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王大卫曾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是的,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只要你能忍!“忍”是当今社会的求生之道!如果在这个鱼肉强势的社会你不会“忍”就只能受苦,只有忍,一切才会过去!
大家都应听过勾践的故事:吴王姬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知道他为什么可以成功吗?因为能忍,有毅力,能屈能伸。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经历布满荆棘的曲折之后,定能迈进成功的大门!他坚信一切都可以过去的。
风雨过去后,就是彩虹!一切都会过去的!在这13年来,经历了很多失败,也成功过!记得小时候,妈妈不在家时,我都会自我安慰说:“在坚持一会儿,妈妈快回来了,一切都会过去的!不需要害怕,妈妈回来后就有好吃的了。”可是傻傻的坚持真的一切都会过去吗?不是的,傻傻的坚持有时换来的只是”一切都不会过去“。就像舅舅很努力的和病魔作斗争,那么的坚持,可还是”一切都不会过去“!为什么呀?他坚持了,不应该”一切都会过去吗“?
初一:陈如
过去的始终过去,任何人都无力改变历史。只有那些深情的人总是沉醉在历史中,甚至久久停留在过去的影子里不能自拔。或喜或悲,又如何呢?历史最大的意义不过于是一面经理为未来借鉴,而不是成为笼罩着自己的迷雾。
迷失在过去的失败和悲哀中不能正视现实,迎接你的未来当然不会是成功与喜悦,而只是更颓废的明天。失败并不可怕,没有人不经历过失败。不能直面失败才是真正的悲哀。如果一直在过去的阴影里徘徊,你永远看不见未来的曙光。一蹶不振不是对待失败的方法,勇敢振作才是解决的良方。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只要你拥有旷达的胸怀,沧海桑田也能一笑置之。天空每天都是蔚蓝的,有时也会狂风骤雨。但无论天崩地裂风雨过去总是彩虹。你会发现,天依旧很蓝,阳光依旧灿烂!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看似矛盾的铭文,实乃颇富深意、再也精辟不过的宇宙万物之规律。
“一切都会过去”,既是自然的法则,更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姿态。她使你在春风得意时,不忘乎所以;她使你在悲观失望时,百折不挠。因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
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有的人,受到挫折后,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有的人,获得成功后,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结果被淘汰出局,究其因,盖缘“一切”均未“过去”。
“过去”,需要的是冷静理智,需要的是自强不息,需要的是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平常心。“胜败乃兵家常事”,奥运冠军刘翔正是有了这样的平常心,方能在鲜花掌声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方能在伤势影响比赛的不利情况下,决然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毅然退赛;方能而后积极疗伤,刻苦训练,连创佳绩。倘若刘翔耿耿于怀,他能走出阴霾、再创辉煌吗?
“一切都会过去”,是对以往是非功过、荣辱毁誉、得失成败的淡然与洒脱,而决非忘记“过去”从中汲取应有的经验教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切都不会过去”,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
“南京大屠杀”早就“过去”,而这罄竹难书、铭心刻骨的民族恨,我们能轻易忘却吗?“十年浩劫”也已“过去”,而这惨痛异常、史无前例的血的代价,我们能淡忘吗?汶川大地震虽然成为“过去”,而这抗震救灾谱写的爱的颂歌,我们又怎能忘怀?
“一切都不会过去”,不是纠缠于以往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或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或消极沉沦、不能自拔,而是以史为鉴、自我警醒、放眼未来、向前奋进的一种责任。比如,前不久发生的“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在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的同时,旨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彻底杜绝悲剧的重演。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作为历史长河中匆匆过客的我们,既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视功名利禄为“一切都会过去”的过眼烟云的淡泊潇洒,又要有“一切都不会过去”的对历史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唯有如此,人生才能活得踏实且有价值。
历史将辜鸿铭生活的封建王朝淡去,却带不走他那颗封建忠君的心;
命运无情的夺去了史铁生那宛如琴弦的生命,却留下他那病隙间的碎笔散发着那最美丽的馨香……。
在过与不过这道坎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成就了不同的人生,俞敏洪在创建新东方之初,困难重重,雨雾迷蒙,但他坚信自己绝不是地平线上的那棵草,而是那棵参天大树!他让一切困难走过,踩在挫折之上,笑看自己的成功!他想,一切困难都会过去。
是的一切困难都会过去,迎来的是那一缕热情奔放的阳光!洒向成功者的心间!这一切也都会过去,如过眼云烟,浮光掠影,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会悄然而去吗?我在问,云无语,草萋萋,鸟儿无忧无虑,微风中小树微微摇晃,好像在说:“不是的,在这一切都会过去的背后还有点什么……。”!
