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栽培范文

时间:2023-11-12 17:10:23

设施栽培

设施栽培篇1

一是面积迅速扩大。从世纪年代开始,我国蔬菜设施栽培技术逐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近10多年来发展面积迅猛。年全国蔬菜设施栽培面积3750万亩,比年增长350倍。其中大棚1590万亩,中棚1275万亩,日光温室750万亩,加温温室和连栋大棚15万亩。我市大中棚面积目前有4万亩。

二是栽培方式多样。我国地域宽广,地形、地貌乃至气候、土壤等条件差异较大,加之经济技术基础不一。因而,开成了不同的设施栽培形式,如地膜覆盖,塑料薄膜大棚,连栋大棚,智能温室,日光温室,遮阳网覆盖栽培,防虫网栽培等。

三是南北栽培自成特色。南方地区夏季及早秋持续高温炎热和梅雨而导致蔬菜供应的“伏缺”,由于推广遮阳和防雨、防虫网覆盖栽培,加之选用相应的耐热、耐高温品种,解决了这一问题。北方冬季寒冷,光照充足,利用日光温室能有效地增加棚温,解决蔬菜的越冬及春提前和秋延迟栽培。

四是多品种、多茬次周年综合利用。由于防虫网、遮阳网的大面积推广运用,设施栽培除了冬季增温外,夏季还能进行防雨遮阳栽培,实现周年多品种、多茬次的栽培与综合利用。

二、设施栽培的类型和特点

1、小棚。一般采用毛竹等材料按-100cm的间距插成拱架,棚高50―cm,棚宽100―130cm,在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即成。其特点是生产成本低,晴天时升温迅速,缺点是夜晚降温快,加上棚矮小,不利于农事操作。在生产上一般和地膜覆盖相结合,主要适用于瓜、茄、豆和叶菜的春提早栽培。

2、中棚。一般1.5―1.8m,跨度4-6m,可在棚内进行农事操作,多为竹木结构,性能介于小棚和大棚之间。除用春提早栽培外,还可用于秋延后栽培和育苗。每亩成本约00元左右。

3、大棚。一般长35―50m,跨度6―8m,高度2.5m左右,拱架大多为钢结构。大棚具有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作业方便等优点,缺点是成本较高,每亩造价约1.5万元。

4、日光温室。日光温室是一种北边为土墙,南边为竹架或钢梁、竹杆相结合的半拱型薄膜覆盖的建筑物,其北墙一般高2.6m左右,南北向宽10m左右,东西向长—100m。其特点是光能利用率高,升温快,保温性能好,冬季棚内外温差能达到15℃,空间高大,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喜温型蔬菜的生长,在北方地区应用较多。每亩造价在3万元以上。

5、现代化温室。这类温室的特点是内部空间高大,温室顶高4―4.5m,设施的环境调控能力强,加温、降温、遮阳、灌溉、施肥等配套设施齐全,可以实现蔬菜的周年生产,缺点是设施昂贵,每亩造价至少在10万元以上,多用于高档果菜类的栽培、技术示范和旅游观光等目的。

三、主要茬口安排

茬口安排的原则:一要考虑不同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如不要将喜冷凉的蔬菜放在夏季栽培,同种同科蔬菜不要在同一块地上长期连作等;二要考虑错开与露地蔬菜上市的时间,如果设施蔬菜的上市时间和露地蔬菜没有区别,则设施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无法体现;三要考虑蔬菜的经济价值,对于露地能够生产的产量高、价值低的蔬菜如大白菜、包菜等,一般不用设施栽培;四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判断哪些种类和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最佳上市期如何,市场需求量有多大等因素,以此确定栽培蔬菜的种类和播种生产期;五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设施本身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本地冬季阴雨天多,光照少,大棚不易进行越冬生产。

1、春提前。栽培的蔬菜以茄果类、瓜类和部分叶菜类蔬菜为主。茄果类蔬菜一般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育苗,瓜类蔬菜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两类蔬菜都在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收获。苋菜、茼蒿等叶菜1月上旬播种,2月上旬至3月上旬开始收获上市。

