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12 09:59:52

科普文章读后感

科普文章读后感篇1

严把“科学”关

医学科普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传播医学科学精神和知识。不科学的和伪科学的东西是误人的。媒体编辑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鉴别出哪些是假科普哪些是伪科学。一些文章打着科普的幌子帮助企业搞销售卖产品,一些人打着科学的旗号宣传伪科学。在这种情况下,科普编辑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的态度尤其重要,如果不严把科学关,很容易被其蒙蔽。

比如,有的文章说,某种保健品很好,可以根治糖尿病;某种中药不错,可以迅速解决高血压引起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对于这些,如果编辑没有鉴别能力,刊出的稿件就会误导读者,也必将失去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医学科普编辑工作一定要注重科学性,让读者通过编辑了解医学科普的基本常识,使其具备对真科学与伪科学的分辨能力。另外,对于医学没有定论的东西,编辑也要认真甄别,否则,会使读者无所适从。

让专家成为科普宣传的主要力量

医学科普编辑要始终把握科学这一前提,其中重要一点是要有一批高层次的专家作者队伍。许多专家除了为患者诊治疾病以外,他们也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总结宣传。我们精心打造特色栏目,架起专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收到良好效果。

2008年9月5日,《家庭百科报》刊登了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教授李晓鸾和孟文霞撰写的《秋高气爽防过敏》一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全方位防治秋季过敏症,以及因过敏引发的相关病症及治疗知识,还链接了由中药师宋禄法医生撰写的《七招应对过敏性鼻炎》的文章,详细介绍了用中医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7种方法,刊出后读者反响强烈。

2005年,我国正式设立了科普的科技进步奖,很多科普文章跟医学科研一样,也可以获奖。这更激发了医学专家作者的积极性,作为医学科普编辑,我们尤感欣慰。呼吁医务人员多写科普文章,让广大读者受益,是医学科普编辑的职责。

强化“治未病”理念

医学科普的内容,除了告诉读者如何科学地防病治病外,更要把“治未病”的理念贯彻到选题和组稿工作中去,让读者知道如何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

2008年我国正式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我们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理念贯穿到平时的编辑工作中,尽可能多地编辑一些防病知识,先后刊登了《关爱儿童青少年,警惕1型糖尿病》、《腹泻,“泄露”你的健康》、《关注痴呆,刻不容缓》等文章,及时提醒人们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

医学科普编辑还要学会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办出的报纸内容才会贴近读者,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对自身的健康都前所未有地重视,而许多读者更因为自己正在患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而苦恼或寻求最新的资讯。编辑必须抓住读者的这种阅读心理,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读者需要什么,就编辑采写什么。于是《家庭百科报》开办信箱、策划专题、向名家约稿、采访专家学者……报纸出版后,许多读者纷纷打电话咨询或发电子邮件陈述病情,来信求救,一时间,编辑部成了诊疗室。

医学科普编辑除了要时刻关注国家医药政策的调整外,还要时常关注疾病图谱的变化,根据多发病、季节病,随时转换编辑重点。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等疾病多发,医学科普编辑在编辑重点上要及时做出调整,有所侧重。为此,《家庭百科报》先后刊发与上述疾病有关的文章,颇受欢迎。

性医学教育十分重要

性医学科普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虽然普通的医学科普已经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开展,但是与性保健、性疾病有关的医学科普还寥寥无几,人们谈“性”色变,对性讳莫如深。然而,性科学是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的大事,谁也回避不了。《家庭百科报》决定冲破,创办性医学科普专版。创办之初,惹来许多非议,但更多的是赞许。它满足了人们对性知识的渴求,解答了人们多年来对性的诸多困惑。性不再是人们特意回避的话题。经过10年的探索与创新,这块专版由当初的“生殖健康”改版为现在“伊甸园”,内容较以前更加充实,题材也更加广泛。现在,“伊甸园”版已经成为极受读者欢迎的版面了。

科普文章读后感篇2

一.整体把握,纲举目张

当前的阅读考查和教学理念均把整体阅读和整体感受位列第一。科普类说明文阅读尤甚。因为科普类说明文通常是以读者的认知习惯、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写作层次的,一般都能做到说明的对象凸显、说明的层次分明、说明的条理清晰。教学时如果随意肢解文章内容,对课文条分缕析等,学生往往无法感知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而无法顺利阅读、理解文本。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篇阅读、整体感知、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获得清晰的整体认知。

比如,教学《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说说文章中依次写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这样,就把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整体和盘托出来了,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会留意和依次画出文中对五种新型玻璃名称、性能、实用功能等的介绍了。事实证明:学生对课文只浏览了一遍,就能够毫无遗漏地找到并流畅地说出课文中对五种新型玻璃介绍的全部信息了。

可见,如此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学生对《新型玻璃》的感受是整体的、系统的,学生对课文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也会记忆犹新。而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整体感知科普类说明文的能力,设计的问题就要具有“包容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提出的问题也要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关注课文说明对象的整体性。

二.筛选信息,重点把握

筛选信息、重点把握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活与维持阅读、探究文本的兴趣,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收集、整理、筛选、记忆、运用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对象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识别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科普类说明文,必须严格训练学生掌握上述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因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正确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说明的事物或者事物的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并在阅读科普类说明文中主动发现、主动认识、主动获取重要信息,深刻体味说明文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技巧。

比如,教学《新型玻璃》,我们应该把教学重点设置在这些新型玻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为人类造福的实用功能上。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筛选与上述内容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自学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找出介绍每种新型玻璃特点和用途的字、词、语句、段落等,然后,用列表的方式归纳概括并小组讨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同学们找出来的信息加以比较分析、分类筛选等,之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刚才寻找、筛选重要信息的过程,总结归纳“重要信息”的涵义和寻找、筛选重要信息的途径等。

