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6 14:23:18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企业管理篇1

关键词:价值链理论;旅游企业;会计管理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旅游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传统的会计管理思路和方法在现代旅游企业会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逐渐降低,不足以帮助旅游企业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也难以使旅游企业最大限度地挖掘利润,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积极借鉴新型经济理论来完善旅游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而价值链理论正是这样一种科学、有效、系统性的价值管理理论,在旅游企业会计管理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1价值链管理概述

价值链的概念最早由迈克尔•波特在其1985年的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价值链管理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对于价值链的内涵,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狭义上来讲,价值链泛指单体企业和企业集团内部的价值链或被称为纵向价值链;从广义上来说,价值链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指以某一核心企业为主体的外部价值链或被称为横向价值链,二是以多个核心企业为主体的有限闭环价值链或被称为社会价值链。在此基础上,价值链管理的内涵就是对价值链上的企业的作业方式、管理策略、组织方式等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升价值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度和价值链运行的流畅性,最终实现价值链上所有成员的共同目标。

2价值链管理在旅游企业会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价值链理论的出现,尤其是广义价值链相关理论的出现,使得人们将企业资源管理的范围从企业内部延伸到整个企业集群,这样一来,行业中的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能够实现资源互补,协调发展,进而使每个企业都能得到效益上的增长和经营管理水平上的提升。这使得现代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再仅仅关注企业自身的运营和发展,而是将企业置身于整个价值链中去,在此基础上审视和提升企业的竞争水平和盈利能力。这使得旅游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思路不断创新,不再将目光局限于价值的核算,而是对价值产生的整个过程进行全过程的关注,包括产生、采集、记录、核算、反映、控制和分析价值链上的所有财务信息,这对于促进价值链上各个环节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增加企业利润和促进企业成长至关重要。

3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核算原理

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包括:

3.1基本假设

(1)会计核算主体假设。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核算主体;二是与外部价值链有联系的相关企业。而传统会计则是以具有经济独立性的单位为核算主体。在这一点上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与传统会计是存在差异的。(2)会计计量单位假设。消费者满意度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而在以货币量化形式为主体的传统会计中却难以得到体现。这就要求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需要分类整理货币化信息与非货币化信息。(3)会计核算时期假设。为了减少成本浪费,传统会计一般会在每个月份、每个季度、每个年度结束时进行财务的核算。但是这种核算形式对于需要随时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企业管理策略的旅游企业来说是非常滞后的,并不能帮助企业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因此,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必须能够随时报告价值链信息。

3.2核算对象

为了能够给企业管理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与传统会计在核算对象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它需要及时反馈企业的货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同时,有了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即时通讯等工具的支持,具有时效性的信息也能够及时的反馈给旅游企业。价值链管理的精髓在于,看似价值链会计中的核算方面拓宽到了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实归根到底,实物流和信息流最终还是会转变成资金流,他们只是资金流的另一种表现。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两方面最终转换成利润,所以说资金流的核算还是价值链会计核算中的重中之重。

3.3核算原则

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管理体系构建有两大基本原则:(1)价值增值管理中心原则。此原则的根本目的就是价值增值,结合到旅游企业自身来说就是企业所有的信息获取、运营决策都要以价值增值为中心展开。针对不同价值链信息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价值增值方法策略。(2)实时控制原则。实时控制原则就是旅游企业自身经营交易信息以及其所处价值链的整体经营交易信息要在旅游企业和价值链中其他企业之间实现共享,这些信息所构成的价值链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实时地跟踪运营状态和控制决策方向。

3.4会计报告要素

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报告可以反馈旅游企业自身及其价值链中其他所有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它是由价值链会计管理模式形成的,其中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和企业未来资产和负债状况的预期。换句话说要使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报告更加具体、全面地反馈企业的经营状况,即企业现在的资产、负债状况以及结合市场和运营状况所得出的企业未来资产、负债的预期都必须能够呈现在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报告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报告的有效性,从而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4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核算方法

为了提升价值链理论在旅游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价值,应采取以下会计核算方法:

4.1核算程序

价值链理念下的企业会计核算应遵循以下程序:①识别价值链增值环节。价值链节点上各个企业的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值活动,是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对象。在对这些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之前,旅游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类,从整体上把握和准确掌控企业外部、内部价值链上的活动;②构造会计核算流程。在识别价值链增值环节的基础上,需要进行会计核算流程构造。相对传统的会计目录来说,基于价值链理念的旅游企业会计是按照价值活动来进行核算的,那么在进行旅游企业价值链会计核算时,很容易会将价值活动与相应的会计核算分类对应起来,以简化核算步骤;③实时控制与管理。价值链会计收集的企业和价值链整体的会计信息,是存于共享数据库所有节点的企业的实时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及时可靠地反映企业实时价值状况,为企业识别风险、优化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2控制对策

旅游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践受价值链管理理论的应用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影响会计控制对象。在价值链中,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整体构成企业价值增值,因此,对上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综合信息的追踪和控制,是旅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控制对象。这改变了传统会计控制仅以企业内部流程为中心的局面;②影响会计控制理念。传统的企业会计控制是一种局部性的管理与控制活动,而价值链管理将旅游企业会计控制的范围从局部延伸到整体,进而使企业逐渐具备了实施防空的思想和整体控制的理念;③影响会计控制方法。价值链理念下的会计控制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极高,只有确保及时获取可靠、充分的会计信息,才能实现有效的价值链会计核算和管理,这使得现代旅游企业对信息化控制方法的应用更加普遍。基于此,基于价值链的旅游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中,可采取以下控制对策:(1)完善会计中心体系。此前的企业会计管理责任目标是以产品为中心,将企业经营中的会计管理工作划分为成本控制、增加利润和投资分析三大部分,这种会计中心体系适用于企业内部的价值链管理,而市场经济背景下,现代旅游企业应将价值链管理活动延伸到整合行业中,将与自身存在合作关系的企业纳入价值链管理范畴,对企业内、外部的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控制、分析与反思,这样一来,传统的企业会计中心体系就不再适用,因而,有必要积极建立新的责任会计中心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节点企业冲破组织障碍,自由进行会计管理,方便旅游企业进行资源规划和产品生产与销售,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对各个部门进行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2)编制作业基础责任预算体系。编制基础责任预算体系是价值链理念下旅游企业会计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这要求旅游企业将责任中心体系进行分层和分解,并编制系统、全面的责任预算体系,为企业各项价值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参考与约束,进而促进企业整体增值目标的实现。基础责任预算体系编制完成后,企业需根据预算目标对企业价值链各个节点上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和分析,以便及时控制和灵活调整,据此,在企业的生产成本无法具体确定时,旅游企业一般会采取弹性方法进行预算管理。采用弹性预算手段可以对后续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为企业的利润表和投资决策提供一套有弹性的参考指标。(3)会计信息共享。价值链理念指导下的旅游企业管理活动,除了要及时收集和整理企业价值增值活动中的各种会计信息外,还要将企业预期的经营成效、业务指标、利润水平等相关信息分项到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库中,使企业中各个价值链节点上的部门和人员能够及时分析这些信息,对预期经营情况与实际经营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及时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最终实现既定的增值目标。