2、夏季防雨遮阳。主要是利用大棚的顶膜避雨,加盖遮阳网遮光降温,种植青菜等叶菜。

3、秋延迟。主要栽培番茄、大椒、茄子、黄瓜、西瓜、刀豆等喜温型蔬菜和茼蒿、芹菜喜冷凉的蔬菜。秋延迟的蔬菜播种期大多在7月上中旬,黄瓜、西瓜的播种期为8月上旬。

4、越冬栽培。越冬栽培是冬季寒冷季节在大棚内种植喜冷凉而且产值高的蔬菜,一般都是围绕春节上市,如苋菜、茼蒿、芹菜等,播种期在12月之前。

四、环境调控

设施栽培的目的就是通过人为调控的措施,创造出更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光照、温度、气体和土壤环境。但设施栽培容易造成棚内温度升降过快、湿度过大、土壤返盐等问题。

1、温度调控。⑴选用保温性能好的覆盖材料,生产上大棚基本采用塑料薄膜作为覆盖保温材料。⑵选用合理的骨架结构,以减少遮光面积,大、中、小棚基本上都采用钢架结构或竹结构。⑶采用多层覆盖,为了有效的保持棚温,可以大棚内套小棚,小棚上盖草帘,小棚内铺地膜。⑷临时加温措施,如地热线、油炉加温等。⑸适时通风,在棚内温度高于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时要及时通风降温。

2、光照调控。⑴选用透光性能好的覆盖材料,进行冬季生产要选用透光性能好、防尘、抗老化、无滴透明膜作为覆盖材料,大棚膜最好采用新的醋酸乙烯膜。⑵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冬季在不降低温度的前提下,白天要尽可能对多层覆盖早揭迟盖,尤其是草帘。⑶采用人工补光,冬季如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可用白炽灯、钠灯等进行人工补光,既可弥补光照不足,又能增加棚内温度。⑷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冬季在棚内生产的果菜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摘除植株中下部的老叶和黄叶,改善植株中下部的光照条件。

3、湿度调控。⑴通风换气,冬季大棚生产棚内湿度很高,对蔬菜生长十分不利,要适时通风,通风时间要把握在外界气温高于棚内温度时进行,防止通风不当降低棚内温度。⑵地膜覆盖,由于棚内相当一部分的湿度来自于土壤水分的蒸发,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将土壤蒸发的水分控制在地膜以内。⑶改进灌溉方式,采用滴灌、膜下暗灌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湿度。

设施栽培篇2

用于设施栽培的大樱桃品种要求需冷量低,早熟,果个大,色泽艳丽,品质优,风味好;树形矮化紧凑,适于密植栽培,早实丰产性好;栽培适应性广,较抗病;花粉量大,最好自花授粉。如红灯、岱红、美早、先锋、拉宾斯、斯坦勒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2:1,授粉品种3-4个,最好穿插在主栽品种行间。栽培行向以南北向为宜,株行距以(2.5-3)m× 4 m较好。为了缩短回报周期,设施栽培大樱桃的树龄最好在5年以上,为避免徒长,最好是起垄浅栽。

2扣棚时间与棚内温湿度调控

设施栽培大樱桃最早扣棚时间应在完成自然休眠后。山东潍坊一般在12月底至1月上旬扣棚,扣棚以后应遮阳,5-7 d后再缓慢升温。升温1周内,棚内温度白天最高不能超过15℃,夜间在2℃以上,每隔2-3 d提高l℃,至18℃时开始萌芽,萌芽期白天18-20℃,开花期白天20-22℃,夜间5-8℃;谢花至硬核期白天18-22℃,夜间6-8℃,要避免白天25℃以上的高温和夜间5℃以下的低温;硬核以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12-15℃。在各生长发育期如温度过高,应及时通风降温。

空气相对湿度要避免过高或过低,萌芽期要维持在70%-80%,开花期保持在40%-60%,花后至果实采收保持在50%-60%。如湿度过大,应通过通风换气、控制浇水和地面覆盖塑料薄膜等调节,花期湿度低于40%时,应进行地面和树体喷水或浇水增加湿度。

