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应用范文

时间:2023-11-03 21:43:52

机电一体化应用

机电一体化应用篇1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发展,意义

一、选题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

二、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 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高度发展,向传统机械工业领域迅速发展渗透,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信息、传感测试、电力电子、接口、信号转变等技术以及软件编程等群体技术,合理配置机械本体、执行机构、动力驱动单元、传感测试元件、控制元件、微电子技术、加工、线路以及接口元件等硬件元素,并使之在软件程序和微电子电路逻辑的有序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功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的系统功能技术。

三、机电一体化发展简介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3)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四、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优势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广泛参透到各个领域。机电一体化这个尚未被确认的专用术语在十年之前并不为人们所注意,不过以此而取名的设备很旱就有了。随着机械设备的电子化机械部件逐浙减少,这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 所谓机电一体化,即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或机电信息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或者作为更复杂的系统,则构成的综合系统。

五、本课题内容及意义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

我国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扰民产品的责任重,有意义。在我国工业系统中,能耗、耗水大户,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国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虽然几经调整,但由于多种原因,成效一直不够明显。这里面固然有上级领导部门的政出多门问题,有企业的“故土难离”“死守故业”问题,但不可否认也有优化不出理想的产业,优选不出中意的产品问题。上佳的答案早就摆在了这些企业的面前,这就是发展机电一体化,开发和生产有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这是解决机电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重要出路。 我国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张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作贡献。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既是振兴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又是开启我国机电行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大门的钥匙。

六、结论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各种产品与装置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有利实现整体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缩短开发新产品的生产准备周期,加速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有利推动传统产业发生深刻变革,同时,随着新产品的研发及高精密等设备的发展,要求新一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及系统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从而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中凡.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 电子 工业出版社.2006.

[2]殷际英.光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机电一体化应用篇2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 煤矿机械 应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有机整合了控制功能、主功能与动力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微电子技术、智能软件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并非集中技术的简单相加。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使信息、计算机、机械、微电子等先进技术结合成最佳匹配系统。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以来,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进步。系统化、智能化、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将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煤矿机械中,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生产,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同时也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生产目标。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由于军事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技术与机械系统的相结合,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研制总体上处于自发水平,然而,当时的电子技术水平的局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发产品不能广泛推广,无法深入发展;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这一发展阶段中,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外部技术基础。其中微型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各国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寄予了厚望。上世纪90年代开始,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一阶段是其第三发展时期。

1.3 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产品

煤矿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随着煤矿资源的日益紧缺,国家对能源的日益重视,先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逐渐应用于煤矿机械中,并在许多煤矿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国产的以计算机控制的供电设备、输送机及掘进机、提升机、电牵引采煤机等已具有自动监控、安全报警、图像监视、信息化管理等一系列先进功能。煤矿机械中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为矿山开采生产的高可靠性、高效益、高效率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实践

2.1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作为最能体现煤矿机电一体化关键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其系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较晚。上世纪80年代,通过对国外先进的煤矿监控技术的吸收消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监控系统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自己的国情,自行研制了具有较先进水平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如煤炭科学总院常州研究所和重庆分院研制的 95与KJ90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提高了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通过长期的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安全监控系统对采煤安全生产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我机国电相一关体的化煤技矿术生在产带项式目输的送重机点中实的施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长距离、大功率的井下带式输送机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制取得了长足进展。当前,我国已自行开发并研制成功了多种类型的带式输送机。

2.3 采煤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电牵引采煤机的成功研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上的典型应用。相对于传统的液压牵引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可以提供更大的牵引力,在采煤机下滑过程中,可以发电制动、节约能源,能在大倾角的煤层中牵引运行,系统整机效率高、磨损小、可靠性好、维修量小 动态特性良好。机械传动结构简单,能量转换过程效率较高。

2.4 提升机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交直流全数字化提升机代表着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内装式提升机上,将驱动与滚筒的机械结构合二为一,总体整合了电力电子、机械、自动控制、通信等相关先进技术。采用总线方式的全数字化提升机不仅太大简化了电器安装,也使其达到了高度可靠的效果。此外,硬件相互兼容,并配置简单。其中,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数字化提升机,核心部分由双处理器构成的先进系统,其准确可靠、性能先进。

