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格言范文

时间:2023-11-12 10:16:42

关于生命的格言篇1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关于生命的格言篇2

关键词: 格语法 菲尔墨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语义关系

1.格语法的来源

格语法(Case Grammar) 是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C.J.Fillmore)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来的着重探讨句法结构与语义之间关系的一种语法理论和语义学理论。其先后在其主要著作《关于现代的格理论》(Toward a Modern Theory of Case,1966)、《“格”辩》(The Case for Case,1968)、《“格”辩再议》(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1977)中阐述了他的理论,其中的《“格”辩》是代表性论文。他认为用各类格框架分析句法结构要比乔姆斯基的转换规则方便精密得多。菲尔墨以上这些系列论文形成了一个语法学派,即所谓格语法,它实际上是转换生成语法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

2.格的含义

在传统语法中,“格”是指某些屈折语法中用于表示词间语法关系的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这种格必定有显性的形态标记,即以表层的词形变化为依据。简言之,格语法就是研究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的语法。按照格语法的基本观点,对语言符号的研究分三个层次,即句法层(研究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层(研究语言符号和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用层(研究语言符号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而格语法正是在句子的语义层上进行研究。传统语言学中的格只是表层格,其形式标志是词尾变化或者词干音变,这是某些屈折语的特有现象。格语法中的“格”是“深层格”,它是句子中体词(名词、代词等) 和谓词(动词、形容词等)之间的及物性关系(transitivity),这些关系是语义关系,它是一切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格是在底层结构中依据名词与动词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来确定的,这种关系一经确定就固定不变,不管它们经过什么转换操作,在表层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与动词形成什么语法关系,底层上的格与任何具体语言中的表层结构上的语法概念都没有对应关系。

3.格语法 (着重研究句子的语义平面)

格语法以功能关系为基础,试图通过揭示句子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及深层的格关系,对语义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菲尔墨的理论强调了表层结构的特殊性及深层结构的普遍性。菲尔墨认为,格语法和传统语法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格语法中的“格”和传统语法中的“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属于深层结构方面的“语义现象”,而后者则属于表层结构方面的“语法现象”。他的语义格与深层格框是“反映语言与客观世界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因此,动词的深层格框及其语义格不但适用于分析英语中的动词,而且也适用于分析所有的人类语言中的动词。在一个句子中,动词被认为处于中心位置。按照菲尔墨的观点,一个句子可由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构成,即SM+P。而命题P是动词及其相关的各种格,如果用V表示动词,用C1,,C2,C3,……Cn表示各种格,PV+ C1+ C2+C3+……Cn。格的描述方式为:格标(K)+名词短语(NP),符号表达式为:C=K+NP。其中格标K是引导名词短语和定义其与动词关系的介词,可有可无。

底层格的概念相当于人类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所作出的判断。菲尔墨在 1996 年认为命题中需用的格包括 6 种:(1) 施事格 (2)工具格 (3) 承受格/与格 (4)使成/役格 (5)方位格 (6)客体格。后来,他在语言分析时又加了一些格:(7)受益格 (8)源点格 (9)终点格 (10)伴随格。分别如下:

(1) 施事格(A=Agentive) 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能察觉到的典型的有生命的动作发出者。例如: He (A) laughed.

(2) 工具格(I=Instrumental)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或状态而言作为某种因素而牵涉到的无生命的力量或客体。例如: He cut the rope with a knife(I).

(3) 承受格/与格(E=Experiencer/D=Dative)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或状态所影响的有生命物。例如: Smith killed the policeman(E).

(4) 使成/役格(F=Factitive/R=Result)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产生的事物的名词或名词片语。例如: Tony built the shed (F). / Tony repaired the shed(非使成格)。

(5) 方位格(L=Locative) 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或状态的方位或空间方向,例如: He is in the house(L).

(6) 客体格/受格(O=Objective) 表示由名词所表示的无生命事物在动词确定的动作或状态中,其作用要由动词本身的意义来确定。例如: He bought a book (O).

(7) 受益格(B=Benefactive) 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为之服务的有生命的对象。例如: John sang a song for Mary(B).

(8) 源点格(S=Source)表示由动词确定的动作所作用到的事物的来源或发生位置变化过程中的起始位置。例如: John bought a book from Mary(S).

(9) 终点格(G=Goal) 表示由动词确定的动作所作用到的事物的终点或发生位置变化过程中的终端位置。例如: John sold a book to Mary(G).

(10) 伴随格(C=Commutative) 表示由动词确定的与施事者共同完成动作的伴随者。例如: John sang a song with Mary(C).

4.使用格语法进行语言分析:格框架约束分析技术

4.1分析结果可以使用“格框架”来表示。

在格框架中,不仅可以有语法信息,而且还有许多语义信息,语言信息是整个格框架的最基本的部分。一个格框架可由一个主要概念和一组辅助概念组成,这些辅助概念以一种适当定义的方式同主要概念相联系。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概念可以理解为动词,辅助概念理解为施事格、受事格、处所格、工具格、工具格等语义深层格。

4.2使用格语法进行语义分析的内容:把格框架中的格映射到输入句中找到的短语上。

4.3分析基础:词典中要记录动词的格框架和名词的语义信息。

4.4分析步骤。

(1)判断待分析词序列中主要动词,如果判断出,则在动词词典中找出该词的格框架。否则,对于待分析的词序列,查找带有格框架的动词词典。

(2)识别必备格。

(3)按照与(2)相似的方法识别可选格。

(4)根据句子中出现的标志判断句子的情态Modal。

如果处理完(2)、(3)和(4)后,分析词序列中还有未识别的成分,则或者分析出错,或者待分析的词序列不合法,或者动词的格框架、名词的语义信息不正确。如果分析成功,则得到待分析的词序列的格框架。

5.结语

总之,格语法所提出的在不同语言间存在相同的语义关系,部分地揭示了语言的客观现实。格语法问世以后,在语言学界曾引起强烈反响。但由于格语法本身的缺陷,如语义格分类的模糊,经不起实践的推敲,渐渐失去当初的魅力。尽管格语法本身存在很大的不足,但它为语言学的发展,以及语言习得、语言互译、机器翻译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 J.Toward a modern theory of case[J].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 Report 1,1966.

[2]Fillmore C J.The Case of Case[M].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1968.

[3]陈利文.格语法翻译理论及其应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冯志伟.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韩瑞峰.基于格语法的问答系统实践[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何晓炜.从格理论的变迁看生成语法的发展[J].学术研究,2004年09期.

[7]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8]王玲玲.格语法及其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信息处理用语言理论讲话”第三讲[J].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04期.

