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2 19:29:40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鼓乐;发展;创新

多年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和音乐工作单位都对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发展作了相应的措施和行动。但在其过程中,在人们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纵观云南民族鼓乐发展的历程,有几点成功经验是值得总结的。一是对少数民族鼓乐的运用和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二是较为深入系统地对云南各民族的鼓乐品种进行了调研和掌握。三是鼓励和提倡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工作内容中,决不轻视包括鼓乐在内的细小环节。四是在继承各民族鼓乐基础上,鼓励发展和创新。

发挥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这是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提出的指导方针。早期云南鼓乐的继承发展,尽管速度缓慢,但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前后,大多数的工作都是由一些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来发起和具体实施的。较早的例子如:又如:1980年9至10月,在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云南代表团上演了一批较具特色的鼓乐舞蹈节目,其中文山壮族的《铜鼓舞》、沧源佤族的《高格龙猛》等,均将铜鼓、木鼓、竹鼓、象脚鼓等打击乐器运用于表演和伴奏,较好地展现了云南民族鼓乐文化发展的景象,在全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又如:成立于1995年的云南省旅游歌舞团,在其创演的大型民族风情乐舞《彩云南现》中,不仅在许多歌舞节目中运用了多种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鼓类乐器,而且还精心编排成了一场名为《云南鼓魂》的开场大戏,据后来了解,这场《云南鼓魂》的表演一共选用了云南十二个少数民族的二十六种鼓,其中有铜鼓、太阳鼓、象脚鼓、木鼓、栽秧鼓、蜂桶鼓等。根据它们各自的音响特点和表现性能,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汇成鼓声的交响。这无疑是对云南鼓乐文化发展所作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2005年春天,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之后,又到北京保利剧院连续演出,随后又在国内外相继演出,颇受称赞。《云南印象》的成功与继承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鼓乐关系极大,其将云南本土的各类民族鼓运用于歌舞表演中,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创新,强化和提升了个少数民族鼓乐文化内涵及品格地位。取得了值得称赞的成绩。

在这些大型文艺展演中,云南的民族鼓乐发挥了不可轻视的巨大作用,给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然而,从另一面来看,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传承和发展仍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认识不够统一,观念还需更新。据了解,目前对如何促进云南少数民族鼓乐发展许多人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其中有部分人们是因为在挖掘少数民族鼓乐的过程中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太过劳累,有时即便是被动的从事这项工作也是出于好奇心。更有甚者,打心里就觉得少数民族的东西过于“原始”、“落后”,对此毫无兴趣。这些情况均反映出人们对民族鼓乐文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力量分散,应于凝聚。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继承发展,是一项收集、研究、制作、演奏、教学、创新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参与。然而,这些年来,对此项工作的进行一直处于无序状态。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意志和统一领导,各地区、各单位的行为都是各自为阵,各取所需。这些做法从另一角度看也许会有实惠指出,但对合理地、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资源,无疑是多有不足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做到共识合力,必须打破原来力量分散的局面,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的发展。

第三,保持特色,创新发展。保持原有乐器音、型、质的情况下,精选出一批融合度较高的鼓乐器,对其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再加入一些与其融合度高的传统或现代打击乐器,组成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打击乐团。

纵观多年来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继承发展情况,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总结的。其一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等方面有明确的共识,对少数民族鼓乐作品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其二是将少数民族鼓乐的运用不断普及与深化,不仅提倡和鼓励专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和相关院校将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搬上舞台和引入到艺术教育中,而且还扶持和帮助民族民间鼓乐,并将其引入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或旅游文化活动中。

2000年以来随着人文思想的进步,国家文化部以及云南各少数民族自治州政府等也对云南各个民族的鼓乐文化有了高度重视。最近几年,我国央视频道也陆续播出一系列关于云南各少数民族鼓乐的节目,内容涉及到多种云南少数民族鼓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用途。我以为,要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目前和今后应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努力:一是将云南民族鼓乐的发展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范围,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文化产业的繁荣是由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的推广来实现的。相关部门应当将此项工作劣势发展规划,采取“政府牵头、行业协助、社会需求促进、市场杠杆调节”的方法,因势利导地作好此项工作。二是组织一支具有多种专业鼓乐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队伍。全面收集各种鼓的实物、演奏方法及音、谱、图、文、像等相关资料。对各种鼓进行型制、音响、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制作和改良的探索实验。对云南民族鼓乐的继承发展作出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有计划地分步予以实施。就此,应该网络团结各方面人才,设立一个研究、制作、改良、创作、演奏、教学等人员组成的“云南省打击乐协会”或“学会”专业团体机构,对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有计划地、分步骤地开展好此项工作。三、文化、教育主管部门、科研部门、民族艺术表演团体、音乐院校等专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内容和需要,积极配合、指导少数民族民族鼓乐发展工作,形成合力,更利于各项系统工程的开展。

第四,政府应予此项工作大力地扶持,不仅是意识政策上的指导,还需要资金上的照顾。应投入适量的文化产业扶持基金,用于启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促其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热切地期待着云南少数民族鼓乐的发展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在统筹规划、有序开发、扎实工作、合理运用中,呈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云南的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增添更多的实际内容。

参考文献:

[1]专著类,曾遂今:《消逝的声音・中国古代乐器鉴思录》四川教育出版社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调查研究

全民健身事业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文明、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建成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到2010年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也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主题。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占贵州省总人口的38.7%,总计1485万人。因此本研究选择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现状研究论题,研究目的在于促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促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得以完善,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内容和运行过程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通过相关的访问,确定了调查问卷的基本框架。召开了由5位专家组成的小型座谈会,就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研讨,删除了一些与研究无关的问题。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78份,有效问卷167份,有效率为83.5%。同时对贵州省民族地区地(州)、县(区)体育局及民族事务宗教局、文化局、旅游局等单位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86份,经检验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79份,有效率为79%。通过调查及田野实证了解当前建设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过程中的基本情况。

2.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对抽样调查94名研究对象的统计分析。

2011年8月22号至10月20号分别对贵州省黔西南、铜仁、毕节、六盘水、黔东南、贵阳市体育局领导,以及大众健身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具有代表性的94名研究对象的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2.2健身理论指导系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政策法规

《体育法》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政策及法规的颁布是保证全民健身在整个体育工作中的地位的基础。调查发现,选择知道《体育法》的有12.0%;知道《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24.6%;两者都知道的有39.5%;综合起来对于政策有了解的人数比例有76.0%,约占整体的四分之三;两者都不知道的有24.0%,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对此毫无了解。

因此,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在未来的“体系”建设与运行中,除了一方面应深化政策法规的改革与发展,继续细化充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将之丰富为符合新时期全民健身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民健身计划》外,另一方面应当重视对于政策法规的普及与宣传。

2.2.2全民健身计划了解情况

全民健身计划推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知道且了解全部内容的占8.4%;知道且了解部分内容的占40.1%;知道但不了解的占40.7%;回答完全不知道的占10.8%,这说明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要看到依然存在不足,对于计划内容不了解的人数比例合计51.5%,知道且了解全部内容的人数仅占8.4%,约为整体人数的十二分之一。因此,应继续加大对计划内容的宣传力度。

2.2.3体育健身意识培养现状

体育健身意识的养成指数是衡量理论指导系统建设成效的主要参考指标。本研究以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健身的重要性认识为指标,从这里可以看到,有92.2%的人认识到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并且将之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只有7.8%的人对于健身的重要性感觉无所谓或者一般。这说明了全民健身事业是关乎人民群众自身的切实需要的事业,同时也可以看到全民健身事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态度决定行为,因此,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体育意识颇为乐观。