5总结

综上所述,旅游企业提供的是无形的产品,它的价值链上的各个节点也有着无形性,因此只有结合旅游企业会计管理特点,才能使价值链理论在旅游企业会计管理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所以,旅游企业应积极研究价值链管理理论,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提升会计核算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价值链理论在旅游企业会计管理中最为直接、最为突出的价值之一,但除此之外,合理应用价值链理论,还可优化企业内部层级、科学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升会计信息对称性等等,这对现代旅游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均意义重大,因此今后要积极深入地探索价值链理论在旅游企业会计及其他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作者:刘婷婷 刘超宇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潘东卫.新经济形势下旅游企业财务会计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新经济,2014(8)

旅游企业管理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理念;旅游企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人们消费水平随之提升,为了减轻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人们会选择旅游的方式予以放松。而针对当前人们的旅游需求,一些旅游企业开发了生态旅游,以实现人们亲近自然,舒缓压力的作用。这种旅游方式既能令游客释放压力,又能对环境予以保护,受到了许多旅游企业的推崇。鉴于此,本文展开了研究工作。

一、生态旅游内涵及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的内涵说法不一,最早的研究工作是在上世纪的60年代,国外的专家、学者关注度较高,我国对生态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但是无论是国外的专家、学者,还是我国的专家、学者,对于生态旅游内涵的研究都不够成熟。生态旅游内涵为以原生态、自然的生态系统作为旅游的对象,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而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不胜枚举,比如:长白山、安徽黄山、呼伦贝尔大草原等等。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游客残留的垃圾对景区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了影响,对生态旅游景区造成的破坏,最终导致旅游资源退化,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无法满足生态旅游的要求。

二、传统旅游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旅游发展速度较快、呈现规模较大、在经营过程中注重短期效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征。但是,在旅游企业当中,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观念问题。由于传统旅游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责关系,而有的属于家族企业,个人管理意识强,没有专业的管理理念,创新意识薄弱,导致企业发展较慢,不利于市场竞争;其次,人才问题。各领域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人才的支撑,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长期发展。而在传统旅游管理当中,工作人员专业性较差,大多由业余人员组成,导致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服务意识不强。除此之外,由于工作人员的非专业性,导致其缺乏主人翁意识,对岗位热爱程度较低,人员流动现象较为频繁;最后,市场竞争问题。受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上升的因素的积极影响,旅游业发展日益繁荣,但对旅游企业管理明显不足,还应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呈现良性市场竞争趋势。但是,在现阶段的旅游企业发展中,一些企业受利益的驱使,进行恶意竞争,导致市场竞争紊乱,不利于旅游企业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

对于当前人们旅游来说,传统的旅游企业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无法满足对环境发展的具体要求。所以,为了促进旅游企业的长期发展,确保旅游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生态旅游管理的创新模式。首先,旅游地管理理念应予以转型。我国旅游市场需求较大,旅游业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的第三产业,面对这种情况,应注重旅游地管理理念的转型工作,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开展过程中,旅游企业将生态旅游予以宣传,进而引起共鸣,令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旅游中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确保旅游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培养生态旅游管理人才。生态旅游的有效开展,与管理人才具有一定的联系,专业的管理人才能够做到有效的宣传与保护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带动人们将环境保护进行到底。比如:在游客游玩过程中,专业的管理人才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培养游客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最后,培养生态旅游管理观念。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旅游行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企业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而通过旅游发展,可以促进游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强保护意识。鉴于此,旅游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实际情况出发,在旅游地进行宣传,以期实现对游客起到提醒的作用。不仅如此,旅游企业还要加强主人翁意识,将旅游地环境保护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在游客旅游过程中,能够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对其予以监督,以期实现文明旅游。

结束语

通过研究可知,我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所以,相关的旅游企业应认识到管理的不足并做到及时改正,进而在旅游管理中运用创新模式,以生态旅游理念为基础,引入到旅游企业管理当中,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游客数量的同时,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荣.智慧旅游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2(09):12-14.

[2]姜伊灿.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分析[J].品牌,2013(20),14,06:17-18.

旅游企业管理篇3

关键词: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

旅游企业区位是旅游企业活动的空间。笔者将研究旅游企业活动的场所及场所选择过程的理论称为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理论。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企业空间区位现状分析,主要指旅游企业区位的空间分布现状和关联分析;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预测,指旅游企业选择某一空间区位,其在该区位的经营成本、利润、客源市场等预测;旅游企业空间区位决策,指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和区位空间秩序的决策。

白光润(2004)把区位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区位三种。对于旅游饭店、主题公园、会展旅游类旅游企业来说,其空间区位选择对其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对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旅游资源区位因素

旅游资源是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旅游吸引力,拥有全国甚至世界吸引力的核心旅游资源就会吸引相关的旅游企业形成集聚现象。到目前为止,尽管兴造了很多人工的主题公园等景点,但是资源禀赋的优势仍是核心旅游产品中不可替代的关键因素,核心旅游产品的区位也就决定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区位。

