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08 13:12:18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篇1

教学内容: 圆柱和圆锥、统计初步知识、比和比例、总复习 教学要求: (一)授内容的教学要求 1、知识要求: (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 的体积。 (2) 填写统计表,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表,会依据统计 表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图,会依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或提出一些问题。 (3)理解比的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能力要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要求: 让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二)总复习单元的教学要求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 的数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会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升入初中,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的学习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共9课时 1、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3课时 2、圆柱的体积……………………………………………………2课时 3、圆锥的体积……………………………………………………2课时 4、复习……………………………………………………………2课时 二、统计初步知识……………………………………………共11课时 1、统计表…………………………………………………………3课时 2、统计图…………………………………………………………6课时 3、复习……………………………………………………………2课时 三、比和比例…………………………………………………共20课时 1、比的意义和性质………………………………………………2课时 2、按比分配………………………………………………………2课时 3、比例的意义和性质……………………………………………3课时 4、比例尺…………………………………………………………2课时 5、正比例…………………………………………………………3课时 6、反比例…………………………………………………………3课时 7、应用题…………………………………………………………3课时 8、复习……………………………………………………………2课时 四、总复习……………………………………………………共30课时 进度按排: 2004年2月16日---2月20日 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 2004年2月23日---2月27日 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和体积 2004年3月1日---3月5日 第一单元复习考试、统计表 2004年3月8日---3月12日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2004年3月15日---3月19日 第二单元复习考试 2004年3月22日---3月26日 比的意义和性质、按比分配 2004年3月29日---4月2日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尺 2004年4月5日---4月9日 正比例、反比例 2004年4月12日---4月16日 反比例、应用题 2004年4月19日---4月23日 复习、第三单元测验 2004年4月26日---4月30日 复习整数和小数、数的整除 2004年5月10日---5月14日 数的整除、分数和百分数 2004年5月17日---5月21日 分数和百分数、量与计量 2004年5月24日---5月28日 代数的初步知识、几何的初步知识 2004年5月31日---6月4日 统计的初步知识、比和比例 2004年6月7日---6月11日 毕业考试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篇2

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第42~4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二)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三)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南昌吗?你知道萍乡到南昌需要多长时间吗?(媒体显示:几年前,我乘坐由萍乡开往南昌的K8727次列车需要4小时到达,现在改乘D117次列车,只需2小时5分钟,这是为什么呢?)

2.学生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

3.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类型的问题。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埋下伏笔,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案例一:

(1)出示:火车行驶的时间和速度如下表:

(2)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火车的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吗?

②火车的速度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③每组数据中相应的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4)师小结:火车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火车的速度加快,所需时间反而减少,火车速度减慢,所需时间反而增加,而且火车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板书: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机会,创设基于师生交流、互助、互惠的教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2.教学案例二:

(1)出示课本例题情景图: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2)请把表格填完整,认真观察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汇报。

(4)师小结:水的高度和底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底面积增加,水的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水的高度反而升高,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板书:水的高度×底面积=水的体积(一定)]

[设计意图: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对水的高度和底面积两组数据观察与思考,再一次验证了反比例的变化规律,为抽象概括反比例的意义奠定基础。]

(三)归纳总结

1.比较以上两个例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学生合作交流,然后分小组汇报)使学生明确: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揭示课题:成反比例的量。

3.用字母表示反比例关系:x×y=k(一定)。

4.用图象表示成反比例的量(出示图象)。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设计意图:在学生合作交流,研讨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顺理成章地归纳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攻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巩固提高

1.完成第43页“做一做”。

2.下表中x和y两个量成反比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3.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全班的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

(2)书的总册数一定,每包的册数和包数。

(3)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和西红柿的面积。

(4)通过一座大桥,车轮周长和车轮的转数。

(5)a×b=5,a和b分别是多少?

4.动脑筋。

铺地面积一定时,方砖边长和所需块数成不成反比例?为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有针对性、有坡度,较好的落实了知识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更具深刻性。]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

(六)板书设计

成反比例的量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水的高度×底面积=水的体积(一定)

x×y=k(一定)

五、教学反思

《成反比例的量》是在学习正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教学中我体会到:

1.注重生活与实际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课堂上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注重在探索的过程中对学生适时地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归纳出反比例的意义及其特征,学会运用反比例的特征来判断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3.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新课的导入、活动的进行、习题的出示均由电脑显示,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 江西省萍乡市萍师附小)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篇3

