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范文

时间:2023-12-12 21:25:00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篇1

关键词:工业工程;工程设计;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主要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中最为核心的项目内容,也是关乎民计民生的基础项目,在我国社会经济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工程建设诸如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工厂、资源开采型建筑等等,都需要进行专业的工程设计,这不仅因为工程建设往往需要特定的生产技术需求,因此需要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同时也是在大型工程建设中的美学要求和标杆作用的需求,因此,可以这样说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图纸实现,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和先导。从时间上来看,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意图的图纸表达,因此,通过工程设计可以从蓝图阶段就发现工程建设中的潜在问题,这是保证工程进度和控制工程建设预算的关键步骤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之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终极目的,在工程建设中,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周期内高效率的完成工程建设的任务是所有工程建设项目中最关心的问题,在设计阶段,把工程建设中可以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考虑到,就意味着可以尽可能的缩短建设周期,也能保证工程设计企业在业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是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的天然矛盾决定了这两者始终难以兼备,但是通过在工程设计中引入工业工程,可以从根本上建立一个结合工作效率、生产率、成本分析和实际建设方案为一体的综合分析系统,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对象,在每一个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这也是本文将要着重讨论的部分。

一、工业工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工业工程一直是制造业中普遍采用的管理体系,工业工程也随着制造业的日益发展而得到了不同方向的丰富和改进,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工程设计的身影随处可见,因此,它与制造业的联系也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工程设计是直接服务于制造业的,这就决定了工程设计必须更好的配合制造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工程设计采用与制造业通用的专业语言,工程设计的产品,包括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可以直接用于制造业的产品制造之中,而且工程设计的产品质量将直接通过制造业的产物质量得以展现,因此,正是由于工程设计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紧密联系,使得工程设计和工业工程的融合充满了前景。

在工程设计中运用工业工程的前提条件

由于工程设计是主要为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等工程领域提供劳务,而非有形服务,所以其实际生产效率是很难定量计算的,因此,也就无法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其次,工程设计需要与顾客进行大量交流和协商,还包括现场的设计改正,没有一个设计是通用的,因此也就没法库存工程设计的产品。正是由于工程设计中脑力劳动是主要的生产成本,且工程设计必须结合设计前和建设中的其他环节的综合影响来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因此,在工程设计中融入工业工程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通过具备集设计、采购、建设于一体的全功能工程建设公司,可以为业主提供从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到项目验收使用全流程的服务,因此,这一类全功能的设计综合一体化的模式,将会是工业工程与工程设计充分融合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工业工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应用领域分析

工业工程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工程设计管理、设计程序方法和设计成果管理。工业工程对于设计管理中的应用在于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安排设计进度,在降低设计成本的同时,更可以提高设计工作的生产率,这是从管理优化的角度展现工业工程的效用。通过工业工程对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案进行方案组合的优化分析,结合实际调研和数据分析,可以对每一项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案的工作效率进行定量的评估。在设计成果中,工业工程主要是对设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行针对性分析,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通过这样三个流程的工业工程的干预和管理,直接的成效是设计单位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单位成本的效益产出稳步提升,设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也是显而易见的,预测同时,更加系统的管理体系能够为后续的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方案修订、补充甚至是大幅度的设计方案的修改提供有条不紊的应对流程。这一系列的调整和安排能够提供工程设计单位的整体技术设计实力,也可以优化设计单位的产业结构,通过在优势领域取得市场占有率,可以形成产业效用,扩大设计单位的品牌效应,带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3.2技术方法分析

通常来说,工业工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人因工程、物流工程、并行工程和质量管理等等,人因工程充分考虑工作环境对于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影响,通过环境细节的调整和改善,最大效率的激励设计人员的工作激情,是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物流工程可以对工程设计的成果进行系统的规划,通过对工程设计中的设施、人员和资金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和物力的工作效率,并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场所的选择和设计信息的快速传递。工程设计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十分复杂,如何在确保设计进度的前提下,协调各个专业领域的工作,是并行工程的拿手好戏,通过分析各个设计子项的设计、交货、施工的时间节点,合理的安排设计进度,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手段,注重各个工作节点的设计任务审核时关键手段。质量管理是保障设计成果竞争力的核心步骤,也是确保各个设计任务节点时候需要返工、是否需要重新修订设计时间周期的前提条件,这也是工业工程系统管理的最为重要的体现。

