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29 12:36:4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1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所以,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课堂提问,应基于整体思路进行语文问题的设计,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能够轻便有力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的感知、理解和赏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研读文本,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简化头绪,紧扣重点,设计出少而精的、能“一问抵多问”的整体研读问题。然后激发学生主动研读文本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摆脱烦琐的提问应答与课文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怎样“牵一发”提高基于整体思路的语文问题设计的质量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做些努力。

1 捕题眼,把握内蕴

捕题眼,顾名思义是根据课文题目进行问题设计。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个“眼睛”,可以窥探文章的主要内容,描写的主要对象,表达的思想情感,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题目对于课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题目设计整体问题,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妙趣横生。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根据题目设计的整体问题是:

“将和相各指谁?他们之间是怎样产生矛盾的,又是怎样和好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就解决了;后两个问题只有经过认真读书,学生们才能解决,于是我就引导他们带着后两个问题自由读书,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再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根据题目我设计的问题为:“谁飞夺泸定桥?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结果怎样?”

这些问题一解决,就可以从中把握文章内蕴,获得文章意趣,使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感悟变得简明而明朗,达到教学的目的。

2 抓中心词句,感悟课文

中心词句是文章内容的概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中心词句,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整体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

如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这篇课文,如何让学生感悟文章中作者的内心情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时,主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别了,我爱的中国”设计整体问题:“‘别了,我爱的中国’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次表达作者什么情感?”接着让学生整体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在品读、讨论中理解“别了,我爱的中国”这句话不但表达作者对祖国的依恋之情和对亲友的惜别之情,还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关心祖国命运、热爱祖国山河的深情,同时又反映了作者要驱逐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从而使学生在整体问题的解决中体会作者的意图,理解这句话深刻的内涵。

3 扣结论,激趣探究

文本一般都有起因、经过、结果,根据文本的结果,针对文本的起因、经过进行逆向寻究整体提问。虽然这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很高,但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印象,把握文本的本质内涵。

如《养花》一文最后有这样一段总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抓住此总结,阅读感悟时可提出如下整体问题:“为什么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是养花的乐趣?分别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学生通过深读课文,逆向探究,分别找到了这段话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从而懂得了这里面的前因后果,也明白了“‘忧’‘泪’‘劳动’也是养花的乐趣”这么一个生活的启迪。

4 抓主次关系,逐层推进

抓住主次就是在围绕全篇整体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对二级分问题的设计讨论,进而加强对全篇整体问题理解和深刻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这种问题的设计,可以理清文章主次关系,把复杂的难以理解的问题论述清楚,阐发透彻,从而增强对文章的理解。不过,进行递进整体问题设计时,要注意文本各层次之间的内在逻辑,文本各层次之间要层层衔接,环环相扣。

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抓住“甲天下、画卷”等重点词句,设计了这样一个全篇整体问题来攻破重难点:“课文首尾两段极力赞美桂林山水为‘甲天下’‘画卷’,你们知道桂林山水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赞誉呢?”然后使学生通过整体朗读课文来理解桂林山水获得如此高赞誉的两大原因:(1)漓江水美;(2)桂林山奇。

在学生初步理解这两大原因后,教师又逐层推进,设计出这样两个二级分问题:“(1)漓江水美可以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2)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你对哪一方面的特点印象最深?先画一画,再谈一谈。”

第1个分问题,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很快就从静、清、绿三方面体会到漓江水的美。第2个分问题,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快就归纳出课文分别描写了桂林山奇、秀、险这三个特点。之后,学生还谈了自己对桂林山某一特点的阅读感受。教师还通过出示桂林山的幻灯片及感情朗读的形式,使学生由衷赞叹桂林山水的确“甲天下”。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紧扣教材的主要内容和主次关系,分别抓住课文两级整体问题逐层推进展开板块教学,引导学生全面深入阅读课文,把握学习重点。这样既加强了思维训练,又使学生体会到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深刻领会了桂林山水获得“甲天下”“画卷”高度赞美的原因。

