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2 21:06:18

公益组织工作计划

公益组织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社区,社区组织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Urban planning must be a governmental behavior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ublic.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concept in the urban planning.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in th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ry to find an effective method to lead the public totake part in urban planning.

Key:urban plan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community organnization

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一种公共行为。它是为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土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涉及到市民、企业、社会团体等各个层面。由于社会各个层面主体都有各自利益要求及公平争取自身利益的权利,而这些要求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应当考虑到需求的多元化,并作出适当的判断和协调,使决策符合最大多数公众的意愿。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西方社会中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此后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开始走向社会和公众。1977年,《马丘比丘》中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作出了肯定:“城市环境是市民创造的。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员、公众和政府领导者之间系统的、不断相互协作配合的基础之上。”90年代初,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概念开始从西方国家引入到我国的规划界。

1.参与城市规划的多元主体

在城市的发展中,各种力量的合力共同塑造了城市,成功的城市规划是规划师与政治家、开发商、管理者和市民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国外,参与城市规划的主体常由三方面组成:公共方面、私人方面与非营利组织方面。

西方国家中广泛的城市设计主体(The Comprehensive Main Body Of Urban Design)

设计决策人

公共方面 私人方面 非营利组织方面

市长 开发商、银行家 邻里组织、公共小组

市议会 联合公司、地方政府 联合开发小组

城市管理机构 经济咨询者 城市保护小组

城市规划委员会 工程技术咨询者 社区小组、设计机构

城市有关机构 规划师、城市设计师 艺术团体、服务组织

地方政府机构 建筑师、园林建筑师 基金会、大学

政府计划部门 室内设计师、公共关系人 环境保护机构

2.开放性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观念上,政府多少是被认为是全知全能的,是完全理性的,并代表了社会的整体利益。但实际上,政府的理性是有限的,他们难以甚至不可能完全地代表真正的公共利益。因此,应该重视公共服务和公共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政府不再是实施社会功能的唯一权力核心,而是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组织等第三部门以及私营机构与政府一起共同承担管理事务,市民社会和民间组织成为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一种主要的发展潮流。在新型的政府体系中,政府管理职能权限不断向地方政府转移,社会事务更多地由社区组织来承担。

《英汉住宅、城市规划、建筑结构术语汇编》中,公众参与的定义为:“邻里、城镇或者是城市在有利于整个社区的活动或计划的参与,如城市规划及社区发展实施计划等,也被称作社区参与、邻里参与、公众参与和社会参与等。”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城市规划是一种决策,是对设计目标及其实现方式与程序的多元复合、动态渐进的过程。由于规划人员自身思维方式与方法的局限性,单方面决策必然造成结果与社会现实环境的不协调和不适应,造成决策失败。现代城市规划应该是“参与性智慧的集约”,这就决定了规划过程的开放性特征。它强调规划过程中与相关的人员对规划过程的共享,实现了规划与公众的对话。规划部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尽可能地反映在规划决策之中,成为规划决策的组成部分。真正全面和完整的公众参与要求公众能够真正参与到规划的决策过程之中。

3.国外和国内社区组织参与城市规划的概况

3.1国外

在国外,公众参与主要是依靠社区力量和组织进行。西方国家中,社区在公众参与方面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社区基本由所在地的居民组成,根据地域不同划分了多个社区。社区中的公共机构帮助社区居民学习有关社区建设的知识技术,为居民提供服务,同时也充实了城市规划体系中组织公众参与的技术手段。不同的社区组织参加公众听证会,社区代表对所公示的规划方案进行表态,表示同意或反对,以及提出反对的具体理由等等。如果公示的规划方案在编制的过程中与其涉及的社区团体紧密合作、调查研究,并让他们参与决策的讨论,那么,在公众听证会上的意见分歧将大大减少。

3.2国内

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尚未能得到全面发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既由于社会整体制度中缺少公众参与的实质性内容,城市规划难以超越其他制度层面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因缺少必需的社会组织基础而难以充分组织起公众的参与。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是社会事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城市社区组织制度是推进社区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城市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仍然需要公众的继续支持。城市建设的质量只有在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公共参与方针指导下才能得以提高。

我国现存的社区组织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街坊关系,还没有出现真正的社区组织,也不具有与大规模投资体制相抗衡的经济和管理实力。因此,需要提高社区的公众参与水平,激发社区的自我更新愿望,以产生真正的社区组织来进行社区自身的建设。一旦形成了这样的社区组织,政府与公众在就规划决策进行协商时将有更强的互动力,更能有效地推动社区和城市的发展。

4.社区组织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社区(Community)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及社会生活共同体,具有亲密相连的社群、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和与之相连的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规划涉及到社会各部门、各个团体的利益。如何满足不同利益的团体要求,而又不损害团体利益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特别是满足和不损害公众利益及弱势团体利益,是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和编制的新要求。社区组织作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可以调动社会基层参政议政,同时也可以起到完善规划管理体系的作用。一方面,它有利于政府规划措施和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另一方面,较好地促进了社区居民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参与。

从社区角度看,社区组织中的专业人员以专业知识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社区向政府机构提出困难,并帮助制定住宅建设、旧区改造等方面的规划,从而使社区获得专业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社区组织成为公众参与的组织者和代表。社区组织既不直接依赖于政府,有增强了与政府协商谈判的能力。从政府的角度看,社区组织分担了调查社区状况、了解社区需要的工作,因此可更确切地反映社区的意愿。在不影响政府社会职责的同时,减少了政府的工作量。再者,以社区组织为中介,还能减少政府与基层群众难免的矛盾冲突,为政府解决问题留出余地。

5.社区组织如何参与城市规划

对社区组织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方面的工作可循序渐进。在初期阶段,社区组织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规划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上,让社区成员真正了解规划的实质。可以通过专家会议、媒体报道等形式对社区民众进行规划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当公众对规划有一定的认识时,可以尝试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由公众选出社区代表,通过社区组织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决策。甚至可以组织各种座谈会、展览会,编制各种各种手册、目录等方便公众参与。

