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2-12 21:25:47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企业培训;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2

当前,许多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效益显著,但总体上对培训认识不足,培训内容落后,培训手段单一。很多企业的培训中心往往只是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和了解新产品的地方,甚至一些培训基地、院校举办的培训也成了相互认识和交流感情的过程,这些培训还没有根本跳出传统培训的范畴,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需要。

作为企业培训院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去适应社会需求,满足送培单位及其员工的需求,打破以往培训“一窝风”、“走过场”的形式,通过培训使受训者能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培训成果直接转化或体现为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使科技、管理知识更快地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使培训能服务于企业 造福于企业,这是当前教育培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培训创新及其重要性

企业培训,作为直接提高经营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识、信息、技能,增长员工才干和敬业、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和极好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培训创新就是要创造一种更有效的培训资源整合模式以达到培训的目标。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社会发展进步、市场竞争的激烈化,都要求企业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创新,也就要求传授科技、管理知识的企业培训也要创新,要用更先进的培训理念,更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的创新对创新主体及其培训对象都有重大意义,是一种双赢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培训创新使更灵活的培训方式得到应用,更先进的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提高了企业的技术、管理及人员素质,进而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及经济效益,培训创新的成功又反过来刺激了进一步的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及其员工培训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2.培训创新有助于锻炼、培养培训院校的教师,不断提高其培训能力,特别是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通过培训创新,可以促使培训教师不断地提高其业务能力,在创新中得到锻炼成长,又进一步增强了其再创新能力,形成了提高师资能力水平的良性循环。

3.培训创新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降价培训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创新性培训满足了企业及员工的需求,提高培训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培训成本,提高双方单位、员工的竞争能力。

4.有助于推动培训事业的发展。创新性培训使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提高了其继续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又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员工来参加培训,达到推动培训单位发展的目标。

二、培训创新主体及具备的基本条件

培训创新的主体是指培训院校的负责人、业务骨干及至每一位员工。培训院校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自觉地参与到培训创新过程中来、从岗位业务创新做起,直至达到创新培训的目的。

实现培训创新必须有以下基本条件:

1.创新主体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培训创新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就要求创新主体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包括身体上的耐劳力和精神上的耐压力,身体的适应能力和精神上的应变能力。

2.创新主体应具有良好的智质和能力。良好的智质包括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这是创新的基础,但创新不能是纸上谈兵,要具有贯彻落实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管理工作中的控制协调能力,以保证和加快创新的发展。

3.创新主体要有创新意识和优良品质。创新主体要掌握最新的科技和管理成果、知识和信息,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在各种环境中善于决策,并具有优良的品质,才能把决策的优化方案正确地加以执行贯彻落实,优良的品质是正确行为的保证。

4.社会及创新主体要有创新氛围,有创新压力,并有创新动力――即配套的激励方式制度,以保证培训创新的不断发展,有效地整合本单位资源,实现创新目标。

三、培训创新的内容

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的内容侧重点是不同的,结合当前社会需要及企业实际情况,培训创新内容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技术技能培训是基础。这方面培训是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包括阅读、写作和进行数学计算的能力等最基本的技能,也包括特定职务相关的能力(即岗位培训)。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动化工厂与自动化办公室,数控机床等复杂技术产品的使用,要求员工具有数学、阅读和计算机方面的技能,如办公室文员须具备一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系统的能力,而生产制造过程的工人须能读懂具体的机器操作手册及做基本的计算,才能对柔性制造系统频繁的工具变换进行仔细的测量和自我检查,才能掌握生产过程控制的统计方法。

2.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现代社会分工深化和协作紧密使员工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事、老板及其他相关人员有效的沟通协调能力,所以要对企业员工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进行培训提高,使其能在工作中做到有效地与别人沟通,减少摩擦和冲突,成为既能干又受欢迎的员工。

3.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飞速变化发展的社会使企业员工常常要解决一些非常规的、富于变化的问题,解决这种问题的技能常常需要通过培训。

四、培训创新的具体措施

1.培训目的和内容的创新

过去的企业培训目的单一,即为了使员工适应企业当前需要,了解机器操作,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但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时代,以人为本成为企业管理的指导方针和理念时,企业培训的目的由一元演变为多元,随之引发企业教育培训目的和内容的创新。过去的企业培训多聚焦于满足企业现时的需求,因此偏重于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在高科技化、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竞争激烈化的现时代,企业要立足、要发展,必须有高素质的员工为依托,企业培训的内容必然创新。

(1)培训重点的转向。企业培训的重点从适应现实工作需要,补充知识和培训技能,转向扩展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对员工重点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培训对象的深入。培训单位应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对培训对象的培训越来越多元化,诸如工作积极性、发挥潜能、人际交往、压力管理等,特别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成为现代企业培训的重要内容,这是培训内容方面的明显创新,旨在企业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意识和积级主动的参与意识,造就员工奋发进取、积极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以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

(3)培训内容的转化。过去,培训内容是狭窄化、简单化、单一化。现在,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培训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培训、管理职能培训、安全健康培训、企业文化教育、学历教育等多项内容,而且每大项内容包含更多细化内容。

2.培训方法的创新

过去,企业培训方式方法少而简单,多为课堂教学、车间实习和师傅带徒弟方式。企业培训的创新应该形成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手段现代的新局面。常用的培训方法有:

案例教学培训:要求培训教师不同程度地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除了借用国内外其它企业的典型案例外,还可以组织教师编写贴近企业实际的案例。透过研讨,帮助企业员工最进一步理解所学理论,提高分析、判断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

角色模拟培训:角色模拟法是培训教师根据培训内容,针对课题特点,设定情景,分派角色,组织开展教学“游戏”或现场模拟活动。 此种方法现场感强,有助于培养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容易调动企业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在模拟活动中,通过学员摸拟实际生活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体验事情,研究问题,作出决策,产生结果反馈以及根据后果对这些决定进行讨论,使学员在参与“游戏”中获得提高。

