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小故事范文

时间:2023-09-25 20:24:40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1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这些词语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或许从儿时起就背诵过课本里关于长征的篇章;对《闪闪的红星》《大渡河》等影片中的情节印象深刻;或许,从小还有过穿上军装、成为的梦想……但两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道路究竟有多遥远,在很多青年人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1991年出生的陈正,就在他20岁那年,用特殊的方式――骑单车重走长征路,拉近了自己与与那段红色岁月的距离。

90后男孩的红色情结

虽然距离2011年重走长征路的经历已经过去几年时间,但是陈正说,那段经历对他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现在回想起来,重走长征路这段历程让我感受到曾经红军为了新中国的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而更多的改变和意义在于,让我认识到了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深刻理解了为什么有了国家,才有小家,我们才能安居乐业的享受生活。”

说起为什么要单骑走长征,陈正说,自己从小生长在赣州安远这片红色土地上,经常听父辈们说起曾经发生在瑞金、于都、兴国等地的红军长征的往事,“当时感觉只是一段故事罢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长征那段历史的了解不断加深,而慢慢特别想去切身看看那些曾经沐浴火炮硝烟的残骸墙壁,那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想去聆听,聆听那些没有被史料记载的红色故事。”

陈正记得,小学时每次升国旗,当自己举着小手向国旗敬礼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那种庄严与敬畏的感觉一直留在心里。“为此,我决定选择这条红色之路,想在每一座小城烈士墓碑前深深的鞠躬。”

2011年,从瑞金到新宁,骑行12天;2012年,镇远到遵义,骑行4天。陈正说,那16天的长征之旅或许不够完整,但在崎岖而又富有挑战的漫漫长路上,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朋友,那些模糊而又清晰的故事,那些远逝而又不可磨灭的历史,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从瑞金到遵义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乘车尚且需要几天几夜的颠簸,又更何况是一个人形单影只地骑着自行车前往呢?路途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陈正并没有被困难吓倒。

一路上最让陈正感动的是,他遇到了很多热心人,给予了他许多帮助,有的免费为他提供住宿,有的给他提供路上所需的干粮、水果,有的还请他到自己家里用餐,这些纯朴而简单的鼓励都让他更有信心和力量坚持下去。

陈正保留了一本笔记本,上面写满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写给他的话:

“陈正,加油,好样的!”

“陈正,愿你一切顺利!”

……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人们对这个男孩的肯定与鼓励。

“有天晚上,我骑车经过桂东至汝城的路段,那时下起了雨,道路很泥泞,路况很不好,我有点担心,于是放慢了前行速度。路过的几台小车司机发现我的困境后,便邀请我上车一起走。但了解到我为了纯粹地骑车完成长征的初衷后,他们就放慢了行车的速度,在我的前后两方为我引路,怕我出事。就这样在他们的保护下,我顺利地到达了汝城。”陈正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十分的激动。

那些我们不该忘记的故事

陈正还记得,当他骑行来到了位于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把自行车靠在了刻着“长征渡口”的大石上,东渡口不远处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一位来纪念园晨跑的大叔热心的给陈正讲述了那段于都人都知道的长征故事:1934年10月16日,农历重阳节,但此时的于都人民却无暇过重阳。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在赣南失去了立足之地,战略转移迫在眉睫。而转移的部队在10月8日已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长汀等地撤离,集结在于都境内,准备渡过于都河,开始战略大转移。当年的于都河面比现在宽多了,有600多米,深1至3米,水流非常湍急。大部队过河基本得靠浮桥。可架设浮桥需要大量木材,在无树可砍的情况下,于都人民纷纷拆下家中的门板、床板,把能够捐献的木材全部献了出来。此时70多岁的曾大爷,把他的寿材也送到了架桥现场。红军战士看此情形,执意不收。曾大爷硬是不肯,生气的嚷道:“你们是不是嫌这块寿木的木材不够好,不能架浮桥?”战士无奈,只得收下。得知后,发出了“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的感叹。讲完故事,临走时大叔还在陈正的记录本里留言,写下了“重走长征路,发扬长征精神”的正楷字。

