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23 11:55:53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篇1

关键词:多媒体;视频智能编辑;视频感兴趣区;图像视频场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1-0000-02

Multimedia Technology Study

Du Pengxiang,Huang Shanshi

(China Telecom Co.,Ltd.,Wenzhou Branch,Wenzhou325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macro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oint of the current image video of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image of video algorithms researchers talk abou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area.The field of image and video business applications, multimedia entertainment,the Internet, intelligent monitoring,industrial machine vision,OCR,biometrics,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as well as military defense in several areas, multimedia areas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a lot of image field of video the new algorithms and new theories are often the first application in the multimedia field.

Keywords:Multimedia;Video intelligent editing;Video interest region;Image video scene analysis

多媒体领域主要集中了MicroSoft、Adobe、MITSUBISHI、Cyberlink、Muvee、Autodesk、Corel、Sony、2D3、MotionDSP等一批公司,以及与之相关的PAMI、IJCV、CVPR、ICCV、ECCV、SIGRAPH等众多多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多媒体领域的研究方向比较杂,包括但不限于下面几类,视频智能编辑、视频感兴趣区、图像视频场景分析、图像视频修复及后处理、人脸系列技术、非真实感渲染(NPL)系列技术、3D系列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

主要包括视频镜头边界检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视频自动故事片生成、视频广告检测、视频废镜头检测等。视频镜头边界检测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检测率也达到一定的程度,目前基本上不再有新的文章出现。视频自动故事片生成往往需要音视频技术的结合,并且由于缺乏有效的评级机制,最近几年已经不是研究的热点,但是相信各个视频编辑领域的公司仍在研究或者开发过程之中。视频中的广告检测作为其中的一个小的分支,可能因为没有很大的商业价值,研究的并不多,但想要真正实现高的检测率,仍然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视频废镜头检测其实是视频修复的一部分,包括检测视频中的抖动片段、模糊片段、过曝过暗片段等,从而达到视频修复的目的。

(一)视频感兴趣区的研究

最近是一个热点方向,感兴趣区提取和跟踪可以用来做视频智能缩放,可以用来指导视频编辑中的精彩视频片段选择,还可以在片源采集时就用来指导摄像机捕捉精彩片段。人脸、人物、车辆、小动物、房屋、花草树木等在特定的场景下等都可以作为感兴趣区,感兴趣区提取的方式方法也比较多,但除了人脸、人物检测技术上还比较成熟之外,其他目标的检测很难达到满意的准确度。人物检测基础上的精细分割抠像技术,也是图像领域的一个基础研究方向,准确的抠像,是换背景等智能化效果的基础。

(二)图像视频场景分析

主要用在视频管理和视频按场景选择和编辑。通过对不同的场景的特征进行分析设计分类器进行分类,对于视频管理这种不要求很高精度的应用点可以满足要求。照片和视频按场景内容管理,跟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照片管理,是基于内容管理的两个方式,相信今后的多媒体编辑和管理软件都会逐步增加这个功能。

(三)图像视频的修复及后处理

主要包括视频抖动修复、图像视频去模糊、视频过曝过暗修复、视频去雾化、老电影旧照片修复、马赛克修复、视频图像超分辨率、视频图像智能变比例缩放、视频帧插值、图像视频去噪等。

视频抖动修复关键是摄像机轨迹的检测,确定了摄像机的移动轨迹,视频修复就有了基础的指导。通过寻找视频中的特征点,然后对特征点进行跟踪,通过分析每个特征点的轨迹,确定摄像机的整体轨迹。如果假定视频中的内容都是一个平面上,只考虑摄像机在2D平面的轨迹,事情要容易的多,但事实上摄像机的轨迹应该是3D的,这就变成了一个“Structure from Motion”的问题,处理起来就比较复杂,但如果想得到理想的稳像效果,得出摄像机3D轨迹是必须的。另外,摄像机3D轨迹的求取,也是其他基于3D的视频应用的基础,这个后面再讲。

图像视频去模糊,这个的关键是寻找模糊核,也就是拍摄的瞬间摄像机或相机的运动轨迹,在这个运动轨迹上反卷积,就可以恢复摄像机不动情况下拍摄的视频、图像,也就是不模糊的视频、图像了。所以,对视频的去模糊,比起对图像的去模糊,手段要多一些,因为视频去模糊可以通过视频序列的信息来得到摄像机的运动轨迹。而图像的去模糊,这个运动轨迹只能是通过对图像内部结构的分析进行估计。考虑到轨迹估计和反卷积的运算量,不管是图像去模糊还是视频去模糊,目前都不算很成熟,但是成熟的产品应该会在短期内出现。

