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处理范文

时间:2023-09-15 09:53:08

突发事件处理篇1

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特别是在男生占大多数的课堂上,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如何处理好突如其来的问题,是对教师应变能力的考验,如果问题化解得巧妙,不仅能使教师迅速摆脱窘境,还会得到学生的敬佩;相反,如果教师不能迅速地控制局面并加以妥善处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将大打折扣,还有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长期对立,今后的课堂纪律维护也会成问题,更不用说和谐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恰当地处理突发性事件,值得每一位职高老师的深思。

一、一个带有“恶意”的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实录

师:我们学习了正弦函数的性质—周期,如果一个函数f(x)满足f(x+T)=f(x),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函数具有周期T,是个周期函数。如y=sinx这个函数是周期函数,它的最小正周期是2}rz。大家想一想实际生活中哪些事物也是有周期的呢?它们的最小正周期是多少呢?

生:太阳升起和落下!

师:真不错,那你知道它运行的最小正周期是多少吗?

生1;12个小时!

生:(七嘴八舌)不对,24个小时!

生2:一天!

师:说得很好,还有呢?

生3:细胞分裂!

师:呵呵,是的。

生4;(挤眉弄眼的)月经!几个学生跟着偷笑,课堂本来热烈的讨论气氛也一下子变了味道!

师:(语气平缓的)谁说的,能不能站起来呀!

生4;(挑衅的语气)我说的,是有周期的!不对啊?几个调皮的学生也跟着附和。此时,大部分学生看着老师,等着老师的反应!

师:(走过去,看着他的眼睛并微笑)初中学过生理卫生了?

生:(略有不安)学过了!

师:那你知道它的确切定义吗?

生:(沉默…

师: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正是有了这种细胞的周期性的产生、成熟、脱落过程,才有了人类生命的延续和生存。(稍作停顿,扫视全班)这是一个严肃的生命科学的话题,可不是我们嘻嘻哈哈用来开玩笑的!当然,刚才这位同学能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表明他能够“学以致用”嘛!但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不仅能看’到生活中事物的表象,更能具有科学的探究精神,发现事物的实质,好吗?

生:(脸涨得红红的)嗯!

师:请坐下!我们的动物学家们就利用动物的某些规律来保护濒临灭绝的哺乳类和灵长类动物!师:说到月份嘛,这个月有几天啊?

生:(齐声)29天!

师:那么2009年是什么年呢?

生:19年!

师:闰年多久出现一次啊,它的周期是……(延长声音)

生:(齐声、响亮)4年!

师:同学们的思维很开阔,生活中有很多周期出现的事物!希望课后思考:能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这一性质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正弦函数的另一个性质……

二、处理这一事件的反思

厦门大学的余文森教授提出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要注意有温度。学生无意引——发的“突发事件”或是无恶意地捣蛋一下,很多教师豳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因为那时的我们心境是平和友好的,在这种心境下处理的方式是温和的、有效的但现在的一些职高男生,不仅调皮而且好动,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一时很难纠正过来,我们在碰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对他们发脾气,采取简单化地呵斥或把他们赶出教室之类的做法不太可取。因为那样去维情绪的影响很大,也许就会使我们的课堂在“冰点的对立中不欢而散。

上例中的这个学生,曾多次在课堂中做过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有一次在课堂中玩手机被没收,还有因为吸烟受到了处分。对待老师平时的批评教育,总是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值得庆幸的是,在课堂上笔者并没有被“激怒”,而是很有风度地进行引导,还课堂一个有序的过程,赢得了其他学生的尊敬和喝彩。当然,对待这样的学生,课后还需多辅导、多教育,才能够使他逐渐养成好的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三、带有“温度”地处理突发事件是对教师能力、个性、素质与修养的全面检验

