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语言范文

时间:2023-09-20 03:38:57

视觉艺术语言

视觉艺术语言篇1

关键词:现代装饰画艺术;视觉;语言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97-01

装饰画作为现代绘画种类的一种,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几十万年,其中装饰艺术的原始概念可以理解为原始人将猎物牙齿做成项链,促进准艺术的产生而产生的。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运用了装饰,让人们产生一定的审美情绪和审美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装饰画内容得到不断和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受人喜爱的公众艺术。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装饰画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特质和精神,对装饰画的视觉语言提出丰富和创新的要求,促进了装饰画的种类增多和范围推广。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装饰画的认识和运用,需要对装饰画是视觉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将装饰画的装饰作用与实用作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一、对视觉语言的认识

视觉语言是由设计原则和视觉基本元素共同组成的一套符号系统,是组成艺术品的基础,而设计原则是指艺术品创作中的互相对比、合理布局、和谐结构与统一平衡。视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是艺术家进行装饰画创作遵循的方法和原则,艺术家往往会根据自己作品的需求对视觉语言进行合理选择和准确适用,实现装饰画创造的合理性,提高装饰画的装饰作用,给人们传递特定的文化信息。

二、现代装饰画艺术视觉语言的特征

(一)独特的材质运用

材料作为现代装饰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材料在装饰画中的准确运用对提高装饰画的色彩、肌理和质感都有积极作用。材质作为现代装饰画视觉语言特征的重要体现应该得到艺术家的重视,在进行装饰画的创作时要根据装饰效果的需求进行材质的选择和使用,运用合适质地的材质达到提升表现效果的目的。另外,艺术家在进行装饰画的创作要加强与人文环境的联系,最大程度的对居住环境进行美化,实现民众审美情趣的提升。

(二)独特的色彩美感

在装饰画艺术中普遍应用的一种色彩对比形式是补色对比,补色对比的运用可以提升装饰画的吸引力,在第一时间内将观赏者的眼光吸引住,为观赏者提供丰富的视觉盛宴。同时,装饰画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类,主要的表现语言是线条、色彩和二维空间。其中色彩作为装饰艺术中极具魅力的绘画语言,可以将绘画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在进行色彩的运用时可以采用自然色彩的运用方法,将要表达的绘画情感融入到装饰画的色彩设计之中,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目前装饰画中主要的色彩形式包括观念色彩、意念色彩和理念色彩,在不同的装饰画的中往往采用不同的色彩形式。另外,在运用色彩时要注重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实现色彩与题材的呼应,为装饰艺术带来更具美感是绘画作品。

(三)独特的构图和创意

为了体现装饰艺术与其他绘画艺术的与众不同,往往需要绘画家具有新颖的绘画创意,从色彩、造型、画面和构图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实现装饰艺术整体水平的提升。在现代装饰艺术中创意往往被作为考量绘画作品格调和内涵的重要标准,为此在进行装饰艺术的绘画构思时,艺术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拒绝传统绘画理念的束缚,大胆的进行绘画形式的尝试,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和绘画技巧的装饰艺术。另外,目前装饰艺术主要采用的构图模式是饱满型,这种构图模式是对传统构图方法是延续,实现了装饰艺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三、对现代装饰画艺术视觉语言的创新

现代装饰画艺术的设计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许多新的视觉语言特征,对装饰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现代装饰画艺术的视觉语言进行创新:其一,创新绘画的手段和形式。现代装饰艺术不在单纯的局限在平面内,逐渐在空间中得到运用,可以在创新装饰绘画艺术手法时结合雕塑的装饰手法,实现对装饰画艺术视觉语言的革新。另外,绘画家可以运用自身的表现技法进行装饰造型的创新让绘画效果更加完美;其二,对制作和材质进行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绘画理念的转变,需要对装饰艺术的视觉语言进行创新,引入新的绘画材质和制作手法,实现装饰艺术的进步。

四、结语

装饰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更新,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喜爱,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装饰艺术已经不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装饰”,逐渐增加了独特的功能性。因此,研究者要加强对现代装饰艺术的研究,促进其视觉语言的进一步革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视觉艺术语言篇2

摘要:油画艺术的发展概况与现状,油画艺术表现中的视觉语言与审美习惯,油画式样以及使用物质材料相关联。

关键词:油画视觉语言 审美习惯绘画形式 物质材料

油画艺术源自欧洲,传入中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从传入,传承与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它凝聚着先人们的心血,已从一个幼稚的时代逐渐趋向成熟,19世纪的欧洲绘画,特别是以法 国为开端并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写实主义绘画的大发展,直接促成了现实主义美术思潮的产生。他们其中的一部分画家以现实主义的方式创作油画,从而诞生了一批现实主义油画大师。上世纪初,徐悲鸿等老一辈艺术家将油画从西方带到中国,并将其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油画逐步成为了中国主要的绘画形式之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油画在现实主义创作方式的推动和影响下,其民族化进程明显加快并成就卓著。看中国当代的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状况,油画艺术的发展已相当完备,无论从结构、部门的设立以及关于油画这门学科本身语言的发展都一应完备。

回顾绘画发展史,东西方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它们在发展上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别,都代表着各个不同民族的丰富而颇具深度的文化内涵,由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包括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不同审美习惯,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体系,这也体现了它们不同的文明进程,其中包括它们对美的不同选择和追求。不过无论它们如何发展,最终形成了两大共识:一、以西方的传统油画为代表与其本地方的传统理念的内容相结合的西方绘画;二、以东方的绘画为代表与本土的文化相结合的东方绘画,无论东西方绘画都有其独特的视觉语言。

我们谈论油画的视觉语言,就要结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的审美习惯,包括油画本身所使用的不同材质以及不同的艺术式样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阐述其具体内容。作为绘画主体的作者本人要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国民精神素质和审美素质而努力。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就是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以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的艺术作品。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修养:首先要有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先进的世界观决定着正确的创作目的与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格调与品味;科学的审美观使我们正确的把握艺术审美的标准,去追求更高更理想的艺术境界;还要积累丰厚的文化素养,学识素养能帮助艺术家从整体上提高创作的境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艺术表现力;丰富的生活积累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材料和前提条件。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以及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能力是绘画创作中必须培养的。

