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03 04:58:29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篇1

关键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9日

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基本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问题的总体研究还不太成熟,很多研究工作尚处于探索之中,因此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侧重于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有的则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还有的从传统体制对比、融合与合作的角度来界定。

从概念上来讲,所谓“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一体化;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综合学术界的观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涵盖面非常广,包括了城乡发展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经济发展一体化,也包括政治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区域发展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等;第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这其中既有城市与乡村间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有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从而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生产力和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时才具备条件,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是相契合的。

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必然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相联系,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聚集的潮流,为小城镇的复兴与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兴起,土地升值速度加快,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很多地区出现了城市群,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融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3%,”我们从一个农民大国进入到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阶段只用了33年,“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平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虽然在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70%~80%,农业人口比重通常低于5%,例如美国的城市化率在80%左右,农业劳动者只占全部劳动者的2%。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5亿人,那时城镇化率可能会达到70%,但农村人口仍占30%,也就是说,仍有4.5亿左右的人口在农村生产和生活。”“我国城乡差距大的首要表现就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个差距在1980年是25∶1,1990年是2.2∶1,2000年是2.8∶1,2010年扩大到3.2∶1。”按照党的十的部署,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38,218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38元,但这个收入差距仍在3.2∶1,城乡居民在收入差距背后是更加悬殊的机会平等、社会福利和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所以,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乡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当前我国发展阶段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障碍

(一)思想观念落后导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首先,作为决策者,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对于统筹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重视不够,没有把它放在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其次,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不够解放,存在种种僵化的思想观念,在农村劳动力就业、公共资源享受等方面对农民工存在歧视态度,人为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制造隔阂和鸿沟,作为农民自身来讲,文化素质不高、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缺乏,也难以融入城市中来。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难。尽管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有很大提高,迈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但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过大仍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之一。“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在户籍制度方面,由于建国以来我国户籍制度采取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二元管理体制,使得城市居民和农民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职业设计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严重阻碍了城乡人口之间的流动,这种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不利于城乡就业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在土地制度方面,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不同,农村集体土地具有的权能明显低于城市国有土地,导致城乡发展权的不平等、土地流转的不平等和物权保护的不平等。

(三)城镇规模过小,城镇自身的容量需要扩大。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星罗棋布,摊子越铺越多,然而这其中能作为典型城镇起到示范带动的好例子却寥寥无几,多数小城镇普遍存在着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如土地利用率低、集约利用强度弱、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等问题。同时,政府忽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直接导致小城镇功能残缺,对投资商进镇投资的吸引力降低,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加之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阻碍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向深推进。

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一)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向。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处理城乡问题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科学发展观别强调要做到统筹兼顾,其中就包括统筹城乡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更提出“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都将农村改革发展的相关部署置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框架下。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就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成为我们今后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体系。针对目前我国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第二十章就专门列出“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问题,着力在“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一体化,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结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新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如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民土地经营承包权,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民的民利等。

(三)积极建构农民参与的决策机制。要真正做到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首先需要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参与,建立农民参与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均衡决策机制,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参与权和决定权,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形成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农民在现代化中实实在在享受城乡一体化带来的福利,此外还要大力推动农民的市民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整体设计,循序推进,分类指导。由此看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要同政治一体化共同推进,只有全民参与,才能充分激发出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

五、结语

总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较为完善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城乡对立分割的矛盾关系大为缓和,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已呈现出郊区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双向性发展的态势,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当然,只有脚踏实地、落实行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理想目标,而这还需要国家出台一整套推进措施,以及确保这些政策、方针落实到实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方面的制度创新。相信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李培林等.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2.5.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迟福林.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科学发展观丛书编委会.统筹城乡发展[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篇2

【关键词】 加快 城乡一体化 助推 经济发展

1.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问题分析

目前,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合力已经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速率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但由于历史基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与农村还处于相对薄弱环节,制约农村发展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情况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纯收入;城乡基础设施与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小城镇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尽管这些年在改善民生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所办的实事前所未有,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显得滞后;公民综合素质差距较大。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重还比较低,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

2.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应加强的重点领域

当前,吉林省经济形势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期,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在政策与体制、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市场体系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2.1深化改革,促进城乡政策和体制的一体化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财政和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体化;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统一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发展条件的一体化;统一规划,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制度建设的一体化。

