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舞蹈范文

时间:2023-10-08 03:26:51

形体舞蹈

形体舞蹈篇1

舞蹈教育是以人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有人把舞蹈称为形体艺术、人体艺术。在万物之中,人在运动中的美是最让人动心的,所以还有人把舞蹈艺术称之为美的艺术。舞蹈艺术还是一种集体能、艺能、智能、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一种融音乐韵律、人体美感、肢体技能于一炉的有机整体。舞蹈艺术对青少年身体成长、品行素质、自身修养及智力开发等方面均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按照本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要成绩

1.积极发动学生,组建了一支20人的校园形体舞蹈队伍。

2.通过舞蹈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通过舞蹈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5.通过舞蹈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与爱好;学到了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参与舞蹈训练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2.训练时间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障。

三、采取措施

1.发动学生,积极参加训练。

因后期为了能够够好的参加社团展示比赛,学校固定每周二和每周四的七八节课进行训练。

2.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内容,确保工作的有效实施。

首先组织小组成员开会,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时间、纪律观念,选出了每个年级的负责人。总负责人。以及每次训练的考勤人员。服装、鞋子检查人员。在训练的时候抓紧每一分钟,做到到点放人,确保了活动的正常进行。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以优带差,以老带新,个别辅导,全面提高。在活动训练中过程中,为了激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我采取了加强交流,拓展思路的式,训练学生的独立表演能力,自我表现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并让他们相互谈感受,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无私奉献,以身示范。

形体舞蹈篇2

经艺术加工、提炼的舞蹈,其主要表现手段是以人的形体动作,在凝重的或轻快的节奏中,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用表述人类心灵的“动态语言”来反映时代的人与事的一种艺术形式。形体动作、律动节奏和内心情感,就是舞蹈的三个基本要素,关键的要素是内心情感。那么,究竟如何从民族舞蹈的抒情性和形体性特征中来赏析民族舞蹈,促进舞蹈经典赏析教学呢?

一、从舞蹈的抒情性来赏析民族舞蹈经典

艺术离不开情感!任何艺术都有其抒情性,没有不抒发感情的艺术。就象当代美国的美术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说的“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在各种艺术表演形式中,舞蹈是最抒情的,我们评价舞蹈是好是劣,不应只看它的舞姿是不是优美,线条流畅与否,音乐是不是悦耳、谐调,还要看这个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形式能否舞出内心情感,情感表达是不是丰富、深邃。

“如果世界上有艺术而艺术也有目的的话,就在于表现、说出人类灵魂中的真实,说出那种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秘密”(俄国作家托尔斯泰《阿尔别特》)。舞蹈正是这种注重表现人的情感、精神风貌、胸襟抱负、理想憧憬等丰富内心世界的艺术。舞蹈的艺术效果是以人的肢体动作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以外在的形象抒发内在的内心情感。因此我认为舞蹈是激情的产物,情感是艺术的内在属性。

古人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中,也十分强调其抒情性。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就指出舞蹈的动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古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赵人毛苌传语)。”认为“情”是舞蹈的基础,也就是说舞蹈是人的情感在十分激动时的表现形式,“人心之动,物使之然”,当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动情的时候,就想把它说出来,说不出来的时候就想唱,认为唱还不能表达的时候就想舞,于是一个激情的舞蹈就产生了。因此“情”是舞蹈的外在表达形式也是舞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如何从舞蹈的抒情性特征出发赏析民族舞蹈经典并引导教学,笔者曾就《俺从黄河来》的舞蹈片段的教学排练中做过实际尝试。笔者把学员排成三角形阵队,让学员学习的一组动作是屈膝、弓腰、双臂后背向前行走,两步一个单腿跪地。刚开始学习时,学员只是单纯的模仿动作,无法理解动作的内涵,反反复复作了好多遍都达不到该舞蹈所反映的基本内涵。后来笔者做了如下强调:这个舞蹈所表现的是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人民,他们渴望新的生活,又舍弃不了那片生他们、养他们的贫脊的黄土地,这个动作是挣扎、呐喊的一种情绪的渲泄。在这样的启发下,学员们排练进入情感投入,把情感寄托在一个劳动人民身上,把换气和呐喊,用身体最大力度的表现出来。音乐停了,学员们也很激动,他们说:“刚才我们体会到了自已不是一群学生,而是一群向往新生活、挣脱传统束缚的劳动人民,他们向我们走来,走进我们的心里。我们只要明白,只有用心去跳舞,才会真正感动观众。”所以,舞蹈不但是要“形”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心”动。只有真正领会舞蹈中的“情”,才能准确抓住舞蹈的形;没有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舞蹈最耀眼的光彩,这些从许许多多成功的舞蹈作品都可以得到证明。