那一切又是什么?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都不会过去!西西弗斯遭受了世间最大的痛苦,但他却欣然的接受了挑战,让一切困难挫折都过去,捉了只蝴蝶,让巨石滚过,留下快乐,独赏幽香。其实,痛苦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即使人生中的痛苦,你依旧可以凭笑看风轻云淡的心态,让一切痛苦都过去,让快乐永远留下!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有些事件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其中的教训我们要永远铭记!
停住韶华,光阴永驻,无论是“7。23”温州动车事故,还是上海地铁事故,都已成了往事,但往事惊心泪欲潸!这背后留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恐怕安全事故带给我们对责任的思考,对生命易逝的慨叹,对这社会爱心的感悟吧!这一切永远都不会过去!
一切都不会过去,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事物是变化的,辉煌也好失败也罢,最终都将过去,所以要笑看人生成败,笑看风轻云淡!像西西弗斯那样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用主观的努力化不利为有利!
虚幻与现实的边缘,过去与现代的疆界,两枚不同的戒指,镌刻着两句不同的箴言!
一切都会过去。
一切都不会过去!
让我们笑看风轻云淡,让人生的一切悲欢离合,财富地位,王朝盛衰过去,让我们对人生的思考,社会的追问永远留下……
晴
时光如同琥珀,珍藏着曾经青翠欲滴的枝蔓,也珍藏了所有的过往。一切都不会过去,那些温暖真挚的情感,那些高傲的执着的灵魂,那些燃烧着激情、激昂着正义的青春,都在时光的琥珀中,凝结成了永恒。
不会被淡漠的情感,是最温暖真挚的。
我们不会忘记,生活中点滴真切情感放射出的光华。五代时,吴王妃每年寒食节必归临安,钱缪甚为想念。一年春天,他久待王妃未归,至莺声渐老,陌上花开绚烂时,钱缪写信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墨落笔纸,万种情思未尽,虽无刻骨铭心的思念,其情之真,其言之切,皆见诸笔端。一代代王朝更替,无数皇家的亭台楼阁成为废墟,人民早已遗忘当年的龙椅与君王,但这含蓄风情的踏青典故广为传颂,而那细腻美好的情感亦在人间闻巷代代相传,谱写了一段段动人的佳话。千百年的春光里,钱缪的脉脉深情在史册的掩映下愈加感人。
不会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灵魂,是最高傲执着的。
我们不会忘记,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孔子驾着马车,昂着骄傲的头颅,带着坚定的信念,怀着博大的情怀,周游列国间。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孔子没有成为过去。孔子四处碰壁仍不改理想的坚持,困厄于陈国却谈笑自若的自信,以及其他一切美好的品质,通过儒家的道统代代相续。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一代代的炎黄子孙被他的精神所鼓舞,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扬着他的学说,学着像他一样永远不妥协。时至今日,无数执着的人们仍是孔子最忠实的信徒,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只为理想而求索。就如方舟子勇敢地做着自己,从最早打学术腐败到打假范同扩大到公众人物,挑战了一个又一个极限。是的,他,他们,无数的他们都不会过去。