5 找文本异同,区别感悟

有时,不同文本之间或同一文本前后内容之间,有的描写对象、修辞方法等相互联系比较紧密,有的虽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但文本内容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此,如果能设计对比式整体提问,可以使学生认识不同文本之间或同一文本前后内容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深刻把握所学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我将黄河原来的“温顺”和现在的“凶暴”对比进行重点教学,设计的整体问题是:“黄河原来和现在分别是什么样子?人们对黄河有什么不同的评价?黄河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对此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用心读过课文后,很快就找到了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原来黄河自然条件是很好的。人们对它的评价是“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现在黄河变得凶猛暴烈,决口、发大水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人们说它是“中华民族的忧患”。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我也相应出示黄河前后不同的图片,图文结合,让学生对比感悟。再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黄河前后不同的状况及发生变化的原因,还从对比中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并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使黄河的悲剧不再重演的共鸣。

6 寻认知冲突,评价升华

由于学生认知上的不足,一些文本中蕴含的现象、观点、结论往往会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冲突设计评论性整体问题,引导学生在激烈的争论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不断跟文本“亲密接触”,寻求根据。与此同时,生生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力地推动着评论的不断深入。采用这种评论性的整体问题设计,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如教学《那天》一文,可设计讨论的整体问题:“这辆奔驰牌汽车,文中这位父亲完全可以占为己有,不把车还给库伯,因为库伯根本不知道这张的号码,你认为他这样做傻不傻?”在激烈的讨论和相互的交流中,有的说傻,有的说不傻,教师最后根据他们说的理由,做出正确的总结性的评论。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2

形象思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形象思维与语言关系的特点,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其结果必然影响对文章内容的领会和对文章语言及文章结构的理解,影响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最终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一、运用多种教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运用挂图和插图。挂图和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多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画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讲《中国石拱桥》一课,学生没见过赵州桥、卢沟桥,不知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空间位置究竟是怎样的,更难以想象那些各具形态的石刻狮子。这时可出示挂图,化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利用课件。如在学习诗歌《黄河颂》时,学生因为都没有亲眼看见过黄河,所以通过语言文字很难想象黄河那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势和力量。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图片,并播放歌曲《黄河颂》,这样视听结合,在学生脑海中便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此时,诗人那种把黄河视为母亲的情感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了。

二、注重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例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你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你是仲永的老师,你想对仲永、方父、乡邻分别说些什么?(3)你是否像仲永一样天资聪慧?我们该怎样对待后天的学习呢?这样的发散性问题不仅使学生体会到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学生认识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三、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练习续写课文,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办法。如学习《那树》后可写《当最后一棵树倒下时》,学《孔乙己》后可写《孔乙己临终的独白》。当然,写这一类文章,必须帮助学生吃透课文,同时,在训练的最初阶段还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想像力是丰富的。学生们在作文中变换人称、虚拟人物,有的虚拟说书人作为故事叙述人,有的以原文中的两个人物交替作为叙述人,笔法灵活,跌宕有致,内容充实,人物的个性也在细节描绘中突显出来。

在全新的历史时期,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出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子,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做到课堂生动、教法灵活、知识丰富,要给学生的思想留下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3

一、营造轻松氛围 引领对话

在“对话式”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争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现点,交换自己的看法。用商量的、研讨的口气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开展争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要变“及时评价”为“延迟评价”;变“二值判断”(对或错)为“多值判断”(好和坏、难和易、简相繁、常规和创新)。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在自由、轻松、相谐的氛围中,对话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二、模拟生活情境 引领对话

语文教学生活化,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第16课《黄河的主人》时,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时,一改以往“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之类的问题,创设了乘客与艄公道别的情境,设计了以下对话: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滔滔黄河的雄姿,领略了沉稳艄公的风采。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那些乘客,老师就是那位老艄公,即将上岸了,你们有话跟我说吗?

(生思考后各自练说)

生1:艄公,你在惊涛骇浪中如履平地,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师:谢谢你的高度评价!

生2:艄公,下次我再来这里的话,还要坐你的羊皮筏子!

师:谢谢你的信任,咱们有缘会再见的!

你们都那么艄公长艄公短地叫我,我好像觉得不太顺耳。(自言自语地)

生3:爷爷,我真想在黄河边搭个帐篷,天天坐你的羊皮筏子!

……

师:小同学,我不是不教你,只是你现在还是学生,来这里的黄河上学撑篙不太现实,但是你同样拥有练习撑篙本领的黄河。

生(七八位):(脱口而出)知识的海洋!生活的海洋!

师:对,祝大家在茫茫学海中、生活的大海洋中,撑起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的风帆,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位名副其实的黄河的主人!

