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4 00:20:56

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篇1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我国发展的这二十多年中,出现过很多种的教学思想理论,然而,“无论是哪种教学思想理论,都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语感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感究竟是什么,它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如何,怎样培养语感,这些问题却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人手,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二、语感的定义

西方与语感(LanguageIntuition)相关的、相似的概念有很多,如languageawareness(语言觉识)、consciousawareness(有意识的觉识)、metalinguisticawareness(语言审析能力)等,王培光详细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指出语感加上有意识的学习语言的觉识就是语言觉识。语感和分析语言规律的能力合在一起就是语言审析能力。西方语言学界对语感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乔姆斯基了。乔姆斯基所说的“语感”(LanguageIntuition)是一种直觉的语言知识,是判断句子结构的合适性、衡量言语可接受性的直觉能力。是“指没有经过意识推理,而对某事的直接理解或学习。”

中国学者内部所说的“语感”,定义也不一样。有从语言学角度的,如苏廷桢:语感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发生的心理语言现象。有从心理学角度定义的,如王尚文: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即半意识的言语能力。还有其他从教育学、美学等方面的定义,此处不再赘言。

种种定义反映了研究者的视角和研究背景的不同,但是关于语感的核心内容是一样的:第一,语感是潜在的。第二,语感对语言进行判断。第三,语感是一种语言能力,而且是语言能力的核心。本文拟采用张旺熹先生的定义作为讨论的基础,但笔者不同意张先生的分类,认为这个分类标准不统一,这在下文还会具体谈到。

三、语感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008年3月份国家汉办组织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对汉语国际教学的课程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第Ⅱ页)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做了如下的细分: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识。下面的分级目标其实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学会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基于此,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把培养留学生的语感作为最根本的目标。

国内很多学者早就开始强调语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事实上,语言能力之中应该包括语感,把语感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语言能力。(陆俭明,2005)因此,出现了很多基于语感理论的教学研究,这其中以语感“中心说”和语感“训练说”最有代表性。

诚然,这两种理论都是针对国内的语文教学的,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即使是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语感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不管是短期班还是长期班,我们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本、课堂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汉语,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语感敏锐了,不管是听话还是说话,就更准确、更明白了。

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一)语感的分类

语感分类有很多种,但基本上属于以下两类:1.从语言的组成系统方面着手。如吕叔湘:“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后来又有学者提出这里还应包括语用感。(李泉,1995)张旺熹将汉语语感分为六种:语音感、汉字感、词汇感、语法感、语篇感、认知感。2.从语感的不同层次方面着手。如王培光认为语感应当包括判断偏差的能力、指出偏差的能力、改正偏差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是按照语言的组成系统来编写教材和实施教学的,所以,本文的讨论将基于这样的分类: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和语用感。(二)不同类别语感的培养

1.语音感的训练和培养

语音感是对语音运用的直接的判断和感知。汉语的语音教学有以下组成部分:拼音、词的读音、语调和句调。在拼音教学中,主要要训练学生对易混淆声母、韵母的分辨能力,以及训练声调。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听音和读音。

2.语义感的训练和培养

语义感指的是对词语或句子意义和色彩的感觉和判断,这是语感的核心。留学生由于语义感不强,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句子里没有生词也很难理解某些句子的意思。

那么,语义感如何培养呢?根据徐云知的研究,影响语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作为外因的语境、作为内因的心智技能、作为内容的主客体互动的言语活动,还有伴随语感始终的知情意行。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我们主要应当从下面两个方向人手:语境的创设、言语活动内容的选择。

3.语法感的训练和培养

语法教学可以分为潜藏式语法教学(implicitgrammarteaching)和明示式语法教学(explicitgrammarteaching)两种。潜藏式语法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但都不教任何语法:(1)传意的语言教学(eommunaetivelanguageteaching)(2)句型教学而不附加语法说明(3)儿童式的大量输入。明示式语法教学(即传统的语法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两类:(1)演绎式教学:先讲述语法条文,然后再举例证;(2)归纳式教学:先陈列大量例子,然后归纳其中的语言规律。这些教学法究竟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有何影响呢?王培光在总结了EHis、Terrell、Swmn、Rivers、Pica、Krashen等人的研究后提出明示式语法教学不直接促进语言运用能力,只是直接培养语言反思能力,间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潜藏式语法教学直接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就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言,潜藏式语法教学比明示式语法教学更为优胜。他据此利用下面的三种教学法对15岁的中学生进行了实验:传统的语法教学、句型教学、传意法的语法教学。后两种均属于潜藏式的教学方式。实验结果证明了传统的语法教学比不上潜藏式的教学。

4.语用感的训练和培养

“老师,我想找您谈话可以吗?”此类例子在留学生和汉语老师的交往中是比较多见的。这就属于社交中的语用失误。学生的语言从语法语义上来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得体。

语块(chunk)教学的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中是很有用的。因为“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交际者使用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词,二是大量的具有语用功能的语块。”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一点来帮助培养学生的语用感。语用感的培养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具体的词汇和课文教学中,对一些特殊的词语,除了意思之外。告诉学生它们的使用场合以及对象。二是利用汉外对比在语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对比中发现差异。