旅游资源区位对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有:旅游资源区位往往就是旅游企业区位。旅游景区(点)型旅游企业需要依托旅游资源来开发核心旅游产品;旅游度假型企业需要依托良好的自然与生态环境营造旅游度假氛围而定位在旅游资源所在区位。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状况直接影响到旅游企业空间布局状况。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可能呈现出带状、圈状、点-轴状、星云状、梳状等不同形态。由于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而且在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的现象非常普遍,如世界遗产地、部级风景名胜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等地域往往是旅游资源的集聚地。旅游资源的集聚会带来旅游产业的集聚,旅游资源的空间形态对旅游企业空间布局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旅游企业空间区位对旅游资源区位也会产生影响。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主题公园景区等主题景区的开发与建设使原本不是旅游资源区位的区域被开发成著名的旅游区,如杭州沿杭州湾区位目前已开发成主题公园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旅游企业区位的形成对原本缺乏旅游资源或仅为潜在旅游资源的区位被开发成旅游资源区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旅游市场区位因素

市场泛指产品销售场所。本文提到的旅游市场主要指旅游客源市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旅游者数量。旅游市场区位对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有几下方面:

旅游客源市场与旅游企业的相对位置。旅游企业区位越接近客源市场,则区位越好。旅游者出游遵循距离衰减规律,越接近旅游客源市场的区位,旅游者到访就会越多。

旅游客源市场规模。这主要取决于客源地人口状况(人口规模、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职业构成、人口年龄构成、人口教育构成、人口的空间构成及人口的空间流动等)、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客源地的国民经济总量发展状况、个人收入状况及外贸收支状况等)、客源地社会与文化背景等。客源地不一定是异地。目前旅游客源市场中有一定比例为当地客源,因此,旅游企业空间区位所在地(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等状况也是客源市场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

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旅游市场一般分为国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当地休闲市场。旅游企业的客源市场地位将直接影响到空间区位选择。一般如果以国际旅游市场为主要客源定位,如高星级饭店、国际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则宜布局在国际性大中城市,这些城市往往是国家出入境口岸城市或具有国际航班连接的主要国际客源市场。如果以当地休闲市场为主要客源定位,则可以布局在居民集聚区、城郊交错地带等。

旅游交通区位因素

在相对分散的旅游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有质量保证的及一定容量的区域交通网。一定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提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之一。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任何一种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或发展的思考都必须包括交通因素的规划与思考。旅游交通区位是指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距离和可达性。

旅游交通区位因素是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需要重要考虑的区位因素之一。如果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有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或城市交通干道等快速交通方式可达,则旅游企业可以把原本在核心区布局转移到在边缘区布局。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一般都较好地解决了旅游可达性问题,游客可以便捷地抵达,旅游企业区位选择则偏向在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布局。另外城市的外部旅游交通区位也直接影响到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一座城市是否有航空运输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吸引国内中长途客源,甚至国际客源;是否有铁路运输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到访客源的规模、城市旅游吸引力的范围及游客的抵达便捷程度;是否有高速公路等快速公路交通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中短途游客是否可以快速便捷地抵达及自驾车游客等散客的旅游决策行为。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在考虑交通区位时也要注意结合实际。投资数十亿,并于1997年倒闭的苏州昆山福禄贝尔乐园的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忽视了当时我国自驾游还处于起步期,企业虽然处于我国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但当时游客,尤其是散客还不能便捷地抵达。旅游交通区位直接影响到旅游企业以后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旅游从业人员区位因素

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旅游从业人员是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密度、素质与技能等在区域之间是有差异的。如长江三角洲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高校云集,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也相对于高校较少的浙江嘉兴、湖州、舟山和江苏无锡、常州、镇江等城市要多,而且上海等长江三角洲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多,特别是熟练的旅游从业人员多。

旅游从业人员因素虽然不是旅游企业选择区位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但因为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定区位的旅游从业人员工资水平、大中学校旅游专业学生(实习生)的数量在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旅游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从业人员的工资成本空间差异明显,因此,旅游从业人员会对旅游企业在城市间选择区位有影响,但对于在城市内的具体哪个区位选择布局影响并不大。

旅游集聚因素和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旅游产业集聚与分散是旅游产业空间配置的两种形式。旅游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可以带来以下优势: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尤其是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使其不需要单独对旅游区域的基础设施进行专项投资;共享客源,旅游者的出游行为具有多目的性,可能会同时选择数个旅游产品,同时光顾数个旅游企业,客源共享有利于减少旅游企业营销成本;旅游企业经营成本优势,旅游企业集聚可以共塑特定区位的旅游形象,可以进行旅游合作,如进行旅游市场联合营销等减少旅游企业经营成本;便于相互交流旅游信息和旅游市场信息,有利于加快旅游产品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区位的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安状况、政府管理与决策水平、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旅游发展政策、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化状况等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也对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具有一定影响。

旅游企业区位选择的地理区位、价格、规模与服务定位战略

借鉴Urtasun与Gutierez(2006);Chun与Kalnins(2001,2004);Begin(2000)等学者在对饭店等住宿业空间区位选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旅游企业发展战略对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

Urtasun与Gutierez(2006)研究表明:饭店产品与地理区位选择受到城市的社会经济与城市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它们的变化产生影响;饭店集聚仅仅发生在定位差异化的饭店之间;在寻求与竞争对手定位一致性的集聚布局及差异化的扩散布局的平衡点上,重点考虑的是价格与地理范畴中的相关因素。

对旅游业来说,由于重新定位的高成本性及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基于价格、规模、服务基础上的产品与地理区位选择决策对成功经营是非常重要的。旅游饭店在进行产品与地理区位选择时,必须认清新饭店是否与竞争对手的定位一致或有所差异。基于效率原则,对具有相似旅游市场细分的旅游企业来说,空间经济模式总体上趋于集聚而不是扩散。

