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范文

时间:2023-12-04 13:36:11

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篇1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媒体策划;创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179-02

0 引言

近年来,所形成的新媒体环境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策划与创作的技巧也有了新的改变,生成的新的特点。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新媒体环境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策划和创作技巧的发展方向趋于多样化。

1 关于新媒体环境与媒体策划的简要介绍

1.1 关于新媒体环境的简要介绍

媒体环境是指一种真假并存的世界,并不真实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其中所策划的事件也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虚幻的。而新媒体环境则是在新进的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和刺激之下,使得在媒体环境的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变化,其传播内容已经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新媒体环境朝着更加包容化、民主化和开放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使得媒体环境焕然一新。

1.2 关于媒体策划的概述

媒体策划事件就是将媒体与大众之间联系起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广阔,其能将所有的传播方式中所有的传播媒介有效的结合集中在一起,并通过大众用户对传播媒介的使用来完善和扩大媒体资源,增加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使得其能引领社会舆论和引领公众关注方向。其实质就是通过组织形成一个团队,并且使媒体策划事件能够帮助组织使得公众与媒体之间进行沟通的一种事件策划。

2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策划事件的创作技巧

2.1 民主化的创作技巧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所策划的事件要有足够的吸引力,首先应具有民主化的创作特点,简单来讲,就是创作出来的媒体策划事件应该能够满足其传播目的,通过满足大众的审美眼光和追求媒体内容来增加其大众吸引力,并且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对其进行传播。这种民主化的创作技巧使得媒体所策划的事件更加容易传播,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注诸如微博、微信之类的传播途径,使得媒体的传播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同时给媒体带来了更加广泛得到空间和渠道,逐渐成为了社会成员能够共同拥有的信息共享平台。星系共享平台中的资源是由虚拟事件和我们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所组成,但是不论是虚拟事件还是现实事件,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使用户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资源。

2.2 传播技巧中的裂变化

微博,作为现阶段主要的网络传播途径和手段之一,自其出现之初就产生了巨大的收益和影响,是近年来兴起的主要的网络传播媒介之一。主要基于微博自身具有裂变化创作技巧的传播特点,因此其成为了现阶段网络传播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为了媒体和企业之间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在腾讯、新浪、网易等所属微博上能够浏览视频、文字信息等媒体资源,同时用户通过超链接的方式来浏览网页新闻或资料时也会是其主页的点击量得到升高,提高了其在互联网中的影响力。微博能够同媒介建立起与主页的链接关系这便是裂变化的创作技巧,裂变化的传播特点可以增加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策划事件的吸引力,提高其观赏性。

2.3创作传播技巧的广泛性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国家和地区之间联系,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世界逐渐成为了一个整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注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性的特点也同样注入了媒体策划事件之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共享交流平台复杂化。为了满足用户对多种资源的需求,这就需要开设多个共享交流平台来满足用户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其中包括网络、手机、电视等而使得交流平台趋于复杂化,这些共享资源交流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大众所需求的各种媒体资源。平台中的这些资源,不仅能够将媒体策划事件通过不同的形式在平台中展现出来,同时还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除此之外,移动终端、电脑、手机这三网之间的结合,能够在平台中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得传播媒介与媒体资源之间的界限进一步被冲击。2)语言交流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世界各国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世界上各国之间的距离也在一步步的被拉近。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使得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化也呈现在网络平台之中,由此可见网络中的多语种性,也是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多语种性同时在网络平台中呈现出来,不仅将各个国家的文化展现在世界各国的用户面前,还将各个国家的语言特色也逐渐得以表现,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真正使新环境下的媒体策划,成为了沟通世界各国之间的桥梁,同时还将其作为了能够使国际间进行交流的产物。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策划事件中多语种性的特点,也成功的打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界限,拉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

2.4 互动性的创作传播技巧

在以往的媒体环境下互动性的传播范围是相当狭隘的,而在新环境下媒体策划事件生产却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交流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用户既可以找到自己的需求信息,还可以与各个地区的用户进行交流分享。其不仅能够对媒体资源提出建议和意见、进行评价反馈,同时还能有效推动媒体策划事件的传播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获取用户的反馈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对媒体资源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策划事件可以在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

3 结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地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媒体环境之中,并且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的媒体策划,在新环境下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新媒体环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计算机技术近些年来的迅猛发展之下,媒体环境的面貌也有了焕然一新的改变。随着媒体环境中引入了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使新环境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样也使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策划与创作技巧逐渐成熟,推动了新媒体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媒体环境的日渐变化直接促进了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策划事件和创作技巧发展,同时媒体环境不断变化、进步,新渠道、新媒体不断出现,使得媒体策划有了更好地传播效果和新的传播特点。并且其逐渐成为维持社会发展及社会进步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力量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基于此,希望通过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策划与创作技巧的描述,及对其所进行的简要的探讨对以后的相关分析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起来.宁波电台新型媒资系统的规划和实践[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5).

[2]付君.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动向[J].科技风,2014(12).

[3]王宇宁.数字化环境下的媒资管理构想[J].南方电视学刊,2014(3).

[4]冯雪.关于电视节目媒资管理系统应用的几点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4(7).

[5]段天学.全媒体环境下市级台媒资系统的建设思路探索[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7).

[6]周清,戚昌慧.从内容管理到资产管理的飞跃――媒资管理变革谈[J].新闻前哨,2014(9).

新媒体环境篇2

党的十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将依法治国提交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讨论并通过,这在建党历史上和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是第一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在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新闻舆论宣传必先发声。在这一规模宏大的系统宣传工程中,政法新闻怎么做、做得如何显得尤为重要。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突出强调的内容。如何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也是政法新闻多年来一直关注的焦点。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等,这些内容的建设和推进,都需要媒体的介入和宣传,在百姓民生和法治建设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从小的切入口来说,譬如司法的公信力问题,媒体在这一建设中一直都在参与。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因此,如何在法治宣传中体现法治的公正,甚至推进法治公正公平,宣传报道尤其是政法新闻报道都面临着空前艰巨的使命和任务。

此外,法治宣传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落实依法治国的整体部署,政法新闻报道大有可为,且必须有所为。

二、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形成的特点

(一)新媒体改变了新闻的传统定义

从前对新闻最常见的定义是“对新近事实的报道”,但新媒体的出现让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新近”一词已然不足以表达其速度,新媒体让新闻的传播成为瞬间性的。同时,因为依托了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概念变得模糊,特别是在微博、博客、论坛及微信公众账号等自媒体的推动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且速度之快、目标定位之准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的。

(二)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互动式传播

新媒体极大满足了网络用户获取信息的欲望,海量、快速、可参与,加之网络传播图片、视频等信息的便捷,让网络信息更加形象化,不再单单局限于文字,这就让信息接收者能够更加直观地获取信息;并且者也更加多元,只要注册有相关网站的账号,就可以文字、图片或视频信息。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一方独大的局面被打破,用户接收信息来源多样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参与到传播过程当中。也正是因为新媒体的兴盛,用户个人表达的空间得到拓展,他们也更加倾向于自我表达,行使其表达权,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互动式传播。

