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狼范文

时间:2023-12-02 18:13:47

课文狼篇1

2、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3、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的棋盘陀,那里三面都是悬崖。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4、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5、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6、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某党万岁!”

7、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课文狼篇2

小结: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狡猾、凶残的狼,善良、温顺的羊,它们会发生什麽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大家翻开书本132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字,做到不加字、不丢字,遇到不懂的字音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并多读几遍.

过渡: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宝宝你会读吗?

2、检查字音

【词语】(请大家看大屏幕、先自己读读,待会请你来读.)

谁来读,其它同学竖起耳朵倾听,待会请你做小老师来评评他读的怎麽样?【谁来评评?】你能比他读得好吗?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

小结并过渡:哇,真棒!我们不仅会认词语宝宝,还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这是会学习的表现.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过渡: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拿好书快速地数数狼和羊进行了多少对话?(指名回答)同意吗?

3细读课文、品读三次对话

4默读课文

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6自然段,画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想想狼是怎样找碴儿的?说说你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4指名汇报7

过渡:同学们,学得那么起劲.老师真高兴!谁来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指名读)

2狼为什么要这么说?它说/!/得对吗?【没错,狼的无理取闹就叫找碴儿,也是找借口】那应怎样读这句话.【指导读】

3〖T范读〗

过渡: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它当时的心情怎样?应怎样来读这句话.

1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上游在哪个位置?】

我们再把狼和羊的第一次对话读一读,谁愿意来读狼说的话,羊说的话?【注意读出狼和羊的语气,其他同学读旁白】

②狼还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么说的?【谁来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师生合作读三次对话(男女)

过渡:大家能读出狼和羊各自的语气,那能不能加上动作演一演它们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分小组合作练习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并比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最愉快,演得最逼真!

4演一演(小组练习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

指2个小组上台演,齐评议

小结过渡:大家真不简单,詹老师为你高兴.你们不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表演!

可是可爱的小羊糟了(请看大屏幕:演示狼扑向小羊)

五.延伸拓展

过渡:可怜的小羊怎样才能逃出狼口呢?请聪明的你帮小羊想个好办法,怎样才不会被狼吃了?【谁来说】

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麽话想对狼或小羊说的?

六、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今天我们倾听了狼和小羊的故事,掌握了很多的学习方法.詹老师为你们高兴!也代表狼谢谢你们为他提出了那么多善意的忠告,代表小羊谢谢你们为它想了这麽多的好办法.

课文狼篇3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老师今天从童话王国里请来了两位朋友.大家掌声欢迎他们.(贴图)

2、谁来告诉我,在你的印象中狼和羊的本性是什麽?

小结: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狡猾、凶残的狼,善良、温顺的羊,它们会发生什麽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大家翻开书本132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字,做到不加字、不丢字,遇到不懂的字音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并多读几遍.

过渡: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宝宝你会读吗?

2、检查字音

【词语】(请大家看大屏幕、先自己读读,待会请你来读.)

谁来读,其它同学竖起耳朵倾听,待会请你做小老师来评评他读的怎麽样?【谁来评评?】你能比他读得好吗?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

小结并过渡:哇,真棒!我们不仅会认词语宝宝,还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这是会学习的表现.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过渡: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拿好书快速地数数狼和羊进行了多少对话?(指名回答)同意吗?

3细读课文、品读三次对话

4默读课文

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6自然段,画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想想狼是怎样找碴儿的?说说你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4指名汇报7

过渡:同学们,学得那么起劲.老师真高兴!谁来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指名读)

2狼为什么要这么说?它说得对吗?【没错,狼的无理取闹就叫找碴儿,也是找借口】那应怎样读这句话.【指导读】

3〖T范读〗

过渡: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它当时的心情怎样?应怎样来读这句话.

1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上游在哪个位置?】

我们再把狼和羊的第一次对话读一读,谁愿意来读狼说的话,羊说的话?【注意读出狼和羊的语气,其他同学读旁白】

②狼还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么说的?【谁来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师生合作读三次对话(男女)

过渡:大家能读出狼和羊各自的语气,那能不能加上动作演一演它们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分小组合作练习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并比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最愉快,演得最逼真!

4演一演(小组练习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

指2个小组上台演,齐评议

小结过渡:大家真不简单,詹老师为你高兴.你们不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表演!

