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范文

时间:2023-10-08 11:52:45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与模式;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门核心课程,肩负着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进行塑造的重要使命,除了系统的理论教学以外,其实践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不少学校和学者都比较重视“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一下“基础”客场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模式,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模式

1.“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础”课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从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展开,树立大学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要在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课实践教学主要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涉及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第二部分是法律基础教育、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法规实践。这两部分相互融合,成为一个完成的理论系统,让学生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方面都得到提高。2.“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基础”课实践教学下主要有三种模式,即课堂模式、校园模式和社会模式。(1)课堂模式主要是指在高校课堂内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有教师引导和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演讲、辩论、讨论和案例分析,将“基础”课的主要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这些实践的同时,掌握这些知识。演讲、辩论主要是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立题目开展。讨论和案例分析可以结合使用,教师结合一些经典案例或者当今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再根据讨论情况,结合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教学内容总结,让学生在讨论中树立正确道德观和法律意识。(2)校园模式主要让学生在校园内结合大学生活,从生活中关心的问题出发,在实践中感悟道德和法律。校园模式可以采用以下形式:一是开展问卷调查,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大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法律意识;二是制定校园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校园行为。同时开展文明校园建设,通过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等活动,让学生将思想道德培养和法律意识培养融入大学生活实践;三是重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将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培养融入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高校中重要的团体,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把“基础”课实践教学与之结合,能增加学生参与热情。(3)社会模式是将“基础”课实践教学融入社会生活中,同时也是讲“基础”课实践教学成果回馈社会的过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德尔道德和法律修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社会模式既是教学模式,也是检验模式。社会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对社会道德问题和法律普及问题展开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让学生明辨是非。同时可以开展职业道德调查,这可以上学生明白企业对学生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为今后工作提供帮助;二是参观学习,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或者参与法庭公开审判,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明确法律精神,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三是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宣传活动、去敬老院和社区为人民群众服务,组织义卖活动为社会底层人捐款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基础”课教学意义,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基础”课内容,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学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及提升过程,在长期坚持的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就是过于强调理论层面的问题,重视认知层面,但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认知,更要从实践的角度来思考教学问题,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教师将道德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具备道德品质或是法律意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认知与领悟层面总是存在差距的,单方面地强调理论教学,认为只有理论教学才是基础课,是很难在教学层面取得突破的,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往往也因此得不到重视,将其视为是一种工具,可有可无,而未能将实践放在重要位置上看待。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少数,从领导到基层教师都有这种误区,这里面有资质颇深的专业课教师,也有学术精湛的理论基础课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化是困扰基础课教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与学生之间缺乏一种互动和交流,过于强调单方面的给予,而对学生的吸收与消化能力评估不够充分。这种情况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表现特别突出,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的过程中,是无法亲身体会那些理论及知识的内涵,使得学生常对基础课表现出没有兴趣,甚至存在着一些抵触情绪,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对所学基础课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背诵,就理论知识、行为规范、法律条文等方面倒背如流,但是却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不能将理论学习到的东西转化成实际中的思路,无法解读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而对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2.实践教学运作过程松散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系统而连贯,有指导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达不到标准要求,实践教学运作的过程较为松散。一方面,反映出实践教学的目标缺乏指导性,安排不够合理。另一方面,教学文件不够科学规范,随意性强,从教学实践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选择上大都是由教师自由发挥,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及具体规范进行指导,更缺乏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反映出来就是教学实践缺乏广泛性、组织性、协调性、实效性。3.组织经费等物质保障不足从教育资源分配的角度考虑,组织经费等物质保障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层面,但是实际情况是实践教学未划入统一规划行列,实践教学的组织一般都是教师自行安排实践,如辩论会、研讨会等,一方面是时间上难以统一,另外课时难以保障,在注重专业课的同时,基础课想要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就更加艰难,由于其不同于理工科教学,需要诸多如试验基地、实训设备等大规模的硬件设施投入,实际上基础课的投入并不多,但是就是这点少量的投入,也常常不能被满足,处于边缘化被忽略的境地。

