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范文

时间:2023-10-31 04:47:12

外国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篇1

关键词: 《题都城南庄》 Sudden Light 对比赏析

1.引言

中国唐朝诗人崔护曾写过《题都城南庄》,讲述的是他故地重访佳人不遇的落寞心情,以及对佳人深深的爱慕之情,并以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为千古传颂。而英国十九世纪的画家兼诗人但丁・迦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写了一首名叫Sudden Light的诗,贯穿全诗的是诗人故地重游所引发的对他妻子深深的怀念和眷恋。两首诗在主题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2.异同点

虽然两位诗人在时空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两首诗在主题和叙事上有惊人的相似。除了主题上的相似之外,这两首诗,虽隶属于文化传统及人文风俗等截然不同的两个国家,但在写作格式及写作手法上仍有相似之处。

第一,两诗中都出现了“门”这个意象。

崔护诗第一句“去年今日此门中”用一个“门”字便点明了地点;在罗塞蒂的《闪光》中,“I know the grass beyond the door.”

第二,这两首诗的写作格式整齐,都注重押韵。

崔护的这首七言律诗就暂且不提,因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中国古体诗的“黄金时代”,极其讲究诗的格律及用词。罗塞蒂的《闪光》共三节,格律严谨,ababa/acaca/adada韵式,每节各行分别为6、8、8、4、10音节,即3、4、4、2、5音步(第三节第二行破格为9音节)的抑扬格长短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蒋坚霞)。

第三,这两首诗都注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崔护在诗中将佳人面与春风中曳绽放的鲜红的“桃花”相互映衬:人人都知道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在此,桃花已退居次席,“人面成为主角”;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眼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罗塞蒂是19世纪英国“先拉斐尔兄弟会”(The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创始人,其绘画和诗歌无不追求自然、唯美、朦胧和浪漫。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他极力追求音、色等感官美,表现了极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他的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色彩丰富,充满各种感官上的意象,画意十足,同时音韵十分优美,极富乐感”(钱青:195)。

诗人在第一节中并不急于描写或表达他和妻子的爱是如何的缠绵和火热,他仅仅是用“I know the grass beyond the door,The sweet,keen smell,The sighing sound,the lights around the shore.”这几句诗从视觉、嗅觉和听觉三个方面来描述诗人曾来到的地方,清新自然,虽然环境的描写看似清淡,却蕴含了诗人厚重的感情。

在第二节中,诗人将燕子的飞起的优美姿态与佳人面纱旁落相提并论。从“that swallow’s soar”我们可以想象燕子惊起展翅迅速飞起的美态。佳人戴着面纱,给我们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美,带给人无限遐想。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戴着面纱的美人,在听到燕子翩然飞起的声音后,惊起翩然回顾,恰巧在此时面纱旁落。此时此景,岂一个“美”字可以形容?

崔诗中的“桃花”和罗塞蒂诗中“绿草”,均隶属于诗歌中的视觉意象。视觉意象是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意象,它是诗人对所见之景象的语言描述,是外在之象与内在之意的一种有机联系,逼真地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作品主题(谢艳明)。

虽然两诗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但两者间的不同也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虽然崔诗中的“桃花”和罗塞蒂诗中“绿草”同属视觉意象,但两者所传递出的信息却截然不同:春风“桃花”的桃花的颜色是艳艳的红,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热烈的感觉。在崔诗中,通过桃花,我们可以想象女子那娇羞的面庞,以及带给诗人的那种震撼之情;而罗塞蒂诗中的门外那“青青的草”,在那么恬静的绿色中,却暗含了些许的忧愁,让人看了在恬淡的同时也会有些淡淡的哀伤:哀叹自己不知道珍惜曾经拥有的东西抑或是哀叹那永不能倒流的时光。

其次,虽然主题上一致,相比较之下,罗塞蒂的诗却更胜一筹。

崔护的诗仅用一句“去年今日此门中”简单的平铺直叙来叙述事情的地点和时间。“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诗人通过这短短两句来说明其前后两次的不同遭遇,“桃花依旧笑春风”点明作者寻觅未果的状态:去年的桃花今年依旧在春风中绚烂地盛开:他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伤感,但桃花依旧而旧人早已不知所踪。这一强烈反差使得那种心情在字里行间流露了出来。这在诗歌创作中的确是一种创新,但该诗整体给人的感觉有些像无聊的记叙文,平铺直叙,缺少了诗歌的韵味。除此之外,崔诗中仅仅从视觉方面来展开,视角有些过于单调。

而罗塞蒂的诗就不同了。开头“I have been here before.But when or how I cannot tell.”便极富有浓浓的诗味。现在完成时的应用给人一种事情虽已完成,但其影响仍在继续的感觉。“我曾经到过这儿”,但具体的时间及原因“我”却说不出来,时间的缺失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但这周围的景色诗人却历历在目。罗塞蒂将绘画中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除了视觉意象之外(像青草、燕子等),他还从嗅觉、听觉等方面展开,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除了借助于自然景物,诗人在第二节摒弃了间接的视角,直接描述佳人“纱巾飘落”的美态。诗人于朦胧中内心感悟一道闪光,将“燕子飞起”、“爱人回眸”、“纱巾飘落”这往昔爱情中刻骨铭心的一幕瞬间照亮又骤然消失;第三节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渴望时光倒流,梦回萦怀的往昔爱情能够重现:“In death’s despite,And day and night yield one delight once more?”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互交织,多种视角的灵活运用。因此,这首诗更有诗意。

3.结语

两首诗除了主题上的相似外,都注重格律,格式整齐,讲究对仗;在写作手法上,都注重寓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但两者所传达的信息和描写视角也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的时候,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仔细品读诗歌的美妙韵味。

参考文献:

[1]胡雅玲.意象传递与诗歌翻译[J].武汉:世界文学评论,2009,(2):52-55.

[2]蒋坚霞.我读罗塞蒂“Sudden Light”一诗的四种汉译[J].武汉:世界文学评论,2009,(1).

[3]钱青.19世纪英国文学史[M].北京:外国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

外国诗两首篇2

关键词:诗歌 可译性 不可译性 叶芝 陶渊明

诗歌是最古老的、特殊的文学形式,是时代、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结晶,中西概莫能外。诗歌不仅包容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以最精炼、最智慧的语言形式,将现实与理想、时间与空间、情感与理智、情趣与境界融为一体。然而正是由于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诗歌的可译性一直是有争议、难以定论的问题。关于诗歌的可译性,争议由来已久。在翻译领域中,特别是在诗歌翻译方面,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争论一直存在。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一直是可译论者与不可译论者争论的焦点所在。

一、“不可译”论简要回顾

诗歌的“不可译”论的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意大利谚语云,“翻译者即背叛者”,表明诗歌最好不要移译。英国诗歌翻译家john denham的名言:“poetry is of so subtle a spirit, that in the pouring out of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it will evaporate.”(诗歌具有一种微妙精神,当你把它从一种语言译入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那种精神就会完全消失);他在《伊尼特》译本的序言中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 他认为诗歌的外在形式,即语言是无法被翻译的;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以再创作的手法再塑原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诗人robert frost说,“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歌即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西澄先生引用病夫先生的话,“神韵是诗人内心里渗漏出来的香味”,认为“没有诗人原来的情感,便不能抓住他的神韵”,把神韵说成神秘莫测的东西。茅盾先生在“译诗的一些意见”中认为:“外国诗歌中有可翻译的,也有绝对不能翻译的。而可以翻译的,也不过是将就的办法,聊胜于无而已。”他还说,“诗经过翻译,即使译得极谨慎和原文极吻合,亦只能算是某诗的‘译述’,不能视为原诗”。