总结:

工业工程需要大量的基础积累才能形成适合于企业的管理模式,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的前期投入的管理方式,但是它对于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时显而易见的。在工程设计领域融入工业工程,是工程设计领域继续发展的直接需要,也是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小林,论价值工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7.10

工业工程篇2

英文名称:Copper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贵溪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3842

国内刊号:36-1237/T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工业工程篇3

论文摘要:旨在探索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分析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和一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等所体现的专业特色,为工业工程专业发展和成熟提供理论指导。

根据最近的统计资料(2006年4月),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等院校开设工业工程(IE)专业。有迹象表明,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还在不断增加。南京大学是在2003年向教育部申请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在全国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属于新办院校。当年即在南京大学其它专业选拔了愿意转入工业工程专业的23名学生作为第一届学生。2004年正式在全国招生。2007年将有第一届毕业生,接受社会和市场的检验,目前就业情况良好。从着手开办工业工程专业开始,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IE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因为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将无法设计、安排和落实。

1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

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特点,即回答什么是工业工程以及如何区别工业工程与其它学科的界限问题。说到什么是工业工程,业内人士自然会想到AI-IE(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关于工业工程的那一大段定义,把定义念完之后,非工业工程专业人士还是未能理解什么是工业工程。简单地说,工业工程就是“用技术的方法系统、经济、有效地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这一简单定义首先将IE专业与其它专业区别开来。IE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而其它管理专业(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则不能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1];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在于:①IE可以解决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则只能解决技术问题;②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做不到。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这一简单定义背后所隐含的IE学科体系和特点。①交叉性。IE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工程学科[2],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类课程,而且要学习管理类课程,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需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贯彻落实;同时也决定了IE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3]。②系统性。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对系统有着更高、更抽象的见解,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4];这同时意味着IE专业学生能够领导跨学科团队进行工作,能够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③创新性。从IE发展历史看,一百多年来,这一古老的学科,仍然具有生命力,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创新性,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5]。这也印证了IE专业的一句行话,“改善无止境”(Itisalwaysabetterway)。④工程实践性。IE专业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来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意味着IE培养的学生具有解决社会系统现实问题的能力。IE重在应用、重在实践,离开了实际系统的应用,离开了实践,IE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充分分析IE特点的基础上,再来描述IE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6-12]。

第一层:公共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学、文学和外语。

第二层:专业公共基础,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

第三层:专业基础,包括运筹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控制论。

第四层:专业课程与应用方向,包括设计改善、分析评价与决策、过程控制和综合应用。

2培养目标

在对IE学科体系及特点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IE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能;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实用的工程信息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成为适合制造业和服务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勾画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特色:①强调文理基础。在南京大学办工科,应充分利用南京大学文理见长的优势,这也是大学科交叉的基础,将文、理、工融合起来,要比将技术与管理融合起来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②明确工业工程技术体系。在前面的IE定义中,我们只强调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并没有规定用什么样的技术,这就给各个学校的IE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校在开办IE专业时,将根据各自学校的优势和师资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技术作支撑。全世界各个学校的IE专业几乎都各不相同,其最大不同,就在于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文献[13]认为,工业工程的技术体系包括三大类,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是其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是其支撑技术。我院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成果,不少教师具有计算机或信息科学专业背景,大部分教师具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实施经验,未来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因此,将信息技术作为IE的关键技术之一写入培养目标,是恰当的[9],也是符合我院实际的。③明确具体的应用对象。前面谈到,IE特点之一是工程实践性,培养的IE学生在什么行业发挥作用呢,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包括各类离散制造型企业和流程型企业,主要应用工程信息技术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如管理控制一体化问题、企业内部物流问题等。服务业主要是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金融工程,这是我院的强项,可以将许多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④强调从系统级解决问题。作为南京大学培养的IE专业学生,要求能从系统角度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3课程设置

明确了IE专业学科体系和培养目标之后,课程设置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何教好每一门课和界定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是关键。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IE学科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但不能保证所有任课教师都是IE出身,都能理解IE,这就是困难之所在。我们的学生经常会问,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门课,它和IE有什么关系?不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清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每个任课教师的回答都正确。这需要IE专业的教师来回答。

