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范文

时间:2023-10-04 04:01:13

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仪器篇1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与临床紧密贴合的专业,其专业课程复杂多样,包括: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等,实验仪器性能各不相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是一件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现将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予以总结,并进行研究讨论。首先将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的仪器按照应用课程的不同进行分类汇总。

一、不同课程所需实验仪器分类汇总

(一)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所需实验仪器汇总半自动生化分析仪(DR-700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E-33000399)、722分光光度计(JH722)、800型离心沉淀器(B800)。

(二)免疫学检验课程所需实验仪器汇总酶标分析仪(DNM-9602G)、电脑洗板机(DNM-9602)、低速离心机(B600A)、电泳仪(DYY-6C)、电泳槽(DYCP-38B)、三用紫外线分析仪(ZFT-C)、电热恒温水箱(600S)、漩涡混和器(KQ-50E)、超声波清洗器(KQ-50E)、电子万电炉(DL-1)、荧光显微镜(CFM-100E)、显微镜(CX31-32C02)。

(三)临床学检验课程和血液学课程所需实验仪器汇总显微镜(CX31-32C02)、血细胞分析仪(RAB180CZH)、尿液分析仪(H-500)、血球分类计算器(XK98-2)、尿液分析仪(Uritest-300)、双通道血凝仪(PUN-2048B)、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BC-3000Plus)、血沉动态分析仪(PUC-2068A)、自动血流变测试仪(SA-6000)、全功能静脉输液仿真手(JC-H3066)。

(四)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所需实验仪器汇总低速离心机(B600A)、电热恒温水箱(600S)、显微镜(CX31-32C02)、手提式不锈钢蒸汽消毒器(YX280B)、移动式紫外线杀菌车(TZH-Z-1)、半自动高压灭菌器(HVE50-35010)、生物安全柜(BASICⅡA2-1102)。

二、建立完善的仪器信息库

1.建立完整的仪器信息库,包括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维修电话)、出厂编号、生产日期、购置年限、购置价格等。2.将各仪器的使用数明书等原件及复印件分类保存。3.将各仪器的配件(如电阻丝、灯泡、比色杯、离心管等)按照要求分类保存并做好详细记录。4.详细了解各仪器的使用电压、电流等注意事项。5.为每台仪器建立仪器使用记录本,详细记录使用时间、使用者姓名、使用前后仪器状态、带教老师姓名等详细情况。6.建立健全仪器保养登记制度,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定期做好各项保养,及时排除仪器出现的小故障。仪器应该由专人负责,若发现无法自行处理的大故障,要及时请专业维修人员处理,严禁自行拆卸,并对维修的故障、时间、原因及处理方法做好记录。

三、仪器的常用保养知识

仪器在日常维护保养中要做到防尘、防潮、防腐蚀、防霉变、防锈蚀、防变形、防老化、防震等,现将几点注意事项列举如下:

(一)防尘灰尘会降低光学仪器的透光率和静电仪器的绝缘性能,使电位器、开关、继电器等元部件接触不良,甚至造成短路,还会影响仪器的正常散热等。所以,实验室一定要做好仪器的防尘工作,做到以下两点:截断尘源,实验室门窗、柜门正常关闭,仪器应加盖防尘罩等;定期对仪器进行除尘,尤其是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用专用工具擦拭仪器和地面。

(二)防潮非正常的温、湿度是导致仪器锈蚀、霉变、老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电器设备、电子仪器等要定期通电;精密仪器的橱柜内要放上干燥剂(如氯化钙、硅胶等),并要定期更换或除湿;应经常利用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以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转。

(三)防腐蚀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应分开保管,仪器室和药品室最好分开,因为药品会散发出多种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造成腐蚀,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另外,需要使用干电池的仪器和遥控器在使用后要将电池取出,防止电液渗出腐蚀电路和其他部件。

(四)防霉变实验仪器应该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实验室内,且温度、湿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部分仪器由于课程安排近期没有使用,也应该定期开启进行运转维护,利用内部产生的热量达到除潮的目的。

(五)防生锈有金属转动旋纽的仪器(如血球分类计算器)容易生锈,生锈后无法转动将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应定期对转动旋纽部件加注机油或涂上油。

(六)防变形仪器不得堆放、挤压。要根据仪器的形状及性能特点,分别实行平放、竖放、侧放、吊放等,或者离墙保持一定距离(如离心机),保持稳定支撑,防止仪器变形。

四、特殊仪器的注意事项

(一)常见故障的排除对于显微镜、722分光光度计等常用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电灯泡、电阻丝损坏等情况,移动式紫外线杀菌车杀菌效果下降需要更换紫外灯管时,实验人员应该学会自己排除故障更换配件。

(二)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对于部分需要连接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的仪器(如酶标仪、洗板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双通道血凝仪、血沉动态分析仪、自动血流变测试仪、荧光显微镜等),要定期进行系统软件和杀毒软件的更新,确保教学的正常运行。

(三)常用仪器的维护对于部分常用的简单仪器的使用安全和保养也不容忽视,如电热恒温水箱,使用时要注意控制水温升高的速度和温度,且每次使用后要将水倒掉,确保水箱不要生锈;电子万电炉要注意使用过程中远离易燃物品,且使用后要切断电源;显微镜每次使用后应先关掉开关再拔掉电源,以免损坏灯泡。

(四)开机自检的重要性部分仪器(如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仪、电脑洗板机等)使用前要提前开机半个小时进行自检或者清洗,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再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也要进行自检后再关机,确保散热完全后再盖上防尘罩。

(五)仪器的校准仪器(如722分光光度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的周期检定或校准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可以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准确、可靠和较高的利用率。

(六)仪器的消毒部分仪器(如尿液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功能静脉输液仿真手等)清洁时应关机并拔下电源插头,用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擦拭仪器表面的血渍、尿渍和灰尘;尤其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采样针,在通过试管座顶部的小孔处如果残留血迹,时间一长形成血凝块,不及时清洁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在使用后应用蒸馏水蘸湿棉拭子,对小孔周围进行清洁,且清洁过程中要注意自我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五、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认为仪器的维护和保养都是实验室人员一个人的责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这不仅是实验室人员的工作,也是每一位使用仪器的教师和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缺乏对仪器设备原始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的重视。应该对仪器从到货开箱、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避免因档案收集不及时、不完整,给仪器设备后续的使用、维护、维修等埋下隐患。3.仪器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故障就认为不需要维护和保养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概念。定期让专业的仪器工程师对仪器进行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4.在强调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的同时,仪器的正常操作才是保护仪器的重中之重,不容忽略。实验操作前要求操作者认真研读仪器使用说明,并观看相关仪器使用录像,在充分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实践,降低仪器故障率,及时解决仪器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实验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5.部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各环节,要对操作人员强化培训、规范操作,使结果真实可靠。6.对于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如显微镜等)和价格较便宜的仪器(如漩涡混和器),不能因为经常使用而忽略仪器使用记录本的填写,对每台仪器都要同样的重视。