说诗歌不可译,不无道理。但它并非主张不要译诗,而是强调诗歌结构的特殊性,因为“诗歌作为一个艺术完整体是无法肢解的,不可用其他形式替代,更不可用散文解释来替代”。

二、“可译性”再论

我们认为,人类的思维、语言和生活等方面有共性,中西语言文化也有共性,这是诗歌可译的基础。译诗的存在本身就表明诗歌具有可译性。诗歌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其意义也是可以移译的,虽然完美的诗译不是人力所及,但通过对原诗意义的再创造,译诗完全可以成为文学的重要部分。诗歌意义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不是给翻译设置了障碍,而是给翻译开了绿灯。诗歌的可译性是以意义的确定性为基础,又是以其不确定性为归旨的。

在诗歌的可译性上,刘重德先生指出,诗歌的可译性体现在:“第一,人互相之间存在着大同。例如,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共同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共同地表达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感情,共同的大自然、世界和宇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有灵犀一点通。诗可理解,诗可欣赏,诗可互译。第二,大量的历史事实已充分证明这种可译性。”

noam chomsky的转化生成语法可以被补充看作是语言可以互译的语言学基础,因为它认为,人类各种语言的深沉结构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相同的,语言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表层。转化生成语法旨在寻找人类语言可以相互转化的“黑匣子”——语言的深沉结构,研究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如果真有这个转化生成语法规则,一切语言都可以互译;正是由于不同语言的基本内核是相同的,语言之间的翻译是可行的。由此看来,外国诗歌和中国诗歌的内在结构有其共性。形式虽有差异,但都是为抒发感情而采用某种节奏和韵律。我们可以从以下两首中外诗歌略见中英诗歌意境表现的相似共通之处。

诗歌翻译学者许渊冲、方重、谭时霖、汪榕培等通过翻译把诗歌传播到国外,尤其在陶渊明诗歌翻译方面。在陶渊明田园诗歌中《饮酒》组诗最为突出。组诗和谐的音韵和整齐的句式体现了陶诗的形式美;深刻的寓意体现了陶诗的意境美。组诗不仅为国人喜爱,同时也受到广大西

方读者青睐。该诗歌译本多达二十余种,因此其极具中诗英译代表性。下面是从最具权威性的方重、谭时霖和汪榕培的译本中,选择了综合效果上乘的汪榕培的译本。《饮酒》(其五)是组诗之一,诗人表达一种隐居田园而不问世事的人生哲学。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rinking wine (v):my house is built amid the world of men,/yet little sound and fury do i ken./to tell you how on earth i can keep blind,/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i pluck hedge-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the evening haze enshrouds it in fine weather./while flocks of birds are flying home together./the view provides some veritable truth,/but my defining words seem to me uncouth. 首先,译文有意表现原文的节奏和音韵美,它基本上采用五音步抑扬格来表现原文的五言诗句;译文共十行,每两行换韵,即采用了aa、bb、cc、dd、ee的押韵方式,创造了声音美和形式美;第二,陶诗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用词朴实无华,译文因而选用常用词,读起来浅显易懂,保留了原文的用词特点;第三,意美的再现也很重要,意美包括诗歌的意义和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译文尽力重构原文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要在译文时再现原文的意美。譬如,“心远地自偏”是整首诗歌的灵魂,“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汪译本的表达与原诗的意境十分吻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描写诗人辞官归隐后平淡恬静而怡然自得的生活,汪译“i pluck hedge-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译文押韵,琅琅上口,传神达意;最后两句译得押韵,truth与uncouth,uncouth与原诗深邃含蓄相称和谐。

我们选择汪榕培的译本,是因为陶渊明诗歌英译不仅要考虑个别措辞,还要看整篇效果,而且考虑诸如形、音、意韵等方面的需要。汪译本在传神达意方面做得特别好,因为传神离不开形似,为了再现陶诗神韵,汪译陶诗时特别关注其韵式的可译性与转换。

读罢陶渊明这首诗,我们不免想起叶芝。虽然这两位诗人国度不同,时代迥异,但他们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不妨拿来对读。叶芝(william b. yeats)是现代英语诗坛当之无愧的大师,也是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诗作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茵纳斯弗利湖岛》)写于1893年,是叶芝的早期代表作。该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厌弃和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无限向往,具有鲜明的

浪漫主义色彩。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i will arise and go now and go to innisfree,/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 of clay and wattles made:/nine bean-rows will i have there, a hive for the honey-bee,/and live alone in the bee-loud glade./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there midnight’s all a glimmer, and noon a purple glow,/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et’s wings./i will arise and go now,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i hear lak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while i stand on the roadway, or on the pavements grey,/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独个儿住着,荫荫下听蜂群歌唱。/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从朝雾落到蟋蟀唱歌的地方;/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了,/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我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以上两首诗歌虽然一中一英,但其意境表达和遣词造句何等相似,“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皆具田园生活气息;“山气”与后者中间四句的意境大致可以互补。两位诗坛

匠所要表达的意境均为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浮尘世界,去过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表现了淡薄、宁静的情愫和远离尘嚣的愿望。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素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抒胸臆地抒发心声。许渊冲还把这首诗的意境类比为robert frost的tuft of flowers(《花丛》)。汪榕培(2000)将这首诗类比为英国女诗人katherine philips的田园诗a country-life(《乡间生活》)。他们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诗歌意境含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中英诗歌在此有不少共同之处。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英诗歌的共性,也可以看出两者的个性。例如,陶渊明中文诗歌双行押韵,一韵到底;叶芝的诗歌韵式是abab型。这两种韵式分别是中英诗歌最常用的押韵式样。中英文语言文字差异较大、各有特点,从源诗和译文上看,“中诗尚整,西诗尚散,译诗者固末自外也”。或者说,“由于中英语言在诗歌上所表现出来的形式、风格和文化层面不同,那么由这种形式、风格和文化层面传达出来的原汉语古诗文本意义和英译的汉语古诗文本意义也一定各有不同”。

中外学者的大量诗歌翻译实践表明,诗歌“不可译”之类的看法,就如同中国人不能外译汉语作品一样,疑似有片面之嫌。翻译学家s. bassnett & a. lefevere甚至说,“可译性”或“翻译是否可能”的讨论只不过是“大量的废话”而已。诗歌可译不可译,在某种程度上不取决于诗歌,而是取决于译者。在一些译者手中,所有诗歌或大部分诗歌都是可译的,并且都可以译得很好;在另一些译者手中,只有一部分诗歌是可译的,但有些译得好,有些一般;还有一些译者,诗歌在他们手中,不管可译不可译,都被译得很一般或很差。所以诗歌的可译不可译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译者的水平,正所谓“译可译,非常译”矣。作为译者,首先要加强中英文语言文化功底和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为世界文学的传播、世界文化的弘扬、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做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1] bassnett, s.& a.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 shanghai: sflep,2001.

[2]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3] 曹山柯.从中英语言差异性看《江雪》的十一钟翻译[j].外语教学,2004(5).

[4] 陈焰.外语与外语教学[j].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增刊),1996.

[5] 江枫,许钧.形神兼备:诗歌翻译的一种追求[j].译林, 1998(6).

[6] 刘重德.译诗问题初探[j].外国语,1989(5).

[7] 吕俊,侯向群.音美,诗歌翻译中不应失去的[j].外语研究,1996(2).

[8] 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序)[m].上海:中华书局,2002.

