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范文

时间:2023-10-09 13:29:55

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篇1

一、 基本概念

国际经济学术界对会展经济做出了众多定义,其中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

其一、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或会议,对外界传播企业产品信息及理念、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并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广告传媒业、酒店餐饮业、旅游业、商业、礼仪服务业等行业发展的一种经济。

其二、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发展变迁,在一定历史阶段下,会展经济发展成为一种跨区域、跨产业的社会综合经济。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会议、商品展览等活动在创造直接经济价值的同时,带动地区或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目的。

其三,会展经济,是各种类型交流会、洽谈会、展览会、博览会的总称。它是利用一定的资源优势、经济特色、地域优势,由社会团体或政府组织,召集供需双方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专业性的或综合性的产品布展、宣传、交易和服务为内容的特色型经济活动。

综合所述,本文作者认为:通过举办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商业会议、展览会,会展经济是一种既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举办各种研讨会、专题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会展产业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我国会展经济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经济贸易、信息传播、技术合作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会展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0年以来,中国各地的会议展览一个接一个地召开:第八十八届广州交易会、深圳第二届高新技术商品交易会、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第九届上海全国(消费)商品交易会等接踵而来。会展经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一些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已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为中心的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

(一)会展行业能够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相关资料显示,会展业利润一般在20―25%以上,是无污染、高效率的经济模式。香港借助四通八达的交通、自由充足的资金、旅游名城的人流和发达便捷的信息流,以及设施优良的展馆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赢得了“国际会展之都”的美誉。香港每年举行的大型展览活动超过80项,参展商多达两万家;每年在香港举办的大型会议超过42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多达3.7万人;香港已连续多年被英国《会议及奖励旅游》杂志评为“全球最佳会议中心”。2001年,香港相继举办了首届国际文具展、大型玩具展、资讯基建博览会、亚洲规模最大的家庭用品展和礼品展、国际钟表展、国际美容美发展、国际旅游展等大型国际展览。同时,许多大型国际会议选在香港召开,先后接待了2001全球《财富》论坛、2001科技世界国际会议、世界服务业大会、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第14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等。

(二)会展经济推动城市发展

一是会展经济成为一个独立的而且是非常有活力的朝阳产业,它不但能带动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广告传媒业、酒店餐饮业、旅游业、商业、礼仪服务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还能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会展经济新投资净额的增加也会促进消费的增长,形成乘数效应。会展经济涉及行业众多,集聚放大效应明显,其资源整合功能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如荷兰的各类展览、会议、贸易洽谈会、研讨培训班、节庆和其它活动,已形成的规模巨大的产业,1996年的营业额高达63亿欧元。阿姆斯特丹汽车展每年为旅馆业增加约30万个房间预订、4500万欧元的收入和近5000个工作岗位。

二是会展经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展经济被誉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它是以举办博览会、专业展览会、大型赛事活动等形式实现的人流、物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重要载体,表明了举办城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将为举办城市证明了综合竞争力、加速国际化进程。1999年5月至10月,第十四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行,半年时间内,共有69个国家及26个国际组织参会,昆明―这个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省会城市,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借此盛会,云南向世界递出了自己的名片,让云南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云南。

(三)会展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参展商和观展者作为会展旅游当中的潜在旅游者,他们的商业意识强,文化素质高,消费力度大。可以根据他们商业性极强的特点,推出投资考察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在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可以安排专业性咨询,提供当地的市场行情、法律法规及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众所周知,云南昆明世界博览会对其城市旅游、会展旅游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表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提升了昆明旅游在全省和全国的地位,推进了昆明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进程,是中国会展旅游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之一。

(四)会展能够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会展经济所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促进就业方面也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据统计,每1000平方米展出面积就可以创造出近百个就业机会。又由于会展业的关联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其他产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2006年,宁波市共举办各类展会148个,按照行业相关方法估算,去年宁波市的会展业及相关产业可提供近9万个就业机会。

三、结论

国际市场把会展经济与旅游业、房地产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随着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一体化到来,新的发展机遇等待我们的挑战。高科技的发展,IT产业的飞速发展,商品贸易和经济合作的扩大,都对会展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整体来看,会展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会展业的发展趋于专业化、大型化;现代新技术的应用将为会展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资本运作,业内强强联手,抢占国际会展市场。■

会展经济篇2

关键词:南宁;会展经济;发展

会展经济,泛指一切涉及博览、会议、展览、展销、展示的相关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内的经济活动。[1]近几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推进,南宁被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南宁会展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并带动城市经济及其周边城市及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成为支柱产业。

一、南宁发展会展经济的有利因素

2004年11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表明南宁具有承办大型、高规格、国际化会展活动的能力,标志南宁会展业崭新的开始。南宁的会展业能发展到今天的会展经济,必有其有利条件。

(一)以快速发展的经济为依托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超过25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以上,比全区增速高1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高4.5个百分点,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同时,第三产业也迅速健康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了商贸活动的增加,各类展览会,博览会频繁出现。

(二)优越区位条件愈显现

南宁东邻粤港澳,西接东南亚,南临北部湾,西靠云贵川,是中国西南经济圈、华南沿海经济圈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中心。近年来南宁又迎来“泛北部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经济建设浪潮的推动,使之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自由贸易市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这无疑更凸显南宁的区位优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会展经济也必将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三)美丽的自然风貌

会展与旅游是分不开的,许多时候会展的举办都是冲着举办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美好的风光而来的。南宁地属喀斯特地貌,有较突出的南亚热带自然风光特色的山水资源优势,加上四季温暖宜人,以及边陲的民族风情和边塞的文物古迹,构成多彩多姿的旅游资源。此外,南宁还是泛北部湾旅游圈和大桂林旅游圈中重要一环。

(四)不断完善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是举办会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资基础,许多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会展设施和完善的接待条件。截止2012年,南宁市有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西展览馆、广西博物馆、广西科技馆4个可供展览的专业场馆,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其中,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6.5亿元,占地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122平方米,包含9个不同规模的展厅,可搭建2000个标准展位和200个非标准展位。

二、南宁市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南宁会展经济在近年来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和我国上海、广州等其他会展发展城市相比,在软件和硬件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

(一)缺乏会展经济区域合作

南宁虽有会展企业100多家,但与其他各城市所承办的会展重复性过高,缺乏跨地区、互利合作的会展中介公司、会展咨询服务企业,且出现地方保护壁垒较严重,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还影响到整个广西的会展行业的发展。

(二)会展经济运行缺乏行业内部和行业间的分工

南宁乃至全国展览从业人员的技能管理水平与国内外发达的地区相比,无论是展览组织者、管理者、施工人员还是其他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都很欠缺。在很多时候,展览组织者,即充当展览管理者,又是展览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展品布置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展览组织者完成,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化分工带来的高效率。

