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23 06:34:43

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初步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税收征管法》等税收程序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税务执法、法制监督和法律救济的制度体系。以法律的手段推进分税制的改革,构建了中央税法体系和地方税法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保持税收高速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型的经济及法律关系不断涌现,税收法制化暴露出一些问题。

1.税收法律体系本身存在明显缺陷。(1)税收法律体系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许多重要的税收法律,如税收基本法等还未制定出台。(2)税收法律形式繁杂。除了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外,还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地方政府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有完整的某个税种的税收法律法规,还有大量的补充规定、修订条款的通知。(3)税收法律整体效力不高。税收立法权过多依赖行政执法部门,使得行政机关由“法律执和行”过多地转向“法律制定”,出现了税收立法行政化的趋势,影响了税法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约束程度。(4)税收法律内容上存在矛盾。依纳税主体身份的不同有不同的税收立法,如同为使用车船等,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适用不同税收条例;同为所得征税,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条例,外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习斯砰得税法。(5)实体法中内容滞后瘫单种设置不合理户(6)税法公布方式不够统一。

2.税法与相关法律关系存在明显脱节。(l)税法与宪法之间存在空档。宪法第五十六条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规定,而对税收的开、征、停、减、免以及公平税负等却未予规定,只是税收征管法弥补了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的规定缺陷,而对于公平税负、不实行区别对待,宪法和税法都没有作出规定。(2)税法与行政法之间存在差异。例如,现行税务行政处罚,有的是在没有税收立法权的机关下发的规范性文件中设定的,有的是在不享有税收立法权的地方人大或政府的地方生法规、规章中设定的,与《行政处罚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不一致。(3)税法与民事诉讼法不协调。税收诉讼可依照行政诉讼法来进行,而绝大多数税收诉讼都涉及税收债务问题,其实质是要确定税收债务的是否存在。由于税法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关于“税收诉讼尚未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总之,由于现行税法与我国的法律体系之间存在着上述不协调,导致税法实际上长期游离于整个法律之外,既破坏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协调性和完整性,又影响到了税法本身的存在和发展,进而导致税收执法上存在种种问题。

3.税收依法行政上存在明显困扰。(1)过于集中的分税制体系和过于统一的税收征管模式影响了税收行政执法效率。有的地方政府为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力和推进企业改制,越权制定超出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的为保财政支出,对税收任务层层加码;有的以改善环境为由,对重点企业挂牌保护,甚至袒护等。同样,不论经济结构和税源结构、税收征管水平与公民纳税意识的差别,片面追求征管模式的统一,往往导致税源管理失控,征管质量不高,降低了税收行政执法效率。(2)税收执法要求不恰当影响了税收行政执法的公平。譬如,收入任务情况好时执法偏松,收入任务情况不好时,执法偏严。(3)税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平衡影响了税收行政执法的水平(4)执法手段的落后影响了税收行政执法的质量。

案件取证工作要求行动迅速,以快制胜。但税务机关往往由于手段落后而力不从心,涉税案件一般需要一定的税收专业知识,公安人员往往难以胜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效果(2)税务行政诉讼不适应专业化管理的要求。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税务法庭,税务行政诉讼案件,审理专业性强,它要求审判人员不仅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还必须熟悉各种税法。没有专门的税务法庭,则很难保证审判的公正、准确。同时,懂得税收法律制度的律师也是寥寥无几,致使税收司法结果的公平和公正性容易受到怀疑,难以从外部得到确认(3)税务案件的判决不适应WTO透明度规则的要求。由于司法制度还不健全,司法审判结果往往是不及时公开甚至不公开,税务案件也是一样,这与扩TO透明度原则要求审判结果必须公开相去甚远。

二止金善我国脱收法制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4.税收司法运行机制存在明显不足。(1)涉税案件调查取证不适应高效执法的要求。涉税犯罪为进一步树立税法的权威性、统一性,增强全民的税收法制观念,使税收工作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支撑,从而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针对我国税收法制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制化建设。

1.自始至终强化税法基本原则。按照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税的要求,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强化我国税收法制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推进税收法制化建设。

(1)税收法定原则。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税收的基本要素、基本程序及其保障形式,有效制约或严禁擅自开征、停征、缓征、不征和超越权限减税免税的行为。(2)税收公平原则。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情况相同的给予同等的税收待遇,在税收负担上实行合理分配,禁止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不合理差别(3)民主商议原则。实行税收立法程序民主化,凡国家或政府拟对社会公民征税,应事先将法案交给社会公民讨论,或通过人民代表行使其权利,对拟定的纳税义务进行表决。(4)实质征税原则。按照法律归属说,如果真实的纳税主体可以明晰,无论名义上的纳税人为谁,均应以该真实的纳税主体为纳税人。如果税收客体已经存在,则无论该税收主体的存在是否合法,均应对其收税。(5)法规规章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坚决制止违反税法出台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6)法律不溯既往原则。任何一部税收法律,应只对税法公布实施的事项发生的效力,而不追溯税法公布实施以前发生的事项。此外,还要强化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税收救济原则优于实体原则,税收行政处罚不以故意为要件原则《即不论纳税人违法行为故意与否都应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2.构建中国特色的枕收立法框架。借鉴发达国家的税收立法经验,实行由政府行政分权向人大法治分权转变,建立以税收基本法为主导、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并驾齐驱的“三位一体”的税收立法框架,其中税收基本法起统领、指导、管理和制约的作用,税收实体法规定权利与义务,税收程序法规范税收征纳行为。具体措施应是:(1)修订完善《宪法》中关于税收的规定。将税权划分的重大原则规定写进《宪法》中,而具体原则规定则由《税收基本法》完成。(2)制定《税收基本法》。税收基本法的框架大体应包括总则、税收立法程序、管理体制、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务组织机构和人员、税务执法、税务司法、税务违法处罚、税务争议的处理、税务中介机构等部分。(3)提高税收实体法的立法层次。各个单行税种应由以法规规范转变为以法律规范为主,对一些重要的税种,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可行的,将条例或暂行条例提升为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以增强其法律刚性;对那些比较成熟或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的税收政策,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公布施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以行政规章尤其是以内部规范性文件形式公布税收政策。(4)完善税收程序法。除新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细则外,还应制定《税务法》、《纳税人权利保护法》等法律。(5)建立健全税法公开化机制,完善税法的公布、宣传制度,增加税法的透明度。

