它的目的是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三贴近”的工作原则,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坚持正确导向,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不断提高新闻传播质量水平,树立新闻单位良好形象,更好地为“十二五”大局服务。我们基层各级各类新闻单位务必要认清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媒体融合时代的特殊性,学习教育不能“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更不能“文件发了、会议开过了,此后就不了了之了”。“转作风”首先要从媒体领导转起,要在媒体内部转变学风。学风不转,上级文件精神吃不透,“依靠谁、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解决不好,内部从业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内在的迫切要求,那永远走不出“轰轰烈烈走过场、认认真真骗上级、安安稳稳走老路、平平静静陷困境”的怪圈。因此,现阶段要按照中央五部门的部署,联系本地本媒体实际,认真制定好活动计划,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整改。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走、转、改”活动抓好,抓出成效。

(二)建立完善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与机制,使“走、转、改”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制度、机制对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至关重要,制度除了约束、规范功能外,还能产生动力、活力。比如说,怎样才能把体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与民生、法制报道各占多大比例,记者走基层该有哪些激励措施,各类稿件考核如何定分计酬,对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假、大、空”稿件该有什么问责措施,对故意疏远群众、淡漠群众、流离于群众之外、凌驾于群众之上的新闻从业人员怎么处罚,在职称评定、提拔使用、优秀先进评选和名编辑、名记者评选等方面如何体现向“走、转、改”业绩突出的人员倾斜等等,都应该建立健全明确的制度和量化考核机制,真正建立奖优罚劣的工作环境,有好制度好机制,记者就会踊跃走基层、尽心尽力转作风、改文风。

(三)经常开展一些有利于“走、转、改”的业务培训、新闻行动和主题活动,尽可能地多采用直播和连线报道,促进“走、转、改”落到实处

现在,基层广电媒体的从业人员“80后”、“90后”的人数较多,媒体要选择资深记者、百佳记者和阅评专家有计划地对年轻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老带新,以师带徒。还可以组织一些“走基层头条新闻竞赛”、“走基层谈感知专题演讲比赛”、“走基层沿海行、国道行、乡村行等大型新闻行动”、“走基层语言集粹展览”等活动,还可以请市民代表来电台电视台为编辑记者上课,请农民代表评节目等方式,帮助编辑记者把基层当课堂,把群众当老师,多写百姓故事,多为人民放歌。尤其是帮助年轻编辑记者学会仰视大众,增进群众感情,深入群众一线,学习群众语言,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走、转、改”的好传统就一定会得以传承。另外,直播和连线报道是广电媒体的强项,到基层去直播,与台里连线,从形式上就能保证沉下去,与群众面对面报道新闻。

(四)建立基层联系点,广泛开展蹲点调研活动

基层广电媒体要在本地区选择一些好、中、差的联系点,组织编辑记者结合栏目定位和特点,认真调查研究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通过与当地群众结对子、定点帮扶、双向互动、建立健全和培育通讯员队伍、实施报料有奖等方法,促使从业人员多走基层、常住基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