2011年7月25日,陈正骑行到了祁阳县,游览有名的“浯溪碑林”时,在园林里遇到了一位老者,便与他一同坐在石板凳上聊起了天。说到长征,一听陈正是江西过来的,老者思索了一会,然后声音有些低沉地给他讲了一个发生在祁阳县东北郊红军血洒阳明山,俗称“红军墓”的故事,而埋在红军墓里的9个人,居然全是江西的。红六军团于1934年8月21日离开新田,由于湘江突降暴雨,江水猛涨,渡江计划被推迟,被迫转进阳明山后,他们发现,这里活动区域狭窄,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不利于建立根据地,遂决定放弃原计划。8月26日,红军便离开了阳明山。但就在这短短5天时间里,红军付出了血的代价。老人说:“在阳明山东北面的长田边上,有一座红军墓,那里面埋着9位红六军团烈士的遗骨。有11个掉队的红军伤员,两个被枪打死,另外9个被80多个反动团丁围住,用梭镖乱枪刺死”。说到这,老人叹了口气,接着说:“后来还是一个叫李天龙的瑶族同胞偷偷把这9个红军的遗体搬到一个炭窑里埋掉的。9个人都是江西的,一个姓黄的是排长,有一个人姓李,一个姓张,一个姓赵,不晓得他们的名字。另外几个人,连姓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当地群众在埋葬9位红军的地方栽了11棵树,纪念这些死难的英雄。

这个故事虽然简短,却深深的刺痛了陈正的心,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沉睡的无名烈士是他的同乡,更多的是因为整部血色长征史。

“走完这些路,我只想说,对于长征,我们这代人,知道的太少、太少。这只是两个简单的长征线上的小故事,对于那些更多的红色记忆还需要我们去考证,去发掘,去聆听,并一代代人传诵下去,歌颂长征永远不会过时,坚持发扬长征精神永远都是必要的。”陈正回忆说。

现在的陈正是一名创业者,从事户外旅行行业的产品策划工作。他说,重走长征路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对他的影响延续至今,让他在之后的工作中行成了一种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工作风格。在生活中也学会了坚持简单朴实,不会铺张浪费,放弃毫无意义的攀比,对于很多人和事,心态上会变得更加平和、坦然,这样的状态下处理很多事情都更加游刃有余,也让他显得成熟稳重。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2

小的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说过关于长征的故事:两年的时间,红军就踏过了11个省,从中南部到人烟稀少极为荒凉的西部,再到西北部会师。 长征第一站为湘江,战士们用鲜血染红了湘江水,飞夺素来有天险之称的泸定桥成了千古佳话;强渡波涛汹涌、流水湍急的大渡河成了千古绝唱;四渡赤水是今日之谈;巧渡金沙江成了至胜活宝。红军跨过了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越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征服了气势磅礴的乌蒙山……

我不禁想:如此漫长的长征之路,不知有多少位红军战士为祖国撒下了他们炽热的鲜血。为什么?为什么红军战士们能为了革命胜利抛头颅撒热血?为什么能为了革命胜利踏过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地走完长征路呢? 为什么能像毛主席说的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呢”?哦!对了,是信念。是打倒敌人,让劳苦人民翻身做主的信念!是精神,是那永不言败、拼搏到底的、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

上学了,我从老师口中了解到了更多红军长征的事迹,更明白了长征的精神,从而使我一遇到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就会想到了红军、长征,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一次, 期末考准备到了,因故缺了几天课的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对考试失去了信心,心中忐忑不安,所以复习时我显得心不在焉。大概善于观察是老师的本能,老师把我叫到身边,她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是和颜悦色地给我讲了几个长征中的故事。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老师是想让我学习红军不畏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使我重拾了对学习的信心。使我知道了学习上的那一点小困难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红军精神不但一直激励我在学习上充满自信, 红军长征途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直让我在生活中勤俭节约。现在我还穿着大补丁的衣裤,老师夸我是一个特别朴素的好学生呢!是的,我们应该传承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应该浪费。就要像胡锦涛爷爷说的那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会,看见满屋子摆满了、五花八门的食物,心理很不安。因为我想起了红军那时侯忍饥挨饿渴地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这么铺张浪费是不是辜负革命先辈的期望呢?