关于生命的格言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意识;个体价值;问题探究

一、如何通过阅读来体验生命的存在

生命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物质形式;是每个人最能感受到的直观意识直觉,要想获得最为直观的文字直觉感受就需要学生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怀着生命探索知识的求知欲通过阅读来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阅读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人们通过自我化的阅读可以感受到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体验世界中情绪的喜怒哀乐;通过阅读人们可以有效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神秘;感悟世界社会的人情往事。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个体化的阅读,我们才可以正确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感受这个世界;从平凡中体味伟大,从简单中体验复杂;痛苦与快乐相随。正是有了阅读,我们才可以从宏观的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追寻自己的梦想;实现着自身的梦想。可以说,阅读给予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让我们理性地认识世界,感性地体验世界,找寻自己在世界沧桑中存在的价值。

二、语言文化定义框架下的生命绽放

语言文化的传承是教育手段的一种表现方式;小学教育是人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此时做好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发展不再单纯地满足于人们享受信息的时效性价值,还衍生出一种高速度、高效率文化传播的情态,人们不是单纯的了解信息,而是通过信息及时地了解事件发生的情态机制,在了解信息的同时享受信息所衍生出来的社会个性文化和社会趋势的快速变迁所带来的感受。与历史文化相对;有社会文化的普及性就有社会文化传承的差异性,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每个地方都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而这些文化的表达给人以主观印象;就需要人们具备高素质的文化涵养才能理性地认识到文化的价值。人作为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在世界中生活就是自身独立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域差异化的文化熏陶就成为文化矛盾的综合体,可以说生命的存在同时是一种文化状态的存在;每个人的独立思想就是自身具有的文化特色;思想与自身所认识的文化感受是息息相关的;没有文化的衬托,没有语言感情的抒发;人就不具备自身的特色文化素养;世界就没有生命的k丽多彩。

三、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打造

生命正是有了阅读才富有特色,人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学语文作为学生人格形成的启蒙教育,打造语言文化感受式的课堂模式极其重要。要想充分打造这种高效化的课堂模式;老师在上课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以独创性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老师要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学生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学懂知识;能够运用知识、做到有备无患;胸有成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绘声绘色。

四、课堂教学基调的确立

教育要培养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善于通过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获得正确的问题价值认识。除了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也要充分地认识科学发展历程中的故事,牢牢树立自己的梦想旗帜,以先进的事迹作为特色化教育的典范,同时,为学生提供课堂交流的机会,给学生一定的交流空间和时间;实现学生互动交流,师生有机交流;让孩子在梦想的引导下不断地走向成功,树立自己个性化的人格,形成属于自己对于语言文化的追求,打造自身对于生命的正确认识。

高效语文课堂模式的建立来源于学生具备的自主意识以及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有着自身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同时获得真正的生命体验,还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及自身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潘朝阳,李如密.论教学风格及其境界[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5).

[2]林添胜.论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启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8).

[3]许倩,郭小兰.浅谈教师个性与教学风格[J].新课程(中旬),2014(1).

关于生命的格言篇4

格言,能使人受到启发;格言,能熏陶人的情操;格言,能改变人的思想。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格言,然而,我最喜欢的一则格言还是: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是啊!人的一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用时间,但是,关键的是你用宝贵的时间做了有意义的事吗?其实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自己的生命,浪费自己的生命就等于你活的毫无价值。 我曾经也是这样一个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小女孩。 以前的我,无聊的时候总是望着天空发呆或者看电视来消遣时间,整天无所事事。后来,我开始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生活了,我想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我在网上搜索对自己有启发的格言,无意间我找到了一句对我启发极大的格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而现在呢? 我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份【今日计划表】,每天的生活过的很充实,很快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了。我也渐渐的爱读书了,爱学习了,成绩一点点的提高了,老师喜欢我,同学们愿意和我一起玩。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如果你是一个良好的同学,请继续保持,如果你是一个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同学,请不要灰心,你只要随时提醒自己: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并用实际的行动表现出来,那你也是一个好同学!

关于生命的格言篇5

1.思想的斗争

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课的情景,老师问什么是诗意?这极容易,诗意不就是……。对,可这只是诗意的日常语意,而在西方思想的不同时期诗意自身区分,有着不同的规定:古希腊诗意的本性关涉于创造和给予尺度,被作为洞见的理论理性所规定;中世纪诗意理性只是神学的附庸;到了近代诗意的创造获得了独立意义,规定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而在现代思想家海德格尔那儿,诗意作为倾听是接受尺度,接受存在而非理性的规定;后现代诗意作为非诗意、反诗意,无规定成为其规定。“思想就是和似是而非的斗争”这是彭老师喜欢引用的话。他认为思想要在不断地区分中获得自己的规定,不可以借口说出来就不是道了而放弃对思想明晰性、确定性的要求,就是要思不可思,说不可说。老师的课程就这样在对思想细致而艰难的磨砥中展开着。对每个哲学史中重要的思想首先区分其日常未加区分的含义,接下来区分出其在西方思想的不同时期所特有的具体规定,同时以中国传统的儒道禅思想为参照。视野的转换交织使思想变得清明而饱满,也敞开了新的未曾有的思想可能。

“思想就是与似是而非的斗争”无疑也是贯穿于“无之无化”中的原则。书中第一个给予清晰界定的思想是虚无。虚无是“无之无化”的核心思想,是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是那个阿基里斯脚踵或说龙眼睛。作者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是这样思考虚无的:在其开端的巴门尼德那儿虚无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因此虚无不存在;中世纪虚无意味非上帝的存在;近代康德理性哲学的虚无是未被理性设立的空洞对象或未运用于对象的理性能力本身;黑格尔“逻辑学”对虚无的规定则是“有即是无”,或说“存在即是虚无”,纯存在和纯虚无因其规定即是没有任何规定而同一。而这些都不能够与海德格尔的虚无认同。海德格尔的虚无应理解为作为存在的虚无。作者进一步说明如此理解的虚无必须与否定和褫夺相区分。存在者的否定总相关陈述,表明的是存在者之间的关系,而褫夺是存在者的缺少,它们都已设立作为存在的虚无为前提了。那么作为存在的虚无自身如何规定?回答是:“虚无虚无化”。凭借它与存在者相区分。存在不是存在者,存在虚无化,而虚无化的存在必须理解为创造性的活动本身,理解为从无到有的生成本身。需要说明的是:其一,作为黑格尔逻辑学形式上开端的有(纯有、纯存在)已经区别与实有(存在者)了,而虚无也具备了其动词化的意义(无是对有的否定,是能动的活动本身)。但黑格尔纯存在、纯虚无是属于理性的纯粹概念,经过概念自身运行实现其最终目的也即最后根据“绝对理念”。海德格尔作为虚无的存在则不属于一般纯粹概念,而是存在,是人的“在世存在”。如此理解的存在经验的是从世界经过历史到语言的道路。其二,将虚无理解为从无到有的生成,理解为创造性的活动本身,这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却从来未曾有过。中国传统思想所理解的无是一种虚静、无为的状态。在庄子那儿是自然万物混沌如一的状态,人只要用心灵的明镜静观(莫若的明)就可以领悟到了,是用不着什么行动的。庄子也曾尝试追问纯粹的无自身,“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齐物论》),可是,由于他始终将无看成为同天地万物一样的某种“东西”,或某种混沌、虚静的状态,结果他的追问陷入了“恶无限”的追溯,最后只好说:“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齐物论》)。

2.思想的建筑术

彭富春认为西方经典思想有着建筑学本性。所谓“建筑学本性”是说思想作为整体有其开端、过程和结尾,整体的思想总立于结构中,而结构又由原则所规定。离开“原则”、“结构”表达思想,对西方经典哲学家说来难以想见。康德哲学的主题是理性,“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先天拥有的原则能力、建构能力,自身又可区分为知、情、意,运用于理性自身所建构的对象——自然、艺术、自由而成就真、善、美,其中审美情感是连接认知与意志的“拱心石”,这是康德哲学的建筑结构。