不同的绘画语言会体现不同的绘画格调和风格。风格更多地体现在艺术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和艺术气质,在运用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时所形成不同于他人的艺术风貌,而格调则是这种个人的艺术风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是渗透在作品中的意蕴和情调。评判一件作品“品味格调”的高低,主要是看该作品中有益与提高人们精神素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独立的美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地与存在的实质价值,在创作中不论你选择怎样的题材,使用怎样的技巧,透过平实的视觉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怀、忠于自己的绘画理想和崇高的审美理想才是最重要的。

一、首先谈一下油画的视觉语言与本民族的审美习惯

东西方由于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习惯,视觉语言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中国其绘画史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在长期的艺术发展空间里,人们接受了书法、国画的审美。众所周知,书法艺术它是空间艺术更是抽象艺术,书法家遵循了书法艺术的准则,通过不同书体、不同的介架结构、不同笔墨,创造了一个个空前的书法艺术辉煌。再如中国画艺术中的写意,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中国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中国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画家们通过笔墨、造型用写意即形散神不散、笔不到意到的创作方式、创作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这里应该说无论书法还是写意国画,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抽象艺术审美,作为审美主体接受了这样一种艺术审美形式。而作为油画艺术的本身泊来品的属性加上油画本身它经历了一个很长的传统过程,所以中国老百姓在接受西方油画艺术中所体现的视觉语言时,则以造型的准确。色彩的逼真为准绳去评判。竟然他们的审美标准有这样的反差,这不能不说和审美习惯有关联。

二、油画的视觉语言与绘画形式

不同的绘画形式决定着它的视觉语言的差异。在油画的发展空间里,它经历了古典主义、印象主义、超级写实主义、抽象主义等。油画本身所要表现的内容要遵循一定的知识,如:构图、形体比例、笔触、色彩等。古典主义它注重,构图完美,造型准确,色彩逼真,追求一种惟肖惟妙的视觉效果;而后来的印象派,则更注重物体在光的影响下,色彩产生的丰富变化,用笔律动、色彩艳丽而富有变化。抽象艺术则注重艺术家的情感渲泄,出现了“冷抽象”与“热抽象”,其中以蒙德里

安和康定斯基为代表,他们通过夸张的色彩,不同的造型结构来表达自我情感,所以说绘画的不同

形式影响着油画本身的视觉语言。

三、油画的视觉语言与所使用的物质材料

架上绘画是以视觉的方式展示于观众,油画的发展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理解、认识、感悟的过程。最终以视觉形式而表达出来。它通过一定的艺术内容、形象来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现实生活的认识。真挚的情感,思想上的感悟通过油画这样的形式来阐述。所以艺术家要想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个人情感就必须找到适合表达的视觉语言,正确的视觉语言使画面的内容更能充分表达。就相关的肌理表现、画面的制作、材料的使用包括色彩的冷暖、明暗的变化、艺术家的情感等相关因素的组合,都影响着油画的视觉语言的表达,每一种材料都具有特定的性能,所以油画的视觉语言也不一样。

视觉艺术语言篇3

[关键词] 设计软件 视觉语言 图层 透明度 渐变 滤镜 图案

现在很多设计专业的学生能通过各种数码设备,很快就能学会过去需要好几年才能掌握的操作技能,但是学会软件并不意味着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人们经常会受到直接用数码技术来代替深入研究和构思的诱惑,其结果往往是一些老调重谈的草率结论,要想深入到更具有趣味的领域,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吸收其精华,得到灵感。随着现代数码技术高速发展,Photoshop、illustrator等设计软件已经成为具有普遍使用的、跨学科的、具有描述能力的工具。图层、透明度、渐变、滤镜、图案等已经成为视觉语言的基本组成规则。

一、图层

图层是在图像或序列中同时存在的、互相重叠的元素。图层在无数设计软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Photoshop、illustrator和音频、视频工具、还有动画等都具有图层的功能。

图层的概念来自于现实世界,大多数印刷工艺都会先将图像分层,然后再现。从喷墨打印、丝网打印到商业平版印刷,每种色彩都有其单独的胶片、调色板、显示屏、墨筒或墨盒。数码技术中使用的图层原理是相通的,只是将这一过程自动化了,出现了更新、更强大的功能。可以把图像划分成若干个图层,每个图层分别包含一部分图像内容。要增加文字或粘贴一张图片时,图层工具就会新建一个图层。每个图层都可以单独过滤、变形、复制或改变样式。设计师可以将内容各异的图层拼贴并置,使画面不断在平面和纵深,正形和负形之间转换。图层的新增、复制或删除将创建出复杂的图像,还可以通过图层的相互覆盖、调整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图层技术已经被专业艺术家和设计师普遍接受,已经成为我们阅读和再现平面图像的必要手段。

二、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能够透过彼此而可视的一种状态。在周围的环境中我们随处可见:一块木头完全不透明,而水、空气、玻璃、雾气则接近透明或半透明。固体材料如木材或金属,在表面被穿孔或断裂时也可以变得透明。百叶窗可以通过窗页的开合从不透明变得半透明。在传统或现代建筑和装饰领域的线条元素,如柱子、嵌条等通常会以彼此穿插的形式出现在一个较浅的空间内,形成“图形透明度”。 在整个现代阶段,平面设计师们一直在研究透明度。

数码技术可以使设计师改变几乎所有图形元素的透明度,包括文字、图片和移动的图像。通过改变对象或图层的透明度来创建独特的透明视觉效果。我们可以方便地为对象添加“均匀”、“渐变”、“图案”和“底纹”等透明效果;也可以使两种视觉元素的混合产生透明效果,为了做到这一点,软件通常会提高一个图层相对于另一个图层的色调亮度,使两个图层混合起来,还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密度、降低整体对比度等。

透明度是一个很奇妙而迷人的效果。它可通过调整和并置保持元素的整体性和清晰度来强调清晰和直观的价值,此外,透明度也可通过图层彼此混合和合并,建立多图层内容之间联系,表现复杂和关联或对立的理念。恰当的运用透明度,将有助于传达设计作品的含义和内在的视觉关系。