突发事件处理篇2

关键词:辅导员;主要原因;提升途径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分析辅导员高校突发事件处理能力,首先需要厘清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1)有学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是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人群的,对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或危害的事件。”(2)笔者认为,本文所探讨的高校突发事件,其发生应由在校学生起主导作用。与学生不相关的校园事件不应纳入高校突发事件之中。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空间应限定在校园内。校园周边发生的突发事件,如果在辅导员管理能力覆盖范围内,如校园周边的小饭店、小旅店等,也应将其归入高校突发事件。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是由在校学生主导的,发生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对高校教学、工作、生活秩序具有危害性的事件。

二、提升辅导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任,是处理高校突发事件的主力军。辅导员高校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决定着能否妥善处理高校突发事件,能否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辅导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主要有以下原因:

1.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对学生的录取标准也不断下降。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学生素质的下降,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逐渐社会化,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加深。校外人员可以轻易地进入大学校园。高校在开放的同时,随之也出现了很多不安全因素。

2.高校突发事件处理难度大

高校突发事件往往由多种因素引发,其自身具有复杂性,致使高校突发事件处理难度大。

高校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增加了其处理难度。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

3.高校突发事件的后续影响大

高校突发事件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校园秩序,也会让学校承担社会舆论压力。高校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善,将会对高校的教学、生活秩序产生影响,并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大量心理问题学生的出现。

4.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是基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是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虽然在应急管理制度等方面有所建树,但在辅导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建设方面却有所欠缺。“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其素质决定着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的水平和效率。辅导员的言行受到社会和学生的普遍关注,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是集中体现着高校的负责任程度和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有必要提升辅导员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这既是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辅导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提升途径

辅导员高校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应该包括“突发事件预防能力、信息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调试与心理安抚能力,网络信息控制引导能力,危机后的评估与处置学习能力等”。

1.增强责任意识,做好预防工作

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对于处理突发事件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责任意识到位,很多人为可控的突发事件便能够避免。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高度的责任感会保证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这对于处理突发事件非常关键。

2.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处理突发事件

辅导员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时要有法律意识,谨记依法行事。辅导员应该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以从容地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明确事故责任,理顺学生和学校的法律关系,对突发事件进行客观公正、及时妥善的处理。

3.提升心理能力,学习心理学知识

对于高校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其面对突发事件泰然处之,有条不紊。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心理往往会遭受一定的创伤或者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辅导员需要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安抚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4.提升辅导员突发事件事后处理能力

突发事件事后处理能力能够扫除隐患,防止下一次突发事件的发生。突发事件事后处理能力包括心理安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与此同时,辅导员还需要学习一些管理学知识,培养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观察分析判断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得突发事件得以完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芳,吕娟萍.浅析高校辅导员突发事件中应急处理能力提升之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23).

[2]刘永旭.高职院校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策略及效果分析:以某高职学院学生宿舍电器起火事件高效处理为例[J].科教导刊,2010(11).

[3]张平,尹跃进.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05).

作者简介:王磊,1987年出生,男,大连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许瑞卓,1987年出生,男,大连民族大学理学院(预科部),辅导员,主要研究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突发事件处理篇3

下面就有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点,课堂突发事件的具体表现与类型以及有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技巧来阐述。

一、概念与特点

所谓课堂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就是要在短时间内,既不影响课程进度,扰乱课堂,又不影响学习效果与兴趣,成功地把该突发事件平息,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拉回课堂。总结起来,课堂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具有以下特点:

1、时间短(迅速性)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环境。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在这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这些任务总要完全地占有所有的课堂时间,然而,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迅速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十分必要的。倘若老师使用过多的时间来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那么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这样不但耽误了其他学生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教学计划和进度。只有尽可能迅速地处理好该事件,才不至于破坏教学效果,才能向优质教学迈进。

2、效果好(巧妙性)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目的就是要维持课堂秩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把兴趣重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实施有效教学。

课堂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便是运用教师的机智与素质,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科学灵活地运用各种契机为课堂服务,巧妙地把该事件平息,这样,不但能立刻制止课堂混乱,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能灵活地把该事件与学习或课堂结合起来,起到双重效果。