一、研究现状

关于副词“倒”的语义和语用,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彭小川(1999)认为,“倒”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对比,其派生用法是在句中起增强相应的语气的作用。彭文还提出了“倒”在语篇中的四种分布模式和各自的作用,并据此指出了“倒”的教学策略。吴中伟、傅传凤(2005)研究了“倒”字句的含义和语篇表达重点,兼及“倒”的意义和“倒”字句的口气,认为“倒”的基本意义为表示“确认”,并隐含着某种对立面的存在———非预期的或不认可的情形。在交际中,“倒”字句表达的重点有时在于“确认”本身,有时在于引出其对立面(含义)。李宗江(2005)把副词“倒”的语义功能分析为表示相反关系、转折关系和舒缓语气三种,具体说明了这三种语义功能的内在联系和演变关系。洪波(2006)在对《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所列“倒”的七个义项进行详细分析后,认为“倒”的基本语义是表示对比,在语篇中具有出乎意料的意味。周红(2006)着重分析了预期推断的类型,认为推断类型分为自述者推断和受话者推断,并探讨了“倒”的使用条件和语法意义,指出“倒”的语法意义主要有“出乎意料”、“反驳、辩解”、“姑且同意”、“追究”、“催促”和“委婉”等,还结合“倒”谈论了如何进行对外汉语副词教学。王俊毅(2007)认为,“倒”的语用功能可以归结为两类:一是陈述,二是评判。王文把对事实的叙述称为陈述,把对事物的主观说明与判断称为评判。陈述性的句子中用“倒”表达对预期事理的背离,而评判性的句子中用“倒”表达对主观评判的弱化说明。上述研究成果中,对“倒”的基本语法意义,或认为是表示对比(彭小川1999、洪波2006),或认为是表示“确认”(吴中伟、傅传凤2005);对其语义功能或语用功能,彭小川(1999)认为是在句中起增强相应的语气的作用,洪波(2006)认为在语篇中具有出乎意料的意味,王俊毅(2007)归结为“陈述”和“评判”这两类,李宗江(2005)分析为表示相反关系、转折关系和舒缓语气三种,而周红(2006)则认为主要有“出乎意料”、“反驳”、“辩解”、“姑且同意”、“追究”、“催促”和“委婉”等。其中,彭小川(1999)和周红(2006)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这些成果或简或繁,也有疏漏之处,要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仍有一定困难。

二、“倒”的语义和语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外国学习者,太过详细的语义项分类只会增加学习者的学习负担,尤其是对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过于抽象的语义分析也会让本身就空灵的虚词语义变得更加难以理解、难以学习,并不适合对外汉语教学。我们认为,对虚词语义的研究可以详细、全面,甚至抽象,但是研究成果需要转化成教学产品,就要简练、浅显易懂。研究是概念化、抽象的,教学则尽量是具象化的,对留学生的虚词教学,还应该是符合习得规律的。王芝清(2009)对留学生学习策略调查发现,在学习语气副词时,多数留学生希望老师“用简单的汉语说明意思”。这说明,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首先了解词义,因而老师要给出简单明了的说明。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倾向于认为,给“倒”一个简单明了的核心语义,围绕这个核心语义设置若干非核心语义,这几个非核心语义具层次性,层次的划分依照“倒”被习得的难易程度、使用频率、偏误情况等制定。

2.1“倒”的语义结合已有研究及语言事实分析,我们认为,“倒”的基本语义是表对比,围绕这个核心语义,生发出“反预期”“凸显”“转折”等语义。例如:⑥路上小林安慰自己,中国的事情很复杂,别看素不相识,别看不送礼,说不定事情倒能办成;有时认识、有关系,倒容易关系复杂,相互嫉妒,事情倒不大好办;不认识怎么了,不认识说不定倒能引起同情。⑦我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怎么倒像是我欠了他的?刘明浩敷衍道,人家老板做大了,咱们总得给人家留点面子嘛。⑧她风趣地说:“与其说我有个家,倒不如说它更像个旅馆。”⑨西方文化讲究绅士风度,而中国文化则讲究君子之气。我倒认为,绅士风度过重于修身,重视外表举止,而君子之气则重于修心,重视心内的修炼。⑩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百姓是衣食父母,当官的要当好孝子。其实,我倒觉得,现在“啃老”的这么多,老百姓不需要“衣食父母”这种精神按摩,不需要这种关系的不平等,官员不能把老百姓当孙子,也不必把自己当儿子。但一定要在制度上体现对纳税人的尊重。瑏瑡马老六走进院来撒眼一看,院子不算大,倒很干净。瑏瑢哈德森直到第三节过半才有得分入账,西热力江全场一分未得倒5次犯规,两名主力的表现严重失常,可是新疆队的板凳厚度令该队底气十足。例⑥、⑦中,“不送礼”与“事情能办成”、“有关系”与“事情不大好办”、“不认识”与“引起同情”、“(他)欠债还钱”与“我欠了他的”形成相对或相反的对比关系,“倒”使这种不合事理或情理的语义关系得以实现,“倒”表示不合预期或者反预期的语法意义。例⑧-⑩中,“倒”字前后的句子形成对比,凸显“倒”字后句子的语义:例⑧中“它更像个旅馆”被凸显,例⑨中“我倒认为”的宾语部分被凸显,例⑩用“我倒觉得”凸显说话者的想法。例瑏瑡、瑏瑢中的“倒”分别对比“院子”不大、干净,“全场”一分未得、5次犯规,“倒”字前后句构成转折关系。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倒”的基本语义可以概括为对比,可以是常理与非常理的对比(例⑥、⑦),也可以是大众与个体(看法)的对比(例⑧、⑨、⑩),还可以是同一事物两个方面的对比(例瑏瑡、瑏瑢)。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对比是无处不在的。如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一种想法与另一种想法之间、一种事理与另一种事理之间、一种状态与另一种状态之间等,具象的、抽象的、时间的、空间的对比随时都会发生。例如:瑏瑣对他来说,汉字很容易;对我来说,汉字最难。瑏瑤三十年前,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是不可能的;如今,这已不是奢望了。瑏瑥堵车是大城市生活的家常便饭。例瑏瑣-瑏瑥分别是人与人的对比(他和我)、今昔生活的对比(三十年前和现在)、不同城市交通的对比(大城市和小城市)。对比项可以是显现的(如例瑏瑣、瑏瑤),也可以是隐略的(如例瑏瑥)。各种对比在人们的生活中、意识中随时都会发生,是人类普遍的认知习惯。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即过去的经历(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对新事物的理解需借助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在学习一个新的词语时,学习者可以借助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较为容易地学习新词语,提高词语习得效率。我们把“倒”的语义归结为对比,是因为对比是人类的普遍认知习惯。留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对比图式更易于被激活,词语的语义更易于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考察的语料中,“倒”有另一个语义。例如:瑏瑦如果是为了安抚慰问受害者家属,给予一定接济,那倒也算正当,但这笔慰问费用,数额不该太大,而且应列入民政部门的账目,并公之于众。瑏瑧再下基层我倒不怕,但毕竟56岁了。瑏瑨欧美领导人的不同表述充分暴露了他们缺乏协调一致,而这正是普京希望看到的。如果被驱逐出去,倒正好应了普京的标志性言论:西方始终看不起俄罗斯。我们认为,在以上三例中的“倒”表示肯定。例瑏瑦意在肯定“给予受害者家属接济是正当的”,排除了公众的误解;例瑏瑧肯定“不怕下基层”,排除了人们对“我”勇气的怀疑;例瑏瑨肯定“普京的标志性言论”假设的应验,排除了人们对普京言论可能存在的怀疑。一些研究将例瑏瑦中的“倒”视为表示委婉,例瑏瑧中的“倒”视为表示反驳,例瑏瑨中的“倒”视为表示强调。其实无论是表示委婉、反驳,还是强调,都要首先“肯定某种事实、状态、看法或假设”。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发出肯定行为的动因是要排除不必要的怀疑、误解等,即先肯定一种存在,用这个存在将被怀疑、被误解的可能排除在外。以上我们讨论了“倒”的语义,即对比和肯定。这样简化其语义功能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因为“倒”是一个次常用词,一般出现在初级教学阶段的中期。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汉语词语尤其是虚词的知识很贫乏。而对比和肯定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本范畴,这样概括“倒”的语义,不会增加留学生学习中的记忆负担,有利于信息的加工完成,提高学习效率。