可是可爱的小羊糟了(请看大屏幕:演示狼扑向小羊)

五.延伸拓展

过渡:可怜的小羊怎样才能逃出狼口呢?请聪明的你帮小羊想个好办法,怎样才不会被狼吃了?【谁来说】

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麽话想对狼或小羊说的?

六、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今天我们倾听了狼和小羊的故事,掌握了很多的学习方法.詹老师为你们高兴!也代表狼谢谢你们为他提出了那么多善意的忠告,代表小羊谢谢你们为它想了这麽多的好办法.

课文狼篇4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文言文 教学 经验 策略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130-01

一、确定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学生的学习引导以及学生后期的学习都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初一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要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狼》这篇课文,笔者认为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即课文涉及的基本知识,例如作者的背景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文中某些字词的用法、写作手法的运用等等;其次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教师要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入课文,通过讨论探究,自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再次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例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危险情况,要灵活的处理,要勇敢机智的与恶势力进行斗争,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二、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是进行授课的前提,同时也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以便为课堂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笔者认为,备课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考虑、周密计划的工作,比如教师要考虑到大纲要求,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要考虑到编者的意图等等。此外,文言文备课与普通的的白话文教学备课就不一样,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认识等等。就拿《狼》这篇课文来讲,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大纲的要求,《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要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对于文言文也要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教师要根据这些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其次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初一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较少,知识积累也相对薄弱,所以就需要教师对文章的讲解需要更为具体、详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再次教师也要考虑到编者的意图,老教材把本文当做文言文单元进行教学,新教材则将这篇课文放置在了动物单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所以教师在教学备课的时候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三、进行课堂教学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新课改将学生放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但这个过程中也缺少不了教师的讲解教育。比如对于作者及文章背景的介绍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了解了一定的文章背景,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学习。比如《狼》的作者蒲松龄,教师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补充,让学生认识到他的生平,比如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但此后屡试不第。后来做幕宾,但也不甘为人所用,就设帐教学,直到70岁,让学生认识到作者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对于《聊斋志异》的介绍则要让学生认识到书中的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其实就是“借物言志”来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当前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狼》这篇课文,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对句子停顿。采用散读、个别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让他们对于文章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同时对于文章的难点进行总结,以便教师进行释义。所以需要学生结合文中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划出有疑问的字词。同桌互说课文大意,相互答疑、存疑。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理解、分析。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把握好,对于简单的就略述,对于难点就要详述,以便学生能够听得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注重常用词的分析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于疑难词的理解,比如对于文中的通假字(如“止”通“只”)、多义词(如“少时”是“一会儿”)、名词作状语(“犬”-像狗一样),要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内容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进一步理解文中形象

笔者认为,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对于文中形象以及思想的分析才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有教育意义的部分。所以笔者就特别重视这一部分的教学。比如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小组交流,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发言、辩论,让学生认识到屠夫从遇狼、惧狼到“御狼”、杀狼的心理变化,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文中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四、归纳提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师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笔者也深有感触,通过这个例子来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也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比如在《狼》的教学之后,笔者就让学生找一些自己知道的与狼相关的词句,大家便总结出了很多例子,比如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如狼似虎、引狼入室等等,这些成语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形象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多总结、多交流,同时也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而努力,以便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永萍.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青海教育》2008第2期

课文狼篇5

1 合理调控:让学生的差异合作目标更加明确

备课时,除了备传统文言教学元素,我们还要在明确学生个性差异和水平层次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内容、注重难易程度,确定本节差异目标,深入挖掘、开发适合学生差异合作的“点”,合理调控,分层定标。

例如:初一语文《狼》一课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目标:熟读、翻译课文并积累文言词语。A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结构,概括人物形象。A

情感目标:认识狼的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A逆向反思,屠户是否有可以不杀狼并全身而退的办法,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B

案例中的A目标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较表面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点拨便足以完成,因此A目标为全员目标。B目标则属于思维拓展和能力迁移的范畴,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和挑战自己的学生参与。分层定标,注重差异合作点,为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