我们可以把IE专业课程体系分成6个模块,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包含若干课程。如分析计算模块,课程包括运筹学、高级运筹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模块,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工程技术模块,包括工程图学和计算机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制造系统等;经济模块,包括管理经济学、财务会计、工程经济学、金融工程、金融计量学等;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学、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IE核心模块,课程包括工业工程基础、生产管理、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等;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有实验和设计项目,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也有实验或设计项目,在模块之间也有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还有产业/方向模块,其目的是给学生在某些产业方面更多更强的知识和训练。在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强调,1)要界定清楚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规定课程的学时数、课程大纲和教学要求,规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程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2)模块之间的衔接和关联,这是体现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的关键。

4教学实践

由于IE的工程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强调IE专业的实践环节。这可能包括两个方面,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再加上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IE实验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各门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已基本确定,但问题在于如何开展实验课,保障实验课的质量,改善实验效果。由于受实验场地、设备资源和时间的约束,实验已成为一个验证过程。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一个实验平台和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印象深刻。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于现在的学生极少经历过社会实践的事实,在教学环节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金工实习、工厂参观、短期企业调查、专业实习等,使学生对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这虽然加大了教学投入,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5结论

实践已经证明,IE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超过供给。而且,社会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能注意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必将充分发挥IE专业潜能。良好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成功的基础,但真正的成功还有待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郭重庆.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8(2):1-3.

[2]陈友玲,张浩,王成明.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41-142.

[3]韩可琦.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复合型人才[J].煤炭高等教育,2002(1):66-67.

[4]郭位,BryanDeuermeyer.工业工程课程的最新沿革[J].谭芙蓉译.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10(2):1-5.

[5]胡宗武.工业工程学科形成与发展综述[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8,3(4):56-58.

[6]代颖,武振业,马祖军.工业工程学科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2):62-66.

[7]张玉麟.21世纪实施工业工程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现代管理,2003(1):59-62.

[8]王仁康.工业工程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机械管理开发,1999,5(2):4-6.

[9]魏一鸣,范英,徐宣.工业工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南开管理评论,2000(2):19-22.

[10]贾国柱.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国内外比较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10(3):130-134.

[11]罗宜美,齐二石,毛照昉.工业工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工业工程,2005,7(4):106-109.

[12]胡宗武.台湾工业工程教育和研究情况考察报告[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9,4(1):53-55.

工业工程篇4

英文名称: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天津市化工学会;天津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4-9533

国内刊号:12-1102/TQ

邮发代号:18-15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工业工程篇5

(一)学生认知不足,理论枯燥人因工程学的内容包含了大量的国家标准和生理、环境等方面的基础性原理,而这些内容以往学生接触少,单讲授这些基础性原理,往往很枯燥。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人因工程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来自经验科学,学生很难在实际中看到应用成果,使其缺乏对人因工程在工业工程专业学习中的认知。

(二)实验内容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过多实验项目的设立需要必要的实验设备做保证。而在人因工程领域,所需要的多数实验设备价格昂贵,由于学校整体投入的问题,不能全部负担,因此在实验设备的采购上,往往从基本的单个实验设备入手。课程实验也围绕着仪器设备开设,项目多而杂,主要都是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内容综合性差,缺乏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一方面,演示性实验过多,导致学生完全被动接受,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缺乏主动性,进而渐渐失去对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课程实验是针对该门课程的某一知识点设计的,仅限于课程内,缺乏和其他专业课实验、实训的联系,不能整体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设计主动性不足,缺乏反馈按照教育部工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需要开设必要的专业课课程设计。一直以来,笔者所在教研组也为学生开设了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某产品进行人因评价,或者对指定的教室和寝室家具等开展初步的设计。由于题目有限,学生选择余地小。同时,以往对于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指导教师往往根据学生上交的课程设计报告评定成绩。对于上交课程设计的优缺点,学生往往并不清楚,缺乏反馈,这使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四)工程实践机会少人因工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理论方法都是在实践中取得的。对于这样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能在实践中观察、体验,就不会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实习实践等环节缺少企业参与,一直以来都是众多二本院校面临的困难之一。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实习,造成学生不认识、不了解企业实际,更谈不上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