生活化的问题,更易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畅所欲言。只有让语文与生活这一溪活水相沟通,教学才有血有肉、生机勃勃。

三、体验角色情境 引领对话

语文学习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课文过程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或上前台来演一演文中的角色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如在教学《海底世界》第四自然段时,这样设计:

师:假如你就是这种动物。你想怎样介绍自己?老师准备了几个动物的头饰,你想表演哪一种动物就挑哪一个戴上。

生:我叫海参,我的身体是长筒形的。象一条大毛毛虫。别看我长得难看,我的营养可丰富啦,我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很有滋补作用。我的行动特别慢,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因为我是靠肌肉伸缩爬行的。

生:我是乌贼,和章鱼是表兄弟。我肚子里有一个墨囊,里面装满了墨法。如果有敌人来攻击我,我就突然向前喷出墨汁,施放“烟幕弹”。然后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逃之夭夭。

生:我是贝类,人称“免费旅行家”。我能紧紧地贴在轮船底下,作长途旅行,海洋世界中的器官我都欣赏过。我准备写一本《贝类旅行记》呢!

四、珍视独特感悟 引领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爷爷的芦笛》一文时是这样引导学生对话的。

在这风狂浪大的可怖夜晚,我们的小主人公强强是怎样表现的?谁来交流、汇报一下?(学生交流,有的抓住重点词体会,有的通过朗读来表现,有的画图,有的表演,通过多种途径感悟了强强的极度恐惧。)

师:是呀,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他裹着被子,担忧着,恐惧着,焦急着……他想到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强强,你来把自己的心理想一想,说一说。

生:大海怎么这样可怕呀?它温柔起来那么美丽,发起怒来简直要吞没一切呀!它什么时候可以平息雷霆之怒呀?

生:爷爷置身于大风浪中会怎样呀?真不敢想象呀!

生:在这可怕的黑夜中,我会被海浪吞没吗?一切会被海浪吞没吗?这个夜晚怎么这么长呀?宛如一个世纪呀!

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为什么要来呀?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90-0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调动的参与意识,激发的写作兴趣

1、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已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积累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方面,我改进了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将每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美文赏析”。采取多样的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阅读作文类书籍,并在自己心爱的日记本上记下文章里自认为很优美的词句、动人的事例或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作文时仿写的参考,并定期检查,公开评讲谁记得好、进步快。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读书、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

3、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

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现在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黄河的视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母亲河一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可以以倡议书的形式来写,也可以用童话、寓言、书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这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隋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试想,我们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不为学生创设情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孩子来说,那是无从写起的。

三、合理评价。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更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给予更多的鼓励,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前不久,刚学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又该让学生进行写作演练了,根据本单元写作的要求,是记自己成长中的烦恼。作文布置下去后,第二天,同学们陆续地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很多同学在作文中都流露出上初中后学习上的不适应,甚至是学业负担带给自己的诸多烦恼。其中,有一个同学就特别提到数学带给自己的苦恼,在作文的最后她发出了这样的“呼救”――谁能帮帮我,我该怎么办?于是,我给她批上这样一段很平常的话:有一个人能帮你,那就是有自信心的自己,更何况,数学老师在课后还说你在数学方面有进步呢!从这以后,我不仅能察觉到这位同学在写作上有了更大的自信,还听说她在数学课上表现很积极。试想,如果自己当时评改作文的时候,就是简单的―个等级和日期。她也许会如此茫然下去,永远找不到自信,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5

高中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应用篇,主要是把区域发展的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交给学生,这就离不开案例型情境的有效设计。所谓案例型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课标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特性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案例素材,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融合其中,适合学生主体活动,并产生一定探究欲望的场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针对案例型情境的设计,可从不同的案例素材入手,创设“疑”境、布构“动”境、引导“议”境、巧立“辩”境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区域发展的理性认识。

 

一、搜集现实和史料素材,创设直观感知情境,引导学生生“疑”,逐步建立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直观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的知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有助于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创设直观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生动而鲜明,可供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先有个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心生“疑”问、逐步探究的过程中达成课标要求。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读黄土高原区位图,以及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图,聆听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资料2: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表明,古代黄土高原的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既生长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附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图。 

 

资料3:搜集一些黄土高原生态问题治理成果的图文素材,体会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思考:(1)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2)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3)在搜集部分治理成果的图文数字基础上,讨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点】(1)水土流失;耕地变薄、生态恶化、河床抬升。 (2)自然因素(位置、土壤、气候和地质);人为因素(轮荒、露天开矿、无计划施工、破坏植被);人为因素。(3)工程、农业技术和生物措施。