结语

城市规划是一个多元参与决策的公共过程。一个成功的城市规划,往往是不同利益团体各种需求折衷的结果。城市规划的管理和实施,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也关系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用民主思维、科学手段进行城市规会管理,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基层作用,发挥社区组织的桥梁作用,引导公众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从而提供我国城市规划的民主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郭彦弘,城市规划概论

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一种实效的城市设计理论及应用

孙施文,殷悦,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国外城市规划,2004,(19)

陈兆玉,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探讨,武汉市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3)

陈锦富,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城市规划,2000,(7)

钱晓如,李耀斌,毛雯丽,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陈乃华,非政府组织在规划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以社区规划师制度为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公益组织工作计划篇2

一、总体要求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坚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进一步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用于吸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招聘计划和范围

(一)招聘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从2012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招聘4000个岗位,用于吸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市、省直管县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公益性岗位数量后申报,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综合平衡后下达计划。

(二)岗位范围。2012-2014年主要为街道(乡镇)、社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招聘公益岗位。

三、招聘对象和条件

(一)招聘对象。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招聘对象为,籍毕业2年以内、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各地可结合实际,确定招聘范围。

(二)招聘条件。

(1)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无违法违纪记录。

(2)自愿从事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业,热爱基层工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愿意扎根基层。

(3)能够服从组织安排,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身体健康。

四、招聘原则和程序

(一)招聘原则。公益性岗位招聘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争择优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招聘程序。招聘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按照上报计划、公告、网上报名、考试聘用、签约上岗等程序进行。

(1)上报计划。每年6月底前,各市、省直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商定后上报年度招聘岗位计划。包括岗位名称、岗位分布和招聘数量等内容。

(2)公告。各市、省直管县通过媒体、网络公布公益性岗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范围条件、招聘名额、政策待遇及有关规定等。

(3)网上报名。凡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均可报名。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4)考试聘用。考生在报名户籍所在市(含省直管县)参加考试。笔试考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体检、复核工作由各市、省直管县自行组织。拟聘人员名单经各市、省直管县公示无异议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5)签约上岗。考生被聘用后,由聘用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岗前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安排上岗。

五、待遇和管理

(一)劳动报酬。“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被聘用人员,其工资水平参照当地同类别街道(乡镇)、社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确定,年均工资收入不低于18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随当地人均工资水平增长而适当提高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待遇。

(二)劳动关系。“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被聘用人员工作期间,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在劳动合同期内,聘用人员的档案、人事、户籍关系等统一由当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免费,党、团关系转至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期满后,服务期间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并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

(三)岗位管理。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地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数据库,实行实名制管理,随时掌握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增减变动和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补贴发放情况,并及时进行检查,指导做好公益性岗位工作。各用人单位负责对使用的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奖惩办法。用人单位需每季度向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如实上报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岗工作等情况,人员变动要随时报告。

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应及时报告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同时停止发放工资及各项补贴。

六、资金保障

(一)岗位补贴。按照分级保障的原则,“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补贴资金,由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所需资金从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省级财政对皖北地区和大别山区予以适当倾斜。

(二)社保补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由个人承担。单位缴纳部分由就业专项资金给予补贴,采取先缴后补的方式进行,由用人单位先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负责,会同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共同实施。各地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落到实处。

(二)落实工作责任。“高校毕业生基层公益性岗位计划”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的重大举措之一。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要保障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信息衔接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公益组织工作计划篇3

1、计划明确;根据公司自身条件,面对部门环境复杂多变,应全面分析各部门内外环境因素,确立各部门行动目标,这样才能为职工谋利益指明方向。

(1)、产品确定;(图书种类、在种类中有几系列共有几本书,书越多市场越大。精品图书、就是有一定的销售量,并且能带动其它图书的发展。效益图书、不退书,而且折扣相对稳定)。

(2)、市场营销;(对路产品、有一定的购买群体,依靠适销对路增加销售量。客户群体、图书品种多,相应的合作客户就多,影响力大销售的力量就大。市场需求量、广阔的市场空间任意发挥潜力。竞争优势、自制产品实现产供销一条龙),

(3)、资金利用;(办公费用、工作中必要的物质配备。原材料供应、产品补给的加工物质。工资发放、劳动者的辛苦钱。产品开发、增加新产品扩大销售量),

(4)、后勤保障;(储运服务、及时入库,尽快发运。财务支撑、所有运行中发生的费用。印制生产、编辑出片印制安排生产成品同步保障),

(5)、资源配置;(人员定岗、根据特长爱好合理安排工作。办公环境、提供有利的办公条件能净心做事。产品分销、产品明确部门销售互不冲击),

(6)、反馈计划;(计划的确定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通过原计划执行的结果是否相应,不合情理的加以调整,最终达到计划可行性)这些计划的出台清晰明了,通过有效实施利益保障就能吃下定心丸。

二、加强内部管理,合理利用资源;管理是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益,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使职工全心身的投入工作并有效实现目标。

1、合理组织结构;是组织内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中进行分工协作,通过职务、职责、职权达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1)设立部门;是完成公司各项任务,充实管理力量的行动组织。一线部门即销售部门;根据公司产品分类达到宣传、推广、销售、实现做大、做强为目的进行定员、定岗、定目标。后勤部门;(财务、储运、印务、印刷、人力资源等)是为一线部门提供后勤保障,也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后备军,但是,应根据公司规模效益和成本压力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设立部门要防止部门过多、人员过盛、目标淡化。要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职能作用,避免资源流失。

(2)规范管理制度;是每个单位及部门对组织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制约与协调,保证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并且可以指导组织活动及其成员按照程序、方法、标准行事,达到有章可行。以保证各项活动规范运作,秩序井然。更有效的约束组织及其成员有悖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活动,惩戒违规行为,鼓励积极行为,使组织有秩序、有纪律。能为各项工作活动整体协调运行。

