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10-31 06:10:40

文学的名言

文学的名言篇1

关键词:汉族姓名 符号性 语音 字形 语义

引言

中华姓氏源自上古的母系氏社会,是一种古老的文明形态。《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汉字的“姓”是由“女”和“生”字组成的,表示姓随女传,道出了姓因生而赐的血缘本质。氏族公名的姓,多数的源于图腾崇拜。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对新氏族重新命名,并确定其作为新酋长的权利,便产生了“氏”。如轩辕氏、神农氏、伏羲氏、燧人氏等。当国家产生后,部分官职也被当成氏,也有一部分氏源于封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氏制度发生了变化。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姓氏就合二为一。汉代后,通称姓。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而异于古代的名字。《说文解字》解释“名”,“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表明,名在古代主要用于自称,成年前使用。古人不但有名,而且还要有字,有些古人还有号。

世界各国人名,折射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汉族的姓名蕴含着独特的汉族文化。接下来我们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读汉族姓名的文化内涵。

一、汉族姓名的符号性

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它是属于感觉的,我们有时把它叫做‘物质的’,那只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而且是跟联想的另一个要素,一般更抽象的概念相对立而言的。”汉族姓名使用的基本语言材料是词或词组,会受到汉语的语音、语法及语义约束。它们在语言系统中的位置,一方面是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形成的,另一方面是在长期的社会交际中固化的,其基本义在文字社会中通过词典一类的权威文字形式被规定下来。然而,一旦语言材料被加工成为姓名,它们就更多地受到社会文化规则的制约,形成超语言体系,语言材料原有的联想意义,被赋予极为突出的角色。在社会交往中,姓名这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借助声音,将它的音响形象(某个人)联系起来。这种音响形象不同于这种语言符号在词典中的音响形象(或意义),而是建立在词典中的音响形象基础之上的另一种音响形象——某个人。因此,一个人在叫另一个人的姓名时,脑中想到的不是姓名在词典中的意义,而是想到被叫的某个人。至于姓名在具有怎样的词典意义的语言符号基础上,建立代某个人的音响形象,与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如果按照符号学塔图学派的观点,语言是第一模式系统,则姓名系统属于其第二模式系统,即语言以外的文化系统,但它不能完全独立于语言。

二、汉族姓名的语音文化

汉语语音由声、韵、调组成。声母和韵母是音质音位,调是非音质音位。汉族姓名用字在声、韵、调三方面的相同、相近、不同,形成了一系列的独特文化。

(一)汉族姓名声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

中国诗歌讲究平仄押韵,阴平阳平归平声,上声入声归仄声,声调平仄相间,从而构成诗歌的音乐美的一个方面。受此影响,汉族姓名也比较注重声调的平仄规律。如:

(1)王朔(2)赵丹(3)藏克家(4)谢无量

(1)姓是平声,名是仄声,(2)姓是仄声,名是平声,这就构成了二字姓名的平仄(或仄平)格式;(3)姓名中第一字和第三字是平声,即构成平仄平格式;(4)姓名第一字和第三字是仄声,即构成仄平仄格式。平声高扬,仄声低抑,两者有规则的搭配,读来就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据纳日碧力戈(2002)抽样调查,北京地区姓名中,这种音调抑扬型姓名占68%。

人名姓氏并举时,其先后顺序常与汉字声调有关。

(5)嵇阮(嵇康-阮籍);(6)刘邓(-邓小平);

(7)“王孟韦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

(8)“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关王马郑”(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

(10)“关张赵马黄”等;

(11)“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中的初唐四杰;

(12)孔孟(孔丘-孟轲)。

平仄不同的两姓排序,先平后仄的排序,如(5)、(6);平仄不同的多个姓排序,几乎按平起律句的格式排列,如(7)—(11);如平仄相同姓排序就要按照时代先后以及师承关系等因素排序了,如(12)。

(二)汉族姓名中同音(近音)折射的民族文化

避免人名同音(或近音),在封建社会里,是攸关身家性命的政治文化,表现在名字同音避讳。如例(13),“司马”原是由“治中”这一官号改来的。唐高宗李治为避其讳,于贞观二十三年七月下令“改诸州治中为司马”。“治中”是州刺史的副职。(14)中“《大园》”即杨雄的《太玄》。段为避清圣祖玄烨讳,以“元”代“玄”,并加空围“”。家讳,是指家族内部长辈的名讳。如例(15),作者范晔,因其父名“泰”,“郭泰”改为“郭太”。

(13)“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14)“《史记》、《汉书》、《法言》、《大园》叙,皆殿于末。”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15)“郭太,字林宗”(范晔《后汉书》卷六十八)。

自古及今,取名有着祈福忌祸、避俗求雅的文化心理和社会习俗。如(16)的音同(或音近)也是汉族同胞取名时力求避免的。

(16)纪丹(鸡蛋)、毛崇(毛虫)等。

避免音同的避讳是封建社会里的文字狱,追求名字与特定意义的字音相同却有着积极意义。

首先,姓名的“语音求同”表现在子女承袭父姓。中华民族在母系社会后,将姓氏用以标志父系血统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标示着封建社会夫权。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子女随母姓略有增加。

其次,姓名的“语音求同”表现在姓名的同音假借。古人的名字可以用同音字假借,先是出于方便,同音相假,标志音读,后来则刻意追求同音异义,寄托意趣。秦汉以前的人名常用不同的同音字标写,如孟轲字子舆,亦作子车、子居;荀况人称荀卿,亦作孙卿;现代革命家周容,字茂三,假借为茂山、贸山。

再次,姓名“语音求同”(或“语音求近”)体现在姓名的谐音寓意。《红楼梦》中的人名就是典型的谐音寓意:“甄世隐”谐音于“真事隐”,寓示该人一贯掩盖事实德性。“贾政”谐音于“假正经”,寓示该人虚伪的本质。

汉族姓名语音文化还表现在音节个数上。汉族姓名的音节个数为二到四个。姓多为单音节,也有少数双音节姓,称为复姓,如欧阳、尉迟、东门、东方等。名字单音节和双音节比例悬殊不大。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男尊女卑观念的淡化,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把父母的姓加在一起,组成孩子的复姓,将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三、汉族姓名的字形文化

根据汉字字形特点,可将其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类。合体字占汉字的90%。汉族的姓名基于汉字几个独体字合成合体字、合体字能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字的特点,产生了独特的姓名文化。

(一)作为姓的汉字的形旁表义文化

在汉族姓氏所使用的合体字中,如姜、姚、姬等,基于合体字当中的形声字的特点,声旁表示读音,形旁“女”记载了这些姓产生的社会环境——母系氏族公社。

远古时,姓就是母系氏族的族号,从母系角度来标示氏族的血缘关系,直到文字产生后,姓氏(部落名称)就被记录了下来。由于当时女性在部落中发挥的社会作用大于男性,部落的名称常常带有“女”旁,以示女权,这种文化在“姓”字由“女”和“生”字合成中同样可以得到印证。

(二)姓名的字形关联文化

(17)古人王匡,今人于吁、林森等;

(18)宋人陈东、清人阮元,今人聂耳等;

(19)著名作家老舍,又名舒舍予。

如(17)是独体字的姓,有的取名时就在姓上加个偏旁。姓是合体字的,取名有两种途径:一是如(18),取其一个成字偏旁做人名;二是如(19)将姓分成两部分或从中抽取两部分,并且把不成字偏旁还原成字做人名。