 

【思路点拨】教学中,第一步先通过现实素材的探究,引导学生心生“疑”问,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明确水土流失能带来哪些危害。第二步再通过史实素材,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农耕以来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所以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等人为原因才是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决定因素。

 

最后,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西南地区的石漠化、亚马孙热带雨林、洞庭湖湿地等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案例型情境设置方法。

【注意要点】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利用旧知“同化”新知,或做到认知结构“顺应”新知。

二、虚拟故事情节,创设诱思情境,引导学生行“动”,逐步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

曾有教育工作者说过,施教三功贵在诱导,进学三功贵在领悟。以诱导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的分析,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题。

设疑诱思的实质就是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学生学习首先要有需要,为满足需要才会有内驱力以至于行动。而学生的需要是靠诱因激发的,教师创设冲突或矛盾的情境是诱因,当教师能激发学生想舒缓矛盾的需要时,学生就会提出问题,并产生想解决矛盾的内驱力。因此,扣住课标要求,虚拟一些故事情节,制造一些悬念,作为案例型情境的素材,有助于学生产生适度学习动机,从而逐步建立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9世纪后半期,保罗·罗伯特是一家小企业管理者,他的企业位于莱茵河支流鲁尔河畔的杜伊斯堡,经过他和他的工友们几十年的拼搏与努力,他的机械制造企业蓬勃发展,企业规模空前扩大,迅速成为当地一家有名的企业,老罗伯特因此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到20世纪50年代末,退休在家的百岁老人老罗伯特每月领到的薪水越来越少,企业区住房、生活空间的生存环境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后来他因患肺部疾病(肺气肿)而死亡。

 

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政府提出治理措施,老罗伯特的孙子——怀特·罗伯特,从企业技师的岗位走上了企业家的管理岗位,小罗伯特带领他的工友们,利用政府政策,努力工作,不断改造企业,治理企业周边环境,企业东山再起,成为蒸蒸日上的现代大企业。

 

思考:(1)通过阅读以上三段文字,结合教材内容,从图文中找到鲁尔区的区域特征有哪些?并探寻鲁尔区发展前后期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是什么?

(2)联系提供素材和教材内容,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找出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3)如果你是鲁尔区政府决策者,针对区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治理策略?

【答案要点】(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较近;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2)发展前期,区位优势条件明显;发展后期,传统产业衰落,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不协调。 (3)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整治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思路点拨】第一步,让学生回顾区域特征的内容,包括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优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而结合素材第一段文字和教材第一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特征,评价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如交通、资源、市场等。

第二步,结合素材第二段文字和教材第二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传统产业衰落和生态恶化等现象的成因、表现和危害,认识区域发展中出现的人地不协调。

第三步,结合素材第三段文字和教材第三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产业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整治环境污染和营造绿色空间等。

最后,经过以上逐步行“动”,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思路:分析区域特征探寻、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选择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

进行教学。

【注意要点】案例素材设计要关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创意要新颖,以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好奇心。

三、迁移同类案例素材,创设对比情境,引导学生善“议”,逐步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及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m. s. james就将迁移定义为“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1] 。可见,课堂教学中同类案例素材迁移的情境创设,能影响学生认知迁移能力的提高,达到一举反三的教学效果。

 

当然,近年来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也提出,抽象的、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常常不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因为知识与认知技能双方均高度地依赖于学生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时的情境[2] 。只有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才能比一般知识更容易迁移。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技能和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创设同类案例素材的迁移,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西电东送”工程主要是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分北、中、南3条通道:北部通道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

 

西电东送可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江河治理,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路线图。

思考:(1)我国的水能资源、坑口电厂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东西部供需矛盾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要送?)

(2)西电东送的3条通道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用彩笔描绘下来。(怎么送?)

