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范文

时间:2023-09-26 17:08:04

高职校企合作

高职校企合作篇1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分析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及社会服务等提供必要的支撑[1]。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合作共赢,因此高职学校在开展高职教育时必须强化校企合作,有效加快职业特色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相关问题,旨在为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1.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企业配合。企业配合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在此类合作模式中高职学校占主导地位,负责根据社会的需要及国家政策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因此人才培养任务主要由学校完成,企业则是为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实践教学基地等必要的条件,在职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辅助作用。(2)校企实体。校企实体指的是企业全方位积极参与高职教育,并同时将股份注入到高职院校中,包括资金、师资、技术、场地及设备等。(3)校企联合。校企联合模式指的是职业人才培养目标、计划、内容及方式等的制定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学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处于平等合作的地位。以上三种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均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学校与企业的具体情况优化选择合作模式。

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优化对策分析

2.1优化高职院校办学方针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职教育的主要机构,所以在优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时应从高职院校方面入手,保证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1)高职院校应明确校企合作对于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与企业共同建设相对完善的调研基地、考察基地及实训基地等,深入企业跟踪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高职院校应主动探索优化校企合作的方法,从而将校企合作推向更高的层次。(2)准确定位自身的服务功能,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以便为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从而获得合作企业的支持、信赖。此外,要注意重点做好管理改进、技术创新及科研创新方面的工作,在校企合作中充分发挥服务职能,运用多种措施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从而让企业可以从校企合作当中真正受益[2]。(3)高职院校应注重不断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并积极创新实训课程设置、实训绩效考评及学制安排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企业实训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与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有利条件。

2.2优化企业参与过程

企业的积极参与是保证校企合作得以持续开展的基本条件,要优化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模式,就应不断改进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过程。(1)企业要树立强化校企合作的观念,并认识到参与校企合作不但是国家、社会赋予的使命,同时也是自身应当尽到的责任与履行的义务,只有使自身深入到校企合作中,并通过校企合作获得更多的专业人才、先进技术,才能为竞争实力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因此在进行校企合作时,企业并不是无偿付出,而是一种有效投资[3]。(2)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在校实习生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及时纠正在校实习生等同于廉价劳力的错误观念;在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时应积极创造环境与氛围调动学生的激情、兴趣,激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工作,并通过实习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3)企业应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例如,可以安排部分管理人员进入高职院校中为学生讲课或参与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以便形成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制度[4]。企业还应为学生提供顺利完成实习的条件及保障,如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实习生进行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工作中的细节问题等。此外,企业还应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及提高经营水平等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并积极通过校企合作赢得社会声誉,从而使自身可以在校企合作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所以应重视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从而使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够在高职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郭德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机制[J].职教通讯,2013(28):53-55.

[2]吴建成,王媛媛.校企合作在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中受制的原因分析与出路探寻[J].镇江高专学报,2011,24(1):42-45.

[3]欧阳英,谢鹏波,梁国华,黄冬梅.高职教育基于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石化工程系为例[J].教育观察(上旬),2014(3):33-35.

高职校企合作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热”企“冷”;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虽然得到了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在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校企合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校热企冷”问题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问题[1,2,3]。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研究,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机制、体制改革,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职业教育发展,改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其教育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校热企冷”问题概述

“校热企冷”是指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主管部门意识到校企合作办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各高职院校也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一方的“企业”,大多不愿参与学校的联合办学及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工作。

本院就曾联系成都金海软件公司等企业,给出优厚的条件与其合作,但都被对方以本院名气不大等原因予以拒绝。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某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在推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时遇阻,大多数软件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现有的合作企业也是依靠个人关系进行维系。另据报道,广东省现有72所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靠人际关系来联系企业,企业多是因面子、关系而与学校合作,而不是因需自愿与学校合作[4]。在其它一些地方大多也存在类似的状况。

政府也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也积极响应,校企合作本身能使企业受益,但为什么企业仍不愿参与合作办学呢。其原因可能包括学校、企业、政府等方面。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一)合作意识淡薄

在校企合作中校方大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没有充分重视企业的利益和要求,使得校企合作失去“互利双赢”的合作基础,因而企业失去了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这是导致“校热企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参与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匮乏

高职院校一些“双师”素质教师名不符实,缺乏真正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很难与企业有“共同语言”。由于高职院校实验条件等的限制,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使得高职院校难以有本科院校所具备的吸引企业合作办学优势。我院情况就如此,即使有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愿意与我校合作,但都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

(三)校企合作的的动力机制不足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它要求工学交替以及工作过程全程体验[5]。但由于学院没有建立与校企合作相适应的目标管理、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度,导致教职工参与产学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对校企合作负责人缺乏责、权、利统一的管理制度,校企合作结果最终的好坏与责任人的利益关联不大,学校缺乏对校企合作的责任追究制度。

(四)学生的基础薄弱、综合能力不强

高职学生是高考录取最后一批的学生,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差的。此外,某些专业本身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具有就业潜力大,工作条件好,但其对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高职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技术时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导致企业不愿意接受高职学生实践。

