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范文

时间:2023-11-12 15:32:49

信贷资产

信贷资产篇1

按照工行系统现行的经济资本计量标准,对于同一贷款品种,期限越短,流动性越高,资产质量越好,经济资本配置越低,反之亦然。福建工行整体信贷资产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4.13%,低于系统平均水平0.19%,低于A分行0.29%,整体信贷资产经济资本配置系数明显优于系统平均水平。其中,法人贷款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的优势更为显著,法人贷款加权配置系数5.01%,低于系统平均水平0.15%,比A分行低0.70%。但个人贷款的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和系统平均水平相比不具优势,个人贷款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2.47%,高于系统平均水平0.06%,高于A分行0.14%(详见表3)。

(一)法人贷款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虽优于系统平均水平,但优势渐趋减弱。法人贷款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的优势主要得益于福建工行流动资金贷款加权配置系数低于系统平均水平0.3%,且低于A分行0.55%,但流贷加权配置系数比年初提高了0.21%,高于系统平均水平0.13%;同时福建工行项目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和系统平均水平相比均不占优势,两者分别比系统平均水平高0.36%和0.14%。

(二)个人贷款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高于系统平均水平。福建工行个贷款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不但高于系统平均水平,也高于A分行。原因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高于系统平均水平0.17%,虽然比2013年年初下降0.21%,但仍比系统平均水平少降0.02%,比A分行少降0.06%。故进一步加强个人贷款风险把控是降低个人贷款经济资本配置系数的重要途径。

(三)现有信贷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分析。以下通过比较工行系统、福建工行和A分行不同的信贷资产构成情况,对比每百亿资产风险调整后的利润指标,即用EVA来分析福建工行目前信贷资产结构的盈利能力。1.假设除所得税外,其余税费不计的情况下,根据福建工行内外部利差情况、资产结构和分项目贷款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模拟计算百亿资产预计可实现EVA1.5亿元(详见表4)。2.假设除所得税外,其余税费不计的情况下,根据福建工行内外部利差情况、工行系统资产结构和分项目贷款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模拟计算百亿资产预计可实现EVA1.3亿元(详见表5)。3.假设除所得税外,其余税费不计的情况下,根据A分行资产结构和分项目贷款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模拟计算百亿资产预计可实现E-VA1.29亿元(详见表6)。根据上述模拟计算分析可初步判断,由于福建工行信贷资产结构具有法人贷款资产结构和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均优于系统平均水平的势,所以现有信贷资产结构的盈利能力不但优于工行系统平均水平,也略胜A分行一筹。但由于福建工行中长期贷款、垫款和不良贷款增长增速较快,将逐渐削弱现有信贷资产结构的盈利能力。

二、改善信贷资产结构提高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以经济资本引导信贷资产结构调整的经营理念。一要建立健全以资本节约挣效益的配置机制,加快从高资本消耗的规模扩张模式向资本节约内涵发展模式转变。通过加大经济资本回报率等敏感性指标的权重,引导资产业务向资本占用少收益高的品种倾斜,使信贷资产结构调整的主线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与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统一。二要按照风险分散、收益匹配、健康持续的原则,始终把经济资本占用和信贷综合收益率作为信贷资源配置导向,将经济资本配置与信贷政策、信贷结构调整目标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算好了再干,通过授信总量控制、行业限额管理等措施,用存量资产的转让做大流量,用同样的资源维护更多的客户,逐步降低贷款集中度的风险。

(二)加快资产结构调整,促进各项业务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统一。根据经济资本计量的相关要素,一要通过提高客户信用等级、改善担保方式、优化产品结构、缩短贷款期限、增加中短期存款、调整行业结构、改进客户结构等措施,优化规模内的经济资本占用。在发展资产业务时,不能因经济资本约束而减缓业务的发展。对于发展前景广阔、经济资本回报水平高的项目,虽然占用一定的经济资本,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仍可以进行贷款支持,以扩大资产业务,抢占客户市场。二要积极拓展以贸易融资为主导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业务和个人贷款业务,依托核心企业,不断延伸贸易融资业务范围,大力发展供应链融资。三要创新发展信用卡透支和分期付款等消费融资产品,促进个人信贷业务转型发展。

(三)合理优化信贷期限结构。但资本项目开放后,中长期贷款因期限长,风险隐忧受政策效应的影响将加深。贷款投向持续向中长期贷款集中,容易导致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剧,加大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因此福建工行可以考虑在优选行业和客户的前提下,适时、适当扩大流动资金贷款和中小企业利率上浮幅度,提高流动资金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投放比重,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四)充分发挥收益杠杆调整信贷资产结构的作用。要将经济资本占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RAROC等指标引入信贷审批流程,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根据综合收益率进行排序,将有限的经济资本限额优先用于贷款定价水平高、综合贡献度大的品种,优先保证贸易融资、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引导各行自觉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探索“利率+费率”定价模式,灵活运用RAROC评价工具,全面测评贷款综合收益率,按照风险收益匹配原则,从严控制综合收益率低、预期回报不高的客户融资,持续提高贷款议价能力,力争实现各项贷款平均利率下浮水平逐年压缩。要实施差别化利率管理,按照总行信贷政策导向,对不同行业、客户、产品和风险度等实行差别化的利率定价策略,充分发挥收益杠杆对信贷结构的调整作用。