黑格尔哲学的主题是“绝对理念”。[1]“唯有绝对理念是有,是不消逝的生命、自知的真理并且是全部真理”,“绝对理念”自身运行演绎出整个真理体系,[2]“包括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精神哲学描述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的发展,而绝对精神的道路则是由艺术经宗教到哲学”。“绝对理念”的自我否定是黑格尔真理体系的内在灵魂。

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正如“无之无化”多处阐明的,是思想的事情的规定。其主题是作为虚无的存在。三个语词:意义——真理——地方,标明了思想的运行的不同阶段。存在的意义,作为“在世存在”自身拒绝;历史的真理,作为命运的派送自身剥夺;语言的地方,作为林中空地自身沉默。理解为林中空地的虚无作为原则在思想的不同阶段有着各个不同的展现:世界的拒绝是鉴于事情的虚无化,历史的剥夺是思想的虚无化,语言的沉默敞开为规定意义的无之无化。虚无化表达为世界性、历史性、语言性,以此完成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建筑结构。

“无之无化”对海德格尔思想建筑术的关注不仅是整体的,而且渗透到了思想运行的每个细微的环节,甚至每个段落之间思想的转换过渡都不是轻率和偶然的,而是呈现了思想的内在逻辑。比如,1.源于沉默的语言一节属于对海德格尔思想整体中作为规定意义的语言之虚无化的阐述,阐述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内在结构和逻辑中,在思想自身的演进中完成的。分为三个步骤:什么样的语言源于沉默?2.沉默的语言如何言说?3.说了什么?

神的话语曾是缪斯的歌声,基督的创世“太初有道”,理性(人的神性)的诗篇。人的话语陈述思想,在思想思考了存在之后。因此作为陈述的语言被理解为思想和存在的工具。而源自沉默的话语只是语言自身在言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语言从语言之外的规定回到语言自身,回到纯粹语言、诗意语言,意味着从非语言性回溯到语言性,它自由给予了自身的本性。自身言说的语言作为纯粹语言只从事于自身,它不是人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如光,给人以指引,照亮了人行走的道路,让人成为人。

沉默的语言如何言说?道说。鉴于其语言性的规定,道说乃“宁静的排钟”。宁静的排钟将那不可言说的聚集在言说周围,将那尚未言说的和那已被言说的聚集为一,聚集在语言的林中空地。鉴于其世界性的规定,道说作为指引思考为遥远的亲近。最后道说作为历史性命运派送自身,凭借其自身反离。[3]“所有这些规定性道说出了那在‘不道说”意义上的无之无化。

沉默的语言作为道说说出了什么?说出了天地人神共在的世界。苍天与大地不是对象意义上的自然和遮蔽即去蔽意义上的自然性,而是自在自为的在语言的世界中显现的自然。语言给天地命名,并指引其运转的道路。神是那不死者、永恒者、长存者,是语言所召唤的人的神性。神的显现在道的言说中,缺席在道的沉默中。人是“要死者”。区分与现实必然的完结、倒毙,是可能的死,有能力去死,以死为死。因为只有人能够领会死亡并向死而生。天地人神的关系是自由游戏、和谐共存的关系。每个自由都是它者自由的前提,自由游戏于语言的林中空地。

总之,“无之无化”的作者是把海德格尔的思想看成有生命的活的整体,他所做的是明晰地勾划出思想自身的原则、结构和自身运行的道路,给读者以牵引,引导大家进入海德格尔的思想本身,在思想自身逻辑所运行的道路上行走,经过并分离(这是后话)。

3.语言的自觉

老师认为随着西方哲学主题的转换,语言问题也变换着不同的维度。近代以前哲学的主题是理性,理性决定语言,语言问题是logos的问题。现代哲学的主题是存在,存在规定语言,语言是理解了的存在。后现代的主题是语言,语言规定思想和存在,而语言自身则无规定。

具体到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存在与语言的关系则是:用语言的方式理解存在。并且这种关系在海德格尔思想运行的不同时期展现着不同内涵。早期语言作为言说,敞开了世界的意义。世界是人生在世,语言是对世界的理解和陈述。中期,语言作为创立揭示了历史的真理。美归结为诗意语言是真理的自行设立,它说出了历史性人类的家园,但语言自身却是未说出的。后期,语言作为道说是存在和思想的根据。道说的语言是诗人诗意语言的言说,是要死者在大地上的言说。这时的语言已在冲击着存在的边界,但还未摆脱存在,还没有达到语言自身。

因此,彭老师认为对海德格尔文本的解读一定要有“语言的自觉”。所谓“语言的自觉”是说:其一,要注意语言自身的区分。语言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智慧。工具性的语言(日常语言,技术语言),如镜子,只是对事情的反映,而智慧语言则如同光芒,是对人的指引。其二,是要学会倾听,倾听智慧语言的指引。对语言的划界本是一种倾听的方式,正如康德对理性的划界是说明理性运用的正当权力同时也是限定条件一样。对语言的划界则是说明文本说出了什么,没有说出什么,并且是说出那要说的。因此,划界也是思想的创造和生成。因为必得要说那没有言说的。正是在此意义上,解读文本作为划界不是对文本的分割解剖,而是文本的解放。

“语言的自觉”首先要把握“语言的结构”。“无之无化”对语言结构的阐述是极要紧的。这也相关海德格尔的核心思想之一“语言的本性”。依据“无之无化”,语言的结构由言说、言说者、已被言说的、未被言说的和已劝说的构成,它们每一个都必须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得到经验。言说作为活动在对话或独白中实现自身,而唯有独白作为语言自身和自身唯一的孤独言说才相关语言的本性。人作为言说者属于言说,因为他必须倾听语言本性的道说。道说作为已被言说的区分与工具意义上的陈述,纯粹已被言说的是诗意语言。诗意语言作为道说是语言的保藏同时也遮蔽了那尚未言说的,尚未言说的并不分离与已被言说的,而是已然沉默于其中,并且更本源。“沉默”使说出成为可能,不道说使道说成为可能。已被言说的作为道说是对言说者的劝说和指引,已被劝说的作为语言的本性是人的规定,语言使人成为人。

4.存在的悖论

初次面对“无之无化”最让人头晕的莫过于通篇的悖论式表达了。单看序言就足够了,如存在即虚无,命运的派送自身剥夺,语言的言说即沉默……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否是表面的技巧或文字游戏?