开放式培训:这种培训方法给员工以较大的自由,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内容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是监管理论,也可以是监管的技术能力方面的知识,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对他们的工作有帮助的知识。他们可以到图书馆里去自修,也可以请资深者帮忙。组织者也可以要求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阅读一些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书籍,然后在集体研讨培训会上讲演。

研讨式培训:就是在对员工进行表达与演讲培训时,出一个题目,让员工准备5分钟后上台演讲,并且把它录下来,然后放给大家看,让大家点评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这种研讨式培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因而效果也是奇特得好。

独立式培训:独立式培训就是让某一员工独立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整个工作中,该员工必须合理地安排每一个工作步骤: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决定采用哪种工作方式、哪种技能;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自己想办法,拿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种培训方法有利于培训员工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学习者为独立完成工作去学习新的技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网上培训:利用电子网络对员工进行培训。例如惠普公司,新员工进来之后,公司就会在网上给他一个网上学习的工具,新员工上网后就会对整个惠普公司的业务、企业文化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还有就是将培训信息和培训内容放在网上,供员工随时随地上网查询和自学。

此外,还有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基层锻炼、挂职锻炼、职务轮换、工作训练指导、研修讨论,以及电化教学、电视教学等现代化方法、手段。这些培训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方式,使培训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如网上培训使培训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同时使培训内容的更新更加简便;多媒体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更加形象易懂,大大改善了培训的效果。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篇2

SIYB培训在重庆

重庆市江北区劳动就业部门于2004年引进并实施SIYB项目(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实施,为促进社会就业而推出的具有探索性的试点培训项目)以来,严格按照SIYB的教学要求,先后开办了13期(17个班)的创业培训。培训学员459人,有400人左右先后开办了自己的企业,创业成功率为61.8%。带动就业再就业1278人,实现了一人创业带动4.5人就业的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年来,SIYB培训在江北区搞得如火如荼,创业培训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肯定,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2006年,江北区进一步改进了创业培训方式,采用“政府搭台,机构唱戏”,由政府部门指导协调和监督,重庆新洁净职业培训学校具体承办创业培训。同年,重庆新洁净职业培训学校被国际劳工组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为SIYB中国项目培训机构。

据江北区劳动局培训科科长易华燕介绍,SIYB在江北区的成功,首先来自于领导的重视。江北区区委、区政府领导对创业培训给予了高度重视。区委李书记、区政府喻区长多次到创业培训班现场指导工作。江北区就业服务管理局成立了江北区SIYB项目办公室,并把创业培训列入了2006年的重点工作。

易科长还谈到,为促进SIYB培训,江北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明确了创业培训的补助对象和标准。具体操作是:建立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的联动工作机制。为创业培训合格、创业项目可行、创业能力较强的下岗失业人员根据其申请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于经过专家论证且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及学员优先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对于还款信誉好、企业发展状况良好的学员办理申请再次贷款。三年来,江北区已为参加企业培训的学员提供了132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周学峰、曾广智、杨秀丽等27位创业培训学员从中获得帮助。2007年,江北区进一步提高了补助标准。参加SIYB培训并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的,从原来的500元/每人提高到1500元/每人的标准补贴。同时,培训对象也从原来的由就业转失业的失业人员扩大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民、残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自谋职业的复转军人等。

另据介绍,为加大SIYB培训的覆盖面,江北区从之前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组织培训学员,发展到目前采用SIYB的教师组织,该区12个街镇的分管领导及经办人员,采用SIYB的授课模式向他们推介SIYB培训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SIYB培训授课方式,熟悉其培训内容。让他们感受到学员培训前后的变化,熟悉并了解各自辖区内选送学员的培训情况。目前,SIYB项目推介活动已扩大到社区工作人员,SIYB项目的宣传已走到了社区。

江北区SIYB培训作为江北区培训的亮点,承办方一直在树SIYB培训品牌。目前,该区取得劳动保障部颁发SIYB合格证的专职教师7名,GYB和SYB认证教师4名,IYB教师1名(重庆市仅一名),兼职SIYB教师8名。在授课教师的组成上,既有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又有熟悉国家政策的机关工作人员。他们将创业成功的经验和教材内容相结合,更好地引导并指导学员进行实践学习。在培训工作中,SIYB的教师为学员进行了严格的“三关”把关工作。这三关包括培训前的面试关、培训中的教学关、培训后的测试关。同时,还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开展了专门针对农民工和女性创业班的培训。

通过严把质量关,SIYB的学员得到了实际的指导、帮助,学员对这种培训形式和培训效果十分赞赏。目前,由培训学员介绍的、自发来报名参加培训的人员已经占到了50%以上。

SIYB培训学校还为学员实施了完善的后续服务,为其构建了创业服务体系。据易科长介绍,为做好相关后续服务,江北区组建了由劳动、工商、税务、街道(社区)、银行、市连锁经营协会、管理咨询公司、市农科所为主的专家志愿辅导团队。而针对学员创业项目选择难的问题,则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征集开发了适合广大创业学员的创业项目库,并设立了创业项目展示。与此同时,还指导学员成立了创业者联谊会。通过以上的服务,提高了培训学员的企业开办率,稳定了经营率,带动了就业率,成果斐然。

创业硕果累累

据重庆新洁净职业学校魏欣校长介绍,在成功开办了自己企业的400人中,吴倩是个代表。吴倩,2006年第三期创业培训班学员。培训结业后,在寸滩街道兰溪社区开办了乐源幼儿园。开园时江北区就业局领导、街道(社区)领导、培训机构领导都到场表示祝贺,区就业局还邀请了电视台加以报道。街道(社区)帅科长更是积极为她落实了20万的贷款资金,社区张书记也表示在社区内广泛宣传乐源幼儿园,为乐源幼儿园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乐源幼儿园教职员工有25人,在园儿童260人。