福建省民间歌舞团于1959年首演的女子群舞《走雨》,是表现一群农村姑娘手打雨伞去赶集,途中遇到暴风雨,她们顶风抗雨,顽强前进,后来雨过天晴,又兴高采烈继续赶路的情节。这个舞蹈是从情节和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需要出发,以莆仙戏中富有特色的“车肩”、“碟步”为舞蹈素材进行发展创作,整个舞蹈动作清新优美,表情细腻传神,很好的表现了现代农村姑娘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这种意志和精神也是由舞蹈抒情性中动作抒情来展示的。

又如,1995年,在全国第三届舞蹈比赛中,一举赢得中国民间舞蹈表演一等奖殊荣的独舞与群舞《一个扭秧歌的人》,这是着名编导张继刚的成名之作,张导从众多民间舞者身上,感悟到秧歌的生命情调和活力,领悟了秧歌艺人的质朴与执着,因而有了发自内心的感动。他借一个秧歌艺人的一生,描绘了全部秧歌艺人的人生况味,这个舞蹈,就是活生生一个以“动”映“情”的产物。我们只有充分领悟到这些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民族舞蹈经典的赏析和教学。

二、从舞蹈的形体性来赏析民族舞蹈经典

优美的舞蹈,内在的情感要丰富、深刻,更要与外在的形体姿态协调统一。前面提到的由张继刚编导、于小雪表演的《一个扭秧歌的人》就是情感和形体完美结合的舞蹈精品。它在“咿咿呀呀”的秧歌古调中开始,舞台的一角一束昏黄的追光照在一位老人身上,他摇头晃脑,完全陶醉在令他禁不住舞动的秧歌乐曲中,他出神地看着自己的脚趾头,随着音乐而缓缓扭动,这个小小的动作很细腻表现出那位老人内心中对秧歌艺术酷爱的情感。只要身上有一处能动,都要继续跳、继续扭。这位老人蹒跚的从地上站起来,在一群“子弟”面前时而振绸起舞、时而伏身细说,动作夸张、变形。从这个创编到表演都很成功的例子可以看出,舞蹈的内在情感与外在形体的统一、协调,形成舞蹈形式与情感的完美统一,从而达到宣泄情感的目的。

舞蹈精品《雀之灵》丽萍老师一臂作雀头,一臂拉起大裙,一个转身,犹如孔雀凌空翱翔,从表面上看视乎表现的是孔雀的外形美,与人的情感抒发不太联系。其实不然,舞者的目的是通过优美的孔雀形态来对抒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大家都熟悉的芭蕾舞《天鹅之死》,它集中通过一只天鹅死前竭尽全力挣扎起飞的动作,表现了对生命无限留恋的情感形象,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舞台上,那只天鹅跪地伏身做挣扎状动作,虽然舞者表现出的是死,但给观众的感受却是对生的歌颂。它既有着强烈的抒情性和优美的形体性,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它既能使人受到强烈的审美感染,又能引起人们对生活哲理的深思。

四川省成都市歌舞剧团于1985年根据巴金着名小说《家》中的情节改编创作的中型舞剧《鸣凤之死》,从第一场觉慧强烈追求自由的愿望和被封建牢笼束缚的现实,到后面“火祭” 的场场境地、段段舞蹈都没离开在舞蹈形体中抒情,这种“剧中有舞、舞中有剧”并非演员的外形动作,而是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舞蹈的抒情性,终究是要通过表演者的形体动作得以展现的,可以说舞蹈的抒情性和形体性是一个无可分割的统一体。在《鸣凤之死》的“生离”鸣凤投湖前的一段独舞中,舞者运用了一组双手平伸仰天转的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在连续快速的30多个旋转动作中,满怀强烈的愤懑之情,抒发了对不公平命运和封建恶势力的强烈控诉。这一精彩舞段是整个舞剧的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 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形体性律动是理解和欣赏的关键这个道理告诉学生。学生学好这方面知识,将来受益匪浅。

总之,在舞蹈教学和不断学习过程中,只要能坚持做到撷取生活之精华,酿就当代之舞情,编演完美之舞蹈,就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1

[2]托尔斯泰.《阿尔别特》(1857~1858).《琉森》(1857)