2.3健身活动服务系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3.1体育健身场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受健身活动服务系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成员2011年8月20号对贵州省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广场健身的群众及体育文化局的领导做了问卷及访谈。文体局有资料统计,上级拨款每年至少有30万其中共有25万建设场地,5万再配给相关器材。以下是黔西南2006年―2011年场地分配情况。

以上场地一般要求修建在农村学校及乡村运动广场,场地可以达到充分利用,参与的人群较多,场地利用率较高。但是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未建学校及广场的场地利用率较低,堆放了一些民用垃圾、杂物及晒的衣物,没有合理地利用场地。

2011年9月―10月对六盘水、铜仁、毕节等地的调研统计分析显示:以上地区健身活动的宣传、咨询、技能传授、器械租赁、活动中介等服务产品相对欠缺,有效供给相对匮乏。加之农村乡(镇)的财政比较困难,在保障享有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当中,80%的乡(镇)体育经费只是临时性地东拼西凑,地方财政并没有专项支付,在惠及体育服务权益上,建立必要州、县(乡)镇(村)的群众体育组织只是形同虚设,保障农村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差而且简陋,体育主管部门所起的作用、行政权限和使用经费非常有限,导致全民服务系统不完善,少数民族群众在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权益方面举步维艰。

2.3.2健身活动组织现状与相应管理政策制定的现状调查分析

从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有46.7%的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内并没有健身活动的组织;达到2次以上的比例合计仅有36.6%。《纲要》提出的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中针对社区提出:“提供一处以上体育活动场地,每年组织二次社区范围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一支体育指导员队伍。”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达到目标中提出的“二次社区范围的体育健身活动”的比例仅有36.6%,结果显示社区中对于活动的组织现状很不理想。目前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全民健身活动仍缺乏统筹规划和必要的管理措施。社团的组织形态和职能均缺乏必要的法规制度加以保障和规范;主管部门应思考如何寻求有效的制约措施。考虑到实际情况,应该以现有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应法规。只有这样才能推进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全民健身的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3.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系统建设的对策

3.1提供政策法规援助,建立表彰机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群众体育政策法规的援助、科学宣传和评估表彰工作。该体系的建设应该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法》《党的重要文献》《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法律基础,提供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以国家资助西部贫困地区建设县、乡宣传文化中心为契机,结合、中央文明办组织实施的“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文化部组织实施的“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广电总局组织实施的“村村通工程”,发挥这些项目和设施的示范与折射作用,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进行富有成效的宣传与鼓动,开辟或扩大全民健身方面的专栏、专题,评选精品健身工程,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表彰先进、重在建设”的全民健身活动评估表彰机制,实现评估表彰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2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各方面为补充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奠定其建设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它们制约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目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提供给全民健身活动的支撑力还很薄弱。要实施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各方面为补充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注重场地设施的建设。

3.3完善组织管理。

在由政府职能部门、宗教事务、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负责人组成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要成立地(州)、县(区)、乡(镇)全民健身群众组织,其宗旨担负起发展当地群众体育事业的责任,将群众体育工作由部门性工作提升为政府性工作,由体育部门专职工作转化为全社会、全民族共同的事业,强化对群众体育事业的领导力量和领导力度。并以各体育协会为辅,积极联系社区、乡(村)群众体育组织,形成以健身运动项目为主线,以街道、乡村站点为基础,以学校、社区、乡镇为重点,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非营利性为主体,以不同阶层的人群参与为特点,以社会化为方向的群众体育组织,最终构建市、县呼应,独立运作,上下交流,横向联系,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形成政府对少数民族群众体质健康水平负总责、负主责的格局。

3.4将民族文化项目融入到全民健身项目中。

将民族文化的基因融入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当中,不但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社会文化生活,铸造了西北特色的全民健身工程。如“骑马”、“射箭”、“摔跤”、“民族舞蹈”等项目是开拓全民健身工程的宝贵资源,此类活动可以促使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的人们对各类体育活动产生强烈兴趣,积极引导群众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健身活动,用健康向上的健身活动占领群众体育文化阵地。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Z].1995.6.

[2]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5:75.

[4]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M].内部发行,2001.1.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2.

[6]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L].国家体育总局,2000.12.

[7]董新光.对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涵义、特征和架构的讨论[N].中国体育报,2003.5:29(7).

[8]裴立新,周兰君,周结友.全民健身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4.9:49-52.

[9]续川.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6.5:6-8.

[10]徐焕新,董新光.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中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4:1-5.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散居少数民族;城市民族办事处;权益保障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32-02

虽然中央以及地方立法对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护做了较为充分的规定,但笔者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陈州街回民办事处调研期间却发现,仍需进一步加强民族政策的落实工作。

一、陈州办事处概况

周口市川汇区陈州街回族办事处,地处沙河南岸、城区中部,西起中州路,东至八一路,南至漯阜铁路,北邻滨河路。总面积2.34平方千米,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 728,占总人口的13.5%,是城区少数民族群众主要聚居地之一。其辖区内的悦来社区、陈州社区、宁庄社区为回族社区,均处于市区黄金地段。2000年周口地区撤地划市之前(撤销周口地区,建制周口市,原周口市下辖川汇区),陈州回族办事处辖区以上述三个社区为主,名副其实的回族办事处。撤地划市之后,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陈州办事处管辖扩大,回族人口在社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急剧降低。在此之前,地方领导曾设想将陈州办事处申报为民族乡(镇),但由于撤地划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办事处内回族人口达不到总人口30%的硬性标准而放弃。由于不是民族乡(镇),因此无法申请河南省的众多民族专项发展资金,许多优惠政策也无法享受。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划的调整,地方领导有意弱化陈州办事处的民族特色,工作的开展趋于同质化,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逐步流于形式。

二、民族工作的开展

根据《陈州办事处关于编报2012年财政预算的报告》(川陈字〔2011〕96号)反映情况,陈州办事处承担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维稳、城市管理及环卫、承办重大节日文艺演出等多项职责,而民族宗教工作则成为预算最少的方面,2012年度预算经费为2万元,仅占办事处全年开支的1.03%。其经费主要用于每年开斋节期间办事处赠予清真寺的贺礼以及与民促会和伊斯兰协会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

《陈州办事处2011年工作计划》中仅用寥寥数语概况了本年度的民族工作,该计划中提到:“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注重发展民族特色经济。经常性深入辖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化解民族矛盾,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陈州办事处2011年度工作总结》关于民族宗教指出,“一是及时发现化解矛盾,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一旦发现牵涉到有回族群众参与的矛盾纠纷,办事处做到第一时间介入、耐心细致工作、及时化解纠纷,把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避免把一般的民事纠纷发展为民族问题。二是做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监管工作,杜绝违法宗教活动的介入。”概览该工作总结,并没有实质上的工作内容。以宁庄社区居委会为例,其工作内容包括主要为党建工作、综合治理、计生宣传、发放计生药具以及人口普查。而所谓的民族工作仅为由社区干部调节民族居民之间的纠纷。

根据了解,民族工作的真正重点在于维护辖区内居民的稳定。由于该辖区内居民世居此地,血缘关系浓厚,具有很强的抱团心理,一旦个体利益受损容易引发规模性的。

三、民族干部的配备

陈州办事处在干部的选拔有着自己一套不成文的程序,这也与之前干部管理有着很大联系。在公务员制度在基层实施之前,有一部分机关干部属于大中专毕业后分配回原籍工作,同时,乡镇机关广泛存在着“以工代干”“自收自支”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多为本辖区内居民,通过各种关系进入乡镇机关工作。随着公务员制度的贯彻实施,这些特殊身份存在的机关工作人员逐步解决了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身份。因此陈州办事处机关工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为本辖区内的回族居民。由于缺乏干部流动交换机制,许多工作人员在办事处工作至退休,因此办事处的主要领导皆由本办事处内部产生,由于陈州办事处为回民聚居地,因此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办事处党组书记和办事处主任必须有一名为回族干部。该办事处回族干部的提拔路径明确:干事部门工作负责人办事处副职主任(或党组成员)正职主任办事处党组书记民宗局局长。

