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质量控制范文

时间:2023-10-13 00:34:07

项目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篇1

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

由于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更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2.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因项目施工不像工业产品生产,有固定的自动性和流水线,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有相同系列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同时,由于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很容易产生质量变异。如材料性能微小的差异、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操作微小的变化、环境微小的波动等,均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当使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有误,施工方法不妥,操作不按规程,机械故障,仪表失灵,设计计算错误等,则荟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为此,在施工中要严防出现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要把质量变异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

3.容易产生第一、二判断错误

施工项目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实质,事后再看表面,就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为是合格的产品;反之,若检查不认真,测量仪表不准,读数有误,则就会产生第一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合格产品,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这点,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应特别注意。

4.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或重新更换零件;即使发现质量有问,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或"退款"。

5.质量要受投资、进度的制约

施工项目的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如一般情况下,投资大、进度慢,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则差。因此,项目在施工中,还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的统一。

二、缺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

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社会主义商品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隈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以人为核心"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

3."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耷,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三、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所以,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四、施工项目质且因素的控制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4MlE,指: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hment),如图3-3所示。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1.人的控制

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以外,还需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来完成;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的人,不能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和操作,一定要分析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思想活动,稳定人的情绪;对具有危险源的现场作业,应控制人的错误行为,严禁吸烟、打赌、嬉戏、误判断、误动作等。

此外,应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对不懂装懂、图省事、碰运气、有意违章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总之,在使用人的问题上,应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2.材料的控制

材料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科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3.机械控制

机械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为此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4.方法控制

这里所指的方法控制,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主要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5.环境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五、施工项目质量控制阶段

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一)事前质量控制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1.施工准备的范围

(1)全场性施工准备,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

(2)单位工程施工准备,是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3)分项(部)工程施工准备,是以单位工程中的一个分项(部)工程或冬、雨期施工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4)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

(5)项目开工后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开工后,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施工准备,如混合结构住宅施工,通常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装饰工程等施工阶段,每个阶段的施工内容不同,其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组织要求和现场布置也不同,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

2.施工准备的内容

(1)技术准备,包括:项目扩大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查;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项目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编制项目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

(2)物质准备,包括建筑材料准备、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施工机具准备、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等。

(3)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集结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

(4)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控制网、水准点、标桩的测量;"五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拟定有关试验、试制和技术进步项目计划;编制季节性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等。

(二)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均应对质量予以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调试、试压运行记录,试车运转记录,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

(三)事后质量控制

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

(1)组织联动试车。

(2)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3)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4)组织竣工验收,其标准是:

1)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和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能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

2)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已安装配套,联动负荷试车合格,形成设计生产能力。

3)交工验收的建筑物要窗明、地净、水通、灯亮、气来、采暖通风设备运转正常。

4)交工验收的工程内净外洁,施工中的残余物料运离现场,灰坑填平,临时建(构)筑物拆除,2m以内地坪整洁。

5)技术档案资料齐全。

六、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必要的试验等。

(一)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是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内容有:

(1)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

(3)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4)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5)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6)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7)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8)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9)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10)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二)现场质量检查

1.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1)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愿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此外,还应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

2.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

现场进行质量检查的方法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三种。

(1)目测法。其手段可归纳为看、摸、敲、照四个字。

看,就是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如墙纸裱糊质量应是:纸面无班痕、空鼓、气泡、折皱;每一墙面纸的颜色、花纹一致;斜视无胶痕,纹理无压平、起光现象;对缝无离缝、搭缝、张嘴;对缝处图案、花纹完整;裁纸的一边不能对缝,只能搭接;墙纸只能在阴角处搭接,阳角应采用包角等。又如,清水墙面是否洁净,喷涂是否密实和颜色是否均匀,内墙抹灰大面及口角是否平直,地面是否光洁平整,油漆浆活表面观感,施工顺序是否合理,工人操作是否正确等,均是通过目测检查、评价。

摸,就是手感检查,主要用于装饰工程的某些检查项目,如水刷石、干粘石粘结牢固程度,油漆的光滑度,浆活是否掉粉,地面有无起砂等,均可通过手摸加以鉴别。

敲,是运用工具进行音感检查。对地面工程、装饰工程申的水磨石、面砖、锦砖和大理石贴面等,均应进行敲击检查,通过声音的虚实确定有无空鼓,还可根据声音的清脆和沉闷,判定属于面层空鼓或底层空鼓。此外,用手敲玻璃,如发出颤动音响,一般是底灰不满或压条不实。

照,对于难以看到或光线较暗的部位,则可采用镜子反射或灯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检查。

(2)实测法。就是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别质量是否合格。实测检查法的手段,也可归纳为靠、吊、量、套四个字。

靠,是用直尺、塞尺检查墙面、地面、屋面的平整度。

吊,是用托线板以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

量,是用测量工具和计量仪表等检查断面尺寸、轴线、标高、湿度、温度等的偏差。

套,是以方尺套方,辅以塞尺检查。如对阴阳角的方正、踢脚线的垂直度、预制构件的方正等项目的检查。对门窗口及构配件的对角线(窜角)检查,也是套方的特殊手段。

项目质量控制篇2

关键词: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124-02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指军队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水平。从广义上讲,军队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质量。从狭义上讲,军队审计质量是指审计项目质量,它是审计质量管理要求作用于单个审计项目的具体化表现。加强军队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要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对审计方案编制、审计证据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档案归集等全过程实施控制,确保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全面性、规范性、有效性。

1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五个环节”