形体舞蹈篇3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形体与舞蹈;融入教学

1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和思想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选择舞蹈作为塑造身材、锻炼身体和提升气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中,传统的球类运动依然占优势,而形体舞蹈作为运动和音乐艺术有机结合的一项运动发展得还不太普遍,而在有开设形体舞蹈课程的高校里面,选课的学生还是很多的,这也明显反映出学生对于形体舞蹈课程的强烈需求、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还没有与大学生日渐增长的需求结合起来。所以,解决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单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将形体与舞蹈课程融入到公共体育教学中来,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增加活力。1.2硬件设施不完备,文化底蕴缺乏。目前在根深蒂固的中国式教育基本条件下,绝大多数高校依然把德智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这一重要目标难以实现。高校一般对于公共体育课程的成绩没有很多的要求,在综合素质测评的影响力也不高,导致学生主观上就认为公共体育课程根本不重要。部分高校在公共体育课程上面的资金投入较少、教师配备以及教学设备比较滞后,造成公共体育课程无法大规模开展,教学质量无法提高。专业教师的缺乏,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态度不够端正,也是导致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逐渐边缘化的一大原因。其次,由于公共体育课程的课时有限,教师主要精力都在实践教学上,而对于某项运动背后的理论知识和文化背景传授较少,长期以来导致公共体育教学缺乏文化底蕴,运动的真正魅力无法展现出来。形体舞蹈更注重讲授背后的文化知识,运动与音乐的结合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兴趣点。1.3单纯强调体制训练,学生难以培养长期运动习惯。在高校传统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常给人的印象是一种体能教练,与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师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很多公共体育教师在上课时比较着重强调运动的具体动作、让学生反复练习和强调一些注意事项等,这种授课方式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而言吸引力不强,很多学生下课之后就很难再坚持下去了,难以培养他们长期运动的习惯。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长期养成的教育体系,提升运动意识和端正态度是高校体育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2形体与舞蹈课程融入高校公共体育中的意义

2.1有利于缓解和释放大学生心理压力。如今生活节奏快,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也很大,而运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和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形体与舞蹈课程不仅仅强调增强体质的训练,还注重身体多方面的协调、姿态的优美等,在形体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运动、音乐和文化的碰撞来陶冶情操。形体舞蹈能够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学生建立非常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培养学生舞蹈的兴趣,从参与到表达出来,使得表现力和自信心都相应增强。这些都是改善心态,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2.2有利于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现在有很多高校大学生不喜欢运动,经常以宅男和宅女自居,长期宅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追剧或者打游戏,就连外出走路也成为“低头族”,长时间这样以后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而高校开设的很多运动课程当中,相较于传统的篮球或者排球等运动,也有很多大学生愿意选择古典舞、交际舞、形体训练等选修课。很多高校开设形体与舞蹈课程以来有利于改善大学生们沉迷追剧和游戏的现状,吸引他们走出来与外界建立很多健康的接触,不仅增强体质、增加柔韧度和身体协调性、提升气质,又能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艺术的美感,从而使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增加,形成长期运动的生活习惯。2.3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很多高校除了特长生以外,大部分学生是零舞蹈基础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强调智育方面,对于其他的不太看重。形体舞蹈的类型多种多样,它们都具有一定文化背景,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不仅仅是学会怎样跳,更重要的是了解它所包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等。开设形体舞蹈课程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美育的培养,内容宽泛,小到基本功、柔韧度和站姿等的训练,大到一个完整的舞蹈,又因需要多次排练与练习,团队协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3将形体与舞蹈课程融入高校公共体育的措施

形体与舞蹈课程丰富了传统公共体育教学,激发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容易建立长期教育体系。形体与舞蹈课程内容应丰富、形式多样,使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锻炼,匀称健美。3.1形体教学。3.1.1站姿训练。身体重心的良好控制是站姿的基本要求,良好平衡能力的正确站姿可以让人体展示高雅气质和曲线美。良好的站姿需要头部正直向上顶,下颚略略向回收,双肩后张下沉,同时挺胸收腹、立腰提臀、双腿伸直。训练的方法主要是靠墙站立、分腿立和单腿立,还包括擦地、大踢腿、脚尖练习等练习。3.1.2坐姿训练。正确的坐姿可以健美体型、保护视力,四肢摆放端正规范、挺胸收腹、头颈向上、立腰提气和肋骨上提是基本要求。基本坐姿训练主要是练习盘腿坐、侧身坐和正步坐的练习。3.1.3走姿训练。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不正确走姿进行纠正,比如外八字、内八字、弓腰塌背等。正确的走姿应该是轻盈和平衡,双腿在一条直线的左右两侧交替向前移动,双臂在身体侧面自然下垂,平视前方,抬头挺胸。3.1.4基本姿态训练。可以采用形体舞蹈和传统舞蹈基本训练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手位、步伐、简单舞姿展开训练,练习柔韧性和肢体协调性,使大学生身体健康、形体匀称、姿态优美、气质高雅。3.2组合套路与舞蹈教学。编排一些组合动作,通过结合音乐将舞蹈动作协调表达出来,使学生不仅体质增强,还可提高其表现能力、感受美与艺术的能力。这些组合套路和舞蹈可以使其对某个特殊部位进行练习,也可以是对全身的综合训练。