悖论在西方思想史上并不陌生。古希腊芝诺运动悖论硬说飞毛腿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随着描写运动的数学方法微积分的诞生,此悖论在数学上已不复存在。现代形式逻辑的悖论表现为数学危机也被分析哲学家和数学家们对陈述的逻辑层次进行细致的区分而得到缓和化解。康德二律背反是理性的悖论。通过对理性自身的区分和划界,康德指出理性悖论的产生是由于理性的运用超越了自身的权限。对于如上帝、世界、灵魂这样的概念,理性可以思想(这种运思对于人的道德实践也是有好处的),但却不可指望此运思可以达到真理性的知识,否则就必然导致悖论。黑格尔思辩意义上的矛盾也是可以经过概念自身的运行和自我否定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和解。后现代德里达语言的悖论是文字符号(痕迹)的自由活动,称为“无底棋盘的游戏”。作为“痕迹悖论”是在场又不在场(天空没有脖翅的痕迹,可鸟儿却已飞过)。

“无之无化”所系统揭示的则是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悖论。正如作者在导论中阐释的,海德格尔的核心命题是“存在作为虚无”,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是存在自身的悖论。这里不是存在和虚无,有和无的关系(这还停留在存在者的层面),而是说存在就是虚无,有是无。

存在自身的悖论源于其本体论的区分:存在不是存在者。形而上学追问的是:存在者何以能存在?也就是在追问存在者的根据、根据的根据……,最后总是得到一最高的存在者(理性或上帝),而存在本身却被遗忘了。海德格尔则是在对存在自身的追问中发现:存在是虚无,有是无。

接下来“无之无化”系统地揭示了存在即虚无悖论的不同形态及其展现出的丰富内涵。一是世界的悖论:“在世存在”即“于无存在”。海德格尔的世界是此在的世界,此在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可以通达存在本身,可以理解自身的存在。世界建基于虚无,于是此在便成为存在和虚无的游戏之所。此在的虚无敞开为三种方式:情态,意味着此在必然被抛于世,没有任何根据,但无根据即是根据;理解,是此在对自身可能性的理解,此在的可能性就是自身,没有任何目的,无目的即是目的;沉沦,此在不是此在而是常人,此在对自身的显现却是掩盖自身。情态、理解、沉沦统一于畏,畏是对存在自身的畏,对虚无的畏,畏无所畏。同时,烦敞开了世界的整体性即非整体性。在向着死亡存在时,此在的存在达到了其本源的规定,死亡是此在无可能的可能性即最高的可能性。此可能又被良心的呼唤即沉默所证明。作为死亡和良心的统一,先行在于时间性中,时间性属于存在,非流逝而是绽出、生成。

二是历史的悖论:真理的去蔽即遮蔽。历史不是编年意义上的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是历史性,而最根本的历史性是存在的历史性,即存在作为虚无的命运。不再借助此在来理解存在,而是让存在的真理自行显现。存在是自身遮蔽的发生,存在的真理[4]“是为了自身遮蔽的村中空地”。林中空地是其根本性的喻象,既显现又遮蔽。林中空地作为无蔽和遮蔽可具体理解为让与让去、给予与反离、生成与剥夺。存在之让乃自由,一去蔽之地方所敞开的自由,因此让在场等同于让离席而去;让在此又规定为纯粹的给予,给予相关于本源的“有”,区分于“存在是”,如此理解的给予是反离。给予给予了自由,而自身却作为遮蔽和反离显现;纯粹的给予又说明为“生成”。[5]“生成的意义完全不同于显现者的在场、世界的创造和人的生产”。生成只是虚无。“生成生成自身,凭借于它剥夺自身”。

三是语言的悖论:“道的言说”即是“道的沉默”。海德格尔的语言不是工具性的日常语言,技术语言,而是自身言说的纯粹语言、诗意语言。纯粹语言言说为“宁静的排解”。[6]“道说道说出,凭借于它使宁静。宁静使宁静,凭借于它鸣奏……宁静的排钟将那尚未言说的和那已被言说的聚集为一”。道说作为语言的本性首先获得其语言性的规定性,即“宁静的排钟”,显现为不道说之道说;其次,鉴于其世界性的规定,作为指示思考为保持遥远和走向亲近;最后,道说是历史性命运的反离即派送。道说作为本己的语言是历史性的,历史性语言作为命运已派送给人。通过道说的运行,命运敞开于天、地、神、人的鸣响与回应,此“命运的声音”就自身而言却无声而宁静。

世界、历史、语言的悖论都是存在的悖论,亦即存在与虚无的游戏。

总之,“无之无化”中的悖论表达绝非文字层面的技巧,而是基于作者对海德格尔最深层思想的穿透与经验。的确,悖论可说是人不可逃避的宿命,是人的存在方式。当人要揭示自身的本性,要立于虚无而生存时,悖论便是不可清除的。

5.写给西方人看的书

邓晓芒先生曾说“无之无化”是一本“写给西方人看的书”。这当然是在思想的层面而言的(而不是指此书第一稿由德文写成)。那么经典西方哲学思想的特质是什么呢?借用邓先生的语言则是逻各斯(logos)精神和努斯(nous)精神统一。此统一是[7]“将不可规定的生命、生存、能动性和自由由语言或逻辑规定下来,或是反过来可以说,赋予已被抽象化和僵化了的语言、逻辑形式以内在的生命和“自己运动”的动力”。即是说思想总在寻求确定的形式,要求普遍可传达的语言和逻辑规定。思想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形式才可以纵情恣意,锐利无比。思想必须有定形;但同时必须意识到抽象化的语言、逻辑形式不是僵死的东西,它的背后是无限幽深的、没有定形、没有说出的自由王国,形式总是不完备的,它必须不断反思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拥有内在生命。火,可以是nous和logos精神统一的喻象。火如生命(nous),它永恒不息的燃烧不但可以摧毁一个旧世界而且可以创建一个新世界。但燃烧又是有尺度(logos)有分寸的,不但给他者定形,也给自己定形。

依据前述,“无之无化”对思想不畏艰难的磨砺,对海德格尔思想建筑术的完成,对语言结构的自觉和存在之悖论的深刻洞察无一不展现了其logos的精神。而nous精神则更多体现在作者给自己规定的第三个任务(1. 海德格尔无之无化意味着什么?2. 如何在不同思想阶段形成主题?3. 无之无化为何对他而言形成了主题?)的完成和结语中。无之无化为何成为主题?因为[8]“虽然无之无化表达为世界性的、历史性的和语言性的,但是它作为整体却是世界性地所铸成的,……世界是其出发点和回归点”。作者认为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并不纯粹,它还是世界中的诗意话语,还不能越过世界成为真正自身言说的。而真正纯粹的语言是智慧语言,[9]“它作为缪斯的歌声、基督之道和公民的言谈在西方历史的各个时代已经是一指引。海德格尔没有将这种语言形成主题”。所以[10],“在此那给予去思考的,首先不是陈述,也不是诗意性的语言,……而是道自身。这个道去道说和指引:它必须不存在,此乃开端性的不,以此我们告别海德格尔”。经过然后分离。如何分离?划清语言的边界和思想的边界。老师认为海德格尔存在即虚无的悖论为人生的悖论,这只是基于现代的人无家可归的经验,并没有超越现代思想的普遍性。而语言的悖论也由存在的悖论所规定,没有达到真正的语言自身。因此与海德格尔分离不是转向理性或存在,而是走向智慧语言,亦即走向道。这正是彭富春正在做的和要做的工作。

经过并且分离,在彭富春不仅是对海德格尔,也是对西方思想整体的穿透与倾听,并以此为参照激活渗透于我们血液中,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中国传统思想的积淀,以期在这样一个“精神已死,圣人已绝”,“智慧以其死一样的沉默说出它自己是那必然不存在”的时代找到一条既与传统相分离,又与西方思想分离的独特中国现代思想的道路。