(五)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降低风险成本。2013年福建工行劣变及逾期欠息关注类贷款客户数量及金额呈增长态势,信贷资产质量迁徙压力加大。全行信贷资产经济资本加权配置系数随资产质量的下降而上升,逐渐吞噬原有信贷资产结构在节约资本方面的优势。对此,福建工行要加强信贷资金流向监控,密切监控信贷资金流向,实时跟踪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和资金往来情况,重点关注和防范小微企业、批发贸易型企业、钢贸行业贷款、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加强信贷风险的前瞻性防控,把确保未来信贷资产质量稳定作为当前风险防控的重点。同时要加强表外业务管理,认真评价业务风险收益状况,严格控制办理单一融资性保函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对于确需办理的,要精准测算单笔业务的EVA情况,同时要加强对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垫款的管理,防止表外资产风险向表内转移。

信贷资产篇2

中国货币网9月4日公告显示,根据央行和银监会的批准,国开行将通过中信信托,以簿记建档和集中配售的方式发行总额为101.66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标志着时隔三年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再次重启。

公开资料显示,本期资产支持证券的资产池涉及43名借款人向发起机构借用的49笔贷款,全部信贷资产均为浮动计息、按季度付息,均为“正常类贷款”。

相关中介机构人士表示,该期产品销售较为顺利,银行仍是认购主体。而另一大认购主体保险公司则态度谨慎,原因是保监会尚未正式允许其购买。

2012年5月22日,央行、银监会、财政部三部委曾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称“《通知》”),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第三批试点额度为500亿元。

据了解,500亿元的额度将主要在国有大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三大类机构之间进行平均分配,各家银行正按需申报额度。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银行和中介机构人士均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前期试点已积累了操作经验和法律基础,业务重启并无障碍。

对于银行来说,信贷资产证券化意味着可借此腾挪资产、盘活资金、分散风险,但业界普遍认为,500亿元的额度相对于银行业123万亿元资产规模仍显太小。

“国开行差这一百个亿吗?”一位国有大行中层如此反问。在他看来,如此小的规模,不能解决资本问题。业界则寄望监管机构能将审批模式由单笔审批变成准入审批,以扩大市场规模。

入池资产类别

《通知》允许金融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和“经清理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入池,但在此次国开行产品包含的基础资产中,未见基础设施和融资平台类贷款。

据了解,监管当局出于风险控制考虑,曾以窗口指导的方式向国开行传达了不希望平台贷进入资产池的愿望。

“刚开始各家肯定会选择好资产和成熟的技术,以确保成功操作。”上述国有大行中层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廖强曾表示,监管层对于资产证券化态度比较谨慎,资产证券化在处理地方融资平台不良中尚有技术上的难题。他认为,选择平台贷作为备选资产可能性不大。

2006年和2008年,信达、东方和建行都曾经发行过以不良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支持产品,目前信达和建行的两单产品均已到期清算,兑付正常。

从美国发展历史上看,资产证券化也经历了一个由抵押贷款到非抵押贷款,从高资产质量贷款到低资产质量贷款的演进过程。

1970年2月,美国住房和城乡发展部创设了第一笔抵押贷款证券的交易,逐渐地,为使未经抵押的资产也能证券化,外部公司开始提供信用增级,在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之后,上世纪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汽车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证券化产品。

在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高占军看来,重要的不是入池资产的种类,而是市场上是否有终端投资需求。专业的机构投资人有自己的判断方式和评估体系,如果认可风险和收益配比,并不一定会只盯在评级高的产品上。

事实上,对于投资机构,不良资产只要定价合理,就有吸引力。一位银监会权威人士表示,对于发起行,通过公开竞价来使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得到的收益要高于将其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

除了市场需求外,信用评级机构、信用担保机构的专业化水平,证券化产品的信用增级、信息充分披露等,都被认为是不良资产入池的制度条件。

目前,监管部门引入证券评级机制,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售和交易进行初始和跟踪评级,并通过分层来构造优先次级结构、设置利差账户、准备金账户等方式,增强产品信用。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衍生品委员会近期正在研究,如何解决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edit Risk Mitigation,简称CRM)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并期望针对市场参与主体不足、税收、估值等问题拿出对策。CRM被称为中国版的CDS,是一种信用违约保险产品,该产品被认为能有效对冲投资机构持有相关产品所面临的信用违约风险。

节约银行资本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并以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银行将贷款类资产批量转让给受托机构进行证券化,有利于加快经营模式从贷款持有型向贷款流量管理型转变。

上述过程已被美国银行证明,资产证券化将大型银行的经营模式从贷款的“持有到期”转变为“发起配售”。

对于处在变局中的国内银行业来说,经营环境正趋于复杂。2008年下半年以来,信贷的快速增长使银行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加之贷存比高企、流动性紧张、外部融资渠道不畅,信贷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一度受到极大制约。

一位政策性银行固定收益交易主管称,银行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资本支撑资产扩张的能力有限,如果想做大资产,只能剥离出来,这是银行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最大动力。

2011年末,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曾建议通过发展资产证券化,把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由表内转到表外,从而减轻银行资本需求。

节约资本之外,分散贷款风险也是证券化的题中之义,银监会时任主席刘明康在2010年12月接受采访时表示,资产证券化目的不是为了让银行腾挪资产,而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把银行的风险分散出去。

当前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仍主要由银行持有,中金公司在研报中写道,“一旦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大规模违约,最终承担损失的仍然是银行体系。”

高占军表示,风险在银行系统内也可以分散,投资机构对风险的判定、承担和识别能力各有不同,有的机构愿意承担更多风险,即使风险仍在系统之内,考虑到优化配置因素,也并不一定会使整个系统风险超限。