4结语

综上所述,形体与舞蹈课程融入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当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为实现长期运动奠定基础。通过形体与舞蹈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增强体质、改善形态、感受艺术与美、增加自信心。所以高校应该大力推广形体与舞蹈课程,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婕.高校非舞蹈专业形体舞蹈课的学生心理需求与教学实践[J].艺术探索,2010,24(3):96,101.

[2]闻慧莲.我国普通高校形体舞蹈课程价值分析及改革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1(9):95-96.

[3]牛晓晔.形体舞蹈训练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8):815-817.

[4]黄宽柔.形体健美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芦特.形体训练队促进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有益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688-1689.

[6]工慧丽.形体课教学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影响与价值[J].体育学刊,2003(3):86-87.

形体舞蹈篇4

摘 要:形体舞蹈课程是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站姿、坐姿和走资。通过形体舞蹈训练不仅可以将外在的肢体活动与内在的审美结合起来,达到训练的目的,而且更能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和人格魅力及对美的感受力。

关键词:高师院校;形体舞蹈;教学

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作为我国师资力量的储备军,她们不仅要能够上好音乐课,更应该胜任各种活动,这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形体,给人呈现出美感。经过科学的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塑造优美的体态,培养出优雅的气质,还能将生活中错误的习惯和不良的姿态一一改变,是我们音乐专业同学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一、形体舞蹈训练的主要内容

形体舞蹈主要涉及三种要素,即体态、体形和体态语。体形主要指人的身体的基本形体特点和体格类型,是人天生和自然的一种体格形态。体态主要指人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形体姿态,如站立、行走、坐立等动作表现出的基本状态。体态语主要是指认得肢体语言,即人们利用自己的体态、体形已经动作、表情等所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体态语是人类不断进化和个人在长期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一种独特能力,对于我们日常的有声语言是一种很有益的强化、补充和丰富。事实上,形体舞蹈不仅非常有利于人民大众和普通舞蹈爱好者的身心健康,即使在专业舞蹈教育中,形体舞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舞蹈形体训练的方式不断培养和加强舞蹈专业学员的舞蹈形体美和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如此才能在舞台上释放舞蹈的魅力,跳出完美的舞蹈。

在形体舞蹈教学中融入了许多芭蕾基训在其中,芭蕾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不仅在于舞蹈本身的独特魅力,更在于它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要,这种审美被全世界人们所认同。因此,在形体舞蹈中运用芭蕾训练是十分利于学员对四肢的开合度以及柔韧度的训练,进而提高训练者的气质和形体美。

形体舞蹈教学是对学习者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首先要对受训者进行兴趣培养和美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其次,通过训练达到形体美、形象美、造型美等特征,从而使学习者感受到美,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感情等诸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形体舞蹈教学现状

首先,高师院校音乐类专业的学生,有相当一大部分同学在进到学校前是没有进行过形体舞蹈学习的,有一少部分虽有接触过,但也不够科学和系统,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进校时没有良好的形体姿态,弯腰驼背,松垮外八字等这样的形体常常能看到。其次,在一些高师院校中,音乐专业的学生对待形体舞蹈课程不够重视,很多学生都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专业课程,加上各个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程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学校是开设半学年,有的是开设一学年,使得有的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程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态度,造成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的被动现象。再次,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对形体舞蹈课程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教学内容都有老师自己制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有的学校形体舞蹈课内容繁杂,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经常变化,使学生刚刚掌握一点基本的知识就进入到另外的内容里学习了,这也是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程不够重视的原因,缺乏教材,没有计划,内容不够清晰,训练目的不够明确等都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

三、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形体舞蹈训练的改进方法

1、加强基本功柔韧性训练

在任何体能训练中,柔软性的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习形体舞蹈的基本入门,拥有好的柔韧性不仅会使你的动作更为协调、优美、灵活与轻松自如,还能防止在训练过程中肌肉与韧带的拉伤,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热身与放松运动,柔韧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肢柔韧、腰部柔韧、下肢柔韧和全身柔韧。如压腿,开胯,拉腰等训练。

