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科技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22 21:47:07

地方科技发展

地方科技发展篇1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 策略研究

1 引言

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中,地方高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高校实现科技发展的一项重点战略举措。本文从服从国家创新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的思路出发,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情况以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相关策略。

2 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和高等学校中长期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挖掘行业特色高校的潜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地方高校在强调放眼世界。面向全国的办学工程中,更应强调立足地方、转变观念、理清思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大力开展科研活动,创新科研成果,坚定不移地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优化地方人才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科技创新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源泉。科技创新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提高科研团队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需要一个完善的科研管理及发展体制,地方高校需要仔细分析其地域及科研领域等各方面的优势,制定良好的科技创新指导思想,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发展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创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征,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团队的形成。要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鼓励科研团队联合攻关。

(3)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根据地方高校的特点,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自主创新。

(4)完善科研评价与激励体系。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统筹考虑,构成针对不同层次、相互衔接,卓有成效的资助和奖励体系。

(5)建立通畅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3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探索

3.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

近年来,地方高校通过管理和思维创新,推进产业和科技创新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有效地结合地方特色与高校现有的区域优势。东北农业大学是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的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学校以“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为科研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独有的资源优势,提出“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发展思路。近十年,学校充分发挥现有的“校企研发联盟”和“校企合作平台”,重点围绕农业生物种业,生物环保等领域与哈尔滨市共建集“技术创新、成果孵化,示范展示、推广辐射,科普教育、信息集散”为一体的现代生物农业科技园,累计示范面积1.36亿亩;学校70%左右的获奖科研成果得以推广与转化,共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297项,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67亿元,为促进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成果转移通道。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多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坚持实施“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多专利”的科技发展战略,在努力产出知识创新原创成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转移,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提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仅2008年度,浙江工业大学共申请专利68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61件: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数国内高校排名分别为第46、54、40位,专利授权量36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5件。在上述指导方针指引下,学校的科研创新工作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空间,优势和特色在于能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其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于2004年合并组建的多科性、综合型地方大学,学校按照“集中力量,集思广益,改革探索,抓方向,抓重点,抓队伍,抓特色”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开展科技活动的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效十分显著,2008年新增科研总经费比2004年同比增长3倍:获发明专利授权比2004年同比增长1.5倍:公开进入三大检索数量比2004年同比增长4.6倍,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一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和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学校今后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3.2 地方高校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在取得重大宝贵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与困难

(1)人才问题是地方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比如经济全球化及科技全球化带来的高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的人才竞争,以及地方高校吸引高层次人才、留住人才,都不能有效地整合科技队伍等问题。地方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巨大人才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使新生力量更好地有效集中。

(2)提高地方高校科研实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地方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学科发展不平衡,具有强势的学科方向少;缺乏高水平标志性成果:缺少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以及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导致地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重点大学拥有集人文环境、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完善的科研平台于一身的独特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大多数地方高校底子薄,科研条件和综合实力相对较差,难以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形成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

(3)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认同度低。地方高校由于科研基础薄弱,科研积淀少,因而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勇于走出去,勇于承担区域经济建设赋予的历史使命,建立起自身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广出去。

(4)地方高校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存在着重购买轻管理的现象,科研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整合分散的科技资源,避免重复购置,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

4 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策略与对策

地方高校占我国高校数量的94.2%,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地方高校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针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基于地方高校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策略如下:

4.1 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关键

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建设,针对地方高校人才不均衡的问题,地方高校需要将吸引和引进高级人才发展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来实行。地方高校应主动、积极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加大对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经费配套力度,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在学科前沿领域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及能够解决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问题的科技创新团队,逐步培养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和改善地方高校科技队伍的水平和结构及其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建设创新文化,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4.2 注重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打造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实力

地方高校应注重创新型科研队伍的整合和建设,结合学科建设有针对性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高凝聚力和高归属感的科研创新团队。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要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团队的和谐理念和持续的学习创新理念,为建设高凝聚力和高归属感的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创造条件。地方高校要重视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的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深入发展,争取获得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于取得具有创新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地方高校应在政策上作为学校的急需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经费上给予优先扶持。

4.3 凝聚力量,凝练特色,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研特色是地方高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形成特色,发挥特色,创造特色是实现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应树立自己的学科品牌专业,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在学校优势学科方面推陈出新,突出亮点。使学科发展促进科研发展,科研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地方高校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保障。

4.4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认同度

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途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才、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源泉及开发工作的重要力量。搞好科技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应建立大学科技园,有助于加快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给入园企业提供技术需求、信息咨询和一系列的扶持和减免政策,对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应给予积极引导,使科技成果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社会化。

4.5 注重内涵提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使教师和科研人员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意识,给教师和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氛围,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特点,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构建和完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教育部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核心,辐射和带动作用,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参与其中,形成以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心,以校系科研机构为羽翼的科技创新组织结构,在地方高校优势方向,瞄准学科前沿,深入、持续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力争在原始性创新成果方面实现新突破。

4.6 建立开放的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机制,达到效益最大化

在科研管理和资源管理的诸多环节中,知识共享是最重要的环节,个体层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共享才能上升为团队知识及核心竞争力。知识共享可以更好地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知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资源共享,大型仪器和一些高精端的设备要根据研究方向及建设目标的需要进行安放,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这些科学仪器设备的注册与档案管理,建立仪器设备信息查询系统,制订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对外服务管理办法,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度,避免重复购置和科研经费使用上的浪费。

5 结论

地方科技发展篇2

河南省许昌市气象局的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多年来,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的相关政策等的约束、指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尤其是政府作出的相关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也对气象系统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在这个大的改革趋势的潮流下,气象科技服务的工作必须要沿着国家改革的方向不断的努力发杂很难。

2河南许昌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现状

许昌市气象局现辖禹州、长葛、襄城以及鄢陵这四个县(市)的气象局和许昌市国家基本气象站。该气象局设置机关办公室、人事教育科以及业务科三个管理科室。下面设置四个直属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气象台、科技中心、防雷中心以及核算中心。下面对许昌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

