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范文

时间:2023-11-09 23:32:22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篇1

一、[设计理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本节课主要通过分学习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学生对调查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民生活的变化,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结论。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可以感受到时代在变迁,从生活的变化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所处生活环境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

2.通过社会调查,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概括、分析、判断历史问题;

3.通过实践,学会展开历史活动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4.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初中生沟通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社会调查过程;

2.小组展示调查成果。

难点:

1.做好记录,练习如何正确进行社会调查;

2.与人进行沟通,形成研究资料。

四、教学过程

全班分五个小组:

一组:调查家庭收入;

二组:调查饮食的改善;

三组:调查住房改善;

四组:调查服饰演进;

五组:调查交通方式;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请同学们根据分组,进行社会调查。

1.搜集资料的方式:查阅书籍报刊、上网浏览影视资料、采访长辈等;

2.资料的呈现形式:文字、图片(含照片)、实物等;

3.资料的内容: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一组:调查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变化调查:农村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前:50年代农民人均收入为50.4元。 60年代农民人均收入80.66元。 70年代初,农民 收入90元。1977 年人均收入100元。

改革开放后:70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农民收入增长较快。1979年,人均收入 301元。80年代,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农民 人均纯收入,1983年795元。2000年,2253元。2017年,13000元。

二组:调查饮食的改善

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饮食。

改革开放前,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物质贫乏,很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饮食品种较少,人民对饮食对要求更多对是能够解决基本对温饱。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对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品种繁多。

三组:调查住房改善

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住房。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有3.6平方米,缺房户达869万,占城市总户数的47.5%,近一半城镇居民无房可住。而4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高达40.8平方米,套户比高达1.13。改革开放40年以来,从筒子楼、石库门到家属院、住宅区,从福利分房时代进入市场经济的商品房时代,中国住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组:调查服饰演进

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直被深埋在心里的爱美之心,终于可以在服装上展现出来了,老百姓衣柜里的衣服逐渐变得多了,颜色也亮了起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时代的进步,老百姓的衣服的样式越来越丰富,颜色也告别了从前的灰暗而变得五颜六色。如今,服饰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五组:调查交通方式

图片展示:人们的出行方式。

改革开放前:以自行车为主。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篇2

关键词:戊戌变法;改革开放;差异性

1898年6月,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改革运动,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最终虽然失败了,但却预示着“亚洲觉醒”的到来。开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时至今日已近39年。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以及精神面貌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两场伟大的变革,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为改革,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有显著差别。比较两者的成败可以从客观环境、主观领导权、战略选择和社会共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发现成功改革所需要具备的规律性因素,对中国今后的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客观现实的差异性

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戊戌变法发生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产生的,比较而言,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国内外大局趋于稳定,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由于两者的客观现实不同,必然导致结果不尽相同。

从客观条件来看,戊戌变法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清朝自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至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已经历200余年,即便没有外敌入侵,王朝也已走向没落。其次,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戊戌变法前,清王朝刚刚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可谓元气大伤。随着甲午战败,民怨四起,国内动荡的局势日益加重。最后,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甲午战争后,大量的割地与赔款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总之,戊戌变法前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变法很难获得成功。

與之相反,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则是另外一种景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年代中期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国民经济得到了极大地恢复。1978年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大胆而勇敢地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成功地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戊戌变法相比,改革开放处于一个较好的客观环境下。一方面,改革开放发生时新中国政权刚刚成立30年,正处在一个国家政权的上升期。另一方面,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面临外交范围的挑衅,但敌对势力的侵略和强占已不复存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等关系改善,由此可见中国已经为改革扫清了所有外患障碍。可以说,良好的客观环境为改革开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领导权的稳定性

戊戌变法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权的不稳定造成的。一方面,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们并没有真正掌握实权。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们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然而实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另一方面,戊戌变法受到了中央顽固派和地方实力派的阻挠。与戊戌变法不同,1978年的改革开放,建立在共产党的稳健领导基础上。首先是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国家领导集体,他们深刻意识到若不及时主动进行改革,中国将无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其次,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根本之处还在于执政党始终没有放弃自身的历史责任与政治责任,发挥了执政党在改革进程中的历史主动性,确保了改革领导权的稳定性。最后,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威望甚高,对社会下层的可控性也更强。改革开放时新中国刚成立三十年,虽经历了若干挫折,但人民群众对领导者的信赖度很高,人民群众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国力必将走向复兴。