六、结语

实验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实验仪器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不仅要严格执行仪器操作规程,而且要充分了解仪器的原理、注意事项和基本性能,认真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减轻仪器损耗程度,使仪器处于最佳稳定状态,这对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仪器故障、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以及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尤为重要。这样使每件仪器最大效益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节约了学校的经费,彰显了学校的实验室管理水平,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实验室仪器篇2

关键词:实验室;测量仪器;管理;维护工程

测量实验和实习是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和土建类专业中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工程测量实验和实习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测量实验室对测量实践教学的效果有重要作用[1]。为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测量仪器承受着高频率的使用,以及学生在实习和实验过程中对测量仪器的不当操作,再加上仪器的自然老化等问题,都对高校测量实验仪器的维护和管理提出较高要求[2]。因此建立一套对测量仪器科学有效的维护、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进行实验室测量仪器管理与维护作如下阐述。

一、加强仪器的日常管理,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对仪器的管理和维护首先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保护实验设备的思想认识和维修技能。其次,要管理好这些仪器设备必须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实验室仪器的有效使用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和制度,才能保证仪器的可持续性使用和实验室的整体安全运作。

(一)用健全的制度约束学生是管理好仪器的根本保证

为了能科学管理好测绘仪器,必须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刚接触测量仪器的学生由于好奇,会动动这个螺旋,扳扳那个螺丝,甚至迫不及待的想操作仪器,这种随意操作有可能对仪器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测绘实验室制定了《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管理制度,而且实验室的管理制度都张贴上墙。作为仪器管理人员和实验指导教师,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第一项任务就是强调测绘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指导学生逐条阅读。强调随意操作仪器的危害与后果,强调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不要随意操作,不懂操作方法的仪器不要操作,强调谁损害谁赔偿等基本操作守则。在操作仪器前发现仪器存在问题,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随意串换仪器,每个小组仪器固定,使每一台仪器都有归属,责任落实到人;实验课结束后,实验管理者逐一检查仪器的完好程度等基本操作注意事项的培训,这样学生就会规范操作、爱护仪器。

(二)实验员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条件

每次上实验实训课之前,为确保教学质量与进度的顺利进行,都要对所用测量仪器进行开箱检查,察看仪器附件是否齐全,电池电量是否充足,脚螺旋及各制动螺旋是否正常,仪器脚架是否牢固完好等,力争不让一台有问题的测量仪器发放到学生手中。根据测量仪器的种类、名称、型号、购进日期进行编号,每次实验实习时按组签字领取,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实验室工作人员日志”,“实验记录”,“仪器设备领用、借用记录。从而对测量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和使用仪器的学生起到一个约束的作用。

(三)课后及时维修登记是科学管理仪器的关键

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比如制动螺旋、脚螺旋、对光螺旋等易坏部件要进行重点检查,发现有损坏的部件要及时维修,做好“维修记录”。以保证下一次实验课仪器能够正常使用,保持设计精度。

(四)安全管理是实验工作重中之重

测量仪器一定要存放在防盗、防火设施齐备,通风、干燥、温度稳定的房间里,并且要配置仪器柜、三脚架摆放架等。为了防尘和领取方便快捷,应将测量仪器按编号顺序分类存放在仪器柜里。仪器架不要平放在地面或仪器柜里以免三脚架受潮、挤压变形导致无法使用,应将仪器架挂在特制的不锈钢架子上,而且仪器和仪器架都不要靠近暖气片。

二、加强测量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提高仪器使用寿命

由于仪器的高频率使用,对测量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则显得非常重要[3]。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对仪器的使用年限、使用频率及仪器观测精度有直接影响,科学和正确的仪器日常维护和保养不仅可以减少测量仪器的维修次数,而且可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一)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校正

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掌握科学的检测维护方法,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在实验室工作中,实验员必须经常检查、校正仪器,在检查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对仪器的各项检验校正工作,必须按规定在校正台上进行。经常检查仪器的各项检验指标,发现指标超限,应及时进行校正。针对每项指标,逐一反复进行,对于误差较大的指标,要对部件由“粗”到“细”进行校正,以节省校正时间,提高校正效率。在完成仪器的校正后,应仔细检查仪器各个螺旋情况,确认无误后装箱保存。遇见生锈或拨动困难的螺丝时,应避免用强力扳扭,以免造成螺丝的损坏,一般情况下可利用煤油或汽油对锈迹或污渍进行溶解处理后,再慢慢扭动。对于发现的较大故障或需更换元件,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我们规定不得随意进行拆装仪器,以免进一步损坏仪器,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应到仪器厂家指定的专业维修点维修或者返厂修理,保证维修质量。

(二)加强对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由于专业特点,土木工程系测量仪器数量大、种类多,加之价格昂贵,精度和灵敏度高,教学实验用的测量仪器使用率高等特点,因此,需要实验室负责管理维修人员定期检查仪器的运行情况。不仅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还要加强对仪器的日常保养,对光学仪器的部分旋转部件定期加油处理,防止生锈和霉变;对于容易脱落的部件的螺丝及时进行螺丝固定和校正;对于电子产品,如全站仪、GPS和电子水准仪的电池,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充电和放电操作,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对放置一定时期的仪器,定期清理仪器表面的外表灰尘,防止灰尘对仪器部件的损坏。测量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干燥,经常开窗通风透气,以防止仪器发霉生锈。

三、结束语

测量仪器属于精密仪器、贵重设备,正确和科学的仪器管理和维护保养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仪器的修理工作量,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对测量课教学和实践、科研都起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确使用,科学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与质量,才能提高测量仪器的使用年限,保证测量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熊伟,刘利国.论测量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J].魅力中国,2011(14):375-376.