视频过曝过暗修复,如果视频质量不是太差,直方图被挤压的不是太厉害,还可以通过直方图均衡化的方式进行简单修复,但是如果直方图被挤压的很严重,那就只能删除了。

视频、图像去雾化,简单点说,就是把被雾化的图像建模为一个正常的无雾的图像与纯雾的图像的合成,因为拍摄得到图像中雾的灰度值与景深有关,所以好的去雾算法,应该是以准确的景深估计为基础的,3D景深估计也是一个很热的方向。

老电影旧照片修复,大概包括色彩的修复和一些划痕修复,色彩修复,可以以类似去雾的建模方式,也可以简单的做色调调节,问题都不大。划痕修复就比较复杂,除了要把划痕检测到,还要用周围的像素来填充划痕的像素,比较典型的全变分方法可以用来处理这类问题。

马赛克修复,马赛克修复基本上还是要从产生的原因入手,如果是编解码层的问题,可以对编解码的数据尝试修复。如果到了解码后的图像数据,想要修复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问题了,只能是依靠边缘纹理来去掉马赛克的效果,但是想要恢复图像内容,除非后台有一个强大的针对特定目标的数据库来支持虚构类似的内容,否则毫无办法。

视频、图像超分辨率,超分辨率的方法,总体来说两种思路,一种是挖掘图像的边缘信息,在图像放大的时候,尽量保边缘,这类方法以NEDI方法为典型,缺点是速度比较慢。另一类是基于Patch的方法,首先建立一个低分辨率Patch对应高分辨率Patch的映射表,前期先把这个映射关系建立好,然后就只需要通过查找映射表来进行超分辨率操作了。如果建立的映射表足够大,那就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超分辨率结果,理论上讲不论速度还是质量都比前一种方法要好。

视频图像智能变比例缩放,是指通过分析图像视频中的内容,在图像、视频缩放的过程中,保留有内容的关键区域比例不变,而压缩、扩展不重要的区域,这样看起来缩放后的图像、视频主要内容不会变形。基于图像的智能缩放算法比较成熟,基于视频的由于要考虑视频序列的前后帧的连续性,必须加入时间轴的约束,因此效果不如图像理想,做的不好会引出视频的抖动问题。

视频帧插值,可以用来解决帧率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视频抖动问题,主要是一个视频的全局运动,类似于视频抖动检测,应该说技术上不复杂,但是视频中的局部运动会干扰全局的运动估计,这样插值出来的帧就会存在一定的瑕疵。

图像视频去噪,方法很多,简单点通过滤波高频信号的方法如高斯滤波,或者简单的中值滤波都可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看来,最理想的方法还是非局部均值(NLM)方法。其他的一些例如偏微分方程的方法也可以尝试。

五、人脸系列技术

包括人脸检测、跟踪,人脸特征点定位,人脸识别,人脸的表情识别,人的年龄、性别识别,人脸的美化,人脸卡通效果,人脸的变形效果,人脸的3D重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眼睛检测和红眼修复等。

六、非真实感渲染(NPL)系列技术

包括水墨画、水彩画、油画、漫画效果等人工画效果,风、雪、雨、烟、雾、火焰、海浪等一些自然环境的模拟效果。

人工画效果的实现主要是基于Stroke的方式,难点在于图像的解析,一个好的人工画效果,需要正确的将图像分解为不同的区域,并分析不同区域的结构特点来确定用笔方式、Stroke的精细度等参数。

对自然环境的模拟,主要是一些粒子的模拟,可以采用基于物理模型的方式研究粒子的受力及运动方式,流体力学的相关方法是这个领域的核心。

NPL技术,除了用于对图像、视频的特效上,另外像一些烟雾效果和水墨画效果用于艺术字的特效也是不错的选择。

七、3D系列技术

3D技术在视频中的应用点,可以看到的有3D稳像、3D对象嵌入等等,这里的关键是获取摄像机的3D轨迹与视频中的特征点的3D深度信息,通过视频序列分析摄像机的3D轨迹的技术叫“Structure from Motion”,大量的文章可以参考。有了摄像机的3D轨迹与视频中的特征点的3D深度信息,2维的图像信息就一定程度扩展到了3维。全景图的拼接技术,本质上也利用了基于双目视觉3维重构的一部分技术。得到了3D摄像头轨迹,可以利用这个信息进行3D插帧,借此虚拟重构双目视觉画面,通过3D眼镜,就可以看到比较理想的3D场景了。3D的应用,可以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多了一维信息,总可以做出一些新的东西。

