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范文

时间:2023-11-05 14:13:25

初中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篇1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课程 设计思路 优化创新

物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科学学科,极其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再加上物理原理常具有抽象性特征,对于初中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教师需不断优化物理实验课设计思路,融入更多趣味性和生活性,从日常化实验入手,促进学生参与到物理学习互动的友好氛围之中,提高学生物理应用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目标

物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学科,以理论知识为导向,在此基础上以观察和实验为重要途径,促进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物理原理的本质内涵。初中阶段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培养,另外存在因实验器材和场地不足而导致实验课匮乏的问题。这样的教学现状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亲历物理实验整个过程,只能强行记忆实验结果和物理结论,实际应用中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极大地阻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有效掌握。

基于此教学现状,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目标便在于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参与积极性,在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实验实践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体会物理学习的真正乐趣,并以此构建更富有互动性的和谐课堂,极大地提升物理课堂效率,促进新课程目标的优化实现。

二、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探讨

(一)创设惊、险、奇、趣的实验情境,增强学生参与热情。

在初中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之中,因此针对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学科而言,初中学生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需要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不断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帮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直观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引入教学可采用一些惊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急切了解引起虚惊的秘密,实验时可采用多种方式渲染实验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可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沪科版初中物理“惯性”为例,引入时把一未开封的可乐瓶放在桌子上,瓶底压一纸条再慢慢拉动纸条,让学生看到瓶中纸条移动到桌子边缘,重做一次上面实验,学生的心顿时被吊起,当教师突然用力抽动纸条,学生随之异口同声“啊”;又如沪科版初中物理“安全用电”一节,摸拟“单线触电”,当教师用故做颤抖的手拿着铁丝向火线插孔移近时,大家都为老师的安全捏把汗,随着铁丝的突然插入,教室里发出了惊叫,当看到老师安然的神态又惊奇地睁大眼睛。课题引入的实验设计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急于了解所学知识内容,创设良好学习情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强化课堂的互动性。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设计过程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过程之中,构建互动氛围极强的积极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沪科版物理课程“摩擦力”为例,教师在引入教学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可采取物理原理应用小游戏,如可以组织“拔汽水瓶”比赛,分别高大壮实和较为矮小瘦弱的两位学生,在两人之间进行拔河比赛。教师可在汽水瓶的细口处涂上液体,让高壮学生握住细口处,让瘦弱学生握住没有处理过的粗口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竞猜,哪个学生会取得胜利。一般而言认为高壮学生力气更大,会赢得这个小游戏,但实际上却是瘦弱学生取得了胜利,同学们个个大失所望。带着悬念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探究原因所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动力,努力了解知识规律,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教师在小结环节让高大学生告知大家汽水瓶的细口处涂上了液体,液体影响了摩擦力大小,无法抓牢,因此导致拔河失败,学生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过程之中,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感受知识的魅力,营造良好互动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

(三)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物理课程中富含大量抽象名词及物理原理,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容易造成学生在物理课程学习中的厌倦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课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将抽象物理知识具体化,将过于理论化的物理原理与实际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以此帮助学生降低物理知识理解难度。以沪科版物理课程“凸透镜成像”为例,初中学生对凸透镜、焦点及焦距这一类抽象化概念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教师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可借助生活化工具,如可以准备一盒小火柴,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线焦点集中在火柴头之上,不久之后火柴头便会燃烧起来。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设计,学生能直观感觉到又小又亮的光斑,同时激发学生对这样一种点燃方式的好奇心。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讲授凸透镜成像及焦点、焦距的概念及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的模拟实验过程之中,通过自身摸索和实验,真正体验并掌握物理知识。如沪科版物理课程“让电灯发光”一节,其中学生对“短路”概念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只有部分学生知道电流发生短路造成的危害,但对于短路是怎么回事,造成短路的原因却无人知晓。教师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可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并把连接电路的铜导线用包裹口香糖的金属箔纸替代,短路实验不久之后箔纸先冒烟,过后便会燃烧起来,实验中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由于电路发生短路,金属箔纸整个变化过程。

初中学生处于心智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内心深处有着爱玩爱闹的天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特性,满足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应用日常化和趣味化的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物理原理及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效率及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魏东.如何设计初中物理实验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37-138.