[2]勾朝君.测量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4):274-275.

[3]黄欢.高校实验室测量仪器的管理维护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131-134.

实验室仪器篇3

针对化学实验室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领导分工不到位、教师职责不明确、实验员信心不足等问题,我们采取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制的机构改革,从而增强领导、教师、实验员及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建立学生仪器设备管理机制,同时改变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等管理模式的创新,开发或引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改革措施,以达到使实验室管理运作简单化、有序化、合理化、高效化和学生自治化的目的。从学校实验室管理视角,探讨实验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培养目标,深化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关键词:

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实验室管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好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科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化学实验教学与科研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实验的类型由演示→性质→验证→检验→综合→设计→实践→研究→创新逐步提高,这就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既要满足基础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科学研究的要求。如何建设与管理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师生顺利完成各项实验任务,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建立实验室的宗旨,也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1]。随着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学改革日渐深入,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实验室管理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2]。相对于教学与科研,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显得不被重视,常常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领导分工不到位

由于实验室的管理从属于教学与科研,在领导看来实验室管理工作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加之领导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考研数量,科研成果,只求给学生提供学习科研场所,忽视对其进行行为规范的管理。使得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名存实亡,诸如药品取用、仪器洗涤、设备维护、废液处理、卫生打扫、仪器整理等成为管理的盲区。而这些行为却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重视这些基本的实验室行为规范,将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败和教学科研的效果。学生有章不循,自以为是,实验员的管理工作就无从下手,以至于无人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实验室的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1.2基础实验室实验教师职责不明确

实验教师上实验课前不下实验通知单,实验员就不很清楚教师对实验教材是如何处理的,这样实验员按教材准备后,有些仪器和药品就没有用,造成工作量增大,药品浪费;实验过程中,不记录仪器的使用和损坏情况;实验后不检查学生洗涤整理仪器,甚至不处理废液,不打扫卫生,实验室成了来去自由的地方。学生仪器柜中积存大量仪器,因为有些仪器上组实验的学生没有清洗,下组学生做实验时就重新领取,造成学生仪器柜中大量仪器闲置,特别是玻璃仪器保管不善,损坏严重,导致实验室的秩序混乱,卫生状况不尽人意,后续工作很繁琐。

1.3对于基础实验室实验员信心不足

政策方面的某些缺陷或政策的不落实,易挫伤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性;学校内部的软环境不尽人意,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偏低,对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较少,在评定职称、评优、奖励方面名额少等等造成了实验技术人员思想不稳定,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员安心从事实验技术工作。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基本技术功底,缺乏基本的操作和维护技能,对仪器设备的性质、规格、特点及使用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起到对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使用、保养、维护)作用。缺少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再培训制度,使得实验技术人员知识体系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实验室管理水平难以提高[4]。实验员历来被称作教辅人员,职称低一级,似乎所做的工作也低一级,说话没有分量,工作不被尊重,管理工作放任自流。加之实验员的待遇较低,没有激励机制,没有考核办法,干好干坏一个样。于是实验员不安心本职工作,以努力改变自身身份为目标,宁愿转为行政人员或教师,也要脱离实验员身份或岗位,使得实验队伍很不稳定,实验室管理名存实亡。

2管理模式的改进

2.1实行实验室管理机制的改革

首先,将实验室管理与教学管理分离,基础实验室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分离,实行院(系)直接领导下的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就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造成的不良影响,实验员身兼数职(既要进行基础实验室的管理,还要肩负科研实验室大型仪器运作的职责)工作繁重等实际情况,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以及整改措施,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如实向(系)领导反应,使领导能够更多地了解实验管理工作中的盲区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完善。

2.2基础实验室要加强实验员与实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

实验室是“铁打的营盘”,实验员是“营盘”的卫士,实验教师是“领兵的元帅”,学生是“流水的兵”。实验员与实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是管理好实验室的前提。实验员在学期初要明确实验教学大纲、学时安排、实验进度、学生分组情况以及代课教师的状况等。实验员要在课前主动向实验教师递交实验项目卡,明确实验教师上课时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品种、规格和数量,同时提出实验后仪器洗涤、设备维护、废液处理、仪器整理、卫生打扫等“进前、出后一个样”的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实验室既给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场所,也严格要求他们遵守有关的规定和制度。

2.3基础实验室要建立学生仪器设备管理机制

班长、学委、各实验组长组成学生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负责各组之间的仪器交接、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登记、仪器损坏报告单的填写汇报、检查监督实验室的卫生环境和废液处理情况等。让学生参与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的管理,既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又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自治能力和管理能力,学生的自觉性自然提高,合作意识得到培养,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思想与业务能力实训的机会,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获得了实验与管理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2.4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分类管理

2.4.1公用设备

公用设备是实验室预备的多人共用的仪器,有规定的位置,不可挪移,不能单独占用,用时通电打开仪器,用后关闭仪器和电源。大型通风设备由教师开关,学生不得操作。

2.4.2专用设备

这些设备如电动搅拌器,使用频率不高,使用时教师指导学生有序安装调试,实验后有序拆卸归箱,定点存放。250mL、500mL和1000mL规格的电热套学生自己保管,如有损坏及时报告加以调换。

2.4.3低值耐用损耗仪器

这类仪器不易损坏也无消耗,如铁架台、铁圈、十字夹、石棉网、试管夹、升降台等,适宜一次配齐,交由学生保管使用。

2.4.4常用的普通玻璃仪器

部分常用普通玻璃仪器交由学生自己管理,如5mL、10mL和20mL规格的量筒,50mL和100mL规格的烧杯、滴管等,使用频率高,仪器价格一般,也不易损坏。

2.4.5常用的磨口的玻璃仪器

这些仪器价格比较高,专业性强,常用的有20多种。为了加强管理,特别采用分类存放的办法,平时全部分类存放在实验准备室。实验前按照实验项目要求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由实验教师(或学生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取后发给学生使用。实验后,认真清洗,按照领取时的样式归还,并要如实报告仪器损坏情况和数量。

2.4.6其他不常用的玻璃仪器

不常用的玻璃仪器,如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油水分离器、层析柱、500mL和1000mL规格的烧杯、蒸发皿等与磨口仪器的管理办法相同。

2.4.7建立学生“账、物、卡”管理制度

学生保管的仪器,建立“账、物、卡”管理制度。学生要持卡对物,学期初认领,学期末清点核对,原则上不可有短缺,由学生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组织负责,上届学生直接移交下届。