二、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人因工程课程改革

对于课程教学的改革,笔者所在教研组一直强调,要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要考虑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或实践环节的相互关系。青岛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着眼点,力争使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现实需要,能够快速适应基层工业工程部门的工作,并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有鉴于此,按照递进式的能力培养过程,从“理论课堂—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工业工程综合实训—生产、毕业实习的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加以锻炼,使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的人因工程实践能力的初级工业工程从业人员;逐步把单门课程的教学融入整个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中。

(一)在理论课堂环节:人因工程课程由于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存在课程章节多的情况,以往为了全面地介绍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教师都尽量把所有和人因工程相关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在笔者所在课题组进行的工业工程职业能力调查中,对本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了梳理,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把其他课程中已经介绍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协调,最后确定人因工程课程大纲,确定所要讲授的具体内容。这样可以使理论课教学充分利用现有学时,并且仅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展开。另外,在原有采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视听资料的引入,提升学生对人因工程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是课堂一直采用的主要方式,随着视频信息和教师科研项目的增加,有必要建立一定的视频资料库。通过视频,向学生全面展示人因工程课程知识的应用过程和成果,让学生真正看到知识的实用价值。

(二)在课内实验环节:立足现有人因实验设备,结合改建的模拟流水装配线进行重新设计。保留部分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项目,如噪声环境测量实验、微气候测量实验、照明实验、注意力分配实验、疲劳测量实验等,但要压缩相应的实验学时,增设更多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如扩展原有的工作空间与工作效率测量实验,设置为不同工作环境与工作效率测定实验,增加实验复杂性,进一步贴近工作实际。开放人因工程实验室,以便于有兴趣的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形成基本的面向实践的人因工程实践体系,包括:①基础性实验:环境照明实验、环境噪声实验、粉尘及微气候测量实验、注意力分配实验和人体测量实验;②研究型和综合性实验:工作环境与工作效率测定实验、产品工效评价实验、模拟流水线各装配岗位劳动强度测量与分级实验、流水线常用管理看板的人机界面评价实验;③开放性自拟实验:实验教师审定的自拟综合性试验项目。

(三)在人因工程课程设计环节:深入细化原有的课程设计,改变原有简单的大论文方式,从生活和生产实践入手,划分成不同的专题,如人体尺寸测量与应用专题,操纵—显示人机系统专题,手持工具专题,使用行为分析专题,“以人为本”的综合思维与设计专题。开展人因工程的改善实践和评价活动。改变以往课程设计仅通过事后评价课程设计报告给成绩的方式,不仅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还要求学生对所改善的实例进行PPT展示。在课程设计周的最后一天,要求每组学生在有限的5分钟时间内,考虑PPT的配色、背景、信息量以及多媒体教室的照明等环境因素,全面地展示所完成的实例。成绩评定采用教师打分和同学打分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按照课程设计报告进行打分,占70%;学生按照PPT展示环节效果进行打分,占30%。课程设计的成绩形成综合的考核方式。

(四)在工业工程综合实训环节[6]:增加装配作业中的人因工程改善和物料搬运中的人因改善课题,在整个装配线作业过程中,模拟实际生产,通过人因工程视角来审视流水装配作业的优化,弥补工程实践机会的不足。把人因工程和基础工业工程的内容有机结合,在流水装配作业中,设计工作空间、工序工装;同时对整个模拟装配的人工作业进行适应性评价,锻炼学生应用人因工程知识的能力。

(五)在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在生产和毕业实习指导书中设定人因工程的相应内容,要求学生观察、学习企业中真实的人因工程应用内容,并进行初步实践,充分利用实习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在毕业设计环节,对于有兴趣从人因工程实践应用方面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教师应确立人因工程方面的毕业设计题目,专门进行指导,使其深入研究人因工程的实际应用。

三、总结

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包含大量的实践内容。实验设备的改造运行,实验大纲的修订,实验的辅导,课程设计的讲评,工业工程综合实训的指导等都需要教师参与。通过改革,也使得缺乏企业实践的年轻教师在有限的实验实训条件下,增强了指导实践的能力,分担了实践教学工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实验教辅人员不足的问题。人因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按照既定的培养目标,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重点,运用恰当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实施相关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地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原理、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对人因工程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其对人因实际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工业工程的系统和科学思维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培养。

