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决赛范文

时间:2023-11-30 20:58:19

汉字听写大会决赛

汉字听写大会决赛篇1

中国汉字具有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它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历史精华。中国汉字是由“甲骨文”逐渐演变成“金文”、“铭文”、“大篆”、“小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汉字听写大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汉字听写大赛观后感1第一次看到了这样的汉字听写大会,而且放在中央一套的黄金时 段播出,觉得太有必要了。随着电脑的广泛运用,电脑打字几乎代替了书写。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生活,人们的文本阅读时间缩短,汉字书写大幅度减少,人们对沿用了五千年,祖宗传下来的汉字是越来越陌生了。网络上错别字大行其道,充斥视野,人们已经习惯了错用错写,胡乱代替,外文符号夹杂其间的现状,甚至有些见怪不怪了,这情形发展下去,不仅仅是有碍于人们之间的沟通、理解,而是整个民族的汉字书写、运用水平下降,是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降低,此情堪忧。所以这样的汉字听写大会明白无误地表明: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非常重 视自己的母语,重视汉字的书写和运用。

昨天汉字听写大会上的选题,对于中学生来说,觉得第二轮时段 有的是偏了一些,不是常用字,常用词语。如“觊觎、眄视、朝觐、踆乌”,也可能是设计者出于淘汰选手的考虑,故增加了难度。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引起人们对三千五百个常用字书写、运用的关注,如“推卸”“眼花缭乱”“瓜葛”“怨天尤人”这类字,考一些时下还有着旺盛生命力的,运用广泛又容易写错的词语如“颤颤巍巍” “猕猴”“黄 疸”之类,在题目设计上既有书面语如“万马齐喑”“呦呦鹿鸣”“美轮美奂“又有口语如“硌牙”“撂挑子”“嘎嘣脆”,看得出题目设计者是花费了一些心思的,为了引起国人对汉字词语的关注、学习、运用,提高正确使用率。多制作这类节目无疑是有益的。

汉字听写大赛观后感2假期看了几期央视十套应该是重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感触颇多。

第一个感触是认字。说来也很惭愧,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自认为还看过不少书的中国成年人,但当听到主持人字正腔圆的发音后,却并不都能让对应的汉字在我脑海中涌现,甚至有些字只有被小同学们写出后才发现“哦,原来是你!”。我不敢说,我能代表其他人,但至少对我而言,这个节目让我知道,在这个通过五笔和搜狗拼音就能完成汉字输入的时代,越来越多曾信手拈来的字,已经被我的大脑选择性地遗忘了,因为电脑或输入法会帮我记住这些字。

第二个感触是这个比赛的本身。同样是考验参与者使用语言的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在国内已举办多年。看着那些流利地使用着非母语,却能声情并茂地向听众演讲的选手,我几乎要怀疑他们是否不在国内长大。据说托福就因为国人已不再把得满分当回事,而不得不改变了考试方式。看来中国人学外语的本身是高人一等。然而,非母语的演讲比赛早已开始组织了,但对于母语却还在组织听写比赛。一个是句子和段落,一个是单字或词组。那么对于语言而言,哪一种更能体现对参赛者的水平呢?我想对于句子和段落的要求,应该比单字或词组要高吧。那么,缘何对于非母语的比赛不仅使用程度,而且在比赛持续年份上却高于母语呢?

英语能学好,自然说明了学习者的刻苦水平。但为何对英语的学习成为“显学”,而对母语学习却只是淡淡而已呢。

我们可以看到,大学中的确有《大学语文》这样一门基础课,但能否毕业却取决与你是否通过了英语四级的考试。我们可以看到,毕业求职,所有单位都会询问你的外语熟练掌握程度,但却几乎没有单位考虑过你汉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你有评高工的资格前,也必须先通过外语考试,即使你的专长或许是修补中国古籍。

谢谢央视组织的汉字听写比赛,让我能重新评估一下对自己母语的态度和自己掌握母语的能力。甚至我都想把这个作为自己没学好外文的理由,只不过可惜的是我汉字听写的水平似乎也不怎么样。

汉字听写大赛观后感3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创新层出不穷,信息瞬息万变的年代,我们难免眼花缭乱。在快得心烦意乱时,不妨回头看看,我们是否遗失、漏掉了什么?

近期在中央电视台周末黄金时间热播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了我的目光,感触颇深,一些以写字为基本功的中小学生对有的常用字,习惯用语不能正确书写,试问这些孩子的父母又会正确书写多少?相信有些父母还不如他们。随着电脑、手机的全方位“吞噬”,人们有事打电话、发短信、发微博,方便、快捷、根本不用纸、不用笔、不用手写、按按健全部搞定,而且还有一个好处,不用担心汉字不会写,认不清,又能摆脱手写不堪的“尴尬”,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大量的打印、印刷文本出现,虽干净、工整,但总给人生硬、呆板、程序化,没有感情,没有灵魂的感觉。我们早年写信常说“见字如面”,说明写的汉字是一个人的载体,代表本人,字写的清新隽永或浑厚圆润抑或龙飞凤舞,不管何种字体,字里行间都包含本人待人的态度。

现代优秀通讯工具的大量使用,虽然让撰写文章、与人交流都变得更加快捷,但文字录入形式的变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带给汉字本身意蕴的湮灭,也养成了人们的懒惰和依赖的坏习惯。中国的方块汉字是世界上最具东方神韵、意境最深远的字体。当评委们将某个字的构成、来历解析道来时,我们便意识到,这一笔一划不仅是用于交流和记载的符号体系,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我国的汉字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甲骨文到金、隶、篆、楷、行,再从繁体到简体,一路走来,五千多年的光辉灿烂史,没有理由不珍惜。

看看我们古代的一些书法大家:王羲之、颜真卿、虞世南……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在书写、研究汉字的精髓。元朝有个书法家叫康里子山,蒙古族人,他为了练好字,从小给自己规定,每天早晨必须写完一千个字才能吃饭。几十年过去了,子山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终于成为当时有名的书法家。这些书法大家留给后人的墨宝在现在的名山大川、楼台亭阁中可见一斑。

记得去过一个历史文化古城河北正定县,光塔寺就有七座,历史名人手迹、碑刻比比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元寺,里面有一个唐代的巨型石碑,碑座是一个叫“赑屃”的大兽,碑身是一个残存的断碑,碑文的内容虽不明确,但碑文的刻字让不懂书法的外行都叹为观止,字字苍劲有力、饱满,历经唐代千年,“容颜”不变。

我们有责任继承发扬中国的汉字,热爱汉字,就是热爱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传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主动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虽然在信息时代,几乎所有社会生活都要通过电脑和手机终端来完成,但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多读书,多记笔记,感受笔在纸上飞驰,字在笔尖流淌的惬意!

汉字听写大赛观后感4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共同举办的大型电视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终于落幕了。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新鲜;仔细一想,有不少问题。我们都不会写的字,要孩子们死记硬背;孩子们记忆了这些几乎没有用的字,长大成人后再抛弃,这不是折腾吗。

还 有一些文言文的词,现在根本不用,都是一些中国人民早已抛弃的糟粕,也拿出来考学生,这不是折磨孩子吗。孩子们被逼的背《现代汉语词典》,这不仅是扼杀孩子们的思想,也是扼杀中国的未来。

现在很多孔乙己在鼓吹,每个汉字背后都有文化的积淀;可是他们忘记了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我们写的是白话文。白话文汉字只是一个声音符号;白话文汉字里面什么也没有。

例如这次比赛中的一些词:蹚水、趟水;桑葚、桑椹;筢子、耙子;酆都、丰都。字不一样,都正确;这就说明白话文汉字只是一个声音符号,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积淀。

还有主考官们读的那些文言文,根本不是人说的话;别说听的人不懂,读的人也不懂装懂。例如:主考官郎永淳先生读,圩顶xuding时,北京大学钱文忠教授点评说,这是一个多音字,读weiding;随后裁判孟蓬生博导指出,正确读法是yuding,而且只有一个读法。需要用白话反复解释才能懂的文言文,历史再悠久,再登大雅之堂,也是落后的工具。

社会上一些所谓的中华文化大师,不懂语言学,因为语言学是科学。他们把已经淘汰的,古人的文字学捧上天。这些人和李一道长,王林大师没有本质的区别,对社会的危害可能更大。