(五)加强城际间的合作交流,扩展走基层的范围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篇5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500字:仰观宇宙,俯察万物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得以借助电视、网络等手段以认识自然。但若把科技当做感知自然的真正途径,在我看来,不免可悲。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亲身走进大自然中,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才能够真正感知自然的美与力量。何谓“感知”?“感”即感受,“知”为相知。明白了这一点,便可知为何科技手段无法让我们真正地亲近自然,感知自然。电视可让我们知晓全球天气,网络可让我们将生物知识尽收眼底,科技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万物的一种极便利的途径。然而,这顶多可算作对与自然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认知。科技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它始终无法让人感受自然之美。正如孩子们从来不会为屏幕上的红花绿叶而欢呼雀跃,画家们从来不会面对电视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挥毫;同样,天气预报不会让诗人诗兴大发,生物纲目种属也无法让作家文思泉涌。作家迟子建曾说过:“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颗心脏。”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放下鼠标,离开电视,亲身走向大自然,方有望与大自然相感相知,相亲相近,让心灵得到美的洗涤。以亲身走进自然的方式,其意义还不止于对美的感知,更在于通过与万物的接触,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对自然长存一颗敬畏之心。人本为自然的一个部分,然而,工业文明的兴起,斩断了人与自然间的纽带。人们得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这便使人类对自然失却了敬畏之情,却添了一份征服自然的野心。试想,若只从天气预报中认知自然,又何谈对蓝天白云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识概括自然,又何来对花草树木的珍视与保护?过分依赖科技,却失却了对自然的亲身感触,使人类忘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于是我们肆无忌惮的破坏自然,制造出雾霾封城,河水重金属含量超标这样种种的荒谬事情。科技并没有让人与自然更近,相反,它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因此,唯有让我们重返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我们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静坐莲池旁,与莲花久久对视,莫奈才能创作出传世佳作《莲花》;走进马群中,与奔马朝夕相处,徐悲鸿才能在画中淋漓尽致地展现马的健美与力量。此二者,皆以亲身接触的方式,走进自然,想必这便是他们得以与自然相感相知,并从其中获取心灵的力量的原因。让我们走进自然,于天朗气清之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与大自然真正相感相知,相依相守。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篇6

何以出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这两个要求都强调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着力点,这与原有的以师为主的讲读式相比是明显的提高。这一着棋怎么“走”,事关大局: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出教材。即我们在阅读或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既要能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去“把握”、去“理清”、去“理解”、去“概括”,与大师对话,与人类最崇高的精神交流,从而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提升阅读素养,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现以我们对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的阅读教学为例来阐释之。

走近作者:《〈指南录〉后序》是一个传统篇目,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语一直是引导广大青年走向人生彼岸的灯塔。我们先让学生齐背他的这两首小诗《过零丁洋》和《扬子江》,然后用背投显示一首七绝《被逮口占》,让学生读过后提问:“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学生称好。又问:“谁写的呢?”学生猜“可能是文天祥的另一首”,我说不对;学生随后乱猜“岳飞”“陆游”“林则徐”,都不对。而后我告诉他们是“”,学生大为吃惊,刚才沸腾的教室一下归于沉寂。猛然间有学生醒悟,文天祥“文如其人”,做文与做人俱为楷模,令人崇敬!而汪虽则文好,但其人品却极为恶劣。对比之余,更能充分感受文天祥作为一个民族英雄的坚强伟大的人格和其文的惊天地泣鬼神。

走进之一:《〈指南录〉后序》中最为动人心魄的一段就是文章第四节的那十八个“死”。这是历来被认为最能表现人物品格、凸现作者形象和作品主题的部分。

师生对话讨论后,我发现学生有如下看法:对武人而言,文天祥这一路遇到的大多不是什么麻烦,这与功夫影视片中表现的相比差远了;对文人而言,又有些“夸夸其谈”,夸张过了头,有这么写文章的吗?更何况,文天祥一路还写了足以结集的诗稿,足可以说明他不是孤身一人,也并非日日“草行露宿”;处境未必到九死一生的地步,却煞有介事,小题大做,甚至把一些假设也当做了死地绝境。于是学生问:这一段是否有点“做”?教学中我们明确文章确有“做”的成分,并由此推而广之,一切的文章都是“做”来的――所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罢,作者对十八个“死”有点“少见多怪”或曰夸张。但是,文天祥作为一位状元为什么会这样写文章呢?

再讨论,再进行师生对话,学生最终悟出了比较满意的结论:

文天祥是读书人,他在仕途上比较顺利,他缺少苦难和死亡考验,特别是身居高位的读书人陷不测之地,经历那种曲折多变、一日数惊的离乱生活,在他确实“非人世之所堪”。当然,从行文也可以看出他的“迂”。可是,他在出入险境、颠沛流离中,就是那样认识生活的,他也就那尤缡档匕炎陨砀惺苄闯隼戳恕U因为文天祥的这种“迂”,他也就能如实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文天祥在此番经历中那百折不挠、万死不辞、视死如归的态度,与他此后正气凛然的就义一脉相承。虽九死一生而节操矢志不渝,读来令人彻心入骨。