3.健全符合时展的税法体系。我国现有税种24个,其中工商税种20个。国家税收收入的主体《近8创呛)是流转税,与主要的世贸成员国不相一致。有必要通过设立新税种,调整老税种,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l)开征社会保障税。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取代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2)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统一所得税税率,减轻内资企业的税负,逐步取消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3)完善个人所得税和开征遗产税。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项课征制,逐步扩大征收范围,合理确定税基,适当调整税率,适当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特别要针对高收入人群的出现和个人收入的悬殊加大的情况,适时出台开征遗产税。(4)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将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固定资产投资的进项税完全抵扣,消除重复征税,鼓励企业投资。(5)建立生态税收制度。首先统一资源税,并把水资源费纳入税收之列。其次开征环境污染税。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加强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6)加快地方税制改革进程。适当增加共享税税种,增加省级地方税收调控权,赋予省级人大和政府一定的地方税立法权和地方税收的减免权力,使地方责权利相统一。

4.完善双向维权的税收执法体系。按照’‘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依法治税要求,以严格的法律制度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维护国家税收的权威与利益。(1)消除任务治税的惯性,依法征收、依法处罚。相应地,改革财政预算体制,将先定预算收入再下指标给税务机关,变为税源预测分析的指导。(2)严格执行行政处罚程序法,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尤其是听证程序,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税务行政处罚是税务机关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如其适用税法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税务机关将承担责任。(3)严格执行司法移送制度。对触犯《刑法》的税务违法案件,应立案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与此同时,加强税务行政救济,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1)进一步完善税务救济制度。(2)依法开展税务行政救济工作“3)鼓励纳税人进行税务行政救济。应广泛宣传税务行政复议、诉讼和赔偿制度,消除纳税人的疑虑,解决税人不愿或不敢与税务机关较真的问题,正确对待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不服依法申请复议、提讼和请求赔偿的权利,自觉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

5.构筑内外结合的监督保障体系。健全与完善税收监督法律和税收保障体系,以保证税务部门正确执法和纳税人认真履行纳税义务。(1)健全税务执法监察制度。对税务行政执法行为必须进行日常的、专门的监督检查,监督税务执法行为的各个过程、各项内容,并与有关的法律和规定相对照,检验其合法性。要把执法监督贯穿到税收征管全过程,使之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科学的操作规程和制约机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保护税务人员的执法积极性。对税务执法人员因“不可抗拒力”造成的错误,要区分情况给予妥善处理,以保护其依法治税的积极性o(3)增强税务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力量。(刑法》将税务违法案件的立案侦查权划归公安机关,但由于公安机关税侦人员不熟悉复杂的税法,一定程度影响了税务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办。解决方案可以是:一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由政府、国地税、公安等方面按比例出资,对公安机关的税侦人员进行税收知识和税收法律的学习培训。二是抽调一批符合需要的税务人员到公安机关专门从事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工作。三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建税务警察,归属税务机关直接指挥,专门负责税务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工作。(4)在发达地区设立税务法院。

法制建设篇2

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因此法治建设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的档案法治建设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执法程序上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比较典型的是档案法规内容的缺失,如随着社会人口流动加剧,人事档案的转移和保管也会发生频繁的变更,但是法治建设显然不能对其各项流程进行有效的保障,导致目前“弃档”现象非常严重。此外,社会多元化发展催生了很多的新生档案机构,档案法规对其显示出较小的约束能力。再有就是相关法规的匮乏使执法部门在处理不和谐的档案活动时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档案管理执法不严现象的蔓延。

二、完善我国档案法制建设的改进措施

1.增强社会档案法制建设意识。一直以来,档案管理和法制建设都被认为是凌驾于普通大众生活之上的活动,因此档案管理质量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制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应将档案法制思想普及到民众中作为完善法制体系的基础。在具体实施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加强宣传,通过调动多方面的资源,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媒介将档案法制建设的意义灌输到社会大众特别是档案管理专业人群中;其次要积极树立科学的档案价值观,对于档案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都要予以重新的定位,让人们关注到档案法制建设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最后要积极引导档案法制建设学术研究,鼓励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市场化。

2.健全档案法律法规体系。要从两个方面抓起,即国家档案法律和地方档案法规。国家档案法律具有统领地位,能够指导地方法规的建设和实施。要以《档案法》为中心,对现今我国档案管理出现的实际问题和突出现象进行解析,并参考国外先进档案法制建设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并能够指导我国档案管理长期发展的法律体系。地方法规要能够突出地方特色,对国家法律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延伸。两者相互配合能够极大地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3.规范执法程序和监督网络。严格的监督和执法体系是档案法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后续保障,档案执法受到国家法律权利的保护,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工作,但是现今执法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法律的真实效力大打折扣。基于此,必须对执法程度进行标准化操作,并通过多元化的执法手段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如可以采用行政裁决、行政处罚、强制执行、行政诉讼等方式拓宽档案执法的渠道。此外,加强社会监督、机构内部控制等都有利于档案法制体系的良性运行。

依法管档既是我国档案管理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发展环境日益复杂的新时期,必须注重法律在档案管理中的有效性,加强法制建设与我国社会实际的紧密联系,使档案管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

法制建设篇3

研究法制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关键不在于研究法制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联系的有无、多少或深广,而在于在实践中找到法制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部,找到法制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通过完善法制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

全面把握法制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部,必须充分认识法制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作用。法制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保障发展。生产发展需要加强法治,以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农村市场秩序有序,保障农民得到公平的待遇,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等,从而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规范运行。依法规范村庄规划建设,保证农村生态、美观、效能;依法规范生产过程,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规范农资市场、农贸市场经营行为,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等等。三是引导方向。通过依法建立乡规民约,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习俗;通过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引导农村生产经营秩序的有序发展,等等。四是提高素质。必须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农民依法生产经营,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是法治工作的重要职责和功能所在。五是保护权益。六是维持稳定。

全面把握法制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部,必须致力于农村法治的完善与创新。我们必须依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致力于农村法制建设的完善与创新。要树立新型的法治理念,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普法教育。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一是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二要完善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的立法,三是完善农民权益保护的立法,四是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法律制度,五是完善农民法律援助的立法,六是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要加大“三农”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强化乡镇司法所和农村法律服务机构建设。要强化农村执法的监督,充分发挥乡镇人大对基层政府的监督权,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发挥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上级政府工作部门对下级政府工作部门的监督。特别要加强宣传舆论部门的监督,制订重大案件曝光制度,增强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确保农村法治的推进,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严格实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法制建设篇4