三、政府方面的原因

高等职业院校目前还是带有一定社会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而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经济体。要让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合作办学,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引导。

(一)缺乏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激励机制和成本补偿机制

由于企业是以获得利益为目标的,如果其参与合作办学的收益与投入不匹配,就会失去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使企业参与合作,也会因市场竞争力下降,而失去生存空间。最终导致学生可能失去实践的机会。这是企业把合作办学看成是一种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缺乏校企合作的制度、法律、法规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一些学校靠人际关系寻找合作对象,合作双方的责、权、利比较模糊。当一方领导变更或违约时,则可能导致合作瘫痪。目前已有学者对校企合作立法问题做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6],但要使其成为国家意志还需要时间。

(三)缺乏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

虽然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但校企合作涉及企业的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等,还没有专门的机构协调它们的关系,致使校企合作难以持续、深入、健康发展。

四、企业方面的原因

(一)观念问题

很多企业认为人才培养与自己无关,只是选择人才,不愿意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由于低端的人力资源相对丰富,认为不通过校企合作也能相对满足其人才需求;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7]。

(二)企业害怕泄露技术,失去竞争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全社会、各行业,甚至可能面向企业自身的竞争对手,合作办学可能要把企业的某些技术教给学生,企业认为掌握这些技术的学生一旦到了竞争对手那里,可能对自己不利。因此,一些企业不愿参与校企合作,或参与了但不让学生接触所谓的核心技术。

(三)由于自身的原因,企业看不到职业教育给其带来的潜在利益

企业是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其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看不到校企合作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长远利益,致使企业不重视、不参与合作办学。

五、“校热企冷”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高职院校应加快机制体制建设,为开展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学校环境

1.调动学校各方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首先应该明确合作的目标和责任,将其和参与者的权益、责任、义务相结合,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以激励校企合作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校企合作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2.建立适合校企合作需要的各种管理分配制度

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等适应校企合作开展需要的各种管理分配制度。

3.建立适合校企合作需要的师资队伍

“双师结构”型的教师队伍不仅是进行校企合作的需要,也是承担职业教育各项教学工作的需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应该建立起聚集高技能人才的人事制度和聘用制度。其次是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或从企业中引进、聘用高技能人才,以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

(二)保护企业利益,增强其参与合作办学的动力

首先,学校应转变观念,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和要求,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保护企业的利益和积极性。其次,对有资格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政府应加大合作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在企业评定等级、新产品开发、扩大再生产、推广应用先进科技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对参与校企合作成果显著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再次,高职院校应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完成的目标和其收益挂钩,充分提高其参与合作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营造校企合作的和谐氛围

1.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

利用政府的组织和管理职能,通过建立类似“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政府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学校、企业及与合作有关的其它单位、部门的关系,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结合学校和企业的职业教育资源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统筹规划专业建设和培养目标,使得学校、企业和地方的同步、健康、有序发展。

2.政府应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等相关制度,规范、引导参与校企合作各方行为,保障参与各方的权益

通过立法主要解决以下的问题:(1)确定企业能否参与和怎样参与的问题。“能否参与”是指通过建立准入制度,确保参与合作办学的企业质量,“怎样参与”就是要规范企业的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2)明确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益,解决当前责、权、利模糊的状况。 (3)规范校企合作的程序,校企合作不仅应该到政府部门备案,主动接受政府的监督和检查,还应有相应的准入制度等。这些都需要有规范的程序,使校企合作在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范围内。政府应该制定校企合作有关的评估标准,建立严格、公正的校企合作评估程序。好的评估制度不仅可以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保护其积极性,还能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指明方向。

(四)改革招生制度,吸引企业员工入校学习

招收企业在职员工入校学习能带来以下效应:1.可解决企业担心失去竞争力的后顾之忧。由于学生本身是企业员工,其在学校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结合工作实际,学成后直接回企业工作,企业不用担心学员毕业后把技术带到其它企业。2.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很强,有利于在校的理论学习。3.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更有利于其在校接受职业教育。4.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实践带到学校与教师交流、探讨,提高了学校的职业教育水平。5.减轻了学校的就业压力。

由于现有的招生制度主要接收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入学,入学条件更看重其考试成绩,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或很少,大多数学生甚至不知道所学专业今后是做什么。这就产生学生盲目进校,学校盲目开设专业的现象。如果学生已是企业员工,对市场的人才需求,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有了了解,前面的情况相信会好得多。

(五)更新企业观念

企业要摒弃教育与自己无关的思想。首先企业要明白自己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认识到校企合作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水平和企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企业要意识到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可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形象,间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再次,企业要树立大局意识,克服一味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思想,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我国整体的人才资源和科技水平提高,企业才会有一个做大做强的生长环境。

总之,我国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还处于改革、探索阶段,如何增强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学校的优势,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高职院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奕俊.企业收益成本视角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3):15-17.

[2]管德明,万军.校企合作:从“一厢情愿”到“两相情悦" [J].职教论坛,2010,(17):4-5.

[3]于新颖.政府在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作用[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4):

63-65.

[4]姚钦英.广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7-19.

[5]张倩.高职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模式构建探析―以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产学合作工作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39-41.