由此可见,要在一个大国推进改革必须在相当长时期内维持领导权的稳定性。没有一个坚强的致力于改革的领导集体,就无法设想结构性的社会体制变革。

三、战略选择的系统性

改革的系统性,决定了改革不仅是某一领域的改革,势必涉及多个层面。

戊戌变法颁布的指令虽然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多个方面,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关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改革核心。另一方面,当时变法的推动者并不了解社会底层的状况,只是一味地在政权顶层推行变法,变法的诸多命令根本不能在社会中间得到广泛实施。随着变法推行的命令增多,触犯的利益也越来越多,最终遭到了当权者的镇压。

然而改革开放,中共在改革之初并无特别清晰完整的改革策略,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都是慢慢在实践中确立。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1978年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到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不仅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更加明确了改革的基本方向。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进一步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随着改革的深入,从秉承“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到逐步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布局改革,从1979年开始试办经济特区到1992年正式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改革开放在实践中稳步前进。这样,一个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直接目的,以改善人民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的全面改革战略就逐渐形成。

比较而言,我们可以得出:改革需要执政党和领袖对本国国情有清醒的认识,并以此为出发点选择一个改革的重点,围绕这个中心实施下去,这样才能达到改革所需要的目的,才能为全面完成改革提供可能性。反之,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些改革措施又不能得到系统的执行,这样的改革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大的危机。

综上所述,以比较的观点分析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差异,我们不难看出改革中的某些规律性的因素,诸如:良好的客观环境是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应尽可能将改革控制在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之中;稳定的领导权是推行改革成功的有效保证,需要将自上而下的稳定领导与自下而上群众参与进行有机结合;系统性的战略选择是对改革的整体把握,改革的战略选择应该具备一个明确的中心并得到系统的执行;所以必须做到在争取和累积社会共识基础上进行改革等等。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截然不同的结局,我们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找到答案,从而得到合理的解释。

纵观新时代的中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必将延续下去,在今后的改革中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的改革开放必将越来越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作者:曾三英

参考文献: 

[1]《中国改革开放30年》 

[2]《中国近代史》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篇3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利益关系;演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在各种利益关系中,经济利益关系是首要的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重大变化,我国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发生了重大演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轨迹

所谓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变革,使得原有经济利益关系格局中的观念、主体、来源等不断分化组合而发生的剧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利益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经济利益关系的平均化被打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提倡利益的平等性和统一性,不提倡利益的差异性和个体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首先是农村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拥有了充分的经营自,生产的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平均化的经济利益关系率先在农村被打破。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进行探索,如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把部分中央和省属企业下放给城市管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有了差异。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经济利益关系出现分化。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我国的改革迅速转向城市,并在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所有制结构突破单一公有制结构,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发展的局面,产生了大量的多元经济利益主体。同时,人们的经济利益观念已经觉醒,经商的意识越来越强,出现了大量的“万元户”,经济利益的差距开始拉大。由于改革出现波动,通货膨胀和相互影响,经济利益关系呈现复杂分化的局面,经济利益矛盾日益明显,社会非法获利现象增多。

(3)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经济利益关系走向市场化。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消除了许多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之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经济利益关系的各种要素完全市场化。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经济利益关系又产生了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严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失衡等。

(4)20世纪末以来――向构建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发展。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关系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20世纪末开始,党和政府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并且借助完善市场经济和法律法规的力量来规范、约束经济利益关系,使经济利益主体趋于独立化、平等化,经济利益关系趋向契约化,经济利益差距趋于合法化、合理化,向着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利益关系在复杂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下列特点:

1.经济利益观念的表达由弱变强

传统的利益观重义轻利,人们的利益意识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觉醒最早的是农民、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并很快遍及全社会。随着整个社会利益意识的觉醒,多年来被压抑的经济利益要求突然迸发出来,人们对经济利益的态度、看法和意见由弱变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从隐讳转向公开,过去被贬低的经济利益变成了合理的、体面的、可以理直气壮追求的东西。同时,人们的经济利益观念还受到金钱观念的影响,金钱的价值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金钱的追求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错误的经济利益观念也跟着产生,出现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人际关系金钱化等现象。