自从周口地区撤地划市之后,陈州办事处的行政区划重新调整管辖范围不限于回族聚居区,更多的是川汇区的城市中心地段,少数民族聚居所占比例急剧下降,民族工作逐步退为次要地位。新任领导有意对回族聚居区内实行旧城改造,利用其区位优势打造新的商业中心,也有意弱化了民族办事处的特点。种种原因交错下,长期以来办事处内部产生本办事处领导干部的规则被打破,办事处正职皆由区委任命。就普通工作人员来看,公务员制度施行后,办事处人员招聘纳入统一的公务员选任制度中,与本辖区居民没有太多联系,由于本辖区内公务员的招聘并没有对民族有特别要求,近些年来并没有民族干部入职,所以随着旧体制下入职的民族干部的退休,回族干部愈发稀少。截至目前,办事处36名编制工作人员仅有一名回族干部,为本办事处李副主任。由于在当下公务员选任的制度下,切断了办事处工作人员与本辖区内民族渊源,即使本辖区内毕业学生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也不会考虑报考本辖区职位,本辖区虽然处于城市核心地区,但属于旧城区,公共设施、生活环境较差,对人才缺乏吸引力。李副主任认为,在民族干部培养上本地政府没有出台明文政策,很多都是依靠遵守多年的规则,易受领导个人意愿的左右。再加上公务员选拔的程序化,缺少对少数民族优惠以及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李副主任无奈地表示,自己一直寻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民族工作仍是自己一人负责。

四、民族经济发展

回族人民在周口定居数百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生活状况很恶劣。新中国成立前,经济上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农村回民多为贫农、雇农、佃农,间有小商小贩或屠宰牛羊者,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城镇回民90%以上的为小商小贩,以卖汤、卖馍、卖烧鸡以及其他小吃或宰屠牛羊为业,少部分以挖土打坯、抬轿、卖水度日,多处于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周口市的回族经济才有了根本好转。陈州辖区的回族群众除继续经营传统小吃外,还逐步成立了街道企业。街道企业始于1950年,起初是城市一些闲散劳动力及家庭妇女在街道办起了各种类型的生产小组,一些有技术、有简陋设备的个体手工业者先后加入了街道生产社(组)。改革开放后,辉煌一时的街道经济并没有跟上市场变革的角度,迅速衰败。在街道企业解散后,其职工成为个体户,继续经营这些行业,如界牌街上现存的4家皮革门店皆为原皮革厂老职工自谋职业所成。

据调研情况,辖区内并没有大的产业经济,多为小商小贩、个体户,回族群众多从事于民族传统行业,如传统风味小吃、屠宰、制革等。办事处曾经修建回族饮食街,但终因区位问题而逐步被商贩弃用。

五、居民经济生活

由于陈州办事处辖区内的三个回族社区是回族聚居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同时作为老城区,其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环境较差,辖区内居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居民都会选择搬出该片区域。另外,由于辖区内思想守旧,人文环境较差,很多居民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也纷纷搬离该区域。因此,区域内居民多为城市中收入中下群体。

在改革开放早期,由于当地居民就职于附近众多的街道企业,居民生活水平相对不错。但随着街道企业的破产,居民纷纷自谋生路,大多数从事传统行业,如饮食、屠宰、皮革。根据走访,辖区内居民,除退休职工、年纪较大居民,绝大多数青壮年有就业门路,据粗略估计40%居民为自己做生意,余下则为附近服务业吸收。以小摊贩为例,较大的业主每日收入在1 500~2 000元,早点商贩每日收入在200元左右。而外出打工的则多在辖区附近的商户工作,月收入1 500元左右。

根据办事处劳动保障所了解情况,上年失业登记不到100人,多为通过失业登记获取贷款,真正需要就业的仅有2名。虽然了100多条就业信息,其中不乏富士康等大型用工企业,但是本辖区内居民普遍不愿离家务工。

六、教育扶助

根据走访得知,回族群众对于子女教育是十分支持的,但由于辖区内回族居民多为小商贩,平时忙于生计,少有时间与子女交流接触更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其子女成长多处于放养状况。因此,回族群众子女受教育情况不太理想,很多青少年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便不愿继续上学,选择外出打工或帮助父母经营生计,除非家境优越,一般家长都会默认子女的选择而非强迫子女继续上学。

陈州办事处辖区内仅有回民小学一所,回族学生占80%以上。2011―2012学年,全校六个年级六个班级共计学生384人,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在校学生滑落至300余人。而市区内的六一路小学共40个班级在校学生四千一百多人。学校规模小,生源愈来愈少,教育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据了解,学校师资力量多年未得到补充,辖区内居民但凡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其子女不会选择本校就读。学校并不为当地群众认可,学校教师工作态度渐为松弛,教育质量也逐年下降。

为扶助该学校,当地部门有一套不成文的照顾方式,即对回民小学毕业生中学入学选择不严格按照地域划分。按照地域划分原则,回民小学毕业生可选择的初中仅为第三初级中学,而第三初级中学在市区中学排名中较为靠后,因此,为照顾回民小学,教育部门要求临近中学分别接收一部分回民小学毕业生。

七、结语

根据调研情况总结起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立法方面,有关民族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涉及的比较少。即使有也多为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第二,法律落实方面,政府部分往往忽略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常常采取“一刀切”的工作方式。导致一些通用的规章制度在特殊的民俗文化背景下很难发挥作用。第三,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推进社会法治建设,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受到民俗观念的影响,法律知识匮乏,法律观念淡薄。这些对权利的行使,义务的承担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Z].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93-09-15.

[2]城市民族工作条例[Z].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93-09-15.

[3]河南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1997年修正)[Z].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7-04-04.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4

一、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速较快

1964 年,西部人口为1.87 亿,少数民族人口为3118 万(由于第一次人口普查被认定的少数民族仅41 个,与以后的少数民族无可比性,所以1953 年数字未列) 。1982 年,西部人口增加到2.88 亿,增加比率为54 %,18 年平均增长率为2.38 %,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5161 万,增加比率为66 %,年平均增长率为2.8 %。1990 年,西部人口增加到3.23 亿,增加比率为12 %,8年平均增长率为1.41 %,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6625 万,增加比率为28 %,年平均增长率为3.12 %。1964 ~1982 年,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07 %,1982 ~1990 年,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48 %。可见,西部人口的增速高于和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速高于西部全部人口的增速。特别是近几年,这种增长率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增长的人口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不得不千方百计将荒地、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甚至到了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滥垦、滥伐、滥牧,破坏森林和植被,结果造成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

(二)妇女生育率较高

西部不少少数民族在传统上有早!婚、早育的风俗习惯,由于少数民族实施计划生育的时间较晚、政策上较汉族宽松,所以,妇女生育率仍较高。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到1989 年,世居西部的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的只有俄罗斯族和裕固族。而有10 个民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4 以上,他们是哈萨克、维吾尔、景颇、布朗、撒拉、怒、柯尔克孜、塔吉克、独龙、保安族。像柯尔克孜、塔吉克族,总和生育率还在6 以上,基本上处于自然生育状态。

(三)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现象严重

由于受“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地广人稀”等思想的影响,西部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既追求生育数量,又追求生育性别,加之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本来就有早婚习俗,势必造成“早生多生”。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成为人口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人口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人口生存环境严峻。新中国成立以前,死亡率很高,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展防病治病,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方面花了很大力量,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目前,西部人口,也跨入了低死亡的行列。由1995 年1 %人口调查数据计算,西部人口的婴儿死亡率为41. 83 ‰,而东部、中部的婴儿死亡率为17. 52 ‰和39. 74 ‰;西部人口预期寿命为68. 52 岁,而东部和中部分别为73.157 岁和69.192岁。很明显,西部人口死亡率高于中部和东部。而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死亡率更高。据1990 年人口普查,大部分西部少数民族的平均寿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1990 年,西部少数民族盲率超过50%,有些少数民族甚至超过了70 %。据研究,1982~1990 年,虽然各民族的文盲率都有所下降,但文盲人口总数却在继续增加。