三、完善“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1.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实现目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础”课程的根本性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完善“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怎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呢,建议在“基础”实践课程中引入生涯规划的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并通过设定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通过目标引导和管理的方式,不仅能丰富“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自愿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理论,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实践教学,提高“基础”课的实际效能。2.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所谓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将从“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研究型实践探究,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掌握。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研,调研的范围,在校内可以选择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校外,可以选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设定相关的调研问卷,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思考之后,完成相关的调研报告。教师可以对这些调研报告和学生的调研过程进行指导,学院可以组织评比,同时对于有优异表现的学生给予奖励。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是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基础”课实践教学,其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并思考,让思想道德与法律理论在学生心中深化,同时也提升了道德法律的认知与践行能力。同时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运作过程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3.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经费的投入,为“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完成提供物质保障实践教学基地与实习经费的保障,是“基础”课实践教学能否顺利推进的前提,所以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组织开展。经费不足的院校尽量考虑本市的实践基地,同时可以借助学校的优势,联系本市的公、检、法机关,开展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最好能让公检法机关成为学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基地,同时也可以考虑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让他们提供帮助,让学生有机会在那里完成实践课程。经费比较充足的学校,可以考虑与外地学校与单位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条件和机会。无论怎样,学校都要重视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应该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只有通过量化的考核,才能不让教学流于形式,也才能对整个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掌控,也便于进行教学的总结与反思。关于考核的标准,可以以最终的实践结果以及过程,还有学生的态度、老师的参与等指标进行考核。总之,“基础”课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在学生心中深化和固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遵纪守法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不断总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的实际效用。

作者:张慧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I]陈晓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融合性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27.

[2]陈大文.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若干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9,(7):11-12.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篇2

关键词:课程研究;道德;法律;融合

从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都已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新课程体系中第一门课,它是由原来“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合并发展而来。教材编写首席专家罗国杰教授强调:在讲授“基础”课的全部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这是一门新课,它不是过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简单合并,而是一门在体系和内容上有机地将二者融为一体的崭新的课程。为什么要将“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课?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一、新课程德与法融合的意义

第一,从国家战略高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伦理道德的支撑,而且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人类的道德与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道德与法律的产生到德与法融合治国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中国古代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为我们今天采用德法并治之治国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历史考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这种“德与法融合”的治国理念体现出法律和道德在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二者相融相长,相得益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求我们将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通过加强社会成员的法制意识来保障其道德素质的提高,通过先进的道德精神来引导社会成员遵循法律义务,自觉养成守法习惯。对于大学生来说,为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必须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新课程主导教育作用。因此,开设该门新课程、加强“德”与“法”的融合,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客观需要。

第二,从人才培养高度看,在教育理念上奉行道德与法律相结合,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规范,在调整、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法律着重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并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是社会对人们行为的最低要求;道德侧重从支配人们行为的内在思想意识进行规范,侧重于人们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它不同于法律,法律凭借国家的强制力实施,而道德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维护。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有着内在的不可分性,把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从总体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德与法两种作用,融两种作用于一体,对于实现人的道德追求、塑造高尚人格、约束人的不良陋习、规范人的文明行为方式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高度看,将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对于学科建设和创新课程体系,整合知识结构,以科学的理论架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效性有着积极意义。从德法认知与社会德行现象的关系看,一种社会德行现象的出现,往往包含着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诱发原因,仅仅从任何一个方面着手解决都会遇到困难,因此,只有将二者相融合起来,综合考虑,发挥两种手段各自效果优势,互相辅佐,问题才可能解决得比较圆满。从学术视野看,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属于伦理学学科,“法律基础”课应属于法学学科,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门课程归属两个不同学科!为了加强两门课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方面实效的融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效性,党中央决定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二级学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新课程的设立就是为了加强“德”与“法”两方面知识与效力的融合。这种做法对于推进学科建设、整合知识、构建合理的理论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德与行的实效性导引作用,都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新课程德与法融合的内容

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从内容视角看,主要在于教育目的与教育要求的融合、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的融合、教育理性与情感的融合、德与法在教育的价值导向性上的融合以及追求所达到的境界的融合等方面。

第一,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体现在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的融合上。明确提出“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在“五五普法规划”中,也将“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写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方案中,明确规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文件都对新课程在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的融合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教育目的和要求上的融合成为新课程德与法融合的方向和指针。

第二,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体现在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的融合上。以前当我们遇到学生思想行为问题时,教育者总爱用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思想转化的方法使受教育者达到转化思想、改正不良行为的目的;而管理者通常用纪律处罚的方式来实施教育。然而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常常出现“学生知错而不改,导致教育者的教育无力”以及“学生与严格的管理者对立”等现象。究其原因,是缺乏将两种方法和手段的融合。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教育也是由于父亲与母亲教育、惩戒相对分离,造成孩子对教育的两种印象的结果。因此,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来看,就是要将道德的潜移默化的感化型方法手段与法律的外在强制约束控制型方法手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实现一种融道德的感化作用与法律的威严作用为一体、使道德负有应有的威严、使法律充满对人性应有的关怀的新教育方法和手段。

