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范文

时间:2023-09-15 09:4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篇1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普通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武器。新形势下,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原理”课的教学改革,任课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必须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分析新教材

“原理”课在2007年9月开始在全国高校开设后,针对教学手段和方法,高校授课教师都进行了大胆尝试,并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教学活动生硬、空洞,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首先对新教材做出新的认识和分析,因为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是课程内容的重要体现。只有吃透教学内容,教师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

“原理”课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在教材编写上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第一章到第三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第四、第五章是政治经济学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第六、第七章是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提供了揭示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许多重要范畴和基本原理,都要借助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也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剖析为前提。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学说,它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改造世界的哲学,也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得到了体现。这样就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材内容基本上就是把原来的三门课拼凑在一起,其文字表述上几乎是以前教材的浓缩式翻版。虽然是浓缩版,浓缩中却缺少整合,知识点一个没有少,例如第四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第一到三章的哲学部分知识点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价值论的部分内容。而课时量大大减少,这样势必加重教学难度,减弱实效性。对教师来说增加了教的难度,授课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把握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能从理论体系上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向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观全局,防止片面理解,断章取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内容,促进学生能积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材存在的缺陷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弥补,结构上讲清内在联系,内容上有所取舍[1]。

二、确定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要练好基本功,要求教师要做好每个章节的教学设计,教师要依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确定好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从而设计好解决难重点的步骤和方法。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如何突破其中的重难点问题。一般而言,教师会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来安排教学内容。要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难重点,首先要把教学大纲研究透彻,教学大纲通过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份量,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来反映教学中的重难点[2],这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基本步骤。

“原理”课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三个部分,教学内容份量大,知识点繁杂。其教学重点首先涵盖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相关概念 、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这就使得教学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理解成为一个难点。同时,因为“原理”课是高校其它“思政课” 的理论基础,它是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形成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应该就是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依据“原理” 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安排,这门课是“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进行的。李毅教授在解读教材时指出,“教材的重点在于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要“突出世界观和方法论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重要性”。此外,“要客观认识教材中的几个难点。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是关于实践和物质世界的关系。三是关于帝国主义。四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3]

在难重点确定后,上课要分清主次,才能针对难重点问题,对教学内容合理变动教学顺序,同时针对难重点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突出重点,围剿难点。比如,有关“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重点难点时,就下功夫讲深,讲透。对于大纲中规定的非重点部分,则简单讲解或者要求学生自学。因为只有确定好难重点,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再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对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对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力争在课堂讲授中化难为易。

三、确定教学新方法

因为“原理”课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理论体系构建繁杂,逻辑论证过程过多,使得理论内容抽象难懂。

传统的“原理”课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乏味无趣,理论性过强,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理论,以直观形象的、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的方法加入进来,达到的效果非常明显。案例讲述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哲学原理内容,帮助他们如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学生在案例启发后,学会自己去思考与创造。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4]。在设计案例时,一要注意案例与教学内容的贴切度,要切实注意案例应该是为理论服务的,讲述案例过程中要紧紧结合相关原理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理论内容。二要选择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案例内容,例如在讲授有关“价值的概念”时,笔者以达芬奇的求职信开头,分析求职信,找到达芬奇求职成功的原因,告知学生,雇主与求职者能成功建立起价值关系是因为求职者具有满足雇主所需要的特征和属性,由此引出“价值”关系建立所需要的2个因素,最后引导大学生们思考如何写求职信,如何才能应聘成功?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们完全被课堂内容所吸引,课后还在不断地讨论写求职信的细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笔者还会采取实践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先把教材中一些内容浅显的教学任务划分成具体的专题讲座名单,让学生自愿报名分组,资源选择课题内容,小组成员各显其能,收集资料,制作专题讲座内容,根据课程安排,在课堂上留出10-20分钟时间,让学生上台讲解,鼓励那些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求言之有理即可。之后教师要归纳和总结,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及时的点评。这是在实践中活学活用所学理论。实践教学法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鼓励相互协作,引导学生探讨共同话题。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地融入到群体之中,团体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改革考核方式

“原理”课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际格局的发展走向,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认识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由此决定了“原理”课应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学习主要在理解和运用,而非死板记忆[5]。

在考核形式上,要突出平时成绩的比重。成绩构成中,如果平时成绩比重加大,学生们会自觉提高出勤率,上课时会认真听课,积极主动参与和教师的课堂互动,勇于思考新问题。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教师会对那些遵守课堂纪律、积极主动发言的学生较高的平时成绩,这样就鼓励了学生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避免一张试卷定胜负的现象发生,更是杜绝一些学生的如下做法,平时根本不认真学习,只要期末复习时集中精力突击几天就能及格甚至能考出非常高的成绩[6]。考试内容绝对不是简单的知识测试,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内容应该减少死记硬背的概念、理论考核,而是要在考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视觉。这样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

【参考文献】

[1] 王智.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问题的思考.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 邓春晖.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孝感学院学报,2009.7.

[3] 李毅.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解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增2).

[4] 王文圣.案例教学法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中的运用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9.