一、适用范围

本规划纲要实施时间2011年至2015年。适用于市建委立法调研、立法项目申报、立法起草及论证等立法活动。

二、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立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法治"建设为总目标,准确地把握市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发展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城乡建设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立足于促进城乡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变,立足于推动建委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城乡建设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最广大人民权益为我们地方立法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充分用好、用足地方立法资源,为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十二五"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市城乡建设法律制度框架体系进一步完善,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

完成4个地方性法规、9个政府规章立法调研课题,制订若干个一般规范性文件(包括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市政府批转、市建委名义印发三种形式)。

力争施行3-5个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新制订和修订)。

(二)质量目标

提交的立法项目建议报告,达到"立法必要性、内容合法性、立法可行性、设定行政许可论证和立法效果预期"等指标要求。

草案文本结构严谨、缜密,"章、节、条、款、项"顺序正确,语言通顺,简洁明确,无歧义,逻辑性强。内容富有地方特色、具有立法创新条款。

四、基本思路

推进"十二五"立法工作必须树立两个新的立法理念,注重四个"着眼于",把握三个关系。

1、树立"适度超前"的立法理念。立法工作应当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适度超前。正确理解"不抵触"原则,突破原有的一些机制和规则,一方面必须及时把改革中的成功经验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改革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另一方面必须注意为深化改革留下空间。

树立"地方特色"的立法理念。立法工作应当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为视角,分析新形势下规范城乡建设统筹发展的立法需求,瞄准问题深入研究,创新制度设计,在合法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突出地方立法特色。

2、注重四个"着眼于"。无论是提出立法题目,还是在立法调研、文本起草过程中,都应当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于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需要,着眼于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社会综合服务管理能力提升需要,着眼于城乡建设领域涉及民生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新热点、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继续扩展立法征求意见的广度和深度。

3、把握三个关系。正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把握"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加速发展与立法中的法制统一性合法性"的关系,正确把握"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与市建委职能拓展"的关系。

正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政府职能定位"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视角,探求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发展的规律,立足于转变市建委政府职能,在观念上要从官本位转为民本位,政府本位转为社会本位,管好政府该管的事,不要越位不要缺位。立法重点放在建筑、勘察设计和房地产市场公平、公开竞争秩序监管方面的法律制度创新上,放在工程勘察设计、村镇建设、河道综合保护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及解决停车难等涉及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方面的法律制度创新上。

正确把握"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加速发展与立法中的法制统一性合法性"的关系,就是在立法工作中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积极探索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上位法没有规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资源,积极实践立法自主创新,敢于改变习惯思维,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坚持科学发展立法,顺应时代变迁和形势变化的要求,更多地为推进市城乡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

正确把握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与市建委职能拓展的关系,就是要求我们各业务处要审时度势,善于总结、善于归纳、善于提炼日常工作中普遍得到认可的经验与做法,并根据城乡区域统筹建设发展实际需要,及时通过立法的方式调整、拓展市建委职能,促进建委职能与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和谐。同时,在具体制度的安排设计上,充分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

五、"十二五"工作任务

党中央早在"十五大"就提出"一切行政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的要求,依法行政,首先必须有法可依,因此,主张各个业务处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单位应当有作为执法主体(或受委托执法主体)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1-2件,在2000年以前已有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的,应当按需要予以修订或废止。

开展以下立法项目课题调研,成熟一批,储备一批,立法数量服从质量,根据立法草案文本的成熟度,分年度、有计划地向市政府和市人大申报立法项目建议书。

分类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名称(暂定)时间职能处室、部门

地方性法规1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2011-12科教处

2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建设内容)(管理内容由城管办制订)2011工程处

河道建设中心

3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11设计处

4市建筑市场管理若干规定2011-12市场处

建管站

5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条例2013-14办公室

档案馆

地方政府规章1市地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2011-12工程处

质量监督总站

2市停车场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建设内容)(管理内容由公安部门制订)2011设计处

3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修订2011市场处

招标办、造价办

4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修订2012-13工程处

质量监督总站

5市工程建设监理管理规定修订2012-13工程处、市场处、质量监督总站

6市村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标准(规定)2011-12村镇处

7市建设科技项目推广应用管理办法2013-14科教处

8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2014-15村镇处、工程处、设计处、市场处

9市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修订2014-15工程处

材料采购中心

一般规范性文件

1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批管理办法2011设计处

2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管理工作的意见2011房开处

3市有形建筑市场管理办法2011市场处

交易中心

4市商品住宅用地配建保障性住房实施意见2011房开处

拆迁安置中心

5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2011市场处

造价投资办

6市建设工程招标机构监督管理实施细则2011市场处

招标办

7市建筑运行耗能管理办法科教处

8市拆迁安置房项目配建公共租赁住房实施意见(试行)房开处

拆迁安置中心

9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科教处

10市建设工程勘察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设计处

11市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备案管理办法市场处

造价投资办

12市区非住宅商品房项目开发管理的若干规定房开处

13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房开处

六、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

完成下列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

1、《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2、《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3、《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

4、《市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

5、《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修订。

完成下列一般规范性文件草案:

1、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批管理办法

2、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管理工作的意见

3、市商品住宅用地配建保障性住房实施意见

4、市有形建筑市场管理办法

七、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要进一步重视立法工作,立法调研工作由分管法制的副主任总牵头。每个立法项目分别建立立法调研小组,成员由委相关业务处及相关直属单位和委法规处组成,落实调研人员,分管相关业务的副主任为组长。可邀请市人大、法制办相关人员参与立法调研课题,让市人大、市法制办提前对我们的立法项目进行指导。

2、强化素质。做好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关键是人才。立法人员知识面不在于精深,而在于博广,既要具备法律知识,又要掌握各行业行政管理知识。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立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立法技能和文字表达能力。

3、保障经费。每年按本规划纲要提出立法调研课题,列入本机关课题调研计划,安排调研经费。

法制建设篇5

(一)农村执法难度较大甚至存在一些非法执法

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的基层干部素质较为低下,一味的追求结果,而不在乎执法程序,漠视农民利益,甚至践踏农民的合法权益。以权代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在广大农村干部的执法过程中时有发生,以执法之名,以违法的手段和形式谋取非法的利益,这也是农村法制建设的一大障碍。且村干部办事的随意性大,村务管理制度的操作性不强,内容约束农民群众的多,而约束干部的少,不尊重农民的民利,甚至剥夺农民的民利。法律在农村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导致法律的形同虚设,难以执行。另外,我国农村幅地广阔,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涉及面广,这也给农村的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农村的情况也较为特殊,农村的许多问题都有很强的地域性、季节性、易发性、诉讼标的小等特点,而法律的服务机构相对还不健全,对于广大农村的纠纷并不能及时很好的解决,从而影响了法律的贯彻力度。广大的农村都存在很强的宗族观念,这甚至影响到法律的执行。长期以来,农村大部分都是宗族政治与乡村政治合一,是宗法性的社会,而我国长期以来就有宗族即是国家法律权利的习惯,有时候甚至政治身份都有赖于宗法身份,国家也只是从理论层面上运用乡村的习俗制度进行统一管理。宗族文化对当地的社会关系有亲和的作用,对个体的成长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维系乡村和谐,解决一些家庭纠纷方面(如分家、赡养老人)都起着法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因而,对于宗族国家应当努力的消除其政治上的影响,转而为农村的建设做贡献,让宗族在农村的发展建设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尽量弱化其消极的方面。