(三)主流媒体需引导舆论发展方向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的碎片化,造成用户对事件认知的片面性,使之难以把握事件的全貌,并会被某些意见领袖的观点所影响。因而需要媒体通过设置议程,宏观把握,引导公众有序地关注并参与议题讨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受众对于符合自己兴趣或同自己观点一致的内容更容易接受。在海量的信息中,人们主观选择、接受甚至参与传播的,往往是能够佐证或是深化自己某种观点的,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转发分享的信息,必然是用户有选择性的所为。因而对主流媒体而言,抓住用户这一心理,对于引导舆论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法新闻的特点及法治要求

(一)信源的权威性和传播的有序化

政法新闻报道在上世纪90年代都市报、晚报的成长期,甚至与舆论监督结合到一起,成为纸媒普法、监督社会的一把利器和杀手锏,打通了读者关注、监督社会的一条路子,而其自身的可读性、趣味性引起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欲,为当时的纸媒赚足了眼球。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时代的进步,读者对政法新闻报道也提出了新要求。政法新闻除对新闻事实予以报道,普及法律知识,让公民懂法、守法、用法外,实用成为读者更重要的一大需求,如户籍改革、交通管理、出入境手续的签办等。

从消息来源看,政法新闻的信源要求更具权威性,各级政法机关和部门是信息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公安、检察、法院等各政法系统对宣传工作越来越重视,都建立健全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不仅法院系统实现了判决书上网,甚至案件的侦办、审理,监管人员的减刑、假释也推行明档操作,增加透明度,并通过新闻媒体公之于众,其权威性和可信度不容置疑。

从传播过程来看,政法新闻是有序化的传播。大量的政法类信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可能是晦涩难懂的,有些是不宜全部公开的,经过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筛选和媒体的整理加工,让生硬的文字变为易懂的新闻,使其更有条理性和服务性。

(二)内容的选择性和表述的规范化

传统媒体对政法新闻的报道程序有着相应的规范和限制,在内容上是有选择性的。譬如案(事)件的报道,对案(事)件的选择、报道的角度和内容,都要经过充分地沟通和选择,同时更要把握宣传方向。而民众更乐意也更需要看到与自身切实相关的内容,如机动车牌照审验、合同纠纷、财产公证等。相关惠民政策的推出,更是具体而且严格。

从表述方式看,政法新闻的表述具有很高的规范性要求。规范并不等同于晦涩,媒体对政法信息的解读要通俗易懂,应照顾到各个认知层面的读者,但如何报道、遣词造句必须严格,甚至使用规范性的专业术语。如在对大型、恶性案(事)件的报道中,表述更要规范,不能为博取眼球而夸大、渲染,部分案(事)件的公开程度、进展情况,甚至要经相关权威机构,以保证报道的规范。

四、当前政法新闻报道的困境

(一)权威性面临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政法新闻报道必须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遵循法律程序和规范,如需要避免媒介“审判”的问题。在新媒体带来的“全民记者”时代,政法新闻报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其中包括公民的普遍性与机构的制度性两难问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过去只为传统媒体所享有的“特权”,开始被广大公众所享有。传统的公共传播资源由大众传媒独享,而网络作为一种公共传播资源,却可以为任何上网的人所利用。[1]新媒体使信息的门槛大大降低,公众在其偏爱的社交媒体上对第一手资料进行、评论,没有传统媒体的严格审查程序,信息就有可能被扩散,广而告之。而网络具有虚拟性,每个者都是隐藏在某个账号后面的,通过的信息,无法猜测信息者真实的动机与企图,而且个人的表达往往会带有情感色彩和立场。以微博为例,短短140字,即使是长微博,也难以把事件表述清楚。更有人把自己或身边人的遭遇通过夸张的写法出去,煽动受众情绪,通过受众转发得到扩散,获取舆论支持。网络发声的“低门槛”威胁着政法新闻信源的权威性,加之对网络信息的审查难度大,不实信息大量存在,这就很容易置政法部门于被动之地,对其公信力是一种挑战,同时对其自身新闻的制度性也提出了新要求。

(二)合法性表达与时效性要求的矛盾

政法新闻必须严谨规范,而快节奏的网络时代对信息的时效性需求极高。新媒体能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手段在第一时间信息,但对传统媒体而言,最新消息的却需要一定的时间,以报纸为例,当天的新闻多数情况下只能在次日见报,虽然保证了消息的准确性规范性,甚至更深入,但较之新媒体的迅捷,传统媒体还是稍逊一筹。但反观抢占先机的新媒体,其信息往往因较强的时效性,在成稿之前通常不会预先构想成形的框架,这样就容易造成信息的片面性,有些甚至对事件整体断章取义,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新闻失实。因此,者身份与责任,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也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挑战性问题。

(三)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矛盾

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导致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容易被侵犯。网络面前人人像是“”,这一点都不夸张,由论坛而兴起的人肉搜索,通过人找人、人问人,一个人的行为信息就可能被暴露无遗。前文提到,新媒体的兴盛,让用户更加倾向于自我表达,虚拟的空间,让用户更容易做自己,也更容易发现多元化的自己,借此空间,用户能够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这一方面有利于平衡网民情绪和心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如此,更易造成极端现象的出现,引发诸多法律问题。网民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表达对某一现象、事件及其主体的看法,当个人情绪成为一种集体情绪时,产生的网络行为就未必靠谱儿了。人们普遍存在的猎奇、八卦、窥私等需求,在信息海量的互联网中,会轻而易举地造成侵权。

政法新闻天然地被赋予和法律法规一样的客观公正原则,在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同时,如何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成为当前所面临的一大考验。

五、对新媒体环境下政法新闻报道的几点建议

(一)机构的新媒体化

新媒体环境下,政法新闻面临的诸多困境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挑战不仅仅针对传统媒体,也针对政法机关的制度性新闻。

从新媒体与政法机关的关系看,过于超前的新闻所形成的舆论压力,会对司法实践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对网民来说,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加上政法机构对政务、司法阳光透明的不重视和其制度性的滞后,往往使先期由新媒体披露出来的内容带有片面性。这就要求政法系统机构加速新媒体化的步伐,而不能仅仅是部门新闻发言人定期的会。在这一改变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政法机关的应对举措是积极的。以河南为例,该省公安厅的政务微博“平安中原”就先行了一步,目前其粉丝量和关注度都在业界引起极大反响,透明、快速、准确成为其鲜明特色。与其并行的还有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豫法阳光”,该院利用新媒体,不仅最新的政务动向,而且全省乃至全国的司法动态,以案说法,甚至将能公开的判决书全部实行网上公开,根本性地增加了审判工作的透明度。

新媒体化的要求不仅仅是针对政法机关的信息,更是对传统媒体政法新闻报道的改变提出的要求。对此,都市类媒体走在了前列,《大河报》通过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提前将第二天才能见诸报端的新闻,以快捷、高效的新媒体形式出来,既增强了时效性,又提高了服务性,同时也保障了信源的权威性。

(二)新媒体不仅仅是标配,政法新闻需要广度和深度的结合

新媒体化并非简单地把传统媒体的新闻搬上网络。当前,媒介融合趋势越发显著,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追随新媒体潮流,微博、微信等已成为传统媒体的标配,但究竟如何走好新媒体这条路,对传统媒体来说仍在摸索之中。政法新闻的,既需要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权威、有序、客观、公正,也需要新媒体环境下的时效、可信、规范、准确,因此,政法新闻的规则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如将广度与深度相结合,在保证原有政法新闻质量的同时,接受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与网络用户实现更为健康良性的互动沟通。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法新闻