信贷资产篇3

从试点阶段的具体的资产选择实践看,各家商业银行一般以自己特色经营资产为标的进行证券化,如建设银行共进行了3次资产证券化,有2次是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组成资产池;浙商银行则以中小企业贷款为资产池进行证券化。总体看,2005-2008试点阶段的资产池基础资产选择有如下特点:从行业的分布看,除建设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托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全部为房地产行业外,试点阶段其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均涉及多个行业①。2007年兴元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涉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等20个行业,中信银行信银2008年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的资产池涉及21个行业。从区域的分布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区域分布较为分散,以东部为主。除东方信达等资产管理公司和浙商银行的信贷证券化基础资产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外,试点阶段其他参加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商业银行的基础资产地区分布均较为分散,一般涉及多家分行,且主要是东部地区的分行。从期限的分布看,证券化基础资产合同期一般较长,剩余期限一般为中短期,加权剩余期限约为1-2年。如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信贷资产池最长剩余期限52个月,最短剩余期限1个月,加权平均贷款合同期限52个月,加权平均贷款剩余期限22个月。另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剩余期限一般较长,约为15年。从资产池基础资产质量看,除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建设银行曾经以不良资产组成资产池进行证券化外,银行同业一般选择正常类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而且信贷资产质量较高。如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的基础资产均为正常类,且AA级以上借款人占比为95.03%。从资产池基础资产的利率看,一般在6%-7%之间。如浦发银行的浦发2007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加权平均贷款年利率为6.52%,单笔贷款最高年利率为7.92%;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加权利率为6.48%,2008年工元第一期加权平均贷款年利率为6.86%,单笔贷款最高年利率为10.18%,余额占比最大利率区间为6.5%(不含)到7%(含),占比为30.18%。从担保方式看,信用贷款在资产池基础资产中占一定比例。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中信用贷款占比为61.67%,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于2005年、2006年和2008年成功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中信用贷款的占比均在70%以上①。从资产池中借款人个数看,在银行同业的资产证券化中,除了建设银行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不良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涉及的借款人数较多外,其他证券化公司借款人个数一般为30人,最多为55人。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收益成本分析

以中国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为例资产证券化虽然可以节约监管资本,但是也有一定的代价,本部分以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为对象进行收益成本测算。工商银行是同业中的标杆,该资产证券化已于2011年5月清算,数据客观全面,因此本分析以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为例对该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以及代价进行测算分析。资产证券化虽然能够带来流动性便利,减小风险加权资产,但是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也要承担一定的经济代价,主要是贷款利息损失。下面对已经清算的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的基础资产证券化和假定不证券化两种情形下的收益成本进行分析,得到证券化的机会成本。计算期间从2007年10月12日至2011年5月26日,共计44个月,即3.625年,其中资产池未偿本金加权剩余期限为22个月,即1.833年。营业税为利息收入和中间收入的5%,假设发起阶段获取的对价收入没有需要缴纳营业税的情况。假定证券化后得到的资产池对价再投资均为存放同业。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全部采用权重法,根据《资本办法》的规定,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债权原始期限3个月以内风险权重为20%,3个月以上为25%,本文测算中风险权重全部采用20%。所得税前利润为2007年10月12日至2011年5月26日共计3.625年的所有所得税前利润。情景1:不进行证券化,并以原加权利率进行再投资。此部分假设商业银行不进行资产证券化,且资产池中的未偿本金在22个月收回后仍能按照原来的6.48%的加权利率在剩余的22个月进行再投资。根据报告,资产池未偿本金的加权平均利息为6.48%,44个月的资产池利息收入和再投资收入均按照6.48%计算。此时假设资产池未偿本金未带来中间业务收入,扣除5%营业税后,可以计算所得税前利润为8.973亿元。根据《资本办法》的规定,对一般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为100%,假设不考虑贷款的减值准备②,通过权重法可以得到其风险加权资产为40.21亿元。情景2:不进行证券化,回收贷款通过存放同业进行再投资。假设商业银行不进行资产证券化,且资产池中的未偿本金收回后将用于存放同业进行再投资。其中前22个月利息根据基础资产6.48%的加权平均利息确定,后22个月存放同业的再投资利率根据Shibor一年期加权平均利率确定③,计算可以得到Shibor的加权平均年利率为3.28%,即剩余22个月的再投资利率为3.28%。扣除5%营业税后,可以计算得到两阶段的所得税前利润之和为6.786亿元。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同样不考虑贷款的减值准备,通过权重法可以得到其风险加权资产为40.21亿元。情景3:证券化,收入通过存放同业进行再投资。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情形下,假设商业银行将收取的对价收入全部用于存放同业,同情景2,采用的年利率仍为3.28%。根据工商银行2008年年报,工商银行2007年12月31日继续确认的2007年工元一期证券化资产价值为人民币1.16亿元,并已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次级档证券发行本金为2.26亿元,支付次级档证券的利息总额为13747.77万元,根据工行次级档证券占比可以计算得到次级档证券投资收益为7056.38万元。假设此次信托中“支付各机构服务报酬及费用”中的50%是贷款服务费,根据约定特别信托利益均归工行所有,因此可以计算出其中间业务收入为7891.43万元。以上部分相加扣除5%的营业税,可以得到进行证券化后所得税前利润为5.837亿元。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中同样不考虑贷款的减值准备,通过权重法可以得到其风险加权资产。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持有的1.16亿元次级档债券,次级档证券均为未评级证券,按照《资本办法》未评级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为1250%。另一部分是证券化再投资的风险加权资产,根据存放同业的假定,本研究采用20%的风险权重,通过权重法可以得到两部分风险加权资产合计为16.63亿元。情景4:证券化,收入通过存放同业进行再投资,收益率高100基点。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情形下,假设资产池对价收入用于存放同业,根据Shibor的加权平均计算得到3.28%的年利率,假设投资收益可以在Shibor的基础上提高100基点①,即再投资年利率为4.28%。其他部分的计算同上,扣除5%的营业税,可以得到进行证券化后所得税前利润为7.17亿元。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中同样不考虑贷款的减值准备,通过权重法可以得到其风险加权资产。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分为两个部分,结果与情景3相同,为16.63亿元。以情景2和情景3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假定以存放同业作为主要的再投资渠道情形下,工行的资产池进行证券化比不进行证券化要使估算的所得税前利润从6.786亿元下降到5.837亿元,资产证券化的费率为0.65%②。从风险加权资产看,资产证券化可以使风险加权资产从40.21亿元减少到16.63亿元,风险加权资产减少58.6%。从情景1和情景4的结果看,再投资的利息将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此分析也可以看出,再投资的收益率是进行资产证券化时机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信贷需求旺盛时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长期贷款;在信贷需求不足的情形下,银行流动性充足,融资后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贷款需求,这时候就不适合大规模进行资产证券化。

