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有幸范文

时间:2023-10-05 13:22:19

何其有幸篇1

本是珍贵无比的沉香,却被无法赏识的人烧成木炭出售,价值还不超过原先的一小撮粉屑,多么令人惋惜。人亦是如此,若是能得一人赏识,便能龙傲九天,若无人赏识,则只能鱼翔浅底。

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写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因为刘备能够赏识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所以诸葛亮对他甚是感激,于是答应出山做刘备的军师 。这才有了一代传奇智将——卧龙先生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 ,倘若刘备不能赏识、重用是诸葛亮 ,那人们还能听到诸葛亮那些妙计破敌的故事吗? 还能感受到那写下出师表的赤诚忠心吗? 还能欣赏到如此精妙绝伦的三国纷争吗 ?或许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代智将诸葛亮变成所说的 南阳侯 。一种是智将,一种布衣, 差距可谓是云泥之别。

然而相比于诸葛亮被人赏识幸运, 还有 ,许多人却因为找不到伯乐而埋没了自己 。

孟德尔——现代遗传学之父 ,是被誉为与达尔文齐名的科学界最伟大的十位科学家。 他经过长达八年的研究基本定律 ,然后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 ,直到35年之后他发现被别的植物学家证实后 ,受到重视和公正 。可是那时孟德尔已逝去 16年之久 ,这不禁令人感到十分惋惜。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若能遇到伯乐, 就能日行千里 ,尽情奔跑于大地之上; 若不遇伯乐 ,便只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最终沦为拉货物的劳动工具而死去 。才高八斗的学士,就应当著书立说,留下千古篇章; 若是一条龙,就应该翱翔于九天之间,不受束缚 ;若是一块璞玉,便应当流光溢彩 ;若是千里马,就应当自由的奔驰在大地之上 。

何其有幸篇2

【关键词】幸福 快乐 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人的选择本质上是在寻求快乐或逃避痛苦,这反映出人生活在这世上的期盼: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幸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课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在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和罗素《幸福之路》的研究基础上试图阐释幸福何以可能。

一、研究概述

作为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的落脚点和归宿正是“幸福",他对“幸福”进行了三个追问:

1、幸福是什么?一般人看来幸福是愿望(富裕、健康、和睦等)实现的满足感,这种具体的满足感就是幸福吗?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是至善,应是灵魂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2、幸福就是快乐吗?人类的贪得无厌使得片刻的欢乐难以持久,亚里士多德解释了快乐与幸福的区别,帮助人们获得持久前进的动力和平和乐观的心态。

3、幸福怎样获得?人们时常会将自己的不幸归因于前世的作孽、命运的不公,却很少思考我们该做何改变。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追寻至善、拥有德行、增长智慧才可能拥有幸福。

二、快乐与幸福之区别

(一)含义的区别

1、何谓“快乐”?

亚里士多德说:“快乐意味着有些事物令我们愉悦或显得如此……快乐感觉的完善只意味着最好状态的器官与最好的对象关联的活动……快乐有性质的不同。来源于高尚事物的快乐自身就值得欲求的。正常品质的实现活动的快乐是善而不是恶。不正常的品质状态下的快乐则只在偶性上是或显得是善。”

基于其阐述可见:

(1)从含义上看,快乐是一种愉悦感,是客体的达成效果对我们主体产生的正面影响。

(2)从形成过程来看,快乐是内心的一种认可与自身的器官状态完美结合的产物,即身心愉悦。

(3)从分类来看,依事物和人品质的差异可分为三种:一是当我们抱着恶意或做一件性本恶的事时,这种不顾社会道德要求的快乐不可能持久;二是当我们没有恶意也并非站在道德的高度做一件喜欢的事时,虽不一定让人人满意,但至少任何人无权干涉你追寻快乐的行为,这种快乐可称为善;三是当我们站在人类的高度去看待问题,抛弃世俗杂念和私欲做一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时,我们就是在追求至善,同时也将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这种快乐可称作幸福。

2、何谓“幸福”?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幸福是灵魂合乎于德性的现实活动。思辨是最大幸福。……幸福靠努力去获得,而不是靠运气。因为幸福在于整个灵魂尤其是灵魂欲望部分的合德性的活动。……幸福不在于一时一事合乎德性,而在于一生中都努力合德性地活动。”

基于其阐述可见:

(1)从含义上看,幸福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它是人主观上感到快乐满足的心理体验,且这种满足与社会要求的德性相符;另一方面,它是客观上人生存发展的完满,是一种实践活动的产物。主客观只有相互作用,在思辨的精神指导下不断去实践才能结出幸福的果实。

(2)从实现途径来看,幸福要靠持久不断的努力。不仅是身体在努力负荷你的运转,更是这种运转合乎你灵魂的节拍,你做的事情必须得到你灵魂的认可、符合善的标准。

(3)从要求来看,快乐在于一时的坚持得到回报,而幸福则要求你时刻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德性,一直坚持慷慨、大度、友善、诚实等德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幸福难以达成。

(二)特点的区别

1、幸福具有持久性

快乐是短暂、稍纵即逝的;而幸福是毕生对灵魂的满足的终极追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最具有持久性的行为是合乎德性的。至善之人,不追求财富、名誉,为人处事时不损人利己、时常以道德为标准,其行为让自己身心愉悦,更给社会带来福祉;即便受到不公正待遇,也不会因外界而改变其道德操守,他们才是到达至乐至善境界的人。

2、幸福具有理性

快乐是一种不顾他人感受的感性选择,往往使人在私利与公利面前难以做出正确,若做得错误就毁灭其德性。而幸福是在思辨后做出的理性选择,幸福出发于善的行为动机,其现实活动也符合德性。

三、幸福何以可能?