2.5大型仪器要开发或引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建设旨在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提高实验室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实验室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实验室的自身发展提供有利契机,为实验室全面信息化提供有力保障[3]。例如,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自行研发的一套实验室管理软件,经过6年的试用和完善,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合理性、科学性,并且已经有十多所高校引进使用。该软件包括大型仪器开放管理平台和库房管理系统。实行网页显示,用户名密码进入方式。大型仪器采用网络预约、运作实时跟踪、自动记录、限时操作等模式,实验技术人员、样品检测、学生和导师实名实时记录。实时产生检测费用,并由导师负责支付。仪器运行、预约、维修情况一目了然。库房管理系统采用预约领取,库存仪器药品按上限下限采购管理,出入库报表信息化,仪器药品价格公开化,领取情况一目了然。引进该软件后,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也提高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管理模式改进后的效果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最基本的科学态度的地方,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高校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基地,但在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何从中总结出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已经成为实验室有效管理的关键[5]。针对有关问题,实行相应的管理模式改进之后,实验室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教师、学生、管理员愉快合作,仪器的运作情况清楚明了,摆放有序,损坏情况没有盲区,不仅减少了仪器的闲置,也减少了玻璃仪器的意外损耗。同时使学生懂得了爱护实验仪器设备的重要性和对待实验仪器设备的严肃性以及保管好仪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大型仪器的运作和维护科学合理,给科研带来极大的便利。

4结语

我国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升,实验设备不断更新。实验员的角色正在转换,特别是对于新升本科院校来说,实验员既要进行基础实验室的管理,还要肩负科研实验室大型仪器有效运作的职责。管理和运作科研仪器,给实验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培训、进修、自学势在必行。随着实验队伍的不断更新,实验员不再是简单的教辅人员,而应该是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技术骨干。目前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和待遇已经有了新的认定办法,在提升实验员的素质能力的同时,正在改善他们的职称与待遇。使实验技术人员干的踏实、干的起劲、干的有信心、干的有前途,成为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特殊作用的坚实后盾和先锋团队势在必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简单化、有序化、合理化、高效化和学生自治化;有利于实验员从简单的实验管理工作中节约时间和精力,把主要力量投放在大型仪器的学习研究和运行操作上,提高大型仪器的运行效率;有利于实验员从简单的“坐班人员”,转换为实验技术人员;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使大型仪器的运作效率和科研成果成为定位实验员的工作业绩和工资待遇的标准。培养出具有高技术能量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化学专业院系急需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推进高校教育科研快速发展的先足条件。

作者:刘秋文 任光明 范建凤 单位:忻州师范学院材料计算化学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戴克林,龚兵丽.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242-245.

[2]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271-273.

[3]盛苏英,堵俊,吴晓.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2):184-178.

[4]邓型深,姜吉琼.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112-113.

实验室仪器篇4

在各类农药GLP准则或标准中均有对仪器设备管理要求的描述,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1)制定相关程序文件(SOP),且SOP中必须详细阐明仪器设备的常规使用、维护、校准、存放等所用的方法及发生故障或问题时的补救措施,并保证严格执行该SOP;

2)指定专人对仪器设备进行负责;

3)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检查、维护、使用、检定、维修等都应具备有证明文件或记录,且详细记录仪器的维修情况;

4)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有表明其状态(检定、使用情况等)的明显标识;

5)规范仪器设备档案材料内容。

2、仪器设备分类

仪器分类方式主要根据具体实验室要求及不同仪器设备管理需求,一个良好的分类方式可以让仪器的管理更加规范与简易。而比较普遍认同的分类方式是参照美国药典(第1058章分析仪器确认)中提及的仪器设备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根据仪器功能及对研究项目中的重要性等对仪器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分类的仪器设置不同的管理要求。分类如下:A类,非测量辅助设备,如磁力搅拌器、蜗旋混和器等。该类仪器不直接进行计量读数,而状态也往往只有正常和故障两种,一旦有故障对试验过程的影响直观,可以立即发现;B类,简单测量仪器或需经校验才能使用的辅助设备,如温度计、天平等。该类仪器均需要定期校验以确保其状态,否则可能会有隐患存在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C类,分析测量类仪器设备,如HPLC、GC等。该类仪器其测量过程可能受到多种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必须进行完整和定期的校正、验证,此外在测试时可能还需要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判断仪器的稳定性;

3、仪器设备的一般管理方式

仪器管理一般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及该实验室各类认证认可要求而定。而一般情况下农药环境毒理GLP实验室的仪器管理可分为下述几点:

(1)仪器设备购置验收:仪器设备的购置也同样根据实验室性质有所不同,一般需经历申购评审、招投标、购置仪器、仪器验收等阶段,本处着重介绍验收。申购前,由申购人连同使用人对仪器进行设计确认黄佳喜梁美坚王江英张宏涛佛山市环境健康与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佛山528000(DQ),DQ材料由申购人收集,申购人和使用人必须确保所申购仪器符合实际使用需要,并详细记录并包有厂家提供资料,该资料用于申购评审时使用。仪器到达实验室后,仪器管理使用者对该仪器进行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计量检定。IQ由厂家提供材料(出具安装完成的证明文件)或技术支持,并得到该仪器管理员的确认。OQ是由厂家工程人员和(或)仪器使用人员操作该仪器,使用比对或标准参照物的方法,确认该仪器是否可正常使用并符合工作需求。计量检定,一般是由专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出具检定报告,在GLP管理规范中并没有强制要求计量检定,而国内实验室则大多会进行仪器设备计量检定。

(2)日常使用管理:仪器设备验收完成并处于可用状态下,首先必须撰写相应操作SOP,并进行培训,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该仪器,部分仪器需要特殊授权方可使用(由实验室管理文件规定,非强制要求),使用过程中应及时登记产生的记录及数据,QA在检查试验操作的过程中也要同时监督工作人员对仪器的使用情况。日常使用时应定期进行性能确认(PQ)和维护,PQ一般由使用人或仪器管理员进行,方法可参照OQ,用于确定该仪器使用情况是否正常。维护仪器是仪器正常使用的保证。