不会虚掷的青春,是燃烧着最为大义凛然的激情的。
我们不会忘记,一百年前的神州大地,慷慨激昂着多少沸腾的热血。江湖女侠秋瑾,“将十万头颅,须把乾坤力挽回”;林觉民生命与爱情,皆可为共和抛;“大将军”邹容年未弱冠,却以革新中华为己任。多少少年英雄怀着“以身许国,功成身退”的豪迈志向,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唤醒四万万同胞。他们是幸运的,漫长的时间可以掩埋他们的名字,却不能抹杀他们的功绩。他们的青春热血,他们的雄姿英发,他们的理想与执着,伴随着当时“革命万岁”的呐喊,永留人间。
一切都不会过去,一切都在时光的琥珀中熠熠发光。
时光的琥珀,在人间不朽。
浙江省新吕中学越新文晕社点评:
本文以“一切都不会过去,一切都在时光的琥珀中珍藏”来立意。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在历史的长河中,并非“一切都会过去”,总有一些人和事会被历史铭记。作者从“真挚的感情、高傲执着的灵魂、不会虚掷的青春都不会过去”来阐述,分别列举了吴王的款款深情,孔子的执着追求,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的不懈奋斗,并最终汇聚成“时光的琥珀,在人间不朽”的主题。
2011年6月9日,李小冉微博写到“一年过去了”:“我们共同面对了许多别人永远不会经历的。要坚强,要记得!”这是纪念,提醒“要记得”!就在前几天,鄢颇上传X光片,说一年过去了,胳膊仍没愈合。李小冉愤慨:一年过去了,真凶仍然逍遥法外,“阳光下面仍然是黑暗”!
可惜,这几条微博被转发的次数,对于有100多万粉丝的明星微博来说低得令人唏嘘。残酷的血案太真实,现实又恁般无奈,沉重得乏人问津。
今年引起最大轰动的高考作文题目,十分哲学思辨:“一切都会过去”PK“一切都不会过去”。明星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创伤,也如此思辨,如此切题。王元化在《思辨随笔・一切都不会白白过去》里谈鲁迅:救小创伤还来不及,没有余暇去达到心开意豁、平正通达的境界。
李小冉觉得和前男友“一切都过去了”,偏偏前男友觉得“一切都不会过去”。一年后,鄢颇被砍案在很多人心中“已经过去”,但李小冉这一对亮出创伤,站出来:“一切都还没有过去。”
因始终微笑面对人生重大创伤而被捧的桑兰,原本向世人表露的是“一切都会过去”的开朗豁达。谁知现在情绪发生巨变,她在美国打官司,不仅指称当时在美监护人之子猥亵,还牵扯出处子之身被奸污、下体出血的恶劣事情。奥威尔说:“谁控制了历史,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历史。”无论过去,抓住眼下。在今天的桑兰看来,一切都还没过去。不仅自己过不去,也让那些人都过不去。
追溯创伤需要勇气,尽释前嫌需要很高的情商,这其中Timing是个大问题。人和人的矛盾,往往是Timing出了问题,在于双方对“过去”和“过不去”的分歧。六月初,最纷乱的是香港艳照事件的主角们,是谢霆锋、张柏芝夫妇。张柏芝重见陈冠希,归根结底也是个“过去”与“过不去”的问题。在张柏芝方面,一切都会过去。但在谢霆锋这一边,一切都还没过去。至于陈冠希,一切都已经过去。而阿娇惊讶地看着他们:你们怎么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过去”?