1.1 审计方案编制,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基础

审计方案编制质量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与低。因此,实施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要抓住源头,从审计方案的编制入手。这一环节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包括:第一,认真组织审前调查。为提高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审计组应当对审计项目的有关情况进行审前调查。审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编制及担负的主要任务;财务机构设置和经费供应渠道、分布及管理情况;银行账户、会计报表及电子数据等有关会计资料;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等有关情况。第二,详细编制审计方案。审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被审计单位名称和机构设置、使命任务、经费供应保障关系等基本情况;审计目标;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及其方式、方法和步骤;预定的审计工作起止时间;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审计档案归档责任人。审计组编写审计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复杂性,审计方法和步骤的可操作性,并对审计工作难度和审计风险作适当评估。第三,确定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充分考虑各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1.2 审计证据收集,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

收集整理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最主要的内容。审计人员的大部分精力应该用于对审计证据的收集与整理。大部分审计线索也都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的。这一环节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包括:第一,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要满足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合法性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事项,有针对性地收集审计证据。收集审计证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以事实为根据,如实反映经济活动过程的真相,防止主观臆断,确保审计证据的客观性;要经过分析、判断,决定取舍,确保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的相关性;收集足以证明审计事项真相的相关资料,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审计证据的合法性。第二,审计人员收集实物证据时,应当注明实物的所有权人、数量、存放地点、存放方式和实物证据提供者等情况。

1.3 审计工作底稿编写,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核心

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当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它是审计组出具审计报告最直接的依据,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核心。这一环节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包括:第一,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财经违法行为或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必须附有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对应多个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当附在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审计工作底稿后面,并在其他审计工作底稿上予以注明。第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内容完整,记录真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得当,字迹清晰,格式规范;载明的事项、时间、地点、当事人、数据、计量、计算方法和因果关系必须准确无误、前后一致;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有矛盾,应当予以鉴别和说明。第三,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之间应当具有清晰的勾稽关系,相互引用时应当注明索引编号。

1.4 审计报告出具,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表现

审计报告是审计组工作的最主要成果,也是审计项目质量最主要表现形式。这一环节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包括:第一,审计组对审计项目实施审计后,应当根据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组审计报告,经审计组组长审核定稿后,书面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行核实,根据所核实的情况对审计报告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第二,审计部门应当召开办公会议,听取复核意见,审定并出具审计部门审计报告。第三,审计部门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1.5 审计档案整理,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在要求

一个完整的审计项目,必须注重审计档案的整理。这也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在要求。这一环节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包括:第一,归档的审计资料,应当根据保存价值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审计方案所确定的内容和事项为标准,进行严格鉴别和挑选,确保完整、准确、可靠。第二,审计资料按照审计项目立卷,一个项目可立一卷或者若干卷,不得将数个项目合并立为一卷。第三,案卷封面、文件目录、备考表要素填写应当规范、齐全。第四,立卷责任人将审计资料归类整理、排列后,交由审计组组长审查验收,签署审查意见,连同相应的电子文档一并移交归档。

2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五项措施”

2.1 建立科学的审计项目质量考评标准

为了衡量审计项目质量的优劣,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考评标准。审计项目质量考评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项目立项情况;审计方案编制、报批及落实情况;审计证据收集、整理、分析、复核情况;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和复核情况;审计报告复核、审定情况及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适用情况;审计程序及业务规范执行情况;审计业务文书拟制、签批情况;审计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审计意见、建议落实情况等事项。为了便于衡量和比较审计项目质量的优劣,应当将考评内容细化为若干评价点,再将各评价点进行量化。审计部门要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质量考评工作,成立审计项目质量考评组,结合年度审计工作任务,制定审计项目质量考评工作计划。考评结束后,考评组应向被考评的审计部门通报质量考评结果,考评结果反映了审计项目质量的基本情况,应当作为审计部门和人员立功评奖的依据。

2.2 完善审计法规制度体系

完善审计法规制度体系,应当着眼于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全过程,对审计项目质量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一是审计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审计项目的计划管理制度、审前调查制度、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制度、审计承诺制度、审计回避制度等;二是审计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审核制度、审计日记规范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三是审计报告阶段,主要包括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审计回访制度、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奖惩制度等。随着军队审计理念的进步以及审计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与提高,审计制度应当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确保审计质量不断提高。

2.3 创造全员参与的和谐审计环境

创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倡导健康的审计文化,有助于审计工作顺利且高效的展开。一是要做到领导垂范。审计部门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决心,决定了其他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识。审计部门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审计工作的受重视程度,往往和领导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因此,审计部门领导必须率先垂范,站在部队管理看审计,增强宏观全局意识。二是要做到全员参与。审计质量建设离不开全体审计人员的参与,只有每一名审计人员都能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体齐抓共管,才能做好审计质量控制。三是要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审计部门应当积极宣传审计法规,扩大审计影响。要让单位全体人员,特别是党委和首长在了解审计、认识审计的基础上,进而重视审计、支持审计,为审计项目质量建设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2.4 建立一支高素质审计人才队伍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同理,审计人员是军队审计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军队审计质量最直接的保证,也是我军审计部门最为宝贵的资源。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军队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应从下列三个方面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抓源头,要积极解决审计队伍来源与知识结构性屏障。依托军队财经、工程、装备院校培训审计人员,同时也可建立相对稳定的引进机制,从地方审计院校、财经院校、工程院校引进财经、装备、工程等多专业审计人才,形成审计系统人才稳定来源的长效机制。二是增能力,提升应对复杂情况、解决棘手问题和驾驭工作局面的本领。通过在职培训、实践提高、任职资质考核和激励机制,提升审计人员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努力造就一批高、精、尖骨干人才,实现审计人才由传统经验型向智能科技型转变,适应多样化经济活动监督形势要求。三是强素质,建设思想作风过硬的审计团队。坚持用先进的思想锻造人,切实增强审计人员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奉献意识,切实把军队审计人员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现代审计的贡献力上来。确立立党为公的好思想,塑造求真务实的好品格,树立清正廉洁的好形象,保持开拓进取的新风貌。