二、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文化素质低的问题,给本来就十分贫困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加深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但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日趋减少,导致人均生活资料来源的日趋不足。

(二)人口的快速增长,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西部少数民族在业人口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林牧渔劳动者和生产运输工人占大部分,服务性工作人员、商业工作人员只占一小部分 ,也就是大部分在业人口从事体力劳动。这种职业构成现状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这必将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制约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三)人口的快速增长,致使就业困难,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一部分繁重劳动,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但是随着物化劳动的增加,活劳动也在不断增加,必然降低劳动生产率。西部地区每年有大量人口进入劳动年龄成为劳动力,而社会每年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极为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所以每年都有一部分新增劳动力成为剩余劳动力或者处于“隐性”剩余状态。

(四)人口的快速增长,制约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物质条件较差,加上陈旧的婚姻习俗,因此,同汉族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及身体素质均较低。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素质低下的问题更加严重。另外,早婚早育、多生多育、近亲婚配以及一些落后习俗也是造成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低下的原因。

(五)少数民族人口的迅速增长,加剧了人口分布的不平衡,造成了民族地区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民族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口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人口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使得人口稠密地区已面临资源枯竭,生态失去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也使生态环境本来就较为恶劣的人口稀少的地区,面临着人口承载量日益加重的问题,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滥垦滥伐、毁草毁林、陡坡开荒,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正常功能,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 严重的、不堪设想的后果。

(六)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繁荣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这不仅加速了民族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而且制约着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提高。由于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低,尤其是妇女文化素质更低,使得计划生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另外,由于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文化落后,人才外流的现象日益严重。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制约着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提高,而民族地区生产力低下又反过来制约着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阻碍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

三、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对策分析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明,人口问题不单纯是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问题,而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环境以及自身诸多因素长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口、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解决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必须从发展经济、文化,保护资源与环境入手,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改善民族地区贫困面貌的根本保证

首先,根据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当地资源,兴办乡镇企业,开展多种经营,改变贫困面貌;其次,兴办中小型企业及发展服务性行业,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妇女积极性;第三,加强与汉族各地区的联系,大力输出劳动力,尤其是剩余劳动力;第四,强化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第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多渠道发展当地农田水利建设。这不仅能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面貌,而且能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大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保护自然环境、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首先,应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技术投入,以解决学龄儿童入学难、儿童辍学率高、科学技术推广应用难、人口文盲率高、在业人口文化素质低的现状;其次,针对农区、牧区及半牧区的不同特点,举办不同类型的扫盲班、妇女文化培训班、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第三,加强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技术交流,丰富多民族文化。

(三)保护自然环境优美的环境是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首先,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其次,采取行政干预和经济惩罚的措施,严禁滥垦滥伐、毁林毁草、陡坡开荒,以防止自然环境的继续恶化;第三,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人口承载量低的情况,有计划地开展环境移民,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改善贫困面貌;第四,增加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进行退垦还牧、退垦还林、种草种树,以优化自然环境,恢复大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正常功能。

(四)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

具体讲就是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坚决杜绝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对少数民族农业区和半农业区,人口承载力低、人口已经饱和的地区,实行同内地一样的生育政策,以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减轻人口对环境、资源及经济的压力。

(五)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首先,大力宣传避孕、节育知识及计划生育对家庭、个人以及国家的好处,并且把计生干部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一个内容;其次,强化婚姻管理制度,严禁早婚和近亲婚配及痴呆傻人结婚,以提高民族人口的身体素质;第三,在人口稠密地区严加审批生育指标,切实保证生的有指标,不生的有措施;第四,在人口稀少的牧区及半牧区,建立婚姻医疗站,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及对策做好这些地区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以方便广大群众。

(六)制定民族地区社会福利保险制度

通过发展民族地区保险事业,逐步实现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养老义务,消除少数民族人口对生存保障的后顾之忧。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人口现代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2-0086-05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一般项目“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路径研究”(编号:07SYB012)

作者简介:李继红(1966-),女,硕士,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四川 成都 610041;杨风(1972-),男,博士,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山东 济南 250022

人口、资源、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大致可以概括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1](P.10)研究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

人口发展是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人口发展既有数量的发展变化,也有质量的发展和飞跃,还包括人口结构的运动和变化。[2](P.16)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口数量方面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四川少数民族人口147.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27%;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缩减至124.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降低到1.27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为266.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67%;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3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17%;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411.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00%;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490.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6.12%。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3.86%提高到2010年的4.31%,居全国第六位。2000-2010年,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75.97万,增长了19.2%,年均递增1.77%。

(二)人口素质方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中,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6.68%,比四普时的29.00%增长了7.68个百分点;初中文化水平的占8.97%,比四普时的9.95%减少了0.98个百分点;具有中专、大专、本科教育水平的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依次为2.21%、0.84%和0.44%,分别比四普时增加了1.09、0.54、0.20个百分点。由此来看,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四川文盲、半文盲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的10.86%,而少数民族人口的同类指标高达41.47%。四川少数民族中,超过或接近全省小学以上受教育水平人口占总人口比重(82.41%)的只有回族和羌族,其中回族为83.18%,羌族为79.4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苗族、藏族、彝族,其中苗族的同类指标为73.98%,藏族的为47.34%,彝族的为44.55%。另外,四川每千人中拥有大学教育水平的为7.6人,超过这一平均水平的只有回族(29.5人),而苗族(5.7人),羌族(4.2人),藏族(2.4人),彝族(1.4人)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总之,虽然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总体水平依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各少数民族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三)人口结构方面

1.人口年龄结构方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四川少数民族人口的年龄结构正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0-14岁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1.1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42%,年龄中位数为24.40,老少比为13.95%,前三项指标表明,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已进入成年型,老少比还处于年轻型。

2.人口产业结构方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四川少数民族从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高达90.50%,比全省及汉族人口分别高出12.89和13.63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79%,比全省及汉族同类指标低6.91和7.29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7.71%,比全省及汉族同类指标低5.98和6.34个百分点。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由此即可窥见一斑。

3.人口城乡结构方面

城市化是衡量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指标。鉴于统计数据的缺失,本文用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化水平为代表。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与全省城市化发展状况如图1所示:

图1 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

与全省城市化发展

注:本图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城市化率;(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0))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曲线交点以前年份,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化率大于全省平均水平,交点以后年份,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二、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一)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四川少数民族人口主要生活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给民族地区带来充裕劳动力的同时,由于增速过快,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主要表现为:

1.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耕地锐减

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与全省人均耕地的变动如图2所示。

图2 1978-2009年四川民族自治地方

与全省人均耕地变动

(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0))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与全省的人均耕地都在不断减少,但其下降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均耕地由1978年的1.64亩降到2008年的1.10亩,年均减少0.017亩,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012亩)。

2.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恶化

人口数量变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当人口数量的增减与环境的变动相一致时,会有利于环境的利用和生态的保护;反之,当人口增减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动相悖时,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民族地区的耕地不但贫瘠、分散,而且大多位于山高坡陡之处。据统计,阿坝州20°以上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甘孜州高山峡谷区25°的坡耕地占47%,凉山州达到63%,大渡河流域的峨边县和金口河区达到70%以上。粗放式的耕作模式,特别是毁林(草)开荒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水土流失加剧。仅1975-1986年,水土流失面积就扩大了3.1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5%。作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的阿坝州,水土流失面积也达到了26860平方公里,年均土壤流失量达1.4亿吨。[3]由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均在10亿元以上。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单产减少,为增加总产量,势必进一步增加开垦面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1995年民族地区社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0.46%,近年来一直处于徘徊阶段。尽管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以吸收更多从业人员,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致使就业压力增大。