(三)缺乏国际品牌效应

从会展经济的国际运行来看,一个城市知名的会展品牌,是该城市会展经济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南宁会展总体规模、档次仍然较低,会展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仍不明确,缺乏品牌会展。此外,会展形式较为单调,层次不高,缺乏闪光点,影响力和效果十分有限。

(四)缺乏完善的硬件设施、配套服务设施

首先,展馆单体面积小,不能满足大型国际会展的要求。其次,展馆功能单一,设施配套技术水平较低且综合配套功能不齐全。南宁市现有的5个会展场馆中,只有国际会展中心是按照大型会展场所建造的。因此2011年南宁市一共举办了95场展览,有80%的展览是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这使得国际会展中心超负荷运转,且已无法满足大型国际会展的要求。

(五)缺乏规范的会场经济运行秩序

由于南宁会展业起步晚,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会展市场秩序和展览资源目前还存在混乱。根据南宁市调查队对会展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南宁会展服务的企业80%为私营企业,他们大多处于创业积累阶段,在办展办会中以单纯的营利为目的,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的企业占52.1%,认为有相关市场法律不健全的企业占39.1%,认为参展商品检验不到位的企业占30.4%,认为贷款拖欠严重的企业占13%。同时存在重复办展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南宁市会展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缺乏宏观调控,地方壁垒滋长

首先由于政府缺乏对会展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缺少一部对会展经济管理的条例。其次在经济区域内部之间缺乏合作,地方性的壁垒限制了展览业的市场化运行。如桂林、北海、钦州等地各有其特有的会展资源,但却难以形成会展产业群,各地都希望当地获得各类会展的举办权,因而忽略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分配,使得区域间的会展合作有限。

(二)专业化人才匮乏

国家缺少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根据2006年教育部统计数字,全国高等院校共1867所,但为会展业专门开设的专业课程或专业选修的高等院校不及全国大学总数的1%,相关的从业人员也都是半路出家亦或是毕业后进入会展行业后才开始从头学起,他们缺乏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此外,南宁会展业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三)新会展品牌,缺乏规划与宣传

一方面南宁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属于新一代的新秀,品牌树立仍需时间。另外,过度竞争使得许多的公司和机构把大部分资金和精力都放在了拉展和拉参展商的事情上,而无暇顾及对展览专业观众的组织和对参展客商的服务,导致展览效果大打折扣。

(四)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服务以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会展业需求

首先,南宁展览场馆面积小,展会规模小。专业展会的规模大多在2万平方米以下,且展览面积大多在2―3万平方米左右,且建筑年代久远,布局分散,已不足以满足现在会展业的发展需求,展馆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其次,土地限制及政府资金紧张,客观上也限制、滞后了基础设施建设。

(五)会展业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

南宁展览业起步较晚、规模小、水平低,但市场需求大,容易导致盲目的发展,会展市场缺乏游戏规则,缺乏对办展主体的资格、参展商及参展行业标准、会展场馆资质认证、会展场馆管理等方面的明确规定。会展主办者在会展立项和市场调研方面缺乏严肃的科学态度,大多数是临时决定办展,或随大流,不顾会展的长远发展。

四、南宁市会展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南宁的会展发展策略应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培育具有特色的会展品牌专业会展项目为重点,以市场化运作为动力,以提升南宁会展综合实力为核心,以“政府主导,企业联合”的产业扶持政策为手段。具体的策略如下:

(一)创新政府对会展经济的宏观管理

1、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会展业的发展方向,使政府对会展经济的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的规划管理。统筹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统筹工商、税务、海关、公安、交通、城管、会办等相关部门,增强会展意识,确定它们各自在会展业发展中的职能分工,协同发展会展产业。

2、制定会展法律法规,制定引导和扶持会展产业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继续给予会展业发展资金扶持,加大对本土会展业品牌的扶持;实行积极的奖励措施,对获认证的品牌会议实行一次性奖励;给予会展业税收政策扶持,鼓励区域内会展企业做大做强,对会展场馆经营企业免征自用房产部分的房产税和自用土地部分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二)加强会展经济区域合作

加强会展经济区域合作,首先加快南宁会展业与区内周边城市展开协作区域与联合,具体形式有:1、联合促销,合作组织客源。2、合作进行会展规划,协调开发会展资源。3、跨区域互相,最终达到扩大会展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加收入的目的。

其次培育、激活会展企业,实现会展企业集团化经营。会展经济区域合作最终要以会展企业的合作来体现。重点培育会展龙头企业,以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的配套合作为纽带,实现会展企业集团化经营,以拉动会展经济区域合作。

(三)加强会展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首先,与广西的各大高校甚至全国重点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培养人才。如共同磋商设立会展本科专业,开设会展实践基地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其次确立更明确的人才培育计划,建立会展经济的人才储备库,定期向上海、广州甚至国外等会展发达地区输送本土人才,进行中短期的培训、学习。同时,会展企业可以和会展协会联合,举办职业培训,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相关研究专家,举办高、中、初级培训班,以应急需,并为专业人才充电,形成一个行业交流的专业性强的平台;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此外,南宁会展经济要与国际接轨,还应引进正规的PCO、DMC人员的资格认证考核制度,从制度开始注重行业内的专业化分工,培养一支能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促进会展经济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在如今开发和竞争的市场中,品牌成为竞争的焦点。南宁会展经济的品牌化方向发展应实施三步走战略:

首先明确目标,构建特色品牌。南宁发展会展产业应利用承办博览会的机遇,依靠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经营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会展品牌,在其会展产业市场的基础上纵深发展为以博览会为核心,大力发展面向世界的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为主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展旅游。同时依托广西的优势文化产业和优势经济产业对南宁会展品牌进行专业定位,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会展,培养一批精品会展。

第二加大宣传,进行品牌推广。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加大市场化运作和宣传力度,通过提供深层次、专业化的服务来提升会展的品牌。同时关注网上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实现实物展览和网上展览多形式、多元化共同发展

第三走出国门,打造国际会展都市。以政府搭桥,企业联合,加大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按照国际品牌会展要求,提供专业的会展服务。

(五)建立组织体系,加强行业管理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如成立中国展览业协会,作为全国各展览场馆、展览公司、展览从业人员利益的代表,根据国家政策,协调办展活动,避免恶性竞争,制订行业规范,规范办展行为,促进各地区展览业协调发展,帮助国内展览业从业单位参与国际竞争。并为会展举办单位、参加者以及为会展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提供计划信息。(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吴信菊.会展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60-162

[2]黄庆.南宁市作为区域性国际会展旅游中心的定位[J].市场论坛,2006(1):36-39

[3]郭峦.论南宁市会展旅游的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7).