2、注重把杆辅助训练

把杆训练是形体训练的基础,可为以后完成各种徒手动作及组合做好良好的准备。扶把杆练习主要内容包括有:首先是5个脚位上的站位、其次是脚的基本组合练习,如擦地、半蹲、小踢腿、小弹退、大弹退、压腿、控制等。再次是基本舞姿与重心练习。如、移重心、平衡与控制等练习。在训练当中主要借助把杆,稳固重心,有效地开发身体各部位的韧性、力量和平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因此把杆练习是芭蕾形体训练的基础练习,只有掌握了这些训练的技术方法,才能准确的科学的达到训练的目的。

3、强调基本形态控制训练

基本形态控制练习是对练习者身体形态进行系统训练的专门练习,是提高和改善人体形态控制能力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态控制训练通过徒手、扶把、双人姿态等大量动作的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系统动作的灵活度。

4、形体舞蹈组合训练

形体组合训练是指对训练者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训练内容。如:基本手位组合、基本步法组合、基本舞姿组合、三拍子舞步组合等的练习,可以使肢体各个方面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受到锻炼,这些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提升了训练者们的内在气质又帮助她们纠正了自身形体的不足,如驼背、含胸等不良的姿态。

形体舞蹈课中的舞蹈组合教学是基本训练课,它的任务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教材并配合生动有效地教学方法,使受训者掌握和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风格的基本能力。如:维吾尔族舞蹈的热情奔放,藏族舞蹈的优美“弦子”、蒙古族舞蹈的豪迈矫健,通过大量的、与舞蹈密切配合的音乐伴奏,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现能力。

形体舞蹈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形体舞蹈;必要性

舞蹈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美的情操一种理想方式,也是普及舞蹈文化传播美的真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形体舞蹈既能塑造学生的外形美,也能塑造学生的内在美,高职院校开设形体舞蹈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开设形体舞蹈课的功能

通过形体舞蹈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掌握形体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身体形态,熟悉常用的舞蹈语汇,明确选型与表现的统一,培养时间节奏感,发展空间运动感。增强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

(一)提高身体机能,改善身体结构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体型与遗传变异有很大的关系,但通过形体训练可以加以改善。长期坚持科学的形体训练,对人的肌肉、骨骼、体型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在运动中塑造自己完美、和谐、健康的形体,使人体自然美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获得匀称的体型,优美的姿态,坚强的骨骼,发达的肌肉,秀丽的皮肤和健康的气色,使年轻学生的体格塑造的更加健美。

(二)形成健康心理,建立健康人生

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她们所追求的美应该是健康的美而绝非是病态的美。应该体现健康是第一位,美丽是第二位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形体舞蹈通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结合生活,情感体验,用自己的肢体作为语言来抒感,宣泄情绪。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充满限制、紧张的情绪得到宣泄的一个时机,减缓压抑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效剂”。使其逐步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文化修养

通过学校的校园主题活动等扩展为学校群体艺术活动,给校园增添文化艺术气息,激发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舞蹈创编活动中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肢体语言表现、体现学生生活。通过认识,理解选择适应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他们智慧、情感和才能,激发学生审美的创造兴趣及热情,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素质。

二、开设形体舞蹈课的必要性

(一) 形体舞蹈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以我院为例,从每年红五月和迎新生晚会各系选送的节目可以看出,各种类型的舞蹈占所有节目的比例在2/ 3 以上。从节目演出过程中受到欢迎的程度看,同学们对自编自演的舞蹈更喜欢。可以说舞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展示自己的表演形式,形体舞蹈课受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希望学习舞蹈的学生占大多数,尤其受女学生的青睐。

(二) 形体舞蹈训练能建立学生的自信,提高自我表现力,提高交际能力

大学时期是交友的高峰期,是一生中参与群体活动的鼎盛期,如何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开设形体舞蹈课可帮助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集形体美、音乐美于一体的形体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而参与形体舞蹈训练时要求学生衣着整齐、举止大方,能养成文明礼貌的风气和习惯。

(三)形体舞蹈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历代思想家都认为,一个人如果心慌意乱,心胸偏狭,眼光短浅,那么他将难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成功的人来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该受到艺术熏陶。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舞蹈给人以潜移默化,使人获得宽阔、平和的胸襟和广阔的眼界,成为明事理,有作为的人。舞蹈能提高舞蹈着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增进人际交流,增加人对社会的融入性和介入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由此看来舞蹈教育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即使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美育,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艺术观点和美的鉴赏能力,注意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直觉判断能力。