四、汉语名字的语义文化

人名作为一个符号,借助词汇意义传达了一个特定的个性化意义。它从简单的“代号”演变为包含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字学、文学、美学、音韵学等内容的“综合文化”。

(一)多数汉族姓名标示着性别

(20)玲、婷、丽等;

(21)松、键、刚、雄等。

(20)的字义多与花草等柔美鲜艳的事物相联系,女性多以此类为名,表达女性的阴柔、含蓄、细腻;(21)字义多与高大伟岸、气势雄壮的事物相联系,男性多以此为名,表达男性的阳刚之气,寄寓雄心壮志。因此,汉族姓名大多数从字面上就可以区分男女。

(二)有的名字蕴含着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无限亲情。

名字多为父辈或祖辈所取,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就很自然地反映在给小孩取的名字上。如清代著名政治家林则徐,其父三十七岁有他,其兄早夭,全家寄希望于他,期望他学业出众,事业丰顺。也有表达长辈希望晚辈健康长寿的。画家蒋兆如,原名“万绥”,其父命此名是祝福他时时平安。张万年将军、辛延年、丁鹤年、方龟年等都是直接或间接表达长命百岁的祝愿。

(三)有的名字寄托着自己的志向和对自己的勉励、鞭策

,原名毛润之。这个名字虽然也带有很大抱负,但缺少气势,后改名,意为让光明、幸福遍泽东方,展现了他要振兴中华,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的雄才大略。

(四)有些名字是时代烙印

上古群体起名,崇尚名以记事。有巢,架木为巢;燧人,钻燧取火;神农,力田事农。殷商命名特征是常用天干地支。那时的臣民大多是以自己生日的干支为名的,从殷代的甲骨文上名字有“午”“卯”的。汉莽王朝姓氏喜用单字。如张飞、袁绍、刘备、关羽、周瑜等。“五四”人名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以及清廷腐败,有志之士在人名中抒发“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意愿,如章太炎、赵炎午、胡汉民、戴天仇等,无不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名随着历次的重大政治运动而变易。如建国初期的“建国”、“卫国”、“抗美”等名字;期间的“跃进”“胜天”“卫红”“卫兵”“”等名字。改革开放之后,反应科教文发展的名字“星”“航天”“港”“海霞”等和大量西洋音译名字的出现,如“莎莉”“莎莎”“琳”“娜”等。

(五)有些名字用典

王引之,出于《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意为:“子孙后代当不废而引长之也。”

周邦彦,出于《诗经·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所谓“邦彦”,指国家的优秀人才。

钱谦益,出于《尚书》“满招损,谦受益”;意为:“谦虚谨慎,使人获益。”

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源远流长。学习汉语或中国文化不防先掌握汉族姓名这把钥匙。其音、形、义饱含中国文化,它是各朝代经济、政治、科技、民俗等文化的指示灯。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纳日碧力戈.姓名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瑞士]索绪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王大良.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5]朱胜华.最新姓名学[M].台湾大众书局,1974.

[6]朱宁虹.徜徉姓氏丛林[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6.

[7]关永礼.中国姓氏文化[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

文学的名言篇2

关键词:国外著名大学;校训;语言特点;文化内涵;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49-02

纵观全球,著名的大学比比皆是。对于各大高校进行网络搜索,都有详细的师资情况、硬件配套情况的介绍。可是在当今知识经济处于过渡时期的阶段,几乎没有人去认真阅读各大高校宣传上的文字。所以,就好比可以通过姓名进行区分一个人一样,各大高校的校名也代表着不同群体,而学校的校训就好比姓名一般,具有很强的个性魅力。所以,想了解一所高校,就应当从它的校训出发。

一、校训的语言魅力

1.词汇的魅力。放眼整个世界的著名大学校训,不难看出,各大高校的校训在选词上均为通俗易懂的词汇。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会使用古英语,其他时候都不会应用到这些生僻的词汇。两个人能在一起必定是有共同语言,高校也是因为这样才会在词汇上选择一些大众化的语言进行诠释。不要认为高校的校训运用了大众化语言,就失去了其阐明理念的准确度。例如:为了阐明“自由意义”的校训,杜尔大学采用了Drew University Freely have you received;freely give的校训;为了阐明“真理”的观点,华盛顿大学采用了Strength through Truth作为校训。这些普罗大众的词语并没有影响高校所想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就是这些普通的词汇,让人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了各大高校想要表述的精神理念。

2.句子结构的魅力。体现校训的四种句型包括名词+虚词/(,)+名词的方式,这种形式主要强调两个名词,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Mind and Hand,让大众的脑海里可以直接调出对此的印象;通过“From”或者“In”这类介词来开头的方式,比如瓦尔帕莱索大学的In Thy Light We See Light,突出了高校之所以存在的意义,是大众在看到校训的同时就可以立即想到这所学校;用“Let”开头,主要强调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大家可以在一个舒服的环境里自愿地接纳并传播的观念,比如哈佛大学的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e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运用“名词is/(,)名词”的方式,这样的校训结构,从格式上凸显了其简洁明了的特征,比如范德比尔特大学的Education,a debt due from present to future generations。

3.校训里的修辞手法。通过选词和句子的机构方面,各大高校都展现了各自的语言魅力,认真分析后,很容易发现在校训当中的修辞手法也为语言增添了不少魅力。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是英语修辞手法的两大分类,对于一些没有固定格式消极的修辞手法我们不给予评论,因为这类的修辞手法是为了避免造成重复词语而选择其他词语的方式。但大多数学校的校训还是采取积极的修辞手法来进行相对固定的修辞方式进行创作。这些积极的修辞手法包括:隐喻、明喻、借代、拟人、重复及辅韵等几种方式进行表达。比如斯坦福大学的Let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属于隐喻手法;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属于拟人手法;加州大学的Let there be light属于头韵手法。

二、校训表达的文化内涵

1.探讨校训传达的学校理念。理念的意义在于将形式和看直接相连,所以同事物的外貌和形态相连接。并渐渐地向抽象方向延伸,出现了观念、类型、形式、本质等一些内涵,将这些内涵引入英语当中就出现了再次的延伸,出现了精神、信仰、梦想、目的、意识、观念等寄义。大学理念应当是发展的前景和目的的指导原则,也是大学的最高领导的原则,这是对大学的精神、信仰、责任、意义、价值观等发展的基本思想囊括其中的概述。国外的语境当中,大学的理念都显得比较明确化,它包含了大学的职责、方向等等。不论哪所大学都会因其本身的历史背景及所处的环境,而对理念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比如说美国天主教大学的God Is My Light是侧重于希望上;爱荷华州立大学的Science with Practice侧重在理论方面;西北大学的Whatsoever Things Are True则侧重在真理方面。由社会学的方向来看,所有学校的校训都在传递出学术知识、真理、实践、自由、宗教、道德、艺术、公正、民族的大学理念。