(二)法制宣传不够,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旧立新,各级党委及政府一直不懈的进行着新中国的法制宣传,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仍然不强,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法律意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仍相去甚远。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重视不够,不能很好的处理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往往是忽视了法制建设而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法制宣传时只是简单的散发一些法律宣传资料、读物等,而不是采取一些能让广大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其宣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而且广大的农村地区法制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宣传栏内容单一、版面单调,不能根据村民的需求及时的更新,其效果必然是不能让人满意。再者,作为法制宣传的另一个重要力量则是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干部不懂法、不认真学法,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层面上。广大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低下,从而又影响了农村普法工作的进行,基层干部的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无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使广大农民群众产生了权大于法的错觉,认为学法无用,从而更加的降低了广大农民群众学法的积极性,降低了普法的实际效果。

二、新农村法制建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经有着漫长的礼法人治历史,是一个缺少法治传统的国家,农村尤为如此。所以要加强农村的法律制度建设必须多管齐下,全方位、多角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村法制建设的实质性、可行性措施。

(一)加快和完善农村的法制建设,建立完备的涉农法律法规体系

要提高法制化程度就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要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就要求我们国家的立法机关大力加强涉农立法工作的力度,尽快的填补农村工作中的法律空白地带。再者,立法工作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农村改革发展的现状为现实依据,制定既能适应农村发展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能符合中国农村的传统礼俗观念,容易为广大的农民接受的涉农法律法规。让法律能够切实可行,及时了解农村的情况,了解农民的需求,以及农村发展的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解释性条文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使之有实际的操作性,而不是形式上的一纸空文。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执法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执法体系,是改进农村执法现状和提高执法效率的必需途径。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是完善这一体系的基础任务,要让农村执法人员认识到他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漠视人民群众的合法要求,甚至随意践踏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执法、司法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方面的作用。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司法和法律服务不健全,专业人员少,不能及时的了解、处理人民的纠纷,这必定会影响农村执法的效果和农民法制意识的提高。因而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司法机构,要逐步完善农村的法庭欠缺和很少的现状,以便广大农民群众能方便及时地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的纠纷,做到切实的适应农村的发展需要。

(三)切实强化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农村的法制观念

在农村客观现实条件下,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应该采取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管齐下的教育方式,让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带头学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也必须让广大的农民主动的去学法。这就必须切实的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文化修养,加强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力度,从根本上提升其素养。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较为落后,而且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素质低下的原因。所以,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大力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办学方式的灵活化,培训效果的实用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来促进农村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素质,从而更好的推进农村的法制建设。

(四)加强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

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切实推进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化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破解传统乡村文化习俗影响的前提条件,使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充分的发挥民主建设对法制建设的积极作用。对于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首先应注重对广大基层干部要求的明确,让广大基层干部切实的知道明确基层民主为什么要抓,抓什么,怎么去抓。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广大的干部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而应建立起规范的制度来保障村级民主政治实践活动的进行。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应该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领导与指导,且工作中要注意尊重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努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严格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环节中努力努力培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学法、懂法、用法的主动性,增强其法律意识。从而能知道自己享有的合法权益和应履行的义务,敢于用法律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应予以重视的工作农村法制建设的关键也就是必须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养,整个社会的法治才会到来,依法治国才会有可能。

(五)努力破除对法律建设阻碍作用的农村不良礼俗,确立法律的地位

我国的农村长期以来都受封建的各种礼俗观念、宗族观念的影响,法律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因而要努力破除农村宗族观念对农村法制建设的阻碍,宗族在我国农村发展源远流长,对农村的影响深远,宗族的势力往往影响法制工作的推进,影响农村的法制建设。因而应该加强法律的推广普及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确实确立起以法律为准绳的意识,确实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让广大农民群众懂得、敢于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推进农村的法制建设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我们必须立足农村的改革实践,借鉴吸收国外的法制建设优秀成果,积极的推进农村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的力量推动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法制建设篇6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是法律所规范的制度,包括立法制度、司法制度、执法制度,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制度的表现形态———法律,法律制度是由法律规范所构成的。[2]体育法制,即体育法律制度,是法制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确立体育活动的法律和制度。体育法制,既指静态意义上的体育法律,也指动态意义上的体育法律,即体育立法、体育执法、体育司法、体育守法和对体育法律实施的监督等各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还指体育活动中依法办事的原则。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是一个成熟健全的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国家民主法治建设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开发,国家的法制建设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也加快体育法制建设进程的脚步。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可见,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要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坚持和实行依法治体。这就要求国家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法制体系,将体育工作全面纳入执法的轨道。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法制的建设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体育法制的建设能促进国家法制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变革。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现我们的竞技体育水平,而是要借着体育这个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完善体育法制在发展体育中的重要作用,已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识。体育法制建设不但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有力保障。如果没有健全的体育法制作为保障,如果不对我国体育法制建设中的滞后状况进行改变,那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和影响,落后的体育法制将会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建立完善的体育法制法规,让体育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与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相符合,建立体育纠纷解决的良好机制,规范体育参与者的行为,制裁体育违法者,为解决体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突出问题,提供重要依据,对保障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体育强国的建设意义重大。