二、课堂突发事件的具体表现与类型

课堂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出乎意料地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且与课堂教学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突然事件,它完全是属于教师教学计划外的事情。如:不速之客(人或物)进入课堂;学生提出敏感性的话题;上课发生纠纷;学生迟到、做小动作、说闲话等。按来源分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来自外界的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它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比如:教室内正在上课,忽然室外一辆汽车呼啸奔驰而过,或几只麻雀作为“不速之客”飞进教室,或旁边的工地正在施工,发出各种机器的声音等等。

2、来自教师的

教师所带来的突发事件大都体现在一些课堂错误上。所谓“人无完人”,课堂上,老师难免会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实验操作失误等现象。这些现象往往会带来课堂上的窃窃私语或骚动。例如:在英语课堂上,由于一些单词较长或写的过于匆忙,老师经常会遗漏或写错一两个字母,这时就会有同学提出异议并引起课堂骚动。

3、来自学生的

课堂上主要的突发事件主要还是来自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最能发生一些怪诞、突发事件的源头。课堂上还有些学生不注意听讲,在下面做小动作,打瞌睡;有些学生爱出风头,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老师;有些学生对老师有成见,故意捣乱,发出一些怪声或做一些鬼脸,制造恶作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争执,打架……这些事件的产生都源自于学生,都是老师在教学中最易遇到,最为普遍的突发事件。

有效处理以上几种类型的突发事件是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一旦处理吧善,势必给师生情绪带来负面影响,使本该划上圆满句号的一堂课被划上引号、省略号或者大问号。老师不但不能正常上课,而且很有可能会破坏师生之间的和睦以及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但如果处理得当,它又能成为加深师生相互了解,增强师生感情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导致差生转化的关键契机。因此,有效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三、有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技巧

苏霍姆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有效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根据教学经验的积累与他人经验的借鉴,本文总结归纳了一下四点技巧:

1、尊重学生

心理学家分析,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自尊意识,他们大部分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平等尊重。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自尊感的人,他也时最善于矫正自己行为的人。所以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如果我们尊重学生,不任意践踏学生的自尊心,非但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让他们自己矫正错误,停止这种在课堂上不该有的行为。“尊重时相互的”,老师在课堂上处理突发事件时尊重了学生,那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尊重老师,从而达到一种师生和谐、问题解决的双重效果。

2、变严肃为幽默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老师若能通过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解决事情,不但能避开冲突的锋芒,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气氛,缓解紧张情绪,而且更易被学生所接受,达到一种共识。

3、将“错”就“措”

课堂突发事件有一部分是来自教师的教学失误。有的学生喜欢以找出老师的错误为荣,一旦发现老师的错误便大声喧哗。遇到此类突发事件,老师须沉着应对,不必为犯错误羞愧致使手足无措,更不能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遇到此类突发事件,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犯的错误来发挥,找出一些与这些错有联系的知识或事件,提醒学生不要犯类似的错误,这样非但有效处理了该突发事件,提醒了学生不犯同类错误,而且让学生对你的渊博致使产生敬意。

4、灵活利用

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然后结合课堂内容,有机地将其融入课程,在课堂中发挥一定有利作用。如使其成为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或者教学设施。适当灵活地运用突发事件为课堂服务,既能让课程新颖,又能提高学生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突发事件处理篇4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年级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膳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四)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处室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四、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五、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区教育局。

2、学校利用校园播音系统或

钟声发出紧急集合信号,组织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及时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3、严禁组织学生参与救火,教师可利用一切救火设备救火,及时报告119、120请求援助。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报教育局。

2、学校要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救治,及时报警110、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三)危险药品安全事故

1、学校危险药品要求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学校要及时将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情况报告教育局。

3、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抢救,及时报告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四)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

1、学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2、学校d级危房一律不允许使用,封闭的d级危房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3、学校发生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组织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告教育局。

4、对受伤师生组织抢救,及时报告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五)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1、学校要定期检查锅炉使用情况,做好锅炉工的培训工作,购买特种行业保险。

2、事故发生后,及时抢救受伤师生,及时报告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六)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审报教育局,经同意后才能实施,学校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要制订安全应急预案。

