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26 05:01:09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篇1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课程本位思想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合中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还是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在现今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已非常普遍,但是如何真正达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还需我们作多方面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本位思想应当放在首位

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要以完成课程本身为第一目标,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学的质量,不是为整合而整合,不是走形式,整合不等于混合,信息技术不能成为教师“灌输”的工具,所以强调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的特点、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帮助教学突破重难点,或者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设计IT整合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避免孤立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未掌握学科本领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就本末倒置地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误使学生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信息手段的使用,舍本逐末,有碍于课程基本目标的实现,最好是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灵活应用信息手段协助学习。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这样的“整合”才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学科教学过程有机组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新的高度看待所教学的课程,要通过整合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入到学科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使用教学课件。

课件的选择应以突破教学难点为根本目的,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顺利突破教学难点。课件的使用要有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整个课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是否符合学科的规律,是否符合心理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科学性的课件不仅能起到突破重难点的作用,而且能提高课堂艺术性、趣味性。课件在课堂的切入点也应重视,应以不影响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为原则,不能随意切入,这样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也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网络化课堂教学形式的出现,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基础上萌生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先进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扬弃,对新型的教学技术进行“整合”,要求创造“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学习环境”,这使“教”和“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通过创造学习环境,设置学习任务完成教学过程,学生要通过“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要“画龙点睛”地点评、总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的互动沟通可以不拘泥于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要使教与学有充足的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应用信息技术容易实现有层次差异的学生的教学,在采用信息技术方式教学时,可以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生活学习经验,注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创造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认知工具、思维工具)和切合学生需要的交流合作工具,促使学生多层次发展,实现教学上的供需平衡。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仅应在教师的教学中应用,而且应促使学生优化学习过程,全面提高信息素养,为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学会合理使用IT工具。

当面对教师给的相关问题、任务时,学生要学会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IT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进而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主、自发地运用IT工具自如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计算机所提供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学习的可能,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互助、合作意识。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互助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解决学习任务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上网查询资料,而且可以利用过论坛、邮件、QQ等网络工具互通资询,共享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到网络的强大功能,而且建立起互助、合作意识。

总之,当今的教育教学正在逐日走向信息化,我们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力将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在“整合”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广大教育者长期探索的问题,只有深刻地认识学科教学的精髓与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芳.教育信息化及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2006,(4).

[2]孙立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的类型和特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4,(01).

信息技术课程篇2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

“整合”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上,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及结果。

教育界引用“整合”一词通常表示整体综合、渗透、重组、互补、凝聚等意思。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界定。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祝智庭教授:

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

教育技术专家南国农教授:

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习;

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识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或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特点

从上面引述的各位专家对“整合”的界定可以看到,每种界定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视角,这充分体现着“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复杂性;每种界定都包含着“整合”的基本特点,有利于保障整合研究和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整合”要有明确的目的——“整合”的目的是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的沟通机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网上课程与远程学习)和丰富资源的环境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造思维、合作精神与交际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整合”必须有正确明晰的指导思想——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多种价值取向可供选择。一定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把整合的研究和实施纳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整合”要坚持整合要素的个性特点——在研究和实施“整合”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特点,以其特有的功能特点优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也要严格遵循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体现教学过程规律的需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整合”是功能特点和基本规律意义上的整合。

4.“整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把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特点的事物整合在一起,不是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推理就能实现的;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去实验、探求和总结,才能发现“整合”的本质和规律。

5.“整合”的结果是“双赢”的——成功的整合应当是把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整合”的结果,既以信息技术优化了课程教学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学科智能水平的提高;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传授了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在新时代——信息时代和新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切入点。通过这个切入点的研究和实践要达成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1. 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中才得以进行;整合研究和实践的水平越高,对信息环境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随着“整合”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会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校信息环境的建设应根据“整合”的研究和实践的需要,围绕下述三个方面分层次地进行:

(1)创设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硬件环境

①创设满足教师“教”的需求的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室

②创设满足教师“教” 、学生“学”的需求的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③ 创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硬件环境——校域、城域、国际网络

(2)创设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教学资源软件环境

①满足优化课程学习需求的课本资源

②满足扩展性学习需求的校本资源

③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社本资源

(3)创设以教师为主体的人文技术环境

①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把“整合”的研究和实践纳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②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开发技术、媒体传播技术和教学系统的设计技术,提高实施“整合”研究和实践的智慧和能力。

③形成完整的教学价值观体系,以“整合”的教学活动全面地促进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2. 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改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并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制,这为在多方面上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

(1)探求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和普遍规律

(2)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计算机及其网络、专业网站、电子图书馆、网上搜索、网上课程和远程教育等机制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确立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的稳定的教学模式群落和有效的方法策略

(4)在已有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发展和创新性研究,形成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学基本理论