作为符号,拼音字母简单;一笔、两笔就可以完成。汉字的形状太复杂;需要几笔,十几笔,甚至几十笔,效率低下。

作为声音符号,拉丁字母只要26个;汉字的数量太多,有近万个,远远超过我们说话声音的种类。字浮于事,害的我们常常写别字。

作为代表意义的最小单位,白话文汉字又太少,只有一万个;英文的最小单位数十万,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单音节汉字由于受说话音节数量的限制,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文字。

使用竹简的古代,文人都会刻字。蔡伦造纸后,我估计曾经也有人叫嚣过,雕刻的文明传递;进入电脑时代,有人呼吁,书写的文明传递,不足为奇。

雕刻现在只是一种艺术;书法的下场,将和雕刻一样。你会雕刻吗?不会;那么我们今后可以不会写字,但是一定要会电脑输入。这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汉字难;学习汉字浪费了全国人民大量的时间。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象形文字,历史最悠久。画个圆圈代表太陽,绘个半圆意味月亮;这种古老的方法已经过时。现在全世界都使用声音符号,也就是拼音文字,因为人人都会说话,说话声音已经代表意义,只要用简单的符号代表说话的声音,就大功告成。声音符号的效率远远超过表意符号。

中国至今还 不能正式使用先进的拼音文字,国家语委难辞其咎,语委的专家学者们尸位素餐。《现代汉语词典》里仅有的几百个拼音文字,也就是字母词,绝大多数还是老外制造。

中国至今没有正式使用先进的拼音文字,恶果就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继续落后,因为语言和文字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很多人以为中国的科学进步很快,那是比中国的过去;在世界上,中国的科学仍然落后。一百年来,中国的进步很快,那是跟在别人后面前进;跟在别人后面进步再快,仍然是落后。

中文必须改革;如果不使用拼音文字,中国的科学永远落后。现在还 把落后的汉字当作图腾,是愚昧的表现;现在还 不正式使用拼音文字,是中国的耻辱。

汉字听写大赛观后感5在5月的3号,也就是今天,下午我们在五楼会议室进行了一场汉字听写大赛,据说这是实验中学第一届的大赛呢。

可以说,这次的大赛是经过了层层的筛选,就好比说第一次的半决赛,好多人呢,因为没有复习,所以有许多人都被刷下去了,第二轮留下了80个人,而在这80个人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总共听写了50多个词儿,如果你错了三个或三个以上,那么你就只能对这场大赛saygoodbye啦。而我呢,是满分进入决赛的。

复习了多日,终于能进入到总决赛了。直到坐在选手席位子上的那一刻,我才深知,我已经进入决赛了,接下来面临的是一场场严峻而又激烈的对决。第一轮呢,是每一个组派第一位选手去上台听写汉字,准备时间只有十秒“十,九,八,七,六,五,四……”眼看就快没有时间了,别的组都已经选好了人选,而我们组却没有人愿意举手,我就心想,算了霍出去了,于是我勇敢的举起了我的右手。殊不知第一轮淘汰的非常严格,我这勇敢的壮举,却为我们组带来的不幸。到底是第一轮筛选的太严格了呢,还是我的实力不足,我想肯定是后者了。

汉字听写大会决赛篇2

为弘扬中华汉字文化,督促学生养成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经研究决定,在本年年底举办全校范围的汉字听写大赛活动,并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以班级为单位,比赛决出2名候选人参加学校的复赛活动,该项活动在11底完成。

二、比赛内容初赛由任课教师在每单元每课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栏目的字词里选出一部分,在班级内完成比赛。

三、复赛安排

(一)、复赛在学校会议室举行,比赛分检录——抽签——比赛(三轮)——宣布成绩四个阶段。

(二)、三轮复赛的具体安排

1、小试身手——学生完成以下词语的书写:

瘫痪 沉寂 捶打 憔悴 央求 神色 敏感 诀别 绽开 唯恐 争执 截然 感慨 抚弄 拨弄,弹奏 抚摩 摆弄 小心翼翼 恍然大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评委团根据书写的正确率选出进入第二轮比赛的33名选手。

2、乘胜追击——学生在3分钟内完成以下词语的书写任务:

遗憾 辉煌 辛辣 威慑 聪慧 惨境 仁慈 尴尬 倾向 荣耀 停滞 生涯 萤火虫 宽宏大量

评委团根据书写的正确率选出进入第二轮比赛的23名选手。

3、巅峰之战——学生在2分半的时间内完成以下词语的书写任务:

嬉戏 独具慧眼 潺潺 惭愧 激荡 不求甚解 疲倦不堪 蔷薇 霹雳 旷野一盏 挛生 痒酥酥 暴怒

评委团根据书写的正确率和规范度(笔顺、字形大小和是否美观)选出进入第二轮比赛的13名选手。

4、一决雌雄——学生按照抢答的方式书写以下词语:

炫耀 愚蠢 陛下 头衔 爵士 勋章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汉字听写大会决赛篇3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组织

(一)活动由市语委、市教育局主办。活动设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语委办。

(二)各县市区和有关学校可以联合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相关活动。

三、活动内容

(一)xx市“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经典诵读大赛。

(二)xx市2017年中小学师生规范汉字软笔书写展评。

(三)xx市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初中)。

(四)各县市区和有关学校组织相关推普活动。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一)xx市“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经典诵读大赛及xx市2017年中小学师生规范汉字软笔书写展评

1.8月6日—9月25日各县市区和有关学校组织相关活动,9月12日前将参加“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经典诵读比赛和中小学师生规范汉字软笔书写展评的领队、选手名单报送xx市教育局语委办(报名表见附表1)。联系人:钟胜;联系电话:0795-3198319;联系地址:xx市宜阳大厦西座1512室;邮政编码:336000;电子信箱:。

2.9月14日下午16:00各地各校领队、选手到xx市教育局1416会议室(宜阳大厦西座1416室)报到,并召开大赛领队会议,抽取教师经典诵读比赛顺序,上交书写作品。

3.9月15日上午8:00—11:30,举行“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经典诵读、中小学师生规范汉字软笔书写展评,地点:xx市教育局1416会议室。

(二)xx市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初中)

1.初赛于9月23日前,由各地各校自行组织完成并上报参加复赛队伍名单(见附表2)到xx市教育局。联系人:吴巧琴;联系电话:0795-3997653;联系地址:xx市宜阳大厦西座1510室;邮政编码:336000;电子信箱: 。

2.复赛和决赛报到时间和地点:参赛学生和领队于9月28日下午在xx市明月大酒店北店(xx市袁州区袁山西路8号,联系电话:0795-3571555)报到,并于下午16:30前到xx八中学术报告厅参加预备会并抽取复赛场次和座次。复赛和决赛时间:9月29日上午。

五、活动规则及要求

(一)xx市“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经典诵读比赛

1.比赛分小学(含幼儿园)、初中、高中三个组别。每县市区各选派3位(每个组别各一位)、“三区”和有关学校各选派1位选手参加比赛,比赛顺序由选手抽签决定。每位选手参赛作品时间控制在3—4分钟,比赛现场计时,超时30秒扣分。

2.参赛对象为选手个人,不接受组合(集体)参赛;选手的服装、化妆等自备。作品无需制作背景PPT,可配背景音乐(自带播放器)。

3.比赛将邀请专业评委进行现场评分。参赛选手的作品演绎、语音表达、节奏韵律、仪表仪态等方面的综合效果,将作为评委的评分依据。比赛按照组别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若干名。

(二)xx市2017年中小学师生规范汉字软笔书写展评

1.展评活动设立中学学生组、小学学生组、教师组三个组别,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由各县市区(含三区)、有关学校采取选手现场书写形式进行,在此选拔基础上,各地各校向市教育局报送作品和人员名单参加市级决赛。

2.市级上交作品书体类别分为小学软笔楷书、软笔隶书;中学软笔楷书、软笔隶书、软笔行书;教师软笔楷书、软笔隶书、软笔行书。各县市区按照组别和书体类别分别选送2幅作品、“三区”按照组别和书体类别分别选送1幅作品,有关学校选送3幅学生作品和3幅教师作品参赛,即每县市区各16幅作品、“三区”8幅作品、有关学校各6幅作品。展评活动的书写内容自定,纸张规格不超过67*133cm,每位选手必须完整填写《参赛作品登记卡》(见附表3),并贴至作品反面的左下角,领队报到时上交会务组。

3.预赛和决赛作品书写须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及“二简”字。决不能,如有将取消该学生参赛资格,并取消相应学校近三年参加该项目资格。

4.市语委、市教育局将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评判,每个组别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若干名。

(三)xx市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初中)