2、事故发生后,学校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及时将事故信息报教育局。

3、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七)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1、学校外来的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或保安人员不得放行,应及时将闯入者驱逐出学校,并由门卫或保安人员向其发出警告。

2、学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

3、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八)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立即停止学校饮食摊点、食堂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向教育局、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

2、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九)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

1、学校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长将患病学生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教师不得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师生须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返校。

2、学校发生特殊传染病,要迅速利用学校隔离室对患病师生进行隔离观察,及时报警110、120电话请求援助,通知患病师生的家长和亲属,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场所要及时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4、及时将发现的疫情上报教育局、卫生防疫部门,并作好病人的跟踪工作。

(十)环境污染

1、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源,如化工厂、印染厂等,如果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因及时向环保部门联系。并备案这些污染源可能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处理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十一)住校生停电应急预案

1、住校生管理员必须每天晚上在晚自学前5分钟做好点名工作(按作息时间表执行),并且管理好住校生晚自学的管理工作。

2、如果突遇停电事故,管理员首先要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不可慌张,然后用学校准备的应急灯进行照明,让学生疏散。

3、如果在停电时学生的作业已完成,要组织学生就寝,等学生全部睡下后才能离开休息;如果学生的作业没有完成,应向学生提供蜡烛等照明工具,监督学生完成作业,一直到就寝后方可离开。

4、学生寝室在没有管理人员监督的情况下,绝对不能私自点蜡烛,点蚊香。

5、总务处要在白天及时供应好蜡烛、应急灯等停电照明工具,照明工具用完或损坏,应及时通知总务处,总务处要在当天就补充到位。

突发事件处理篇5

(一)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妥善处置全区学校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和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市编制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基础教育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所称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的重大安全事故。

(四)工作原则

1.“统一指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直属单位若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应及时向区教育局报告。区教育局要按照规定时间向区委、区政府、市教育局报告。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由区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妥善处置。各相关责任单位派专人迅速赶赴现场,积极协助指导处置工作。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后,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要立即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中小学、幼儿园的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紧急行动,各年级、各班级负责同志要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要求深入一线,积极做好事件、事故的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安全隐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内。

4.“措施得力、救人第一”的原则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发生火灾、地震、校舍坍塌等事故,在迅速报警的同时,应紧急组织师生安全有序地疏散,救护受伤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等事故,在迅速报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同时,应紧急将受伤、中毒学生送往医院抢救;要坚持“救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在组织抢险救灾时,严禁中小学生参加。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机构。区政府成立区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和局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安监局、区食品药监局、区政府新闻办、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和当地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全区教育系统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2.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做出决策,根据突发事件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统一部署实施应急救援,并协调解决应急救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负责定期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做好校园安全稳定的有关工作。

4.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

5.负责对事故的原因、责任组织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并经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审查后适时予以公布。

6.完成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办事机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主任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和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副局长和区政府总督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担任,成员由教育局各科室科长组成。

办公室主要职责:

1.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各学校的预防和处置方案,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2.负责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3.当事故发生时,负责做好校园的秩序维护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4.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负责全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总结、报告及信息工作。

6.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四个工作组:值班管理与信息报送工作组、校舍安全检查工作组、学生及教师管理工作组及应急抢险队。

1.值班管理与信息报送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办、行办、电教中心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党办、行办、电教中心等科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安排局机关安全值班工作,加强对值班的管理与监督,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迅速传达安全工作有关部署和工作要求,向区委、区政府及市教育局及时报送学校突发事件、紧急险情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对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处理情况等。

2.校舍安全安排检查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计财科、安保科、勤俭办负责人担任,成员由计财科、安保科、勤俭办等科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全面排查突发性安全事件后学校校舍出现的安全隐患,认真登记、统计房屋、围墙等校舍受损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对校舍安全隐患进行勘察、鉴定、分析评估;加强陈旧房屋及损伤教室的管理,及时拆除存在严重险情的校舍,彻底消除校舍安全隐患;进行受损校舍修复、重建等工作。