2.2“倒”的语用前面提到,“倒”的基本语义之一是表示对比,通过对比,提示“倒”所在句子的意思与某种事理、实际情况、愿望、要求或预想等存在预设差异(王瑞烽2006),这种预设差异表现为“倒”字前后对比项的意思相反、相对或不一致。基于以上看法,各种“倒”句都应该存在一个与本句意思相反、相对或不一致的语用前提。下面我们结合语料,来检验“倒”的语用功能。请看例句:瑏瑩没想到老婆一听这事倒高兴,同意他去卖鸭子……瑐瑠嫁入豪门的孟瑶,生子级别更是堪称天价。孟瑶此次结婚生子“一步到位”倒显得低调不少。瑐瑡那些来自民间、苦干起家的老板,倒还有些“体恤文化”的纯朴童心。例瑏瑩中的丈夫是国家干部,要帮做生意的同学去卖鸭子,按常理老婆一定会生气或不高兴,这是例瑏瑩的预设,与例瑏瑩“老婆一听高兴”形成与事理相反的对比;例瑐瑠中的预设是此次生孩子会“天价”,但事实是“低调不少”,构成与事实相反的对比;例瑐瑡中,说话人的愿望是那些得到财富更容易、更多的老板应该有“体恤文化”的纯朴童心,但是事实与他的预期不一致,形成与愿望相反的对比。再如:瑐瑢中国足球目前自我定位是亚洲二流,与其选一位世界名帅,倒不如挑一名匹配的实用型教练。瑐瑣今次,与其说群众在乎的是这份榜单的科学与否并大加吐槽与关注,倒不如说是对区域发展水平、个人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的再一次拷问。瑐瑤剧里大姐形容我是“卤鹅头”,做起来费劲,吃起来没二两肉。不过,我倒觉得皮大聪更像荷叶糯米鸡,外表不起眼,但剥开荷叶,里面很有料,有其温柔、温暖、香甜的一面。瑐瑥处长也在失态之中脱口说出,小齐,别看你平时总绷着脸,你倒别有一番风韵呢!例瑐瑢、瑐瑣的“倒”和“与其……,不如……”构成半固定结构,“世界名帅”与“实用型教练”、“……关注”与“再一次拷问”是不一致的对比,凸显后项“不如”句;例瑐瑤、瑐瑥中“做起来费劲,吃起来没二两肉”与“温柔、温暖、香甜”、“总绷着脸”与“别有一番风韵”形成对立或不一致的对比,凸显后项“我倒觉得……”句和“你倒……”句。以上我们检验、分析了各种“倒”句的语用前提。一个“倒”句必须存在一个与其本身表达的意思相反、对立或不一致的前提,这是使用“倒”的基本条件。不满足这个条件,使用“倒”句就很难让人理解而发生偏误。回头看本文开头的中介语偏误句:①'“喝水”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人们成大人以后倒知道自己的欲求和本能。②'比如空气污染。随着工业的发达,东西越来越多,反倒其排放的有害物质也增多了而造成严重的污染。③'当她很小的时候,因为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动乱,所以她失去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但她倒很聪明,能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④'但是意外的事发生了,大家吃饭的时候倒来吃,但做饭时和收拾的时候都以忙、不舒服、要学习等理由不来干,所以我也烦了,于是就不再做饭。⑤'有的人说人生像演戏,也有人说人生像战斗,我认为人生倒像一条漫长的路,有时路要翻山越岭、艰苦跋涉。例①'中,“喝水”这个“人类的本能”会在人们成大人后越发成熟,这是合乎常理的,所以这个句子不存在预设与常理相反的前提,不能用“倒”。例②'的问题是“排放的有害物质增多”没有一个与其相反或不一致的预设,“倒”的使用发生了偏误。为了使“倒”的使用合法化,可以改为:“随着工业的发展,(东西越来越多),排污技术越来越先进,排放的有害物质反倒增多了”。增加了“排污技术越来越先进”这个对比项,“倒”才有了存在的前提。例③'注意了给“倒”一个使用前提“她倒很聪明,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但是这个前提与前句“她失去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在语义匹配上有偏差,改为与“教育”、“学习”类的对比项如“她倒很聪明,自学完了大学课程”就合法了。例④'句首提出“意外的事发生了”,但是后句的“做饭时人都不来,吃饭时都来了”并不是“意外的事”,改成“大家做饭和收拾时都来,但吃饭的时候倒都以忙、不舒服、要学习等理由不来”,句子才是合法的。例⑤'注意了“倒”的对比语义和使用前提,但是副词“倒”应该用于谓语动词“认为”之前,以突显宾语部分。通过对语料的观察,我们还发现“倒”的另一个语用特点,即“倒”表示对比时,句子的信息焦点多在“倒”所在的句子。例如:瑐瑦接着就自己去翻报纸,倒把大学生吓了一跳。瑐瑧欧冠淘汰赛中,与其说巴萨战胜了曼城,倒不如说是梅西靠一己之力把英格兰人踢出了局。瑐瑨这时小林倒觉得老婆上床就入睡是个优点。一般来说,一个句子的信息焦点即是句子表达的重点,是说话人要凸显的内容,例瑐瑦-瑐瑨的中心语义都在“倒”字句。但是当“倒”表示肯定时,句子的信息焦点有所不同。例如:瑐瑩倒不是毛杰有意瞒着什么,而是她后来并无深入了解毛杰的需求。瑑瑠喊不喊我倒无所谓,但厨房那一大堆活却着实有点儿可怕。瑑瑡不过这倒不是因为这哨子背后有什么惊天黑幕,只是三位可能错判后又不敢纠错的裁判心虚地“落荒而逃”。瑑瑢如果贵州人和想跟西悉尼流浪者有什么渊源,那倒有些不容易,毕竟这支球队2012年才成立。瑑瑣如果真的有水准、受欢迎,去镀镀金倒也无妨,甚至不失为好事,可以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以上例瑐瑩-瑑瑣中“倒”字句都不是句子的信息焦点,说话人要凸显的是“倒”句后一句的内容,“倒”的作用是肯定前一句话,作为话题的结束,引出后一句要表达的重点,这样,“倒”与其后句子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转折关系(如例瑐瑩-瑑瑡),也可以是因果关系(如例瑑瑢),还可以是递进或说明关系(如例瑑瑣)。