八、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是指通过摄像头捕捉人的手势、身体的姿态、面部表情、眼睛的移动等信息,代替传统的鼠标键盘来指导计算机做出相应的处理。技术层面主要涉及目标的检测、跟踪以及姿态的识别。相比之前提到的多媒体的各种方向,人机交互应该是最有市场前景的方向,应用点也非常多。

九、结论:

多媒体技术篇2

现如今,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中,多媒体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加快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步伐。本文在对多媒体技术定义以及特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字:

多媒体;技术;应用

前言:

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信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它能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技术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本文探究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1.1基本定义

多媒体技术,即以计算机为载体而进行人机交互作用,信息搜集、整合、加工、处理以及逻辑关系构建的技术。其中,媒体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另一方面是信息存储的载体。本文媒体主要是指信息传递载体,即在计算机平台中,将图片、文字、视频、动画、音频以及声音、影像等信息进行数位化处理,并将其置于交互作用的界面中,从而丰富计算机的功能。此技术不仅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而且能够创新信息的获取方式。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拓展电脑的应用领域、丰富电脑的功能优势,而且还能加快新型电子产品的发明的使用。

1.2主要特点

首先,交互性。电脑使用者能够在此技术的辅助下,及时的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不仅能够丰富知识储备,而且能够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其次,集成性。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多种技术进行包含,并且最新的硬(软)件技术能够统一集成,进而此技术具有集成性特点。然后,无纸输出性。传统出版易受纸张局限,但是多媒体技术出版不仅能够打破这一限制,而且能够大量存储信息,信息快捷存储。最后,非循序性。即“超文本”功能下信息查询方式简单、查询时间较短,能够有效避免信息冗杂性这一不足。

2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2.1应用方向分析

2.1.1应用于现实生活

多媒体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较广,主要包括家庭、艺术、游戏、图书、建筑设计、档案以及通讯等方面。其中,多媒体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率较高,所以游戏爱好者与日俱增。此外,电子设备和手机产品也是多媒体技术的产物,它们的出现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提高了部分企业者的商业利润。

2.1.2应用于教育领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关注,多媒体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是迎合新课改需要的表现。此技术不仅在教学情景设置方面,还是在教学资源丰富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远程教育还能打破传统教育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局限,进而有利于促进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友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教育事业实现真正的变革。此外,多媒体设备走进课堂,学生在此技术特点及优势的影响下能够集中学习注意力,进而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2.2技术层面分析

2.2.1信息检索技术

使索引系统、信息检索系统、信息自动化获取、数据库以及可视化信息系统等成为应用现实。现如今,信息检索领域中,内容条件下的图像检索已成为相关工作者和工作单位的研究主题。此检索是在可视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包含运动、颜色、位置、大小、形状以及纹理等,在总图像库中查询出与被查询对象相似度极高的图像。此索引功能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检索优势、增强检索能力。

2.2.2信息交互技术

此交互技术指的是,借助动作、语音、视线、书写以及嗅觉等动作通道和人体感觉通道,在数据手套等新型传感技术和全息图像的基础上,通过非精确方式与多媒体技术进行交互作用,进而强化人机交互的协调性、优质性以及效率性。其中,多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主要目标。

2.2.3数据压缩技术

此技术能够为文件储存、数据加工、数据保密、音频(视频)信号压缩、数据安全应用等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此技术还能在新型网络浪潮中,丰富、完善数据压缩理论,创新数据压缩技术方法,进而促进新型编码技术的形成。

2.2.4动画制作技术

在电脑模拟二维空间中,构建色彩丰富化、样式多元化、纹理清晰化、设计别样化的三维造型,同时,在合理灯光位置以光色的协调下,形成系统性、连续性的动态图像。

结论: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实际特点和应用远远多于上述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应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还会被赋予新的元素和内容,进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好。因此,我国社会能够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作者:李艾哲 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美琪.浅谈多媒体技术及其用[J].统计与咨询,2013,02:62

[2]惠红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J].电子测试,2013,07:223-224