3.学生及教师管理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基教科、人事科、成职科、督导室等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基教科、人事科、成职科、督导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引导师生正确面对学校突发性安全事件,做到提高警惕不慌乱,有力有序保安全;指导学校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完善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适时开展疏散演练和自护、自救能力训练;当发生突发事件影响学校正常工作时,组织学生分流,统筹调配师资力量,在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恢复上课,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4.应急抢险队

(三)成员单位职责

三、预警与报告

(一)加强监测预警。区教育局要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影响因素进行有计划、系统地长期观察,积累第一手资料,认真研究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对出现可能影响校园及社会稳定的言论、动向或事态,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力争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区教育局要在各学校确定信息联络员,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由学校汇总各方面信息,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并随时保持密切联系。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突发紧急情况应当坚持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四、实施步骤

(一)突发性

1.信息报告

若发现学校有突发性的苗头,学校应立即向区教育局报告。区教育局接到报告后,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情况通报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做到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在此期间,区教育局要处于戒备状态,保证联络畅通。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未经上级批准,不得离校出差。

2.应急处置

若校内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时,区教育局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采取措施,有效处置,化解矛盾,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同时,要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信息,并要防止不实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在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及时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各学校要严格门卫管理,防止学生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学校党政领导、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

若突发事件已出现在部分学校且已激化,有串联、集会、到校外示威、游行的迹象时,区教育局要迅速深入事发学校,了解情况,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及时反馈给区委、区政府。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时,要派人劝阻和随队维持秩序,防止学生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各学校要进一步发挥党政工团组织及党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团员骨干队伍的作用,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校不漏班、班不漏人。同时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二)突发性安全事故

突发性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突发性校舍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安全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种校园群体性伤亡事故。

1.事故报警

各学校若发生事故要及时报警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为果断处置事故赢得最佳时机,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应引导教育每个师生在发现事故的第一时间及时、正确报警。在学校内部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在积极做好师生自身保护和救护工作的同时,立即报警并向学校领导及区教育局报告。

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危险程度、师生伤亡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2.紧急疏散和现场急救

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根据现场事故发生情况,设立事故现场警戒区,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将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控制事态发展,抢救受伤师生;现场救助人员在施救前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施救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措施进行。

3.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即刻赶到事故第一现场,指挥或指导、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各工作组应结合本小组业务特点,稳定师生情绪,做好财务保障、人力和车辆保障,以及信息报送工作,科学、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

1.信息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校要迅速向区教育局报告信息。区教育局要同时向区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2.应急处置

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预案,指挥、部署应急处置工作,防止疫情蔓延、控制事态发展。卫生主管部门要迅速联系和配合医疗机构开展对中毒、患病师生的救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进一步扩大。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封锁和保护现场,排查致病因素,消毒污染区,隔离接触者,做好对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配合教职工做好安抚慰问工作。

(四)应急结束

在实施应急救援后,险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或清除,事发地人员和遇险对象已全部脱离险境,由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应急响应结束。

五、总体要求

(一)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落实本预案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各学校要不断完善维护学校稳定、确保学校安全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按照突发性事件处置程序制定详细的应急反应工作流程。要做好处置学校应急突发事件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

(三)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本预案,制订本学校、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报区教育局备案。同时,区教育局要督促区属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管理。

六、奖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市区总体应急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对本预案实施中的行为进行奖惩。对参加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者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附则

(一)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负责牵头编制,经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二)预案修订和管理

区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确定的工作职责制定本部门的部门预案,并报区政府备案。

根据《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暂行)》的规定,本预案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若本预案出现不能与上级或者同级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应急指挥体系或者职责调整;相关单位或者人员发生变化;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或者应急演练结束后,发现应急预案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等情况,由牵头编制单位及时进行修订。

(三)预案演练

突发事件处理篇6

一、高校辅导员在处理突发事件现状分析

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管理的同时,注重加强安全教育,时刻提高预防能力和处置能力,但是另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辅导员自身存在能力不足现状

面对突发事件,心理承受能力缺。这个主要集中辅导员不了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只有把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研究清楚,才可能针对不同学段不同人群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我们的辅导员往往不具备了解充分学生特点的能力,不能第一时间投入到事件的解决当中,造成决策不当等情况,延误了最佳处理时机,进而无法有效引导学生。