1.参加对象:全日制初中一、二年级在校生。各县市区(含三区)、市直初中学校各组织一支队伍,每队5人。县市区可以单一学校组队,也可以跨校组队,每队上报指导教师2人,领队1人(教育局工作人员)。

2.奖项设置:活动设团体一、二等奖若干名;个人一、二、等奖若干名(奖项与团队奖项一致);教师指导奖一、二等奖若干名(奖项与团队奖项一致)。另设3个最佳书写奖(答题书写最规范端正者,由3名裁判商议产生)。

六、其他事项

(一)各参赛选手、评委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赛事纪律。如发现违纪违规行为,可向大赛组委会举报。对于违规者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比赛资格。

汉字听写大会决赛篇4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在主持人悦耳的声音中,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拉开帷幕,来自湖北、浙江、福建、安徽等代表队的15强选手开始了激烈的角逐。一个个题目接踵而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还有各地方言术语,整场比赛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其中不少词汇来自文学著作,如“海晏河清”一词来自《红楼梦》,“跬步不离”一词来自《劝学》,口语方言“愣葱”一词来自《骆驼祥子》,“溪刻”一词来自鲁迅著作,“提掖”一词来自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聆听着这些词语的来源与解释,观众们又重温了文学语言的魅力。

四强首轮赛后,仅剩下浙江队的陆佳蕾、于加敏两人,此刻奖杯已成浙江队的囊中之物,同学俩微笑着相互鼓励,使得最紧张的冠亚军对决更多了份轻松温馨的气息,事实上此时她们的对手并非对方,而是博大精深的汉字。观众们为这份同学间的友谊所感动,并将目光更多地放在选手的答题上。

当于加敏写下“瞠目切齿”时,场外的队友急得直跳脚,而当她改为“瞋目切齿”时,队友们一片欢呼。“改对了!”赛区外,担任学术嘉宾、进行现场讲解的学者钱文忠兴奋地说道。一旁的主持人直嚷道,“时间都快要让我窒息了,我受不了这样的比赛!”当答对的红灯亮起,于加敏不禁双手掩颊,满脸笑靥。“我强烈要求,下回谁再主持这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包括解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都要拿特殊津贴,心脏太受不了了。”一直为选手提心吊胆的主持人调侃道。

紧接着,轮到陆佳蕾答题,当她书写出“鸡枞菌”时,队友们一片“啊呀”的叹声,“改!”“改!”老师、同学着急地叫道。“就怕他改!”钱文忠则喊出不同的观点。“滴答、滴答、滴答、滴答……”背景音乐中出现了时间快到的提示,一向镇定的陆佳蕾露出了犹豫不决的眼神。“赶紧提交,不要犹豫!”钱文忠着急地说道。陆佳蕾没改答案,答对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两位选手实力旗鼓相当,比赛进入焦灼状态,经过好几个回合的答题,最终于加敏错将“佯嗔”写成了“佯瞋”而惜败,队友陆佳蕾同学获得冠军。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比赛。”钱文忠在现场激动地说道。这也是不少观众的体会,其精彩程度不亚于看一场竞争激烈的足球赛。当小选手们不断挑战高难度的罕见词语时,观众的心也随之一次次提到嗓子眼,当选手答对时,台下一片“太棒了,太棒了!”的欢呼声和暴雨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当然,自开赛以来,观众也不只是看客,众多赛场下、电视机旁的观众也都兴致勃勃地“听写自检”,那种感觉宛如回到小学课堂,有着微妙的穿越感,答对了不由得高兴自得,答错了不由得扼腕叹息,若碰到生僻词写不出来,而学生选手轻而易举“拿下”时,则不由自感惭愧。众多网友在网上直呼:那些参赛小孩太猛了,都是“文曲星”下凡啊,这么难的词也能写对。

钱文忠透露,在录制节目间隙,他曾问过身边的几位专家:“你们能比过这些孩子吗?”当时专家们都直摇头。“我觉得孩子们的优异表现甚至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最后的决赛非常激烈,已经到了分不出胜负的地步,对于一些非常冷僻的地名、中草药名等,这些初中学生竟然都能了如指掌,我非常佩服!”

选手们的出色表现,节目的精妙设计,也让众多常年与文字和语言规范打交道的专家学者、文化圈里的知名人物成了这档节目的忠实观众。《咬文嚼字》前主编郝铭鉴在看电视时,也会在脑子里转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会写,“有一个词我怎么都写不出来,就是那个‘胱氨酸’,这是一个科学术语,在我的知识范围和关注范围之外。从这方面说,看这个节目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台湾知名设计师蔡仕伟也是节目的忠实粉丝,他说:“前几期节目最多错6道题,到了第六期只做对6道!”导演江海洋则在微信的朋友圈里义务打起了广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五强,个个是过关斩将的汉字英才!锁定明日总决赛!你们是中国文化当之无愧的明星!是你们的精彩,才使得电视节目有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气息,才使得更多人知道,什么才是不无聊的节目!致敬!”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3年8月2日晚在CCTV—10首播,节目播出6小时后,其微博话题登顶至电视节目排名的第一位,超越《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中国梦之声》等多档节目。首播次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新浪微博全新闻热门话题榜上排名第四,排名第五的是克林顿录音。极高的关注度也使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10套播出仅仅两期节目之后,就被提到黄金档播出,而央视1套也打破惯例,每星期二晚跟进播出。

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获掌声的同时,另一档同类型节目《汉字英雄》也获得了赞誉。《汉字英雄》是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的首档网动大型文化节目,以汉字书写竞赛为主题,集合全国各地识字最多的青少年倾情参与。节目由该节目制片人、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及知名电视人马东担当主持,于丹、高晓松、张颐武等文化名人鼎力加盟担当评委。《汉字英雄》开播以来收视率连续杀入全国前十,最高的时候甚至排到了第三,仅次于有着广泛群众收看基础的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和《快乐男声》。不仅如此,《汉字英雄》同名APP游戏的应用软件下载量也高达80万次。

《汉字英雄》的赛场上出现了不少明星选手,秒报笔画总数的“笔画帝”,几乎背下字典的“字典姐”,通读四书五经的学霸等等汉字“大神”,比评委席上的明星嘉宾高晓松、于丹、张颐武等更受人关注。许多通过网络收看节目的网友表示,“作为主角的参赛小选手不刻意作秀,自然流露的纯真天性也十分讨喜。”

除了赢得高收视率、广泛的关注度外,更主要的是这类节目也赢得了好口碑。有网友评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终于可以作为央视收视+口碑+权威+原创的翻身仗,秒杀同类唱歌比赛。由马东领衔国内顶尖团队制作的《汉字英雄》最初被认为是兵行险招,结果却收效奇佳,好评如潮,甚至被誉为“国民节目”。

两档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回想起了扔给童年的小学语文课,不少人开始热衷于网络上的汉字游戏,更有人“默默地把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因此有评论指出,比起成就一个人的梦想,润物无声地改变一群人的生活方式的节目才是“中国好节目”。

暑期档的综艺节目向来强者如林,主打“汉字文化”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形式单纯,没有华丽的灯光、舞美;参赛者基本上是中小学生,没有豪华的明星阵容,却能在今夏的综艺拼杀中突出重围,一度获得极高收视率,其爆红的秘笈不禁引人深思。

“对于节目,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导演关正文说道。显然他有着更大的“野心”,事实上,这个节目一定程度上也做到了。制作经费是《中国好声音》10%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仅引起了社会对汉字的重视,重拾汉字之美,更极速唤起了全民文化自检,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汉字、国学等传统文化的话题探讨,令人震惊和鼓舞。正如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张伯江所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仅在电视节目中是一项创举,更是对全民语言文化社会生活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意义的重要行动。”

重新唤起人们对汉字的感情

暑期有十几个歌舞选秀节目在争夺观众,一个中小学生写字游戏的节目在暑期推出,可谓凶多吉少。但实际上不管是口碑还是收视率都比关正文、马东预想的效果好很多。可见,社会文化需求本身就是多元的,有大量喜欢搞笑、娱乐节目的观众,也不乏有精神追求的观众。

薛军工是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周五晚他会与念初一的儿子一起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尽管有的词比较偏,但是有出处,背后有典故,有一段历史,旁边专家的解释也比较到位,这是一种很好的了解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方式,这部分之前被我们忽略了,尤其是下一代,受外来文化冲击很大,少有探究中国历史的欲望。很高兴的是,看了这个节目,我儿子会主动去看《东周列国志》之类书了。”当然,薛军工看节目的目的也不仅仅是陪儿子,“大学时我念的专业是数学,所以我的文字水平基本停留在高中阶段,虽然文史之类的书看了一些,也知道不少典故、历史知识,但很不系统。收看节目时,有些典故我知道,会很高兴,但是有时不知道,也长进了。”