三、高职院校形体舞蹈课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不足

由于此门课程在高职院校来说是一门新兴课程, 虽可借鉴高等院校和专业院校的教学经验,但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应该要走出高职形体舞蹈教育自己的特色。市场上虽有形体舞蹈的资料,但凤毛麟角,就更不用谈高职院校的形体舞蹈资料了。另外,学生的个体水平也各有差异,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也是值得老师们研究的问题。

(二)部分院校教学条件相对简陋

形体舞蹈课需要一个美的环境。宽敞明亮、清洁整齐的形体舞蹈房,师生服饰规范,习惯良好, 静、“快、齐”的集合要求和严格的训练要求,都会使学生得到意识美的培养。但据本人了解,我省除设置了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拥有专业的舞蹈房之外,其它高职院校配备舞蹈房的比率非常小。即使有,与标准的舞蹈房条件相差甚远(如没有配备木地板、垫子、把杆、镜子等),或设置得不规范(如放录设备很简陋,老师上课常常就只是一台录音机);有的学校在上课时,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服装提出要求,有的学生穿着连衣裙、牛仔裤、皮鞋就进教室上课;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含混不清,学生上完课学不到东西,使得形体舞蹈课成为虚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们在训练上受到了这样那样的限制,从而使他们对形体舞蹈的向往与憧憬,在现实中受到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沈艺. 关于舞蹈艺术形体训练的研究与思考[J]. 乐府新声,2004 (3) .

[2] 魏丽亚. 高职学院形体教学之我见[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1) .

[3] 於 平.高教舞蹈综论[M]. 北京: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形体舞蹈篇6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艺术教育 舞蹈形体 舞蹈鉴赏

形体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新兴项目,由于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不仅是一项具有运动功能和竞技性的项目,而且具有文化娱乐、社会交际、艺术观赏等特性的。因此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充实和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推动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的现状

什么是形体训练? 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 ( 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 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 . 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 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

( 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 ,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 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舞蹈感受,使形体美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实践证明,形体舞蹈训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节奏感和力量等形体素质。而要真正使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使训练有素的形体把内在的心理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形体的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作品审75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美及鉴赏力。在每周只有 2 课时又拥有那么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教学的实施是非常具有难度的。

所以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中,发现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模仿训练到外部形态的形成,如果没有对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舞蹈作品的直观感受,没有点燃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就不会有探索欲,也不能把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那我们的教学培养也是不成功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是某项专业的技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职业人才。我们的教学要伴随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同时我们不应再是应试培养的教学模式,而是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使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的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观念上的更新,从而达到 “外塑形,内塑雅”这一线路展开教学改革。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

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类的美兼容身体健美,精神丰富和道德的纯洁。其中健美的身体是美的表现的主要载体。 [1]

人的身体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活体,健美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发展,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美好追求与创造,是推动社会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更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特点。所以在舞蹈训练课中除 “外塑形”的形体训练还应结合 “内塑雅”的舞蹈鉴赏课教育。 [2]

这不是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融理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

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因此,舞蹈课教学不单是承担着外形条件的训练,他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 是全面掌握形体训练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个性和能力;是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综合型课程。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需要学生多重欣赏能力,富有除技术工作以外的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多元民族的了解等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形体训练或舞蹈欣赏课程不单只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服务,而应广泛传播。在学校形成校园文化的传承使命,让学生从中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及审美能力。

深化舞蹈教育的对策

1. 注重实际、实用、实践。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舞蹈技能技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基本功,还要通晓各种与舞蹈类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以教研室为单位严密制订符合学校发展的高职舞蹈教育的教学大纲。秉承着这一培养目标,舞蹈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系统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构成舞蹈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综合,对整体进行规划安排。

2. 运用现代化设备,联系生活,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声图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表现手段多样的优势,具有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给学生以直观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把握舞蹈风格特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并通过模仿、创编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鼓励,让青年学生丰富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通过对生活、季节、情绪、事件、食物、动物、音乐等等的感受,通过各种动作的表现,充分激发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对舞蹈学以致用的能力。

76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3. 创设校园文化、激发学习兴趣。舞蹈基训是非常单调、乏味、枯燥的工作。不断重复着肢体的软度训练、能力训练、甚至单一的舞蹈动作训练都会重复上百次、上千次来训练达到健美的体形及舞蹈感受力。舞蹈形体教育课程中不仅是单一的训练,也要注意兴趣教学的实施。如在每学期中都会出现形体的完整性组合练习及集体舞等,可以通过学校的早操、午间活动、校园的主题活动等扩展为学校群体艺术活动展演,给校园增添文化的气息,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借以激发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舞蹈训练中,形体的训练是更好的使学生具有健美的外形,舞蹈欣赏是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及修养的提炼,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为只有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的感触才会越深,才能更好更生动的理解作品将内在的心里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也能更好的诠释舞蹈作品。

这门课程也必将进一步走向成熟与完善,也有力促进高校学生在这运动美中开拓舞蹈艺术创作思维、陶冶性情、和谐身心、完善人格、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向智星主编 . 形体训练[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朱珂苇 . 谈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刊) ,2009( 3) .