2.1许昌市气象局人员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许昌市气象局相关部门现在有在职职工83人,这其中有53人为市局工作者,66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据着总人数的80%左右。此外,44具备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而副研级的高工业有6人,这些人共同承担了许昌市气象的相关工作。

2.2许昌市气象局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做好相关的业务服务以及现代化工作等的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和气象文化的建设也同步的进行。这样的工作态势营造了一个风气清正、干劲十足的工作氛围,使全市的气象科技服务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了一个良好的态势。从2009年发展到现在,许昌市气象局获得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金单位、服务第十届中原花博会的先进单位、全省重大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以及人影工作等的先进单位等等荣誉称号。

2.3服务职能方面的扩大

许昌市近几年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等给气象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积极的地方的相关政府以及单位进行沟通、协调,联合政府和相关的部门下发文件,把气象部分的具体工作列入到地方的事业规划,尤其是和安全生产有关的工作。积极的开展多个部门的工作会议,和相关的部门建立好联系,遵照“资源共享”的原则,来进行科研和业务等方面的合作,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发展行政管理职能以及部门的优势,也围绕着全市的经济工作来推进全市的气象科技服务的工作快速、稳定的发展。

3许昌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许昌市气象科技服务已经快速稳定的在发展,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脚步,是亟待解决的,下面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相关的解决措施也进行了总结。

3.1气象部门自身特性带来的问题

气象部门属于双重管理的部门,相关法律规定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要对气象局的工作进行很好的领导和协调,把气象事业的发展也加入到中央和地方等同级的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之中,这样保证充分的发挥社会大众以及政府决策、经济发展等服务的功能。但是,到目前为止,虽然本市气象局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仍然有部分地区的事业费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的经费投入力度。因此,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还要切实的解决那些影响气象事业发展的大问题,促进地方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能够跟得上国家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脚步。

3.2防汛抗旱工作方面的问题

水资源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项资源,对于水资源的讨论也是一个热度持久不退的话题,因此,对水资源的利用以及防汛抗旱方面也是气象科技服务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基于上述水资源的重要性,就需要气象相关部门加强对于降水观测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尤其是重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防汛抗旱都需要气象相关部门提高降水预报、预案以及情报的准确度和及时度。但是,到目前为止,气象部门和政府以及各个乡镇的终端系统还不是很健全,不能全面的掌握那些重大的突发性的、局部性的强大降雨带来灾害的情况。此外,在对气象信息传播方面也不是十分完善,局部地区不能够及时的获取紧急的气象信息。因此,在对气象科技服务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健全联合系统,整合区域内部比较特别的尤其是其他相关部门的资源,提高预报的准确度。加强对于气象传播设施的建设,把乡镇的气象信息服务站作为纽带,来进行信息传播设施的建设,以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作为传播的平台,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气象信息。此外,对天气预报播放的时间和频率进行调整,设置在收视率比较高的时间段,使辖区范围以内都能够及时的接受到气象信息,这样就很好的避免了由于不能及时接受气象信息而采取措施导致的灾害的发生。

4结束语

气象科技服务涉及到很多领域,尤其是在农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就十分必要了。上述对于许昌市气象局的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很好的分析,只有把气象科技服务做好了,才能够很好的服务辖区的农业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辖区范围内经济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上述对于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的分析,希望可以给未来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地方科技发展篇3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科技期刊;地方经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

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作为展现当地科技工作的窗口和知识传播的平台,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行,发挥自身特点,将杂志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要求期刊有一个明晰的办刊思路,将科技两字贯穿始终,做深、做透科技这个大文章,只有心系地方经济发展才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

1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综合性科技期刊在传播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事业的日益繁荣,综合性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体制落后和思路狭窄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亟须走出“小科技”,融人“大科技”。

1.1地方综合陛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1)办刊意识不强。目前,多数有着政府背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还依赖于靠上级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收取微薄的论文版面费来维持生存,对于刊物的未来.办刊人缺乏统一、明晰的办刊思路,市场经营意识和杂志品牌意识淡薄,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发展。

2)内容与风格缺乏特色。许多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刊名大同小异,杂志的整体风格类似,基本以刊登职称论文为主,缺乏自身风格和亮点。此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人为地将杂志采访、报道、活动策划等功能省略,取而代之刊登文件、领导讲话、过时消息等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可读性。

3)脱离实际、视野狭隘。一方面,关系稿、人情稿、职称稿等充斥版面;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讨,无法从更高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展现当前的科技发展成就。及时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等。

1.2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承担的责任

1)社会责任。综合性科技期刊既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者,也应是社会公共信息的者,起着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也有产业的性质,因此,也必须要有社会公益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2)分析报道的责任。虽然杂志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报纸那样及时报道瞬时新闻,但应借助于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更深层次地挖掘内涵,详尽阐述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更应牢牢把握与科技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杂志特点,确立自己的地位。

1.3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综合性科技期刊助力

1)在综合性科技期刊缺位的情况下,对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较多的还是大众期刊,关注的焦点也只是集中在现象报道、宏观建设、观念改变等方面.缺乏专业背景的它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无法深入解决。所以,综合性科技期刊应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从科技的角度担当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要针对当地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2)一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探索已初现端倪。《华东科技》《今日科技》《太原科技》等杂志纷纷改版,引进大众期刊的成功经验,一改过去“论文期刊”的面貌,以各地指导科技工作窗口、企业科技顾问、科学生活向导为主要内容,使杂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用事实证明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2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2.1宣传典型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1)宣传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焦点。把握区域经济命脉,结合科技发展动态,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杂志内容,宣传报道各地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案例。