红军是不朽的丰碑,是我成长的指路灯,是他们让我明白了:只要心存信念,只要有决心,就会到达胜利的顶峰。是他们让我明白了:现在的生活和战争时代比起来是好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红军长征是亿万中华儿女的骄傲,长征的精神会激励我们中华儿女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长征是伟大的壮举,那排除万难永不言败、拼搏到底的精神会永远在我的心中!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3

导演:毛卫宁

编剧:李修文

主演:佟大为、谷智鑫、王雷、李小萌、刘威、萨日娜等

题材类型:战争

出品:小马奔腾

当“手撕鬼子”、“女战士被后小宇宙爆发干掉所有鬼子,裤子都自动穿好”等画面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里屡见不鲜时,本来以厚重、严肃而著称的战争戏缺失了最基本的灵魂,这种雷人剧情、偶像化、奇侠化的表现手法也遭到诟病。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有信仰、有灵魂、有故事、有情感、有现实意义、有人文关怀的战争戏出现。始于1934年,终于1936年的红军长征,是当之无愧的,由千百万普通红军战士谱写的英雄史诗。《十送红军》就截取了长征过程中十个既独立又相关的故事,将这段历史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搬上荧屏。

《十送红军》以长征为线索,穿插着讲述了十个普通红军战士的故事。他们不同年龄、性别、兵种,却有着共同愿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和传递红色的星星火种:钟石发奉命给钟家留后却最终和儿子们一同赴死;张二光帮助残疾的昔日神战友们重返战场;政工干部贺坚遭遇结发妻子逼婚,在战场上完成婚礼;炊事兵贺老憨一心求战死,却不得不抚养低能战士郑十一斤;女红军戴澜在大渡河畔追赶队伍;伍炳小分队在雪山前遭遇另一支“红军”;文艺兵沙奎在草地笑对中毒和死亡;邓秋生意外顶替同名模范,两人共用一个名字在渭河战死;班长贾学会在六盘山前护送战友郭小满尸体回家;高福星和一群身负重伤的红军战士在吴起镇外帮助战友们完成临终遗愿。最终,在这群默默无闻的战士的共同守护下,红色政权的火种终于安全的保留了下来,渐成燎原之势。

在文化信息量庞然增长,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当代社会,随着观众的日常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逐渐受到观众的追捧,“娱乐至上”、“去崇高化”的浮躁意趣也在悄然滋长。部分媒体围绕着明星、绯闻推出娱乐节目;一些影视公司就着“雷点”创作夸张的电视剧。电视剧作为最具传播力与渗透力的一种媒介,对观众的影响力远超过其他娱乐形式,其具有的社会价值引导作用也自然不言而喻。特别是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更是承担着宣扬正能量、传达正确信仰的功能。

表现形式的创新

电视剧《十送红军》以三集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讲述一个故事,一组人物,而每个故事既各自独立、架构圆满,同时又相互关联,贯穿一线。十个故事、十组人物、十场牺牲、十次送别,《十送红军》在叙事时间跨度上贯穿长征史歌始末,在叙事空间上涉及到从瑞金挥师、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到吴起镇胜利会师等最重要的历史环节。在电视剧创作领域,这样的板块叙事与线性叙事相结合的架构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十送”与“长征”在文艺学的角度是项重大课题,如何表现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复杂人物是个固有的难题。十个故事,每个故事讲述一种典型的革命情感,一段典型人物的写照,十次送别,同样也是从多个兵种的视角,全面诠释长征的一曲雄浑交响。而十个故事的组合也正是对长征精神的一种领悟:长征不仅是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选择,更是无数普通战士和革命者用双脚和鲜血所谱写的史歌。

“十送”的信仰

“十送”是奉献:十个故事勾勒出十种情感,却又诉说着同一的信仰——勇于牺牲和奉献。“奉献与利他精神是实现自身价值和战胜一切腐朽没落与艰难困苦最本质的表现特征”。“送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们的牺牲,历史送走了他们,但也是他们给我们传递了革命的希望和今天的胜利。每一次的牺牲都有他的意义,每个人的牺牲都应被铭记,在八十年后的今天,《十送红军》所力图传达的是每滴血、每一步对生活在当下人们的激励。十组人物化身十种符号,他们的情感和追求是个体的,但这种诉求和理想却又是超越的,无数的行动汇聚成一种力量,无数呐喊汇成一个声音,无数牺牲和奉献铺成一条路。

“十送”是传承:一张照片,一部电台,一架手风琴,一面奇特的军旗,一声嘱托,寄情于物,寄情于话语,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他们的精神随之传承。留下的是责任,于战友的责任,于组织的责任,于国于民的责任。一个人的倒下,却播下了一颗种子。通过传承,在每个战士心中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供后人乘凉。