三、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建议商业银行积极参加资产证券化。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转型的方向为“从资产持有转向资产管理”,风险管理较强的银行其角色将逐渐向贷款批发商转变,而资本实力较强、负债基础较好的银行将演变为信贷资产接收方。资产证券化虽然要承担一定的收益损失,但是0.65%的成本率仍然可以接受。在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时,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足,再投资收益不高,此时不是证券化最好的时机;在信贷需求旺盛时,银行流动性紧张,再投资收益率高,此时可以选择大规模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针对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建议商业银行可以遵循资产质量高、单笔额度大、集中度高、信用贷款占一定比例的原则进行资产池基础资产的选择。资产质量高。选择高质量的资产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收益最大的原则。此前的资产证券化,一般而言A档和B档持有人均获取以一年期存款利率+利差的固定收益,优质资产可以降低证券发行票面利率,发行人可以通过持有次级档债券获得剩余的收益。二是根据《资本办法》规定不同的信用评级证券持有人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权重不同,区间从20%一直到1250%,优质的证券化资产池可以保证评级等级,从而降低持有人的加权风险资产,吸引证券投资者。三是在此前商业银行14笔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由于发行收入未能达到最低募集资金额,国家开发银行2007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流标,因此为了保证发行成功需要保证信贷资产质量①。单笔额度大。根据《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对于抵押贷款而言,贷款资产的出售还面临抵押权变更,如果选择的基础资产涉及过多的借款人会增加成本和相关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资本办法》又规定资产证券化内部评级法资产池风险暴露的有效数量会影响风险加权资产的风险权重,如果有效数量大于或者等于6,那么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暴露就可以少计提资本,即基础资产越分散那么就可以减少持有人和投资人证券化暴露的资本占用。为吸引投资者并减少自持部分的资本占用,要求基础资产涉及的借款人数量不能过少。为防止涉及过多的借款人,增加工作负担,同时节约投资者资本占用,吸引投资者,根据试点阶段的同业经验,建议选择单笔额度较大的贷款或者涉及多笔的同一个借款人的贷款作为组成资产池的基础资产。从试点阶段经验看额度为40亿元的资产池,涉及的借款人个数一般为30比较适宜。集中度高。《资本办法》附件13中要求对借款人、地区、行业、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资产等的集中度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审慎评估和有效监控。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业投向占比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国有银行同业的行业集中度都过高,制造业是所有的行业中投向最为集中的行业。商业银行在进行基础资产选择时可以借助集中度风险分析的成果,通过资产证券化调整基础资产在借款人、地区、行业等维度的集中情况,将在部分维度过于集中的信贷资产通过证券化的方式移出表外,分散集中度风险。信用贷款占一定比例。《资本办法》规定内部评级法下初级法和高级法均可以借助抵质押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向下调整违约损失率,从而减少风险加权资产,节约资本占用。信用贷款由于没有风险缓释,需要计提较多的监管资本。从前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在试点阶段,同业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中信用贷款占较大的比例。建议商业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时可以适当选择一定的优质信用贷款作为基础资产,从而将资本占用较多的基础资产移出表外。

信贷资产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用风险 特点 应对

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展比较早,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结构化主体都是信用风险产生的可能来源,为此,要应对信用风险,参与主体、资产池的资产组合都是我们需要防范的目标。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阐述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意义,指明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特点,基于此,提出了应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完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产生往往和其利好的一面有很大的关系,为此,我们就需要分析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意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分散金融风险。银行承受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其面临的信用风险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可以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将风险转移。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可以从银行购买资产证券,以满足自身想获得更大收益的心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新兴商业银行往往存在着放贷过于集中的信用风险,通过银行信贷资产信贷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优化资金使用。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不但可以释放资本金,出口贷款的收入也可以释放出来。通过这样的措施,商业银行可以获得未来的收入,而不需要在在整个贷款期内实现。此外,银行可以将这些现金发放贷款或进行其他投资,从而获得投资收益,更好地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确保资本充足。商业银行保持8%的资本金应对风险资产,这是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所谓的8%实际上就是资本与银行风险加权资本之比,即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 倍的市场风险资本)。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需要减少风险加权平均。而信贷资产的风险加权往往高于证券类资产,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减少其对资本金的需求。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获得风险权重为0的现金,去选择那些风险权重更低,而收益更高的资产,这样就能确保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

二、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特点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不但能够分散金融风险、确保资本充足,还能更好地优化银行的资金使用。为了加深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认识,我们需要把握其如下方面的特点:

诱发因素复杂。导致信用风险发生的因素很多,不但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还包括政治风险、技术风险等,信用风险是这些因素的外在表现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较为综合复杂。

信用风险隐蔽。信用风险的真实面貌很可能无法表现出来,若母公司为子公司外部信用增级,信用风险就被内部消化,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资产证券化里面,信用增级属于一种特别的程序,然而当前信用增级滥用的状况屡见不鲜,虚假评级的状况也较为常见,这使得信用的隐蔽性更加明显。