2.2以发展为动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在发展,根本在产业,要把加快城乡产业聚集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重要物质支撑。一方面要突出大城市的带动作用。根据实际,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把投资拉动作为城市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加强项目谋划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求大城镇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有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打造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通过推进农村新型工业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城乡产业的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2.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市场建设一体化 目前农村商业流通设施缺乏;农村资本市场建设严重滞后,金融服务严重缺失;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服务市场无序,服务质量比较低;农村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存在交易成本高、效益低。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应着力培育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根据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引导城市要素资源“下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2.4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生产力布局一体化 按照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突出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加强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依据经济和环境特征,应适度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的小城镇空间,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小城镇群组空间结构,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当前,尤其要抓好以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的区域城镇、集镇体系规划与建设。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全省各地应充分依据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确定主攻方向组织生产与加工,使优势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区域化与专业化的产业系列,从根本上转变散而杂、产业趋同造成的资源浪费局面。在工业产业布局上,应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先导,依据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统筹考虑城乡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引导适宜的工业企业向县域经济开发区转移,实现各园区的错位发展,使区域性优势产业和资源向优势地区集聚;同时,有效引导乡镇企业集群发展,拉动农村的小城镇建设,由此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2.5坚持创新,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一体化 加大对村镇一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实施“阳光工程”, 大力发展以“绿色证书”和“蓝色证书”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用先进的精神文化产品来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城乡文化娱乐一体化。探索城区文化设施与农村连锁运行、管理、使用的新路子,把社区文化延伸至农村,多渠道、多形式拓展文化的广度、深度。文化宣传部门应当组织城市文化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与村镇结对子,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乡文化联动;推进城乡信息共享进程。目前,城乡信息共享程度低,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失衡,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加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因此,必须把信息共享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事业,应得到制度保障。信息共享应首先保证渠道畅通,全时空多渠道传递信息。

3.加快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保障措施

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加快实施城乡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上、产业政策上和在体制改革上实现城乡统筹。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应强化和落实以下具体措施:

3.1全力推进体制创新 按照着眼长远、逐步完善、健全机制的原则,以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体制与机制的保障、财政支持和发展动力。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紧紧抓住中央大幅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耕地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态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连接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3.4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努力打破城乡壁垒,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展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解决农民工进城居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问题。

3.5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应突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抓好农民最急需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应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信用合作。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3.7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的原则,初步构建起最基本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规范化的政府救济制度,使农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篇3

【关键词】河南省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因素研究 因子分析

由于我国早期优先发展城市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河南省人口991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47%,其中河南省农业人口占河南人口总数的65%,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左右。农村问题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甚至经济强省迈进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对城乡一体化内容的延伸和明确,是对统筹发展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新理念,也是消除历史形成的二元城乡结构的必然途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正确理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十分重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和最终目标,是随着生产力发展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融合的过程,是城乡人口、土地、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活、人口、生态上协调发展,使得城乡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的过程。

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地可以实现的。具体包括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活一体化、城乡人口发展一体化和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上述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在坚持可比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本文拟从五个一体化内容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包括城乡居民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比,它反映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非农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比,它反映地区城乡经济结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它反映地区经济发展趋势。

2、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比,它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异;城乡千人医生数量比,它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医疗条件的差异;教育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它反映地区政府教育投资的状况。

3、城乡生活一体化。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城乡居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城乡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差,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在精神文化消费的差异;城乡居民万人电脑数量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信息化实现程度差异;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居住状况差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城乡安全用水普及率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生存基本条件的差异。

4、城乡人口一体化。包括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反映地区城乡居民就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增长趋势;城乡文盲半文盲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教育的基本状况;城乡每万人大学生比,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素质差异;城乡平均预期寿命比,从总体上反映地区城乡居民人口的生存条件差异。

5、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包括城乡绿化覆盖率,反映地区城乡居民的绿化状况;工业废水处理率,反映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反映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资状况。

三、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综合评价

应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指标体系,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等的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及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定量地确定了河南省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在全国的相对位置。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见表1)。从表1可看出,河南省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综合水平排名第17位,处于中等略偏下的位置,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名次。这表明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比较缓慢,总体水平偏低。同时,与先进的兄弟省份如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相比,差距较大。

四、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城乡经济发展较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城镇和农村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乡的医疗水平等都呈现分化趋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结合表1的结果,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河南省的第一个公共因子得分-0.67,在全国排名第24位,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第20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位次,与排名第一、二位的北京、上海得分2.78和2.42差距较大,处于相对劣势。而第一公共因子主要表现于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例、城乡千人医生数量比、人口城镇化率、城乡每万人大学生比和城乡文盲半文盲比。这反映了河南省与其他兄弟省份相比,社会发展水平和当地的人口质量是影响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最主要也是第一影响因素,是不利因素。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2、生态环境和环保投入。河南省的第二个公共因子得分0.40,在全国排名第14位,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第12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位次。这个得分显示河南省在该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第一位的浙江得分1.32差距不大。第二个公共因子主要表现于工业废水处理率、城乡绿化覆盖率和环境保护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指标。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人类活动的和谐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河南省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过程中,要实现以上四者的协调发展,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河南省的第三个公共因子得分-0.22,在全国排名第21位,全国平均水平居1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位次,与其有较为明显的差距,是所有因素中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因素,与第一二位的得分差距更大。这种差距说明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对不合理,这与河南省属于农业大省的现状比较吻合。具体来看,第三个公共因子主要由非农产值与第一产值比和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两个指标反映。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深农产品的加工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适应性地改变就业结构,以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转变促进河南省城镇和农村的逐渐融合和一体化。

