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物理范文

时间:2023-10-02 02:04:15

怎样学好物理

怎样学好物理篇1

所有物理学家的共同之处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学习物理要做到:

一、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注重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特别是在解关于电路方面的题目,不画电路图是较难弄清电阻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三、上课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四、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生不能视而不见,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观察水杯,从不同角度看,杯底深浅不同;杯中的茶叶大小不同,杯上的花大小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观察马路上的汽车,为什么挡风玻璃呈斜面?为什么夜间行车时车内不开灯?为什么载重汽车的车轮粗大而且数量多?为什么轮胎制有花纹?为什么大油罐车拖着一个长长的铁链?怎么用学到的光学、力学、电学知识解释这些问题呢?夏天游泳时,中午感到池边的水泥台很烫而水不热,晚上感到池边的水泥台比较凉而水不凉。联想天气预报,内陆城市气温温差大,而沿海城市气温温差小。关于沙漠气候,还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学习了比热的知识,就能解释这些问题了。观察红日东升,夕阳西下,夜晚仰望星空,想一想为什么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为什么星光闪烁不定?划破夜空的流星又是怎么形成的?只要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物理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学生们也应该向科学家那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观察思考。留心处处是学问,培养同学们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同时要培养同学们勤于观察的好习惯,要做到有目的的观察,不然,很多常见的现象都会“视而不见”。还要培养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并敢于发表意见与别人讨论。

五、勇于实验,乐于探究

怎样学好物理篇2

高中物理的新特点

1.知识深度,理解加深

高中物理,要加深对重要物理知识的理解,有些将由定性讨论进入定量计算,如力和运动的关系、动能概念、电磁感应、核能等。

2.知识广度,范围扩大

高中物理,要扩大物理知识的范围,学习很多初中未学过的新内容,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光的本性等。

3.知识应用,能力提高

高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是自学能力和物理解题能力,并学会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总之,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是螺旋式上升的。

学好物理的方法

1.上好每节课,作好每次业

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记下疑难,培养自学能力。

上课专心,积极主动,认真思考,适当笔记,培养思维能力。

课后复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解题能力。

2.注意观察,做好实验

学生实验:实验前,认真预习,弄清原理,明确步骤;实验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后,处理分析,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小实验:课外尽自己的力量实际动手做一做。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各种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3.重视理解,掌握方法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量)的定义、意义、决定因素等。如密度、压强等。

理解物理规律的意义、条件。如欧姆定律等。

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如比值定义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

4.加强小结,全面巩固

学习物理时,要加强自我小结,可以写单元小结或章节小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文字表述、方框图、表格等,特别是在复习时,更要加强小结,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当然,解题后,也要注意小结,体会解题的方法、思路,并力求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等。

 

高中生怎样学好物理 学好物理的方法相关文章:

1.如何让高中生学好物理

2.功底差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3.如何学好高中物理的方法

4.怎样学好中学物理的方法

5.怎样学好物理的指导方法

6.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

7.高中学习理科物理的方法

8.怎样学好高二物理

9.高中学习物理的好方法

怎样学好物理篇3

【摘 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总感觉物理很难,其实知识之间都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物理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会把零散的物理知识衔接起来,让其成为一个大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大的框架。物理知识在我们的脑海中变得清晰,有条理,任何物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 物理;惯性;情感

在高中学习理科的同学中,往往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物理难,化学烦,数学题目做不完”。这一句话反映出了学生们对物理的认识,感觉物理这一学科太难学。面对物理题,总是模糊的状态,找不到答题思路。我认为在学习中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你没有找到该学科的学习技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希望和大家分享。

一、帮助学生认识物理学科的特点,找到学习物理的好方法

物理是一门和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和物理打交道,例如,为什么我们在道理上容易向前走,而在光滑的冰面上却容易摔倒;为什么用高压锅能快速的把坚硬的骨头炖的更软;为什么静止的汽车发动时我们的身子会不自主的向后倾等等。这些看是很平常的事物都和我们的物理知识息息相关。在我的物理教学中,我会先让学生们想一想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在学习导体和非导体这一章的知识时,我先问同学们谁小时候有因为调皮不小心被电到过的经历,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我选了一个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问他为什么会被电到,如果是摸到别的材质的东西还会不会被电到等相关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关于导体和非导体的区别,通过引入实例的讲解,把空洞的理论变成了鲜活的现实,即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让学生们明白物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很有用的一门学科。