童话中经过驯养的狐狸与驯养他的王子分离时说:没有关系,因为我已拥有了麦田的颜色,那是阳光的金色。我以为虽然彭老师所致力寻求的是全新的智慧语言的自由王国,虽然西方智慧的千年美梦已然破灭,但其nous和logoc精神却必然是那死而复活的智慧语言的颜色,如果智慧真能死而复生的话。

作为书评,一般要做出此书会在学界(中国还有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之类的预见,可惜笔者无此功力,做不得算命先生。却想最后说几句风凉话。“无之无化”的语言表达毕竟是生涩的(欧化),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听课和读彭老师后来的文章,那里的表达明净饱满得没有阴影。可听课的问题是不敢提问。因为老师只愿意回答在思想的逻辑运行之中所遭遇到的问题。这其实是强迫你象一个伟大思想家那样思想(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要求也太高了,如何做得到,所以大家都不提问,假装全明白了。虽然如此,如果不畏惧面对“无之无化”最初的陌生和拒斥,耐心倾听,就会经验到思想的强大穿透力所带来的透彻与震撼,如西藏长号的乐音从遥远的云端飘来却又如此亲近地从心底升起。付出的心情毕竟是值得的。

[1] 邓晓芒:思辩的张力,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2] 彭富春: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哲学研究,2001.5。

[3]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6页。

[4]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16页。

[5]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16页。

[6]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16页。

[7] 邓晓芒:思辩的张力,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第59页。

[8]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5页。

[9] 彭富春:无之无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9页。

关于生命的格言篇6

关键词:文化人格;知识分子;执着;超脱;审美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72-02

在《往事并不如烟》中,章诒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了在特殊环境下几位才德超群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历程。正像作者说的那样,“这些人,有的深邃如海,有的浅白如溪”,但却能感受到他们身上凝聚着一种共同的东西——生的执着。无论处于哪个年代,无论面对何种境况,对自己的信仰、追求始终怀有一种庄严的敬意。这是知识分子最具代表性的人格特色,而这种执着信念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有其自身的来源和表现。

一、“执着”的基本人格力量——使命感

对于每一个主体而言,人格的建构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是首先需要面对的,任谁都摆脱不了这种力量,它总会以某些普遍认可的价值规范在个体中代代继承,因此,人格结构中的某些构成因素是存在普遍性的。执着作为知识分子所共有的文化人格,它的产生也是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格力量,即使命感。

使命感首先是一种情感,情感是人内在的一种建构力量,是人格得以确立的主观的、非理性的条件。使命感中包含了深刻的生命归属感,正是有了这种生命归属感,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时才会生出“任重而道远”式的执着和“知其不可而为之”后的坦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对现世生活的这种关怀激励士人“及时入世”,以天下为己任。“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苏轼)[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2]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和民族的尊严,为了追求真理和自由,在圣人之言构成的道德力量的召唤下,怀揣着神圣的使命感前仆后继,死而后已。

对信仰的执着承担在每一代知识分子的身上都是一种不可消退的人格力量,那么建基于传统道德层面的基本人格能否完全按照先哲的理想人格设计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上延续呢?对于一般的知识分子来说,有几人凭借浩然之气便可安身立命?又有多少仁爱之士能如愿以偿地施展抱负?即便是孔子自己也会在无奈的现实面前流露出“道不行,乘桴桴于海”的失望之情。可见,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人格结构的多样性。执着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基本人格并不像空洞的口号那样固守一种抽象、静止的状态,而是在个体有意识的选择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所以,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执着。

二、“执着”的个性化追求

以《往事并不如烟》为例,我以为,最富于执着精神的应当是储安平和张伯驹两位先生,因为他们的执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完全被赋予了自我意识并融入各自生命之后沉淀下来的“真执着”。

储安平,直言之士,养浩然之气。对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极切关怀的拳拳之心促使他敢于与一切权势斗争,完全不考虑自身利害,只为了寻求正义和公平。这种积极入世的执着的确继承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但他虽入世却不顺世,不“枉道而从势,曲学以阿世”。他在针砭时弊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批判意识明显迎合了庄子的激越之情。

储安平作为一个与前辈同样身处乱世的文人汲取了这种无视权贵、批判现实的历史责任感,所不同的是,他在超越各种利益的同时已经具有了更加自觉的意识。这种内在力量来自于历史的进步,来自于他作为一个新旧时代交替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型知识分子所获得的新生,因此他的“执着”中又多了一层意义。他在《致胡适的信》中开篇即写道:“我们创办《观察》的目的,希望在国内能有一种真正无所偏倚的言论,能替国家培养一点自由思想的种子,并使杨墨以外的超然分子有一个共同说话的地方。”[3]正因为如此,为了争取这种普遍现实意义上的生命的自由,他可以自发的超然于党争、权势之外,可以不顾一己的利益、忘私从公,可以在孤独和困苦中兢兢业业,可以在焦虑和疲惫中仍然保持着狂人式的痴迷,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心中的理想。他是真正的“社会良心”!“心无所求,才能言所欲言,不偏不倚,不计功利,尽心为之。”[3]“我们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只是我们虽然精殚力竭,然而心情却极宁静。”超脱之后随之而来的勇敢精神陪伴他走完了追求理想的执着人生。

张伯驹,儒雅之君,着淡定之美。与储安平相比,张伯驹的执着则在超脱的意义上更胜一筹,这与他对艺术的追求密切相关。虽然他不像储安平那样激烈的批判、呐喊,但当民族艺术遭受灭顶之灾时,他的痛心,他用尽心力加以挽救的虔诚之举同样证实了他心中深藏的使命感,只不过这种使命感更加远离了政治。这也是基本人格与个体人格之间相互选择的结果。

回归本性、崇尚自然是庄子自然人本精神的核心。这种精神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人格,反对社会文化对个性的压制,对钟情于艺术的知识分子来说,这种个性自由更加重要,只有在适情适性的生活状态中才能产生审美观照所必需的精神状态,也就是超功利的审美心态。相对于及时入世的儒家精神来说,庄子的超越意识自然成为艺术追求者主动趋近的文化资源。事实上,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精神中都含有庄子思想的因素。但对献身于艺术的张伯驹来说,庄子的自然人本精神已经深入他的文化心理,成为他文化人格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了。他把生存建立在艺术情结之上,始终超脱于各种利益之外,而他的超脱已经摒弃了庄子的消极影响。庄子追求绝对的自由,即纯粹个人的自由,不讲任何社会关系,忽视了人的群体意义和社会责任。张伯驹则在拒绝权势、名誉之外担负起了知识分子特有的责任。为了阻止文物外流,可以把不惜倾家荡产、冒着生命危险挽救出来的艺术品无偿捐献给国家;为了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可以忍受无端的猜疑和恶毒的诬蔑,但决不向任何权力低头。“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代有绪。”[4]正是超越了个人利益的自由精神推动他为了理想一如既往地执着,他的执着也是一种超脱意义上的执着,但特别之处在于,他对艺术的痴迷为他的超脱赋予了一种审美意义,他能以审美的心态来看待生活,能以通脱的个性抵制外界对心灵的销蚀,能以平淡的性情执着追寻艺术的自由精神,因此是更高层次上的执着。

《往事并不如烟》展现出来的历史的悲剧与人性的美之间的冲突强烈的烘托出作者对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所凝聚的“执着”这种文化人格的赞颂,他们每个人都恪守着一种精神,以坚韧的力量各自抒写着执着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周国平所说的“生命永远大于政治”或许是对这些执着者最好的缅怀。

参考文献:

[1]喻朝刚,周航.宋词观止[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2]夏承焘,游止水,马群.辛弃疾及其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张新颖.储安平文集(下)[M].东方出版中心,1998.