(二)人口质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原四川省人事厅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三州民族地区人才资源总量1131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5494人,经营管理人才17635人,与近年来三州地区人才总量的历史数据相比,基本上稳定不变。2007年当年三州地区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共计流入8583人,流出7708人,年净流入仅有875人。

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数量不足、结构失衡、引进困难、流失严重。以医护人员为例,甘孜州基层医院八成以上是中专毕业,道孚、炉霍、甘孜县级医院医学本科毕业的分别有4人、2人、1人。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短缺严重,30%的乡镇卫生院仅有2人以下,甘孜州乡镇一人一院的有34个。

农村人口素质较低制约了其非农化步伐。据调查,2005年,三州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水平仅有17.8%,各州差异较大,阿坝州比例最高(21.9%),甘孜州最低(11.3%)。

尽管民族地区整体实现了“两基”目标,但是,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学前教育毛入园率32.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36.2%,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人口城市化滞后的消极效应

城市的出现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不仅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马克思曾指出:城市化就是“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4](P.470)列宁指出:“如果城市的优势是必然的,那么,只有把居民吸引到城市去,才能削弱这种优势的片面性。”[5](P.192)人口城市化不仅有益于提高居民的素质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自然也会推动人口城市化步伐。据有关专家对西部地区1978~1999年的有关数据研究得出,西部非农人口比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使西部地区人均GDP增加690元。然而,1978~2007年,四川民族自治区城市化率仅仅增长了1.3个百分点。

三、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路径

“单一的因素解释不了不发达;单一的政策与战略也无法启动复杂的经济发展过程”[6](P.15),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发展问题错综复杂,其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口现代化。所谓人口现代化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日益提高的过程。人口现代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口数量的增减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质量的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需要;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从而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保持协调关系。[2](P.164-165)具体到四川少数民族人口来说,其发展路径主要包括:

(一)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如果不适当控制人口数量,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将很难摆脱“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也就不可能实现民族的繁荣与进步,势必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至小康社会的实现。为实现人口数量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还需要:

1.大力推行“少生快富”工程

自2006年始,我国全面实施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这是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之后的又一项重大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四川省根据政策规定,对民族地区政策允许生育三个孩子而自愿少生一个孩子,并采取了可靠长效节育措施的夫妇,给予不低于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和优待,帮助项目户发展经济,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2006年,全省三个民族自治州及乐山峨边、马边两县共有12000户群众获得奖励,兑现奖励资金3600万元,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2.加强新型生育文化的宣传

新型生育文化以文明、科学、先进的婚育理念为核心,通过大力宣传,让新型生育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转变人们旧的、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引导人们树立新的、现代的生育理念。

3.强化计划生育的服务功能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技术服务、生殖保健、规划统计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培训,从而提高计划生育的服务功能。

(二)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东西部的发展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也表现在知识、信息、教育、科技、体制等领域。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为实现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现代化,我们需要:

1.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在新的经济秩序下,谁在教育方面投资多,谁的竞争力就强。”[7](P.311)为促进民族地区的“两基”攻坚,200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开始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10年行动计划”,决定用10年时间,每年投入3亿元共30亿元资金,助推民族地区完成“两基”任务,从此拉开了四川“两基”攻坚的序幕。5年来,两个“计划”(即“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10年行动计划”与“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已经投入资金21亿元,相当于实施前30多年的总和。[8]2007年,民族地区终于整体实现了“两基”。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能提高自身素质。列宁指出:“迁移是防止农民‘生苔’的极重要的因素之一,……不造成人口的流动,就不可能有人口的发展。”[9](P.216)农民外出做非农业的零工对提高其素质大有裨益,因为人口流动把农民“从偏僻的、落后的、被历史遗忘的穷乡僻壤中拉出来,使其卷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漩涡中”,因此,有利于提高外出农民的“文化程度及觉悟,使他们养成文明的习惯和需要”。[9](P.527)俞宪忠教授指出:“发展需要流动,流动是发展的根本路径……”[10](P.223)为此,民族地区需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障非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推进人口城市化

为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市化进程,我们需要:

1.逐步打破长期实行的城乡分离的二元管理体制,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农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初始动力,工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如果说,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即城市化“量”的增长;那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则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城市化“质”的改进。在目前城市化动力“推-拉”失衡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有助于提高城市化拉力。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城市从业人员的主要渠道。民族地区在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邮电、金融保险的同时,应积极培育扶持旅游休闲、文化传媒、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行业。

参考文献:

[1] 田雪原. 田雪原文集[M]. 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2]吴忠观. 人口科学辞典[Z].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双虎. 节水型社会须从“源头”构建[N]. 科学时报,2006-03-31.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 列宁. 列宁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吉利斯. 发展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 李佑新. 社会发展[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8] 刘大江. “两基”攻坚为四川民族地区托起“明天的太阳”[EB/OL].[2008-01-25] (2012-2-29).sc.省略/content/2008-01/25/content_12321750.htm.

[9] 列宁. 列宁全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6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共有十个: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和塔塔尔族。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这十个民族人口共计2032.06万,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9.3%,约1/5左右,他们的人口变化对整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五省区,这五省区的伊斯兰教人口占全国伊斯兰人口的75%。五省区中又以新疆为最多,新疆伊斯兰人口占全国伊斯兰人口的52.4%,十个信仰伊斯兰的民族中七个都主要分布在新疆。在新疆少数民族中96.99%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

二、人口的现状与变动

1. 人口增长很快且民族间差异大

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由800.6万增至2031.1万,增长153.8%;而同期全国人口只增长了115.0%。也就是说伊斯兰人口要比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高出33.7%。像这样47年人口就增长1.5倍多,在全国人口史上也是属高速增长之列。这充分说明我国伊斯兰民族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都是有保障的,并受益于国家的优惠政策。

但分别看这十个少数民族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增长率是有区别的,增长较快的是撒拉族、保安族、回族、东乡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的增长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而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则是负增长,这与这两个民族属于中俄跨界民族,其主体部分在国外有关。塔塔尔族在俄罗斯称为鞑靼族,在1962年生活困难时期这二个民族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中国越境走出。

十个伊斯兰民族人口增长状况请见下表:

资料来源:第一至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从表1中看到,全国伊斯兰人口在不同阶段增长的幅度是不同的。在五次人口普查之间,增长的幅度一次比一次大,例如第一次至第二次人口普查共11年仅增长15.47%,第二次人口普查至第三次人口普查的18年间增长58.07%,而第三次至第四次人口普查间8年增长20.42%,如按平均每年增长幅度看,第二次至第三次的人口普查间增长的高一些,但在这个期间全国人口增长率也很高。而在第三次至第四次人口普查间全国人口增长率降下来的情况下,伊斯兰人口的增长就显得突出了,比汉族要高出一倍,如同期汉族人口的增长率只有10.80%。第四次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伊斯兰人口增长15.48%,而同期全国人口只增长11.66%。

伊斯兰民族人口的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这种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有早婚早育和高出生率。在许多地方,伊斯兰民族人口的生育指标都超过了国家的规定,而且超过的幅度大大高于汉族。这与民族的文化构成和生育意愿有关,伊斯兰民族在生育观念上除了有养儿防老、解决劳动力短缺等一般要求外,还有宗教上扩充人口的意识,如女儿一般不外嫁,与外族通婚要男方加入伊斯兰教等。男方要外族女子做妻子,妻子也必须随伊斯兰教。