2.校训传达的大学理念的渊源。首先,由社会政治经济学方面来看,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及生产工具的改进成为了生产力三大要素中的两种后,越来越受到推崇。由于科学的昌盛,追寻真理成为了很多科学家的座右铭,当然,也成为了培养这些人才任务的名言警句。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Mind and Hand。其次,政治因素。以华盛顿大学举例。华盛顿大学是一所世界顶尖的著名大学,创建于1861年,主要培养医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公共关系、社会工作和海洋科学方面的政府官员的人才,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大学在逐渐将其政治色彩进行褪色,但还有一部分大学在校训中体现了自身的政治背景,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In the Nation’s Service and in the Service of All Nations。再次,思想文化因素。西方很多国家都受到了两次思想解放浪潮的影响。一次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一次是法国启蒙运动。它是开启人们反封建思想的钥匙,例如耶鲁大学的Truth and Light,让仍旧处于黑暗当中的人类意识到了光明和希望所在。最后,宗教因素。当今的社会中,对于宗教和科学间的相互矛盾的观点众说纷纭,先不论宗教同科学到底有何关系,最起码我们要了解宗教已经对学校这个关于科学的孕育场所有所影响。在很多大学的校训中,知识其实就相当于上帝,受到人们的推崇知识,就好比基督教徒对上帝的信仰一般。例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God our light,从某个方面来讲,这样的大学校训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也更具备呼吁能力和陶染能力。

当今的社会正在迅猛发展当中,各大学校应当积极地向世人推荐自己的学校,让学校可以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矗立不倒,大学校训就如同一个商品的商标,具有其特点和代表性意义,让学校通过校训充分地表达学校的个性及意义,让世人都可以通过校训来了解学校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张竞碧.中西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03).

文学的名言篇3

一、名言警句教学的内涵

要了解名言警句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明确名言警句的内涵。何谓名言警句呢?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便于理解记忆,是人生经验教训浓缩的精华。就业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赏识、感悟、应用就业方面的名言警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与就业有关的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对职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

就业名言警句,是人生智慧的精华,对人的思想性格有着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这些就业名言警句,包含着励志、勤奋、坚强、惜时、敬业等内容。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勉励人们要勤奋学习、工作,否则,会一事无成;“学好技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读书增知是照亮梦想之路的明灯”让学生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有信念不一定成功,没信念一定会失败”让学生知道信念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所谓天才,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让学生明确要想成才就必须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让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树立坚定的信心,不断走向成功彼岸等等。

通^对这些启迪工作、学习的名言警句的学习理解,能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成才,培养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康而富有魅力的人格,为今后从事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感悟思辨能力

中职生是即将走出社会工作的青年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必须在校时就要提高分辨是非、感悟人生的能力,将来他们走向社会时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例如,在感悟环节的活动中,学生学习了“为了成功想方法,不为失误找理由”这个警句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悟:方法总比问题多,为了成功找方法。在学习了“什么风水都要转,唯有积德行善;什么靠山都要倒,唯有劳动创造。”学生学习后写下了这样感悟的话:靠天靠地不靠自己,只有劳动才有幸福。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段话:“引导学生掌握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染,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重视感悟教育,让其透过事物的表面,想到更深层的内涵,从而得到一种审美教育。

(三)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学校的工科实训大楼的走廊,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既是语文学习的好句子,也是学生理解未来职业的好教材。如“优秀的员工不要怕错误,不要放过错误,不要重犯错误”这条警句对于人人怕犯的“错误”是多么好的一种阐释;又如“优秀员工的特质:敬业、专业、精业”,简简单单的六个字,高度概括了一个优秀员工应该具备思想及素质,使人一看就明确做一个优秀员工的努力方向;再如“成功找方法,失败找借口。比对手多坚持一会,你就能脱颖而出。”说明一个员工要成功的态度和途径;还有对于问题处理的法子的名言警句:“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以上名言警句都是我们这些即将走向职业岗位学生最好的座右铭。

三、名言警句实践活动开展过程探索与实践

为了使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就业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顺利而又有成效,笔者把活动分成几个步骤: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

在活动开始之前,先把收集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励志、成才、安全、管理、效益等五类,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别,学生就会积极、主动、不知疲倦地收集那些能引起他们的感悟、共鸣的名言警句,对他们将来的就业会更有指导作用。

(二)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开战之前,应该通过谈话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方法是先用名人的名言和事例引入,如用“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的名言;再说明活动开展的意义:开展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提高大家语文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更是为了使大家通过简明的名言警句了解社会、了解就业的需要,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经过以上的讲话铺垫,以下活动的开展就水到渠成了。

(三)出示征集就业名言警句启事

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活动前笔者就准备好一份就业名言警句征集启事,启事的内容既有挑战性、趣味性,又要有简单明了,使人看了容易明白做法。如我们这次征集活动的启事就先说明征集的目的,再具体提出征集的分组内容,最后说明截止时间。另外,还通过广播站的形式播发,从而增添活动的气氛。

征集启事播发后,教师还要提示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同时请学生注明获得相关资料的渠道:是从何处获得的,如学校的走廊,还是公司的门口、车间,是图书馆、网络、词典,还是别人的口中得到。

(四)赏识、感悟,运用、延伸

这个阶段,是活动收获阶段,也是活动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里,一定要搞得有声有色,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1.分组选拔

各小组对照征集启事的要求,选出自己组最喜欢的一两则优秀名言警句,出来评比。经过小组评比推荐,各组都推出了自己组最喜欢的名言警句。励志组: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成才组:所谓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安全组: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管理组:不在知,而在行;效益组:用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执行的武器就是速度。

2.分析、感悟

很多名言都是饱含深意的句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必须要求学生分析他们选出来的名言警句的含义,并由此生出感悟,这才算基本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对于“轻视公司,就是轻视自己”这个名言警句,选出来的小组代表分析说:公司是自己立足发展的平台,是自己选择的。如果轻视公司,无疑就是否定了自己,那当然是属于轻视自己了。再例如“企业制胜的武器就是速度。”谈到这个警句r,学生有感而发:商场如战场,战场上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抢占制高点;一个企业如果发展的速度慢,就会被其他企业所代替。所以,我们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工作,都必须先人一步,这样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感悟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现象到本质的感想、悟道。学生通过这个综合实践环节,学会感悟,对他们一生的成长都会带来莫大的好处。

3.应用、延展

对于中职生来说,学习是为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在综合实践的最后阶段,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名言警句来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例如综合实践结束前,笔者对参加综合实践的学生说了这样的话:“大家为了将来就业的准备推荐名言警句花了不少心思,可是只能评出五个人,实际上,其他同学的名言警句也不错。你们认为哪一条好?准备赠送给谁呢?”有学生说:“我喜欢‘优秀员工不要怕错误,不要放过错误,不要重犯错误’这条警句,想把他送给我的哥哥,他在公司工作,想提醒他不要怕犯错误,敢于改革创新。”也有不少学生都说要把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出来的就业好名言、好警句送给工作中的爸爸妈妈、要好的师兄师姐;还有更多的学生说要选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做座右铭,时时警醒自己,以使自己将来的职业工作做得更好、更成功。

实践活动结束后,笔者还在班里举办了一次就业名言警句硬笔书法大赛,学生通过书写名言警句和观看参赛作品,进一步加深了对名言警句的记忆、理解和感悟,为将来就业的方方面面又加深了一层理解和认识。

文学的名言篇4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4.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

5.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交流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推想成语的意思。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以孔子的名言谈话导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总结,强调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运用这些好习惯来提高学习效率。

2.词句段运用

引导学生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以谈话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名人名言,让学生通过比较引用名人名言的句子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再联系课文内容和例句深入体会引用的好处。