2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回顾

回顾人类发展史可知,因为国家的产生,阶级社会的出现,统治阶级为了适应本阶级利益不断对体育活动进行干预和调整,从而逐渐形成了某些系统化、规范化的准则,这就产生了体育立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主席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号召。在当时,体育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强人民体质是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目标。后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开始重视竞技体育,体育运动的作用不再单是增强体质,而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到了1966年之后,十年的使体育法制建设处于停滞阶段。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要求把立法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体育法制的制定与修改工作开始开展。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颁布了大量的体育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1995年,《体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发展道路,彻底结束了我国体育战线无法可依的历史,加快了配套体育立法的步伐,增强了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能力,促进了体育的发展,对推进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体育法规体系框架正在逐步形成。[3]《体育法》的颁布还掀开了体育发展的新篇章,使得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有法可依,依法治体”的新阶段。[4]从2000年起,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就处于适应客观形势需要而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快速发展时期。“全球化”问题的出现,促使体育法规的国际化,也促使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向国际化接轨。如申奥成功的7年,是我国高层次体育立法较为集中的时期,200部地方性体育法规、部门体育规章和地方政府体育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在此期间相继出台。而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中“假球”、“黑哨”等腐败现象的出现,也让国家据此制定相应法规,法规中规定:对于执法比赛裁判受贿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以追究其刑事责任。[5]可见,体育法制建设的改革方向是把那些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的高度密集、全封闭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适时的修改,并且“把修改原有法律与制定新的法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目的就是进一步充实完善有关体育法规,使其能适应时展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体育法》实施十多年来,国家体育总局除了进行体育规章的建设,还积极做好体育法配套立法工作。既及时清理现行体育法规与社会法制不相适应之处,又不断完善与国际通行规则相协调的体育法规体系,以促进我国体育法规与国际法规的融合,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更快更有效地向前发展。

3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法制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工作跟以前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建设滞后的状况并未彻底改变。法制意识薄弱,对体育法规的漠视,会导致人们公平信仰的丧失和对体育法制制度的质疑。法制工作的前提是立法,而要将体育法规落到实处,执法是关键。如果有法不依,法律、法规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以下就体育法制建设中普法、立法、执法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3.1普法力度有待加强

虽然人们的法治意识在不断提高,《体育法》颁布也将近20年了,但不少人对体育法制建设的发展缺乏相应的了解。有调查显示,群众对体育法律法规中赋予自己的权利、义务缺乏了解,他们了解体育法律法规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由于缺乏维权意识,他们不懂运用各项体育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谈不上对管理者们的执法、守法状况进行监督。无论是作为普通的百姓还是体育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在遇到问题时,更多的是倾向用法律之外的方法来加以解决,用法、护法,打官司只是最终使用的、迫不得已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备用手段,而不是首选。在体育行业里,如果出现了违法行为,不少人想到的是找人脉疏通关系,用非正常手段去摆平。而这些非正常手段,往往会触犯到道德及法律的规范。体育法制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全体体育工作者的法制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体育法制观念。如他们对加强体育法制建设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清,对法制建设的目标和性质了解不够,就会习惯于按长官意志办事,不依法行政,那些类似侵占体育场地设施的现象的违法事件就会时有发生。因此,有效惩治体育违法的手段和方法就有必要规范与加强,不能让体育事业因缺乏规章制度的保障而影响了发展。而体育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体育法制普法力度的基础,所以普法的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完善。

3.2立法滞后状况有待改善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存在于社会发展中,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与其他社会事业相比,跟体育事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少,覆盖面较窄。现今,体育的立法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比,与中国体育的发展相比,还是显得滞后了,之间所存在在差距,仍需要不断努力才能缩小。体育实践中发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如1992年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龚建平因背负37万元的而领刑10年,而案中对裁判员及裁判员收受贿赂的定性问题,以及像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是按过错责任还是按无过错责任进行处理……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问题进行公平合理的解决指引。如在《体育法》中对侵占体育场地作出禁止性规定,但对违法禁止性规定的行为要负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却没明确规定,也没有明确的执法主体,这就导致了体育场地被侵占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若然体育立法跟不上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就不能很好地维持发展的秩序,不利于制裁体育违法者,就会阻碍体育事业的发展。由当前层出不穷的体育事件可见,如何量刑,以什么法量刑?才能更好地防止犯罪,是体育立法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竞赛管理、体育经营与市场管理、解决体育纠纷等方面的立法仍有待完善,配套立法亟待加强。

3.3执法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体育行政执法的机制和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体育行政部门的执法能力普遍薄弱和执法主体不清是我国体育法制建设中凸显的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指法律的制定,“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则是指法律的实施,属于执法的范畴。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体育法制在普法方面,在立法方面存在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体育法律法规的执行。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又无查处的相关制度,所以,违反《体育法》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一些跟体育经费、体育场地建设等有关问题时,甚至出现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行为。而这些违法现象的存在,又从侧面说明执法机制有待完善。而对于日渐增多的体育纠纷,就现实的体制性制约和法治化程度,是无法使有关权利得到公正的伸张和救济的。如很多地方的行政管理部门并没有按照体育法中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人”的规定执行,结果也没受到什么处理。如果制定出来的体育法规不能依法实施,只做摆设,就如同一纸空文。加上尚未形成有效的体育执法监督机制,在不少环节存在“弱监”和“虚监”的现状。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忽视决策监督,使得体育法制建设中执法不严,执行力度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将严重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

4加强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对策探讨

4.1提高普法力度,增强体育法制意识

我国体育法制建设不能只重视法律条文的制定,还要把法律精神与文化对法制建设的影响与制约也要考虑在内。因为,人的价值观是由一定的理念来支配,只有提高大众的体育法制意识,才可能理解法律在对公民权利保障中的重要作用于意义。因此,各级政府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在全体公民中广泛开展体育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特别要在体育工作者、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中加大体育法的宣传力度,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体育队伍的法律素质。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如比赛、表演等等形式宣传体育法,以各种方式和渠道拓展体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普法的力度,使体育法制知识深入人心,为体育法制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发展土壤。法制活动是靠人来实施的活动,体育法制的宣传工作跟体育法制队伍的素质密切相关,这一队伍的建设对体育法制工作的开展举足轻重。所以,各地方的体育行政部门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了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按照国家在公民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决定要求和国家体委的部署,设立或指定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普法工作。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各单位目标责任制,把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作为体育干部的必备素质。要做好普法的考核验收工作,使体育法制宣传普及工作不流于形式。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探讨有效方式,使体育法律法规家喻户晓,在各行业形成学法、守法、护法、用法的良好风气。