(3)用人;是公司的发展大计,选准一个人,救活一个厂,选准一批人,兴旺一大片。事业成功的背后是人才资源的配置和组合。企业与企业竞争,产品与产品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用人是公司当务之际,如果用人不当就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作为公司老总应从多方面发现人才;(观其行;听其言;辩其心;)用一分为二的观点选用人才,我个人认为以下人才可以入用;

1、有道德情操,有集体主义思想,有团队精神,能在组织中有出色表现,而且有一定的威信。

2、有事业心,能在岗位上勤奋工作,有计划行为,自信心强,能发挥技能技巧,而且成效显著。

3、言行一致,能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在困难面前脱颖而出,管说、管做、管当,能解决实际问题。

4、有创新精神,能伴随风险,敢字当头。有好奇心,能为公司提建议出主意的勇气。

5、有控制能力,在事业过程中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灵活应用出奇制胜,避免损失。

6、有沟通能力;能在工作生活中协调人际关系激励同事,增强群体凝聚力,而且在各项组织活动中运用自如。以上条件者都属于入用对象,一旦被入用相信没有成不了的事。

(4)员工培训;是公司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提供培训是让员工拥有能力和知识,具备成功者的素质,这是员工的无形资产是最大的福利。人才培训是保护员工高素质的必由之路,人才投资是提高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因为竞争力是竞争者创造出来的。所以,对员工培训是很有必要;

1、新员工培训;提高思想意识,向新员工介绍企业职能、任务和人员等情况,学习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达到适应本单位工作准则。

2、全员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员工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达到主人翁作用。使员工在各项工作中能自觉完成任务。

3、专业培训;提高专业化素质,加强知识点的提高,从而能自力完成每项任务。

4、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了解企图不同岗位的职能,掌握管理全貌,培养协作精神和系统观念。真正达到能组织,能管理,能为公司创效益。所以通过各种培训能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公司的未来发展一定能度过难关。

三、控制;能保征计划目标的实现,可以使复杂的组织活动协调一致,有序运作,可以补充与完善期初制定的计划与目标,可以进行实时纠正,避免损失。

(1)财务控制;财务是公司的管家,公司的发展要财务来支撑,所以加强财务控制对公司正常很有必要

1、收入与支出、

2、材料及产品、

(3资金、

4、现金、

5、投资等。

(2)人员控制;是壮大公司有生力量,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分配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1、部门划分、

(2人员上岗、

3、管理者、

4、培训者。

(3)权力控制;能使管理者行使领导职能的有效控制,可以提高管理者对组织及其成员的影响力,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组织威信。

1、权力限制,

2、权限范围,

3、授权控制,

公益组织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施工 机械 公路 施工

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机械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全国公路施工单位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现代化高科技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必要条件,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组织与管理是选择经济、实用、配套的机械,按期建设高质量、低成本公路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地完成公路工程建设任务,并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机械化施工的重要性

机械化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机械技术、施工技术、统计学、运筹学的有机融合。通过合理的组织和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才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各的最大潜能,从而显示机械化施工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真正实现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科学管理。优化组合”是机械化施工管理的核心。机械化施工是公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机械化施工可大幅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随着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推广,一方面使过去高成本的施工作业,现在需要较少费用即可完成,将传统的一些高投入、低产出的工程变为技术型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工程。另一方面,机械使用费在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比重,科学合理地组织机械化施工,减少机械使用费,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1.2 机械化施工可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

随着公路工程结构及设计要求的提高、难度的不断加大,连续及高精度的施工要求更加严格,这只有机械化施工才能满足。例如公路的路面平整度,只有在使用摊铺机的条件下才能达到规范要求;特大桥的大体积混凝土只有使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才能保证连续浇注混凝土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大型构件的运输等也只有机械化施工才能满足要求。

1.3 机械化施工可大大缩短施工期限

机械化施工一方面可大大简化施工程序、减少每个施工环节所需的时间,可使工程立体交叉地进行,另一方面,机械化施工可使工程按预定计划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从而使施工周期大为缩短。

1.4 机械化施工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机械化施工改变了公路施工组织计划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更多的社会劳动力调配到更适合的工作岗位上,从而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会刺激新型劳动力的成长,在知识更新、新工艺的接受、新机械的操作等方面,更容易使工程施工的机械化得到普及和提高。

1.5 机械化施工可进一步拓展工程设计与施工

创新的空间已有的工程实践表明,公路机械化施工不仅建造了一个个跨越障碍物、具有承载力的构筑物,而且创造了一个个美丽的人文景观。不断出现的各种施工机械,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使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从而产生大量新的设计技术及施工技术。

二、公路机械化施工组织的意义

公路施工具有流动性大、易受外界自然因素干扰、施工周期长和施工协作性高等特点。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机械化施工已成为公路施工主要的施工方法。在当今施工技术日益复杂和工程规模日趋增大的情况下,如果在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前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组织,缺乏周密的计划,就必将会使各工序之间及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产生矛盾,导致劳动力、机械及材料等调配紊乱,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甚至还会出现一些重复性的无效劳动,从而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由此可见,以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指导工程施工,并结合工程实际做好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更是保证 公路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前提。

三、公路机机械化施工的特点

3.1 公路施工机械具有专用性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因为公路施工机械具有专用性的特点,只有当机械设计条件与施工条件相符合时,才会获得良好的工程质量和较高的生产率。因此在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时,为了保证选择的合理性,首先必须了解施工机械的生产率、质量、工作容量、机械的经济运距和尺寸等性能要求及适用场合,然后根据工程实际的土质、道路情况和工程量等具体环境,确定机械的类型。

3.2 主导机械与配套机械相匹配主导机械决定着施工方法、工程的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方式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套机械生产效率的发挥。在使用配套机械组织机械化施工时,施工的工作饱满程度、工作效率,以及施工段之间要保持较好的平衡和均匀性,这也是确保高效作业的关键。

3.3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布置施工机械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布置好各种机械的用地范围及具置。具体来说,在进行机械位置的布设时,应考虑经济合理性要求和使用方便性,同时对其用地的大小也要进行准确的计算。