“十送”是信仰:在《十送红军》中我们看到这些人物的坚持、乐观、重于求实、善于团结、不怕困苦和不惧死亡。他们的力量来自于信仰,而他们的血肉又构筑起信仰的城墙。因为坚信会胜利,而乐观;因为笃信定胜天,而坚持;因为执信共产党,而奋进。“信仰”没有被他们挂在嘴边,却无一不在追寻着革命的轨迹,哪怕要为此付出生命。他们是信仰的实践者,也让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主旋律也要接地气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4

抗战主题佳作电视剧《亮剑》中备受观众喜爱的主角李云龙,他打仗的那股疯劲,可以说让所有的观众动容。而李云龙原型,战场上人称“王疯子”“二野朱可夫”的开国中将王近山的一生,比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更加传奇。这次,由王媛媛来讲述父亲王近山在长征中与鞋有关的故事。

红军的草鞋

打草鞋在当年是红军战士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不夸张地说打草鞋和打枪几乎是同样重要的技能。每天红军战士做的两件事情,就是打草鞋和打绑腿。据说,每个红军战士一般都带着两三双草鞋和两副绑腿,草鞋甚至可以说是红军长征胜利的一大法宝。

长征中的红军,由于受到大批敌军围追堵截,主要靠快速行军摆脱险境。当时的红军条件艰苦,几乎没有皮鞋和胶鞋,而布鞋在南方多山地多河流的环境下长距离行军,容易坏掉不耐磨。这样一来,最好的解决办法也就只有草鞋了。绝大部分指战员身上都带有两三双草鞋,并且一边行军一边打草鞋补充供给。当红军最终抵达陕北的时候,绝大部分战士都衣衫褴褛,脚底换过了无数双草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可以说草鞋贯穿了整个的路程。

母亲做的鞋

王媛媛讲述父亲的长征故事时,提到她父亲有一个出名的绰号叫“赤脚大仙”。她说,长征时期最艰苦的时候是军队追着打的时候,战士们缺衣少穿,尤其是没有鞋,走到哪里都是光着脚。王近山不仅打起仗来勇猛不怕死,还有一个别人没有的特长,就是跑得特别快。他一旦撒腿跑起来,一般人很难追上他。王媛媛说:“父亲打仗时一直光着脚,虽然没有鞋穿,但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飞跃式地跑。那时候大家都说父亲的部队就是跑得飞快,而且父亲永远是在红旗的带领下带着头,拿着大刀往前跑。那个时候讲烂脚不是病,行军要老命。父亲光着脚,弄个草鞋没两天就都磨烂了。打仗时经常帽子也飞掉了,再一看脚,鞋子也没了。”

王近山当兵的时候,临走时母亲给他做了两双鞋,长征路上他一直带着这两双鞋,很多年从未穿过。王媛媛回忆道:“父亲曾说看见这两双鞋就像看见自己的妈妈,他永远当宝贝一样珍藏着。”

后来王近山战役打得多了,把缴获的战利品都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包括他母亲给他做的这两双鞋。

王媛媛说:“那时候传说王疯子爱枪爱马,父亲特别喜欢马,专门有一匹马帮他驮着这个小箱子,长征的路上翻越雪山的时候,因为雪崩出了事故,小箱子和这匹马都找不到了。父亲说别的东西我不心疼,唯独心疼的是再艰难再苦,宁肯光着脚都没穿过他母亲做的这两双鞋。父亲因为这件事哭了好长时间,实际上这是父亲对他母亲的一种怀念。”

自己光脚秘书骑马

前的后勤部政委汪运祖少将曾是王近山红军时期任副师长时的书记官。因为王近山是湖北人,讲名字时把“祖”字发“走”的音。当时王近山送给汪运祖一个土制的小薄笔记本用来记事,上面用铅笔写了一个汪运走。汪运祖收到时还笑称名字写错了,王近山当时就开玩笑说,以他的口音就是运走,是要运着走的人。没想到的是,一句玩笑话最后竟然应验了。