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作为浙江省科技厅主管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自2005年改版以来,不断在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局、科技型企业和科学大众之间寻求平衡点。开辟了“资讯·观察、产业·财富、研究·创新、科普·时尚”四大栏目,一方面,报道全省科技动态,宣传各地科技局的重大科技举措;另一方面,广泛联系科研工作者,关注大众焦点。其中,每期的一大看点就是对县域科技经济发展亮点的宣传,这是编辑人员在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政府部门的汇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策划、提炼而来的,如“景宁创业富民名茶科技强县”“鹿城:打造自主创新温州模式”“汽车科技涌动路桥”等一系列展现区域发展特色和风采的专题,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成为各地交流经验的平台。

2)宣传企业自主创新典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旦选择好典型案例,大力宣传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能引导企业从重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扩大再生产转移到重视技术创新上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为地方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飞跃集团——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海正集团——博士后创新战略》《“珠光”为世界刺绣无限光彩》等系列文章在“自主创新浙江行”栏目中的集中反映,展现了浙江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迅猛发展”的新风貌。同时,激励了更多的企业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上来。

3)宣传科技相关部门的成功经验。重点宣传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构筑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就和打造一流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新举措。这对新时期转变科技行政部门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扩大科技工作影响力有着特殊意义。《今日科技》杂志在2006年第6期,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第5位的慈溪市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即“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从科技工作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慈溪市委、市政府以自主创新推进慈溪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与各地科技局密切联系,为当地的科技局长开辟了“创新大讲堂”栏目,使科技局长的工作思路和声音能在杂志上进行广泛地交流、引起争鸣,为其他地区开展科技工作提供了借鉴。

4)宣传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对科技人才、科技先进集体、科技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在科技创新方面树立学习典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2007年,《今日科技》杂志开辟了以反映科研人员的历程、风采、成就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栏目“科研人生”。宣传报道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中国计量学院院长林建忠,执著追求再造龙泉青瓷冰裂纹绝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等人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深入挖掘、真实再现”,科技杂志以其特有的角度宣传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典型。

2.2传播信息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1)政策信息。针对政府部门最新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调研统计等重大信息,深入解读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性科技期刊背靠的就是“科技”,对政策解读的优势是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

例如,《今日科技》开辟了“本期特稿”“权威推荐”等栏目。作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的舆论阵地,该杂志对浙江省科技发展新举措、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重大决策等都能够及时分析解读。

2)农业科技信息。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等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必将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今日科技》杂志的“聚焦三农”栏目应运而生。《宁海“紫甘薯”种出“生命软黄金”》《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提升支农水平》《稻鱼共生:一号农业文化遗产》等文章深受农户欢迎。一方面,探索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国内外发展动态。就浙江经济而言.虽然经济发展迅猛,但仍是资源小省,问题突出。众多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利润不断下降,缺乏竞争后劲。因此,作为杂志媒体就应关注、追踪前沿,甚至预测趋向,帮助企业在产业转换升级当中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还应以媒体的宽广视野为区域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科技要闻”“科技在线”“科技广角”等栏目就针对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和动态予以报道.透视其中的关键。如《科技时代资讯前沿》综合反映了国外最近科技产品,让读者了解与掌握了最新国际化产品。

2.3策划活动积极发展版外经济

1)策划评选活动。2006年,《今日科技》杂志社承办“2006年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推选表彰活动,正式启动后,反响巨大。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部门、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踊跃推荐,积极争取国内首次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的推选名额。

通过评选活动,《今日科技》杂志发挥了科技期刊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推选、表彰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树立标兵和模范,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中。

2)举办论坛。目前,众多媒体都通过承办论坛来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今日科技》杂志通过承办“首届浙江省科技企业家论坛”,为浙江省的优秀科技企业和优秀科技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主创新成果、总结自主创新经验、交流自主创新思想、畅想自主创新未来的崭新舞台。通过杂志的影响力,邀请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做精彩演讲,多角度地讨论了浙江省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省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技下乡。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集中的科技网络,为地方经济发展牵线搭桥。《今日科技》杂志在数次科技下乡中,不仅给广大农民带去了丰富多样的科普书籍.而且根据当地特色带去了一些实用技术。甚至.编辑部还组织人力,对口与地方政府创办试点性质的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结对枫树湾”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给该村农民送去科技书籍、科教光盘等科技物品.还与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心与心的沟通。特邀科技特派员到枫树湾村为该村杨梅种植户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畅谈科技结对的3年计划和近期具体事宜,设计推出枫树湾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杨梅礼品包装盒:提出“科技结对,产业创新.典型引路.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商讨枫树湾村杨梅市场招商引资、申请省级绿色农副产品认证、开办杨梅技术培训班、举办杨梅大会等内容,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3结束语

地方科技发展篇4

1.1省际间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重要作用

通过省际间农业科技区域合作,不仅可以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的农业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科技资源共享和共性技术的开发,而且可以大面积推广我省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如:我省参加了全国特早熟玉米联合试验,从黑龙江至新疆5省区的7试点平均较对照增产29.2%,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且比对照晋单43早熟,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山西省农科院保鲜所完成的“鲜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项目,总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辽宁、甘肃、新疆等省区的红枣产区推广应用,累计贮运鲜枣3万t,创社会经济效益1.5亿元。山西省农科院种苗公司育成的玉米新品种“晋单42号”,是优质、高产、抗多种病害,适应性强的高科技品种,实现了产量、品质双突破,籽粒、秸秆双优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1年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目前晋单42号已推广到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面积121.5万hm2,直接经济效益约2000万元、社会效益11.59亿元,对发展我省畜牧业,增加奶、肉、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01—2002年我省参加了全国黄淮旱地区试验及生产试验,平均单产分别达4389kg/hm2和4596kg/hm2,2003年通过山西省和国家审定,2003年秋已列入全国黄淮冬麦区旱地展示品种。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承担的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四倍体欧亚种葡萄新品种‘早黑宝’产业化开发”,在河北、山东、北京、陕西、新疆、内蒙古、河南、辽宁、吉林、江苏、上海等区域均有引种试栽。目前累计推广面积2000hm2以上,累积增加经济效益7500万元。随着广大果农对其认知度的深化,它必将成为我国早熟葡萄的主栽品种,对于产业形成和行业优化升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山西省农科院蔬菜所承担的“绿色出口蔬菜基地栽培集成技术推广”项目、园艺所承担的“山西枣品种在新疆喀什地区示范推广”项目、保鲜所承担的“库尔勒香梨、葡萄等水果保鲜技术在新疆的推广应用”项目、高粱所承担的“能源甜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与示范推广”项目等,都属于科技支疆项目,通过对新疆农业科技的对口支援,对新疆农业区域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2地市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重要作用