通过合乎道义取得的财富诚然可以满足人的物质欲望,但幸福更是情感领域、精神层面的提升,而这必须努力使灵魂合乎德性获得。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实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比如友善、耐心、坚持等。对于德性的养成,亚里士多德和罗素的看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德性的养成意味着做出正确的选择,选择的原则有两点:

第一,智慧。亚里士多德说智慧是人的最高等德性,可由教导生成,亦离不开习惯。能沉思生活、热衷思辨、有智慧的人最幸福,并且他能在理性指导下作出明智之举,其结果往往收到社会的赞扬。罗素也认为能够爱纯粹的学问与知识,并能在思考后运用到生活中变成爱赠与别人的人,是幸福的。

第二,中庸适度。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的目标是感情与实践事物上达到相对于我们自身的适度,我们在行为时兼顾感情、实践、自身灵魂,不偏颇于任何一方。这要求人在一切交往活动中,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行为,过度和不及都是过错,唯有中道才是德性和善。罗素也告诫我们不能被厌烦、忌妒、畏惧等负面情绪控制,要培养自己的闲情雅致、让自己的情爱家庭工作都井井有条,既不过分夸张也不完全抛弃。

何其有幸篇3

以三四级市场为突破口、以加盟店为运营模式,以赚取进销差价和加盟费为利润源,幸福树电器连锁前景如何?如何规避与国美、苏宁等连锁大鳄的正面竞争?如何吸引主流品牌进入渠道?如何吸引TCL竞争对手产品进入?所有这些问题,幸福树电器并未给出明确答案。在笔者看来,尽管从理论上说农村家电市场空间巨大,但真要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因此,幸福树电器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恐怕并不好走。

幸福树电器选择直接进军家电容量高达2000亿以上的三四级市场农村市场,从理论上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一二级市场竞争已经相当充分,而且有国美、苏宁等巨头把持,而三四级市场几乎是一个没有开发的处女地。幸福树由此进入,显然是正确的。

幸福树采取开门办连锁的操作思路,直接吸取原来就已经存在于三四级市场上的家电经销商,以“改换门庭”的方式加盟进入。只在店面的形象设计和规划、连锁卖场的操作模式和理念、上游的家电采购谈判等几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其它环节的工作都交由加盟商自行解决。

现在,对于幸福树而言急需解决两大问题:第一、如何吸引主流家电品牌,特别是TCL的竞争对手进入其渠道;第二、如何确立发展优势,以面对国美苏宁等全国连锁企业的直接竞争。

对于第一个问题,由于是吸收传统经销商进入,且是独立于TCL之外的操作,可以保证其渠道的公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家电企业的接受不成问题。而对于第二点,面对美苏已经确立的规模化采购、强大资金流和品牌影响力,幸福树必须要建立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而利用人情关系、打造温馨而规范的购物环境,应该是个突破口。

目前,幸福树已经在河南、湖南等地开始了攻城略地,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其计划在未来4年时间内实现3000家加盟店和300亿的分销规模,这一目标能否完成令人担忧。

实际上,尽管三四级市场表现出来的家电销售容量巨大,但受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能力分散等客观因素局限,这种容量很难在短时期内变为企业的销售额,因此幸福树能够获得的市场份额是不确定的。

其次,对于家电连锁加盟店这一操作模式的管理和监督,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可供模仿。由于幸福树全部为加盟店,且分散在不同的三四级市场上,因此对于门店的监督与管理难度非常大。一旦加盟门店因为管理不善等其它原因,将造成对幸福树电器品牌的影响。因此,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幸福树必须要投入精力从事监督和管理体系的构建,还要建立一套成熟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措施,以利益为纽带管理好加盟商。

再者,操作三四级市场的营销成本极高。除了保证幸福树和加盟商正常的利润之外,还必须面对庞大而分散的连锁门店的物货配送,并不健全的售后服务网络等一系列难题。而这些环节将大大摊薄现有产品利润空间。如此一来,现代家电连锁所拥有的“价格低、种类全、服务好”等诸多优势,如何能够在三四级市场竞争中得以体现﹖而幸福树又拿什么竞争优势来面对三四级市场上众多的竞争对手﹖仅有统一品牌是不够的,还必须创造新的竞争模式。