多媒体技术篇3

对计算机而言,其各个领域都有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从图形学、通信、算法、并行处理到信息检索、数据与文件结构,都离不开新型多媒体技术。从新型多媒体技术要素出发可以有更多的突破和进展,而主要的技术要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对数据进行压缩编码。要针对立体声、彩色运动视频画面及三维图形来进行处理,这实现了对多种媒体信息交互处理,让信息实现了数字化处理。在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存储和传输时,其要求是十分严格苛刻的。对多媒体进行信息压缩编码可以很大程度满足计算机这一要求,而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更能够适应个人计算机。

(2)多媒体操作系统。利用新型多媒体技术将多样的信息来进行同步传送。只要有适合的操作系统,就能够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完成多任务及声面同步控制和管理功能,并多媒体的设备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接口功能,数据压缩和恢复功能。例如对多媒体CAI系统软件其核心就是操作系统,其可以管理硬件、软件资源,并协调多媒体计算机组织运行,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通过对人机接口的提供,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让系统功能得到扩充。

(3)多媒体写作系统。该系统是将多媒体计算机和用户交流形成良好的界面,并让多媒体信息及设备有更为高层次的控制管理活动。该系统还为用户提供了多媒体应用的制作和演示,更为人性化地开发和研制,使得新型多媒体技术走向了更为实用化的道路。

(4)Hyper技术。Hyper起源于hyper-text,这是可以进行浏览和大量文本、图像的翻阅,新型多媒体技术可以让用户进行自由、丰富的信息交流,Hyper是对人大脑思维模式进行联想,并可以进行信息转移,这项技术使得新型多媒体技术信息自动化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其当前也在国际上正在进行hyper-text等标准协议的制定,这也为hyper技术在以后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新型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新型多媒体技术使得计算机与人的交互界面更为流畅和自然,这也在办公自动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代表着人们对舒适、便利的更高追求。其具体的主要应用方式有这样几种。

(1)可视电话的应用。在办公自动化中,可视电话可以将相距较远的人员通过看到对方的形象,并进行语音通话的形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可视电话可以拉近人们的距离,并更有助于办公高效化进行。

(2)多媒体邮件传输。新型多媒体邮件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的接受和发送。当接受邮件的用户不在线或信息可以被延迟发送,并不要求进行交互传递时,发送者可以对特定的邮件进行建立、编辑和审定,并存入一个邮箱系统中,这样使得接受者读取邮件更方便。

(3)电视会议。电视会议是利用多媒体终端来实现不同地方的用户进行直接和实时的交流,并可以同时获得文字、数据、声音和图表等信息,在虚拟的会议网络中实现面对面交流,并更自由地进行问题的讨论。在新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实现了更为智能化的自动化办公。

(4)编辑出版。对新型多媒体技术利用其终端进行电子报纸的选定。可以更为方便的获取市面行情和产业界的动态新闻。新型多媒体技术还改变了传统的出版社惯有的书籍编辑,其在进行终端阅览时更为形象生动地展现信息的内容。如与哺乳动物相关的出版物,其可以生动地表现出哺乳动物的事物、生长环境、迁移、繁衍、叫声、外貌等情况。

3结语

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推广,利用个人终端来进行文字、图形、视频等信息的处理,并与电脑、电话、传真等融为一体,新型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方面的应用更是实现了智能化,人与人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多媒体终端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新型多媒体技术其本身的优势和特点在于网络通信技术的相结合,也让人们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务,并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和工作方式,也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新型多媒体应用也将在未来的各个领域都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篇4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课的原则

1.辅助性原则

多媒体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若一堂课中教师一会儿用图片展示,一会儿放录像,一会儿放动画,课堂上虽说很热闹,但教学手段的演示过程喧宾夺主,替代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替代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兴趣由教学内容转向了教学手段,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目的。

2.启发性原则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运用多媒体技术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多给学生些答案。

3.实效性原则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用多媒体技术,粉笔与黑板也不能完全抛弃,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确定教学手段。

4.针对性原则

每一堂课需要用多媒体解决什么问题,是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还是要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教师都要有针对性。

5.趣味性原则

应用多媒体技术要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提高。

二、多媒体的选择

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多媒体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像一些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学生看不到,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一些抽象的、立体的事物,学生难以想象,也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如,土壤的形成过程,可用多媒体技术演示从岩石到土壤形成的各个阶段。再如,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也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演示。