三、渐变

渐变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种常见的视觉现象,如时间会不知不觉地改变一个人的容颜,从细胞分裂开始,人的一生都在变化的过程中。公路两边的树木近大远小、火车铁轨的枕木延伸到远方有宽变窄等等,很多的自然现象都充满了渐变的形式特点。这种特点运用在视觉设计中能产生强列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有顺序、有节奏的变化。渐变从形象上讲,有形状、大小、色彩、肌理方面等渐变;从排列上讲,有方向、位置、骨骼单位等渐变。渐变的节奏可以急缓任定,也可急缓交错展开。渐变节奏太快,就容易失去渐变所特有的规律性效果,连贯性就会消失。反之,如果渐变节奏太慢,会产生重复感,缺少空间透视效果,但慢的渐变在设计中会显示出细致的效果。这些变化都显现了有规律的过程,都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和视觉语言。

在数码技术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改变这些规律。以颜色渐变为例,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设计软件中的渐变编辑器的渐变颜色、改变渐变方向、添加中间色、改变渐变角度等数据来自己设定一种渐变样式,而使被填充的对象通过颜色的变化表现出凹凸的表面、变化的光影、及立体的效果。

四、滤镜

“滤镜”一词来源于摄影行业。为了丰富照片的图像效果,摄影师在照相机的镜头前加上各种特殊镜片,这样拍摄得到的照片就包含了所加镜片的特殊效果,即称为滤镜。特殊镜片的思想延伸到数码技术中便产生了“滤镜(Filer)”,也称为“滤镜器”,是一种特殊的图像处理技术。一般地,滤镜都是遵循一定的程序算法,对图像中颜色、亮度、饱和度、对比度、色调、分布、排列等属性进行计算和变换处理,其结果是使图像产生特殊效果。不仅如此数码技术还拓展了滤镜本生的含义,使得处理出来的图像具有广泛的实用范围,比如模拟水波纹效果、电视的视屏效果等。

滤镜是数码技术中功能最丰富、效果最奇特的工具之一。滤镜可以快速地的得到需要的特殊效果,设计师只要通过改变滤镜工具中的象素数据,就能达到对图象进行抽象、艺术化的特殊处理效果。越来越受设计师们欢饮。滤镜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内阙滤镜、内置滤镜(自带滤镜)、外挂滤镜(第三方滤镜)。不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功能不一,而且版本和种类不断升级和更新。

五、图案

图案一词来源于西欧英语的design,指装饰和纹样。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对图案的定义综述为:“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图案的发展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它的制造风格和主题在各种文化中延伸。

在任何情况下图案都会遵循一定的重复规则,不会随着机械栅格的限制、数码运算的不同或工匠的工具沿着一个平面工作时产生的节奏变化而有所不同。有趣的图像常常来自于规则与不规则、抽象与具象的混用。往往通过几个简单元素的重复产生出宽广的整体效果。

数码技术中的图案以计算机代码为基础,始终遵循着一种规则,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系统数据代码,使规则发生变化。基本元素通过重复、旋转、翻转、链接和重叠等规则组成多种图案元素,即“图块”,然后聚集图块产生新的图案。图块的聚集组合同传统的装饰图案一样,只是过程被自动化了。

六、结束语

现在的设计师已经能普遍使用数码技术视觉语言。数码技术是一种具有模板性创作的语言,但它无法告诉我们怎么做,它与感官思维意义上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着差异。只有设计师的思维才能够创造出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作品,传递有意义的信息和丰富、具体的经历。正是那些艺术设计师们,才使数码技术变得有生命。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手段,都是为了表达艺术的观念,设计软件挪用的只是形式的外壳。必须结合我们的创造性和感官思维,用更新、更生动的方法愉悦我们的设计对象。数码技术和感官思维更加紧密地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它们共同成为当下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于国瑞:《平面构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门小勇:《平面设计史》[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视觉艺术语言篇4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语言符号;艺术情感

视觉是个体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视觉语言是信息传递、情感表达与沟通的重要工具。与音节构成声音语言类似,视觉语言是由语言符号组成的,而设计则是组合各种语言符号的粘合剂。有了设计的存在,映入眼帘的语言符号才显得具有规律性和艺术性。当然,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视觉审美体验,还通过具有韵律美的语言符号表达内在的艺术情感。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艺术情感的表达需要将语言符号作为载体,而语言符号有了艺术情感的嵌入才富有神韵。语言符号的运用和艺术情感的表达需要融合统一,才能够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给人以直击心灵的视觉冲击①。

一、视觉传达与语言符号

人类在石壁上刻下的第一个印记开启了用语言符号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时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符号已经成为一个多元而复杂的视觉语言体系,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际工具。众所周知,原始的语言符号只能起到承载信息的作用,需要对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与设计之后,才具有传达信息与情感的功能。视觉对信息的接收与传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按照视觉传达规律,语言符号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首先,视觉传达的信息是有层次性的,其遵循着由整体到部分的先后顺序。因而经由视觉传达并输送到大脑中的某一事物的信息,在一开始是整体、概括的,而后才是局部、具体的。无论是整体性、概括性的信息,还是局部、具体的信息,都是由各种语言符号经规划、排列设计后呈现给人们的。但是视觉传达的某一事物整体信息与局部信息,在语言符号的具体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人们视觉所捕获的整体信息主要由图、文、色所构成,而局部信息则是由点、线和微小的色粒所构成。整体信息的语言符号由局部信息的语言符号排列、组合设计而成,所以笔者将构成局部信息的点、线、面和色粒等称为基础语言符号,将构成整体信息的图、文、色等称为次生语言符号。其次,视觉传达的语言符号除了具有层次性之外,还具有较强的主观选择性。通过设计对事物属性、外观进行描述的语言符号并不是单单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同时还与人的主观情感相联系,发挥着情感沟通和表达的重要作用。因而,视觉传达的语言符号是具有情感色彩的,这一情感色彩通过事物的客观属性与人的主观选择共同作用而成。具体而言,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群体有着不同类型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习俗,个人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审美偏好和习惯,并将这种偏好体现在对语言符号的使用与欣赏中。例如,有些地区或民族的群体偏爱黑色,而有些地区则不喜黑色;有些地区或民族的群体喜好圆形而不喜方形。这些文化审美习惯会潜在地影响到视觉传达的信息,对于不符合文化审美偏好的信息,人们往往一览而过,而对于契合文化审美偏好的信息,人们便会予以欣赏。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语言符号的运用