[3]于占东 . 舞蹈鉴赏在舞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 民族艺术研究,2000( 4) .

[4]连瑞华 . 对高校学生进行形体美训练的意义、作用及对策[j]. 体育科学研究,2001( 2) .

形体舞蹈篇7

[关键词] 体育舞蹈 团体舞 队形变化

团体舞的队形是由8对16名选手通过场上的系列移动排列而成的各种图形,是团体舞编排中不可缺少的空间要素。成套动作中队形的变化是集体项目的主要构成要素,它是集体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和基础。巧妙新颖的队形变化和图案,能够烘托成套动作的气氛,增加成套动作的观赏型和艺术性。

一、队形变化的总数量和平均速度变化

以下是对世界团体舞锦标赛队形变化总数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如表1所示,p>&(&=0.05),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当前团体舞在队形变化上无明显增加。经统计团体舞的队形变化数量在22~32个之间,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下表2所示。2006年拉丁团体舞在队形变化的平均数为21.59与当年的世界团体舞33.81还存在差距,队形的速度也是相差很多,队形的重复使用上也相对较多。虽然在最近3年的黑池舞会上尹卫东带领的拉丁团体队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我国总体水平与世界强队还是有差距。

二、队形流动变化新颖巧妙

从收集的录像资料的来看,世界冠军队的动作流畅,动力性强,快速变化队形的能力强。在队形变化中突破常用简单规则的图形,混合型队形进行变化使队形有所创新,且变化巧妙,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变换或只移动一、二个人,使队形变化更具有独创性和艺术魅力。不难看出,团体项目在队形使用上数量多、重复队形少、成型快是其发展的一个方向。队形变化的更加合理且队员在队形中的位置也趋于多样化。

根据统计分析,国际团体舞锦标赛前6名队中均有以下特点:

(1)充分利用场地:通过队形的变化、大小、位置和不同方向的变化,充分利用整个场地的面积进行编排,这样可以给人以活跃、宽广之感。

(2)准确和整齐的队形:在进行队形移动时,每一个队形移动中每个运动员完成的动作节奏是整体中的一部分,队员之间需要和谐配合,从而保证了准确和整齐的队形变化。

(3)迅速的队形变化:队形变化时不可过多地停留在一个队形上,否则给人一种厌倦的感觉。队形变换需要既快又好,再加上有规律的大移动,使全套动作达到大而流畅的变化效果。

(4)自然而有规律的队形交换:由一种队形变换到另一种队形应该做到有条不紊,不论怎样移动,所移动的路线都应产生一个美妙的图案,乱糟糟的、拼凑的队形是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

(5)多样化的队形:由16人或12人组成的团体项目,在成套动作编排时,既要有对称队形又要有非对称队形,两种不同的队形交替穿插使用,这样才能使队形变换充满新颖的活力和独特的魅力。

三、队形的类别分析

根据队形的移动与空间运动轨迹,可分为线形队形和几何队形两大类。线形队形:包括直线、弧线、曲线、折线、平行线等队形,线形队形又可分为单列队形和多列队形。几何形队形:包括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菱形、梯形等。还可“T”字形、“十”字形、箭头形、品字形以及线形队形与几何图形组合的混合队形。

对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团体舞)成套动作队形统计,摩登团体舞有线队形在队形使用中的所占比例在24%~30%之间,拉丁团体舞在37%~52%之间。较多的几何队形的出现,给人流畅美感的同时,又体现空间变化的广度。场上队员保持各种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队形,采用不同的方向路线及速度,进行左右、前后、高低的空间变化,这无疑会增加动作的力度和幅度,加大配合的难度,同时也增强了整套动作队形的巧妙利用及空间场地使用的多样化,使成套动作更加活跃。

各种队形移动,有着不同的感彩,也产生不同的审美情趣,达到不同的表演效果如表4。使有线队形和几何队形在团体舞中相互交错,相互补充,使各种类别的队形精彩纷呈,在统一中显示其特性。