[4]曾武佳.《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四川大学.2006年.255-256

[5]甄明霞、欧阳斌.会展经济―城市经济的助推器[J].南方经济,2001(7)

会展经济篇3

加强区域联合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西部发达会展经济中心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西部其他城市和地区发展会展经济,从会展产品的配套组合入手,组成西北、西南两大会展经济板块,将各省市重要会展资源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推向国际国内市场。

坚持会展与相关产业联合发展,形成西部会展经济大发展机制。树立西部大会展经济的观念,广泛宣传会展经济的关联和带动作用,以及联动功能产生的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西部地区形成共识,共同来推动西部会展经济的发展。

树立大市场观念,争取会展市场持续增长。要树立西部会展经济大市场观念,形成政府与企业联合促销的新模式。制定西部会展整体规划,采用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争取国际、国内、西部和新老会展市场都能保持持续增长。

不断完善城市会展服务功能,营造会展业发展大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会展服务功能,营造一个良好的会展外部环境,努力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会展配套设施、会展服务意识等方面形成综合配套体系,增强西部会展中心城市的吸引力。

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强化会展管理。由政府牵头制定西部各会展中心城市“城市会展发展5-10年规划纲要”,颁布和完善会展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依靠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的导向作用共同推动会展业的有序发展。

树立西部会展整体形象,提高会展中心城市会展竞争力。西部会展中心城市要以“展示和销售西部会展产品”为根本任务,制定促销策略,突出西部会展的整体形象。

会展经济篇4

县域经济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以来,县域经济问题引起经济界、理论界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各级党委、政府对县域经济空前重视,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重要方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加快农村工业化是一个重要环节;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发展县域经济来扩大社会就业、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

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因此,如何在理论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在发展上明确产业重点,在工作指导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历史任务重要课题。

一、探求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

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齐备的基本经济社会单元,县域经济济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幅员广阔,虽然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基础条件、市场完善程度、改革开放程度不尽相同,但在经济发展上具有相同的愿望、目标和要求。因此,从实际出发,积极探求县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形成发展县域经济的共识,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纵观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至少有以下几点应当进行理论的深刻阐述和实践的充分论证:

一是在产业主导上,―发展县域经济要优先发展工业。在湖北省县域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层次一般较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许多县市,特别是山区县市,依然是“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弱、小、穷”的根源在哪里?我看主要是工业经济不发达。工业不发达,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工业兴县”,已被实践证明为一条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紧紧抓住发展工业经济这个“牛鼻子”,带动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

二是在经营方式选择上,发展县域经济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就是民营经济。回顾历史,农村和农民是“一大二公”的最大受害者。在改革的浪潮冲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县域本来不多的国有企业陷入困境,而充满活力的正是民营经济。凡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主要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唱了“主角”。因此,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实施“民营强县”是必然选择。

三是在资源利用上,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搞市场经济,主要靠市场配置资源。但是与城市相比,县市的市场配置力明显处于弱势。经济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即使再贫困的地区,也会存在某种资源优势。因此,县域经济要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主要立足于利用自己的资源,按照比较经济利益的原则,努力发掘自己的发展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

四是在产业布局上,发展产业集群。市场经济讲规模、讲配套。现在发展县域经济,如果再像过去那样发展乡镇企业,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肯定是行不通的,

而必须走产业集聚和集约经营之路,把招商引资与园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板块经济”。

二、拓宽县域经济与科技结合的途径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县域一般科技人员较少,企业管理落后,产品档次较低,因此,依托科技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湖北省是“科技大省”,如何拓宽县域经济与科技结合的渠道,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工作协调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要加强三个方面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一是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当今发展县域经济,再只是靠吃苦耐劳和敢打敢冲是远远不够的了,县域经济要提升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强身健体”。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第三产业,或者是传统优势产业,只有依靠科技和信息的运用,才能形成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不间断地学习、宣传和研讨活动,使“科技意识”成为县域的“全民意识”。

二是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县域经济与科技结合,需要有一个有效平台和载体。而开展产学研的洽谈与合作,就是促进县域经济与科技结合的一种好形式。如何通过政府的引导和社会中介的作用,使产学研结合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合作更加经常、效果更加显著?在这方面还大有文章可作。

三是培养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县域经济提高科技水平,关键在自己。要通过理论引导和科技示范,推动县域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进科技人才,不断提高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同时要帮助县域经济实施名牌战略,利用科技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利用品牌的龙头功能,促进特色企业的发展。

三、努力改善县壤经济发展的环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改善环境固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正确理论的先导作用,就能够加快优化环境的步伐。当前,要着力在以下三个环节下功夫:

一是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当有相应的自。由于历史的自然经济影响和传统的计划经济惯性,应当说与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府运行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实行“扩权强县”的政策,对传统的体制有了很大突破,也收到了显著效果。但这方面的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哪些权限要放?放到什么程度为宜?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同时,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发展县域经济,上级政府应当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如何更好地发挥县域政府的作用?也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是部门进一步转变观念。有一种说法,改善环境的最大障碍是政府的一些部门,这不无道理。长期以来,政府许多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形成了“管”与“卡”的思维定势,再加上部门利益的驱动,往往形成了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反向力。因此,部门进一步转变观念,由“管”与“卡”向“放”与“扶”转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湖北省委、省政府花了很大气力,最近即将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个文件,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对改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将会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有了好文件、好政策,关键是落实。围绕政令畅通,营造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舆论、政策环境,也应当是我们县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还有赖于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如何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在探索设立民营金融机构上有所突破,打破金融体制与县域经济发展不适应的格局,缓解县域企业融资难,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破题的一个重要课题。组织和引导社会中介组织为县域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优质服务,也还有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工作要做。我们县域经济研究会也应当积极为县域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经验交流、信息传递、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做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和推广应用,以全面改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

会展经济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宝天高速

中图分类号:F28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宝鸡—天水经济区的形成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关中—天水经济区确定为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作为支撑。宝鸡作为陕西的第二大城市、亚欧大陆桥上的第三个大十字枢纽,毗邻天水,在这一经济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行宝天一体化,也就成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性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建设宝天高速公路的必然性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大发展中处于一个纽带位置,它通过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来刺激流通,使自己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又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刺激其它部门扩大再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由于秦岭和渭河的天然阻隔,宝鸡和天水之间的交通很不便利,交通运输就成了关天经济区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规划关天经济区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这一瓶颈障碍。在2009年以前,宝鸡至天水这一路段是新丝绸之路上唯一没有开通高速公路的路段,从东向西行驶的汽车每每到此,只能沿国道缓慢行走。2009年9月26日,宝天高速公路经过建设者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通车。这段公路全长91公里,总投资66.96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作为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家东西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天高速公路在促进关中—天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交通运输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工业发展。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加快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加快信息、人力和技术的流通,为企业发展提供优势力竞争,吸引投资,推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其次,便利的交通有助于经济区内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宝鸡又称“青铜器之乡”、“炎帝故里”,拥有旅游资源单体总数1240个,在陕西省内仅次于西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天水素称“西北小江南”,以“羲皇故里”闻名全国,有麦积山、水帘洞、石门山、仙人崖等旅游景点。宝鸡和天水均处西北内陆,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宝天高速的建成,改变了宝鸡、天水之间除了陇海线外没有其它交通基础设施的局面,大大方便了两地之间的合作交流。宝鸡、天水两地拥有很多的相似型旅游资源,如佛教资源(宝鸡法门寺、天水麦积山)、三国历史遗迹(宝鸡五丈原、天水街亭)等,便利的交通有助于两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辟共同旅游项目,实现双赢。