(二)思想意识重视不到位

随着90后大学生的大量涌入,独生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力军,父母在给予了很高的学业期望之余,更加关注的则是他们的安全问题。因为对于当前的这一现状,学生工作的所有工作要落脚点在安全问题上,确保他们的安全问题。因而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提高思想意识,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生,高度重视,妥善处理,同时做好相关的善后工作。

(三)相关法律以及制度不完善

由于目前我国关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尚不完善,存在内容简单、职责划分不清以及操作性较差等问题,使得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甚至有时会出现不利的情况。“问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零散,缺乏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因此,从学校角度来讲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这些成为处理突发事件非常不利的一个因素。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路径

首先,保持镇静。事件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能乱了手脚,我们要扮演好“家长”的这样一个角色,尤其是有学生在场的时候,学生在遇见重大事故的时候由于年龄段的原因有可能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挑战,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吓得慌乱和哭泣,综合各种情况,所以作为第一到达现场的我们要保持镇定,理清接下来处理的思路,如果一团乱只能是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这对一个老师的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其次,第一时间联系家长。事故发生时,我们第一时间要联系到学生家长。一方面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学生既往的身体状况,对于车祸等引起身体损伤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知道学生的状况。在联系家长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家长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因此在通知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的说,避免家长出现心理承受不住的情况,可以让他们先到学校或者医院,然后慢慢的给他们讲解事情,配合治疗,时刻应该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为第一位;

第三,做好后续工作。及时跟领导汇报情况。在联系家长后看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跟领导汇报。同时,后续工作还主要包括入院探望学生(如果学生需要住院治疗的话)密切关注学生的治疗和恢复状况,另外也要做好家长的安慰工作。同时告诉他学校的一些进展,避免学生因为脱离学校有种“孤立”感。学校也可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慰问,一方面体现学校领导的关怀,再一个也可以让学生感到温暖。

突发事件处理篇7

【关键词】地铁;行驶;突发事件;紧急处理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优异的发展成就,各项事业正保持着良好的营运趋势,这为交通工程改造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面对日趋拥挤的地面交通线路,城市交通开始逐渐转向地下铁道运输,兴建地铁工程是现代化都市交通改革的应用典范。因地铁处于高速行驶状态,列车行驶阶段会遇到各种突发性事件,若处理不及时会对乘客及列车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注重地铁列车行驶时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是保证地下交通畅通性的基本要求。

一、我国地铁工程的现状

如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重庆等地区已经建成了城市地铁运输线路,其它如:常州、济南、厦门、青岛等城市,也正常积极兴建地铁工程,这对于我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未来规划发展是很有利的。例如,南京地铁系统拥有3条线路,线路总长85公里,线路长度居中国第五,至2014年,将建成地铁3号线、10号线、机场线等9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突破300公里,至2030年,将建成20余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超过775公里[1]。

早期我国一直坚持着地面交通运输的作业模式,车辆均行驶于地面之上,构建了常规化的城市交通系统。新经济体制改革下,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一线、二线城市的交通系统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地铁交通是商业化都市建设的主要工作,这种地下铁道交通推广之后取得了优异的发展成就。

二、地铁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危害

地铁工程是现代城市交通设施改造的主要对象,其改变了传统地面交通模式的不足,将运输车辆转至地下形式,为城市现代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因地铁工程属于快捷式交通的一种,其每天承载的客流量十分庞大,这对于地铁运输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突发事件是一种不可预测的状况,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突况而扰乱了正常的营运秩序。应注重地铁突发事件成因与危害的分析,从主客观条件分析,地铁突发事件的因素包括:

1、主观因素。地铁公司对列车行驶缺乏常规的控制与管理,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例如,乘客携带危险物品乘坐地铁,地铁站口缺少安检系统而忽略了危险因素,可有易燃易爆物品引发的意外事故。此外,乘客人员对地铁站内运行缺少专业方面的认识,这也是造成突发事件的主观原因。例如,乘坐地铁时对地铁门闭合时间不熟悉,发生了夹伤事故等。