(3)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分别是什么?(送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1)黄河上游和晋、内蒙古煤产地;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乌江、澜沧江和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以及黔、滇煤产地。东部电力不足,需求量大;中西部电力富余,需求量小。 (2)在图上描绘。(3)促进中西部电力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东部电力紧缺和交通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思路点拨】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先“议”区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供需矛盾,引出为什么要跨区域调配资源。第二步,运用地图描绘三条通道,加深学生对西电东送怎么送的认识。第三步,分组活动、查阅资料讨论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第四步,形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学习思路:为什么送?(该资源有什么特点、供需矛盾是什么)怎么送?(线路方案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正面、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趋利避害)。第五步,迁移在该案例型情境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思路,开始分析教材中的“南水北调”案例。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内容,也可以运用案例型情境的迁移与对比分析的学习思路来进行。如长江、田纳西河、珠江、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注意要点】迁移同类案例情境素材的设计,要有详、有略、有对比性,才能突出课标要求的重心。

四、提供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情境,引导学生巧“辩”,逐步厘定经济发达地区或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利用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设计的常用技巧。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3] 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部分直观内容多,但抽象内容也不少。教师要善于从直观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理性的内容,巧选中间案例素材,设置“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素材情境,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思维模型,以带动课文两端内容的学习。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企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资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地区已有城市25座,建制镇420个,城镇密度为108个/万平方千米,城市密度为6座/万平方千米,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2010年,珠三角城市化水平已近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答案要点】(1)从资料1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是什么?

(2)从资料2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是什么?

(3)从资料1和资料2可以看出,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是什么?

答案:(1)优惠政策、外向型经济、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加快。(2)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3)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两者相互促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思路点拨】第一步,阅读资料1和2,搜集一些图表文字素材,分析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以及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初步厘清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关系。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先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预设好“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型情境。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珠三角工业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结合珠三角区位图,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成就的分析,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利弊影响。

 

第三步,提供巧辩方式,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分组梳理珠三角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探讨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如巧设“要科学发展规划,还是要单纯发展速度”等辩题,以体现学生对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等问题和措施的理性认识,进一步了解珠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区域农业发展”一节内容,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先预设探讨“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特点”这个中间

案例,再引导学生探究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问题,最终讨论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注意要点】“中间开花”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开放性,以引导学生产生多方面联想,生成相关思维,体现“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妙境。

当前,案例型情境设计与运用依然存在诸多操作误区。诸如“讲”案例,而不是“用”案例教学;脱离教材,精典案例不选,另选其他案例;新选案例素材设计不当,没有扣住课标要求教学,等等。

 

另外,根据教学业务差异,案例型情境设计的层次性应不同:一个是浅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教师采用有意义接受式的教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新教师;另一个是深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学生采用有意义发现式的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有经验教师。两个层次的案例型情境设计,教师均应把握。

 

参考文献:

[1] 吴庆麟,胡谊. 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4-263.

[2] 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91-304.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形象思维 培养能力

形象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丰富的形象思维就能在脑海里再现出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三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一、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就有利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运作,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采用三种方法。

1.运用挂图和插图。挂图和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多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画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讲《中国石拱桥》一课,学生没见过赵州桥、卢沟桥,不知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空间位置究竟是怎样的,更难以想象那些各具形态的石刻狮子。这时可出示挂图,化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配乐朗诵。如学习《海燕》一课,可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想象在乌云与大海间海燕高傲飞翔的姿态,领略海燕那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英勇气概。学生在闭眼

倾听配乐朗诵时,脑海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生动的画面,这就实现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3.利用课件。如学习诗歌《黄河颂》时,学生因为都没有亲眼看见过黄河,所以通过语言文字很难想象黄河那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势和力量。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图片,并播放歌曲《黄河颂》,这样视听结合,在学生脑海中便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此时,诗人那种把黄河视为母亲的情感,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都是因为利用了电化教学手段,因此,适时、适度地利用电教手段,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教学效率是很有利的。

二、注重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发散思维从本质上讲是创造性思维,它具有多元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例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你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你是仲永的老师,你想对仲永、方父、乡邻分别说些什么?3.你是否像仲永一样天资聪慧?我们该怎样对待后天的学习呢7这样的发散性问题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学生认识到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这类发散性问题,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应是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和尽可能是没有遗漏的设想。学生的回答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虽然这些思维结果未必尽善尽美,却能显示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性强的作品,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练习续写课文,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办法。如学习《那树》后可写《当最后一棵树倒下时》,学《孔乙己》后可写《孔乙己临终的独白》。当然,写这一类文章,必须帮助学生吃透课文,同时,在训练的最初阶段还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学生们在作文中变换人称、虚拟人物,有的虚拟说书人作为故事叙述人,有的以原文中的两个人物交替作为叙述人,笔法灵活,跌宕有致,内容充实,人物的个性也在细节描绘中突显出来。所以,我们认为结合课文的命题作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想象的良好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造想象的产生有赖于原型启发、积极思维、灵感诸条件,而产生作文命题的原课文就成了学生把旧表象转化为新形象的有启发作用的原型。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就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出格”。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7

一、引得“妙”

[精彩回放]

师:(出示自己一张登山时的照片)暑假里我和同事一起去旅游。我登的这座山海拔两千多米,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是我国“五岳”之一,你知道它是什么山吗?