2.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反作用

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会使社会各方面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方面,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扩大,建设成本会越来越高,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为交通运输提供技术支持,即通过发展新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交通技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及其对策

(一)存在问题

1.交通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投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政府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还要向银行贷款,导致很多政府入不敷出,财政压力大,从而影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交通运输带来环境污染

一方面,在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我们会人为的破坏沿线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以及物种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交通运输能源消耗高、污染大,随着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我们一方面应该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拓展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体制,灵活运用政府补贴、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支持交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2007年,宝天高速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设立了“宝鸡市宝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资金信托计划”。这个项目是由中国建设银行“利得赢”2007年第32期理财产品所有资金认购,信托期限为1.5年,信托资金募集规模为人民币29,999万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宝鸡市宝天高速(陕西段)建设工程项目。

2.秉承环保理念建设交通运输设施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项目建设以及运输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续发展,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就应该首先考虑环境因素,加强绿化,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宝天高速公路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征求了专家意见,选择了地质情况相对较好、又能最大限度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南线走廊带,避开了自然风景区,保护了沿线景区、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本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对当地的地质构造以及水文环境进行调查,科学地选取三叶草、鸢尾、野蔷薇等草本植物作为路域绿化的主要类型。

交通运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它极大地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对交通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反过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使交通运输业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方中,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J],知识经济,2012(6).

[2]张继会,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探析[J],人民论坛,2011(5).

会展经济篇6

一、多视角切入的总论研究

合理确立经济法的法域归属有助于深入理解经济法的特质。一项关于经济法的法域归属的研究认为,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应以利益标准为主,辅之以法律调整方法。这样既可以做到对法律进行公法、私法、公私融合法划分的周全分类,也能对公法与私法融合趋势作出合理的解释,并运用该理论论证作为与公法、私法并存的公私融合法的存在及我国其他部门法的公私融合法属性。

将经济法价值的研究延伸到人性的层面探讨,不失为新视角。一项研究认为,在国家体制下,人性受到保护的同时也受到抑制。经济法是在国家体制下民法第一次解放人性的基础上,为克服民法于人性解放方面的某些不足而构建起来的规则体系,是国家体制下人性的第二次解放与和谐调适。

在经济法规范论的研究方面,一些研究认为,拓补经济法主体理论框架的关键在于,以“责权利相统一”原则为指引创新经济法主体的设置模式,并以“社会本位”为理念突出经济法主体的法益目标。要突显经营者的经济法主体属性,必须认识到“经营者”这一范畴具有多重属性。应当在考察法律经验意义上的经营者的基础上,用富有经济法标签意义的经济法理念去阐释经营者的概念,从逻辑上推导出应然法上的经营者的内涵,建构和规整经营者的权利义务结构。将经济法上的法律责任进行“人身罚、财产罚、资格罚、名誉罚”分类,可以发现其中的内在沟通性和外部可替代性。实践中,应当在充分发挥本法责任之经济性和规制性优势的同时,坚持法定、适度和绩效的基本原则,努力做到责任体系的结构合理、功能协调、适度有效,并注重和运行机制相匹配。

经济法存在形式的探讨有助于深化运行论的研究。有研究者提出,由国家法之外的明规则组成的软法机制,配合着由国家法构成的硬法机制,分别和共同发挥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功能。具体到经济法,其软法现象是经济市场化、社会民主化、法律社会化及全球组织化的产物,它适合了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合作的需要。如果从政府与市场各自的缺陷及二者良性互动机制的缺位及其弥补角度看,社会中间层主体是规制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经济法领域内,实现政府与市场和谐互动的一条重要路径。目前的问题是匡正相关立法的理念,完善健全社会中间层的相关制度。

学科论的研究始终是总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相关的研究认为,经济法的功能决定了经济法学研究与其他部门法相比的非传统性,即不能绝对地以研究民法、刑法、行政法的思路、方法和视角来研究经济法,而应当从市场经济与经济法的实践中去探寻经济法特有的“问题与主义”。针对法律经济学研究中日渐明显的“非法学化倾向”,需要认识到以经济学家为主体的法律经济学研究存在严重的不足,也要认识到主流法学界对法律经济学所持的排斥态度导致法学界对法律经济学投入的不足。

二、针对问题的宏观调控法研究

宏观调控在保障我国经济运行协调发展上具有重大功能。法学视角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其功能及其发挥,更要关注其“合法性”。相关研究认为,宏观调控的合法性取决于公众是否认同或认同的程度。因此,对宏观调控的合法性,既要从法律层面评判,还要考虑其政治、经济、伦理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效果。

(一)预算法制化

一些研究强调,我国当前的预算改革还只停留在加强对预算的内部行政控制阶段,还没有进入到预算的法制化程度。我国要建立起现代公共预算制度,需完成从行政控制到法制化,从法制化到民主化的过程,最终实现对预算的民主控制。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与政府公共预算制度的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体系、确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范运作、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法治化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二)税法的路径

在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应当高度重视税法的发展路径。一些研究强调,贫富失衡的社会必须内生衡平的法律机理予以回应,作为转移支付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享的税法,其调节功能的非均衡构造和回应只有在特定的本土制度资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以税负的实质性公平原则契合现实的不平衡状态,方能达到共富和谐的理想目标。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权因应社会需求不断膨胀,从而引发“福利法治国危机”。中国在单位型福利模式的政策指引下,税权也严重失范,只不过其问题更多地存在于公共支出柔性强、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虽然中西都面临着税权的有效规范与控制问题,但方法却是迥异的:西方欲通过控税实现福利国改造中国则应以控税的方式探求适合自己的福利模式。

重视纳税人意识,有助于促进税法的合理运行。有研究认为,纳税人意识作为公民意识的基础,是一个纳税人与政府双向的全方位概念,是纳税人通过向政府让渡部分财富,要求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权利实现和权力服务的思想体系,展现着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政府的权力与义务互动的复杂关系。

在税收基本理论的研究中,还有观点提出应当建立征税行为无因性理论,因为有助于诠释财税法与私法调整的协调问题。当事人的行为或其经济结果只要满足税法规定的征税要素,就应当纳税,而不论该行为的私法效力如何。

关于三大类税收实体法,有研究针对2007年起国家将在中部六省的指定地区和特定行业比照适用东北振兴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这一问题提出,税收优惠措施将来可能成为国家用以推动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增值税往往以相应的合同为基础。在分析涉及第三人合同的增值税义务归属时,应恪守增值税法的一般归属规则,既尊重合同法,又要防止在纷繁的多方合同世界迷失。