[5] 贾绘泽.关于强化理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篇2

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帮助大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军事发展的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大学生必须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必须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从而用科学的方法来学习马克思主义,调动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义;误区;意义;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当代全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核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为这个核心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其服务的。

所以,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要做到爱学习马克思主义,才会学习马克思主义,最终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少的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误区

不少同学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简单的说教,便产生轻视、忽略的思想。在学习上表现为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或是应付,不深入理解和掌握其真正的本质和内涵。

(一)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在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又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舆论的错误和反面宣传的影响,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00多年前的理论,时代已经发展到21世纪,已不适应当今的社会了。但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

(二)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简单的说教

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说教,是大道理没有什么多大的实用性,没有什么实际的具体用途,只是适用于作为宣传工具,进行舆论的导向,或是在人们犯错误时,走错道路时进行批评,帮助改进错误的思想武器。

(三)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适用价值

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只适合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对于理科类、自然科学类没有多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用于与资本主义作斗争的理论,属于阶级斗争的指导思想,而自然学科领域没有阶级斗争的存在,没有必要认真学习,只要略懂,不求甚解。甚至认为不懂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干好本职工作,学好本专业的理论就足够了。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就出现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的学习中不认真听讲,不认真阅读、理解,走过场。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行为才能符合客观规律,在矛盾和斗争中才不会失去方向,增强斗志,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和坚强的毅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可以抵御巨大的物质、精神、金钱、权贵的诱惑而坚定方向与立场,同时生活也会更加充满斗志和热情。

(一)坚定科学的信念

在当今随着时代的演变,使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课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辩证方法论,才能引导我们正确认识这些领域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找出这些领域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和趋势,使我们不被历史和现实中的旋涡和逆流所迷惑,从而不断增强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国内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并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从理论上回答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重大问题,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发挥社会主义积极性。

(二)培养崇高的理想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修养,才能有牢固的精神支柱,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当今各种物质、金钱、经济等诱惑中不迷失方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能成为一个具有崇高觉悟和高尚思想境界的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只有掌握了这一武器,树起了这一精神支柱,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转变成建设美好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物质力量。因此,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

(三)明确正确的方向

在当今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引起新的技术革命,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大学生更要自觉地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这就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在科学技术革命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更为明显,它可以启迪科学的理论思维,开阔科学的思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理解其基本概念、原理、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动手、动口、动脑去记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数字内容的知识是要先理解,后记忆、背诵。而文字性的知识记忆需要先背诵,才能理解其内容实质,要系统、完整、全面地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才能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要认真读书,有计划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并刻苦钻研,做到真正读懂弄通,不能断章取义。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来加深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这是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基本要求。

(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生产、生活,为政治、经济服务,只有将真理回归与指导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学到了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否则,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一句空话。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做到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同时,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形势,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不断地检验、修正、补充、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发展动力的作用。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陷入盲目、被动的境地,最终实践也不能取得成功。此外,没有实践的基础和动力,理论就会陷入僵化、停止发展。忽视实践,也就失去了判断理论真伪的唯一标准。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地运用。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问题,联系过去,结合现实,预测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重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学风问题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必须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这是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精髓和活的灵魂,开放的学科要不断增加新的理论和实践。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内在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而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这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正是其永葆青春、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就是方法体系,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着眼于实际和具体条件的变化,而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大学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国祚.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J].求是,2006,(10).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3]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学习同志“四个如何认识”论述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14 ― 02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两个巩固,不仅为当前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根本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全国高等院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原理课要进一步发挥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想,就必须进行深入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改革,变传统教学中“一言堂”、 “教条式”的教学模式为专题式的教学模式,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魅力,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接受并且终生受益的课程。

一、原理课专题教学内涵及其意义

从2007年开始,全国各高等院校根据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新方案,正式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这门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原理课的专题教学是解决教学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的方式,既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又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专题式教学又称为问题式教学,是在教材基础上的再度开发,采用这种方法意在通过对教材内体系、内容的重新建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学科知识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和思想化,提高针对性、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原理课的专题式教学,就是在深刻理解教材和学科要点的基础上,领会课程宗旨,以教材为依托,重新建构教材内容和改革教学方式,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中心,联系社会现实、时政热点问题,注重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而整合成的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这种专题式教学的优点就是重点明确、主题清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针对性较强。实施专题式教学既遵循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解决了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专题式教学有助于化解原理课学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近几年来,在原理课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感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教学学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原理课程是在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基础上整合而成的新课程。原有三门课程的学时为140学时左右,整合后的理论教学实数为36学时,实践教学实数为18学时。原理课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知识点众多的特点与有限的学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专题式教学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专题式教学方法不用对教学内容进行面面俱到地讲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压缩和提炼,实现重点突出,难点击破、热点关注,实现从单纯知识讲授向为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服务的转化,解决时间少内容多的矛盾,从而在有限的学时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专题式教学有助于缓解教师知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矛盾。原理课是由原来三门课程整合而成的,原理课教材对于现在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有着一定的困难,即目前教师知识结构不能很好适应教学的需要。原来我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研究整体性,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常常是偏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某一学科教学的需要。而现在的教材要求教师能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个部分的内容,这无疑是教学中的一个新的难题。专题式教学是在短时间内调整好原理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满足教学要求的有效过渡环节。我们可以把原理课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专题,按照不同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让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来承担不同专题的教学,这既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发挥,将教学内容讲精、讲深、讲透,提升课堂教学特色,又能够解决教师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节约时间抓紧学习或跟班听其他老师的课,尽快全面熟悉、掌握原理课的基本内容,适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个专题的教学。

(三)专题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解决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价值取向多样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传统原理课的章节目体系的讲授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难以实现学生认同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展示,不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专题式教学摈弃了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国际、国内热点、难点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立足于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中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使这门课程的学习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二、原理课专题教学坚持的基本原则

为了切实保证专题教学的教学效果,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目的,不断提升原理课的课堂教学水平,在专题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新编的原理课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课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要求,具有权威性,体现了整体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专题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即形成过程、理论体系、价值的整体性。尽管每一个专题教学都有独立的教学内容、目的、要求,但它们之间又是内在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各专题之间的内在的逻辑性,讲授不同专题的老师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做好集体备课工作,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个章节内在的逻辑结构和本质要求,在各个专题的衔接等问题上体现其内在的联系和有机统一,而不是条块分割的简单叠加。

(二)优势突出原则。专题式教学的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将教学内容高度浓缩为不同的具体问题,专题教学必须强化问题意识,注重从问题入手讲授基本原理,以问题的设定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着力点,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力。问题的来源有理论难点、学生的思想困惑以及社会现实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精选教学案例,按照问题来组织教学,深入讲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增强吸引力、说服力,通过讲授培养学生对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