4.2加快立法步伐,完善体育法律体系

从以下实例可以看到加快立法步伐,完善体育法律体系的必要性。1995年《体育法》出台时,框架结构已形成,基本内容都已定型。而“1994年,第一届全国职业足球甲级联赛开赛,标志着我国职业体育的诞生。随后,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也都相继进行了职业化的改革。”[6]且体育职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改革从1993年起步,到1995年才两年的时间,此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法》在制定时不可能预见到体育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各种状况,特别是在《体育法》出台的十几年后的今天,因此,体育法律的完善,体育法制的建设就显得尤其必要了。还是关于体育职业化的话题,“不可否认,我国职业体育制度建立伊始,就明显地存在政府主管部门与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目标设定错位的矛盾,即前者试图通过职业体育的制度设立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资源,并通过这些资源提高进入职业体育体系的运动项目之竞技体育水平;后者则试图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比原有资源结构所获收益的更大的增量收益,以及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的目的。”[7]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矛盾,就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作为依据了。2011年9月,“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更名为“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会”,并作为独立社团开展活动。从这可以看到相关专业人士和相关体育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中国体育若想完成“体育大国”的转变,体育法的完善不可或缺。2012年2月,全国球迷期盼两年之久的一审判决终于下达,中国足坛曾经的“名哨”陆俊、万大雪和黄俊杰的罪名均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周伟新的罪名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从庭审时公诉人的发言、庭审与宣判时间不断延后几乎长达两年可以看到各种罚则条例的模糊与矛盾,使得控辩双方在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案情时,都颇感棘手,都觉得需要一个长效、适当的机制,来防范类似的犯罪行为。由上述可见,在进行体育立法工作时,体育部门要围绕体育发展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要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中体育发展的需要,拿捏好立法的时机。既要做好体育立法的预测、规划、指导、协调,使体育立法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又要使体育立法对有普遍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点问题具有针对性;既要使立法工作能及时跟进当前的体育实践,又要及时做好有关法规的清理工作;既要要着眼于行使体育社会管理职能、服务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以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目的,又要避免借立法的机会争权夺利,以法谋私。在体育立法工作方面,要加快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其中包括有管理职能的转变,体育俱乐部方面的立法等。由于我国体育工作的重心逐步向全民健身方面转移和调整,因此要制定与全民健身计划配套的行政法规。体育立法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此外,针对目前体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制定相应的适用性、实施性的法律法规,加强与此配套的一些具体立法。如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与保护方面的立法;加快体育经营与市场管理方面的立法;抓紧体育纠纷解决方面的立法;加强运动队伍和体育竞赛管理方面的立法等。总的来说,体育立法的目的是要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和公民在发展体育事业和参与体育活动方面的基本权利、责任和义务,用法律规范去调整跟体育相关的广泛而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保证各类人群体育权利义务的实现,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4.3提高执法能力,完善体育执法监督体系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但我国的体育法律法规执法能力确实薄弱,究其原因,跟执法主体有很大关系。我国体育法律责任的执法主体多是体育社会团体,它们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执法机关,没有行政权,使它们在执法时没有法律强制力。执法主体不清导致体育不公平现象屡禁不止。看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它们能够对体育活动中的不公平现象,如控制足球比赛进行有效打击,得益于裁判、联赛和足总间相对独立的关系。像德国,每一项运动都有行业执法机关,而足协的执法机关包括有“调查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还有“体育法庭”负责判决,它们有权对所有违反足球竞赛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理,它们与国家法律机关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责。中国的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具有负责体育管理与执法职能,但“为了促进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保证其独立地位,政府体育主管部门需要改变以前那种干涉职业体育组织自的做法,确保职业体育组织在机构设置、人员产生等活动的独立性。职业体育组织只有具备了自治权,才能够最大可能的发挥管理创新的作用。”[8]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要充分发挥人大、司法机关、公民、社会等的监督作用,还可以利用媒体、网络的力量来对体育违法事件进行监督与纠正,把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形成有效的体育执法监督机制,强化执法手段,严格执法程序,还要依靠行业自律、专业人员监督、刑法和民法制约等全方位的约束相互监督,才能保障体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全面正确地实施,才能提升执法的质量。要注意的是,执法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执法的效果与质量。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采取各种方法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对于一些重难点问题,如侵占体育场地等做法,执法人员既要坚决履行法定职责,寸步不让,又要讲究策略,注重实效,不出格、不越位,避免徇私枉法。同时要善于广泛利用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来制止一些违法行为,妥善解决问题。

5结束语

法随时转,我们看到在实践中体育法规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发展必须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好体育法制的普及、立法、执法、监督工作,构建结构合理、层次衔接有序的体育法规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执法监督及法律服务体系,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向前发展。通过体育,可以提高国民的素质。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因为“人民的福祉乃是最高的法律”。

法制建设篇7

(一)制度建设有经验从国外的情况看,国际有经验。世界上最早的企业法律顾问机构,诞生于19世纪后期,即1882年美国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成立的法律部。100年后的1982年,在美国华盛顿成立了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有来自全球的7000家企业15000名会员。全球五百强企业前100强有97户是其中成员。在全世界100多万律师中,美国占有80多万,其中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的有近20万。在美国500强企业中,共有480家企业设立了总法律顾问,定位于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公司法律事务。在美国,无论企业的性质如何、规模大小,何种行业,都有自己的法律顾问,是否设立法律部门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企业法律顾问一般称为公司律师。私人律师(社会执业律师)、公司律师和政府律师在执业律师总量比例70%、15%、15%。公司律师的比例还继续上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国内的情况看,央企有样板。据国资委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在120户中央企业中,有117户建立了总法律顾问制度,占98%。在1155户中央企业重要子企业中,有1058户建立了总法律顾问制度,占92%。中央企业规章制度法律审核率平均达到97.3%,经济合同法律审核率平均达到98.1%,重要决策法律审核率平均达到99.4%。法律事务机构作为一级职能部门的企业达到99户,占83%;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全系统专职法律顾问均在1000人以上,其中,中国石化有52家子企业全部实现法律顾问持证上岗。中央企业总结了大量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经验,中石油《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法律管理体系构架》经验;国家电网《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提升集约化水平》经验;中国电信《为打造职业、专业化的法律工作团队提供制度保障》经验;中航空《严格考核机制,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经验;中航天《推动“三重一大”决策实现100%法律审核》经验,都成为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的成功典范。央企法律顾问也从传统的打官司、审合同,到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大决策的三项重点法律审核,再到全面参与改制上市、并购重组、境外业务、知识产权等领域。央企通过法律管理,使企业无形资产和竞争软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品牌价值大幅增加,实现了从权益维护,到业务保障,再到价值创造的“三步跨越”。这些成功经验为垦区国有企业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外部形势有变化从最新的中央精神上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法律顾问制度建立的提出,为垦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提供了最新的政策支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称,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决定》提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可见中央对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重视程度。从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大势上看,经济全球化也需要垦区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引用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主席符瑞德的一句话来说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法律风险日益增多。法律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制度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简单地说,放眼全球,致力于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开展业务的现代公司已经广泛地认同一种趋势——世界级的公司拥有世界级的法律部门对公司的法律风险进行管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趋势呢?答案很简单:有效的法律部门和现代企业法律治理制度能给企业带来长期价值”。