第三,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体现在教育理性与情感的融合上。如果说“德”更多地体现对行为导向的情感激励作用的话,“法”则更多地体现为对行为效果的理性控制作用。对受教育者而言,对行为的导向激励作用与对不良行为的约束控制作用就如同是对同一事物进行“拉”和“推”的作用一样,如果能有效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激励,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岂不是更大?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理性与情感的融合就可以减缓在国家制定法律与社会所奉行的道德之间因为缺乏过渡、缓冲机制而造成的法律僵硬、冷酷,也能尽量减少法律与大众心理、社会风习之间的脱离与隔阂,还能降低道德的无力感和被社会所蔑视程度,甚至可以有效避免道德的违犯,减缓了道德的衰落。

第四,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体

   

现在法律精神与道德观念在价值导向的全过程中。首先,从价值形成过程看,法律是这样促进道德建设的:法律通过确认或吸收道义标准,使之成为法定标准而直接促进道德目标;或者借助于自身机制和内在准则,以间接方式促进道德目标。我们在高校道德与法的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道德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与法律观念是相重合的。法律是维系社会运转和发展的最低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道德观的基本要求不仅是法律构成的基础,而且在很多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在这一价值层次上,道德与法律一脉相承,法律精神与道德观念趋于融合。其次,从社会需求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法律精神需要道德观念在价值内容上进行不断充实,才能满足司法审判的需求,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道德是立法的基础并引导着法律进步和发展。但要注意的是,道德与法律的融合,必须立足于二者价值内容上的相互交融和区别。既不能将道德与法律的内容完全合一,不分彼此;也不能将道德与法律的内容完全隔离开来。而应该充分发挥德与法的同质同向性,在二者的价值内容上以道德融入法律的指导性和先进性,引导和推进法律的完善与发展。现代法律精神首先应确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在二者价值内容上的融合上,把理想的道德通过立法表现为宪法中的原则性、指导性和倡导性规范,从宪法这一根本法角度来确认和宣告理想道德的地位、性质和目标;同时,通过道德的导入来完善法律的形式和实质内容,完成理想道德从应然到实然的跃进。中国古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思想与行为,就是法与德在价值内容上的融合。理想道德所主张和倡导的价值观,往往会融合为法律价值所追求的内容。再次,现代法律精神不仅表现于外在的司法审判制度的运行,而且更代表了一种内在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评判。现代法律精神主导下的法院公平审判是以法律和诉讼制度来扶植正气、压制邪气,使社会公众切身感受到国家法律以具体审判活动的形式对高尚道德的推崇和推行,从而弘扬理想道德观念。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德与法的价值导向教育实践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将法律精神与道德观念融合起来。第五,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体现在教育追求境界的融合上。道德教育所追求的境界“修己以安民,天下为公,社会大同”,侧重于“人际亲如”和社会和谐。例如,中国儒家的道德教育追求就很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身修则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在《礼记·礼运》中对“天下大同”有这样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妇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在我党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对社会建设的目标也有相似的描述:“……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而要达到这些社会目标,就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加强全社会道德文明的宣传和教育。法制教育所追求的境界是“各安其所,各得其位”,侧重于政权稳定下的社会秩序。在古代,中国法家的追求就是“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老幼君臣父子相安,国无外患,身无隐忧”的公正、平等的社会。如果能“法立而不用,刑设而不行”,即只有通过有为,才能实现无为,法所倡导的社会理想就实现了。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局势曾强调:“中国不能乱。”他在年月日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如果没有政权稳定下的社会秩序,和谐社会也就失去了基础。而要维护稳定的发展环境“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这里的“理想”主要指德治及其目标,“纪律”指的就是法制。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在社会有序、依法治世的基础上的,社会的有序要依靠基本的法律规范和社会成员的道德和谐来维系。因此,德与法的融合表现在教育追求境界上就是要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而有序的社会秩序要依靠有权威性的公正的法律制度。而这种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既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内心世界的和谐,也包括社会道德文化与法律制度的规制的和谐。这种和谐使人自合于法,自同于德,德与法的融合目标即在于此。

三、新课程德与法融合的方式

新课程中“德”与“法”该如何融合?从“德”与“法”的关系结构和动态变化过程来看,主要有渗透式融合、差动式融合、碰撞式融合等方式。

第一,渗透式融合。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道德知识与法律知识或者道德教育手段与法律教育手段有着某些渗透、重合之处,在教育过程中可以相互借用、相互倚仗、相互渗透地实施教育活动。例如,在新课程第五章讲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规时,就可以应用“渗透式融合”的方法实施教学。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行为、举止既是文明的象征,也反映出人们对社会公德、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法律法规的理解、认同和遵循。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既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法律所倡导的精神,对于损坏公物、破坏环境的行为既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社会公德低下,也可用相应法律条文对之进行衡量、处罚教育他。另外,从法律与道德追求的境界及价值层面看,法的品质在于公平、正义通过法而得到实现。