地市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对于提升省级中心城市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缩小我省区域间农业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全省农业地域经济平衡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包括太原市在内的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开展的多方位的农业区域科技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首先,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间建立了优质农产品“绿色通道”及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其次,加强了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支持和鼓励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跨省投资、设厂、开店和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了企业间的联合协作;第三,加强了农业科技区域合作,以中部省会城市各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积极探索了在各城市间建立农业科技资源共享的机制;第四,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推行农产品生产标准、检验检测标准、认定标准及法定检验单位鉴定结果的互相认同;第五,加强了农业科技区域信息合作,积极推进了农业科技区域信息交流平台建设,通过信息网连接、材料交流、设立开放式网上交流栏目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第六,建立了农业科技区域协作日常工作机制及联席会议制度,指定了专门办事联络机构,畅通了各方下属机构对口联系渠道,促进了合作事项的落实。此外,晋中市与中科院植物所合作开展的“壶瓶红枣低温烘干技术”项目以及太原在种业方面建立的国际科技合作试点等,都对地市农业科技区域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3县域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重要作用

县域经济是我省农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域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对于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及县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省绝大部分县市都开展了县域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对县域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较为典型的案例是我省大同市阳高县与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生猪繁育养殖合作项目,标志着京晋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取得了实质成果。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一家集粮食作物、肉食品加工与销售、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企业,是北京市第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该公司旗下的小店畜禽良种场是全国首批“部级重点种畜禽场”之一。该公司的生猪屠宰量和生猪肉市场份额均居北京市首位,作为大同市传统农业大县,阳高县近年来以发展设施农业和园区养殖为突破口,全力向农业强县转变。凭借丰厚的农业资源,阳高县得到“顺鑫”的青睐,与之合作建设规模为年出栏优质商品猪50万头的生猪繁育养殖项目总投资1.8亿元,项目投产后,加快了大同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及优质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了京晋农产品产销合作,以农业科技区域合作为开端,创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不仅为首都提供了无公害的放心肉,而且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4扶贫开发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重要作用

我省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贫困区居全国第5位。我省20年来的区域科技扶贫实践证明,实行区域科技合作,可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贫困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致富,对于我省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如:山西省农科院开展的“1153科技扶贫示范工程”包括1个特困区、15个贫困县、35个科技扶贫示范点。通过4年科技科技区域合扶贫攻关,15个县级区域人均纯收入增长2.78倍,人均粮食占用量增长2倍,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条件以及村容村貌都有了明显改观,初步实现了脱贫致富。

1.5生态功能区域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作用

生态功能区域农业科技合作将农畜牧业科技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和良性循环,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中的区域农业科技合作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我省雁门关地区是我国集中连片的几个贫困地区之一,也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最脆弱、生产力最不发达的地区。2001年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启动,经过4年多的建设,该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经济全面提升,区内贫困人口急剧减少。

1.6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在多区域先进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区域科技合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左云县佳鑫食业有限公司、六味斋右玉公司、平鲁佳维粮油加工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与山西省农科院综利所等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推广GAP规范化种植荞麦、燕麦、豌豆、胡麻等杂粮,平均增产15%~48.5%,增收975元/hm2,获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加强区域合作,与中国农科院、四川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甘肃农科院、重庆农科所、山西农业大学等16个农业科研院所及全国24个种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培育、开发了新品种。几年来,该公司注重农业高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组织农民培训1.5万人次,推广玉米新品种38个,蔬菜新品种24个,推广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

1.7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在带动区域农业科技合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可带动区域农业经济转型和实现跨越发展。我省与国家节水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对接,在单井IC卡水量计费装置,农田墒情监测系统,标准化系列化固定式与半固定式喷灌系统,低成本多功能矿物高效保水剂,作物非充分灌溉技术,作物调亏灌溉技术,温室作物水分信息采集及精量灌溉自动控制系统,抗旱节水小麦、谷子、高粱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示范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益。此外,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建设等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在山西省农业科技区域合作中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8品牌优势农产品在推动精品农业区域科技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精品农业依托农业传统技术和科技进步,以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以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抓手,实现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过程。其基础是高投入和高科技,核心是高标准化和高质量,特点是精和特,最终目标是高竞争力、高价格和高收益。著名品牌“汾州香”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培育出的新谷种———“晋谷21号”。“晋谷21号”在全省及冀、陕、豫等地广泛推广,并在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获银牌奖(无金牌)。此后,各项荣誉接踵而至,在全国性大赛多次夺魁: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晋谷21号”和“汾州香”小米获得双金奖;1997年第三届农业博览会,“晋谷21号”和“汾州香”小米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荣誉,其样品被长期展览在中国农业展览馆。当今“,汾州香”在汾州香米业有限公司的强势推动下,拥有了“山西名牌产品”和“山西省著名商标”的美誉。“汾州香”借品牌之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张,经济效益不断彰显。目前,建成优质谷子生产基地800hm2,基地就业人员160人;直接带动农户4000户,间接带动农户1万户,“汾州香”小米以从汾阳走向全国,远销海外,还有“沁州黄”“汾阳核桃”等具有品牌优势的农产品精品通过农业区域科技合作,在推动区域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农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形成全省数据资源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面向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开发,形成服务全省各区域的数据资源体系。由山西省农科院综考所牵头建设的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成了包括农作物种质资源、果树种质资源、林木种质资源、微生物种质资源、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动植物标本、农作物病虫害等生物类资源库以及岩矿化石及土壤资源库等,收集整理各种资源26800多份,极大地便利了各级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开发中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2我省已具备开展不同级别农业区域科技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2.1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及农业科技人员