2.5 加强信息化审计手段应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军队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审计效率不断提高,审计范围也随之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在军队审计质量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军队审计部门应当着眼长远、积极谋划、增加投入、创新手段,建立与国情、军情相适应的信息化审计手段,构建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审计新型工作模式。首先,应加大审计信息技术和现代审计手段的开发研究投入,逐步完善审计业务处理网络,规范审计业务管理流程,实现审计业务信息快速获取、准确传输、高效处理和实时跟踪,加快审计业务处理速度。第二,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新技术、新方法和重点、难点研究,创建审计新的方式手段、新型工作模式,实现审计效能的跃升。第三,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使其能够熟练地应用各类软件,适应审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第四,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

参考文献

项目质量控制篇3

关键词工程审计 质量控制 关键重点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日趋多元化及利益格局的多样化,都迫切需要开展好工程项目审计。要实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审计质量控制。工程项目审计质量控制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它是审计工作的生命,是审计工作的立足之本。如何坚持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规范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全面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有效的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强化审计监督力度,是审计工作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抓好审计队伍建设,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

加强工程项目审计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审计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因素是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增强审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力培养独立公正、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员。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积极试行主审竞争上岗等制度。

其次,建立审计个人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个人责任机制,对审计人员定员定岗,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分工,把审计责任分解落实到项目审计组,并具体到每个成员,项目审计实行组长负责制;为了防止审计过程中,由于执行审计程序的疏忽造成大的问题,应在过错责任追究上形成一套机制,以有效纠错防弊,从而尽量避免审计风险的产生。

第三,运用激励措施,开展优秀审计方案评比、优秀审计报告评比、优秀审计成果评比等活动,调动审计人员重视、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积极性。

二、制定审计质量规范标准,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有关工程项目的审计制度和审计规范是控制审计质量的必要条件。要善于根据工程项目审计的特点,及时总结经验,把实践证明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适时予以调整和完善。

首先,制定工程项目的审计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管理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在工程项目审计管理中的职责及工作衔接与配合。制定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相关要求,如:审计部门应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参与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和设计变更、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实行审计承诺制,要求被审计单位承诺其所提供的资料是完整、真实的承诺;项目审计实施三级复核程序;报送审计部门审计的工程项目结算书,必须先由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或监理进行初审,然后再报审计部门审计;对各单位的所有工程项目,审计部门必须出具审计报告,并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

其次,工程项目审计质量标准符合如下几点要求:一是,审计程序必须合法。审计的全过程要符合审计法规定的审计工作程序,审计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有效性。确保做到坚持原则,敢于如实揭露和反映问题,敢于依法处理问题,保证国有资产和国家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二是,要订立周密完备的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项目制定审计方案时,要围绕审计的目的、范围、时间及要求等方面周密地制定出审计方案,明确审计方法和步骤、审计人员的组成和分工。三是,审计的事实必须清楚,审计证明材料充分确凿,是审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事实认定和取证要做到事出有因,并符合审计材料必须具备的客观性、相关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要求。四是,法律法规要运用得当。在事实、证据确凿的前提下,审计人员必须正确地运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针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事实适用合适的法律和法规,严格区分违规、违纪的界限,同时在处理时做到宽严适度;注意在处理违法违纪行为时引用的法律、法规时效性,同时还注意国家的法律、法规与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的先后执行关系;对同一违法行为的定性和处罚,要适用同一个法律、法规。五是,审计报告要客观明了,结论和决定正确无误,报告如实反映客观事实,定性准确,评价公正,处理事项有法可依,建议可行。

三、审计管理创新求突破,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

工程项目审计项目管理是一项全过程的综合性活动,具有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业务知识涉及面广的特点,控制审计质量要整体上见成效,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真正理解审计质量的内涵,审计项目管理一定要切入关键环节,抓住重点,力求突破,才能有效地保证审计质量。

首先,审计方法、技术手段综合化,在工程项目审计中采用新的经济技术论证方法,如价值工程法、净现值法、敏感性分析法等;审计取证渠道综合化,审计取证过程往往十分复杂,除对被审计单位本身的资料进行取证外,还可借鉴咨询公司和社会中介组织的资料,来证实自己取得的证据的可信度,减少证据风险;

其次,审计人员队伍综合化,根据专业工作需要,配备系统内的精英强手,体现较强的专业性,建立一只既有审计师、经济师、工程师、造价师、会计师、计算机专业人员等组成的实力雄厚、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审计队伍,为审计增加新的内容和不断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对控制审计的非专业知识风险,十分有益;

第三,抓好相应项目审计成果的开发、转化、运用,是审计工作的着眼点,也是不断提升审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审计结果与审计成果之间并不能等同。只有那些合理恰当的审计结果,通过适时有效地实践运用,才能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审计成果。为了做好审计成果的开发、转化、运用,我们必须做到:一要抓好成果的综合分析,注重成果提炼。在查实问题后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时归纳共性问题、提炼倾向性问题、反映苗头性问题,并从体制、机制上和制定、修改、完善法规的高度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积极为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审计信息,确保审计反映问题的及时整改和制度政策缺陷的及时纠正。二要抓好成果的实现,发挥审计成果作用。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促使工作规范、纠正错误。审计不仅在于审计查出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建议,还在于这些问题是否被采纳。