2.经济利益主体由一元化趋向多元化

改革开放前的单一公有制限制了经济利益主体的形成与发展,国家实际上是唯一的经济利益主体。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了多元经济利益主体。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行首先诞生了大量的农民家庭经济利益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使国有企业、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个人等成为了众多的经济利益主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又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和经济利益主体。

3.经济利益来源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经济利益凝结成“铁板”一块,经济利益的分配权集中在政府,来源单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利益来源的渠道被拓宽,人们在工资奖金等正常的劳动收入和经营收入以外,还出现多种多样的其他收入,不仅有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养老金等货币收入,还有利息、股息、利润、租金等财产收入;不仅有各种劳动收入,还有财产收入、风险收入、经营收入等非劳动收入;甚至还出现了靠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手段获得的非法收入,以及靠行业垄断获取的不合理收入。

4.经济利益差距由平均化趋于扩大化

改革开放前,由于利益统合,强调整体利益,限制差别,因而经济利益实现程度的差异很小,除了工农、城乡有一定差别外,其他各个领域的收入差距不大。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利益来源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人们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等都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利益差别,经济利益矛盾也逐渐显现,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尤其是少数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利而暴富,导致经济利益关系中不合理差距迅速扩大。近几年,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国采取了很多政策措施来规范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期缩小经济利益差距,使之趋于和谐。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原因

经济利益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而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此,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决定的。但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也会引起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

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必然引起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不断地探索,最后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必将引起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大变化。首先,促使人们转变传统的经济利益观念,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利益观念;其次,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促使多元的经济利益主体形成;最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得市场成为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力量,经济利益的要素都被推向了市场,它一方面保证了不同经济利益主体在经济利益关系格局中的平等地位,使得经济利益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可能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了经济利益的分化和差距的扩大化,甚至还造成、等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公。

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动必然引起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改革开放后,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对原有的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公有制经济的不同实现形式,逐步确立和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首先带来了经济利益主体的分化、形成了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其次带来了获得经济利益渠道的变化,并改变着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相对地位;最后还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利益差距的扩大化。

分配制度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分配问题实际上是利益分配问题,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直接体现了人们所享有的经济利益权,经济利益实现的多少,关键要看分配制度及其分配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变了以往单一分配方式、单一经济利益来源的状况,形成了多样化的分配方式和多样化经济利益来源,使多元化的经济利益主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获得经济利益,但也造成了经济利益差距的扩大。

经济发展政策的重大调整也会引起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经济发展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1978年邓小平首先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地区和人民”的政策,改变了过去的平衡发展战略和平均经济利益格局,经济发展的重心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经济发展的利益向一部分人转移。针对原来平均主义的分配严重影响效率提高的情况,我们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然而,倾斜发展和效率优先的政策,使经济利益出现了差距扩大的趋势。为了缩小经济利益的差距,党和政府又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以及更加注重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政策。这些政策的调整,既反映了我国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又体现了我国对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通过协调,将形成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社科部

参考文献:

[1]卢志强,洪远朋,陈波.中国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J].经济经纬,2004,(1):68-71.

[2]陈波.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6):45-47.

[3]彭劲松.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解读[J].中州学刊,2005,(5):156-157.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篇4

尤其是入世10年来,我国全面融入国际市场,从一个被动的参与者逐步成为一个主动的推进者,从单纯利用国际市场逐步成为维护国际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

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市场波动与震荡频繁,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内生弊端暴露,世界经济格局面临再平衡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开放能否继续为改革提供强大动力,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政策决策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开放”为“改革”提供动力

改革需要动力,但形成改革动力绝非易事。30年前,在打开封闭经济体看世界的过程中,中国人发现了与外部世界的差距,由此带来强大的危机感,并形成启动改革的强劲动力。同时,历史经验也表明,当我们开放有大的突破时,改革动力就增强;当开放遇到波折时,改革动力就减弱。