2.5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其他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将液压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液压支架,有效地实现了成组自动移架技术或定压双向移架技术,避免了支架与顶板产生冲击载荷。实现了安全生产。寿命长、维护量小的真空开关,均具备了网络功能,并采用微机保护,能够实现远程遥调、遥控等先进功能。

3、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3.1 煤实矿现机了械煤机矿开电采的高效生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矿山开采效率,改变了以往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作业模式,极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2 提高了矿山开采的经济效益

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成功应用大幅提高了煤炭产量,降低了矿山开采的生产费用,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带动了相关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3.3 提高了安全的煤矿开采工作环境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煤矿机械本身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做到安全保障。以往传统的煤矿工作环境严重影响了矿工的人身安全,在煤炭提升、采掘、运输中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将采矿工作人员从危险的开采工作中解脱出来,降低了发生危险事故的几率,使矿工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证,防止了职业病与工伤的发生。

4、煤矿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主要的采煤国家研制的机电一体化煤矿机械设备均朝着信息化、程序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大幅提高了矿山开采的生产能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为工作人员降低了危险事故发生率,提供了安全的工作环境。国内的煤矿机械机电一体化设备主要的发展趋势有:为了更好地适应综合自动化生产需要,增加煤矿机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通信功能;研究开发以微机为基础的矿井安全监控及专家系统应用;开发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开采配套设备的核心装置;积极研制具有多种功能的煤矿机器人 。

5、结束语

随着对能源的日益重视与大力支持,煤矿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得到深入研究,目前光纤、网络、生物工程等新兴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渗透,使得煤矿机械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日趋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的煤矿机械,将为将来的矿山开采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也将大力推动我国矿山开采的综合能力,为高科技、现代化的煤炭工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念超.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浅析[J].学术探讨,2008.

[2]张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

机电一体化应用篇3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矿山机械;应用思路构建;矿山作业;采矿业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D40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9-015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9.074

伴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矿山开发以及设备管理方面更加注重对现代化技术的实行和应用。在矿山机械体系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利用,机电一体化能够利用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矿山机械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升了矿山施工的整体进度和安全程度。机电一体化技术产生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平台中,是集机械应用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型技术方式。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程度都影响着各行各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集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空间传感检测反应技术、服务传动技术、电子机械技术形成一项全面化、多元化的科学技术。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正在朝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向发展和演进,在利用光学的前提下保证了机电技术的完整性和综合性。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山机械中的应用意义

自我国针对采矿业出台了新政策和新要求之后,矿山机械作业方面更加注重对现代信息化技术利用,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规范化矿山生产,并提升采矿产量等一系列积极效应。伴随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深入,该技术已经达到成熟,通过在矿山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矿山作业的整体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改善了我国采矿业效率偏低的现状。机电一体化技术产生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平台中,是结合机械应用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型技术方式。机电一体化中的微处理技术通过建立在实施操控系统和链条式的程序应用,能够实现矿山机械在同一命令下完成同时作业,并且不发生程序混乱和“撞车”的现象,这能够大大提升采矿设备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能够按时完成采矿作业的任务和既定标准。并且机电一体化中的自动操控系统有效改善了矿山设备的滞后性,通过利用远程操控取替了人工操控设备,使矿山机械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从而使生产总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为整个矿山的经营和发展都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矿山产量的提升,充分带动了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使矿山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采矿人员的薪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会带动整个矿业链条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实现辐射性的经济效益。

另外,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使得矿山作业过程中的使用设备得到了规范和有效应用。利用自控技术使设备自动运转,使矿山机械设备的性能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使设备的具体使用与矿山实际应用情况无缝对接,完成高效率的设备效益,满足了更加广泛的工作需求。并且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程度都得到明显缓解,降低了人工使用率和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矿山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所以,针对矿山机械角度来说,很多矿山作业设备存在滞后性、低效率、高能耗的缺点,通过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来提升矿山作业的进度、产量以及作业安全性,能够很好地保证采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收益,具有很高的实际利用价值。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山机械中的具体应用