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坦言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而且也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我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另外我也希望和我九岁的儿子一起来学习,帮助他对汉字感兴趣。这也是我之所以会成为《汉字英雄》评委的原因之一,我在当评委的同时,自身也受益匪浅。所以,我觉得无论参赛选手是抱着何种目的上这档节目,他们应该都会和我一样,收获颇丰,并且对汉字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一份更强烈的兴趣。我想,能培养大家对汉字的兴趣,这档节目的意义就已充分体现了。我们需要找回对于汉字的热爱,找回我们对母语的热爱。”

“当大家都在娱乐至死的时候,却出现了这么一档清新的、有文化含量的节目,引起我和很多人关注,是很自然的。这个节目尽管没有娱乐色彩,但它采用的还是竞赛性质,竞赛就会有悬念,而且观众在收看时,其实是有代入感的,出题后马上就会考自己。比赛这种形式是很重要的。”郝铭鉴分析道。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认为节目火了是众望所归,“我觉得它触及到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东西。当今不光是娱乐时代,还有价值危机,为什么造假的那么多?就是价值崩溃,每个人心底的归属感很差,精神层面的东西很薄弱,包括阅读,我们现在的阅读都是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其实人们精神上的饥渴感非常强。所以节目一旦对准了大众的星星之火,就会有燎原的效果。”郦波感慨,每每到北美讲学,看到他们有个National Spelling Bee(全美拼字大赛)就很有感触。“美国人很早就清楚地认识到,语言文化、母语文化的情感对一个国家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个人早就期望有这样一档节目。”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除了听写外,还在考官、专家解说过程中,涉及到历史、化学、物理、生物等各方面知识,被称为“语文老师在娱乐时段给补习的历史、化学、物理、地理之百科讲坛”,也由此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汉字的感情。这也是此类节目能逆袭荧屏的重要原因。

当然,随着节目的热播,题目难度升级,也出现了质疑声。“核苷酸”、“尥蹶子”、“荦荦大端”等考题,让不少观众大呼“伤不起”,更有观众直呼“泪奔,给跪了,对不起老师”。日前,微博认证“科幻作家”的韩松也在微博中公开质疑:“看了央视一场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我感到好恐怖。如果当年我也把最好的时间花在死记硬背那些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能用上一两回的生词上,什么瞀儒、芫荽、鞣制、瘰疬、保墒、碌碡、出粜、凼肥、袼褙、柽柳、窨井,还有什么胶柱鼓瑟、芝罘山、楞严经……我哪还写得出科幻小说。希望办一次中国孩子想象力大赛。”这个微博得到不少网友认可。有网友表示,“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越来越古怪生僻,除了搞古汉语研究的能答上来,就是莫言等作家恐怕也答不上来几个。中华汉语文化不一定非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还有网友举出例子,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字有三种写法”,但是知道怎么写没有任何意义。

对此,关正文回应,实在不是节目组有意刁难学生或者炫耀难度,而是选手们的实力太强,“《听写大会》在准备过程中,题目的难度设计经过反复的测试。我们最初的试验题目,受过大专以上教育、工龄满五年的成人测试组正确率只有40%,我们觉得这对拉动成人互动是个有效的设定,但同样的试题,学生的正确率就超过80%,我们只好进行难度升级。经历过两次升级之后的试题用于各地初赛,结果入选正式参加复赛的选手,正确率还是超过80%,我们只好再度升级。”据悉,共有4名工作人员负责节目的“找词”工作,还有两名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担任“外援”,他们都是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知识面涵盖范围极广,专门在各种辞书里挑词。

同时,关正文也强调,《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选定词汇的标准不是要难倒任何人,而是一定要具备文化内涵,“现在有观众质疑考题太偏,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们的前人能用20个完全不同的词语表达疼痛,能用40个不同的词语形容笑,但我们现在能够说得出的越来越少。”

史学大师陈寅恪常说,“读书须先识字”。在前辈眼里,认字不仅是知晓字词读音,明晰字义词义,更多的是牵连背后的种种文化。而今天,大部分人使用汉字是用来交流的,因此识字的自我要求也降低了,普通人掌握4000个左右常用字,就足以应付日常的阅读与写作。然而,汉字不仅仅是交流工具而已。“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是丰富多彩且博大精深的。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就和汉字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张颐武说道,“首先,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其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东亚文化中汉字也占据重要地位。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有汉字的影响力,所谓书同文。再次,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对我来说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划,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台湾作家张大春曾说自己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他指的是不查字典的情况下能说出每个字的来源。因此,他开始执意重新学习“认字”。早些年,张大春把教孩子写字的过程记录下来发表成专栏,写成书《认得几个字》。“我也用这种方式保留我和孩子们学字过程的记忆,常常我会觉得这里面的记忆既融合了文字学实际的内容,也融合了我生活的实际内容。”在张大春看来,认字不仅对孩子重要,对每个自以为长大了的大人同样重要。因为穷尽人之一生,未必有机会完完整整地将听过、说过、读过、写过几千万次的某个字认识透彻。

有这种汉字文化传承意识的不只是张大春。最近几年,流沙河陆续出版了《文字侦探》《白鱼解字》等书,解出汉字的写法、意思、创造过程、历史演变、承载的文化内涵等。在流沙河看来,每个汉字都是一条路,带领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故乡。“一个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零件组装配搭各异,每个零件都代表着不同含义,通过重新组合,形成的汉字也具有新的含义。”流沙河认为,“古文字不仅是古人有韵味的、美丽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过去,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古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他们劳动生产的过程。”

“如果说仅仅是为了教大家写字、认词,那么我们每人一本字典就够了。通过汉字的书写,让大家感知我们文字的博大精深,从而唤起大家对书写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这才是节目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关正文如此说道。

汉字书写的危机

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录制现场,还设置了成人听写体验团,主持人每考完一个词组,都会通报一下场下成人观众的书写正确率,结果往往很不理想,正确率最高的也就是50%上下,“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癞蛤蟆”一词,只有30%的人写对,而比较常见的“间歇”一词的差错率高达40%,还有不少词汇场下成人观众的答对率为0。不仅现场观众们跟着小选手一起比划,一些网友也在微博上秀出自己的听写记录,大都惨不忍睹。网友JL—SUMMER感慨:“看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突然觉得我的语文一定是数学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还了一半给老师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落幕不久,《咬文嚼字》就“挑刺”指出“鸡枞菌”应该判错,让人深感学海无涯。

在《汉字英雄》中,选手被题目难住时,可以打电话向家长或老师求助,但节目中,不少语文老师非但没能帮助孩子过关,反而误人子弟。8月初的一期《汉字英雄》,来自四川汶川的初二女生汤星月因“害臊”的“臊”字写不出而向语文老师电话求助,不料电话一端的语文老师竟然也回答不出。这一幕令不少观众和网友们大呼不可思议,高晓松甚至还建议和另外两位导师于丹、张颐武一起去西南、西北地区集训语文老师。戏剧性的是,刚替老师害臊完,作为评委的于丹也害臊了。于丹是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却也被捉住了错误,一是她将“酩酊大醉”中的“酊”字读成了第一声(应为第三声),二是她将“蹴鞠”的“蹴”读成了“就”。这让于丹也颇感羞愧,自称当评委“不合格”。

可见,这类汉字文化节目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节目的内容引人入胜;另一方面,也显露出了当前国人对“汉字书写能力”状况的隐忧。因而,无论这两档节目制作的初衷如何,都被人们冠以了重要的社会意义:在这个键盘、屏幕代书的网络时代,打响了“汉字保卫战”又一枪,承担着大众所期待的“拯救汉字书写能力”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江蓝生认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外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发生了一些扭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汉语,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忽视和轻视。在他看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所以影响巨大,是因为其创意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国家语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大学生将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外语的学习上。一些博士生导师也反映:能写出文从字顺、逻辑清通论文的硕士、博士并不多,更别提错别字问题了。

“前一段讲的比较多的就是母语危机,现在学英语的人很多,汉语的水而下降了,大家心中都藏着一种忧虑,对汉语、汉字、中国文化传承的一种忧虑,包括汉语方面怎么表达,文章怎么写,这也是整个社会担心的问题。”复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家游汝杰说道,“因此《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类节目推出来很及时,很有必要。”