我省目前有省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30余所,农业科技人员4000余人。“十五”期间,仅山西省农科院开展的各类科研项目就有676项,其中部级项目108项,鉴定成果100项,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216个,其中3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鉴)定,取得授权专利26项,2365篇,有114项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二等奖77项、三等奖22项。“十五”期间,我省农作物新品种年推广面积达到446.7万hm2(其中省内推广266.7万hm2),增加社会经济效益43亿元。

2.2农业大中专院校及产学研结合农业科技区域

我省有农业大中专院校20余所,仅山西农业大学在校生就达2万多人,教职员工160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拥有各类科研成果达到300余项。此外,我省食用菌工程化生产示范基地等产学研结合农业科技区域成果推广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3各级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目前、我省已形成完整的省、市、县、乡、村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为全省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我省有10000多名科技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使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占到全省农业科技人员的近40%,以农业项目为载体,实现农科教结合,形成了首席专家指导,技术指导员入户,科技大户示范,带动一般农户。有30多万农民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科技示范户科技入户率达到90%以上,科技示范户农产品的产量和收入提高了10%。

2.4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近年来,我省都要针对全省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若干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培育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对我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山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筛选出20个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及配套技术,完成了集雨工程设计,为提高旱地雨水高效利用提供了科技支撑。此外,还有围绕粮食安全、加强优良品种选育等课题开展了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2.5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山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推广农业科技技术、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产品、推广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山西省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在山西中南部12个县市推广“苹果刚光效树形改造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到5.4万hm2,累计增加社会效益6.10亿元。还有山西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山西武乡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山西省东楼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都对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6农业科技知识大普及

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了科技“三下乡”和农业科普活动,实现了农业科技知识大普及。在科技“三下乡”活动中,我省农业技术人员奔赴不同区域,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发放农业科普资料,开展农业科技咨询、现场技术示范等形式,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大大提高了全省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2.7农业科技政策近年来,中央和省市颁布了一系列农业科技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发展。中央每年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一号文件,我省也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农业区域发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政策层面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健康发展。

3我省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模式选择

3.1政府联动机制模式

该模式有利于实施较大规模区域农业科技开发。对于国际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省界区域农业科技开发、区域科技扶贫开发等大规模农业科技区域合作项目,由政府主导实施区域农业科技开发,建立政府联动机制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充分协调和调动各方优势,主要在3个方面建立农业科技区域合作机制:一是建立“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的市场化合作机制;二是双方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对方科技企业的研究、推广机构对等优惠和支持;三是推动建立绿色通道,对对方科研、推广、产学研联合、项目实施等给予政策优惠,实现较大规模区域农业科技开发。

3.2科技型龙头企业与特色农业区域科研基地对接模式

该模式有利于加快区域农业经济市场化进程。通过特色农业区域基地与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对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过程,加速区域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加速区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典型的案例是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阳高县优质农畜产品基地对接收,为基地提供优质种、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疾病防疫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农业和园区养殖水平大幅度提高,合作建设规模达到年出栏优质商品猪50万头的生猪繁育养殖项目总投资1.8亿元。

3.3涉农机构与农业生产主体对接模式

所谓涉农机构,包括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科技中介机构,该模式有利于直接为“三农”提供农业科技支撑与服务。通过农业技术承包、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形式,近年来我省大批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科技中介机构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承包,仅2007年就达到1.6万人,全年重点推广农业新技术50多项,直接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通过直接与农业生产主体相对接,涉农机构直接将农业科技实用技术传播到农村和农民手中,对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3.4农业科学技术要素与区域农业市场化对接模式

该模式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农业要素优化组合,有利于加速农业科技要素的流动和传播。农业科技要素与区域农业对接,关键是要实现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和市场互动。有资金但缺少科技人才、技术等科技要素资源的,要积极引进人才和技术,为区域农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开拓发展空间,实现区域资金与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有科技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但缺乏资金的,要可通过区域科技合作的方式吸引资金,建立地区优质农产品科技开发基地;同样,具备农业科技优势但未形成技术交易条件,农业科技要素流动渠道不畅的,要利用区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立农业科技交易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优化配置农业科技要素资源,加速农业科技要素的流动和传播。通过市场配置,推动跨区域农业科技与区域农业要素市场化对接是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3.5重大农业科技专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效对接模式

该模式是将农业科技区域合作融入总体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多部门、多区域合作,开展对区域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农业科技重大专项,财政、金融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科技部门、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积极参与,并将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开发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实现重大农业科技专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效对接。

4深化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相关对策

4.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为保证有效开展农业科技区域合作,须建立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多区域农业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协调和重大事项的推进。二是建立多区域农业科技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制度,设立专门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区域各方农业科技业合作的日常工作。三是建立多农业科技区域对口衔接联系渠道,以便督促落实合作和交流等事宜。

4.2协同开展农业科研项目攻关

要依托农业科技合作区域某些领域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同开展农业科研项目攻关。比如,对于旱地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良种抗逆基因培育、畜牧业生物疫苗研发、玉米深加工链条延伸等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发,要通过联合攻关,力争有所突破,尽快拥有大量技术专利,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3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合作

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应进行资源整合,建立研发联合体,以利于共享技术优势和转让技术成果,促进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区域各方要根据自身条件建立国家和区域重点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为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平台。

4.4强化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应当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力度。合作各方政府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鼓励科研机构与有实力、有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发重点项目,提高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同时,还应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开发,强化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4.5引入市场化和风险机制