2.1机电一体化在矿井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

在矿山生产作业的过程中,为了作业速度加快,提升整体采矿效率,会大量使用矿井下的带式输送机来完成煤矿的运输工作和传递工作。井下的带式输送机属于矿山机械中的大型机器设备,其在一系列采矿作业中具有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带式输送机的使用量和使用度非常频繁,并且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式输送机的工作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作业环境中,带式输送机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左右了整个设备系统的运转率,比如会因为受到震动、水分、湿度、粉尘、重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使输送机发生损坏,自身的使用寿命也会受到缩减,那么便会影响正常的工作进度。所以为了进一步使得带式输送机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提升整体运输数量和运输效率,在带式输送机运行的过程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以此来实现远距离操控输送机自送完成运输、清理、减震、分类等一系列工作,并且利用机电一体化在带式输送机内部的抽动设备中,启用自动化软启动程序,能够在不同环境中智能切换工作手段,就算遇到大倾角、距离过长的输送条件时也能够很好地完成作业。同时,还可以利用包含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中心输入了可调节式的编程控制系统,针对不同重量和体积都可以自动识别并且通过变频器等电子设备选择最为合适的运输状态,提升了带式输送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也大大提升了实际工作的便捷性和可控性,从矿山机械的整体上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单耗成本并缩小了整个矿山的生产成本,使消耗资源数额降低到最小,提高采矿企业的利润空间。

2.2机电一体化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

在矿山的实际作业过程中,提升机在矿井作业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矿山机械设备。针对提升机来说,不论是在机器的内部构造上,还是使用方式上,都非常容易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相结合,以此来成为一个全新的、具有现代化技术标准的采矿提升机。当前采矿业中的提升机种类为交直流提升机,而为了使提升机整体操作性更加完善和高效,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提升机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塑造出更加具有现代化生产价值的内装式提升机。内装式提升机在自身设备的系统处理中以及工作原理上都非常具有现代化矿山生产的意义是今后在矿山机械的整个体系中最常应用到的典型化机电一体化设备。内装式提升机在内部结构的构造中存在一个滚动结构,通过驱动程序来进一步启动滚动结构,以此来完成后续工作。在传统的交直流提升机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滚动结构的装置过于繁琐,无法非常敏捷地完成信息录入和输出工作,从而使实际的提升和下降速度较为缓慢,拉长了矿井作业时间。然而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提升机的内在程序上,使提升机的内在结构更加精简和便捷,整个设备的运作都是建立在自动控制设备环节、计算机环节、电力电子设备、物理机械部分。通过这四个环节的高效融合来完成内装式提升机的整体运作,不会消耗过多的能源,又能使变速时间掌握到最小。因此在矿井机械中的提升机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高效率的软件空间、系统启动、一键还原、高强度的自适应能力,大大加强了提升机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

2.3机电一体化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从矿山机械的整体出发,实际作业中最为重视的便是作业的安全性与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往矿井安全的检测监控系统都是建立在在线监控以及单方面化的控制,那么针对矿井内部日常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安全隐患以及数据偏差等问题,会很难做到及时发现,采取措施的反应较为弛缓,那么就会大大提升矿山机械作业中的危险性,事故发生几率也会有所提高。因此,通过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井内部建立一套安全监控系统,实现智能化的信息检测控制体系以及实施监控中心,对各项作业反映出来的数据都归集到一个数据库中进行智能分析和辨别,从而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对危险信息的筛选,能够对实际作业中的具体情况做到宏观统筹和管理,大大提升了矿山机械的整体安全度和稳定度。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山机械中的应用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合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空间传感检测反应技术、服务传动技术、电子机械技术形成一项全面化、多元化的科学技术,通过在采矿业中的应用来提升整体矿山开采效率以及采矿安全等方面。机电一体化中的自动操控系统有效改善了矿山设备的滞后性,通过利用远程操控取代了人工操控设备,使矿山机械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并且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程度都得到明显缓解,降低了人工使用率和工作量。建立在这些优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带动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使消耗资源数额降低到最小、提高采矿企业的利润空间,那么今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山机械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与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实现高程度的结合,从而建立以提升矿山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序化目标的基础上,来实现矿山机械核心技术的开发,实现采矿作业的大机械生产,以无人化操作为标准,使采矿业朝着集约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矿山机械体系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利用,机电一体化能够利用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矿山机械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升了矿山施工的整体进度和安全程度。本文通过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山机械中的应用意义,从而针对采矿业的实际作业角度出发,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山机械中的应用思路进行展开探究,从而构建出具体的应用方法和实施框架,进一步提升我国采矿类企业的产矿量,并有效地降低采矿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达到有效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和利润空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玲,等.机电一体化在矿山机械中的应用思路构建[J].硅谷,2014,(5).