[9] 穆诗雄.跨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0] 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1] 王佐良等.英国文学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2] 许渊冲.中诗音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外国诗两首篇3

摘要宫怨诗创作在唐代十分繁盛,后代研究亦多,但对其在历代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则鲜有人提及。本文从历代唐诗选本这个角度分析唐代宫怨诗在不同时代的传播,统计出历代选家眼中的优秀宫怨诗人与宫怨诗作,并分析个中原因,以期对此类诗歌的研究有所推进。

关键词:唐诗选本 宫怨诗 传播 优秀诗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宫怨诗萌芽于先秦,发展于汉魏六朝,至唐而大盛。《全唐诗》所存宫怨诗400余首,作家200余人,李白、王昌龄、王建、白居易、李商隐等诗人,都著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宫怨之作。这些宫怨诗在情感特征、主题价值、审美取向上的独特性引人注目,而其风格特征、诗体形式、艺术技巧则呈现出统一性与自足性。所有这些都昭示着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与精力。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宫怨诗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如对唐代宫怨诗在历代的传播与接受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拟从历代唐诗选本中宫怨诗的选录,一窥唐代宫怨诗的传播情况,并借此统计出最受欢迎的唐代宫怨诗,以期对此类诗歌的研究有所推进。

一 唐人唐诗选本中的宫怨诗

在唐代,各具特色的唐诗选本都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宫怨诗,下面以颇具规模且对后世较有影响的《河岳英灵集》、《御览诗》、《又玄集》、《才调集》四个选本为依据,分析各个选本选取宫怨诗的情况。

在唐人的各种唐诗选本中,殷的《河岳英灵集》专收盛唐诗,共选取唐开元、天宝时期24位诗人的诗作234首,是较具规模的一部唐诗选本,并以体现了新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气象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在《河岳英灵集》中,宫怨诗入选数量并不多,共有8首,分别为:崔国辅的《魏宫词》(朝日点红妆)、《怨词》(妾有罗衣裳)、《长信草》(长信宫中草);王维的《息夫人怨》(莫以今时宠)和《婕妤怨》(宫殿生秋草);王昌龄的《长信宫》(奉帚平明金殿开);常建的《昭君墓》(汉宫岂不死);祖咏的《古意二首》(夫差日淫放)。这8首宫怨诗的入选都显示了非同寻常的意义。今人叶持跃曾根据46种历代唐诗选本进行过统计,并以入选频数及评价指数为依据,得出盛唐时代的优秀诗人有16人,著名诗人有15人。其中,《河岳英灵集》中的常建、李白、王维、李颀、高适、岑参、崔颢、孟浩然、崔国辅、王昌龄、祖咏等12人均属于优秀诗人。而在这12位优秀诗人中,创作宫怨诗较多的李白、王维、崔国辅、王昌龄等6人中,又有5人的宫怨诗被选录,而选录的这8首宫怨诗在各个诗人的创作中,亦属上乘之作,尤其是崔国辅的三首宫怨诗与王昌龄的《长信宫》,屡屡被稍后的选本所录。可以说,唐代宫怨诗创作中的部分优秀之作在《河岳英灵集》中得到了展示,由此也体现了《河岳英灵集》的开创意义。而稍后的《中兴间气集》竟未选录一首宫怨诗。相比之下,《河岳英灵集》在题材方面的兼顾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河岳英灵集》在选录宫怨诗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如,李白、戴叔伦二人的宫怨诗,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当引人注意,但《河岳英灵集》却未选录。与后世的选本相比,《河岳英灵集》的这一缺陷尤为明显。

成于中唐元和后期的《御览诗》是现存少数颇有规模的唐人唐诗选本之一。原本一卷,共30人,收诗310首,现存286首。所存诗的数量与《河岳英灵集》相差不多,收录宫怨诗13首,所占比例亦和《河岳英灵集》相当。但分析一下总体情况则可以看出《御览诗》与《河岳英灵集》不同的审美情趣。如:在选题方面,《御览诗》有感兴之作116首,艳情之作54首,边塞之作52首,酬赠送别之作51首,此外,尚有歌功颂德之作13首。从选诗数量上来看,《御览诗》吟咏女性之作(亦包括宫怨诗)最多,从中可见时人对此类题材的喜爱,这也与当时的创作实际相吻合。而入选的宫怨诗与《河岳英灵集》无一首重复,体现了《御览诗》编选者独特的审美观。为《御览诗》编选者所青睐的是下列诗人的宫怨诗:皇甫冉的《班婕妤》(由来咏团扇)、《班婕妤》(花枝出建章)、《秋怨》(长信多秋气),以及刘皂的《长门怨》二首。另外,不被《河岳英灵集》所选的杨凌的《明妃怨》,也被《御览诗》编选者选中。而这三人的宫怨诗也被其后众多的唐诗选本所选。可以说,《御览诗》的选诗风格以轻艳为主,偏爱齐梁诗体,从宫怨诗的入选情况来看,体现了选家对这一类诗的重视。

《又玄集》是晚唐韦庄的唐诗选本,选录的宫怨诗时间跨度较大,从盛唐到晚唐均有选录,除王昌龄的《长信宫》(奉帚平明金殿开)、杨凌的《明妃怨》、刘皂的《长门怨》(泪滴长门秋夜长)、崔国辅的《怨词》等再次被选录外,其他如元稹的《连昌宫词》、韦应物的《送宫人入道》、刘德仁的《悲老宫人》、于武陵的《长信宫》、杜荀鹤《春宫怨》等,则都是韦庄的首次发现。这些前人未选录的宫怨诗不但被韦庄所选录,在后世也多次被选录。

在唐代,另一部较有规模的唐诗选本为《才调集》。该选本为五代韦编选,共收录唐诗1000首,可以说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人唐诗选本。此集选录宫怨诗31首。除上述三个选本所常录的王昌龄、崔国辅等诗人外,《才调集》较多地选录了中、晚唐的宫怨诗。李商隐的《宫辞》(君恩如水向东流)、《深宫》(金殿销香闭绮栊);梁琼的《昭君怨》、《铜雀台》,都是首次被韦选录。

由上分析可知,由于选本时代不同,选诗标准不同,审美观念不同,造成上述四个选本选录宫怨诗的情况不同。但在差异之中也有共性存在。通过统计,至少被两个选本所青睐的宫怨诗有:崔国辅的《怨词》(4次)、《魏宫词》(3次);李白的《玉阶怨》(4次);王昌龄的《长信宫》(奉帚平明金殿开),3次;刘皂的《长门怨》(雨滴梧桐秋夜长),3次。其后,杨凌的《明妃怨》、刘得仁的《悲老宫人》、于武陵的《长信宫》、杜荀鹤的《春宫怨》、鲍君徽的《惜花吟》均入选2次。而最为选家所欣赏的是崔国辅的宫怨诗,四个选本共选录其诗作3首。其中,《怨词》被选录4次,《魏宫词》被选录3次。李白的《玉阶怨》则几乎被各个选本所青睐,共入选4次。王昌龄的宫怨诗虽只选一首,却被选录了3次。其余的诗人或有两首宫怨诗入选,或以一首诗而被选录数次。至明清两代,选录情况有所变化,一些诗人的宫怨诗被选诗者发掘出来,一些诗人的宫怨诗在新的审美情趣下消失不见,而有些诗人则仍保持着稳固的地位。

二 明人唐诗选本中的宫怨诗

在明代,唐诗选本的大量出现,使唐诗学出现了一个繁荣期。在当时众多的唐诗选本中,以高的《唐诗品汇》最具代表性,编选规模亦超越前代,影响也最大。此集凡九十卷,共选作者620人,诗5769首,分体编排。鉴于此集的代表性,唐代宫怨诗在明代的选录情况即依此为据。此集共收录127首唐代宫怨诗,选录较多、且受重视的是下列诗人的宫怨诗:

李白诗作10首:《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妾薄命》、《上之回》、《怨歌行》、《王昭君》、《白头吟》、《长信宫》、《长门怨二首》、《玉阶怨》;王昌龄诗作6首:《西宫春怨》(西宫夜静百花香)、《西宫秋怨》(芙蓉不及美人妆)、《长信秋词三首》、《长信秋词》(高殿秋砧响夜阑);刘长卿诗作5首:《王昭君歌》、《铜雀台》、《春草宫怀古》、《上阳宫望幸》、《长门怨》;崔道融诗作4首:《班婕妤》、《铜雀妓》(歌咽新翻曲)、《汉宫词》、《长门怨》;刘禹锡诗作3首:《团扇辞》、《阿娇怨》、《离宫怨》;崔国辅诗作3首:《怨辞二首》其一、《魏宫词》、《长信草》;王维诗作2首:《息夫人》、《班婕妤二首》;戴叔伦诗作2首:《独不见》、《长门怨》;皇甫冉诗作2首:《婕妤怨》、《秋怨》。