四、控制好工程项目结算审计质量,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难点

工程项目结算审计质量的控制,不仅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这直接关系到审计的职能是否能真正体现,关系到单位建设资金是否会发生流失。

为解决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内部审计可以将规模大、投资多的建设工程结算审计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完成,即利用社会审计力量,解决内部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而提高工程结算委托审计质量必须依靠委托方、受托方的通力合作,既要求受托方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更离不开委托方的科学管理和严密控制。为了降低审计成本,采用招投标方法,选择资信好、收费合理的社会中介组织,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项目质量控制篇4

关键词:PDCA循环;质量管理;识别;质量控制

1、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1.1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根据质量管理的概念,组织必须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

1.1.1 PDCA循环。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按照PDCA循环原理实现预期目标。

1.1.2 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TQC即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其基本原理就是强调在企业或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质量方针的指引下,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1.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动态控制的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

1.2.1 事前质量预控:或称为质量的计划预控,就是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把各项质量职能活动建立在有充分能力、条件保证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

1.2.2 事中质量控制:也称作业活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质量活动主体的自我控制和他人监控的控制方式。事中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1.2.3 事后质量控制:也称为事后质量把关,以使不合格的工序或产品不流入后道工序、不流入市场。

质量控制的三大环节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是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具体化,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2.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和各个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体现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从目标决策、目标细化到目标实现的系统过程。

2.1.1 质量需求的识别过程:识别建设意图和需求,对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使用功能、系统构成和标准要求等进行策划、分析、论证,为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总目标以及建设项目内各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业主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决定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主要依据。

2.1.2 质量目标的定义过程:一方面是在建设工程设计阶段,按照业主的建设意图、决策要点、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将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具体化,确定质量目标值;另一方面承包商为了创品牌工程或根据业主的创优要求及具体情况来确定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策划精品工程的质量控制。

2.1.3 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过程是在施工阶段,其任务是按照质量策划的要求,把特定的劳动对象转化成符合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

2.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其中,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是可控因素,社会因素存在于建设工程项目系统之外,一般属于不可控因素,通过自身努力,趋利避害。

3、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3.1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任务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总目标是实现由建设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所决定的预期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施工质量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3.1.1 建设单位的控制目标: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

3.1.2 设计单位的控制目标:关键部位和重要施工项目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及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变更设计合理化建议等。

3.1.3 施工单位控制目标:根据施工合同的任务范围和质量要求,通过全过程、全面的质量自控,保证最终交付满足规定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

3.1.4 供货单位的控制目标:对供应产品质量负责

3.1.5 监理单位的控制目标: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等。

3.2 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3.2.1 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主体及基本内容。施工质量计划应由施工承包企业进行编制。在平行承发包方式下,各承包单位应分别编制施工质量计划;在总分包模式下,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编制总承包工程范围的施工质量计划,各分包单位编制相应分包范围的施工质量计划作为施工总承包方质量计划的深化和组成。施工质量计划的基本内容一般应包括: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分析;质量总目标及其分解目标;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确定施工工艺与操作方法的技术方案和施工任务的流程组织方案;施工材料、设备物资等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施工质量检验、检测、试验工作的计划安排及其实施方法与接收准则;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跟踪控制的方式与要求;记录的要求等。

3.2.2 施工质量计划的审批。施工质量计划由项目经理部主持编制,报企业组织管理层批准,并报送项目监理机构核准确认。

3.3 施工工程中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与作业质量控制

3.3.1 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施工生产要素是施工质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包括作为劳动主体的生产人员,即作业者、管理者的素质及其组织效果;作为劳动对象的建筑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的质量;作为劳动方法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的水平;作为劳动手段的施工机械、设备、工具、模具等的技术性能;施工环境等作业环境以及协调配合的管理环境。汇总而言,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包括劳动主体的控制、劳动对象的控制、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设备的控制、施工环境的控制。

3.3.2 施工过程的作业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作业工序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实际质量形成的重要过程。首先要加强自控,作业者能力及其发挥的状况是决定作业质量的关键,其次来自作业者外部的监控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设防和把关的管理措施。为达到对工序作业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加强工序管理和质量目标控制方面应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控制、坚持标准、记录完整的要求。

3.4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途径

项目质量控制篇5

[关键词] 工程项目 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

一、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概述

工程的目标是按照合同工期完成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范以及甲方要求,并实现利润指标。最重要的目标有以下两个:

一是成本目标。任何一位优秀的项目经理人,他们都必须懂得项目成本问题。因为项目的完成最终必须体现出经济利益。脱离了这一原动力,一切只能是空谈。对于该建筑公司来说,施工利润率较低,且此工程合同工期比正常工期要短,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所以成本目标的实现对企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是质量目标。工程项目控制的理想状况是同时达到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质量。质量越高,施工中的检验工序就越多,进度必然要受到影响:质量越高,需要的人员素质也就越高,其相应的费用和成本就会增高,同时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可以减少或避免工程返工,保证项目建设进度,还可以减少项目的维护费用,提高整体效益;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可以避免建设项目费用超支,使资金按计划供应,从而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度越快,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就增多,由于条件的限制,就可能会带来窝工现象,而引起费用增加。

二、质量目标与成本目标之间的关系

关于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与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有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成本与质量相互影响关系