走出之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走进经典,就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指南录〉后序》中提到:“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将以有为也”是一典故。一般而言,教学可就此为止。但我在备课时联想到,这一句后来经常在非常时期被人引用,也曾成为一些“英雄豪杰”失节变节的借口。语焉不详,会造成学生迷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师的教当教学生之不能之处。于是我在课前印出了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原文。

《张中丞传后叙》所记张巡、许远杀妻妾而食宁死不降,过于惨烈。古代争战,不以民生为计,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许的死守睢阳,对于平民百姓未必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这篇名作为我们留下了南霁云义薄云天的英雄形象。南霁云笑言“欲将以有为也”,应当理解为找寻机会向贺兰进明复仇,――因为拥兵自重自保的官僚军阀比叛乱者更。南霁云心目中,守睢阳的惨烈过程及城陷被俘,全是贺兰见死不救的后果,因而他的“欲将以有为也”合理合情。讨论中,学生对讲述这个典故极感兴趣。一番走出,让他们领略到书本之外的风光无限,语文课堂的梯度也由此生成。长此以往,学生能力得到拓展提升,思维思想的空间由此打开,在品读的过程中就不会人云亦云了。

阅读教学中“走进”“走出”的过程,其实是我们从过去以灌输知识为主的“规范化阅读”到今天以培养能力为主的“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探索。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缪健.文学作品阅读的意义谈片[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6(2).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篇7

目前,北京高校的留学生培养质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相关要求和内容并没有在留学生中广泛传播;留学生培养方案没有与时俱进,课程体系有一定的老化;留学生更多的学习的只是汉语语言,真正学习到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内容并不多;部分留学生聚集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中国学生和中华文化当中;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间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差别较大等。这些都是阻碍在京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文化“走出去”的视域出发,采用一定的合理化对策,更好地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就十分必要。

一、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

留学生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的持外国护照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士。①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知名高校众多,仅211高校就有26所,在中国所有大城市中位居首位。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京的各国留学生总人数已超过11万。②这么大规模的留学生的整体教育水平,对于北京首都地区高校的办学质量,对于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建设,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是推进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建设、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路径。目前,按照国家发展规划,京津冀正联手建设世界城市群。而建设世界城市群,就是要建设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和高端人才,代表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世界城市群是国际城市和世界城市的高端形态,也是世界一流人才的聚集地,其外籍人口数量以及外籍人口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常常作为衡量城市国际化的指标之一。世界著名的城市群外籍人口的比例通常都比较高,如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为中心的城市群等,其外籍人口比例通常都在10%以上。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留学生,对于提高北京的外籍人口数量,提高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建设水平,汇集国际一流人才,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是更好落实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抓手。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着眼点和根本途径,留学生教育本身就是特定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输出。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很多抓手和立足点。这些文化资源只有为留学生切实接受并进行传播,才能产生效果进而转化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就必须要有一批对中华文化充满高度自信并且能够令人信服地阐释清楚中华文化特质的人。③在京留学生学习完成之后,无论是短期学习,还是长期学习;无论是将来回国工作,还是就在北京工作。他们都可以把学到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去,较之他们国外的同胞,可以直接地、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内容,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们更有可能是拥护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国际友人,能更好地帮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声音。

最后,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也是丰富中华文化“走出去”内涵、保障文化“走出去”长远实效的重要一环。在高校留学生教育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外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中华文化“走出去”内容,对于培养知华友华人士、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战略意义。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好的传播途径,也需要传播正能量。传播要准确、深入,具有感染性,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在京留学生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北京接受高等教育,其价值观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他们能够认清中国在世界上所能发挥的巨大影响力,能够认清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在京留学生能够更加丰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具体内涵,同时在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才可能会一直支持中国的发展,保障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长远时效性。