旅游业作为服务性企业,其区位选择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Chun与Kalnins(2001,2004)研究表明:住宿接待业通过集聚,能减少消费者的搜寻成本,继而增加需求。集聚经济是旅游企业区位选择注重考虑的因素,但成功的旅游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应是具有显著差异定位的企业。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与其竞争对手存在的差异,或拥有以较低成本提供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或能以独特的方式提品与服务并比竞争对手创造出更多的消费者价值。与竞争对手拥有的资源具有相似性,也许会增加竞争度。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布局能使集聚企业获得正的外部性而取得竞争优势,分散布局能使旅游企业获得地方化经济取得比较优势。Urtasun与Gutierez(2006)认为旅游饭店空间区位选择是基于集聚战略还是分散战略,将取决于饭店决定是否与竞争对手定位一致还是有所差异,或是在某些方面定位一致而在其他方面有所差异。Urtasun与Gutierez(2006)研究表明:旅游饭店区位选择中涉及到的地理区位、价格、规模与服务等4个方面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体;与竞争对手的地理距离受饭店规模与服务一致性影响而缩小,受价格一致性而扩大;在马德里,具有与竞争对手相似规模与服务的新饭店区位选择时选择集聚布局所获取的利大于弊,而具有与竞争对手相似价格的新饭店扩散布局则弊大于利。

参考文献:

1.白光润.微区位研究的新思维[J].人文地理,2004

2.邓冰,俞曦,吴必虎.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3.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马勇,李玺,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M].科学出版社,2004

旅游企业管理篇4

关键词:知识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模式支持机制

一、引言

旅游业的强关联性、高乘数效应以及较低的市场准入度成为其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竞争力弱,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较差。在知识经济浪潮和信息化的推动下,旅游企业必须尽快转变经营战略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竞争环境。

二、知识管理成为旅游企业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1.外部环境促动: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渗透不可避免地使旅游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生产于服务成本的下降,使在线商务、在线消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我国的互联网普及度,国内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柔性化程度,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等等使传统的管理形式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2.产业性质转变:传统的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产业性质也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现代旅游业是集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与一体的服务业。旅游产业性质的转变对旅游企业的战略定位、经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机遇和挑战。

3.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其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wwW.133229.COm在知识经济和产业转变的催化下,旅游产品和服务必将取胜于其知识性。一体化的服务设计需要科学地进行市场调研、判断预定目标、设计流程并进行市场开发和运营;旅游服务过程的一线供给者需要能够有足够的素质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断复杂的旅游消费动机和需求;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更明显地受到知识和技术的影响,比如复杂旅游设施的建设、高科技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设计等等。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将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和技术。

三、旅游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构建

旅游企业的知识管理是指建立在旅游业良好的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之上,对旅游企业生产和经营依赖的知识及其收集、组织、创新、扩散、使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是为旅游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寻找新途径,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管理形态。知识管理的基础流程可以划分为紧密联系的9项活动,并形成螺旋上升的有机“psca”闭合环路。考虑到旅游企业的广泛性,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和体验性,产业内部的强关联性,以及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国内旅游企业竞争力较弱等特点本文采用“psca”闭环,分别对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重点分析。

1.知识的内部和外部生成并重:旅游企业知识的来源可以分为内部生成和外部生成。其中内部生成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工作实践、自主学习、企业内信息、培训等;外部生成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通过人员招聘,其二是通过外部链接,建立与企业,与学校的知识联盟。旅游企业之间的强关联性使得合作成为其发展的做佳选择,当企业由于分工与合作形成了固定的、专一的生产经营模式,甚或按照知识流程的顺序被组建成“模块式”的产业内部网络结构,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搜集知识工作完成之后要对知识的构成进行分析,要确定知识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区分知识的显隐特性,归类常规性知识和创新型知识[8],并针对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媒介,确定不同的传播受众。

2.双管齐下做好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知识交流和应用的基础,目标是将知识生成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保存和安全管理,同时为交流和应用创造系统、及时、高效的环境。

在知识的保存方面,传统的知识积累管理的方式是建立知识库和知识地图,这是基于显性知识的可编码特征。但是旅游企业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并且这些隐性知识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往往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对隐性知识的保存也显得尤为必要。隐性知识的保存可以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式,以编码的形式存档,也同样可以采用在企业内部建立专家系统(es)的方式进行管理。专家化知识积累管理强调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

在知识的安全管理方面,旅游企业要树立知识管理风险观念。通过信息浏览权限的设置来约束企业知识的流动,保证让不同级别的人接触适当的知识部分,以保证企业的核心机密不被泄露。而针对旅游企业人员流失率较高的特点,还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知识管理风险机制,防止“知识流失”。

3.多层面多形式的知识交流:知识交流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分享。旅游企业可以在工作任务分解的基础上组织团队,这样企业中便存在三种形式的知识传递:个体和个体之间,个体和团体之间,团体和团体之间的平等型传递;个体向团体的贡献型传递;团体向个体的渗透型传递。另外还可以采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交互型传递。通过个层面的知识交流可以增加知识的覆盖面。在每个层面都可以运用多种传递手段,如专题讨论、电子邮件、网络视频会议、培训、专利技术贡献等等。知识交流在各处的不断碰撞中被了解、更新和享用,推动了知识的创新。

4.在知识应用中强调创新:应用是知识管理的实现手段。通过对各部门和人员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知识分类体系,开发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知识管理部门和相应的运作机制。为了推动知识的应用,旅游企业还要从企业文化和环境入手,创造“知识拉动力”,在组织形式上建立跨职能的合作团队。

四、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内部支持机制建设

1.设置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许多相关文献都提到在旅游企业中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及知识主管,这一方面是由于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知识管理工作的规范。知识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创新知识的管理,知识成果的申报和保护,企业环境和组织的再造促进等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都需要有统一的工作程序和方式方法,需要由专一的部门负责。

2.建设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知识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来自网络信息平台的支持,因此善用信息科技的协助是必要的。网络信息平台的作用在于将企业信息化,包括数据信息化、流程信息化和决策信息化三个环节。旅游企业要在功能完善和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上,使用相应的软件对知识进行编码和目录管理,建立知识门户。

3.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是网络化、扁平化、弹性化、虚拟化、超文本模式的组织结构。旅游企业需要打破目前的传统式金字塔组织结构,突破单一至上而下的信息渠道,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加速知识传递的速度、效率和对外抗风险的应变能力。旅游企业的组织不应仅考虑纵向扁平化,还应该结合旅游企业的工作项目和自主灵活的工作特点,采用工作团队、技术创新组织、并行项目组织、流程再造等,打造变形虫式组织结构。