风险传递积累。传递性是信用风险一个典型的属性,一方信用风险可能对关联方造成很大影响,这样就造成了信用风险了累积,破坏力不断增加,进而蔓延到整个金融体系,影响到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三、应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明确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特征及其危害,为此,就需要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分散资产池行业。信贷资产池实际上资产组合,其又诸多不同银行贷款组成,若是在现金流时而较为集中,时而出现中断,就很难保证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本息偿付。资产池中的贷款涉及不同银行、不同行业,信贷资产的相关性越低,信贷资产间的协方差越低,现金流收入的波动性越低。如果资产池所涉及行业较为集中,则信贷资产相关性过高,就会导致信用风险过于集中,进而威胁到资产池的整体信用风险。

利用衍生工具对冲。要降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衍生工具。发起人银行向SPV(特殊目的群体)出售信贷资产,这样SPV就承担和管理信贷资产组合产生的信用风险。SPV是一个特殊机构,本质上属于公司,设立主要是为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当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SPV同样面临破产,为此,其对信用风险十分敏感。为了确保自身的正常运营,SPV有足够的动力规避、降低信用风险。一般来说,其为了对冲信贷资产池资产信用风险,往往会选择信用期权、信用互换等衍生工具。

健全法律法规。信用缺失在我国的经济领域内表现较为明显,商业银行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用危机,为此,完善征信立法,逐步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对我国信贷资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的央行、建设部等制定了几部部门法规,然而较为系统化的法律仍旧没有出台。要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完善征信立法,健全法律法规,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完善银行征信系统,另一方面要完善商业征信系统。其二,把握好征信权限。征信主体在征信的过程中,既要达到信息采集的目的,又不能侵犯个人隐私权、企业秘密权。其三,建立信用奖惩激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失信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守信的行为得不到很好地表彰,鉴于这种情况,应该建立失信惩罚和守信激励制度。

培育机构投资者。当前的信用评级遭到了滥用,虚假评级的状况较为常见,这影响影响到资产化的信贷资产定价,难以确保信贷资产的严格、公正。在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过程中,培育机构投资者,规范资产评估和信用评级至关重要。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对中介机构的行为予以约束,具体来说,信用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信用评级机构,另一类是信用担保机构,其不但能够推进信用风险管理,还能很好地实现信用风险的防范。

加强信息披露。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情况是比较显见的,其充斥在基础资产选择到交易全程,其是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诱因。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不断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只有采取这样的手段,才能更好地预防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信用风险,不但要杜绝参与主体涉及环节的信息泄露,还要避免信贷资产环节涉及的信息泄露。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确保信息披露准确。为了提升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应该对审核制度予以完善,引入外部注册会计师,这样能够更加公正地对参与主体的信息予以审核,确保审核信息的正确、真实。其二,着力披露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包含着十分关键的信息,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会计报表及附注中重大会计信息的披露。此外,还需要对企业的会计标准予以统一,不但要确保信息披露的可理解性,还需要增强披露信息的可读性。其三,行业协会自律。行业协会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纽带,可以增强行业管理的效果,更好地为行业内企业服务。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首先,促使成员自愿进行信息披露。行业协会可以设立相应的章程,统一成员思想,鼓励并促成内部成员进行信息披露,这样能够和法律的硬性规定相互配合,发挥更好地效果。其次,通过行业自律来协调组织成员行为。逐步完善行业协会的内部组织机制,以更好地明确成员秩序、法律秩序,更好地规范内部组织成员的行为,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全面。

四、总结

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始较早,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其不但能够有效地分散和转移发起人的风险,还能提升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故而其受到了市场的追捧。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的是,伴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也更加集中,结构化主体都是信用风险产生的可能来源,为此,要应对信用风险,参与主体、资产池的资产组合都是我们需要防范的目标。本文分析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意义,指明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闫丽瑞.基于KMV模型的信用风险度量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5).

[2]史晨昱.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J]. 新金融,2009,(04).

[3]宋宸刚.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管理论析[J]. 社会科学家,2008,(08).

信贷资产篇5

市场快速回暖

与2009年2月相比,本月理财产品发行数大幅增加,上升幅度为31.6%。随着2009年前两个月对市场的观察和研判,部分银行逐步确立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方向,加大了理财产品的开发力度,并且根据市场变化,转变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2009年第一季度各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985款,与2008年第一季度基本持平。

在理财产品币种结构方面,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在连续三个月下降后,本月出现反弹,市场占比升至74.95%,高于1月和2月份的值。另外,理财产品发行数更是大幅增加,相比于2月份,增加了126款。随着银行理财市场回暖,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将可能保持在70%以上。

美元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继续保持在10%以上,连续三个月市场占比超过10%,但是本月略有下降,降至11.87%。澳元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在2月份达到近7%后,本月同样出现回落,降至5.05%,市场占比仅落后于美元理财产品。欧元和港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均出现下降,其中,欧元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下降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降至4.40%;港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在2009年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本月已经降至3.08%。

在理财产品期限方面,短期化现象略有改变,但是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超短期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下降,中期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上升明显。

本月,3个月期以下(含3个月)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为47.25%,市场占比有较大幅度地下降;3个月至6个月期(含6个月)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为24.62%,市场占比小幅上升;6个月至1年期(含1年)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为22.86%,市场占比较大幅度地上升;1年期以上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仅为5.05%,市场占比小幅下降。1年期以上理财产品以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主,另外数款信贷资产和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期限超过1年。

信贷资产类发行上升

对于人民币理财产品,在资金运用领域方面,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29款,其中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76款。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5款,此外数款理财产品的资金投资于股权、收益权以及应收账款等。另一资金运用领域则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93款,这一数据继续保持上升。