[2]毕联忠.物理实验的探究式教学[J].科技视界,2015,21:202.

[3]王保拢王林.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5,14:57.

初中物理实验篇2

关键词:实验  教学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44-0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在教学中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是物理教学界的共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 实验教学的意义

1.1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可以说,兴趣是成功的起点,是人们积极主动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教学过程的启蒙阶段,怎样抓好启蒙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是初中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物理实验以它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新颖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通过直观的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优化实验教学,促进主动参与

学习应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主动学习。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1.3依靠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多提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去研究、去实践、去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新的物理课改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要不断的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2 实验教学的探析

2.1实验过程的指导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实验做得太少、学生实验素养低下的特点,我们有必要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指导。首先笔者认为,不能上无准备的课,在实验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应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教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详备出来。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教案中详备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包括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表的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且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现“探究”。这是笔者从事多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又经过近几年来对新课程改革的初中物理实验教材的探索得出的经验。然后,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还应及时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紧紧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归纳、整理。”这六个主要环节。

2.2利用身边生活经验,创设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它比我们在课堂上正规地做实验更加富有亲切感。这样开展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2.3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做好分组探究实验

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在没有专职实验员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的故障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教师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演示操作要规范。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4制作并使用视频素材,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起到了许多积极的作用,但有些传统的实验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有的可见度小;有的演示现象瞬息即逝;有的实验需要很长的时间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有的限于条件,演示效果很差;传统的教学挂图所提供的只是静止的画面,对讲解现象的过程很不适用;有些物理实物模型本身又不易拆开,工作时各部分的情况不容易看清楚等等。正因为这些局限性,使学生对许多物理知识的理解造成一定困难,应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开发和创造性地使用实验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制作并创造性地使用视频素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5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按统一计划,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后进行“三小”: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比赛,在科技上把好的作品进行展览;可进行物理知识竞赛和进行科普知识讲座;还可进行有学生参加的物理小实验表演等。当然活动中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计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也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探索出适合教学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柳斌.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M].中国物资出版社.

初中物理实验篇3

1.随机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没有思维空间和余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随机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随机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2.随机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若比较多地采用随机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随机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

3.随机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

开展随机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进行随机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这样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不用老师讲,物理知识掌握得也很牢固。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

二、随机实验课的教学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随机实验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显得真实自然,既能启发学生养成平时注意观察、善于从常见现象中提取研究课题的习惯,又能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要求。所以随机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住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随机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可见,随机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随机实验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把学习物理知识不局限在课堂上、学校里,而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大自然中去学,同时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去。

初中物理实验篇4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定义、定理、定律、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我们所说的实验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19个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特别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二、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增加实验探究成分,在探究过程中寻求创新

过去物理实验时,教师总是让学生预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最后的实验结论,要求学生背熟实验步骤后才能用固定的实验器材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学生根本不考虑为何要这样做。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探究实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种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分析归纳、获得结论评估与交流”。与验证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实验已明显增加,而且我认为演示实验、小实验等都可挖掘一些探究的要素。因此,用物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的层面上,要创造性地去探索和发现。

(二)依托生活经验,巧用身边之物创新物理实验

物理也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科学。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走路、骑车、照镜子……这些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其实都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这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背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它比“正规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如用铅笔和橡皮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乒乓球从地上弹起探究“能的转化”,这样开展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来实验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为学生今后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在物理实验结论的应用与延伸中引导学生创新

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延伸所获取的知识并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广度作更进一步的探索。如通过实验探究获得了物态变化的规律后,及时向学生介绍了“神州飞船”发射中应用到的抗高温材料、“热管”技术等,同时我又启发学生进行创新联想“假如你是一位建筑师,你如何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使你们的居室一年四季保持舒适的温度呢?”同学们说出了许多方法,对于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想象以及其他同学“异想天开”的想象,我都能及时给予鼓励,同学们的创新欲望得到了提高。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拓展物理实验创新途径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实验创新能力,我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活动,其中每学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要活动之一。