2.根据课型的需要

一些重点、难点较多课,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学生如没有空间想象能力,很难理解,但教师若能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地球运动的立体课件,学生很容易就看懂了地球运动的情况了。复习课用多媒体教学可扩大课程容量,浓缩教学内容,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复习每一章节时,都可以以联系图的形式制作出表格,让学生很容易就在大脑中建立知识体系。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明确思想

多媒体课件有两类,一类是教师为中心的,现在教师应用最多。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积极性、主动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另一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件设计,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这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将来占主体地位的设计思想。

2.确定主题

确定一个可以用多媒体来表现的鲜明主题,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达到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如,讲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题便是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主题便是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选择信息

确定主题以后,根据主题所需内容选择适当的信息。信息要精练、有新意。如,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时,可选择黄土高原近些年的地貌图片、森林覆盖率、年降水量情况、人口增长、人均收入、交通等信息,也可以选择一些治理较好地区的信息和水土流失较厉害的地区相比较;讲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时,可出示一些年份本地区植被覆盖率变化的数字、一年内降水量变化的数字以及本地区的地形照片等,让学生去总结。

4.创设情境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如,可用电脑模拟出黄土被雨水冲刷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用电脑模拟出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过程,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5.精心设计练习

通过多媒体技术,讲练结合。如用PowerPoint设计一些动画式的填空,解决当堂问题,使学生印象深刻。

四、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

1.过分夸大多媒体的效果,排斥传统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并不矛盾,二者要互相补充。在使用多媒体手段时,必须配以教师深刻生动的讲解。黑板上的板书也是必需的,因为老师讲到一些重点或课件里没想到的内容,可随时板书出来。

2.多媒体技术是花瓶,仅供教师演示和参赛用

有部分教师平时上课还是用传统的方法上课,只是在教学比赛时或有别人听课时利用一下多媒体技术,像花瓶一样向别人展示一下而已。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件制作的难度不断降低,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已成大趋势,不能仅当作花瓶。

3.只重视辅教,不重视辅学

多媒体技术既可以在课堂上帮助教师教学,也可帮助学生课堂或课后学习,如,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种资料,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只适合制作者个人使用,其他人则无法摆弄

随着各校局域网的开通,教师间的互助性不断增加,教师制作的课件应能互相通用,这样既节省了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又能互相取长补短。

五、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应具备的素质

1.熟练的操作能力

教师对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应用程序都应非常熟悉,平时在课后应多加练习,不然若在课堂上出现课件调不出或展示错误等问题,这一堂课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2.课程内容的把握能力

一堂课的内容,教师必须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教师应心中有数。不然的话,就会出现课堂上很热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现象。

3.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因多媒体演示的同时,仍需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教师讲解得清晰透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