4、消费结构和水平。河南省的第四个公共因子得分-0.12,在全国排名第18位,全国平均水平居1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位次,是与全国平均水平位次差距第二大因素,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与第一位的广东省得分2.94差距较大。第四个公共因子主要由城乡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差、城乡居民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三项指标反映,即主要受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和消费水平差异两方面影响,目前,扩大内需是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举措。河南省人口总量多且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消费结构和水平相对较低,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使得消费需求并没有完全释放。逐步完善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城乡消费结构和水平的趋同是城乡居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体化又一重要体现。

5、收入水平。河南省第五个公共因子得分0.21,在全国排名第10位,也是唯一具有相对优势的因子,全国平均水平处于26位,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6个位次。第五个公共因子主要由城乡居民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比和城乡居民收入比两个指标反映,这里突出了城乡居民创造财富的效率差异和实际的收入差异。增加农民收入是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在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并不尽如人意。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城乡居民的收入公平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构建城乡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使得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陈瑞莲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 罗雅丽、张常新: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阶段划分——以大西安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篇4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框架下,通过市场机制以及国民收入再分配、转移支付等经济手段,合理配置全社会的经济资源,促使城市和农村、农业与非农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彻底改变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安徽省城乡联系有了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城乡差距悬殊较大。当前,安徽省正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如果再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会对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形成制约,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首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对照全国总体小康的基本标准,截止2000年末,安徽省小康尚未达标的指标有3项,除了人均GDP尚不到700美元外,其他两项都与农村有关,分别是: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1990年价),实际值不到1200元(2000年为952元,2001年为1000元左右);二是恩格尔系数,农村大于50%(2000年农村恩格尔系数为52.5%,2001年为49.8%)。综合来看,安徽省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拖了全省小康建设的“后腿”。到2020年,安徽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达到7300元,这要求今后十几年安徽省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在7%左右的增速,而在1990—2000期间安徽省农民收入实际增长只有5.6%,农村全面奔小康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的生活水平、住房条件以及受教育的机会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能再片面地追求城市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来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否则安徽省全面小康社会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供给的角度看,农业发展缓慢直接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2002年,农业在安徽省国民经济中比重为2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近几年农业拉动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1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发展对农业仍有一定的依赖性,特别是在二、三产业增长不快且增长基础不牢的情况下,农业增长一旦因受灾、市场需求等因素出现波动,全省经济增长也必将受到连累。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农业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还将直接影响非农产业特别是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从需求的角度看,农村需求不旺直接影响扩大内需的效果。2002年,安徽省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而同期农村市场消费零售额仅占全省的29%,比1990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比1985年下降了10.3个百分点。在最终居民消费构成中,农村居民消费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72.37%下降到2002年的55.23%。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安徽省目前农村人均消费水平还不到城镇居民的33%,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也由1990年的2.17:1扩大到2002年的3.04:1,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4∶1。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既是近年来安徽省消费市场启而不动、增而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后劲。

第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安徽省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长期计划经济残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偏向”、“财政偏向”的体制格局,严重阻碍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并没有及时得到调整,并继续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财政税收收支差”、“金融资金存贷差”和“土地征用出让价格差”等形式和渠道,维系着“城市偏向”的利益格局,这可能是造成安徽省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重要根源。当前,安徽省“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安徽省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截至2001年底,全省仍有5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26万人;与城市相比,安徽省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等方面。在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再也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了,必须要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二、安徽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核心就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法,找准统筹的切入点,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要以工业装备和城市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安徽省先后提出了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等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统筹城乡发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老思路,要用抓工业的思维来抓农业,用抓城市经济的措施来抓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优质的原料基地,这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二是要依托城市工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这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关键;三是要适应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城市居民消费需求,这是最终目标。就主要农产品总量来看,安徽省在全国还处于前列,但规模较大的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还是比较缺乏。发展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基地,必须要从全省的角度进行统一规划,重点要围绕市场需求,选准有限目标,率先发展粮油、水果、畜牧等具备优势、富有特色的重点产业。同时,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积极参与原料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环节是关键,仅仅依靠农户自发行为和乡镇企业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借助城市工业装备和生产技术的力量,农产品加工业才能真正成规模、上档次。为此,政府必须要通过资金引导、优惠政策等具体措施,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工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重点地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安徽省农业领域,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离不开消费环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加快,特别是在经历“非典”之后,消费者将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安徽省必须要以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窗口,推动全省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检疫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产地检测体系建设。同时,要建立必要的标准许可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

2、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载体,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县域经济,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安徽省目前县域经济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远大于经济功能。全省绝大部分土地、自然资源在县域之内,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县域之内。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县域的经济功能却呈现明显弱化趋势,其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56%下降到2000年48%,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38%下降到32%,人均GDP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由74.7%下降到64.8%,而同期县域内人口的比重仅下降不到1%。安徽省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是反映在县以上和县以下。如果再不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全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很困难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与全省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提高全省城镇化水平,在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加快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小城镇发展步伐,这是今后安徽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载体。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依托大中城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配套经济。要紧趋城市消费需求,依托县域之内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县域龙头企业和致富能手,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要紧紧围绕城市工业的布局和发展趋势,鼓励县域广大中小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要加大县域的软、硬环境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县域境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县域的市场准入门槛,放宽投资领域,真正让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新一轮发展中唱主角。