四、机械化施工组织的主要任务

机械化施工组织关键是在公路工程施工组织的原则范围内,以机械化施工自身的特点降低外界的影响,使机械化施工的作业效率更加提高,保证机械作业的最大使用率,从而在缩短工期、增效减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一般而言,根据所确定的机械化施工组织的基本内容,公路机械化施工组织的主要任务如下:①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确定各种机械的使用范围,力求做到物尽其用;②确定在不同施工环境及施工方案情况下施工机械的最佳配套组合,⑨确定施工机械的临时用地,制定分部分项工程机械化施工的平面设计,④合理确定施工机械的数量,制定机械的调配计划;⑤确定关键工程的机械化施工计划;⑥合理安排机械化施工的进度计划;⑦制定满足施工进度的施工机械的检修与保养计划。

五、结语

以现代化生产方式修建公路已成为当今公路建设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更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将不断的应用于公路机械化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中,相信未来公路建设机械化施工技术会变得更加高效和成熟。纵观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对机械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机械化施工管理已不仅仅是在施工生产中对机械设备的简单应用,而是集机械技术、施工技术、统计学、运筹学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只有应用新技术,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进行管理方式的变革,科学合理地组织和配置机械设备,才能满足现代化大生产对机械化施工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公益组织工作计划篇5

2018年,上海佳美航食公司工会在中翼公司工会和上海佳美航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经营班子及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2018年结合公司两场工会自身工作的特点,开拓进取,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公司凝聚力。现就公司工会2018年度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工会队伍建设,为促进工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加强工会队伍建设,是提高工会工作水平、增强工会活力、促进工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措施。公司工会以职代会代表会议和职工座谈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工会参与职能,推进公司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公布公司经营情况、安全生产、民主管理等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2018年度公司工会结合实际,努力做好工会发展计划,扩大会员覆盖面,截止目前,公司两场工会会员总数875人,会员人数占全部职工的98.09%,其中浦东航食工会会员为698人;虹桥航食工会会员为177人。

(二)加强工会班组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环节,今年4月,公司工会召开工会委员会议,讨论和决定了《上海航食公司2017年度班组建设工作报告和2018年度工作计划》。公司工会按照生产部、运营部和设备维修部实际功能区域划分,浦东航食工会共建立13个班组,虹桥航食工会调整为9个班组,树立了班组品牌,不断完善班组建设展板。加强班组培训和考核,健全班组台账。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台账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各项班组管理制度。工会成立评审领导小组,对各班组班务管理、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等维度情况进行实地考核、打分以及综合评价,共评选出8个“优秀班组”和8位“优秀班组长”,通过班组建设实地考核活动,增加班组间交流互动,利用考评和激励手段促进班组为公司中心工作出力。

(三)坚持各项制度,履行维权职能

为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维护好会员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服务广大工会会员,上海佳美航食工会于2018年5月组织了公司第三届四次职工代表(会员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企业利益。通报了公司、工会工作情况、工会经费使用收支情况及经审报告等,行使职工对公司工会工作的监督作用,把关心和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治理,民主监督制度,让职工知情,接受职工监督,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点,真正发挥好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温暖职工生活,用心开展对职工帮扶活动

公司工会注重员工帮扶工作,2018年元旦期间,对浦东和虹桥两场组织开展帮扶送温暖行动,公司工会制订了2018年度春节期间慰问工作计划,经过摸底排查,及时更新完善了公司困难职工档案。春节前夕,由公司工会主席组织带队,代表中翼公司工会、公司工会分别走访慰问了浦东航食困难职工9名、虹桥航食困难职工5名,同时发放了中翼级和公司级慰问金。

为使员工体会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公司工会对两场全体员工进行了过节慰问,并发放了慰问品,慰问人数合计882人。同时,公司工会十分注重春节和传统节日的职工慰问工作,公司工会以部门及班组为单位,对两场共计34个部门和班组以茶话会的形式进行了节日慰问,对除夕、年初一两场在岗职工313人进行节日当天在岗慰问。

为加强职工关怀,夏季高温时,工会领导心系员工。领导班子分两批对两场874名职工,尤其是机坪作业等岗位员工,开展高温送清凉慰问活动,给闷热天气里战斗在一线的职工送来了“清凉”和关怀。

对于扶贫工作,工会也积极响应上级工会号召,努力做好相关扶贫工作,2018年春节,中翼公司工会给两场全体员工购置扶贫牛羊肉,进行节日慰问。与此同时,工会已经对2019年元旦扶贫工作做出了相关计划,计划预订扶贫购置牛羊肉共计18.2万元。

日常工作中,工会也十分注重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在“三八”妇女节期间对两场女职工进行了节日慰问并组织观影活动;同时公司工会在两场举办了女职工插花艺术培训活动,建立“爱心妈妈”小屋,给公司上班的妈妈们送上了一份暖心的礼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了培训教育方面的要求,请专业老师从心理咨询、食品安全知识、司航机机坪操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同时,为了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不断完善“职工之家活动室”。

(五)注重公司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文体活动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体现,在促进职工对公司的感情、增强公司凝聚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司年初制定了2018年活动计划,并印发上海航食公司三年全员健身目标及计划,依照计划推进活动的开展。

技能竞赛方面,3月份公司工会组织了浦东航食员工进行“包饺子”岗位技能大赛;4月份虹桥航食工会组织员工进行“包馄饨”岗位技能竞赛活动。4月份公司工会举办了两场包刀叉包岗位技能竞赛活动,5月份举办了浦东航食司航机岗位技能竞赛。6月份,虹桥航食工会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竞赛。6月下旬举办了佳美航食举办厨艺大赛,9月组织参加国航上海分公司的月饼烘焙活动。

文体活动方面,今年,公司两场工会分别组织了员工前往农庄开展拓展活动,活动共计621人参与,增加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此外,公司工会还组织浦东19组员工家庭参加了国航上海分公司举办的六一趣味嘉年华活动;虹桥航食工会组织33名员工家庭进行六一亲子烘焙活动。今年新成立了台球协会,并于6月举办了首届职工台球比赛,15人参加了此次比赛。幸福心计划活动中,组织员工开展“冥想”活动共35人,以此缓解员工工作压力。