4.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篇5

一、多媒体教育技术简介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运用是在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育技术是一种工具,应该注重其合理运用。只有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多媒体教育技术才能超越技术本身,真正在教育中发挥其强大功能,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 二、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 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评价是时展的需要,多媒体教育技术及其运用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产生一次革新,它代表了现代科技与教育结合的方向,较好地激发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上的结合,有利于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理想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但同时也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有教与学观念的变革,而且要有学习方法重新适应的过程。 实施多媒体教学,有可能缓解教学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相对短缺的矛盾,是顺应当前教学改革趋势的有效形式,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也有利于推动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我们应关注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的结合,探索如何应用教育技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将学校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三、多媒体教学实际应用的若干弊端 在现实教育教学应用中,由于对多媒体应用认识的片面性,学科内容的多样性以及应用的复杂性,多媒体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往往容易出现以下不利因素。 第一,它不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实验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人才素质。多媒体实验软件展现的是主要的实验现象,突出了主题;但实际实验现象是多维的,人脑接受的各种信息有本质的,也有大量非本质的信息,必须对它们进行筛选加工,抽取其本质部分,这种观察力学生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长期的实践培养。实验中提供的大量丰富的素材,都要靠观察获得,只有在实际动手操作的实验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定向性、有序性、敏锐性。 第二,容易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而网络和多媒体展现的是虚拟世界,每个情节是按固定模式和不同教师的理解制作的,未能针对学生情况的多样化。这种呆板的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情感,也会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只要清楚展示内容,就掌握了实验。这样,大大削弱了学生创造性情感的发挥。 第三,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多媒体的引入使学生很难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物理学中的所有结论都是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升华的结晶,映现出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倡导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作风。物理学家为造福人类探索知识而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丰富多彩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些能给学生以深刻的熏陶和感染,并且都是应让学生体验的宝贵精神。 四、理性对待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普及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在此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才是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 计算机进入物理课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物理教师走进教育技术,发现和挖掘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潜力的过程。要把计算机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必须首先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认知工具作用,从一个学科做起,经过若干年的实验、探索、总结、提高,才能逐步完成。才能最终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多媒体教学”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它需要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作指导。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习是让学生弄懂和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多媒体的应用目的自然是促进“教”。多媒体计算机能很好地创设情景,人机间的交互和教师的参与组织,让学生能根据现有问题主动联系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物理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物理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优势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p#分页标题#e# 深入体会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注重与学科特点的结合,做到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中物质运动的现象和规律往往需要精确定量地研究分析,多媒体课件能方便地定量设置参数,以动画精确地描述运动规律,这样就可以在运动中研究和发现恒定不变的规律,这恰恰是物理课件的基本要求与主要功能。根据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不同作用,可分为实验演示型、规律探索型和解决问题型。无论哪种类型的课件,其主要作用都是辅助教学,使用中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物理情景,改善认知环境,帮助教师突破教学上的难点,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把更多的情感和思想注入到多媒体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基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教师应将自身对物理探索精神的理解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鉴于多媒体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应细心寻找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融入点。物理教学应以传授学生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基本目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由此看来,网络和多媒体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它是物理教师面临的研究课题,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网络和多媒体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的长处,挖掘和探究网络的新特点,使其服务于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科学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挑战,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多媒体技术篇6

开展高中历史的多媒体教学是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提升,情感价值观培养的的有效手段。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其手段相对单一、陈旧,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导致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对他们一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在信息化时代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下,多媒体技术被应用于教学领域,给中学历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带来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变革,使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更符合世界未来教育的方向,以便成功地与世界未来教育接轨。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化了历史课堂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大信息量,完成历史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在历史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大量的图片、动画、电影等材料整合在同一个课件之中,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尽量多的原始资料,形成对历史事件的直观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我在新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的讲解中,我运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了日本侵华之后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利用《东京审判》当中的一段影视材料,使学生明白了日本罪恶的侵华战争最终受到了正义的审判,战争中正义的一方获得了胜利,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作用,很好地完成了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课下不少学生主动来跟我探讨中日关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同学们之间也自发地进行了讨论,有些同学还写出了质量很高的小论文。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量的图片,影像等直观形象调动了起来,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对自己感到索然无味的课程倾注太多的热情。多媒体教学适应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介,从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过去的历史起“死”回“生”,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锻炼了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带来了师生关系的改变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课堂的运用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上,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造成一种事实上的师生的不平等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听到的知识,老师被当做知识的权威存在,使学生缺乏了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中学历史培养的目标是要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就要有独立的意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历史课堂,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真正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走下了权威的神坛,站在跟学生平等的地位,有利于学生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的培养。在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因为其贴近生活的特点,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分别讲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衣、食、住、风俗的一个方面。由于课下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个小组代表在规定了10分钟时间里利用大量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了近现代中国人物质和习俗变迁在一个家庭的表现。最后我进行了概括总结,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小组代表的发言,营造了一种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三、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逐步成熟,认知能力已处于较高的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增强,独立性格初步形成,知识面已经大大地开阔。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模拟问题情境,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作出决策、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对历史学习产生真正的爱好,产生对历史学习的需求。而生活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都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手段。这样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不仅局限于在课堂上获得新知,课下也会主动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学习历史。在学生探究方式中,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获得资料的方式变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快而多地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眼界大大地拓宽了,思维也更活跃了。由于计算机具有的交互性特点,学生可以及时得到在探究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从而不断调整或修改探索新知的方式或途径。例如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一个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的可汗学院,学生可以通过访问网站在网上学到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就大大地拓宽了,而不止局限于在课堂上和在学校接受知识,在家里,在路上都可以进行历史学习。可以说多媒体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模式,使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能动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教师角色已由“独奏者”向“伴奏者”转变,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主流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改变了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是教育者,同时还是学习者,研究者。在当今信息激增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发展速度极快,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而历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如果老师仅仅局限于已拥有的历史知识,显然已经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了。网上的历史资源浩如烟海,从原始资料到最新动态,从很多没有公开出版的书籍或发表的文章,到台湾、香港和国外的很多研究资料、动态和教学情况无所不包。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多媒体技术教学下还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和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等问题。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是一个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体现。各种多媒体设备只有在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而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多媒体技术及理论的培训,掌握多媒体教学理论,课件制作理论及技术,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