(三)母语语感对二语语感的影响

外语教学篇2

【摘要】新世纪需要复合型人才,许多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各自国家的外语教学逐步进行调整和改革,逐渐地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出现了“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形成了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和浸没法。 笔者以为,以下凡个方面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加深对外语学习目的认识;2)要充分意识到语域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3)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4)实施“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要兼顾学科内容和语言形式。 一、改革背景 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不断地对外语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外语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新要求、新需要,这一矛盾就会推动外语教学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地向前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是其主要特点。这就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许多国家对21世纪的人才在外语方面的需求作出预测,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各自国家的外语教学逐步地进行调整和改革。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国外的外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逐渐地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出现了“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ontent learning)。这里所指的内容既包括学生在校所学的学科内容,也包括学生感兴趣的非学科内容。 除了时代对外语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之外,这一外语教学的逐步调整和改革也是外语教学本身发展使然,是与外语教学相关学科,诸如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的发展密不可分。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外语学习目的的新认识、外语学习的基础、语言与人的认知和社会意识发展的关系、语域理论。 这四个方面都与交际功能法教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交际功能法的语言理论基础又主要来自于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理论。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针对乔姆斯基(Ch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由此他首次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的交际能力。Halliday的功能语言理论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有七个: 1.工具功能:用语言获取他物; 2.调节功能:用语言控制他人的行为; 3.互动功能:用语言与他人交往; 4. 人际功能:用语言表达个人感情和意义; 5.启发功能:用语言学习和发现; 6.想象功能:用语言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 7.表达功能:用语言交流信息。 交际功能法自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外语教学的目标。 交际功能法是一种外语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它以通用外语教学为主,即教学内容以日常使用的语言为主,培养人们获得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外语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而当今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具备能在专业领域里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沟通的能力,而不仅仅只是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西方国家开始实施将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的改革实验,从而产生了“语言和内容融合学习”。出现这一改革趋势是因为外语教学界对外语学习的认识产生了四个方面的变化: 1.对外语学习目的的认识: 自从世界上出现外语教学以来,人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外语学习的目的有不同的认识。这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认识过程。人们的认识水平一方面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受制于与外语教学相关的一些学科的发展水平,尤其是语言学的发展水平。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由各种小的语言单位根据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结构系统,因此,学习语言就意味着掌握从音位到句子的语言基本单位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则。20世纪40年代,以此作为语言学理论基础的外语教学法一听说法,以语言形式为纲,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把掌握语言结构作为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而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自动化他说出某种句型,但却不善于结合情景进行交际活动。 听说法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这就迫使外语教学界努力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逐渐为外语教学界所接受。功能语言学把人看成是社会的一员,并调查研究人是如何学会语言的以及如何利用学会的语言去同周围的人进行交际的。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功能。20世纪70年代,以它们作为理论基础的交际功能法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目标。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外语教学。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对外语学习又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当人们意识到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在有意义的、重要的社会情景中进行交际时,这时的语言学习是最有成效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来交流他们已知的和他们想知道的信息,交流他们的情感和愿望。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是有差异的。对在校学习的中小学生而言,在学校环境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是他们交流的主要内容。因此,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的内容就为外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外语学习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学习的基础。 研究还发现,当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外语语言本身时,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常常缺乏学习动机。但当外语成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时,学习外语意义就大不相同了。理解用外语编写的学科内容成为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有效的动机,但前提必须是学科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基于对外语学习目的的新认识,许多国家对外语教学方式作了一些调整,开始实施“语言和内容融合学习”。“语言和内容融合学习”中的内容既包括中小学所开设的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包括学生感兴趣或他们认为重要的任何内容。 2.外语学习的基础 外语学习或第二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相结合,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重要的、有趣的内容,不论是学科领域的还是其他方面的,都为学生理解和习得新的语言结构和句型提供了有意义的基础。同样,在真实的课堂交际环境中,学生就学科内容进行交流,就他们感兴趣的其他话题或题目进行交流,也为学习新语言的交际功能提供了一个交际目的明确、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环境。在缺乏重要交际内容的环境中,在不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语言只能被当作一个空洞的或毫无实际交际内容的、抽象的概念体系来学习。很少学生会对这种没有任何实际功能意义的语言学习感兴趣。 3.语言与人的认知和社会意识发展的关系 母语习得是自然而然地与人的认知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龄前儿童和年龄尚小的在枝学生,在语言、认知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语言是认知和社会意识得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媒介。孤立地教授外语或第二语言是将语言与个体其他方面的发展割裂开来。而“语言和内容融合学习”能将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有机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语言学习就成为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在认知发展和社会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4.语域理论 把语言教学与真实内容和真实交际结合在一起,也是语言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虽然有些语言学家,如乔姆斯基继续强调各个民族的语言有其共同点,但是其他语言学家却指出,语言还是各有其特性的。专门从事语境语言研究的专家强调指出,在不同语境中所使用的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例如.许多研究者发现,学校环境中使用的语言与非学校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有差异。 研究还表明,在某个特定的学科领域所使用的语言不同于在其他学科领域所使用的语言。例如,机械学英语不同于生物学英语。机械学主要介绍机器构造、机械原理等,这些都属于事实性信息。用语言反映这些事实性信息时,就多使用一般现在时。在讲解机器构造、机械原理时,没有必要引出施动者,因此,被动语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机械学英语中使用得比较多的语法现象。然而,当使用生物学英语来介绍动植物的进化时,就会出现各种时态的变化;而且,许多情况下生物是动作的执行者,那么,被动语态就不会象在机械学英语中使用得那样多。因此,各学科中使用的语言,除了词汇有差别外,其语法现象和句子结构也会有差异。那么,出现下列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即在一种情景下懂得如何使用语言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懂得如何在另一种情景中使用语言。“语言和内容融合学习”将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认识这些反映不同学科内容的语言使用功能,并在交流中,根据各具体学科的特点,自觉地遵守这些语言使用规则。