“文艺活动月”期间,为加强对公司员工的关怀,进一步满足公司员工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提高员工幸福指数,9月进行了茶艺文化培训活动,共计40人参加培训;举办“庆中秋、迎国庆”的书画摄影比赛活动;四季度的“体育活动月”期间,将举办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及乒乓球比赛来丰富员工日常工作及生活,活跃了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

“安全月活动”期间,积极参加集团“安康杯”竞赛,参赛班组21个。

学习方面,在7月份,工会积极动员公司全体员工共计86人参加了集团工会举办的网上答题活动,10月动员了全体员工参加了上级工会举办的网上答题活动,增强了公司员工对精神的贯彻。

工会是公司与职工互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将有助于调动职工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党的报告对新形势下工会的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做好工会工作任重道远。

二、2019年工作计划

公司工会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和增强政治性作为工会的灵魂、始终坚持工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对照工会的工作要求,强化工会委员会人员的政治思想和工会业务的学习培训,提高工会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及思想素养,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围绕发展大局,进一步深化民主管理工作。

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充实和拓展职代会内容,依法落实职工代表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积极发挥工会作用,细化班组建设标准与工作的对标,加强组织协调班组建设的落实,强调班组建设在学习、业务、技能、团结协作等维度上效果,并开展竞赛、评比、交流等方法使各班组能积极参与并形成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提公司凝聚力。

(二)团结动员职工,提高技能在公司发展中建功立业。

组织好广大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根据“创新意、出新招、见实效”的要求,积极协同有关部门推进职工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企业培育更多的技术能手、革新能手和生产业务骨干。

(三)扎实推进安全工作,维护职工生命健康。

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是工会维权工作的底线,继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做到在思想上关心爱护员工,在管理上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监督劳保用品发放,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进一步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和掌握劳动安全卫生的相关业务知识,做到依法维权,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安全监督和不安全隐患的消除工作,为全体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

(四)创新活动方式,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是激励职工奋发向上意识、培养职工团结协作精神、增进职工生产工作热情的有效手段。在了解员工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突破和创新活动的方式拟定活动计划,落实专人负责,合理安排资金,联系活动场地,进一步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五)继续开展送温暖工程,热心帮助困难职工。

坚持“深怀爱民之心,多办利民之事”,深入基层和职工群众之中,关心了解困难职工的生活现状,做好帮困扶贫,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完善特困职工档案,全面准确地掌握特困职工家庭的情况,分别情况、公平公正地使用资金,真正把温暖送到最需要帮助的职工家里。

(六)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工会建设工作

1.做好员工入会工作,增强工会工作活力。

随着公司近年来新员工的增加,工会组织及人员变化较快。及时把新员工吸收到工会中来,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

2.加强工会财务和财产管理工作。

按照预算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合理控制支出,加强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审查与监督作用,管好、用好、用活工会经费和会员会费,确保工会工作正常开展。

3.进一步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努力夯实工会女职工工作基础。

创新女职工的活动方式,定期组织开展女职工专题活动,深化活动内涵,提高女职工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激发女职工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积极性,使她们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公益组织工作计划篇6

论文关键词:城市社区;公益服务;创新管理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逐渐从以政治权威、计划体制总揽全部社会事务的“大政府一向国家、市场、社会三元分离的格局转化。这一转化延伸至社会公益事业领域中就表现为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实现宏观调控和社区自治。从2003年开始,我国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很多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现象,政府通过提供专项资金来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提升社区亲密关系和高度归属感,达到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实质上是政府转变亲力亲为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科学化、效率化的重要标志。

一、社区公益服务的内涵

所谓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公益”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公共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词源中意为“公共之利益”。基于对公益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公益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益服务指为社会大众或社会中某些人口群体的利益而实施的服务或计划,既包括政府部门发起的农业、环保、水力、教育、扶贫、交通领域的公益服务计划,如国家教育部门的“211工程”、科技部门的“863计划”,社会保障部门实施的“人才建设工程”、“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计划”等,也包括民间组织发起实施的扶贫、妇女儿童发展、教育等服务。

本文所指的社区公益服务是狭义的公益服务,是一种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为更好地达成公益目的而在社区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的各种公益服务或活动。社区公益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社区照顾、社区环境保护、知识传播、社区治安、志愿服务等等。

二、我国城市社区公益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公益服务领域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公益服务是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公众活动日益多样化的产物,我国社区公益服务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也相对缓慢,对于规范公益组织及公益计划方面的配套法律建设十分匮乏,我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虽然都有对公益组织的财产处理的相关规定,遗憾在于这些规定流于笼统和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在社区公益服务方面观念滞后和法律规范缺位就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有可能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束缚社区公益服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城市社区公益服务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管理,申报审批程序过于繁琐

目前在城市社区公益服务方面,各地区普遍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即使设置了相关服务机构的地区也往往是采取由各相关岗位人员兼任组成联合办公机构的方式,没有实现专人专岗。这一方面使得岗位职责不明确,降低公益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他们很容易将原有的行政管理的思路和工作方式带入社区公益服务的过程中,不利于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及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近几年,虽然政府也力图以社区公益项目申报的方式为社区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公益服务提供发展空间和平台,但繁琐的程序往往让居委会成员疲于应付,让社区自助组织的负责人望而却步。

(三)城市社区公益服务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公众监督

从当前调研情况看,居民对社区组织的公益服务相关活动参与度普遍不高,经常遇到组织的一场社区公益讲座准备了一个月,结果只有十几个居民来听,不仅打击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对社区公益资金的浪费。不仅如此,据有些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大概只占到居民总数的5%左右,而且集中与老年人群体。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居民公益理念有待提升和服务或活动本身的形式过于单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缺乏公众监督。在一项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中,居民与组织者之间有“委托-”关系的性质,如果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使得公众难以监管公益组织的行为。公益组织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暗箱操作,在资金使用、项目操作中为组织或个人牟利。公众不会去参加自己不了解的活动,不会去选择自己不信任的服务。