由上可以看出,《唐诗品汇》的选录特点有四:1、诗作数量多的作者,选录也多。如李白,他共创作了15首宫怨诗,优秀之作也多,高选便录了其中10首;2、即使诗作数量少,然艺术水平高的宫怨诗人也多入选。如王昌龄,他共创作了7首宫怨诗,数量并不多,但仅《唐诗品汇》就选了6首,这不但是对王昌龄宫怨诗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3、承继前代。如崔国辅、王维、皇甫冉三人,他们的宫怨诗在唐代受到欢迎,在明代同样受到高的青睐;4、高的独到发现。如戴叔伦、刘禹锡、崔道融三人,他们的宫怨诗在唐代几乎没有选家关注,在《唐诗品汇》中,却被各自选录了两首。另外,李邕的《铜雀妓》、齐的《长门怨》、陈子昂的《感遇》(荒哉穆天子)等初唐诗人的宫怨诗,也首次被高选录。中唐以后,孟迟的《长信宫》、《宫人斜》,段成式的《折杨柳枝词》、司马礼的《宫怨》、刘驾的《长门怨》、章碣的《东都望幸》、韩的《宫词》(绣屏斜立正销魂)、(宫门长闭舞衣闲)也被选入。总之,《唐诗品汇》对宫怨诗的大量入选,表明了高对这些诗的重视,这无疑会大大普及宫怨诗在当时与后世的传播。

三 清人唐诗选本中的宫怨诗

清代的唐诗选本以较为常见的、影响较大的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和《唐诗三百首》为代表。由于受到选录规模的限制,两者所选的宫怨诗数量并不多,《唐诗别裁集》仅27首,《唐诗三百首》仅14首。但两者却都选录了一些代表作家的优秀作品。如《唐诗别裁集》选录了常建的《昭君墓》、李白的《妾薄命》、刘长卿的《铜雀台》(娇爱更何日)、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元稹的《连昌宫词》等。而被前代选本所青睐的杜荀鹤的《春宫怨》、崔国辅的《魏宫词》、《怨词》;王维的《息夫人》、崔道融的《班婕妤》、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西宫春怨》等诗作,也被沈德潜所选。《唐诗三百首》所选录的宫怨诗有:杜荀鹤的《春宫怨》、李商隐的《宫词》(十二楼中尽晓妆)、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李白的《玉阶怨》、王昌龄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刘方平的《春怨》、顾况的《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刘禹锡的《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白居易的《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张祜的《赠内人》、杜牧的《秋夕》、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等。可以看出,相比之下,《唐诗别裁集》的选录更具有代表性,对诗人宫怨诗代表作的选择也更接近于事实。

综上所析,被以上选本所青睐的宫怨诗人有:王昌龄、李白、崔国辅、崔道融、常建、白居易、杜荀鹤、鲍君徵、戴叔伦、刘长卿等人,最受欢迎的宫怨诗有《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魏宫词》(朝日照红妆)、《怨词》(妾有罗衣裳)、《玉阶怨》、《铜雀台》(娇爱更何日)、《息夫人》(莫以今时宠)、《班婕妤》(宠极辞同辇)、《昭君墓》。当然,宫怨诗在上述不同时期的选录情况只代表了选家的个人观点,具有偶然性。但上述几个选本,或在当时流传甚广或对后世影响较大,其选中的宫怨诗被广大读者认识、阅读、欣赏,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此外,由于编选者各自的审美情趣的不同,上述的宫怨诗只是唐代优秀宫怨诗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全面反映宫怨诗的创作情况,如王建、张祜、王涯等人的宫怨诗所选较少,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宫词》创作数量多,而且影响也较大,相对于数量较少的宫怨诗来说,《宫词》中不含宫怨的部分受到重视。再如,创作宫怨诗较多的李商隐、杜牧、李咸用、元稹等人,他们的宫怨诗在后世也不受重视。李商隐、杜牧的宫怨诗不被后人看重,大概是因为宫怨诗在其整体创作中水平不太高的缘故,不足以与其代表诗作相抗衡,所以未能入选;而李咸用、元稹的宫怨诗创作并没有代表唐诗的标志性风貌,所以也遭到冷落。

参考文献:

[1] 吴雪伶:《唐代宫怨诗研究述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第2期。

[2] 傅璇琮、李珍华撰:《〈河岳英灵集〉研究》(前记),中华书局,1992年版。

[3]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 申东城:《〈唐诗品汇〉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5] 孙琴安:《唐诗选本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外国诗两首篇4

关于儿童该不该背古诗有两种意见。

我先不说我赞成哪一种,每次说到背古诗,我就回想起小时候爸爸教我背古诗的情景。

印象最深的一次,1980年元旦早晨,我躺在床上问爸爸,今天开始是不是就1980年了?因为之前都是一九七几年,1980年这个说法让我特别好奇。我爸爸说是啊,他一高兴,就说要教我背诗,我觉得新鲜得不得了。

那时候,我能背诵的诗就是什么“白日依山尽”啊、“床前明月光”啦,“春眠不觉晓”……,一听爸爸要正儿八经教我背诗,高兴得不得了。“白日依山尽”这样的诗再来它一打都没问题。没想到,我爸教我背的是杜甫的诗,一首《蜀相》、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蜀相》是写诸葛亮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写杜甫自己的,爸爸给我念了一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接着,他大致解释了一下意思,老实说我也听不太明白。我当时就只有一个印象:《蜀相》说的是“诸葛亮好可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的是“杜甫好开心”。其他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比如,诸葛亮的祠堂有柏树和有黄鹂鸟,诸葛亮是一个老臣,仗没打赢就死了。杜甫的老婆容易发愁,青春不是年轻的意思,而是指春天。还有最后两句有好多地名,什么什么峡,什么什么阳,具体我也搞不清楚。这些东西就像碎片散在我脑海深处,但是印象很深。后来我上了大学,真正从《杜甫诗选》里读到这两首诗,这些碎片一下子全部串起来,句子脱口而出。这时候,柏树、黄鹂鸟、青春,什么什么峡,什么什么阳,全都不是问题了,全都理解了。

我的注意力转到另外一些问题上去。比如“映A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小草很绿,黄鹂鸟叫得很好听,看着、听着不是很舒服吗?可杜甫为什么要说“自春色”“空好音”呢?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又比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明明在四川,怎么一眨眼就穿过三峡,回到洛阳了呢?真是跑得比飞机还快呀!

爸爸教我背这两首诗时,我从来没想到这些问题,也没有问过他,为什么不问?我觉得这里面没啥要紧的东西呀。等我长大之后,我觉得这两首诗的好处就在“自春色”“空好音”,就在杜甫跑得比飞机还快这些东西上。“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出了寂寞,这是一种美丽背后的寂寞,武侯祠的景色很美,但空空的,无人关注。这是武侯祠的寂寞,也是诸葛亮的寂寞,更是属于杜甫的寂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种“超音速”当然不可能,这是杜甫的想象,但他为什么可以这么想象、这么写?因为杜甫太想回家了。“安史之乱”使得他在外面漂泊那么久,现在动乱结束,可以回洛阳去了,正所谓归心似箭,作者的“心理速度”远远超过了当时交通工具所能达到的速度,这是想回家的狂喜造就的“超音速”。

正因为我小时候背熟了这两首对于儿童来说不太容易的诗,我长大后读到它们,就能迅速越过字面和知识性的内容,去体会某些词语的“文学”意味和诗人的深刻用心,这样理解古诗,不是更快也更深透了吗。