二、文化“走出去”视域下北京地区留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北京作为外国人来华留学的首选之地,既体现着中国城市的传统文化特征,也展现着现代世界大都市的魅力。北京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发达和密集的地区,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其国际留学生的培养,也代表了中国的最高水平。但在留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在国际留学生心中的认可度还有待进一步加深。近年来,由于一些反华国家及不良媒体的误导,国际上依然有一些不利于中国的舆论存在,中华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要真正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形成强大合力。有学者认为,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留学生、出境游客、华人华侨等,这些都是展示中国形象的良好“窗口”。在京的留学生是中国“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群体。近年来,在京留学生正在逐渐汇聚成一个来自不同文化、代表不同价值观的庞大的国际队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是一个新的事物,而留学生教育多年来习惯于培养其“语言能力”的简单模式。从语言到文化,需要有一个转变过程,这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文化“走出去”融入到留学生的培养指导思想和课程体系当中,也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二是在京留学生培养的系统性不强。在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中,在校留学生的生源国发展不平衡(欧美国家的留学生相对较少)、学历层次较单一(主要是本科及短期非学历教育)、专业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汉语专业等)等。具体而言,在京留学生主要来自于亚洲各国和第三世界国家,来自欧美国家的留学生虽然也在增多,但相对较少。学历层次方面,不少留学生是短期的非学历教育,学历留学生占的比例仍然有待进一步扩大。大多数留学生集中在汉语专业,也就是说,大多数留学生到中国还是学习语言及其相近专业的“速成班”,并且大多数都是短期学习的“速成班”。和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正好相反,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大部分学习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各个专业。同时,在留学生的教育方式和课程体系方面,也是各个高校自己做主,相互之间没有参照性,在京各高校之间借鉴的也比较少,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

三是在京高校各自为政,没有从提高到国家文化整体意识的角度进行留学生教育。北京各高校间留学生的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具体成绩如何完全由各高校自己考核,缺少高校之间的对比分析。在一些国际教育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政府会对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进行宏观控制,另外,民间机构、社会舆论会在留学生教育质量评估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国政府对在京留学生教育质量的监控力度不强,缺少相关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介入,评估标准还不完善。同时在招生方面,在京各留学生接收单位依然各自为政,过于注重留学生教育带来的经济利益,片面强调争夺留学生教育市场,这往往导致恶性竞争,产生严重的内耗。这些都是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阻碍因素。

四是在留学生培养方面,在京留学生之间的校际交流和联合培养较少,文化“走出去”的专题活动就更少。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具有多样性文化和谐共生的特征。不同文化背景在交流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而在一个较具文化包容性的城市里,这种冲突则有可能化解,从而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和谐共处,构成一种新型文化。北京正是这样的城市,正在构建这样的文化。但部分留学生主动学习和交流的意识不够,如他们喜欢集中在本国留学生的小圈子里,其知识的获取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其未来发展和进步就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固然主要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但高校也有一定的责任。在京高校在联合组织留学生活动方面,大多还是学生自己组织,而不是高校主动的联合培养留学生的行为。目前,在京高校在国内学生联合培养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各种联合培养计划层出不穷。各在京高校需要创新文化“走出去”教育主题,在留学生之间的联合培养和校际交流方面,切实需要拿出更多具有实效性的措施来。

三、文化“走出去”视域下提高北京留学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对策

中华文化“走出去”背后代表了中国在世界的话语体系。话语体系代表了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自信程度和国际谋略,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实力和经济实力。提高在京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不仅对加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和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吸引国际化人才、加快京津冀建设世界城市群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完善和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全面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改革在京留学生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融入最新的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在京留学生教育中,要利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强大亲和力、感召力和丰富内涵,注重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引导,使中华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深深融入到在京留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在留学生教育中传播中华文化可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率,令其在愉悦高效的环境中完成学业,避免交际失误,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尤其是我们要仔细考虑和认真研究需要传播什么样的中华文化,什么样的文化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精髓,体现中国的核心价值和软实力。要把中华文化“走出去”与融入和适应世界政治格局新形势发展需要,与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使得中华文化在海外走得更加顺畅、更加长远。