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在经历了一段回落的行情后,逐渐回暖,2009年3个月来,每月发行数均大幅上升,特别是在3月份,发行数上升幅度超过50%。本月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76款,市场占比为38.68%,市场占比已经接近2008年下半年水平,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能力。

与2月份发行数相比,本月发行数增长超过一倍,也超过去年月均162款的发行速度。本月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均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同时,哈尔滨银行、南京银行和厦门市商业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在本月发行了2009年的首款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方面,本月公布了募集金额的105款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高达236.5亿元。

2009年以来,我国贷款规模快速增长。2009年前三个月每月新增贷款分别为1.62万亿元、1.07万亿元和1.89万亿元,第一季度新增贷款规模达到4.58万亿元。贷款的快速增长在短期内抑制了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行,但是随着各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逐步落实,贷款资金难以满足所有项目的需求。此外,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满足监管要求以及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继续通过信托方式发行理财产品以满足客户资金需求。目前,银行放贷资金量庞大,并且在3月份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增加,这为未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容量巨大的基础资产池。

在理财产品期限方面,本月3个月期以下、6个月至1年期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最多,占比均超过38%,1年期以上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数发行数与上月相比,市场占比大幅下降,仅占1.70%。

在理财产品收益方面,本月3个月以下、3至6个月期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较上月有所下降,分别为2.37%和3.11%;6个月至1年期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与上月基本持平,为3.69%。整体来看,今年以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与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的优势有所缩小。

在借款人方面,本月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借款人中较多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企业,如山东省交通厅、国家电网公司、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等,贷款资金用途多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国家产业政策对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影响。同时,不少借款人为各地企业,包括部分房地产企业,如北京银河万达置业有限公司、重庆龙湖地产等。

在理财产品风险方面,本月正在运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中,共有29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提前终止产品数较上月进一步减少,投资者的再投资风险与前期相比有所下降。同时,由于贷款利率暂时稳定,本月新发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中,仅有少数理财产品设计了收益率随贷款利率浮动的条款,投资者面临的利率风险同样下降。此外,在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方面,部分理财产品仍然拥有政策性银行提供的相关担保,但是这类担保方式逐渐减少。除此之外,部分理财产品由相关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或者回购。

信贷资产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最优化

我国商业银行是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演变而来的,尤其是信贷资产组合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依然以传统的存贷差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在信贷资产质量、盈利模式和资产分配结构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急需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的管理方式来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不断发展,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严峻的形式迫使商业银行摒弃无效率的信贷管理模式,采用其他途径来优化自身的信贷资产组合。但在商业银行经营不断摸索向前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只有改变这些不利现状,才能在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信贷资产质量较差

银行机构信贷资金投入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多企业一半以上的经营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可以说我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银行信贷资金拉动的。除个别年份(2005年)以外,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年度增长幅度大都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离不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规模的扩张。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来看,尽管自2007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了大幅的下降,不良贷款总额由2004年的13. 21%下降到2009年的1. 58%,但仍然与国际先进银行存在巨大差距。关键是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银行业账面不良资产反应的数据与实际发生的信贷资产损失有一定的差距,这些相对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实际上是信贷资产约束软化的结果。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还是令人担忧的,这种“企业欠款,政府买单”的软约束管理模式,使商业银行片面追求信贷规模,而缺乏注重信贷资产组合的管理。因此,商业银行只有改变这些不利现状,才能在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信贷资产盈利模式单一

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仍然比较单一。事实上,随着商业银行竞争日益激烈,其与一般企业具有越来越相似的性质,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品具有特殊性。银行的利润来源和盈利方式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国家不断收缩信贷规模的调控背景下,如何运用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商业银行至关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银行仍然多采用单一的贷款盈利模式经营,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不仅束缚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还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了盲目追求存贷差,银行经营者往往选择放松信贷风险,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潜在损失。另外,当银行用单一的盈利方式进行经营时,意味着其放弃了信用型产品和服务型产品的机会,而这些风险小、成本低的中间业务才应该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信贷资产结构分配失衡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结构分布也出现了明显不合理的现象,这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偏重于粗放型的增长,房地产投资的增加不仅导致了宏观经济的通货膨胀,其价格泡沫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小觑。而银行对批发零售和文化产业的贷款很少,这并不利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又是农业大国,除农业银行专门为农业生产提供贷款以外,其他的商业银行均未向农业提供贷款,这无疑增加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集中度,使得农业风险不能充分得到分散,农业发展实际得到的贷款不足,阻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信用风险依然严峻,因此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信贷资产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的效率。目前对于单项信用资产管理方法己经日趋成熟,毋庸置疑,度量单个借款人或单项贷款资产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的基础,但如果将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对信用风险度量的最终指标不是单项资产的风险大小,而是整个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这是因为:

1.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不等同于单项资产的风险之和。就贷款而言,每一项信贷资产都存在违约的可能。一旦违约,这项资产的一部分价值将会失去,将违约概率与违约损失率相乘,可以获得该资产的预期损失。预期损失实际上也是该项信贷资产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平均损失大小。从严格意义上讲,预期损失不属于风险的范畴。真正的风险是真实损失对于预期损失的偏离,即未预料到的损失或意外损失。构建贷款组合虽然对组合的预期损失并没什么作用,但对组合将要面临的意外损失却有重要影响,因为贷款组合的风险是小于单项资产风险之和的,有效的贷款组合更是可以使得组合风险大大小于单项资产的风险之和,这是分散化所起的作用。因此,如果对银行信贷资产的管理仅对单项资产或单个借款人进行,就会高估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降低银行资产管理的水平。