幸福树电器是TCL进军分销渠道、实施多元化策略的产物。对于TCL而言,进军渠道市场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TCL一直具有操作家电渠道的情结,也曾通过自建渠道的方式,进入分销渠道领域。另一方面,随着国美、苏宁在一级市场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家电连锁业态的日趋成熟,聚集了一大批潜在消费群。同时,家电连锁通过拖延上游供应商的账期,直接收取消费者现金,拥有“类银行”的美誉。国美、苏宁受益匪浅,纷纷挺身而上造家电。

幸福树电器的出现,既圆了TCL进军家电渠道的情结,又给资金链异常紧张而不得不靠出售非主营业务补充的TCL输血。在这种背景下,幸福树电器的操作模式非自开连锁门店,而是吸收加盟商。既减少了经营风险,又避免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沉淀,短期内还能给大股东TCL集团以丰厚的资金支持。

何其有幸篇4

幸福是一种感觉,看你如何把握这种幸福的感觉。我们在追求着幸福,幸福同时伴随着我们,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幸福中,但在远近高低不同角度看到的总是别人的幸福风景,往往没有悉心感受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天地。幸福并不意味着企求我们所没有的种种,而是尽享眼前拥有的一切,它存在与现在,而不是未来时日的遥远期望。我们如果能钟情与正在经历的生活,就会感到更加幸运,并且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擦拭百叶窗是幸福;聆听一曲咏叹调是幸福;花一小时整理壁橱是幸福;一家团聚,共进晚餐是幸福;别人一句由衷的赞美是幸福;久别的朋友重逢是幸福……其实对幸福的期待本身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的人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感到不幸的人看到的是甜甜拳中间的小小空间;面对半杯牛奶,乐观者说,太好了,我还有半杯;而悲观者说,恩!怎么才有半杯了。各自寻找的东西不同,所持心态不一样,因而面对同样的事物,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找寻幸福,重要的不是自己的处境如何,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上帝赐给每个人一份属于他自己的生活,而每一份生活都包含了酸甜苦辣,其中滋味自待各人去品尝,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让自己在幸福中享受幸福,在不幸中找寻幸福。

何其有幸篇5

其实幸福不在天涯海角,就在你身边,陪你慢慢变老。——题记每天游离在散文吧,看着每天竞相开放的百花,带来的淡淡清香,我每每都沉醉于其中。静静地欣赏着优美的篇章,感受着他们的心伤。似花似画,似悲似凉。一字一行,一言一语,无不透射出淡淡的忧伤。我就这样嗅着文字的芳香,品着文字带来的甜美忧伤。我心随动,徜徉在他们的世界中,猜测着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才如此的感伤。看着,品着,想着,思着,这不仅仅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幸福。能够感知他人的世界,带去自己的祝福,这就是一种幸福。

文字它可以让我们记住过去,感怀忧伤。也许它是表达我们心境的最好方式。所以在散文吧里飘逸着最多的就是忧伤,浅浅的夏天,淡淡的忧伤。心悠悠,泪潸潸。如同彼岸看花,最多的是牵挂与思念。就如《若,人生再无爱恋》中“盛放在风中的幸福,悄然而碎。”虽然离去,但在何年何月蓦然忆起时,总会有一丝幸福的滋味,也许是苦涩,也许是甜蜜,不论是什么他都曾经真实地存在过,这就是一种幸福。没有永恒的和恒定的幸福。幸福是短暂的,瞬间的,脆弱的,流变的,你不能要求幸福留多久,曾经拥有过,就已经足够了。

幸福没有标准。幸福没有底线。幸福没有止境。德国人席勒说过“幸福是有翅膀的,要把它系牢,难中至难。”拥有幸福是一回事,欣赏幸福和品味幸福又是一回事,保有幸福又是难上加难。“幸福是任何痛苦也不能剥夺的内心快乐。”那是风景,那是意境,那是一种不可言喻的美,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去欣赏,体会。我很欣赏那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美丽的祝愿不就是一种幸福吗?“赠与玫瑰,手留余香”给予他人幸福,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其实幸福很简单就像那篇《幸福就像一杯蜂蜜水》,淡淡的甜蜜,沁入心肺,流入血液。我们不必为一时忧伤而拒绝幸福的叩门,人的一生能够获得幸福的机遇是不多的,因此他获得幸福的也是极少的。但幸福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我常常对自己说:“心中有阳光,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心中有爱,幸福就无处不在。“像我一样游离在文字中人们,我们除了感伤之外,还要学会品尝幸福的滋味。

其实幸福需要我们去思考,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其实幸福不在天涯海角,就在你身边,陪着你慢慢变老。让快乐赶走忧伤,愿幸福之花,开满散文吧!

何其有幸篇6

天真、浪漫、无忧无虑、以及奶油抹在嘴角那一丝微笑,那是小时候的感受。

感受…

感受何其多,当父母为你夹菜,对你问寒问暖,那是亲情的感受。

当同学送你去医院,为你补课,那是友情的感受。

当爱人为你在雨中撑一把伞,那是爱情的感受。

而源于这一切的,都是幸福的感受,让我们去感受幸福吧!