1.必须坚持新闻价值与法治价值的统一,以正面报道为主

政法新闻报道是对法律所确定的是非观念的正确引领,是对司法正义与公平观念的合理确认,是对经过诉讼所确认的社会行为规则的深层解读。政法新闻要有助于司法改革进程,有助于法治建设,这也是政法新闻所追求的法治价值。因此,政法新闻应当遵循新闻价值与法治价值的统一,以正面报道为主。正面报道为主是以赞许的态度进行报道,报道的内容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的肯定,因此,所有令人振奋的新闻都是正面报道,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进步的批评报道和揭露性报道,也属于正面报道。

2.严格保护公民隐私权

我国法律严格保护公民隐私权,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政法新闻报道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即使是传统媒体往往也不经意地涉猎这一雷区。政法新闻报道必须严格把关,核实新闻源,对新闻事实和法律事实加以区分。尤其是涉及性犯罪、未成年人、婚恋家庭等方面的题材,最容易引发隐私权纠纷。同时,还需慎重对待公众人物的隐私。随着侵害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政法新闻越来越多,必须辩证地理解“公众人物让渡隐私权”的内涵,平衡公共利益保护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3.坚守新闻职业伦理,不干扰司法独立

我们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因此,依法治国中政法新闻必须面对的是,不能用媒体审判代替司法审判。司法活动与政法新闻的最终价值都是为了追求社会公正,司法依靠法律和公权力保障当事人的权利,政法新闻则是通过公开报道激发受众的内心道德感,实现道德上的公正,二者共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政法新闻报道不要干扰司法独立,不对悬而未决的案件妄下结论,不让评论成为新闻的主体,扰乱视线。要禁止任何形式的断章取义和片面报道,要将负面新闻带来的危机转化为法制宣传的机遇,实现新闻价值和法治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29.

(作者单位:大河报社)

新媒体环境篇3

关键词:新媒体;民主;社会治理

内蒙“呼格吉勒图冤杀案”重审判决的消息这几天一直占据着微博头条,关于这个案件的很多消息,相信大多数人是从网上获得的,其中微博更是最新消息的来源。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主要阵地之一,它的存在对社会治理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自2010年以来,微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因为微博打开了人们了解世界的一扇新窗口,更因为微博上不断出现重大的社会事件,在网民和媒体的互动配合下,逐渐演变成一个个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媒体事件。13年7月23日突发的“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便是网友“羊圈圈羊”在出事后第一时间求救微博,也将这一重大伤亡事故带入公众视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宜黄姐妹、钱云会事件、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日本地震抢盐风潮、免费午餐、药家鑫案、郭美美事件、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等等,都与微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如同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前一起事件的真相还晦暗不明,新的事件又虎头蛇尾得让我们眼花缭乱,不明就里。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事件”?“新媒体事件”该如何研究?“新媒体事件”对媒体传播、公众参与和社会转型到底有哪些影响?在互联网已经深深嵌入日常生活的今天,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传媒学者的学术兴趣,更是和每一个社会公民息息相关的公共议题。

一、何为好社会?

在探讨新媒体下的社会治理时,我们应该首先知道什么样的社会是一个好社会,继而才会明白新媒体对这个所谓的好社会所起的积极影响。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好社会,应该是人民不会被欺压,而且也不会被轻易收买。这句话意思是说在一个好的社会,政治家不敢随便欺压或者欺骗老百姓,因为欺骗或者欺压的成本太高;在一个好的社会,人民靠自己能力工作生活,有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不会随便因为一点钱或虚伪的承诺而被收买,而在一个不好的社会,人民是很容易被收买的,而不是所谓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换句话说,正因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一个不好的社会里人民就更容易被收买,在没有长远预期的社会每个人都会追逐眼前利益,这是看得见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不能被异化为“国家为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里这么写道。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政府对主流媒体的控制非常强,保证其为政府发声,也即一定程度上,政府通过设置媒体议程控制着着我们所了解的东西。但是在当下,我们已步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规律,新媒体成为政府暂时无法完全掌控的新领域。它让已经上访8年都没有解决的案件,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完成了重审。新媒体消息传播的裂变效应,让人民不会被欺压,而且也不会被轻易收买。以此观之,新媒体的出现,为一个“好社会”的来临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可能。

二、平等需行动,而非口号

新媒体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特性,是不是就表示它实现了公众话语权的平等?《不平等的痛苦》书中写过:“不平等是社会歧视的根源,也是社会不信任感的根源,更是社会压力的根源。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人们歧视弱者,歧视穷人,歧视女性,歧视不同的,于是人们互相冷漠而又高度戒备,支持严刑峻法惩罚轻微犯罪,直到造成社会的严重对立和分化。”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生活的幸福,这是作者理查德・威尔金森在对30多个发达的民主国家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作者认为社会的平等程度对于人们的幸福至关重要,因为平等能促进所有人的生活改善。

传统媒体中存在在意见领袖,新媒体中也同样存在。尽管新媒体实现了一些普通民众的话语权,但是KOL(Key Opinion Leader)依然是社会精英阶层在把控。从宏观的视角审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动态过程。以一种隐喻的观点来看,当前中国的社会变迁,本身就是一场正在进行中的“新媒体事件”,每一件重大的社会事件都与互联网紧密联系;这些互联网上的新媒体事件,也绝不是毫无缘由的“网络戏谑”,必然有其内部社会因果关系;事件与事件之间的效力关系,使得这一系列新媒体事件,看似杂乱无章、不可捉摸,实际上却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其中或许存在可以改变现有社会权力结构的可能性。正是这些碎片化交织在一起的新媒体事件序列,马赛克式地呈现出了当前中国社会的阵阵躁动。

有人说已经到了“用微博倒逼改革”的时候了,也有人说微博是中国人的“微革命”,《华尔街日报》更是盛赞微博在“动车追尾事件”中体现的积极作用。当然,也有人批评微博上充斥着各种谎言和谣言,毫无道德底线。微博到底有没有这么大威力?关键还是要看微博上出现的各类“新媒体事件”在哪一个社会结构层上推动社会变革,又具有多大的“讨价还价”的议价能力。

微博平台虽然建构了信息传播的扁平化,但是并未打破现实社会中的科层制结构,网民和大众传媒的网络参与只能在一定的层级上发生效力,微博的议价能力并非如此强大。即便如此,目前以微博为主要传播平台的“新媒体事件”,也的确开启了普通老百姓的民智。但是光开启民智是无法推动社会前进的,关键还是要通过“新媒体事件”传播,将民众关心的公共议题带入公共领域讨论,并带动民众的社会参与。正如周葆华在《新媒体事件研究》书中指出的那样,只有当“新媒体事件”的政治功效感变成老百姓的一种常识,社会机制的变革才有可能有所触动。