(四)城市社区公益事业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资金保障

近几年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公益事业的发展,陆续在这个领域投放了很多的资金,但这些资金来源往往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来自政府部门和一些政治色彩浓厚的慈善机构,而且这种公益资金往往更多应用于宏观层面,而对于社区层面的公益事业投资是相对较少的。即使有些关注社区公益事业发展的项目也往往采用由政府或全国性的慈善机构间接投放资金于社区公益事业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容易被机构挪作他用而造成社区公益基金的流失,而且也可能因对社区需求的不了解而使公益资金很难发挥最大的作用。另外,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探索直接安排专项资金,由社区基层组织直接运用于社区公益服务的提供和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但是作为一种探索与尝试,这部分资金普遍水平比较低,远远不及西欧和美国政府对的社区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

(五)城市公益服务缺乏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近几年,我国也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这种专业的助人手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工作社工化的情况相比,我国社区层面社会工作应用的领域和范围还是相对比较窄的,社区公益服务和活动都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大大降低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于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经验的人来说,让他在策划的整个过程中完成进行社区需求评估、服务目标筛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选择等内容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导致当前的社区公益策划普遍存在的格式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服务目标不明确等等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关于完善我国社区公益服务的建议

(一)要出台政策或法律,加强对社区公益服务的项目化管理

项目管理的特征主要为:对象的特殊性、管理的系统性、组织的临时性与高度柔性、管理系统的目标性、管理方法的开放性。目前我国对于公益慈善活动的项目化管理运作处于尝试阶段,很多政策、制度都没有相应配套,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相关管理还不成熟。本文建议:一是政府要出台政策或法律对公益慈善等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进行明确定义;二是政府要出台政策或法律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在社区公益服务中的作用,保证专业人员的岗位及薪酬;三是政府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架构、制度体系时应该尽量向公益慈善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倾斜,对于社区公益服务的资金来源及使用、项目的申请、审批及评估参照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项目管理的需要制定相关政策。

(二)设置独立的公益服务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及审批程序

笔者认为,为了更有效的促进社区公益服务质量的提升,实现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应该在民政系统设立一个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的社区公益项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的审批与评估。在设立方式上,它应该在省市一级设立,各区县设分支机构,不需要每个社区均设立管理机构,只需以派驻专业社工的方式进行即可,这样便于资源的整合以及项目经验的推广;在部门职责上,这个部门负责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资金的筹集及管理、项目的审批及评估和发展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工作;在人员构成上,除少数的财务及技术岗位外,应全部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以保证社区公益服务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的运行。

(三)加强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的科学化评估

公益组织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管理 对策

1.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化是当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树立现代科学管理的系统管理思想和规范化管理的思想,充分认识和掌握“规范化”的概念。规范化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作为一类管理实践,必然是重复性的(PDCA循环)。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投入手段,对于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平,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效益等起着巨大的保证作用,也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工程项目的客观规律及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为施工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和经济性提供最优方案,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编制的指导性文件。

2.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目前所累积的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这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进行借鉴,所编制的内容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没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往往有这种情况,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在构想的内容,早已是有经验可以借鉴,但他不仅没有借鉴,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成果的存在,这就给编制人员带来了大量的重复劳动。

(2)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编制者对技术规范和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则使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空乏、单一,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

(3)现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以至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

(4)施工组织设计具应有可操作性,目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经常是内容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以至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个形式而已,不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5)施工组织设计的逐层审批手续不健全,甚至存在代替、仿造审批人签署意见的现象,未能实现公司各相关部门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层层复核、评价、审批工作。

3.加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对策研究

3.1建立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规范系统,制订完整、成套的编制办法(规范)

(1)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规范的内容可参照《建筑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修改制订。

(2)招标投标阶段的施工项目管理规范大纲和标后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范必须按照规范的内容进行。标前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是由投标人在投标前编制的,用以策划自投标至交工验收的项目管理,指导承包人进行施工项目投标承包和签定施工合同。标后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是由投标人中标后在开工前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的,用以策划自项目经理部设立至解体全过程中的项目计划目标、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案,保证施工项目合同目标的实现。

(3)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所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可以从中截取。小项目可用施工组织设计代替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3.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中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工程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国内、国际激烈竞争的形势,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们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必须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中应予在体现,并在技术组织措施中予以规划。

3.3规范和推广应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标准程序软件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辅助管理功能的不断加强,现代施工企业的管理方法已从过去的靠简单的人处理信息转向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处理信息的高智能化阶段过渡。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已深入到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

按照规范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编制办法,建立针对不同设计方案的施工组织设计模式,借助现代数据库技术,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系统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由计算机利用全面、系统的程序软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设计,使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使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信息的处理更方便、快捷,缩短了编制时间,减轻编制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信息管理上达规范、完善、周密的目的,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应有的作用。

3.4加强工程项目经理继续教育和本科院校在校生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培训

项目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管理人才的竞争,由于知识的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因此,有必要对项目经理经常进行继续教育。

另外,今天的工科大学生就是今后的项目管理的者,让他们尽早地熟悉和掌握有关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对于今后无论是从事施工项目管理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将非常有益。然而现在许多工程院校对于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课程设置还不够合理。为了提高整个项目管理人才队伍的管理能力,大学阶段有关知识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4.结束语

通过规范化,使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能有序、有章可循地进行,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作用,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应。如何真正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在项目工程全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作用,如何使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任玉峰,刘金昌.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1.

[2]刘国冬,王雪青.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

杨艳梅、女、1989年2月、河南鹤壁人、大专、助理工程师、工作于河南润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益组织工作计划篇8

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科技部1983年开始实施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它标志着我国综合性的科技计划从无到有,成为我国科技计划体系发展的里程碑。该计划自开始实施以来,在科技促进农业发展、传统工业的技术更新、重大装备的研制、新兴领域的开拓以及生态环境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解决了一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对我国主要产业的技术发展和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增强了科研能力和技术基础,使我国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2006年,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设立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调整之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将主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支持方向是什么?