2.仅着眼于单向信贷资产或单个借款人的信贷资产进行管理可能导致过度的风险集中。在实践中,当银行对某个人或企业,或某类产品、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或某个部门的风险暴露达到一定水平时出现风险集中。一旦市场出现不利变动,这类风险集中度可能会给银行带来极大的影响,使之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应该通过信贷资产组合的分散化管理模式避免风险过于集中而带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分散化的程度取决于组合各资产违约风险的相关性及组合中持有单项资产的量,这正是组合管理所关注的关键问题。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信贷资产组合的管理方法更加势在必行,因为我国商业信贷资产行业分布过于集中,商业银行通过对信贷资产组合的优化管理,可以最大化的降低的风险,增加信贷资产的收益,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

3.在商品经济和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性质越来越趋向于通过降低风险获取相应的收益。信贷资产管理的“风险―收益”意味着银行在经营信贷资产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度量信贷资产的的风险,同时还要保证信贷资产的收益回报,体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最优化模型的主旨就在于,立足于资产组合的视角,确立给定收益下的最小风险所组成的信贷资产组合,及其中每一种信贷资产的比重,方便银行人员对信贷资产进行最优化管理。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必然导致其管理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信贷资产的管理还不成熟、不完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银行贷款资产进行管理、配置,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宏观结构

1.信贷资产组合遵循市场化国际化原则。经营应遵循世界市场化的竞争机制,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对商业银行经营过程进行规范,不断创新和完善对于金融资产的处置业务,优化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和风险资产。我国商业银行要严格遵守市场化的原则,以市场化的会计准则、市场化的网络系统和市场化的风险评估为手段,运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最优模型来管理信贷资产。

2.降低信贷资产的行业集中度。商业银行应该将信贷资产分散的安排在多种不同的行业,避免向那些收益率较高的行业集中,支持信息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鼓励向知识产权、高科技产业和节能减排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3.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以保证信贷资产组合的质量。我国的商业银行应根据现有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资产组合管理的切入点,逐步实现从没有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到局部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到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的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的转变,从多个维度如行业、区域、期限等划分贷款组合,有目的性、有预见性的按照最优组合策略调整信贷资产组合结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银监会、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机构出面对跨地区、跨行业、跨贷款行甚至是跨国的信贷资产组合进行协调,优化信贷资产比例、提高信贷资产收益,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降低信贷风险的产生及其在不同地区、行业间的传播。

(二)优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微观结构

1.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盈利能力。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信贷资产的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商业银行应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比较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通过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来防范和控制风险,来提高单位信贷资产的盈利能力,进而通过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商业银行总体的盈利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通过调整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盈利能力,是加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根本之策,同时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2.建立和提高经济资本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约束力。具体到经济资本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约束力方面,商业银行要从存量和增量上加强管理。一是调整资产结构,优化存量,减少存量资产的经济资本。现代商业银行要按照经济资本管理的理性发展模式,合理控制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要明确管理职责,落实贷后管理制度,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减少资产占用,提高资金回报率,降低经营风险。二是合理配置经济资本增量,调整信贷资金投放的行业和地区,尽可能将经济资本配置到低风险业务上,加强对新增贷款客户违约概率和资产波动情况的监管,严格客户准入标准,狠抓新增贷款质量。

3.保持信贷资产结构调整的动态性和长期性。商业银行应该有主动的调整意识,并积极通过自身机制转变和利用日益改善的政策市场条件,那么在信贷资产管理中可以见到明显的成效。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和完善一套定期调整信贷资产组合的机制,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权重与实际情况密切相关,保证实效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周斌泉,赵泽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10).

[2]聂广礼.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组合管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基于2005-2008试点阶段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3(05).

[3]林跃武,许大庆,许文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结构评价方法研究[J],金融论坛,2012(05).

信贷资产篇7

关键词:资产价格波动;银行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1.银行信贷对于资产价格的作用机制

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信贷推动资产价格上升的微观基础。投资者向商业银行借入资金购买资产后,资产价格的波动带来的风险由投资者转移给了资金贷出方,这样投资者就愿意进行更多的投资。资本投资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投资者是用别人的钱投资,其投资决策和融资结构是相分离的;第二,对于投资结果和投资决策来说,资金贷出方无法直接观测到,没有投资者了解的清楚;第三,资产价格上涨是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收益和资产价格上升带来的报酬,而在下跌时投资者只承担了有限的责任和风险,这两方面是不对称。直接导致资金贷出方的风险积聚增加[1]。另外从外部融资成本的角度来说,银行信贷的扩张,实际利率会降低,会导致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的降低,刺激了企业对银行信贷的需求,企业有了向外扩张的冲动,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上涨;而银行信贷的收缩,会使实际利率提高,导致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的提高,抑制了企业对资产的需求,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下降。

2.资产价格对于银行信贷的作用机制

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大小,资产价格上涨使得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上升,资产价格回落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影响很大。二是贷款的担保品。现代商业银行的贷款担保一般都是采用抵押的方式。当资产价格上升,担保品的价值也就会上升。而资产价格下降会带来担保品价值下降,银行的贷款质量就会下降。为了减少不良资产,银行只能出售贷款抵押品来减少损失,集中出售资产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从微观角度来说,银行贷款的获得是看企业投资的项目的盈利性,还要看企业用于贷款抵押品的价值。企业用于抵押的资产是股票、房地产等资产,在资产价格很高的时候,抵押品的价值会超过贷款。这时候银行的风险最小,为了追求自身的盈利性,银行加快信贷的投放;而当资产价格下降的时候,银行会不断减少贷款。由此可见资产价格的波动对银行信贷规模有个“加速器”的效应。资产价格的涨跌对于银行信贷有扩张和收缩效应。由此可见,银行信贷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作用与资产价格,资产价格主要通过托宾Q效应、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流动性效应对银行信贷实施反馈。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之间存在相互螺旋式关系[2]。下面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这种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的螺旋式关系。