4.培养认同共享的企业文化。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应重视以知识管理为组织战略,组织的学习和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知识管理成败的关键。当组织文化是助力时,知识管理的推动当顺势而为,反之则当以渐进改变的方式为之。目前绝大多数国内旅游企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企业文化的建设还需要向有利于知识管理的方向加强。可以采用奖励创意,文件化作业,竞业禁止等措施,促使祖师成员的个人知识尽量外化。

5.实施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国内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现象严重,因此在其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应该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入,重点实施创新激励,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复杂特点又要求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注重有的放矢的量身培训。将企业员工的薪金与知识管理的绩效挂钩,直接对员工参与知识管理进行激励。总之,为更好地在旅游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其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区分,动态化,与企业的知识管理随时保持一致。

五、结论

我国旅游企业的发展迅速,且随着产业性质的转型,在旅游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目前的旅游企业应该尽快转变战略重心,尽快适应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但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仍然是较为滞后的,因此对知识管理的基础建制有更多的要求。当前,在我国旅游企业内部进行知识管理的重点仍然也必须仍然停留在基础的层面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国网。2007。

[2] 刘纬华郑向敏: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企业发展新趋势。旅游科学[j].2000,2:p8-11。

旅游企业管理篇5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组织制胜的支配性资源,只有科学知识才能激发组织及个体的巨大潜能,成为创新的原动力。旅游业需要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要求他们拥有良好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这里面实际上就包含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其中,专业理论、管理理论等显性理论知识可以通过阅读、课堂传授、网络等多种传输中介获得,而能力、经验、职业素养等隐性知识就必须在实践中通过体验、领悟、反思、创新才能获得,而且隐性知识越多,则越具有独特性,其职业能力就越强。作为人才供方的旅游高校拥有系统性理论知识与技术信息优势,作为人才需求方的旅游企业,拥有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能力优势,双方通过合作建立知识转化平台,不仅有利于旅游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有利于提升双方的整体知识存量,实现共赢。过去的经验表明,建立在无私奉献和外力强迫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校企合作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内在动力之上。

2基于知识市场的旅游企业与本科院校合作机制

2.1知识市场构成要素

校企合作在旅游企业和本科院校之间建立开放性的知识系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双方可以通过交换有价值的知识商品而获取利益。市场参与者由知识供应方、知识需求方与知识市场中介组成。知识供给方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知识效用优势的一方,知识需求方是为解决问题而寻找知识的一方。旅游本科院校与旅游企业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知识市场的买方,也是知识市场的卖方。知识交易中介具体指政府、行业部门等,在知识市场中把知识买卖双方联系在一起,对知识交易行为进行调控和激发。知识商品:在校企合作知识市场中,旅游高校与旅游企业对存在效用价值的知识产生交易需求。知识商品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以隐性知识为核心。知识交易条件:隐性知识转移是知识市场交易的终极目标,需要根据隐性知识转化特点设计有效的交易平台,一是特定的情景、任务以及具体的项目,二是具体的方法与工具。旅游企业员工、旅游高校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到特定的情景、任务和项目中,运用制度规范、经验、理论知识、研究等方法和工具分析解决实践问题,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参与者之间有效转化并实现创新。支付机制:一般市场的商品交易以货币来支付,而知识市场交易通常以“效用”来支付,知识供给方通过交换获得与知识创造“成本”相对应的效用价值来作为回报。知识市场支付效用包括互惠性、声誉、信任和利他主义等。互惠性指知识一方付出知识后得到回报;声誉是指知识卖方付出知识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认可,赢得声誉;利他主义希望通过付出知识达到助人为乐的目的;信任是买卖双方进行知识交易的基础[4]。其中,互惠性是校企合作知识市场机制的核心动力,只有当交易主体拥有具备价值和使用效用的知识产品,买卖双方才会投入资源和精力进行知识交易。

2.2基于知识效用互补的校企合作知识市场机制

知识效用是指知识的价值。旅游本科院校和旅游企业在知识效用上既存在差异又互惠互补,校企之间具有强烈的知识交流需要。

2.2.1旅游企业知识效用

优势: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能力性知识丰富,在市场化竞争过程中积累了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行业经验与实战管理能力。劣势:利用已有知识以及快速获取新知识并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不足,制约了组织的应变与创新。一方面,旅游企业从业门槛低,许多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教育,知识运用能力薄弱,对企业现有知识运用较少,难以发挥组织知识的应有价值。另一方面,旅游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业务领域扩展,但是系统理论知识及实践应用方面的欠缺是旅游企业知识结构中的软肋,制约了企业人力资源整体改善及技术与管理的不断创新。

2.2.2旅游本科院校知识产品效用

优势:旅游本科院校在系统化知识、前沿信息、研究能力方面具有知识效用优势,尤其是在研究素养与研究能力、知识传授与教育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智力优势。劣势:旅游本科院校由于缺乏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显性化理论知识缺乏转化为隐性知识的实践平台,科研成果得不到实践的检验,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专业教师与毕业生职业能力薄弱,科研方向与最终成果偏离市场需求。由上可见,由于知识效用的互惠互利,旅游企业与旅游本科院校之间具备了知识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运用市场机制能快速、有效地实现知识资源配置。

3构建校企合作知识市场的策略

3.1提升知识产品价值

隐性知识是校企双方知识产品效用的核心,丰富隐性知识存量与提升知识效用价值才能在知识市场中进行互惠交易。旅游本科院校隐性知识价值提升的关键是要使社会服务和知识技术创新方向有更明确的市场指向性。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发挥教育培训的隐性知识优势,着力打造提高旅游企业人员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训平台;强化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的市场指向性,以实际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型研究,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以产学研结合为平台,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积极参与企业市场决策咨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旅游企业应转变观念,认识到校企合作有利于弥补自身知识与技术信息不完全的劣势,对企业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业务拓展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旅游企业应充分发挥拥有比较完全的市场和生产信息的优势,不断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等隐性知识效用价值。