三、“倒”的语义层次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3.1“倒”的语义层次对于“倒”的两个基本语义,其使用频率、留学生的偏误率是有分别的,因此我们主张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教学。本文考察了小说《一地鸡毛》、《玉观音》及北京语言大学大学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和人民网中的355个使用副词“倒”的句子和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获得的39个留学生使用正确的句子(共获得101个),分别统计了母语者使用对比义和肯定义的频率和留学生使用这两个语义的正确率,结果见表1。表1母语者与留学生“倒”的使用情况“倒”的语义对比义肯定义母语者(使用率)21560.6%14039.4%留学生(正确率)3384.6%615.4%从表1可以直观地看到,母语者使用“倒”时,对比义用得更多;留学生使用“倒”时,对比义的正确率更高。基于这个结果,我们认为“倒”的对比义具有先教、易学的特点,初级阶段的教学应该优先呈现“倒”的这一语义和用法。根据前面的研究,“倒”的对比义还包括反预期义、凸显义和转折义。在确定了对比义为优先教授的语义项后,我们又统计了这三个下位义的使用情况。见表2。表2反预期义、凸显义和转折义的使用情况反预期凸显转折母语者(使用率)9745.1%6429.8%5425.1%留学生(正确率)824.2%2472.7%13.1%分析表2可知:第一,母语者用反预期义最多,“倒”成为反预期标记;留学生反预期义正确率低于凸显义,说明这个用法对留学生较难,或者教学中重视不够。第二,留学生凸显义使用正确率如此高,说明这个语义易学易用,可以优先教授。第三,转折用法的正确率最低,跟“但是”、“却”等表转折的词语混用有关,说明分清二者的用法有难度。虚词的细微差别辨析对语感的要求很高,这一用法与“倒”的另一个表示肯定的用法可以留待更高层次学习。现把“倒”的教学分成两个层次和阶段,图示如下:图1“倒”的教学层次和阶段