通过引入市场化和风险机制,实现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机制整体创新。机制的创新是促进农业科技区域合作发展的动力。建立和完善合作各方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到利益共享,可以通过共建协会、实行股份制、股权激励、“期货+订单”等市场化运作手段,积极探索不同发展要求的利益联结方式,建立各方稳定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合作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同时,应建立和完善风险保障机制,依托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投机构设立风险基金,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保险方式。

4.6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动态监测,建立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绩效评价制度和跟踪服务,保障农业科技区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科技发展篇5

关键词:科技协同创新;内涵式发展;高校

协同理论及其启示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创立了协同学。协同学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通过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有序结构的理论。协同不只可以应用于物理学和自然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内部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在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环境下,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校内多个部门、多方关系的系统性工程,协同理论对我们构建高校内部科技协同机制具有重要启示。如何协调高校内部科研资源,发挥科技协同效应,促进科研工作内涵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科技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工程,其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决定了单向的、个体的、封闭的研究难以取得实质性创新。长期以来,在现有的科技管理和评价体制下,高校中的科研工作者大多喜欢单枪匹马或闭门造车,即使有科研团队,通常也会因为科研经费等限制,大多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不稳定的问题。此外,在支撑科研工作发展所需的资源分配上,由于行政资源、学术资源以及保障学校运行的其他资源被不同的管理主体(即利益主体所分解),导致内外部资源协同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各种内部管理机构各成体系,研究人员想要获得创新资源需要多重请示和内部沟通,支持科研工作发展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成为制约学校深入开展协同创新的客观因素。

加强高校内部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从外部来看,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研究院所等联系组合,在技术或资金等作用下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优化组合并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创新的产生;从内部来看,学校通过营造创新文化、创新体制机制,科研机构、教学单位、管理部门等开展协同,为研究人员和团队开展交叉研究提供机会与平台,促进科研工作内涵发展。

北京物资学院加强科技协同创新的可行性

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的普通高校。围绕社会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集成与开发等为核心的社会服务能力。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和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学校通过联合区域创新力量,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创建创新合作机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技协同创新。

北京物资学院加强科技协同创新的思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以及北京市《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更好地发挥学校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提升学校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方面有如下思考:

1.创新科研组织与管理机制

一是以协同创新为契机,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学院(部)―科研学术组织协同互动,强化基层学术组织的多元化布局,鼓励组建跨学科科研学术组织,规范学术机构评估考核和负责人选聘的机制。积极推动学校相关部门间的协同联动,不断完善多部门的科研协同管理机制,探索跨部门科研项目协同管理小组,强化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严格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二是以科研处为基础,以学院(部)科研管理为主干,建立一支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的高效科研管理队伍,做到“渠道畅通、流程熟悉、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变事务处理为学术助理。在科研管理工作上探索强化学术化,减少行政化。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和管理机制,形成市场化运作、提供专业增值服务模式。实施专利战略,强化知识产权的导向作用,改革科技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对在专利实施中作出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推动专利技术的转让和产业化。

2.推动科研大平台建设

一是确立科研基地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科研基地的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发挥“先行先试”改革试点的作用,培育学科特色突出、领域优势明显的协同创新平台。以需求和应用双轮驱动,着力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共生、竞相发展的开放研究大平台。推进现有科研平台的协同,提升开展系统问题研究和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二是推动科研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与学校科研工作适应的多学科、多领域、多维度数据池,支持相关性研究应用,努力打造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大力推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国内外重大科技项目。

3.加强引领性科研大团队建设

一是把科研团队建设作为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工作。以系统应用和项目需求为导向,围绕重点领域,逐步形成学术理论研究、技术集成开发、工程应用推广人才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布局。探索“协同创新研究团队”建设新模式。重点打造把握学科领域前沿、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实现紧密合作的优秀科研创新团队。二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推动实施学术人才“走出去”计划,鼓励教师在学术领域有身影、发声音,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三是强化科教结合协同育人。面向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强化对教师承担、参加科研项目的要求。同时,把教师结合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性科研活幼魑考核科研实效的重要内容。

4.加强对重大科研方向的前瞻把握和项目培育

把争取重大科研项目作为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工作。以学科方向为基础,以科研基地为依托,以优势领域为重点,以国家、地区和行业重大需求为驱动。发挥学术引领判断作用和行政组织协调作用,拟定重大科研方向,凝聚研究团队,实施项目培育。引导团队作战、协同推进,在科学前沿、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有组织地争取重大科技项目,培育优秀科技人才。

5.构建突出质量与实效的科研评价体系

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目标导向、分类实施、突出质量、注重实效”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坚持科学的评价导向,根据不同科学领域和研究类型的性质,建立以质为主,兼顾数量的科研评价制度。二是实行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探索实施代表作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分类评价。强化对优质、高效科研成果的激励与奖励,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后补助”以及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德]赫尔曼・哈肯. 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 凌复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2]陈桂香,洪林.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探析―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14): 139-143.

[3]李兴华. 注重协同性 不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 2013(12): 19-20.

地方科技发展篇6

>> 应用技术大学: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战略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及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初探 新升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探析 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定位 基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应用技术转型:新建本科院校的困境与选择 论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 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挑战、机遇与对策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和启示 试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建设之路 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课程建设 芬兰应用技术大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高等教育属性 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的职责 产学研在应用技术型大学中的改革 应用技术大学的Oracle 课程教学改革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本质内涵及其使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王振国.专业缺特色学生就业难,多数遭遇招生“滑铁卢”,升本扩招让地方院校陷窘境[N].齐鲁晚报,2009-8-12.

[5]熊丙奇.校长轮岗会让大学成官场[EB/OL]..

[6]杨科正,李洁.论一般地方高校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及章程建设[J].教书育人,2012(27):52-53.

[7]王金发,王宏斌.寓教于研做学问 教研相长站讲台[J].中国高等教育,2014(7):34-36.