(五)在实验中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实验探究和创新实验的方法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能根据典型的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归纳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如常用的“间接测量法”、“控制变量法” 、“叠加法”、“等效替代法”、“比较法”、“转换法”、“推理法”等,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正确看待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

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形式及强大模拟功能而使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引发兴趣,进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建立新的实验评价机制,在评价中鼓励创新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性”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侧重过程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讨论和合作交流中的表现都应作为评价的依据,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活动全过程的重要性。发展性评价还应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利用物理实验史或典型物理实验事例,培养创新意识

人教版新编教材初中《物理》中,对物理史上著名实验介绍有多处。如《科学之旅》中介绍了“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从而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制作“机械摆钟”。对这些实验介绍,不仅向学生展示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过程,而且展示了科学家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我们要挖掘并发挥物理教材中实验史对创造教育的功能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物理实验篇5

1物理实验中多媒体实验的优势

1.1多媒体可以演示因条件不允许而不能做的实验

在《从粒子到宇宙》这一章中,知识点涉及微观世界和宇宙,与学生的生活完全脱离,比较陌生和抽象.编者编写时已经考虑这一因素,较多采用“以图代言”的方式呈现知识点.即便这样,对于微观粒子、天体的运动还是难以想象和理解,需要教者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但这些实验难以通过演示展现给学生,利用多媒体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图是播放“天体运动规律” 、“核式结构模型”视频时的截图.

这些多媒体实验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既能展现这些物质的运动规律,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为物理学习提供便利.

1.2多媒体实验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观察机会

很多实验现象是在瞬间出现的,如果在做实验的时候学生不认真观察,就很难看清楚实验的现象,如,在学习“热机――内燃机”这一节时,虽然做了演示实验,但学生对四个冲程中活塞的运动、能量的转化还不清楚.利用多媒体制作实验视频,通过放慢速度使学生清楚看到曲轴、活塞等的运动,给学生更多的观察时间,效果特别好.(图2是一个工作循环的截图)

1.3多媒体实验可以节约课堂时间

实验教学是物理有效教学的主要手段,特别是新授课,实验必不可少.但有时一节课要做几个实验,如果每个实验都动手操做肯定花费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巩固的时间就少了.借助于多媒体把一些操作难、费时又长的实验展示出来,也能达到和演示一样的效果.如,“走进分子世界”这一节, “二氧化氮和空气扩散”实验是扩散现象的典型实验,考题中经常出现,这实验不得不做,但,首先二氧化氮气体的获取是个问题,其次扩散过程很慢,实际操作最起码要5分钟.所以我播放了视频(如下是截图)

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给学生截了这几张图对比观察,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学生也看到了扩散的过程,可谓两全其美.

1.4多媒体实验可以模拟错误的操作带来的不安全后果

初中物理实验中,有些电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一些错误操作还会导致危险的后果,针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失误,通过多媒体模拟操作错误带来的后果,让学生知道不正当操作存在的危险.如,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电流表的连接、电压表的量程、电池的短路、电压大小的选择等等.利用如图3的视频不仅可以指导正确连接电路,而且还可以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导致的后果,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正确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1.5多媒体实验在仪器教学中发挥极大作用初中实验中涉及很多仪器,指导学生如何规范使用仪器、如何读数也是实验教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但很多仪器太小、结构复杂,不方便展示讲解.利用多媒体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如,“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实验中,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是实验重点,利用多媒体把它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如截图所示) 这样方便面对全体学生讲解,学生看得非常清楚.天平的结构和测量前后如何规范操作,一目了然.

2正确认识多媒体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占很大比重,原因不仅在于实验能给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更在于实验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观察、实际操作、逻辑思维、知识迁移和创新等能力.所以实验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所以说,虽然多媒体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却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素养等能力的发展,可见,不能完全用多媒体实验代替实验教学.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实验和实验教学的关系.

2.1多媒体实验不能完全代替实验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说明不管什么事情只有做了,才能正真理解掌握了.因次,实验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创造实验机会.对于一些能通过实验揭示的现象、规律要依靠实验来实现.如,“压强和浮力”一章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等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实验,必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估测大气压的值”这个实验,书本安排用注射器等器材进行实验,为了让学生体验大气压强有多大,我让学生用力拉活塞,结果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注射器炸开了变成碎片,所以这个实验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危险.以后再教授这一节内容时,我把习题中“利用吸盘测大气压”变成了演示实验,把“利用注射器测大气压”这个实验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可见,能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达到教学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过分依赖多媒体,会导致学生甚至教师的动手意识,动手能力受到影响,导致创新能力的丧失.我们要认识到,多媒体实验只是实验教学的“好帮手,”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实验教学.