3.2“倒”的对外汉语教学思路虚词一般表达的都是语法意义,而且是很抽象的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将抽象概括的意义具象化、直观化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上文对“倒”语义语用的研究和数据统计,我们提出以下“倒”的教学思路:第一,初级阶段“倒”的教学内容锁定在反预期和凸显语义上,教学顺序从原来的先教反预期调整为先教凸显语义;第二,给足语境、还原预设,呈现“倒”字句的完整语义链(很多预设是隐性预设,要使其显性化);第三,呈现处于常态的“倒”字句式;第四,充分利用关联词语进行教学,与“倒”关联的固定、半固定语块有助于初级阶段学习者的理解、记忆。“倒”的凸显义的教学步骤展示如下:引入:她说这个菜太辣,他说这个菜太油腻,我倒觉得这个菜挺好吃的。语义:A说……(S1),B说……(S2),我倒觉得……(S3)。S1、S2都不突出,S3最突出,最重要。例句:略练习:略以上利用半固定结构“我倒觉得”、“我倒认为”引入“倒”表对比凸显义。另外,在我们搜索到的语料中,母语者大量使用固定结构“与其……,倒不如……”,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使用此结构的正确率也很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留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教授这个用法(适合中级阶段)。对于“倒”的反预期用法,可以做如下处理:引入:师:你觉得丈夫应该比妻子高吗?生1:当然。师:你也觉得丈夫应该比妻子高吗?生2:当然。师:在麦克家,妻子倒比丈夫高。语义:一般的情况=丈夫比妻子高不一样的情况=妻子比丈夫高完整语义链:很多家都是丈夫比妻子高(S1),麦克家跟别人家不一样(S2),在他家妻子倒比丈夫高(S3)。常态句式:你看,(S1、S2),麦克的妻子倒比他高(S3)

四、结论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语料,梳理分析了副词“倒”的语义语用功能,认为表对比和肯定是它的两个基本语义,对比义分为凸显、反预期和转折,同时指出了对比义出现的条件,即“倒”字句存在一个与本句意思相反、相对或不一致的语用前提。“倒”表达对比义时,信息表达焦点在“倒”句;表达肯定义时,信息表达焦点落在“倒”句后的句子上。文章还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统计分析,并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倒”的对外汉语教学思路。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倒”的教学在内容上应分层次、分阶段,初级阶段教授“倒”的反预期和凸显语义,转折义和肯定义留待中高级阶段具备较高程度的语感时再教。在教学策略上应从浅显的语义切入,注重其隐含的语境的还原和固定结构的利用。最后文章展示了“倒”的凸显义和反预期义的教学步骤。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篇4

王  英

(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  要:直观清晰的解读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在例题解析中熟练运用常用方法,避免错误重复出现,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基础知识。

关键词:反比例函数;基本概念;常用方法

反比例函数是学习函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不像一次函数那样比较浅显易懂便于掌握,也没有二次函数甚至多元函数那样复杂繁琐。但是不能因此而轻视它,不光是因为它一直作为中学学科乃至升学考试中的必考内容而存在,更是因为它与其他函数的关联性使得它出现在题目中会有较强的迷惑性,导致解答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误。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出发,深入解析部分代表性强的题目,展示常用方法,为广大学生学好反比例函数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一、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及表达式

(k为常数且 )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反比例系数,x是自变量,y是自变量x的函数,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且y也不能等于0。k大于0时,图像在1、3象限。k小于0时,图像在2、4象限。

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应用概念的互推性质。我们可以用定义式来确定变量的值。例如当m=( )时,函数 是反比例函数。由反比例函数定义可知,x的指数是-1,即 ,解 。其实这正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在反比例函数中既要满足的指数为-1,也要满足 ,本题未考虑到这一点。正解: 且 ,综合解得 。还可以反过来,根据给定的数值,确定解析式。例如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基本定义可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且因为点(-3,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所以直接将这个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 k= -3, 由此可得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相互混淆。导致概念不清就容易出错。举例:若y与 x-1成反比例,且当x=3时,y=4,则y与x之间的关系是(   )   

A、成正比例 B、反比例函数  C、一次函数 D、以上都不对

此时如果不清楚反比例函数的基本定义,就会错选B。这题目把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进行混淆,成反比例关系但不一定是反比例函数,但反比例函数一定是成反比例关系。这样清楚概念后,可解得答案为D

(二)函数图象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用文字可以概述为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的双曲线。图像中每一象限的每一支曲线会无限接近x轴y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关于它的画法也很简单,根据给定的各个数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出相应的点,用平滑的线将它们一一对应连接起来,可以从图形上得出结论:当双曲线在一三象限,k>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双曲线在二四象限,k<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而当两个数相等时那么曲线呈弯月型。

(三)比例系数

研究函数问题要透视函数的本质特征。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有一个很重要的几何意义,那就是: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PM、PN,垂足为M、N则矩形PMON的面积

所以,对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它们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常数。从而有k的绝对值。在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问题时,若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会给解题带来很多方便。