三、民主成功的微量元素

关于民主的理解无非权利、责任与义务意识,法律与制度意识,公共生活参与意识几个方面。

首先来谈谈权利、责任与义务意识。民主的一个标准就是“免于恐惧的自由”,只有当每个个体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保护、尊重,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由批评而无惧穿小鞋、打击与报复,人性才能自由舒展,人才会健康成长,社会也会因此而健康。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刘瑜说:“只掌握了‘权利意识’,而没有掌握‘责任意识’,只是学会了民主精神的‘皮毛’。事实上,当一个社会的公民还仅仅停留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的阶段,它的民主制度肯定还是夹生的。一个真正牢固的民主制度,需要的不仅仅是‘当我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要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而是‘当我的权益受到侵害,你要坚决捍卫我的权益;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要坚决捍卫你的权益’的责任共同体的意识。

接着,谈谈法律与制度意识。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说过,中国缺的不是法律制度,而是认真执行法律制度的人。中国目前的新媒体运营是缺少法律和制度保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媒体对于社会进步的贡献。可以看到,网上经常出现的谣言、虚假新闻等,都是没有经过过滤和筛选的信息,这会造成新媒体对社会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因而,在新媒体领域,完善的制度和法律的缺失,同样导致她离真正的民主依然存在一定的距离。

最后,还有公共生活参与意识。刘瑜认为“民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和实践公共责任,不仅仅能增加一个制衡的维度,从而使政治决策更加理性,而且是一个增强凝聚力的过程:正是在一次次的‘参与仪式’,公民一次次地肯定自己在这个政治社区里的成员身份,从而增加对社会的认同感。公民的参政责任甚至不仅仅是为了完善政治或者社会,而是为了完善个人自身生活中对善、对真、对理性的追求,是个体自省和提升的必经之路。”《参与民主理论》说:卢梭理论中“参与的主要功能是不是有教育功能,卢梭的理想制度旨在通过参与过程的作用推动个人的负责任的社会行动和政治行动。因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参与过程中如果要想和别人合作,他就不得不考虑比他自己眼前的私人利益更为宽泛的事务。参与制度的活动逻辑是,个人“被迫”根据他的正义感考虑事务,参与决策活动的结果是,个人接受了教育而学会区别他自己的冲动和欲望,他既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私人公民,也学会了如何成为公众人物。同时,卢梭相信通过这一教育过程,个人将最终发现公共领域的要求和私人领域的要求之间很少或不存在冲突。一旦建立了参与制度,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一制度将自我维持下去。对于单个公民所要求的特定品质就是那些参与过程本身所形成的和培养的。公民个人参与的实践越频繁,他就越有能力参与。”

公共事务与公共空间、场合也是随着社会发展所出现的东西。这也是中国历史与文化中所缺乏的一环。我们有宗族文化,有党派文化,却没有公共文化。有人说以前的是的,从形式上说,有的是公共文化的皮与肉,却没有公共文化的骨,因为公共文化并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生活劳动,过集体生活。更重要的是,公共文化是以个人独立自由为先决条件,自愿参加他所认可的公共事务中,而不是强制性的。因为没有这个骨,我们看到,最后变成了大锅饭。公共文化的核心与公民意识,法律与责任密不可分。可以说,公共文化是集体化了的公民意识与责任义务。公民意识强调个体,而公共意识强调个体与集体结合。新媒体对提高公民的公共意识有着很大作用,而这种作用又一定程度上促进者社会治理。

综上可知,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加强了民众的权利意识、公共生活参与意识,但另一方面,它又缺乏具体的、完善的、可实施的新媒体领域的法律制度,因而它对于真正民主的实现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或者可以说,它对实现民主有很大作用但也只是微量元素。

四、新媒体环境与社会治理

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关系讨论可以归结到发展传播学。西方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论述等级专制下的城邦政治理想形态,卢梭《人类不平等起源》、《社会契约论》论述人类自然权利与社会权利的分化,和以此为思想根基,触发的启蒙运动,带来的理性光辉和民主立宪,到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把人权写入宪法,南北战争的《废除奴隶制宣言》把人权扩至每一个种族。而于中国,从春秋战国的封土建国,秦以后的中央大一统政府,唐以后的士族政权,清代少数民族的部族政权(可参阅《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传统政治一大趋势是皇权益重,而相权益轻(相权代表政权,因科举制度,政权向全社会开放,成为士人政权,而士人传统儒家思想是天下为公的),可类比当今的党权和政权),鸦片战争后西风渐进,辛亥、五四使民主共和思想成为共识,新中国成立后长达三十年在单一意识形态下走上一条反常的现代化道路,直至改革开放国门再开、思想解放、国外思潮再次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外力。每一次文明的进路,归结起来,最为根本的变化总是自由与奴役、民主与专制间关系的转变以及被禁锢的人性点滴的苏醒。

互联网等新媒体在一些事情上有所推动,但不要认定通过在网络上传播就可以立即改变当下的中国。公民意识并不是很抽象东西,而是一件件细小而又真实的生活片段。同样,民主,并不仅仅是美丽的口号、抽象的概念,也是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小事。如同刘瑜说的:“民主是非常脚踏实地、非常柴米油盐的一件事。公民社会,公民意识,公民团体与组织,公民参与,公民文化,这些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新的东西,于是引出了公民教育,这是我们在民主进程中需要补的课,晚补不如早补。”新媒体正是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这种“补课”作用。

新媒体提高了公众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公众提供了发生平台,但它在社会治理的民主进程中只是扮演了一个很小角色,是微量元素。谈新媒体环境与社会治理,只是媒体与社会治理的一部分,而媒体在社会治理中又只是充当着很小的一部分。社会治理的推动,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发力。总之,新媒体只是这点滴苏醒中起催化作用的元素,不是全部。(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1

[2] [英]理查德・威尔金森,[英]凯蒂・皮克特.不平等的痛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1

[3] 刘瑜.民主的细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 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5] 胡正荣.媒介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4

[6] 段鹏.政治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1

新媒体环境篇4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媒介文化生态;责任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3-0065-02

一、当前媒介环境

(一)多屏传播时代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数字化进程。如今媒介多元化和立体传播,丰富了社会的生活与文化。越来越多的屏幕出现,占据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和发展,智能手表、谷歌眼镜、车载屏幕出现在消费者的生活里,双屏(电视、电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而三屏(电视、电脑、平板电脑)也很快向四屏(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甚至多屏转换,再到户外大屏的广泛应用,多屏传播时代已经来临。多屏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尤其是社交媒体的注入和主流媒体的紧密依赖,独立的媒体已经不可能承担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媒体渐渐向混合方式发展,也展现出强大的整合能力。

观众通过观看节目运用电脑、手机等参与互动的形式,达到媒体混合与整合营销效果。比如近期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与豆果网达成合作,整合传播体验社区应运而生。它是通过节目的播出,央视的食材和食谱被豆果网整合,并相继推出同名App应用,每天都会有三百多万美食达人分享他们的作品。电视节目结合社交化的越紧密,多屏互动模式就会越明显。想要实现电视节目的互利共赢,就必须与互联网的合作越来越无缝连接。