(学生议论纷纷,随即屏幕上出示:东岳泰山1532米、南岳衡山1290米、西岳华山2160米、北岳恒山2017米、中岳嵩山1440米。)

生:可能是华山或者是恒山,不可能是泰山、衡山和嵩山。因为您说这是一座海拔两千多米的山,泰山、衡山和嵩山都没到两千米呢!

师:好。我告诉你,我登上的这座山是“五岳”中最高的山。

生:(兴奋地齐说)华山。

(随即屏幕上出示了一张黄老师在“华山论剑台”石碑旁的照片。)

师:刚才咱们比了五座山的海拔高度,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需要把数拿来作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感悟]一张普普通通的生活照在短短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实现了多重功能。首先,由鲜活的生活素材引入,使学生倍感亲切,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渗透了数学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再次,由山的高度,自然地引发学生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现实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动机。一举多得、简洁高效,可谓引得巧妙!

二、探得“深”

[精彩回放]

(采用三轮游戏来探究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第一轮规则:抽到的数字依次从个位到千位放好。

第一次抽数:黄河队抽到9,长江队抽到4。

师:(问黄河队的同学)你们觉得他抽的9怎么样?

(黄河队的同学都很激动地说:“抽得好!”)

师:(转身问长江队的同学)你们觉得她抽的4怎么样?

(有几个同学很激动地说:“不好!换人!”但立即有一部分长江队的同学说:“抽得好!不换人!”)

师:(不失时机地追问认为抽得好的同学)她抽的4比9小很多,你们为什么还说抽得好?

生:他们队的9被抽完了,已经没机会了,我们还有机会抽到9。如果后面我们抽到9放在千位,我们就一定能赢了!

……

第三抽完毕准备抽第四抽决定千位上的数时,黄老师要求这次不同时抽,问谁愿意先抽,两名代表均不愿先抽,最终用石头剪子布决定长江队先抽,结果抽到了5。

师:(采访长江队同学)接下来黄河队要抽这最后一抽了,你们希望他抽到几?

(长江队绝大部分同学都喊:“抽0!”仅有一个女孩说:“抽1。”)

师:(急忙追问)咦!你为什么希望他抽到1呢?

生:因为规则上说是四位数,如果抽0放在千位得到的就不是四位数了。

师:瞧!真是一位有心的小女孩!你们现在希望黄河队抽到几?

生:1!

师:如果他抽到的不是1,你们还有可能赢吗?

生:只要他抽的比5小都可以。

师:(转身采访黄河队同学)你们觉得他抽到几,你们就能赢了?

生:只要比5大的数字都行。

……

第二轮规则:抽到的数字依次由千位到个位放好。

师:(采访两位抽卡代表)马上就要抽了,你们紧张吗?

(两名代表表示无所谓,都说不紧张。)

师:(采访座位上的其他同学)你们替他们紧张吗?

(一部分摇头,还有一部分点头。)

师:(采访点头的同学)你为什么要替他们紧张?

生:因为这第一抽的数字要放在千位上,很关键。如果抽的不一样,一次就知道谁赢谁输了。

第三轮……

[感悟]在探究比较数大小的方法时,黄老师把游戏分成3个层次。首先是将抽到的数字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顺序排起来,不到千位就无法确定大小,其中也存在悬念。比如大的数字抽得越早,就越让人担心;然后是将抽取的数字按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顺序排起来,这个过程一般很快,只要两队第一张抽出的数不一样,就可以结束比赛,如果千位、百位、十位抽的都相同,最终就看个位;最后将抽到的数字自己决定摆的位置,将整个游戏推向了高潮。这里既有运气成分,更有谋略因素。比如抽到9后放在千位,赢的信心就足一些;如果抽到7既可以放在千位,也可以放在百位……总之,游戏因规则的改变而层层推进。黄老师总是在关键处及时介入,通过高质量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并逐步引向深入,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与策略。同时,每一轮游戏结束时,黄老师都让学生及时记录结果,并画出比较大小的关键数字,这就使学生将游戏中渗透的新知及时地梳理、巩固和内化,体现了他所倡导的“游戏只是载体,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内化才是重点”的有效教学理念。