[6]姜群英,雷世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具体问题探究[J].职教通讯,2011(5):5-9.

[7]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68-76.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2011年度规划课题《农业高职类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zw590111012)。

课题主持人:邹承俊。

作者简介:

何兴无(1970-),男,四川渠县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信号处理及高职教育管理。

高职校企合作篇3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内在机理

一、引言

对于企业来说,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可以帮助其获取对口人才和知识,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作,企业能够高效、及时地将其知识和人才需求反馈反馈给高职院校,从而更好地引导高职院校进行相关课程的调整与改革,最终实现人才和知识需求与供给的对接。站在企业角度,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降低了企业获取知识和人才的成本,可大大促进企业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进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助于高职院校在高校竞争中保持自我特色,促使自身快速发展。在高职院校招生骤减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能够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与企业的合作。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中,高职院校可从企业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各类资源,进一步彰显特色,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寻求更好的工作岗位。人才培养是面向实训课程教学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目标之一,学生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企业内部,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我能力,积累未来工作岗位的相关经验,大大促进学生在后续阶段的发展。然而,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而言,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仅停留在较浅的合作层面之上,并没有有效针对实训课程教学展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高职院校为求生存和发展,只是被动寻求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支持只是停留在在特定的支撑项目之上,二者并没有深入的合作方案。其二,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并不在于科研、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而在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已具有基础但仍需强化的地方,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目标不够明确,因此,也就无法设置有针对性的实训课程。其三,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实训课程的教学无法得到应有保障,大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在市场经济和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反而放弃了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的实训课程教学,比如顶岗实习。从已有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其虽然提出了诸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但并未针对具体的实训课程教学开展模式设计。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依旧突出,要改变此种状态,必须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具体说来,校企合作应以实训课程教学为基本出发点,着力提高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充裕实训课程教学的内容,保障高职院校与企业针对实训课程教学的合作过程,提高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绩效。面向实训课程教学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既需要考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内容,消除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顾虑,又考虑企业技术含量、人才层次、合作意愿等方面内容,消除高职院校在合作过程中的担心,着力打造高职院校与企业双向紧密合作的态势。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容

创新校企合作内容,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雷久相(2007)提出校企合作的“六共”理念,即课程体系共定、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过程共管、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邓锋根(2008)提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容是一个复杂、多元化的系统,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人才交流与培训、技术开发、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五个方面,还指出校企合作多元化合作的必要性和多元化合作制度建设的需要。黄嫦娇(2011)从教材和课程开发视角出发,提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容涵盖三个方面: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校企共同开发教材、企业派兼职教师到校任教和学校教师到企业学习。王文涛、任占营(2012)指出三阶段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其一是常规合作,包括企业接收实习生和毕业生、提供资金和设备等;其二是深入合作,内容主要有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互为对方提供培训、联合投资办学、校企合作办股份公司、企业为学校捐赠添置实训设备、学校为企业提供培训场所、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等一系列涉及人、财、物等方面的合作;其三是意识形态合作,即在文化、观念、培养模式等领域进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互渗透,学生在学校直接体验真实的“生产”环境。三阶段层层嵌套,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补充发展。综上,学者们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行了相对广泛的研究,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内容体系。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从实践操作角度出发,李丽娅(2005)将校企合作模式分为五种,即:工学结合式、学工交替式、“2+1”式人才培养模式、双定生式以及订单式。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概括总结概括,张亚军等(2008)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了补充,提出来“六位一体”以及“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校企各环节紧密结合在实践操作中的重要性。而高宏梅(2011)则以校企合作双赢目标为出发点,从实习实训方面、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就业方面、员工培训方面以及项目研究方面,提出“学工交替模式”、“教学工厂模式”、“订单式”、“技术服务式”和“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模式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经研究,曹玉华(2012)发现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政府出于主导地位、企业出于产业地位、学校出于主体地位、行业出于指导地位,从此角度出发,曹玉华(2008)创造性的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四种新模式,即:示范模式、基地模式、战略模式以及订单模式。综上所述,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亦有所差别,种类多样。

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

现行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重点多集中于制度保障机制、利益驱动机制、组织领导机制等方面(兰小云,2013),洪贞银(2010)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动力不足、能力有限、制度缺失、模式局限等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之间应拓宽合作领域,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合作考评标准,促进深度合作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完善校企合作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刘建湘(2011)认为,应建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共赢机制(包括建立校企合作培育机制、利益分享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文化融通机制)来推动合作发展,通过构建内部能动机制(例如:建立部门“并行”工作机制、建立终生学习制度等),激发校企合作动力。针对现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随意性大、合作机制不顺畅等问题,殷红(2011)等人提出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两型循环机制,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度合作。因此,在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大量研究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特别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方面(孙云志、何玉宏,2011)。