最近一项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当今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正日益弱化,而在国外一些华语地区,这种退化更为明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豫峰曾给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本科生上过汉字汉语课,“新加坡是双语教学,英语是母语,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也学汉语,那里的华语学习已经是宽式教育,平翘舌音不分,汉字方面也没有人特别重视,因此他们的表达很好,但书写上有问题的人占80%,笔画笔顺都不对。”

“在新加坡曾有过争论,华文教育是否退到会念、识字就可以,因为汉字太难写了。我没有想到这种情况今天在中国也有可能出现。”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感叹道,“长期靠电脑书写一定会产生问题,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跟新加坡不一样,中国这个大国若没有文字的统一性,将来文化根基会不牢固。”

“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人少了,但我们的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我们常常能看见,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更为常见。”张颐武指出。至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他认为,“首先在于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以音求字的书写方式让汉字变得拼音化,而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其次,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让他们常为了应付考试而囫囵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不存在兴趣,很容易学了便忘。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如同吃饭走路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对汉字、汉语认识的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数理化或英语能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我们在作为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我常遗憾地发现,一些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都非常糟糕。”

钱文忠有些眷恋地回忆起儿时的情景:“老师对我们这些学生的书写要求很高,而且还有专门的书法课。那时候,很强调握笔的姿势、写字的笔顺和规范,字写得漂亮的学生很有荣誉感。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化怀有着温情和敬畏。”如今大多数人用笔书写汉字的能力退化,钱文忠认为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传统文化的温情正在逐渐淡漠,对自己的文化历史正在逐渐淡漠。

郝铭鉴也认为,这一切源于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汉字书写危机’的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语文教育的问题。过去语文老师教识字,都是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这个字为什么会这么写,所以孩子日后写到这个字,往往就会联想起与这个字有关的历史和传统,这对于汉字属于‘深层记忆’。可是现在,老师教识字一般是将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竖横撇捺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的‘浅层记忆’显然是不牢靠的。”此外,郝铭鉴认为现在的社会文化批评也出现了严重问题,“中国过去素有‘一字师’的传统,如果写错了字,总会有人指出,人们对汉字怀着敬畏。然而可怕的是,现在这种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你看看网上那么多错别字,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不会再有人指出。还有一些名人故意写错字。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

书写汉字更是一种文化认同

马东透露,在策划《汉字英雄》时,曾找过尚雯婕当嘉宾,反馈是,这没什么意思,你想说什么呢?想说现在汉字不会写,不会写怎么了?干吗非得要写,拿拼音输不是一样么?

事实上这也代表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观点。多媒体时代,汉字的表现手段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iPad、iPhone等电子产品不断问世,人们更习惯于选用更便捷的电脑、手机输入汉字,课堂上老师也越来越少写板书,纷纷选用更丰富的PPT,学生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在电脑上完成作业。这种变化是大势所趋,我们没有必要抗拒未来书写设备的改变。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语言学家胡范铸所言:“工具越是便利,交际就越是方便,则能力就越是容易提高。我们拿笔写字的能力弱化了,电子书写的能力提高了,结果应该是随着书写的便利性的提高,人们使用语言文字的其他能力也会提高。也就是沟通效率的提高,带来沟通频率的提高,而沟通频率的提高,又势必带来沟通能力的表达能力的提高。”不过,在享受着新科技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拿笔写字的能力。

“生活中比如出个国填表格什么的,总要手写吧,若不会写还是会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社会的办事效率产生影响。”游汝杰说道,“况且汉字本身不仅是应用方面的问题,还关乎整个中国的文化,我们国家方言分歧严重,如果说没有汉字,文化就会分裂,国家也会有分裂的可能。”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家吴礼权也有类似的观点:“汉语有很多方言,有‘语’不同的问题,造成不同方言区的人在语言沟通上出现问题。但是,有了汉字,不同方言区的人在沟通方面就不成问题,甚至日本因为使用汉字,我们同日本人的沟通也不成问题。东亚传统的汉文化圈其实就是靠汉字维系的,日本人、韩国人,包括以前的越南人,很多都是会写汉字的。他们未必就会发音,但却会写汉字,懂得汉字的意思,因为汉字是形意文字。另外有了汉字,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感,海峡两岸包括港澳民众,大家都使用汉字,所以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其实都少不了汉字的作用。汉字自从隶变以后,基本上字形上古今没有什么变化,中华数千年的文化都可以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永久传播下去。如果没有了汉字上下古今维系,恐怕几千年前的文化典籍就不能为后人所了解,中华文明的脉络就会被割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是维系中华文化与文明的一根主线。这根主线断了,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就会像一枚枚铜线,会逐渐散佚。”

有人会反驳,汉字确实重要,但我们只要会在电脑、手机上输入就行啦。

“书写汉字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认同。有句话叫‘字正则人正’,写字甚至关乎一个人的价值观。我们不能听任汉字书写自生自灭。”钱文忠直言道。

郦波表示,全世界各个民族语言里头,唯独汉字和其他文字不一样,汉字特别依赖于它的书写情感,就是母语文化情感。像英语的基本字符26个英文字母,没什么太大的变化,非常规律,但是汉字的变化特别多,所有语言里只有汉字形成书法艺术,虽然象形文字古代其他国家也有,像古印度、古巴比伦都有这样的文字,但是它们都消亡了,只有汉字一直维系至今,汉字应该是维系华夏文明、延续数千年的最后一个载体。“中国古人对汉字很讲究,古代如果大臣写错了字是要判刑的。《汉书》《史记》中都有这样的实例,中国的文明传承和汉字书写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人所忽视的,是其他语言的人难以想象的,其实比赛的是孩子,但是真正提笔忘字的是成年人。不书写、提笔忘字就导致了母语情感的淡化,这一点很可怕,在短时间内看不出危机来,如果时间放长点,几十年、上百年,这种淡化对国民的心理、情感、价值的影响是致命的,所以很多民族的消亡都是因为它的文字消失、母语情感淡化。影响语言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还有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

“一个人靠在树上,就是休,一个人拿着戈,就是伐,探究汉字的来源,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只是我们不太重视。”张豫峰说道,在从事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她还惊讶地发现,一些同行在教外国学生写汉字时认为笔画不重要。“笔画当然是重要的,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是有理据可循的,尤其创作书法,有了一定的笔画,才能显示出小河流水般流畅,或气势磅礴,或委婉,即便是飞白都会让人遐想无穷。笔顺跟笔画是连在一起的,大体上要有个规矩,先撇后捺,这里面可看出一个民族在审美方面的标准,要讲究和谐对称,几千年留下来的书写规律,里面有民族心理积淀。”

“以前我们纸上写信,想说的话很多,洋洋洒洒一大篇,后来问候变成寄一张卡片,现在就发个短信,甚至不用自己写,把祝福短信转发一下就好了。”陈思和叹道,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个交际方式改变的问题,更是牵涉到思维的重大问题,“当文字的功能缩小成简单的交际工具,我们的思维也就贫乏了,一个人只会看不会写,就没办法创造性思维,所有的字都是人家定好的,思维就被已经规定的语言压缩了,常用电脑思维很可能就变得公式化、机械化,长此以往民族的思维就可能会越来越单调,越来越苍白,创造性思维越来越匮乏。”

“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古人讲究字句的锤炼,虽然辛苦,但增添了汉语的美感。不可否认,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莫言就曾说过使用电脑敲字撰文会使得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写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不少作家依然坚持手写稿的原因也在于此。

当然,网络时代也让更多的新词快速冒出,比如,从之前的“杯具”“木有”“酱紫”到如今的“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使用起来也颇感生动有趣,只是往往比不上那些沉没在时间长河里的旧词偶尔被打捞起来的那份惊艳。有人拿出不同时代的文字游戏进行比较,古人的文字游戏是“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今人的文字游戏却多是“小千的女朋友叫小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们变成了小乖”,意趣高下立见。

陈思和指出:“汉字文化类节目引发关注是个信号。语言文字是跟我们的思维联系在一起,还是要借助电脑去思维和表达,这是个大问题。同时这也是对下一代民族思维能力如何培养的重大教育问题。书写是跟电脑同样重要的一门功课,教育部要采取措施进行强化,绝对不能退化,因为这是文化安身立命的基础。”