[2]李卫清,等.应用型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3]方贵盛.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2).

[4]刘开源.矿山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3,(3).

机电一体化应用篇4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突破,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实现了有效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也随之形成。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典型代表,在推动制造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则针对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1机械设计技术的应用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在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机械设备的质量更轻、机械设备的精度更高,在这样的要求下,极大的促进了传统机械技术的改进。数控机床指的是用于零件加工的设备,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的应用,使得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数控机床的主传动、各个坐标轴的进给传动都有单独的伺服电动机驱动,而且在计算机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坐标轴的有效控制。与传统的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在机床本体部分有了非常大程度的改良,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1)数控机床对全封闭或半封闭防护装置进行了应用添加,在这一防护装置的作用下,使得切削液不容易轻易飞出,进而极大的降低了意外伤害情况的出现。(2)数控机床采用了自动排屑装置,这一装置主要是利用自身的斜床身结构发挥作用,在这一结构的作用下,促使数控机床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轻松排屑。(3)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的主轴转速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工件装夹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安全保障。之所以能够实现更高的转速,则是因为数控机床的主轴箱装设了变频器。而装夹安全性的提高则主要依赖于液压卡盘的作用。(4)可自动换刀数控机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自动换刀技术应用于数控机床中,极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促使数控机床可以连续完成多个加工工序,进而极大的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5)主、进给传动实现了分离。与普通的机床相比,数控机床的主传动和进给传动相对独立,因为在数控机床中为两项工序的进行各自配设了独立的伺服电机,在此基础上,各电机一方面能够进行单独的运作,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多轴联动,极大的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而上述功能的实现,都是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应用的重要体现。

2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实现数控机床的自动运行,具体而言,高精度定位控制技术以及速度控制技术在数控机床中进行了应用,促使数控机床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定位和速度控制,这就意味着相应的人工投入将会减少,极大的提升了总体运行效益。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的应用过程中,对信息技术有着很大程度的依赖,在计算机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应用信息的自动输入和输出、识别和储存等。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的最大特点在于实现了对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在这一基础上,使得机床的运行显得更加智能化,从而极大的提升机床的运行效率。而且信号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多项一体化计划也被应用于数控机床中,在相应的软件系统的作用下,促使数控机床可以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高效加工处理,并且利用逻辑电路进行译码和运算,然后以脉冲的形式传出,进而支配数控机床进行工作。例如,PLC(可控制编程)在机床电气中则体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具体而言,机床是工业生产主要的生产设备,PLC在机床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其在应用市场的空间。在PLC控制技术的支持下,机床控制系统中的接触器、继电器等控制设备可以被替代,而且利用PLC控制技术对生产工艺作进一步改造之后,可以实现在控制室里随时掌握每个主体设备的情况变化以及故障预警。高效率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必然带来生产的革命。PLC控制技术在机床上的应用需要做好对生产工业的精细化改造,而且机床应用的生产环节面临的环境可能都不一样,因此开发一套兼容性更加强的PLC控制系统适应不同需要的生产是非常必要。

3执行与驱动技术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的应用过程中,伺服驱动技术的主要作用对象是执行原件及其驱动装置,在数控机床中,执行原件会和数控装置进行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数控机床运行中所发出的指令信息可以利用这一连接进行传送。而且执行原件还会利用机械接口和执行机构进行连接,在这一连接的基础上可以确保规定动作的完成。由此可见,伺服驱动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数控机床的整体操作水平,这一操作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控制质量的提升方面。在数控机床的运行过程中,伺服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指令的接收和传递,促使机床能够按照既定的程序完成相应操作,最终根据相应的要求完成零件的加工处理,而且,伺服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也极大的提升了数控机床的稳定性和精度。

4总结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丰富了数控机床实际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技术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应用效果,明显提升了机床的运行效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作用,则应该进行不断的技术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8):237.