虽然在新的时代形式下,多媒体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的错误认识,往往容易走进误区。有的教师过分注重课本外的文字、图像,反而忽略了书上本来就有的图文资料。脱离了课本,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领会和把握。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和大容量,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的快捷,展示大量资料,教学内容虽然丰富,但重难点没有突破。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精美,文字资料、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无所不包,没有取舍,造成学生学习不得要领。

多媒体技术篇7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教学目标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媒体的引入是对传统教学媒体的补充,它对高职教学模式、过程、方法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何有机地把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1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对高职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手段的更新,使人们重新理解和认识教学活动,也为贯彻落实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提供了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中心主要放在教师的“讲”上,忽视了学生主动的“学”。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备课、讲授和考试,学生的精力则放在了被动的学习和应考上,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现象显然是不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如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再出色的“讲”都会失去意义。

要改变这种局面,高职教学就必须转变以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的中心放到启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上,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用“讲”来启发、引导、组织和鼓励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获取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为这种教学模式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

2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对高职教学过程的影响

教学过程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条件指导学生学习教材的教育活动过程。教学工作的一般的环节应包括备课、授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教学效果评估。但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会对教学工作各环节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教师和学生诸多教学行为的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和现代教学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显然不一样。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高职教学过程中运用,对教学环节的影响可体现在:

(1)教师备课。教师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对教学的策划工作,是教师将潜在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教学能力的过程。传统教学中的备课就是查阅资料,撰写教案,誊写讲稿,准备教具或实验。而多媒体远程教学中的备课,是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中心的资源进行设计、复制、编排、加工,形成电子教案和课件,通过计算机储存在多媒体资源中心,以备上课或学生自学调用。在这个模式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策略的设计上,放在了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上,放在了为学生自学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开发上,使时空局限降至最低水平。

(2)教师讲课。所谓“讲课”,严格来说是教师组织协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学生等各方面因素的关系,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使学生发生认知结构上的变化。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组织协调教学是一个讲授、讨论、指导、归纳、分析、演示、观察、实验、练习等综合动作的过程。他以“专家”和“引路人”的身份代替了传统教学中主宰和监护人的身份,用大屏幕投影代替粉笔加黑板,用图文、声像代替口说手画传递信息,用课件中的模像完成演示、参观和实验等多种教学环节,形成一个全新的讲课模式。

(3)作业批改与课外辅导。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的作业不是书写或刻画在纸面上,而是通过联网计算机完成。教师在网上进行作业批改,通过BBS(电子公告板)即时交流并反馈信息。课外辅导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用规定时间和地点,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

(4)教学效果评估。过去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估主要依据学生的会考结果。多媒体网络高职教育的出现,完全突破了会考模式,以计算机为工具代替纸卷考试,用单独考试代替群体考试,一人一卷考试代替多人同卷考试,边考试计算机边阅卷、统计分析成绩代替考后人工阅卷、统计分析成绩,学生当场知道成绩代替事后知道成绩。

(5)学生听课。在多媒体网络高职教育中,学生听到的不只是教师的声音,看到的也不只是黑板、教科书和教师的面孔,多媒体的大容量、快节奏、有动感的学习内容,改变了单调、信息有限、节奏缓慢、沉闷的学习模式,学生以求索和体验代替了被动学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较好。(6)学生自学。多媒体网络高职教育中,学生自学模式突破了看书或翻阅笔记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条件下,反复利用网络点播、观看多种资源,包括教师的教案、参考资料等丰富的背景资源。同时可以把有价值的资料下载、复制、加工、打印出来,以便个人保存。也可以自行考试,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机对机讨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建立了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灵活性极强的学习模式。

3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对高职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现行教学方法常用的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演示法、参观法、案例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模块法、程序法等。