专家意见 意见比例

成本投入的增加或减少均会影响质量水平 29.15%

质量要求较高会相应加大成本投入 23.20%

合理的成本投入保证合格的质量 15.70%

从该统计表可以看出,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成本两大目标关系之中存在着对立的一面,表现为:如果项目业主对工程质量有较高的目标要求,那么就需要花费较多的建设时间和投入较多的资金,也就说,如果强调质量目标,就不得不降低进度目标和成本目标;如果业主过分地减少成本,在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就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成本两大目标关系之中存在着统一的一面,表现为:如果工程项目的成本计划制定得既可行又优化,使工程进展具有连续性、均衡性,则不但可以获得较好的质量,而且有可能使工期缩短;相应地,在进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合理提高质量也会减少因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和维修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三、质量与成本的相互影响分析

许多工程由于时间限制,如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等,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在某一工期内完成,不允许项目的延期,否则工程项目失去使用价值。所以这类项目投资和质量成为可以选择的决策变量。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为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很多施工企业为谋求高的利润而使用劣质不合格的材料,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工程发生事故。这不仅有损企业的形象,而且由于质量问题导致施工阶段的返工、停工,会加大施工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图1表明了工期固定下的质量一成本变化关系,三条曲线代表了这种变化的差异。

Al表明:到达目标成本后,质量水平己接近目标质量,工程决策不应追加过多的成本,以节省费用。

A2表明:到达目标成本后,工程质量水平远未达到,工程决策还要增加成本,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A3表明:成本与质量成线性关系,到达目标成本后,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才能达到工程目标质量。

图1只是给出了进度固定下质量和成本的三种情况。但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和成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优化关系呢?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而言,工程质量标准是否越高就越好呢?当然不是。因为人们需要或者说社会对工程项目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位性,如果一味追求工程项目高质量和多功能,不论从微观和宏观上看都是一种人力、物力的浪费。我们知道,工程的质量同成本是密切相关的,工程质量标准越高,建设过程中必然采用质量好、价格高的建筑材料、更大型的施工机械、更复杂的施工工艺、更高的管理水平,工程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要增加,建设成本必然回升,工程的总成本自然增加,而且工程成本上升的速度随着质量标准提高而加快。但也并非质量标准越低,项目成本就越少。因为过低的工程质量,常常导致工程运营费用、管理费用和养护费、大修理费的增加,甚至导致返工,造成巨大的浪费,结果自然也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加。

图2是质量和成本关系曲线图,可以看出,当建设成本曲线与运营、维修费用曲线相交时,即质量标准为Qa时,工程项目的总成本最低。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使得工程项目质量总是偏离Qa点。不论工程项目质量低于Qa或高于Qa,其成本都会增加,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风险控制,保证工程项目成本效益的实现。

图2是考虑了运营费用和建设成本后,项目总成本和质量的关系。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所关心的成本指的就是项目的建设成本。显然,针对项目施工阶段,合理的成本对应合格的质量,不合理的成本就会影响质量。依据综合资金利用效果、资源条件、施工阶段、项目组成、功能要求及技术复杂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建设成本,才可以保持建设目标的协调统一,如果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就会导致另一方面难以得到保证。一般来说,项目施工阶段成本和质量关系如图3所示:

图中C表示的是最佳成本目标,此成本目标是在费用目标最低,且可以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前提下确定的。图3中的曲线是根据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得出的,是对成本与质量相互关系的一个定性描述。

综上所述,成本过多或过少,质量都难以保证。仅当有了合理的成本,工程项目的安全、进度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成本的供应要合理,当出现成本滞后,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在过程控制中,要严把质量关,避免造成维修或返工而导致资源浪费。

四、质量与成本目标的协调

一般来说,项目任何一方面的变化或对变化采取的控制措施,都会带给项目其他方面的变化或冲突。正是由于认识到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和质量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在确定其中一个目标值时都会对另一个目标产生影响,所以要对质量目标与成本目标进行协调。协调的目的是为了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做到目标系统最优。

协调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加强培训。提高所有项目成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各级领导和所有人员的质量教育、造价管理、施工管理及业务技能的培训,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技术和操作技能水平,科学地降低造价。

2.强化工程质量目标化管理。在开工前,首先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特点,把质量目标进行逐项、逐层分解,并与施工生产直接责任人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3.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成本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但绝不是成本高质量就好,是一种非线性比例关系。另外,工程所达到的最佳水平,也不是工程质量越高越好,而是指满足业主要求,施工成本最低的质量水平。

4.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组织均衡。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缩短工期的施工方案是有效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径。承包商在组织施工时,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按照合同工期建立工期一成本关系曲线,优化工程进度,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加强投资动态控制,从而实现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的管理目标。

五、结论

本文引用具体统计数据说明了项目质量目标与项目成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在进度不变的情况下,质量与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协调,为实际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苑东亮: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控制协调机理研究[学位论文].西安科技大学2006,4

[2]吴万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5

项目质量控制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 质量控制 控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92-01

一、企业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的区别与联系

要控制好项目工程质量,就要明确企业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的关系。施工企业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项目经理部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虽然互相密切相关,但又是两个不同概念和层次的管理。其区别表现为在管理主体、对象、内容、手段诸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企业质量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而项目质量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机构或职能部门;企业质量管理的对象是总体施工任务,而项目质量管理是针对具体的施工项目及相应的人和物等生产要素,重点是工序质量的管理;企业从总体角度出发,就质量管理的目标、方针、组织、制度、重点工程等进行管理,而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渗透到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时空和项目施工交织在一起。因此,项目质量管理是工程合格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企业质量管理则是间接管理和控制,主要以监督、检查、检测、指导为手段。所以,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以组织性宏观管理为主导,而项目质量管理以控制性微观管理为主导。项目管理克服了传统的企业管理存在的弊端,使各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对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性形成的因素进行管理都是项目质量控制的范畴。