二、对物理现象要反复的分析,明白其发生的成因。对物理概念要理解透彻

物理虽然是与现实联系很紧密的学科,但是它的某些理论概念是很抽象的,例如“吸引力”、“能量”、“摩擦”、“惯性”等等。这种很空洞的概念单单靠教师讲解很难理解到它的精髓。例如在课本中惯性是这样定义的:“惯性是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个概念说明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但惯性的产生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于惯性不同的物体惯性大小是不一样的,由物理的质量决定。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人坐在静止的公共汽车上时,汽车忽然起步,乘客们都有一种向后倾的状态,这就是因为惯性。通过概念对惯性进行分析,再加上现实实例的讲解,能更好的了解惯性这个概念。

在教学中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在学电量、电子那一章的内容时我们学习到在电传导的过程中电子就像是排队的小学生不停地向前走形成电流,停电时电子就静止不动了电子的数量是保持不变的,这时候有同学问,既然导电的过程中电子数量保持不变,电子不会损失,为什么我们还要交电费呢?其实这就是电量的问题了,也是就我们在电表中反映出来的数据,用了多少电,要交多少电费。同学们还是觉得很不好理解,我就给他们解释到,导电过程中电子是要不停的向前走的,为什么能向前走,就是因为能量。我们说电子像排好队的小学生向前走,如果一直走小学生也会累的没有力气,这时候就需要给他们补充能量,也就是吃饭,获的能量。走的电量,交的电费就好比我们人吃的饭,获得的能量。这样就把微观的理论直观的表达出来,学生们也就很好理解了。

三、学习物理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好有趣的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课本里有许多的物理实验,这就要求我们同学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做好物理实验能帮我们更好的掌握物理这一学科的本质。关于物理实验虽然形形色色,但是其基本过程都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也就是实验目的,会产生什么现象?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我们要借助那些器材来完成实验?分几步来进行?每一步要怎样进行,达到什么效果?我们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需要获得那些数据?这些都是我们在实现过程中要完成的问题。在学习电路并联和串联那一节时,有的同学只会在纸上画出电路图,具体到应用就无从下手了,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动手能力,多做物理实验。要在实验中找到实物的本质,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新的问题,例如我们电路接好后,灯泡亮后,为什么有的灯泡亮一点,为什么有的暗一点,有什么灯泡亮的时间久了会发烫。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验中获得并且可以解决的问题。

四、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总结

知识之间都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物理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会把零散的知识衔接起来,让其成为一个大的知识体系,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书本变厚,然后在变薄的过程。变厚是因为我们根据零散的知识联系到相关的事物,又变薄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相关的知识联系成了一个大的整体,形成了一个大的框架。知识在我们的脑海中变得清晰,有条理。学习物理更是一样,把哪些相关的物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大的知识体系,任何物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虽然物理是有些学科难度的,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端正态度,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对其投入感情,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感情的力量是很巨大的,学习虽然是个很枯燥乏味的过程,但是只要你找到其中的乐趣,再加上好的学习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学着多注入感情,对老师、对同学、学知识,学习不就是一个其乐无穷的事情了。

怎样学好物理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听讲、观察和思考而记录的内容,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那么,怎样做好初中物理的学习笔记呢?

一、做好学习笔记的重要性

1、学习笔记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习笔记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记录学习的轨迹、反映学习的水平、暴露学习中的问题。从学习笔记就可以看出该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情况。

2、学习笔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记学习笔记可以发挥多种器官的协同作用,眼、耳、脑、手并举,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它有利于集中注意力,逼迫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节奏,加深对授课内容的印象、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记学习笔记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方法

记笔记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而这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4、学习笔记为日后复习留下依据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知识总要有所遗忘,而学习笔记则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稍加整理,就可以使知识系统化,便于日后复习巩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笔记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