转贴于 二、两种“语言与内容融台”的学习方式 外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中出现的这种逐渐地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相结合的改革,也促使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形成了两种“语言与内容融合”的学习方式: 1. 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外语被作为教学语言来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经常用于中学阶段,因为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选用的外语各不相同。 奥地利、芬兰、德国和荷兰等国的学校使用英语来教诸如地理、历史、音乐或体育课。也有的学校使用英语教一些职业技术课。 荷兰有些规模较大的职业学校,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旅馆管理,使用法语或西班牙语来教授一些课程。 在卢森堡,德语和法语都是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语言。 作为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手段,芬兰在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了“内容语言融合学习”(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方式。在较短时间内,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得到迅速传播。90年代中期针对“内容语言融合学习”所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职业学校在进行某种形式的“内容语言融合学习”的教学。在1996年对中小学的调研中发现,有5%的小学(1~6年级)、15%的初级中学(7~9年级)和25%高级中学也在进行某种形式的“内容语言融合学习”的教学。在大多数学校,教学所使用的语言是英语。采用“内容语言融合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规模不尽相同,从少量、有限的英语接触(如一个短期课程或十几节课)到课程的大部分都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在澳大利亚,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有使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计划。这些学校使用的外语包括汉语、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日语、高棉语/柬埔寨语、马来-印尼语、波兰语、西班牙语和土耳其语。这些教学计划分布在各个教学阶段上,但大多数是在小学阶段。这些教学计划与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教授一些学科的教学计划被一起使用。 2.浸没法(immersion) 浸没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内容融合”的教学法。其教学目的主要是掌握学科内容。学生是通过掌握符合他们所在年级水平的学科技能和学科知识来习得语言技能的。 加拿大从1965年就开始进行浸没法双语教学实验,用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对讲英语的学生实施法语教学。自那时起,浸没法在北美许多地方被采用,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浸没法。 在美国,浸没法教学所涉及到的语言包括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和汉语。 在这三十多年里,除了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之外,浸没法也陆续被其他国家进行研究和实验,现已被公认为是最成功的外语教学方法之一。许多西欧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浸没法。 在奥地利和荷兰,越来越多的学校实施了类似于加拿大的浸没法进行教学,它们称之为“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大多数教学计划涉及到的第二语言是英语。 在德国,许多学校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实施所谓的“通过外语来学习”(learning through a foreign language)的教学计划,半天使用德语学习,半天使用外语学习。这些学校使用的外语包括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兰语、俄语、现代希腊语和土耳其语。 浸没法是比较成功的外语教学法,它给了外语教学界很多的启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当外语教学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时,学习外语的效率要比孤立的、纯粹的学习语言的方式高,因为只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使用语言来实施真实的交际行为,才能使他们的语言学习产生良好的实际效果。 第二,能给学生提供广泛交流机会的教学方式对语言学习有益。 研究表明,参与浸没法教学的学生在法语阅读和听力测试中的成绩与母语是法语的学生一样好,但他们很少能在说和写的输出方面取得与听和读输入理解方面同样好的成绩。 对学生口笔头输出技能所做的详细分析表明,尽管他们所掌握的口笔头技能能保证他们有效地完成交际任务,但还是存在弱点。例如,与母语使用者相比,他们所使用的语言里的语法结构简单,冗余现象少。母语使用者有许多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而浸没法学生的表达方式较少,经常只有一个。他们的语法学习和使用,容易受英语语法的干扰。浸没法学生使用法语时,少用习惯用语。虽然学生所使用的语法和句法正确无误,但常常不符合母语使用者使用语言的常规。尽管学生能达到交际目的,但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上还是有欠缺。导致这一结果的部分原因是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进行广泛交流的机会。在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言。即便是发言,也经常是对教师的提问作出回应。 要想弥补浸没法学生在表达方面存在的缺陷,就要在教学中使用能把形式训练与交际活动结合起来的各种方法。所选择使用的各种教学活动要达到交际法教授语言的四个标准:即目的性、交互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 第三,课程设计时要兼顾学科内容和语言形式。 Swain(1988)搜集和分析了浸没法教师使用法语教不同学科的材料。他发现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法语句型种类很有限,纠正学生的错误更多地集中在学科内容上,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各科教师在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时,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各学科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学科内容,在教学中所采取的与学生沟通的交际策略常常以学生已经具备的语言技能、语言水平为准,因此,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方面,很少遇到来自语言方面的挑战。毫无疑问,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无益。 为了更充分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浸没法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提供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比较复杂的语言,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使用比较复杂的语言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课堂教学活动。总之,必须仔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任务,以便帮助学生学会和使用语言的某个形式。如果没有系统的计划,各学科教师各自为政,会提供不系统的、甚至零散的语言形式。而如果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各学科协调一致,有系统地将教学重点分阶段集中在某些语言结构上,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有一点必须要注意,提高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力,并不意味着忽视语言交际和语言意义。 三、几点思考 为了满足新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许多国家对外语教学作出了调整和改革,采用了“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的教学方式。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或许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要加深对外语学习目的的认识 人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真正的交际场合进行有实际内容、有实际意义的交际。外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这种交际能力。 我国许多中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持久的兴趣。这里涉及到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初一到高三的六年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把英语当作一个有用的交际工具在真实的场合来使用。他们学习英语的唯一用途就是考试。 我国缺乏使用英语的环境。我们在英语课堂上给学生练习所创设的情景也大多是人为的。我们可否借鉴“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的方式,在电脑、物理和化学等科目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给学生提供一个在真实的交际场合,有意义地使用英语的机会,让英语真正变成一个交际工具。 2.要充分意识到语域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不同的学科有自己使用语言的独特之处,它们在形式和功能上都存在差异。学生很难在外语课上习得这些差异,他们只能在相关学科的学习中去体验、去模仿、去学习。在交际中自觉地去遵守相应的语言使用规则。 3.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国外的实验证明,当外语教学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时,学习外语的效率要比孤立地、纯粹地学习语言的方式高,因为只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使用语言来实施真实的交际行为,才能使他们的语言学习产生良好的实际效果。 尽管我国的英语教学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少慢差费”依然非常突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从根本上改变“少慢差费”,这是我国外语教学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难题。我们可否借鉴“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的方式,在全国各地有条件的学校,尝试既开设英语课,又在电脑、物理、化学等学科用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使一批各门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尽快地脱颖而出。 4.实施“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要兼顾学科内容和语言形式 实施“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学科内容,但也不能忽视这一教学方式的另一个目的一语言学习。因此,除了外语课制订的语言教学计划外,各门学科也应有符合学科特点的语言教学计划。这样,教师在授课时就不会迁就学生的语言水平,仅仅在学生已有的语言水平范围内使用教学语言,而会根据教学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与外语课教学形成互动效应。 在语言教学方面,各门学科之间还应根据教学计划,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齐心协力共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另外,我国许多大学招收的外语专业的本、专科生,基本上是偏重文科的高中毕业生。在大学外语系所接受的教育大多是语言文学类的。他们毕业后,到中学任教,教英语尚可,用外语教某些理科的课程很困难。因此,大学外语系招生是否可考虑招收一些高中学理科的学生,或文理科兼收。这样可满足我国部分中学对双语教师的需求。