针对企业集团的汇总纳税制度存在的问题,有研究从理论上提炼其特质,认为企业集团汇总纳税制度是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特殊制度,与通常的“独立——属地纳税制度”相比,该制度具有突出的特异性,其制度目标和税权配置都较为特殊,研究其与独立纳税制度的差别、与税法基本原则要求的差距,以及与转移定价、亏损结转制度的关联,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汇总纳税理论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有关所得税的比较法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未来改进中借鉴的问题,比如借鉴欧盟利息税指令的经验健全利息税协调制度。借鉴美国所得税偷税犯罪立法的经验完善我国偷税罪立法。

有关证券税的属性与改革问题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注意。一些研究认为,我国证券税收应当适用当今世界从财政收入中心向宏观调控中心转变、从行为税中心向所得税中心转变。为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有必要针对发起人转让资产、特殊目的机构和投资者三个阶段的税收制度设计分别遵循降低税收成本、避免双重征税和投资者收益最大化的不同价值取向。

一项有关税收程序制度的研究提出,税收追征期是核定期间,追征期只是核定时效,对执行不生效力。追征期的起算日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确定。追征期无需中断,但可以中止。期限届满后,税收核定权绝对消灭。

(三)侧重于区域经济协调的计划法研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是计划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理解这一制度,有研究认为,在理论层面上,区域经济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包括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区域经济法的理论依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还有社会责任本位理论、平衡协调理论和“两手”协同并用理论等经济法具体理论。区域经济法框架体系应当包括主体制度、市场规制法制度、调控法制度和责任制度。

三、围绕立法展开的市场规制法研究

市场规制法基础理论的研究集中在主体、权利和竞争政策的定位上。关于市场规制主体和规制权,一些研究认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的经济职权应重构为宏观调控权、市场规制权和公共投资管理权。其中,市场规制权以其内蕴的调整方法的直接性、调整内容的法定性和调整领域的特定性而自成一体。无论是专业市场还是一般交易市场,监管者的权力可以说是无所不在,但是,当监管者行使监管权力偏离法律的正当预期时,对监管者的规制就成为一项不可或缺而且艰巨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起,竞争领域的国际调整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私人反竞争行为与公权力施加的贸易壁垒一起成为阻碍贸易自由化的两大障碍。对于涉及国际贸易的限制竞争行为,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反应不尽相同。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虽然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但两者干预经济的深度、广度及基本理念都是不同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必须寻找与我国反垄断法相匹配的产业政策,妥善界定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在国家法与政策体系中各自的作用范围以及两者的主次关系。还有研究指出,利用国家的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进行贸易保护正在成为新的贸易保护壁垒的手段之一。

(一)聚焦于《反垄断法》的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既凝结了学界、业界等各方面的智慧,也因利益的妥协而带来了若干问题。该法的制定,成为近几年来反垄断法研究的唯一主题,2007年仍然延续这一主题。

一有研究提出,公共利益理念是反垄断法的核心理念,既是现代反垄断法产生的思想基础,又是反垄断法多元价值的整合平台。反垄断法公共利益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有效竞争、消费者利益及整体经济利益等。在《反垄断法》制定中应当在概念的使用上做到一致化,并在内涵的把握上合理化。我国反垄断立法应以保障经济自由、促进社会公平为基本价值追求,而不能将提高经济效率作为其首要价值。

针对《反垄断法(草案)》第三章有关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相关的研究认为,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制应采取“合理原则”,被指控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企业可以对有关指控进行抗辩。对联合抵制,可借鉴美国有关集体抵制的规定。美国法院将集体抵制行为划分为横向集体抵制和纵向集体抵制,前者往往适用本身违法原则,而后者一般适用合理原则。在联合限制竞争行为中,行业协会常常是主体或主体之一,其行为往往还具有公开性和行政强制性。有必要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作出针对性的规定。针对《反垄断法(草案)》第四章、第五章关于经营者集中的规制的规定,相关研究在比较法研究的基础上就企业合并申报标准、执行机构与机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建议。

在反垄断法实施的研究中,一些研究从主体、体制和模式角度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在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模式和以欧盟为代表的行政模式的利弊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可以采取行政模式,并采用单一执法机构的一元模式。允许执法者与企业就垄断行为达成和解,是现代反垄断执法的重要特征之一。和解制度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但也容易造成公共利益的损失和对相关主体的利益照顾不足。因此,在以和解程序处置垄断案件的同时,必须防止对公共利益的“私相授受”,并对相关主体的利益维护提供制度保障。还有观点认为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具有自发性优势和比较优势两大优势,“赔偿功能”和“威慑功能”是私人执行“自发性优势”的主要体现,而“救济功能”和“指示功能”则是私人执行“比较优势”的主要表现。并认为我国反垄断法应引入私人执行制度。

如何正确处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在我国反垄断立法和执法研究中也是热点问题之一。有研究指出,各国反垄断法一般不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限制竞争看成一个黑白分明的问题,仅当它们成为市场势力的决定性因素,且不合理地严重妨碍市场竞争的时候,才会受到禁止。考察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限制竞争需进行综合分析。滥用知识产权排除或严重限制竞争的行为不能从反垄断法得到豁免。解决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冲突的方式是衡量知识产权给权利人带来的经济利益和限制竞争对社会的影响。在立法上,除制定《反垄断法》外,还应尽快制定《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反垄断指南》。还有研究认为,知识的私有性与社会性,决定了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被保护与被规制的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弥补了私法层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和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制约的局限。

(二)密切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

围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一些研究从国外借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新表现及其成因、修订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有研究对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04年的修订经验进行分析后指出,我国的相关立法应当借鉴其经验,增强其确定性、透明性,彰显其“消费者友好型”特征,在增强了可操作性的同时确保其灵活性。

针对政府对虚假广告打击不力的现状,一项研究从制度、执法资源、对虚假广告严重性的认识以及执法机构与媒体的关系等层面考察,认为制度的完善要处理好四个基本问题,即必须使违法者多种维度的利益受到损害,且强度适当;使所有责任主体都承担责任;治理过程中注重法律路径与非法律路径、传统路径与非传统路径的结合;注重对执法的约束与激励。治理软文广告应该从广告标记、法律责任等方面展开。同时,加重媒体的行政责任,设定其他责任主体的行政责任,并增设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等。还有研究对反向混淆等欺骗性标示行为的规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还有观点提出为完善商业标识的规制制度,将《商标法》扩充为《商业标识法》。

有关商业秘密的研究认为,在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中,构成“不正当手段”要求该行为在主观上违背权利人的意愿,客观上具有不正当性。披露的公开化程度不影响该罪的成立,在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况下,其“获取”和“使用”行为与直接侵犯商业秘密情况下的“获取”和“使用”行为存在着差异。我国以商业秘密保护为基础的竞业禁止规则存在很多缺陷,建议引进美国的不可避免泄露规则和用于商业秘密侵权判定的“实质相似规则”,在保护商业秘密的同时又促进了雇佣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着眼于特殊市场、特殊问题的特别市场规制制度研究