二、初中物理学习笔记的内容

1、记重点

①记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物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叙述常常是简洁而严谨的,一个关键的字、词往往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因此在物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学习中,必须及时把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这些隐藏着的潜台词整理出来,并作必要的记录;

②记典型问题。典型习题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可起到引导、启发和示范作用,能发展分析、综合、归纳和应用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大家思维的逻辑性和推理的严密性。

③记一般规律。通常情况,老师都会将类似的或有关联的问题进行分类、概括,理清其分析思路,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同学们能将这些作必要的记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记录重点知识?每上一节课,大家应把这节课中老师所教的物理概念、公式、单位、定律或原理记下来。对难以理解的概念的建立及其内涵和处延,可通过举例来说明。对重要的物理定律或原理的得出、成立条件、适用范围、推导证明,都要记录清晰准确。每学完一章,学生来一次小结,把全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地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这些内容在课本上虽然有,但课文篇幅大,复习时不方便。这里通过摘抄提纲、提取精华,既方便平时复习,也增强了记忆,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和实践能力。

2、记疑点难点

物理学习说到底就是生疑、释疑的过程。同学们在学习中碰到了疑难问题可能不会立即获释,这时就应准备一本笔记本及时记录下来。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就可编制出针对学生个人具体学习情况的“问题集”。大家可经常翻阅来检查自己学习中遗留的问题,提高学生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勤学好思的学习习惯,优化了学习的品质。

3、记提纲

每上一节课,把老师在课中教的概念、公式、法则、原理等记下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说明。每学完一章,一单元,自己来一次小结,把一章,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地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这些在课本上虽然有,但不系统,复习时不方便,通过摘抄提纲,既方便复习,也增强记忆,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归纳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

4、记课外知识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物理学习也应适应时代要求,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实际,着意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物理学习中同学们应广泛地阅读、细心地观察、认真地思索,随时采撷信息;一个自然现象、一种工农业生产、一点生活经验都可能与物理知识产生神奇的碰撞,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一道好题、一种妙解、一丝联系,都可能蕴藏着无尽的奥妙,成为物理知识应用的妙手偶得。大家在预习新课时多少会有一些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作业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那么上课时就必须特别注意老师讲解这些疑难的地方。这些难点问题,大家哪怕在课堂上解决了,但时间长了可能会忘记,所以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复习时多看两遍,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在日常学习中,让同学把这些问题汇成一本《难题、错题集锦》,肯定会获益匪浅。

5 、记方法

物理学中充满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理想模型法、科学猜想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思维法等。所谓记方法,是指在物理概念的建立、定律的得出、结论的推导、习题的讲解、实验的演示中,让同学记思路,记技巧。使同学自己能在获得知识的实践中掌握科学的方法。这对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记悬念

教师有时会留下一些问题让同学课后思考,而这些问题也许要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解决。另外在阅读一些物理课外书时学生也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而自己一下又未能解决,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时而想想,多加留意,很可能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从中获得和学到不少新知识。

7、记体会

怎样学好物理篇5

1、端正学习的态度和情感。 正确的学习态度最基本的就是上课要专心听讲,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就不认真听讲,而要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不能自搞一套, 否则就等于完全自学了。上课主要应以听为主,要准备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如知识结构,好的例题,听不懂的地方都要记下来。课后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另一方面是对笔记本作好补充。

2、上课时认真听讲,独立做题。 认真听讲,落实三基: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选择一本较好的教辅资料,独立的做一些练习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但更要有质量,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一个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习题的练习多做归类练习和变式练习。也就是把相同或相似的习题放在一起,变式练习就是习题的难度是递进式的,一点一点增加难度。

3、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4、善于交流, 反思。 同学们之间的互助学习也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现在的初中物理新的教学目标中就有合作与交流、情感与价值观等内容。所以要经常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自己有了好的方法要学会与人分享,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同时,也要谦虚地吸取别人在学习中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共同进步,大家的友谊也更加深厚。

(来源:文章屋网 )

怎样学好物理篇6

几年来,我们认真调查研究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状况,我们发现在做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同时,在学生物理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多,仪器少,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由于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随着中考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感到,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在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备写出来。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案中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且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探究”。

然后,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时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