3.2构建有效的知识交易平台

隐性知识来源于实践。构建“教师—学生—管理者—员工”共同参与的实践平台,在具体的情景、项目、任务中使不能言表的技能、能力、经验、领悟等隐性知识在参与者之间有效转化。根据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不同转化过程,知识交易平台应体现出多元性与针对性。具体而言,(1)建立师徒传授的隐性经验共享平台。高校教师与学生到企业进行观摩实习、顶岗实习,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锻炼职业服务技能与管理能力,提升职业素质;同样地,旅游企业服务人员与管理人员也能在合作中共享高校人员的隐性经验。(2)共建学习教育平台,促使隐性知识的显性转化和个体知识的组织转化。一是旅游企业发挥市场信息优势,旅游高校发挥教育教学优势,对高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对旅游企业人才培训、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等进行系统性规划。二是建立知识管理信息平台,使个体经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传播。(3)共建科学研究共同体,开发应用性科研项目,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隐性知识内在化平台。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管理人员、旅游高校教师、学生参与到相应层次的应用性研究项目中,在观察思考中交流经验、思想,提出新问题、产生新想法,获得新知识,提升核心能力。

3.3完善校企合作知识市场的激励机制

知识市场通常以“效用”支付,一方付出知识后希望获得相应价值的知识回报。但是隐性知识具有独占性,深植于组织与个人的行为与经验中,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一般不愿与他人分享。完善知识市场激励机制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营造知识共享文化氛围,强化对知识共享政策、事例的导向宣传,鼓励知识交流,打造知识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氛围;第二,从制度层面建立知识共享的奖励机制,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共享考核体系、绩效评估制度;第三,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手段,从互惠、声誉、信任、利他主义的支付机制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采取相应的方法手段进行激励,使参与知识共享的双方获得愉快体验。

3.4充分发挥知识市场中知识管理中介的作用

知识交易中介在知识市场中把知识买卖双方联系在一起,政府、行业部门在校企合作知识市场中担任了知识交易中介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向导作用。知识需求是知识转移发生的基本前提,通过政府和行业部门的政策牵引,营造知识转移交流的环境氛围,推行有效的市场标准与规范,有利于提高知识拥有者对知识市场的信任,提高校企双方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同时,校企合作学习教育与项目研究平台搭建往往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政府和行业部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提升校企合作知识市场中知识转移的效果与效率。

旅游企业管理篇6

【关键词】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平稳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中国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12月1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提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加快发展旅游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强化大旅游和综合性产业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重点扶持。2010年,国内旅游收入12580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376万人次,增长5.8%;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国GDP的3.2%,中国已经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作为旅游产业的载体和旅游收入的来源――旅游企业,则肩负着发展旅游业和推动旅游经济的重大责任[1]。

旅游企业是指能够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有形的空间设备、资源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手段,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单位。即为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各种服务,借以取得旅游收入的企业。我国旅游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旅游企业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尚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传统的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的财务管理方式缺乏。因此,亟需借鉴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改进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调控,提高管理水平。

二、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

首先,财务管理意识薄弱。有些旅游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不能科学地运用财务分析方法,根据财务评价指标制定各种决策。企业领导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大业务量、搞政绩工程,制定投资规划时不够谨慎,未能全面合理地进行预算,因而造成决策失误[2]。

其次,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多数旅游企业的内部控制环节薄弱,财务风险评估缺乏,内部审计不完善,内部监督不到位,致使财务管理制度趋于形式,执行不力。旅游企业面临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一系列风险,若不能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将会使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弱,筹资和经营带来困难[3]。

再次,财务管理职能未发挥。财务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管理,需要与企业各部门建立联系,利用资金,成本,收入,利润等价值指标,运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运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手段来组织企业中价值的形成,实现和分配。旅游企业的财务部门极少能在事前、事中、事后参与管理过程,难以充分发挥出成本管理、预算控制、分析预测等日常财务管理职能。

三、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一,确定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旅游企业需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从企业领导到各部门,都应该加强对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应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根据财务分析结果开展工作。财务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财务管理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正确运用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为其他部门提供生产和经营信息[4]。

第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旅游企业需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制,应用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为企业制定投资决策、规避投资风险、评价投资收益提供科学的决策标准和依据。首先,根据客流量合理制定资金预算,选择科学可行的筹资方案;其次,比较分析资金成本及结构,运用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资金利用水平;再次,衡量投资风险,有效安排现金流量,协调企业财务关系;最后,结合财务管理各项指标,对企业经营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并制定下一步的财务规划。

第三,完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

旅游企业需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采取合理的奖惩措施,有效监督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5]。合理的组织架构可以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供重要支撑,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有助于帮助旅游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有效控制经营风险[6]。此外,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有效的奖惩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能够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得到贯彻实施。

第四,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旅游企业应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企业需基于开放式的网络体系,结合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构建以财务信息为主、其他各环节信息为辅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财务信息高效有序的管理和应用,保障财务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水平,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志亮.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8(9):76-77.

[2]孙晓蔚.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刍议[J].旅游论坛,2010(8):459-462.

[3]赵辉,孙少茹,王晓娟.旅游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0):

343-344.

[4]王春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145-146.

[5]金玉梅.浅析旅游企业内部控制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149-150.

[6]陈俪瑙.旅游企业优化内部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0(5):170-171.

旅游企业管理篇7

关键词:旅游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对策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和经营管理日益国际化,我国的旅游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进而影响着旅游企业的整体效益。面对旅游业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国家发展旅游业宏观形势,旅游企业必须依靠规范化服务过程管理,不断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效减少风险损失,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概述

旅游涉及旅游景点、餐饮业、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等多个领域。旅游企业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交通六大服务,借以取得旅游收入的企业。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是旅游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旅游企业有效运用资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有力依据。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财务管理也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和运用。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以及经营活动日益国际化。各旅游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风险,从而影响旅游企业的盈利水平。可以说,各种各样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旅游企业出现财务风险,概括起来,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的是由于旅游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理财不当、决策失误等原因而造成的财务风险。这就需要旅游企业在筹资、投资过程中合理估量财务风险,从而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而外部因素指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动而对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的一定风险。总之,从长远角度来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最终都会影响到整个旅游业的长期发展。由此可见,加强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旅游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通常来说,旅游企业财务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其中,系统风险是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受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宏观因素影响很大;而非系统风险主要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可以通过旅游企业自身的筹资、投资等来化解。这里就对这几类风险进行简要地分析。