[2]琚爱云,王忠利.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01):18-19.

[3]陈辉,王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械,2008,35(07):1-4.

[4]李瑞琴,邹慧君.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3,19(03):10-13.

机电一体化应用篇5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电子控制,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s hitherto unknown the development, and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he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part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ngineering mechanical power,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liability, economy and service life.

Key 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engineering machinery, electronic contro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TH-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高技术,是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液压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机电一体化技术从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在国外工程机械上得到初步应用,80年代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 使得微型计算机及微处理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在工程机械上得到应用,推动了工程机械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工程机械的面貌,极大提高了产品性能,使工程机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微机或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控制系统在国外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已相当普及,并已成高性能工程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控制、光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纵观世界各国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其主要发展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智能化

智能化是新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科学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智能化主要是使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者人的部分智能,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代表。智能化通过对机器行为的描述,在控制理论科学的基础上,应用人工智能、运筹学、模糊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新思想和新方法,使机器具有逻辑思维、判断推理最终能够自主决策。

1.2模块化

模块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的现实情况使得相关单位制定各项标准,以便于各部件、单元的匹配,企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电气接口和环境接口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比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操作的机械装置等。在这些标准单元的基础上就可迅速开发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的短视行为与利益保护,近期很难制定出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喜的是,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可以逐渐形成一定范围内的标准。

1.3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网络系统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经研制成功,只要其功能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另一方面,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发展越来越好,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形成优势,利用家庭网络将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集成家电网络系统,能使人们待在家里就可分享高技术的便利和快乐。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必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1.4微型化

微型化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越来越小,耗能也越来越少,运动更加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1.5环保化

工业的高速发展致使全球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政府和人民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全过程中,既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又对自然生态环境无害或甚至危害极少,同时资源利用率极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因此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2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推动了工程机械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工程机械的原始面貌,极大促进了机械产品性能的提高,使工程机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1在线监控与故障自诊

对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工作装置、传动系统、制动系统与液压系统等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现象,能自动报警并准确地指出故障的部位,从而改善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简化设备维护检查工作,降低使用维修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2节约能源,提高效率

传统工程机械的能量利用率较低,这种现状迫使工程机械的发展必须着眼于节能。日本某公司研发的新型挖掘机采用节能控制器,燃料可节省23%,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挖掘机节能控制系统采用了卡特电子效率控制系统,对发动机和泵的综合控制使功率的利用率可达98%。

2.3保证作业质量

机电一体化应用篇6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应用

前言:随着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工程机械市场竞争也在此背景下变得日益剧烈,因而工程机械行业为了稳固自身发展地位,其必须摒弃传统的生产模式,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其中,提高工程机械监控水平、节能水平等。以下就是对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应用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工程机械未来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实现快速的变革与创新,最终达到最佳的运行模式,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一、机电一体化概念分析

机电一体化学科具备综合性较强等特点,且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现代化电子技术与机械装置的有机结合,并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实现了智能化、模块化的发展模式。此外,在此基础上机电一体化开发产品也由此实现了快速发展,最终满足了现代化进程中产品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若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中,那么工程机械将逐渐朝着机械、电子控制技术等综合技术模式的方向发展,最终解决传统工程机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带动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另外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表明,当前机电一体化均是基于微电子处理器完成的技术应用[1]。

二、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分析

(一)监控作用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监控方面。传统的工程机械中存在着监控水平低下等问题,因而若将现代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合理应用于工程机械中,那么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机械监控水平,实现实时电子监控行为。机电一体化监控作用在工程机械中的发挥,可促使工程监管人员可随时通过设备系统观测到机械的实际运行状况,并在其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可及时找到故障的源头,对其展开有效的解决,最终由此避免其问题的产生影响到机械的正常运行。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亦可实现对系统中故障问题的自动修复,进而提高了工程机械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故障产生所带来的损失。