3、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从国际经济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工业化程度,二是城镇化程度。工业化体现于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和工业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城镇化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由农村逐渐向城市迁移和集中的过程,体现于城市人口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和农村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城镇化是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进入城市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指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本身即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经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日本二战后农业人口下降了65%。2002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不到30%,而同期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已超过4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13个百分点。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一方面,造成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能随着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而同步扩大,最终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导致了大批农民分享不到工业化带来的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同步推进,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协调发展。当前,安徽省尤其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在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据统计,安徽省目前约有800万人在外务工,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目前外出就业的规模与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以及全省工业化进程,仍有很大的差距。推进城镇化进程,首先应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特别要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等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以解决。要把农民工所涉及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病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列入城市各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其次,要加快消除城镇化进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特别是对县城以及一些中小城市,户籍制度要坚决取消,充分发挥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

4、进一步调整分配和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篇5

【关键词】城乡二元社会;赶超战略;储蓄

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在普遍面临知识不足和追求自利的约束下,经济生活中的参与人——经济个体更加有效的利用各自掌握的资源,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分工、合作。比如推动经济个体间的合作和集体预防替代个体的独自预防,降低居民储蓄率,实现经济发展由依靠外需转型到依赖内需的发展模式。如何实现个体间的更高效率的分工、合作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转型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为应对当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央政府逐步确立了以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特点的赶超战略。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不同,本质上要求扭曲价格机制,优先发展不具备优势的产业。这一战略在为新中国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客观上也造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一、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的缘起和特征

在资本、技术贫乏的条件下,要实现优先发展工业的计划,理论和实践上的选择都很可能是依赖“大政府”,利用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劳动要素的部分收入和剩余,对工业进行补贴,以支援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林毅夫,2000)。为实现这种转移,我国农村逐渐建立起了以制度、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和户籍制度为“三驾马车”的制度群(蔡昉,2003)。作为这种制度群的副产品之一,城乡二元社会体系逐渐形成,占人口多数的农民被限制在农业部门和农村地区,并天然的与另外一个群体——市民,在诸多权利上存在显著的制度性差异(何家栋,2003)。虽然在这之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采取措施,试图缓解、消除这种状况,但时至今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仍然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整体而言,现阶段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具有这样的特征:

第一、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的形成与我国的政府干预有关。新中国建立后,为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政府逐步的确立了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的赶超战略,赶超战略在扭曲价格机制的同时,造成了这样的逻辑结果——在我国内部城乡分治,一国两策。

第二、占人口多数的农村居民由于需要为工业部门提供积累,因而不可避免的只能得到较低福利。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交通、信息、劳动力的流动能力等很多方面处于劣势,从而导致一个逻辑后果,农村居民需要进行更多的预防性储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第三、受困于哈耶克的知识问题和有限理性,在赶超战略的作用下,整个社会群体具备较低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动机。使得经济发展更多依赖粗放型增长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和产业升级受到限制。

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居民的储蓄与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急需突破的难题——内需不足。在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始终面临一个困境,在宏观总需求中,国内居民消费不足,消费率不到60%。有的学者估算甚至不到30%,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储蓄率居高不下。高的储蓄率一方面从供给角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物质支持,但另一方面在需求方面导致经济发展必然依赖投资和净出口的发展模式。因此,储蓄率过高既是内需不足的表现,更是经济发展模式上过度依赖投资和净出口的直接原因。对于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而言,这种模式很难持续,毕竟大额的贸易顺差,同时意味着它国的大额贸易逆差,必然招致逆差国的报复,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环境下,这种模式更加不稳定,逆差国的报复会更加激烈和频繁。无论出于那种考虑,改变这种过度依赖投资和净出口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多本国的内需,都非常必要和紧迫。而扩大内需的本质就是降低过高的储蓄率。

根据现代宏观经济学中AD—AS模型的解释,长期均衡的实现条件是:

Y=C+I+G+NX

简单的变换得到:

S=I+NX

其中Y代表均衡总产出,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购买,NX代表净出口,S代表储蓄。在长期均衡时,储蓄必然转换为投资或者净出口。如果希望降低投资和净出口的数量,前提条件就是降低储蓄。同时:

S=Y-C-G

可知,要降低储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居民消费,在不考虑政府购买的情况下,总储蓄与居民消费负相关。降低储蓄和扩大消费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储蓄作为个体的经济行为,古典经济学家的解释是个体为追逐利息。凯恩斯的理论中,加入了储蓄的预防动机,凯恩斯认为,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个体为应付未来的不确定会主动持有部分实际货币,产生了储蓄的预防需求,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的储蓄越多,消费越少。