(3)仪器设备维修:正常使用下仪器如果出现问题,必须及时通知仪器管理员,并联系进行维修工作,维修时产生的数据及维修操作必须进行记录。维修完成后,在需要的情况下应对仪器进行再次OQ,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4)降级使用与报废:当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降低或部分功能丧失、损坏,经修理后仍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进入降级使用或报废程序。降级仪器,指某些多功能仪器部分功能无法正常运行,部分功能却可正常使用。出现降级使用时必须对仪器附加“降级仪器使用说明”,该说明在仪器降级申请批准后由仪器管理员或使用者进行制定,该说明必须阐明仪器可用及损坏功能等注意事项。

4、结语

仪器设备管理是持续且繁琐的工作,而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却会对实验工作扫除障碍,规范的管理可以带来规范的数据。仪器设备的管理不单是GLP实验室,而是所有类型实验室需特别注重的方面。

实验室仪器篇5

就实践操作而言,作为科研与教学重要基地的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室,不但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物质设备保证,还能够直观反映学校的整体综合素质。在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仪器设备的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否具有合理的仪器设备质量、数量和结构直接关系到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与否。本文将对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后续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室建设;仪器管理

一、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管理的现状

1.实验室结构设置不合理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实验室设置不合理,依据课程状况设置实验室,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实验室的单一性和封闭性。此外,学校在采购实验室设备设施过程中,常常将教学需求作为采购前提,这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性的仪器设备建设,导致设备利用状况和更换程度低下,进而不利于开放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堂的建设。而且,这也很难实现不同学科的互相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实验室管理人员水平较低现阶段,中职学校在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实验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有些学校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并非相关专业出身,只能从事基本的开门、关门和基础整理性工作,无法胜任实验员的整体工作。而当前国内的很多高水平的中职学校都建有各种有关的实训基地,甚至是部级的教学实验中心,据国家有关要求,此类实验室建设需要相当大的配套资金。因而,一些中职学习为让自身实验硬件“高、大、上”,不分主次地花重金采购一些贵重的、高端的仪器设备设施,而在采购前却很少对相关仪器技术参数、适应范围、仪器性能等进行论证与评估,导致采购回来的设备常常处于闲置状态,很难真正发挥出设备设施的效能。这类问题都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实验室效能比不高、资金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3.实验室体系管理薄弱不可否认,中职学校实验室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学校不够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仅仅将实验技术作为辅的教学内容,定位于教学活动的附属位置,很难保证实验室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还有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但待遇较低,而且鲜有晋升机会,这必然会影响其工作主动性与积极自主性的发挥,很少有人乐意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十分缺乏。

二、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管理措施

1.强化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一个合格、高效的中职学校实验室,不但需要拥有优异的实验设备设施,更需要有高层次、专业性的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而实验室工作人员则既需要从事管理工作又需要做好服务工作,具有很强的双重性。

2.完善考核机制与职称评聘机制在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评优和评聘中,要特别注重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的并重原则,评价工作要尽可能公平、客观地反映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状况。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明确各实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对其具体工作考核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要包含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和利用情况、大型设备的开发和维护情况、仪器的管理服务情况等。在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仪器功能的使用率与开发率越高越好。而后依据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客观工作进行独立评聘,设定相对较高端的工作岗位,完善考核机制和职称评聘机制。另外,还可以积极吸收一些综合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从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3.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很难具有独立性的工作成果呈现,他们的工作通常只是各种科研工作的融合部分,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的科研项目来说,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往往需要对相关仪器进行对应的数据评价,因而,可以将科研课题与相关大型仪器的管理进行相互结合,这不但有助于提升仪器设备的利用,还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便利。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将实验室管理人员加入到一些课题研究团队中,让其了解课题研究的目的,辅助阐述结果产生过程并加以分析,强化他们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与沟通,两者相互启发以更科学、有效地制定实验技术路线。这一过程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认同感,产生较强的自我成就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团队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状况。当前阶段就各中职学校来讲,实验室建设和仪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毅.高校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建设[J].衡水学院学报,2011(1).

[2]汪丽,赖瑢,余小岚,陈六平,曾锋.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提高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3]朱磊,朱佳丹.浅谈职业院校虚拟仪器实验室的建设[J].硅谷,2010(11).

实验室仪器篇6

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尽量减少或降低由于设备校准状态失效而产生的费用或风险,在两次相邻定期检定/校准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应进行期间检查,提出了期间核查的概念和意义,探讨了纺织检测实验室开展仪器设备期间检查的方法及结果的处理,保证测量过程的受控状态。

关键词:纺织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是发现仪器设备故障和误差,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因此,不论是纺织企业内部实验室还是第三方实验室,做好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都是必要的,这对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期间核查的概念和意义

期间核查是为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而对设备示值(或其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是否保持其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的一种核查。这种核查不是一般的功能检查,也不同于检定/校准,而是在两次周期性检定/校准间隔内对检测设备的中间检查。其目的是在两次正式检定/校准的间隔期间防止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设备,以此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一旦测量过程控制发生偏离,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由于设备或校准状态失效而产生的成本和风险,保证测量过程的受控状态,有效地维护实验室和客户的利益。

2 期间核查的组织策划及实施

2.1 编制相关文件

为了指导和监控期间核查工作有效进行,需要编制相关技术文件,这些文件一般包括程序文件、核查计划、作业指导书(核查方法)等。

2.1.1 程序文件的编制

程序文件应包括:目的、范围、职责(主管部门)、工作程序、相关支持(引用)文件等。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应根据不同实验室的设备特点而确定核查的仪器设备范围。仪器设备是否需要期间核查,应考虑以下几点:

(1)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对于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可不考虑进行期间核查;对于稳定性较差的仪器设备,应结合以下几点,在适当时间安排期间核查。

(2)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及上次校准的结果:对于实验室识别出校准周期可以较长的仪器设备或上次校准结果不是很理想的仪器设备应在适当时间安排期间核查。对于识别出校准周期短的仪器设备正常情况下,可不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3)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和频次:在仪器设备易发生故障时或排除故障后,不需进行校准时,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当仪器设备使用频次较高时,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4)仪器设备的使用:经常拆卸、搬运、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测/校准的设备应在适当时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5)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人员的熟练程度不高时,引发仪器设备故障的概率就会增高,甚至有时会影响到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并缩小期间核查的间隔。

(6)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当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时,会影响设备的使用状况,应考虑安排期间核查。