3.书写提示

通过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拓展交流他们所了解的其他有名的书法家,引入书写提示。引导学生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来欣赏赵孟的楷书作品,并谈谈对自己今后写字的启发,达到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指导学生写字实践的目的。

4.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语名言,通过自由朗读、练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语名言的意思。学生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教师引导总结四句话的相通之处,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最后拓展交流这四句名言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汉书·贾谊传》

谈话: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今天我们来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进行交流。(板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读一读,结合实际交流。

(1)启发引导:同学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

预设:遇到问题,随时向人请教,或者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结:对啊,勤问勤查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让我们学到不少知识,也能让我们获得好的学习方法。(板书:勤问勤查的习惯)

(2)自读交流。

①同学们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一边读一边思考:除了“勤问勤查”,还提到了哪些学习方法?

l

重点的句子做标记。

②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读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l

勤问勤查的习惯

l

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l

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

l

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3.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1)引导交流:在学习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们还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课前预习的习惯、举手发言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3)小结:同学们,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的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怎样通过“交流平台”的教学,让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呢?首先,谈话导入,引入交流主题;接着,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谈到勤问勤查的习惯,以及其他三种学习习惯;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自己的好习惯。

二、

词句段运用

1.推想词语的意思。

(1)设问引入。

师:同学们,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理解成语意思的方法有哪些呢?

预设: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抓重点字等方法。

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联系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成语意思的方法。

(2)举例说明。

①出示成语:赴汤蹈火。

②引导:请联系文言文学过的生字,说说成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指名说)

③回顾:《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是什么意思呢?(热水)

④学生试着解释成语。

⑤教师小结:跳进热水之中,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3)完成练习。

①学生根据刚才的方法,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成语的意思,完成课本第91页的第一题。

课件出示:

你能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成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②学生交流。可以运用泡泡提示语中的句式交流。

走马观花:走,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俱,一起。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不以为然:然,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过犹不及:及,达到。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2.引用名人名言。

(1)谈话引入:请说一说你们知道的名人名言。(可指名回答,也可小组内互相交流)

过渡:同学们知道的名人名言真不少。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2)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①读下面的语段,体会引用的好处。

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比较引用名人名言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件出示:

l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l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②教师归纳总结。

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具有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练等作用。而在文章末尾引用名人名言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启迪读者的作用。

(3)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师提问:你在习作中引用过名人名言吗?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举例说明,谈体会。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要求。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呢?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作比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因此,设计了“联系实际谈体会”的教学环节。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

2.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书法欣赏

1.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

师:这是谁的作品?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书法家?

学生:这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知道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书法家。

师: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唐代欧阳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赵体)。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书法作品。

2.书法欣赏。

(1)指导欣赏的方法。

可以从运笔特点、结构特点、整体感觉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

(2)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三门记》。

①课件出示作品:

课件出示:

②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提示: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③师:欣赏完《三门记》,你对今后的写字有什么想法?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由“楷书四大家”引入,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常识,还对书法家赵孟的成就心生敬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而本环节突出了方法指导。最后,引导学生从书法欣赏中受到启发,指导自己的写字实践。

二、

积累古语名言

1.读一读,了解大意。

(1)考考大家: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可以用哪一句古语名言来形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读一读下面的古语名言。

课件出示:

l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l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l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l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自由朗读,教师教读,练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大致意思。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只有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

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不停地革新。这句话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创新不已。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常用以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如果对人民有好处,

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

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4)这四句话的共同意思是什么呢?(改革创新,发展超越)

2.背一背,畅谈体会。

(1)引导背诵。

(2)拓展说话:学习了以上四句古语名言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对于这四句名言,重点是让学生读读背背,了解大意。这四句名言都是文言古语,有些拗口。老师要教读几遍,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读熟了,“其义自见”。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老师只适当点拨指导。最后,力争让绝大部分同学把这四句古语名言背下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本次语文园地教学,注意到了以下三个方面:

1.巧妙导入。

成功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语文园地”设计了设问导入、谈话导入、图片导入等,效果不错。

2.方法指导。

千金在手不如掌握“点金之术”。例如,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而是以此为例教给学生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即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理解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解释成语。后面的“书法欣赏”也是从鉴赏方法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的。

3.培养能力。

文学的名言篇5

摘 要:语言学术语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准确、一致,但是语言学术语翻译不一致、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很多,作为现代语用学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的“言语行为理论”,其译名以及相关术语的中文翻译都存在译名不一致以及未准确传达理论内涵的问题。此外,这一理论又和其它理论的中文译名相混淆,缺乏区别性,而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却很少。本文对这一概念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甄别,区分该理论和其它理论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方面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遵循术语翻译的基本原则,探讨这一理论相关术语的恰当、贴切的中文译名。

关键词 :术语翻译 言语行为理论 准确性 一致性

一、引言

术语是专业语言的核心和灵魂,术语的标准化对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术语翻译的具体标准跟所有翻译一样,第一个要考虑的也是准确性”(姜望琪 2005:80)。语言学术语的译名亟待规范,语言学术语的翻译问题也值得专门探讨(罗天华 2012)。王宗炎(1987)提出术语译名的六条原则:通用、准确、明白、简洁、有系统性、有区别性。赵世开(1992)把语言学术语的译名简化为三条:准确、好懂、照顾系统。从上述对术语翻译的论述可见,“准确”是术语翻译中需要遵循的第一原则。语言学术语的翻译存在不一致和不规范的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同一个术语有不同的中文译名,且各个中文译名的意思相差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术语的准确性;不同理论中的术语又有相同的中文译名,造成了混淆,失去了区别性。这些现象影响到对语言学的理解和学术交流。作为现代语用学最重要的理论来源的“言语行为理论”[1],其译名以及相关术语的中文翻译也存在着译名不一致、和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不同甚至错误的问题,同时这一理论又和其它语言学理论的中文译名相混淆,缺少区别性,而这一问题得到的关注却很少。系统地梳理和甄别这一理论的概念体系,根据原文探讨各个相关术语的确切涵义和所指,区分该理论和其它理论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方面的不同,有助于找出恰当、贴切的中文译名。

二、文献综述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二战后英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奥斯汀(1962~2002)首先提出的。奥斯汀属于日常语言学派,研究非理想化的语言和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在他之前,大多数人都没有关于“言语行为”(speech act)的概念,他们把语句看作在实际上与陈述相同的东西,并且用研究语句的方法来研究陈述。由于奥斯汀、维特根斯坦和其他所有哲学家的工作,人们开始认识到,语言学习中所涉及的东西并不仅仅是抽象的语句形式,而是使用这些语句实施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正是通过说出这些语句完成的。这种认识为研究语言哲学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将语言研究变为人类意向行为的一种形式,由此产生了“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在语言哲学中,整个“言语行为理论”是对传统的语言研究狭隘性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突破。

奥斯汀打开了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他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人们如何以言行事。他之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仅关心命题的真伪问题,但奥斯汀发现,很多情况下,人们说一句话并不是要表达一个命题,而是要做一件事情,例如宣布开会或给一个婴儿命教名(christen),这就是以言行事(陈国华 2007:F24)。