转贴于

外语教学篇3

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Internet)问世以来,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它以其传输速度快,信息量大改变着世界各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式,从而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公众媒体。在教育界,网络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极有成效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网上英语课堂采用主干155M及桌面100M的光纤网到各站点,其传输速度能够满足外语视听多媒体同步全屏传输要求。登陆本网站教师可以方便地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大学英语,医学英语,文章写作,阅读理解,听力训练等声音,视频,文字素材以及PowerPoint多媒体教师备课教案;学员可以在网上做模拟试题,(并且立刻就可以知道正误)下载课程,交流学习心得以及欣赏名著等。我们力争在“单机进教室,课室联网”的情况下形成一种良好的外语网络教学环境。

二、“网上英语课堂”与外语教学改革展望

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网上英语课堂”的建立与促进外语教改有着深远并且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个性化教学领导教改新趋势

“网上英语课堂”以其丰富的网上资源和网络技术的特征,在教学实施上充分显示其灵活性,针对性,适时性和自主性的个性化教学特征,这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传统的外语教学,教师无论如何兼顾学生中的大多数,也无法针对学生中的个体兴趣,水平的差异在教学实施上做得面面俱到,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网上英语课堂”则利用网络技术弥补了这一遗憾。只要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设定教学目标,(包括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如阅读几篇文章,做多少习题等详细规定)借助“网上英语课堂”,学生可以自主地根据个体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式,时间,内容,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四、尝试“无师化”教学,缓解师资短缺的矛盾

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充,外语教学日益显现出学生人数增加,教师缺乏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网上英语课堂”的应用可以缓解这一矛盾。所谓“无师化”教学是通过利用网上声像俱备的电子多媒体课件资源,在教师的督促辅导下实现无教师自学的一种网络环境,这种多媒体课件是针对所学教材,具备所有教师授课的文字、声像,而且讲解细致周全,练习附有详细解答,便于自学的文档。目前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电子版达到了这个要求,是学生自学英语的好教材。我们认为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只要设定系统的学习计划,配以严格的督促检查机制和定时的教师答疑时间,“无师化”教学的前景是大有可为的。目前我们准备征得教务部门的同意认证,选用一个班做实验对象,保证他们的上机时间以及提供可靠的多媒体教材,附以辅导教师定期检查学习结果,最终与教师同期课堂教学的班级进行比较,论证其可行性。

五、利用“网上英语课堂”,提高外语教学的素质教育

在“网上英语课堂”,除了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以外,另外开设了阅读欣赏、新闻英语等栏目,学生可以读到文字优美意义深刻的文章、时事新闻等;通过网上的英语俱乐部,学生还可以欣赏到影视的精彩片段,特别推荐的英文歌曲、诗歌等,满足了英语学习者的个人兴趣,陶冶了情操,了解了外国的风土人情。此外,“网上英语课堂”还拟建设BBS公告栏,作语言教学的专题讨论,习作刊登,消息公布,师生交流等,甚至可以有专门的栏目让学生自己主持及更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摆脱了为了应付考试而与语言应用脱节的学习模式,能让他们充分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其素质。

六、对教学管理的指导意义

(一)“空中多功能语言实验室”,节省了资金的投入

近几年来,学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兴建语言实验室,耗资很大,但还是无法满足人数不断增长的学生的需求。“网上英语课堂”的投入使用,使任何一台与校园网连接的PC机都可以实现语音室的大多数功能,而且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听力练习与影视观摩。笔者认为投资建设高档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如果其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的话,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建议兴建几个简易语言实验室(具备一般的播音和投影功能),满足英语听力教学的需求;另外兴建一二个可满足学生网上学习要求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这为今后新形势的英语教改以及其他学科的网上教学的实施铺平道路,积累经验,奠定硬件基础。

(二)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潜力和作用

在实际教学管理方面,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优秀教师受到学生的欢迎,可是因为接触学生的人数有限,即使他们满工作量的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影响面。“网上英语课堂”可以把优秀教师的教案搬上网,供所有教师学生使用,并且可以通过在线的课程点播,把优秀教师的授课直接传输到各个站点,让更多的师生受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既缓解了师资短缺的矛盾,又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潜力和作用。

(三)继续教育是网上英语课堂的最大受惠者

继续教育包括招生入校以及函授二种形式。就函授而言,由于距离限制,交流太少,面授实施困难,连续性差,对学生学习状况了解不足等诸多问题,多少年来,与在校生相比教学效果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借助网上英语课堂,可以缩短教与学的距离,使师生的沟通更加便利。使用网上远程教学可以有效的使不同地域的学生在自己方便的时间里得到良好的连续的教育,并可以使教师通过网络沟通作业,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总结

外语教学篇4

关键词:动机 定义 影响因素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26

迄今为止,我国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探讨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各种理论相继建立,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相当成熟。正因如此,我国近年来对动机问题的研究就显得相对冷清,但是,在分析学生情感因素与学习的关系过程中, 动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动机是解决学习问题的动力问题,有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中,动机所占的比例最大,然而,究竟什么是动机呢?

1 动机的定义

对于动机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所持的观点也各不一致。文秋芳认为“英语学习动机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学习英语的原因和目的”(1996: 174)。何兆熊和梅德明将语言学习的动机定义为“学习者总的目标或方向”(1999: 280)。John stone 把动机看作是“指向目标的驱动力”(1999:146)。在Rod Ellis 的书中,我们看到,他把动机看作是人的努力程度,认为动机是“学习者出于需要或愿望,在学习外语时所付出的努力”。所以,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正确地采取与之相关的策略,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外语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

2.1 外语学习动机的发生与形成

外语学习动机的发生及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与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已成为国际上的一种最为重要的交际语言,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情况,掌握了这门语言,可以说就接近了这些国家,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因此,动机产生的基础是需要。在这里,动机就是人们面对未知世界领域的求知欲。

2.2 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

制约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有许多,我们已经所熟知的几种制约因素分别是: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情感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本文在这里不再做过多的介绍,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以便今后更好地探索与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