早婚现象是伊斯兰人口的一个特点,这既有宗教上的因素,也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关,伊斯兰教义上将“出幼”(即成年)年龄定为女孩9岁,男孩13岁。“出幼”的男女可以涉足婚姻,如甘肃的回族、东乡族在70年代初还有14、15岁的女孩就结婚的现象,现在女孩17、18岁就结婚仍然很普遍,经济文化上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文化低、就业率低、不上学、不就业,只好早早出嫁。

伊斯兰各民族人口的出生率都比较高,在第四次人口普查中,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由于绝大多数伊斯兰家庭起码要生育二胎以上,因此独生子女很少,如甘肃东乡族自治县1991年统计,独生子女领证率为1%,也就是说仅为个别现象。另据1989年中国18个百万人口以上少数民族总和生育率统计,哈萨克族为4.74,维吾尔族为4.65,为最高的两个民族。可见伊斯兰民族的生育率比其他少数民族要高。而且这种高生育率是与文化状况密切相关的,文化程度越低的人群,出生率越高;因为伊斯兰人口中的文化构成普遍较差,因此出生率也相对较高。

与出生率相反,大多数伊斯兰民族人口的死亡率较低,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只有三个伊斯兰民族的人口死亡率较高,其余都较低(见表2)。

2. 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

(1)年龄结构轻,但民族间差异大

2000年伊斯兰十个民族人口的年龄构成仍呈年轻型。0~14岁人口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准,65岁以上人口比例普遍偏低,社会负担系数高,少年儿童负担系数高。

在这10个民族中,以0~14岁年龄构成看最低的柯尔克孜族和最高的回族之间相差10个百分点,说明差别是很大的,从中还可以看出柯尔克孜、哈萨克、塔吉克、撒拉族的少儿比例很大,说明这几个民族生育率很高。目前年龄构成轻的伊斯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这与当地生育政策较宽有关。尤其是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等,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倍,老少比除回族外,均小于15%,10个伊斯兰人口均属年轻型人口。

总负担比(也称总扶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比。从表4可以看到,伊斯兰人口的负担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数,柯尔克孜族达到100以上,也就是说每一个劳动力就要负担一个老人或儿童,可见经济负担之大。

少年儿童负担比反映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少年儿童。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负担最多,说明其生育率高。老年负担低,反映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人,这项指标有好几个伊斯兰民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民族老年人口长寿比例较高。

(2)性别比比较正常

伊斯兰人口的性别比一般偏低,据1990年统计,与全国持平及低于全国水平的有七个民族,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三个,这三个民族分别是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和东乡族。

伊斯兰民族不重男轻女,所以出生人口性别比较正常,不像汉族过去一直有溺女婴的习俗,人为地使性别比偏高。在这次人口普查中,伊斯兰民族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准。

3. 人口文化素质状况

伊斯兰民族由于文化底子薄,农村人口比例大,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和个体经商,使其整体文化程度较差。除回族外都有自己的语言,在现代社会经济交往中,他们要再学会汉语才便于交流,这样就面临双语教学的任务,加大了民族学生的学习负担。

从第四、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来看,除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外,其余民族的人口文化素质都较差,从大学生比例上看七个民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文盲率来看也有七个民族高于全国平均比例,这说明大多数伊斯兰人口的文化素质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

伊斯兰民族由于宗教的原因,对妇女的约束过多,使妇女参与文化教育的机会降低,因此妇女的文盲率比其他民族更高,在1990年人口普查中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的妇女文盲率都在85%以上,高得惊人;其中东乡族妇女的文盲率最高为92.07%。东乡族的文化程度很差,这个现象由来已久,这与该民族分布有关,东乡族都集中在东乡县的农村,城镇人口很少,经济又落后,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所以文化素质差的现象很突出。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口少的伊斯兰民族文化程度高,这与国家在大学招生和中小学入学优惠等政策有关,人数少优惠政策的效益就明显。另外在文盲率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文盲率急剧下降,这与统计方法有关。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少数民族只要会一定的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即算脱盲,而民族文字的识字率表的难易程度相对低于汉族,所以很多稍许能识字的即算脱盲了,也就是说统计是有一定的水分的,真实的情况是文盲比例还比较高。

4. 职业构成

一般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产业部门应占30%以下,如果以此为标准衡量伊斯兰民族人口的职业构成那么都不太理想,只有乌孜别克和塔塔尔族的指标接近这个水平。

伊斯兰民族善于经商,因此在职业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到分民族的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中,有5个民族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超过了15%,他们是乌孜别克、塔塔尔、回、哈萨克和塔吉克族。而且也有些民族行业、职业构成都很差,例如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这与他们分布的地理、自然环境差,大都居住边远的农村,经济收入低文化素质又不高有关。这三个民族从事农牧业的人口都在90%左右,最高的东乡族竟达96%。

5. 婚姻与家庭

伊斯兰民族早婚的现象虽然比解放前有所减少,但目前在农村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这次普查中有七个伊斯兰民族的未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这些民族不同程度地存在早婚现象。

伊斯兰民族一般都是教内婚姻制,即夫妻双方都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其婚姻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但同其他民族相比,妇女地位仍较低,致使家庭关系不够稳定。如这次普查中,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保安族的离婚率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倍。

近亲结婚在伊斯兰民族中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甘肃保安族聚居的积石山大河家乡,由于近亲婚配率高,使遗传性疾病增加,仅呆痴人口比例就达2%左右。兰州市新华巷一个回民聚居区1982年进行的一项近亲婚配调查中,发现回族的近亲结婚率高出汉族5倍。在新疆哈萨克族人口中也存在近亲结婚率高的现象。

家庭规模较大,也是伊斯兰民族的一个特征。因为生育的胎次多,多胎比例大,必然导致家庭规模增大。

三、今后伊斯兰人口发展的趋势

1.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人口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

我国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压力,在伊斯兰民族地区同样显得很严重。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东乡族自治县、保安族自治县等伊斯兰地区都出现了人均耕地下降,影响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等人口压力,使许多民族宗教人士开始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性,自觉地响应政府的计划生育号召。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通贵乡、泾源县,新疆温宿县、霍城县的维吾尔聚居地、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地方,都有阿訇积极参与宣传动员实行计划生育的事例,有些阿訇还担任了计划生育协会的理事。还有的阿訇在伊斯兰的经典中找出了可以进行计划生育的理论根据进行宣传,并带头动员自己的亲属做了绝育手术,因此目前在伊斯兰地区对计划生育的宣传是能够接受的,而且计划生育工作也正在伊斯兰地区开展起来。但响应程度不一,这与人口压力的大小有关,在人口压力越大,也就是人口密度超高的地方,计划生育工作也就愈显得迫切。目前来说,回族聚居的地方,人口压力相对要大一些,而从事游牧的一些民族如哈萨克族地区人口压力就相对小一些。由此计划生育的政策指标也不一样,在边远山区和牧区一对夫妇允许生三个孩子,新疆的一些边远山区还允许生四胎。

在伊斯兰地区开展计划生育,要尊重其民族信仰和特点,一般在斋月不做手术,给妇女做手术的大夫最好是本民族的女大夫,尽量避免进行大月份引产,宣传工作要动员宗教人士出面一块搞,这样计划生育就会取得成效。例如:回族人口占97%的宁夏泾源县,从1980年开展计划生育,到1991年节育率已达到90%,总和生育率已由1980年的6.3下降到1991年的3.9,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又如新疆霍城县,编印了维吾尔文的计划生育宣传材料,制作了维吾尔文的计划生育宣传板块和录像片,使群众逐步接受了计划生育观念,这个县的兰干乡维吾尔族人口占96%,2000年该乡的计划生育率、节育率分别达到91.2%和75.7%,成了全县的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事实证明在伊斯兰地区计划生育正日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且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也日益重视并有了更多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伊斯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将会逐年下降,并逐步接近汉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另外伊斯兰人口的自然增长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少,在近些年数百万更改民族成分的人口大军中,由非伊斯兰人口更改为伊斯兰人口的数量并不多,因为伊斯兰严格的和禁忌使一些外族人口望而止步。考虑到以上因素,预测今后10年我国伊斯兰人口将再增长20%左右,达到2200万左右。