2、客观因素。一些外在环境变动是无法预测的,这也是地铁行驶时造成突发时间的因素之一。其中,最典型的则是气候环境变化,雨水、大雪等,毁坏了地下铁道设施的使用环境,进而造成列车行驶的秩序被扰乱[2]。例如,正常行驶状态下地铁的车速加快,遇到水灾、冰冻等恶劣天气时,列车则有可能中断行驶,若不及时通知后面的列车,车辆相撞的可能性更大。

3、事件危害

本质上来说,突发事件是一种偶然性的事件,属于不可预测状态下发生的事件。但是,突发性中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地铁突发事件是在某些原因下共同作用发生的,这势必产生诸多不利的为好。从已发生的地铁事件分析,突发性事件的危害包括:一是扰乱秩序,破坏了地铁交通行驶的正常秩序,列车无法按照预定的时间或线路行驶,降低了整个城市地下交通的有序性;二是破坏安全,突发事件打破了地铁交通原先保持的安全状态,对人员、列车等均会引起多方面的安全事故,与城市现代交通事业发展是极为不协调的。

三、地铁行驶时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从长远角度分析,城市交通从地面转向地下铁道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铁运输系统将成为城市交通线路的主流,方便了各地区市内交通的便捷行驶。突发事件是地铁交通行驶期间的潜在隐患,因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及危害性,往往给地铁公司控制管理造成很大的难度。为了解决地铁行驶时突发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管理人员或列车人员都要注重突发事件的处理,把事件危害范围控制在最小,创造更加安定和谐的交通环境。

1、自然灾害类。外在环境是地铁突发事件的常见因素,其是由于外界气候变化而对地铁行驶造成的风险隐患。从实际情况看,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台风、地震、水灾等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断的突发事件。针对恶劣天气的变化情况,防范这一类突发事件需建立运营调度指挥系统、采用先进的设备及安全监控系统等,及时通报地铁线路区域的天气变化信息[3]。初步建立自然灾害类的应急反应机制,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并成功进行了多起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社会安全类。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以及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发生聚众闹事、爆炸、劫持人质等严重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突发事件。地铁应急物质保障系统对地铁应急管理意义重大,公安机关与地铁公司要建立多元化的紧急事件处理方案。从角色子系统看,地铁应急物质保障系统包括:基于政府地铁应急建设的物质保障系统、基于地铁运营企业应急建设的物质保障系统以及社会应对地铁突发事件物质保障系统。例如,司机被劫持突发事件中,由公安机关速派警员进行协调处理。

3、公共卫生类。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生化、毒气和放射性污染等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而严重影响地铁运营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的情况比较特殊,其发生时常存在着多种紧急隐患,这就需要借助多个部门力量以创建事件处理机构,做好应急事故的充分准备。例如,在应急队伍保障方面,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安、消防、运输、卫生等部门都是抢险救援的基本力量,驻杭部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则是后备力量,这些对于地铁突发事件处理均是有利的。

4、事故灾难类。包括水灾、建(构)筑物坍塌、列车冲突、脱轨或颠覆,大面积停电和突发性大客流等事件。火灾事故对地铁行驶造成的危害甚大,其有可能烧坏列车设备且对乘客人员造成伤亡,必须要组建现代化的应用系统。例如,当启动Ⅳ级应急响应时,市地铁集团和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要立即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并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工作[4]。此外,要主动寻求救援,并向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接报后,指挥部办公室会立即通知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开展人员疏散、医疗救护、交通管制。

结论

总之,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推动了我国城市交通事业的改革发展,保障了地区经济事业的改革运营。突发事件是地铁行驶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隐患,注重地铁风险控制是保障交通运输的重要条件。从本次研究的四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处理状况来说,处理突发事件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创建综合性安全防御系统才能降低事故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朱克昌.我国地铁工程建设及发展现状的分析[J].铁道施工技术,2011,28(6):54-55.

[2]侯在军.城市地铁交通线路行驶期间的安全管理对策[J].财务信息,2011,18(10):24-26.