三.妙引练说,读写结合

学习是为了运用。任何一门学科如此,小学语文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亦然。因为这样,既可以巩固新知,又可以举一反三;既可以巧妙地激发学生说话和写作的兴趣,激活学生自觉学习科普类说明文的意识,又可以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后表达出来,求得口头表达能力或写作水平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比如,教学《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完全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我非常巧妙地将学生从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环节顺利过渡到读读写写这一教学环节:“大家都已经十分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实用价值了吧。不过,现在我不要大家说,而是要大家写。写什么?怎么写?每个同学按照我的要求在这五种新型玻璃中自选一种以‘ 的自述’为题介绍你所选中的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全班按照五个自然小组分配任务,第一小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玻璃的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的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的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的自述’。现在大家都是‘新型玻璃’了,看谁最会介绍自己。但是,有一点,这是科普说明文,要实事求是,不许瞎吹。”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动脑动手写起来。五分钟后,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自我介绍”了。在“自我介绍”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很多同学既介绍了自己――某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性能和用途,还融入了目己的想象和设想,可以说,这次随堂读写演练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多向思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科普文章读后感篇3

关键词:科普阅读理解;科学阅读;科学素养;中考化学;题型评述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4C0012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语言是人际交流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素养。美国NGSS(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中的“科学实践”注重和ELA(English Language Arts,ELA)中的“语言”融合,彰显语言支持下的科学学习趋势。Michaels指出语言学习的三个方面“统整所获得的信息,并依工作和目的做清楚的、有效的报告和响应”、“建构有用的论点,并批判别人的推”和“重视证据”能支持科学的学习[1]。

最新出台的《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将于2018年开始实施,强调中考改革淡化文理分科,多种学科知识融合考察,尊重学生兴趣特长,扩大试题选材范围,这是重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直观表现。为了逐步向新中考方案过渡,北京自2015年起调整中考化学试卷题型,科普阅读理解题应运而生。

1 科普阅读理解新题型

2016年北京《中考化学考试说明》在第三部分“试卷结构”的“试卷题型”中明确设置了科普阅读理解题。有人在分析2015年真题及学生得分情况后指出,此题型“起点高,落点低”,主要考察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2016年北京各区中考模拟题涌现出大量科普阅读题型选材,其设问的着眼点亦丰富多彩。

2016年北京中考真题中,此题型选材为社会热门话题――食品安全,500余字短文科学地解释了生活中有关方便面的各种传闻。相较于原文《方便面的健康吃法》[3],除删减大量修饰性、解释性的语句而保留结论性的语句外,还将冗长的文字说明转换为清晰直观的数据对比,突出科学学习中“事实证据”的重要性;删去方便面健康吃法的总结,转为考察学生读完文章后自行总结,并在最后一问以不定项选择的形式考察;保留在不同条件下,储藏天数与过氧化值的关系的折线统计图,使得阅读素材呈现方式多元化。前三问为原文信息的检索与摘录,只停留在直接获取信息阶段的层面;第四问“方便面不开袋时,影响其过氧化值的因素”,要求学生根据折线图找出在不开袋时,哪些变量会影响曲线的走势而使得其过氧化值发生改变,这是对曲线图含义的一种解释;最后一问的C选项“包装袋破损会缩短保质期”,需要学生关注折线图中常温开袋时的曲线走势――随着储藏天数的增加,过氧化值迅速增加,再结合文字说明――“过氧化物是酸败过程的一种中间产物,会加速面饼的变质”,从而确定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是根据折线图趋势而做出的合理预测,突出科学学习中“逻辑思维”的重要性。2016年真题中没有出现2015年设置的开放题,和中学教科书的联系也不如2015年紧密,但却将重点转至学生能够读懂文本和简单图像并依据问题提炼整合关键词上,更加注重考察学生阅读后的理解能力,也更加彰显试题关注语言素养与科学素养的融合。

2 科学阅读概念界定

科学阅读是通过阅读蕴含科学知识与科学概念的文本,包括科学教材、科普读物、科学新闻、科学史实等来使学习者获取并掌握科学知识与概念,达到拓展科学视野、建构科学观念的目的。科学阅读不限于科普阅读――科普文本更适合面向大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之用,来源于非正式学习领域的媒体资源,但是可以在正式课堂加以借鉴应用。学生需要从教科书和其他科学文本中学习,不能只靠教师说明和强记讲义。因此,美国共同核心课程(Common Core Course)的科学实践,包括信息阅读和信息评估,并且美国中小学的教科书还包含大量的科学阅读指导。科学阅读的重点,以逻辑推理和知识应用为主,有别于文学的夸张特性。例如科学文本中的比喻,重点在运用比喻说明现象和道理,因而以明喻为主[4]。

中考化学试卷上的科学阅读,选材顾及初三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基础,主要关注专业性不强的科普素材,也因学科限制主要围绕化学主题展开设问;科学阅读与文学阅读联系紧密而又异于传统语文阅读的文学鉴赏,蕴含丰富的专业名词和学科概念但不像常规化学试题那样直奔知识点考查,可有效培养并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科普阅读试题分析

3.1 样本选择

此次笔者对2016年北京市16个区的共计27道初中化学一模、二模科普阅读理解题进行分类整理与综合分析。

3.2 试题分析维度

3.2.1 阅读字数

以50字为一组距,对这27份化学科普阅读理解文章的纯文本字数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图。

据此图表易于发现,该类试题篇幅多于300~700字之间,共计23篇,占比85.2%,这其中又以450~650字居多。字词作为阅读最基本的单元,字数的多少与词汇的难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文本阅读速度,影响学生整体考试进程。科普阅读理解文章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故和一般语文阅读文本结构差异较大,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专业词汇或学术性表达的语段比例大大提高,难免造成中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速度比阅读常规语文现代文速度(每分钟不少于500字)[5]稍慢一些。台湾学者研究发现――中学生统一阅读科学文本《温度与热》的高词汇密度(词汇密度指平均每一句负载的“内容词”个数)的文本要比阅读低词汇密度的文本及传统文本花费时间都要长[6],也证明了此点。但较一般期刊科学文本动辄数千字来说,化学试卷中的科普阅读理解文章字数相对较少,且多采取文字图表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快速阅读,对其整体考试节奏影响不大。