2.2应用多媒体实验注意适度、简约、艺术性

初中物理实验篇6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虽然在物理实验学习中,兴趣随处都有,但随着问题难度的加大、学习过程的深入、操作要求的提高,必然会有一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因此,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试管底没有什么异样。学生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提出:形状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同一物体分别放在淡水和盐水里,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吗?等等。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外进行探究。学完了这一章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浮力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运用?一公斤的水能浮起两公斤的物体吗?”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或自己动手实验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有机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物理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分组实验中引导个人与集体智慧交融

分组实验,我们应该多方面考虑,如何才能够让学生的配合与体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都有所展现,所以把不同的基础知识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动手能力的、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表达能力的学生,进行组合。这主要是考虑他们在实验过程互相帮助,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也考虑他们平时的协调情况加以调整,让学生之间没有羞涩胆怯地、比较公平地进行实验与体会实验过程。在分组实验中,一方面要设计规范的内容,如在教学温度计时,在每一个小组((3-4人)都发一个温度计(但规格可以多种),让每个小组都填写:温度计的结构?刻度范围?最小刻度的差值?用手握住后示数变大还是变小?要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就还是温度计教学,让每一组同学都把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作总结。再又发给每组一个相同的体温计,对这两种温度计比较与区别,找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还可以把温度计的原理作分析与总结。最后,根据情况,还可以提出问题:气体,固体能作为温度计的材料吗?怎么做?(作为学生课后的探讨,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作为分组实验,学生的讨论尤其要激发和赞许。学生的看法观点要鼓励,要引导。又如:对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进行分组实验,首先可以让学生从器材的选择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对实验的方法和过程也作描述,具体的实验结束了,对该组实验的情况要有总结甚至提出改进的方法意见,通过学生发表不同的言语撞击中,会产生更多智慧的火花。

三、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后,会积极主动做好实验,当学生能够做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如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联系专题,分析解决问题,如在学完力学知识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①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②如何用怎样用天平、烧杯、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③怎样用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④怎样用弹簧秤、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⑤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一步研究物质密度的测量,通过欧欧姆定律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导体的电阻等,使学生知道新知识的增加都是建立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但学习了知识后要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四、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对物理实验的看法,因地制宜,尽可能的多做延伸意义上的实验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同时又达到学生增长知识的效果。另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而这些活动又以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的特点,吸引着不同的学生,满足不同程度、不同性格、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有助于因材施教,调动全体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力的开发,同时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所专。这主要表现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师身上,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物理知识和生活常识,如果不在这些方面加强自己,只能使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变得生硬、死板,僵化、教条、机械,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初中物理实验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虚拟实验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77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物理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与创新的能力。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是实现以上基本要求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实现物理实验高效教学的重要方式,这也是一线物理教师关注的焦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虚拟实验”是一种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实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一、紧扣原则。有序开展“虚拟实验”的开发制作

虚拟实验的运用必须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虚拟实验开发与制作的工具主要为:Powerpiont、Flash、Authorware等。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虚拟实验的制作中应该遵循:科学性、仿真性、易操作性、实用性等原则,灵活运用制作工具制作虚拟实验。在开发制作虚拟实验时,应注意信息真实可靠,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特征,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

例如,在M行“光的直线传播”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涉及“小孔成像”实验教学,物理教师可以借助Flash或Powerpiont软件进行虚拟实验的开发。实验的设计需要让学生懂得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影响成像大小的因素,并且要达到“轻松、认真、仔细、高效”地完成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当然,虚拟实验的开发与制作还要注重实用性和易操作性,让学生简单拖动鼠标就能轻松完成“小孔成像”的每一个步骤,让学生通过电脑操作虚拟实验,享受亲临物理实验的真实体验。