(三)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原理课它不同于一般的专业理论课,不是简单的知识课,“学马列要精,要管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知识体系,而且要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不断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教学决不能变成文化知识课,要突出其思想性这一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科学,更是我们思想、行动的指南。

三、原理课专题的内容设计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原理课的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怎样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目标,以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为重点,以不断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突破口,来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魅力。为此,专题内容设计如下:

第一专题 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二、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三、马克思主义与大学思想素质的提升。

第二专题 哲学之终极问答――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的内涵。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基本派别及历史形态。四、自觉成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第三专题 世界本质的追寻――世界本质的物质性

一 、物质的含义。二、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五、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第四专题 辩证法的奥秘――世界是怎样的

一、联系与发展的哲学观点及其现实意义。二、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三、辩证法的真谛――自我创造、超越与发展。

第五专题 真理本质的追寻――真理是什么

一、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第六专题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谜与人的作用――人类社会是怎样的

一、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与人的实践活动。二、历史上人的主体地位与社会责任的担当。三、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四、改革是社会前行的动力。

第七专题 从剩余价值到经济危机――什么是资本主义

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八专题 重新审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资本主义是怎样的

一、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三、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辩证思考。

第九专题 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及在中国的新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和价值追求。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曲折之路。三、社会主义理论设想与现实差距的辩证思考。四、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之路。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及经验教训。

第十专题 共产主义是人类追求的崇高之梦――共产主义是怎样的

一、共产主义的内涵。二、共产主义梦想之现实依据和历史必然。三、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由必然王国想自由王国飞跃的社会形态。

〔参 考 文 献〕

〔1〕郭凤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9).

〔2〕凌小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的尝试〔J〕. 教育探索,2012,(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医学;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156 ― 02

1. 医学院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意义

1.1 马克思主义于医学发展的理论意义

传统“生物医学”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转变,因此,医学发展需关注生物、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人文关怀则愈发重要。马克思主义正是基于“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着眼于全体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去探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在推动着生物医学的演进。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医学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有一定相容性。

1.2 马克思主义于医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医生自古以来承担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崇高使命,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深的医学造诣,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尚品德与正确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与延伸,它所蕴含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等哲学思想对当代医学发展、培养医学生道德情操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 马克思主义于医疗实践的指导意义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著中找到了“异化”思想,得出“科技异化”的论断,认为“工具理性”的膨胀侵蚀了“价值理性”的土壤。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得益于第三次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推动作用,而作为医疗手段的物质载体,医疗设备所内涵的“工具理性”直接影响到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在倡导价值理性回归的同时,必然注意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中医生过分依赖于检验数据,往往注重仪器和药品的使用,相对忽视了代表人类价值理性的人文关怀。显而易见,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医疗模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2. 当前医学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研究

2.1 当前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

首先,毋庸讳言的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概括性极强。从全书内容的结构来看,它囊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众所周知,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分别开设,05方案相对减少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更加侧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概述,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授课中涉及的概念之繁多、观点之深刻、运算之缜密,无一不是需要学生深入领会的内容。但根据05方案的基本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大致50学时去讲授20余万字的教材内容。有限的学时数量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有所取舍,做到详略得当,这对教师的个人能力和对教材的把握以及教学环节设计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挑战。

再者,基于以上两点问题,引进和培养高水平教师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但是,受到专业限制,医学院校很少或基本不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等本科专业院系,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与同等级综合类院校竞争缺乏比较优势。此外,医学类院校往往授课任务繁重,开设医学专业课程较多,人文、社科类所占比重较低,从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重医学轻人文”也是制约两课教学的关键因素。

2.2 当前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现状

首先,从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来看,具有理科背景的生源占绝大多数,人文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受以往学习经历的影响,很多医学生先天的认为哲学是一门枯燥乏味、与实际生活和专业学习相去甚远的教条学问,致使在医学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欠佳。

其次,从医学生的重视程度来看,文、史、哲、艺术类课程很难引发学生的广泛关注。医学专业教育课业繁重,且对学生要求严格,在长期医学知识体系浸润下, 难免造成学生重理轻文,认为实用主义至上的认识偏差。

再者,从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来看,他们对人文素质、哲学思维的需求依然停留在隐性层面,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仍是学历层次、实践经验。概括来说,当前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亟待优化,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一纸政令,它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推陈出新,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

3. 增强教学实效的初步探索

3.1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首先,由于医学生知识结构文理失衡,所以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加强医学生人文基础知识的教育。仅从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来说,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也必须着重强调。随着医疗人才学历层次的不断提升,一般本科院校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较考研压力更为强烈,有针对性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学,有助于学生突破考研政治瓶颈,符合学生切身需要。

其次,受医学专业的影响,医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认识偏差,认为哲学是一门无用的学问,因此,在马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旁征博引,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带领学生用哲学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弥补他们对哲学认识的不足。

再次,结合医学特点,充分利用医学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自觉运用哲学的方法论指导自身学习和实践,从医学生职业发展的维度去探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新途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物质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它更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课,拓展和延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内容和目的,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

另外,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发展,网络、电视、手机等新闻载体受猎奇心理和市场驱动,过激言论频见报端,必然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站在思想的最前沿,把握学生脉搏,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信仰。

3.2完善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教学则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可以通过课堂实践、社会实践、虚拟实践等诸多方式去实现。

首先,发挥课堂实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功能,结合学生需要,调动学生热情,尊重学生观点,激发学生潜能,营造互动氛围,将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建构知识,进而提升教学实效。