3.2.2 阅读取材

化学科普阅读理解文章多为说明文体,兼具作者角度的评论或个人意见,其取材广泛。笔者按生活应用、教材延伸、科技前沿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分析表1可知,命题人更倾向于选择生活应用的命题文本,可能是因为化学学科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又与教材各个章节关系密切,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尤其是在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的九年级阶段,选取平时耳濡目染的生活素材,有助于降低文章阅读难度,从而在问题环节时避免单纯地考察知识的识记。

教材延伸文本数量次之,基于拓展阅读和知识基础设问,既有思路的发散,又体现主题紧扣教材,不至于使考生面对新情境无从下手。仅少量文章取自新颖的科技前沿,这类文章固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高新科学世界的探索欲望,但很大程度上远离化学启蒙阶段的教学内容,如果文本中存在较多新颖的W术名词,九年级学生阅读文章时就会面临较大困难。

3.2.3 呈现方式

由于此类试题出现在北京中考化学试卷上,直接限定了其承载媒介(纸质)与阅读环境(个人单独阅读),故此处只对试题的呈现方式差异进行探讨。

文章的呈现方式隶属于外部表征这个概念。心理学研究将表征划分为内部、外部两个维度,其中,Eysenck等人[7]提出命题表征和类比表征可以归为内部表征,语言表征和图形表征(图表和图片)可以看作是外部表征。邓铸等人[8]在研究中指出命题、图式、神经网络和其他类型的知识或结构是内部表征的主要形式;文字、图表、图形和照片等是外部表征的主要形式。

借鉴心理学对问题外部表征的研究,笔者对此次科学阅读的主要呈现方式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如表2所示的结果。

由此可见,该类试题呈现方式多样,不同文章各有不同,且多由两种及以上的呈现方式组合而成,其具体呈现方式一般由文本主题决定。譬如,单纯文字描述的科普文章,其抽象程度相对高,科学概念表现形式单一;配合图片的科普文章,更加形象化,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图表则是抽象文字的具体形象转化或补充,对于数据的阅读分析彰显理科特色,一定程度上使得阅读理解深化。

3.2.4 考察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 2020年)》[9]提出“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评价就是能力考查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这种能力具体反映在化学学科上,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外,就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的“科学探究”部分了。但化学科普阅读理解题又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探究题不同,它更侧重对学生阅读素养及科学素养的综合考查。PISA2018[10]中,阅读素养能力被定义为:理解、使用、评估、反思和参与文本,从而实现目标、发展知识潜力、参与社会生活;PISA2015[11]中,科学素养被定义为:作为一个有反思意识的公民能够参与讨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提出科学见解的能力。并进一步解读为:“科学地解释现象”、“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这三种主要的科学能力。

参考这些不同能力考查的分类标准以及北京中考科普阅读理解题分类,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考查的能力:访问和检索文本内容能力,整合和解释文本信息能力,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解释数据和证据能力,反思和提出见解能力,课本核心知识运用能力。

按此能力考查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笔者得到如表3所示结果。

据此统计结果,不难发现,化学科普阅读理解题较传统的以知识考查为本位的化学测试题已经有所突破,较多地体现了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且出现一题考查多种能力的现象。经比对发现,这些试题编制时一定程度上借鉴了PISA素养测评中的试题,但也看出北京各区模拟题中科普阅读理解题主要关注(有87%)访问和检索文本内容能力、整合和解释文本信息能力和课本核心知识运用能力等。名为理解,实则停留在信息的提取与整合、课本核心知识的回顾重现,缺少学生深入思考的过程,尤其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考查,命题开放度限制在一些低阶思维的设问,这与PISA阅读、科学测试中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毕竟PISA测评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性素养测评,具有完整的测评体系,是为了评估一个地区现有教育水平并预测日后教育走向的。而北京中考科普阅读理解在中考新政策的过渡时期开始涌现,题目可初步体现能力考查,但限于中考不只是高中选拔性测试还具有结业评估的功能,且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才有一年化学学习基础,所以目前命题受到限制,阅读文章后具体题目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远不及PISA试题程度高,这有待在未来命题研究中改善,以便于更好地指挥一线教学。

4 研究启示

4.1 科学素养建构,要求情境中的科学学习

科学阅读离不开情境。阅读大多在某种场合为了一定意图而发生,读者总是在某一特定情境中进行阅读活动[12];PISA无论是阅读素养还是科学素养,测试的考题向来以“情境化”为特色,每一道题都是一个蕴含多种科学知识的情境,需要学生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化学科普阅读理解文章由一个或多个情境组成,设置问题多考察学生阅读文章后对情境的理解、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在化学教育中提供给学生课外阅读文本,学生处理丰富多彩的文本,也不妨是一种基于情境的学习。

4.2 命题给教学的启示不是教如何解题,而是教如何阅读和思考

PISA2015非常关注学生思考能力,期待每个人能够“像科W家那样思考”:能够判断证据,并且根据这些实际的证据得出结论;理解当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发现,科学的“真理”也可能会随时间而改变。虽然对于化学学科学习来说,这些思考、论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实验中的发现,但是亦可在阅读、写作等语言活动中得以强化。科学阅读不止强调语文阅读中对文字、文意和推论的理解,更在其中传播科学知识、阐明科学原理、渗透科学方法。

不过,我国学生在阅读时向来注重信息的识别与提取、文本的理解与分析,并不擅长文意的反思与评价。此外,在被海量信息包围的当今时代,学生如何通过阅读配合科学实践,去理性地寻找和判别证据,从而得出结论并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科学教育的关键。科学阅读的教学意义还在于引导学生面对如今良莠不齐的媒体信息,如何辨别鱼龙混杂的伪科学[13]。中考命题有待于提供这种社会性科学议题素材,来引导化学日常教学中通过科学阅读训练反思、批判和论证能力,这之后学生才可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4.3 科学阅读可先关注教材的深度理解