跨屏技术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智能手机终端技术的完善和兼容对接。“听一听”、“扫一扫” 、“穿越”等正是当下流行趋势,实现不同终端网络的切换。只有做到这些,跨屏联动、整合营销、多屏互动才能显现出强大的优势。比如以视频客户端优酷土豆为例,PC用户在观看网络视频时,播放器下方有“用手机看”按钮,打开手机优酷App应用扫一扫功能,扫描PC端播放器下方的二维码,此时,手机App即可观看同一节点的视频,无缝跨屏对接就这样巧妙的实现。央视入驻微信、微博社交客户端,加强与网络时代的受众互动,电脑、手机淘宝支付客户端的同步应用,多屏时代的广告营销也更加丰富,跨屏联动,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符合受众的广告模式,未来的商业模式将大数据思维应用得淋漓尽致,在统一的大背景下实现广告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移动终端的依赖让行为碎片化

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让社会进入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浏览习惯,获取视频内容不再局限于TV和PC端。通过观看视频获取信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便捷,TV、PC、Pad、手机随处可得。地铁、公交、火车、候车厅等公共场合,低头族现象无处不在,所占比重之大。几个屏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设备切换。据CNNIC的数据显示,只有25%的人上网没有选择移动端。那种把视线停留在电脑屏幕,或者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的时代过去了,多个屏幕相互切换已成常态,多个屏幕的电子产品混合使用则会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广告营销在这方面很有优势。但是我们注意到,尽管手机每次被用户使用注意力短暂,但是它却成为与用户最紧密的媒介,使用最频繁,比如常用的微信、腾讯客户端。于是手机的观看显得如此重要,不仅仅是视频、文字都让受众的眼球不停地高速转动着。“消费者的一天,已经不见得是24小时,而可能有48小时”。据调查:59%的人使用手机跟另一半分手。73%的人早上是被手机闹钟叫醒。95%的人睡觉前都在用手机。热播电视剧《甄执》使用手机观看的还只是小部分受众,《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节目被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手机来观看。

二、无法避免的当前媒介文化

媒介生态学起初是对文化危机和科技危机的反思,马歇尔・麦克卢汉(1964)第一个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媒介生态” 的概念。西方学者更多是将媒介本身视为一种环境结构,研究媒介技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学者则注重研究媒介生态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而无论是媒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或是二者的互动,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改变都是研究一个重要的变量,一种新媒体的诸多优势往往会导致一种新文化的产生。而正是这种新文化的产生催生了复杂的当前文化现象,毫无疑问,网络社会就是当前的媒介文化特征。

(一)信息公告栏

公告栏是指放置在人流性较大的地方,用于张贴公布公文、告示、启示等提示性内容的展示用品。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公告栏,主要竖立于大门旁边,主要路口等处,用于大范围的通知、通告;一种是单元公告栏或班级公告栏,一般粘贴或悬挂在墙面上,用于小范围的通知,提示等。青年群体在网络上活跃时间长,接收信息多,而传统媒体离他们更是越来越远。大多数都是通过手机等移动媒体客户端了解世界的变迁。手机的便捷,让他们通过手机搜索行为大增,通过手机了解新名词、新品牌。腾讯、微信每天都会推送大量的新闻,这些新闻如出一辙地同步推进,势必造成了以微信、微博为主要了解信息方式的网民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通过这些客户端的权威性的新闻价值选择,把最重要的信息快速传达给网民,及时传播了当前重大热点事件;另一方面,固定的模式难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公告栏,圈内的网民了解着同样的信息和价值引导,让原本丰富复杂的社会划定区域范围,形成了大的社区,网络信息公告栏让受众逐渐趋同。与网民的互动版块的评论也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反而一次次地形成舆论不可控的井喷焦点。

(二)读屏时代与浅阅读

每一次屏幕的变化都引领着阅读方式的改革。以图片信息传播为例,从营销角度来看:用户通常在10~20秒内就会离开网页;网页中大约80%的阅读内容将会被人们遗忘;而文字信息在大脑里的处理速度是视觉信息的6万分之一;受众喜欢分享图片。因此,加强对照片的利用,做出符合实际符合视觉的最佳效果,能够传递更加有效的信息。

多屏时代的到来必然消耗了受众的大部分时间以此来获取有用信息。生活节奏加快,浅阅读是不可多得的受欢迎的产物。从批判的角度来说,浅阅读让经典文化变得萧条冷落,各种快餐似的信息充斥着大脑。深度思考似乎变得不再可能。其实,浅阅读正是对读屏时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顺应不了时展的受众是不可能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中顺利前进。读屏恰恰是视觉的高度显现,各种有用的信息都是通过视频图片展示,是文字不能替代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深层次的内涵。读屏的能力就是对过去、对将来的信息进行承前启后、融会贯通,达到理解时代赋予的内涵结合。读屏不代表传统的书记文字走向没落。而这些,又必须要求受众具有很高的媒介素养,对知识结构要求也很高。

(三)网络审美与后现代主义的现代化

的确,传统和经典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审美伦理在今天媒介时代受到了根本性的冲击和异化。某种程度上,我们又无法远离现代性,所有的高级化的形而上学的或精神的追求都有现代性诉求,甚至包括今天时髦的后现代性话题意识也是现代性的一种延续和变异方式。网络审美的变化也筛选了作为传统经典的文化,在现代性的解构下重新焕发新的生机[2]。网络上不断出现恶搞现象,它们又与传统语境意义相反的解读,从审美到审丑,一步步沦为大众的娱乐消费品。如微电影《潘磕惺俊贰锻蛲蛎幌氲健芬蛭浅显、搞笑、颠覆的风格,注重视觉享受、片子时间短深受网友追捧。在这种自由、混乱不堪的网络环境下,审美观逐渐被扭曲丑化。

三、责任媒体和媒体人

(一)主流媒体的引导

主流媒体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的领袖作用更加突出。央视公益广告成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道德文化标杆性。在谣言和虚假信息泛滥的年代,发挥主流媒体的强大声音,有利于澄清事实,过滤谣言的虚假。每一次的舆论尖口事件都造成了舆论场的高热度关注,而主流媒体被动做澄清证实。这也显示出了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应顺应潮流,及时作出调整的迫切性。加强责任媒体的建设,控制谣言传播的横行,把握好舆论尺度,注意合理的引导。

(二)媒体与媒体人

当前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盛行。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多元化,社会上触碰道德标准的事件也越来越多地通过自媒体散发出去,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次次地刺痛受众的敏感神经。比如,一段内地幼童在香港街头小便的视频发出后,引发热议。起初视频被描述成内地幼童父母纵容孩子大小便,被港人指责后,双方发生冲突,舆论把香港人和内地游客的摩擦推上风口浪尖;第二天一段完整的视频播出,第一段视频的媒体被受到批评,在新浪的调查中,八万网友对孩子父母表示同情。新浪微博认证为著名记者、主持人的凤凰卫视闾丘露薇的微博转载这条新闻并配发评论:“这条视频只是事件后半部分。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闾丘露薇的评论导致网友强烈不满,有网友甚至喊出让闾丘露薇滚出新闻界。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媒体从业人员,显然为了提高事情的关注度,将新闻扩大化,漏写“母亲用尿不湿接小便”,漏写“香港年轻人强制大陆夫妻不许离开”应属故意等这样的关键语句,删减了新闻,扭曲了事实。作为一个专业的新闻人要时刻保持中立态度,还原事实,更不能用个人情感来歪曲事实。恪守基本道德,为受众提供真相才是永恒职责。

四、结 语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面临多屏传播,与媒介形成受众碎片式的行为。受众等自媒体的自由发挥也给媒介生态带来了挑战与难度。媒介素养教育更应该全面普及到受众中,每一个新的媒介出现将形成新的媒介文化,不仅主流媒体发挥着引导舆论的作用,媒体人也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感,受众的自律在媒介时代也不容小觑。新媒体时代中,健康的媒介文化生态的建设将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昊.新媒体视阈下的文化生态危机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2(11).