幸福来的快,去得也快,就看你如何去把握。幸福源于你对生命的追求、幻想;源于对生活的可望、敬仰。在竞争时代,我们感受到的也许只有学系带来的压力、家长带来的逼迫、历史代来的严厉,我们可能会感到孤独、难过、惆怅,甚至是失落,但只要你细细地去发现,去品味,去追寻,你就会发现幸福无处不在。

这一切都来自你对幸福以及感受幸福—幸福是你的权利。

我渴望幸福,不仅仅在主观条上。在客观条件上,人生的坎坷、学业上的不堪重负,以及那一次次的失败把我心力交瘁,不堪一击,我本以为我的身边没有了幸福,当我终于又感到了幸福—

因为幸福的指引,在使我对生命又充满了希翼,渴望。

因为幸福的伴随,在使我不甘坠落,不被困难所吓唬。

从一个角度去思考,父母的叮嘱是唠叨: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父母的叮嘱不就代表着幸福的滋养吗?

不要一味的抱怨困难。仔细地去感受一下,品味一下,即就会发现幸福何其多。你的前进路上也会充满阳光,充满希望。不要只感受那触手可得的幸福,更要注意那从你身边不经意的走过,从你指尖里留过的幸福,也许这些看其来微不足道的幸福,会给你带来意味无穷的深意。

何其有幸篇7

关键词: 传统之“乐”;人生幸福

安仁者,天然自有之仁;而乐在其中者,天然自有之乐也。[1]

暂且不论此“乐”因何而来,先看此“乐”以什么样的形式,或在什么样的形象进入到我们心中。这“乐”既不是突然到来,也不是猛然闯进,而是“天然自有”的,可谓“真乐天成”。似飘然而至,但又不够确切,因为此“乐”乃我自有之,非从外来。同时,也说明并非由人在心中生一个“乐”来,而是本来就以某种形式潜在着,只是没到一定时候不会显现。

依曹端所说:已经有一个“乐”存在于心中了,想要幸福就只要想法子把心中那个“乐”找出来就行了。曹端所说的这种“乐”真得存在吗?

实际,这正是儒家之“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幸福往往不在于外在客观物事,而在于内心,只要养性就可以获得真乐。这正是一种“乐”的一种即境界之乐,一种非物质欲望之满足式的幸福,也正是我们要谈论的“乐”或幸福。

传统之“乐”认为:幸福不仅是内在的、主观的、经验的心理感受,也是当下的、客观的人生状态,还是过程的、信仰的、指向未来的追求,甚至“幸福”本身就可以成为理想与信仰。

一、 “乐”与幸福是心理体验

传统理论认为,“乐”是心理体验,是基于经验的、内在的幸福,具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安而不忧”、“善美愉悦”与“自然顺适”。

“安而不忧”,揭示的是一种个体生存幸福或物质幸福,以免除疾病、忧虑、死亡等不幸为特征,以身心安全与安宁、“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等为内容。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正如朱熹所说:“不忧非乐而何?”这也就点出了“乐”最基本的心理体验“不忧”,没有什么亘在心之事,没有过不去的沟坎。

可见,“乐”最基本的心理体验便是没有忧愁,更不会有恐惧,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首先体现在生命与生活的安全,故说“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

“善美愉悦”,揭示的是一种人际幸福及自我实现与审美需要的幸福,是对个体生命、生存发展完满即圣贤人格之追求并不断地从中获得满足的精神愉悦。

古人言:“乐循理之谓君子”,若勉强,只是知循理,非是乐也。才到乐时,便是循理为乐,不循理为不乐,何苦而不循理,自不须勉强也。[2]

也就是说,只要“循理”至无丝毫勉强的程度时,“乐”便自然生。“孔颜之乐”便是循理至“不须勉强”境界时,也就是“心”与“理”完全合一境界时,在精神上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什么是“理”呢?程颐说:

孟子曰:“尽其心,知其性。”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一个道。

性无不善,而有不善者才也。性即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3]

在程颐看来天命、物理和人性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理”。而“循理”便是遵循天命、物理与无不善之性,概括地说,也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与法则,社会的制度与规范。

“自然顺适”,与前种“乐”的体验都不同,前二者是“有我”、“小我”之乐,而“自然顺适”是“无我之我”的心理体验,是超越于个体自身的自由体验,是一种“物际关系”的幸福。

一切醒转,更不去此等处计较寻觅,却得本心浑沦,只不合分别,便自无间断,真是坦然荡荡,而悠然顺适也。[4]

也就是说人与其余万物、人欲与天理,原本就“不合分别”,因为人与万物实际都是天地中同等之物,都是自然之物,同源于天地之化,所以万物与人都应该顺着自己的天然本性而为。顺着自己的天然本性而动,更不作任何别的“计较、寻觅”,内心也就“坦然荡荡”、“悠然顺适”,从而获得一种自由、自在之乐。既然人与万物原本“不合分别”,那么,人也就只有如其它万物一样顺着自家的天然本性语默动静才是真正的自由、自然与自在,也才是真正的乐。