在这些成功创业的学员中,还有一部分是已经取得一些小成就、通过培训迎来事业高峰的人群。刘冲,2004年下岗,同年创办了物流公司,2006年拥有固定员工3人,兼职员工60人,场地200平方米,年营业额800万,专线运输1条。2006年4月参加SIYB培训后,又新办企业重庆爱菲克斯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红外线感应洁具,目前新增员工26人,已累计生产7000余套,产值600万。唐家沱街道的王明霞,本来已开办有4人就业的美容院,参加SIYB培训后,又新办了一家家政公司,急需3名家政服务人员,她依托社区为她招聘了人员,重庆新洁净清洗技术有限公司为她提供了技术支持。江北区电测村下岗姐妹王小林、王梅。在2003年下岗后承办了家庭教育服务部,其中,在职教师学生150人左右,2006年8月经过SIYB培训后,在培训中心夏老师和魏老师的带领下,创办了家政服务公司,短短两个月,家政服务人员已达到25人左右。目前家政服务公司每月赢利6000元左右,准备在11月再开办一个家政服务分店。江北区春之声艺术中心的伍文勇在培训前已有5家分店,员工30人,他本来就是大专文化,但财务知识一直是他的薄弱环节,他说:“SIYB真正让我把财务搞懂了。”如今,他已聘请了专人管财务,新增分店1家,新增业务15人,新增入学学员150人,前景辉煌。

应该说,SIYB培训让学员真正实现了迅速创业的梦想。据介绍,经江北区SIYB培训中心培训的学员,再结业后2个月内新增创业率已达18%。如大学生侯世赣,于2006年4月结束创业培训,同年6月即成立了健华电脑耗材经营部,现有员工5人。下岗职工李小勇在培训结业两个月内开办了清逸休闲茶坊。吴倩、胡礼辉都是培训结业后不到一个月就成功创业。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篇3

工程训练中心教育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设计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现在工程训练课程在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工业培训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对工程训练中心教育体系为创新体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工程训练中心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知识和工程训练技能创新能力,从而在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第一线的高级工程型技术和管理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工程训练要求的高水平的校内工程训练中心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引言

在高校工程训练实施中心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岗位所需的工程型人才。新的创新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只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才能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高校工程训练教育既是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培养适应学生通过基本技能、现代先进的制造技术训练,加强机械加工制造的知识,提高工程实践体系,培养工程训练意识,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环境保护等在工程过程中的作用。工程训练中心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操作能力和工程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取向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挖掘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进行知识和教育的创新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

二、工程训练中心的管理体制研究

21世纪是工程资源的世界,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适应工程型的发展趋势,工程训练中心已经普及到每个学校,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在开放式教育中,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和学习理论,工程训练中心为教学主题,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教育培养相结合,培养其在工作岗位上能解决实际问题和自己独立创业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在工程训练教学课件设计中,教师角色应转换为开放式学习指导者、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简单地用于支持教,更应该重视学习目标性和内容分析性。因此,以建构工程型人才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工程训练中心课程教学要求及培养为目标,构建适应社会的工程型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工程训练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使工程教学出现勃勃生机,取得了初步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三、高校教育实施工程训练创新教育的途径

1.开展创新教育。随着工程系统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工作岗位应用。在整个多工程行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建立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管理系统,逐渐实现工程课堂,工程课堂越来越多的显现出强大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技术。我国开发的大量工程资源,因缺乏导航系统、表现形式单一、学习情境等多种元素,为未完成自主学习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工程资源建设与管理的中,教育技术中心对校园工程建设,分析了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加强课件开发的科学设计,重视全方位的教学工程资源的建立其中心合体规划方案,坚持多元化发展。运用全方位的教学工程资源的制作,做好工程资源管理工作,将工程资源建设与管理发展到每一个新的研究课程和工作岗位上,争取从达到多种工程资源建设和管理,从而发展到每个不同工作岗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做到相互协调、规划管理、科学熟练的运用工程资源建设管理系统。

2.营造宽松的教育创新氛围。加强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理论的培养,提高工程专业水平为基础,根据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现代创新教育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要重新定位隐形资源,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石。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自行解决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的能力,以维持工程能力和保证企业生产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型人才素质,明确工程工作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等具体的改进措施,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3.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随着试点开设专业和课程的剧增,目前急需建设一批优秀课件。工程教学是高科技集合体,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增多,使教学资源媒体的优化和选择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工程学实践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专业知识方能组建,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实施通信系统所要进行的实验。我们在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建设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应有针对性地制作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以供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以教学资源媒体选择和多元化设计模式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使媒体资源存储量达到一定的媒体资源建设已经逐渐以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技术。

四、结尾

随着企业发展日趋激烈,当前媒体资源管理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主流技术。我认为,应该注重加强工程资源管理应用和创新,在新的社会形式下,高等职业教育应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独立创造能力、多角度积累创造方法能力和回答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以创新的精神指导教学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再上新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孙安,任华,于德弘.工程训练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6):90-97.