2.2.1 教学环境及教学手段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教学环境及教学方法是外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学习场所周围环境的布置应具有语言美感,即使只是利用黑板和粉笔教学,也不能忽视教室的气氛,试想一下,如果同学们坐在宽敞明亮,地面洁净的环境里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心态平和,自然会提高学习动机。

2.2.2 教学方法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形成。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死板乏味,学生也会感觉枯燥无趣,就难以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学习兴趣。反之,如果能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环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很好的鼓舞,并能主动参与到其中,动机必然会变得强烈。

2.2.3 教师个人素养对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教师的个人素养对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一个班级,两个教师采取同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是两个教师不同的专业素质及能力造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控好整个教学过程,在讲解课程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交流互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3 外语学习动机对教学的启示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所具有的潜能和可塑性,真正地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主体意识、主体情感的能动驱导下,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3.1 课堂气氛与外语学习动机的关系

课堂上,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快乐、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并且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主动尝试,使他们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这样的话,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自然高涨。

3.2 学习任务与外语学习动机的关系

教师应根据学生当前的外语水平给他们安排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太难的任务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太简单了又会让学生觉得没有意义,不具挑战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应明确任务的目的,这对维持任务动机有很大的帮助。

3.3 学生自信心与外语学习动机的关系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适当鼓励,让学生树立起外语学习的自信心,当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能够有信心去努力克服。当自信心变强了,学习潜能也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3.4 外语测试手段与外语学习动机的关系

测试作为教学中的一个手段,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需定期对学生进行外语测试,不但能检验之前一段时间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激发他们的结果性动机,不断树立自信,增强成就感。

4 结语

外语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对于一个外语教师来说,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要有对课堂活动本质和特点的深刻认识,选择恰当的角色,同时又要讲求策略方法,以不同身份、不同积极程度地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既要以学生为中心,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明灯”作用,使他们获得最大的收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外语教学篇5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素质外语交际能力文化意识

外语教学的目的通常都被人们误以为是应对外语考试。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似乎都这么认识,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考试只是一种促进外语学习和测量外语水平的手段,把手段当作目的,无疑是本末倒置的价值观。我们目前教育中出现的高分低能、书呆子、哑巴英语等现象皆与这种错误认识有关。因此,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把外语教学的目的牢牢地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外语素质,才是科学、正确的选择。那么,什么是外语素质呢?怎样才算是具备了外语素质呢?本文就外语素质的几个重要方面试作论述。素质,顾名思义应该是指人们通过学习、训练、培养等方式,将人类共有的知识或客观存在的事实转化成个人的认识或技能的一种结果。外语素质当然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外语,掌握外语并能恰当地运用它的能力。

一、扎实的语言基础

从广义来说,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符号系统,它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组成。形式反映意义,意义通过形式得以体现,二者的关系构成语音系统。语音系统又由语义系统、语法系统和语音系统等分支系统组成,各分支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其中语义系统是核心,它通过语法系统以语言系统中的语音形式得到体现。整个语言系统离不开语言规则,即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因此,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按一定规则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网络。学习一门外语,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将不可避免地要认识该语言内部的系统结构——语言规则,以及系统网络内各分支系统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学习并掌握构成该语言的各项基本要素,如语音、词汇、语法等。即使是最不注重语言形式教学的交际法外语教学,在引导学生实现外语的交际功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授着外语的基本构成和规则。因此,精通外语的系统结构,掌握外语的语言规则,是具备外语素质的标志之一。

二、灵活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通常是指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在语言学界,交际能力则是指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众多的语言学家在经过多年的学术探讨后,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人们普遍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如下四种能力:

1.语言能力。这是指一个正常人在大脑里内化语言规则所形成的能力。

2.社会语言能力。这是指操本族语的人掌握了根据情况运用语言的规范,说话看人、地、时,合乎分寸的能力。

3.话语能力。这是指使用口语和书面语时,语言连贯,合乎逻辑的能力。

4.交际策略。这是指根据情况应变的能力。如解释、重复、停顿、迂回、猜测、转换等能力。

语言是一个能产性的系统。语言的能产牲(或称创造性)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可利用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学习和使用外语,就是要充分利用语言的这一特点,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实现外语的使用价值,因此,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有限的外语,正确地、得体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应是具备良好外语素质的又一标志。

三、敏锐的文化意识

熟悉了外语的系统规则,并能用所学的词句进行日常交流,这只能算是一般意义上的外语素质。偶尔,我们在说母语的环境中,会听到这样一类评论:“这是个文化人,’,或“这人没文化”。这里的‘有没有文化’,多半是指一个人是否受过较高程度的教育,获得较多的知识。~个人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及其学问的深浅,往往通过其言语表现出来。这实际上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个人身上的一种体现。

以现代社会语言学家M.A.K.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派就明确指出,语言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或社会动物,都出生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中,而且从出生之日起就和社会建立了这样或那样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一套行动准则和模式。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人,出生后都受到社会的影响,语言是社会人形成的重要渠道,人们通过语言对社会进行类型化,并认识世界。语言又是社会化的结果,不同的社会类型和文化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语言。Halliday所阐述的语言发展过程主要是指母语习得过程,外语学习亦是同理。从我们开始学习外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接触一种异族文化,认识一个全新的世界。因此,要想成为一个说外语的“文化人”,仅仅掌握了外语的基本规则,可以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这远远不够,还需要一个宽广的文化背景和敏锐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该语言的实质,理解它的内涵,并娴熟地使用它。

四、积极的创新精神

具备良好的外语素质的最后一个重要标志,应与外语的深层价值——思维能力密切相关。通过对外语的学习,外语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应该有所提高。在外语学习中,创新能力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学习方法层面,即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主动地去探寻语言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创造最佳的学习途径;二是学习效果层面,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不同的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就相当于增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拓宽原有的思维方式。反过来,新的思维方式又能够促进外语学习更上一层楼,并帮助外语学习者在其他的专业领域开拓创新,取得较好的成绩。

外语教学篇6

在众多外语教学流派、教学方法的冲击下,翻译法似乎已被淹没殆尽,甚至成了“落后”的教学法的代名词,这实在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其实,翻译与外语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学生方面,除了掌握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技能外,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实际上还是要在头脑里进行“心译”这种无形翻译的转换。若出于表达的需要,还要进行口头和书面这两种有形翻译的转换。在教师方面,他至少可以利用翻译去验证学生在词义选择、语法分析和阅读理解等方面的准确程度。可见,翻译不但客观存在于外语教学的全过程,还可以起到其他教学法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本文由收集整理