其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社会实践不可或缺。对医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目的无外乎几个方面:第一,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信仰,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英雄纪念碑,开展唱红歌、赛诗会等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政治信念。第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理性看待社会现实。广泛开展“三下乡”、公益事业志愿者、贫困灾区救助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切身感悟去领会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第三,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沟通协调能力。结合医学特色,开展疾病防控宣传、社区义诊、医疗现状社会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推动专业学习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共同发展。 但是,实践教学势必受到诸如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安全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和校方支持,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制,保障实践教学的充分开展。

再次,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实践教学模式已不仅局限于课堂内外。利用新媒体工具,发挥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时效性和灵活性,建立QQ、微信、微博等虚拟平台,实现师生无时空限制交流,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突破,拓展实践教学新模式。

3.3重视校园文化的关键性。

校园文化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应该具备三个基本层面的文化因素。首先,从人文设施的物质层面来看,它需要一定的硬件作为基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是构成“人文”内涵的主要因素,与之对应的校园文化物质设施需包括“馆藏丰富且空间充足的图书馆;具有悠久历史或传承校园精神的标志建筑;覆盖广泛设备先进的综合文体场馆、环境优雅使用便捷的休闲娱乐场地”等。其次,从师生的主体意识层面来看,一方面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人文素质修养,高尚的师德师风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政治素质与文化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应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挑战权威的积极心态,敢于张扬个性,在辨证的求索中去探寻真理,获取真知。最后,从校园人文关怀的层面来看,一所充满人文气息的高校,应具备蓬勃向上的朝气,自由温馨的和气,求真务实的正气,攻坚克难的底气。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文社会学科,而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则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和延伸,两者统一于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和怎样培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符合时展要求的医学人才。在医学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起始点,着力点也是最后的落脚点,而良好的文化氛围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的时效性,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参 考 文 献〕

〔1〕 李亚洲.“两课”教学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28-29.

〔2〕 姚红,李英,张丽红.高校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的路径探求 〔J〕.学术论坛,2013,(05):13-15.

〔3〕 张晋.刍议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失范及重建〔J〕.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2009,(02):124-125.

〔4〕 陈彩娟.如何使医学院校的两课教学活起来〔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01):144-14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 实效性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237-02

根据2005年3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将原来在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并增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在高校中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原理》课的开设能够帮助大学生准确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该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显现的教学效果与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严重地影响着《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位授课教师不得不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一、《原理》课的教学现状

2010年开始笔者所在的潍坊医学院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相应地对《原理》课的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都有了新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校和大多数高校一样,《原理》课的教学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讲和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少主动积极的交流。所以在《原理》课的课堂上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看其他书籍,有的玩手机,有的干脆趴在座位上睡觉,个别的学生甚至基本不来上课……课堂上能自始至终认真听课的只是一部分学生,学生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很少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课堂气氛不活跃,授课情绪自然受到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了《原理》的教学实效性。

二、《原理》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针对《原理》课教学存在的种种现象,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影响其教学实效性的因素,以使我们能够认清问题的实质所在。

(一)学生对《原理》课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我们每年在上课期间都要召开学生座谈会,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反映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态度等的要求,以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水平。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从每个上课班级抽取一定的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也可以是师生对话交流。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听到了对《原理》课肯定的声音,当然也有学生认为,《原理》课内容枯燥难懂,且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只要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就能过关,自然也就认为《原理》课不那么重要;有的同学还认为由于《原理》课是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考试非常重要的课程,希望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与研究生考试结合起来等等。可以看出学生对《原理》课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误区,这直接影响着《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存在差异

《原理》是整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而授课教师基本是由原来的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教师调整过来的,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背景参差不齐。比如我们教研室的教师有哲学背景的,有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有伦理学背景的,这样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注重自己的研究领域,将授课重点放在与自己的专业背景相关的内容上,不利于体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时由于授课教师较少,而教学任务又比较重,我们不得不聘请其他教研室的教师讲授《原理》课,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学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性不够

我们对《原理》课进行了教学改革,教师也都采取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相对落后,不少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在课堂上主要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挫伤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有些年轻教师拘泥于书本的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相对较少,理论分析也不够深入,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从而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的考核方式单调

目前,我们通过改革虽然改变了原来一张期末试卷“一锤定音”的课程考核方式,但也主要是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进,对学生平时出勤、课堂纪律与参与教学情况等都有所反映,但是由于大班授课的模式影响,教师并不能够真正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当然也不能保证完全公正地给予学生平时成绩。

三、提升《原理》教学实效性的创新路径

(一)提高学生认识,注重素质教育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第一次上课时,我们就给学生布置了“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讨论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目的不仅仅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二)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

《原理》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这样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了较好地解决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我们主要是采用了集体备课的方法,不仅自己教研室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还邀请其他专业和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通过集体备课使不同知识背景的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给予授课教师以理论上的指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原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讲授《原理》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很大挑战是如何解决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问题。理论只有同现实相结合才能被大部分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发现社会的新变化,科学、准确地把握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教学提供现实的素材,使教学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提升《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原理》总学时分割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占2学分,实践教学占1学分,即课堂教学学时为36学时,实践教学学时为12学时。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教师从课程内容和现实问题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具体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有:撰写课程小论文,如“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组织课堂讨论,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题目“宗教与迷信的异同”、“大学生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能趋同吗?谈谈你对‘趋同论’的看法”等;运用影视音像教学资料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结合教学内容,我们选择《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和《货币》等电视纪录片的部分内容在课堂上播放。实践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提高了《原理》课的实效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

《原理》课程涵盖的内容多,知识范围广,加之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兼有文科和理科的学生。而当代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较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多,知识面比较广,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强,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客观上要求我们《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新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经典案例教学法。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比如我们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原理时运用了“蝴蝶效应”和“六度分割理论”,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在学习价值规律的原理时,运用现实中“菜贱伤农”的实际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案例的选择和编写是关键,案例要有典型性、新颖性、时代性和启发性等特点。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已经编写适合《原理》课堂教学的案例50多个。