五、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需求

人才培养、合作创新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目标。就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而言,Candan Durak Ayla, Nuriye evik sgren(2010)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其主要的形式,在此种模式的促发中,高职院校与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合作创新的目标,是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双赢的结果。因此,高职院校决定与企业合作是出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需求。与Candan Durak Ayla,Nuriye evik sgren(2010)观点不同的是,Gao Yang-Fan et al.(2012)将高职院校学生作为考虑的因素,其强调“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认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理应考虑三方共同的利益,必须实现三赢的目标。由此,表明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是出于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发展的需求。Jia Wei et al.(2010)认为,当企业研发能力不强或者研发难度较大时,高职院校能够为其提供必要知识支撑和人才支撑,产学研合作形式只是企业拉拢高职院校,与之合作的一种方式。并且在探索模具设计和制造应用技术型人才时,Wang Hong(2011)认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在追求培养优秀人才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向高职院校传递与期望人才相关的信息,而高职院校则可根据企业要求对教学进行深化改革,灵活调整,不断调整和完善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最终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输送高水平人才。而这说明了企业参与合作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获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知识支撑。可单从高职院校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能够促使高职院校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有针对性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对口的人力资源支撑,对高职院校而言,无疑是有益而无害的事情。

六、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分别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动因及需求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存在如下不足:第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与实训课程教训的理论框架及内在逻辑如何,未能得到有效构建,由此导致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如何影响实训课程教学质量未能得到验证。第二,公办、民办、联合办学等不同办学类型的高等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及实训课程教学的统计规律是否存在差异性,未等得到有效解决。第三,如何针对实训课程教学的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高等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未能予以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1] 雷久相:高职校企合作的创新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2] 邓锋根:高职院校校企多元化合作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大学,2008.

[3] 黄嫦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容的若干问题的研究[J].中外校外教育(理论),2011(6).

[4] 王文涛、任占营: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问题归因和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5] 李丽娅: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6] 张亚军、徐亚娜、楚金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述评[J].职教论坛,2008(24).

[7] 高宏梅:基于双赢文化视角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8] 曹玉华:河南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2).

[9] 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10] 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11] 刘建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2).

[12] 殷红、米靖、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2).

高职校企合作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选择

综观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凡赢得社会肯定和信任的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而高职教育是否能办出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由于各学校所处的环境、专业的设置、校企双方合作的主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所以各学校选择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实践表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功与否,关键是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全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企业进行了合作,在订单培养、企业冠名、企业引入、职教集团、股份制实训基地等合作模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由于各学校所处的环境、专业的设置、校企双方合作的主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每所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也各不一样。笔者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梳理,根据校企双方参与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将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归纳、概括如下。

(一)见习式培养模式

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实习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让学生在生产和服务的现场接受熏陶和磨炼,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生产规律、工艺、设备和技术等,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讲课,编写教材,借用企业工作场地现场理论教学,实行实务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合。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这与我国职业人才培养以学校本位为主的现状直接相关。其特点如下。

1.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制定并执行。

2.企业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

3.前期课堂教学和后期企业实际操作培训(实训)相结合。

4.在合作中,主动权在企业一方,企业能否支持、支持的力度如何主要取决定企业。

(二)订单式培养

即学校依照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在与用人单位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结合用人单位确定的人才规格与标准,与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即“人才培养与用人协议”,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培养方案与计划对学生进行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商定教学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采用“量身定做,订单培养”这一模式时,往往冠以合作企业的名称,诸如“海尔班”、“海信班”、“富士康班”、“三星班”等。其特点如下。

1.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双方共同建立工作小组。

2.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确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和顶岗实习计划。

3.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岗位明确,要求清楚。

4.经考核合格后毕业生通常由委培单位安排就业。

(三)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学校与企业签订开发新专业(新职业)的合作办学协议,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教学改革相互结合,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解决了企业生产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了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其特点如下。

1.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2.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讨论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共同参与制定教学计划。

3.在校内为学生提供了—个固定可靠的实习培训场所,同时可以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人员。

4.企业参与学校部分管理工作。

(四)校企合一

就是校企双方全方位融合,即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师资培养等各个方面,企业都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其中,人才培养成为企业份内之事。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研究方向,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校企合一是企业与学校全方位的整体融合、深层融合,在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其特点如下。

1.校企双方理念上、文化上相互渗透,企业对学校的参与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整体参与。

2.将企业生产过程纳入整个教学体系。

3.学校和企业实行一体化管理。

4.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五)职教集团

就是由若干所学校和相关企业联合组成产教联合体。就是由过去单个学校对单个企业,转变为学校群对企业群,以“教育群”服务“产业群”。其基本特征如下。

1.职教集团不同于企业集团,它是以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为主要活动的联合体,不以盈利为目的。

2.各成员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3.各成员单位在集团章程(契约)约束下,进行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及相关服务活动。

4.职教集团本身一般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

随着生源的持续减少,我国高职院校将面临新一轮洗牌,一些办学没有特色、地域优势不明显的高职院校将面临发展困境。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客观性、重要性,在客观、仔细、认真地分析自身优势、特点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优校企合作模式,以提高校企合作的绩效和学校的竞争力。

(一)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学校与企业“互利双赢”