2 异步整合:让学生的差异合作平台更为明显

实际教学时,我们采用符合学情的差异合作形式展开课堂,以促成各类学生和谐、高效地“互帮共进”。在具体操作流程中,我们着重注意两点:一是以A目标为核心,充分发掘学生的差异资源,借助导学提纲,寻找差异合作的最佳“契合点”。二是以B目标为“导线”,有效推动学习共同体的互动共振,引发学生思维亮点的“对流”与“碰撞”,从而生成思维创新的火花。

例如:《狼》一文在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之后的导学提纲是:

① 听教师范读后,自读课文,扫除字音、句读的障碍。(A)

② 对照注释,自主翻译课文,标出不会翻译或翻译不准的字、词、句。(A)

③ 小组合作,展示自主学习中朗读和自主翻译的成果。(A)

④ 概括狼及屠户的形象,得出学习本文的启示。(A)

⑤ 你能否设计一个既保住屠户性命又不伤害两狼的两全其美的方案?(B)

①②属于基础内容,学生自主解决,标注出有困惑的地方,确立组内差异合作“点”。进入③环节,组内差异合作“兵教兵”,学优生帮助学困生解疑释惑,互助提高。一切全由学生自主决定,教师仅需巡回把握学生合作的进度与深度。④是简单的拓展提升,属于“理解”层面,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必要的理解消化,形成一个明晰的感性认识。总之,设计A类题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所有的学生“吃好”。⑤则属创新应用层面,学优生理性分析、判断之后,合作做出设计方案。学生思维碰撞的越激烈,火花就会擦得越亮。让学优生“吃饱”是设计B练习的最终目的。

3 把握契机:让学生的差异合作效果更加切实

在集体交流、点拨重点环节中,教师及时关注组内与组间交流,进行必要的指导、引领和助推。对于个体的困惑组内“兵教兵”完成,组内合作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体交流时将问题展示在全班面前,由能解决此问题的另外异质小组成员给予解释。教师要准确把握时机修正学生的错误知识或错误理解,借机点拨教学重难点,总结知识、形成网络、形成规律。

镜头回放:

师:同学们,小组交流中有没有疑问或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生:老师,“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和“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两句我们组翻译不准。师:同学们,哪个小组能帮助他们解决疑难?

6组一生:“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的意思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师:(及时更正)前一句是:“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了下来,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应注意两狼的先后顺序。按照一一对应的原则进行翻译,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这样,在组与组之间展现差异、基于差异、缩小差异,提高学习成效。

对于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及时指导学生交换座位组成同层合作小组,提升讨论层次,提高讨论成效,展现基于差异,发展差异的理念。

接上一案例:

全班交流结束后,多媒体出示B类题,教师布置学困生背诵课文,掌握注释,学优生思考讨论:

1、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何启示?现实生活中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应如何应对?

2、你能否设计一个既保住屠户性命又不伤害两狼的两全其美的方案?

针对学优生的拓展练习,拓展其思维,张扬其个性,采用汇总收获式合作策略,把课堂的主动权返还给学生,放开课堂,学生谁想起来说谁就说,理解到什么就说什么,只要学生的想法、观点有道理,能够自圆其说,教师就给予肯定,积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展示,学生合作成果超出教师预设,学优生不仅认识到狼的凶残一面,还从狼的身上认识到生活中做事要有耐心、有毅力的积极一面,情感得到升华。

课文狼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兴趣 自主 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2-0023-02

作者简介:顾美娟(1972―),女,江苏海安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海安县角斜镇老坝港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阅读视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对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个性化的感受、体悟给予关注和尊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何让阅读教学开展得自然、流畅,若习习春风、潺潺溪水,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自由飞扬,小学语文教师是要费一番心力的。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激发阅读兴趣,鼓励自主阅读

小学生的身心还处在成长阶段,他们表现出来的情绪化的情感特征较多,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学生只有在产生了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才能进入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

比如,笔者在执教《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节课开始前,给学生布置了捡一片树叶带到课堂上的任务。课堂上,笔者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所捡到的树叶,并展开小组讨论:树叶长得一样吗?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笔者接着导入:同学们,你感觉你手中的叶子是不是很美?你愿意成为一片美丽的叶子吗?现在,我们来读课文《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这样的激趣方式,使学生产生了阅读课文的动力,让美好的情感随着课文阅读的深入不断得到升华。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朗读比赛”“有奖朗读”“读书知识竞答”等方式鼓励学生阅读,创设愉快的阅读氛围,使学生产生阅读的积极性。特别是当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后,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和愉悦,由此阅读就会使学生的心灵如绽开的花蕾,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