第二,差动式融合。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因“德”与“法”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步性、境界的层次性所产生的差异造成在教育效果上不一致性,将两种思维融合有助于扬长避短,突显综合效果。在融合的过程上,呈现出“先动带后动”、“后动跟先动”逐步实现同步的特点。一般说来,从人类历史进步发展角度看,“德”性思维要超前于“法”性思维,所以有人说道德是高尚的法律,而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指引着法律的发展方向,当社会成员普遍的道德状况得到提高时,原来作为道德的要求会上升为法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化下来,从而导引着法律向着更高尚的道德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道德是“主动者”,法律是“受动者”,“德性思维”领先于“法性思维”,形成以“德”带“法”的局面。人们常说的“道德法律化”就是这种融合的典型方式。道德法律化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立法将一些基本的道德标准确认为法律标准。例如,在新课程第七章、第八章中,谈到了我国《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强调了《合同法》确认交易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在第六章还谈到了人们日常行为生活中的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男女平等的传统美德在《教师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青少年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的条文规定,这些都是道德法律化的表现。第二种方式是使某些道德升格为习惯法。例如,民间的道德传统、社区习俗具有较强的依附力、亲合力,往往成为人们实际行为所遵从的行动准则,这种行动准则固化下来,就形成了法律。第三种方式是通过监督保障机制保护文明道德行为,禁止不文明不道德行为。

在差动式融合方面,有没有相反的情况呢?也是有的。所谓“善法产生普遍上升的道德”而“恶法放纵了不同利益集团的人们的各自私欲,从而限制了全人类道德的进步发展”。在善法与恶法与道德的关系上,也存在着差动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道德曲折发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篇3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教学应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社会生活实际、学生专业实际以及学校实际入手,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23-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意见,于2006年在原"98方案"《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基础上合并成的一门新课,以下简称《基础》。《基础》课从内容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动,贴近现实,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当前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整体上比以前前进了一大步。

1.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

进入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自由与法律、友谊与爱情的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课题,也是《基础》课的主要内容。因此,《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律观,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态度。

1.1 及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基础》课的内容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的。但作为“一本通”的教材,如何做好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使得学习内容与本学校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为了做到教学的针对性,在每次课之前都要针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调查。通常是让学生就将要学习的内容写下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学生都很欢迎这种做法。例如在讲述“树立新的学习精神”时,学生们都写下了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找不到学习的目标怎么办?如何对待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大学里找不到学习的动力,空闲的时间怎么度过?多年都是灌输式教育,如何才能培养创新精神?等等。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课堂上采取讨论的方式一起研究解决。这种方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肯定。

1.2 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学。《基础》课尤其要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但所举的事例如果距离学生生活太遥远,就难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的实例来阐述理论,这样既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也增加了亲切感。例如,在讲述“遵守公共道德”时,对道德作阐释: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盘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盘抛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

2.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实际

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增强问题意识,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怎样培养人”的一个关键问题。以上谈到的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其实就是教师要有问题意识的体现。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学生的思想状况不能不受到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潮的影响,我们关心学生的思想实际其实也是在关心社会生活状况,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此,《基础》课教学一定要贴近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贴近不断发展着的社会现实。帮助学生解惑释疑,提高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能力,指导他们解决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荣辱观上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在谈人生理想方面,讲清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是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又有超越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他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3.教学中结合学生专业实际

大学学习都是在专业基础上进行的,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研究特点和方向,大部分学生都对自己的专业有比较高的兴趣。因此,如果《基础》课的教学能够与具体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事实上,《基础》课的教师都是承担着给几个专业上课的教学任务,如何把这门课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这是每个教师要研究的问题。所谓的结合,关键是找准理论与专业特点的结合点。这需要教师认真地挖掘恰当的实例。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篇4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

能不能成功上好一堂思法课,这是每一位思政教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一、如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教学

1、注重选好案例

在上每一堂思法课时,选择好的案例又是上好每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如何选好案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环节。通过和教师们一起交流我总结出在选择案例时最好选择短而精的案例。这样学生较容易听懂,教师讲起来也容易。教师在讲案例时多引入一些新案例,及时将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纳入教学之中,例如2010年10月13日的“小悦悦事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道德部分的内容提前讲授,结合“小悦悦事件”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展开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该事件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这样的案例学生喜欢听,平时多积累最新案例,最好准备一个备课资料文件夹。现在很多学生喜欢上网挂QQ,教师们可以多关注他们,他们QQ空间的日志里有很多好的文章,他们喜欢的文章,有些文章很适合用于思法课的教学。我们应该从平时日常的思维中找到吸引学生的案例。

2、思维要开扩

如何在思法课教学中创新思维这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们提出更多创造性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式;培养学生们在思考问题时从四面八方进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们从反面去认识事物;培养学生们以多路思维代替单路思维,培养学生换位思维。