3. 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研究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其根本目的在于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通过优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具有在信息化社会中学习、发展和生存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学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自觉地以不断地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篇3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信息技术不仅是活动实施的主要手段,而且是实践探究的重要内容。活动指导纲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强调跨学科的物化应用和技能培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创意、设计、制作、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上,以“创意物化”为主要形式,通过文字处理、报刊创作、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培养学生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能力,同时加入一些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高中新课标则兼重理论性和实践性,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凝练出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四个学科大概念,将理论学习、知识积累、思维发展与技能培养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有关计算机科学领域思想与方法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上,构建了新的课程结构,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以主题为引领进行有关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学习、思维发展和技能运用,建立起完整而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并予以实践。可见,同样是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侧重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以作品质量和操作水平为主要评价标准,突出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而高中信息技术则强调学科的科学性、知识性和严谨性,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和应用,以具体的学业要求控制教学质量,形成完整、稳定的专业课程体系。虽然两者有所不同,但其思想和目标却是一致的,即以核心素养为统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化工具学习与生活,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信息技术教育蕴含丰富的有关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和理论知识,学生在不具备正确思维方式和基础知识的状态下,仅凭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技能,无法达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除了作品制作以外,还应该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有关计算机科学的思维培养、知识讲授和方法指导。

1.课程目标的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基本思想,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和方法”,理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以及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等,并能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设计、制作作品并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循信息社会规范,负责、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2.课程内容的设计

(1)课程内容的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是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主题,围绕某一个主题开展活动,活动内容侧重于作品制作。虽然活动指导纲要给出了一些知识模块,但由于各个主题相对独立,知识内容被分散、隔离在不同的主题中,模块与模块之间、主题与主题之间缺少关联,使得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缺乏系统性、知识性、连贯性和整体性。要想体现教育思想,反映课程取向,关注全体学生,适应个性发展,强调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内在联系与递进关系,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在活动指导纲要的基础上,融入高中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与方法、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内容,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与高中新课标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形成与高中新课程紧密衔接、螺旋上升的完整体系。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围绕“学科大概念”规划课程结构;以高中新课标确定的学科核心素养预备级水平划分为基础,配置教学内容,使课程具有灵活性、拓展性和宽容度,适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活动指导纲要和高中新课标为依据,体现本学科的科学性、严谨性与规范性;以评价标准为引领,使活动有方向、有目的、可测量、可控制。基于以上原则,结合活动指导纲要对活动方式的要求,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划分成三类——信息技术基础类、跨学科知识应用类、社区服务类,每一类包含若干活动单元,每个单元分解出不同的活动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类”以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主体,为后续实践活动打下知识与技能基础;“跨学科知识应用类”立足于跨学科整合,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运用不同学科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技能,认识、分析和解决学科问题;“社区服务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关注社会、服务社会、满足公众需求的责任意识和技术能力。“单元”是围绕某一类所设计的主题活动。“阶段”是单元活动的具体环节和步骤,对应于传统教学中的一个课时。

(2)单元活动内容的设计

按照高中新课标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围绕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与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而依照活动指导纲要的主导思想,教学内容应内化为活动主题,将思维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融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创设真实情境,设计活动案例,以完成活动任务、解决具体问题为途径展开学习。恰当、适用的活动案例,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信息技术基础类”教学案例围绕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和原理进行设计,如认识计算机程序、信息编码、人工智能初探等。“跨学科知识应用类”教学案例突出多学科的综合,如探究清明上河图、你了解声音吗、交通灯模型设计等。“社区服务类”所设计的案例不但要有实用性,还应该体现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手势识别、社区邻里旧书转换APP、社区车辆出入管理等。

三、主要教学策略的设计

1.逆向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是对真实、复杂问题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意图和行为,这些不确定因素常常使学习效果难以与教师的理想预期相吻合。因此,教师要控制学生不偏离学习方向,使他们清晰、明确、始终如一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怎样做”,而“逆向教学设计”符合这一要求。逆向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就给出精准的评价标准,并将这个标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指向目标的达成。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思路、不同途径和不同方法完成实践任务,但其学习目标应该是一致而明确的。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采用逆向设计使学生在灵活、宽松、自主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学习方向。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受课时等客观因素影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所能完成都主题任务是有限的,加上不同主题都相对独立,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知识零散化和碎片化现象。纠正这一现象的有效手段,是采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以活动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设计,每个单元都有确定的活动目标、评价依据、活动要求和活动规划。所有活动都以完成单元目标为目的,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评价依据都要遵从本单元的整体设计,确保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结构完整、连续和系统。