一、词汇方面

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词义选择的方法要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按引伸义译出;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所谓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

例1 the elderly gentleman who was poorly but neatly poorly but neatly dressed ,accepted the spoon and began eagerly to sample one after another of the puddings ,only breaking off occasionally to wipe his the red eves with a large torn handkerchief.(college english book1:103)〖jp2〗

在这段文章中,绝大多数人都把“his red eyes”翻译为“他的红眼睛”,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就连《教师用书》也是这样译的。在这一语境中,“red”已脱离了其基本意义“红的或红色的”,而应取其引伸意义“bloodshot”即“(眼睛)充血的;布满血丝的”。再联系到文章中这位穷困潦倒、死要面子、硬充富有的老绅士、那破旧的衣着、破烂的手帕,将“his red eyes”译为“他那红肿的(或布满血丝的)眼睛”是吻合而贴切的。即使根据常识,我们也绝少说“某人长着一对红眼睛”。这如同不能把“red hands”译成“红手”而应该译为“沾满鲜血的手”;不能把“red head”译成“红头”而应该译为“红头发的人”是一样的道理。这样就收到了利用翻译辨别词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jp〗

例2 actually though don′t such sores simply mean that i am very good at answering the type of academic questions that are considered worthy of answers by the people who make up the intelligence tests-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bents similar to mine?(college english book2:146)

“bent”在课文中被译为“natural tendency or inclination 嗜好、倾向”。很多学生翻译时,不是译成“跟我具有相似智力嗜好的人们”,就是译成”“智力倾向跟我的智力倾向相近的人们”,总之,对“bent”词义的选择都没有跳出课文注释的两个词义。这也难怪,即使《教师用书》的参考译文也只是改动了一个字而已,即将“intellectual bents”译为“智力爱好”。教师告诉学生,教材的注释只是选取了词典中“bent”一词的第一项释义,它还有第二项释义是“a special capacity:talent”,即“天才、天威”之意。然后联系课文的语境进行比较选择,才认识到,还是选择第二释义为宜,即应将“intellectual bents”译为“智力天赋”。这是因为,文章的作者对他在智力测验中获得高分不以为然,认为他回答的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academic questions”(学究式的问题),而编制这些试题的人们又与他的智力天赋(而不是什么“嗜好”)差不多少。因此,词义的确只能产生于具体的语境中,甚至有必要做些考证、分析和比较,切不可浅尝辄止而望词生义。

二、句子结构方面

有些并无词汇障碍的句子,翻译时仍然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或偏差,其原因很可能是在句子语法结构的分析上出了问题。

句子结构方面的翻译技巧,主要有语序类、组合类。

(一)语序类

1. 顺译法与逆译法

书中讲句子顺序时谈到,英语时间状语可前可后。不仅如此英语在表达结果、条件、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而汉语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2. 前置法

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中心词)的前面。

3. 分起总叙与总起分叙

长句子和句子嵌套现象在英语中比较普遍,这是因为英语的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虚词比较活跃、生成能力强,可构成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英语长句虽然长,但它既称为“句”,毕竟可以提炼成一个主干和由若干个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构成的说明部分。根据句子阐述的内容和汉语的思维习惯,采用分起总叙或总起分叙翻译法翻译即可。

4. 归纳法(综合法)

对于个别英语语言呈跳跃性的长句、蒙太奇性的长句,译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理”,重新组合,体会“翻译是再创造”这句话的含义,归纳而成明明白白的佳译。

(二)组合类

1. 分句法

有些句子由于“联系词”的联系,虽在形式上是一个句子,但句子许多成分的意义是独立的。将它们断开分成短句是完全可以的。断开的位置一般可选在这些联系词处。联系词通常由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独立副词、伴随动词等担任。

2. 合句法

形式上为两个句子或多个句子,但意思紧密相关,只要译文不显得冗长,是可以合译成一个句子的。如:同主语的简单句、并列句可合成一个句子的并列成分,较短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可由从句缩成主句的修饰成分。

例3 for give hours she drove ,stopping only to rest her horse . (collage english book3:21)

这句话可谓简单,但从翻译的结果看,并没有真正理解:“她开车用了5个小时,停下来才让马休息”;“她驾驶达5小时之久,只是让马休息时,才停了下来……”

显而易见,以上译文或是对“drove”与“horse”的关系把握不准,或是对“stop to rest”这一动词结构及其语义功能理解失当。无论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美国内战时期),还是从上下文的情景语境 来看,“drove”的对象既不是“hones”,也不是其他什么车辆,而只能是马车(carnage)。在“stopping only to rest her horse”这一伴随情况状语中,“stopping only to rest her horse”只是为了强调说明“stopping(driving)”的原因,从而烘托出“她”连续5个小时赶路的迫切心情。顺便指出,教参译文不但“驱车”用词不当,而且犯了主语错位的毛病,不是“马要休息”人才停,而是人为“歇马”不得已而驻。

例4 for new machines or techniques are not merely a product . but a source of fresh creative ideas .(college english book3:174)

对这一从句的语法结构的分析,很容易把“of”引导的介词短语误以为仅仅修饰“a source”。让学生翻译后,果然不出所料。包括《教师用书》的参考译文也是这样理解的:“因为新的机器、新的技术不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新的创造性思想的源泉”。实际上,作者之所以在“a source”后面加了逗号,就是为了突出它与“a product”的并列关系,同时表明由“but”连接的这两个并列成分都是“of”短语的修饰对象。据此提出如下参考译文:

“因为新的机器或新的技术不仅是创新思想的产物,而且还是(激发)新的创造性思想的源泉”。

三、阅读理解方面

阅读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一个主要手段,阅读能力被《大纲》列在各项基本技能的首位,在各类考试中,阅读也大都是分量最重、分值最高的题项。

在教学中,应该经常要求学生将课文翻译出来,或布置段落、短文翻译练习,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综合语言手段,提高语篇水平上的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翻译进行校正和检验。即使练习或测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也不仅仅满足于他们答对多少个选择式的问题,而是让他们再翻译一遍,以检验他们理解的真实情况。

例5 of the fruits of year i give my vote to the orange .in the first place it is perennial-if not in actual fact , at least in the greengrocer′s shop . on the days when dessert is a name given to a handful of chocolates and a little preserved ginger .when macedoine de fruits is the title bestowed on two prunes and a piece of rhubarb ,then the orange ,however sour .comes nobly to the rescue ; and strawberries and raspberries and gooseberries riot together upon the table ,the orange sweeter than ever .is still there to hold its own .bread and butter .beef and mutton ,eggs and bacon ,are not more necessary to an ordered existence than the orange.