(四)函数性质

1、单调性 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每一个象限内,从左往右,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每一个象限内,从左往右,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时,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k<0时,函数在x<0上为增函数、在x>0上同为增函数。 2、相交性

因为在定义解析式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轴相交,只能无限接近x轴,y轴。

3、对称性 反比例函数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原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也是轴对称图形,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所以,它的图象的对称轴是:如果图象在一、三象限,则对称轴为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y=-x,如果图象在二、四象限,则对称轴为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y=x。对函数性质也要摸清摸透。如:在函数y=a2+1/x的图像上有三点(x1,y1),(x2,y2),(x3,y3)且 x1<x2<0<x3,,则函数值 y1,y2 ,y3的大小关系是什么。由于题目中给出的是反比例函数,k=(a2+1)<0,即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有条件x1<x2<0<x3,可以得出y1<y2<y3 其实在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要特别注意“在每个象限内”讨论y随x的变化。而题目给出的三个点并不在同一象限内,不能得出y1<y2<y3 正确答案应该是:k=(a2+1)<0为已知条件,可得函数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内,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 大而增大,又因题中给出x3>0可知y3<0而x1<x2<0所以O<y1<y2 综上所述可得y3<y1<y2 . 二、常用方法举例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一点P(m, n)其坐标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t2+3t+k=0的两根双曲线,且P到原点的距离为 ,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析可得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就是要求出k,为此我们就需要列出一个关于k的方程。

m, n是关于t的方程t2+3t+k=0的两根双曲线,m+n=-3,mn=k.

又po= , , ,9-2k=13. k= -2

当 k=-2时, =9+2>0,k=-2符合条件,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mn=-2.

三、总结

总之,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关键就在于要清晰明确它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熟练了解它的图形和函数性质,在计算题目时一定要仔细认真考虑所有条件,保证少出错,不出错,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松,娄全福.学习反比例函数常见错误研究[J].数学大世界,2011,(1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篇5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吉西他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居多,该病多见于老年患者,由于其隐匿性,患者确诊时大部分已丧失手术机会,化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多药联合化疗已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青睐[1-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并设立对照组,探讨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共收治7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肝肾功能、心脏功能及血常规均正常。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其中男29例,女10例,年龄62~79岁,平均71.7岁,其中鳞癌26例,腺癌13例;对照组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63~78岁,平均年龄72.3岁,其中鳞癌27例,腺癌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顺铂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第1-10天。常规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防治呕吐,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三周为一周期,至少治疗两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按WHO标准,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有效率(RR)为CR+PR。毒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副反应表现及分度标准评价[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化疗后,观察组CR1例,PR14例,SD 13例,PD11例,对照组CR 1例,PR 13例,SD 10例,PD 15例。观察组有效率为38.5%,高于对照组有效率3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比较 化疗后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见表2,观察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毒副反应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0%,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顺铂是第一代化疗药物,而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抗嘧啶核苷酸代谢的化疗药物,二者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以缓解毒副反应[4-5]。 文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抗肿瘤、保护骨髓功能、促进造血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化疗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可提高患者的化疗耐受力和生活质量。

总之,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确切,化疗毒副反应减少,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唐域,滕秀志.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106-107. [2] 张燕,王哲海.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2011,51(1):52-53.

[3] 储大同.当代肿瘤内科治疗方案评价.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83-90.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篇6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CRP);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慢性肾衰竭(GRF)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是炎性反应的重要标志蛋白,在肝内合成。近年来发现由于慢性肾衰竭时患者多发生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故易发生炎性反应导致 CRP水平升高。本研究通过检测慢性肾衰竭患者CRP水平及EPO疗效的观察来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

1实验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1.1.1患者入选条件糖尿病肾病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CKD分期三期以上患者)共30例,均伴肾性贫血,按CRP正常及异常分组,每组各15例。

1.1.2实验分组将上述30例患者按CRP正常与否分为两组,每组15 例,正常组(CRP≤8 mg/L):男8例,女7例;异常组(CRP>8 mg/L):男9例,女6例。

1.2实验方法30例患者在EPO治疗前后采取静脉血标本检测CRP、SCr、Hb。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及χ2分析,( P

2结果

2.1EPO治疗前CRP水平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Hb,SCr之间比较见表 1。

2.2EPO治疗前后CRP水平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Hb上升比较见表2 。

3讨论

Schoming等首先提出了尿毒症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指出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变化和细胞因子的活化。在急性时相反应过程中有些参与急性时相反应的血浆蛋白如CRP浓度增加。Michael等指出CRP可以作为慢性炎性反应状态的标志物。CRP在肝脏内合成,受IL-1、TNF调节,当机体处于感染、肿瘤、免疫损伤、生物不相容性影响及理化因素刺激时生成大量细胞因子,介导机体急性时相反应,产生急性时相蛋白,调节和控制炎性反应。

GRF相关性贫血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导致血清EPO水平下降以及医源性失血、铁缺乏等。此外,营养不良等也是GRF相关性贫血的常见原因。

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标志着贫血治疗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目前已成为治疗肾性贫血的首选药物和标准代替疗法。慢性肾衰贫血绝大多数可给EPO治疗而得到好转。贫血在EPO用后大约4~6周后开始改善,反映佳者大多治疗后2~3周已可见网织红细胞增加。本研究结果提示,CRP与血红蛋白呈显著负相关。