二、“乐”与幸福是人生的状态

“乐”也是人生状态,是当下的、客观的幸福。“乐”的人生状态包括以下三点:“生生不息”、“云淡风轻”、“率性而为”。

“生生不息”,不仅是心理体验,不仅是生生不已的仁者情怀,还是一种生活态度与人生状态,也是当下的行为准则。虽然这也是创造性幸福,但又有所不同:创造性幸福仍然以自我为中心,而“生生不息”则是“平物我,合内外”的、“超越物我之私”的幸福。

“生生不息”也就是万物“顺生遂性”的自由与和顺的生命体验。程颢说周敦颐有“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之意”,正因为周敦颐心中的“孔颜之乐”也是充满生生之意的境界,是与天同一,万物“顺生遂性”的自由活泼之乐。也因此,所以周敦颐看到庭草交翠,绿满窗前而不除,人问之则曰:“与自家意思一般”。单就周敦颐此意而言确实与邵雍“乐与万物同其荣”有相通之处,所以后人对周敦颐在这一点上颇有微辞。但是不管如何,在周敦颐看来“孔颜之乐”确有超越道德的自由活泼之乐的一面,并且周敦颐的这一观点直接对程颢“仁者与物同体”之乐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云淡风轻”,既是闲静与无事的内在体验,也是一种人生状态。只说内心的静与无事并不能说清“乐”。“乐”必须与外在行为联系起来,“有事行无事”这才是真正的“乐”。

泰山为高矣,然泰山顶上已不属泰山。虽尧舜之事,亦只是如太虚中一点浮云过目。[5]

可见,在程颢看来,已有“真乐”、“至乐”之人,其心中是没有任何“系累”的,其心境是完全“无事”、“优悠”的。所以,即使是如尧舜一般的“事业”、“事功”,也终归是“事”,都不可留于心,都只是“如一点浮云过目”。程颢认为:只要有颜子之德,则孟子之事功自然便有[6],故而亦无须以此为怀。并且程颢所说的“无事”是既指没有累物之心,同时也指没有忘物之心。不管是累物,还是忘物,都是“有事”,都不会是“真乐”,都是“以己合彼”,所以程颢说:“忘物与累物之弊等。”

“率性而为”,“乐”的心理体验固然是自由、自然与顺适,但并非所有的自由、顺适都是“乐”,只有源于“率性而为”的自由、顺适才是“乐”。为此,幸福不能不谈人生状态。

王守仁认为:“乐”原本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是“心”自然原本的状态,“率性而为”即是“乐”。

他说:“‘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7]又说:“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8]

其实,此“心”、“本体”都是人的本性而言,在王守仁看来,只要顺此本性去做,就是“乐”;违背本性即是苦。所以当学生问遇到人生大变故而哀哭时,此心是否还乐,王守仁回答说:纵然是大哭,此哭直是出于内心的,顺乎本性,所以此哭仍然是“心”自然的表现,此“心”的状态还是原本的状态,故而还是“乐”。

三、“乐”与幸福也是理想与信仰

“乐”是理想与信仰,是过程的、信仰的、指向未来的幸福,甚至“幸福”本身就可以成为理想与信仰。它包括两个方面:“天人合一”与“各得其所”。

“天人合一”在“乐”方面表现为“同天之乐”。“同天之乐”是个体之“我” 对尽善尽美的最高追求。“天”是最完美、最自由、最理想的化身,虽然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天”,但“天”却能给人带来安慰、公平、正义、自由等希望之光,所以说是一种信仰性的幸福。

“各得其所”,所表达的是对理想社会及完美世界的追求,“物得其所,事得其宜”,是对他人和他物的尽善尽美之追求。

亦即“同天之乐”是对个体的人的最高理想、最大幸福,但幸福并不仅是个体的,是与整个社会、整个自然密切相关的,“各得其所”所表现的便是整个社会、自然的理想与追求。

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9]

也就是说“孔颜之乐”是“人欲尽处,天理流行”,无一丝一毫人欲、纯粹“天理”的境界,实际也就是与“天理”完全合为一体的境界。“纯粹天理”境界又如何得“乐”呢?在朱熹看来,“天理”是毫无欠缺的,绝对至善的,所以当一个人心中纯粹“天理”时,内心也不会有任何欠缺与不足。无论在何时、何地,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恰到好处,当然都可以令人心满而意足,“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这样的乐无疑也是天地之间最大的乐。朱熹用“随处充满,无少欠阙”、“从容”与“悠然”“与天地万物同流、各得其所”来形容这种“至乐”。

所谓“同天”即要与整个自然规律及所有社会规范完全一致。人若能做到与自然规律完全一致,那么便自然能达到“先天而天勿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样人类不论是做什么都既可以符合自然万物的天性,又符合人的需要,人类与自然便达到了真正的一体,人类从而由自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在这样的自由王国之中,人类及万物都可以充分地实现各自生命的本质,从而万物之性都获得最根本的满足即实现“各得其所”。当人与社会规范完全一致时,既能让自己心安理得,无忧无患,又能让他人心情舒畅。