(一)被迫储蓄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篇6

【关键词】村村通 农村通信 农村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识码】A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举措。加快农村通信和信息化发展,对于落实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的战略部署,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以来,原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组织通信行业实施农村通信“村村通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通信和信息化发展之路。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进取,继续深入实施村村通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村村通工程”的深入实施,实现了我国农村通信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开辟了农村信息化新时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信行业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网络规模和用户总数均跃居世界第一。但是,城乡之间“数字鸿沟”问题依然突出,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山、穷地区通信发展很不平衡,少数穷困地区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倒退问题。据统计,2003年我国694515个行政村中有74867个村没有任何通信手段,无电话行政村占全部行政村的比重达到10.8%。为尽快改变这种局面,2004年初,原信息产业部启动了村村通工程建设,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继续深入实施村村通工程,组织全行业力量,加快农村通信和信息化发展步伐。通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村村通工程全面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农村通信和信息化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十年来,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实现了我国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农村信息化跨入新时代,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一是全国实现“村村通电话”。村通工程在通电话方面投入500多亿,敷设通信光电缆约100万公里,建成移动通信基站3万余个,为20.6万个偏远地区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新开通了电话,全国通电话行政村比例从88%提高到100%,通电话自然村比例从近90%提高到近96%,农村电话普及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二是全国实现“乡乡通宽带”。宽带网络建设累计直接投资逾300亿元,建成乡村宽带光缆30万皮长公里,建成3G/4G移动宽带基站和无线局域网(WIFI)数10万个。共计完成3000余个乡镇和14万多个行政村的宽带网络建设,全国通宽带乡镇和行政村的比例从90%、70%分别跃升至100%和91%。截止目前,农村网民数达到1.78亿,在网民中的占比达到28.2%,农村宽带用户4M以上用户占比达到65.8%。三是信息下乡活动深入开展。从2009年到2014年,全国已有3万个乡镇开展了信息下乡活动,占到全国乡镇总数的85%以上,初步建成了县、乡、村三级信息网,建成乡村信息服务站点33万多个、乡镇级网站3万个、村级信息栏目27.8万个。同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建设了各自的综合性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信息田园”、“农信通”、“金农通”,不仅提供各种涉农网上信息内容和在线业务,还结合农民实际开发了专门的短信、彩信、彩铃、呼叫中心、视频、电子商务等。

农村信息通信的快速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彻底结束了偏僻乡村世代与外界信息隔绝的历史,使得农民能够利用网络销售农副产品、购买生产生活用品,从网上了解外界市场信息、寻找致富门路、获得外出打工信息等,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其次,推动各类经济适用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农业科技普及推广、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咨询、农副产品追踪溯源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深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改造。第三,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普及推广,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乡村管理的网络化,增强了农村基层管理的透明化、规范化、高效化。在偏远农村尤其是民族和边境地区,通信网络使得党的声音和政策能够及时传达,社会治安情况能够及时上报,促进了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安定团结。在灾害预警、灾情通报、抢险救灾、治病防疫等方面,通信更是发挥了“生命线”、“保障线”的作用。此外,村通工程的实施也有效推动了农村扶贫工作。多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中国残联等通力合作,积极开展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信息扶贫、农村中小学通宽带、农村残疾人学校等公益机构通宽带等专项工作,完成1.3万个特困村互联网覆盖、5400个农村学校和公益机构通宽带。当前,村村通工程的重要成果正加快转化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手段和能力,为传统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受到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被誉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扶贫工程”、实现农村现代化管理的“德政工程”、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农村通信“村村通工程”的成功实施,得益于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机制创新,也得益于全通信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通信和信息化发展任务繁重、难度很大。通信行业遵循信息通信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通信和信息化发展之路,为未来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十年来,我们紧紧依靠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及各相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通信发展和村村通工程建设。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和相关文件都明确提出大力建设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加强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视察村通工程实施成果或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成绩,提出明确要求。国家相关部委积极关注支持村通工程建设,比如财政部特地划拨专项财政经费,逐年对村通工程实施进行补贴;发改委、国资委、教育部、农业部等部门通过多种方式给予支持并开展项目合作。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等村通工程任务重点省份的党委政府纷纷将村通工程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成立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一类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并通过对工程建设涉及的土地征用、青苗补偿、道路开挖等问题提供“绿色通道”,减免部分费用和税收,拨出专项建设资金等措施,对村通工程建设给予大力支持。村通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市、县、乡镇乃至行政村的地方政府和村民们大力支持村通工程建设,积极提供了征地、供电、修路等方面的便利。村通工程的成功实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十年来,我们适应农村通信发展规律,探索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村村通工程建设务实有效推进。一是在推进方式上采用分片包干、分量包干办法。村通工程实施之初,原信息产业部创造性地提出“分片包干”办法,指定当时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6家基础电信企业以“分片包干”的方式,自筹资金在指定地区负责村通工程的项目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营维护。行政村通电话的阶段目标实现后,随着村通工程向自然村的延伸,未通电话的区域呈现不成片的分散状态,原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改“分片包干”为“分量包干”办法,打破区域限制,要求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根据自身网络和业务发展情况,分量完成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分片包干、分量包干办法的实施,激发了企业自觉性、主动性,确保了任务及时完成。二是在推进步骤上坚持循序渐进。“十五”重点实现“95%以上行政村通电话”,“十一五”重点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95%行政村通宽带、已通电的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通电话的目标,分阶段分步骤解决问题。同时,采用“三个三步走”推进策略,网络地域覆盖上,从乡镇、到行政村、到自然村分三步延伸;业务提供水平上,从通电话、到通互联网、到通宽带逐级提升;信息化发展进程上,从建基础设施、到构建业务平台、到推广适农业务层层推进。三是积极探索经济适用的技术手段。在有线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以及固定无线接入的基础上,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研发推广经济适用技术和产品,既解决了建设成本偏高、周期长、施工和维护困难的问题,也推动了一批自主研制的低成本产品如SCDMA 400M无线接入系统、宽带机顶盒、农村信息机、“点点通”、经济型电脑和价廉物美的国产手机等在农村的广泛使用。