2.重点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难懂的原理性问题,通过提出问题,以问题为教学切入点,然后展开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延伸引出相关问题,使学生专注于教学过程,不断地去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时设计辨析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以引起学生思考并进一步正确理解这一原理。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在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学习中设计一些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等,以有利于帮助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比较难懂的理论通过习题的形式也容易让学生接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较为难懂的理论问题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3.课堂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以课堂讨论、学生走上讲台、主题发言、学生辩论等形式进行,方法可以灵活多变。例如,在讲授商品的二因素原理时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商品交换的实际比例取决于对异种劳动的估价和对商品的需求迫切程度等主观因素吗”。在讲授历史唯物主义的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时首先布置题目让学生准备,制作课件,挑选几名学生走上讲台主讲,然后学生和教师进行共同点评。课堂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原理》的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原理》的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在考试的题型上力求多样化,注重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联系实际的分析题和材料题,在论述题和分析题中给予学生以选择的机会。比如论述题,可以出三个题目,让学生选作其中一题或两题。在考核机制上建立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实践能力、课堂发言等全面考核的综合考核制度,从而全面提高《原理》的认同度和吸引力。平时成绩占40%,由平时考查(考勤、小测试、回答问题等)、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或读书报告等成绩组成。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60%,以闭卷的形式进行,我们也设想用口试的形式,把口试和笔试结合起来,但是《原理》大班授课的方式,使口试的形式很难推行。我们力求探索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水平,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考核方式。

综上所述,《原理》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努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教学主体的转换,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等等,需要我们授课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原理》教学的实效性。

[基金来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改革发展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批准号:14CXJJ12)]

参考文献:

[1] 江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5

[2] 张晓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法[J].经济师,2011(6):123

[3] 杨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新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58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 山东潍坊 261053)

[作者简介:秦瑞霞(1969―),女,山东昌乐人,山东省潍坊医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篇6

[关键词]“三合式”教学法理论实践

[作者简介]刘琳瑜(1976-),女,重庆人,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81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2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石。当前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两个:其一,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课程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内容丰富,抽象度高,但课时较少,致使教师对内容的讲授受到限制。其二,学生思维活跃与授课方式陈旧的矛盾。原理课教学通常从基本概念出发,通过逻辑推论演绎出理论。由于这种教学方法着力追求理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对具体实践关心较少,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克服这些矛盾,教学方法的创建和运用是关键。“三合式”教学法正是应对原理课教学的困境,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摸索中形成的。

一、“三合式”教学法创建的基础

原理课教学方法的创建:首先必须符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原理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能够使他们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必须符合原理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高的特点。传统的灌输式讲授使教学过程生硬,学生接受度差。因此,只有将灌输式教学创新后与现代教学方法融合,才能发挥教学方法本身的魅力。最后,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思维活跃,渴望对世界的探索,渴望思想的交流。因此,教学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美国教育学家戴尔认为,“教育应该以最直接和感性的经验为起点,逐步过渡到抽象和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首先给学生以丰富的具体经验。直接和感性的内容包括:案例、图片、电视、电影、课外实践、小组讨论等等。教师也不能只给学生讲一些具体案例、放一些影音资料,而必须向抽象化、理性化发展,使学生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上,掌握普遍化的概念、原理”。“三合式”教学法正是根据原理课教学的实际要求,根据教学活动的规律,合理安排各种教学方法,科学处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具体与抽象之间关系,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

二、“三合式”教学法的内容及实践

1.课程教学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后交流”三结合。课堂教学是原理课教学的基础,它的优势是可以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但如果原理课教学仅限于课堂上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师就理论讲理论,就可能出现教师口若悬河、汗流浃背,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的现象。通过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走进开放的“课堂”体验生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索理论,从而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教学方式多样: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能力。因此,每次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都应该向学生指明活动的目的和要求,提供社会调查的参考选题,开展实践培训,并且要求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必须能完整反映活动过程,清晰阐述实践的心得。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指导,帮助其学会如何将感性认识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工制作,最终上升为理性结论。青年学生站在人生的关键路口,渴望交流和获得指引。由于原理课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在课后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后交流”三结合不但克服了原理课课时较少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教学活动采用“滴灌式、体验式、探究式”三结合。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软件,能否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关系着教学活动成功与否。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有将其有机组合,才能优势互补。在原理课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滴灌式、体验式、探究式”三结合,可以有效实现情、理、趣的交融。

首先,以滴灌式教学为基础。通过讲授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按计划系统地展现。但讲授并不是满堂灌的漫灌,而应该是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滴灌。漫灌式教学中教师占据完全的主体地位,滴灌式教学则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循循善诱地讲道理,容易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实践证明滴灌胜过漫灌,运用滴灌式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教与学的通融,使教学内容自然渗透,教学目标水到渠成。滴灌式教学法的成功运用必须建立在对知识结构的清晰把握和教学内容的科学讲解的基础上。一方面,由教师按照授课章节总结出一套知识结构图,并以此为框架,将知识清晰、系统地展开。另一方面,滴灌式教学主要采用对话的方式进行师生交流,并辅以案例、讨论等方法。教师根据知识结构图,提出谈话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展开讨论,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总结提高。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大学学习的研究探索性,使师生在平等和谐气氛中愉悦地进行研究。

其次,以体验式教学为依托。马克思主义原理是由一整套特定的概念、范畴构成的严密科学体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在教学中,如果就理论讲理论,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有难度而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寓教于乐,融“理”于“情”和“趣”中。体验式教学能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中接受抽象的哲学观点。体验式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案例、故事、诗词、歌曲等材料展现情境,综合运用案例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激情艺术,和学生共同进行体悟、分析和讨论。