1.金融混业监管、银行业市场准入与资产证券化

我国传统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自2004年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运作之时面临较大冲击,混业经营已显端倪。针对这一新趋势,有研究提出,我国应当引入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监管的公开规制理念,建立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各监管当局信息共享机制与信息披露制度,尽量降低资金运行风险,提高监管效率。

关于银行业市场规制。由于法律对商业银行的设立采取特许制度,因此需要界定商业银行的实质,以防止逃避银行监管的脱法行为,这涉及到对商业银行的界定。该项研究认为,商业银行最具特质的业务是吸收活期存款。这样,还款期限是否固定和是否以此从事经营这两个因素可以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与民间借贷、非法发行企业债券等行为。还有观点认为,由于银行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业务的特殊性,一般的破产法并不完全适用于银行破产。在清算前阶段,银行监管机构会通过各种措施救助银行。只有当救助无望时,破产银行才会进入破产清算。对银行监管机构的问责不但是对其事后的责任追究,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事前、事中的持续监督。实现对银行监管机构问责的前提,就在于围绕着问责基本内容设计合理的法律安排,这些法律安排由监管机构履职问责性、机构问责性和透明度三个方面构成。

关于证券市场规制。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仍然是证券市场规制制度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我国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实践存在的一些误区,有观点认为应当根据信托移转的目的和特定目的信托的功能,受托人无须支付拟证券化资产信托移转的对价;特定目的信托是否具有受让人兼发行人之主体地位,应区分事实论与价值论加以考量。为促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有关研究认为知情权应比金融隐私权处在更高的权利位阶上,但满足特殊目标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投资者的知情权并不能以肆意侵害银行客户的金融隐私权为代价。应在专门立法中建立起银行、客户、客户信息受让者之间的金融隐私权与信息披露的平衡关系,在打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监管。还有观点提出,影响资产证券化制度有效性的最大问题,莫过于破产隔离能否真正实现,而“安全港”条款正是为了真正保证资产已经从发起人转让给了特殊目的机构。安全港条款适用资产范围广泛,对保护资产证券化,提高交易确定性很有帮助,对我国未来相关的司法以及立法具有指导作用。此外,一项关于委托理财法律性质的研究认为,受托人自己名义的不使用是由于存在受托人无法开立以自己为名义持有人的证券账户制度,分户管理的需要与制度安排迫使受托人使用委托人或第三人账户进行资产管理。基于信托法制的存在,证券账户名义持有人制度应该为民事信托的生存留下必要空间,允许普通受托人作为名义持有人开立名义持有的证券账户。

2.自然垄断市场的反垄断

对以自然垄断市场为技术特征的市场,如何进行反垄断,一直是经济学界、法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研究认为,近20年来,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也面临着深刻的合法性危机,其具体体现为法律依据的低位阶、风险意识的双重匮乏和公众利益的极度虚置。消除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强化对特许经营的规制:通过规制目标的科学厘定、规制机构的统一设置和规制手段的审慎选择来确保特许经营的健康发展。因此,规制法治化是网络型公用企业竞争的必要前提。实现规制的法制化,应以事业法和反垄断法为规制法律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就位阶体系而言,反垄断法应优于事业法。一些研究以更细化的自然垄断市场为例进行解剖,比如针对“煤电价格联动”制度的法律经济学研究,针对运输市场垄断的成因与规制研究。

3.房地产市场和药品市场特别规制

针对房价的飞涨,一项相关的研究提出,需求和供给能解释大部分高房价,但仍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央政策的失效。高房价是一系列主体的行为所导致,政府之间、政府部门间的冲突放纵了房价的上涨。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国体制的不足,权力行使应被制约,但也要使它有效协调运作。

针对药品质量问题,有研究具体分析了药品召回义务,认为其既是法定义务,又具有公法和私法双重义务的性质,同时也是侵权法上的义务。其内容主要是后续观察、售后警告和缺陷药品的召回。药品召回义务是药品责任制度的重要内容,应将其纳入药品责任体系。违反药品召回义务造成损害者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四、跨领域的相关问题

(一)财政补贴、土地权利与“三农”问题的缓解

“三农”问题仍然是包括经济法学在内的法学多学科关注的重要问题,一些研究运甬法学多学科的理论、多部门法的制度探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对策。有观点认为,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后所普遍实施的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在各国农业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法》应专列“农业补贴”一章,规定农业直接支付补贴、农业生产资料投入补贴、农业环境保护补贴、不发达地区农业开发补贴等制度,同时规定农业补贴相关主体的责任追究机制。我国农村承包土地上存在的是由一系列权利构成的权利束:土地的社会功能(保障属性)派生出成员权,而成员权又派生出土地承包权;土地承包权行使的结果产生承包土地使用权,再由承包土地使用权派生出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以土地所有制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为原则,对现行集体土地所有制进行股份制改造。

(二)劳动派遣、劳动合同与竞业禁止制度

《劳动合同法》等一些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的制定,相关研究高度活跃。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和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派遣的政策呈现逐步放松规制的迹象,有研究指出,我国劳动派遣业的发展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背景,虽然也应当强化规制与放松规制并举,但现阶段应当侧重强化规制。并且,应当基于我国国情,就从严规制和从宽规制的事项作出选择。劳动法的社会法属性要求其对劳动者倾斜保护,但应当适度。目前,我国劳动法对于劳动者的保护水平与世界各国相比整体上有较大的差距。确定我国劳动法适度保护的考察标志,应综合考虑劳动者保护的国际状况和我国国情,兼顾人权、国家利益、公平精神和道德现状。

有研究认为,员工竞业禁止的理论基础是普通法上雇员之默示义务及现代产业扩张、产业竞争压力增大而形成的客观环境。员工在职竞业禁止在普通法系中表现为雇用期间之约定俗成,即雇主忠心事主是其义不容辞的默示义务;员工离职竞业禁止制度的设计,需权衡用人单位利益与劳动者就业权之间的冲突。

(三)能源国际合作与能源安全的保障

2007年有关能源法律制度的研究,一方面关注理论,比如研究提出能源法的发展呈现出更强调生态化、人体化的趋势,但总体上看来,大多数还是侧重于从国际法的视角。比如,有的研究《能源条约》作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属性及其对我国的相关对策的启示。有的研究欧盟能源法律与政策的可持续性、竞争性和供应安全性目标,研究其构成体系对我国维护能源安全的借鉴作用。有的研究GATS有关能源服务贸易的表现形式以及国际谈判中的分歧。有的研究提出,加强海洋能源安全问题的国际合作有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以及和平发展。中国海洋能源安全问题目前主要表现在海洋能源的开发和海上能源交通安全的保障。中国海洋能源安全与多边国际合作既可以在区域层面上,也可在国际层面上。重点应围绕能源的开发供应与能源的海上运输保障。