科学阅读途径多样,来源广泛,但教材始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首要阅读文本,故对教材的深度理解显得尤为重要。教材的深度理解是将书中文本的文字表征深入到文本内部的逻辑、文化现象和思想情感,从对文本的字义理解到对文本的比较与评价,反思与运用。故深度理解绝不是指理解的难度和复杂性,而是指学生理解的丰富性和完整性[14]。

化学教材中诸如“资料卡”、“拓展视野”、“科学史话”等常见的拓展性栏目均可用作深度理解的阅读素材。目前一线教师面对这些拓展性栏目,或漠视或将其中的知识当做教学目标,鲜有深入分析这些阅读对象与核心知识间的关系并认识其功能――也就不能对教材做出深度理解。有国内学者整理部分理科必修教材,抽出其中的拓展性内容,并分析它们在核心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为核心知识学习作支持;解释核心知识;拓展核心知识[15]。虽然这些拓展性内容因超出课程标准内容而不宜作为课堂重点知识讲解,也不能因其多以长阅读文本形式出现而将其作为简单阅读材料,却可以借助科学阅读这一途径促进核心知识的获取,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对科学情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Michaels. Relationships and Convergences Found in 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 Mathematics (Practices),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 ELA/Literacy*(Student portraits), and 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Practices) [EB/OL]. http:/// pdfs/ngss/ExplanationOfVennDiagram.pdf2016-09-05.

[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公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EB/OL]. http:///bei_jing/dongtai/201604/t20160407_1384379.shtml. 2016-04-07/2016-09-05.

[3]渊琳.方便面的健康吃法[J].大众科学,2013,(7):48~49.

[4]黄茂在,吴敏而.科学素养与课程统整[EB/OL]. http://pulse.naer.edu.tw/Home/Content/8f7d5cbe-4b01-43b7-96c2-eb7a03725c77. 2016-06/2016-12-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6]翁育诚.以蕴含序列与词汇密度两种结构探讨科学课文结构与阅读理解的关系――以温度与热为例[D].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78.

[7] M. W.艾森克,M. T.基恩.认知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47~472,519~554.

[8]邓铸,余嘉元.问题解决中对问题的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J].心理学动态,2001,(3):193~200.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10][12] OECD. PISA 2018 Draft Analytical Frameworks[EB/OL]. https:///pisa/data/PISA-2018-draftframeworks.pdf. 2016-05/2016-12-20.

[11] OECD. PISA 2015 Draft Science Framework [EB/ OL]. http:///pisa/pisaproducts/Draft%20 PISA%202015%20Science%20Framework%20.pdf. 2013-03/2016-12-20.

[13]包宇璐,陈凯,龙琪.对科学阅读的研究与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6,(23):88~91.

[14]伍远岳,伍彪支.基于理解能力表现标准的深度理解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3,(8):76~80.

科普文章读后感篇4

关键词:语文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命题趋势 解题技巧

一、引言

我国普通学校招生的主要方式是考试,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制度。在中学教学中,中考、高考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它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影响着中学的教学方向。语文作为高考的一部分,指导着语文教学的方向。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试题的重要部分,对现代文阅读的研究能促进语文内容与形式的科学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阅读教学。

笔者主要以2010年的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为例,从内容和形式、解题方法、意义等方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进行了分析。

二、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内容的分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包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社会科学类文章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文章,此类文章一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语言简洁,表达准确,涉及领域广泛。自然科学类文章是涉及自然科学及技术研究的论文,这类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但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背景,给考生阅读带来一定难度。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材最大的特点是新,即紧跟时代,关注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

三、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形式的分析

研究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不仅要研究它的内容还要研究它的形式。从题型上来看,纵观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主要以选择题为考查题型,如2010年全国卷、山东卷、辽宁卷、安徽卷等;还有一些地区的试题包括主观题,如2010年湖北卷第7题,广东卷第14、15题填空题。从题量上来看,从近十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量相对稳定,变化不大。

四、语文论述类文本的命题依据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不仅要测出考生已具备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也要测出学生是否具备大学需要的阅读能力,这就决定了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必须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语文教材为依据。 转贴于

1.课程标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做了以下具体要求: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实效,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2.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4.了解语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简况。

2.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决定了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下面以2010年的山东考试说明和山东的语文高考试卷为例,分析考试说明与高考语文阅读的关系。2010年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第一卷中现代文阅读9分,第二卷中现代文阅读为选做题,18分,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题目。其中第一卷中的现代文阅读为论述类文本阅读。

3.语文教材。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教材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从近十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来看,2001年至2004年论述类文本阅读总分为12分,从2005年到2010年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总分为9分。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在全卷中的比重与同期现代文在教科书中的比重大体一致,相对稳定,变化不大。

五、结束语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对高考语文做出分析和研究,尤其是新课程标准颁布后,人们对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当然,对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研究还在摸索中前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高考语文现代文命题会越来越科学,从而能更好地指导中学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兆鹏 大学直通车高效复习方略[J].济南:济南出版社,2008(03)。

[2]王兆鹏 专项突破大讲堂——现代文小阅读[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6。

[3]徐殿东 用理性的逻辑分析。

[4]张树强 高考社科类现代文阅读技法指津[J].新校园:学习版,2011年第三期。

[5]冯建波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文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四期。

[6]刘国志 巧借题干信息,提高答题效率[J].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3期。

[7]王浩瀚 能力立意,彰显经典: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简评[J].现代教育(济南),2010年第三期。