十年来,我们健全完善“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和多方位的保障措施,为村通工程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推进村通工程,部、省主管部门和电信企业三方成立了工程领导协调机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原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订规划和方案,逐年定计划、划区域、分任务。各省通信管理局负责落实各项计划,督促工程进度,核实竣工项目,统计汇总上报。电信企业集团总部负责筹集资金并组织项目实施,各地基层公司组建工程队伍开展现场施工,做到了任务到省、到公司,责任到单位、到个人。同时,为村通工程顺利实施,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方面,由企业总部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原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补贴。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将农村通信建设纳入地方新农村建设规划,享受地方政策和资金支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通工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通信行业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村通工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全国性大工程,历时长、任务重、困难多,能够取得成功,是通信业集全行业之力、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广大通信行业干部职工十年如一日,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推动村通工程不断前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认真进行组织协调,积极争取地方各项优惠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各电信企业从集团到省、地、市、县公司直至最基层,都把实施村通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设备厂商、科研机构等也从大局出发,积极发挥优势和作用,鼎立支持村通工程建设。特别是,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以及电力不通、道路未达等困难,广大工程一线建设者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顽强拼搏,勇于奉献,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甚至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总结经验,创新进取,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农村信息通信发展步伐,更好地支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农村信息通信发展步伐,支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国家把宽带网络提高到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制定实施了“宽带中国”战略、促进信息消费、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物联网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信息通信技术日益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这些都为村通工程实施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通过不懈努力,村村通工程的成果得到各方面的广泛认可,中央及相关部委重视关心、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参与、老百姓热烈欢迎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加之多年探索形成的有效运行机制和成功经验做法,为今后村通工程实施和农村信息通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也要看到,村村通工程深入推进和农村信息通信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突出表现在:一是资金投入困难。随着村通工程的深入推进,尚未通电话和宽带的村寨自然条件越来越艰苦,并基本集中在西部偏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电信企业施工难度和投资压力越来越大。比如偏远地区建一个无线基站的成本已近百万元,加上长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更高。村通工程实施属于电信普遍服务范畴,长期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解决问题。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对相关企业给予补偿。《“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发展的长效机制”。当前,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问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这项工作。二是农村宽带网络使用率不高。由于受制于经济条件多数农户买不起电脑,网上适农信息内容和在线应用少,偏远农村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人才缺乏等原因,部分农村宽带设施“建多用少”的问题明显,“信息惠农”效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要更加注重推进信息下乡活动,着力抓好“四个一”行动,即每一乡建一个信息服务站,每一村建一个信息服务点,每一乡建一个网站,每一村在网站上开通一个栏目。当前,“四个一”行动正在稳步实施,要加大力度,深入推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村通工程实施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加快农村信息通信发展步伐,更好地支持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相关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科研机构等的意见建议,研究制订村通工程“十三五”规划或行动计划。二是要健全完善制度规则和运行机制,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参与村通工程建设。三是要紧密结合“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网络覆盖、提高网络性能。四是要适应农村信息通信发展实际,加强经济适应信息通信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让农牧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提高村通工程实施实效。五是要深入开展信息下乡活动,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国家扶贫工作,对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信息扶贫”,帮助特困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新华网,2012年11月8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15日。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篇7

关键词:兰州市;城乡一体化;城乡二元结构;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3-0031-02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是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兰州市发展阶段及二元结构情况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兰州市的国民经济已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300.3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846.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 387元(约合1484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 880元(约合3 697美元),为全省平均的2.14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5.29∶46.85∶47.86调整到2008年的3.32∶47.06∶49.62,非农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4%以上;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55.0%提高到2008年的60.9%,比全省的32.2%高出28.7个百分点;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68.8%增加到2007年72.7%。