国内对于奥斯汀的介绍和引进始自1979年许国璋(1991)对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如何以言行事》)的摘译和介绍。近四十年来对奥斯汀及其理论的研究从未中断,一类研究主要集中于语言学领域,侧重于对“言语行为理论”的阐释和发展。一类研究致力于探究奥斯汀理论的哲学渊源和哲学意义。第三类研究属于应用研究,主要是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到不同研究领域。除了传统的领域如运用该理论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反讽(曲家丹 2006)、英语教学、翻译、广告、跨文化交际等等之外,有些研究也结合了较新的领域。陈海庆、张绍杰(2004)将之应用于分析语篇连贯性的问题。刘风光、张绍杰(2007)运用该理论中的以言行事分析诗歌语篇问题。付习涛(2004)认为“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尽管上述研究涵盖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很多方面,但是都未关注一个问题:“言语行为理论”这一中文译名是否确切,是否准确反映了原本的意义。特别是speech act theory,其最普遍的译名是“言语行为理论”,但是这一译名和另一常用的语言学术语“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完全相同,使人无法区别二者的异同。另一方面,“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汀自创的体系,概念是新的,术语也是自撰的,他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 和 perlocutionary act,初学者很难理解其中的前缀il-,per-,将它们翻译确切则更为困难。

最早关注这一问题的是陈国华(1984:35)。他将speech act这一术语译为“言语动作”而不是沿用已有的“言语行为”。他认为有两个原因:1) 将act译为“行为”,其汉语意义与behaviour(行为),无法区别,而verbal behavior(言语行为)又是语言学的一个常用术语;2)acts是可数名词,“动作”也是可数名词,(如two directive acts指两个指使动作),而“行为”前面的量词只能是“种”,不能用来翻译单位意义上的acts。尽管这一探讨很有意义,但是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固有的译名仍然被沿用下去。

王宗炎(1987)讨论了翻译中术语译名的问题,认为有如下的原因会导致译名的错误:1.误解原文,如对乔姆斯基的术语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误解而译为“语言习得方法”,而乔姆斯基实际上讲的是人类大脑中的一种机制(mechanism);2.原文意思清楚,译名意思含混;3.原文一名一义,译文一名两义;4.两个原名意义各异,译名的界限不大分明。他也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的涵义以及它所包含的三种行为: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 和 perlocutionary act在理解上的困难以及给翻译所造成的困难,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译名。本研究在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涵义以及相关的译名进行仔细分析梳理后,发现其译名的翻译所存在的问题和王宗炎的归纳基本吻合。

三、“言语行为理论”以及相关术语的译名辨析

通常speech act theory被译为“言语行为理论”,《现代语言学词典》也使用了这一译名,但是该译名和语言学中常用的另一个由斯金纳首创的理论verbal behavior完全相同,因此,这一译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和原文的意思有偏差;原名名字意义各异,译名界限不清,一个译名对应了两个原名,失去了术语该有的区别性。speech act theory和斯金纳的verbal behavior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上都完全不同。verbal behavior 和speech act都是各自研究领域里重要的术语,作者选择某个单词自有其意图和含义,而汉语却用完全相同的字眼表示,未免会引起混淆和误解。Verbal Behavior是斯金纳的代表作,属于行为主义语言学说,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斯金纳认为人类的语言行为不只是简单的刺激和反应,他研究可观察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有这种行为,该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属于行为学的一种。其研究对象是可见的,能说出因果关系的,可控制的。behavior一词被翻译成“行为”由来已久,如behaviorism被翻译成“行为主义”。

查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verbal:1a:of,relating to,or consisting of words b:of,relating to,or involving of words rather than meaning or substance

behavior:1a:the manner of conducting oneself b:anything that an organism does involving action and response to stimulation c:the response of an individual,group,or species to its environment.

中文维基百科对行为的解释:行为是指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动作、行动方式,以及对环境与其他生物体或物体的反应。词性为中性。在人类或其他群居动物的社会里,有一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对动物而言,行为可以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可以是自愿也可以是非自愿的,而且受到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控制。综合上述释义可见,verbal behavior译为“言语行为”符合源语言的含义和用法。

和斯金纳一样,奥斯汀也创造了新术语,而这些术语对于理解奥斯汀的意图很关键,术语理解不准确,对其理论的理解也会有偏差。因此其理论中术语的中文译名不可忽视。奥斯汀主要关注说话的作用和说话者的意图,研究非理想化的语言和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他不研究言语如何起作用以及人的表现,他关注的是不同情况下说话者不同的目的,强调的是言语的交际及效果层面。

查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speech:1a:the communication or expression of thoughts in spoken words b:exchange of spoken words

act:a:the doing of a thing b:something done voluntarily

由上述释义可见,speech 侧重于交流,符合奥斯汀关注说话者意图的研究目的,而act侧重于某一具体动作,正是奥斯汀(Austin 1962/2002:94)所强调的“就通常意义而言,‘说某事’的举动,如‘封……为爵士’,就是以言行事,因此在这个层面就是研究言语,或者是整个言语的举动”[2]。克里斯托(Crystal 2008:446)认为,奥斯汀所谓的speech act并不是仅仅指 an act of speech(张嘴说话)这一动作,而且指a communicative activity(交际活动),并且交际活动是其术语的重心所在。其翻译不仅要表达出系统性,还要表达出区别性,因此,将speech act theory译为“言语行为理论”,既和已有定名的“verbal behavior”相冲突,也不完全符合奥斯汀的本意。“言语举动(speech act)”(陈国华2007:F24)这一译名既可以避免和verbal behaviour的译名相冲突,又强调了“说话”这一具体动作和交际目的,更为符合奥斯汀原意,同样,speech act theory可以译为“言语举动理论”。

而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三个acts: 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 和 perlocutionary act的中文译名情况更为复杂。最常用的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其它相对应的译名分别还有:1.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2.言内力,言外力,言后力;4.说话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4.话语行为;5.话语施事行为,话语施效行为。这些译名是否全面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内涵,还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解读。

细读原文,先看奥斯汀如何阐述“locutionary act”。“言辞举动”大约等于说出某种感觉和指称,这还是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意义”[3]。(Austin 2002: 109)由原文可知,“言辞举动(locutionary act)”只是奥斯汀把言语举动抽象化后所分析出的其中的一个层面,并无内外之别;奥斯汀也阐述了关于“言辞举动(locutionary act)”和“以言行事举动(illocutionary act)”的关系,“我们可以说,通常而言,实施‘言辞举动’本质上也是实施‘以言行事举动’,这是我打算采用的术语。因此,在实施一个‘言辞举动’时,我们也在做这样一个举动:问或回答一个问题,给出信息或确认或警告。”[4](同上:98)可见,“以言行事举动(illocutionary act)”是同一言语举动的另一个层面,查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in- or il- or im- or ir-意为in,within,toward,所以将其译为“言外行为”正好与原意相反。奥斯汀对另一个术语“言辞取效举动(perlocutionary act)”的表述是:再进一步讲,实施一个言辞举动的同时也在实施一个以言行事举动,同时也还在实施另一种举动。说某件事常常是,甚至通常是对听众,说话者或其他人的感情,思想产生某种效果…我们把实施这种举动称之为“言辞取效举动(perlocutionary act)”[5](同上:101)。