语言符号形成于人类文化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在一定文化区域内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和认同度,而且由于世界上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在生存发展中所创造的文化均有着独特的语言符号,所以语言符号是多元的。随着信息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成为生产、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和传达方式。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最基本的元素,对多彩多元语言符号的艺术化运用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而且,视觉传达设计这一被广泛应用的视觉艺术,要想紧跟人们文化审美观念变化而发展,就需要创新、创意运用语言符号,营造更美好的视觉空间。(一)基础语言符号的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对语言符号的规划、排列、组合,都是对最基础符号的运用,考虑符号之间的起承转合,之后通过整体的作品来传递预想的信息、表达内在的情感。点、线与色粒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为基础的语言符号,对于点、线、色粒等基础语言的运用,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平面设计和包装设计中,通过点、线的布局、变形运用,展现出更加具有艺术化、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通过色粒的点缀,让整个视觉画面增添了些许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说来,线是物象造型设计的基础,设计师通过线条的曲折、粗细、刚柔的变化,描绘各种物象复杂的轮廓结构和特征。极富张力和可塑性的线条可以将设计师的情感与物品的主体属性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而且具有饱满的颗粒感。点在设计中也会呈现出圆、斜、散、直等不同形态,虽然是小小的一点,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点的存在让整个设计画面有了聚焦效果。在点、线实现效果的基础上,色粒的运用为整个设计作品增添了艺术化的氛围,奠定了色调与情感基调。不同色粒之间的融合、冲撞,让整个视觉画面显得饱满而有力。(二)次生语言符号的运用。次生语言符号由基础语言符号所组成,但是整个设计作品最终还需要次生语言符号来进行整体信息的传达和设计主题的表达。图形、图像、文字、色彩最为主要,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为常用的次生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的运用,将原先分散的点、线、色粒融合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物象,让整个视觉画面更加凝练。当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会对图形、文字、色彩等进行相应的艺术化处理,如将图形进行翻转、叠加;给文字附加阴影,增加立体感;对色彩进行渐变处理,展现出一种视觉的流动感等等。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对次生语言符号的运用是建立在对基础语言符号运用基础上的,点、线、色粒奠定设计的框架和基础,图、文、色对整个视觉空间进行填充,让视觉传达的信息由离散变得整合②。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艺术情感的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中艺术情感的表达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师主观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是受众对艺术情感的感知与接收。如果只有设计师主观艺术情感的表达,而受众却感知不到语言符号中蕴含的情感,那么这样的传达设计便是失败的,因为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设计,而是通过设计去传达信息、表达情感。(一)艺术情感的表达要充分运用语言符号。我国文化源远流长,语言符号众多,并且很多语言符号都与民族情感相联系,一些典型的语言符号在人们的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承载着独特的民族情感和情结。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符号要充分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从而让语言符号更生动、更具体地传递设计内涵,表达设计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并实现设计师与受众的情感共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便巧妙地融合了很多中国元素,把传统符号转化为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精神的语言:会徽主体颜色采用中国红,炽热而喜庆;会徽造型为印章的形态,中间的“京”字经过艺术化设计之后,既展现出书法的韵味,同时也凸显出“人体舞动”的象征意味③。汉字、书法、印章、红色作为传统的文化符号,摇身一变成为设计中的视觉语言,融合传统与现代,将设计师与国人热情洋溢、自信自豪、包容活力的情感与心态展现给世界,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来自东方的古老文明与现代艺术。(二)艺术情感的表达要尊重文化审美习惯。视觉传达设计的受众是人,因而要在表达设计师自身艺术情感的同时,用以表达艺术情感的语言符号要选取得当,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审美习惯④。例如,在我国蒙古族人聚居的地区,蒙古包、马头琴等成为蒙古族人民最为认同的语言符号,这些符号与汉字、书法一样承载着民族情感。因而,在蒙古族人聚居的地区,很多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都会看到他们的语言符号,如一些食品包装上会设计有草原、蒙古包等具有代表性的符号,这一差异化的设计不仅契合了蒙古族的视觉审美偏好,更重要的是对地区文化予以尊重,从而使得视觉传达设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因此,尊重不同的文化审美习惯,是更好地发挥视觉传达设计在信息传递、情感沟通与表达等方面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充分、合理运用多元语言符号所必须秉承的理念。结语符号是重要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充当着信息传达、情感表达的介质。语言符号本身并没有情感色彩,但是在文化发展、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将一种主观情感附着在符号上面,久而久之,符号便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根据视觉传递信息的先后层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语言符号可以划分为基础语言符号与次生语言符号两类,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以基础语言符号来谋局,而后用次生语言符号来填充,如此,整个视觉画面便会呈现出统一、和谐的效果。当然,对语言符号的运用是为了表达艺术情感,只有被接受的情感才算成功表达。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元的语言符号;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尊重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群体审美习惯,让设计更好地服务于视觉传达。

视觉艺术语言篇5

【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空间;传统艺术

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相绪合对于传统文化继承这一话题,目前在中国设计界谈论最多,也是引起众多设计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底蕴,有许许多多的智慧支撑着我们的设计事业,只要我去挖掘,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中任何一个智慧都能让我们的设计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存在一些误区。例如一味的挖掘传统图形符号,而不重视传统精神的继承,或者只是简单的把传统图形直接应用到设计中。认为只要有传统符号的存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了,设计就具有传统意味了,往往这种设计最后只能是粗枝烂叶、不得要领。日本一些设计师对于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思考得比较深,他们并没有将传统文化中的图形符号简单地挪用,而是通过线、体块、造型以及肌理色彩,更是通过空间,呈现民族的理念、