新媒体环境篇5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自由;媒体职责;法律法规;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38-02

随着新技术在网络传媒领域的广泛运用,我们拥有了更加自由的言论表达的空间。但是新媒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征,加大了传播内容的不可预知性和消息转发的不可控制性,因此,在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新闻自由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过度的自由给媒介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

1.新媒体的来源与界定

在探究新媒体环境之前,有必要对“新媒体”一词作简要说明[1]。“新媒体”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1967年,他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商品的计划书,并在他的计划书中将“电子录像”称作“New Media”(新媒体),“新媒体”的概念由此而诞生。大多数的学者对于新媒体这个概念均是从时间和技术两个方面来作出的界定。时间上,主要是从新旧而言,是相较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而出现的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技术上,则是指依托于新兴科技,如移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提供给受众信息服务的多种多样的新手段、新工具。

2.新媒体环境的特征

(1)现实环境的信息化。现实环境的信息化即虚拟化、拟态化。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所处的现实环境越来越倾向于虚拟化,虽然大众媒介所创造的拟态环境不同于现实环境,然而,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建构下,我们逐渐走向一个虚拟的符号文化消费圈,正如现在的Iphone、Adidas、Gucci、LV等符号,在大众心中已经象征着一种身份和地位,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使得拟态环境中所建立起的某种不符合社会前进发展规律的价值观作用于现实环境。因此,拟态环境越来越真实化,现实环境越来越拟态化。

(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拟态环境”越来越真实,正如日本学者藤竹晓在《现代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他认为虽然大众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是有差距的,但是由于人们依赖于信息环境及其赋予的定义而生存,因此,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会制约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而这些行为再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在无形中涂抹上了信息化的色彩。

二、新闻自由的提出及其历史发展

1.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

新闻自由,或称新闻自由权,是公民的一种民利,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新闻自由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其内容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的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和电视的播送自由、发表新闻评论及开展评论的自由。

2.新闻自由的历史发展

新闻自由思想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十六到十七世纪,此时的欧洲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新闻自由思想初见端倪。资产阶级为了争取出版自由的权利,反对皇权特许出版制和罗马教皇审查制,从而展开了为新闻自由而斗争的历史。这段斗争史大致可分为争取出版自由权利、争取言论自由权利、争取新闻自由三个阶段,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变,最终形成了当代的新闻自由观[2]。然而,由于社会责任理论具有固有的缺陷,它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的自律意识。因此,从事实上来说其可实施性不强,至今尚未形成足以同自由论的传播体制比肩抗衡的一套新的传播体制,仍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三、新媒体环境对新闻自由的影响

1.新闻自由的空间拓展

新媒介技术的广泛运用促使真正的观点自由市场的形成,受众在这样的环境中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媒介使用权和公共话语权。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低门槛等特性获得对信息的权利。正如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理论,新媒介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的大脑的延伸,延伸了人们的言论表达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能力、传播和沟通能力。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具备了哈贝马斯笔下“公共领域”的特质,能够向公众提供信息开放平台,让用户进行意见交互和辩论,形成意见自由的市场。同时,借助于SNS的技术优势,信息呈现出“滚动化、裂变式”的传播。

2.新闻自由的过度泛滥

(1)新闻自由与道德伦理的冲突。新闻道德伦理是新闻从业者以及新媒体用户在采集、、使用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过度自由导致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弱化愈演愈烈。媒体在社会转型期,原来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被淡化和遗弃,固有的行为模式被怀疑和否定,因此,媒体逐渐失去了监督力和约束力,而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又尚未形成,从而使得媒体缺乏某种明确的规范约束而形成的一种媒体乱象的状态,即“媒体失范”,其表现有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新闻欺诈、低俗炒作、媒介寻租、新闻逼视等,而究其根源,乃是市场竞争体制下,新闻媒体片面注重经济利益所致。

(2)新闻自由与公民权利的冲突。新闻自由过度,必然导致“新闻侵权”现象出现,新闻媒体记者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新闻侵权的表现有对隐私权、著作权、名誉权、知情权、肖像权等权利的侵害,其中以侵犯隐私权最为显著。在网络环境下,新闻从业人员对公众人物的隐私过度放大曝光现象尤为严重。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平台的开放性、言论的过度自由导致“媒介暴力”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3)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冲突。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冲突源于新闻界的越位和司法的缺位,新闻媒体通常以新闻自由为由干预司法独立,主要表现在“媒介审判”现象上。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以道德评判取代了司法审判,最终形成的舆论氛围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地进行审判。中国的新闻媒体大多具有官方或半官方的性质,新闻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对社会公权力进行监督的同时,也为其进行“媒介审判”创造了可能性[3]。在司法案件的报道中,记者超越法律界限凌驾于司法之上、法治之外,采取“裁决权”、“处理权”,出现“法官未判,记者先判”的现象。

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自由的规制

1.提高新闻工作者道德水平和从业素质

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的“观察者”和“t望者”,树立正确的新闻自由观和坚持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尤为重要[4]。新闻记者要秉持客观、公正、中立的原则,遵循法制规范的同时,也要坚持伦理和道德底线,自觉捍卫公众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在新闻采访中注重新闻来源的合法性和道德规范。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讲,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新闻记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更显重要。新闻从业人员只有加强自身修养素质和知识技能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站稳脚跟。

2.建立健全新闻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

任何新闻传播活动并非是独立自发的,都必然处在一种控制的网络中受到制约[5]。建立健全新闻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首先应该依托政府支持,加大技术监控治理力度,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管,使互联网环境得以净化的同时有利于新闻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应当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在约束新闻工作者新闻自由权利行使的同时,激励其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新闻事业的良好运作;再次,建立群众舆论监督机制,借助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健全信息审核平台。

3.加强受众媒介素养教育

在新媒体环境下,话语权不再被精英人士所操控,大众话语权的地位得到提升。而网民能否真正成为记者,其核心在于网民是否拥有足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因此,对网民进行专业或准专业的新闻专业主义教育,使其建立起对新闻价值观念、新闻是否标准、新闻报道尺度、新闻法制规范、权利与责任的关系等方面的充分认知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还应通过大众媒体和社会教育机构对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能够正确理解媒介信息,做出理性的分析,加强对信息的批判能力。

4.完善新闻传播相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关于网络规范方面的立法资料还相对较少,在网络大面积普及的情况下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法律规范。新媒体环境下,仅以道德意义上的软指标来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约束,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加强新闻法律法规的约束力才是维护新闻传播伦理规范的有力保障。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必须加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完善新闻法律法规,才能有效地控制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滥用新闻自由的权利。此外,新闻从业者和社会的每个公民都应该提高新闻法律意识。在法律的框架内,培养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自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正如丈量新闻价值尺度的弹簧,如果力度到位,就会为社会传递出正能量,如果用力过度,则会丧失自由,对于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坚持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在利用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容忽视的。面对新闻过度自由带来的问题,我们应找准根源之所在,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手段,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对新闻自由进行更好地规制和完善,避免恶性循环。只有如此,新闻从业者和大众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发挥新闻自由的权利,才能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进步。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 刘敏.西方新闻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演变[J].知识经济,2008(1).