3肥水管理

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一次性沟施基肥,每667 m2施粗肥3000 kg、尿素15 kg、磷酸二铵15 kg、硼砂5 kg。升温前结合浇水每株追施豆饼液肥1.5 kg或复合肥1 kg或湿鸡粪3 kg,萌芽前和坐果后分别追施5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谢花后每隔10 d左右喷1次天达2116加磷酸二氨钾,采收后叶面肥中加0.3%尿素。

升温前浇一次透水,花前和果实硬核后补浇少量水,采收后浇一次透水。棚膜撤除以后,浇水量与浇水时间视降雨情况而定。浇水一般结合施肥进行,掌握“小水勤浇、土壤湿润、空气干燥”的原则。

4花果管理

从花前10 d开始,晴天在不影响温度管理的情况下,通风换气,提高花芽发育质量。盛花初期用大樱桃专用生长调理营养液“樱歌艳舞”800-1000倍液喷花、蕾1次,提高坐果率;大樱桃果实黄豆粒大小时,再喷400-500倍液1次,促进果实发育,稳定树势不旺长,保持无落果现象,硬核后花芽分化好。

利用蜜蜂辅助授粉可提高花朵坐果率20%以上,每667 m2大棚设置2箱(利用壁蜂授粉,效果不好)可以满足需要。若遇阴雨等恶劣天气时,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疏花在萌芽前进行,一般有7-8个花芽的花束状短果枝,可疏掉3个左右的瘦小花芽,留4-5个饱满花芽;萌芽后疏花,疏除晚花、弱花、发育枝上的花。生理落果后疏果,疏除小果、弱果、畸形果和光线不易照到、着色不良的果。疏果程度视全树坐果情况而定。

5整形修剪

树形宜采用低干矮冠树形,以生长季修剪为主。扣棚期间采取叶面喷PBO、疏枝、摘心及开张主枝角度等方法,控制新梢旺长。撤膜后,采用叶面喷布PBO、更新修剪、适时追肥等,重点解决好“越夏”期间树体“补偿性”的新梢徒长,控制树体大小,促进花芽分化。

6病虫害防治

设施栽培篇3

关键词:生长环境条件 栽培技术 管理

一、西瓜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西瓜为葫芦科蔓性一年生草木,放任栽培,蔓长数米,分枝形成数条子蔓,条件优良时,又形成二次、三次侧蔓,花芽分化在真叶5-6叶时,于第5-6节开始,先分化雄花,第6-7节能分化雌花,以后每5-10节继续分化雌花,不分化雌花的叶腋则分化雄花,子蔓、孙蔓上同样分化着花芽。

1、温度 西瓜原产于南非热带沙漠地区,属耐热性植物,在整个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较高温度,不耐低温,更怕霜冻。西瓜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为100C,最高温度400C,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0C,但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种子发芽适温为28-300C,夜温18-250C变温,幼苗期适温为22-250C,雌花分化期,昼温25-300C,夜温12-180C最适,定植后抽蔓期最适温度为25-280C,结果期为25-320C轿宜,其中开花期为250C,果实膨大和成熟期为300C左右,西瓜最适合大陆性气候,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较高的昼夜温度和较低的夜温有利于西瓜生长。

2、光照 西瓜属喜光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日照时数和强的光照度,一般每天应有8-12小时的光照,西瓜的光饱和点为80klx,光补偿点为4klx,栽培期间应确保棚室内的高光照度。

3、水分 西瓜叶蔓茂盛,果实硕大含水量高,因此耗水量大,另外西瓜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叶片缺刻深,叶面有蜡质层,可减少水分蒸腾,也比较耐干旱,但水分充足可提高产量。

西瓜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要求不同,发芽期要求土壤湿润,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适当的干旱可促进根系发展,增强抗旱能力,抽蔓前期适当增加水分,促进发棵,开花前后应应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徒长和化瓜,结果期需要水量最多,特别是结果前,中期果实迅速膨大,应保证充足水分,西瓜忌湿怕涝,结果期湿度太大,坐瓜困难且易导致病害蔓延。

4、土壤 西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沙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但最好是冲积土和沙壤土,适宜的土壤pH5-7,耐酸性土,但对盐碱较为敏感,土壤含盐量高于0.2%时不能正常生长。