2.1.2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确定了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后,要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针对不同设备而编制的具体的核查方法,应包括:需要检查的参数或量的范围,所选用的核查标准,操作步骤及方法,需要记录的数据以及分析和表达方式,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核查间隔等。其中核查标准的选择和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是关键环节。

(1)所谓核查标准是指用来代表被测对象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仪器、产品或其他物体。它的量限、准确度等级都应接近被测对象,而它的稳定性要比实际的被测对象好。合格与否的判定是“期间核查”的最终目的,其标准的确定应根据仪器设备的准确度、重复性等要求而定。

(2)期间核查不是重新校准或再校准,不需要对设备的所有测量参数和全部测量范围进行核查。选择哪些参数作为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以下两种情况:

(a)设备的关键测量参数应进行期间核查。但是,对于多功能设备,应选择基本参数。(b)选择设备的基本测量范围和常用的测量点(示值)进行期间核查。

(3)期间核查实质是考核设备示值的系统误差或系统效应对设备示值的影响(稳定性), 因此应当排除来自被测对象、环境和人员等随机误差或随机效应的影响,为使被测对象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做核查标准。为使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可以在期间核查的测量中通过同环境同检测人多次(例如等于或大于10次)独立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2 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核查计划中应确定具体核查时间,而核查时间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设备使用频率高或性能不稳定,或鉴定/校准周期长,则应在两次检定/校准时间间隔内适当增加核查频次。一般在两次检定/校准中间至少核查一次。核查时间确定后,按照期间核查程序,由责任部门(或人员)组织相关人员实施核查。

2.3 完成期间核查报告并保存核查记录

在对某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后,得到一组测定数据,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定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合格与否的判定结论。完整的期间核查记录应当包括:期间核查计划、采用的核查方法、选定的核查标准、测试数据、判定标准、核查结果评价、核查时间,核查人,评价人等信息,由相关部门归档保存。

如果期间核查结果显示仪器的计量性能可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仪器,并执行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程序。

3 在工作中常用的核查方法以及判定标准的确定

3.1 期间核查方法

不同实验室拥有的测量设备其种类和技术性能是不同的,实验室应针对具体的设备特点,从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相应的期间核查方法。纺织检测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如下:

(1)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物质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如:电子天平和pH计的核查。对使用频率很高的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一旦失准,就会给检测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天平的测试功能,根据每种天平的常用范围,分别选定几个标准砝码作为核查标准,在天平检定后对其进行测量,保留数据。到了规定的核查时间,再对其进行测量,分析两次测量结果,判定是否合格。

(2)用性能稳定的实际值未知的物品(质控样品)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如:核查厚度计,可以采用标准厚度板来测试,也可以定期测量一个相对稳定的物品如钢片的厚度。

(3)利用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验证

并不是所有的仪器设备都能找到相应的核查标准。当无法找到核查标准时,利用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验证是一种通用而有效的方法。如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随机配带有校准板,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校准板和喷嘴的组合测定规定压力下的透气量,符合相关要求即为合格。

(4)仪器之间的比对

这种方法运用于两台以上同类检测设备的情况,具体方法是,两台设备都在检定/校准的同一周期,对同一个标准样品进行检测,将两台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标准棉样的结果计算两台仪器的不确定度值,再根据仪器的不确定度值进行比较,确定仪器之间的差异,这是既简便又省时省力的比对方法。仪器比对也是考察仪器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因此使用比对的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分辨力、灵敏度等性能应是一致的,测量范围也应该基本一致,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有可比性。该控制限与(3)中的相同(这里的差值a指两台仪器间测量值的差值)。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用八篮烘箱对原棉水分测试仪进行校准核查时并不是指同一型号设备的方法比对。

(5)实验室之间的比对

两个实验室间比对时须寻找一家无论从测量设备、人员素质还是实验室管理等方面都比较强的实验室进行比对,或者参加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计划单位组织的能力验证或测量审核,这样才能起到作用,否则比对将失去意义。

(6)留样复测

该种方法是考察留样前后两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检测/校准实验室的测量误差来源于测量设备的允差、环境条件、人员、测量方法、使用测量方法的正确性、使用测量设备的正确性、耗材的好坏以及样品(包括样品留存期间性能变化、样品均匀程度等)等因素。除了测量设备的允差和样品均匀程度是我们在测量过程中无法消除的外,其他因素是实验室可以控制消除的。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样品的均匀程度对核查结果的影响,纺织检测实验室一般都使用纺织品作为留样。如做拉伸强力试验应选择均匀程度比较好的棉或涤棉纱布,而不应选用本身均匀度就不好的麻纱或者麻布。假设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为Δ(绝对值),样品复测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值为a(绝对值),考虑到样品的均匀程度在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Δ上乘以一个系数,通过审核大量的实验室后发现这个系数为1.2 比较合适,即样品复测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等于1.2Δ,则结果可判定满意,否则不满意,测量过程存在异常。

(7)用具有自校准功能设备的自校准程序进行期间核查。

3.2 判定标准

3.2.1 用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最大允差Δ判定

(1)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物质(xs已知,xs的扩展不确定度U95≤1/3Δ)。

判定标准 ,H≤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得到维持。

(2)性能稳定的实际值未知的物品(xs未知,为确定核查标准量值xs,仪器设备校准后需立即进行第一次测量,以确定x0,得到xs= x0-δ。

判定标准 ,H>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没有得到维持。

3.2.2 用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值xs的扩展不确定度区间U(具有95%概率或k=2的区间)判定

(1)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物质,xs的不确定度必须比被核查仪器的校准值的不确定度小3倍以上。

判定标准 ,H ≤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得到维持。

(2)性能稳定的实际值未知的物质(仪器校准后马上进行第1次测量,得到x1)。

判定标准 ,H>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没有得到维持。

上式中: xs――为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值;

x0――设备校准后立即对核查标准进行n次(通常n≥10)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x1、x2――设备两次校准期间对核查标准进行n次(通常n≥10)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δ――测量仪器设备的示值误差,可以由仪器校准证书查得;

Δ――测量设备最大允差的绝对值。

3.2.3 期间核查数据的应用

应分析期间核查的数据,当发现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据时,应采取由计划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设备量值溯源失准。接受准则:H≤0.7,设备技术指标稳定,继续保持。拒绝准则:H>1,表明设备技术指标超差,必须查找原因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或重新送检定/校准。临界预防准则:0.7