2. 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必将也会有一个大的飞跃,伊斯兰人口当然也不会例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中,由于比邻独联体国家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工作中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长,必将为卫生和文化事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卫生事业上,伊斯兰地区相对内地和大中城市目前还有一定差距,因此继续发展的潜力很大,尤其是乡、村医疗卫生院、所,仅靠外面派来的医务人员,是治不了本的,在允许人才流动的今天,主要靠培训当地本民族的医务人员。目前改革开放的环境,扩大了民族区域内部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打破了封闭的地域界线,使婚配的范围扩大,这将有利于减少近亲结婚现象,使下一代的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再以一些民族的事例来看:新疆新源县1949年前统计,哈萨克族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0~40岁,婴幼儿死亡率在30‰以上,青少年中体质发育不良者在40%以上,解放后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哈萨克族人口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到上世纪70年代末这个县的哈萨克族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比解放前提高了20多岁。从文化方面来说新疆的哈萨克族人口1949年每万人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不到5人,到1990年时就增加到800多人,提高的幅度是惊人的,虽然比不上文化先进的民族,但对自身来说进步不小,而且这种提高还在继续。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7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若干支持少数民族发展政策性文件的驱动下,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尽管如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2009年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并呈继续拉大趋势。在刚刚过去的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春节团拜会上,总理就明确表示,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使低收入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中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约有1.0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4%。但在中国目前的绝对贫困人口中,有半数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然而,丰富的中国文化资产中相当一部分都源于55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因受制于偏远的地理位置、落后的市场发展能力和欠缺的自我文化价值意识等因素,这些地区无法从中充分受益。基于上述发现和经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意识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可成为推动当地民众自身致富的“动力引擎”。

在此背景下,伽蓝集团的积极投身与支持,无疑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离中国少数民族扶贫目标的实现更近了一步。当天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期为四年,合作项目总投入资金计划为100万美元。该项目将通过在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试验村建设,基于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及自然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和文化产业进行推广与发展。这一创新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保护中国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更将为当地少数民族提供真实的就业机会,改善其生活及收入水平,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副国别主任森本秋绘女士表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目标是为中国政府消除贫困作出努力。对于中国少数民族这一弱势群体,我们发现从文化入手,可以完善帮贫解决方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伽蓝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第一家合作民营企业,双方计划在诸多方面开创合作先河,这也势必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和地方经济带来积极影响。希望通过双方的齐心协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全球案例中心递交一份典范力作,带动更多社会团体投身到共赢的公益事业当中。”

伽蓝长期以来致力成为一位赋予高度责任心的企业公民,企业今天的成就与明天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始终的关注与支持。2008年,“伽蓝公益基金”创立,其主旨就是“发掘和传承中国美的文化、保护环保、资助教育”。基于“传播美的文化,引领美丽时尚”的企业使命,我们深刻的意识到通过对“美”的发掘与推广,将能够促进伽蓝人发扬公益爱心,积极回报社会。

郑春影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作为一个企业家,最大的慈善就是:做好企业、关注员工、回报客户、贡献社会,做一个能为员工、客户、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2011年,适逢伽蓝集团成立十周年。回首过往十年,通过全体伽蓝人的智慧与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理解与帮助,伽蓝成功实现了集团化多品牌运营,企业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今天,在这‘十年,见证中国之美’的历史性时刻,能与在国际社会上享有盛誉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战略携手,必定为伽蓝的下一个十年注入光辉的一笔,我坚信,这更将鼓舞伽蓝全体伙伴为实现‘创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的美丽梦想阔步前行。”

一直致力于在政府、企业和NGO组织之间推广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先行者,贾影博士现场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并十分赞赏伽蓝的这一公益创举。他认为,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公益行为仅停留在资金及资源的提供,没能结合企业自身的行业属性与发展战略搭建多方共赢的合作平台。伽蓝集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这次战略牵手具有广阔的受益面,不仅使伽蓝学习到国际组织在公益事业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成熟机制,提升伽蓝在企业公益方面的专业能力及国际视野,也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这合作模式中收获伽蓝的本土化经验及行业领域资源,这将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历史上开创新局面,树立新风尚。

签约仪式当晚,在伽蓝集团举办的十周年年会答谢晚宴上,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先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代表森本秋绘女士共同启动了寓意“十年,见证中国之美”的仪式按钮,这同时预示着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从此记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之史册。莅临现场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团、伽蓝集团其他高层及员工、伽蓝全国经销商代表、伽蓝各界重要合作伙伴等,为此于现场致以诚挚的祝贺与祝福。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篇8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 。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年终个人总结与明年规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终个人总结与明年规划范文一加快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为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发展,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一、积极筹集资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体广电设施建设。1、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陆续建成景宁县文化馆、广电大楼、运动场、图书馆和体育馆。2、从省文化厅和市政府争取到资金2____元,在全市少数民族乡镇创建了一个“浙江省东海明珠文化乡镇”和两个“丽水市文化山花乡镇”。3、从省体育局争取4____元资金,为全市七个少数民族乡镇和景宁县安装了全民健身路径、室外乒乓球和篮球架等体育设施。4、从省广电局争取到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建设经费30____万元,用于全市少数民族地区“入户工程”建设,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5、各地自筹资金加强文体广电设施建设,如景宁广电局投入了3____元资金对敕目山骨干台的调频、电视发射设备、机房进行了更新改造,覆盖面大幅度提高;遂昌筹资实现了1____少数民族行政村和大部分少数民族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并发展调频音箱27____只;龙泉筹集资金1____元完成了____少数民族行政村2____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为地形复杂的大路上等____少数民族自然村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4____等等。

二、挖掘、弘扬畲族特色文化体育,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创作完成了四幕畲族风情歌舞剧《畲山风》,成功赴京献演,并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浙江省政府鲁迅文学艺术奖;2001年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双金奖和1____其它单项奖;创作了一批以畲族题材为主的歌舞、小品、摄影、美术作品,如《山转水转》、《畲族进火车》等舞蹈、歌曲都在省级以上赛事获得金奖;举办了两届“畲族歌舞新人新作演唱大赛”和一次“全省畲族歌曲创作演唱大赛”;成立了“浙南民族艺术团”,以畲族歌舞为载体,立足本市,面向全省弘扬畲族文化,深受群众欢迎。挖掘并推荐畲族体育项目稳凳、射弩、蹴球、高脚竞速、珍珠球等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较好成绩;丽水学院成立了畲族体育理论研究室,并在畲族聚集地景宁、松阳建立了少数民族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与推广。

三、组织实施广电“入户工程”,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看电视难问题。全市组织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入户工程”以来,全市广电系统克服种种困难,做了一系列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新增6____个少数民族行政村通了广播电视,2____少数民族乡镇、13____少数民族行政村和城区有线电视实现了光缆联网,广播电视覆盖能力和覆盖质量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体广电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体广电事业发展。具体打算如下:

1、弘扬畲族文化,繁荣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

抓好《畲山风》的复排,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加强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投入,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继续落实好文化部实行的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文物保护优先安排的“四优先”政策。

2、整理畲族群众体育资源,发展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

进一步挖掘、整理少数民族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项目;积极争取财政和省体育部门加大对少数民族体育的投入,在制定政策、奖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全市首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挖掘、推广更多少数民族体育项目。