最后,以探究式教学提升。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问题,寻求结论。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它不仅使学生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而且教师处于指导的地位,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此探究式教学在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调查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可以在课堂内外进行。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将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研究出结论。在课后,持续开展阅读马列经典文献活动,并由教师辅助学生归纳学习内容,结合社会热点,提出研究专题。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辩论会等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得出结论。而且在课外实践和调查过程中,面对现实问题,学生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通过辅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从实践上升为认识,从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运用“滴灌式、体验式、探究式”三结合教学方法,实现在讲授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体验和探究中讲授。不仅可以解决原理课课时少的难题,而且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并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学生活动采用“读、行、赛”三结合。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结合,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对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思考、运用和体悟,实现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活动围绕课程相关内容,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将读书沙龙、社会实践、成果比赛三结合,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实践水平。通过读书沙龙,组织学生研读马列经典、谈心得、写体会,畅游书海,流连忘返。通过社会实践,无论是社会调查、志愿服务还是参加公益活动等,都能让学生真实感受“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通过成果比赛,例如征文比赛、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为学生搭建互相交流促进的平台。读、行、赛三结合的方式不仅符合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合式”教学法在原理课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教学单调、呆板的局限,实现了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以及滴灌式、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的有机融合,产生出系统要素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因“才”施教; 大一新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054-04

“因材施教”以承认差异、重视差异为前提,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1]它要求面向学生大多数,使教学的深度、进度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要求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因材施教的本质是因“才”施教,是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有的放矢实施教学。面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以下简称大一新生)在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过渡期中所呈现的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作为启蒙开智、指引大学生人生发展方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有效地贯彻这一教学原则,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完成教学目的,解决自身受众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实效,实现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引导的统一。

一、“原理”课教学对象需要因“才”施教

大一新生是“原理”课程的主要受众。新生的称谓不仅因为他们刚进校,是新人、新面孔,它还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一种全新的状态。全新的生活环境,全新的社会关系,全新的学习方式,无人庇护的独立生活,困惑伴随着种种新奇与自由,开始充斥他们的内心。大一新生是大学生,但就其心理和生活状态而言,却只能算是走进象牙塔的高中生,特别是在刚进大学的第一学期。调查发现,78.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一个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过渡期,89.3%的学生认为一年级是大学生活中最迷茫的一年。但大学一年级却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是事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否健康、顺利成长的特殊阶段。正视大一新生实际存在的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过渡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引导,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调查显示,大一新生的心理过渡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性化倾向与趋同性意识共存的心理矛盾冲突。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大一新生“有个性”的典型表现。而集体生活是存在地域差异、习惯差异、个性差异、爱好差异的多个体的共同生活,个性的刚性化极易使同学之间产生摩擦。调查显示,55.8%的大一新生因为性格不和而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这成为他们产生孤独、困惑、缺乏归属感的一大诱因。可喜的是,大一新生并不极力保持和维护自身我行我素于群体之外的秉性,反而呈现出趋同的意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本性使他们产生与他人保持一致的从众心理和对他人的依赖心理,这实际上是他们寻求心理归属的一种意识反映。外露的个性化和潜在的趋同的社会织在大一新生内心,必然使他们在面对不同问题时,呈现出不同的矛盾心理和困惑。

第二,自我认识不清晰与自我期望值过高共存的心理矛盾冲突。自我认识不清晰与自我期望值过高,是大一新生在自我认识上的两大特点。两特点的产生是现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两者一旦融合交织,共同作用,极易使大一新生陷入矛盾心理,产生精神压力。正处于认识自我过程中的大一新生,对自我尚缺乏准确定位。高中阶段的“佼佼者”身份、现有的“大学生”身份,再加上年少轻狂、心高气傲的个性使其既无法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又对自我期望过高。现实基点和心理目标的差距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被扩展放大,必然重创大一新生的内心,形成心理压力。

生活中有三个“我”,现实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人人都想三者统一于理想中的我,但现实往往不是如此。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的差距,使大一新生感到失望、难受、郁闷;周围同学的优秀、出众与现实中自身状况的差距,使嫉妒、自卑、压迫等心理感受尾随而至。如何引导他们理性、正确、及时地认识自我,合理定位,宽广心胸,客观看待内外这两重压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第三,对未来前途的隐忧。对大一新生而言,谈规划前途似乎为时过早,但他们的确对此存在不同程度的忧虑。他们在迷茫中担忧自己如何寻找到在大学生活中的位置,如何规划大学一年级生活,继而扩展到如何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大一新生的这一忧虑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状况的一种自卫性的心理担忧。一言概之,无为而恐慌。初进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面对与高中繁忙紧凑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缺乏成就感的学习生活,面对不知如何表现自己、如何寻找到自己位置的迷茫状况,面对其他优秀同学的出类拔萃,他们在迷茫中产生困惑,在困惑中滋生忧虑。目前如此,大学一年级如此,那么大学四年又将怎样?如何规划自己的前途,也就成为大一学生开始思考的问题。

总之,心理困惑是直接影响大一新生正确认识和看待现实生活的重要干扰因素,是导致他们普遍存在心理过渡期的重要原因。仅靠学生自身去逐步调节、适应和完善,是一个不经济、不高效且未必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解决方式。大一新生们需要得到教育、指导和帮助。

二、“原理”课应该而且能够因“才”施教

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结合教学内容,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化解学生困惑,解决学生疑难,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样的因“才”施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大一新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具体化。无疑,这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却正是“原理”课教学应该而且能够完成的责任和义务,是“原理”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因“才”施教,是提高“原理”课程教学实效的需要。提高教学实效,是“原理”课程的一个攻坚性难题。“原理”课概念抽象、理论复杂、体系广博,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是一份难得的知识“盛宴”。但无形中,其自身的这些特点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也使学生产生“原理”课深奥复杂的心理定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整体低下,理论水平不高的状态下,学生更认为“原理”课不仅抽象难懂,而且离生活太远,没有实际的意义和作用。长此发展,导致很多学生出现“谈马克思主义头痛,谈社会主义无趣”的状态。提高“原理”课教学实效,是我们无法绕开的现实问题,“把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3]在课程教学中,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因“才”施教,或许是一个改变“原理”课教学现状,提高教学实效的大胆尝试。