精神,审美以及当代技术的文明,呈现设计师对人类文化的思考,从而建立起了以东方哲学为基础的现代设计理论体系。这是对文化深刻领悟的必然结果,更是对未来深刻思考的结果。总之,中国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传统视觉形象还是传统艺术精神。

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是现代设计与传统理想的结合点

中国绘画特别讲究画面中的留白。从战国的人物龙凤帛画到清末民初的写实花鸟,中国绘画并不刻意去描绘固定的场景,对特定场景空间的客观描绘也未发生过兴趣,而是由着作者的心性去安排空间,中国绘画的构图更多地得益于古老的阴阳观,即虚、实的相生互补,它讲究开、和之气,而中国绘画在内容表达上特别讲究意境,即对象外之虚境的追求,有道是:物色尽而情有余。这种虚境是通过隐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而隐的思想根源于玄宗。对于虚境的追求,也可以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它既能丰富了平面视觉空间又提高现代设计的思想内涵。通过平面设计中画面虚境的追求,使有限的二维设计空间能够表现更多深层次的多维空间意识。这种通过画面表层形式语言表现出来的第二空间,甚至是第三、第四,无穷大的宇宙空间,不正是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审美艺术相吻合吗?自魏晋以来,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审美艺术中讲究意境对文学艺术虚境的追求,是每个文人墨客的目标,同时也是评价作品好坏的标准。传统艺术精神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理念,能给中国的现代设计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当思维的上升,才能有形式的根本变化,中国的设计才能本土化的同时,最终走向世界。

二、中国民间美术中空间观念的介入

民间美术,产生于劳动者之中,是属于劳动人民自己的艺术。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之余,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自己创作,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形式。因此,民间美术作品的主题通常都与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民间社会活动息息相关。它的表现形式包括木版年画、剪纸皮影、门神纸马、面塑面花、摊面面具、木雕玩偶、儿童玩具、民间陶瓷、染织刺绣、编织扎制、民居建筑等等。中国民间美术无论色彩还是造型都呈显着中国文化之精神,同时其色彩和造型的运用也表达了人们祈福迎祥、求吉避凶、驱邪镶灾的民俗心理。中国民间美术的创造来自主体意象,主题创作、画面构图并不拘泥于真实的视点、科学的比例、透视和客观色彩学理论,而是从一开始就排除了时空序列性的制约,根据主观愿望、理想及对大千世界物象的理解,超越表象、跨越时空、在追求契合客观审美原则的同时对物象进行自由的创造和任意的组合。其原始朴素的审美意想、造型规律和艺术原则中渗透了对多维空间艺术元素的独特运用。因此,如果能将民间美术中的空间观念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将会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视角,为二维画面增添更加丰富的空间效果。

2.1以我为中心的多视角透视观

以我为中心的多视角透视观是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最常用的空间观念。前面说过,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来自主体意象,通常在创作一幅民间作品时,作者的大脑中早以形成了作品的主题和表现的情节,并且这些主题和情节通常又是作者身边发生的事物。而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会将自我融入进去,用自我的多视角来表现周围的事物,因此,画面形成以我为中心的透视空间。这一种空间观念根据作者主观出发点不同,可分为主体视觉中心和主体意象中心。

2.2集时间、空间为一体

整个物质世界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之内的。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是人类所共有的,这种认识也一定会反映到民间美术作品的表现上。时间是不可逆的,当它在视觉中得到反映时则表现为明确的方向性,也就是说表现出明显的线性性质。因此,时间是线性的,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人的时间知觉只表现在对客观对象的延续性的反映上,这样,时间的表达也总是离不开过去、现在、将来这条时间轴的。与时间特征相比,非线性是空间特征中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对时间与空间的表现也存在两种主要的表现手法:一是同一空间中的时间运动可称为顺序式;二是不同时间的空间在同一画面中表现可称为组合式。

2.3一等于二的空间观

民间艺人们通过美术作品表现生活,他们并不是简单的描摹生活中的事物,而是用智慧来诊释生活。在表现事物时,注意表现事物的方方面面,注重全方位空间的表现。于是,一等于二的空间观念,便成了表现全方位空间的最佳手法。一等于二指一个事物表现两个或多个方面的形状或意义,民间美术中一等于二的空间观念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的;二是意义上的。

2.4平面与立体的混淆

视觉艺术语言篇6

马列维奇在《至上主义》一文中曾经说过:"客观世界中的一切视觉现象本身都是无意义的,只有感觉才是真实的。最精确的表现手段永远是那种最能充分表达感觉的手段。”因此当我们对艺术表象拿捏不准的时候,探寻艺术语言的本体意义便显得尤为重要。公共艺术是指由公众的行为、认知及审美习惯所构建的艺术样式,其艺术语言及文化特性既是文化现象更是社会现象。公共艺术的发展伴随着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开放姿态,越来越频繁地在艺术语言的层面与“公共”发生关系。或者换句话说:公共艺术成为艺术语言新的载体,对公共艺术的研究与介入,转而体现出艺术语言的时代转换。公共艺术与传统艺术语言在此时代背景下具有了特定联系,在对艺术语言的探寻中,公共性成了迈不过去的因素。对艺术语言的公共化趋势的敏锐感知倒是应验了马列维奇的判断。

艺术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情感属性公共艺术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其艺术语言的表述应当是开放的。艺术语言具有时代性与继承性,任何艺术语言都面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既要继承传统秉性,又需弘扬时代特征,并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平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当代艺术语言公共性趋势研究的重要内容。悦目的公共艺术语言首先要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能如此者,必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完整的知识结构,对艺术语言诸要素敏锐掌握,同时还应以踏实的情感融入生活,有情感的艺术家才能体味到有情感的公共艺术语言。虽然最终作品的情感要靠观者去体验并很大程度取决于艺术语言与公共态度的沟通,但是对公共诉求有所理解的艺术语言在整个过程中都作为主体存在。艺术家的职责不仅在于设计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满足人们对空间的感官需要,更在于通过作品的情感传达出对现代人全新生活方式的理解以及在艺术语言层面所建立的审美导向,这才是本来意义之所在。面对公共态度,敏感的艺术语言总是能触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理想状态,巧妙拨动公共的兴奋点,在语言中引入能与人的视觉情感直接衔接的阳光、风、土和水等最基本的语言元素。艺术语言的高下在此时的表现便是是否能利用全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将公共艺术从远处拉到身边、从冷漠变成温馨、从疏离变成沟通、从局部拓展到全社会,通过艺术语言公共性的充分展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阐释社会的、文化的、世俗的以及情感的愿望。