本研究显示:患者EPO治疗前CRP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慢性肾衰患者贫血与CRP水平密切相关。EPO治疗后CRP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Hb及EPO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炎性反应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EPO的活性,影响红细胞的生成。炎性反应时释放的细胞因子直接抑制内源性EPO的合成,并能引起肠道出血以及加强外周RBC的清除,炎性反应状态时使铁的利用障碍,导致生理性铁缺乏。

因此,监测CRP水平变化在慢性肾衰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篇7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内二科收治及门诊复查的HSP及HSPN患儿,入选对象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0年诊断标准,即非因血小板减少的可触性紫癜,初次发病年龄<20岁,胃肠道出血(黑粪、血便、便潜血试验阳性),组织切片显示小静脉和小动脉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具备上述2项以上可诊断;HSPN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2000年珠海会议制定诊断紫癜性肾炎的标准,即在过敏性紫癜病程中(多数在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其中出现皮疹、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任意一个症状即为发作期,因上述症状反复而就诊的病例也纳入发作组,上述症状最后一次发作后消失半个月为半月组、1个月为1月组等以此类推。其中,就诊前2周内应用糖皮质激素、肝素者不纳入研究对象;HSP患儿只纳入症状消失2个月内者。同时选取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标本的收集与保存所有研究对象于就诊后用药前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6ml,置于含枸橼酸钠(109mmol/L)0.4ml的试管中,2500r/min,离心半径14cm,离心20min,取血浆-70℃保留待测。所有研究对象留取清洁中段晨尿,经2500r/min,离心半径14cm,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2ml,置于-70℃冰箱内保存待测。研究对象在连续3d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40g/d并禁肉食类,避免剧烈运动;第4天晨8点将尿排净后收集记录24h尿量(次日晨起8点尿必须留下)并加入甲苯4~5ml防腐。

1.2.2标本检测采用比浊法测定ATⅢ-%、D-dimer、FDP;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SS-S)法测定24U-TP;免疫荧光分析仪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CRP。ATⅢ-%发色底物测定试剂盒由德国SiemensEealthcareDiagnosticsProductsambH公司生产,D-dimer及FDP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由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生产,血细胞分析仪系列试剂由贝克曼库尔特实验系统(苏州)有限公司生产,CRP检测试剂盒由韩国BoditechMEDInc公司生产;SysmexCA-700全自动血凝仪,LH750血细胞分析仪由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i-CHROMA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由韩国BoditechMEDInc公司生产。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组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M(25%~75%)表示,多个样本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样本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入选HSP患儿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2.1~13.9岁,平均(8.31±3.44)岁。其中发作组30例,包括症状反复病例3例,半月组27例,1月组23例及2月组20例。入选HSPN患儿141例,男78例,女63例;年龄2.1~14.0岁,平均(7.75±3.63)岁。其中发作组19例,包括症状反复病例4例,半月组22例,1月组28例,2月组21例,3月组22例及6月组29例。健康对照组儿童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5~14.0岁,平均(9.32±3.66)岁。HSP、HSPN以及健康对照组儿童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61、0.816,P均>0.05)。HSP患儿临床表现为单纯皮肤紫癜10例(10.0%),伴消化道症状27例(27.0%),伴关节症状30例(30.0%),同时伴消化道和关节症状33例(33.0%)。HSPN患儿临床表现为单纯皮肤紫癜12例(8.5%),伴消化道症状45例(31.9%),伴关节症状30例(21.3%),同时伴消化道和关节症状54例(38.3%)。HSPN患儿中无孤立性血尿,孤立性蛋白尿35例(24.8%),同时有血尿和蛋白尿85例(60.3%),急性肾炎型15例(10.6%),肾病综合征型6例(4.3%)。89例HSPN患儿行肾活检,Ⅱa型34例(38.2%),Ⅲa型49例(55.1%),Ⅲb型5例(5.6%),Ⅳ型1例(1.1%)。患儿曾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P保护毛细血管脆性;有呼吸道等感染症状者应用抗感染药物;出现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用钙剂及抗组胺药物;腹痛时应用解痉药;关节肿痛者应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HSPN患儿为孤立性血尿者,仅对肾外症状进行治疗;为孤立性蛋白尿、血尿和蛋白尿、急性肾炎型者,加用雷公藤多苷片。

2.2HSP患儿不同时期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比较

HSP患儿发作期,各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发作控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其中在半月组HSP患儿中D-dimer、FDP和CRP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2月组患儿中PLT和ATⅢ-%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3HSPN患儿不同时期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比较

HSPN患儿发作期,各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发作控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其中在半月组HSPN患儿中,D-dimer、FDP和CRP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2月组患儿中PLT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月组患儿中ATⅢ-%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发作期HSP和HSPN患儿各检测指标比较

HSPN患儿发作期,ATⅢ-%与PLT水平高于HSP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D-dimer、FDP和CRP水平与HSP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2.5HSP和HSPN患儿各项检测指标的相关性HSP患儿的CRP与D-dimer呈正相关(r=0.451,P<0.01);HSPN患儿的CRP与D-dimer、FDP呈正相关(r=0.525、0.367,P均<0.01);HSPN患儿ATⅢ-%与PLT、24U-TP之间呈正相关(r=0.407、0.497,P均<0.01)。