这段话更加清晰地阐明了所谓的三个acts并非把一个言语举动切分为三,事实上是做了一个言语举动就一定同时有这三个举动,奥斯汀原文一直用的是“sense”,即从不同的层面来剖析同一言语举动,也即在阐释奥斯汀理论的核心“说话就是做事”。“per-”在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中的释义是through,所以perlocutionary 表示透过locution完成的举动。姜望琪(2005)在分析了奥斯汀的理论和原文之后,也认为在实施一个locutionary act时,也是在实施下列行为,如提出或回答问题,提供信息、保证或警告,宣告一个决定或表达一种意图,认为奥斯汀在挑战传统的把说话和做事、言论和行为对立起来的观念。如果将locutionary act译为“言外行为”,就将其理解为游离于言说之外的行为,如此奥斯汀所谓的“说话也是一种行为”就成为毫无意义的命题。另一方面,将三种acts译为“言内力、言外力、言后力”则忽略了奥斯汀在阐述该理论时所强调的“言语是一种具体举动”,而且,“力”和acts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没有对应之处。因此,本文认为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 和 perlocutionary act较为确切的译名分别为:1)言辞举动(locutionary act);2)以言行事举动(illocutionary act);3)言辞取效举动(perlocutionary act)(陈国华 2007:F24)。

四、结语

原则上一个术语指称一个概念,一名一译是理想的,但在实践中很难做到。准确地翻译术语需要研究其概念、所指对象、文体特色、语义区分度、语境以及术语产生的背景。术语译名的统一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多个译名并存的局面常常存在,原有的译法可能会被新的译法取代。在遵循一定的术语翻译原则的基础上,逐渐地规范术语翻译,促进其标准化,不仅是语言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翻译学研究的要求。

注释:

[1]“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中文译名,但是和另一语言学理论“verbal behavior”的中文译名完全相同,本文将会详细对比二者的异同。

[2]英语原文:the act of‘saying something’in this full normal sense I call,i.e.dub,the performance of a locutionary act,and the study of utterance thus far and in this respects the study of locutions,or of the full units of speech.

[3]英语原文:A locutionary act is roughly equivalent to uttering a certain sense and reference,which again is roughly equivalent to“meaning”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4]英语原文:To perform a locutionary act is in general, we may say,also and eo ipso to perform an illoctionary act,as I propose to call it.Thus in performing a locutionary act we shall also be performing such an act as:asking or answering a question,giving some information or an assurance or a warning.

[5]英语原文:There is a further sense(C)in which to perform a locutionary act,and therein an illocutionary act,may also be to perform an act of another kind.Saying something will often,or even normally,producing certain consequential effects upon the feelings,thoughts,or actions of the audience,or of the speakers,or of other persons.…we shall call the performance of an act of this kind the performance of a“perlocutionary”act.

参考文献:

[1]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上海翻译(翻译学词典与翻译理论专辑),2005:80-84.

[2]罗天华.也谈语言学术语的翻译问题——以增译《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为例[J].当代语言学,2012,(1):73-79.

[3]王宗炎.关于译名的三个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4):38-43.

[4]赵世开.语言学术语译名中的新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2,(4):3-51.

[5]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62/2002).

[6]陈国华.导读[M].Fawcett,2007:24-26.

[7]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8]曲家丹.言语行为理论与《哈姆雷特》中的戏剧反讽[J].长沙大学学报,2006,(3):85-87.

[9]陈海庆,张绍杰.语篇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4,(6).

[10]刘风光,张绍杰.取效行为与诗歌语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6-8.

[12]付习涛.论言语行为的性质[J].语言学研究,2005,(4):81-86.

[11]陈国华.称谓动作与英语祈使句的分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3):35-39.

[12]沈家煊(译),克里斯特尔,戴维编.现代语言学词典(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Mish,F.C.,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0th edition).Springfield,Massachusetts:Merriam-Webster,Incorporated.2000.

[14]David Crystal,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Oxford:Blackwell.2008.

文学的名言篇6

【关键词】英语名言警句 英语学习 促进作用

名言警句是能给人以一定建议、意见或包含有普遍真理、哲理的短小精悍的句子。无论是英语名言还是汉语名言都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们是人民群众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许多英语名言不仅是英语词汇的基础、语法的浓缩,而且是一个个幽默风趣或严肃认真的故事的浓缩,在故事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个大家乐于接受的道理和劝告。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经典的英语基础知识,能大大激发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好地了解英语的内涵,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名言警句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1、名言警句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内

容丰富、寓意深刻、闪烁智慧光芒的名言警句,它们折射出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说:“颜色会褪,庙宇会倒,帝国会垮,可是明智的话却是不朽的。”可见,名言警句是高度凝炼、经久不衰的。

2、名言警句是德育教育的鲜活材料。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说:“小格言常常包含大智慧。”将名言警句寓于英语学习中,不仅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信心、勇气、智慧和力量。学生在名言之河中畅游,不仅可以领悟“立身金箴”和“处世宝训”,而且可以怡情养性,修身达人,真可谓“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3、名言警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英语教育专家陆谷孙教授认为:“一般人学习英语出于两个目的,一是pressure(压力),二是pleasure(愉悦)。”用名言学英语正是摆脱压力、获得愉悦的良好学习途径之一。有意义、有道理的言语学生会非常主动地去记忆,甚至照着那话去做。这样不但使学生有兴趣去记忆,还激励了他们的心志。例如:Genius is ten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 percent perspiration(天才是百分之十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的勤奋);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伟业并非一日之功);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等等这些名言都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善始善终,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4、名言警句对提高写作和口语水平大有益处。“适当背诵名言可以帮助学生在口语中胜人一筹,在写作中锦上添花。”名言语法教学的功能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会得到全面体现。不过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巩固,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学生对名言内容和语法规则的理解。

二、名言警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通过名言警句的学习,丰富词汇,掌握短语、句型、构词法及相关的语法知识。

⑴在名言中注意词汇的基础训练。平时学生不愿记单词,因为好不容易记住的单词很快就会忘掉,导致这种情况最直接的问题在于学生无法有效的把英文单词和汉语进行联系,充分利用名言警句的语言特点就能进行大量的词汇训练。

⑵在谚语中学习构词法。

Lifeless, faultless. (只有死人才不犯错误)中-less为否定意义的形容词后缀;

Man’s greatness lies in his power of thought. (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思想的力量)中-ness为名词后缀。通过学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掌握简单的构词法,当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生单词时他们可以通过相应的构词法来猜测单词的含义。这也是在中高考时考查的能力之一。

⑶使用名言进行句型教学。

The more knowledge he has, the more valuable he is. (一个人的知识越多就越有价值);The greater the power, the more dangerous the abuse.(权力越大,的危险就越大)。

这两个句子里有一个英语里较常见常用的句型:the+比较级…,the+比较级…(越……就越……)它也是初中语法比较级里一个十分重要的句型。

英语重在积累,词汇如此,句型亦如此。句型教学比较单调和呆板,在名言中活学活用句型,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2、用名言警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正确合理地运用一些名言,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如在学习冀教版Student Book Unit3:Lesson22 The Great Wall 时文中讲到Danny打算邀请Janny和Li Ming一起去爬长城,课文中有这么一句与长城有关的中国名言并要求学生理解定语从句。为此在课前,我就在黑板上写下这句话“A man who has not climbed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不到长城非好汉)。学生通过对这个句子的分析和理解,就会较容易认识定语从句,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3、用名言警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在英语学习中进行名言教学不但能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还能起到很好的德育功效。如One’s courtesy is a mirror to see his image. (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告诉学生我们平时应礼貌待人,因为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礼貌中了解这个人的道德以及心灵的美好。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要求学生在学习上不能自以为是,眼高手低,如果想取得成绩,必须经过努力,努力+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唯一的途径。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帮助学生增强受挫能力,使他们勇敢地度过难关。如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时间不等人)等。当学生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我们可以教给他们一些能尽快战胜自己、重新站起来的名言,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综上所述,让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名言警句,能树立他们学习英语之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能丰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新精神。可以使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观点,又能深化教学主题、强化课堂知识的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巧用一些名言警句,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郭建民《英语谚语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2