(二)节能作用

机电一体化节能作用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机械实际运行状态。即在传统的工程机械实际运行中由于其机械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从而导致在工程机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能源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且能源浪费的现象也变得越发严重。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传统工程机械实际运行中常常处于功率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的运行状态,最终在此运行状态下,能源浪费现象必然会频繁发生。在此背景下,若将机电一体化节能作用应用于工程机械运行中,即可有效改善传统机械运行中存在的能源浪费现象,且亦可实现对功率的合理调节,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同时也可有效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能源短缺问题。

(三)控制施工精度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应用中还表现在施工精度的控制上。即首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合理应用可有效解决人工测量中所产生的误差,实现自动化的称量方法,提高了测量精确度,同时也由此避免了测量误差的产生给工程机械正常运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传统的人力测量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而电子自动测量模式的出现,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达到了高效施工目的。同时,传统的人力测量中需要工程企业耗费大量的资金聘请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从而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不仅达到了控制施工精度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最终致使其实现了极大的飞跃[2]。

(四)促进机床创新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也可促进工程中机床的创新,对于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简化了操控工作程序,从而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操作错误行为的发生,提高了数控机床系统实际运行的稳定性;第二,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入了先进的电子科技技能,因而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可改变传统机床的控制方式,实现按钮控制方法,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此外,新型的机床还增添了插补功能,并实现了连续控制模式,最终改变了传统机床设备运行中存在的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第三,传统的机床运行存在着摩擦力较大的问题,而新型机床中的滚珠丝杠的设置,合理解决了传统机床中的问题,达到了最佳工作状态。

(五)提高工作效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应用中的优势最为明显的即为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传统的工程机械工作中,为了达到对工程机械设备等的监管效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应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工作水平综合考察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且及时发现工程机械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对其展开有效解决。此种监管模式需要耗费相关工作人员大量精力,因而若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中,即可促使操作人员只需通过对电器系统的定期查看,便可完成自身监管职责,且达到高效率的工作目标。另外,电器系统监控设备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控结果的准确性,并合理扩大了监控范围,提高了工作质量[3]。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表明,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智能化方向发展,即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行为将逐渐朝着模拟人类的方向前进,达到科学化的逻辑控制目标,实现精确的判断行为;第二,微型化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其主要表现在未来机器的尺寸将逐渐缩短,甚至会出现以微米为单位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最终降低了产品的能源消耗,改善了社会发展中能源短缺问题;第三,现代化网络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即其随着网络的普及,可将逐渐实现远程控制、远程监视等,为相关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便利。且将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范围,为社会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机械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因而应给予其高度的重视[4]。

结论:综上可知,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应用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且由于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全球机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因而在此背景下,工程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将现代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实际运行中,推动工程机械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带动其不断完善监控水平和节能效果,最终在此背景下达到高效率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强志阳.探究煤矿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科学运用[J].科技风,2014,24(18):120-121.

[2]周红亮.浅析煤矿机械的更新应用――机电一体化[J].科技风,2014,23(17):245-246.

[3]丁建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4,45(17):109-110.

机电一体化应用篇7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设备;机械运用

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不但推动了工业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由于机电一体化有具有稳定、高效的特点,而且操作比较简单,在各个领域中都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产作业当中。目前,有许多企业为了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开展引进这种技术,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机电一体化概要

1.1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所谓的机电一体化就是指,在原来设备系统的各个功能和各项技术上,结合当前的电子信息技术,将原有的设备功能和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各方面功能,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当前的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机械运行部分、电子处理部分和计算机辅助部分。这三个部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运作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功能,而且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应用。虽然,这三个部分存在着许多不同点,但是这三个部分有着十分紧密的连续,如果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对其他的部分带来严重的影响,这就充分的表现出了机电一体化的延展性。