[2]唐英,孙荣禄,雷贻文,王浩程.关于高校工程训练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02):102-109.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一、协同创新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理念的提出

现如今,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但仍然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等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不能满足学生成人成才培养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是由不同主体参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质是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在各主体之间整合不同的知识环境、不同的能力侧重、不同的价值需求下,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基于“协同创新”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涉及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反馈机制等多方面的创新,需要政、产、学、研、用等各方的通力合作,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对接平台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舞台。

二、协同创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1、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最真实反应是社会评价,这一评价并不是通过评价好坏起作用,而是借助于反馈机制做出相对准确的反应。人才培养反馈机制需要结合校内与校外,协同建立。通过深入政府、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开展调研,获取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信息,了解当前社会、劳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深入同类型大中专院校、在校生中开展调研,分析本校学生的优缺点以及竞争力,了解学生择业兴趣与意愿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分析专业对接产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专业职业岗位所面向的岗位素质和岗位知识能力结构,确定适应2-3个核心岗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人文素质全、专业基础知识宽、专业核心知识精、岗位方向技能强。

3、明确职业资格证书。充分利用反馈机制,分析专业对接产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明确1-2个含金量高、能促进体面就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业资格培养目标,实现“双证融合”,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对接。

三、协同创新构建“点线面体”课程体系

1、“点线面体”课程体系的内涵。“点线面体”课程体系是指以培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为目标,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等四大模块出发,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其中:“点”代表岗位方向课,培养学生面对岗位时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岗位方向技能强;“线”代表专业核心课,培养学生应用专业时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专业基础知识宽;“面”代表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满足行业需求时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专业基础知识深;“体”代表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人文素质的,能够全面发展的个体,要求人文素质全。

2、构建课程体系的三级协同创新机制。课程体系的三级协同创新机制是指:1、构建院级协同创新机制,学院各教学职能部门与教学系部共同制订大学生素质培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体),为培养完整的人服务;2、构建专业群协同创新机制,相关专业间共同制订以培养行业基础知识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面),为培养岗位迁移能力服务;3、构建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由专业与企业共同打造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方向课程(线、点),为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服务。

通过三级协同创新机制的,精细化构建“点线面体”课程体系,同时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在课程开设的时间、顺序上要考虑课程间的衔接,注意课程的前导与后置关系,在课程内容上进行合理整合,避免专业知识体系中知识环节的缺失现象与课程间内容的重复现象。

3、开展课程标准建设。围绕专业实施各类课程标准建设。通过与校内外专家对课程内容的增减及前导、后续课程关系的协同研究和研讨论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解决教学内容重复、多余、缺失与衔接问题,逐步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标准体系。

四、协同创新构建“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1、搭建技能实训平台。搭建技能实训平台是要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点线面体”课程体系总体框架,构建适应学生专业认知、技能训练、综合实训为一体的创新型实训平台。通过平台训练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强化技术技能,从而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践的需求。该实训平台既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应用,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实训任务;又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利用率;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采取集训队模式的学生实践队措施,巩固技能实训平台,为项目研发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组建项目研发团队。在技能实训平台的基础上组建项目研发团队。发挥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科研设备、科研成果以及科研团队的优势,将学生和老师、教学和科研、理论和实践有机协同。高职院校应利用学校教师科研项目多,有在研项目教师多的优势开展项目研发团队学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项目的学习、研究与实践中,通过在干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业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篇5

一、实施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目的明确、意义深远

1、从城市发展来看,实施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非常有必要。全国及“”规划都突出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全国“”规划提到了党政人才、管理人才、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包括高技术人才,也涵盖了青年高技能人才;“”规划则提出要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海外人才集聚计划,这都说明,要建立产业高地,就必须建立人才高地。要完成“”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框架,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阶段性进展,都离不开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手段,有利于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同时,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对于建立攸关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创新体系也很有意义。如果把创新体系看作“金字塔”结构,上层就是高精尖的技术创新,但是,创新不仅仅是专业机构的前沿创新,一个国家要形成创新的强大动力,更需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创新体系“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应该是最广泛的基层群众性创新,这包含了内容不同、大小不一、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强调青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素质,对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氛围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从企业团工作发展来看,实施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非常有必要。从企业团工作来说,既有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很多新挑战、新难题。要研究企业团工作的新定位,研究如何实现企业团工作的新突破,关键就是使团的工作更好地融入到企业中心工作中去,要在服务企业中心工作中体现有效作为,而不能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自成一套。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为团工作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它把企业原来的技能大赛、创新创效等传统活动整合起来,把青工参加企业和团组织各种相关活动纳入学分制总体框架,量化为学分积累,记录在案,为企业青工的技能鉴定打下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分制不仅有效整合了企业的培训资源,推动了企业团工作新方式的探索,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团组织和团干部在培养青年技能人才中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对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企业自身发展非常有意义。

3、从职业青年自身发展来看,实施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非常有必要。学分制使青工参加培训、竞赛、创新、练兵、带徒等一系列活动的成果有了量化标准,成为评价其技能水平的重要依据,拓宽了青工提高技能水平的渠道,突破了原来技能晋级的年限,适应了青工的发展需求。此外,通过学分制与企业薪酬体系的衔接,能使青工的薪酬状况更好地反映出不同的技能水平,使青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利于转变择业观念,进一步强化“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价值观,为青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实施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责任重大、务求实效

1、加强宣传。学分制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企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团组织要善于宣传动员和工作协调,要把实行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的意义、目的、任务说清楚、讲明白,把学分制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广大青工的自觉行动,使这项工作得到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得到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鼎力相助。

2、体现特色。这次有六家企业被列为全国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要按照实行学分制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加强创新、体现特色。电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发展格局,在学分构成中体现对职业道德的考核,就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希望在这方面继续努力,最终为这项工作在全团的顺利推开提供比较成熟的经验。此外,团中央将于近期在召开“全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现场交流会”,作为全国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试点单位,也应该为大会提供实施这项工作的真知灼见。

3、完善机制。实施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不能走形式、搞“大呼隆”,要建立长效机制,整合培训基地、技师导师团、资金等各方面资源要素,成体系化地加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团组织要和所在单位党政及相关部门形成联动,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办实。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篇6

一、近几年来吴江市创业培训的情况

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创办能力、市场经营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他们在企业开办、经营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其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创办者创业的心理、管理。经营等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小企业创办者在成功地创办企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自2003年起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在苏州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创业培训。