如何传承汉字文化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汉字的重视,同时,关于如何传承汉字文化,众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为了拉开距离,每场比赛中就会出现不少冷僻的词,郝铭鉴表示理解这种做法,但不主张学生为取得好名次,把其他事情都耽搁下来,整天去背词典。“语文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就是为了比赛去背词典应急,这是违背比赛初衷的。在有一期中,我无意间听见一个选手说,为了比赛他已经背了半部词典。这要花多长时间啊?字典是用来查的,不是用来背的。所以,比赛也不能走过头,否则就失之偏颇。”在郝铭鉴看来,现在这个节目只考写,“但还得考虑下怎么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不会用,而不是不会写。”

《汉字英雄》现场有一个11岁的孩子,人称“笔画帝”,即随便四个字的成语你一说,他马上就能说出一共几画。马东在现场问这个孩子:“你脑子里是笔画还是画画?”他说是画画。他有一套自己的识字方法,但是不见得能理解这汉字是什么意思。还有一个孩子,也是大神级的选手,从他能收到的第一期《咬文嚼字》一直到最近的一期,每期都看过。他的识字量很大,而且不太会写错别字。很多偏字、难字、怪字他全知道,但是生活里最简单的那个字却不会写。“这可能叫作奇技淫巧。但是为什么奇技淫巧?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只对奇技淫巧有辨识度,我们没那个耐心去辨识你是慢火炖出来的那碗老汤,我们对奇技淫巧有更大的偏好,因为你瞬间能被我辨识,瞬间能够传播,瞬间能够成标题,然后过去也就过去了。”马东指出。

比赛中,我们会发现,不少选手因为听到闻所未闻的词语而败下阵来,但是胜利者往往是在认字、猜字的过程中,发现了汉字的规律,体会到汉字的有趣,才能举一反三,走到比赛的最后。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陆佳蕾折冠的“婉娈”,就是她猜的。她的推理逻辑是这样的:词义“美好的样子”,多是形容女子,这两个字应该都是女字旁,所以第一个字她首先想到婉约的“婉”,而峰峦、鸾凤和鸣的声旁都是“亦”,“娈”字也随即出炉了。陆佳蕾说这次参加比赛的最大收获在于:“以前总觉得认字很枯燥,当你掌握汉字构造中形声和会意的规律,就无需死记硬背了。”

而亚军于加敏对汉字有着很诗情画意的解读:“每个汉字都是有表情的,有的字一看就很美,有的字一看就很恶毒。”但凡“王”字旁、“艹”字头的字,在她眼里都是美的,比如芫荽,其实就是香菜,这两个字看上去很有美感,而“骨”字旁的字,比如“骨骼”“髋关节”,总让她觉得毛骨悚然。“当我们读懂汉字的表情,你会发现,它们不仅仅是工具,而且是艺术。”

然而,真正感受到汉字的乐趣的人并不多。汉字教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门埋首于故纸堆中、皓首穷经的枯燥学问,在众多学生们看来就是死记硬背的应试考试。

教育学家熊丙奇认为,像《汉字英雄》这样的节目确实有普及汉字教育的公益性,但是却不大可能改变人们提笔忘字的现状,“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否重视汉字书写教育?是否关注传统文化教育?到了大学阶段,还有没有传统文化教育?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渐渐抛弃了书写,试想,如今的父母,谁还会像从前那样给子女写信?真正加强汉字教育,电视节目只是一方面,还要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共同协作才行。”

“前一阵,我去江苏,碰到一个7岁的孩子,我问他,你喜欢上什么课?他回答我,美术、科技、英语、语文、数学,把语文课排在后面。我们小时候是最喜欢语文课的啊,为何现在7岁的孩子就会把语文课放在后面,值得思考。”张豫峰感叹道,“要传承汉字文化,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必须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之后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萌发,教育部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不然很可能变成应试的考试科目。”

郝铭鉴认为,在小学和中学这个学习阶段是不应该用电脑代替书写的。“怎么能做到学了之后可以一辈子不忘,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能把汉字的文化含义、造字的理据等传授给学生的话,他们可能记得更深刻。如何让学生把汉字记得更牢、更久,语文老师要多想方法。”

“汉字传承真正的危机并不是繁体、简体使用人口的大数趋势,也不在两者解说、笔法的优劣高低,而是明明浸润于繁体字学习环境的我们根本没有一套有效利用繁体字庞大文化讯息的教学系统和思辩训练。”张大春直言道。他教儿女“识字”的过程总是轻松有趣的,他举例道,“我的两个孩子都学琴,但他们却不喜欢练琴。有一次,我们开车出去路上有25分钟,我觉得可以教他们一个字,就是‘练’。我告诉他们说,以前的丝织业,蚕茧原本是黄色的而不是白色的,要经过无数次的煮和晒,才能最终变成白色。这个过程就叫‘练’,所以‘练’当然是很辛苦的。古人父亲逝世要守孝三年,第一年只能吃粗粮、喝水、穿麻衣。一年期满才可以穿丝衣,那天就被叫做‘练日’、‘小祥’。教完之后,我问孩子们,‘那么,你们现在可以开始练了吗?’他们回答说,不能,因为父亲还健在。”一场幽默对话,孩子把“练”字烂熟于胸了。

张颐武提出,社会应该重视并养成一种能熟练应用汉字、汉语的氛围,营造书香社会,带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同时要从个人做起,多看多记多练。“多看就是多看好书,比如文学作品,或者平时在生活中、旅游时多留心那些刻在对联、匾额等等地方的诗词歌赋;多记就是将这些生词僻字记于心中;多练就是多动笔,多记录。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每天练习一帖书法的方式,在改善提笔忘字情况的同时,修身养性。”语言学家许宝华建议加强中小学的汉字学习课、书法课,“以前我曾到日本教过书,那里的小学、初中,都有汉字的写字课程或者关于汉字知识的课程,孩子们的字都写得很好,说明他们比较重视。中国历代书法全世界非常有名,一个人从小汉字写得好,对于他美学观念的培养也有好处,另外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要跟汉字打交道,所以应该从小学就加强汉字学习。”钱文忠则提倡大家用笔来写信,“信分为公函和私函两种,公函且不论,我认为私人信函是写给父母、爱人、孩子的,是饱含情感色彩的,亲笔写信更能传达温暖和情意。此外,我觉得应该在小学推广书法课,让每一个孩子都拿起毛笔,在一横一竖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假如每一个人都会写写书法、吟几句诗,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一些。”

“现在的小孩对电视、电脑游戏很感兴趣。”由此,薛军工建议,与其排斥多媒体,不如巧妙利用,比如在电视节目、电脑游戏里加入更多益智类的成分,“我们文化工作者应该做一些接地气的工作,用让小孩喜欢接受的形式来灌输一些蕴含国家文化精髓的东西,通过比较好的载体植入他们的内心。”游汝杰也有类似的观点,“现在大家都习惯用手机,我觉得可以提倡大家用手机里的手写输入,同时软件识别度上也要进一步提高。此外,除了比赛,电视媒体上能否开个固定的栏目,一个星期半个小时左右,请些专家讲讲字的用法,汉字跟古代文学、文化的关系。”

今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出一系列整顿措施,包括遏制电视晚会奢华过滥之风,前一阵为避免电视节目形态单一雷同,又出台了“限歌令”,这给电视节目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汉字文化类节目的成功也给予电视人不少启发。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关键是电视节目创意能否抓住观众的电视心理需求,能否在娱乐中体现出更多的文化元素,能否体现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过去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往往把草根百姓的层次看得比较低,觉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漠视,娱乐至死,所以就制作一些比较低俗的娱乐节目。其实老百姓还是有很多需求的,就看你怎样导向。”张豫峰说道。

汉字听写大会决赛篇5

“逆袭”的汉字冠军

陆佳蕾是谁?看过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人一定都知道。在2013年 10月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中,杭州外国语学校有位女生气定神闲地写出了“婉娈”、“珉玉”、“裂罅”、“海晏河清”等11个词,淘汰了其他14位入围总决赛的选手,最终获得冠军。没错,她就是陆佳蕾,新鲜出炉、如假包换的汉字冠军。

从获奖到现在,不过短短几个月,陆佳蕾在学校的称号却换了又换,“小冠军”、“大明星”、“女王”……都是她。在网上,陆佳蕾拥有了自己的贴吧及粉丝。看着贴吧里的消息,看着电视机里的陆佳蕾,你能想象出她是个怎样的女孩吗?让我们先来看看一次采访中的她:短发齐头帘、戴眼镜、墨绿色格子衬衫和运动鞋,背着双肩背书包不声不响就出现在了会议室里。连她自己都说:“我长得比较‘路人’,真的没什么特别。”