(四)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和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关于《循环经济法》的制定。一些研究从不同视角和层次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制度的设计。有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法的框架应当包括总则、基本管理制度、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激励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七部分。循环经济法最核心部分的法律制度,应当规定循环经济评价与考核制度、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鼓励、限制、禁止的名录制度、循环经济市场准入制度、循环经济实施的基本顺序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等法律制度。循环经济立法源于中国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平衡“经济一社会一环境”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其和谐的价值定位。具有政策性、综合性特征的协同性规范是循环经济立法的制度定位。循环经济法是一部环境友好型经济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专项法,与现行其他法律互为补充。循环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主要包括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的再使用、废物再生利用与处置、绿色消费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发展循环经济,首当其冲的主体就是生产者。它不仅担任经济主体的角色,而且充当法律主体的角色。从本来意义上的生产者责任一产品质量责任,到延伸意义上的生产者责任一后产品责任,循环经济立法的这一创新,使经济法的理念和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还需要转变观念。要摒弃西方中心主义发展模式,结合人均资源极其紧张的亚洲特点,树立新的亚洲价值观,形成适合亚洲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发展模式。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有必要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设立权利金制度,取消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采用探矿权、采矿权合一制度,促进其流转;重视政府在环境损害和矿业城市生态补偿领域的作用。制定综合性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法》,并根据各流域的特性和存在的法律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专门法规、规章。建立有利于环境资源法全面实施的机制,加强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并强化环境资源法律和有关法律的执法、司法和监督。引入环境公民诉讼制度,发展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强化企业的包括环境责任在内的社会责任。鼓励和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参与。促进环境国际环境争端国际协调机制的改善。

五、制度与理论:经济法学研究不可偏废的两翼

前文表明,2007年的经济法学研究在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法问题和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在选题上的“中国问题意识”强,围绕“真实存在”的问题所展开的研究,成果卓著,进步明显。其中,在税收法研究、反垄断法研究、特别市场规制法等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

应当讲,作为应用法学的一个分支,经济法学的研究应当高度关注经济法治实践问题,应当高度重视制度研究,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作为一个学科,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历史并不长的年轻学科,范畴的提炼、方法的探索、理论体系的完善等也是非常必要的。过去一年经济法总论的研究不如制度研究那样丰富多彩,希望只是偶然或短暂的现象。

会展经济篇7

关键词:广州琶洲;会展经济;SWOT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会展经济每年以平均20%的速度递增,国内许多城市把建设会展场馆作为城市形象工程来抓,投入巨大。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五大会展城市最为活跃,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会展经济凭借其关联强、规模大,利润丰等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系统性研究,许多地区在提出会展经济发展构想和发展目标时,不切实际。本文以广州琶洲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广州琶洲应该如何发展会展经济,而且对其他地区会展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借鉴意义。

一、会展经济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1.会展经济的内涵

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经济是产品交易与展示的平台,是信息聚集和散播的窗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推手”和城市推介的“名片”,对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功能和作用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正事因为此,我国才越来越多城市和地区把会展经济列入重点培养和扶持的新兴支柱产业。

2.会展经济的主要特征

(1)会展经济的关联性强。会展经济涉及很多各行各业的部门,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年春季和秋季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期间,会展中心附近乃至整个广州市酒店客商入住率高达95%,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万商客云集广州。据统计一年两届广交会能带动就业200万人,带来超过300亿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广交会对广州经济的拉动系数高达1:13.6。占全年GDP总额的4%。①

(2)会展经济的互动性好。会展经济与服务业有显著的互动关系,能够相互促进。只有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起来,并且日趋成熟时才有可能被会展组织者考虑作为会展举办地。而一旦会展活动举行了,它就会推动地区服务业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促进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与优化。

(3)会展经济的效益性高。会展经济一直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一方面能带来巨额利润和并产生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能带给地区无法计算的社会效应。如推动地区知名度的提高、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市容市貌的美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全方位提升。

二、广州琶洲发展会展经济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政府重视,前景好。加快会展业发展步伐,积极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是广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将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做大做强广交会,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列入“十二五”规划,并明确提出琶洲作为广州市会展业发展的核心区。②为整合会展资源、规范会展秩序,2005年广州市政府成立了广州市会展业管理领导小组统筹会展管理工作;为促进会展行业健康发展,规范展会经营,2006年广州市政府组织会展业行业协会制定《广州市会展业行业规范》、《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自律公约》和《广州市会展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执业水准评价暂行办法》等;在政府的主导下,每年一届的广州(海珠・琶洲)会展经济论坛已成为国内影响广、水平高的会展经济交流会,为琶洲的发展献计献策,保驾护航。

(2)区位优越,环境好。 广州琶洲位于广州市区东南部,拥有极为便利的公路网以及城际、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区域内内环路、华南快速干线、环城高速公路连通四方;地铁4、8号线横贯区内。距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仅需一个多小时车程,能迅速辐射珠三角地区和港澳地区。

琶洲四面为珠江环绕,区域中的黄埔古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区域内河涌交错,比邻有“广州南肺”之称的万亩果林,海珠湖公园和海珠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优美。名胜古迹黄埔古港、琶洲塔和现代化设计的广州塔等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区内,旅游资源丰富。

(3)场馆众多,设施好。会展场馆是会展经济的载体。广州琶洲聚集了中国进出口产品交易会展馆(广交会展馆)、中洲中心、广州国际采购中心、保利国际贸易中心、南丰汇等大型现代化会展场馆。其中广交会展馆拥有室内展厅33.8万平方米,室外展场4.36万平方米,展厅37个,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档次最高的多功能、综合性、高标准的会展场馆。由此可见,广州琶洲会展场馆资源优势明显。

2.劣势分析

(1)区域发展相对落后。从行政区域划分看,琶洲属广州市海珠区。2012年海珠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38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0.3:16.2:83.5。生产总值在广州市各区排名居中,与越秀区(广交会原址)的2121.48亿元相差甚远。

此外,琶洲的建设与附近万亩果园的保护在规划上没有很好衔接,周边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缓慢,以致琶洲整体商业布局推进迟缓。整个区域发展相对落后,远远未能满足大型会展活动的各种消费需要。由会展经济带来的废品回收产业发达,各种无证废品回收站在区域内多处设点,也为该区域发展埋下了环境污染、卫生、消防等方面的隐患。

(2)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完善。一是琶洲的公交车站点间隔距离长,公交线路少,导致交通便利性不足;二是会展业的周期性效应突出,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对在琶洲设置网点的热情不高,琶洲目前仅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两家金融机构,金融配套缺乏;三是餐馆较少,参展客商和工作人员的就餐问题难以解决。会展场馆内出售的快餐品种少,味道差,价格高;场馆外由附近村民自发经营的流动摊贩为无证经营,卫生和食品安全均无保障;四是购物中心、酒店住宿、文化娱乐等休闲配套不完善,琶洲目前只有三家大型酒店,难以满足客商需求。