3、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与西南石油大学交流,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将抽象的理论通俗化,才能使教学内容贴近现实和贴近学生,贯穿一个原则、即学理论要精要管用;解决两个问题,即解决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体现三个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政治意识、时代意识和世界意识,处理四个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课程的理论系统性与教学针对性的关系,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思想政治性与知识趣味性的关系、灌输与启发的关系。从而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实践教学

围绕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育根本理念,思法课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根据教学专题、章节内容的实际,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情景模拟、讨论和影视资料的观看等课堂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起来较容易,学生们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

除课堂教学外,教师注重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我院自思政部成立以来,形成了一套具有我院特色的思法课实践教学模式。多数学生对我院的思法课实践教学较感兴趣。

(1)网络实践教学

针对我院学生方便上网这一特点,我院思政部提出“网络实践教学”这一课后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我院网站设有“经典阅读”、“视频欣赏”、“师生互动”等栏目,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原著经典、“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等文字资料和《感动中国》系列、《复兴之路》、《大国崛起》、《世博记忆》等影象资料分列其中,相关教学资源由思政部提出,经学院相关部门审查后执行。

实行网络实践教学,可以进一步用良好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占领学生的思想领地,同时也能更加充实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的解决学生把大量的课余时间消耗和沉迷在网络游戏等不良的课余生活中。

(2)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分为社会实践教学和假期社会实践。

①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实践

运用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最大效果地让学生受到革命教育、法制教育、警示教育,让学生目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了解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进而让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②假期社会实践教学

利用寒、暑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也是当前省内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我院注重思政部与学工部、院团委联系,每期末选取1-2个假期实践主题,指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生产劳动、照顾孤寡病残、参与社区服务等多形式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并给予成绩评定。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如何吸引学生

如何吸引学生,这并不能作为一句空话来谈。这需要教师们的精心构思。

通过与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郭老师交流,觉得他们的教学很有特色。在教学中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采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真实问题的过程,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起到事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开课的第一周,就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所对应章节的内容提前他编小品、情景剧、歌舞、朗诵、自编自演VCR等,在每次课前的进行表演,参与教学过程,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激情,调动了学生的才智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们多思考多交流,只有多看多想多做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娅.新时期高校《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篇5

一、单选:

1. C 的通俗表述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

A.社会分工 B.职业道德 C.职业 D.职业活动

2. B 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A.道德修养 B.职业道德 C.道德素质 D.职业要求

3. A 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爱岗敬业

4. B 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害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这也是社会主义职业特征的体现。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奉献社会 D.爱岗敬业

5. A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第一部劳动法典。

A.《劳动法》 B.《公务员法》 C.《教师法》 D.《律师法》

二、多选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表现在(ABE)

A.鲜明的职业性

B.明确的规范性

C.独特的排他性

D.高度的广泛性

E.调节的有限性

2.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是(ACDE)

A.了解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

B.学习职业生活中的各种法律

C.坚持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原则

D.明确职业生活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E.依法处理职业生活中纠纷

3.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包括:(BC)

A.《教师法》

B.《劳动法》

C.《公务员法》

D.《法官法》

E.《安全生产法》

4.《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有:(ABDE)

A.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

B.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C.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D.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E.分类管理与效能原则

5.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原因在于(ADE)

A.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B.我国人口大多数素质较低,不能进行有效就业

C.外来人员造成我国就业市场萎缩

D.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E.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三、简答题20分

1、详述职业道德五大基本要求的具体内容以及大学生如何对待职业道德?

答: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具有崭新的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操守。表现为从业人员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的职业行为。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害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这也是社会主义职业特征的体现。

(四)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五)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起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尽到力所能及的责任。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要体现奉献社会的精神。

大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对于今后从事职业活动具有重大意义。要从现在起步,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力戒自私散漫,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敢于坚持真理,大胆探索,力戒消极保守,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提倡艰苦朴素、勇挑重担,力戒贪图享乐,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执着认真、刻苦细研的学习习惯,力戒浮躁不专的作风,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时,大学生还应该自觉培养廉洁自律意识,提升人格境界,为今后在职业生活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法办事、廉洁奉公打下坚实的基础。

2、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答:《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这些其他权利主要包括:依法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社会义务劳动的权利;开展劳动竞赛的权利;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利;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拒绝执行的权利;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批评、举报和控告的权利;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如何理解公务员的法定义务和权利?