3.单元活动指导设计

受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特点的影响,学生在活动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教师给予学生过多、过频的帮助,很容易对学生的探究思路、想象空间形成约束和限制,失去实践活动的本义。因此,比较好的办法是为学生设计合理、实用的单元活动指导,在不干预学生活动的基础上,给学生指明活动意义,引导探究方向,明晰评价标准,提供知识补充和技能帮助。单元活动指导应该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内容包括导言、单元目标、单元内容、评价依据、活动规划及阶段指导等一系列详细而具体的内容。其中,“导言”用于设置活动情境,“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分别指明本单元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评价依据”是本单元学习成果的内容要求和质量标准,“活动规划”是活动的环节与步骤,“阶段指导”是每个阶段活动的目标、要求、流程、资源和活动记录。

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单元活动指导实例

以下是“跨学科知识应用类”中的“探究清明上河图”的单元活动指导实例。

1.导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凝聚着数千年的民族智慧。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难以领略唐宋的繁华,无法感受当年的风貌。幸而有北宋时的“照相机”——《清明上河图》。以往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大多从艺术、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来进行,本单元活动将综合历史、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清明上河图》进行实践探究,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对“视觉画面”进行“数据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在单元活动中,你可以和几个同伴组成一个团队,先对《清明上河图》进行整体观摩和分析,然后就你们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专门探究。主题可以是画面所呈现的某一类历史事物,也可以是绘画的美学表现手法,还可以是对某些有争议问题的独到见解。探究完成后,要以PPT演示文稿、Word文档、Excel表格或主题MV等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并进行分享交流。

2.单元目标

综合艺术、历史、文学及信息技术等学科内容,对《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文化、商贸及其他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得出有效结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思维抽象和界定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利用量化、计算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清明上河图》进行加工处理,掌握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单元内容

研读《清明上河图》,查阅相关资料,综合历史、语文和美术等学科知识,形成整体认识;学习和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数据的采集和整理、量化、建立计算模型、结合学科知识分析计算结果并用图表呈现,以及研究报告的编写和制作等;选择活动主题,确定探究方向,制订探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完成探究报告;展示交流,评价活动效果。

4.评价依据

5.单元活动规划

活动内容:整体了解《清明上河图》;完成组队,并依据课堂所学及本组成员的兴趣,综合考虑可行性与科学性,选择《清明上河图》一个具体深入研究的方向,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目标:了解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学科知识;学会在电子表格中建立表格、统计、自定义公式、图表的创建等;学会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调整、裁剪、突出局部及强化特征等。确定活动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对绘画作品进行处理、加工的方法,获得研究成果。活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队,每组3~6人;选题方向明确,理由充分,合理、可行;组内成员在活动过程中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学习状态,均可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并完成相应测试;小组工作要体现合作、有序和高效,分工明确,每个人均可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在规定课时内完成研究任务,获得研究成果。活动流程:①分组;②综合历史、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形成对《清明上河图》的整体认识;③通过自主学习和听取老师讲授,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④确定小组研究方向,设定活动主题;⑤结合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怎样把“画面”转换成“数据”,怎样采集和量化数据,设计怎样的算法,采用何种软件工具进行计算等;⑥实际操作,采集数据并依据算法进行计算;⑦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有效结论;⑧制作研究报告,包括文字稿、PPT等;⑨在教师组织下在全班进行交流,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活动资源:文字资料,包括《清明上河图》绘画,相关历史资料、前人研究成果等;与完成主题相关的信息技术资料,包括数据的采集与量化方法、算法设计方法、软件工具的操作方法等。活动记录表:表格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姓名、单元选题名称与选题理由简述、单元活动探究方案、学习记录(如学习资料名称或网址、检测题目解答情况等)、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成果与收获等方面。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充满灵动、创造和延展的教学空间,而高中新课标则提供了在这个空间中所应遵循的理念、标准和规范,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中学课程体系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课程篇4

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就是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让学生把已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自主的应用到实际的学习当中,已达到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网络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去获取音乐知识,解决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总之,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能够利用其可视、可听、可操作,形象、直观、大容量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运用到学习之中,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二、信息技术在农村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说到农村音乐教学,部分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往的录音机,磁带,挂图,黑板,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半个学期只学一首《中学时代》上,但是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部分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与办学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脑、网络、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农村学校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又给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理念,新的办学思想的推广,又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给我们新的动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广阔的天地。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音乐教学进行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找“两点”

        所谓“两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我们经常说,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兴趣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在世界音乐文化及各种传播渠道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痴迷,可以说是异常火爆。

可是部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仅限于他们喜欢的所谓偶像所唱的几首流行歌曲,而对于什么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种类及风格却一无所知。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应采取积极措施,适当地从正面把优秀的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满足学生唱流行歌曲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鲁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中《青春之歌》这一单元中,要求以《青春的旋律》为主题,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青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与青春相关的歌曲,并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和特点。

针对这一要求,我从网络中下载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积极向上的mv作品,在学生进教室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杨培安的《我相信》,学生们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走进教室,充分的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一首歌之后我又将画面切换到了全运会开幕式中孙楠、张惠妹等演唱的《相亲相爱》,学生们不由自主的一起跟随音乐演唱歌曲,课堂气氛被推到顶点。紧接着学习歌曲《青春之歌》,大屏幕展示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试着让学生模仿维吾尔族的舞蹈,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学生们都意犹未尽。