我来总结一下,儿童背古诗背得越熟,长大了对诗的体会就更深,更容易进入诗的世界,更容易和诗人产生共鸣。正因为你已经过了背诵一关,你才会更加留意靠背诵不能解决的问题,靠背诵无法理解的诗意,这就是背诵古诗的价值所在。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地把古诗背出来呢?我觉得可以分几步走。第一步是彻底弄清诗中每个字词、典故的含义。我们就以刚才说的杜甫《蜀相》为例。“丞相祠堂何处寻”,你得记住,丞相指的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锦官城外柏森森”,你得记住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指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有朝一日统一天下。“频烦”指的是多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两朝,是指蜀汉昭烈帝刘备一朝,和后主刘禅一朝,“开”就是开国,指帮助刘备开创蜀汉的基业,“济”就是扶助,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继续扶助刘禅治国。“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诸葛亮多次出兵讨伐曹魏不成,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所以会使得后来的英雄倍感惋惜,泪湿衣襟。把这些关键词语和典故、历史背景搞明白,才能轻松背出整首诗。第二步,可以先背诗中最有名的句子。比如这首诗,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最有名,先把它记住。假如没有特别的名句,背律诗的话,可以先背中间两联,因为中间两联对仗,比较容易背诵,然后再加上首联和尾联,也就是开头两句和最后两句一起背。这样容易把整首诗背出来。第三步,为了防止遗忘,要把整首诗从头至尾反复诵读,直至烂熟于心为止。过了一段时间,还可以拿出来再温习温习,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了。我们看电视上、生活中,有些人可以熟背很多古诗,这都是平常用功的结果。如果你有志于古诗词创作,那更要背大量的诗,只有充分地积累,才可能写出古意盎然的诗作。

我现在常常后悔,当年没有让爸爸多教我背几首古诗,所以,我16岁没有机会成为武亦姝,40岁还混在大学教书。不过,也有值得自豪的事情,我身后的书架上摆放着三套杜甫全集,爸爸不用再教我背古诗了。

外国诗两首篇5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非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翻译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含蓄、简约和微妙见长。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意象”一词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认为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诗即意象。因此,从翻译角度上来讲,译诗即译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对于前者,译者一般采取直译法,在保留原诗意象的同时再现原诗意境;对于后者,译者应善于变通,必要时可舍“形”取“神”,以保留原诗意境。

1.意象的分类

对于意象的分类,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笔者从意象是否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这一角度出发,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前者指诗人运用描述性语言,把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客观事物记录下来,以表达自己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意象常以具体代抽象,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客观事物不带特定文化色彩,如《滁州西涧》中的“草涧黄鹂树春潮雨野渡舟”等。后者指诗人运用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如中国特有的人名、地名、花鸟树木和典故等,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营造独特的意境,反映真实的生活情境。“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谢天振,1999)。文化意象的形成是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各种文化因素和个人经验融合的结果。例如,“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古诗英译时,译者必须首先区分不同的意象,并对不同的意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两类意象在古诗英译中的处理方式

(1)非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非文化意象运用得最为广泛。这一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有“借景抒情”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诗人都善于“借物咏志”;二是由于汉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奈达指出:“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可能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之间的区别。(As regards Chinese and English,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ast in linguistics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郭建中,2000)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可描述几个形象,创造一种意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只用十个汉字,就勾画出几种重要而典型的形象,整首诗所要表达的那种旅人早行的情景便宛然在目,栩栩如生。

对于这种非文化意象,译者必须如实再现,不得妄自添加或删减。这是因为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具有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对于大部分常见事物会有相似或相同的感受。在古诗英译中,译者应该借助形象思维,在脑海中构建原诗意象,细心揣摩,得其神韵后在译语中找到对等的意象,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既保留原作的意象,又再现原作的意境,做到“形神兼备”。

以唐诗《春晓》(孟浩然)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吃多少?”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春天是诗人的永恒主题之一,它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英语里也有“Spring,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这类诗句)。下面是翁显良的译文:

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ed its fury.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s!

为了保住诗歌中的意象,他不惜改用散文的形式,这种译法的优劣且不说,但这首诗不但形式全无,连全诗的意象也被破坏殆尽。如“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一个cry全然没有了莺歌燕舞的情趣,给人以乌鸦聒噪的感觉。再如“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一句,风雨何来“愤怒”?总之,原诗的喜悦和淡淡的惆怅变成了深深的哀怨和愤恨,笔者认为理解有些偏差。再来看丁衡祁的译文:

A Refreshing Morning in Spring

Waking on a spring morn’after a sleep tight and sound,

I hear bird in the trees 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

There was a rainstorm last night,sweeping across here,

What a lot of buffeted flowers are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首先,丁译基本保全了原诗的形式和意象。其次,他用了“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处处闻啼鸟”一句。通过使用头韵ch,表现鸟的叽叽喳喳声,透出屋外一派春光明媚的气息,同时也是诗人欢快心情的写照。最后一句用了“scattered”准确地传达了“花落”的意思,对比翁译的“fallen”一词,传达出了完全不同的心境,笔者认为更胜一筹。

(2)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以及对于某些相同事物的相同感受,让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对于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描写,因而译者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处理某些非文化意象时,可采取直译的方法,既保留原作的意象,又再现原作的意境,做到“形”“神”兼得。然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事情就远非如此简单。此时,若一味直译只会歪曲原诗的文化意象。在这方面,国外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译便是例证。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民族图腾民间传说和典故等同英美诸国相去甚远。独具特色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及传说、典故等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就为古诗英译者设置了一道无形的绊马索。对此,王佐良深有感触地说:“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语,而他面对的却是两片文化。”(王佐良,1989)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某些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形象思维在脑海中予以再现,领会其所要传达的寓意,即它所要体现的意境,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变通手法,尽可能用目的语再现原诗的意象和意境。例如: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的《春怨》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但并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层重叠,极尽曲折之妙,直至最后“辽西”出现,读者才豁然开朗,领会全诗的意境:唐代的连年对外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巨大痛苦。诗中“辽西”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既指丈夫,又指边疆,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因此,译者处理好这一意象是译好本诗的关键。Fletcher将该诗译为:

Oh,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在此英译中,“辽西”被译成了“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辽西”作为全诗的中心意象已荡然无存,读者无法看出唐代连年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痛苦。相反,译文在意境上增添了一层风花雪月的色彩,可谓“形”“神”两失。这是因为译者不谙中国地名文化,没有进行形象思维,不能再现原诗的意象,未能体会原诗的意境。而另一位译者,Bynner意识到“辽西”是一个文化意象,将其音译为“Liao-his”: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is

To join him there,they wakened her.

很明显,这样处理仍无法使英语读者理解Liao-his(辽西)的文化内涵,只好在译文后加上“Liao-his,in ancient China,refers to the frontier where soldiers were stationed to prevent invasions from other countries;it is usually the token of a battlefield.”这样的注释。然而,正如吕叔湘所说:“读诗非加注不明,则如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吕叔湘,1980)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处理方式的缺陷,许渊冲进行了“意象对等”处理,将全诗译为: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在许老的译作里,“辽西”这个寓意深刻的中国文化意象由英语意象“the frontier”代替了。这样,不仅原诗的意象和意境在译作中得到了再现,而且降低了英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许译比Fletcher和Bynner的译文高出一筹。中国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引经据典,常常通过典故来构建文化意象,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或反映特定的社会现实。但外国读者对中国典故所知甚少,原诗通过典故所建构的文化意象很难在译诗中得到再现。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善于变通,做到舍“形”取“神”。许老译诗不仅重视传神达意,更善于传递原作的言外之意。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 有一句名言:“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者,译之所失也),不管这句话是否合理,它还是道出了诗歌翻译的难处。中国古诗更有其“主题多义和朦胧美感”(吴晟,1994),成为翻译界的一大难题,而这一特点正是通过精心构筑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因此,翻译中再现中国古诗神韵,意象的传递是关键也是难点。笔者就中国古诗意象及其英译作了初步的探讨。译诗时,译者随时都应将意象的翻译置于首位。意象的翻译因其“以幻写真”和语言文化差异必导致意象的失落,译者在重构意象时,要准确理解原诗意象及其文化内涵,同时还要积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尽量使译文意象走向原文意象,使译文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一方面要认识甲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作者的思维状态与境界,一面要认知和掌握乙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语言表达的潜能与限制”(叶威廉,1992)。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共性决定译者可以直译非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个性要求译者在处理文化意象时采取变通手法,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具体为抽象,既不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又保留原诗文化意象的意,必要时还可淡化原诗意象,舍“形”取“神”。翻译的效果取决于“情”和“境”的完整再现。个体意象的翻译要符合“情”与“境”传达的需要,微观层面上的改变只要不损害意境,便是可以接受的。

参考文献:

[1]陈月红.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问题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3,(2).