科普文章读后感篇5

近年来,我一直在郊区普通中学高中部任教英语,普通中学的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有一种恐惧心理,阅读理解的失分率较高。阅读能力人人皆有,但阅读水平高低不一,有的学生尽管读了一些文章,做了许多理解题,但阅读能力仍不见提高,语言水平低当然是一个主要原因,因为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就谈不上阅读能力,但是除了词汇、语法、句型结构这些语言因素外,影响阅读理解的还有一些非语言知识因素,如:识记、推理、判断、归纳、评价能力,以及背景知识的多少等等。而普通中学的学生就缺乏这些能力,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  尽早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需要经过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逐渐提高。那种认为高一、高二先打好基础知识,等到高三再突击抓阅读训练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学生进入高一后,教师就要制定计划,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训练。古人治学有句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道出了语言实践量大所起的积极作用。学汉语可以如此,学英语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从高一起就经常选一些难易适中,幽默有趣的小故事或科普读物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要求他们在5分钟左右做好一小篇短文练习,并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练习上记下所用的时间。每周在课内进行定时测验,同时还经常组织百字竞赛活动等。学生阅读量日夜扩大,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加大,阅读能力也就 自然 而然地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  立足课本,强化课文整体理解教学 

我认为,课文是最好的阅读材料,须充分利用。学习课文时,我们应当把课文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即进行整体理解教学,整体理解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安排预习课文时让学生找出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或对文章的论点、论据、人物事件,作者的褒贬态度等要弄清楚,要注意作者的弦外之音,对文章的评价分析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文章中任何一个句子都不能孤立地去理解而应与文章的中心与主题联系起来,切忌捕风捉影,不着边际,课内还讲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课后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和背诵课文,培养语感,语感是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敏感的反应,是语言训练的熟悉程度,同时我们还进行朗读课文竞赛,充分调动了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就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精选材料、广泛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适度 

近年来高考试题阅读部分除了逐步加大难度之外,在能力的考点上更注重实际掌握 英文 的能力,如:报刊新闻、广告、告示文章等,从趣味性故事到 计算 机信息产业、基因工程、 网络 教育、社科类和科普文章等无所不有。因此我们要精选材料,广泛阅读。所谓精选,首先要考虑材料的难度,一般情况下,阅读材料应略浅于所学的课文内容,生词量不要太多,如果生词太多,内容太深读起来困难重重,索然无味,学生就会望文兴叹,这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其次要做的四新,即:内容新,不落俗套:题材新,要广泛天文地理、 政治 经济 、风土人情、人物传奇、新闻报道 旅游 杂记、科普知识无数不包;体裁新,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 论文 面面俱到;问题新,对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领域,要构思新颖,设疑巧妙,以求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在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而且使学生阅读范畴读物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常言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能巩固已学的词汇、语法知识,能接触更多的语言信息,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1 快速阅读是综合运用阅读技巧,在快速阅读时通过逻辑思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整个快速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思想,让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因此要养成视读的能力,既用眼睛扫描文章内容,按意群、词组理解句子的意识,不要朗读或默写,不要逐句读,不要用指头或铅笔点着读,不要随时到回去重读,不要边读边和别人说话,如果念的很慢,一词一词地读,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念完全文还是很茫然,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文章讲什么,所以现在的 英语 测试都有一个阅读速度的要求。 

4.2 要一口气将整篇文章读完,要边读边记有关重要内容,尽量减少回读次数。注意力应放在整篇文章上不要过多地考虑每个词或短语的意思,如果遇到与信息无关的生词要跳过,不要在这些词上过多地去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如遇到与信息有关的生词,要尽量根据上下文关系或构词法知识去猜测其含义,最好不要查阅字典或 参考 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5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解题能力 

在文章结构上寻找快速阅读的突破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既快速又正确的解题技巧。说明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 论文 的结构是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应用文比如新闻评述,叙述事实,引用别人的评论来分析论述得出结论。阅读时重点放在主要内容和线索句子上,必须要看懂的是作者在说什么,作者的态度任何,切忌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意愿,全面分析考虑所给全部相关信息仔细揣摩作者思路,同时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也很重要,因为最后一句往往是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这样对提高判断推理题的正确率很有帮助。对猜测词义题,学生要仔细阅读划线部分词语或句子的上下文,通过定义解释,同义词、反义词或同位、同等关系,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去猜测,发现合乎相关意义的选项。 

科普文章读后感篇6

语文: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

首先,2019年语文考纲的字词表述有略微调整,在考核目标中,两处提到“根据普通高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一指导思想,2018年仅表述为“文化素质的要求”,这表明2019年高考将强化“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和对理性逻辑思维的考查。

其次,试卷设题顺序有变化。在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将现代文阅读从2018年的顺序——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为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最后,考纲里题型示例有所变化,有增删,但没有什么较大影响。

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注重对文本整体阅读、篇章结构梳理、内容要点的概括和表达技巧的掌握等。对写作来说,实用类文本的重要性提升,更加强调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键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建议考生应广泛阅读,除了文艺随笔外,还应阅读一些小论文、时事评论等,反映当下变化成就类、传统文化类等都要涉猎,还要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一、强调理性思维的正确性

上述解读以“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为标题,突显了2019年语文高考的重心。最近十多年,我们在语文教学领域见得多的是阅读体验、体悟、经验等富有感性色彩的语词,乍一看“理性思维”,中小学语文教师可能会有些不习惯。

强调语文的理性思维是非常正确的,是对语言及文章本质特征的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清晰明确的语言(包括书面语言)表达;语言和文章是思维活动的外部显现,包括那些极具抒情性的文学作品也都是受制于理性思维的,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互作用的产物。但是最近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都特别强调对语言文章的感性体验与积累,贬低、忽视甚至否定语文教学中的理性元素和理性思维。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对“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领会并解读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筛選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整合归纳”等理性思维元素的强调,真让人有久违之感。

事实上,无论是否明确强调,在任何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不可能没有或者完全避开理性思维,否则,语文教学就必然含混,或天马行空地解析一番,或情绪高昂地朗读几遍,学生却恍恍惚惚,难以理解实质内容。