[4]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关于生命的格言篇7

【关键词】同一陈述疑难;弗雷格;相等;涵义

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227-02

同一陈述具有这样的形式特征:在动词“是”的两边是两个有一定联系的意谓表达式,例如“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的老师”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同一陈述。在传统哲学中,通常认为存在两种在逻辑地位上不相同的同一陈述:“a=a”和“a=b”。其中,前者是分析命题,仅在逻辑上就能成立,并没有为我们提供新的知识,不具有认识上的意义;而后者,则是一个综合命题,表达了一个事实,传递了新的信息,必须由经验加以证实。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是:“a=b”这样的同一命题为什么会比“a=a”这样的命题提供更多的知识?简而言之,“如果a=b是真的,那么它如何与a=a在意义或认知价值上有所不同?”这就是至今仍然困扰着人们,也是被罗素称为三大哲学难题之一的同一陈述疑难,被后来的哲学家称之为弗雷格疑难。

一、同一陈述疑难的弗雷格方案

在《论涵义和意谓》中,弗雷格使用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暮星就是暮星”和“暮星就是晨星”,他指出这两个命题显然具有不同的认识意义,后者较前者在认知上更具有价值,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知识。但是,我们从何得知“暮星就是晨星”带给我们更多的知识呢?弗雷格对此的回答是,因为在一个命题中,除了符号及其所意谓的对象之外,还有第三种因素,这就是符号的涵义。弗雷格认为,一个符号的意谓就是符号所表达的对象,一个符号的涵义则是符号的意谓的呈现方式,并且一个名称之所以能够意谓它的对象,正是由于具有这种涵义。同时,也正是因为符号的涵义的差异,才导致了在逻辑地位上不相同的两类同一陈述具有认知价值上的差异。其论证过程如下:

首先,弗雷格指出,“同一”关系既不是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也不单是符号之间的关系,而是指名字或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区分了符号的涵义和意谓。对于命题a= b而言,它所表达的相等关系可能有四种解释:

1.如果表达的是符号a和b所意谓的对象之间的相等关系,那么“a=b”和“a=a”就没有区别了,都是指一个东西与其自身的关系而不是与其他东西的关系;

2.如果表达的是符号a和b仅仅作为具有物理形态的对象,而不是通过意谓对象的方式区别,那么如果“a=b”是真的,它就与“a=a”具有同样的认知价值;

3.如果表达的是符号a和b这两个名称意谓同一个对象,那么由于符号意谓事物的这种关系是任意的,这个同一陈述就仅仅涉及我们的表示方式。但是,我们所要求的是关于事物的句子;

4.如果这个命题所表达的是符号a和b及其所意谓的对象两者之间的相等关系,那么命题“a=b”表达的意思是符号“a”所意谓的对象和符号“b”所意谓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因此,“a”和“b”的区别只能是由于符号的区别相对应于确定被表达物的方式的区别。

经过上述分析,弗雷格认为,从认识意义的角度来讲,命题“a=b”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最后一种。相等关系既不单属于对象方面,也不单属于符号方面,而是属于符号和对象的关系。“这种关系之所以能够成立仅仅是因为他们命名或指示了某个东西,似乎可以说,是以具有同一个所指的各个符号之间的联系为中介的”。

其次,弗雷格认为,尽管符号“a”和符号“b”具有相同意谓对象,但是两个符号的意谓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弗雷格认为这正是语句“暮星就是晨星”之所以比语句“暮星就是暮星”提供更多知识的原因:虽然暮星和晨星意谓的是同一个星体,但是这两个名称却有着不同的涵义(前者是指黄昏时出现的水星,后者则是指凌晨时出现的水星)。当我们说“暮星就是晨星”的时候,意思是“暮星”所意谓的那个东西和“晨星”所意谓的那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暮星”的意谓方式和“晨星”的意谓方式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使得语句“暮星就是晨星”具有认知价值。也就是说,弗雷格将符号对其所意谓的对象的呈现方式看作是该符号的涵义,而涵义正是导致认知价值差异的关键因素。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弗雷格创造性的区分出符号的涵义与意谓,并认为符号的涵义是语句认知价值的源泉。通常,当某个人刚刚使用了一个名称,并被问到“你说的是谁(或什么)”的时候,这个人马上而且本能地就会说出一个或者多个表达式,作为对他所说的对象的一种解释。弗雷格极其敏锐地把握到这样的语言事实,区分出名称和表达式的涵义与意谓,这是非常符合直觉的。第二,从根本上来讲,这样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他把同一理解为对象同一。相等是符号的涵义及其所意谓对象的关系,而不仅仅是符号的涵义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两个符号具有相同的意谓,才使得这个同一有成立的基础。可以说,只有基于同一(对象同一)基础上的差异(涵义差别)才是认知价值的源泉。然而,有些人认为把相等视为同一会导致不可调解的矛盾,这恰恰是因为这些人把同一仅仅理解为符号的涵义的同一,而忽略了“对象同一”这个最为核心的观点,这是对弗雷格的极为严重的误解。

二、弗雷格方案的评析

以上便是弗雷格对同一陈述疑难的解决,不可否认,这样的方案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他所提出的意义理论对语言哲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弗雷格的解答方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弗雷格的意义理论饱受批评。

(一)信念之谜――关于同一替换的难题

在《论涵义和意谓》的后半部分,弗雷格详细考察了关于语句的涵义和意谓以及同一替换问题。他指出,语句的涵义就是其所表达的命题,而语句的意谓则是其真值。“如果我们的假设正确,即一个句子的意谓就是它的真值,那么当句子的一部分被意谓相同而涵义不同的一个表达式替代时,句子的真值必然保持不变”。这就是同一替换原则。事实上,这个原则在直接语境和间接语境中的有效性并不是总是保持一致的。

在直接语境下,同一替换并不影响语句的意谓。

1.晨星是金星。

2.暮星是金星。

在这两个句子当中,晨星和暮星这两个语词意谓的对象是同一的,所以替换后语句的真值保持不变。然而,语句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弗雷格认为,语句的涵义是由它的组成部分的涵义所决定的,如果一个句子的组成部分的涵义发生了变化,那么语句的涵义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晨星和暮星是同一个天体,那么他可能会认为一个句子真而另外一个句子假。但是这并不影响语句本身的意谓,即替换后,语句的真值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同一替换是没有问题的。

在间接语境下,同一替换不能保证语句的意谓不变。例如,在信念语句中,进行同一替换,语句的真值是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情况。