对学校而言,其价值在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及解决实习场地、实习设备不足、学生就业问题。对企业而言,其价值在于可以随时招募到高技能型人才,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可以借助学校的信息、师资与技术支持,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开展企业职工培训,扩大企业宣传,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等。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否建立合作机制,取决于双方利益共同点的寻找与把握,取决于合作能否给双方带来良好的效益。因此,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事,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帮助和支持,而是放大、倍增、传递双方的共同利益。

(二)在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时,应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兼顾企业和学校的利益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行为发生的主体,双方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学生,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学生能力来彰显其办学质量、特色,企业则通过获得高素质劳动者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发展。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选择时,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是双方的共同目标和出发点。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应循序渐进

校企合作模式根据校企双方参与的程度不同,分浅层次合作、中层次合作、深层次合作三种形式。见习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都属于较浅层次的合作,也是校企开展深层次合作的必经环节,没有这些合作做铺垫,深层次合作也无从谈起。在一般性合作和深入沟通的基础上优选合作主体,这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的校企合作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不可急于求成,更应当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改变企业“只用人才而不培养人才”的习惯,促使它们参与校企合作,必然需要一个过程。从国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看,“校企合一”模式应该是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四)从学校专业或专业群层面选择合作方式与合作对象

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制定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准入标准,选择与学校专业相关的一些声誉好、规模大、管理正规并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行业企业进行合作。这些企业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掌握采用行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与技术,国际化程度高;二在行业中影响较大,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三有技术需求且重视技术人才;四企业文化氛围好,注重员工培训;五热心支持学校工学结合,企业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依托行业与专业领域创建特色专业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的源泉。

(五)选择合适的合作内容,找准切入点

校企合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的,比如提供工作岗位的合作、提供见习机会的合作,向教师提供岗位的合作、投入时间的参与方式的合作、以捐资捐款的方式参与的合作等等。但校企合作应有共同的基点,这个基点应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双方应以此为切入点,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难题。选择适合且需要的内容进行合作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基础。有实力的学校要发挥优势,寻找和企业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创新的、个性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并占领市场,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条件一般的学校,可以通过对企业生产工艺、产品的零部件等进行有效改进,取信于企业。不同的高职院校、不同的企业应结合自身需求实际,选择合适的项目合作,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合作内容。

(六)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时,并不是单一的,可能是多种模式的综合

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往往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多个不同专业、多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企业也与多家学校建立多种层次、不同需求的合作关系,不仅仅局限在某一家企业与学校之间合作,而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的多方需求和各自优势特点进行的更大更广泛的合作。由于校企合作深度是多层面的,广度是多方位的,因此,在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时,并不是单一的,而应是两种或多种模式的组合应用。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校企合作模式,最终都必须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总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在众多校企合作模式中,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参考文献:

1.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职教论坛,2010(16).

2.阚廼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择和实践要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3.王振洪.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平台[N].中国教育报,2011(11).

4.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本文属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403。

高职校企合作篇5

摘要:职业教育的主体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校企合作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校企合作并不能良好地运行。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校企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办学条件,是能否办出特色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尚处于浅层次、初级阶段,其深度和广度都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如何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是高职教育研究的重点。

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1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

随着近年来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意见,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校企合作的实行,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缺少与之配套的可供操作的法律法规,使得校企合作没有进入实施性的深度合作。对于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划分等,直到目前,现行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都没有做规定,校企合作主要还是由高职院校来主动推动的,起着管理、规范、考核、监督作用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

1.2管理体制薄弱、缺乏专门的协调管理机构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成立相应的校企合作专门协调管理机构,来负责校企合作的运行的有关事宜。校企合作仅靠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协议及道德约束,政府只是起到宏观层面上的引导作用,是很难良好运行的,一旦在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伤害了双方的感情,是难以得到充分协调的。仅依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政府对于企业合作的管理处于真空和缺失状态,是无法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也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运行机制。

1.3企业的主体作用未发挥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大多是学校主动,企业被动,有时学校还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有些企业在思想观念上根本没有合作育人的理念,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任务,跟企业无关,企业只负责选用人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和积极性决定了校企合作是否能够深度融合,是否能够顺利实施。

1.4高职院校自身的吸引力不强

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自身能力取决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技术服务能力、师资力量等。由于高职的办学时间短,不少学校办学理念模糊,实训设备不足,科研能力不够,师资力量不足等,导致办学质量不佳,自身的吸引力不强。企业难以与高职院校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归根结底,还是对高职院校合作的能力不认可,尤其是合作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合作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反映了对学校的评价和认可度,也是企业选择合作学校的依据。

1.6高职院校缺少校企合作的管理

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中的认识还未实现真正意义的转变,许多学校还没有设立校企合作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相关工作还处于混沌状态,一般是由教务处或实训中心兼管,具体实施则是由各系部进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校更是缺乏过程管理及有效的监控,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程疏松、懒散、放羊状态,对学生的考核更是随便给个成绩了事。

2.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2.1政府有效发挥政策指导作用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仅靠市场来调节是不够的,只有政府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高职资源的投入,明确学校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促进校企合作的有力发展。

2.2完善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

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要有足够的动力,才能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一是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增加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支持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实训设备等;二是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优惠政策;三是学院自身服务意识要增强,学校要发挥合作主体的作用,强化服务企业的意识,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