尽管大多数都能做对这一短文后的大部分多项选择问答,但翻译后,还是发现了不少理解上的问题。有的把第一句直译为“关于一年的各种水果,我要把票投给桔子”。实际上,“of”短语的作用是限定比较的范围。“give my vote to”相当于“like …best”,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年的所有水果中,我最喜欢的是桔子”。第二、三句是作者论证他最喜欢桔子的理由。如第三句分号之前的两个由“when”引导的从句,是突出描写水果稀少时节的情况,主句则是作者赞美桔子所起到的补缺作用。而有的学生却把主句理解为“于是,不论多么酸的桔子都是高尚地走出来救援”,违背了作者的原意。其实,这里的“however sour”,是一个独立的让步状语从句而不应用作定语。宜改译为“而此时的桔子,无论怎样酸,却慨然而出为之解围”,这样,从语气上就与作者赞美桔子品格 本意一致起来了。有些学生对最后一句的理解也出现了偏差:“对日常生活来说,与其说是面包黄油…..,倒不如说更需要的是桔子”。原句中的“not more…than”这一比较结构,相当于“not so…as”(不比…更),如“i am not more mad than(=not so mad as)you are.(我发狂并不比你发得更厉害)”。作者的本意旨在于强调,与面包黄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相比,桔子也是不可缺少的。据此论证,此句宜理解为:“对于有条理的生活而言,面包黄油、牛肉羊肉、鸡蛋咸肉都并不比桔子更加必不可少”。

外语教学篇7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言;文化

对外语教学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记忆宝库, 同时也意味着作为文化之网中的动物的人不得不生存在语言文化之网中, 受到语言文化之网的制约, 语言也因此而成为陷阱和桎梏。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外语是外国文化的载体,外语的传授过程含有丰富的文化教育的因素。因此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不了语言。

一、语言与文化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它所归属的文化异同,民族色彩。不同文化背景,持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持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 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外语的文化性

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语言教学以语用为目的,必然会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也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外语的内在文化性是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而外语的外在文化性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它因外语教、学者的思想基础文化阅历、思维能力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外语教、学者经过对文化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心理过程, 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化观点。外语的内在文化性和外在文化性是一个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辩证统一体,两者的辩证统一过程,构成了外语文化性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 第一,外语作品的混杂性。外语教材在选材上均贯彻了教学大纲的思想性要求,但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东西,用于泛读的外国原著中除优秀的东西外确有良莠混杂的成份。读外国原著须有正确的思想、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第二,中、外文化的对比性。外语的内在文化性一旦显现出来,外域文化与外语学习者所拥有的民族文化之间便产生了对比的过程。第三, 文化因素的育人性。文化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名词,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已不再被单纯地当作人类文明的附带品,而是维系社会形态、关系到社会历史命运的灵魂与支柱的东西。我们对科学文化素质的理解,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要重视外语的文化育人因素。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1.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每一种语言都能够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如何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正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外语教学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 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好,并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2.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前为止, 文化背景知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它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 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 而不能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换而言之,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 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文化背景知识,如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雅的外文歌曲等。其次,除专业知识要学习,还要学习其他文化科学知识。另外,注重外语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在教育中方法得当,富于成效。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同时包括阅读心得,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巩固阅读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中摄取不同的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

四、结束语

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忽视语域的文化特征,也极易导致“文化冲突”。萨丕尔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对于儿童来说,在习得母语系统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习得本国的文化系统;在内化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则的同时,也会内化文化系统中的规范。由此可见,明确语言和言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辨证统一关系, 通过语言学习言语并从言语中学习语言, 进而掌握其中的文化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就是将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语言,把语言看成主要的文化现象,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将语言纳入文化的大范畴之中。用这种科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兼顾语言与文化的3 种关系: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即文化环境);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在传授学生外国语言系统内部规则及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地理、宗教等表层文化的同时,注重对词汇的联想意义、句法以及语域层等深层文化的发掘,将语言教学从文化的外显性转移到文化的内在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学习成为一个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领域的“建构过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公槿,丁石庆. 文化语言学[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

[2]Brown G.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外语教学篇8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非常重要,而在留学生的中高级学习阶段,语感培养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本文就从中高级阶段留学生的词汇、语法、语用以及语言输入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语感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高级;留学生;汉语语感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日渐兴起,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教学理论探索,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感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有人提出:“语感培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更有人认为:“语感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灵魂。”语感主要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用感。我们不能笼统地、漫无目的地去培养语感,必须分阶段有所侧重地培养。分阶段,是指学生学习的初、中、高级几个层次阶段,也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侧重培养,是指在某一阶段重点培养语感中的某一方面。在开始的初级阶段,学生只学习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的知识,还没有或者很少能形成汉语语感。只有学习汉语达到中高级水平才能逐渐培养起一定的语感。本文就从中高级的留学生汉语语感的培养应侧重的几方面来探讨。

一 、扩词汇、熟语法、通语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要以传授基本的词汇、语法、语用等语言知识为基础。只有学习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才能培养语言能力,实现交际的目的。培养语感与传授基本语言知识不仅不矛盾,相反,后者还能为培养语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1.多面开花记词汇