二、项目质量控制的要求

1.项目质量控制要有明确的控制主体。项目质量的控制主体是项目经理部,为了实施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组织质量管理小组或专职质量检查管理人员,负责项目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和验收。将专职质检管理人员设在项目经理部,正是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

2.项目质量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所谓确定的目标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要求被控对象要按预定的轨道和方向进行;二是控制活动不能超出一定的资源限定条件。所以在明确整个工程的质量目标后,项目经理部在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时,就要以目标为依据,对实施工程过程中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制定保证实现目标质量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济的计划、措施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标准。

3.项目质量控制要按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控制活动其实质就是检查施工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定的计划、技术标准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采取有力的整改措施。所以没有计划和标准,就无法进行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就是要将人们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到按计划和技术标准进行中来,变不自觉的行动为自觉的行动。

4.项目质量控制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种连续的、全面的管理。控制应对被控对象的所有要素和投入产生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因此,项目质量控制不能“单打一”、就事谈事,必须从分析项目对象的基本特点着手,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规律性的东西和其主要矛盾,进行全面的和有重点的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应随着施工的延续而延续,并随着交叉施工的展开而扩大,在全过程控制中,特别需要重视对工序质量的控制。

三、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1.工作质量的控制。在项目质量控制中,人、机、料、法、环这五大要素,人是决定的因素。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员素质高低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工程所用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工程所用原材物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证原材物料按质、按量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即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操作使用人员把关;检验规格、检验品种、检验质量、检验数量。

3.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施工机械设备一般不直接用于工程实体,因此对工程质量不产生直接影响,但不能忽视它的间接影响。所以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选用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带有计量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使其达到额定的性能,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4.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是工序质量的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制约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不稳定性是因人工操作所致,而不确定性是指工程施工不象工业产品的工序那样可以事先确定。工程施工工程量大,共同操作的人员之多及交叉施工的存在,使施工的工序具有连续的相互搭接的特征,控制好工序质量,就要做到对每道工序,每个工作全面实施监督操作、检验把关、预防和检测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控制方法。

5.产成品保护养护的质量控制。施工周期长和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存在,决定了工程施工产成品保护的重要性。分项工程的完成对单位工程来说仅仅是产品完成过程中的一个工序,对已完成分项工程的保护养护对整个工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严格按照规范及操作要求保护养护好已完成的分项工程。

总之,项目质量控制与企业质量控制不同,要控制好项目工程质量,就要赋予项目经理相应的权利,明确其相应的职责;项目质量管理中要以人为本,要以提高全员素质和质量意识为前提抓工作质量:在施工全过程中,要严格目标计划和规范的执行,要严格操作规程,要严格按规范管理,要严格实行奖惩制度,要严格检查检测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项目工程的质量,发挥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多创优质工程,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

参考文献:

1.毕星.项目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尹留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四川建筑,2006(9)

3.李祥申.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州建设,2006(2)

项目质量控制篇7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规模巨大、子项目多、耗资庞大、工程关系复杂的项目群,传统的单一项目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当今的项目管理的需要。本文在对项目管理理论、质量控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天津海河教育园工程建设实践,对工程建设项目群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工程建设项目群质量控制模型。

关键词:项目群;质量控制;控制模型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搞建设谋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工程建设项目,如北京奥运工程项目、广州大学城项目、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项目等,这些工程从表现形式上不尽相同,但都呈现出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子项目多、利益相关者众多、工程关系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每一项工程都已经超出了单一项目管理的范畴,是一个复杂的项目群,其管理难度非常大。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一门新兴管理学科,越来越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同时,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项目管理实践中。

新形势下的工程建设项目大型化、集群化,项目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因此,传统的单一项目的工程项目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当今的项目管理需要。由于项目群管理相关理论指导不足,我国在这些大型复杂项目群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质量问题,如何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群目标已经成为管理这些项目群的突出任务,本文正是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群质量控制方法和保证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项目群质量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1 相关理论回顾

1.1项目群管理理论。项目群(Program/Programme),又被翻译成项目集,它与项目一样,也是实现组织目的和目标的一种手段。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给出的定义中指出:“项目集是经过协调管理以便获取单独管理这些项目时无法取得的收益和控制一组相关联的项目”。项目、项目群、项目组合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组合、项目群和项目之间的关系

对于项目群管理的定义,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给出的定义中指出:“项目群管理是对一个项目群采取集中式的协调管理,以实现这个项目群的战略目标和收益,它包括把多个项目进行整合,以实现项目群目标,并使得成本、进度和工作可以被优化或集成”。Ferns认为项目群管理是为了实现一系列组织整体利益,而对多个相关项目的组合或重新对多个单项目进行管理,其所有工作都围绕着整体战略目标而制定[[3] Ferns D C. Developments in Programme Management[ J]. Project Manage, 1991, 9(3): 148-156][3]。Mark Lycett认为,项目群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一定利益,对一组相关的项目进行集成(Integration)和管理(Management),而当对单个项目采取独立的项目管理时,这―利益将无法实现,同时这些单个项目是互相联系的[[4] Lycett M G, Macredie R D, Patel C, Paul R J. Migrating Agile Methods to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Practice, IEEE Computer, 2003, 36 (6) : 79-85.][4]。由以上几种定义可以看出,项目群管理的范围更加广泛,管理的是由多个子项目构成的项目群,另外,项目群管理更注重协调,通过协调管理来实现项目群得战略目标。