[8]鲁武霞.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观念桎梏及其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2012(8):59-64.

地方科技发展篇7

作为一所以工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型大学,东南大学长期以来始终坚持贯彻“两个坚定不移”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以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建设道路),注重实现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服务为宗旨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的互动机制

东南大学通过开展“科技成果大江南北行”和“产学研合作高层论坛”等活动,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的互动机制,全方位支撑区域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科技成果大江南北行”系列活动,历时3年,“走”遍了江苏13个地级市和鲁皖浙闽的部分地区。仅在江苏省就签订合同1422个,协议金额达8亿元,涉及项目投资3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东南大学近年来参与区域重大建设工程项目70多项,其中包括江苏所有高速公路、南京地铁、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南京二桥、三桥等重大交通工程;参加了华东和东南沿海数十项重大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关键技术的攻关。

建立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近年来,东南大学致力于将产学研合作推进到与企业共建合作基地和组建战略联盟的阶段,以适应国家强化自主创新环境和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性转变。例如,学校与沙钢集团联合完成的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控制技术,近三年累计生产110万吨高性能线材,销售收入40多亿元,利税近10亿元,完全取代进口产品,改变了依赖进口的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学校还与无锡市政府以及国电南自等大型企业集团共建了产学研基地和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

建立区域合作新模式

东南大学分别通过建立苏州研究院、无锡分校(无锡研究院)、大学科技园南通分园等模式,旨在和企业技术创新更有效地结合,联合企业共同申报科技创新项目,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2005年东南大学5.5亿科研经费中横向经费约占2/3。2004年学校与省内包括沙钢集团、徐工集团等数家企业合作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4项,总经费3800万元;2005年与企业合作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6项,总经费8350万元,均列全省高校第一。“十五”期间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合同总金额达80495.1万元,平均年增长率12.25%。

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15家试点及22家首批授牌的部级大学科技园之一。截至目前,大学科技园共计形成孵化场地面积5万平方米,入驻单位140多家,2005年度实现销售收入达10亿元,利税达1.2亿元,创造就业机会超过3000个。以学校重大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组建了24家科技型公司,转化国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等重大技术成果46项,转让价值达76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形成注册资本8亿元,其中学校注册资本7500万元。在大学科技园及周边地区有效地形成了一个以东南大学参股企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的聚集区。

完善管理体制

东南大学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决策,制定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规划和运行管理机制,负责大学科技园负责人的选拔、考评等工作。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校长、分管副校长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大学科技园最终决策实行实名投票制,法律专家和财务负责人拥有一票否决权。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大学科技园的运营管理和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协调工作,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严选合作伙伴

东南大学国科技园为了保证东南大学的技术成果能真正实现产业化,择优选择合作投资方。在寻求合作投资方时,优先安排能和学校在成果转化、产品孵化、企业发展等理念上能达成共识,且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较高商业信誉,有相关产业背景,并可利用其生产基地、销售渠道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合作者,以促进学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组建的企业健康成长,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规范高科技企业组建程序

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障股东各方的利益,学校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组建企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工作程序。拟产业化的技术成果或专利,首先要经学校科技处进行知识产权界定;然后经过具有较高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在评估价格的基础上和合作各方洽谈转让价格。技术成果转让、组建企业的方案、协议和其他相关文件均需由校方聘请的法律顾问进行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书,以保证企业在成立之初尽可能排除法律障碍;商业计划、院系意见、法律意见、公司组建方案等一并在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会议上汇报、答辩,并通过投票表决,同时决定向公司委派兼职董事、监事的人选。学校对参股企业的管理,由大学科技园管委会通过学校委派的兼职董事和监事进行,改变过去对全资企业采用的大包大揽的行政管理模式。按照《公司法》和学校的兼职董事、监事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实现以股权为基础,以董事会、监事会为纽带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学校和大学科技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科技成果转化程序,切实保障技术团队的利益,取得了科技人员的信赖,提高了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规定,通过技术成果转化组建的企业,有关技术团队可以获成果转化所形成股份的40%。同时,对科技人员在完成学校聘任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在企业兼职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对离岗到企业的专职人员,仍可在规定时间内回校竞争上岗。

在人员安排上,学校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教师专长,有关在岗兼职创业的学校技术团队成员,一般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集中精力进行学校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工作,使之尽快达到商品化要求,从而能真正走向市场;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则由职业经理人或合作方推荐合适人选,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以规范管理为抓手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东南大学早在1958年就建起了电子管厂、机械工厂、建筑设计院等企业。1988年组建了东南大学科技工业园,进而成立了科技开发研究院。1992年学校成立了东大科技实业集团。学校传统校办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一批优质资产,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原有的校办产业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对校办企业进行改制,建立规范化的学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资产结构,完善治理结构,解决校办企业的诸多遗留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学校进一步发展科技产业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清理整顿校办产业

截至1996年底,全校企业达到140多家。1999年学校作出决定,对院系、部处兴办的企业进行全面清理,70家企业全部关闭。2000年4月四校合并后,校办企业总量又有所增加。

2003年3月,学校专门成立了东大集团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和改制工作组,对学校最大的企业东大集团总公司所属的54家企业进行整改,至2005年底,已完成其中26家企业的关停和改制,为产业规范化管理提前做好了准备。

至2005年12月底,东南大学还有全资、参股企业68家;其中全资未改制法人企业15家,在这些企业中工作的学校事业和集体编制职工464人。

全面推进校企改革改制

2005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并于2005年10月发出了《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学校专门组织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了周济部长和赵沁平副部长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文件。

为完成企业改革改制任务,2005年12月学校成立“东南大学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确定实施方案和主要工作方案,制定有关政策,协调解决改革改制中的重大问题,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确保企业改革改制和规范化建设有序进行。企业改革改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由财务处处长任组长的清产核资工作组和由科技处产业办公室主任担任组长的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组,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东南大学企业改革改制的主要决策必须通过“东南大学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重大问题提交校长办公会审议。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成员涵盖了学校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使企业改革改制能充分发挥学校各个方面、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相关决策能够得到迅速、准确的执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改革改制方案,明确分解了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计划进度和完成任务的时间点,并及时督促检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方案的顺利实施。