        (二) 信息技术与德育渗透的整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初中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新课程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利用音乐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陶冶情操。在课堂上,针对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我开展了这样一个专题,大屏幕上出现的 一幅幅画面一次又一次得震撼了学生,在这节课中,当学生看到温总理蹲在干裂的土地上忧心忡忡的情景,部分学生都流下了眼泪。紧接着,我与学生一起跟随音乐学唱《还有我呢》,告诉学生生命的珍贵,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要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智慧与勤奋创造我们的未来。

        (三)信息技术与当地特色的整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中学音乐课堂是传播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音乐内容广泛,器乐、戏曲、曲艺加上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可谓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我们周村地处山东腹地,有着“丝绸之乡”、“旱码头”的美誉,周村的“芯子”更是传统文化一绝,还有淄博特有的戏曲形式五音戏,均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的农村教学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我知道在我们所处的乡镇,活跃着很多民间艺术的小团体,很多学生的长辈就活跃在这些团体当中。针对这一优势,课堂上,我发动学生一方面从网络当中搜集这些艺术形式的资料,另一方面,让学生深入到他们长辈中间,切实的感受这些传统文化,在同学当中交流,更有学生将照片等传到自己的网络空间,对这些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传播。

信息技术课程篇5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

今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性决策。邓小平同志有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应成为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指导方针。我们认为教育的三个面向意味着:中国教育应在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中,以创新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教育应以开放系统的方式运行,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之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制高点;中国教育的发展应进行双向定位,即立足现实预测未来,依据对未来的预测反观现实,从而将现实与未来的落差化为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正是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并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1999年,6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从而把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也正是在这次全教会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速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今年,4月6日,我国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率团出席了在新加坡召开的以"为了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教育"为主题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次教育部长会议。这次大会发言主要围绕四个专题进行,它们是:现代技术教育、改进教学体系、改进教育管理和加强国际合作。陈至立部长就改进教学体系作了题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改革创新》的发言。在发言中,她不仅再一次明确提出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中国面向21世纪教育的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值得注意的是她强调"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使中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

正是从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研究与实施的重要性出发,正是基于对推进教育信息化迫切性的认识,我们认为,今天的中国必须在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对现有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在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信息时代必需的人的基本素养以及重视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认知工具开发的基础上,全面改革学校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并以此作用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理念及其实施教育影响的方式。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

我们认为,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等几个方面是研究与实施我国素质教育,是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教育质的变革与创新开启人类21世纪大门的重要依据。

(一)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回顾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看到,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之中的教育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迁,而面临着自身的变革与创新。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变的世纪。对过去一百年的回顾,我们既看到动力文明铸就了二十世纪工业革命的辉煌,同时我们也看到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人炸等工业革命的后遗症。今天,站在新世纪的大门前,我们已经看到,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地平线上,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犹如霞光四射的朝阳正在冉冉升起。它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新的百年、新的千年的开始。作为新经济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出现究竟对教育有何影响?在此,我们打算从知识、知识创新能力、人才以及教育的变革的内在联系出发,对此问题作一个简要说明。

众所周知,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拥有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尤其是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也因此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种新型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在知识经济中也相应地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意义。显然,因知识经济的兴起而带来的社会的重要转型和新世纪的挑战,正迫使我们对人的本质属性、创新人材的培养与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样,面对知识经济兴起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承担着国民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也必须经历一次观念、态度、内容、形式、技术、方法、评价的彻底全面的变革。显然,知识经济的重要启示必然导致以培养人为宗旨的教育基点在迈向21世纪时发生战略性的转移,终身学习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定位。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本的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这种着眼于知识创新的教育必然是以人的学习为基点的。为此,有人将"知识经济"称之为"学习经济"(Learningeconomy),形成人的终身学习的机制也必然成为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基点。在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时,终身学习最根本的基石就是作为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教育新理念的融合。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虽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教育的革命,但它却是这场必然发生的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这是因为,作为智能化的技术,信息技术既包括基础设施又蕴涵着人类的高级智慧。同样,离开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观念的更新只能是一纸空文,却不能从根本上完成一场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革命。因为,作为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乃是高新科学与高新技术的融汇,是最新理念与大胆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一体化,是研究与开发的统一。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合理的应用本身就要求同时变革人的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代之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合作性以及相信人固有的强大学习潜能的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与此同时,信息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而且为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与认知工具。鉴于高新技术改革教育和改进人的学习方面的潜力,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这种高新技术已经成为营造新型学习文化的强有力的催化剂。教育领域中的任何改革,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在内都不可能置它于不顾。