1.2项目群质量控制理论。项目群质量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群质量目标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同项目质量管理一样,项目群质量管理根本目的也是确保最终交付的产出物能够符合质量要求。但是项目群一般跨行业施工项目较多,规模大,综合性强,所以涉及的各行各业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也较多,质量管理难度相对一般项目质量管理来说要更大。项目群质量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规划质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三个阶段。质量控制就是项目群质量管理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是这样描述质量控制的:质量控制是我们测量实际质量的结果,与标准对比并对差异采取措施的调节管理过程[[5] (美)J.M.朱兰编著,质量控制手册(第三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2月,第14页][5]。

2 天津海河教育园工程建设项目群质量控制体系

2.1质量控制对象。质量控制的第一个要素就是控制对象,它是质量控制的主体。项目群质量控制涉及到两个方面:项目群过程质量控制和项目群结果质量控制,所以项目群质量控制对象也分成两类:过程和结果。

海河教育园项目群的控制结果就是7所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含配套场站工程)、综合配套、土地整理四个部分。其中,7所职业院校的建设内部包括各院校的综合办公楼、教学实训楼、食堂、宿舍楼、图书馆、体育馆等,根据各个院校的功能要求建设内容略有差异;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市政设施、河道水系工程和环境绿化工程;综合配套建设内容包括园区管理中心、公共图书馆、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公共实训中心共7座大型公共配套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土地整理包括一期约969公顷范围内除现状保留约12公顷用地外的全部拆迁征地工程。项目群结果质量控制是保证四个部分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2.2质量基准建立。建立质量控制基准之后,需要进行讨论和研究,最终形成书面的项目群质量管理手册,为后续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照依据,项目群质量管理手册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编写,内容要求全面而广泛。

海河教育园项目群质量控制的基准主要分为四类:设计要求、标准规范、项目策划、阶段实施成果。

表1海河教育园项目群质量控制基准主要内容

类别 设计要求 标准规范 项目策划 阶段施工成果

内容 相关合同

项目验收要求

设计任务书

总体设计要求 国家/行业标准

相关专业设计规范

相关国际要求/公约

相关法令/法规 工程项目群设计施工程序

工程项目群实施策划书

“海河杯”结构要求

质量管理手册 审签批准的施工文件

工程项目群阶段施工状态

阶段施工报告

海河教育园项目群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天津市相关法律法规、相关专业设计规范要求;并且要求所有房子的单体要达到结构“海河杯”,即主体结构要达到海河杯的要求。要求41个单体要达到竣工海河杯,13个单体要达到金奖海河杯,2个达到鲁班奖。“海河杯”工程是天津市建设工程市级优质工程,是天津市建筑行业评选的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

2.3项目群质量检测。项目群质量检测是指在项目群实施过程中,将项目群质量控制的实际结果包括项目群实施工作结果和项目群实施产出物结果与项目群质量控制基准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项目群质量纠偏措施,最终使项目群质量保持在一种受控状态下和达到人们想要的项目群质量管理的结果。项目群质量检测工作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除监理单位之外,甲方也要成立专门的质量检测部门,对项目群质量进行实时有效的检测,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2.4项目群质量偏差分析

当通过检测等手段发现项目群质量控制结果相对控制基准出现了偏离,就必须实施质量纠偏。有效的质量纠偏不仅能使项目群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还能提高组织过程资产。

项目群质量控制的偏差分析主要做三方面的工作:识别偏差、分析原因、纠正偏差。

识别偏差,是将项目群质量检测结果与控制基准进行对比,明确有无偏差、偏差的归属、偏差的程度等内容,并用偏差分析表进行登记。此外,还应注意可能引起项目群质量问题的潜在风险,将其整理和登记。识别偏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持续、及时地进行。

分析原因,是明确造成偏差的影响因素的过程,确定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会通过专家判断、图表分析等方法进行。对工程项目群整体存在的或者普遍存在的质量偏差,由项目群管理团队进行分析;对个别项目或工程存在的质量偏差,先由项目部进行分析,解决不了的再提交项目群管理团队进行分析。

2.5项目群质量变更。在工程建设项目群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无法进行项目群质量纠偏,这时就需要采取必要的变更措施,对项目群质量基准进行变更。变更流程如图2所示:

图2工程变更流程示意图

具体变更程序如下:①工程变更应遵守“变更申请――监理初审――技术、经济评审――变更设计――变更实施――计量计价――支付变更费用”的程序。除特殊情况外,未经批准无正当理由自行变更和施工的,责任单位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且不予计量支付。②变更申请:提议方进行工程变更申请,填报工程变更申请表(附变更原因、工程数量变化及单价分析表等必要资料)。③初审:监理单位接到工程变更申请表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北洋园公司现场代表(工程部)和参建其他各方进行初步评审,初审通过后各方填写《工程变更初审表》,承包单位可组织进行施工准备。变更如涉及到技术问题,北洋园公司现场代表应征求前期部意见。④技术、经济评审:对经过初审的变更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查,重大设计变更请设计咨询单位参加。审查完毕,各相关方在《工程变更审批表》上签字。⑤《工程变更审批表》审查通过后,涉及工程量或单价调整的项目,由申请单位填写《工程变更项目申报审批单》,报监理单位审查,北洋园公司审批。⑥《工程变更项目申报审批单》经审查批准后,由北洋园公司向总体设计院签发《变更设计通知单》;变更设计完成经总体院审查通过后,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令》,《工程变更令》应附必要的图纸、工程变更项目清单等。