职业的教育特点是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它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种多样。但由于职业教育中“学校精英教育”倾向,使注入式教学思想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因而在总结和运用教学方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限制。一方面,由于传递信息的媒体单一和传递方法单调,教师不能集多种教学方法于一身或任意切换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演示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等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讲授法的缺陷,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突出的地位,但是像物质结构、细胞变化、化学反应、光波干涉、有毒或容易造成人身危险的实验和操作等,仍受到了时空、教学组织形式、安全、经费和眼睛无法观察的限制。因此,许多教师不得已把许多应“做”的学习经验变成“抽象”的学习经验,采取了讲授法或图示弥补的方法进行教学。离开感性认识的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往往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及科技发展引起的教学价值观、教学技术手段的变化,以及教学工作对效率和质量的追求,人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出现了以下趋势: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研究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突出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网络职业教育把这种趋势变成了现实。教学方法体现了各种方法的高度综合化,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机融合,能比较从容地实现电影、电视、动画、模像、仿真、声音、文字等多种载体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对于演示、参观、操作的过程和经过动画设计出来的想象效果,均能巧妙而容易地实现,真正做到了运用自如,讲、谈、问、演、看、听、做穿行,使教学方法达到了高度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形成了现代网络职业教育独特的教学方法。

例如:学生可以对着电脑屏幕,将一部汽车从头到尾,从里到外详细了解一番。学生可以用虚拟工具将汽车的零部件一件件拆下来,观察各个组成部分,在拆卸过程的任何时候,还可以将散件重新装回去。当学生不懂操作时,随时可向电脑提问,它会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说明或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学生还可进行一些小测验,让自己指出汽车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及作用。为了更加接近真实,学生还可以对汽车或某一部件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和随意放大或缩小。

多媒体网络技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多媒体课室的教学中,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多媒体课室中,既能学习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践操作技能。

4结束语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的专业教学与其他学历教育的专业教学侧重点不同,它的教学重点在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侧重于考查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快捷性。

多媒体技术篇8

关键词:思品教学;多媒体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45-01《中学思品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可见,新课程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用其形象、生动、直观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较好的解决了思品课的枯燥性和综合性等问题。

1.多媒体技术在思品教学中的作用

1.1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再做适当的引导,我们就会积极的探究、思考,从而逐步形成一种以探究、创新精神来看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例如讲《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引用批判双汇的《健美猪之歌》,学生立刻被吸引过来,此时教师及时提问:"当我们消费者在消费后发现我们的合法权益被侵害了,该怎么办?"这样可以通过幽默风趣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1.2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用美丽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以活泼动态的生活情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学习《人生难免有挫折》时,先播放在网上下载的一组邓亚萍、张海迪的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看着这动人的场面,使学生敬佩之心由然而生,从而引入本节内容。就这样,通过多媒体诱导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认真地想、去理解、去体会,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1.3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多媒体大屏幕的教学方式下,老师可以边讲边操作。结合教学内容、展示事实、创设情境、呈现过程、提供示范,使老师讲授的信息直接、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老师易于讲清知识内容,教师的讲稿,既美观醒目,又节省了板书时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4强化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黑板上采用粉笔进行教学,费时耗力。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须把这些信息扫描进电脑进行适当的编辑、调整,在课堂上就可以按照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把音、像、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这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上课时,只需轻点鼠标,教学内容便逐个展示出来,教学节奏大大加快。虽然教学内容比平时多了将近一半,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师将题目抄在黑板上或口头念,既浪费时间,题目容量又不大,即使使用小黑板,也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制作成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的思考,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增加了练习容量。同时,也能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5拓宽学生的思维;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是逻辑严密、抽象思维,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尤其是注重能力的今天,重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的特点显得越发突出。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象动起来,更加具体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1.6把思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上课时,可以把一些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与思品教学联系起来,例如我在讲授《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播放了一组伪劣商品的图片,让学生在打假中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

2.多媒体技术在思品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尽管在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许多优势,但要想真正发挥出多媒体辅助的优势,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标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使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教师只顾自己去讲解,而学生只顾紧张的抄笔记,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

2.2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取舍材料;现在网络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可以随时找教案、找课件,但是不能照搬别人的教案、课件,否则你下载的内容有可能不适合你的学生,就有可能调动不起来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当然,对老师自己的成长也没有好处,你有可能依赖于网络,而不去钻研教材,不去了解学生,更谈不上去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教学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2.3多媒体教学容量要适宜;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内容繁多,但是不能整节课都在放多媒体,那样学生就没有时间来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

总之,只要我们确立好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多媒体立足于教学需要,为教学目的服务,品教学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前景将无限广阔。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职电子技术教学范文 下一篇:影视动画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