四、完成难度动作时队形的变化

通过对国内比赛和国外比赛成套动作的统计分析,在完成难度动作时队形变化呈现多样化趋势。统计发现,国内外的比赛中均使用连续旋转、滑行移动完成队形的变化1~3个,同时队形变化中伴随有上下空间的层次变化(如中层空间―低层空间―地面―低层空间―中层空间―高层空间)、同一动作不同方向连续变化、同一动作男女舞伴之间交替完成(包括交替完成不同的层次空间)等形式多样化的难度动作。在男伴的协助下女伴做前后分腿滑行完成纵队向两个方形队形变化、纵队向斜排(一排或两排)的变化和纵队向横排(一排或两排)。连续旋转动作中完成搭伴队形到不搭伴队形、方形到圆形、“八”字形到“一”字行、两路纵队到一路纵队再到斜排等多样化的队形移动。通过队形的变化,配以特色的服装,形成立体感强的各色图案,增加了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

团体舞中队形的变化在整体效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队形的巧妙变化体现编排的独特风格,使得整体动作更加新颖、完整、流畅与紧凑。

参考文献:

[1]陈树德.对体育舞蹈团体编排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21(5):47-49.

形体舞蹈篇8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艺术教育 舞蹈形体 舞蹈鉴赏

    形体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新兴项目,由于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不仅是一项具有运动功能和竞技性的项目,而且具有文化娱乐、社会交际、艺术观赏等特性的。因此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充实和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推动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的现状

    什么是形体训练? 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 ( 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 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 . 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 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

( 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 ,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 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舞蹈感受,使形体美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实践证明,形体舞蹈训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节奏感和力量等形体素质。而要真正使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使训练有素的形体把内在的心理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形体的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作品审75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美及鉴赏力。在每周只有 2 课时又拥有那么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教学的实施是非常具有难度的。

    所以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中,发现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模仿训练到外部形态的形成,如果没有对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舞蹈作品的直观感受,没有点燃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就不会有探索欲,也不能把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那我们的教学培养也是不成功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是某项专业的技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职业人才。我们的教学要伴随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同时我们不应再是应试培养的教学模式,而是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使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的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观念上的更新,从而达到 “外塑形,内塑雅”这一线路展开教学改革。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

    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类的美兼容身体健美,精神丰富和道德的纯洁。其中健美的身体是美的表现的主要载体。   [1]

    人的身体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活体,健美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发展,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美好追求与创造,是推动社会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更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特点。所以在舞蹈训练课中除 “外塑形”的形体训练还应结合 “内塑雅”的舞蹈鉴赏课教育。  [2]

    这不是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融理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

  

[1] [2] 

  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因此,舞蹈课教学不单是承担着外形条件的训练,他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 是全面掌握形体训练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个性和能力;是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综合型课程。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需要学生多重欣赏能力,富有除技术工作以外的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多元民族的了解等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形体训练或舞蹈欣赏课程不单只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服务,而应广泛传播。在学校形成校园文化的传承使命,让学生从中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及审美能力。

    深化舞蹈教育的对策

    . 注重实际、实用、实践。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舞蹈技能技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基本功,还要通晓各种与舞蹈类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以教研室为单位严密制订符合学校发展的高职舞蹈教育的教学大纲。秉承着这一培养目标,舞蹈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系统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构成舞蹈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综合,对整体进行规划安排。

 . 运用现代化设备,联系生活,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声图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表现手段多样的优势,具有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给学生以直观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把握舞蹈风格特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并通过模仿、创编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鼓励,让青年学生丰富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通过对生活、季节、情绪、事件、食物、动物、音乐等等的感受,通过各种动作的表现,充分激发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对舞蹈学以致用的能力。

    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 创设校园文化、激发学习兴趣。舞蹈基训是非常单调、乏味、枯燥的工作。不断重复着肢体的软度训练、能力训练、甚至单一的舞蹈动作训练都会重复上百次、上千次来训练达到健美的体形及舞蹈感受力。舞蹈形体教育课程中不仅是单一的训练,也要注意兴趣教学的实施。如在每学期中都会出现形体的完整性组合练习及集体舞等,可以通过学校的早操、午间活动、校园的主题活动等扩展为学校群体艺术活动展演,给校园增添文化的气息,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借以激发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舞蹈训练中,形体的训练是更好的使学生具有健美的外形,舞蹈欣赏是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及修养的提炼,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为只有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的感触才会越深,才能更好更生动的理解作品将内在的心里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也能更好的诠释舞蹈作品。

    这门课程也必将进一步走向成熟与完善,也有力促进高校学生在这运动美中开拓舞蹈艺术创作思维、陶冶性情、和谐身心、完善人格、全面发展。

上一篇:舞蹈串词范文 下一篇:学舞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