艺术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审美趋向艺术语言的作用左右着公共空间及构成公共形态的基本要素,对公共空间的形象、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公共空间的肌理起到空间属性上的引导作用,进而也决定了公共空间的存在形态。而公共艺术的语言样式及审美方向,又对于公共空间的文化属性有一定的表述作用。不同语言基础的公共空间,其审美品格也不尽相同。艺术语言的公共化趋势更多作用于这一范畴。当你进入到东方园林围合的空间时,其语言语境沉静典雅。而当你身处西方传统的建筑广场如圣彼得大教堂时,因其场所中艺术语言的繁复庄重而领略出强烈的宗教感受,这是公共艺术语言的既有限定,同时也构成了这一空间所特有的审美属性。因而,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要充分思考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因素,使得公共艺术的造型语言紧密地与特定的空间氛围相协调,并对空间的既有秩序有机连接,但这种连接的语言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内容上的连接、形式上的连接及材质上的连接,或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在适应公共空间审美方向的同时,突显公共空间的审美属性,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自然过渡,将空间与附属其间的艺术有机结合。

公共空间作为既有存在,其尺度与体量也对公共艺术的语言处理起着关键的限定作用。空间既有形态各不相同,有横向的空间展开,有纵向的空间延伸,以及复杂多变的空间变化,进而造成艺术语言的阐述角度各不相同。而艺术语言在此时的作用便是调节空间与观者、空间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公共艺术造型尺寸的控制,缓解空间尺度给人带来的视觉不适,在活跃空间的同时,拉近了公共艺术与人之间的视觉距离,使空间在视觉心理上有一个和谐的递进变化,同时也可以增加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使公众在参与的同时延伸了空间的人文理念,进而拉近了空间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在艺术语言与公共属性中强化了人的气息。同时,艺术语言的介入也使公共艺术尺度上的控制与空间关系进行对比与互补,进而减弱空间单一性变化。公共艺术的语言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营造出空旷巨大的场所时,因其空间变化乏味,且视觉上又要处于一种丧失比较目标的茫然状态,就会使我们产生失落感和缺乏自信的情绪变化。在这种特定的空间状态下,公共艺术可利用艺术语言的多种介入方式,修正空间的视觉基础,在减弱空间对公众视觉造成压迫力的同时又调节了公众的视觉心理。作为有才情的艺术家往往在这些环节表现出对艺术语言驾驭自如的能力,其艺术语言的章法与套路令人称奇。

视觉艺术语言篇7

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语言自然要素人文要素

随着我国广告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它能够赋予产品新的魅力,并将产品更加形象化的呈现给大众。视觉语言作为平面设计的理念核心,对平面设计有着升华的作用。它能够烘托出平面设计的内涵和精神,并传递出精炼的视觉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视觉语言就是平面设计的内在价值。因此,有效的研究平面设计语言,就能更好地促进平面设计的发展。

一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概念分析

在广告媒体的不断发展下,平面设计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重要影响。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是平面设计的内在核心,就其概念而言,一般具备以下性质。

(一)视认性

视认性泛指能够吸引人们关注的视觉形象,通常以平面形象的颜色、大小、结构、形状等进行视觉引导。在信息社会的当下,人们对信息有了太多的认知,视觉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就对平面设计有了较高的形象要求。必须要有特殊鲜明的设计形象才能够有效的吸引大众眼球。视觉语言的视认性就在这一过程中被体现了出来,而对视觉语言视认性的加强也是平面设计重要的追求。目前,在平面设计中通常会利用鲜明的色彩及创意的造型进行平面设计视认性的塑造,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设计形象的吸引力。随着未来视觉艺术的不断发展中,还会有出现更多新颖的视觉呈现形式。

(二)可读性

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是平面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平面设计的形象中往往有着可读性。而可读性是建立在平面设计形象本身的视觉语言上,视觉语言赋予设计形象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有了视觉语言,设计形象中的信息才是可读的。同时,视觉语言的可读性符合了社会公认原则,体现了信息的持续性特征,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必须注意视觉信息的连贯性,这样才能够使平面设计的信息目标得以实现。

(三)记忆性

视觉语言的记忆性指平面设计的形象特征能够长期地贮藏于脑海之中,这是因为视觉语言的视认性特征往往使的平面形象更加新颖和独特,这种视觉感观引发了人们心中的共鸣,因此使得人们对平面设计的形象记忆犹新。视觉语言通过对平面形象的对比、均衡、调和,使其产生了特殊的吸引力和魅力,人们在观看时形成了大脑的条件反射,使视觉印象长久的储存于记忆中。有效把握视觉语言的记忆性,能够促进平面设计朝着创新、独特的艺术形势发展。

二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中的“自然要素”

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重要的要素,第一个就是“自然要素”。作为视觉语言的基础属性,自然要素包括了设计中的文字要素、色彩要素以及插图要素等,这些自然要素又相互协调统一,形成了完整的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以下将对各自然要素作一一分析。

(一)视觉语言自然要素中的文字要素

在平面设计中,其视觉语言的文字要素涵盖了广告语、主题语、补充说明等等。文字是平面设计中图形符号的延伸,也是附属于信息传播中的载体,因此在视觉语言的文字要素中同样要注重其文化性的表达,同时要兼顾文字信息的功能性。首先要从字体的设计上出发,要根据平面形象的艺术形态进行字体设计,而优秀的字体往往能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很好的承载平面设计本身的艺术性和个性。在进行字体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标点、字形等方面的艺术变形,要选择与平面形象相符合的设计理念,实现表现手法与字体设计的协调统一。另外,要对平面设计中的字体进行整合编排。文字的编排体现着艺术造型的整体美感,应该从文字的空间、曲直、面积、疏密、方向等众多元素进行协调,并依据不同主题进行编排组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形象。