一方面,开放使中国可以有效利用国际市场,为国内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不免有阵痛,不免有波折。如果这些阵痛与波折都集中在国内市场的话,无疑会加大改革难度。通过开放打开的国际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分担了中国改革的成本,降低了改革的阵痛,增强了改革的动力。比如,对外开放弥补了国内发展资本的不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自身发展资本不足,但在短短的16年间(1978~1994年),实现了从资金不足到资金相对充裕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开放引进外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到2010年,中国大陆外商直接投资额(FDI)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这是中国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再比如,开放使我们能够利用外部市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以纺织业为例,2004年国内纺织业有直接就业者1900万人,出口企业3.5万家,其中就业者约630万人,每出口1.5万美元,就创造1个就业岗位。开放带来的资本充足和就业压力缓解,为改革提供了有利环境。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开放“倒逼”改革,为国内改革提供动力。30年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WTO后,全方位、制度性的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内体制的变革。仅以政府改革为例,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架构相比,30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实质上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再造。政府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开始改变自己管理经济的方式,并且借鉴国际经验改革行政体系。客观地说,尽管政府转型不尽如人意,但如果没有开放的倒逼压力,政府改革有可能远远滞后于当前。再以国有银行改革为例,这项改革是在我国入世后的五年过渡期内全面展开的,其动力就在于开放带来的强大危机感。因此,与国际接轨,是中国改革的最强动力之一。开放不仅为中国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而且提供了倒逼改革的压力。

开放带来的“倒逼”压力

从发展环境看,第一,中国2010年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中国的发展政策不仅对自己有决定性影响,而且对世界也有重大影响。第二,中国开放的主要对象是欧美发达国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个市场相继出问题,至今仍未找到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对开放倒逼改革的作用产生怀疑。人们开始问,开放倒逼改革是否仍然适用于今天?从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开放倒逼改革不仅没有结束,反而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未来中国改革要取得进一步突破,仍然需要通过开放带来的倒逼压力。

第一,中国的开放还有相当大空间,还远未结束。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并不表明中国已实现了完全开放。未来5~10年,中国开放领域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例如,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基本趋势,但人民币国际化能走多远、走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取决于资本项下开放进程。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国际社会对人民币需求的不断增长,客观上形成了倒逼金融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再比如,发展服务业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中国相当多的服务业改革缺乏动力,尤其教育、医疗领域进展缓慢,迫切需要在中高端要素市场加大开放力度,提高竞争的激烈程度,倒逼这些行业改革。

第二,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变化,仍然需要通过开放倒逼改革。以低碳为例,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明确提出承诺减排目标,是一个国家有效融入国际社会、承担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的重要方面。中国连续两个五年规划都提出了减排约束性指标,并且倒逼相应的改革向前推进。

第三,要在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保障自身权益,也需要在开放中推进改革。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着再平衡的重大课题。这对中国是一个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中国有希望扩大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这在3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但中国要在国际经济规则的改变中保障自己的权益,就需要保持开放的状态并深化国内体制改革。例如,要获得其他国家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就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政垄断,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在IMF等国际组织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就要进一步深化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要减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与贸易纠纷,除了充分利用国际规则保护自身权益外,更重要的是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出口退税体制改革等。

第四,支撑走出去的体制需要在改革中得到建立与完善。从注重“引进来”向注重“走出去”转变,是中国开放的一个重要变化,并且,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这些年中国已经在探索走出去的道路,但面临相当多的障碍。根源之一就在于支撑走出去的体制还不健全,国内相关的规则与国际规则还有冲突,在某些方面体制机制与国际惯例还有比较明显的不协调。以服务外包为例,目前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国是印度,占全球市场60%,中国只有印度的20%。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国内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还不能为服务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新阶段“走出去”的这种开放需求,将越来越成为倒逼国内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力。

不能仅仅寄望于“开放倒逼改革”

中国未来的发展,还得依靠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应当说,当前改革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上,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陷于困境之中。久议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破的问题普遍存在。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有效协调改革与开放的关系,至关重要。既不能忽略开放的作用,也不能把改革完全系于开放倒逼上。合理的战略选择是,坚持开放,但更要主动地改革。

第一,坚持开放是基本前提,重在从参与全球化转向推动全球化。未来5~10年,中国坚持开放,重要的是从参与全球化向推动全球化转变,从遵守国际规则向参与国际规则调整转变。为此,既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更要通过开放逐步提升中国在国际规则体系调整中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看,坚持开放,不是简单的市场开放,更是规则开放与参与国际规则的调整。

第二,主动改革是战略选择,关键在于明确公平与可持续的基本目标。改革面临的挑战与30年前大不一样。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经过30多年的摸索,改革面临的挑战,不是“不知道怎么办”,而是越来越多的利益掣肘。在这个背景下,仅寄希望于开放倒逼改革,打破利益关系制约,恐怕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搞不好,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甚至可能成为阻碍改革的既得利益者。这些年不少跨国公司卷入国内的行贿案就是鲜活案例。因此,在改革形势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需要坚持开放,更需要主动改革。