(三)垦区发展有需求一位美国法律专家说过,管理层认可法律部门的重要性,愿意聘用高级人员并发挥其所长。精明的公司管理人员能够接受并认可企业法律部的工作,并从中获益。法律风险的有效管理将预防或减少经济损失,同时提升企业的商业声誉,这不但有益于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也有益于中国总体法律环境的改善和法治的发展。黑龙江垦区也同样是这样。首先,垦区壮大过程中遇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需要法律来解决,现实呼唤法律支援和法律制度支撑。其次,垦区目前许多大型公司、企业,也出现由于重大问题没有依法处理好,涉及违法违规操作被政府管理部门公开询问的情况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公司的信誉和形象。情势紧迫要求垦区的企业和垦区能尽快进入法制轨道,减少利益和荣誉损失。再次,在垦区发展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科学民主、法制的程序和论证来进行决策,方可预防决策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

二、垦区企业法律顾问的职能设计

(一)企业法制律顾问的职能特点企业法律顾问职能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性。按照国家现有的政策规定,企业法律顾问执业上岗需要持有专业资格证书并经过注册通过。这些需要通过国家组织的专门考试和专职的管理部门审核来获得。二是专有性。企业法律顾问是企业内部设立的处理法律事务的专职人员。它不同于社会律师,只为一个企业服务。三是掌控性。企业法律顾问专门服务于本企业,熟悉企业的特点,掌握第一手情况,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企业法律顾问作为企业的一员,它更忠诚于企业,便于企业任用与管理。四是持久性。制度化的法律服务可以有助于企业长久健康发展。也便于形成企业特有的依法治理的企业文化,从而强化企业的内在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五是保密性。企业法律顾问处理企业的重大事务,能有效地进行保密。

(二)企业法律顾问职能设计企业基础运营的法制化预防、企业重大问题的法律化处理、企业发展的法律建议。简言之,企业法律顾问要承担预防、处理、咨询三个方面的主要职能。按照《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履行下列十项职责:⑴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⑵起草或者参与起草、审核企业重要规章制度;⑶管理、审核企业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⑷参与企业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投融资、担保、租赁、产权转让、招投标及改制、重组、公司上市等重大经济活动,处理有关法律事务;⑸办理企业工商登记以及商标、专利、商业秘密保护、公证、鉴证等有关法律事务,做好企业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⑹负责或者配合企业有关部门对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⑺提供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法律咨询;⑻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参加企业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和听证等活动;⑼负责选聘律师,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⑽办理企业负责人交办的其他法律事务。除了上述的职能,垦区法律顾问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承担如下职能:一是法制基础教育和国家“六五”普法。二是北大荒品牌建设和无形资产保护。三是土地承包的法制化审核与纠纷处理。四是垦区地权、林权的法律保护和维权工作。五是事项处理和重大项目的维稳评估工作。六是域外垦区的法律事务。

三、垦区企业法制顾问制度的推进途径

(一)吸取成功经验垦区要把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作为法制垦区的实现途径来重点实施。一是“走出去”学习。专门组织去国资委的成功企业学习。去省内先进企业学习。把他们的经验拿回来。二是“请进来”传授。请国内知名的法律顾问专家、检法两院的法律在职人员和成功的企业法律实战专家来垦区,指导和培训垦区的企业法律顾问人员。

(二)进行顶层设计垦区2013年9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加强农工负担监管的意见》中这样规定了“各农(牧)场要在2014年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依法规范合同管理,严格履行承包合同,杜绝合同纠纷的发生”。这是垦区法律顾问制度方面的新举措。目前,对于垦区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还应系统设计,以提高系统的操作性和效果。第一层面,垦区领导。垦区成立推进法制垦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垦区各级的最高长官担任。成立总局、管理局、农场三级领导小组领导“法制垦区”的推进工作。第二层面,常设部门。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具体推进“法制垦区”建设。此部门应由政法委担任。司法局、检法两院和其他部门配合。第三层面,实施层面。首先,在体制上设计好。垦区分两块:一是承担政府职能的总局、管理局、农场设立法制副局长、副场长,相当于总法律顾问的角色,承担综合法制工作。下面由综治办或法制科负责。二是企业职能的公司、工厂等,班子中设立总法律顾问,对企业一把手负责。部门设立法律事务部,接受总法律顾问的全面领导,负责全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其次,在制度上明确好。比方重大决策前必须要通过法律审核程序,班子中必须有懂法制的成员,企业基础性文件要经过法制审核等等。另外,配套设立企业法律顾问专业人员人才培养工程。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建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形成人才考核使用办法。

(三)形成推进责任在做好体制设计的基础上,形成垦区法制建设三年推进方案。按照体制形成、发挥职能、完善提高来设计,通过三年的时间来完成垦区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和实施工作。

(四)开展职能运行法律顾问制度的运行,要形成常态化,无论是领导层面还是实施层面,都要把部门做实,职能做实,效果做实,进行实际运作,发挥法治作用。

(五)总结相关经验全面总结推进中的问题,及时按上级要求进行纠正和规范。挖掘出运行效果好,职能作用强的“法治典型”来复制。把他们的经验移植在垦区内,形成法治垦区的全覆盖。

(六)切实提供保障垦区在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机构设置、职称地位、人员编制、人员待遇、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办公场所设施、资金经费安排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明确与保证,为更加快速地发展法制垦区提供保障。未来的国家一定是法治化更强的国家,未来的企业一定是法治化更强的企业,未来的垦区也一定能通过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来推进和提升垦区的法治化水平,成为法治化垦区,规避法律风险,提升法律素质,不断提升垦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百年垦区卓越的发展目标。

法制建设篇8

建设舒适、健康、安全、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宜居城市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一个平安稳定的生活环境、透明公正的法治环境、和谐有序的人文环境,而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可以为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提供保障,因此,要积极推进现代化宜居城市依法建设、依法治理和依法管理。

一、法治城市的基本内涵

法治城市的根本目标是城市社会的善治,城市善治以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为基本内涵。城市文明与善治需要城市法治,城市法治既是构成城市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又为城市善治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第一,法治城市使城市更加民主,市民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体,城市因此真正变成市民的城市。城市法治促使城市的政府、法院等公共机构将为市民服务作为永恒的主题,一切从市民意愿和利益出发。城市法治需要培育市民的主体意识,培育市民的权利、责任、义务和守法观念,发展市民组织,促进市民及其组织与政府的互动与合作;城市法治维护市民的参政权,保障市民依法参与城市治理,实践基层民主和参与城市立法,参与城市公共行政,甚至参与司法。