(3)管理水平不高。受管理水平限制,管理人员无法制定标本兼治的规定维持展会期间周边秩序,导致展会期间周边人流剧增,交通、环境、治安等方面均受到严重影响。

3.机遇分析

(1)广州市政府重视广州琶洲的发展

广州市政府在 “十二五”规划后明确提出精心打造广州(琶洲)国际会展核心区,完善会展功能区配套服务体系。将琶洲定位为“以会展博览业为核心的城市副中心区”。具体的说,就是发展为会展博览、国际商务、信息交流、旅游服务为主导,兼具高品质居住生活功能的RBD型、生态型的新城市中心组成部分。广州琶洲的未来指日可待。

(2)广州琶洲会展业需求旺盛

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会展业正呈现出空前火爆的发展态势。依托广交会的影响力和珠三角强大的产业后盾支持,广州琶洲会展出现百展争雄的格局。2013年下半年,广州琶洲展馆各种展会多达52场③,平均每星期2场。由此可见,广州琶洲会展业需求旺盛。

(3)广州琶洲的经济环境逐步优化

随着广州琶洲各会展场馆建设的逐步推进,带动了高档写字楼的建设,从而吸引大型企业和组织落户琶洲,为琶洲的良性发展开了好头。目前在建的保利天悦项目集成写字楼、商业步行街、酒店、购物中心等于一体,建成后将极大优化广州琶洲经济环境,改善会展服务配套缺失情况。广东中烟、广铝集团、广州地铁指挥中心、广州报业文化中心、星河湾集团总部等企业总部计划落户广州琶洲,也将进一步提升广州琶洲知名度和影响力。

4.挑战分析

(1)区域会展竞争激烈。广州市内除了琶洲有大型展馆外,流花地区、白云区、天河区、番禺区也都建有会展场馆。此外,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汕头等地也相继提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会展业竞争激烈。 此外,珠三角地区重复办展的现象严重,区域性会展竞争越演越烈,不利于展会品牌的树立和良性竞争。

(2)会展专业人才匮乏。目前会展经济的繁荣与会展专业人才匮乏的矛盾依然突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迅猛发展的会展业对人才的需求。很多会展业的管理人才都是半路出家,或者由政府部门进行委任,缺乏对会展业发展趋势、市场运营的专业知识。

由以上叙述可知,广州琶洲具有发展会展经济的政府、经济、区位、环境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当然,除了优势之外,也存在有待完善和改进的不足之处;既拥有发展会展经济的良好机遇,也面临日渐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面对现实背景,广州琶洲会展经济的发展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明确实施重点和相关措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广州琶洲会展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1.发挥会展产业的集聚效应,完善外部配套设施的建设

根据聚焦化战略,发挥会展产业的集聚效应,加强外部配套设施的建设。首先,加强金融配套,引导更多金融企业入驻广州琶洲;其次,优化广州琶洲内部交通,如增加接驳巴士,实现公交、地铁、船运等各种交通形式快捷方便地与会展场馆对接。同时增加会展场馆周边停车泊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再者,引导多家餐饮企业入住广州琶洲,多层次满足参展商客和工作人员的临时用餐需求。

2.根据广州琶洲的区域发展定位,加强高层次休闲配套建设

按照广州琶洲建设BRD型、生态型的新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定位,应加强与之配套的高档休闲娱乐服务设施的建设,如多功能的高级酒店、兼具商务洽谈功能的咖啡厅、满足休闲娱乐的电影院、购物广场、小型运动场等,使广州琶洲发展成为以会展为核心的现代化国际会议博览城,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

3.依托广州琶洲的区域特色,打造区域特色会展经济

一是根据广州市政府对琶洲的定位,琶洲将发展成为RBD型、生态型的新城市中心组成部分。琶洲的会展经济应强调其环境优势和功能优势。二是在对会展活动的定位上应结合周边产业特色,如利用海珠区的优势产业:纺织服装、信息产业、生物医疗,培育一批国际品牌专业展。三是注重广州琶洲会展的整合创新,如企业联合办展、行业联合办展、跨行业(异业)联合办展、地区联合办展等。四是加强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大会展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整体上提高琶洲会展业的档次和水平。

注释:

①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中山大学《广交会区域经济拉动效益研究报告》.

②2013年广州市政府报告.

③数据来源:2013年广州琶洲展会排期.

参考文献:

[1]中共海珠区委办公室.以产业转型促城区转型――广州市海珠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 2010-6.

[2]赵群毅,谢从朴.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研究――以日照市为例[J]. 城市建设与发展. 2006-2.

[3]罗秋菊,陈可耀,黄霞.社区居民对会展也经济影响感知研究――以广州琶洲村村民为例[J].热带地理. 2012-3.

[4]李智玲.会展的带动效应研究[J].经济管理. 2011-11.

[5]许炳璇.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会展经济[J].经济与管理. 2004-5.

会展经济篇8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这对于推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目前,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既十分重要,又相当紧迫。

1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科学地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处理工农、城乡关系问题方面的经验,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中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工农、城乡关系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明确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因为制度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远性。中央在这次《决定》中强调,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这是落实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求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部署。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构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才能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结构。只有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个重大举措和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工农、城乡差别的信心和决心,充分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愿望。

2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着眼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改革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繁荣和全面发展。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是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

3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关键。我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4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扎实基础。但应看到,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的难度很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失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只有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从制度上构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才能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举措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做出不懈努力。

1深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应的各项改革。一是要着力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根本动力。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看,一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省直管县的体制,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另一方面,继续深化乡镇综合改革,探索适合各个地区特点的乡镇机构改革模式。二是要深化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从教育体制来看,主要是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学生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要改革农村教育内容,逐步构建适合农村特点的教育体制。从就业体制改革来看,要统筹城乡就业,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从农业转向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向城市就业,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特别是取消城市招工的户籍限制。从医疗卫生来看,要建立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让农民得了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来看,要逐步建立覆盖每一个农民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采取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三是要深化金融、财政体制改革。从财政体制来看,要加大对县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建立对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让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地方财政不受穷,农民种粮食不受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农民愿意种粮,地方政府愿意抓粮食生产,种粮大县的农业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更快地发展。从金融体制来看,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引导更多的资金能够进入农村,服务于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引导更多的生产要素诸如人才、技术流向农村,通过市场盘活农村资源。

2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评体制和机制。引导各级政府在继续搞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时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更多地看重GDP,过多地注重城市面貌和功能的改善。而城市具有资本聚集的功能,自然成为GDP的最大贡献者,城市无疑就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而且由于城市区域面积相对比较小,可以集中力量搞市容市貌建设、短期内就可以看到政绩。而农村面广量大,投资在短期内不容易见效,政府自然就不愿意将更多投资放在农村。要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地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需要转变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必然会引导各级政府把更大的物力、财力和注意力转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3加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规划建设和落实工作。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规划中,着力于克服和消除规划上的空白,特别是产业发展规划、村落布局规划等。不仅要制定规划,更要将规划落到实处。

上一篇:保险学案例教学范文 下一篇:科技发展战略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