2.3建立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主,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要想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尤其是企业的主动性,就必须找到双方互为服务的利益结合点,建立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形成资源共享的稳固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体现在:学校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学生,合作企业优先选择优秀的毕业生;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实训指导教师;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共同发展,共同进退。

2.4建立校企合作协议制度

校企合作协议制度是保证校企合作顺利开展和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是除了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社会道德之外,最重要、也最合法的约束。学校和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校企合作协议制度:第一,合作前,成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制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第二,制定规范的合作协议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出现意外时的责任条款;第三,双方应加强沟通与交流,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与协议,如出现违反协议的情况,可以协商解决或按照约定的条款执行。

2.5建立双方合作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首先,宏观层面,政府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其次,微观层面,在国家政策处于真空的情况下,学校、企业应积极寻求对策,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第一,成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制定校企合作实施细则,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如专业指导委员会等。第二,建立相关基础文件。如《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第三,建立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企业参与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

2.6建立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

资源共享,有利于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学校要与企业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职工培训、共同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方法来实现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使企业在享用学校的资源优势的同时,既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学校的改革发展。(作者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春生.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合作双赢机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6).

高职校企合作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效模式

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这是一项有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校企合作,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才能真正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1、政府推进力不足

国家和省级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目前,政府出面统筹协调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制定人才规划的作用缺位,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在制定区域技能型人才发展规划等方面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导致学校和企业没有规范良好的合作模式。

2、校企缺乏深层合作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没有形成。职业院校自身合作能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较弱,缺乏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在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缺乏深层次合作。

3、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其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企业不愿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主要原因: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学生在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一旦发生事故,企业要承担医疗费或抚恤金等费用。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声誉。

4、有效模式尚未形成

校企合作由学校和教育部门推进,现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多数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愿的整体行动。

二、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

1、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模式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应与企业需求密切相关,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开发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标准和考核标准,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2、实训室进入企业模式

依托产业园区建立院校与企业共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由企业或园区提供实训场地、管理人员和实训设备由校企共同投入,使单纯的实训室转变成生产车间。基地以企业为管理主体,将其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计划当中,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学生的实训课程,做到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师傅到校任教,实现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接、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一致。

3、生产车间进驻院校模式

职业院校引进企业进驻学校,企业按生产要求提供建设生产车间的标准、加工产品的原材料和产品的销售,学校提供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环境、场地和设备,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享受校办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学校建立实训课程体系,解决职业院校缺乏真实生产场地和师生真刀真枪参加生产的双重矛盾。

4、学院承担职工培训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继续教育学院等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使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有效整合,实现校企在体制机制上真正合作。

三、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融合

在内涵上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相互融合。保证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应在下面几个环节做好融合工作。

1、能力培养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校企合作应重点从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入手,统一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标准,通过校企合作突出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社会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将这种融合后的社会能力贯穿于学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2、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相融合

校企合作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如何与岗位职业标准相联系。这是实现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零距离对接的关键环节。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共同开发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规格和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校企“课程置换”,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形成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双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3、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相融合

真正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与流动机制,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有效融合,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校企教学研究团队和技术创新团队。

4、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相融合

实训基地即是企业的生产车间,又是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技能操作实训场所。学校的实训基地参与企业的生产流程,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全程参加人才培养过程,学生也可以真正参与到实际生产流程中,实现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合理融合,使毕业生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力争在产学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

总之,校企合作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校企合作的成效依然是制约高职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突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统筹推动作用。以企业为主导,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校企共建产业化公共实训基地,才能从政策上保证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合作只有在政府统筹和支持下,企业和学校才能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校企合作才能够真正实现并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

[2]李若云.浅谈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23期.

[3]单国峰.浅析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J].《网络财富》2009年第16期.

高职校企合作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探索;研究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现实意义

1.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

我国学者查有梁先生在《教育建模》一书中,从模式论的高度对什么是模式给出了一个全面的定性叙述:“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建构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模式是客观事物的相似模拟(实物模式),是真实世界的抽象描写(数学模式),是思想观念的形象显示(图像模式和语义模式)。”

2.校企合作模式的现实意义

(1)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本质回归。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产教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传统学徒制通过“师傅带徒弟”、“一对一”和“自愿自助”的方式,在工作过程中传授经验。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徒的职业技能和情感,另一方面,“一对一”的模式,能根据学徒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可视为工学合作的雏形。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到来,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传统的学徒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培训效率以及教育的规范性上受到挑战,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开始占主导地位。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得教育与职业相分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脱节,特别是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本质难以彰显。

(2)校企合作模式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而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方针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可使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在人才市场上,诸多用人单位希望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对一直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获取工作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

3.校企合作模式重构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教育界和产业界联合培养人才,能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以来形成的以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其中知识的安排又以学科体系为逻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后一般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和再学习期。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学不能致用”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这点,从政府到高校已达成共识。然而毋庸讳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甚远。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理论认识与实践之间,无论从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本身,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行为短期,学校偏重利益,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

(2)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合作。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