创业培训也称SIYB培训,SIYB是国际劳工组织为了促进就业,支持发展中国家微小企业的发展,以创业促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专门组织专家开发的。SIYB培训项目由四套以教材为主的培训课程组成,体系包括GYB即创业意识初始阶段;SYB是创办你的企业;IYB是改善你的企业;EYB是发展你的企业。我们目前举办的主要是前两项培训,自2010年开始尝试第三项培训IYB。从2003年到现在,吴江市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有5981人。

总的来看,近几年参加培训的人数逐年增加,培训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反响较好,能取得这样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领导重视,宣传到位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把创业促就业工作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苏州市分别于2008年、2010年举办了苏州市民创业创新大赛,由电视台进行直播,市领导颁奖,营造了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吴江市配合苏州大市也分别搞了两次创业大赛,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视,在吴江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我们还充分利用吴江日报、吴江广播电台等媒体常年开展创业培训的招生及政策宣传,让更多的吴江市民了解创业。2010年我市配合苏州大市创建部级创业型城市,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各项工作在全市上下得到了充分重视,创业培训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2、培训范围 不断拓展

2003―2005年,实行免费创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2006年开始拓展到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残疾人。

只要有创业愿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都可以申请参加开办企业的培训。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对已经是企业主,但需要提高经营能力的人员进行提高培训。

3、培训目的 更加明确

通过创业培训,培养、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中的“创业者”实施心理、管理、经营素质的培训,帮助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的自信心。同时,对他们实施市场分析能力、市场竞争意识、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训,增强他们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造就一批成功的小老板。

通过创业培训,实现就业倍增效应。部分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创业培训成为小老板,开办了新企业或实体,在解决创业者本人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一批就业岗位,能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通过创业培训,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吴江历来都是民营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创业的环境很好,对创业者进行培训,使这支新生的创业者队伍了解、掌握国家的有关经济法规,学习工商、税务、金融、科技、管理、劳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选准经营方向,减少经营投资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促进吴江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4、创业优惠 政策到位

这几年,吴江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创业者得到了极大的实惠,为成功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有:

创业补贴。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具有本市户籍经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创业培训结业的自主创业人员,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在领失业保险金人员;(2)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包括:女40周岁、男48周岁及其以上失业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长期失业人员;夫妻双失业人员;单亲家庭失业人员;特困职工家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员; “零就业家庭”的人员;(3)无单位就业经历,初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4)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和农村单亲家庭等农村就业困难群体;(5)持有效证件初次创业的复员转业退役军人。

对确认符合上述对象和条件的自主创业人员,自2008年1月1日后领取营业执照,所办实体正常经营,已办理社会保障登记,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正常经营是指办理纳税登记并已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的,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元。

小额担保贷款。经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创业培训合格并创业的人员,可直接向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申请,填报《吴江市小额担保贷款(个人)申请表》,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证件报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审查,经审查通过后直接提交担保机构。市担保机构接到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查的申请材料,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办理担保手续和反担保手续,并出具担保书。农商行收到担保机构提供的申贷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符合贷款条件的,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贷款审批手续,核定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限,签订借款合同并发放贷款。贷款担保基金收取的担保费不超过贷款本金的1%,由市财政全额向担保机构支付。贷款额度不超过10万元,贷款期限最高为二年,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贴补。

2008年出台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给广大经创业培训合格后自主的小老板得到了强大的资金支持。2009年实现成功贷款人数为59人,贷款金额为570万元;2010年实现成功贷款人数为164人,贷款金额为1626万元。

社会保险补贴。经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创业培训结业的人员,自办实体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定额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补贴标准参照当年企业参保缴费基数下限,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合计单位缴费比例计算,2009年补贴标准为每月300元,2010年调整为每月317元。

5、带动就业 成效明显

各镇“一镇一品”活动的开展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自主创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营保障,增强了初办企业的成活率,也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和成本压力。创业孵化基地还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便于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便于市场的集中,形成固定的客流及订单,有利于规模经营,提高市场的知名度。目前吴江市各个镇(区)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建立了10个创业孵化基地,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创业培训的成功率,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

二、创业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

1、创业师资建设受到瓶颈制约,创业服务专家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的创业师资结构比较单一,随着创业培训的目标任务的增加,创业培训质量要求的提升,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年龄结构,师资问题将越来越受到严峻的考验。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的建设,依靠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个体的力量,无法聘请到高层次的专家,需要更高层面的推动。

2、小额担保贷款的审批程序有待细化

目前的小额担保贷款,给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融资渠道,极大地推动了吴江的创业活动。但在担保审核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没有明确的标准),造成了许多学员的不理解和埋怨。需要进一步细化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担保贷款的操作流程及标准。

3、自主创业者的融资需要更多的支持

自主创业者要实现成功创业,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成熟,开办企业的各项成本都在水涨船高,目前实施的小额担保贷款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创业者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筹集到更多的资金。

4、创业项目、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沟通

当前创业培训的过程中,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线,所涉及的案例与吴江市创业项目推介(一镇一品)、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缺乏有效的衔接,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交流。

三、进一步优化创业培训的工作思路

1、成立创业讲师志愿团,并定期进行交流,开展教研活动

向社会公开招聘兼职创业培训讲师,充实创业培训师资队伍,着重培养有自主创业实体或经历的创业讲师。定期开展创业业务培训,通过教研活动、参观学习、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2、强化创业培训的后续服务工作,提高创业培训质量,提升企业经营水平

加强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的建设,聘请高层次的企业家、高校教师、企业高管、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为创业者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优化企业经营方案,提升企业经营水平,提高创业成功率和成活率。在服务形式上开展“门诊式服务”、“会诊式服务”、“结对子服务”、“上门服务”、“网上服务”等形式的指导服务。