答:在国家层面设立支撑计划,目的是落实《规划纲要》中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将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引导和动员全社会的科技力量和资源,重点在以下4个方面发挥支撑作用。

一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支撑计划必须把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抓紧研究开发适合国情的相关技术,积极开拓新的能源资源渠道,依靠科技进步,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要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按照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支撑计划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积极运用生物、信息等技术,加快农业技术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要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支撑计划必须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四要为保障人民的安全健康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支撑计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口质量、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全健康等公益事业作为重要任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保障人民的安全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总之,组织实施支撑计划要突出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和实用性。突出战略性就是要符合国家战略重点,体现国家的战略目标;突出全局性就是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体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突出紧迫性就是要优先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紧迫问题;突出实用性就是要以应用为目标,进行实用技术攻关,尽快取得可实际应用的成果,形成产品、产业,发挥效益。

问:为配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增设的相关专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为配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增设了西部开发和奥运科技两个专项。

西部开发专项:

针对保护和治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开发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推动西部信息化建设,安排一批重大项目并进行联合攻关。西部开发专项的重点任务是:优化、重组或新建一批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资源增值转化关键技术;构建西部重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开展西部地区多层次、覆盖面广的科技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初步建立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东西部合作的良性机制。

奥运科技专项:

针对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必须解决的若干焦点问题和“瓶颈”问题,在环境、交通、数字奥运、运动科研和科普等5个方面进行技术攻关与示范,为北京创造一个清洁、优美、安全、便捷的奥运会环境,为高水平办好20Q8年奥运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五”时期,奥运科技专项重点支持一批解决北京防沙治沙、气象监测、污水处理、智能交通、数字新闻信息系统、智能化比赛管理系统、科学训练、运动器材和兴奋剂检测等问题的项目。

问:“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定位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1)在定位上,强调科技支撑作用。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2)在任务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落实《规划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重点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材料、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等、、个领域进行部署。重点支持4个方面的研究开发:一是攻克能源、资源、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增加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的供应,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益;二是农业技术全面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攻克一批重要的社会公益技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管理思路有什么新变化?

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积极探索和推进机制创新,建立科学高效的计划管理体系,在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需求牵引,突出重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通过广泛征集部门、地方的重大技术需求,重点选择和支持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公益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

(2)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优先支持产学

研联合的项目,促进产学研结合。对有明确产品目标导向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强调必须由企业牵头或有企业参与,且企业必须有相应投入。

(3)统筹协调,联合推进。充分发挥部门、行业、地方、企业、专家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作用,实行整体协调、资源集成、平等协作、联合推进的机制,以项目带动人才、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部门、地方的作用。项目主要委托部门、地方组织实施。同时,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中,规定项目组织单位系统外的单位,承担项目的任务经费比例应不低于40%。

(4)权责明确,规范管理。实行各方面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决策、咨询、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5)注重发挥专家作用,保证公正、公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将建立专家委员会,加强对重大战略问题和重大项目的决策咨询。对参与项目咨询和论证的专家选择,将实行随机遴选和回避原则,保证项目评审的科学公正。

(6)加强评估、监督和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中期评估和过程监督,把中期评估作为滚动实施的重要依据,完善验收和绩效考评制度。

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有哪些责任主体?各主体的职责是什么?

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组织实施单位包括科技部、项目组织单位、课题承担单位。专家及科技服务机构接受委托,参与有关咨询或服务工作。

科技部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实施的总体效果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总体设计和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发展纲要;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建立备选项目库,审定项目立项建议,择优确定项目组织单位,组织项目可行性论证,批复立项;编制年度计划;指导并督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实施,组织项目中期评估,协调并处理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项目评估验收和绩效考评;汇总登记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按规定加强管理。

项目组织单位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有关地方科技厅(委、局)和其他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的单位,对项目目标的完成及实施效果负责。其主要职责是:按要求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负责项目的任务分解,组织课题招投标及评估评审,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和项目最终技术或产品集成的负责单位,签订课题任务书;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匹配经费及其他配套条件;组织项目及课题的实施,监督、检查课题的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按要求汇总、报告项目年度执行情况及有关信息报表,协调并处理项目、课题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组织课题验收,对课题进行绩效考评,按要求准备项目验收的有关文件资料,并提出项目验收申请;按要求进行成果登记并对项目所形成的成果资料(包括技术报告、论文、数据、评价报告等)进行归档,推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转化,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加强管理,保护各方权益。

课题承担单位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其主要职责是:按要求编写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课题任务书;按照签订的课题任务书所确定的各项任务,组织研究队伍,落实配套条件,完成课题预定的目标。相关课题承担单位负责按课题任务书要求对最终技术或产品集成;按要求编报课题年度执行情况和有关信息报表,及时报告课题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交课题验收的全部文件资料;在课题实施前与各参与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对课题执行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权属,按照有关政策法规,保护各方权益。

建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技术、经济、管理、财务、法律、企业等各方面战略专家的作用,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宏观战略及发展的重大事项和决策提供战略咨询。

在国家科技计划专家库中,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聘请具有良好信誉的专家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立项、监督验收、经费预算和绩效考评等有关评估咨询工作,并对评估咨询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负责。从事评估、招投标等活动的科技服务机构,须按照《科技评估、科技项目招标投标工作资格认定暂行办法》进行资格认定。科技服务机构接受委托开展专利查新、招投标、评估、过程管理等工作,对服务质量及工作结果的公正性负责。

问:国家财政经费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有哪些支持方式和实施机制?

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支持,计划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根据项目和课题的特性,以及承担单位的性质,实行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风险投资等不同支持方式和实施机制。

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管理都包括哪些环节?项目实施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包括需求征集、项目凝练、综合咨询、立项决策、可行性论证、项目批复、实施与过程管理、验收与绩效考评等环节。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项目和课题两个层次,项目由若干课题构成。项目采取有限目标、分类指导、滚动立项、分年度实施的管理方式,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

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立项经过哪些步骤?