二、激发内心情感,提升阅读素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大部分课文都是蕴含着丰富情感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去体味课文字里行间渗透着的作者情思,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此才能增强阅读的效果,提升阅读的素养,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得到美好的陶冶。

如在《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第一段后,笔者请学生来朗读最令人感动的一句话,大多数学生都读的是“夜深了……”,因为他们的眼前出现的是深夜母亲为远行的儿子千针万线缝补衣服的情景。他们内心的情感被这样的情景深深地感动了,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短短十几个字中蕴含的伟大母爱……在这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最后,笔者讲到文中的作者把自己比喻成寸草,把母爱比喻成太阳的光辉 ,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感受到了母亲的爱,可以把你的母亲对你的爱比喻成什么呢?请读一读《游子吟》这首诗,对照一下《母亲的恩情》,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这样的引导使学生逐步领会到了课文的情感,阅读也得到了有效延伸。

三、关注个体感悟,引导“说演”课文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认知特点、生活体验、阅读积累等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课文的感悟也是独特的。在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之后,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现自己心灵世界的平台,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去说、去表演课文中的内容,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进一步解读所阅读的文章,以自己的方式展示文章中所蕴含的美。

如笔者在执教《狼与小羊》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地感受到狼的凶残诡诈和小羊的善良可爱,笔者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小羊。两位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使大家加深了对狼和小羊的印象。表演完后,笔者借机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比如“小羊一次次耐心地给狼讲道理,它为什么还是要吃小羊呢?小羊应该如何对付狼才不至于葬身狼腹呢?”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他们有的说“狼吃小羊是天性,小羊和它讲道理根本行不通”;有的说“小羊应该想办法救自己,可以找到猎人帮助自己一枪把狼打死”……通过学生的“演说”,这篇寓言的道理最终被揭示了出来:对于那些凶残的敌人,我们要勇敢地、智慧地与其斗争,才能解救自己。由此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了和狼一样的坏人怎么做?学生的想象再一次被充分地激发起来,而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也成了他们想象的启动点。

四、读练有机结合,强化阅读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强化阅读的效果,往往会结合课文的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后练笔的作业。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过去这样的作业由于缺乏创意,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写出的作业往往是不够理想的,因此,要设计出能够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扬的有创意的读练训练题,真正使学生将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运用于写作之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比如,在学生学习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之后,笔者结合文章的内容设计了这样一道训练题――“乌鸦第二次喝水”。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后,自己写出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乌鸦喝水》中的某一个描写片段融入自己的想象后的重写,也可以是对文章的续写。这样的练习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解读课文,强化了阅读效果。

五、师生共同阅读,创设美妙境界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成为一个阅读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探究文中的难点,一起品味精彩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情节,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读书所带来的愉悦感,走进一个美妙的书香世界。

比如,在《狼与小羊》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文的:“同学们,从课文中我看到狼生气地责问小羊,大家来想象一下,狼除了生气的语气,还可能有什么样的语气呢?”学生们回答:“阴阳怪气!”“是的,现在老师来读读这一段,大家就会感受到狼的生气的责问和不讲道理的阴阳怪气。”学生在笔者生动的示范朗读中,更加深了对狼和小羊的理解。接下来,笔者对学生讲:“我们在读书时要大胆想象,用心去感悟课文的情节,得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对接下来的一段,你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去读吧……”教学在问答、示范朗读、师生齐读的过程中顺利地开展,由此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美妙。

课文狼篇7

一、材料的误导性

例如:有一次语文活动课,主题是“要尊老爱幼”。这个主题选得好,意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社会美德,可是教师却选择了这样一则材料:

五十多年前,我们国家正处在饥饿之中,四川有个少年叫刘文学,他看到一个老人在偷生产队的辣椒,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他把这个老人告发了,老人受到严厉惩罚。这个少年缺乏同情心,面对一个饥饿的老人不该去告发,何况老人已经向他哀求。刘文学应该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你的父亲饥饿难忍,偷了几个辣椒,你还去告发吗?