1.2目前工程机械的系统功能

目前工程机械的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施工安全施工我国对各个施工项目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施工水平落后,施工设备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各个工程项目在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从而给工程的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目前, 人们在工程施工中,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于是就在电子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来了一种安全控制系统。这种安全控制系统它主要是对设备进行一定的检测,确保在工程施工中,不会出现故障,这不但有效的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还保证了施工人员在施工机械设备时的安全。它主要是在系统中输入设备运行过程中相关安装数据,在设备运转的时候,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处理,从而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当在工程施工中,安装控制系统发现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安全系统就会自动的发出警报,以提醒施工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及时的检修,而且这种安全系统也可以向维修人员提供机械故障相关部位信息,以便于维修,从而有效的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2)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能源的消耗量,这是当前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目的。目前,在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对能源的消耗量很大,这大幅度的加大工程施工的成本,从而阻碍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将机电一体化应用在工程机械中,起到了一个良好的节能降耗的作用,有利于施工企业的发展。

(3)在对工程机械进行控制的时候,机电体系化系统采用相应的电子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以确保在工程中施工质量符合设计的要求。

(4)提高作业精度为保证成品料的作业精度,现代沥青及水泥混凝土拌和设备广泛采用了微机控制的电子称量系统,并使称量过程实现了自动化。自动找平系统的应用,使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施工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5)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工程机械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并减少因操作者的经验不足对作业精度的影响。

(6)其他应用一些国外生产的推土机、装载机、铲运机等有了电子控制的自动变速器,其能够根据外负荷的变化情况自动改变传动系统的传动比,这不仅充分利用了发动机的功率,提高了燃油经济性,而且也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

2.现代工程机械技术

现代工程的施工要求极高,要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的高效,能量损失尽可能减少,自动化程度要高一些,施工质量有保障,安全可靠最重要。现代工程机械技术操作比较简便、轻便,又有安全系统监督,效率比起传统设备提高不少,是现代工程企业必不可少的利器,是工程企业发展的核心元素。

2.1工程机械核心技术——机电一体化

(1)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要求。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系统技术:即以整体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自动控制技术: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5)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

(6)伺服传动技术: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2.2现代工程机械系统的基本结构

2.2.1机械本体

系统所有功能元素的机械支持结构,包括机身、框架、机械联接等。机械本体要在结构、材料、加工工艺性及几何尺寸等方面适应产品高效、多功能、可靠和节能、小型轻量等要求。

2.2.2动力部分

按照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用尽可能小的动力输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功能输出。

2.2.3测试传感部分

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变成可识别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

2.2.4执行机构

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要求的动作。执行机构是运动部件,一般采用机械、电磁、电液等机构。

2.2.5驱动部分

在控制信息作用下提供动力,驱动各种执行机构完成各种动作和功能。一方面要求驱动的高效率和快速响应特征,同时要求对水、油、温度、尘埃等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几何尺寸的限制,动作范围狭窄,还需考虑维修及标准化。

3.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应用篇8

关键词:压路机,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应用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世界上有实力的压实设备公司看好国内大市场,给国内同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美国英格索兰公司在无锡建厂、美国卡特被勒公司在徐州建厂,3-5年内国外产品或独资公司生产的压实机械产品会占 30%以上,外资企业不仅引人硬件技术,还引进了软件技术和管理技术。众所周知,高科技带来高利润,机械产品的升级换代是市场选择企业的根本。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

1国外压路机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1.1德国 BOMAG公司的自动压实控制系统

新型智能可变振幅的Variomatic振动压路机以两个相对旋转的偏心轴来振动压实轮,双轴布置使振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根据轮子在被压物料上振动加速度的变化,通过液压系统修正两轴之间的角度,用电子控制自动地完成从垂直到水平方向的无级变化,而装在轮上的加速度表则连续不断地反映物料硬度随压实进程的变化。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从加速度表上测得的数据被输送到压路机上的计算机里,并可存人软、硬盘中,计算机可将这些数据与预先存储在机内的数据(大量压路机在长期改进过程中累积起来的经验数据)相比较。当结果达到预定值时计算机发出指令,通过改变两根轴的相对角度来改变振动方向和有效振幅,对压实力进行优化,既简化司机操作又改善压实均匀度。