显然,正是从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概念的全新理解出发,我们认为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是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学习,是以信息技术(包括通讯工具、网络、计算机等)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由此可见,在新世纪中,学习将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个人、机构、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是知识经济的中心。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这场革命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相应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及基于高新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三)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

我们认为,以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宗旨的认知神经科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成果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结晶,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门科学,它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使命就是试图揭示人脑是如何调用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在内的各个层次的组件,乃至全脑去实现自己的认知活动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学习与教学的实践之中,以改变目前学校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更加突现出学校教育的现状与社会对它们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巨大落差。因此,学校教育改革的急迫需求,使众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人员将目光转向脑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从中发现教育改革所需的依据。但是,长期以来,这一努力似乎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甚至于还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然而,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洲等相继提出"脑的十年"的研究计划,其影响波及全世界。传统理论的动摇、新理论的兴起、新的实验方法的创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科学领域的重新组合与跨学科的整合等,使科学家开始有可能以动态的、无损伤的方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类被试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以揭示脑的高级功能的奥秘。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各个分支的通力协作使得具有清晰的数学和物理分析的脑高级功能的模型有望建立,对于脑的高级功能的认识也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一切暗示着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中的合理解释与谨慎应用将成为素质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依据。为此,对有关如何在这两个领域之间架设桥梁的问题进行思考似乎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似乎意味着,在脑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互动之中我们将期待着一个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新世纪的诞生。这似乎还表明,在脑科学与教育的联姻中,我们需要有一些新的理论与工具来评价脑科学研究成果对教育的潜在影响。总之,这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研究任务,不过我们深信,两个领域之间持续的对话将将有助于双方的沟通,有助于不同的话语系统的转换与协调并由此激励新的创新。

显然,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理应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

我们认为,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其基本要点应该是将培养和发展人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十分重视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观点的基础上汲取其思想的合理内核。同时,我们试图通过对加德纳的多重智力学说和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提升人的智力素质。

(一)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今天,基于知识与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崭露头角,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使"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由此,人们意识到传统的物质资本的指标已无法真正解释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专家们因此提出了全要素生产率概念,将包括教育、通讯、基础设施因素在内的无形因素纳入其中。由新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展,物质贫困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然而,由于获取、交流和创造知识能力的匮乏而产生的"知识的贫困"或"信息的贫困"则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生存力与竞争力。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为了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将迅速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育融入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需求,培养人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拓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我们还认识到,在加强各种教育产品的"信息素养"培养功能的同时,还应高度关注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的"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视觉素养"、"艺术素养"、"数字素养"等的研究以期全面开发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需要的人的整体素质。

(二)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随着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人类学等视角对情境认知、真实生活中非正式学习、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和认知学徒制等研究的深入,以及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观点对学习与教学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引人注目。作为对传统认识论的一场革命性的挑战,建构主义以多重视点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关认识与学习的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6种主要的建构主义类型,它们分别是: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constructivism)、社会建构主义(socialconstructivism)、社会文化认知观点(socioculturalcognition)、社会建构论(socialconstructionism)、信息加工建构主义(information-processingconstructivism)、和控制论系统观(cyberneticsystem)。上述建构主义流派尽管在认识论上,在研究的侧重点上存在着差别,但它们对知识与学习的看法又有着很多共同之处或可以互补。为此,我们主张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汲取该学说的合理内核,并从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建构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

1、建构主义知识观

我们提出超越二元论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即知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辨证统一、以发现为主导的知识的接受与发现的辨证统一、以建构为主导的知识的结构与建构的辨证统一以及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辨证统一,同时,还应该注意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的联系。为此,我们认为,课程结构的设计以及教材编写、认知工具的开发、相关的教育网络的创意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采都应当致力于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联系之中,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性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文化,以帮助学生克服知识的惰性,增强知识的弹性、促进知识的远迁移。同时,在倡导建构主义知识观时,我们主张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应强调"以孩子为师",关注"后喻文化"的形成,以便使我们的教育能培养出超越长辈的新生代。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我们还主张,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为此,我们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情境性、社会性以及问题定向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内在驱动的学习等等。

3、建构主义课程观

建构主义对知识与学习的重新认识必然导致课程观念与课程设计原则的更新。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它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拓展性的学习与基于项目的学习并以此方式参与课程的设计与编制;它还努力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建构知识提供大量认知工具,以拓展学习时空,增强学习能力;它还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与实践的空间,以支持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成功;它还充分利用超媒体和超文本以方便各种类型信息的嵌入、利用、更新从而提供跨学科、跨时空、面向真实世界的链接。