从现实情况看,未来5~10年,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二次转型与改革,要充分利用开放带来的动力,争取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消费主导。未来5~10年是中国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消费升级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充分利用中国消费潜力巨大的优势,尽快实现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使消费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民富优先。长期国富优先的发展方式,使国家生产能力增长长期快于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增长,导致消费潜力难以释放。新时期,在发展导向上应尽快转向民富优先,构建民富优先的体制基础,夯实老百姓的消费基础。

――绿色增长。按照各省市出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估算,未来5年全国每年将消耗52亿~55亿吨标准煤,远超过中央政府规划的到2015年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左右的约束性目标。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可持续增长目标将最终落空。

――市场导向。市场化确实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这次金融危机也表明市场并非万能,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始终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机制,任何机制都不能取代市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企图以政府主导来替代市场主导,难免会走回头路。当前,要积极澄清对市场化改革的疑虑,坚定地在市场主导基础上谈加强政府作用。

――政府转型。推进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政府自身利益化倾向扭曲了公共利益代表的形象,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已经成为改革的最大掣肘。不推进政府转型,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只是一句空话。

30年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通过开放不仅带来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倒逼了改革,推进国内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未来5~10年,我们正处于公平与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改革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变化了的现实情况出发,重要的是在坚持开放的基础上主动改革,为中国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篇5

1 “对比”与“联想”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社会的农耕生活》一课中,与《宋代的社会风貌》作对比,联想我国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的变迁,以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新文化为例,进行讲授,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理解。

1.1 衣: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衣服色彩和样式单调。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大多人穿上名牌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1.2 食:改革开放以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全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们讲究营养的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1.3 住: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差。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告别土窑洞,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平房,新农村建设跨越式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4 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地铁、公路和航线都增长很快。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外出旅游的人们越来越多,除乘坐汽车、火车外,乘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而且开私家车出行也占一定的比重。

1.5 用:改革开放以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也叫“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手机、电脑已相当普及。

二十一世纪,我国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福利基本健全,人民收入不断提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有大幅度提高。通过“对比”与“联想”,使学生对“原始社会的农耕制度”和“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而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在乐中获取新知识。

对比与联想的学法,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在教学《美国南北战争》时,将学生学过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进行对比,联想我国对台湾的政策“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3 “对比”与“联想”教学法是打造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我在《俄国十月革命》一课教学中,联想《开国大典》,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展现新中国诞生的辉煌。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从而增强了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思想感情。学习三次技术革命时,与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进行对比,联想到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使学生认识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现代化,改变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学生懂得“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改革开放使社会繁荣”的深刻道理。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篇6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同志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阐明的是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的抉择的历史必然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不是偶然的。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的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功不可没,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这种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同志在新进中心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开班时的重要讲话中,阐述了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两方面背景:一是从我国自身情况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气活力,二是从外部环境看要追赶时代前进潮流。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实际,规划了从农村到城市、从个体到国有、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和文化改革的渐进式改革蓝图。以安徽农村大包干为发源地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规模展开,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新时期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布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阐明的是改革开放作为一场革命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深刻意义。我国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具有广泛性和全方位性;改革引起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重大变化,无疑是一场革命。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又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后,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治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来治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治理经济。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快速发展的奥秘就在于改革开放。正是因为我们党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才推动了我国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年均增长9%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阐明的是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国际比较中得出的深刻熟悉。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赋予社会主义蓬勃生气,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旺盛活力。同志强调,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党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果断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中牢牢站住站稳,并成为布满生气活力的社会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牢记、运用并继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总结的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把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篇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更是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作出了顶层上的部署设计安排,先后推出了全面改革举措1500多项,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党的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写入党章,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更为波澜壮阔的航程。改革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抓改革抓发展是维护和谐稳定的前提和保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因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了把新时代条件下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引向深入,需要深刻认识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硬道理。

主题性硬道理:只有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进步永恒主题。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11位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7年的59660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必须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要坚定不移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

改革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生产力发展的质量、着力通过淘汰和改造落后生产力来培育生产力发展新的增长点、着力通过面向世界拓展生产力发展的空间,等等。