二、我国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了考察我国银行信贷、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关系,本文从WIND数据库,选取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以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DK)代表银行信贷,以房地产价格指数(FJ)代表房价,通过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收盘价(SH)来代表股票价格。在数据处理方面,为了消除异方差,全部采用了取对数的处理。

1.ADF检验

首先对银行信贷、房价和股价的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序列的平稳性。发现LNDK~I(1),LNFJ~I(1),LNSH~I(1),其一阶差分序列在1%的显著性均拒绝原假设,是平稳序列。此三个序列均是一阶单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三个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2.格兰杰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则称它们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对2002年1月―2011年12月区间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表2):第一,信贷是房价的Granger原因,具体表现在信贷投放后会影响房价,房价的上升更加刺激对信贷的需求,不仅是房屋的购买方需要房贷来买房,而且由于房屋的供给方也需要信贷来投资房地产业,所以房价有推动信贷被动投放的迹象。第二,股价和信贷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明显。

注:最优滞后阶数是通过AIC准则选取的,一般是AIC的信息量越小越好。

表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

3.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是考虑扰动项的影响是如何传播到各变量的。银行信贷、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之间有很强的互动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是银行信贷对于房价和股票价格有冲击效应。其中对房价的冲击效应比对股市的冲击效应要大。二是房地产价格对于银行信贷的冲击有负向效应,这是由于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信贷投放的风险逐渐加大,银行对于信贷的防范风险意识也有所加强,开始收缩信贷。三是股票价格对于银行信贷有一些冲击效应,短期加大,长期有越来越弱的迹象。股市对房市的冲击效应比房市对股市的冲击效应要大。

三、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和房地产价格有格兰杰因果关系,而银行信贷对于股票价格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明显。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两个市场的资金出现相互流动,此消彼长的关系。银行信贷主要流向的是房地产市场,而不是股票市场,所以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是集中在房地产市场,而不是股票市场。

保持平稳的信贷政策对于金融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贷政策是调节经济结构、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资产价格的波动有效政策。在我国进行传统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同时,要突出信贷工具规则的使用,这样才能实现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建源.银行信贷期限结构与资产价格的联动性分析――基于中国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12(11).

信贷资产篇8

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主要经历了3次试点:①2005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序幕的拉开,对发起机构、受托机构、发行对象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此后,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宏观金融政策调整的影响,试点暂停;②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继续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试点,随后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对基础资产的种类进行了扩充,并增加了风险强制自留、双评级等风险控制要求;③2013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常规化发展,启动了继2005年和2012年之后的第三轮试点。发展资产证券市场化业务是未来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通过与金融体系内部其他机构的合作,促成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市场化的形成和流动,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4]。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的主要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市场化主要有3种模式: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市场化和资产支持票据。2009年以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资产证券市场化产品曾一度停滞;2012年重启后,于2014年发行量提速,占绝对主导地位;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市场化产品开始于2005年12月,但整体发展规模缓慢;资产支持票据开始于2012年8月,整体规模有限。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模式下,证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上进行销售属于直接融资,但从整体来看,它既不同于传统的间接融资,又区别于传统的直接融资,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间接融资直接化的融资模式。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模式中,银行依然起到中介作用,先向借款人发放贷款,之后将贷款打包重组转化为资产支持证券出售给投资人。该模式下,贷款违约的信用风险转移到了投资人身上,同时对投资人甄别与管理风险的要求相比传统的直接融资模式要大大降低,因为是由银行承担贷款的评审与管理的责任。这种模式将间接融资直接化,融合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长处,把银行甄别与管理风险的能力与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有效结合,既提高了融资的效率又管控了风险。

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产品的主要特征

3.1基础资产以优质公司企业贷款为主导

纵观目前已经实施的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项目,可以发现根据基础资产种类不同,大致可分为3类:①ABS(Asset-backedSecurities),其基础资产为优质的公司类保证和信用类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②MBS(Mortgage-backedSecurities),基础资产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③NPL(Non-performingLoan),基础资产为银行不良资产。目前在3类资产证券市场化中,已经暂停了NPL证券市场化,而MBS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也开展的数量有限,相对而言,ABS开展的最多。从2005年至今已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产品基础资产分类情况看,优质公司企业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占比高达85.59%。

3.2发起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

在2014年以前,四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产品的主要发行人。2014年以来由于监管审批加快以及城商行资产出表压力等多重原因叠加,城商行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4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1规章制度有待健全

目前指导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试点的多是通知、意见等规章与规范性的文件,而在立法的层级与效力上有所欠缺,同时对整个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的运行和流程的规范也并不完善,使得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试点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困惑。由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的基础法规制度建设落后于市场发展需求,商业银行要更加重视对法律的研究和运用,促进健全规章制度,界定和规范好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用法律手段保护好自身的权益。

4.2信用评价有待完善

由于目前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产品评级面临着历史数据不足、评级方法未经市场检验、评级机构公信力不高等问题。由于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复杂的内部结构,涉及到众多基础资产,经过一定的信用增级后,即便实行了较为充分的信息披露,对普通投资者乃至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光凭自身知识和经验很难准确判断其投资价值,因此信用评级显得尤为重要。

5小结

当前,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面临较大压力,货币信贷增长较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必须从深化改革、发展市场、鼓励创新入手。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的阶段。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市场化试点,有利于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配置核心资本,降低商业银行资本消耗,促进实体经济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上一篇:国有资产法范文 下一篇:国有资产处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