[4]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7]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8]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9]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1]吴晟.中国古代意象诗的哲学探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4,(3):51-59.

[12]姚振军.“原始语言”与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对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

[1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4]叶威廉.中国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

[15]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16]张光明.英汉互译思维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外国诗两首篇6

陆游《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虽然都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诗中也都流露出对世事的感慨,但是由于《书愤》写于他闲居山阴失意之时,所以诗中多愤激之情,诗歌慷慨悲壮。

陆游 《书愤》陆游《书愤》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中第一单元,单元赏析指导,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由于诗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和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陆游《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虽然都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诗中也都流露出对世事的感慨,但是由于《书愤》写于他闲居山阴失意之时,所以诗中多愤激之情,诗歌慷慨悲壮。

一、教学目的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2.白描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1、导入搜集古今忧国忧民诗人的材料同学互相交流,下面让我们从陆游的《书愤》中一起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2、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3、背景介绍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4、诗歌鉴赏(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2)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此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明确: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4)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AA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5、总结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6、赏析《临安春雨初霁》7、作业背诵诗歌。课外阅读:沈园二首。8、巩固练习 明确下面这首诗歌作者谢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了怎样的“心中情”?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题即表现离愁。此词是深婉词风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写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离情别绪,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优美,读来令人神远。上片写行者在得意去梅残,草薰风暖的春天在别馆与恋人离别。他初不经意,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仿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居人望归的愁情。居人望尽平芜,望断春山,不见行者;行人还远在春山之外不知何处,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见。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传教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以不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信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

外国诗两首篇7

关键词:英诗汉译;完美;三一致

中图分类号: G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1297(2008)09-074-02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教学,也是文化教学。许国璋先生常说“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吸收了语言。”许先生的高足刘润清(北外英语教授,博导)也说“除了语言信息外,百科知识成了对成年人的一种挑战,这叫做intellectually challenging。”两人一致主张“以知识的力量吸引学生,以内容激励学生,用智慧的威力征服学生。”(刘润清,1999:323,VI)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学是语言的精华,而诗歌乃文学之冠(Poetry is the crown of literature),这应该是中外共识。所以我在英语教学中,经常结合语言点讲授名诗佳句,营造文化氛围,以诗的魅力打动学生。同时还注重诗歌翻译,这既能巩固语言点,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语感,领会语言精髓,还能提高翻译能力和英汉两种语言水平,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英语名诗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精品。译诗要保持原诗丰姿,理应尽善尽美,不容有失。笔者在读诗译诗时,常想起辛弃疾《贺新郎》的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译诗如“我”,原诗如“青山”,倘两者均妩媚多情,交相晖映,则读者在读此种英汉对照诗歌时,将得到双倍的美感享受。可惜如今译诗界难抵社会浮躁之风,坊间虽不乏英汉对照诗歌译品,却难觅精品,完美译诗如凤毛麟角,而粗制滥造之作比比皆是。麻雀一窝又一窝,凤凰何少尔何多?完美译诗何处寻,寂寞梧桐待凤鸣。

为催生完美译诗以与完美原诗相媲美,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三一致”译诗法,即译诗,特指译英语格律诗,须遵循三个基本一致:1.诗情一致,清词丽句如原诗;2.字(音节)数一致,量体裁衣形相似。3.韵式一致,域外之音宜保持。

一、诗情一致

想必对此鲜有异议。诗言志言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原诗拨动译者心弦,译诗向读者敞开心扉,并以堪与比肩之妙语打动读者,此乃天经地义。但若译者大意或不顾及原诗风格,也有损诗情诗意。如亨特(James H.L. Hunt 1784--1859)的Jenny Kiss’d Me《珍妮吻了我》,此诗为叠句(refrain)短诗,首尾重复Jenny kiss’d me,译诗也应重复,即开头结尾均应译为“珍妮吻了我”。但有些译者,包括有位诗译名家没有这么译,开头为“我们会面时”(黄杲,1998:163)等等,致使原诗风格不存,原诗作者匠心何在?

二、字(音节)数一致

恐非议如潮。不少人会认为限制字数会束缚思想,何如随心所欲,信笔译出,省时又省力,何必“戴着脚镣跳舞”( 翻译新论,2003:106)舞姿难以婆娑轻盈。殊不知闻一多先生说“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缚束。”(闻一多,2003:331)一行诗的字(音节)数是格律的基础,焉能等闲视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每行均为十音节(抑扬格五音步),而汉字一字一音,字即音节,译成十字岂不美哉!可有人每行竟译成十六,十七字!如莎翁十四行诗常被引用的第十八首Sonnet 18(F.T.Palgrave,1929:12)原诗如下: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e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拙译如下:

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

但你更可爱也更温婉:

暴风狂摇五月的嫩蕾,

夏天匆匆期限又太短。

有时太炎热天眼灼灼,

常常失光彩金颜黯淡:

美人美物其美终被夺,

遭变故或变迁的摧残。

而你永恒夏天不凋零,

玉貌花容将永吐芬芳;

死神休夸你蹈其阴影,

你与时同驻不朽诗行。

只要人能呼吸眼能见,

此诗流传,你生命绵延。

最后四行有人译为:

死神也无法夸口让你在它的阴影里逗留,

当你在这不朽的诗句中永远地生息留守;

只要人类还在呼吸,只要眼睛还在阅读,

我这首诗就会存在,你的生命就会存在。

(最美的诗歌,2006:38)

这是“最美的诗歌”吗?

然而遗憾的是十音节译成十字遭到某位现代格律(“以顿代步”)派诗译大家的反对,他(们)认为:此类英诗每行为十音节五音步,而十个汉字的诗行“往往仅含四顿”(黄杲,2001:18),十字四顿与十音节五音步不对应,要想达到五顿则需十二、三个汉字。于是每行多于原诗两、三字(音节)的译诗就盛行起来。当然其中不乏佳译深受读者欢迎,且名篇精品屡获部级顶尖大奖,如鲁迅文学翻译奖(杨德豫,屠岸),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黄杲)等等。笔者喜爱该派大师的作品,但不免有时觉得有点美中不足―――若字数稍多,则节奏易缓。

“顿”是什么?顿是节拍,即闻一多所说的“音尺”,孙大雨的“音组”,是基本节奏单位。每顿所占的时间大致相等。但分顿却有争议。何其芳说五七言诗中五言三顿,七言四顿。“两字一顿,最后以一字为一顿,读时声音延长”(何其芳,1958:57)而卞之琳则认为四六言体系以二字顿结尾,五七言体系以三字顿结尾,即五言诗两顿,七言诗三顿。解放后,在提倡新诗格律化方面,何其芳被公认为影响最大者。卞之琳是译诗界现代格律派的集大成者(集理论贡献和翻译成果之大成)(翻译新论,2003:94)。两位诗坛领袖是好朋友(与李广田一起合称“汉园三友”),但在分顿上有了分歧。

笔者认为两者都有道理。何其芳侧重书面语,特别是传统五七言诗,而卞之琳侧重现代汉语口语。故分顿是灵活的,五言可两,三顿,七言可三,四顿,关键是看你怎么诵读。笔者通常译十音节五音步为十字五顿,以完美对应原诗节奏。之所以是五顿而非四顿,乃巧用一字顿的结果:在强调某字时声音延长即为一顿。其实九字亦可为五顿,如上面笔者所译莎翁商籁诗第18首。诗是精练的艺术,精练就是美。《闲情偶寄》中说“意则期多,字惟求少。”(李渔,2001:90)罗马尼亚诗人鲁布拉卡说:“一首诗的质量往往能因为简单的数量删减而直接提高。”(谢文利,1989:423)字数才是硬指标,不可随意增添,十音节译成十一字为极限,十二,三字则嫌多。