人往往很难在“取”与“舍”之间作出明确决定而徘徊不前。“取”:斩钉截铁地喊着“一切都不会过去!”宁愿终身在这名利场中浮浮沉沉,也不愿错惜一次“登上高位”的机会。“舍”洋洋洒洒地念着“一切都会过去”于是,两袖清风,远离这个是非之地,纵情地游览田园风光。取也罢,舍也罢,到底是“一把辛酸泪”还是“自鸣得意不后悔!”恐怕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一代枭雄—项羽,在四年楚汉之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可结果却落到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下场。这与他为人的刚愎自用,不得民心有很大关系,然而在他逃到乌江时,在“取”与“舍”的抉择中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命运。因为就在当时,乌江亭长有意让他渡江,到江东称王,倘若项羽选择了“舍”:一切都会过去。现在姑且不谈颜面,逃到江东,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再与你刘邦争夺天下!然而,项羽却因无脸再见江东父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取”:一切都不会过去!可结果却取了自己的命!在我们后人眼中,项羽的这个抉择无疑是愚昧的,然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话或许只有我们这些常人接受吧!项羽,此乃西楚霸王,盖世枭雄是也。在他眼中,“失败”就是“失败”,他绝不会苟延残喘,低声下气地活着。正如李清照所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这个抉择中,项羽选择了“取”,没有抛开羁绊他的一切,然而,他无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领略到了陶渊明逍遥恬静的田园生活,这位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有志之士在目睹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后,放弃了“大济沧生”的初衰,归隐田园。他选择了“舍”,决心抛弃一切利益,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开始了自己的“晨兴理荒秽,带日荷锄归”的生活。然而,他既成为了一个农夫,还更是个诗人。在他的《桃花源记》中,那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憎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了他仍心系天下的心情。他的确“舍”了,舍弃的是名誉地位,可难舍的仍是他大济沧生的情怀。陶渊明,他做不到“舍”的洒脱,更无法“取”的干脆。在这场抉择中“一切都会过去”他让“过去”的是名利,而“一切都不会过去”让他“过不去”的是朝廷,是国家!
是取是舍,是对是错,是让“一切过去”,抛开所有羁绊;还是让“一切过不去”,仍留恋于世俗。这样的抉择,只能由我们自己决定。“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令我们选择“取”,而“宁静致远,淡泊名利”又会使我们走向“舍”。正所谓取也罢,舍也罢,只求自己“无悔”!
上海进才中学高一:顾赵嫣
鲁迅先生为“铭记”所感召,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在试图让一切过去的途中,又重拾那不会过去的疤痕。挥挥衣袖的释怀需要气度,而铭记则需要勇敢。年与时驰,如今我们务必怀揣的,正是为了释怀的铭记。
“一切都不会过去”,契诃夫笔下这句铭文,是对每一个历史烙痕的铭记,是记住《警察与赞美诗》中那穷人想进监狱的年代,是记住《变色龙》中时代造成的人性悲剧。这样对教训的铭记在西方社会更显成熟。在刚结束的戛纳电影节上,因《抑郁症》的成功而妄自尊大的导演特尔竟发表“我同情希特勒,我是纳粹”的言论,随即被组委会驱逐出境。“我们决不允许这样颠倒历史黑白的人出现。”组委会如是说。只有铭记历史,才不会重演悲剧。然而,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却惊现大学生围着当年红卫兵造反派司令合影的景象,这或许是对历史的无知,而这无知的遗忘,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犹太王大卫的那句“一切都会过去”,是一种更高的发展的眼光。
这“过去”绝不是单纯的遗忘,《飘》中斯嘉丽说:“归天又是新的一天。”然而新的明天仍带有昨日的伤疤,自欺欺人的遗忘永不是让一切过去的释怀。但我们总需要释怀,需要张开双臂迎接未来。这样的风度,是豁达对世的心境,是苏东坡先生拄杖而行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这放眼前路的豁然,又怎不是前进之路上的必需呢?