三、用得“活”

[精彩回放]

黄老师先提出三个要求:一要看清数;二要找关键,眼睛盯着最关键的数;三要写符号。然后屏幕依次出示:38232958、4569

4642、87588769。学生解答得既快又准确。

师:下面这题咱们变个方式,认为填大于号的就马上站起来,认为填小于号的就仍然坐着不动,看谁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屏幕刚出示8932370,绝大多数学生就立即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但随即又恍然大悟,坐了下来。)

师:怎么又坐下来了?说说怎么回事。

生:刚开始,我就只盯着最高位上的数字,只注意到8比2大,可后来再仔细一看,原来两个数的位数不一样,位数少的应该小于位数多的数。

……

[感悟]片段中,黄老师先通过三组四位数的比较强化了四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然后通过一个变式练习,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这样既避免了练习的单调乏味,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紧张而愉悦的氛围中有效地实现了知识、方法的巩固内化,同时还训练了学生认真审题、灵活解题的能力。灵活丰富、一举多得,实现练习目标多元化,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回味整节课的教学,我不禁联想到当前的一些课。这些课的开课也是通过精心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但大多受“不创设情境就不是好课”观念的影响,“为情境而创设情境”,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圈子绕得太大,耗时过多,结果对新知的探究只能浅尝辄止,学生探得不深、理解不透;学习新知时,活动形式也不乏活泼多样,但往往是趣味有余、数学味不足。学生往往被活动的外在形式所吸引,缺乏对活动所承载的数学知识本质的深度关注,无法实现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有效内化与建构;另外,不少课的练习设计过于偏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赏赏图片、谈谈感想,而对数学新知的灵活运用以及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立体化建构关注不够。这些课看上去学生学得轻松、投入,但对新知的收获却很多。反观黄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学得不仅轻松,更是学得深入、学得有效,我想这应该得益于他引得“妙”、探得“深”、用得“活”吧。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审美;欣赏美;创造美;感受美;发现美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把审美体验过程有机地渗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生动形象的音乐形式为手段,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审美从不完整的向完整的方向转化,使其与生活产生共鸣并获得美的享受。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

一切“美”都源于生活,如何让学生从音乐中去感受、欣赏身边的美,从而去理解美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与课题相应的,即视、听、感为一体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陶冶情操,以达到情感的共鸣。

例如,《神州大地――江河万古流》是七年级下册的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我国的江河,通过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欣赏歌曲《黄河船夫曲》教学时,为使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在没有告知曲名的情况下让学生倾听了钢琴协奏曲《黄河》片段,让学生感受这段音乐“可以表现怎样的场面?”,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激烈的战斗场面”“紧张的考试”……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又给学生观看了三段无声视频(潺潺的小溪流水、丰收的稻麦金黄、黄河的波涛汹涌),让学生选择“这段音乐最适合表现哪组画面的情绪?”学生争先恐后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在视、听、感受、想象、交流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黄河的气势,之后我又问:“黄河上有很多的船夫,他们为适应复杂多变的水路和气候,唱出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歌曲,这些歌曲我们叫它船夫号子,你们听过船夫号子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由此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的欣赏教学,带领学生进行“美”的体验。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创造美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对知识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去发现、创新。通过学生的发现与创新,学生的性情才能得到陶冶,创造性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例如:在欣赏《十面埋伏》一课中,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用自己的声音和身边仅有的声源及一些乐器,来合作表现“人声鼎沸”、“擂鼓三通”“军炮齐鸣”和“铁骑奔驰”的音乐形象。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创造性地分别用歌声、哼鸣声或敲桌子、跺脚、鼓、锣等手法来表现这些特定的音乐场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既加深了对演唱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与表达不同音乐形象等相关音乐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这些创造性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合作、共同发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会审美。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教师常抓不懈。因此,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将音乐审美渗透于教学的每一环节,使音乐教学过程变为聆听美的声音、感知美的画面、体验美的情感的审美过程。

参考文献:

[1]邵祖亮.中学音乐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2]陈泓茹.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上一篇:感谢母校作文范文 下一篇:二月二理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