如果你想在这个众人瞩目的汉字冠军身上找到特别之处,恐怕要失望了。和那些 “学霸”、“神童”相比,陆佳蕾很平凡。如果非要从她身上找到一点特殊,那应该就是她是个“逆袭”的汉字冠军吧。

这“逆袭”的说法陆佳蕾自己也不否认。实际上,陆佳蕾自认为擅长的并不是语文。她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喜欢的科目是化学,参加的社团是法学社团,选修的课程是计算机C语言编程,而她最大的爱好则是网游和动漫,这些都和语文不太沾边。更糗的是,刚上初中的时候,她的语文成绩还排在班里倒数十名。

陆佳蕾的老师说,最初在全校的选拔测试中,她的成绩并不突出,前四名选手很快就定了下来,只差一名选手,最终在导演组的催促下,老师才选择陆佳蕾作为最后一个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陆佳蕾觉得自己是团队里成绩最差的,担心拖队友后腿。备战时,《现代汉语词典》里5.6万个词条几乎被她用各色荧光笔画花了。她用侦探小说中的推理方法分析每一个字词。据说,总决赛中出现的“婉娈”,她之前听都没听过,却能根据汉字的规律猜出来――“美好的样子”这个解释基本和“女”字旁有关,而人们熟知的“峦”、“鸾”的声旁都是“亦”。

对于这一点,陆佳蕾笑着说:“汉字也是需要去理解的,如果死记硬背,就只是横竖撇捺而已,如果去理解它,每一部分都充满意义。”

多才多艺的“女汉子”

都说理科好的女生很理性,这话有点道理。

陆佳蕾当初获奖后就显得很理性,她没有太把获奖的事情放在心上,也没有急着把好消息告诉所有人,可不知怎么,比赛回来后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有人开玩笑说“红了不要忘了我哦”,还有人开玩笑说要给她当经纪人。一个同学喊着要帮她建贴吧,急得陆佳蕾当时就喊:“哎哟,你们又黑我。”

在学校里,担任组织委员的陆佳蕾人缘很好,她模仿综艺节目《一站到底》组织班会,和男女生都能打成一片。喜欢漫画的她擅长画画,常在社团里画海报,还在自己的雨伞上画了网游《英雄联盟》中的人物提莫队长和一只戴着防风眼镜的小浣熊。如此多才多艺,难怪有人说,她是一个被低估的英雄。

陆佳蕾说自己的性格有点像男孩子,在她的记忆中,自己几乎没买过毛绒玩具,也很少打扮自己。有时,这个留着短发的女生也会很“热血”, 那些打打杀杀的网络游戏她也尝试过,偶尔在游戏中被人骂时,理性的她又会劝队友冷静一点。

关于真实的自己,陆佳蕾是这样说的:“我这个人,不是很放得开,在电视上很沉稳严肃,私底下却有点二。”其实,陆佳蕾的同学对她有一个更简单直接的评价,那就是“妹子和汉子的结合体”。

梦想长存于心

尽管陆佳蕾一再强调自己没什么特别,但她的家里人可不这么认为。

当初获奖消息一传来,陆佳蕾的爷爷最激动,谈起陆佳蕾,老人脸上立马洋溢起笑意:“我这孙女不仅天资聪颖、悟性很高,而且为人也十分真诚。”

在爷爷的印象里,孙女陆佳蕾的心地善良,对同学十分热情,每次有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所以,每到周末,陆佳蕾的电话几乎就成了热线。暑假里,陆佳蕾还会缠着爷爷学习画画、书法。“陆佳蕾写得一手好字,字如其人,娟秀大方,画的画也颇有行家韵味。”爷爷自豪地说。

陆佳蕾的妈妈觉得,女儿的记忆力可能遗传了她爸爸。爸爸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陆佳蕾复赛时没有写出“楞严经”这个词,还被他小小地批评了。

如今,陆佳蕾那本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被她放在寝室里,偶尔拿出来翻翻。那些背过的词,就像生活中熟悉的人,再也忘不了。

这次汉字比赛对陆佳蕾来说,大概就像一次奇妙的意外旅行,尽管出发前来不及想太多,回来之后却发现收获了很多,那些美妙的风景一定都刻在了她的心头。当然,对于陆佳蕾来说,美景长存于心,梦想亦长存于心。提到梦想,陆佳蕾说她一直很崇拜学校里一个获得全球编程大赛冠军的学长,希望将来自己也能编出来个网络游戏。

汉字听写大会决赛篇6

关键词:汉字教育;小学语文;学习途径

汉字应用于各个方面,小到谈吐之间,大到文化之间的交流,而针对刚刚接触汉字的小学生,学好汉字是很重要的。它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文化,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学得更多的汉字呢?这也正是教师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要体会到汉字的魅力,掌握汉字的方法,识得更多的汉字。因此,教师对于汉字的教育一定要掌握适当的方法,既不能过多地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又要教出乐趣。

语文教学中充满文化渊源,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可能就会出现一个典故,汉字的认知并不是所想的那么简单,语文教师要把汉字规划分类,从一点一滴做起,所以,汉字文化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要受到重视。

一、加强汉字文化教育,提高汉语文化能力

汉字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把汉字的教学方法曲解,只是机械地让学生记忆,并不在乎方法的对与错,出现教学方法的错误会使学生对汉字的认知能力下降,从而失去学习汉字的意义。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先把汉字拆开讲述,把每个字体形成的意思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速度加快。例如,狠、恨、很这三个字读音上很相似,教师为了让学生区别字的写法,可以讲解这几个字的含义,这样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区别字的烦恼。

汉字文化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包括教师让学生用拼音标注不会的字,提前认知不会的字,这无疑加剧了汉字文化的缺失。加强汉字文化的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多多讲解汉字的由来和典故,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二、加强汉字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小学汉字文化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延续的起点,让更多的汉字文化教育形式出现在小学课堂上,这是教育新背景下必然实施的教育形式。汉字文化的教育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要,文化传承中它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会有中华汉字的身影,孔子学院在各个国家也被普及。在一些大型比赛节目上,汉字听写也被当做一项比赛内容。而在小学的汉字文化教育上教师也可以在教会汉字的基础上,开展一些汉字方面的比赛活动。例如,汉字听写大赛,大赛前几名用获得奖品和奖状的方法鼓励学生,还可以举办汉字由来讲解大赛,比赛的目的不在于奖项与奖品,而是激发学生记忆汉字的能力,更好地加强汉字文化教育。

小学汉字文化教育势在必行,教师只有从小学教育开始才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向世界文化方向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学习汉字的热情。

总而言之,学习汉字文化教育,应该从小学语文课堂做起,语文教师要将汉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把汉字文化的魅力共同传递下去,让学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使者。

参考文献:

汉字听写大会决赛篇7

无论是节目收视,还是广告收益,它都是同类节目的翘楚。要知道,中国电视荧屏被歌唱节目抢尽风头,亲子节目更以明星、家庭的噱头和T2O的商业模式名噪一时。文化节目回归舞台中央的难度简直不亚于一场“诺曼底登陆”。

好在,它做到了。截止记者发稿时,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1和CCTV-10双平台播出,全网收视同时段排名全国第二。广告收入接近两亿,比第一届同期增长10倍之多。与亿元俱乐部里的综艺节目相比,这档文化节目的性价比简直高不可攀。

央视双平台播出

7月10日,中央电视台为该节目举办了盛大的开播新闻会,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到场,为节目在暑期档的播出造势。

此前不久,《中国成语大会》在央视一套的成功播出,以及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掀起的全民学习热潮,成为年度文化现象之一,这一切为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双平台的播出铺平了道路。

在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受邀名单中,已经执导过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的总导演关正文,邀请到了郎永淳、章伟秋、 梁艳、李梓萌、顾国宁等著名播音员担任主考官,他们向选手宣读考题、字义和例句,科教频道主持人冀玉华与钱文忠、郦波、康震、张一清、蒙曼、孟蓬生等专家学者一道坐阵第二现场,同步解说赛事,解读经典例句。

节目组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推广到了3万多所各类学校,1200万中小学生参加了体验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派队参加,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单独组队,另有来自英国、美国、德国、韩国、朝鲜等国的孩子组成国际联队。

“参加比赛的中学生,他们有能力过关斩将,更重要的是,他们为节目提供了鲜活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有选手用拆字法,根据题面解释,推演出正确用字的答案;有选手用文字记忆法,有问即答;还有选手用经典回忆法,从字源上考虑某个字的变迁,反观题面,找出答案。节目在传承汉字文化的同时,也在反映当下中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总导演关正文在接受《综艺报》采访时说。