第二,因“才”施教的现实目的是与“原理”课的教学目标内在统一的。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原理”课教学的三重目的。对大一新生进行理论传授、思想开导、心理引导、能力培养、排忧解惑是“原理”课因“才”施教的现实目的。两者内在统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因“才”施教得以落实的过程。掌握知识是基础。它是大一新生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理论前提和条件;培养能力是关键。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科学性,而在于它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能力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为大一新生解决自身问题,缩短过渡期时间,尽早投入大学生活创造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是归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就是因“才”施教得到切实落实的体现。“知识——能力——觉悟”是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将理论内化为大一新生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其行为能力,在因“才”施教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实践中,体会到理论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有效地完成对理论的“认知——认同——践行”的接受过程,完成对大一新生排忧解惑的因“才”施教的教育过程。总之,“原理”课教学是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是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统一,这就使“原理”课的教学目标与因“才”施教的救助目的实现内在统一,因“才”施教的实现成为“原理”课教学目标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的体现。

第三,“原理”课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如果说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那么“原理”课教学内容能否服务于“原理”课教学目标,能否与大一新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对其进行引导性教育?这是能否实施因“才”施教教学思路的关键。恰好,“原理”课教学内容具备承担这一任务的能力。“原理”课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为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针对实践、来源于实践、面向实践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大一新生开启智慧,打通心结,明确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教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分析问题的示例典范,是使他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的重要理论来源。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他们合理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科学定位,开阔视野,宽广胸怀。总之,较之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原理”课基础性、理论性的优势,科学性、辩证性、实践性的特点,使其具有为大一新生解惑的内容和能力,能够有效地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四,因“才”施教,是“原理”课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现实问题为案例,因“才”施教,是改变“原理”课教学现状的需要,是实现“原理”课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原理”课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需要。这是由“原理”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辩证的、实践的,但也是系统抽象、逻辑思辨的,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抽象、刻板、僵硬的理论以具体、生动、鲜活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学生理解理论、掌握理论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当代的大学生思想自由、意志独立、个性鲜明,对理论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探索性、怀疑性和自我选择性,对从外面灌输的思想理论有天然的逆反心理。若以其自身现实问题为案例开展教学,将有力地攻破其心理的抵触防线,激发其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其在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实现对理论的认同,提高教学的实效。

三、抓住根源,确保“原理”课切实贯彻因“才”施教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引导作用,因“才”施教,解决大一新生特有的心理过渡期问题,是“原理”课教学必须重视的重要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是抓住大一新生产生上述困惑、心理难以过渡的根源。惟此,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引导,才能确保“原理”课切实贯彻因“才”施教的教学原则。从整体上看,大一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他们对从高中到大学生活变动的不适应性。

第一,学习方式由监督性学习变为自主性学习。高中生活学业繁重、繁忙紧凑、自由时间少,学生处于“被”学业安排的被动状态。这与大学学业负担小、自由时间多,学生自己翻身作了自己的主人的状况截然相反。这原本是高中阶段同学们所向往的美好状态,但对于已经习惯于约束监督,规划性弱、自律性差、发展方向模糊的大一新生而言,毫无过渡地陷入这种环境,反倒使他们处于迷茫、缺乏成就感、“在碌碌无为中悔恨,在悔恨中继续碌碌无为”的心理状况。学习生活在学生心目中的首要地位,又使他们进一步产生了对自身这种状态的焦虑和担忧。

第二,在师生关系上,由被重视变为被忽视,即由中心走向边缘。相对于高中阶段作为老师关心的中心和焦点,大学阶段被边缘化的现实状况,严重刺激了绝大部分大一新生的内心。大学辅导员有别于高中班主任,他们除了教学任务之外,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他们管理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一个年级;他们执行坐班制而非值班制,各种情况决定了他们无法把关心细化到每一个学生。任课教师更是如此,大学课程周时少,教师流动性大,各个教师通常只对应某学期的某一门课程,师生之间除了课堂教学时间外,鲜有接触,这就更难使学生有被老师重视的感觉。从中心到边缘的转变,从被关注到被忽视的转向,成为大一新生心理失落感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三,同学关系由单纯走向戒备,由和谐走向竞争。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同学的地域差异使他们彼此之间有着一种不可言喻的差异和心理上微妙的陌生感,潜意识地滋生出自我保护性的心理戒备。相对于在同一地区甚至自小熟识的高中同学,显然没有那么容易相处。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大一新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防备意识逐渐增强。这又成为导致同学之间产生心理隔膜和戒备的重要原因。同学关系的这种变化,堵塞了同学间相互排解情绪的沟通渠道,成为增添大一新生孤寂心理的又一因素。

第四,大一新生心理上的自我定位发生变化。他们开始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身。这使其对自身的要求从高中阶段的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发展到希望自己全能优秀,出类拔萃、成熟稳重、善于交际、独立自主、处理所有事务都能够游刃有余。简单地说,他们是用自认最完美的成人处事规范作为评价自己行为的标准。这是一个美好的期望,也可以说是一个奋斗的目标,但如果大一新生在现阶段,将这些规范当做一个衡量标准,如果他们对自身现实和标准之间的差距没有足够的心理认识,那么沮丧、困惑、自卑、迷茫的心理情绪的产生就显得非常正常。

总之,深挖问题根源,是“原理”课落实因“才”施教教学原则的基本前提。这里只是抓住了大一新生过渡期问题的共因,在实际的引导性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个案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教学内容,采取适合的方式引导、教育。

四、“原理”课实施因“才”施教的关键环节

如果说抓住病症,是实施救治的第一步,那么对症下药,则是能否解决大一新生问题的关键。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顺利实现因“才”施教的教育目的。