第二,要增强文化“走出去”的民间力量,充分挖掘在京留学生的培养潜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一点,就是要立足民间。中华文化的根和魂都深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离开了民间的广泛参与,文化对外传播不仅失去了意义,而且也会失去内在动力。减少政府参与、淡化官方色彩,是当今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总体趋势,也是为减少别国误解和疑虑而采取的普遍做法。④充分挖掘在京留学生的潜力,提高在京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让民间力量和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达到真正的目的和效果。在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在国内留学生教育中注重文化传播,便是练好内功,可配合“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三,改革在京留学生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从源头上把关,优化录取和选拔机制,选拔更多优秀的、真正喜欢中华文化、愿意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生源。同时,严抓在京留学生教学质量、培养质量和管理质量,真正提高在京留学生的人才培养水平。创新留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不单单是停留在学习汉语和其他一些专业的简单阶段,更多地是扩大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丰富内容,强调留学生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知识体系的指导下,系统地、较完整地学习和领会相关内容。能够增进他们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

第四,改革留学生的内在比例结构,更多提高学历留学生的数量。如前所述,在全世界范围内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外国友人,是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首都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其中就是要不断提高学历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北京在扩大来华留学规模、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和层次、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促进国际化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但今后这方面的工作仍需要继续加强。中国提出,到 2020 年中国的来华留学生规模要达到 50万,其中学历生达到 15 万。⑤可以看出,即便是到了2020年,学历留学生占所有留学生总数的比例仍然不算高。而学历留学生更能够系统地学习中华文化知识,选择更多更加精细的专业。在对学历留学生进行教育时,更易达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深入融入的目的,更能够使用系统化、最新的指导思想和课程体系对其进行教育。这部分留学生更易成长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成为长期拥护中华文化的外国友人。

(本文为北京市教委共建研究基地项目“在京外国留学生跨文化融入与行为规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JXM-14001)

「注释

①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9号令:《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

②杜燕:《在京外国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今年规模将再扩大》,中国新闻网2015年2月6日,http:///edu/2015/02-05/7039550.shtml。

③韩业庭:《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日,第9版。

④周虹:《中华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去”》,《人民日报 》2015年1月22日,第5版。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篇8

关键词:和合文化;传统文化;大众化;国际化;继承创新

和合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的思想,历经千年,兴盛依旧,可见其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当然在新形势下古老的和合文化所呈现的样貌前所未有,所面临的问题也无比繁杂,和合文化自身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也有走向不同领域的趋势。

当下和合文化最为显著的一个走向就是由一种精英文化向大众化转变。其次是从国内渐渐走向国际化。最后,未来和合文化要得到长足发展就必然要走向市场化、产业化。

一、和合文化从系统理论化走向大众化

“和”字的使用由来已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之中。而对“和”的概念界定早在《周易》中就有阐述:“保合太和,乃利贞”这里的和就是指和谐顺畅,古人认为和谐就会让万物有序发展。孔子更是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和”乃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而“和合”二字的联用在春秋时期已然出现。对“和合”的概念进一步的阐释是史伯与郑桓公谈论西周末年的政局时提到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里史伯认为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基础,而“和”就是矛盾多样性的统一状态。至此“和合”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形式备受各派思想家青睐。

就在这如火如荼的和合文化探讨之中,一种理性回归现实的运动也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进而在实践中完善理论自身,所以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使得其要想发展必然要走向群众。和合文化在经过近代一批哲学家的整理研究后已然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尤其“和合学”的构建愈加使得和合文化趋向系统化和理论化。这种理论的成熟目的明确,就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纠纷。

对于和合文化的大众化趋势,上文说道其利处在于促进和合文化现代化转换,有利于其“老树开出新芽”。然而其有个亟待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持守和合文化的根与魂。和合文化就像一个大箩筐,无论你是建筑、企业管理、学校教育,还是歌曲、舞蹈、服装,无论你是民间的还是官方正统,无论你是中方的还是西方的,总之皆能装进和合文化这个箩筐。这就极大可能会导致形式主义的产生,文化的厚重感慢慢消解在各种争名逐利之中。我们凭借文化的力量争得物质利益,这无可厚非,然而不要忘记的是文化是我们的根,不能忘本。