但是,就是完全认识这些规律与规范尚且不可能,更不用说践行之。所以这种“乐”只能是理想的,然而“心向往之”也是不可或缺的,也同样给人予幸福。

四、 “乐”的特征与启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之“乐”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包括四个方面即“静底”、“善底”、“天底”、“和底”。

“乐”是“静底”。激烈动荡的、强烈的快乐往往被认为是带来痛苦与不幸的情感与体验。只有“静底”才能保持德性、理性与身体健康。这也决定了“乐”乃是以理性为主,注重持续性的幸福。但并不是说“动”绝对不是“乐”,其实,“动”最终是要归于“静”,此之谓“静底”;再说,“静”是要通过“动”来表现。只有那种非“静底”“动”才是真正的痛苦与不幸,即使能带来“快乐”那也只是暂时的。

“乐”是“善底”。“乐”只“仁中”之乐,虽说“仁”是一个极广的概念,但总是含有“道德”的成分,甚至就是道德。这有两重含义:“道”即规律性,要获得幸福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大至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小至个体生活的规律;“德者得也”,也就是说“乐”者内心必然真正有所“得”,有自己深切的体会。只有真“得”,方有自己真正的喜好,一个没有任何兴趣与爱好的人,是谈不上幸福的。

“乐”是“天底”。“天”之所以能给人带来如此大的幸福就在于传统对“天”的宗教式信仰,从而“乐”也就具有宗教色彩。无论个体还是社会的理想最终的追求都是以完美(特别是道德人格完美)的“天”作为理想典范标准。同时,“天”又具有自在与自由的内涵,所谓“天然”、“自然”、“天成”就是“天”的这种含义。也就是说真正的幸福是自自然然的,绝非做秀、虚伪之徒所能获得的。

“乐”是“和底”。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不仅重视身与心之间的“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还重视人与物,人与宇宙之间的“和”。“和”的程度与范围也就决定了“乐”的程度与大小。身体“违和”,要生病;人际“违和”,难立足;人与自然“违和”,得灾殃。故古人常把“和”与“乐”联成一词即“和乐”。

此外,传统“乐”论对人生幸福的还有一些启示。如面对现实,认识到现实是具有缺憾的;应该超越现实,用自己的智慧对创造幸福并学会享用自己的创造。

现实是有缺憾的,认识到这一点,才不至于停滞不前。一个真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最终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缺憾带来的是希望、追求与信仰的幸福,是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幸福。如果认为现实就是完美的,那就是往往是消费性的幸福,不是指向未来的、不是创造性的幸福。我们不否认消费性的幸福, 但是,只有消费性的幸福是无法维续的,是没有持续性的,因为消费性的幸福是建立在创造性的幸福基础之上的。

幸福不仅要认识到现实的缺憾,更要能超越这些缺点、弥补这些遗憾,从而获得幸福。其次,幸福不仅仅在追求之中,幸福也存在于当下的受用之中。用智慧追求来的幸福要学会享用它,要知道如何让它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曹端:《曹月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1~52页。

[2][3][5][6]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6、204、61、130页。

[7][8]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0、112页。

何其有幸篇8

关键词: 传统之“乐”;人生幸福

安仁者,天然自有之仁;而乐在其中者,天然自有之乐也。[1]

暂且不论此“乐”因何而来,先看此“乐”以什么样的形式,或在什么样的形象进入到我们心中。这“乐”既不是突然到来,也不是猛然闯进,而是“天然自有”的,可谓“真乐天成”。似飘然而至,但又不够确切,因为此“乐”乃我自有之,非从外来。同时,也说明并非由人在心中生一个“乐”来,而是本来就以某种形式潜在着,只是没到一定时候不会显现。

依曹端所说:已经有一个“乐”存在于心中了,想要幸福就只要想法子把心中那个“乐”找出来就行了。曹端所说的这种“乐”真得存在吗?

实际,这正是儒家之“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幸福往往不在于外在客观物事,而在于内心,只要养性就可以获得真乐。这正是一种“乐”的一种即境界之乐,一种非物质欲望之满足式的幸福,也正是我们要谈论的“乐”或幸福。

传统之“乐”认为:幸福不仅是内在的、主观的、经验的心理感受,也是当下的、客观的人生状态,还是过程的、信仰的、指向未来的追求,甚至“幸福”本身就可以成为理想与信仰。

一、 “乐”与幸福是心理体验

传统理论认为,“乐”是心理体验,是基于经验的、内在的幸福,具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安而不忧”、“善美愉悦”与“自然顺适”。

“安而不忧”,揭示的是一种个体生存幸福或物质幸福,以免除疾病、忧虑、死亡等不幸为特征,以身心安全与安宁、“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等为内容。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正如朱熹所说:“不忧非乐而何?”这也就点出了“乐”最基本的心理体验“不忧”,没有什么亘在心之事,没有过不去的沟坎。

可见,“乐”最基本的心理体验便是没有忧愁,更不会有恐惧,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首先体现在生命与生活的安全,故说“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