观察: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鉴别、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经常注意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防止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操作:操作,它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 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例如:在八年级电学中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然,我们可以事先将电路图画好,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才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否则一旦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一个方面。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总之,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记录: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分析: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整理: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在平常实验操作技能检查中,还可以通过口试、笔试、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内容根据教学要求设定,时间可安排在单元结束、期中、期末考试前进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的产生和讨论等。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正确理解及完整叙述。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的实验口试中可增加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察电流表,表盘刻度有什么特征?使用中应如何选择量程?使用不同的量程时刻度有何不同?如何调整零点?考试中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说明各元件的作用并按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规律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根据学过的电学知识,选择适当的器材,你能设计出几种测定导体电阻的方法。画出电路图,指出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并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导出计算电阻的表达式。不管学生设计出几种方案,只要是切实可行的。说明学生是动脑了,可见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很大的。

操作: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如在实验操作中,我们把实验中所涉及的多种不同仪器放在一起,让学生挑选出合适的仪器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操作不仅要求学生弄通实验原理,还要知道所选器材的型号及性能,如对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仪器的使用。

课本实验及创设性情景实验考查:这几年中考试题中经常有课本上的小实验出现,如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测量爬竿的平均功率,测自己的步行速度、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蜡烛跷跷板、分子力、楼梯电灯开关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统计表的设计等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学习最根本的途径是学习者自己的活动,把这一原则应用于教学过程,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万物,通过活动及其协调,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应当努力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1. 要开拓实验的范围。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我们有必要想方设法将尝试实验扩展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适合于学生自己去实验。2. 增加实验时间。将主要在课上实验的时间向课外延伸。由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形式上可灵活多样,并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怎样学好物理篇7

关键词:培养 中学生 学习 好习惯

我国的义务教育在新课改下逐渐把被动接受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探究学习、重视操作实践。努力让学生亲自主动参与活动,尽力实践与创新,获得经验提高能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提问的学习习惯。在物理课程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由“不问”转变为“敢问”“善问”。如我在“对电流表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分组,鼓励学生发言,学生分别提出以下问题:(1)电流表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2)电流表的构造有哪些?(3)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4)电路板的使用方法?(5)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等等。最后让学生总结如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从仪器的作用、仪器的构造到仪器的原理、仪器的使用。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当然这需要教师针对物理问题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策略,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即是说学习如果只是死记一些知识,而不去认真思考加以消化,那么学来的东西是空洞的,不会有什么收获,而对绚丽多彩的物理世界,变化多端的物理现象,就更要下功夫多想多问才能学好。要培养学生注意从教材的叙述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归纳抽象出各个物理概念,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想、多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实验,分析实验,开发其实验新的用途,这都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如在“测定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也正是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是先测固体的体积还是先测固体的质量?分组讨论后,学生总结:先测固体的质量后侧固体的体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开拓性,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大有益处。

三、充分利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具体做法如下:(1)明确要求,检查落实。对于每一次实验,都应提出明确要求。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分清实验步骤,设计好实验记录表格,为顺利地进行实验作好准备。 实验中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必要的数据和现象。实验操作完毕要整理好器材,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对普遍性的问题还要进行讲评,以落实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 (2)注重落实,培养学生严紧而又科学的态度。在实验课教学中,注意实验过程的指导和实验数据、现象的分析指导。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手脑并用,会处理实验中的一般故障。对学生操作中不规范之处,注意及时纠正,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学生认真作好记录,尊重客观事实,实验后进行认真分析,给出科学解释。必要时要求部分学生重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严紧而又科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思想的重视和得当的培养方法。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要培养形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必须做到:首先,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使其变为自觉的行为;其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从而持续稳定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者,培养习惯要激发兴趣,因势利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引用一些课外书上的实验、故事、趣闻,并在课余时间主动同学生讨论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最后,通过启发教学中的学练自觉感觉,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新课程改革下要培养学生并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并不容易,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大量的细致的、有耐心的工作,还应掌握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与必要的心理规律。习惯决定成败。我们教师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片美好的天地,为他们发挥、探究、合作、展示,或成功或喜悦。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曾 琦.《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怎样学好物理篇8

一、做好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四、教学中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上一篇:物理电学范文 下一篇:生活中的物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