根据有关实证考察和理论研究,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发展阶段的标志: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 500美元以上;二是非农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以上;三是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占60%以上;四是城市化水平达到40%以上;五是工业部门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包括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部门、工业产品品种和基础设施等。尽管兰州市工业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原材料品种多、制造业品种少,但工业部门体系和基础设施还是比较完整。据此,兰州市目前已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基本成熟,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从兰州市的发展来看,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很突出。一是城乡收入比不断扩大。已从1999年的2.67∶1扩大到2008年3.33∶1,高于全国的3.32∶1;二是城乡恩格尔系数差不断扩大。已从1999年的6.92个百分点扩大到2008年的7.23个百分点,比全国的5.8个百分点高;三是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已从1999年的3 368.32元扩大到2008年的6 190.95元,高于全省的5 907.67元;四是城乡劳动生产率比不断扩大。已从1999年的6.68∶1扩大到2007年的6.71∶1,高于全国的5.41∶1;五是县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以差距最大的城关区与榆中县为例,农民的收入比已从1999年的3.13∶1逐年扩大到2007年的4.21∶1,远高于2007年国家与甘肃农民的收入比1.78∶1。

二、兰州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原因

第一,兰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大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兰州市总体上呈带状分布的河谷盆地特征。可分山地、半山地、河川地三种地貌类型,分别占65%、20%和15%。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日照多、蒸发大、昼夜温差大。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兰州山旱地多、土地瘠薄,耕地中近80%为低产田;大范围的二阴山地和半山干旱地区并存,既有西北部、东南部二阴山地区,又有北部半山干旱地区;水土资源组合不佳,北部半山干旱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但降雨量少,地下水矿化度高,而河谷川台地则地高水低,要靠水利工程解决缺水问题;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兰州境内天然植被稀疏,森林资源较少,全市森林覆盖率12.21%,低于全省的13.42%,远低于全国的18.21%;自然灾害频繁,干旱、低温、风沙、冰雹、洪水、病虫害和水土流失等比较严重,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兰州地处黄河河谷盆地,盆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信息非常闭塞,农产品运输难、加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第三是产业向外扩散难。工业企业大多沿河谷呈带状分布在城区,企业聚集度不高,产业关联度松散,不易形成向外扩散的产业链,且中心城区与城镇间缺乏卫星城市传导,影响了经济、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扩散,制约了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集聚效应的发挥。

第四是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调查,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贫困山区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分别占7.23%和14.8%,小学文化程度分别占39.97%和56.8%,初中文化程度分别占25.96%和21.6%,高中文化程度分别占15.04%和3.2%。这表明两者的高、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分别占41.0%和24.8%,后者比前者低16.2个百分点,说明兰州市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贫困山区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更低。

基于上述独特原因的长期作用,兰州最终形成发达城市与落后农村的鲜明对照,特别是分布在兰州西北部、东南部二阴山地区和北部半山干旱地区的“五大贫困片”,有159个贫困村、19.45万贫困人口,脱贫难度相当大,已成为兰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难点。

三、推进兰州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一)加快规划创新,先行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打破目前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切实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上,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搞好分区功能定位,合理安排市域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公共设施、居住小区、人文环境等空间布局,使城乡发展互相衔接、互相促进。要从兰州市情出发,综合考虑距离市区县城远近、自然条件好坏、交通方便程度、人口密度大小、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大小等因素,优化城镇、公路、产业等布局,合理确定市区范围、区域中心乡镇、重点镇和一般乡镇,明确其空间分布和发展规模,并针对兰州小城镇主要沿交通干道、河谷川地五条轴线长距离、稀疏分布发展的状况,结合工业园区布局,规划发展卫星城镇。

(二)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按照“先易后难、急事先办”的原则,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向农村倾斜,加大投入力度,并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供给体系和发展机制,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大幅度增加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扩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筛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各级政府应随着财力的增长,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注重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供水、污水处理等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切实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甘肃省应从省会城市实际出发,结合兰州都市圈建设,对兰州较大基础设施实行省市共建;四是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公共事业均衡发展。

(三)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一是继续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千方百计壮大地方工业。积极探寻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互利双赢的途径,为兰州工业发展拓展空间。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工业企业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尽快做大做强现有地方企业。积极抓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发展地方工业。切实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增强服务意识,为大企业、大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推进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二是大力推进一、三产业发展。针对以各家各户为主的分散、小规模的种养和经营问题,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兰州东部物流基地、陆地物流园和甘肃会展中心为重点,加快推进兰州商贸中心建设;三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明确县域主体功能定位和生产力布局,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尽快研究制定对县区放权让利的政策措施,赋予县区发展更多的自和财力支持。合理开发农业、特产、矿产、旅游等各种资源和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规划先行,高标准、高起点地发展城市观光农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打造高品位的旅游景区。积极探索用土地入股方式发展农业股份合作企业。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形成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加快建立财政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机制。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中央提出的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的要求,建立市、县区两级预算内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机制,确保每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逐步提高预算内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的比重;二是加快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应在当前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妥善解决好城乡分离分治和多头管理的问题。可借鉴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大部门管理体制的经验,按城乡一体化管理要求重构农业、水务、交通等政府行政机构,调整各级政府部门内设机构和行政职能,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创新“三农”工作机制,促进“三农”工作协调联动;三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鼓励农民通过转包、互换、入股、出租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倡导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和生产能人领办型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探索建立使用权转让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土地银行”等多种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加强政府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建立科学的土地资产评估体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制度障碍之一。应逐步放宽户口迁移的限制,打破农业、非农业户口管理二元结构,使农业人口逐步、有序地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加快实行“一元制”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沙立岗.城乡一体化理性思考[J].求是,2000,(24).