只有铭记才能释怀,而铭记最终也是为了放眼前路,对未来许以真挚的信任与期盼,这“让未来到来,让过去过去”的胸襟,绝不能丢弃的是这铭记历史的坚定信念。
古人日“知耻而后勇”,历史给我们以伤痛,我们不以知耻来铭记,便不可达勇,更不可达成功,更无从谈释怀。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而“以古为鉴”却终是要“以资政道”。我们要带着这份铭记上路,这是前进中不可遗忘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学会告别过去的必由之路。
一切逝去的都会以某种形式回来,这是为了释怀的铭记,让“过去”和“不过去”成为通抵未来的坦途。
点评:以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自然引发话题,发人深思。反面论证,事例新鲜,体现了考生对于现实的思考。辩证思考,升华立意。有理有据,自然亲切。阐述透彻。见解深刻。结尾点题,发人深省。
题目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整体评价:
文章立意深刻,奈理清晰。考生对“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展开辩证思考,首先从“铭记历史”的角度阐述“一切都不会过去”的意义,然后从“释怀”的角度阐述“一切都会过去”的胸襟,最后点明“只有铭记才能释怀”,展现了考生对历史和现实深沉的思考。文章选材新颖贴切,论述深入透彻.逻辑严谨,语言表达流畅而富有意蕴,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王玮评价)
无法忘记
当听说我要回家乡就读时,伙伴们都震惊了,他们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想到朝夕相处的朋友将要离开,他们的眼圈儿红了,我的眼眶也不免噙满了泪水。
日子就那样一天天度过……终于,期末考试结束了,告别的日子笼罩着忧伤和沉寂悄然走来。我独自一个人在寝室里默默地收拾东西,就要离开母校了,心中的伤感可想而知。喉咙里不知堵了什么东西,涩涩的,泪水顺着面颊流下来,我的内心感到无言的寂寞和孤独。
东西收拾好了,我一个人背着行李,走出寝室,低着头关上门,抬头的一瞬间,我怔住了。朋友们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寝室门口,他们的眼睛都肿肿的,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我强忍着想哭的冲动,假装笑了笑,但我知道,这笑很不自然,很不真实。突然,一种强烈的情感调动起了我内心的忧伤,泪水忽地涌了出来,我趴在蕊蕊身上,任泪水无声地流着,蕊蕊也哭了。回想一件件往事,我再也抑制不住,失声痛哭……
霎日寸间,伙伴们全都哭了起来。我们不愿意分别啊!三年多的友谊,就要在此时离别,然后渐渐淡漠。我不知道,将来等我再次来到这个城市,再次遇见这些朋友的时候,那将是如何的场面,我也不想去预测,因为…
同学们拥簇在我的身边,蕊蕊轻声对我说:
“琳,这是同学们的一点心意。希望你在远方不要忘记我们,我们永远爱你!”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轻轻擦干眼泪,点点头。“同学们,琳也永远爱你们!”我在心底一遍遍地呼喊,可始终没有喊出声。
这时,一辆汽车停在了校门口,那是爸爸来接我了。我挥挥手,向朋友们做最后的告别。汽车已经开动了,我坐在车里,一直望着身后那离我远去的同学,远去的老师,远去的学校。蕊蕊追在汽车后面跑,直到转角时望不到她的身影
事隔已经两年了,忘不了,那人,那事!
点评:开门见山,交代事件起因,情感描写比较夸张。感情比较真实。细节描写比较具体。表意不清。场面描写比较真实。缺少点题之笔。结尾呼应文题。
题目解析:
这个材料作文题给出的材料是两句富含哲理的铭文。两句话承载着不同的内涵,有着不同的外延。两个“一切”所指,完全不同。立意时,若只选择其中一句作为主题,文章会显得比较单薄,只有对这两句话进行深入思考,才能理清“会过去”与“不会过去”的辩证关系。
“一切都会过去”,是因为事物本身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无论是灾难、失败、伤痛,还是成功、荣誉、财富,也包括我们的青春、生命的历程……这一切,都转瞬即逝,消失在历史的烟海之中。“一切都不会过去”,是因为事物都是相关联的,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主观世界应对客观事物变化的一种态度,如,传统的思想、文化、精神等人类文明的精华,能够穿越历史,流传千古;历史、经验、教训等引导我们以古为鉴,引古证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会过去,但产生的影响可能极其深远,有的人流芳千古,有的人遗臭万年,等等。此外,事物本身也具有两面性,如,青春会过去,但青春的激情可以永恒;生命会逝去,但崇高的精神可以不朽,等等。
“一切”给了文章非常广阔的选材空间,具体立意时,应对这两句话进行辩证思考后,有所侧重地表达创见,不能平均用力,以免观点流于平庸。需要注意的足,作文中应该表达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能把“伤痛、挫折”等人生中的负面因素视为“过不去”的东西,抒发悲观、绝望等不够积极健康的情绪。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