工业工程篇6

关键词:专业英语;课程改革;课程实践;应用创新人才

为了提高工程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1-3],天津理工大学着重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探索与研究,并对原有培养计划中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授课对象为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该课程是在第三学年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共计32学时,2个学分。

一、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欠明确

英语是在国际交往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流工具,其普及性体现在各个领域,国际上近90%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或宣读的,且各学科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也多采用英文印刷出版。原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其教学内容一般仅涉及专业英语文献或课文的阅读与翻译,而不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在专业领域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2.教学手段单一

以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多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且理论教学较多,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互动环节较少,即使有也多是教师让学生阅读或翻译文献或课文,其实质仍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另外,学生对于课本中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存在不理解、看不懂、不想学的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用翻译软件学习此课程就可以了,上述情况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资源较少

以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资源较少,多是选择本专业或相关的专业英语教材,也有选择期刊上专业领域的英文文献作为教学资源的,但总体上讲资源类别过少,只是单一的纸质版内容,仍然没有脱离开课本。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只能在阅读、翻译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但是在听、说、读、写、交流、应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的训练很少甚至没有,依然是“哑巴英语”。

4.考核与教学评价欠合理

以往的专业英语课程结课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指定内容,学生进行中译英的翻译,然后由教师打分,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结课翻译成绩按比例组成;另一种是由教师出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按比例组成。这两种方式都是一种“笔头”的考核方式,没有对学生听、说、读、写、应变等方面进行评价,因此是一种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于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以往是由学生给教师打分,教师是无法看到学生对自己的详细评价结果,只是知道一个最终的等级。因此这样的评价方式引发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时间多是期中或期末,课程没有结束,因此学生的评价存在着一定的不准确性,且有的学生因顾虑到期末的成绩会在评价时不很客观;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无法知道学生的真实、详细的评价与建议,不利于课程的改进与提高。

二、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方案

鉴于以往工业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多方面不足,为了提高大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听、说、读、写、译、应变、交流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天津理工大学提出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方案。

1.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本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工业工程领域专业英语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则是重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与水平,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4-5]。改革后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使专业英语教学由过去以培养学生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翻译能力为主转变为在提高阅读、翻译能力的同时注重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2.丰富教学手段

改革后的专业英语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并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平台。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实际水平有重点地加强薄弱环节的学习,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与准备情况,自主选择进行英语辩论、演讲的时间,同班级的学生可分期分批地进行,灵活的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教师讲授部分改革后的专业英语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环节只占很小的比例。教师选用本学科有代表性的英文文献进行课堂讲授与翻译,使学生了解工业工程领域专业英语知识,并主要讲授如何进行英文科技文献的翻译、英语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用英语宣读论文及进行论文答辩的基本技巧等知识,即教师讲授的是一些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机械地教如何阅读、翻译英文文献。

(2)学生实践部分学生实践部分包括模拟辩论和个人简历制作与演讲。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锻炼学生听、说、应变、交流等英语综合能力,教学改革中增加了学生模拟辩论的环节。将班内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由学生根据身边的热点问题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辩论题目,如“大学毕业后就业、考研、出国哪个更好?”。

此类模拟环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投入,在完成课堂练习的同时提高了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写作、听、说、应变、交流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本科生,本课程授课结束时也意味着他们即将迈入大学四年级,随之而来的就是为就业四处奔波,其中有些同学希望进入外资企业工作,而一份好的英文简历则是他们进入理想单位的敲门砖。因此,如何制作一份能真实反映自己特长、又富有特色的英文简历就成了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课程讲授中增加了关于英文简历写作的相关内容,并将学生个人简历制作及演讲成绩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学生在完成考核的同时发现自己并弥补的不足之处,增强自信心,为就业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

3.扩展教学资源

(1)选择合适的教材本课程选用了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教材,该教材是面向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教材难度适中,覆盖了工业工程领域主要专业知识内容,能满足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的阅读、发音、朗读、翻译等多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应用多媒体视听资料在选择英文纸质材料之外,课程中还采用了多媒体视听资源,如“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的视频录像。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激发了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提升。