三、韵式一致

英诗中常见的韵式有三种:1. abab(交韵,朱光潜称之为“错韵”)2. aabb(随韵,朱光潜称之为“平韵”)(朱光潜,1982:122)3. abba(抱韵)。而中国读者所熟悉的是双数行押韵和“随韵”,于是许多译者因此弃“交韵”和“抱韵”而不用。笔者不禁要问:英诗中的重要体裁Sonnet(商籁体,即十四行诗)有三种主要类型,即彼特拉克式(意大利式),斯宾塞式和莎士比亚式,其主要区别是韵式不同,彼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dcd.斯式为abab,bcbc,cdcd,ee.而莎氏为abab,cdcd,efef,gg. 都含有“交韵”或“抱韵”及其他格式,只用偶数韵和“随韵”,能使中国读者了解英语十四行诗的真貌吗?读者有知情权,译者不能随意处置更不能瞒天过海。前述莎士比亚Sonnet18,《最美的诗歌》将其译得面目全非,不仅用韵随意甚至最后两行无韵,而且诗行排列简单笼统,毫无章法。须知莎氏韵式独树一帜,且十四行分为两部分:三个四行+最后两行。两行结句常为警句,总结全诗,揭示主旨,岂可无韵?笔者译文(见“拙译”)追步原文,韵式格式悉遵原诗。另举一例,如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的名诗 Fire and Ice 火与冰

Some say the world will end in fire,

Some say in ice.

From what I’ve tasted of desire

I hold with those who favor fire.

But if it had to perish twice,

I think I know enough of hate

To say that for destruction ice

Is also great

And would suffice.

笔者的译文:

人说世界将毁于火,

或毁于冰,

欲望的滋味我尝过,

故赞成毁于火之说。

假如两次灭亡注定,

我也相当了解仇恨,

可以说毁灭世界,冰

力堪胜任,

足以致命。

欲望似火,仇恨如冰,此二情破坏力极大,均足以毁灭世界。冰“霜”(frost)诗人对此可谓洞若观火。原诗首两行为8音节(4音步)+4音节(2音步),末两行均为4音节(2音步),余皆8音节(4音步)。韵式为abaabcbcb,比较特别。拙译的字(音节)数和韵式与原诗完全一致,但迄今为止还未发现其他译作能做到这一点。

英诗的韵式比较丰富,译诗加以引进而不是同化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开阔中国读者的视野和思路。

结语

歌德认为,力求做到译文和原作完全一致的翻译是最高级的翻译。译诗要力求完美,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经得起与原诗的严格对照,这就是笔者提出“三一致”译诗法的初衷,即为完美译诗服务。需要强调的是,诗的基础是形式,对于诗来说,形式也是内容,没有形式便没有诗No form,no poem(Cleanth Brooks, R.P. Warren,2006:560)。中国读者主要习惯于欣赏格律诗美,有些诗情只有格律才能完美地表达。现在新诗界吕进等名家正在倡导格律新诗,呼唤新诗二次革命。译诗亦诗,历来与新诗息息相关,愿“三一致”催生更多的完美译诗,为诗界繁荣,为译诗兴旺,为新诗格律化鼓与呼。

参考文献

[1]Cleanth Brooks, R.P. Warren.Understanding Poetry[M].北京:外研社,2006.

[2]Palgrave.F.T. The Golden Treasur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9.

[3]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4]黄杲.英国抒情诗100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5]黄杲.美国抒情诗100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7]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闻一多.闻一多诗文名篇[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9]谢文利.诗歌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10]徐翰林.最美的诗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11]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外国诗两首篇8

诗歌属于文学,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可这种体裁,同小说、散文、童话等体裁又有明显不同。我们说,从审美视点来观察,文学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视点文学,又称非诗文学或叙事文学。它包括诗以外的几乎所有文体,小说、散文、戏剧、报告文学等文体,自然都在其列。还有一种文体,就是内视点文学。诗(尤其是抒情诗)均属于这一种。那么,又何为内视点呢?内视点就是心灵视点、精神视点。外视点文学和内视点文学不同,外视点文学是叙述世界,内视点文学则是体验世界;外视点文学显示客观世界的丰富,内视点文学则是对世界情感的反应,是披露心灵世界的精微。可以说,诗是世界的内心化、体验化、主观化、情态化。如果把诗同散文相比,散文则探索“外宇宙”,诗则探索“内宇宙”;散文寻觅外深化,诗则寻觅内深化;散文在外在世界徘徊,诗则在内心世界独步。弄清了诗的一些基本特征,我们对新诗就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我们对新诗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是很有帮助的。一些教师之所以把新诗教学视为难点,可能是对新诗特征不大了解的缘故。那么,新诗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它要引领学生达到怎样一种境界?

新诗教学要引导学生自由地联想

联想,是人类思维的重要一翼。学会写作,首先从学会联想开始。一个小学生不会写作文,写出的作文干巴巴的几条筋,没血没肉。什么原因?就是不会联想。学会联想,是小学生学会写作的重要环节。那么,又怎样让学生学会联想呢?新诗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典型范例。教师完全可以在新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由地联想。我们不妨来看著名诗人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游戏//飘到广场上/去堆胖雪人/望着你笑眯眯//我飘落在妈妈的脸上/亲亲她/然后快乐地融化

这首11行的小诗,曾入选多家小学语文课本。这首小诗有些什么特点?我以为,引导学生掌握小诗的自由联想手法的运用,就很容易抓住这首小诗的关键点。小诗运用了三层联想,它用的是辐射式,是一种横向的并列联想,即以A为圆心,由A想到B,由A想到C,由A想到D。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联想方式。先是飘到小河,变成水,和小鱼小虾游戏;或是飘到广场上,变成胖雪人,望着小朋友笑眯眯;最后选择飘到妈妈脸上,亲亲她,再快乐地融化。联想使小诗鲜明、形象、丰富。

我们再看著名诗人樊发稼的《问银河》: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大伙/都管你叫“河”/一阵风吹过/你可起浪? 你可生波/那里可有长胡子的小虾/可有爱钻洞的泥鳅/可有摇头摆尾的小鲤鱼/可有穿硬壳衣服的田螺/你那里,能不能一边划船,一边唱歌/――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

这首14行的小诗,曾入选北师大版和台湾的小学语文(国语)教材。这首小诗也运用了联想手法,从银河想起了河,既然是河,就应该有河所具备的特点:如风吹过,可起浪生波;河里有长胡子的小虾、爱钻洞的泥鳅、摇头摆尾的小鲤鱼、穿硬壳衣服的田螺,就应该可以一边划船,一边唱歌。全诗利用连环式联想,这是一种纵向的垂直联想,即由A为起点,由B到C,由C到D,由D到E,由E到F,由F到G,由G到H,一环一环,连贯成一个整体。这种联想,往往构成一系列画面,有着诱人的魅力。

新诗教学要启迪学生丰富的想象

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想象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世界上最激烈的竞争,不是经济,而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一切科学发明的先导。谁掌握了想象力,谁就占领了制高点。它足以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足以使这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其实,联想和想象是一只鸟的两只翅膀,缺了其中一翼,都不能飞翔。联想不产生新形象,想象产生新形象。它是人类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新诗是属于内视点文学,是最富想象力的一种文学体裁。新诗教学,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的想象思维,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常见的想象力有三种类型:一是象形想象,二是变形想象,三是象征想象。大家来看我的一首选入西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小贝壳》:

海边小贝壳/请你告诉我――/“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多又多”//贝壳笑呵呵/悄悄对我说――/“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一支歌。”