这位教师出示材料不仅用文字叙述,而且制作了课件,便于学生立即讨论。从上述材料叙述语气看出,这位教师对刘文学的时代基本持否定态度,他想对那个时代进行另类解释,以顺应当下被我们严重误解的探究性学习、多元解读之类的教学理论。教师转述与运用这则材料至少给学生传播了三个错误观点:1、教师分明在告诉学生因饥饿偷生产队辣椒是值得同情的行为,不该去告发;2、教师分明在告诉学生,假如是自己的父亲偷盗可以不去告发,客观上在向学生传播徇私枉法的思想;3、饥饿就偷,只可偷不可告,这实际上在向学生传播利己主义思想。更不可思议的是,教师完全抹杀了刘文学维护集体利益行为的正义性、有意隐瞒了这个所谓的“父亲”把刘文学残忍杀害的事实。这位教师是80后,对刘文学所处的时代不甚了解。下课后,询问其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这则材料,他告诉我是从2006年9月某文摘报上看到的。我急忙找来这份报纸一看,果然有这则材料,并且教师的观点与那篇文章的观点完全一致。那是一份休闲性报纸,其间有些文章的观点新颖、离奇,有些甚至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宜采纳。我不明白,生活中那么多尊老爱幼的材料,教师不去选取,却偏要选这样一则历史材料,且用这样一种观点进行演绎。

由此我认为当下语文教学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青年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历史,选择历史事件作为教学材料时,要弄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意义,不断章取义或者任意颠覆,否则会误导教学、误导学生;二是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在发展,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必须遵循。

二、材料的虚假性

如果说上述材料的运用是错误的话,那么下面这个材料的运用则完全是虚假的。

有三个初中学生在山中迷路了,他们在寻找道路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狼窝,窝里有三个狼崽,其中一个腿部受了伤。三个学生出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就为狼崽包扎伤口。不一会儿老狼回来了,看三个学生在狼窝里包扎小狼,就在离狼窝十几米的地方卧下默默地看。当三个学生包扎完小狼离开狼窝后,老狼才来到狼窝领着小狼向密林深处走去,走出十几米后还回过头来看了看三个学生。这三个学生用爱心去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这是“让世界充满爱”活动课的主题材料。我至今仍然没有查出这则材料的出处,对有关狼的知识也知之不多,不知道当狼发现人在狼窝的时候是什么反应,也不知狼对人类的爱心是否领情。但有三点我是明确的:一是听完这则故事,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东郭先生的形象;二是虽然动物在不断进化,但是到目前为止,“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的习性恐怕并没有改变,是什么力量使老狼与人为善?三是这则材料作为“让世界充满爱”的主体材料既牵强又恐怖。听课时我突发奇想,如果老狼不像材料中所说的那样,而是向学生发动袭击,三个学生怎样去应付?要么把狼打死或赶走,要么被狼伤害,教师试图让学生相信爱可以感化老狼。这种虚假性材料既不能给学生传播正确知识,也不能给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还是少用为好。

三、材料的片面性

现在的中小学课堂里,处处洋溢着“珍爱生命”的赞歌,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彰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表明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在认真实践,同时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法律精神。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学识和世界观的影响,有些教师对“珍爱生命”这个口号的理解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片面性,甚至为了强调生命教育而顾此失彼。比如有位教师在开展“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中选择了这样一个材料:

二十多年前,四川有个少年英雄叫赖宁,他为扑灭森林大火献出了十四岁的宝贵生命。当时把他作为少年英雄进行宣传,号召全国少年都向他学习。现在看来,他是不值得学习的,他的行为是不合法的,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应该远离危险,不宜去做可能威胁生命的事情。我认为,赖宁当时不应该去救火,救火是大人的事,未成年人应该远离危险。

赖宁的事迹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他是作为少年英雄形象在社会广为宣传的。赖宁曾经作为那个时代青少年的楷模,深深地影响了那个时代的青少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现在赖宁很少被提及,他的事迹也逐渐被淡忘。然而,赖宁作为一个历史符号,深深镌刻在祖国英雄榜上,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关心集体的行为永远是青少年乃至全体人民学习的榜样。虽然我们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但是,我们并不否定在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仍然需要赖宁精神。我们不提倡无谓牺牲,我们更应该唾弃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的贪生怕死行为。学习、宣传赖宁精神,与珍爱生命、保护青少年并不矛盾。这位教师在选择赖宁这则材料时过于片面。这种片面性是以三个否定为基础的,一是从根本上否定了赖宁的行为是英雄行为;二是否定了为集体和国家利益牺牲生命的崇高性价值;三是否定了“珍爱生命”的现实选择性。把“珍爱生命”当成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分是非的普世价值。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时、在倡导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教育理念时,应该分清是非、弘扬正义,而不应顾此失彼、一概论之。