逻辑思维是在专门指导下,经过长期训练而逐步发展的,让学生在高考前“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的。当下,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表现在语文学习及语文问题的分析解决中,还表现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这类需要高度理性思维的学科学习中,以及其他人文学科(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的学习中。理性思维缺失带来的恶果是,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缺乏发现真理、探究真理的正确思路乃至兴趣和热情。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发出了教学改革重视理性思维的信号,这应该是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和情感共同决定语言文章内涵”这一本质的重要一步。

二、鉴赏评价与理性思维并非是对立的

很遗憾的是,上述解读认为“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这句话看似没有什么毛病,但其中不恰当的用词会引起理解偏颇和错误传言。

“不要单纯关注”的说法,其背后是将审美与理性思维相对立,这是对审美或鉴赏评价的严重误解,是中国长期以来缺乏美育(现在的音乐、美术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实施都远远不能完成美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就是重视感性积累和大量阅读。教学中,教师似乎不乏说“美”字,会使用一连串的审美形容词,但事实上,可能对什么是美,什么是语言文学之美,乃至什么是视觉艺术之美(美术之美)、什么是听觉艺术之美(音乐之美)等都不甚了了。于是,教师只会采用当下流行的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并没有真正进行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教育,学生也并没有真正学会鉴赏语言文学之美的方法,普遍严重缺乏关于语言文学的审美鉴赏评价能力。师生都不知道什么是美,师生都缺乏审美与人文素养,是因为我们缺乏真正的美育,包括真正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评价教育已经太久。

美是整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内在逻辑与外在形式的有机匹配(关系与结构),且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美感体验)的那些事物[1]。通常我们会用这样一些词汇来表述美:形象、生动、清新、优雅、壮阔、新颖、自由、经典、时尚、创新等等。这些词汇,既用以表述外在形式的美,也表现内在逻辑的美,例如科学符号及图像的形式形象、生动、新颖,公式及模型的简约,概念和定律精要、内涵丰富等。语言文章知识精准,结构精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等,都是对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性与外在表现形式的审美和鉴赏。

21世纪初,作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宣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的提法,后来不知何时起就演变成了要“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等说法,这使得学校教学,尤其小学教学普遍回避知识、回避概念,偏重经验和体验,并使教学出现了形式化倾向。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是传播知识和真理的场所,不是讲不讲知识的问题,而是如何讲知识的问题。理性思维是伴随严谨的知识教学和学习过程而发展起来的,是人脑的一种独特的信息加工能力。没有认真且透彻的知识学习,根本无从获得理性思维能力,没有知识尤其是系统知识支撑的“理性思维训练”是不可能且不存在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普遍不高,与这些年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的教学不无关系。

正如没有知识和理性思维的高水平教学,包括语文和所有学科的高水平教学,是不存在的;与理性思维对立的所谓审美鉴赏教学,包括语文、音乐、美术和所有学科的审美鉴赏教学,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力求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的统一

2019年高考大纲有如下内容: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总纲)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文)

语文考查的六种能力,其中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四种能力,都直接与理性思维有关,甚至就是理性思维的完整过程;而鉴赏评价,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力。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欣赏。欣赏比较随心随意,只要自己觉得美,有美感体验即可;鉴赏之“鉴”,强调基于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客观标准,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基础上,带有理性色彩的审美、鉴别、判断与表达的活动,而这才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美,不仅是外在“花花绿绿”的辞藻,更重要的是内在逻辑形象生动的外显。严谨简明的理性思维,就是理性美,是审美的内在骨力。这是审美鉴赏评价所不可或缺的,我们以前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美,这是不应该的,应当全力纠正。总之,高考六种语文能力其实就涵盖了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两种活动的逻辑统一的精华。

2019年高考大纲“总纲”强调“以德树人”的价值取向,结合语文考纲中注重理性思维和鉴赏评价考查的内容,总的来看,这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2019年高考大纲更全面的立意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最终达成“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之目的,我们看到了国家教育方针终于再次回归“德智体美劳”,并力求在高考大纲中实现国家对教育的坚定主张。

四、明确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学科教学的目标指向及内容选择,包括理性思维和审美鉴赏等能力的考核与培养,一方面是高考、中考命题的指挥棒;另一方面,所有这一切都必须落实到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实现;且只有落实到精心、精准、精美的审美化教学中,才能高质量地实现。

其实,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都有几个单元或板块专门讲有关逻辑的知识。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将这些逻辑知识的教学与花费了大量力气去做的阅读分析以及群文阅读等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笔者听过不少语文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感觉都似是而非、不得要义。关于逻辑知识的教学本身就严重缺乏逻辑理性思维,这说明教师没有太理解逻辑与语言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对什么是逻辑也深感困惑。当然,这种忽视理性思维,重视感性积累、体验、体悟的语文教学,与真正的审美鉴赏评价,也相去甚远。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突出对理性思维的考查,是对今天大学生理性思维,尤其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各种专业性语言表达理性思维都严重缺乏的反省,由此,也對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提出了加强理性思维培养的要求。小学语文是系统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起点和重要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鉴赏力和理性思维力的培养,更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显然,这也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多进行理性思维训练”就能解决的。语文教师自身具备理性思维力与审美鉴赏力,并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具备通过语文知识传授和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审美鉴赏力的方法与能力,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以此类推,要实现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评价能力(审美与人文素养),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热爱劳动等素质的协调发展,前提也是教师首先具备这样的全面素质和教育教学实施能力。