首先,必须坚持教学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即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联系、与学生实际相联系、与学生问题相联系。“原理”课理论只有与大一新生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才能发挥理论的作用,凸显理论的魅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第二,坚持理论教育与方法教育相结合,即在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讲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原理”课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是理论教育现实作用发挥的桥梁。比如在“原理”教材的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中讲授人的双重本性时,不仅可结合大一新生的个性化和趋同性心理矛盾冲突进行分析,使其认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而且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为例,引导大家理性地看待同学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同学间不能融洽相处的示例为反面案例,开导并使他们学会如何处理类似问题。

其次,必须活化教学内容。活化教学内容就是让教学内容“活”起来。一方面,它要求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求教学形式与之密切配合。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学内容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表现,教学形式总是承载着一定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是有效地活化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它主张教学内容不再以空洞、乏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融入学生生活,而是成为活跃于学生生活之中并发挥实际作用的存在。这就要让理论的精神意蕴体现在学生生活之中,让理论的实践价值体现在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实践活动中,让理论的理论魅力体现在排解学生的实际困惑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原理”课教学在理论教导的同时,完成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排忧解难、因“才”施教的教学责任。

最后,要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的综合运用。这是活化教学内容,实施因“才”施教的必备环节。“原理”课教学要提高教学实效,就必须结合学生实际、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目的。而这,就是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打破教师“讲授案例——分析案例”的老套路,吸取各种教学形式之长,创新性地综合运用和发展。比如,它可以与实践教学的方式相结合,增强教学中学生的主导性和积极性;可以吸取开放式教学的优点,坚持师生平等,以多样化的方式实现相互交流;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在情景模拟中感同身受地体会相互的心理感受;可以采取讨论、辩论的互动性教学形式,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学习热情。此外,在教学渠道上,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社会的各种便利条件,开通网络活动渠道,使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性实践活动形式,扩展教育渠道,使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相结合。[4]

总之,正视并重视大一新生的现实问题,结合“原理”课教学内容,化思想开导、心理引导、排忧解难于教学实践活动中,是“原理”课因“才”施教的应有之意,是解“原理”课受众对象之需,履行“原理”课教学责任的应有之举。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8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3] 胡新峰,马建青.倾注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1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19-02

一、“原理”课教师缘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既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高层次总体要求,也是对“原理”课教师的具体要求;更是“原理”课本身所需要的重要教学方法。首先,“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05方案”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思政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器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切实解决“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就要加强“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原理”课教师实现教学期望的关键。“原理”课作为“思政课”四门必修课中基础性、学理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因为,“原理”课既不像“纲要”课和“概论”课那样以史实和现实的形态呈现,又不像“基础”课简单易懂、案例丰富。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有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要勤奋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实际问题,更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和艺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的教学总期望。最后,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原理”课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针对这样一门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以实践为理论品质和基本原则的课程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只能是理论联系实际。为此“原理”课教材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要很好地运用这一方法,关键在于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想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必须首先厘清理论联系实际的真意。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定义:“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从定义本身来看,理论联系实际好像只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学以致用,有的放矢”,即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如果不进一步分析,必然会导致对这一定义的误读。许多人没有深入分析和理解“学以致用,有的放矢”,仅仅停留在表面,把理论和实际看成是两个静止的方面,它们所谓的“联系”就是将理论直接与实际照面,在“原理”课教学中就是将“现成的理论”即原理、规律转达给学生。这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要求。深刻理解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是关照“联系”这一中间环节,即阐明联系的中介作用。其实,马克思、列宁、等思想家在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时,也都对联系——这一中介做了表述,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等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联系作为相互作用,必然包含两条理路,一条理路是用理论去联系、解释实际,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条理路是实际对理论的校正或确认。不论是哪一条理路都要求实施者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能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是具备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在“原理”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必然包括“教”和“学”两方面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教的方面来说,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学的方面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在此,我们着重分析“原理”课教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因为这是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理”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一点是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和基础。要想用理论去指导实际,或者用实际诠释确证理论,首先必要对理论深刻透彻地掌握和理解。今天的“原理”课甚至整个“思政课”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05方案”规定了“原理”课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这一内容实质上对“原理”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又要融会贯通从整体上、从有机统一上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现实却是“原理”课教师尽管能够从整体上来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但是就某一方面、某一部分而言不如专业课老师掌握得深刻。“原理”课教师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哲学专业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水平高;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的水平高,等等。加上历史原因,有许多学哲学的“05方案”后开始通讲“原理”课,对于哲学部分还可以拓展,但到了“政治经济学”部分就只能照本宣科,机械地向学生转达原理和规律,更不用说“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了。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彻底,而是教师的理论功底不过硬,所以不能做到以理服人,更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第二,“原理”课教师了解实际的水平,即了解国际国内大局、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等水平。实际就是“有的放矢”的“的”、目标、靶子,如果“原理”课教师只知道或掌握自己的“矢”和理论,而不了解实际,没有目标和靶子,这样“原理”课只能在由教师自己铸就的理论的空中楼阁中独自徜徉、自我陶醉。不了解学生的需要、不解决现实问题,“原理”课必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打动和改变学生,不使学生改变就是没有作用,就是无效。第三,“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拥有理论、把握实际还不够,还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里的“联系”能力既不是简单地用现成的理论去直接套用实际,也不是用实际去机械地证明理论,而是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从实际中提升理论。这种能力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后,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彰显出来的主观条件。“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就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全面了解国内外大局、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如何从实际案例中抽出原理和如何运用理论分析、说明、解释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7.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4.

[3]莫放春.“05方案”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要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5.

[4]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文集[M].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列宁.列宁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整顿党的作风[M].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研究”(11JDSZK019);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性研究”(JG11DB118);201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立项课题“新课程体系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研究”(Lslktsz2011—056)等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黄昏范文 下一篇:丑小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