二、设施栽培技术

西瓜设施栽培茬口以春提前和秋延后栽培为主,不同的设施类型播种期不同。以日光温室为例,其秋冬茬栽培一般在7月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9月中下旬扣膜,10-12月收获,春季早熟栽培,4-5月上市,产量较高,品质优良,价格高,销路也广。因此,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进行西瓜早熟栽培已成为许多地区重要设施栽培方式之一。

品种选择 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进行西瓜早熟栽培,早熟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应选择早熟、品质好、丰产,同时还能够早春低温、多阴雨、日照不足的条件下正常坐果的品种。目前生产上所用的优良品种有京欣1号、平优2号等。

培育壮苗 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在塑料大棚或目光温室内利用电热温床营养钵护根育苗。播种前用550C温水浸种15min,杀死种子表面病菌,然后用常温水继续浸种4-6小时,捞起后稍控水用湿布包好,放在28-300C温度下催芽,经40小时,70-90%的种子长出3mm左右胚根时即可播种。

适期定植 西瓜是根深性作物,忌连作,为提高产量,必须深耕30-40cm,每667m2施优质堆厩肥5000kg,加饼肥100kg、草木灰100kg、过磷酸钙50-75kg、硫酸钾10kg,大棚或日光温室定植适期应在棚室内最低气温100C以上,5-10cm地温稳定通过130C时选在晴天上午定植。

定植后管理

(1)温度调节 定植后密闭保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促进缓苗。缓苗后白天棚室内温度超过350C放风,降到250C以下时避风,夜间温度尽量维持在150C以上。遇到寒潮增加覆盖,保持棚室内温度不低于100C,开花期要注意通风散湿,以空气湿度50%为宜,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0C,夜间15-180C,坐果后膨瓜期白天300C左右,但不宜超过350C,夜间15-180C,瓜大小长足后白天提温,夜间降温,加大温差。总之,温度管理上前期以覆盖保温为主,生长后期外界最低温150C以上时夜间可通风降温,加大昼夜温差以利果实生长。

(2)光照调节 选用长寿、无雾滴、防老化棚膜。

(3)植株调整 西瓜5-6片叶时茎蔓开始伸长,不能直立生长,需及时插架清蔓。根据整枝方式采取相应的插架方式。西瓜设施栽培,整枝方法一般用双蔓整枝,主蔓长30cm左右时,在主蔓5-7节叶腋处选留一条粗壮子蔓,其余摘除,每株西瓜插两根竹竿搭架或uong绳吊蔓。无论哪种方式,都要及时吊绑茎蔓,棚室高度有限,一般采取s型绑蔓,尽量降低植株高度,日光温室栽培要使龙头排列在南低北高一条斜线上,以利受光,绑蔓时要防止叶片重叠,坐瓜后顶部留15片叶摘心,全株留叶片50-55片左右。

(4)人工授粉 第二雌花或高节位第一雌花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同时挂牌标记授粉日期,便于适时收获,授粉时间在7:00-9:00进行,阴雨天可延迟至10:00-12:00进行。

(5)定瓜和吊瓜 瓜一般在15-17节,选瓜形正常,子房肥大的保留,其余除掉,每株留以主蔓瓜,当瓜重500g进行吊瓜。

(6)肥水管理 基肥充足可不追肥,定植水浇足,前期一般不用浇水,在茎蔓开始迅速生长时浇一次促进茎蔓生长。浇完催蔓水后要控制浇水,进行“蹲瓜”,待瓜坐住并开始膨大时进行浇水催瓜,因此,正常情况下,浇两次水即可丰产。

设施栽培篇4

关键词:设施果树;栽培;考量;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26-02

设施果树栽培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在不适宜果树生长的地区或季节,创造适宜其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从而保证正常开花结果。设施果树栽培不仅可为人们提供新鲜、优质、反季节、超时令、无公害果品,而且以其产量高、品质优、淡季供果售价高等优点,给经营者带来了高额利润。它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发挥农村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它可将果业的季节性生产扩展到全年生产,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精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可以对某些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并且在土地利用上实现精耕细作,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设施果树栽培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现代高效果业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是果树生产方式的一项重大变革和突破。