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立项工作步骤主要有:

(1)科技部根据国家目标及战略重点,公开征集科技需求与项目建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地方科技厅(委、局)、行业性大型企业集团、支柱产业的行业协会等单位,根据支撑计划定位和支持重点,汇总提出科技需求及项目建议,正式行文同时通过科技部门户网站上报。科技部对征集的需求及项目建议进行初审,列入国家支撑计划备选项目库。同时,科技部在国家支撑计划网站上开设固定的科技需求和项目建议征集渠道,向社会广泛征集科技需求。

(2)科技部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备选项目进行筛选、凝练、整合,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议进行综合咨询。结合项目所属行业、实施地点、成果应用等特点,由部务会研究讨论后,确定立项项目和项目组织单位。

(3)项目组织单位组织可行性研究,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项目具体目标、任务分解及课题承担单位选择方式建议、项目实施运行机制等。任务分解及课题设立要避免重复、分散;对于具有产品目标和产业化前景的课题,应由企业牵头或必须有企业参与,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施机制。

(4)科技部组织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

(5)项目组织单位根据论证意见,按照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委托,或者按《科技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通过招投标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及集成单位,项目组织单位系统外的单位承担项目任务的财政资金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0%。项目组织单位组织课题论证,将根据论证意见完善后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后的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实施计划报科技部。

(6)科技部审核批复项目立项。项目组织单位根据批复意见,与课题承担单位签订课题任务书,经科技部审定批准后实施。

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和评估有哪些变化?

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由项目组织单位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单位需按照项目批复要求和课题任务书,检查、督促并落实项目、课题的相关配套条件,确保项目、课题按计划执行。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中增加了年度报告制度。课题承担单位需按要求编制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并上报有关信息报表,项目组织单位汇总后于每年11月15日前上报科技部;执行期在当年度不足3个月的项目可在下一年度一并上报。

在项目、课题监督和评估方面有所加强。凡实施周期在3年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中期评估。科技部负责组织对项目执行情况的中期评估,项目组织单位负责对课题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除此之外,还引入了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对项目或课题执行情况、组织管理、配套条件落实、经费管理、预期前景等进行独立的评估监督。评估意见作为项目、课题调整或撤销的重要依据。

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调整或撤销吗?

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或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的,应及时调整或撤销:

(1)市场、技术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造成项目原定目标及技术路线需要修改的;

(2)匹配的自筹资金或其他条件不能落实,影响项目或课题正常实施的;

(3)项目或课题所依托的工程已不能继续实施的;

(4)技术引进、国际合作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研究工作无法进行的;

(5)项目或课题的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化,致使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

(6)由于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致使研究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严禁同一项目、课题在不同的国家科技计划中重复申报立项。对于重复申报和课题申请单位弄虚作假、伪造申请材料或证明材料的,一经发现,取消其申请立项资格,申报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5年内不得承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课题。

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和课题什么时候验收?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课题在规定执行期结束后3个月内组织验收,验收工作分为项目验收和课题验收两个阶段,其中项目验收由科技部组织,课题验收由项目组织单位组织。

课题验收程序为:由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课题验收的书面申请报告,报送项目组织单位;项目组织单位在接到课题的验收申请报告后,1个月内组织专家组或委托中介机构对课题进行验收。项目验收由项目组织单位在课题验收完成90%以上后,按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向科技部申请项目验收;科技部组织专家组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验收。

验收方式可采取会议审查验收、网上(通信]评审验收、实地考核验收与功能演示验收等多种方式。验收工作可以根据项目、课题的特点和验收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式,也可联合多种方式进行验收。

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项目、课题评审评价方面有什么新做法?

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项目和课题评审中实行了一些新的做法。如实行了绩效考评制度,重大项目要进行中期绩效考评。绩效考评可以和验收、中期评估工作结合,同步进行。绩效考评结果还要作为以后确定立项、选择承担单位、确定预算、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绩效考评分级组织实施,科技部负责项目的绩效考评,项目组织单位负责课题的绩效考评,负责分明,利于加强监管;进一步加强评估专家队伍和独立评估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组织专家组或委托科技服务机构进行第三方独立评估。此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还积极探索建立对项目和课题成果的后评价机制,项目和课题验收一年后,根据其成果应用状况和效益,评审方可以进行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价。

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对参与计划的专家有什么规定?

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完善了专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机制。建立了支撑计划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技术、经济、管理、财务、法律、企业等各方面战略专家的作用,对支撑计划宏观战略及发展的重大事项和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构建了项目咨询、评审和验收专家库。

为了保证专家能够对计划项目、课题的咨询、评审和验收的公正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规定:专家参与的方式必须是在国家科技计划专家库中,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遴选,凡具有良好信誉的专家,通过遴选才能参与支撑计划的项目立项、监督验收、经费预算和绩效考评。

此外,为了确保对支撑计划的项目评估咨询结果的公正性,还要执行专家回避制度。专家在参与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应当回避:(1)课题承担单位是专家所在工作单位;(2)被咨询单位与专家所在单位有利益关系;(3)在两年内与被咨询单位有合作成果;(4)与课题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在研究生或博士后阶段存在师生关系;(5)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存在直系亲属关系;(6)与课题承担单位或被咨询对象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的关系。

问:对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课题承担单位的权责有哪些?

答:对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课题承担单位应当申请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特别要积极申请和利用专利保护;非成果应用按照《科技成果登记办法》进行科技成果登记;发生技术转移时,应当按照《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办法》办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手续;符合科学技术奖励条件的,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有关规定执行。项目、课题形成的知识产权,其归属和管理按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科学技术保密规定》进行密级评定或确认,并实施管理。国家支撑计划形成的论文、专著、产品和技术的宣传推广必须标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字样及项目编号,不做标注的成果,评估或验收时不予认可。项目和课题形成的有关数据和成果要按照科技部有关科学数据共享和科技计划项目信息管理的规定按时上报,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数据和成果库中。

上一篇:物料组织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社会组织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