3讨论

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疾病,大量研究认为免疫机制是引起血管炎的关键,抗凝和纤溶障碍是导致肾脏病变进展原因。近年来,内皮细胞受损的标志物凝血酶调节蛋白(TM)及内皮素-1(ET-1)[4,5]、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6]、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7]及血小板数量及活性升高[8]、凝血因子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激活片段1+2(F1+2)[9]、抗凝及纤溶系统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9]、活化蛋白C(APC)[10]、D-dimer[7]、纤溶酶原激活物(PA)及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1(PAI-1)[11]均有研究,提示发作期HSP患儿处于高凝状态,恢复期大多降至正常[10,12,13]。HSPN患儿较HSP患儿上述大多指标水平增高,提示凝血和纤溶因子异常表达导致的高凝状态参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生。但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肾脏进展的关系研究甚少,故动态监测上述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肾脏损伤指标的关系,对于监测病情变化、指导抗凝药物的应用、估计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HSP及HSPN患儿发作期D-dimer、FDP及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血栓形成和溶解活跃进行、炎症递质反应性增生。半月及半月后的组别D-dimer、FDP及CRP水平渐降至正常水平,说明血栓形成和溶解及炎症反应自然得到缓解。HSP及HSPN患儿发作期ATⅢ-%与PL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抗凝系统处于高反应状态、血小板反应性增生。且HSPN患儿ATⅢ-%与PLT水平较HSP患儿增高,提示抗凝系统的高反应及血小板反应性增生与肾脏损害有关。半月及半月后的组别ATⅢ-%与PLT水平呈递减趋势,HSP患儿ATⅢ-%2月内渐降至正常水平,HSPN患儿ATⅢ-%6月内渐降至正常水平,HSP及HSPN患儿PLT2月内渐降至正常水平,24U-TP呈渐降的趋势,且HSPN患儿ATⅢ-%与PLT、24U-TP之间呈正相关,提示ATⅢ-%及PLT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可降至正常,大多数HSPN患儿预后良好,ATⅢ-%及PLT与肾实质的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1例HSPN患儿ATⅢ-%及PLT在病程中无下降趋势,病程2个月出现肾功能不全,病程3个月因反复高血压抽搐并发脑出血治疗无效死亡,此个案符合ATⅢ-%及PLT与肾实质的损伤有一定相关性的观点。ATⅢ由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营养不良、肝功能低下及脓毒症时ATⅢ均可下降。本研究中1例HSP患儿及1例HSPN患儿因腹痛起病,行剖腹探查并禁食1周,ATⅢ-%及白蛋白、前白蛋白降低,来我院进流食并加强营养后白蛋白升高,ATⅢ-%及前白蛋白升高并超过正常水平。本研究中1例暴发性HSP患儿,病初ATⅢ-%及白蛋白、前白蛋白降低,血常规、CRP、PCT提示脓毒血症,血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予抗感染治疗并行外科清创后ATⅢ-%及前白蛋白升高并超过正常水平,这一点与国内学者研究相一致[14]。ATⅢ是血浆中抑制凝血的关键物质,参与保持体内抗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本研究所检测的HSPN患儿ATⅢ-%较正常对照组及HSP患儿升高,而常规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无明显变化。多数研究证实HSP及HSPN患儿处于高凝状态,而本研究提示患儿的抗凝系统同样处于高反应状态,推测凝血系统高反应状态较抗凝系统更剧烈,随着病程的延长,凝血系统高反应状态渐趋于正常,抗凝系统随之趋于正常。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篇8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新授内容仍然分四个领域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要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较简单的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百分数。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大小变换。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三单元里,结合比例的知识进行教学。确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在初步认识方向的基础上,用“北偏东几度”“南偏西几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还要联系比例尺的知识,用“距离多少”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精选传统小学数学里有关形体的知识,增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知识,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领域:先在认识圆和能够应用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再教学众数和中位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的统计量。有些时候,平均数不能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就可以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反映。本册教材里的统计知识,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提高分析、表达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编排了三次实践活动。第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积知识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应用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一定的规律推算铁块的体积。第二次是结合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研究图形的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关系。第三次是使用工具或应用步测的方法,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研究现象,探索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总复习的内容也按四个领域编排。根据《标准》里具体目标的设计分类,在“数与代数”领域里把内容分成数的运算、数的认识、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四个部分进行复习。把解决实际问题纳入数的运算、式与方程两个部分,突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内容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三个部分进行复习。小学阶段的测量主要是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物体的体积,教材把测量的内容与图形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能提高复习的效率。“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统计、可能性两个部分进行复习。在总复习里还安排了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综合应用,分别研究住房面积的变化、旅游费用的预算、调查周围的绿地面积、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践性、应用性,并富有教育意义。

另外,教材充分关注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对学习的需求,在“你知道吗”里介绍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里的应用。编排的“思考题”满足部分学生多学一些、学深一些的需求,还多次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过程与效果。

二、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数学思考方面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5.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6.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众数、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同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发展统计观念。

7.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加深对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

3.让学生砸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让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6、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

  2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上一篇:农贸市场规划方案范文 下一篇:可行性研究结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