总之,建构主义的课程观是与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种课程设计理念。上述所有有关课程设计的观点及其主要目标都是试图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系统和技能的教学。因此。建构主义的课程设计观既不同于以培养一般思维技能为目的的内容抽象的课程设计,同时,它也跟传统的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并以文本教材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点分道扬镳。它是在深刻揭示上述两种课程设计观的不足并在对这两者进行扬弃与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基于情境的真实和复杂问题的解决的课程设计观。一方面,该课程观批判一般思维技能训练与丰富的内容背景的分离,主张在知识内容与对一般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境中启动思维的教学。另一方面,它对传统的基于内容的课程设计中的两个弊病: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即重knowwhat类型的知识)和置于每章后面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将"产生式"概念引进课程的设计,以帮助学生通过条件-动作对的形式获取知识,从而在利用知识作为解决重要问题的工具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理解knowwhy,knowwhen,knowwhere,knowhow,knowwho等新的知识类型的能力,而这些难以编码的知识类型正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为进行知识创新所必需的。

总之,依据建构主义的课程观,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

4、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在更新知识观、学习观与课程观的基础上,我们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总之,建构主义的教学应该基于:

内容的真实性与复杂性

方法的导引性与支撑性

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

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支持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功能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共创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

教学情境的浸润性(immersion)功能

5、建构主义的评价观

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相应,我们的评价观包括:

目标自由的评价,即试图根据经证实的需求,提供用以评价任何过程结果的最客观的评价标准;

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努力使教育更加关注真实任务的解决;

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以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

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更重视对知识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并同时注意有效评价跟教学的整合;

情境驱动的评价,由于建构主义强调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与教学,所以评价的标准应源于丰富而复杂的情境。

依靠学习背景的评价:正由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受到丰富的背景支持的,所以设计者和评价者必须考虑学习发生的背景。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确立多种形态的评价标准

以社会建构与协商的意义为标准的评价

(三)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评估人的智力素质的理论依据

加德纳将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或生产具有某种或多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Gardner,1983)。他对智力持复数观点,由此,他提出人类至少具有7种到8种智能,如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知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以及自然智能等。目前,他正在区分出一种生存的智能。多元智力说探究的是身心陶冶与身心锻炼是怎样形成人的潜能的。所以,多元智力说的实质并不在于将智力分成7种、8种或更多种,而是试图通过扩大学习的内容领域与知识的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略的智能的开发,充分地发掘每个人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力,从整体上提高人的智力素质。加德纳自己也曾经说过,多元智力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被识别出来的智能类型还会增加,但是,他之所以要开列出智能的目录,其意图在于借助这样一份整合的智能清单,将每一种相关智力理论的局限性降至最低限度并使其在整合的智力框架中增强其长处。

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学说,将成功引入智力研究范围,试图从智力活动的产品在现实生活中成功与否的角度评价智力。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分析性智力是一种解决问题、指定决策和评判思维成果质量的能力,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既定内容,产生新异有趣思想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智力三个方面的协调与平衡,是增强人的创造力并促使人在生活中成功的保证。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智力学说的综合将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完成了对传统智力理论的超越。为此,它们可以作为整体开发、全面更新与评估人的智力过程的理论依据并由此构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的重要要素。

(四)家庭、学校、社会共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开发人固有潜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我国国力、振兴中华民族的有效保证。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力量,理所当然地应该携手共建素质教育的平台。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必须依托于这个大平台。这场改革应通过开发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和相关网络资源等,努力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共创致力于终身学习机制形成的浸润式学习文化氛围,共同支撑儿童与青少年跨越时空局限的"基于丰富资源的学习"、"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实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的真实与虚拟教育的无缝链接,从而最为有效地、全面地提升人的素质。

信息技术课程篇6

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外语教学目标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

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等,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但是若按传统的线性、顺序方式把这些不同特征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则将成为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阅读的大杂烩。

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作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利用超文本特性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扩展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

(4) 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所谓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目前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说,协作式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材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目前围绕协作式教学策略的探索,已成为国际上计算机网络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5) 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可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第二部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加以有机整合,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地区、许多单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试验性探索,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效果,其中有些效果还相当突出,很令人鼓舞。这里仅举两个试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教改试验研究项目为例,用以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也确实有显著的效果。这两个项目,一个是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另一个是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理化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的试验研究项目。下面就对这两个项目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重点科研项目,该项目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把语文教育与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在小学阶段要求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中学阶段则要求作到“词语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其主要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以下简称为主导——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信息技术课程篇7

一、自主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培养用信息手段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规律。协作学习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 确定主题:结合社会和学校倡导的主题教育(如环保教育、北京申奥、迎九运、交通安全教育等),或针对学生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作文教学、课外阅读等),选定某一主题或专题作为学习活动的主线。

2. 提出问题:围绕主题,提出本节课学习的中心内容,即需借助哪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3. 自主探索: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去查询、获取、处理资源。教师可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比如搜索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

4. 协作学习:将全班学生分成协作学习小组,每组3~4人,每个小组成员的分配采用互补的形式,即按层次高的、中等的、低的来搭配,使学生在上机学习时能互相带动、互帮互学。协作小组之间可以通过winpopup发送短信息来学习交流。