关键性硬道理:只有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更进一步科学优化体制机制建设

制度问题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功能,中国奇迹说到底就是靠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创造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是具有一定鲜明特色、明显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担当,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效率,但仍然需要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断创新完善。在世界一体化的历史洪流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其根本是制度的竞争。如果我们一旦陶醉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优越性,而忽视通过改革开放来创新和优化体制机制,就会在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中陷入一些新的危机和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也一再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伟大工程,零敲碎打不行,必须进行全面系统地改革,不断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愈益发挥出根本优势。

动力性硬道理:只有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更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既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又是享有者。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同时,还不断向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以及种种消极腐败宣战,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当前在中美贸易战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我们要赢得机遇、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更要充分依靠人民的力量。尊重人民中心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加以体现和保障。必须要清醒,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条件性硬道理:只有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更进一步实现我国与世界深度交融发展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从经济特区的兴办、沿海城市的开放到内陆沿边、沿江城市的开放,从对发达国家的开放到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从多领域的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金砖国家发展到亚投行的运筹等,形成了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跨国投资目的地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篇8

关键词:制度变迁;路径选择;改革战略?

制度变迁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从一种制度方式向另一种制度方式变迁过程中的路径选择与整体设计问题,仍是制度经济理论中的薄弱环节。中国改革开放已历时30余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的制度变迁(改革)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值得研究总结。毋庸置疑,决定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但这里面最值得人们总结的是中国改革所采取的战略。也许可以这样认为,中国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取了比较正确的改革战略。?

一、“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期改革战略?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30年的成功、挫折、曲折和反复,大多数人盼望能走出一条新路。邓小平用“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形象的说法,对初期改革战略做了精辟注解。中国改革首先发生在农村,且以包田到户这种形式出现。土地是一种比较单一和固定的生产资料,和每家每户劳动力相结合,就能构成一个基本生产单位,全国所有农户大同小异,人类历史上几千年基本上都是如此做的。包田到户这种农民打心里想做的事情可以说是世间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包田到户和大集体相比,不仅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还会给农民自由(这一点过去大多数人在分析农村改革的动力时似乎忽略了这一点)。所以,这种既容易改革又符合人性的改革,一旦时机成熟就自然“忽如一夜春风吹,遍地改革悄然来”。?

今天,人们再回过头审视当初的农村改革,除了惊叹它的历史影响外,还一定要看到它对以后中国其它改革所做的铺垫作用,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改革的推开奠定了良好基础。如果农村还继续实行大集体制度,中国不会有几亿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担当起当代中国工业化的重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深化农村改革,这显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统筹城乡改革为举措,深化农村改革的又一个突破。?

二、“先易后难”改革战略?

人们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还能发现一个改革原则,这就是先易后难的改革次序选择原则。中国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比,农村改革相对容易,农村改革的成功不仅可以给城市改革提供一些经验,如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的企业承包经营制就是其表现,而且稳住了农村这一头,城市改革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会有吃下了定心丸的感觉。?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城市改革,首先要解决城市待业青年就业问题,个体户就是最早形式的“体制外改革”产物。中国城市真正大面积改革是从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及扩大企业经营自开始的,这一改革在初期阶段比较成功,曾极大地调动了城镇企业的积极性,但也带来了曾经困扰人们多时的双轨制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在国有企业全面推开了以承包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标志的改革,但双轨制问题未有解决。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抓大放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在1992年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以后,双轨制体制问题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迎刃而解。?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脉络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城市经济改革很长一个阶段里,改革是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变经济管理体制这类相对容易的浅表层次上进行的,如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实行企业承包经营制等。这些改革相对容易,其改革阻力和引发的社会振荡也相对较小,不容易出大问题。真正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如所有制调整与改革问题,特别是公有制企业的产权改革问题,由于在意识形态方面极易引起社会争论,因此在改革实践中慎之又慎,甚至一拖在拖。实际上这类改革是在经历了十几年“转换经营机制”后,发现产权改革是饶不过去的,才不得不进行推进的。如1992年以后进行“抓大放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就触动到产权这类深层次改革问题。这也就是所谓改革难度越来越大,“骨头越来越难啃”。总之,从“机制”性改革到“制度”性变迁的选择和转换,正是中国先易后难改革次序选择战略的具体体现。这一改革战略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成功的,并且这一改革战略在以后中国多方面改革中普遍得以实行。?

三、 空间布局上的非平衡演进战略?