二、和合文化的国际化

近年来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合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然备受关注,和合文化趁着这“走出去”战略的“顺风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众多人士的重视。

2014年9月国家主席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发表讲话指出文化交流是国家间交流的重要形式,强调了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意义,那么和合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要成分无疑备受推崇,这有利于和合文化走向国际化。另外,文化交流也是外交的一种方式,亲、诚、惠、容是我国的外交新理念,这个理念也同样适用于文化交流,而这个理念中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特征。换句话说这个理念就是“和合”的方法论的体现。

和合文化走向国际化舞台,首先是由于文化自信展示的需要,当今中国已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其文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然而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力推进,加之知识分子对传统优秀文化高度自觉,我们文化逐渐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外推转变。我们如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雄辩的证明我们的文化不是一无是处,我们有理由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其次,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为的就是突显大国实力。文化阵地的争夺是场无硝烟的战争,如今快餐、好莱坞影视、欧式建筑等在国内广受喜爱,这是西方文化的输入,也是西方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反观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则亟需提升,所以文化“走出去”显得迫在眉睫。

最后,当下世界矛盾错综复杂,正如张立文老师所说:“21世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冲突,概而言之,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五大冲突,并由此而引发了五大危机,如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而这五大危机的解决在张立文老师看来:“以和合学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为指导原理,打破狭隘的地区、地域、国家、民族、宗教等中心论观念,以自觉的全球意识来观照、筹划、设计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化解五大冲突和危机,使人人安身立命、享有和乐、和爱的生活。”因此,可以看出和合思想对化解当今人类的危机意义重大,这必然使得我国传统和合文化走向国际化的步伐加快。

在简单分析完和合文化走向国际化的缘由之后,接下来将对这种走向的利弊略作讨论。上文中提到和合文化的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进而也有利于增加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和合文化的国际化还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三、和合文化未来之路的前瞻性分析

哲学上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就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去哪里?关于和合文化的来历想必不用多说,学界早已对此达成共识,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反映,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可的人文价值。然而对和合文化我们得要问问它的未来要去往何方。

上文中我们探讨了和合文化“在路上”的几个方向,然而和合文化要发展要进步也需要开辟新路子,新方向。那么紧着就来探讨和合文化如何开辟自然联想到继承,再好的理论思想,如果失去了传承,道统丢失,就失去了根与魂,那么生命力也会枯竭。继承传统和合文化,就要防止两个对待文化的极端倾向,第一,就是文化中心论,唯我独尊,排斥打压他类文化。第二是,认为传统的都是要否定的,主张全盘西化。和合文化本身就不主张文化霸权的存在,所以不能把和合思想当做一种文化入侵的手段,不搞文化唯我独尊。另外要看到和合思想对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现实价值,不能断然否决和合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合文化,另外也不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

其次和合文化的未来还应该结合市场需求,理论再成熟,如果不能被市场需要,终究是无用之物。一个民族的精神理应是能够承担起这个民族的伟大事业的灵魂性文化,所以文化要得到进一步提升,就要如马克思所说让其成为一种物质力量,进而改造世界。在中国要发挥市场对文化的作用,还得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防止政府包办,另外还要防止市场的功利化消解文化的底蕴。最佳的模式是政府帮和合文化发展塔台,和合文化在市场中唱戏,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又注重保护文化的根与魂,不流于形式。和合文化产业的构建是当务之急,通过一系列和合文化产品,例如影视动漫、图书、娱乐节目等将和合文化传播出去,不失为上策。

因此和合文化未来科学的新走向需要顶层设计,合理规划。而对于和合文化如今已经开始走了的路,需要取长补短,让其走的更稳。总之,通过对传统和合文化走向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和合”理论的发展状况,为和合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2]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

[3]黄永堂.国语全译[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4]黄永堂.国语全译[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上一篇:坚持到底的名言范文 下一篇:经典空间留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