3、完善广电入户工程,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的广电视听条件。

“十一五”期间总体目标是:完成少数民族乡镇、行政村和5____以上自然村的有线电视联网。未联网的自然村能看到、听到8套以上电视节目、3套以上广播节目。

下步工作的主要措施:一是采用“三个一点”的办法筹资,即省里支持一点、当地政府补助一点、自筹一点资金,加快少数民族行政村和5____以上自然村的光缆联网工程。二是提高少数民族村村通独立小前端和集体收看点的接收套数和质量。三是通过下山脱贫、接收卫星节目方式、加强骨干无线转播台的投入、更新改造等,扩大覆盖,解决少数民族盲点村的问题。

年终个人总结与明年规划范文二一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围绕信息化建设总体工作部署,我虚心求教,积极学习,团结同志,服从安排,牢记职责,认真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我对自己在2015年全年的工作,分政治思想、工作态度、业务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三个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和思想觉悟,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理论方针政策,特别是公安机关推出的各项规定和会议精神;时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态度方面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勤奋上进,服从组织安排,不讲客观条件、不消极怠工,有问题能及时与领导勾通。团结同志,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了能够完成好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在公安机关各项安保任务、攻坚战役、专项行动期间,与公安民警一道,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

三、业务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方面

工作了二年,经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较之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自己在本岗位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在文秘工作方面,我工作细致,认真负责,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向领导和同志请教,虚心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对每件上传下达、内外协调的工作内容都做到及时无误,较好的地完成了此项工作。在110警情工作方面,我能够按时上报《立案登记表》,每天查看辖区发生的110警情,做好警情统计和通报工作,督促各接处警单位按时按要求反馈警情;做好每周警情分析工作,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总结和分析辖区警情数量及特点,为领导决策和防范打击提供参考和依据。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学习,虽然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总结出一定的不足:一是工作作风有时急躁,工作方法有待改进。二是工作思路不对。对工作的最优流程认识不够,逻辑能力欠缺,结构性思维缺乏。三是处理一些工作关系时还不能得心应手。回顾今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取得的。

在这年终岁尾之季,我仅向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在这一年里对我的关怀和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正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也衷心希望领导和同志们继续给予关心和帮助。

年终个人总结与明年规划范文三不知不觉间,来到___公司已经有__年时间了,在项目开发的工作中,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获得了很多经验教训,感谢领导给了我成长的空间、勇气和信心。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回顾过去的一年,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总结

在从来到公司到现在的时间里,先后参与了临沧市烟草公司收储填报系统、曲靖市烟草公司代收代储信息管理系统和现在正在参与的储备项目:云南省烟叶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二、在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对业务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多次出现因为业务的原因,而返工的

情况,但是通过这半年多的了解和学习,对相关的流程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

2、在开发中,用到很多新的技术,由于开发时间紧促,发现的问题不能马上解决,但

是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遇到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3、在工作初期,对工作认识不够,缺乏全局观念,对烟草行业缺少了解和分析,对工

作定位认识不足。从而对工作的最优流程认识不够,逻辑能力欠缺,结构性思维缺乏。不过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从而加强对工作的认知能力从而做出工作的最优流程。

三、工作心得

1、在这半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参与了许多集体完成的工作,和同事的相处非常紧密和睦,在这个过程中我强化了最珍贵也是最重要的团队意识。

在信任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思想统一,行动一致,这样的团队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上半年工作中,很多工作是一起完成的,在这个工程中,大家互相提醒和补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有的工作中沟通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把信息处理的及时、有效和清晰。

2、工作的每一步都要精准细致,力求精细化,在这种心态的指导下,我在平时工作中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能够积极自信的行动起来是这半年我在心态方面最大的进步。 现在的我经常冷静的分析自己,认清自己的位置,问问自己付出了多少;时刻记得工作内容要精细化精确化,个人得失要模糊计算;遇到风险要及时规避,出了问题要勇于担当。

3、在半年的工作中,经过实际的教训,深刻理解了工程上每次变更、每次时间的滞延都是对公司很大的伤害,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开发之前,一定要对业务流程很了解,在开发之前,多辛苦一下,减少因为自己对业务的不熟悉或者甲方对工作的流程不能很好的表达的原因,而重新返工的痛苦。

在半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技术上和业务上的知识,也强化了工程的质量、成本、进度意识;与身边同事的合作更加的默契,都是我的师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也非常庆幸在刚上路的时候能有他们在身边。我一定会和他们凝聚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做出更好的成绩。

四、工作教训

经过半年年的工作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离一个职业化的人才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作技能、工作习惯和工作思维的不成熟,也是我以后要在工作中不断磨练和提高自己的地方。仔细总结一下,自己在半年的工作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做得不够好:

1.工作的条理性不够清晰,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在开发时间很仓促的情况下,事情多了,就一定要有详实而主次分明的计划,哪些需要立即完成,哪些可以缓缓加班完成,今年在计划上自己进步很大,但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2.对流程不够熟悉;

在半年工作中,发现因为流程的问题而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况有点多,包括错误与缺漏还有当时设计考虑不到位的地方,对于这块的控制力度显然不够。平时总是在开发,但说到底对业务很熟悉才是项目很好完成的前提

3.工作不够精细化;

平时的工作距离精细化工作缺少一个随时反省随时更新修改的过程,虽然工作也经常回头看、做总结,但缺少规律性,比如功能修改等随时有更新的内容就可能导致其他的地方出现错误。以后个人工作中要专门留一个时间去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实现精细化。

4.工作方式不够灵活;

在开发的过程中,周围能能利用资源的就要充分利用,该让其他部门或者人员支持的就要求支持,不要把事情捂在自己手上,一是影响进度,二是不能保证质量。做事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划清界限,哪些是本职工作,哪些是提供的帮助,哪些是自己必须要做的,都要想清楚。怎么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怎么和本部门人员进行沟通,怎么和客户沟通,怎么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又不会多做职责外事情,以后是需要重点沟通学习的地方。

5.缺乏工作经验,尤其是现场经验;

今年的现场经验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整个项目开始分析到开发有了认识,但在一些细节上还缺乏认知,具体的做法还缺乏了解,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力度。

6.缺少平时工作的知识总结;

这半年在工作总结上有了进步,但仍不够,如果每天、每周、每月都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自己工作的是与非、得与失,会更快的成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此项也作为重点来提高自己。

7.做事不够果断,拘泥细节,有拖沓现象;

拖沓现象是我很大的一个缺点,凡事总要拖到后面,如果工作更积极主动一些,更雷厉风行一些,会避免工作上的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其实有时候,不一定要把工作做到细才是最好的。进度、质量、成本综合考虑,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随时修正。事事做细往往会把自己拘泥于细枝末节中,学会不完美也是工作中的一个进步,也是对精细化工作的一个要求。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时时刻刻注意修正自己不足的地方,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成长为一名公司优秀的职业化人才。

五、工作计划

明年,公司要开拓新的烟草公司软件使用领域,工作压力会比较大,要吃苦耐劳,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执行力,尽快的成长和进步。 其中,以下几点是我下年重点要提高的地方:

1、要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做事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

2、工作要注重实效、注重结果,一切工作围绕着目标的完成;

3、要提高大局观,是否能让其他人的工作更顺畅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

4、把握一切机会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平时知识总结工作;

5、精细化工作方式的思考和实践。

其实作为一个新员工,所有的地方都是需要学习的,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沟通,向每一个员工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工作习惯,丰富的专业技能,配合着实际工作不断的进步,不论在什么环境下,我都相信这两点: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二是天道酬勤。 在参加工作的这半年中,有时候深刻的体会到,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进去,技术工作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程度,毕竟技术工作太繁杂,项目多而人手少,但多付出一些,工作就会优化一些,这就需要认认真真沉下心去做事情,就是公司所提倡的企业精神:职业做事,诚信待人。

年终个人总结与明年规划

上一篇:物业企业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科室宣传文化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