(3)“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经十余年的办学及校企合作的探索,高职院校一般都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把调整专业结构作为一项战略选择来抓,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开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选择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遇到上述问题和困难,应该说是客观的。但也不能否定,有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是成功的。这里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校企合作模式选择。

笔者认为,为了推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向深层次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条件,从现有的“校企合作”成功典范分析,以下三种校企模式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1)校办产业(企业)模式,学校利用校办产业实现“校企合作”。有实力的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兴办企业,实施科技和经营理论成果转化;或建立开放性、企业化管理的、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

(2)行业(企业)办学模式,即行业(企业)自主办学或政府将原有学校划归行业(企业)来管理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事实上过去的中等专业学校,大都是这种模式。因此,从重点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的学校完全可以走这一模式,只要在制度、组织和机制上加以完善和创新,必然有新的飞跃。

(3)校企股份合作模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和企业以股份制形式进行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是国内的企业,也可以是国外的企业;可以是国有企业,也可以是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企业以设施、场地、技术、师资等多种形式向高职院校注入股份。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共享办学效益。

作者简介:

高职校企合作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三方合作;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目标导,充分发挥学校、行业企业等优势,合作开展的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合作方式。其本质在于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校企合作模式多种多样,在国外比较典型的有在德国企业广泛实行的“双元制”,有完善国家教育资格认证体系的澳大利亚TAFE模式以及充分保证学生实习时间的加拿大合作教育等,这些模式都是具有自身国家特色的校企合作形式,很好诠释了现代学徒制的精髓。然而我国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这些优点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改变,使得这些模式难以在我国复制。此外,我国高职校企合作还存在以下问题: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跟不上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专业设置需与产业需求也相一致,课程内容与资格认证、行业标准不相统一,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衔接不紧等。本文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汽修专业为例,探讨高职院校与企业、相关职业培训机构三方合作机制,以期为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提供借鉴。

一、校企合作机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仅有毕业生供求关系的初级阶段;共建专业、“订单培养”的深化阶段;共生发展的全面合作阶段[2]。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大多处于初级或者深化阶段早期,离全面合作阶段还有差距。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不适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校企合作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然而,缺乏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是阻碍校企合作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双方目标不一致,缺乏合作深入发展的动力问题。

校企双方找准利益结合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有效地动力机制,是实现合作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双方目标不一致,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机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兼具社会服务功能,希望企业能够提供学生实习所需的相关设备、师资、场地等,分担学校教育投入,同时为学校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帮助,能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教师科研能力。企业目标是活的最大的利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是企业的追求,和高职院校的合作视为了更好的取得经济效益。但是校企双方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高职院校教育面向市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找到双方合作共同点不难,如何在满足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是的合作向前深入发展是难点。

(二)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优化不畅,教学质量难以问题。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导致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合企业需要,而企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又不能及时培养的局面[3]。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没有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设置和企业需求不一致,缺乏主动与企业等相关机构合作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也没有有效的保障和管理机制。由于没有健全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定障碍,也没有为教师晋升等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难以办证教学质量。

(三)专业课程、实习内容与资格证书缺乏衔接,职业资格认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术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W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4]。现如今我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不够健全,存在着资格认证标准不规范,专业课程、实习内容与资格证书之间衔接不够等问题。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大多数情况只是单纯地实习,没有给学生应有的职业资格认证,或者是资格证书效力不高,沦为“鸡肋”,是的学生的积极性缺失。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认证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是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式。

(四)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问题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处于边探索边完善阶段,未形成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由学校和教育部门推进成效甚微,多数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愿的整体行动。双方在动力机制,管理体制,保障体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没有建立起来很好的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企业利益和高职院校利益都得不到保证,或者损害了其中一方的利益,这都使得合作难以顺利进行。因此,为保证校企合作健康持续发展,应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二、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分析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规划,积极响应国家引进国际优质资源,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号召,满足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对高端技能型汽车人才的需求,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南通华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围绕着汽修专业展开了合作,培养了一批中国汽车产业所需要的掌握汽车新技术、熟练专门技能、具有国际服务理念的高素质、高技能汽车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各因素或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分析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是促进高职教育深度发展的前提,彼此拥有共通点是合作得以进行的保障。对于此次三方合作,人员上的交流和合作既是最大动力,也是合作的纽带和桥梁。具体分析如下:

(一)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通常来说,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最大动力来源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办学效益最大化。对于此次三方合作来讲,设置汽修专业,培养汽修专业人才并保持该专业发展是学院进行校企合作的基本前提和考虑方向。然而缺乏一支相关教师队伍和相关课程体系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合作动力。影响一个专业开设和顺利进行的因素多种多样,资金、实习条件、教师队伍、职业资格认证以及将来就业等等都会对专业的设置产生影响,任何一个方面做不好都会关系到专业能否顺利进行。学院已经拥有了开设专业的最近本的条件,如教学场所,一定的教师人员,相关合作项目,相对成熟的管理经验(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校企合作管理以及各种奖惩保障机制等)。学院除了缺少相关教师和完善的课程体系外,也没有能力供给学生进行实习的真实企业环境,没有相关资格证书认证的能力。要想把汽修专业办好、开展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成为必然。