科普文章读后感篇7

关键词 书评 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推广

分类号 G250

图书馆在其发展中形成了图书馆特有的文化,即具有自身特征的思想、意识、观念和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行为模式[1]。在全社会普及图书馆文化对图书馆工作宣传和全民阅读的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对于图书馆来讲,宣传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宣传手段上,可以借助宣传窗、宣传册、报刊、图书、电视、电台和网络等方式或采用展览、讲座等活动;在宣传内容上,除对图书馆服务理念、馆藏建设和服务方式进行宣传之外,对图书馆历史和文化的普及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央视《百家讲坛》的热播促生了“国学热”和“历史热”,相关内容通俗性读物的系列出版使一些原本冷僻的传统经典和历史事件被大众所熟知。这为图书馆文化普及提供一种借鉴,即通过对图书馆史的通俗解读普及图书馆文化,进而实现图书馆形象重塑和读者回归。《去图书馆约会》就是这样一本著作。该书作者蔡家园是《文艺新观察》常务副主编,这本书是他“书香系列”三部曲的第三部。从第一部《活色生香:文学经典插图考》,第二部《书之书》,到第三部《去图书馆约会》,作者沿着“书―书目―图书馆”的逻辑,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与读者分享自己“阅读之美”的理念。全书分为17章,多方位描述了东西方图书馆发展史,同时收录了一些与图书馆有关的文化事件以及作者对图书馆命运的思考。所有章节都围绕“图书馆”这一主题,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通读全书,作者试图以一种随性的笔调把厚重的图书馆史讲得有趣。内容丰富而细致;同时,行文上切入点的选择和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又充分照顾到本书的可读性。作者是一个爱书人,在该书序言中,作者以“我的理想图书馆”为题描述了自己的“图书馆之梦”。作者笔下的图书馆更像是“情人眼中的西施”,而非“镜子中的影像”。感情的投入和行文上的灵动不免对内容的严谨性造成影响。但整体而言,该书仍值得一读。

首先,本书的选题内容和写作角度在国内同类著作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书中既有对图书馆发展历程的整体性描述,同时更注重各章内容的独立性和可读性。该书第一章“图书馆死亡了”,以亚历山大图书馆“建立―毁灭―重建”过程为例,描述了图书馆通过保存知识对抗时间,在对抗中毁灭然后新生的普罗米修斯般的命运;“‘世界的’与‘人人的’”则通过东西方图书馆发展史的整体性描述,展示图书馆从私有(皇家所有)到开放、共享的社会化、国际化过程;“乌托邦图书馆”描述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命运;“灵魂的药房”回顾了修道院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在“为每一片树叶制定秩序”一章中,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对图书馆分类法的演变进行概述。同时,作者从东西方“书厄”讲起,从火、水、偷书贼和虫害四个角度分析了图书保存中的主要隐患。书中对图书馆专项内容的介绍也独辟蹊径,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私人图书馆、图书馆员与藏书家以及图书馆建筑为独立章节进行专题介绍。作为爱书人,作者在书中满怀感触地描述了博尔赫斯的生平,并把拿破仑和希特勒作为“超级书痴”的代表收入书中。另外,作者还把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中对图书馆的表述进行汇总。本书的最后是对在图书馆中发生的浪漫爱情故事进行采集,并将该章取了一个与书名相呼应的名字――“来场小清新恋爱”。

第二,本书的体例安排和写作风格也比较独特,力求以轻松、感性的语言描述厚重的图书馆史。在体例安排上,作者摒弃了传统学术型著作按地区、时间或图书馆类型等体例行文的方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人物、事件和格言为切入点,使整本书结构灵活而有吸引力。写作语言注重通俗和优美,对专业术语尽量做通俗化描述。一方面,选择优美的短句作为各章的标题。如“为每一片树叶制定秩序”、“凝固的风景”、“在牛顿的座位上读书”和“天堂存在的证据”等,这些短句作为各章的标题既点名主旨又形象生动。另一方面是对每一章的结构化处理。在每章开始作者都会设立单独自然段,以名人对图书馆的经典论述为核心内容来表明作者对该部分内容的态度。如在“图书馆死亡了”一章,作者引用博尔赫斯的名言论述“书便是记忆”的主题;在“‘世界的’与‘人人的’”一章中则引用了鲁夫斯的话来强调“图书馆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重心。”在每章的最后,作者会用散文般的语言进行总结。这时候,作者会表现出一个爱书者对图书馆的感情来,文字感性而耐人回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该书对图书馆文化普及带来的启发。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阅读的冲击和对图书馆功利化的考量使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受到忽视,这是造成图书馆文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尽管我国图书馆事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图书馆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认同和践行还有待时日。通过阅读本书,普通读者可以对东西方图书馆发展历程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了解,特别是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备受关注的背景下,书中所体现的图书馆人文关怀对图书馆宣传大有裨益。具体而言阅读价值有三点。

一是感受东西方图书馆发展脉络。作为图书馆文化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作者是文化类杂志的主编,使其更多把图书馆放在整个文化背景下去考量。这种浓厚的人文情怀贯穿全书,使其摆脱学术著作的束缚,更容易感染普通读者。在描述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命运时,作者写道:“并非所有人都愿意通过冰冷的机器与世界交流”“图书馆不是一个冰冷的沉默者,它千百年聚集的火焰将温暖和照亮每一个到来者。这里才是人类的家园”(本书第25页);对于我国图书馆事业,作者指出,“在倡导建设公民社会的今天,平等的阅读权是公民不可忽视的重要权利之一。在走向这个目标的路上,中国的图书馆跋涉了将近三千年”(本书第49页)。书中这样的表述还很多,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引起共鸣。

二是对图书馆文化普及和宣传推广工作的启发。同一般研究性著作不同,本书是一本图书馆文化通俗读物。书中对图书馆的描述是基于作者对书的热爱和对图书馆的向往。在书中作者刻意将图书馆诗化,从而营造一种庄严温馨的文化氛围,以唤醒社会对阅读文化的回归。书中把图书馆比喻为神奇的陈列大厅,把书比喻为沉睡的精灵,打开一本书就是将一个精灵唤醒(书的封面);把图书馆员比喻为“精灵”的痴心守护者,并结合实例详述图书馆员的作用(本书第115-123页);把图书分类比喻为“为每一片树叶制定秩序”(本书第51页)。这种写作手法使图书馆的价值和工作内容具体而生动,更容易被普通读者理解并接受,拓展了图书馆文化宣传的语言和思维。