在中高级阶段,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音基础和语音感。而这时在学习中词汇量大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接触到的许多中高级留学生都有相同的困惑:他们感觉,到了一定阶段学习汉语遇到了“瓶颈”,学习认真但是很难进步。开始怀疑自己,学习的自信心顿渐。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词汇量不够,语感不好造成的。这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多记词汇,掌握更多的语料。从而找到对于词汇的语感。其一,我们学习英语时的“完形填空”是个记忆词汇和培养语感的好方法。可以在汉语词汇记忆中借鉴这种方法,设计相应的题型,既有助于学习词汇,又能培养语感。其二,诵读大量的经典课文也是积累、记忆词汇的又一方法。虽然说这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方法仍然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对语感的培养很有帮助。其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中高级留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学习者自身掌握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现象日益丰富,对所学的语言知识有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能够概括和总结规律,这大大提高了记忆的效率。同时通过言语教学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运用语言和表达思想的技巧,有利于扩充词汇,培养语义感。

2.精益求精熟语法

语法的学习和语感的培养是相互的。一方面语法的学习有利于语感的培养,另一方面,好的语感有助于精确掌握语法。中高级阶段是留学生学习语法的重要阶段,必须加强语法学习,培养语感。语法知识由于其系统化,对于记忆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打好语法知识的基础可以使记忆的效率成倍增长。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以语感培养为宗旨,努力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最终达到能够直接利用汉语思维来组织话语,能够“不假思索”地判断出词语的正误和恰当与否、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范,进而能够理解“言外之意”、“话外之音”。

3.结合文化通语用

另一方面,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语用感,多在语用、文化心理方面作解释,让学生多了解中国的文化,学习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便于其充分调动语音、语义、语法方面的知识和感觉,结合语境进行揣摩,使他们真正做到汉语运用的“信”(正确)、“达”(顺畅)、“雅”(恰当)。在中高级阶段,学生的词汇语法知识相对稳定,应当加强对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是如何实施的学习,区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语用差异。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运动会上,一名美国留学生对一位老师说:“老师,你跑得像狗一样快。”显然,他对“V得像……”这个句型的基本语言知识已经掌握,但是不知道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差异。在美国,狗是忠诚的象征,与其相关的词语多含褒义,而在中国则多带贬义。

二、加大语言输入,直接感知语言

在语感的获得中有一种方式是“自觉言语实践”,即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学习具有典型意义的言语材料和语言知识,加大目的语的输入,让学生沉浸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总结语言规律。这种知识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规范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尤其是言语交际实践,同时又在这种言语实践中不断巩固这种知识,直至成为一种言语习惯。这是一种效率较高的获得语感的途径,也是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我们所提倡的方式。

1.增加课内外语言输入

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对目的语已经比较熟悉,不再那么陌生,这时候加大目的语的输入,对于培养语感有很大的帮助。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我们要把公认的、大家奉为经典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反复朗诵,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那些规范的、实用的、贴近生活的语句。从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出发,汉语课堂教学就应当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多展开形式多样的课堂交际活动。鼓励学生熟读记诵好句子、好文章,耳濡目染,形成语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汉语知识和形成汉语语感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在课外,可以指导学生从影视、音乐、书籍等方面大量接触目的语,培养语感。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影视剧作品。如:《活着》、《我爱我家》等。

2.用动笔写作来训练语感

培养语感不能只局限于朗读,读和写是分不开的。阅读和写作是训练语感的主要渠道,读与写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进行有目的的写作练习对留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大量的阅读能提高写作水平。多练习写作能加深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掌握。多写,使学生内心的想法得以表达,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进而比较、分析母语和汉语的不同。只有多写才能使思想更周密,语脉更畅通。正如我们小学生写日记一样,在中高级阶段,我们可以让留学生写简单的记叙性的文章,加深对词汇的记忆,熟练语法的运用,推动语感能力的提高。

3.多与母语汉语者交流,直接感知语言

达到中高级的留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交流能力。能够用目的语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多与中国人交流,在发现自己的不足的同时,更能亲身体验、感知汉语的规律,学习中国人的说话习惯,语音、语调、语法、语用的特点,培养汉语语感。在课堂上,多和老师交流,加强师生互动。在课外,多结识中国朋友,参加中国人举行的活动,切身体会汉语。只有多和中国人交流,才能发现和自己母语的细微差别。

三、注重培养修辞能力

进入中高级阶段,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生的语法机构和表达方式有了一定的积累。这一方面,对自由交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困难也随之而来:在较多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词汇面前,他们不知如何在最适当的情境中作出最佳的选择。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时,总是显得不那么得体。这是他们修辞能力不足造成的。只有当留学生能够通过言语表层意义理解深层意义,并且能够运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弯曲手法进行表达时,他的汉语语感才算真正建立起来了。因此要想培养语感,必须加强修辞能力的培养。

1.加强修辞教学意识

作为老师,在中高级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语言交际是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为目的,而修辞在其中起很大的作用。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不仅仅是能交流,而是很礼貌、很得体的交流。为此,在中高级阶段,汉语教师必须树立修辞教学的意识,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学好修辞,准确得体的表达。

2.适当得体用修辞

修辞和语法追求的目的不同。语法讲的是“规矩方圆”,修辞注重“得体适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侧重点在于那些在修辞交际中容易引起误解的方面,其目的是为了揭示汉语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民族性。对学生经常出现的修辞偏误我们要认真对待,从语境、语用等方面找出其中的原因,耐心的讲解。既要帮助学生把话语表达得正确、准确、适切、恰切,也要帮助学生把话语理解得准确、透彻。

3.积累修辞词汇

要想提高修辞能力,必须积累大量的修辞词汇,如汉语中的四字成语、歇后语等。如前段时间朝、韩关系紧张,我们可以说:“朝韩局势紧张,一触即发。”而留学生则说:“朝鲜和韩国快打起来了。”虽然意思相同,但表达效果天差地别。只有当留学生学习掌握了“一触即发”“局势”等词时才能正确运用。取得很好的修辞效果。

总而言之,语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中高级阶段。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有意识地探索总结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汉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玲娟:《对外汉语语感教学探析》,《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2] 白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4期.

[3] 滕红:《谈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感教学》,《语言教学研究》 2008年第10期.

上一篇:数学创新教育范文 下一篇:财务内部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