[3] 付松聚.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D].郑州大学,2009.

[4] 周洪松.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职责[D].河北师范大学,2010.

新媒体环境篇6

1 新媒体概述

1.1 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这一概念是与过去传统媒体概念相较而言的,它是依托当前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发展而来。与过去的传统媒体时代相较而言,新媒体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信息科技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新的媒介形式,如数字电视、手机、PC客户端以及其他媒介形式等向人们传递信息、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形态。并且新媒体的内涵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有所改进的。

1.2 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1.2.1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及时性的特点

交互性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最大的改进,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的信息交流,使信息的者能够及时地收到一定的反馈。这种消息间的及时传递使得信息的处理效率大大增加。

1.2.2 新媒体所蕴含的信息具有海量性、共享性特点

由于新媒体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时,这些海量的信息可以借由网络渠道实现信息共享,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性以及共享性对人们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

1.2.3 新媒体个性化的传播媒介

纸媒时代人们主要依靠报纸等媒介获取信息资源,这种信息传播的介质多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新媒体背景下,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新媒体依托互联网,以及新的媒介传播形式,例如微博、微信等向外界传播信息,这种新型的媒体介质,使得信息的地点以及形式不再固定,这也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及时、便捷。

1.3 新媒体环境的内涵

新媒体环境也是相较于传统的媒体环境而言的一种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与新媒体环境二者不可等同视之。尽管新媒体环境是依托于新媒体形成发展而来,但新媒体环境指的是一种大众媒体信息的传播环境,新媒体环境更加强调新媒体信息传播介质下的整个大的媒体环境。

1.4 新媒体环境的主要特点分析

1.4.1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由于新媒体依托大数据库,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那么自然新媒体环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多元性;除此之外,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多样,如微博、微信、PC客户端、数字电视等。

1.4.2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检索便利性

传统的媒体环境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书籍、报纸、卷宗等的查阅,这种信息的检索费时且效率极低。相较而言,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互联网、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终端等使得信息的传播、查询、检索等都更加便利。

1.4.3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来源更具隐蔽性

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中的信息来源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许多信息的者通常都会采用网名或者虚拟账号、小号等进行信息的。

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

2.1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

?M管当前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创业这一行为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它的形成需要思维以及行动的共同作用。但就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大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尤其是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领域更是如此。

2.2 高校没有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

当前,许多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主要还是依靠一定选修课程的方式开展,或者是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渗透,这种创新创业的教育方式辐射范围有限,同时教授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学生只能够对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而并未真正启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的意识。

2.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总被片面地认为是商学以及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主修科目,因此,高校内有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还十分有限,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大肆盛行的当下,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主要依靠的力量还是各班级的辅导员;此外,以选修课的方式聘请管理学科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理念指导,这种师资构成使得学生很难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完整的认知。

2.4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缺乏必要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

创新创业要想在高校真正得到发展就不能只是限于理念指导发展阶段,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创业发展理念。但就当前的形势而言,高校还很难或者说还缺乏为高校学生设立创新创业资金的发展理念。

2.5 新媒体背景下多样化的信息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被误导

众所周知,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具有海量性以及隐蔽性的特点,学生在诸多海量的信息面前,很难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很容易受错误观念的影响,而使他们的选择出现一定的偏差,严重的甚至会使他们的创业雏形“流产”。

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3.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首先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教育

3.1.1 立足学生常用的新媒介,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要想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要首先立足于学生常用的新媒介,通过新媒介的传播手段对高校的在校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渗透。具体而言,高校的招生就业部门可以开设一定的网络平台,定期在平台中相关的创新创业的真实案例,案例的选取要能够紧靠大学生发展实际,同时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加强与高校学生的互动,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以及需要求助的学生及时予以援手。

3.1.2 利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充分挖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潜质

由于新媒介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学生可以在这一平台中匿名交流,不用担心自己的思路或是言语失当,为此,高校的有关教师、领导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环境,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真实需求、想法表达出来,从学生的交谈中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以及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制定适合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3.2 要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内搭建服务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由于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环境、专业知识背景等都不尽相同,这也使得他们的兴趣点、发展规划以及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尽管当下社会范围内广泛倡导“双创”的教育发展理念,但要认清的事实是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适合这一发展路径。为此,高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挖掘他们的独特闪光点。具体而言,可以凭借新媒介的信息资源库、依据创新创业的相关行为特质以及管理学中的创新创业的性格特质设立一定的测评题目,供学生测试,由测试结果结合学生主观意愿初步判定学生的发展意向以及创新创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潜力。对有创新创业潜力以及意向的学生,高校要对他们进行重点的教育指导;此外,还要为学生创设、建立一定的创新创业的实训平台,具体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设立。

3.3 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内营造创新创业的发展氛围

新媒体环境篇7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电视编辑是电视节目的重点工作内容,可以说电视编辑是电视节目的顶梁柱。只有优秀的电视编辑才能够创造出较为优秀的电视节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已经进入到新媒体时代,这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境之下,电视编辑必须立足社会的发展背景,分析广大民众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采取一定的措施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从而推动传统媒体的变革。对电视编辑来说,在新环境下一定要注重观众的感受,加强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遭遇巨大的挑战,电视编辑的角色定位也有一定的调整。影响电视编辑定位转换的要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工作内容的增多,电视编辑人员的工作范围扩大,角色由单一、专门化向全能型转变。比如,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中电视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是相互分离的,但是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合新媒体对电视媒介的要求,如果保持现状电视节目之多将会遭遇很多的瓶颈。如电视节目的效率、质量、敏感度等等。电视编辑工作与记者相互分离使得双方必然会经过很多的交流才能够完成,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及时信息的产生以及传递非快速,电视编辑和记者分离制显然毫无竞争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向着多元化以及全能化的方向发展,电视编辑的工作除了文字编辑以及图像制作外,还需要负责节目的编排以及制作,有时还需要充任记者的工作。

二是媒介环境的变化。新时期电视编辑的环境以及理念变化很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视编辑角色定位的转换。电视编辑理念以及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理念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新媒体时代对电视编辑工作的帮助还是很大的,甚至推动电视编辑工作发动一场新的变革。例如,电视编辑面临角色定位、工作内容的调整、与目标群众之间的交流等问题。其中电视编辑人员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电视编辑人员需要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真正的打造能够吸引民众视线,丰富民众生活的电视节目。这一点与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三是观众需求的变化。新时期观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等等,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使得媒体与民众之间已经处于劣势地位。观众的关注度决定媒体的发展前景,因此,电视编辑需要重视观众需求走向。当前,观众期望加强与电视节目的交流,渴望参与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观众的精神诉求也在不断的提升。电视编辑需要转变传统的传播信息的服务方式,需要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为观众提供互动渠道,比如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加强观众与电视节目之间的联系。