如果没有当初创立深圳经济特区,很难想象今日中国改革会是个什么样子。深圳特区被称为中国改革的摇篮,随后有珠海特区、汕头特区、厦门特区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各地建立起各式各样的开发区,其中上海浦东新区是最成功的典型。特区包括开发区,在中国30年改革进程中是浓彩重抹的一笔,今天回过头看经济特区包括开发区的建设历史,可以肯定地说,它决不亚于当初的农村(包田到户)改革,它对促进中国经济腾飞功不可没。?

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并没有把握,因为这是全人类的一项崭新事业。经济特区的首要意义在于它是一块改革试验田,建立特区搞改革试验,如果成功了可以起示范推广作用,如果失败了就可以把它关掉,这显然是一个正确而可行的改革策略。经济特区和后来的开发区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它日后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孵化器。中国先后搞过沿海开放区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区建设等,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从南部到北部的梯度推进态势;与此同时,各地又以城镇为中心,兴建开发区,以此向周边地区辐射。如此空间布局上的“雁阵式”(非平衡)改革和发展战略,已被事实证明对促进中国的转型和发展是非常成功的。现展经济学中有许多关于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理论,这些理论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缺乏实用性,都没有理论见之于实践的具体途径。相反,中国筹划改革试验区(经济特区)的方案,区域布局方案,不仅具远见卓识,而且极具操作性。?

与创办经济特区构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中国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思想。几千年来,中国人向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新中国成立近30年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再强化人们的平均思想,如“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改革开放打破这一教条需要智慧、勇气和胆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适当拉开差距,可以使先富起来的人(地区)起示范作用,以此极大地刺激更多的人发家致富,从而使潜藏在人们心底的致富动机和社会能量,以排山倒海之势释放出来。所以,改革开放战略太切合中国实际了。创设改革试验区,规划空间布局的梯度推进,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等,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高深理论,然而这些政策完全可以达到那些现展理论要达到的目的。仅就于此,人们不得不佩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睿智与伟大。?

四、 以开放促发展促变化战略?

近些年,人们在总结中国改革战略时认识到,实行对外开放也是一项改革战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汲取近现代史教训后做出的一个大胆尝试。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 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使中国从总体上融入世界经济,走出去引进来不仅可以使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资源,实现资源更高层次的最佳配置,而且能直接利用当今世界的先进技术(跨越技术发展的多个阶段),从而实现超越式的发展,这一点是解释中国为何在如此短时间里实现经济起飞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另外,以开放促改革也是中国30年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jp+1〗中国改革一开始大多是由内在需要推动的,即所谓“内生性”机制,但也有一些改革是借助外部力量推动的,有人称它是经济改革的“倒逼”机制。比如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过程中以及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许多方面的改革是被迫要求“按国际规则办事”而逼出来的。据统计,为了加入世贸组织,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共修订了3 000多部法律法规。可以说加入wto,中国的改革开放才算真正由政策性开放阶段转入制度化开放阶段。对外开放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改革意识,有助于拓展改革思路,有助于借鉴并吸收其它经济转轨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对外开放后,人们会明显感受传统体制与国际社会经济运行规则的巨大落差,一方面认识国外先进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根本属性;另一方面进一步认识中国旧体制的弊端,进而提高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所以,开放使人们打开了眼界,开放使人们杨长避短,开放使人们从“拿来主义”中受益,开放使人们拥有了世界市场,开放“督促”人们进步。?

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邓小平同志讲:“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叫革命性的变革。”[2]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那么改革是要对中国社会进行一场深刻变革,把握改革基本方向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在改革中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改革的根本方向搞错了,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改革加以定性,这不仅是一个根本战略问题,而且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

在中国进行的第一次革命,最终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言,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够解放生产力。然而,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因此,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等,即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方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成为第二次革命(或改革)的基本性质。?

从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社会剧变,共产党纷纷下台、国家“颜色”发生改变,导致社会陷入混乱、经济长期陷入停滞的历史后果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是极富远见的。正是这一改革战略使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事实已雄辩地证明,中国的改革之路不仅走对了,而且也已给世界树立了一个新的成功榜样。?