王媛媛说:“红军长征二过草地的时候,要强渡大金川河,父亲虽是副师长,但依旧准备带领突击排坐船强渡大金川河,别人拉都拉不住他。他本来准备坐第三条船过河的,第一条船刚出去的时候,遭到敌军猛烈射击,被水流冲走了。这时候父亲急着冲到了第二条船上,拿了一挺冲锋枪和一个战士说,你给我扛着,冲到对面就猛打。此时敌人的火力全都积压在第二条船上,汪运祖所在的第三条船被掩护先上了岸。此时父亲所在的第二条船被打漏了,眼看着要沉底了,汪运祖在岸边冲他喊,师长,赶快过来,并飞快地跑来将父亲救上岸,几秒钟之后父亲坐的船就沉了。”

这件事情发生后,王近山一直说,是汪运祖救了他一条命。

过了一段时间,红军又一次过雪山草地的时候,汪运祖此前因被敌兵打成重伤,断了三根肋骨。王近山叫了几个人抬了担架,坚持要抬着汪运祖走。一路行军经过的高山都是海拔四千多米,条件非常艰苦。负责抬担架的两个十六七岁的通信员,跑了两里多地就走不动了,坐到地上哭了起来。王近山急了,专门调来12个身强力壮的炊事员和饲养员轮换抬着汪运祖。汪运祖当时实在不忍,一直说坚决不走了。这时王近山说道,什么都可以留下,但是一定要把汪运祖给运走。后来,红10师在翻越夹金山的时候,王近山找了一匹马,一开始王近山骑马,汪运祖拉着马尾巴走;后来汪运祖走不动了,王近山让他骑马,自己光着脚拉着马的尾巴走。人们纷纷说:“副师长走路,他的秘书骑马,这秘书好大的架子啊!”就这样汪运祖被“运”在马上“走”,翻过了雪山抵达詹化后,才住院接受治疗。

王媛媛说:“本来汪运祖叔叔当时的情况是奄奄一息的,经过长征的重重磨难,汪运祖挺下来了,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活到了一百岁。”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1935年9月29日,陕甘支队主力进驻通渭县城。当晚,在文庙街小学接见了第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并举行晚会。满怀豪情地朗诵诗作《七律·长征》。另据《党史资料征集通讯》1986年第10期刘英的《长征琐忆(节录)》载:“1935年9月28日在通渭的榜罗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第二天到通渭县城,开干部会,诗兴大发,讲话时即席吟诵了后来十分出名的《七律·长征》诗篇。”每次读到这首词时,我都会特别感动。是红军战士的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打动了我。

这首词主要写了长征时红军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有人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那到底什么是长征?让我来告诉你,长征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一次大规模战略转移。

当老师讲这篇课文时,我都想哭了。开始吴老师先跟我们讲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听到敌人把桥上的木板抽掉了,红军战士只好爬上铁链到对面去,而敌军在用枪和火不断地扫射的时候,我在为红军战士捏了一把汗,也在不停地骂敌人太可恶。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喜踏岷山雪的故事。我在不停地鼓舞着红军战士,想要告诉他们胜利就在不远处,坚持就是胜利,马上就成功了!既然前面都挺过来,现在一定要坚持,坚持!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红军给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602吉胜男六年级:吉胜男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6

该剧讲述了毛泽东等革命元勋在红军长征途中自通道转兵以后,指挥中央红军以东西驰骋、南北往返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粉碎数十倍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而使红军重出生天的故事。

2、《长征大会师》是由万盛华执导,佟瑞欣、刘劲、王伍福、朱宏嘉、陈锐、范雨林、沈保平、魏伊、孙艺宁、李博、潘雨辰等主演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

该剧为纪念红军胜利会师八十周年的献礼剧,讲述了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从合到分,从分到合,艰难北上,最后胜利会师的故事 ,该剧于2016年11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3、《我是红军》是由浙江和通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东海电影集团、金华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由李洋总策划,桑华执导,郭晓光编剧,朱雨辰、高艺涵、张光北、张志坚参与主演的红色近代革命剧。

该剧以红军一支小分队为切入点,讲述了鸭脚坝少当家聂九,从为报杀父之仇到慢慢变成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的故事。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7

阆中古城里的红色故事

川北古城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李先念、许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挥下,转战阆中三年之久。

“我们有2.2万人参加了红军,有1万阆中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出了很多将军,这里有很多红军英雄的故事……”在阆中红军纪念馆,阆中市党史研究室主任李宏说。