(一)旅游企业的系统风险分析

1、社会宏观因素给旅游企业带来的融资风险

任何资金都是需要成本的,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来筹资也都是有风险的,再由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因此或多或少给旅游企业带来一定的筹资风险。同时,政治是否稳定会影响利润的变化,进一步给旅游企业资金成本的高低带来严重影响,进而为旅游企业带来筹资风险。可以说,旅游企业本身的资金回收期较长,对旅游企业的筹资来说这期间内的任何变动都是不利的。拿汇率来说,它是受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一旦旅游企业从国外举债,汇率的变动也就会给旅游企业的资金成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汇率如果下降就会立即造成汇兑损失,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这都是十分不利的。

2、社会宏观因素给旅游企业带来的投资风险

人们的需求结构、供给数量,市场供求的变化等都是不能准确预测甚至无法预料的。因此,投资就会给旅游企业带来不可预测的系统风险。与此同时,旅游企业也受到社会各种经济环境的影响,而这方面是不受人为控制的,各种因素都在不断变化。所以,旅游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是难以预料的,进而为旅游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政治局势是否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大小。

(二)旅游企业的非系统风险分析

1、筹资风险

旅游企业筹资风险主要指旅游企业采用负债筹资而使其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存在现金性风险和收支性风险。其中,现金性风险是由于旅游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和理财不当而引起的;而收支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竞争力低下、管理水平低等。如果不有效加强财务管理,必定会给旅游企业在筹资和经营上带来一定困难。

2、投资风险

旅游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是指旅游企业进行投资后不能达到预期效益进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旅游企业进行投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旅游企业波动性和季节性的特征,可以说直接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波动性和季节性,从而导致资金回收期长,此时投资风险也很大。由于旅游企业自身的因素,在投资过程中还是面临投资风险的。

3、资金回收风险

旅游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指应收账款风险,说的是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的投放,其风险主要是回收时间及金额的不确定而造成的现金流量风险,从而使企业的收益质量和收益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制约企业的正常经营,使其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

旅游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指由于收益分配而可能给旅游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概括来说,收益分配风险包括收益确认的风险和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而造成的风险。其中,收益确认的风险,是由于会计方法的不合理,从而导致提前纳税,大量资金提前流出企业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三、旅游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可以说,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生存十分重要。对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认识,寻找出解决财务风险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局上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效解决具体问题。

(一)严格树立财务风险理念

为了增强旅游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理念。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与其报酬向来也是成正比的。因此,一旦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加以逃避,就无法使旅游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为此,旅游企业经营者应发挥引导作用,严格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理念。不仅要从理论上高度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本质原因,还要从财务角度对资金运用的各个环节、各生产要素等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出财务风险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保证财务决策的科学有效性,最终提升旅游企业综合决策水平。

(二)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

为了有效加强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第一步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从而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针对企业具体的信用状况,从政策和税收上建立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并不断深化投资、财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针对旅游企业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优化信用环境,为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其次,应从财政上引导和支持建立旅游企业风险基金,这样在有效减少危机发生时政府的财政负担的基础上,还可以帮助旅游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最后,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不断加强对旅游企业财务监督,规范其经营行为,为旅游企业的理财和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坏境,使其最大限度地规避外部风险。

(三)规范旅游运作的财务控制程序

基于旅游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旅游企业必须按照要求来严格规范财务控制程序,从旅游运作的源头开始加强财务控制和管理。具体的财务控制程序为:第一,对于所有的旅游经营项目,必须明确服务的收费标准、旅游费用等;第二,必须按照要求编制出各项综费的标准计价,确保整个财务运作严格按要求执行;第三,根据各自的组织进行科学分工,形成相互监督和制约的财务控制机制;第四,在旅游企业项目经营过程中进行费用的控制管理,并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第五,在经营项目结束后,对财务支出单据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销。通过旅游运作中规范的财务控制程序,真正实现财务控制和管理。

(四)正确识别和估计财务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旅游企业不仅要认识和了解财务风险,更要学会正确识别和估量财务风险。这就需要旅游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全面地分析和探究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断分析企业财务活动中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以及对企业今后收益的影响等。其次,旅游企业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有效掌握风险的程度。通过财务风险识别和估量,可以为旅游企业今后财务风险决策、控制和规避等提供准确依据。尤其是在投资过程中,旅游企业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认真分析,全面调查此项目的可行性,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

(五)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为了对旅游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预测、监测和评价,应当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要包含旅游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和外部环境等内容。同时,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主要包括四个子系统,即市场信息子系统、内部报告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别及危害程度作出预测和评价,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发出警报。其中,市场信息、内部报告、风险分析这三个子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等,而风险预警子系统主要是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财务状况的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预测财务风险,从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六)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旅游企业应不断规范和完善财务制度,全面加强财务基础工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首先,建立科学决策程序,对有一定风险的财务活动要明确风险的责任者,全面加强对财务活动各环节的风险防范。其次,建立健全必要的财务原始记录,加强定额管理制度,理顺内部财务关系,严格做到责权统一。此外,对于旅游企业的资金运作,要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从而确保资金的有序流动,从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

(七)科学运用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为了强化对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处理,要科学运用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实际上,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就是在财务风险分析的前提下,针对旅游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灵活、科学、高效地采取管理技术和方法,从而减少或消除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八)提高旅游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可以说,人的因素在企业防范各种风险中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必须提高旅游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因为项目评价人员往往是带着自身的主观因素来投资的。如果财务人员的素质偏低,那么必定给旅游企业的投资带来一定的风险。还有如果旅游企业管理者自身能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那么必定使企业的资金调动不太合理,从而造成一定的筹资风险。这都需要旅游企业不断提高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各方面的素质,健全自身的财务机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可以说,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理念的基础上,全面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使自身稳定发展,即便出现难以预料的风险也能稳定度过难关,最终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世军.对旅游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