4.改革考核与教学评价机制

(1)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后,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学生翻译教师指定的英文资料(翻译后约1000个汉字);另一个就是学生自己准备英文简历并进行演讲,时间为3分钟。在进行成绩评定时,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出勤、课上翻译、课堂辩论),结课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包括资料翻译和简历演讲,其中资料翻译占结课成绩的40%,演讲占结课成绩的60%)。结课成绩中:资料翻译的成绩评定要考虑工作量是否达标(30%)和翻译的语言准确性、流畅性(70%);演讲的成绩评定要考虑学生准备充分性(40%)、语言流畅性(40%)、富有特色(20%)。

(2)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在课程结束后,在不记名的前提下,学生向教师提交个人意见与建议作为对教师的评价。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免除学生的顾虑,充分发挥学生的评议权,让学生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真实地了解课程进行中各环节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教师进行后续的课程改革提供素材与方向。

三、课程实践与改革的效果

通过课程实践与改革,工业工程专业英语课程重点加强了听、说方面的能力训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纪律良好、出勤率高,学生踊跃参与课堂讨论、辩论与演讲,课下知识交流较多,课外作业按时完成。在授课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教材、视听资料与课堂互动环节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训练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听、说、读、写、译、应变、交流等多方面的英语综合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四、总结与展望

专业英语的课程改革与实践虽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地改革与实践[6-7],笔者根据实践及学生的意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课时

在教学计划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专业英语的课时,如由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以此来增加互动环节的课时。

2.丰富教学资源

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增加多媒体视听资料的运用比例,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水平。

3.进一步完善互动环节

可以考虑组织晋级辩论赛,并由各组最佳辩手组成两个精英队进行精英辩论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田朝霞.“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研讨———其课程性质与基本教学观[J].中国外语教育,2013(2):34-40.

[3]潘澜澜,慕光宇,潘颖,等.CDIO理念下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装备制造技术,2015(12):212-214.

[4]邢青松,李斐.面向经济发展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创新培养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3-18.

[5]朱民杰.在地方高校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的实证研究—以韶关学院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40-144.

[6]蔡华健.高校英语演讲技能训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基于地方院校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3(10):57-58.

[7]田朝霞,杨玲.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再研讨—从学生问题探索通向清晰思维与有效交流的路径[J].中国外语教育,2015(1):33-41.

工业工程篇7

(一)综合型实验室

综合IE实验室主要服务于教学,综合反映在结构实验室的实验设施组成、教学实验室的结构及实验课程的开设内容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并根据其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专门的工业工程实验室,从而满足教学系统中的关于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等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这种具有综合性工业工程实验室的院校有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

(二)验证型实验室

验证型实验室主要以开放工业工程专业知识的验证测试为主,我国一般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基本上都已建立了这种以验证型为主的基础工业工程实验。

(三)规划设计阶段实验室

在我国开设的工业工程专业的学校中,只有部分学校建立了工业工程实验室,特别是在近几年新开设的工业工程专业的几十所学校中,这些院校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仍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中,实验室的结构没有完善,实验设施不够齐全,还没有完全具备开设工业工程相关实验的条件,他们的专业相关实验主要依靠其他兄弟院校的实验室来实施。

二、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

(一)实验室建设的依据

1、工业工程学科特征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基础源于工业工程学科本身的体系内容和工业工程教学体系的特点,所以从工业工程学科本身出发来建设工业工程实验室,因此,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应体现工业工程学科的特点。

2、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工业工程专业人员比其他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相比要懂得更广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所以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富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学习和接受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及应用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业务经营的设想、设计、实施等方面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工作能力的素质。

(二)实验室建设规划目标

笔者通过在互联网搜索的国内其他院校的工业工程实验室情况,也同时对本地区院校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实地调研,并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的实验室应能良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相关专家和教师的反复论证,把学校的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成一个融合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生产质量管理基础上的集成综合实验教学体系。

(三)实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可重构生产系统。由机器人,AGV小车与自动带式生产线,该生产线和数字仿真工作站等系列商品的转换之间的托盘上机器自动完成,PLC逻辑控制整个生产线。流水线有8个工位设置,为u形布局结构,建成的加工和装配线的实验环境,生产线的设计符合可重构的整体要求,可以完成实际产品加工环节,满足工业工程程序分析、工作分析、作业测量分析、时间研究等课题的教学研究。