发起“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

尽管没有成型的商业模式可言,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7月13日在CCTV-1晚间八点档黄金时段首播以来,全网平均收视率排在同时段第二,冠名、特约赞助和贴片广告等各种广告收益接近两个亿。然而,它的丰收,并不能掩盖文化节目整体势微的现实。

记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在这个暑期档,全国排名前十的省级卫视晚间黄金档中,以《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花样爷爷》、《妈妈听我说》领衔的综艺节目几乎占据了荧屏的半壁江山,而进入视野的文化节目收视排名通常都在前十以外。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制作团队尝试了各种营销办法。年初,《中国成语大会》播出时,节目制作团队尝试话题营销,结果出现了“某个选手特别像明星的八卦报道。”这让节目组很不舒服。

关正文直言,“现在大家都重视网络媒体的传播,但我们没法跟《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一样,走明星八卦的路,这与节目文化传承的定位不匹配。”

之后,节目组在互联网上推出了“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用全新方式展开庞大网络人群的互动。

搜狗输入法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你随意敲击节目组选出的焐热词汇,就会发现每周有超过三千万网民参与其中。“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累计已有超过4亿网民参加。这是一个让总导演关正文充满感激的数字。

“对文化节目而言,现象级娱乐节目所有现成的东西都很难借鉴,必须自己重新配置资源。包括我们在设计的APP,不是简单地做一个汉字竞猜游戏就可以吸引到公众。它需要以更加原创的方式捕捉到观众群,用传统文化吸引大众,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承担起汉字文化普及的功能

文化节目在现实生存的困境导致它的稀缺,侧面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提供了生长的机会。节目承担起汉字文化普及的功能,并且有意识地从第一届强调手写汉字能力的表层动机,转向第二届文字背后的母语价值观的梳理与建设。不少学者、老师、家长开始关注这个节目,寻找可利用的视角和有价值的线索。这些都为节目的发展积累了缘由。

文化学者郦波是一个典型代表。“我是一个老师,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参与节目的制作,就是看重了媒体的影响力,放大效应,希望通过强势媒体来让人们看到我们对母语文化复兴的强烈诉求。推动教育部门的顶层设计,让青年学子们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对母语文化产生丰富的认知感、强烈的认同感、甚至是价值、精神与信仰层面的归属感,这对整个民族的复兴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另一个案例是,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冠军选手陈柯羽的母亲,她在接受采访时,难掩心中的喜悦,“我的孩子今年13岁,来到北京参加这个比赛,没想到能走这么远。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经历了一件事,从中学到知识、接受了锻炼,学着对自己负责,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比结果更重要。参加这个比赛也是一样。”

《新闻30分》栏目主播章伟秋在担任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主持人后坦言:“这个节目是一个考试,而且越往后竞争越激烈。我很少在这样严肃、认真的节目中担任考官。这个节目是考瞬间的反应,对字词句的理解,也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出字词里丰富、美好的韵味、语义。这是对主持人、选手们综合能力、日常积累的呈现。”

关正文认为,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正在倡导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从书写走向词汇背后的表意,并且正在努力推动线上线下产业链的发展。这是文化节目发展的一种新动向。在电视荧屏中,不仅仅有热闹、耀眼的综艺娱乐节目,也有供给营养的文化类节目。在竞争与商业利益之外,多元化的荧屏世界、差异化的竞争、百花齐放的场景才是观众更乐于见到的。

困难时的担当才是真正的考验

对于文化节目的未来,关正文喜忧参半。

“我们在文化节目顺风顺水的时候说责任担当是容易的,遇到困难时依旧担当才是真正的考验。一档电视节目,需要观众的支持和市场的认可。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的时代更应如此。《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仍需面临第三个制作年度的市场考验。这个节目是观众市场托起来的。第一届首播在央视十套,因为影响力大才调到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播出。我们非常感激市场的良性作用。”

很多卫视在向关正文预约定制下一档文化节目,但关正文并不乐观。他把可以长期坚守定为媒体选择的前提条件。“即使在国家级媒体,这种坚守也未见得是所有人的共识。很多文化节目遇冷固然让人痛心,但相比之下,去年很多拥挤在同一条路上的超大型娱乐节目输得更惨。社会热钱的涌入还将继续催生高投入的娱乐节目,直至市场重回理性。如果媒体过分看重短期市场利益,那么文化节目就只在喧嚣的时候有价值,喧嚣过后很多媒体人仍会调转头去追明星,变着法儿升级娱乐,这是一条最平坦、最拥挤、最花钱因而风险最大的路。”

“一个民族不能总是靠娱乐滋养精神,这是文化节目具有长期市场价值的信心所在。我们靠此为生并相信未来。”关正文说。文化节目乍暖还寒,作为硕果仅存的幸存者,他的压力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汉字听写大会决赛篇8

一、分析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做好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作为识字教学的主体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对象。如何使小学生乐于识字?对认识汉字产生浓厚地兴趣?才是我们教学中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确保学生有规律性的去认识汉字从而达到高效识字教学的目的。

具体的规律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孩子们的年龄还比较幼小,其有意识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在二十分钟左右,虽然其记忆力比较强、但对已知事物容易忘记并不能保持长久的记忆,另一方面,他们喜欢接触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其次,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应该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教学规律来实施汉字教学。最后,在小学生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的渠道来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不能一味的读、抄、写进行重复记忆。这样不仅容易使小学生产生精神和身体上的疲倦从而降低学习的效果,还会使小学生对识字教学产生心理上的恐惧和情绪上的抵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听一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和想一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全身心的感知未知的事物,了解汉字的形、神、意、体,这对于他们长久性的记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营造热烈地听、说、读、写汉字的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汉字的听、说、读、写作为识字教学中的四项基本内容,一直是各民族语言在传承教育中都注重的基本内容。鉴于小孩子爱热闹、爱比较的天性,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将会在很程度上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和引导作用

教师作为识字教学中的主要实施者以及文化的传播者,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将老师定位在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上这是非常具有远见的,当然这也并非是降低了老师在教学中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差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进行督促和鼓励。主要的做法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老师应该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写得一手漂亮的黑板字。老师在学生的眼中往往是作为榜样和目标存在的,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写一手漂亮的黑板字将会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汉字的兴趣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其次,老师应该对汉语言文学以及文学典故具有很深的造诣,在汉字教学中能够以诗歌或者是故事的形式讲解汉字的来历和本意。最后,老师应该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表扬和鼓励的形式促进学生们学习。

(二)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读、写锻炼,让学生们养成读书、写字的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们每天布置一定量的读书、写字任务让学生们坚持不懈的进行锻炼,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之前施行的早读课就是很好的例子,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几代人乐读书、善读书的兴趣。此外给学生们布置一定的写字任务督促学生们进行写字练习也能够很好的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任务量上应当全面考虑不适宜太多也不能没有,此外还应该根据学生们的汉字基础来区别对待。同时,还应该坚持重质量轻数量的原则,现在部分地区小学开设毛笔课可以带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作用。

(三)定期进行各种比赛并鼓励学生参加地方全国性的比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远远要比督促学生们学习收到的教学效果好的多。毕竟人只有在思想上以及意识上认识到某样东西并产生很大的兴趣,才会主观能动的去学习和研究,这属于自主的学习,其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从小学生的攀比心理以及人类的荣誉感出发,通过举办校内朗读比赛、书法比赛以及鼓励学生参加地方或者是国家举办的类似比赛让学生们获得荣誉感,这对于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辅助措施。

三、采用游戏化识字教学方式,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小学学生容易忘记以及对抽象的事物难以理解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很多汉字进行形象化或者是具体化,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增加汉字的感染力。比如说在简单汉字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猜字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具体做法可以是老师在讲台上运用身体语言或者是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们来猜老师描述的是什么字。比如说,把双手放到嘴上的形式叫做“喊”,双手提起握紧拳头放在身体两侧的动作叫做“跑”,抬头看天的动作叫做“仰望”,低头看的动作叫做“俯视”等等。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简单的拆字、组字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识字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例如,我们利用汉字中很多字运用同一偏旁部首的特点,将其拆分开来,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并拼、读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将“门、问、闻、闯、闭、阅”等汉子进行拆分然后让学生们自由组合,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乐趣,这对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本文主要作以上几个方面的简要论述,具体的措施还应该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设施以及学生们的识字基础来综合性的制定。

上一篇:但将酩酊酬佳节范文 下一篇:幸福无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