科普文章读后感篇8

   科普书物读后感    我最喜欢看传记,因为它可以让我汲取伟人、英雄的经验,来开辟自己的人生道路,或者沿着传主的足迹为自己设定高远的奋斗目标。

   牛顿: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

   牛顿是一个早产儿,生下来的时候非常小,体重只有三磅多重,许多人认为他活不了多久。他的父亲在他还没出生时就去世了,母亲也在他四岁的时候改嫁了,他只好和外婆住在一起,家里非常穷。

   牛顿从小就展现出了他的创造才华。他在小学的时候就成功地制造出了马车和日晷仪,在上中学的时候又成功地制造出了风车和水钟,别人都认为牛顿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久,牛顿考上了剑桥大学,他废寝忘食的学习,可是斯托丽出嫁、母亲去世、学术的争论以及恶毒的攻击,让牛顿几乎崩溃。这时候,巴罗教授、波义耳教授以及家人都给与牛顿情感上的支持,才是牛顿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中去。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中……

   牛顿学习生活条件这么差,还非常努力地去学习,再想想我们,学习条件这么好,父母每天给我们准备着好吃的、好喝的,有的父母甚至拿高价让我们去读好学校。就这样,有的学生还不好好学习,跟牛顿相比,我们实在差得太远。

   我们不要辜负家长对我们的期望,好好努力吧!

   科普书物读后感

   作为一名小学生,平时多阅读一些科普书对于我们的思维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今天,我就看了一本科普读物《学生探索百科全书》。

   《学生探索百科全书》是一本很厚的书,其中包含了三大内容:自然探索、科学研究、历史回顾。我们知道人类是生活在自然界的,而自然界是很神秘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很多深奥的道理。人类目前的科学进步仅仅只是解开了大自然奥秘的冰山一角,因此人类必须不断探索自然,从自然当中了解奥秘,才能增进人类的智慧。

   其次《学生探索百科全书》还告诉我们应该科学研究,其中也举例了很多科学实验的步骤,并且阐明科学实验是验证理论的最好方式。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实验也是检验科学理论的唯一途径。

   再有就历史回顾了,《学生探索百科全书》向读者指明了人类就是应该不断回顾历史,从历史当中吸取经验教训,如此人类才能向前发展。

   总的来说,我们小学生平时应该多抽出时间来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增进我们的学识,促成我们的发展。

   科普书物读后感

   20xx年9月25日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出征遨游太空,在漫无边际的太空上演伟大和神奇,这是中华民族实力的展示,也是中国人民向世界的又一个宣告……兴奋之余,总有许多疑惑萦绕心头。例如:为什么不能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完成科学实验,非要带到遥远的太空上去进行,我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在茫茫的太空里有四项特别优良的天然条件:绝对没有空气,绝对没有污染,零下270度的低温条件以及不受任何地球引力的干扰。尤其是第四项条件,它在地面上的任何实验室里都是绝不可能做到的。航天飞机是在太空里飞行,是一个动态过程。把实验带到航天飞机上去做或者带到遥远的太空上去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让实验在与地面上完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就有可能创造出全新的科学奇迹。最吸引人的要数在太空科学试验全新的生产加工方法:冶炼新的合金材料、各种新材料的焊接、制造质地绝对纯净的玻璃、提炼合成新的化学药物等……看完整篇科普文章资料,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

   我想: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是为将来去揭开一道道深邃、神秘的科学难题,去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去引领一个新的科学时代!

   科普书物读后感

   《情感读本》中的文学是一种鸡尾酒,是一种情趣,是别有洞天的生活,是情与物的交融,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喜欢她并不是为了卖弄,追求她并不等于谋利,她只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佐料。

   这是一种集智慧、思维品质乃至人格道义于一体,阅读她,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应当抛弃抹煞个性的模式化,弘扬个性,努力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当再次打开《情感读本》之门,前面就是一片风景美丽、令人陶醉的园林,一颗满怀激情的心,漫步其中,我们定会如痴如醉,思绪也就活跃了,心也会飞起来,情感也会得以释放。

   《情感读本》的魅力在于的许多文章让去深思,让人感动,让人突然间顿悟某种观念,让人读后久久消不散淡淡的温情和回味。

   这样的杂志让我充实。那些在我生活里喧嚣一时的东西只满足我一时间的阅读欲望,打发某段寂寞的时间。过后除了疲惫,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有时,甚至在看过之后,只是一种更深的空虚。《情感读本》总是能带给我安定,平和和丰富。感激它曾给我带来的启发,感谢它曾为我解开的人生路上的某些困惑!

   是你给予我一双翅膀,让我在浩瀚的书海中尽情翱翔;是你净化了我的心灵,让我心中充满了爱;是你嘱咐,你慰你,你的鼓励,让我从人生的低谷走了出来。

   你一次次触动我那情感的末梢神经,一次次被你的话语模糊了我的眼睛。是你陪我走过了春、夏、秋、冬,品尝了酸甜苦辣。是你把落入黑暗中的我引导了出来,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光明和美好。

   这个暑假我读了《宇宙空间里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比如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彗星,俗称扫泏星,它由慧头和慧尾组成,其中慧头又由慧核和慧发组成。彗核的直径约有10千米,他周围庞大的气团为慧发,慧发的直径有几万到几十万千米。慧尾则更长,可达数亿千米。

   我还知道太阳为什么能发光发热?这是因为太阳是一颗恒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这个大气体球时时刻刻都在释放者大量的光和热。地球正是因为有了太阳的照耀,才有了温暖和光明,才有了生命。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也为1500万摄氏度。这是由于太阳内部进行着剧烈的原子反应。太阳由70多种元素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太阳内部温度高、压力大,这就是那里的情原子核相互作用,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

   不同的是,火星上的一年是687天,是地球一年的1.9倍。与地球一样火星上也有大气。

上一篇:皮肤补水小妙招范文 下一篇:神话故事哪吒闹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