4 结语

对实验室必要的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是保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有效的技术手段,应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期间核查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应立足于有效、实用、可行和经济,并能得到广泛交流。只有有效地完成设备的期间核查,保证两次检定之间设备的准确度,才能树立实验室的信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仪器篇7

关键词:质量体系 评审准则 运行检查 期间核查

1、前言

在测量设备相邻两次校准或检定期间,采用可信的方法对其使用功能及测量性能进行的一种核查叫做仪器的期间核查。其目的主要是验证仪器是否得到有效维持,利用一种程序化的规定来确认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程度。有的实验室平时也会通过仪器间的比对试验来验证设备校准状态,不经意间在做仪器期间核查的工作;有的实验室会利用缩短校准周期来替代仪器的期间核查,等等,总之对期间核查的概念认识不全面。笔者根据多年的资质认定管理工作实践谈谈对仪器期间核审的理解。

2、仪器期间核查的目的和意义

有计划地开展仪器期间核查工作,一方面是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家认证订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认实函[2006]141号通知)第5.4.8条规定: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第5.5.6条规定:实验室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对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相同的规定也出现在《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行)》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可见,“期间核查”是评审准则中针对在用仪器设备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实验室仪器设备受自身特性、操作方法、使用频率以及工作环境等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设备在校准周期内出现性能的变化,如果等到设备进行周期检定,校准时,才发现设备出现置信度问题,则无法判断整个周期内发生变化的时间,无法保证使用该设备所提供数据的可靠性,而实行期间核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准周期内设备的计量性能进行监控,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很明显,期间核查不是一般的功能检查,更不是缩短检定校准周期。其目的是在两次正式检定/校准的间隔期间防止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设备。当然,如果一次必须的期间核查费用超过委托外单位检定或校准的费用,也可以委托外单位检定或校准。

3、期间核查的重点

期间核查的对象主要是仪器设备的性能不够稳定、漂移率大的、使用非常频繁的和经常携带运输到现场检测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仪器设备。不是所有的仪器设备都需要进行期间核查,对无法寻找核查标准(物质)的(破坏性试验)也无法进行期间核查。

4、期间核查的方法

开展实验室设备或计量标准的期间核查方法是多样的,基本上以等精度核查的方式进行。常用的有几种方式:

(1)仪器间的比对 用核查设备测试1件样品,然后用选定本实验的同精度同类仪器或者其他实验室的同类设备测试同1件样品,并进行分析比对。假定:被验证的设备的测量结果为y1;多台设备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y2;设备对核查标准测试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选择比对的设备台数为n;则:当成立,说明被核查的设备的状态有效。当确定被核查设备所在实验室为比对的主导实验室时,判别原则按两台套备比对法;当没有确定主导实验室时,判别原则按多台套设备比对法。

(2)标准物质验证 标准物质包括标准样品、标准仪器,用标准物质应注意所用标准物的质量值能够溯源,此外一些器还自带了标准设备,如电子天平的标准工作砝码。在被核查计量标准器经检定合格初期,用其对核查样品进行第一次检测,保存原始记录(含主要技术参数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U),在期间核查时,再次用其对核查样品进行第二次测量,将这两次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判定被核查计量标准器是否发生异常。判定方法:设第一次检测的结果为y0,第二次检测的结果为Y,他们的扩展不确定度均为U(k=2),(因为两次测量条件基本相同,所以认为两次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相同),由于两次检测结果是由同一套装置提供的,因此应扣除由系统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扣除该分量后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k=2),则应满足:U,若此式成立,则说明被核查计量标准器技术状态正常。

(3)利用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法。应在2次测量传递标准的间隔时间里,按计划对核查标准进行周期的反复的测量,以估计测量过程的随机误差,通过数理统计的理论来检验测试结果,确保从上次对传递标准的测量以来,整个测量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之中。

5、对核查不合格的处理

实验室仪器篇8

摘要: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化学仪器的使用,清洗与维护,关系到实验的成功率。学生应掌握常用化学仪器的正确、规范使用,懂得维护与清洗的一般知识。

关键词:化学仪器 使用 维护 清洗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对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们也很喜欢上实验课,实验课能亲身体会科学的神奇。但实验课中也存在很多细节问题,如实验仪器的正确、规范使用,实验仪器的清洗和维护等,这些关系到仪器的完好率、使用率,关系到实验成功率。因此,作为学生应掌握常用仪器的正确、规范使用,懂得清洗与维护的一般知识。

一、常用电学仪器维护

1.电子天平

电子天平是我们的化学实验中必备的称量工具,学生也基本能掌握其使用方法,但实验的细节和打扫维护做的很不到位,实验后秤盘下残留有一些物质,秤盘上留有污渍。使天平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下降,使用寿命也缩短。电子天平使用前须先预热10分钟,但部分学生开机后直接称量。称量物的温度必须与天平温度相同,不能把过热或过冷的物体放在天平秤盘上。一些具有挥发性的腐蚀性的试剂应放在密闭容器中称量,称量物体时要切记关闭天平的侧门,称量完毕后及时打扫称量盘上下及各个角落等。在空气潮湿,物质已结成垢块时,应采用机械除锈方法,即先用铲、剔、刮等方式将零部件上的锈蚀层块除去,再用砂纸砂磨、打光,最后涂上保护层。实验完毕,关闭侧门,盖上天平布,置于避光干燥处保存。

2.电热恒温干燥箱

电热恒温干燥箱是化学实验中用于对物品进行烘焙、干燥的常规仪器。干燥箱的工作电压为220V,温度为100~110度,不宜过高。可燃性和挥发性的化学物品切勿放入箱内,箱内载物应摆放应在隔板的较中心部位,同时不影响空气流通以保证箱内温度均匀。干燥箱使用过程中,学生不能用湿手触摸箱体和开关。干燥箱正常运行时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气味、烟雾等情况,应立即关闭电源,请专业人员查看修理。箱壁内胆和设备表面要经常擦拭,以保持清洁,增加玻璃的透明度。干燥箱若长期不用,应拔掉电源线以防止设备损伤人,并应定期按使用条件运行2-3天,以驱除电器部分的潮气,避免损坏有关器件 。