2、自动化立体仓库。可以自动组合货架、自动堆垛、可以平移货物的进出。它通过自动堆垛机、立体货架和各种形式的滚筒输送系统、分拣机构机、各种智能传感器和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自动仓储,再通过仓储与配送管理软件来完成自动出入货物的功能。

3、人因工程分析系统。由照明系统、温湿度测量系统、声控设备,数字跟踪系统、液晶显示看板系统、秒表、卡尺、速度测试仪组成。其每个工位的灯光系统具有调光功能的,多组照明装置由电子调光控制器控制,每套照明装置分别有红、白、黄、绿等,用以完成环境照明及环境色彩对工作效率影响的实验。每个工位配有的噪声发生装置来模拟工厂现场的各种噪声,以用于分析、研究不同环境噪声对操作人员的影响。通过以态网将每个工位上视频捕捉摄像头捕捉的视频信息传输,由计算机统一监视,刻录以便于实验研究、分析。LCD看板系统,可以向每个工位PPT的生产信息、生产流程信息,从而实现目视管理,实现统一,简洁,醒目,实际,严格的管理要求。系统的功能可以完成环境照明方式与工作效率关系的研究、环境和工作效率的关系研究、环境噪声和操作者的心理反应、工作评价、测量研究、动作研究、学习曲线、和测定劳动强度等。

4、电子标签分拣系统。由传动带、传动轮,动力金属轮,转向分拣输送机,柔性输送分拣机,实现系统自动分配功能。学生根据数字的位置指示电子标签,进行入库,出库和库存实际操作。

三、结束语

本文根据学校办学思路和目标定位,提出了未来几年内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建设规划,该实验室模拟真实的生产运作环境,相当于一个微型工厂。既可以是学生学习良好的环境认知和实践,又能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学习任务;还为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一个先进的、创新的、密切联系工业实际的理想平台。

工业工程篇8

办法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增设了“周转材料”、“面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摊销”、“临时设施清理”、“工程结算”、“工程施工”和“机械作业”等科目。同时明确了各自的核算内容,规定施工企业确认的建造合同收入和建造合同费用分别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不再使用“工程结算收入”和“工程结算成本”科目。

办法中提及的“工程结算”、“工程施工”、“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四个会计科目包括了施工企业的主要核算业务,办法对这些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做出了较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工程结算”科目的实施和建造、合同收入与费用确认方面。如通过“工程结算”科目核算工程结算业务,改变了以往将结算和收入确认合在一起进行核算的办法。将结算和收入确认分开来处理,便于建造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可以独立采取更为合理、可行的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按照该办法的规定,“工程施工”科目的核算不再直接与“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对应关系,“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亦不再直接与工程款的结算情况发生对应关系。

这一系列财务核算变化,令许多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感到与以往工作经验差距太大,难以理出头绪。因此,在该办法的实施中,明确“工程结算”科目的核算目的,理清“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一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等科目之间的相应关系,对规范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准确核算建造合同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结算”科目的运用与认识

“工程结算”科目的实施,将工程结算业务和收入确认业务区别开来,作为两个不同的会计业务,分别进行账务处理。这是相对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来说,变化最大的一项规定。

二、“工程结算”科目核算的内容与目的

施工企业根据建造合同的完工进度,定期向业主上报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工程结算。计入该科目的金额除包括为完成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所确认的工程价款外,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款项也通过本科目核算。但不包括预收业主支付的备料款等预付款项,该款项只能在工程开工后,按合同中的规定随工程的进度,在每次结算工程价款时,从工程价款中扣减,并在工程竣工前全部扣减完。

如此对工程项目进行核算的目的是:通过“工程结算”科目的归集,能够直观、全面地反映出某个建造合同从签订合同开始到合同完工交付所有环节所完成工作量的本期结算情况以及累计结算情况。同时可以反映出施工企业全部建造合同的本期结算情况和累计结算情况,便于施工企业与合同成本对比,掌握结算进度。

三、“工程结算”业务处理的依据

第一是工程价款结算单。施工企业根据建造合同已完成的工作量进行工程价款计量,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经业主签字确认后,作为“工程结算”科目记录金额的依据。直接和该科目发生对应关系的科目有“应收账款”和“银行存款”等,故该科目所记金额不受工程款是否支付的影响。在实际帐务处理工作中,先通过“应收账款”归集,再通过收到“银行存款”等来冲减“应收账款”额度。