[2]李生杰.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9

[3]杨丽红.旅游企业财务风险探析[J].现代商业.2007

旅游企业管理篇8

[关键词]旅游企业 危机管理 策略

当前,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成熟,加上多种难以抗拒的因素,导致任何组织与企业,不管其规模性质与类型怎样,随时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而危机所造成的后果不但会损害到企业短时期内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产生多种连锁反应,特别是可能会波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可见,强化危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旅游企业因为其经营环境所具有的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与关联性,使其更为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面对随时会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危机,并对已经出现的危机及时加以处理,就已成为旅游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危机管理基本理论介绍

什么是危机与危机管理,危机依据字面的意思可以解释为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从组织管理的层面看,危机主要是指在任何组织系统与子系统只中,由于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的转变而造成的对组织系统总体目标及其利益所构建的一种极为紧张的状态。这种难以确定的重要事件,很有可能对组织和相关成员、产品服务、资产与声誉等造成重大损害。危机管理则是对那些在事前无法预料到会在何时发生,但是假如发生又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的各类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危机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产生于20世纪的80年代至90 年代,其依据就是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这一理论的观点是,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的成长,都要经历以下各个阶段:一是创业阶段,二是聚合阶段,三是规范化阶段,四是成熟阶段,五是再发展或衰退阶段。所以,开展危机管理的目标,就是化危机为机遇,让企业从容不迫地越过陷阱,迈入发展的新阶段。

二、当前我国旅游企业面临的主要危机

1.产品及价格危机

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对于产品的开发、营销和推广等所下的功夫少,而且投资不力,常常会出现一家企业开发、众多企业搭车的现象,导致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化程度偏低、产品往往重复利用,甚至压价竞争,导致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进而造成产品质量低劣,使旅游产业危机四伏。价格危机主要源自于旅游企业的内部与外部两大方面。外部一般是因为政府调整,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和低价策略的使用等等;内部则主要是受到本身条件、实力与规模等限制,造成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在定价策略上也会低估竞争对手的能力,或是高估客户的接受能力等等。以上种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价格策略的失误,从而导致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近年来,因为一部分旅游企业者用低标准和低价格恶意压价,造成旅游行业面临严重的价格危机。

2.信誉及人才危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投诉事件也在一路攀升,一些黑社或超范围经营,或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或采用零团费与负团费欺诈客户,或使用虚假广告,或出现黑车、野导、回扣等现象,导致旅游企业信誉危机严重,其影响殃及到整个旅游行业。而人才危机主要是因为某种原因,掌握企业核心客源与商业秘密的人员及外联、营销等方面的企业骨干突然离职,为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造成困难。

3.财务危机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流动负债率。我国的旅游企业由于倾向于投资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硬件设施,这一部分的资金较多,导致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例很高,因为一般都认为旅游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5时,而速动比率为1时,也就具备了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一旦比率过高,那就表示企业的流动资金停滞,就会影响到资金利用的效果。流动负债率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依赖短期债权人的程度高低,这一比率越高,就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程度越强,企业偿债的流动性压力就越大,风险也就越大。所以,为保持资本结构的安全稳定,这一比率不能过高,而是要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4.重大危机

“9?11事件”、“国际恐怖主义袭击”、“世界金融风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对我国旅游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比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就给我国旅游企业造成了旅游收入的重大损失。因此,旅游企业要认真应对突发危机。

三、旅游企业应对危机的主要策略

1.切实树立危机意识

旅游企业要着力培养与强化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危机意识,营造一种危机

教育的氛围。在旅游企业的危机教育中,不但应注重单纯技术层面上的强化,更要不断强化危机处理之前的心理建设,从而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承受各种危机、处理各种危机的能力,从而建立起面对危机的必胜信念。在服务的态度上,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充分考虑、全面满足客户的安全、健康与舒适等各类需要。总之,要通过危机意识教育,使员工深切地了解到本人前途与企业的命运紧密配合、息息相关。 2.及时建设危机预警系统

如何做到在危机来临时保持不被动,仅仅有危机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有了良好的危机预警系统,就能及时捕捉企业即将面临危机的各种征兆,从而提前为各类危机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建设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应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组建企业的危机管理组织。二是要建立起危机预警机制,并明确危机的级别。三是明确危机处理程序与实施细则。

3.注重实施危机公关措施

因为危机情况的出现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及紧迫性,所以,尽管事先已严格制定出危机应变的方案,但是由于不可预知危机的具体存在,任何的事先防范措施都难以做到万无一失。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能帮助旅游企业尽快从危机之中摆脱出来。所以,凡是有损于企业社会形象的工作都不能开展;当企业具体利益和维护社会形象发生矛盾时,应当毫不犹豫地放弃具体利益。只要旅游企业能因势利导,积极地趋利避害,并把握好危机公关的各过程与步骤,加强舆论引导,就能顺利渡过难关。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些危机事件处理得当,还是一个很好地为企业改善品牌形象与提高品牌美誉度的良会。

4.引导旅游者改变固有行为模式

旅行者的生活方式和旅游行为模式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危机的严重影响。在危机之后,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会长期潜伏在旅游者的心中,并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深入研究危机事件之后旅游者行为模式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及时而合理的设计与推出新型旅游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从目前来看,安全顺畅的旅游行程、文明有序的旅游安排,将成为人们在选择旅游项目活动时的首要要求。旅游企业应当顺应危机之后旅游者所可能出现的行为模式,积极引导旅游者实现行为模式的变化,从而更加有利于达成旅游者的旅行愿望、旅行信心恢复及旅游目的的全面实现。

5.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我国旅游企业长期存在着“小、乱、差”等情况,表现在旅游产品十分单一,内部管理较为落后,企业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够强。针对这一状况,旅游企业一定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兼并、联合等各种方式,从而实现集团化发展,要积极运用跨行业经营与跨地区经营的方法来分散风险。同时,要积极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股权的多元化,以实现风险共担。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要加大新产品建设与结构升级的步伐,要依据人们心理需求的变化,逐步推出度假旅、生态旅、自助旅、自驾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使旅客能真正游得满意。

6.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可谓是日新月异,但是,我国大量的旅游企业还对各类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因此,旅游企业应当积极尝试运用网络开展网上查询与预订,并积极在企业内部实施网络化管理,从而提高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与反应速度。

四、结语

上一篇:数学手抄报资料范文 下一篇:滕王阁序原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