电视编辑内容主要包括电视节目、栏目、频道以及媒体等层次,电视节目是电视编辑工作的基本工作。新媒体环境下,工作的层次以及地位发生明显变化,媒体编辑成为电视编辑的主要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信息的传递范围,提升节目的知名度以及浏览量。更重要的是增加目标受众群体数量,只有拥有较大的观众群体才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新媒体与电视媒体之间是竞争的关系,同时也是合作的关系,在新时期发展电视媒体不应当含有敌视的态度,应当正视新媒体的优点,充分挖掘新媒体的优势,供电视媒体使用,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所决定的。

电视编辑的内容对电视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影响较弱,编辑平台是影响传统媒体发展的真正因素。传统电视媒体,目标观众一般只能够通过电视获得信息,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用品,移动互联网更是为人们提供网络交流的便利,互联网电视平台、移动电视平台等等已经逐渐侵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正是这些平台的大众化使得传统电视平台的观众数量剧减。所以电视编辑人员需要重视自身平台与其他平台之间的交流,加强平台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平台的使用要有针对性。

话语是编辑中最不容易掌控的事物,是电视编辑人员必须使用的一种语言。新媒体的语境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信息量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波动较大。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递者可能是广大民众,微信的转发都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法不责众,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合法性就难以保证。而电视编辑属于一个工作团队,由法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信息的筛选当中,需要耗费时间以及经历确定信息的真实性,而后才会将信息传递出去。当电视编辑工作向新媒体靠拢时,语言的选择以及框架结构也要随之变化。

传统电视编辑定位于策划方面,优秀的电视编辑人员具有较好的策划能力,能够从节目整体角度把握节目的发展方向。在主题选取、脉络规划、舞台设置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选取水平。新媒体环境中,电视编辑的定位不再局限于策划工作,还需要对节目的受众需求、经营规划等方面进行规划。在激烈的外界竞争环境下,电视编辑需要将营销理念融入到节目的制作中,调查观众的观看需求,这样才能够在观众占据主导地位的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使节目获得更多的市场。

加强电视编辑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使电视编辑的角色定位更加准确。电视编辑加深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交流,能够促使电视编辑快速的把握观众的需求,提升产品的核心价值。受到新媒体电视平台的影响,观众比较喜欢与节目进行互动,这为传统电视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方向。因此,电视编辑在制作电视节目时可以加上与观众互动的环节,让观众参与到节目制作中,使编辑能够了解到观众的需求,更准确的把握自身角色的定位方向。

提高电视编辑的受众意识。当前,受众观看需求是电视编辑工作的最大影响要素,顾客是推动电视节目发展的原始动力。新媒体的环境下,观众的个人需求以及情感的满足得到很大的满足,这是传统电视难以竞争的劣势。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传媒平台的新发展都将改变传统媒体对信息传递的绝对优势地位,电视编辑向新媒体靠拢时树立“受众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电视编辑需要从受众的需求角度出发,掌握需求的集中点,只有把握观众的看点与需求才能够在竞争中把握先机。

四、结语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新媒体对电视节目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观众观看电视的方式。观众收看电视不再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但是不论是电视编辑角色定位的变化、外界环境的变化还是观众需求的变化,这些都无一例外的推动电视编辑改变原始定位,建立新定位。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的新定位是有固定目标的,例如满足目标受众的观看需求,加强电视媒介与观众之间的交流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小丹.电视台编辑角色的定位及转变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04-241.

新媒体环境篇8

关键词 新媒体;广告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022-02

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下,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同时大力促进了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生活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路线和途径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愈发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 新媒体特点

在现代情况下,新媒体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了媒体之间的壁垒关系,也消除了在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全民性。在信息传播的情况来看,新媒体首先带来的信息技术的巨大变革就是信息传播的全民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削弱了大众传播媒体对信息的绝对操作,使得在现代情况下大众的草根阶层也可以在信息资源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未能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使得每一个人都了可以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新媒体实现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对等交流。

其次是多维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情况下,信息在传播的时候使得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距离几乎为零。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新媒体的出现还改变了大众传播信息的组织方式,信息全部被固定在了新媒体的平台上,在现代新媒体平台下,大众可以通过一切的门户网站来查看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新闻和信息,还可以观看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等。

2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路线和创新

2.1 强化广告目标和受众的策划

广告目标,就是指广告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而对于广告目标的策划,通常表现为具体的量化指标,要从广告调查入手。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为广告目标的策划提供了极大地便利,通过网络进行广告调查和相关数据的收集,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对广告传播的路线和方式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使得广告可以达到精确性、具体性、单一性、可测性的效果。而广告受众的策划,是完成广告传播预期目标的先决条件。受众策划主要是根据受众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等,制定出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战术选择,确保广告可以充分迎合受众的消费需求,消除受众对于广告的抵制心理,从而使得广告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2 强化广告媒体策划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的媒体策划同样是影响广告传播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多样化的媒体形式,在进行广告媒体策划时,应该善于打破常规,对其进行创新,将现有的多种媒体形式筛选和组合,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各种媒体的影响力,最终确保广告传播目标的实现。如果仅凭单一的媒体向消费者诉求,不仅广告受众较少,而且容易淹没在各种媒体的相互干扰中,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因此,为了使得广告信息可以更容易地被消费中记忆,应该根据广告的主体和内容,做好广告媒体策划,通过对不同媒体的合理搭配,以有效的资金实现最佳的广告宣传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媒体都拥有自己特定的受众群,单一的媒体形式不可能覆盖所有目标对象,而通过多种媒体形式相互组合的方式,则可以尽量扩大广告的覆盖范围,取得更高的宣传效果。

2.3 实现传统广告的跨平台化、手机化和网络化

广告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化,将网络广告的宣传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对网络广告的形式进行创新,供给综合,从而引起广告主更主动和更多的投资;巧妙借助网络广告跟踪技术,对广告策略做出更为灵活多变的调整;确定网络广告目标时要因式制宜;充分应用广告原理和技巧,进一步展现网络广告所具有的高效优势。

2.4 对传统广告的形式进行变革

和传统广告相比,新媒体广告在音效渲染和视觉传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视觉文化环境中,广告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视觉化转向趋势。广告传播技术革新后大幅度提升媒体内容的表现力和承载力。故而,新媒体广告变革的重中之重是根据媒体的受众、广告投放方式和投放位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进行广告投放,创新出适合新媒体接收和传播的广告内容和形式。

2.5 立足互联网发展广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于广告传播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立足互联网技术发展广告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新媒体广告通过互联网进行广告宣传和传播,传播的形式、内容、技术、速率和客户受众的数量都更具优势。而新媒体广告在广告投放时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同时对广告受众进行更深入的细化。庞大的网民群体的主动网络搜索行为和网络广告跟踪技术的应用让广告媒体更加了解网络受众的行为特征,降低根据广告受众特点进行广告投放的难度,并借助互联网信息高效传递和广告受众主动搜索行为进一步提升广告传播的效率。互联广告投放的超链接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广告信息量过低的弊端,兼顾广告吸引力的同时传达出更多广告信息。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广告传播要切实迎合新媒体的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广告传播策略。简而言之,就是结合广告传播的目标,对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等进行全面分析,对传统广告的传播形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广告战略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传播途径,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宣传效果,切实提升广告传播的有效性和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文,敖敏,段亚男.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广告新形式及其应用策略分析[J].科技传播,2013,1(7):39-40.

上一篇:新媒体背景范文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