答:公务员的义务是国家法律要求公务员对国家和社会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限制,即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公务员所应该履行的某种责任,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务员能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准确行使职权,忠实执行国家公务,不得滥用权力。《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公务员的权利是指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可以享有某种利益或者可以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参加培训;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申请辞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4.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

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夫妻之间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四、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ⅹ”20分

1、无效婚姻和撤销婚姻包括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年龄的、受胁迫而结婚的(√)

2、29.处理离婚必须遵循的原则有保障妇女权利(ⅹ)

3、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

4、结婚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五、辨别对错并在下面写出错误的理由:15分

1. 勤奋努力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操守。(错)

应该把勤奋努力改为爱岗敬业

2.奉献社会要求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错)

应该把奉献社会改服务群众

3.《法官法》适用于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法官和检察官等。(错)

《法官法》改《公务员法》

4.爱情是男女之间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对)

六、论述题(20分):

17、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答: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到如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职业活动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但职业对于人来说并非只有工具的意义,它还具有目的性,即它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如果只是从个人的、工具性的和物质需要的角度来看待职业,就必然会忽视职业生活所具有的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内涵。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这样的就业观是实现顺利就业的较为实际的选择。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择业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就应当树立独立生活意识,克服消极依赖思想。

择业并不是职业生活的一个孤立的环节,择业与创业总是紧密相连的。所以,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外,大学生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一是要奠定立足创业的思想和心理基础。择业只是起点,创业才是保证。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职业之后却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那么择业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创业艰难磨难多。只有创业的思想准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创业勇气,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和成功创业。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篇6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

参与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比教师的讲授更为重要,参与式教学法对于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参与式教学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其实质在于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培养、创造性的发挥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参与式教学法能更鲜明地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被动“受”学转为主动求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载着引导大学生坚定信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思维、健全人格的重任,要求教师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等,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参与式教学法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通过多种形式为每名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舞台,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世界、用思考的头脑探究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主题演讲、师生相互提问等一系列参与形式,开阔眼界,拓宽思路,逐渐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研究与创新的能力等,进而带动综合素质的提升。

3.有利于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想比较活跃的群体,富于青春的活力和发展的潜能,反对墨守成规,有创新意识、参与意识,敢于实践和表现自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应积极适应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转变角色,切实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精神,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给学生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启发、引导得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

4.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实际,回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所在。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参与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等主动参与的外显行为,不断内化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教师更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并作出相对有效的、正确的教育引导与帮助,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形式

1.主题讲演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向学生布置有关讲演的主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下提前阅读教材、准备资料,以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次,教师所给出的问题或题材要有针对性,要体现时代感或者是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又要与教材的理论知识点紧密相连。再次,教师要做好课前指导,对课堂讲演进行引导和串接,并及时启发。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讲演情况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点评学生的总体发言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并阐述自己的基本观点,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堂讨论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一个既紧扣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然后交由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意见。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方法下,教师只是通过启发、点拨、解惑、总结等形式给学生指明问题的性质、思考的方法和途径,便于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真正破除纯理论知识灌输的单向交流与单一思维的教学模式,营造热烈而又宽松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理论知识。这种互动交流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自举案例

学生自举案例教学,即教师指导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事件整理撰写出来并提供给教师,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将这些案例运用于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来自社会真实生活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使学生产生真实感,便于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自觉地融入教学活动。同时,运用学生自举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教学,可帮助学生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他们的一些思想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一种亲切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双向提问

双向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设疑、学生向教师质疑,进而创造出人人动脑、共同参与的活泼、热烈、轻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第一,教师提问,由学生来回答。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不必立即予以纠正,可以采取边讲解边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第二,学生提问,由学生或教师回答。对学生提问题的行为,教师应给予肯定,并要对所提问题作耐心解答。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逐渐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设情境

这是一种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需要的实际出发,创设具体情境,营造能激发学生亲自去感受、探索、查明问题关键所在的氛围,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情境既要切合知识内容,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角色扮演的体验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增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6.社会实践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从知到行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设定的题目选题或自行选题,并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本校附近的学校、工厂和社区等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可推动大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

1.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必须注重实效性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是参与式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参与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来精心准备和选用,注意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让学生在课下认真收集、查找相关资料,不断思考和发现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突出主题、有的放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参与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并有一种切身的体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2.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要具有持久性

主体积极有效地参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把参与式教学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就需要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意识。相对于学生的参与而言,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前提,失去了教师的主动、有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积极、主动参与,才是参与式教学的目标和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一次、两次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办到,但是如何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一直持续下去,教师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教师可通过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享受教学的过程,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参与中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3.参与式教学法仅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中的一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师可能受其教学年限、教育背景、教育对象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参与式教学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适用参与式教学法。为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教师应潜心研究,掌握多种教学法,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法,从而使参与式教学法真正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4.参与式教学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要求