(二)视觉语言自然要素中的色彩要素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句名言是说,“色彩犹如半鸟半人的海妖,诱惑着人的视觉”,色彩之于平面设计的意义,就好像是灵魂与生命。醒目的色彩能够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而作为文字与图象的外衣,色彩的渲染力、诱惑力是视觉语言中独一无二的,在平面设计中,通常以色彩附着抽象的感观体验,并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或特殊的情感。那么对视觉语言中色彩要素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对色彩要素的基本分析

色彩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并泛指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在平面设计的画面中,各色彩要素之间也呈现着和谐与对比等不同关系。明度反差比较大的色彩往往具有着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力,比如常见的黑白作品就是运用了色彩的对比关系,从色彩元素的明朗程度上进行艺术设计的。而利用色调的纯度差能够有效地烘托主体,点缀画面,使画面展现出绚丽多姿的视觉效果。因此,有效地把握色彩的基本元素,并利用好色彩的相互关系就能够促进平面设计视觉效果的艺术化。

2对平面设计中情感色彩的分析

色彩并不单单只存在于实际的表象,在平面设计的艺术作品中往往潜藏着情感的色彩。这一类情感色彩因类赋色,表达着各式各样的感情,而色彩本身不同的颜色基调也潜藏着情感的暗语,比如天蓝色代表自由和快乐、红色代表愤怒和悲壮、黑色代表沉重和忧郁、黄色代表喜悦和希望等等。这些色彩的情感基调可根据平面设计师的主观情感进行表达,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宗教、民族、地域以及想象的色彩差异实现色彩情感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注入。

(三)视觉语言自然要素中的插图设计要素

平面设计中的插图设计包括了对图像语言及图形语言的表达,从插图的编排创意中体现了视觉传达的超强效应。因此,对平面形象中的插图进行相关设计,能够促进视觉传达的连贯性,并烘托出平面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1绘画类的插图设计

平面设计中绘画元素比较多元,就绘画的工具而言,包括了水粉、炭笔、水墨、油画棒等等,不同的工具展现了不同效果的平面插图形象。而不同的绘画元素也有着不相同的视觉语言,一般在平面设计中会利用绘画元素进行设计主题的表达。比如,利用活泼的绘画要素表现运动的主题,以水墨效果展现含蓄文化等。

2摄影类的插图设计

摄影插图的真实性带给了平面设计更直观的体验,同时,摄影插图贴近现实、说服力强能够客观的反映社会、反映生活。因此,在公益广告的平面设计中常常运用到了大量的摄影插图,通过对摄影插图的利用,能够提升平面作品的震撼程度,简化视觉语言造型,并打破虚假的绘画影像,加快视觉的传达过程。

3图形类的插图设计

在平面设计中,图形插图有着现代化的视觉美学特征,能够化简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并通过加工的艺术手法将繁琐的事物凝聚为有内涵的主题作品。尤其在现代社会,图形类插图的设计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文字注解,并在艺术设计的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视觉魅力。

三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中的“人文要素”

(一)视觉语言人文要素中的设计感

1创意的设计感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感指进行平面设计时对设计主题所把握的视觉感受,而创意的设计感能够对平面设计的创意内涵形成独到的见解,是长期的艺术经验或智慧在一定程度的积累后所形成的思维果实。创意的设计感是创作优秀平面作品的关键因素,准确的发挥设计创意能够不断的挖掘作品独特的张力,彰显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瑞士有位设计师曾经说过“艺术的创意就是在两秒种的时间里抓住你的眼球,并让你在接下的时间里一直产生兴趣”,在许多公益广告中,创意广告往往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让人产生内心的共鸣,而这些都要建立在创意设计感的基础之上,所以创意才是艺术设计的灵性所在。

2对设计感的整体把握

设计师对设计感的把握能够激发平面设计的艺术创意,使艺术作品产生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的和谐美感。其中,合乎情理指的是与设计主题所映衬的设计理念,而出乎意料表现了平面作品的创意设计所带来的惊奇感观。只有从整体上提高了设计师本身的设计把握感,才能让平面作品产生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3对创意的积累

积累是一个长期且循环的过程,就艺术创意的积累形式而言,可以分为案例库积累和创意库积累。案例库积累指对优秀设计师理念及成功作品等艺术资料的积累,在积累后要对艺术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产生对优秀作品的思想共鸣。同时,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能够以一种新的高度认知艺术世界,从而促进设计创意的形成。而创意库的积累指通过对图形创意的资源积累,从而形成丰富的创意资源。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白天骑驴观光游览,夜晚便将自身感悟归纳成诗,这就是典型的创意库积累形式,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艺术设计的积累。只有在追求美、分享美的过程中才能创造美,而这正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加大对平面设计的创意积累,才能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创意。

(二)视觉语言人文要素中的形式感

1平面设计以形式的方式存在

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平面形象所共同存在的,而这就是平面设计的形式。而平面设计的形式感泛指以形象构建传达视觉感受的感观体验。只有对平面设计的形式加以追求和探索才能最好的展现平面作品的艺术美感。

2把握平面设计的形式感

不同的主题、结构都对平面设计的形式带来了不同的要求,把握平面设计的形式感就是能够自由的按照内容主题进行形象塑造。那么需要注重对不同结构下的形式语言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并仔细研究二维空间中繁杂的图形画面,只有从多广度的思维模式中才能对多种形式结构形成立体的见解,有利于促进画面表现关系的和谐化。

(三)视觉语言人文要素中的表现力

1艺术的表现力是平面设计的核心目标

表现力代表着艺术作品本身的张力,在平面设计中通常指图形创意的实现。艺术表现手法是彰显艺术表现力的有效形式,如果表现手法与设计主题相吻合,能够极大的渲染平面作品本身的感染力,但表现手法相悖于主题,则会造成平面作品张力的削弱。因此,要选择性的以作品主题为中心选择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作品表现力的渲染展示出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

2对艺术表现力的把握

一方面,艺术作品的表现力能够加快视觉传达的过程,并加深视觉印象,把握平面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就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平面设计视觉传达和信息传达的目的。另一方面,表现力是平面设计的内在气质,是平面作品精神和内涵的凝聚,有效的把握艺术表现力能够承载视觉艺术的文化情感,使平面设计作品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力。但是在艺术表现的背后,需要设计师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只有经过了千锤百炼而形成的劳动成果,才具备了艺术本来的价值,这样的表现力才能够散发着真正无与伦比的魅力。

结束语

在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中,“自然要素”是平面的形象的自然属性和物质基础,而“人文要素”是赋予在物质形象中的情感基调和思想内涵。只有将两种元素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构建和谐、自然的平面艺术作品,并彰显着以人的思想、劳动为核心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彭尧等.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226.