5. 评价及反馈:课堂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评价和集体的评价。每次课后,各小组组长需填写课堂学习情况记录,并收集好小组成员的意见和体会,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适时改进和调整教学内容。

二、利用Internet网络,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但要从学习者学习信息技术的层次来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而且要从学习者分析、处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深层次来培养其信息素养。基于Internet的网络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同时也创造了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

1. 学生可以通过像搜狐、新浪、网易等有名的“搜索”引擎网站,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进行分析、鉴别、归类、加工等环节处理信息,学习处理信息的方法和网上在线自学,提高学习能力。

2. 通过网上聊天室、留言本、E-mail、BBS等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向他人寻求帮助,传递信息,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3. 通过网上冲浪,浏览一些专题或个人网站,以此来发展个人的爱好,拓展视野。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

结合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对课堂的延伸,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迁移,从而转变为能力。课外活动可以采用下列形式:

1. 以班为单位进行年级内小报制作评比,内容可以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的知识技能、如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好网络、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网上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等等。由于简报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信息获取后还需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2. 开展班内、年级内的“信息技术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知识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篇8

当前,进行“小课题”探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中布置作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美国,小课题称为Project,在教学材料中,有很多Projeet。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地完成这些小课题。在完成小课题时,学生往往通过合作交流能够取得课堂教学达不到的学习效果。目前,我国学生小课题的探究,也受到极大的重视,正逐渐成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小课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布置下去,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几个月,这就是“长作业”,长作业是课题学习在课外的延续。小课题长作业的形式是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种新尝试。

一、在信息技术课中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从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因此采用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就是水到渠成的途径。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适当采用小课题研究的形式亦可突出信息学科的实践价值。

2.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需要看

学生素质发展过程一方面体现为体魄的强健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体现为心智的发展,而心智的发展是以学力的发展为基础的。基础性学力要实现3个目标:价值或信念、态度和方法、知识与技能。而小学生的表现欲都比较强,有自己的不同想法和看法,需要有一定的场所、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教学工作者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理念和团结合作精神。所以小课题长作业形式特别符合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

3.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看

学习可分为两种,即接受性学习和感受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学习的是表达性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系统来实现;学习的是前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描述解释和经验,是人类经验科学的成果,所以不需要学习者事事亲身经历。

感受性学习,可分为体验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通过学习者亲身参与和互动,对情感、行为、事物和策略的内省体察,掌握某些技能、策略,形成能力和某些行为习惯,建立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而发现性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它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事实或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科学实验等科学研究的手段,获得问题的解决,并且进行交流、检验和评价的过程。

虽然当前教学中“接受性学习”还不可能完全否定,但是学生只通过“接受性学习”是远远不能发展个性的,因此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感受性学习”,两种学习的更替更适合当今教学。

鉴于此把“小课题研究”形式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以补充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小课题的设计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小课题的设计的过程也应该是动态生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决定了其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且自主地制订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然而课题从何处来?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有意义的课题呢?

1.结合学科教材内容的小课题研究

首先,当然是从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中选题。信息技术课的随堂练习一般是让学生模仿练习,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面对新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差。而“长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学科整合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一定的赏识激励机制下实现教学成果的最优化。“长作业”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布置,要求学生经过一段实践的工作完成,这段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者几个月。可以说“长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

如在学生掌握“文字处理”单元可用“我与网络世界”“我的老师”为题目完成习作,输入文字,编辑排版,排印文稿或上交电子文稿。“画图”单元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迪士尼明星大聚会”“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为主题创作作品。教学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可布置学生用两周时间完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以“迎接青奥会”为大主题的电子演示文稿,学生为了完成这一课题,查阅资料,确立小主题,编写小文章,绘画小插图、小动画,设计排版,制作幻灯片,在完成过程中,他们或同学问相互讨论学习,或请教不同学科教师,或到图书馆,或上互联网……对于这样的课题研究和作业,学生在参与积极性、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整合应用、能力锻炼发展等方面,都不是课本上任何的上机练习题所能比拟的。最后评析作品时,学生那掩饰不住的成就感和喜悦往往尽现在脸上。

其次,结合其他学科任务选题,学生不仅兴趣十足更可以减少课业负担,如教学“邀游因特网”单元时,教师启发同学回忆,上语文课《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搜集海底世界的资料,同学们用了好多方法,如看杂志、买书、请教父母等,但搜集到信息并不多。教师接着介绍因特网包罗万象,具有海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将会有哪些收获?学生们顿时跃跃欲试,运用关键词搜索,下载图片和文字,保存网页等多种操作都学得兴趣盎然。

2.在学生家庭或社会生活中选题

在经历了与教材内容项联系小课题研究后,学生已经熟悉这种活动的情况下,可由教师根据对学生课外生活的了解提出研究的课题,这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互相切商,指导学生修改,以达到做一个有意义的小课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前,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