参与式教学法由于参与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因而课堂教学难度大为增加,这无疑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织好参与式教学,教师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采用多种参与方式,创设良好的参与教学的情境,但无论采用哪种参与方式,都要能使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知识上要博学、人格上要高尚、理论功底要深厚、政治素质要过硬,切实组织好课堂教学,而且要以身作则、治学严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5.恰当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没有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任何传授都是毫无意义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从发挥。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和挖掘学生的内驱力,变“教我学”为“我会学”。参与式教学法体现了师生两个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为学生内在潜力和创造力的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呈现丰富而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真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并与整个课堂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不断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瑞华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篇7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精品课程 建设措施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标志着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内容丰富,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课2005方案整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而重新设置的一门课程,是大学新生必修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自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高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随即开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相比其他课程来说建设起步晚、建设时间短。虽然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样存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也存在本课程建设中的特殊性问题。本文拟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建议方面进行简单思考分析。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但是从目前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来看,截止2010年,全国共有3693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更加显著。像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走在了其他高等院校的前列。但是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内容方面涵盖了: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通过研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前期申报,忽视后期实际应用和推广。目前全国各个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各高校之所以热衷于精品课程的申报,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申报期各高校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前期的申报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当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相当多的精品课程被束之高阁,只有参加申报的教师能够运用,没有及时进行推广;有的虽然进行了推广,但是由于教师水平和个人认知和接受程度的问题,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没有全部推广出去。虽然精品课程得到了建设,但是没有落地、生根、发芽,违背了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

2.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不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一门大一学生的必修课,涵盖内容丰富,可以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多样,但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明显感觉,教师对网络等新的教学资源运用不够,通达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运用较少。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高校推广不够,另一方面是教师的问题。有的教师单纯的接受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理解不够,难以掌握精品课程的精髓。有的教师对先进的教学仪器、教学方法,掌握不了,或不屑于掌握,影响了精品课程的推广。

3.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的持续改进不足。目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的教学中,发现一些申报成功的课程,过了三年五年还是申报成功时的状态,教学内容方法,没有丝毫改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频繁更新,各种新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经走进了高校的课堂。有些地方精品课程更新不及时已经失去了“精品课程”的意义。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学术交流探讨不足。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可能百人有百样,更何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内容比较多,单单依靠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达到百分百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现实工作中,精品课程学习培训少,交流沟通少,主要依靠教师自己掌握,自己学习消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点建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特色,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于一身的主干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意义重大。我认为要建设好,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科学有效规划,严格全程监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课程在建立之初就要从学科、学校的实际出发做好长期规划,注重实际效果、实际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标。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也要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推广规划,使精品课程成为真正的精品,使更多高校大学生收益。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只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始,而不是终结。精品课程建设政府部门要有规划、有目标,适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要有计划、有步骤、有主管部门、有责任人,能够合理有效持续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要建立政府部门监督检查,学校自查,学生评定的有效动态管理机制。政府、高校要形成精品课程建设的全程监管和服务体系。

2.加强学习沟通,建设好教师队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涉及思想道德、心灵深处问题的课程,内容涵盖广、意义深,不单纯是知识性的教学。教师要想将精品课程传授好、表达清,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汲取好的教学方法、思路。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学校、政府要提供一个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政府组织精品课程院校特别是部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团队到各高校开展培训,组织各高校到精品课程院校学习。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训。学习是提高知识和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学习培训可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教师要努力掌握新的学术信息,自觉的将学术研究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深度和广度,丰富课程的学术内涵,使课程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学术交流、培训学习,最终达到提高精品课程的含金量,使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形象、鲜活,以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3.有奖有罚,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各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实施中,明确申报成功不是目的,充分有效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质才是目的。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每年对课程进行课程评定和检查评估。检查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到位与否,即在师资质量、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是否与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符,学生是否喜欢该课程,学生是否能从中获益,是否提高了理论素养,改善了行为习惯。在课程建设上要从师资准备、教材整合、教法创新、教学管理、成绩考核五个方面进行考评。对于考评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合格的要给予一定的处罚。通过奖惩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改进,保持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

三、小结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内容复杂、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关系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课程,有其特殊性,在课程建设上还面临着诸多任务。还要应对社会思潮的各种变化,还要面对新教师、新教材等问题,我们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要统筹规划,建立课程的创新发展长效机制,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最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罗雪莲.关于精品课程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0.

[2]李婷.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评价[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8.