[3]汪雨.地铁行驶时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方案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版),2011,26(14):96-98.

突发事件处理篇8

1、组织领导。成立局机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陈联胜同志担任,袁波同志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日常工作。按照统一指挥、组织有序、分工明确、条块协调、保障有力、信息及时的原则,开展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2、使用范围。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群体性矛盾激化上访、非正常群死群伤等)、重大治安案件(因治安问题诱发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3人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集体食物中毒)、自然灾害(地震、台风等)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机制。

3、制定预案。领导小组应结合实际,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在局支部领导下,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置。制定的预案要明确组织领导、部门职责、资源调配和使用处置责任等。

4、处置流程。启动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先接报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向局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事件性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先期处置:局应急办接报后要迅速派员赶赴现场,会同有关部门,维护现场秩序,查实事件性质、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涉及范围、人员财产损失等基本情况,并及时报告局领导;现场处置: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救援、保全等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善后工作:事件处置完毕,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做好现场清理、布控、统计和安抚等工作。

5、保障措施。局应急办指定专人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备勤,负责协调、处理有关情况,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必须迅速向指挥部领导报告;各股室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物资、设备、设施、技术和人才资源的储备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二、情报信息收集报告研判机制

1、社会舆情收集。安排专人负责舆情搜集、跟踪,及时提供收集的有价值的信息。

2、舆情分析研判。应急办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客观准确地分析媒体和公众关心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不实信息的传播,定时提出分析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镇党委、政府决策。

三、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机制

1、建立网络。建立单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确定一名具有一定调解能力的调解信息员,共同调处化解本单位的矛盾纠纷,并及时向局领导汇报矛盾纠纷情况。

2、排查内容。单位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外来人员的反常动向及其他治安隐患;监外执行的五种对象、安置帮教对象、涉毒人员、邪教人员、各种非法宗教活动和黑恶势力等高危人群动态;民间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影响本单位稳定的其他不安定因素。

3、工作要求。坚持一月一排查,调解(治安)信息员每月应将本单位内的治安情况排查一次,并将排查情况于每月15日前向局支部汇报;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汇总分析制度,查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纠纷由治安信息员调解,一般矛盾纠纷由局调解小组调处,并将调处结果登记入册按月上报;对重要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及时向局支部汇报。各股室负责同志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防止矛盾扩大。对调处确有困难的,在提出调处初步意见后及时向应急办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处理解决。

四、信息和舆论引导机制 

1、信息核实。应急办在得到有关信息后,需要及时进行核实确认,保证信息的准确、可信。保证对外的所有信息都是经过仔细核实,在精心策划、精心安排、精心组织下,确定由谁来说、什么时候说、说什么、说到什么程度。

2、信息。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相关新闻处置应急预案,向媒体和公众发出权威的声音,控制舆论制高点。局办公室要立即拟定新闻方案,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与类别展开有针对性的新闻工作。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公布对媒体公开的电话,接受记者问询、预约采访等。

3、妥善处理。充分协调突发事件中多元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反应和要求,妥善处理需要的信息。通过把握公众舆论,了解重要的民情和重大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弘扬正气,并协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推动危机事件的最终解决。

4、媒体协调。协调各种公共媒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增进公众对突发事实真相的了解,缓解突发事件在公众中引起的恐慌。

五、应急处置和应急系统联动机制

1、下达指令。领导小组紧急会商后根据情况及时通过应急办下达救援指令,并调集各小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通知公安部门出动警力,保障救援交通顺畅,保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2、实施救援。各科室接到指令后,必须立即组织救援抢险物质、车辆及人员赶赴现场,由组长负责现场指挥,根据指挥部指令和救援方案实施抢救工作,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向指挥部报告抢救情况。

3、现场清理。各股室抢险救援工作全部结束后,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在征求事件调查组意见后,方可下达抢险工作结束指令。各股室接到结束指令后及时清理现场,公安部门撤除警戒。

上一篇:一次难忘的旅行范文 下一篇:重阳节讲话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