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比较贴近生活并且通过调查询问、查找资料等办法容易完成并确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如“南京古地名研究”“十里秦淮”“跟近视说‘不’”“南京云锦”等。孩子们看到这样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课题,都非常有兴趣,完成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3.学生自主选择的小课题

这是小课题研究活动的高级阶段。让学生把生活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写出来,并加以研究,这样能保证研究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兴趣。但是这个阶段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保持有一定意义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手段等帮助。学生开展活动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研究中遇到比较复杂的统计方法等。教师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技能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小课题研究的成效。

4.结合各种活动与竞赛选题

在学生的生活中,不时会出现一些精彩的活动,有些特别有意义。结合这样的活动布置给学生一些长作业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开学时笔者向大队辅导员了解本学期大队活动,发现有一个“爱心跳蚤市场”很有意思。是让孩子们捐出不用的玩具、文具,以班级为单位在校园里出售,所得善款捐助给灾区小朋友。于是笔者给3~6年级布置出海报的任务。要求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商店海报的样式,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出一期关于“爱心跳蚤市场”的海报,最好的作品可以在活动期间张贴。

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别人的长处,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并展示自己的各种能力。

另外,结合一年一度的全国电脑制作比赛和南京市网络文明夏令营活动,我们也可以半功利性的带领孩子们制定主题,完成作品制作。这样既让孩子得到了大赛的锻炼,又不额外加重孩子的负担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总之只要注意观察生活,适合做长作业的小课题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当然,从不习惯到熟练掌握出题技巧我们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有心为孩子的发展去努力,笔者相信坚持下来我们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对课题作业的评价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克里文(scriwn)提出评价的定义是:“决定事物、产品或过程的优点和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指收集教学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的过程。长作业当然也需要评价,以调节和改进课题设计,使得教学过程朝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行。

评价时借助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测验调查、观察等几种。而对长作业的评价笔者更倾向于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面向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当学生利用一切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时,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强化;面向学习过程的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完成以后进行的,评价要给出成绩、评定能力。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我们都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1.利用作业分析的方法进行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作业分析这种评价方法由来已久。教师在用这种方法时不仅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过程,甚至可以评价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并借此改进教学。在信息技术长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个人或小组针对某一主题独立完成任务,并以成果(如电子作品、研究报告)的方式提交作业。在这种学习模式中,作业(成果)分析这种评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并不只是作业提交上来才开始判别的,其实它贯穿于整个作业完成的过程之中,体现在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完成作业和分析作业的各个环节里。

2.利用学习契约进行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习契约就是一份由学习者拟定的书面资料,清楚载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程序和方法,学习的时间以及评估的方式等,以详细规范教、学者的职责。简单地说就是:学习者与帮促者(专家,教师或学友)之间的书面协议或者保证书。

“契约学习”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享有充分的学习自。契约学习可以说是学习者与教学者双方持续不断,一再商讨的协议过程,特别强调教学双方在做出决策中的相互关系及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定制订学习契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习者规划学习的能力和加强学习者自我学习的责任心。

学习契约作为一种评价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评价的效度。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化学习评价的有效工具,通常比较关注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产品的评价。在信息技术小课题长作业的学习中,将学习契约运用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将有益于提高评价的效度。如在基于Blog技术的电子学档中引入学习契约,与教师/专家评价、作品提交、自评信息、互评信息、反思信息、网络学习记录等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电子档案。在完成整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依据学习契约中所确定的目标、依据及标准,结合电子学档的各种学习过程记录,评价反思自己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任务,将获得更高的评价效度。

3.在评价中的注意点

(1)在教学进行前提出预期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任务往往是真实的,而学生又具有较大的自和控制权。为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途,在教学进行前,预先通过提供范例、制定评价量规、签订学习契约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要达到的结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将是非常有效的。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主动地使自己的工作与任务的预期要求看齐。

(2)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组织者要尽可能地从“真实的世界”中选择挑战和问题,并在评价时关注学生在实际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展示表达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热情和纪律、信息规范和准则、诚信意识和行为以及评价的能力。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上,而不仅仅是判断学生的能力如何上,真正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评价”和“评价学习过程”的原则。

(3)评价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

既然过程性评价是一个进行中的、嵌入的过程,那么它也应该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目的是衡量学生的表现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或者要求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努力方向。事实上,评价是促进整个学习发展的主要手段或工具。

(4)学生对评价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

要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学生需要有机会制定和使用评价的标准,使他们在思考和反思中发展自身的技能。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回答和解决诸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提高?”“我们怎样才能达到优秀?”之类的问题。因此,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并使他们对评价的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从而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5)尽量减少评价者的评价压力

面向过程的评价更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自评如此,互评也是如此。因此,不要试图以自评或互评的结果决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因为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增加评价者的压力,从而降低了评价的客观性,也就使评价使去了意义。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件范文 下一篇:信息技术产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