“善美愉悦”,揭示的是一种人际幸福及自我实现与审美需要的幸福,是对个体生命、生存发展完满即圣贤人格之追求并不断地从中获得满足的精神愉悦。

古人言:“乐循理之谓君子”,若勉强,只是知循理,非是乐也。才到乐时,便是循理为乐,不循理为不乐,何苦而不循理,自不须勉强也。[2]

也就是说,只要“循理”至无丝毫勉强的程度时,“乐”便自然生。“孔颜之乐”便是循理至“不须勉强”境界时,也就是“心”与“理”完全合一境界时,在精神上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什么是“理”呢?程颐说:

孟子曰:“尽其心,知其性。”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一个道。

性无不善,而有不善者才也。性即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3]

在程颐看来天命、物理和人性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理”。而“循理”便是遵循天命、物理与无不善之性,概括地说,也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与法则,社会的制度与规范。

“自然顺适”,与前种“乐”的体验都不同,前二者是“有我”、“小我”之乐,而“自然顺适”是“无我之我”的心理体验,是超越于个体自身的自由体验,是一种“物际关系”的幸福。

一切醒转,更不去此等处计较寻觅,却得本心浑沦,只不合分别,便自无间断,真是坦然荡荡,而悠然顺适也。[4]

也就是说人与其余万物、人欲与天理,原本就“不合分别”,因为人与万物实际都是天地中同等之物,都是自然之物,同源于天地之化,所以万物与人都应该顺着自己的天然本性而为。顺着自己的天然本性而动,更不作任何别的“计较、寻觅”,内心也就“坦然荡荡”、“悠然顺适”,从而获得一种自由、自在之乐。既然人与万物原本“不合分别”,那么,人也就只有如其它万物一样顺着自家的天然本性语默动静才是真正的自由、自然与自在,也才是真正的乐。

二、“乐”与幸福是人生的状态

“乐”也是人生状态,是当下的、客观的幸福。“乐”的人生状态包括以下三点:“生生不息”、“云淡风轻”、“率性而为”。

“生生不息”,不仅是心理体验,不仅是生生不已的仁者情怀,还是一种生活态度与人生状态,也是当下的行为准则。虽然这也是创造性幸福,但又有所不同:创造性幸福仍然以自我为中心,而“生生不息”则是“平物我,合内外”的、“超越物我之私”的幸福。

“生生不息”也就是万物“顺生遂性”的自由与和顺的生命体验。程颢说周敦颐有“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之意”,正因为周敦颐心中的“孔颜之乐”也是充满生生之意的境界,是与天同一,万物“顺生遂性”的自由活泼之乐。也因此,所以周敦颐看到庭草交翠,绿满窗前而不除,人问之则曰:“与自家意思一般”。单就周敦颐此意而言确实与邵雍“乐与万物同其荣”有相通之处,所以后人对周敦颐在这一点上颇有微辞。但是不管如何,在周敦颐看来“孔颜之乐”确有超越道德的自由活泼之乐的一面,并且周敦颐的这一观点直接对程颢“仁者与物同体”之乐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云淡风轻”,既是闲静与无事的内在体验,也是一种人生状态。只说内心的静与无事并不能说清“乐”。“乐”必须与外在行为联系起来,“有事行无事”这才是真正的“乐”。

泰山为高矣,然泰山顶上已不属泰山。虽尧舜之事,亦只是如太虚中一点浮云过目。[5]

可见,在程颢看来,已有“真乐”、“至乐”之人,其心中是没有任何“系累”的,其心境是完全“无事”、“优悠”的。所以,即使是如尧舜一般的“事业”、“事功”,也终归是“事”,都不可留于心,都只是“如一点浮云过目”。程颢认为:只要有颜子之德,则孟子之事功自然便有[6],故而亦无须以此为怀。并且程颢所说的“无事”是既指没有累物之心,同时也指没有忘物之心。不管是累物,还是忘物,都是“有事”,都不会是“真乐”,都是“以己合彼”,所以程颢说:“忘物与累物之弊等。”

“率性而为”,“乐”的心理体验固然是自由、自然与顺适,但并非所有的自由、顺适都是“乐”,只有源于“率性而为”的自由、顺适才是“乐”。为此,幸福不能不谈人生状态。

王守仁认为:“乐”原本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是“心”自然原本的状态,“率性而为”即是“乐”。

他说:“‘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7]又说:“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8]

其实,此“心”、“本体”都是人的本性而言,在王守仁看来,只要顺此本性去做,就是“乐”;违背本性即是苦。所以当学生问遇到人生大变故而哀哭时,此心是否还乐,王守仁回答说:纵然是大哭,此哭直是出于内心的,顺乎本性,所以此哭仍然是“心”自然的表现,此“心”的状态还是原本的状态,故而还是“乐”。