[2]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2012

[3]全国继续教育网

文学的名言篇7

元以后,明代继续与西域往来,亦注重外语教育,于永乐五年创立四夷馆,教习境内少数民族与亚非国家通行的语言。除了“专名+类名”的方式外,明人还用“番语”、“番文”指代外语。如嘉靖二十八年,明廷规定:“各馆在本馆选年深、通晓番语的通事1人,立为教师,教习本馆通事”。18世纪初,因北方边关事务的需要,康熙四十七年京师创办俄罗斯文馆,教习“俄罗斯文”,仍然用“专名+类名”的方式。从19世纪30-40年代起,因为战败与不平等条约的屈辱,清人用“夷”字指代西方列强,如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称针对西方的官修外交档案为《筹办夷务始末》;魏源《海国图志》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公私书牍凡涉及西方事物,均冠以“夷”字,涌现出“英夷、米夷(美国)、夷馆、夷船、夷商”等词。相应地,“夷文、夷语”用来指外国的语言文字,尤其是西方的语言文字,附有贬抑的感彩。

洋务运动时期(1860-1890年),清政府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在当时的奏折、谕批和回忆录中暗含贬义的“夷文、夷语”逐渐被“洋文、洋语、方言、西文、西语、外国语言文字”及“专名+类名”的方式取代。值得注意的是“外国语言文字”,应译自英语foreign language。从词语结构、语义取舍与指称对象来看,它无疑是“外国语”的全称形式。“外国语言文字”首见于同治元年,奕新等奏呈《遵议设立同文馆折》,请求开办外语教育,说:“请饬广东、上海各督抚等分派通解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

20世纪初,“外国语言文字”开始缩略成“外国语”。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其中的《奏定中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奏定大学堂章程》等均使用了“外国语”。该词延用至民国,且屡见于教育文件中。“外国语”再缩略就形成“外语”。在教育史文献中。它见于民国末年。1948年3月,上海《大公报》社组织部分大中学教师等召开外语教学座谈会,当月28日在第5版刊发会谈的文字材料内有“外语”一词。

可见,表达外语概念的词语演变经历了变化(13世纪末到19世纪末)与缩略(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两大阶段。 “专名+类名”贯穿始终,是较为客观具体的表义形式。明代的“番文、番语”到清代时较少使用。清代的“夷文、夷语”主要用于鸦片战争前后,“方言、洋文、洋语、西文、西语、外国语言文字”多用于洋务时期,“外国语、外语”分别见于清末和民国。从“番语”、“夷文”、“方言”,到“洋文”、“西语”、“外国语言文字”,不只是词汇的变化,实为国人对西方认识的提高,由思想观念的变化所致。洋务人士用“方言”指称外语,一方面说明在华夏中心观的影响下,他们或许认为其他语言都是附庸于汉语的“四方之言”,另一方面表明在当时人们对语言没有形成科学客观的认识,没有将“语言”与“方言”区别开来。“方言”自20世纪初以来被“外国语”、“外语”所取代与现代语言学学科的建立有关,因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我国由传统的语文学向现代语言学转变。建立起了现代语言学,开始关注语言学理论,重视对活语言的研究。学科的建立有助于人们将“语言”与“方言”区分开。

虽然元、明、清初教习外语,但总体说来对外语教育持保守态度,不予普及,具体表现是:一、外语教学机构仅设置于;二、学生大多为统治阶层的后代与贵族子弟。如元代招收“公卿大夫与夫富民之子”,明初选择“圈子监生”,清初指定“八旗子弟”;三、规模小,人数少,如回回国子学最初设定30个名额,四夷馆“每考只取二三十人”。洋务运动起,统治者终于明白惟“语言通、文字辨”才不遭人欺蒙,在全国设立外语学校的同时,将外语定为其他类学堂的必修课。当时使用的诸多词语反映了教育局面的转变。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癸卯学制”颁布,规定:“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全勤习洋文,而大学堂经学、理学、中国文学、史学各科,尤必深通洋文而后其用乃为最大……”学制还说通商口岸的高等小学堂也可设置外语。教育的逐步推广使“外国语言文字”的缩略不可避免,同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不再使用“外国语言文字”,而用“外国语”。1912―1913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包括女子教育在内的系列文件,将外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进一步具体化的同时,又扩大了其范围。至民国晚期,外语教育进入全民生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如《大公报》)也参与宣传,此时“外国语”有了再度缩略的契机,“外语”由此形成。

文学的名言篇8

摘要 荀子的语言观历来为语言学界所重视,本文试就《正名》篇中的有关观点加以提炼论述,具体就名实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荀子的语言理论对儒家语言观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后世语言学的积极影响和重大贡献。

关键词:荀子 正名 名实 逻辑思维 约定俗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荀子是先秦继孔子和孟子之后儒学最后一位大师。他完善了博大的儒家思想体系,因其对先秦诸子思想均有批判吸收,所以他不仅是先秦儒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先秦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思想家。

名实之辩是先秦诸子持久的学术论辩,其时重政治、重理论、重逻辑,格外关注语言。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中指出这场名辩思潮“特点是在相互辩解中注意分析名词、概念和命题,考察名实关系,探讨思维规律和方法,企图改善人的主观认识……”名实关系是先秦诸子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各家都有论述。然而论述最为深刻、理论最为完整的就是荀子的《正名》,在继承孔子“名实”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哲学中的语言观。

一 孔子哲学中的名实观

孔子的时代,语言凭借政治实践而发展,受到充分重视。当时对邦交辞令的需要,使语言逐步升级,以至于“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孔子最早提出的“正名”思想,可以说是儒家哲学思想的基础,也是“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孔子实是名实关系的始祖”(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皇侃《论语义疏》引郑玄注:“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这也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也就是说,从分析名词词义,澄清概念,明确主观认识的角度来讲,“孔子的‘正名’不专指书面文字,他所辩证的是与国家政治有关的名分、名称”,是纠正春秋以来诸候、世大夫僭越引起的社会名分之颠倒,也是纠正天下无道造成的礼坏乐崩的状况。孔子强调规范的第一性和至上性。名正,指各种礼目之名与人的行为要一致。“顺”即是合理的、合法的、合逻辑的。“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这一原则对语言学的研究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助于修辞学的萌芽(详见崔应贤《论孔子的语言观》一文),二是有助于训诂学的萌芽。孔子修《春秋》措辞精严,一字褒贬,微言大义。后学为探究“春秋笔法”而去考词义、析句法,客观上促进了训诂的发展。所以,胡适说“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实是一切训诂书的根本观念”。