3、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捐助成立创业基金,改变由财政独撑的局面

创业存在着风险,财政资金的特殊性规定了严格的反担保措施。初次创业者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所以融资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弥补这一差距,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出面向社会各界发起募捐,成立创业基金,缓解资金矛盾。

4、扩大免费创业培训的覆盖范围

将创业培训的范围扩展到有创业意愿的吴江市民。将创业培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体现政府为民服务的理念,鼓励更多的市民通过创业实现更好地就业。

5、成立自主创业者协会

今年我们在市人社局的指导下,成立了吴江市自主创业者协会。今后我们将利用这个平台有序开展联谊会活动,加强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定期组织专家志愿团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工作,为创业培训学员答疑解惑。加强地区间的创业联谊活动,及时掌握最新动态,扩大地区间的合作。扩大创业者协会的知名度,让更多的自主创业者加入到这个阵营来,为吴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6、营造创业氛围,提升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篇7

本文作者:邹盛瑜 杜立军 查字典原创投稿

培训激发创业 成就人生梦想

“一人创业兴家,全民创业兴县”。尽管我县是个地处大别山山区的部级贫困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欠发达,创业就业压力大,但为实现超常发展、跨越式发展,我局以“培训激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稳步实施“农村富余劳动者培训创业计划”,克难奋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培训了一批又一批“一专多能”的实用人才,促进了一批又一批“学有所长”的学员创业兴家,带动富余劳动力发家致富。20xx年以来,培训学员757名,其中有620人实现创业,带动3800余人实现就业。我县就业培训和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县就业训练中心被省劳动就业管理局评为“全省十佳优秀训练中心”20xx年我县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一、强领导硬考核,力推培训创业

农村富余劳动者培训创业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者创业培训工作,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全县十件大事之一来抓,并作为乡镇考核评比的重要指标之一,年初签订责任状,年终严格考核,坚持结硬帐兑现奖惩。县委书记、县长专门听取汇报,统筹部署工作,下乡镇检查指导,到就业局实地调研,拍板解决实际问题。县里成立了培训创业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人力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我局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培训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局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培训工作的副局长担任中心主任,各相关股室股长为成员,组建了创业项目咨询、专家评审团,明确职责,提供全程服务。

二、建基地引教师,搭建培训平台

我县就业训练中心于1986年10月组建成立。二十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现中心已建设成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总投资425万元,占地面积4.2亩,培训大楼建筑面积5000m2(住宿面积1150m2);教学设施齐全,教职员工30人,开设了电脑、电动缝纫、机电、线切割、烹调、茶艺表演、家政服务等11个专业,在11个乡镇建立了12个培训分部。为适应新形势下创业培训工作需要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县政府又将占地15亩的原城区第三中学整体划拨给劳动就业部门,作为全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基地;经过两年来的投资建设和规范管理,现已建成可容纳800名学员学习、培训、生活的标准化基地,成为全县职业培训的龙头。因此,20xx就业训练中心去年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就业训练中心”,20xx年又被县委定为全县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为了切实开展好创业培训工作,就业训练中心在培训师资上既聘请有高级创业培训指导师在开班时主讲,又聘请有相关部门专业人士作兼职教师客串,还邀请有成功创业人士现身说法,传经送宝。我们聘请经过部级培训富有资深教学经验的杨琳娜老师来英山为学员授课,其精彩而富有激情的讲课使学员眼界大开。在培训内容上,既有创业意识培训、相关法规政策培训,又有创业相关知识培训、创业案例、市场调查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三段式,即基本知识和分解学习阶段、咨询辅导阶段、后续扶持阶段的方法;对于需要一定专业技能的创业项目,如家电维修、服装裁剪、制作等专业实行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为学员学技能、再创业提供全程服务。通过以上创业培训平台的完善,大大激发了全县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参加创业培训、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热情。

三、外引进内联合,优化培训内容

我局以“培训创业”为己任,采取多种举措,“外引内联”,“真抓实训”,优化培训内容、方法。我们抢抓机遇,争取到中国就业促进会推荐我县与美国惠普公司合作,该公司无偿提供培训设备及资金10万美元,在我县开展“农村富余劳动者创业培训援助项目”。省就业促进会、省人社厅高度重视,倾心支持,为该项目拨付资金200多万元,重点扶持对培训基地建设,还跟踪关注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并派员实地察看,提出指导意见。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根据英山实际,将惠普援助项目与创业培训项目合并进行,将MAP和SIYB课程有机结合,使项目办得有声有色。该项目共办培训班10期,,培训结业学员320人,创业成功学员达260余人,带动近20xx人实现就业。

我局结合英山县农村实际,凸现创业培训工作的英山特色,采取广大农民最欢迎的“就近培训”、“就地转移”、“就地创业”的方法,并结合英山茶叶、药材、蚕桑、渔业等支柱产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特色培训。20xx年以来,多次下基层到杨柳镇、方咀乡、百丈河村、吴家山林场地分别举办了茶叶制作、药材种植、水产养殖培训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就近开展农村特色产业创业培训,有效激励了农民立足本地 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创业活动。百丈河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初同志说:“县就业局把创业培训班办到我们家门口,为鼓励我们村农民创业,加快新农村建设真是帮了大忙。”方咀乡段坳村渔民欧新华在参加创业培训后,既掌握了名贵鱼种的养殖新技术,又学到了渔业管理的好经验,回家开办水产养殖场,承包水面4亩,投资5万元购买名贵鱼苗,轰轰烈烈走上创业之路。