进入阆中,我们还走进了一位老红军的“烽火岁月”。

“他叫王世荣,13岁跟他的父亲参加了红军长征,他的父亲是当时阆中苏维埃的一名干部,后来他父亲在战场上死了,他60年代退伍转业才回来。”其80岁的妻子赵淑芳向我们道出这位老红军的故事。1935年为策应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分三路强渡嘉陵江开始长征,王世荣父亲带着13岁的他,跟随红军离开了家乡,转战于全国各地。父亲后来战死沙场,王世荣则一直留在了人民军队当中,南征北战。

漫步于古街古巷,能看见很多红军当年留下的印迹,在鼓楼的城门口,依旧留有红军当年的宣传标语:“苏维埃政府是工农士兵的政府,只有打倒才能打倒帝国主义。”

1935年3月31日,红军胜利攻克阆中县城后,在古城南街67号的秦家大院内设立了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红四方面总指挥,政治部主任等均在这里办公,并在此研究部署了著名的“强渡嘉陵江战役”。

现在的秦家大院旧貌新颜,门口的红军灯笼依然醒目,大院具有典型的川北民居风格,串珠式三进院落。院内人流熙攘,已经是一个餐馆,餐厅服务人员,都穿着红四方面军当年的灰色军装,加之院内全保留着红军办公场景,让人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

“我们这里都是红军特色菜,现在的人吃惯了大鱼大肉,红军菜已经成了养生菜。”老板告诉我们,两年前他和别人共同承包了秦家大院,开起了红色旅游餐厅,生意红火。

碧血青山――重返万源保卫战战场遗址

6月13日,我们来到了革命老区达州。在这里,曾经爆发了著名的“万源保卫战”,是红军战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战绩最辉煌的一次战役。

“红军要保卫万源,关键是要守住大面山和玄祖殿,这两座山位于万源东南和西南,犹如两扇大门,是万源南面的屏障……”随行的达州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玄祖殿,原名钟南山,因山顶大庙叫玄祖殿而得名,位于万源城西南三十公里处,海拔1600多公尺,峰峦叠嶂,林木繁茂,悬崖陡壁,易守难攻。

6月15日,我们来到了玄祖殿山的脚下,寻找当年红军战斗过的遗址,缅怀在此奋战过的先烈们。由于山势陡峭,山路难行,随行的大巴车不能上山,必须改用越野车才能上山,快到山顶的时候我们改用步行爬上玄祖殿。

在玄祖殿山上有一颗拴马树,据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在此套过马,70多年前的小树,已经变成了4人合抱的参天大树,当地老百姓讲是因为人杰地灵,所以此树才比其他的树长得粗壮。在栓马树前面的民居就是“万源保卫战”期间红军的后勤部,所以战略物资都属这里调配,也是万源保卫战胜利的保障。在不远处有红军战时医院,伤员在那里救治。

在巍巍的山岭上,红军当年的战斗遗迹依然可寻,很多红军战士就战死在这里,他们有可能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有着不同的身份,但是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而牺牲的,那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他们的愿望已经实现,愿他们的英灵安息。

“今年建党90周年了,我和党同岁。”万源老红军罗福章12岁就在万源参加了红军,他不仅经历了万源保卫战,还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得知采访组要来家里,罗福章换上了已经许久没穿的军装。

“白天和晚上都在打,万源保卫战打了足足一个月,我当时是李先念的部队,我们在水田里躺了一个晚上。那年我才12岁,还是个红小鬼呢”,罗福章告诉我们,他1933年参加红军,先后当过卫生员、警卫员。1935年,他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最后到达延安。解放后,他荣归故里,他对我们说“要铭记先辈们的功绩,铭记共产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篇8

35年来,王秋生踏遍红军长征经过的省市,甚至数次前往一些地方。2008年四五月间,79岁高龄的他跨越甘肃、陕西、青海、四川等20多个省市,行程1.5万公里,用时48天亲访长征路,还险些丢了性命。

在甘肃会宁经历了最惊险的一幕

“那次去会宁,切身体会到长征不容易,真不容易。”说到自己“长征路”上的事,王秋生最难忘的就是去会宁。

王秋生那次“长征”是从上海直奔甘肃兰州。2008年4月14日,在兰州寻访红色景点几天后,他决定去会宁,“那是三军会师地,一定要去看看的。”兰州离会宁约200公里,王秋生回忆,当地人看他年纪大,劝他不要去,因为路太难走了,当地人都很少去。可他铁了心,叫了辆出租车就出发了。