三、“乐”与幸福也是理想与信仰

“乐”是理想与信仰,是过程的、信仰的、指向未来的幸福,甚至“幸福”本身就可以成为理想与信仰。它包括两个方面:“天人合一”与“各得其所”。

转贴于

“天人合一”在“乐”方面表现为“同天之乐”。“同天之乐”是个体之“我” 对尽善尽美的最高追求。“天”是最完美、最自由、最理想的化身,虽然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天”,但“天”却能给人带来安慰、公平、正义、自由等希望之光,所以说是一种信仰性的幸福。

“各得其所”,所表达的是对理想社会及完美世界的追求,“物得其所,事得其宜”,是对他人和他物的尽善尽美之追求。

亦即“同天之乐”是对个体的人的最高理想、最大幸福,但幸福并不仅是个体的,是与整个社会、整个自然密切相关的,“各得其所”所表现的便是整个社会、自然的理想与追求。

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9]

也就是说“孔颜之乐”是“人欲尽处,天理流行”,无一丝一毫人欲、纯粹“天理”的境界,实际也就是与“天理”完全合为一体的境界。“纯粹天理”境界又如何得“乐”呢?在朱熹看来,“天理”是毫无欠缺的,绝对至善的,所以当一个人心中纯粹“天理”时,内心也不会有任何欠缺与不足。无论在何时、何地,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恰到好处,当然都可以令人心满而意足,“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这样的乐无疑也是天地之间最大的乐。朱熹用“随处充满,无少欠阙”、“从容”与“悠然”“与天地万物同流、各得其所”来形容这种“至乐”。

所谓“同天”即要与整个自然规律及所有社会规范完全一致。人若能做到与自然规律完全一致,那么便自然能达到“先天而天勿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样人类不论是做什么都既可以符合自然万物的天性,又符合人的需要,人类与自然便达到了真正的一体,人类从而由自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在这样的自由王国之中,人类及万物都可以充分地实现各自生命的本质,从而万物之性都获得最根本的满足即实现“各得其所”。当人与社会规范完全一致时,既能让自己心安理得,无忧无患,又能让他人心情舒畅。

但是,就是完全认识这些规律与规范尚且不可能,更不用说践行之。所以这种“乐”只能是理想的,然而“心向往之”也是不可或缺的,也同样给人予幸福。

四、 “乐”的特征与启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之“乐”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包括四个方面即“静底”、“善底”、“天底”、“和底”。

“乐”是“静底”。激烈动荡的、强烈的快乐往往被认为是带来痛苦与不幸的情感与体验。只有“静底”才能保持德性、理性与身体健康。这也决定了“乐”乃是以理性为主,注重持续性的幸福。但并不是说“动”绝对不是“乐”,其实,“动”最终是要归于“静”,此之谓“静底”;再说,“静”是要通过“动”来表现。只有那种非“静底”“动”才是真正的痛苦与不幸,即使能带来“快乐”那也只是暂时的。

“乐”是“善底”。“乐”只“仁中”之乐,虽说“仁”是一个极广的概念,但总是含有“道德”的成分,甚至就是道德。这有两重含义:“道”即规律性,要获得幸福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大至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小至个体生活的规律;“德者得也”,也就是说“乐”者内心必然真正有所“得”,有自己深切的体会。只有真“得”,方有自己真正的喜好,一个没有任何兴趣与爱好的人,是谈不上幸福的。

“乐”是“天底”。“天”之所以能给人带来如此大的幸福就在于传统对“天”的宗教式信仰,从而“乐”也就具有宗教色彩。无论个体还是社会的理想最终的追求都是以完美(特别是道德人格完美)的“天”作为理想典范标准。同时,“天”又具有自在与自由的内涵,所谓“天然”、“自然”、“天成”就是“天”的这种含义。也就是说真正的幸福是自自然然的,绝非做秀、虚伪之徒所能获得的。

“乐”是“和底”。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不仅重视身与心之间的“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还重视人与物,人与宇宙之间的“和”。“和”的程度与范围也就决定了“乐”的程度与大小。身体“违和”,要生病;人际“违和”,难立足;人与自然“违和”,得灾殃。故古人常把“和”与“乐”联成一词即“和乐”。

此外,传统“乐”论对人生幸福的还有一些启示。如面对现实,认识到现实是具有缺憾的;应该超越现实,用自己的智慧对创造幸福并学会享用自己的创造。

现实是有缺憾的,认识到这一点,才不至于停滞不前。一个真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最终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缺憾带来的是希望、追求与信仰的幸福,是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幸福。如果认为现实就是完美的,那就是往往是消费性的幸福,不是指向未来的、不是创造性的幸福。我们不否认消费性的幸福, 但是,只有消费性的幸福是无法维续的,是没有持续性的,因为消费性的幸福是建立在创造性的幸福基础之上的。

幸福不仅要认识到现实的缺憾,更要能超越这些缺点、弥补这些遗憾,从而获得幸福。其次,幸福不仅仅在追求之中,幸福也存在于当下的受用之中。用智慧追求来的幸福要学会享用它,要知道如何让它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曹端:《曹月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1~52页。

[2][3][5][6]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6、204、61、130页。

[7][8]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0、112页。

上一篇:唯美句子范文 下一篇:婚礼祝福语美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