四、扶上马送一程,成就创业梦想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创业培训过程中,针对学员自身碰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寻求解决方法,同时把同行业好的经验技术推介给学员。理论课程需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融会贯通,培训中心在每期学员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跟踪后续辅导解决学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创业成功人员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和一定资金奖励。去年,我们组织部分培训学员实地参观学员杨超创办的现代化养猪场,通过近距离的交流沟通,大大激发他们创业的雄心壮志。杨超本人经过再次创业培训学习,增添了扩大生产规模信心,在原年出栏牲猪1000头的基础上,又征地18亩,建成年出栏5000头的大型养猪场,我局为该项目提供小额贷款5万元。两年来,共为成功创业学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54万元。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创业培训;带动就业;新局面

就业是人民生存的基础,是其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现今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使得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我们党提出的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党的十七大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更多的人实现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难问题。然而就业难,创业更难,这使得有些人停止了创业的脚步。近年来,政府部门为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积极落实创业培训政策,对想要创业的劳动者提供创业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帮助其成功创业。

1 开展创业培训的积极意义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是各级政府部门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做好就业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措施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创业培训是国家为促进就业而采取的一项综合培训和扶持小型企业发展的措施。各地高度重视,把创业培训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创业培训来帮助创业,从而促进就业。各地政府部门把全面开展创业培训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来帮助劳动者创业成功,从而促进就业,解决就业难问题。

(2)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创办能力、市场经营素质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学员可以接受到创业理论知识、创业技能、创业管理等综合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其驾驭市场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创业培训课程帮助劳动者掌握创业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了解创业企业的有关政策,提高创业成功率。

(3)创业培训,可以实现就业倍增效应。部分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创业培训成为老板,开办了自己的企业,在其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自己的企业可以拉动地方经济,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创业成功者还可以通过自身创业成功的案例为其他创业者提供鼓励和创业帮助,从而帮助更多的人创业成功。

2 开展好创业培训的具体举措

(1)加强统筹领导,做好服务。创业培训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各地政府成立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工商、财政、税务、金融、法律、经贸、计划、科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创业培训工作咨询委员会,承担做好创业培训工作的政策业务指导、信息咨询及有关协调工作。各地政府要成立创业促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当地创业促就业工作的统筹规则和政策落实。劳动部门是创业培训工作的主体部门,要成立由领导牵头,培训、就业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实施机构,在就业部门成立创业训练中心,更专业、更集中性的开展创业培训工作,使培训和服务均得到优化。

(2)扩大创业培训范围,放宽培训机构准入领域。创业培训是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退转军人、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求职和返乡创业的农村劳动者传授创业知识的培训。大学生创业、下岗职工创业、妇女创业、留学生回国创业、返乡创业都是当今政府鼓励和倡导的行为,因此创业培训对象应该是多元的,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都可以进行创业培训。政府承担着为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提供免费创业培训的职能。为提高创业培训质量,提供多样化培训,政府可以放宽培训机构准入领域,同时对非政府部门的创业培训机构,劳动部门要注重对其管理、监督和指导,完善创业培训体系。

(3)丰富创业培训内容,对接市场需求。第一,要不断丰富创业培训的内容,为学员提供多样性选择。创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快建立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创业培训工作体系,对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开展多层次的创业培训。就业困难人员包括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等。他们的素质,技能、创业意愿有所不同,因此创业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上要保持多样性,以满足不同人的培训需求。第二,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创业包括计划、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在培训内容上可将创业培训细分为创业意识培训、创业计划培训、创业项目培训、创业融资知识培训、青年创业培训等不同形式,学员根据自己所需内容进行选择。第三,以市场为导向,对接市场需求。创业培训的宗旨是帮助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创业来实现再就业。创业培训内容要适合市场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技能,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创业培训的主体内容。创业培训机构一定要根据市场,对接市场选择培训方向,确定培训内容。

(4)积极跟踪帮扶,做好后续扶持工作。创业者在进入市场,实施创业计划的初期,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后续扶持。第一,专家咨询,解决疑难问题。创业培训包括很多方面,但是,学员接受创业培训后,对在实际的创业中出现的问题并不能从容应对。通过向专家进行咨询,可以帮助其解决创业中出现的问题。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对帮助创业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国家在培训地点、培训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要加大财政投入用于开展创业活动和创业服务工作。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可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创业培训打开绿色通道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实施小额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给予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

3 创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宣传服务系列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创业的浓厚氛围。创业培训是一项全新工作,是国家为想要创业而又不知如何创业的人提供的就业扶持政策,但由于很多失业人员不知道这个政策,也不理解创业培训对其自身的创业帮助,以至于对创业培训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参加创业培训。有些农民工还存在“培训不培训都能就业”的思想,这都影响到创业培训的效果。在有些地方,下岗失业人员为了领取失业金“迫不得已”参加培训,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创业培训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培训对创业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性,在社会上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2)发挥创业成功典型示范作用,树立创业信心。创业培训的对象大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有创业失败的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和没有创业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经历过生活的挫折,失去创业的信心;农民工大多素质不高,缺乏技术和知识;大学生刚走出校园,社会经历不足,没有经验,他们多数对创业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应该鼓励他们对创业充满信心,相信通过创业培训和自身的努力能成功创业。同时,通过创业成功经验宣传和发挥成功人士的榜样作用,更好的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敢于创业。

(3)跟踪回访,做好后续政策扶持。创业培训课程结束,对想要创业的劳动者来说只是个开始,在实际的创业中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和难题,因此创业培训机构更应做好跟踪回访工作,继续提供创业帮助。培训机构应成立创业专家小组,当创业者遇到创业难题时予以帮助。还可以通过电话回访、网上咨询等方式密切创业者和专家的联系,及时处理创业中的难题。政府部门应注重制订优惠政策,提供政策帮助。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流程,加大免税力度和落实单位社保补贴政策。政府部门还应该做好创业项目库推荐工作。通过市场分析和市场考察,挖掘好的市场项目。对一些适合市场需求的项目进行分析,包括市场分析、投资分析、效益与风险分析及专家建议等方面,为想要创业的人员提供创业项目选择,帮助劳动者更好的创业,实现自身的就业。