一路都是山路,汽车沿简易盘山公路攀爬,不时有急转弯。出门时漫天风沙狂卷,但天气晴朗,没一会儿就变了阴天,还下起了暴雨,伴着电闪雷鸣。汽车剧烈颠簸,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抬头就看到皑皑白雪,不断有雪块砸在车窗上,道路渐渐染白,非常寒冷。原来,汽车经过的是一片终年不融的雪山。

“毕竟年纪大了,哪吃得消啊,我头晕眼花,不敢往窗外看,心里想着这次恐怕回不去了。”王秋生告诉记者。好在折腾三个多小时后安全抵达会宁,看到三军会师纪念塔,昏昏沉沉的他顿时兴奋起来,拍照、参观、与当地人聊红军故事,为节省时间,中午就啃了几块饼,晚饭也没吃,回到兰州已是晚上10点多,又累又饿的他难抑兴奋,连夜写了一首诗。

“你想啊,有路有车都这么难走,当初红军穿着单薄的衣服和草鞋,靠两条腿,那有多难!”王秋生说,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真正懂得长征的艰难、伟大。

在四川安仁镇遇到了最温暖的一幕

采访中,王秋生拿出一匹蓝绿色布,长3.3米,宽0.8米,看起来已有些年头。“这是红军布,有十年了,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送给我的。”

2006年4月8日,王秋生去四川寻访红军长征地,在大邑县安仁镇广场办像章展览。得知他这么大年纪自费办展、走长征路,一名参观者很感动,拉着他来到自己家,送了他这匹布。这名参观者叫蒋青春,是当地一家酒业公司的老板,比王秋生小十多岁。他说,这匹布是父亲留给他的。上世纪30年代,红军住在他家,就用这种布做军衣。有一次军阀打过来,红军匆忙撤离,后勤兵将一捆布落下,父亲赶紧捡起收好,去世时嘱咐他一定要好好收藏。

两人相谈甚欢。得知王秋生倾尽所有搞红色宣传,蒋青春特意放下工作陪他,请他游览三峡大坝,带他去成都的特型演员何明志家做客。“我感觉红军精神没有被遗忘,因为我宣传红军精神,一路上很多人给我帮助,有的还把有关红军的藏品送给我。”王秋生说,那匹布,他当宝贝一样保管着,不仅因为这是红军布,也饱含着来自陌生人的一片赤忱。

在革命圣地延安经历了最感动的一幕

2008年5月12日,王秋生从兰州乘火车前往西宁,途中遭遇地震,火车被迫停开;此后,在天水、宝鸡、西安、延安,遭遇5级以上余震十多次,多次在睡梦中被叫醒,逃到广场露宿避震。冒着余震,他举办签名活动,为汶川地震受灾同胞祈福,得到了热烈响应。

当年5月20日,他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那儿待了四天。延安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不平,不停地上山下山,走上一段就气喘吁吁。“的窑洞在山顶,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盏油灯就是他的办公场所,真艰苦。当地人说他最爱下山到老百姓家中聊天。”王秋生说,他每天走访当地老百姓,听他们讲红军故事,并寻访老红军。

每天不断跋涉,他终于寻访到了一位91岁的老红军曹志谦。“他有儿有女,但就要住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说要保护他的战友们。房间只有五六平米,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矮桌。”曹老告诉王秋生,他1934年加入红军,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敌人经常来围剿,后来日军来扫荡,天上飞机轰炸,最困难的时候没衣穿、没被盖,连续几天没东西吃,只能啃草根树皮。战友们自力更生搞生产,用歌声鼓劲。由于农具不够用,他连夜找了一口废钟,大家动手,制成农具。他说,很多战友都牺牲了,自己能活下来太幸运。

了解到王秋生20多年的红色宣传,曹老很激动,拄着拐杖陪他参观、亲自讲解,还给他留了签名。

走访30多年,王秋生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便宜的饭菜,一路自费举办展览。他没有一分积蓄,为红色宣传、走长征路,耗费数十万元。“刚退休时,我工资35元,现在有5000多元。我小时候讨饭,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工作,退休后年年还涨工资,我很感恩。好日子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宣传,让大家都记住、传承下去。”

上一篇:宋美龄养生范文 下一篇: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