以上三则材料误用,从侧面反映出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的问题,一是有些语文教师教学观需要校正;二是语文教学受某些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太深。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一句空话。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课文狼篇8

再如,教学《鸟岛》一课,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一群群鸟儿陆续从远方飞来。”学生对“陆续”这个词语提出了质疑:“为什么用‘陆续’一词,而不用‘连续’呢?”教师让学生查字典,找出与陆续相关的同义词。学生通过查字典查出陆续、持续、连续、断断续续等词,然后教师引领学生辨析这些近义词,并用视频演示了小鸟“连续”从远方飞来与“陆续”从远方飞来的不同情景。通过视频直观的展示,学生辨清小鸟飞行的不同状态,很容易懂得陆续一词的正确意义。

2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相对较远,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产生一定的障碍。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重现真实课文相关环节,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等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文时,由于学生对时代背景不很熟悉,在阅读课文时就不能更好地与文本内容达成共鸣。教师在教学中节选抗日战争影片的片断,重现历史,作为对新课的导入,学生就会对当时历史背景有切身的感受,在学习课文时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反对侵略、励志学习的爱国热情,也对抗日英雄人物形象和抗日精神产生共鸣,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学生对大榕树缺乏了解,于是教师根据课文教学内容选取了两幅大榕树图片。一是作者第一次经过大榕树时的静态形象,让学生欣赏大榕树“卧”在河面上的繁茂景象;二是作者第二次经过大榕树遇到鸟儿进进出出的壮观场景。通过展示图片,学生对作者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就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更容易体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

3利用信息技术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辅助教学工具,以其强大的视频展示功能,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最后用视频展示了乌鸦向瓶子里倒石头导致瓶内水位升高而喝到水的情形。然后让学生讨论探究,乌鸦除了向瓶内倒石子可以喝到水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喝到水呢?学生讨论的热情很高,有的说可以将瓶身打一个小洞让水流出;有的说可以用一个微形小桶,从瓶内提水喝;有的则建议乌鸦与同伴合作,将瓶身倾斜就可以喝到水各种各样的建议不一而足。学生的有些建议不管可行与不可行,毕竟他们能从文本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狼和小羊》课文的最后一句是:“狼说着就向小羊扑去。”利用课文中留的这个空白,笔者提问学生:“狼向小羊扑去,会是什么结果呢?”有的学生说小羊被狼吃掉了;有的学生说没有被吃掉,小羊向旁边一躲闪,狼跌到悬崖下面了。笔者随即用制作的视频播放了狼坠入悬崖下面的情景,并且鼓励学生继续想象。学生想象的天窗打开了,有的说,狼撞到了小羊身后的大树上;有的说狼撞到了小羊身后的石头上;有的甚至发挥想象说:“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听到了一声枪响,躲在树林里的猎户向狼开枪了,小羊得救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不一而足。其中视频的演示功能发挥了作用,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创设了空间。

4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达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信息,可以从事网络招商与购物等。那么,网络信息的发达必然也会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网络的普及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与空间。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笔者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及重点、难点,制作了“标点符号的运用”“汉字的演变”“汉字的书字要领”等内容的视频短片,并将这些短片上传至学校教学网站,或者上传至学生网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复习与巩固,或者做新课的预习之用。并且制作的教学视频短片之后,都附有相关内容的练习题目。利用视频软件的交互性,学生可以自我检查所做题目答案的正确与否。整个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矫正的课堂。同时,笔者还在学校教学网站上传一些新课预习题目以及网络教材等资料,可供学生业余学习。另外,笔者在上新课之前,布置学生对新课文通过网络查询相关知识进行课文的预习。5结语总之,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重点难点,科学地设置整合内容和教学程序,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上一篇: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范文 下一篇:好心情日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