[2]夏莲.视觉语言的平面设计语义分析刍议[J].现代装饰(理论),2013,01:193.

[3]周莉,章益.视觉语言的平面设计语义研究——以平面设计语汇分析为例[J].美术大观,2012,06:157.

视觉艺术语言篇8

(一)、版画艺术言语

�言语是版画无法逃避的成绩。艺术言语是艺术家的第二言语,就像文字和音乐一样,版画家用印痕诉讲着对思想世界的认知;用抽象和颜色表达他们对社会生活和文明的态度。 �新时期的版画在材质言语上完成了宏大打破,人们在各种“版”上做很多物理、化学实验,使版画的版种由单一的木版拓展到石版、铜版、丝网版等。版画材质言语的丰厚对版画艺术言语的拓展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材质言语的丰厚为艺术言语的创新提供了能够性;另一方面对材质言语的迷恋容易无视对作品思想层次的深化发掘,对材质技艺的把玩约束了艺术观念的表达。因而,在中国当代版画艺术思想和艺术言语上发生了诸多值得俺们考虑的成绩。

(二)、艺术思想的特质

�美术创作是一种思想活动:是一种审美直觉;是一种肉体指向。

�黑格尔讲:“知性不能掌握美”。艺术思想的重心是团体触觉、团体体验。哪怕是一朵微乎其微的小花或大人物,在充溢生活阅历的艺术家笔下也会被注入一种人人心中都有的人生打动。正是这种打动震动了艺术家创作的激动;也正是这种打动使艺术品和鉴赏者之间发生了五味杂陈的情感共鸣,使艺术家、艺术品、鉴赏者和美融为一体。正如柏格森所讲:“只要直觉,才干与美溶成一体。”

�艺术家的目光远远超越了其作品所出现的内容。在艺术家的眼里,其所表现的抽象是团体客观、特性的暗示和意味,其所强调的是经过特定抽象所表达的观念和内在肉体世界。这些观念和内在的肉体世界是艺术家真正要表达的肉体指向。

(三)、中国当代版画艺术思想和艺术言语上值得考虑的成绩

�中国现阶段停止肉体、文明、文娱交流的媒介正在发作着多元异质的变化,各种思想和艺术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碰撞和交融,而版画如何以视觉的方式进入群众的肉体世界?如何赋予版画艺术言语与时俱进的时代气味?如何使版画的肉体指向与当下群众的讨论话题重获话语权并发生共鸣?是当代版画重获时代话语权的中心成绩。

�1、 视觉创新——艺术言语的当代性转换

�近20年的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作品在题材和方式上摒弃相同,多元与逾越成为中国当代版画最具有代表性的语汇。作品在方式和审美外延上出现的多元性和新奇性,不只是对版画传统的逾越,更是对特性和本身的逾越。

�中国当代版画在传统劣势的主导下,向多维度、多层面方向开展。内容与题材上传统的、古代的、轻松的、实验的;方式言语上具象的、笼统的、唯美的、观念的都有本人生活的空间。向安装艺术与行为艺术倾斜的版画家也为版画的开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如冯梦波的作品把各种印痕制成片断,然后在绳网上悬挂起来,具有分明的波谱化倾向。

�这些作品在艺术观念与创作手法都相当自在,模糊了艺术品种之间的界线,刷新了版画的视觉相貌,给人比拟轻松的觉得。作品中凸显出的游戏性和随意性,也赋予了版画新的时代气味,刷新了版画的审美要求。康宁的《少女和羊》在布局构造上打破三维而追求时空错位;打破调和而追求失衡;打破重心而追求失控;推翻次序而追求零乱;打破彩色而追求灰调。这些作品完成了版画艺术言语的当代性转换,使版画具有了时代性的视觉冲击力,为版画的开展充溢了活力与生机。

2、参与话题——与时俱进的肉体指向

�任何言语的交流必定是在绝对的语境下停止的。由于任何言语的交流都是在不同水平和角度上讨论事先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成绩,而正是众多言语的讨论构成了对某个话题的关注才构成了一个时代的语境。假如艺术言语脱离这个语境,不但无法完成沟通与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言语必将会被人遗忘。彩色木刻之所以可以成为民族束缚和独立的妥协武器,正是以其艺术言语在肉体内核上与事先百姓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正是这种深入体察了群众的心声才赋予了版画艺术言语的时代干涉性。彩色木刻在反动时期深入的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疾苦生活和反动热情;在反动获得成功后又反映了中国人民内心的喜悦和希望。版画的创作者们就是普通群众中的一员,与普通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关注社会变化,共同讨论社会话题。

�3、内外兼修——言语与思想同构

�当下版画艺术言语曾经精练到无以复加的水平,但版画在艺术市场上的为难处境却是无法逃避的成绩。假如是版画言语走不进当代,徐冰、方力钧却以版画的言语成功了!

�艺术言语的选择取决于思想、肉体的内在要求;什么样的言语可以将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肉体物化为最恰当的视觉抽象,就是最好的言语。言语、思想两者休戚相关,艺术家经过对言语的“生疏化”,寻觅言语能指和所指的张力构成波动、完好、共同、特性的言语,作为观念最完满的视觉出现,言语与肉体构成同构。

结论

上一篇: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范文 下一篇:室内绿色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