[3]王龙,周晓凰.中国精品课程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

[4]王佑镁.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可用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对象是高校一年级新生,主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制观念,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者只有根据《基础》的特点,研究大学生选择和接受教育的特点,精心选择和实施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基础》的特点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要依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基础》具有如下特点。

(一)综合性

《基础》教材由三个主体部分组成,分别是思想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其内容虽然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但涉及内容却很丰富,牵涉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除了注重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目的要求,还吸纳了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据这一特点,《基础》教学要求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知识所提供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得到增强。

(二)简易性

《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比,甚至和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明显的简易性。当然这种简单易懂的特点,与基础的定位是分不开的。《基础》的命名中“基础”二字本身就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定位。而且从教学规律上讲,《基础》是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入门课程来开设的,它以解决一年级新生成长成才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基础》作为入门课程的基础性定位决定了它教学内容的具体、形象和简单易懂。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没有太过高深的理论阐释,很多内容都非常符合一年级新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和大学生活非常贴近,为学生所熟知,也是他们经常面对的一些实际问题。

3.实践性

《基础》旨在培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到底是实践,并不是为了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如果在学习中只是单纯掌握理论知识,把概念、条文背得滚瓜烂熟,而实践方面却与社会道德法律规范背道而驰,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性,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要重视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二、《基础》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以及特定的授课对象,课程的特点以及授课对象决定了教学的方向与实施方案。《基础》的授课对象和课程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基础》具有综合性、简易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其对应的教学必须在方法上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此外,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之中,与他们之前的几代大学生相比,他们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因此,《基础》教学在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新奇的事物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教育方法的不断变化与更新可以引领他们新的探究欲望,从而在《基础》教学上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活动。

(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基础》由于其实践性特点,传统的板书形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基础》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省了大量传统课堂教学写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讲解教学内容的时间,而且最主要的是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资料进行衔接,在极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的感官造成极强的冲击力。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讲授效果大大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当代大学生面临纷繁复杂的世界,本身就有诸多困惑,更何况作为新生,他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迈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改变必然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不适,这正是《基础》教学要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因此,《基础》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生活化,根据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紧贴他们的生活实际,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正面回答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度过人生成长的关键期。

三、关于《基础》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基础》的特点以及对教学的要求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的依据,依据这些特点和要求,《基础》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辩证实施,不可偏废。

(一)理论灌输与渗透教育相结合

《基础》教学中,适度的理论灌输是非常必要的。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是天生的、自发的,只有在认真学习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理想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法治意识淡漠等问题。因此,根据教材内容编排,按一定的知识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理论、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不过,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基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简单易懂,即本门课程的理论深度有限,并不特别高深,有时过多的抽象理论阐释和灌输往往适得其反,虽然它对于掌握社会规范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有成效的,但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方面却有着明显的缺陷。因此,针对《基础》的特点,其教学方法还要重视渗透教育。因为人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渗入性,它渗入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在《基础》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各类德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如学习“社会公德”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先进人物的事迹可陶冶、滋润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民主、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愈来愈强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此同时,他们还有非常强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习惯于独立进行比较和判断,他们对于前人的实践和结论,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习惯于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在事实面前接受真理。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基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以参谋者、探讨者的身份和学生平等相处,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说教和训导姿态。

然而,传统德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育活动被简单看成“我说你听”的单向说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非主动参与者,从而导致他们对教育丧失兴趣,产生抵触情绪。改变传统的《基础》教学方法就要切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互动式教育,“辩论式教学法”就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有关“诚信”的内容时,学生都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需要诚信,大学生应该讲诚信”。但在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追根溯源,是许多人认为“讲诚信吃亏”。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设定辩题:“讲诚信吃亏还是不吃亏?”组织学生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澄清思想认识,改变错误认知。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并行

课堂教学是德育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古今中外众多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把“教育性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概念,强调课堂教学的教育性。因此,课堂教育依然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知识的传授比品德的形成相对较为容易,知与行相比较,行更重要”。“最好的教师知道负责任、诚实和良好公民条件不能在一门课程中‘教’出来,因为这种品质是通过日常活动而不是通过日常演讲而形成的”。故而,《基础》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范围,因为只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德育,忽视学生在课外的德育,只会使学生认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可以同课外、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相分离,从而抵消课堂内的教育效果。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体验,在现实环境中体验道德、法律,有时比在课堂上教授更为有效。比如在学习“竞争和合作”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合作完成作业,与其他小组展开竞争,在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直接体验合作与竞争的感受,从而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好合作关系,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胜,等等。

(四)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

《基础》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大一新生刚刚由中学阶段迈入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使他们有时往往难以适从,再加上他们远离家人及曾经熟悉的生活环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发展成为思想问题。作为教育者,“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中不少是心理问题或者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思想问题”。为了让一年级新生积极应对过渡期的矛盾,《基础》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有专题论述大学生如何“协调身心关系”,但这远远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教育,或将思想教育融入心理教育,实现两者的融合。例如:有的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在学习“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可以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20个“我是谁”。首先让每位同学至少写出20个“我是谁”,其中既包括优点,也包括缺点。然后让团体成员在小组内(可以按宿舍)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最后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可有效促进团体成员进一步认识并接纳自我,进一步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做到在实践中能换位思考,宽容对待他人,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李安.美式教育成功之谜[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诉诸法律范文 下一篇: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