1.2适压 Superpaye超级路面的压买系统

根据 Superpaye超级路面技术规定要使用粗颗粒骨料和低含量沥青,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增强路面承载力,工艺要求为躲过“温度敏感区”而进行高温压实。 Hamm公司的IQ2系统不但记录和显示压实状况,还可自动调校振频、振幅和行驶速度,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理想的压实效果。

1.3用电子技术实现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

在关键部位设置传感器对压路机上的发动机燃油。冷却、润滑、充电系统及行走、振动。转向系统等的温度、压力、流量诸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借助看门狗电路和电脑监控分析进行异常报警;利用微电脑控制器对整机上的开关、继电器、电磁阀进行检测、诊断并分析出故障代码,维修人员利用监控器读取故障码,便于快速排除故障。

1.4以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为界面的新功能开发

国外广泛利用该技术建立了自动驾驶作业系统;德国宝马公司推出自动滑转控制系统,压路机可爬68%的陡坡;通过操作显示灯、提示灯和电器开关互锁来防止误操作;通过操作座椅上的开关在压路机行驶过程中进行牵引与行驶液压回路的转换。

2国内压路机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现状

国内压路机厂家在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如湖南江麓机械厂开发的W1102DZ振动压路机具有自动驾驶作业系统,许多压路机也都设置了声光报警系统。尽管对关键参数实施了监控,而且控制方式独特、自成体系,安装维护简单直观,抗干扰能力强,但由于线束多,各功能单元之间的复合控制难以实现,传感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随着监控信息量的加大,警报灯、仪表布置困难,其它自动控制的功能扩充困难。

3主要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

国产压路机存在着可靠性、耐用度差,监测手段落后的问题,作业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压实控制技术智能化程度低,操作舒适性差,当前筑路机械技术难点集中在控制与操纵系统的改进上。

我们可以通过引人具有良好控制性能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电液传感技术,从机械和液压两个方面来解决其控制问题。在传统的负荷传感和极限功率调节系统中引进电子传感元件和执行回路,使液压系统的调节品质和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即把系统的逻辑功能由电子装置承担;把能量转换、功率流切换和主系统过载保护(安全阀)由液压、气动装置承担;通过引人比例阀。PLC可编程控制和数据总线技术以及采用廉价而可靠的高速电磁阔而构成低成本的闭环控制系统;同时依靠电子元件反馈相应的参数值,建立完善的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分析功能。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

4目前应抓的工作

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首先要解决观念更新问题,过分强调低成本竞争会把企业带人死胡同。诚然机械产品元件越少其可靠性会越高,但这种可靠性丧失了产品的多功能开发。国外正是看到了故障的必然性才会借助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来防止故障、迅速发现并解决故障,同时也正是由于电子元件质优价廉,才使该项技术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和开发。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

其次要合理利用该技术则离不了引进、吸收和开发。如英格索兰、卡特彼勒两公司选用配置瑞土专业电子仪器制造商Geodynamik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和控制系统,用于连续压实控制(CCC)的压实数据系统(CDS)以及用于处理CCC的PC软件程序。对于这些无力开发的技术要用有限的资金去引进,在消化和吸收之后国内科研部门应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利益共享。

成熟技术可以直接嫁接。目前国内全液压压路机广泛采用进日的发动机、行走和振动泵及马达。国内合资和独资公司生产的挖掘机,其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发动机转速、停车等自动控制,而广泛采用的液压泵(如美国萨奥90系列泵)本身配有转速、压力等传感器接口。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萨奥为德国宝马公司H型振动压路机配备的自动滑转控制系统,其爬坡能力高达68%。德国力土乐公司提供相应的可编程控制器,它不像大型矿用设备复杂且响应慢。这些都可以通过借船出海,作为协作配套厂家可直接利用该项技术。

5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日趋主题化、个性化和多样化,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和功能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和生存。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实施制造本地化及采购全球化战略,使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为此企业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数控技术为代表的电子技术,提高机械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占领市场,让用户满意。

参考文献:

[1]《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焦生杰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1-01

[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舒志兵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01-01

[3]《液压与气压传动》宋新萍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列•先进液压传动技术概论》李松晶阮健弓永军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03-01

 

上一篇:机电毕业设计范文 下一篇:机电一体化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