第二是建造工程结算合同、建造工程竣工验收证明等资料。建造合同完工后,根据“建造工程结算合同”或“建造工程竣工证明书”等资料,作为进行“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科目对冲这一会计处理的书面证明。

四、“工程结算”与其他科目的关系分析

为便于对建造合同的结算、成本支出以及收入、费用确认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以及“存货跌价准备一合同预计损失准备”五个科目的会计核算对象应保持一致。均应按某项建造合同以及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进行合并或分立后的单项合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1.与“工程施工”科目的对应关系

“工程结算”为“工程施工”科目的抵销科目。建造合同完工后,两科目同一核算对象的余额应一致相等,两科目对冲结平。至此关于该合同的工程结算与成本、毛利核算工作结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结算”科目单独归集工程价款结算情况。“工程施工”科目归集工程自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合同成本及确认的合同毛利。在合同完工前,两个科目的余额期末不进行结转。通过对“工程结算”和“工程施工”两个科目余额的对比,可以单独反映出该项工程及所有工程施工实际占用的资金或占用发包商的资金情况。合同完工并结算完毕后,两科目对比,可以单独反映出该项工程以及所有工程资金占用及已确认的毛利状况等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在数量和有用性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2.与“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对应关系

“工程结算”科目与“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建造合同的进度情况。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某项建造合同完工后,该工程的“工程结算”科目余额通常会与“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累计发生额自然相等,表明该项工程确认的收入与业主确认的工程价款结算金额一致。从这一点看,两个科目又达到了统一。

如果出现差额,则表明存在计算错误,但在某项建造合同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会计准则区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确认收入,如在完工百分比法下,合同收入采取按完工进度进行确认。此时,确认收入额会与实际结算的工程价款有一定的差别。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业主在确认工程结算价款时为规避风险,往往有所保留,施工期间确认的工程价款大都小于实际应确认的金额。尤其是跨年度工程,在完工前确认的收入与结算额之间存在差别将难以避免,但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按结算额确认合同收入的方法相比,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更为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并遵循了谨慎原则。

3.与“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对应关系

“工程结算”与“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之间在账务处理上没有对应关系。处理日常业务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等都通过“工程施工”科目归集,只需注意“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与“工程施工”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通常在没有发生合同预计损失的情况下,合同完工后,同一核算对象的“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累计发生额与“工程施工一合同成本”账户的累计发生额是一致的(工程完工后处理残废料收入而冲减成本的影响暂不考虑),应避免出现确认成本与实际发生的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4.对“应交税金”账户的影响

按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对于同一年度内开工并完工的建造合同,可采取完成合同法,平时办理结算价款时通过“工程结算”科目核算,于工程全部完工或实质上已完工时才确认收入和费用。但按照税法规定,对实行按工程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结算价款或实行月中预支,月终结算,竣工后清算等方式结算工程价款的工程项目,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各月份终了与发包单位进行已完工程价款结算的当天。此时应注意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对应纳税金的影响。

五、“工程结算”科目核算内容在会计报表中的实际应用

“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两者的余额相对比,其结果会有三种情况:相等、大于、小于。两者余额相等对会计报表没有影响;两者余额如不相等,对会计报表会产生影响。对会计报表所产生的影响如下:

1.“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大于“工程结算”科目余额

其差额反映出施工企业建造合同已完工部分但尚未办理结算的价款总额。其作为一项流动资产,通过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增设的“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列示。该项目反映的信息为施工企业强化工程结算力度、加速资金周转等措施的提出,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

2.“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小于“工程结算”科目余额

其差额反映出施工企业建造合同未完工部分但已办理了结算的价款总额。其作为一项流动负债,通过在资产负债表的“预收账款”项目中增设的“已结算尚未完工工程”项目列示。该项目反映的信息能促使施工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设进度,以降低企业负债。

另外,按照施工企业会计报表要求,通过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亦可很好的提供“在建施工合同已结算的价款”这一信息。

六、结束语

上一篇:工业设计范文 下一篇:色彩搭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