(二)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角度来讲,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合作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企业对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就是说学校开设汽修专业给企业带来了商机。具体来说,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的合作能够扩大公司在中国区业务,提升影响力,同时有利于公司与欧盟各国有相关课程体系和服务的公司开展交流合作,利于公司自身发展。中德诺浩是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该公司通过引进德国汽车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现代学徒制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方法等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经过多年的”本土化“实践和创新,研发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体系。该公司在“双师型”汽修专业教师及培训,课程实施支持与教学质量督导,学生出国短训深造,以及第三方人才质量贫家,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提供项目可持续发展基金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具备国际领先的专业能力,该公司具备了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基础和能力。

(三)南通华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作为一个在地区性的汽车服务企业,南通华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合作的最大动力来源于公司利益,即降低成本,提高是经济效益。华元公司是地区知名的汽车服务公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1)真实的企业环境;(2)熟练的技工;(3)丰富的实习岗位;(4)充足的资金。这些事高职院所不具备的。然而能够促成华元和学院合作的原因在于学院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下便利:第一,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T工素质;第二,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降低人力成本;第三,扩大影响力,吸引人才,提高经济效益。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既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又能为学校带来方便,可谓实现了“双赢”。

三、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的内容

(一)构建合作共管的管理机制。

学校、企业、培训机构建立了以学校为中心的三向管理机制。三方合作以学校汽修专业为对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除了学校常规的管理体制机制外,挂牌设立“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车间”等机构负责合作运行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学校也必须遵守企业相关规定,不得擅自干涉企业管理。此外,为了加强和规范合作内容,成立合作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项目的运营管理,双方还共同管理学生档案和考试认证等相关事宜以及其他事项。

(二)构建“学院―培训机构―企业”三方合作办学模式。

1.课程学习上。学习内容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用人需求,课程安排上循序渐进,先学习通用知识,再学习专门知识,学习方式上先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在实验台架上对理论进行验证和体验,最后再在整车上完成实验,化整为零,合零为整,实现在整体上对技能的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按照汽车企业一线的维修与服务流程进行编排,以工作流程为导向,以生产一线的工作手册为基础,进行整理、补充和完善。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工作流程导向法”开展教学,最大程度地在课堂上再现生产场景,最大程度地按照汽车企业的工作流程安排授课内容和授课顺序。通过这种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快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提高了职业竞争能力。

2.教学方式上,采取全德式小班形式,每班30人,告别大班,真正做到有问必答,对每个学生负责,确保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按照30:1师资配备要求为项目内学生组建专职的专业教师队伍,并负责实训室的建设。

3.课程保障上,考取德国职业院校的证书,该证书欧盟认证,国际通用。实施“双证”教育。中德诺浩与合作院校通过专业共建合作,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培养模式,实施双证书教育。通过相关考核和考试,学生将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及德国认证证书。

(三)激励和保障机制。

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三方还通过以下措施来保障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1)设立“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华元汽车专项奖学金”,南通华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每年向该专项奖学金投入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的和每年投入不低于20万元人民币的“奖教发展基金”,从而鼓励和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2)德国职业证书的获得,汽修专业的学生通过考试可以获得国际承认的德国汽修专业证书。另外公司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和安置服务,(3)出国深造的机会,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将会负责德国合作方的联络和协调工作:包括邀请德国合作伙伴参加项目会或新闻会、德国专家来华授课、德国专家来华现场督考等。负责为合作项目学生提供德国学习培训机会并协助学生办理相关出国手续。负责为因项目合作需要赴德国考察、培训的甲方参与项目的相关人员提供出国手续办理的咨询服务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是促进和保障不同利益相关者共担人才培养责任的首要条件。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三方在合作之前签订合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任何一方违反了合同规定,合作将会终止,自动退出,并按合同规定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依照法律规定签订的合同既是三方合作的前提也是保障,任何违法合同规定的行为将会退出合作。

四、经验与启示

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汽修专业的合作效果来看,校企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院和企业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尤其是通过引进教育培训机构的标准化课程和管理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的经验表明: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

(一)高职院校要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寻求合作动力

高职院校虽然是有固定校区的学校,但更是一开放的系统,与外部环境中的其他组织应该进行合作与交流是学校发展的必须。一方面,高职院校依赖外部的组织为其提供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政策、 资金和人力等重要资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作为独立的个体,可以通过自身主动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外部。与此同时,组织体外部的环境也不应被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客观现实,一个组织体如何确定环境取决于它自身怎么看待和解读环境[6]。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主动地寻求合作,提升社会参与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引进“标准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

引进“标准化”的课程和管理体制是促进校企合租欧深度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低层次合作层面上,缺乏有效深入发展手段和措施,引进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没偶是,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实习和人才培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良好合作搭起一座可靠地“桥梁”。而第三方机构能发挥这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不管是教育培训机构还是评估监督机构,都具有各自方面的专业技术和人力资源,都能对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保障,在经济社会更加专业化的今天,第三方机构的作用的发挥弥足重要。

(三)重视人力资源的的培训,完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上一篇:绿色设计管理范文 下一篇:室内设计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