第二,法治城市使城市变得更加以人为本,倡导着各种形式的人文关怀,促进着城市和谐。城市法治贯彻平等精神,抑制和消除社会歧视,促使城市放弃“自私”立场,用开放心态与胸怀面向城市之外,如为农民工的权益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城市法治确立城市的规则之治,使城市规则更加鲜明地突出关照人的生命、人格尊严等价值观念;城市法治推动着城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与照应城市边缘人和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彰显城市的人道情怀;城市法治制约着城市拆迁中的公权蛮横,为城市贫困者留出生存空间,缓和着城市管理执法中政府部门与社会边缘之间的冲突,凸显了现代城市的宽容精神。

第三,法治城市使城市变得更加安宁,促进着城市政治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城市法治推动依法综合治理与规范“严打”运动,通过减少重大、恶性犯罪和降低犯罪率为城市创造安全与和平;城市法治在提升城市安全感、维护市民重大利益的同时,已经开始促使政法部门更加注意通过设定权限、完善程序约束权力,更为关注和保障人权;城市法治畅通着、诉讼等权益救济渠道,疏解着市民的不满和积怨,为城市完善着政治和社会稳定机制;城市法治还不断完善自身体系,为城市准备应急法治,使城市以法治方式有效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以非常法制应对危机事态。

第四,法治城市使城市更值得信赖,使政府更有信用而社会更加诚信。

政府在诚信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两重作用:一是建规立制,严格执行,二是以身作则,为民表率。前者是指政府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奖励诚信行为,惩罚失信行为。后者则是指政府本身首先要诚实守信,成为整个社会的诚信表率。在我国,政府被群众看成是正义、道德和权威的化身,所以更应成为诚信建设的带头人。诚信社会,必然是政府先行。城市法治维护司法的地位和权威,保障司法在城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促使政府和社会将司法判决等同于法律予以尊重和执行;城市法治反对造假、盗版和商业欺诈,承认和保护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维护城市商业秩序。公共信用和社会诚信为城市提供了另外一种安全,提升着城市的软竞争力,创新了城市的发展环境。

第五,城市法治使城市变得更为自然,维护自然环境对城市的意义,使城市的历史、人文、风土民情和生态和谐一体。城市法治不仅为城市提供生态理念,通过制度为城市供应绿色、阳光、蓝天、清新的空气和净水,更促进着城市与环境友好相处,促使政府与市民更好地理解环境权、环境公平和后代人的权益,认真履行城市和市民的生态责任与义务,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有利于城市发展和当代人的利益,又着眼于未来以实现城市社会真正的持续发展。

二、法治城市构建的路径

法治城市构建必须根植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基础之上,必须高度重视社会转型、城市化等带来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通过法律调整和制度创新,激发社会活力,协调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一) 建设有序、公信、高效、民主的善治政府

1、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政府是法治城市的善治政府的内在品质。政府不能只是“守夜人”,也不能包打天下。在城市经济的治理方面, 要从直接指挥转变为利用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进行引导。在行使行政权力方面, 政府必须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加快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坚持行政审批“法定原则”, 提高效率, 加强监管。此外, 政府要敢于让权。将一些辅、技术性、行业性、服务性的事务和社会自我管理的职能交还给社会, 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空间。

2、建立政府公信体系。公信是一个 包含公开、公正、公平、诚信的综合性概念, 公信度是城市法治化的实质性要件。在法冶城市的创建阶段, 可以通过多层面的公信基础建设, 促进公信体系的建立, 如建立政府诚信公约、市民诚信公约、企业诚信公约、金融诚信公约等。政府的公信体系建设应当通过以下两方面加以实施: 一是政府自身政务, 行使行政权力要公开、公平、公正。二是政府对市民社会要切实尊重、维护和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

3、加强政府配套制度改革和建设。对建设法治城市而言, 首先要加快政府的电子政务制度建设。建设和完善政府电子政务系统, 目的在于城市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推动政务信息面向社会公众, 从而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具体包括: 完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如建成并开通运行政务外网;;推动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化应用, 如整合政府各部门的各类咨询服务热线等等。此外, 应当加快制定政务公开的相关立法, 为电子政务制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社会保障制度要以基本保险社会化、补充保险商业化、社会救助制度化、劳动就业市场化、管理体制一体化、保障运行网络化为目标, 形成社会保障的新格局。当务之急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运作网络。再次, 政府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 培养法治人才, 强化法律素质。政府要向现代化管理型企业学习, 广纳群贤、人尽其材。建立一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如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等。此外, 政府要尤其注重对公务人员的法律教育培训和法律素质培养。

4、政府承担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职责。在建设中国法治城市的过程中, 各级政府及工作部门要承担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 开展针对不同重点采取不同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为法治城市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有效的利益冲突解决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群体、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产生利益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要有表达利益诉求的顺畅渠道和及时解决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特别是对弱势群体予以更多的话语权。利益冲突解决机制的首要原则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而经济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一般而言,效率型政策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公平型政策更有益于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从现实情况看,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社会公平,已经到了不得不为的地步。近年,民生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党和国家极力强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强调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相应地,社会公共政策由效率型向公平型转变就成为必然,惟有如此,重大社会矛盾和纠纷才能从源头上得到控制,社会和谐才有可能实现。纠纷解决是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的城市,冲突和纠纷频繁发生,并且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变动化、激烈化等特点。通过适当的途径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尽可能降低纠纷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减少解决纠纷的成本和周期,使纠纷解决的效果达到最佳程度,是建构和谐城市面临的重大任务。纠纷的解决机制分为诉讼机制和非诉讼机制。与诉讼机制相比较,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不但成本低、效率高,而且对纠纷解决的效果好,有利于修复因纠纷而导致的社会裂痕,从而使得主体间的冲突得以真正化解,主体从对抗走向对话、合作。为此,除了完善司法救济机制外,还需要建立能够包括协商、调解、行政复议、仲裁、等多元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纳入法治的轨道,实现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司法救济机制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确保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能够合乎底线的程序保障,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发挥民间自治的作用,使社会纠纷得以妥善、及时、有效地解决,受损的权利得到救济,合理的诉求得到满足,通过多元化途径,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

(三) 创新法律实施的机制

上一篇:法制宣传汇报范文 下一篇:科研成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