六、愈改愈清晰的市场取向改革战略?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最终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确立这一目标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可以说相当曲折,并有诸多争论。但是,在最终确立这一改革目标之前,似乎有一点自始至终未发生太大偏离,这就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坚持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改革取向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程,对中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有不同说法:(1)1992年中央文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2)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央文件的提法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的提法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89年中央文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5)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的提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回顾历史进程,随着人们对计划经济种种弊端的反思,理论界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是商品经济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商品经济不是想取消就能取消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须搞商品经济,而且只有搞商品经济,才能较好地发展生产力。这场争论当时尽管很激烈,但最终还是以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央文件形式,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了“统一声音”的定调。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模式,这一提法应该说与后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行模式上基本一致。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3]由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目标模式选择上终于有了最后的定论,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也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把市场对经济生活的调节称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4],凭着直觉揭示了市场的巨大力量之所在。今天,人们对市场及市场机制的认识显然比那时深刻得多。首先,市场机制具有强大的动力激励机制。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难以产生这种激励机制,因为它抹杀了个体的物质利益之所在,使人们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家指令而从事生产和经营。市场经济承认每个人的物质利益及创造,能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能量充分地激发出来。其次,市场机制具有高效的信息传递功能。在计划经济下,信息传递是纵向的,环节多、速度慢、成本高,并且易出现扭曲和失真。在市场经济下,信息主要是在各经济主体之间横向传递,其距离短且及时,不易失真。由于价格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价格变化,就能及时安排自己的生产和消费。第三,市场机制能保证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计划经济下,生产要素具有凝滞性,常常出现“货到地头死”现象,特别是在价格固定情况下,资源配置仅仅是一种“技术性”安排,即实物性分配。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充分流动,价格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使资源得到真正最优配置。?

七、独具特色的渐进式改革战略?

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改革过程的渐进性,这一特征几乎得到全世界的公认,中外许多专家及政府官员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认定它是导致中国成功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之所以选择渐进式改革方式,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改革的探索性。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经济改革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照,在实践中走一步看一步就自然成为改革的必然选择。第二,改革的艰巨性。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各行业参差不齐,要让全国的改革“齐步走”,不仅不合适而且根本办不到。由于改革涉及整个旧体制的重新调整,不仅要进行农村改革,而且要进行城市改革;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只有一步一步突破,一步一步改革才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第三,考虑社会稳定问题。改革一般会涉及利益调整,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尽可能减少改革带来的震荡和矛盾,使多数人从改革中受益。因此,渐进式改革战略就成为最现实的选择。总之,渐进式改革之路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特色,渐进式改革之路从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今天,也许中国要庆幸没有走前苏联、东欧的激进式改革道路,但也不应忘记中国改革开放的任务尚未完成,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大胆推进新的改革。?

整体推进配套改革是渐进式改革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规则。如果把改革的局部推进称作是不平衡战略,把改革的配套进行称作是平衡战略,那么从总体上平衡战略和不平衡战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平衡战略要以不平衡战略为突破口,不平衡战略要以平衡战略为依归,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如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抓大放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分税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外贸外汇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如此大规模改革的同时进行,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只能是配套改革的要求。此外,配套改革还表现在除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中国还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教育科技体制改革、文化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防安全体制体制改革等,这同样是配套改革之所在。因此,改革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功,就是较好地把握了改革的辩证法原则,这一原则至今仍然是指导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原则。?

八、改革、发展、稳定三原则的战略?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原则,分析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应明确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通过政策调整与制度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源源不竭的活力,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应是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协调进步,惟其这样,经济改革才能深化,经济发展才有意义,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收益。如果说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发展是对发展理解的横向拓展,那么可持续发展则是对发展理解的纵向拓展。当前,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显然这将进一步丰富发展的涵义。?

应明确稳定是改革的保证,改革必须以稳定为前提。没有稳定,改革就无从谈起,发展就更谈不上。稳定,首先是政治上的稳定。要保持政治上的稳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不断克服来自“左”和“右”的干扰,并保持领导核心的平稳过渡,以及有关基本政策的连续性。稳定,其次是经济上的稳定。经济稳定主要是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就业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等都丝毫不能大意。更何况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在经济全球化如此复杂的背景下,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难度相当高。所以,稳定要保障社会稳定,改革越是深入越是要重视社会稳定问题。?

观察今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应忽视两个前提事实: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为日后进行经济改革奠定了一定物质基础;二是在改革开放前30年里,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没有这一时期的成功、挫折、失败和反复,就难有日后中国毅然决然地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如果不看到这些,人们的判断将有失公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2-255.?

[2]邓小平.邓小平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

[3]邓小平.邓小平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5.?

上一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通用条款范文 下一篇:平安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