[2]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01).

[3] 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 兰州市统计局.2008年兰州统计提要[M].2009.

[5]甘肃年鉴编委会.《甘肃年鉴》2000―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8.

[作者简介]王肃军(1968―),女,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篇8

1.有助于推动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从系统性多学科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公共物品供给规模和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总体上仍相当匮乏,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已经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此,许多学者从制度经济学出发,认为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滞后的根源是制度问题,需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事实上,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变革,不仅需要制度创新,更需要在创新中注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权衡问题――既要体现公平又要注重效率。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实质上是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基本要素方面融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这种融合与协调都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问题相联系,融合与协调的广度和深度有赖于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科学性、正确性、公平性、合理性。作者将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置于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跳出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观,运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来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力求尽可能全面、深刻地揭示中国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产生的根源,探讨改革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和机制。

2.有助于推动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量化研究。目前,城乡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量化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和解析,有利于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为此,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但大多是从数量上进行绝对值差异的比较分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种系统的、直接展示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指标体系。从国内已有的相关指标体系研究来看,如农村全面小康指标、城乡一体化指标、城乡关联指标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了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问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鉴于此,本书作者以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为观测点,初步拟定一套反映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研究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现状,深入探讨造成差距的各种因素,推动在其研究过程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有助于推动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的深入。统筹城乡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要求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高度,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城市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改变“重工轻农”的城市偏向。统筹城乡发展是政府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其宗旨和目标是使城乡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基础上来实现。目前,中国大多数学者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其现实意义的认识上,研究城市问题时不再局限于城市,研究农村问题时也会考虑到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城市问题与农村问题为中国实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客观要求和客观背景,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城乡之间的差距,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乡的经济差距上,包括收入差距、消费差距、生活条件差距等方面。的确,这些差距很大,但是,更不能忽视非经济差距,如就业权、环境权、公共设施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所以,要从消除城乡公共物品的差距入手,消除城乡之间在户籍、劳动就业、迁徙、义务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最终消除经济上的差距。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公共物品供给涉及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由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造成的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二元化格局,理论界的学者从各个侧面进行了研究,有的从统筹二元财政结构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从统筹二元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还有的对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和城乡生活质量差距进行了比较研究,也有学者对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状的描述和政策的把握上。显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作者以“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为基本命题,因为公共物品涉及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有关民生的重要问题,与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均衡化”更含有普遍、人人享有、公平、协调、和谐之意,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宗旨就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均衡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公共物品,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研究,能够推动国内理论界对于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

4.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研究。城市和农村是构成社会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农村两者关系上的集中体现。正确处理好城乡关系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去考虑,不能厚此薄彼、偏顾一方,以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用这种思路研究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就跳出了传统的就农村论农村、就城市论城市的局限,而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研究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这也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学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总体上是以政策性应用研究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发展差距急剧扩大,城乡关系成为理论界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领域,国内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围绕社会热点展开讨论,如城乡关系不协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城乡关系转型与城市化发展,如何通过消除城乡分离与对立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城乡关系需要哪些方面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供给,等等。这些只从宏观上进行的研究对于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显然有些不够深入。本书作者以公共物品供给为切入点,从微观视角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演进规律,认为按照城乡关系演进的客观规律要求,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机制要实现不同层次的创新,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校正严重失衡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构建全新的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的战略框架,使中国城乡关系真正趋向协调。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是以城乡关系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科学考察为基础的,包含着城乡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全面融合的丰富内容。在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未来社会将实现城乡融合,而达到城乡融合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来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高境界。本书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中求解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转型目标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目标,并对其可行性及特征进行展望,试图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目标模式中有所作为,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研究。

因此,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立论依据,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视角,对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进行研究,是一个集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于一体的问题,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战略性问题,它不仅仅关系到农民、农村,也关乎国家的整体发展。

具体而言,作者在本书中,首先明确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从公共物品供给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为立论依据,将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演变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导致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系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了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客观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通过分析国外政府缩小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距的成功经验,剖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约束条件,提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城乡一体化下的目标模式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的策略选择与现实路径。

本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了以下创新:(1)城乡公共物品均衡配置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作者综合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其做了多维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的理论基础往往侧重于某一个方面。(2)作者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的制度建设,认为公平与效率兼顾是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只有立足于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基本理念与规则,才有可能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提升社会的整合程度,才有可能既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秩序,又逐渐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3)按照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从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借鉴国外缩小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经验和实践,系统研究了中国特色公共物品的模式与战略,设计出在新形势下我国实现城乡公共物品均衡配置机制与模式的基本框架,弥补了以往的研究局限于问题和对策分析。

上一篇:职校就业指导范文 下一篇:发展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