作者简介:王佩琳(1969―),女,安徽灵璧人,本科,经济师,科员,主要从事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新时期杭州高校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

杨如烟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0036)

摘 要:本文从婚恋态度、择偶要求和家庭分工三方面调查分析杭州高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新变化,为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思路。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思政教育

时展使女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对恋爱婚姻态度有所转变。恋爱、婚姻作为女大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研究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将有助于思政工作者更有针对性地在女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笔者以杭州某高校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3份,其中有效问卷467份,有效率93.4%。本次调查含多选项问题,故部分数据比例之和不等于100%。调查显示,新时期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总体理性自主,但仍有功利化倾向,并出现回归传统趋势,需引起思政工作者的关注。

1 婚恋态度日渐客观理性,仍受传统观念影响

对于婚姻,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表现出理性的态度。近六成女大学生表示会顺其自然,“毕婚族”、“急婚族”越来越少。她们认为,爱情不应该是女性生活的全部,只是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婚姻也不是爱情的唯一归宿,适合恋爱的或许不适合共同生活。更多的人享受恋爱的过程,并不强求婚姻。婚姻意味着责任,部分女大学生表现出对责任的逃避,她们喜欢恋爱时的无拘无束,害怕因为婚姻带来的义务和烦恼。离婚率的不断提高和社会舆论的大肆渲染使少数女大学生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坚持“永不结婚”,希望“谈一辈子的恋爱”。16.38%的女大学生表示会尽早结婚。“一手毕业证,一手结婚证”是一部分人的憧憬,她们认为校园中的爱情最为纯洁,希望在大学里找到另一半。就业难也是她们希望尽早结婚的一大原因。部分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到一定年龄必须结婚”。这部分女大学生基本都有生育愿望,不愿成为“剩女”,认为结婚生子是女性必不可少的人生环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逐渐丧失择偶主动权,同时面临“高龄产妇”等危险,因此,她们不排除在一定年龄通过相亲等形式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除此之外,家人的催促将影响7.76%女大学生在婚姻上的选择,表现了女大学生对父母亲人的依赖和顺从。此外,仍有小部分女大学生尚未考虑婚姻问题。

2 择偶要求暴露功利倾向,重视物质利益追求

在择偶条件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三大梯队。能力(87.93%)、道德品质(87.07%)和发展潜力(81.03%)是女大学择偶的三大首要考虑因素。她们重视考察对方的能力和品格,“潜力股”对她们的吸引力不断加大,有孝心、有爱心也成为她们择偶的重要要求。她们认为,有内在素养的人才值得托付终身。但不容忽视的是,“相貌”、“家庭背景”和“学历”同属第二梯队,成为近五成女大学生的择偶要求,从侧面反映了部分女大学生对“高富帅”的渴望。对婚姻的物质追求,使女大学生饱受社会诟病。通过各类教育和引导,女大学生的择偶观越来越健康,但浮躁社会亦对她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四成女大学生赞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认为嫁得好可以衣食无忧,少奋斗几年,近三成对此持中立态度。市场经济下经济利益不断放大,部分女大学生日益重视物质条件,青睐于“铁饭碗”,也有女生为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渴望嫁给“富二代”,甚至愿意做“二奶”。这类现象提醒思政工作者应及时关注女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这一现象也从另一方面折射了当前女大学生的无奈与悲哀。三成女大学生对“女人应有自己的事业”的选择表明,女大学生仍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期待,期望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但现实迫使她们中的一部分依附他人,通过婚姻保证自己的生活。当然,仍有小部分女大学生秉承“享乐主义”,用青春交换一时的安逸。此外,位于第二梯队的还有“兴趣爱好”和“亲友意见”。可见,女大学生希望自己与另一半能有共同话题、共同爱好,以便更好地经营婚姻。而父母的意见也逐渐在女大学生的婚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父母反对而分手的例子越来越多。一些女大学生表示,与她们相比,父母的社会阅历更丰富,基于对自己子女的了解,往往能提供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3 家庭分工凸显自我意识,出现回归传统趋势

在婚姻生活中,女性的自主意识逐渐凸显。62.93%的女大学生选择“男女平等分工,共同分担家庭支出、共同操持家务”,更有1.72%的女生表现出较强的女权主义,“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分工成为她们的追求。社会转型使女性地位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日渐增强。她们追求男女平等,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希望在家庭生活中有一定的话语权,甚至是主导权。其中的一大表现是女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事业,在家庭和事业中多选择以事业为重。近七成女大学生表示不会为家庭或孩子放弃事业。夫妻各自忙于事业,缺乏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婚姻的破裂。

然而,女大学生婚姻观仍出现明显的回归传统趋势,与凸显的自我意识相矛盾。35.34%的女大学生依然推崇传统价值观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方式,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这可能与女大学生就业难、晋升难有关。社会、工作上的不如意使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重新接受传统的“相夫教子”观念,她们希望做一个“贤妻良母”,在家庭生活中证明自己的价值。婚姻中的男女分工和是否为家庭、孩子放弃事业的调查结果的交叉分析,鲜明地揭露了当前女大学生婚姻观中个体本位和回归传统倾向的两大极端,选择“男主外,女主外”的女大学生大多愿意放弃事业,为家庭默默付出,而要求“男女平等分工”的女大学生基本不会放弃事业,这也是她们要求平等的一大基础,选择“男主内,女主外”的女大学生毫无疑问全部重视自己事业,但“女强男弱”易引起男性的自卑与不满,影响婚姻生活和家庭幸福。

参考文献:

[1] 范梅.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回归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上一篇:新兵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四有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