3.张三不知道周树人是《狂人日记》的作者。

4周树人是《狂人日记》的作者。

5.张三不知道周树人是周树人。

以语句3和4为真前提,以语句5为结论,按照同一替换原则进行逻辑推理,就会出现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情况,因此,这个推理是无效的,进而这个替换也是无效的。而且,弗雷格将真值看作是语句的意谓,那么所有的真句子就会有相同的意谓,同样的,所有的假句子也有相同的意谓,这样一来就抹杀了间接语境中从句的涵义差别,从而造成同一替换的失效。

处理同一替换失效问题,可以有两个思考方向,一个是认为替换原则本身是错的,另一个则是认为,在间接语境中主词的意谓不是对象,而是别的东西。弗雷格采用的正是第二条路径,他试图通过增加一些限制条件,来说明间接语句中的同一替换不是无所顾忌的。在间接用语中,语词不再有它们通常的意谓,它们此时指示通常作为其涵义的东西。即是在间接用语中,语词是被间接地使用的,或者说有间接的意谓。这样,弗雷格就区分出一个语词的通常意谓和间接意谓,同样地也区分出一个语词的通常涵义和间接涵义。因此,一个语词的间接意谓就是其通常涵义。所以,在这种间接语境中,只有当两个表达式的涵义(即间接意谓)相同时,在间接语境中对表达式的相互替换才是有效的。但是这样的解释却无法说明下面的替换何以是有效的:

6.哥白尼知道晨星是行星。

7哥白尼知道晨星是暮星。

8.所以,哥白尼知道暮星是行星。

由此可见,弗雷格的解释并没有真正解决同一替换在间接语境中所遇到的难题。如果弗雷格坚持涵义与意谓的区分,那么就会产生在间接语境下同一替换失效的问题,并且他采用的间接意谓和间接涵义的限制方法并不能彻底解决信念之谜。我认为,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弗雷格引入的涵义概念,正是由于涵义与意谓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才导致上述语句3和4的替换难题,这涉及到弗雷格方案的第二个缺陷,在下文我将说明这一点。

(二)涵义的含混性导致解决方案的不完善

弗雷格解决同一陈述疑难的关键就是涵义,但是他的涵义概念却是十分模糊和神秘的,有很多值得怀疑的地方。一方面,弗雷格对涵义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论涵义和意谓》中,他认为,“和一个指号(名称、词组、表达式)相联系的,不仅有被命名的对象,它也可以称为指号的所指,而且还有这个指号的涵义、内涵、意义,在其涵义中包含了指号出现的方式和语境。”这就说明了涵义并不等于意谓方式,涵义的范围是大于指号的意谓方式的,准确的说,意谓方式是涵义的一部分。那么,意谓在多大的程度上由涵义决定呢?在涵义中,除了意谓方式还包括什么?这些剩余部分与意谓是否有关系?如果有,那么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弗雷格都没有给予清楚的说明,这也是被后世许多从事研究弗雷格哲学思想的学者所诟病的。

另一方面,弗雷格指出,“指号,它的涵义和它的意谓之间的正常联系是这样的:与某个指号相对应的是特定的涵义,与特定的涵义相对应的是特定的意谓,而与一个意谓(对象)相对应的可能不是只有一个指号。同一种涵义在不同的语言,甚至在同一种语言中,是由不同的表达式来表述的。”这就说明,涵义与意谓之间的关系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弗雷格准备地把握到这样的语言事实。问题在于,对于同一个意谓对象,不同的认知主体由于其认知水平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涵义来确定这个意谓对象。例如,对于专名“亚里士多德”,有的人会选择“柏拉图的学生”作为这个专名的涵义,有的人会选择“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而有的人则认为“那位出生于斯塔吉拉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是这个专名的涵义。在上文中的3和4也是这样的情况,张三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可能认为“《狂人日记》的作者”这个表达式的意谓与“周树人”这个名称的意谓是不相同的,但是事实上两者的意谓却是同一的,因而导致了在信念语句中的同一替换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弗雷格认为意谓总是只得到片面的说明。并且他也认识到了,我们能够对每个给定的涵义马上说出它是否属于一个意谓,这有赖于我们对这个意谓的全面认识,但是我们从未达到这样的认识。弗雷格把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归结于自然语言的不完善,他认为,只要意谓相同,这些意见分歧就是可以忍受的。但是,这实际上并没有解决问题,而仅仅是一种逃避。塞尔面对这一问题,在弗雷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为完善的理论――“簇理论”,试图借助于一簇摹状词来识别一个词语的意谓,但是这一理论也面临重重困难。

三、结语

同一陈述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使用的极为广泛,是我们表达思想的最基本的陈述方式之一,对同一陈述的形式化分析最早可追溯到莱布尼茨。弗雷格继承了莱布尼茨的基本思想,并揭示出关于同一陈述的疑难,他试图在《论涵义与意谓》当中解决这一困难,其基本方案是通过区分涵义与意谓,引入涵义概念来说明认知价值差异的起源。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案却面临重重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念之谜,在间接语境下的替换失效问题,二是涵义的含混性导致解决方案的不完善。

尽管如此,弗雷格的哲学思想仍然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弗雷格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逻辑演算系统,打破了几千年来由亚里士多德建立的传统逻辑的核心地位。弗雷格在《概念文字》当中详细的阐述了一种新的更具有普遍性的逻辑――谓词逻辑,它涵盖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逻辑所不能覆盖的命题范围。例如,一些表述关系的命题,“珠穆朗玛峰比泰山高”,这类命题是亚里士多德所建构的逻辑系统所不能处理的,然而在弗雷格所构造的谓词逻辑系统当中,这类命题却是很容易被说明的。第二,弗雷格开辟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新路径,被大家公认为语言哲学之父。在近代哲学中,哲学家关注的是心灵与实在之间的关系的知识论研究,从笛卡尔、休谟到康德,他们研究的核心问题实质上就是心灵与实在的关系问题。而弗雷格通过对语言的分析而获得了一条从心灵到语言再到实在的新路径,也就是分析哲学通常所说的“心灵”、“语言”和“实在”的语义三角框架,语义三角是我们把握整个分析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弗雷格的基本思想是:心灵只有通过命题才能达到世界。通过概念文字,我们得以把握命题;通过把握命题,我们得以确保从心灵到世界的通道,从而才能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德]弗雷格.论涵义和意谓[A].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C].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王向清,颜中军.同一陈述疑难与认知价值差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33-36.

[3]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1.