在这首小诗中,有两个重要形象:一个是贝壳螺旋式的皱纹,一个是录音带。录音带是受到贝壳皱纹的触发,创造出的―个新形象,两个形象有相近、相似之处,我们把它叫做象形想象,我们再来看雪兵的《摇篮曲》:

小宝宝/像只鸟/奶奶的胸怀啊/是鸟儿温暖的巢……

在这首4行小诗中,前两句:小宝宝,像只鸟。宝宝再小也是个小人儿啊,怎么能是鸟啊!人和鸟绝无相近、相似之处。因为最后一句:奶奶的怀抱是鸟儿温暖的巢,那么,小宝宝是只鸟就在神韵上相通。这种想象,我们称之为变形想象。

我们再来看入选人教版、北师大版等小学语文教材,台湾著名童诗诗人林武宪的《鞋》:

我回家,把鞋脱下/妹妹回家,把鞋脱下/哥哥、爸爸回家/也都把鞋脱下//大大小小的鞋/是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闻//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

这首小诗共12行,其中用了两个想象:一个想象是象形想象,那就是把鞋比作船。大家看看,鞋和船有没有相近、相似的地方呀?有。我们把它叫做象形想象。还有一种想象,就是诗的第2节,把鞋想象成人。鞋和人有没有相近、相似的地方呀?我们说没有。我们把它叫做变形想象。一首小诗,用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可见想象力之丰富了。

新诗教学要教会学生全新的发现

发现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发现是对客观世界和心灵世界透彻的感悟。整个发现的过程,是作者对客观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开掘,是进行创造的过程。我曾写过一首只有4行的小诗《红蜻蜓》:

我捉住一只红蜻蜓/放进小小的标本夹/想不到春天竟哭了起来/春天说她丢失了一只脚丫……

红蜻蜓大家见得多了,可谓司空见惯。我们的童年时代,都有捕捉红蜻蜓的经历。可要就红蜻蜓写出一首诗来,而且还要写出新意,写出自己的发现,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因为诗人要面对两个方面的考验:一是要考验诗人的观察力,二是要考验诗人超强的想象力,要两个能力都出色才行。第一个能力是观察力,这没有问题,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几乎天天同红蜻蜓打交道,还在夏天用大扫帚捕捉过红蜻蜓。第二个能力是考察诗人在观察中能不能拓展想象,在想象中能不能有新的发现。要做到这一点,就非常难。我经过长期地思考,惊异地发现,红蜻蜓在天空飞来飞去,多像春天的一只红脚丫呀!孩子们把红蜻蜓捉住了,做成了标本,使春天失去了自己的一只红脚丫,春天自然会哭了!这种发现,无疑是在大自然中的发现。

我们来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著名诗人艾青的一首诗《盼望》: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诗人艾青对水手生活十分熟悉,有着深切的体验。但要写好水手生活,又该抓些什么呢?诗人艾青深谙化大为小的手法,他首先抓住了水手生活两件最常见的事,那便是起锚和抛锚。起锚又该抓什么呢?他抓住了起锚时那一片洁白的浪花;那么,抛锚又该抓什么呢?他抓住了抛锚时那一阵铁链的喧哗……层层化小,越化越小,化大为小的手法,帮助诗人抓住了海员生活中最常见却又是最本质的东西。就像我们平时牵牛,牵住了牛鼻子,那牛自然就会乖乖地跟你走了!但小诗写到这里,只写了诗人对水手生活的体验,并没有写出在体验中的发现。所以,诗人的笔力继续触及生活的深处,在生活的深处开掘,揭示出海员一生一直是“盼望出发”和“盼望到达”的。从而揭示了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胜利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发现,其内涵深刻,令人回味。

我们再来看俄罗斯著名诗人日丹诺夫的一首诗《鸟儿死去的时候……》

鸟儿死去的时候/它身上疲倦的子弹也在哭泣/那子弹和鸟儿一样/它唯一的希望也是飞翔

这首小诗只有4行,却充满了创新思维,充满了诗人的重要发现,读后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小诗描写的事物并不复杂,只有子弹和鸟。子弹和鸟,是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子弹和鸟看似势不两立,子弹要把鸟射死,似乎天经地义。可是,我们稍加思索就会发现,射杀鸟的罪过并不在子弹身上,而是操纵子弹的那个人。这首诗是很具创造力的一首诗。它的创造力在于诗人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身上,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子弹和鸟都把飞翔作为自己唯一的希望,子弹射杀了鸟,使子弹和鸟的共同愿望均遭受破灭。我们看看,这个“点”找得准不准呀?从这个“点”身上,使我们想到很多很多,它蕴含着人生深层的哲理。诗人的发现,往往使一首诗长出飞翔的翅膀。诗一旦有了翅膀,就可以穿云破雾,翱翔云天了!

新诗教学要培育学生真实的情感

诗是主情的。一首诗如果情感不真实,这首诗就失去了它的审美价值。我们的作文教学,充塞着虚假的编造,使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不会表达真情实感。我们来看语文版小学语文教材、着名儿童文学作家蒲华清的《天气预报》:

自从爸爸出差了/全家人天天看天气预报//那天预报哈尔滨有寒流/奶奶直叨念爸爸没带棉袄/第二天那城市气温回升/全家人露出舒心微笑//今天妈妈特别关心南方气象/爸爸明天将飞海南岛/当听到海南岛是个大晴天/又担心爸爸没带草帽//我说太阳有啥可怕/只要爸爸多吃冰糕/我只希望天气稳定/千万别下大雨/别落冰雹//自从爸爸出差去了/我们夜夜在屏幕上追踪、寻找/全家人都随着天气预报/一忽儿高兴,一忽儿心焦//不知爸爸知不知道/坐在电视机前的一家老小

蒲华清这首小诗,凝聚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听说,香港的小学语文教材,也入选它了。作者是一个善于表达情感的高手,善于在平凡的细小的生活中捕捉感动。小诗写爸爸出差去了,一家人围着爸爸的行踪,在追踪,在随着天气的变化或高兴或心焦。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天气变化,却牵动着一家人的心呢?原来这里充满着我、奶奶、妈妈对爸爸的深厚感情,真是一个亲切、和睦、快乐的,互相关心、互相体贴,充满温馨的家庭。不少人认为,平凡的生活难以找到情感的变化起伏,蒲华清的《天气预报》,恰恰验证了这一点,不但可以找到,而且还可以写得很好。

新诗教学要寻找学生独特的感受

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善于寻找和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何为独特感受呢?独特感受就不是大伙的泛感受,也不是他人的感受,而是只有自己才具有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仅具有独特性,也具有唯一性。我国古代,对这种独特感受的寻找和表达极端重视,我们来看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小诗只有4行,距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仍然鲜活,仍然脍炙人口。一首小诗,何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再去看看,一个庞大的大唐王朝早已灭亡,以后又相继有多少朝代更迭,唯独一首小小的诗,却在闪烁,却在我们心上闪亮。它究竟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内心感受的真实性和独特性。真实了,独特了,它就有了恒久的生命。我们说,好的诗句不可模仿和复制,不信,你试试。把“二月春风似剪刀”改成“二月春风似大刀”,就不行吧?这是因为内心感受已经到了十分形象、十分准确的地步,世界上再也找不出另外一个词可以代替它。

古人是这样的,今人也是这样的。我们来看著名诗人余光中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一首名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小诗中,诗人化心为物,即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把乡愁这一心灵之物现实化,从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国家、民族之愁。这不仅是对个人人生经历的浓缩与概括,而且把乡愁演化为荡气回肠的祖国之思,令人遐想和回味。这首小诗,是诗人对乡愁的一种独特感受,它流行甚广,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背诵,可见独特的感受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

我们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健全人格和人性的发展,而它的最高境界却是诗性。一个人享受诗意的陶冶,过着有诗意的生活,这便是一个人所追求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愿我们的语文教学承担起这一光荣的使命,打造全新的一代新人。

上一篇:父母儿子一家狂欢范文 下一篇:拉面小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