学校同时还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改革改制和清产核资工作,并及时出台了《东南大学关于规范管理科技产业实施意见》,对东南大学产业改革改制所涉及的管理体制、组织实施机构、清产核资、资产公司组建、校办企业改制、校办企业注销、企业人事管理、投资行为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2006年1月按照教育部要求制订了《东南大学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实施方案》,并报教育部备案。

2006年3月召开了全校产业改革改制工作动员大会。3月下旬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清产核资培训。4月至8月清产核资工作组和中介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完成了列入清产核资范围的32家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仅法律意见书就出具了180多份。清产核资工作报告和专项审计报告已报教育部、国资委审批。

东南大学企业整改工作和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2006年已完成10家企业的关停和改制工作,依法处理了企业合同制职工和临时工问题,妥善安置学校事业编制和集体职工120多人,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的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例如,在东南大学放电管厂、东南大学电子管厂两家企业的关闭清算过程中,对于人员问题,首先是从稳定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职工理解与参与改革改制工作的思想工作。其次是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诉求,所关闭企业的事业编制和集体所有制职工,由学校承担安置任务,通过人才交流中心,经双向选择,分配到院系、部门;合同制职工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按照政策就高不就低,如果所属企业财力允许,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额外补偿,在推荐就业方面给予帮助。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精神,学校制订了《东南大学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已获产业改革改制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报教育部审批。

下一步的工作是组建资产经营公司,预计将于2006年底前完成。并分三批办理资产划转:第一批在列入清产核资范围的32家企业中划转,第二批在学校参股的36家企业中划转,第三批划转学校投资的其余企业。如有暂不划转的,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完整列出,说明原因并报教育部批准。

通过实施改制工作,一方面通过建立“防火墙”规避学校以事业法人身份直接创办和管理企业可能带来的法律和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按照公司法和有关规章制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完善科技产业的运营和管理机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探索学校股权退出之路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学校、政府、企业都要有正确的定位,分工合作。高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和吸引科技含量高、有应用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孵化成功后,应及时将企业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让它们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进行运作。东南大学也将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实现股权的进退有度,实现经营性资产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学校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规范的股权退出之路,其基本步骤是: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提出股权退出方案;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形成决定;经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所对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报教育部审批;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转让。所有相关文件须经律师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书。学校同时与公司签署协议,在学校股权完全退出后,公司名称、职工等问题均一一予以调整。

总之,学校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相关学科的科研能力,稳定和发展了学科队伍,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促发展”的方针,通过组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进一步规范校企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并在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上积极推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孵化项目、孵化企业、孵化人才;孵化成功后,及时将企业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让它们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进行运作;继续探索国有资产退出途径,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进退,进一步优化学校科技产业的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

作 者 简 介

地方科技发展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地方经济

1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1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和应担当的使命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科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供给能力不足与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力不强的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社会公益类科技工作和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并存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1.2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

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3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上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积极调整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把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调动广大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把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科技工作的优先任务。进一步营造科技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改进科技评价办法,弘扬创新文化,使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目标,坚持以服务于人民大众为宗旨,便科学技术植根于群众,造福于人民。

2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

2.1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经济要发展,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关键问题。发展地方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2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职业教育该如何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呢?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

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靠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依靠科学技术,优化种植业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板块经济;建设工业区,构筑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重要成果。

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研究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性,研究领域重点放在地方区域产业上,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最终目标是能够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3实施“科技进步工程”,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1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看到,没有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当不了贸易强国,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也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1)观念上创新。科技部门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一改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思想,出谋划策,为企业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促进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2)服务方式上创新。科技部门应主动服务,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围绕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也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3)管理上创新。不断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实现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

(4)项目上创新。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对当地经济的牵引作用,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些项目的开展,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平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3.2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实施科技进步领导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2)实施技术进步工程。要紧紧抓住“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主题,以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坚持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实行精品名牌战略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首先,要围绕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选择机制较健全、技术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保护扶持,扶大扶强。其次,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要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并通过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引进,促进当地汽车及配件、化工、建材、服装等重点行业尽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要坚持以科技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武装传统产业,逐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要大力促进当地优势行业和企业整合重组,同时,扩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整合力度,努力实现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共享,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寻找科技靠山,促使当地的传统产业在工艺、装备水平、产品档次、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引资、引智工作,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推动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第四,全力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发展必须抓项目”观念,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战略,加大对上争项目、争资金的力度。一是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企业和农民的需求,加强项目储备;二是要高质量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高水平搞好项目策划,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要集中人力、物力,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农业产业化,在争取省级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在申报部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上有所突破。真正让科技项目成为壮大企业的强力推进器和发展全区经济的加速器。

(3)实施“金桥工程”。首先,要大力发挥当地政府科技咨询服务专家的科技智囊作用,不断介绍引进成熟的科技成果,这是由当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乡镇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科技致富带头作用的同时,适时邀请、引进一批深受农民欢迎的专业科技人才直接到农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以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其次,要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协作。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当地经济社会牵动作用较大的领域,要继续加强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的联合攻关,借他人智慧促进开发创新;同时,要下大力整合当地的科技资源。当地科技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经贸、农来、林业、水利、畜牧、人事、教育等部门的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支持,重视发挥行业科研单位的作用,实行科技信息、数据资料的广泛共享,充分利用知识积累和众人智慧,提高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能力。第三,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造当地的科技服务机构网络,大胆采取市场化机制,积极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调动其经营技术成果的积极性,要创新信息服务体系。重点是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搜集适用的科技信息、产品市场信息和农民致富信息。

上一篇:微型企业范文 下一篇:低碳城市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