关于生命的格言篇8

关键词:悲剧;命运;性格;《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

一谈到悲剧,人们往往会想到无助、绝望,甚至死亡,这自然而然会引起人们对生存的渴望与珍惜,对人生存在意义的认识和思考,也许,这就是悲剧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诞生于古希腊时期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下简称《俄》)和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下简称《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戏剧的震撼,更是两个时代的烙印。无疑,两种悲剧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各具特点,接下来将从语言文本内容、语言表现形式、语言表达方式三方面谈谈二者语言上的不同特点。

一、 语言文本内容体现时代特点。

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宇宙、对自然知之甚少,坚信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于是,悲剧的主人公大都是神或英雄,他们崇尚事迹和精神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戏剧创作也同样与命运的不可改变性有着必然的联系。悲剧《俄》就是一部典型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代表作,“也是命运悲剧的最高诠释。”[1]所谓命运“代表着一种人对其无能为力反而被其支配的巨大的‘客观势力’。” [2]这里的客观势力是指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神灵崇拜或族权、君权崇拜至高无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人们无法克服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实。“由于在氏族社会时期,人们相信神的力量,认为神主掌一切,因此产生了命运观。” [3]《俄》我们通常把它称为命运悲剧,讲述的是一位被国人视为救星的俄狄浦斯王在命运的安排下,铸成杀父取母而不自知的大错,一旦真相大白,他经受了巨大的痛苦,愤而自残双目,自我放逐,归于毁灭。主人公虽然不屈不挠的与命运相抗争,但最终还是逃不过命运的摆弄。当男主人公俄狄浦斯王面对现实、面对命运,他无能为力,面对两位女儿,他哀鸣:

“什么耻辱你们少得了呢?‘你们的父亲杀了他的父亲;把种子撒在生身母亲那里,从自己出生的地方生了你们。你们会这样挨骂的;谁还会娶你们呢?啊,孩子们,没有人会;显然你们命中注定不结婚、不生育、憔悴而死。”

莎翁的《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悲剧作品,这一时期神学的地位不断下降,对人的价值的认知不断提升,尊重人,尊重生命,追求价值等观念深入人心,肯定“人”,“叫人觉醒、发扬主体性的戏剧[4]”主题表达在戏剧《哈》的台词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此剧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经典,通常被我们称作是一部性格悲剧。丹麦老王突然驾崩,王子哈姆雷特得知叔叔克劳狄斯继承王位并娶了自己的母亲——王后为妻,心中充满了忧伤和愤怒。父王的鬼魂出现,诉说了克劳狄斯谋杀自己的罪行,要哈姆雷特替父报仇。证实了鬼魂的冤情后,气愤的哈姆雷特却误杀了自己恋人的父亲——大臣波罗涅斯。最终,王子与波罗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决斗,克劳狄斯为王子安排的毒酒被王后误饮而亡,克劳狄斯准备的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刺到了克劳狄斯自己身上。《哈》剧的最大成功在于它对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性格描写。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思想深邃而行动软弱的人,让具有如此典型性格弱点的人作为复仇任务的承担者,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戏剧冲突的曲折性,由于哈姆雷特的性格原因使得剧情异常复杂、激烈、难于琢磨和出乎观众的预料。

二、 语言表现形式各有侧重。

两部悲剧作品虽然都有着对白、独白、旁白和唱等基本方式,但二者的侧重大不相同。《俄》多以问答形式出现的对白和歌队的合唱平分秋色来完成剧作。例如:

“俄狄浦斯王:你说什么?难道波吕博斯不是我的父亲?

报信人: 正像我不是你的父亲,他也同样不是。

俄狄浦斯王:我的父亲怎能和你这个同我没关系的人同样不是?

报信人:你不是他生的,也不是我生的。

俄狄浦斯王:那么他为什么称我做他的儿子呢?

报信人: 告诉你吧,是因为他从我手中把你当一件礼物接受下来。

俄狄浦斯王:但是他为什么十分爱别人送的孩子呢?

报信人: 他从前没有儿子,所以才这样爱你。”

整部戏充满着如此适合于表现人物个性的质朴自然、富于行动性和潜台词的对白,丝丝入扣、层层递进,明快质朴,与优美的合唱形成相互辉映的“悲剧诗”。合唱包括:进场歌、第一合唱歌、第二合唱歌、第三合唱歌、第四合唱歌,并且配有歌队队长,可见,“白”和“唱”在剧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哈》则以诗化的性格语言和众多大段的独白见长来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过程,使人物性格更加深刻丰满。“从写人到刻画富有个性的戏剧性格,再到描摹独特的灵魂,显示了人类戏剧艺术创作不断深化的趋势,同时也表明了古典戏剧向现代戏剧的历史性转型。”[5]《哈》剧正是按照人物的身份和处境不同,用不同的语言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人物语言或文雅或粗俗,或哲理或抒情,或朴实或华美。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渴望冲破封建势力的束缚,但由于早期英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导致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性。所以,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既忧郁绝望而又充满理想,既行为踌躇而又语言果断,既向往平等的人际关系又蔑视平民,不懂得发动群众。性格决定命运,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导致了他命运的悲剧。例如,第三幕第三场末了哈姆雷特的独白:

“哈姆雷特:现在容易动手了, 当他在祈祷时; 我现在就下手杀了他...[拔出佩剑]

... 然後他就直接上天堂; 这就算是复了仇?这还需三思:一个恶徒杀了我的父亲,

而我--父亲的独子--却保送此恶徒登上天堂;什么, 这等於是成全了他; 这不算是复仇。

他在我父亲未经悔过、罪恶贯盈时把他杀害;

上帝对他的这笔账此时是如何的看法, 除了神之外, 有谁晓得?

依凡人之推理, 这应算是个重罪; 但是,假如我正当他在忏悔时把他杀死,

那他为此旅程已作了充份的准备工作;

我能算是复了仇吗? 不!

回鞘去罢, 宝剑呀, 让我寻个更好的机会: ”

此段独白是哈姆雷特犹豫杀不杀克劳狄斯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性格的优柔寡断和行动的软弱,其实是在为自己的不知所措寻找借口,这也使剧情更加具有了戏剧效果。再如:第三幕第一场“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

“哈姆雷特:{自言自语}

生存或毁灭, 这是个必答之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

此二抉择, 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死即睡眠, 它不过如此!

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

那么, 此结局是可盼的!

死去, 睡去...

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 啊, 这就是个阻碍:

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

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

它令我们踌躇……”

此段独白使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三、语言表达方式体现性格化。

性格化的语言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性格化,《哈》剧语言的基调沉闷、压抑和悲愤,主人公哈姆雷特思想的矛盾和性格的优柔应以语调低、语气沉、语速慢的性格化语言表达方式来展现。

而戏剧《俄狄浦斯王》的语言基调先是勃勃向上,激烈的与命运抗争,主人公开始不相信命运,不屈不挠、不放弃任何一个与命运抗争的机会,此时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语气沉、语速适中、声音浑厚有力而且充满激情。但当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此时又转为语调更低、语气更沉、语速转慢、内心依据丰富,基调充满着悲壮和豪放。当俄狄浦斯王创痛巨深的面对命运所呈现的一切时,他痛彻心扉,绝望而又无助的哭嚎出:

“婚礼啊,婚礼啊,你生了我;生了之后,又给你的孩子生孩子。你造成了父亲、哥哥、儿子,以及新娘、妻子、母亲的乱伦关系:人间最可耻的事。”

在如此惨烈的现实面前、在百般抗争而不可改变命运安排的情况下,他彻底绝望和崩溃了,声嘶力竭、悲愤至极。

“悲剧是强力撞击情感的艺术,是提升精神、净化灵魂的艺术。不论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或社会悲剧,都充满着高洁甚至神秘的意味,隐含着人生的教训和哲理。[6]”让我们欣赏悲剧、感动悲剧、思考悲剧,尽情的在悲剧壮美的语言艺术里比较和提炼。

参考文献:

[1]周安华主编《戏剧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2]董键、马俊山著《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上一篇:潇洒的你范文 下一篇:婚礼父母答谢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