二 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

与孔子基本价值取向一致,荀子也非常关注现实政治。“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因为“圣王没”,所以“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他认为,语言创造的权力应该由王者来执行。理性的语言论述方式可以达到政治上的大治,在圣王没、奸言起,“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的百家争鸣时代,他主张通过喻、期、说、辨四种方式来使天下归于一道。他说:“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故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这里荀子强调命名的重要性:“对于实物不能明白,就给它起个名字,起了名字还不明白,就用大小形状等来加以形容,这样还不明白,再告诉他为什么会这样,如果还不明白就只有通过反复论证来辨明它。”这体现了荀子逻辑思维的特点。他将那些“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之人称之为“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这样,人们就“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而能“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

因此,荀子语言哲学中包含了对大一统理想的追求,希望通过正名来统一学术思想,从而加速战国竞争局面的结束而使天下统一,这和孔子最初正名的思想宗旨一致,都是维护语言的正统性,维护社会制度秩序思想主张的体现。这对统治阶级而言,有利于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经济的繁荣,无疑是有利的。因此,儒家学说能长久不衰为历代君王所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古往今来,统一语言、规范语言,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直到今日,语言文字工作者的任务仍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如今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在为人民自身的文化修养服务,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做着默默无闻的努力。

三 荀子对儒家正名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如果孔子的正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那么荀子的正名范围就更为广泛,更加看重语言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实际运用:“一切名词,随世运学术之进化,而日易其涵义。涵义既易,而犹沿用旧名,则旧名不足以指新实,故有作新名之必要。”荀子处于时代交替之际,新的制度将取代旧的,名的变更也是时代交替产物,在旧的基础上创新,是正名的缘起,有着时代的必要性。“例如名有始意粗略而其后逐渐精详者,则一大名不足以当之,必分作数小名始合。又有始意偏指而终全指者,或始为有而终为无者。始偏终全,则旧名必须扩大。始有终无,则旧名必须废弃。若仍沿用,或代用,则名实不符,指物淆乱。故于旧名之外,均须另作新名也。”荀子从孔子单一的从礼制度出发正名的思想发展到较为广泛的名物之辩,体现了他与时俱进、注重实用的睿智远见。荀子对语言学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语言本体的研究

《正名》中的“名”,相当于现代语言学中的“词”。《正名》开篇:“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尚,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这段话代表了荀子对礼教制度等方面专名的继承和普通名词(散名)的创造,他已经注意到了语言发展的稳固性和变异性,即我们词汇学上所说的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发展的不平衡性,语言发展的稳固性和变异性的对立统一。

荀子辩证地论述了作为语言本体――词的发展变化,从而启发后世探求“古今语殊,四方谈异”的原因。可以说,荀子对方言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尽管没有详细分类和明确的定义概念,但是在他的表述中已经出现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区别。社会方言的分类有了萌芽:“君子之言,涉然而精, 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啧然而不类, 然而沸,彼诱其名,眩其辞,而无深于其志义者也。”

之所以有君子之言,有愚者之言,是因为治学态度的不同,遵礼重道的不同:“辞让之节得矣,长少之理顺矣;忌讳不称, 辞不出。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治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 ,不利传辟者之辞。故能处道而不贰,咄而不夺,利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诗曰:‘长夜漫兮,永思骞兮,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这里荀子告诉了我们应如何去习得语言,善用语言,从而驾驭语言以求实效。名实关系进一步得以具体化,名正则不惧不符实了。

其次,荀子较好地阐述了语言和逻辑思维关系,他是第一个区分词和词组的人。“名也者,所以期累实。”“名”就是用词来所表概念;“累实”就是用概念反映客观事物,这说明了正名的原则:名是说明实的,名以实为转移,同实者同名,异实者异名。荀子不仅认识到概念反映事物靠词语实现,而且对反映事物名称的名词进行了层级分类,“大共名、大别名和个体名称”,“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则兼。”在确定事物名称时,单音词能表示则用词,不能则用词组。

上述现象从语言和逻辑两个角度来看,涉及了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关系问题。荀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名之枢要”:“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共、别”从逻辑角度,“单、兼”则是从语言的角度。王力先生指出,荀子把范畴叫做“大共名”,把种叫做“大别名”,把属叫做“别则有别”。这和西洋的形式逻辑不谋而合。也是荀子之前的儒家学说中所没有的。

2、正名在语言交际功能上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明白晓畅的沟通来自于没有歧义、清晰明确的语言,意义不明确、词义含混不清,就无法表情达意、晓谕四方。所以荀子说“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形不别。如是,邪恶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此处的贵贱、同异,指事物的等级、品类,“明贵贱”即定名分,本是孔子的主旨;“辩同异”即是正名字,是墨家名家的传统。荀子对孔、墨两家研究语言的不同路线进行了初步结合。尽管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但是区分事物的自觉意识保证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时的畅通无阻,体现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

交际达成,表达所用的语言还要美。“君子之言,涉然而精, 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彼名辞也者,志义之使也,足以相通则舍之矣;苟之奸也。故名足以指实,辞足以见极,则舍之矣。外是者谓之

,是君子之所弃,而愚者拾以为己宝。”(《正名》)当语言“志义之使”的任务已经完成,就不必过分强调言辞、语言形式上的美,必须求之于语言形式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用词造句与所表达的意思贴切无间,浑然一体,这就是语言的美之所在。这一原则是对语言作用研究的又一贡献。后世“信、达、雅”的标准正是对此理论的继承。

此外,语言是无阶级性的,但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有阶级性的,语言的使用者因阶级的不同,身份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等等因素,会说出完全不同的话语,在交际时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效果。荀子盛赞的圣人之辩文采而质实,小人之辩多诈而无功,谓奸雄。这一点也是对“巧言令色鲜矣仁”的继承。

3、约定俗成说的伟大意义

荀子的“约定俗成”说是语言学重要的理论和伟大的贡献。“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约定俗成为探求语词来源的原则。“名无固实”说名与实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可以随意命名,这是任意性,而一旦形成习惯,固定的名词表示特定的事物,就具有强制性,使用的人就要遵守这种说法,而不能随意更改。任意性和强制性的统一,实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之所以能够约定俗成,根据就是“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天官即指人的五官(《天论》篇:“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所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大凡同类同情的事物,人们的感官对于世界的感觉印象是相同的,所以将其合并归类,摹拟得大体相似,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共同约定名称以互相交流的原因。

如果没有约定俗成理论,“那我们便会处于只能通过描述一个对象来指称它的境地。如果专名的标准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十分固定和明确的,那么,一个专名便不过是这些标准的缩略,一个专名的功能便会恰恰类似于一个精心构造出的限定摹状词。但是,专名在我们语言中所具有的唯一性和在使用上的极大便利性恰恰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它们能够使我们公共地指称对象,无需被迫提出关于什么样的描述特性恰好构成有关对象的统一性的问题以及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专名标准的不严格性是使语言的指称功能脱离于描述功能的一个必要条件”(J・R・塞尔《专名》,选自《心智》杂志第67卷(1958年),第166―173)。

荀子解决了语言符号和意义之间究竟有无必然联系的重要难题,“约定俗成”说成为我国语言学的第一块理论基石,也奠定了荀子语言巨匠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孔繁:《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期。

[2] 安小兰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第12期。

[3]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期。

[4] 崔应贤:《语言文章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期。

上一篇:石壕吏记叙文范文 下一篇:端午节好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