二、激发兴趣。巧用“虚拟实验”进行仿真演示

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由于物理学科知识的抽象性,给不少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物理实验一直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难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遇到物理实验时,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学生的观察相对于教师的演示,有滞后性,当学生经过仔细观察依然难以掌握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时,其学习积极性便会骤减,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若能用虚拟实验来仿真演示,通过软件操作的重复性,让学生多次观察与思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测量物体的质量”章节时涉及“天平的使用”这一物理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准确使用天平的能力。若采用传统方式,物理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物仪器的测量演示实验,就不能保证教室内每一个角落的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学习。此时,教师若能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实验演示,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与思考。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确定好虚拟实验目标,即会调节使用天平,会运用天平称量固体、液体质量,并学会增减砝码,科学记录测量结果。另外,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控制好虚拟实验与讲解的次数。

三、提升能力。活用“虚拟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析疑、探疑、解疑、动手操作、创新思维等能力。设计型实验,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要求合理构建实验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许多物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借助实验平台进行处理,以帮助学生理解,而操作虚拟实验比操作真实实验更方便、快捷,而且在检验实验设计是否有效方面,体现出高效、便捷的特点。

初中物理实验篇8

1.1教学课时少

在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足够的时间,然而,目前初中课程较多,根本无法安排足够的物理实验课时,严重削减了实验课教学时间,致使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展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实验器材落后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除了具有足够的探究时间之外,还要具备配套的实验器材.但是,现阶段很多实验器材均比较落后,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太过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验教学内容,致使实验器材资金投入较少,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

1.3实验方法单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没有重视实验教学的展开,虽然一些教师组织了实验教学,但是因为其与生活脱节,实验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比如,在学习测试浮力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列举游泳,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但是,教师经常故作高深,列举生活中不常见到的事例,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常组织实验教学,辅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液体的压强”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学目标就是初步了解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之后理解生活中出现的相关现象.为此,在开展实际教学的时候,为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相关实验,让学生展开全面的学习.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清水、有颜色的水进行实验设计“清水变色”,因为无法确定是否可以演示成功,教师可以进行多次尝试,将两个吸管改成较细的三通管,之后逐渐加大流速,将清水与有颜色水进行混合,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清水在混合之后,就会发生颜色变化,这样就表示实验成功.通过这一实验的演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对清水变色现象非常好奇,进而展开探究,也就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说明,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生活实际现象进行充分的利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重视实验器材选用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选用一些学生没有见过,或者非常复杂的器材,尽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因为器材陌生,导致学生操作不熟练,经常出现一些错误操作,这样不仅会影响实验结果,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选用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亲切感,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操作,在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有关压强知识的时候,一些大型器材无法搬到教室,加之实验课时较少,并不能完全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实验,如铅笔、尺子等,通过受力面积的不同,感受压强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还可以做到物尽其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物体还可以做哪些实验,逐渐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入社会”的理念得到了广泛推广,并且为学生创设一个亲切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创新能力,成为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慎重选择实验器材,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

2.3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橡皮泥放到水中,结果发现,橡皮泥沉底了,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怎样让橡皮泥能够不沉底呢?”学生就会充分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将橡皮泥捏成小船就不会沉底,有的学生认为将橡皮泥中间淘空就不会沉底.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结果发现橡皮泥真的没有沉底,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向橡皮泥上放石子,看看哪种做法可以承受更多的石子,并且提出问题:“怎样让橡皮泥承受更多的石子呢?”学生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增加橡皮泥重量,就可以承受更多的石子,有的学生认为增加橡皮泥淘空的面积,就可以承受更多的石子.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结果发现,相同橡皮泥重量做出的淘空部分越大,承受的石子越多.这也就说明,排开的水越多,承受的浮力也就越大,充分验证了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并且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4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针对以上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对力学知识进行实验,如用力推桌子,桌子就会移动,这就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手接住抛起来的铅笔,铅笔的运动状态变成静止状态,运动状态改变了.这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针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力掰铅笔,铅笔可能会断裂,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学生也会感到手疼,这就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这些实验的演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身边物体的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对身边其它物体的利用进行研究,有效促进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化的实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展开全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与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初中化学实验范文 下一篇:基础会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