3 项目群质量控制模型

通过对上述项目群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的研究,及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工程建设项目群质量控制体系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如下图4所示的工程建设项目群质量控制模型:

图4 工程建设项目群质量控制模型

在项目群质量控制模型中,不论是产出物还是项目群管理工作本身都是质量控制的对象,其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输入构成了质量控制的基准。所有质量控制环节的工作都是围绕控制对象和控制基准开展的,其包括检测、纠偏、变更和终止等方面工作内容。项目群质量控制还需要一套保证措施维持其有效执行,这套保证措施构成了项目群质量控制的基础,包括质量控制组织保证、质量信息管理保证、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保证。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对天津海河教育园项目群质量控制体系的总结与分析,以及对近年来工程项目群质量控制工作的总结,初步建立了工程建设项目群质量控制模型。该研究可以为类似工程建设项目群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美)项目管理协会著.项目集管理标准(第2版).毛静萍,张旭彦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5

[2] (美)项目管理协会著.项目集管理标准(第2版).毛静萍,张旭彦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

[3] Ferns D C. Developments in Programme Management[ J]. Project Manage, 1991, 9(3): 148-156

[4] Lycett M G, Macredie R D, Patel C, Paul R J. Migrating Agile Methods to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Practice, IEEE Computer, 2003, 36 (6) : 79-85.

[5] (美)J.M.朱兰编著,质量控制手册(第三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2月,

项目质量控制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 工程质量控制 问题 优化策略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正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控制意义的质量控制模式,尽管我国建筑市场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但目前我国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还存在着质量意识不强的问题,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号角,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特别是针对当前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控制改革与创新力度,使工程质量控制取得新的成效。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与重要性

1.1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建筑物外观及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结构和信誉度的提高。一旦建筑工程的质量发生问题,轻微的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使用安全,严重的可能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寿命和使用功能,增加工程维护量,浪费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给使用单位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

1.2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制约性因素很多,如建筑施工企业重视程度不够、机制不够健全、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2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不足

2.1重视程度有待强化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更好的抓好工程质量控制,必须给予工程质量控制以高度的重视,尽管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但仍然有一些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一些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控制认识不到位,特别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存在着降低建筑施工项目技术标准的问题;再比如,我国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通常都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因而存在着缩短工期甚至偷工减料的行为。

2.2控制体系有待优化

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控制,必须要健全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作保障,特别是要形成全面控制、全程控制、全员控制的运行体系。但从目前我国一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情况来看,很多施工企业只是重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而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设计、准备、验收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不到位。比如,目前我国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因而在施工过程基本上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由于缺乏对设计图纸的研究和分析,尽管发现了设计图纸的一些不足或者问题,但仍然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2.3控制机制有待完善

良好的工程质量控制机制,对于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程质量控制机制,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还存在着协调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者之间还没有形成协同作战的思想,因而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基本上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自己管自己的问题,因而无法形成工程质量控制合力,这是制约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

2.4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从事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中,除技术管理人员外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质量意识差,也缺乏应有的知识,操作技能不高,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很多都是摸索着施工,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且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有些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3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

3.1提高工程质量控制重视程度

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控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而且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因而无论是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建设单位,无论是监理单位还是施工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控制。特别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更是要将质量控制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领导层、决策层和管理层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和良好作风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单独设立质量控制部门,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质量控制人员,负责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案制定、组织落实、宣传教育、评比表彰等工作。

3.2加强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将全面控制、全程控制、全员控制的 “三全原则”融入到质量控制当中,大力加强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控制不出现任何纰漏,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高度重视施工基础、施工过程、施工责任、工程竣工四个方面的控制工作。比如在施工基础质量控制方面,必须对施工图纸、技术、标准、人员、进度等做好控制工作;再比如在施工质量责任控制方面,要对工程质量的各个方面落实好责任,使施工质量的每个领域和每个环节都形成良好的责任体系,这样能够更好的抓好质量控制。

3.3完善工程质量控制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质量控制系统的生命,机制缺陷是造成系统运行无序、失效和失控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设计时,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防止重要管理制度的缺失,制度本身的缺陷、制度之间的矛盾等现象出现,才能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行注入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在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控制机制方面,必须着眼于形成工程质量控制合力,建立工程质量控制协调机制。这就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商机制,共同抓好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控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责任机制,科学划分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控制责任;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内容、重点和措施,特别是对于建筑施工项目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共同研究解决。

3.4提升工程质量控制人员素质

工程施工中人的因素主要指项目领导者的素质、施工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工程施工时要控制好人的因素,因为人才是施工的主体,所有施工人员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他们是工程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1)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该长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施工人员要有一种预防为主、用户至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理念。

(2)提高人员的素质。项目领导、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高,其就有较强的决策能力、规划能力、施工组织能力、指导能力、质量检测的能力,这样工程的质量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施工人员应具有娴熟的施工工艺、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施工标准;技术和生活服务人员应做好质量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的保障了工程质量。可以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综上所述,尽管随着我国建筑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各级各类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越来越重视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但仍然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机制不够健全、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制约性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各类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大力加强工程质量控制,既要高度重视又要完善机制,既要健全体系又要打造队伍,为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工程质量控制创造有利条件,使其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持续性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李明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11(20).

[2]张磊,牛孝龙.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之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

[3]刘启才.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

上一篇:水利施工安全范文 下一篇:地铁施工安全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