3.恒温水浴锅

恒温水浴锅主要用于实验室中蒸馏,干燥,浓缩化学药品,也可用于恒温加热和其它温度试验,是化学实验室、分析室、教育科研的必备工具。在使用中学生应该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加水之前切勿接通电源,最好加入蒸馏水,以免产生水垢,加水不要太多,以免沸腾时水量溢出锅外;锅内水量也不可低于二分之一,不能使加热管露出水面;切勿无水或水位低于隔板加热,否则会损坏加热管 。注水时不能将水流入控制箱内,以防发生触电。如恒温控制失灵,可将控制器上的银接点用细砂布擦亮。使用完毕后,取出恒温物,关闭电源,排除箱体内的水,做好仪器使用记录。

二、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1.烧杯

烧杯因其口径上下一致,是取用液体、配制溶液、做简单化学反应最常用的反应容器。但烧杯不能代替量筒量取液体。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因为烧杯底面大,用火焰直接加热,只可烧到局部,使玻璃受热不匀而引起炸裂。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3为宜,以防沸腾时液体外溢。加热时,烧杯外壁须擦干。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液体溅出。不可用烧杯长期盛放化学药品,以免落入尘土和使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溶解或稀释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2.试管

实验室用来盛放少量药品,加热情况下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取块状固体放入试管要用镊子,不能使固体直接坠入试管中,防止试管底破裂 。加热时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试管口不能对着人。试管不可以直接加热,要先预热,加热盛有固体的试管时,管口略向下,加热液体时倾斜约45°。加热时要保持试管外壁没有水珠,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爆裂。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后不能在试管未冷却至室温时就洗涤试管。加热时应用外焰。

3.容量瓶

容量瓶主要用于准确地配制一定摩尔浓度的溶液,它是一种细长颈,梨形 的平底玻璃瓶,带有磨口玻璃塞,瓶颈上刻有标线,当瓶内液体在所指定温度下达到标线处时,其体积即为瓶上所注明的容积数。容量瓶不能配制其容积以下体积的溶液,即其容积为多大,就只能配制多大体积的溶液。容量瓶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漏水,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好备用。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控制溶解溶质的蒸馏水量。转移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温度升高瓶体将膨胀,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一旦超过,必须重新进行配置。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保存,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储存溶液,因为溶液可能会对瓶体进行腐蚀,从而使容量瓶的精度受到影响。容量瓶使用完毕应及时用水冲洗干净,塞上瓶塞,并在塞子与瓶口之间夹一条纸条,防止瓶塞与瓶口粘连。最后记录溶液体积的时候一般保留4位有效数字(XXX.0mL)。

4.滴定管

滴定管是可放出不固定量液体的量出式玻璃仪器,主要用于滴定分析中对滴定剂体积的测量。能精确到到0.01mL。带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带有内装玻璃球的橡皮管的滴定管为碱式滴定管。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酸式滴定管装酸性物质和大多数中性物质(尤其是强氧化剂),碱式滴定管装碱性物质(包括碱和碱性盐),滴定管使用前先检查是否漏液,如果漏水,应重新将活塞涂凡士林油。装液前要用洗液、水依次冲洗干净,并要用待装的溶液润洗滴定管。将操作溶液倒入,直到充满至零刻度线以上为止。注意检查滴定管的出口管是否充满溶液,如有气泡进行排气泡操作。调整液面时,使液面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定刻度。进行滴定时,应将滴定管垂直地夹在滴定管夹上,如使用的是碱式滴定管,拇指与食指在玻璃珠所在部位一旁捏乳胶管,不要捏玻璃珠,也不能使其上下移动。滴定时应逐滴连续滴加,接近终点时,只加一滴或半滴,至溶液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读数时,手拿滴定管上部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视线平视溶液的凹液面,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即估计到0.01 mL。滴定结束后,管内剩余的溶液应弃去,不得将其倒回原瓶,随即清洗滴定管,并倒挂于铁架台上。

三、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

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如烧杯、试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仪器在使用中会沾上油污,水垢,锈迹等,使用后不及时完全的清洗,会造成结果误差,甚至会对仪器的寿命、性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化学实验使用的玻璃仪器必须洗涤干净。下面介绍一些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附有易去除物质的简单仪器,如试管。烧杯等,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蘸取合成洗涤剂刷洗,最后自来水冲洗。当倒置仪器,器壁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不成股流下时,即已洗净。

有油污的玻璃器皿,先用碱性酒精洗涤液洗涤,然后用洗衣粉水或肥皂水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有锈迹,水垢的器皿,用(1+3)盐酸洗液浸泡,再用再来水冲洗干净。

有凡士林油污的器皿,先将凡士林擦去,再用洗衣粉水或肥皂水洗烧煮,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一些构造比较精细、复杂的玻璃仪器,如容量瓶、移液管等,无法用毛刷刷洗,可以用洗涤液浸泡一定时间,再进行清洗。

洗净的玻璃仪器不要再用手、布或纸擦拭,以免重新污染。

四、常用光学仪器的维护与清洗

实验室常用的光学仪器如分光光度计、折光计的棱镜、玻片等,都是一些精密光学仪器,在使用和保养中,必须细心谨慎,严格按说明使用,不得任意松动仪器各连接部分,不得跌落、碰撞仪器,以防止光学零件损伤及影响精度。被测试样中不应有硬性杂质,当测试固体试样时,应防止把折射棱镜表面拉毛或产生压痕。使用完毕后,严禁直接放入水中清洗,避免光学系统管路进水。打开棱镜,用擦镜纸轻轻擦干,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用擦镜纸以外的任何东西接触到棱镜,以免损坏它的光学平面。仪器应存放于干燥、无灰尘、无油污和无有害、易燃、易爆等气体的地方,以免光学零件腐蚀或生霉。

光学仪器在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湿性污物、指纹等,影响成像及透光率。清洗折光计的棱镜、平面镜、显微镜的镜头,先用蒸馏水进行清洗,镜面若有污渍,可以用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液清洗。清洗时用专门的擦镜纸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剂,顺着一个方向擦拭,从镜头中心向外作圆运动,切忌把这类镜头浸泡在清洗剂中清洗。清洗镜头不得用力拭擦,否则会划伤增透膜,损坏镜头。清洗完毕后用擦镜纸擦干,避光保存。

参考文献:

[1]尹凯丹,张奇志.食品理化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孟宏昌.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郭盛敏.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一期.85-86页.

上一篇:实验室建设范文 下一篇:数学实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