一、对发展现状的考量

设施果树栽培产业是辽宁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近年来,设施果树产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和国际上栽培面积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辽宁省设施果树发展较快,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到目前面积达45万亩,年产果品量55万吨,总产值20亿元,已成为农村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设施栽培类型包括:日光温室22万亩、塑料大棚18万亩,其他设施5万亩。其中栽培面积较大的地区有:丹东市15万亩,沈阳市9万亩,大连市5.6万亩,营口市4.4万亩,铁岭市2.6万亩,锦州市2.0万亩,上述6个市合计为38.6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85.78%,几乎遍及全省。

目前,辽宁省设施栽培的品种主要有草莓、葡萄、桃,其他还有李、杏、樱桃等。草莓的主要品种有99号、227、弗吉尼亚、丰香、吐德拉、宝交早生;葡萄的主要品种无核白鸡心、京亚、巨峰、红提、秋黑、秋红等;桃的主要品种有518、中油12、早红2号、早红珠;樱桃:红灯、巨红、佳红等;李与杏的设施栽培还处在小面积试验与示范阶段。

由于设施果树在辽宁发展较早,其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国内是较高的。草莓定植后55~65天见果,亩产可达2 500~3 500公斤,亩产值可达2.5万~3.5万元;葡萄栽后第二年就可丰产,亩产量控制在1 500~2 000公斤,亩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桃在第二年亩产量可达1 000公斤以上,三年后亩产量可稳定2 000公斤左右,收入与葡萄相近;樱桃、李和杏需栽大苗才能做到早期丰产。丰产期间,樱桃亩产可达500公斤左右,市场每公斤售价可达200元,亩收入10万元左右;李、杏亩产量可达1 500公斤,市场每公斤售价20元,亩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

二、对发展瓶颈的考量

调查发现,辽宁省的设施果树栽培虽然起步较早,目前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还存在一些不要忽视的问题,有的已成为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如果不尽快解决势必影响产业的发展。

1.设施结构不合理,标准化程度低。辽宁省设施果树栽培大多是塑料大棚。在生产过程中一是没有统一的规格,家家设施骨架都不同、各有特点。大多数设施构建不科学,透光率低,机械化程度低,保温效果不不好,通风效果差且抗风雪等自然天气变化能力差。二是对果树的施肥,果品的生产没有制定严格的有机生产标准。多数栽培者的小作坊生产,效益较低。

2.盲目追求果品数量,忽视果品质量。设施果树生产者大多追求单产的提高,不追求果品质量的提高,最终导致果品数量增加,却由于质量较差,销售价格低,影响经济效益。目前设施果树生产的果实,因栽培的品种不对路,栽培不得法,升温过早,产量过高,采收过早等原因导致质量较差。例如,草莓的弗吉尼亚风味偏酸;巨峰葡萄喷乙烯利而提早上市的果实,着色虽好,口感却很差,而无核白鸡心经膨大处理后,果实口味偏淡;红2号油桃成熟较晚且口味较酸,早熟品种果个偏小,风味不佳,含糖量低;樱桃中早熟、易丰产的品种,或果个较小,或品质较差等给消费者带来极其不好的印象。不愿意再购买设施果树生产的水果,严重影响设施果树行业的长期发展。

3.栽培技术有待开发。栽培者的生产技术多是通过口口相传,或是自己琢磨一套生产技术。很多栽培者反映科学技术对生产有用但意义不大,科研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多次希望通过办班,放录像等方式来宣传先进的设施果树栽培技术。但参加者多是村行政人员、村干部亲属和朋友,实际一线操作者参加的很少。实际操作者的管理水平较差。多是栽培者对设施果树栽培进行粗放式管理。由于技术应用程度低,管理水平差。设施内光照不足,积温不够,导致果品糖分低、口感差、成熟晚上市时间退后,因此,果品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低。

4.商品化程度低。销售市场不畅,市场消息不灵通。各地相继建立的设施果树栽培基地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大多数地区没有实现产销一体化。生产者多自家栽培,自家卖果。大多数生产者仍是把果品出售给前来收购的小商小贩。生产到销售的中间环节太多。生产者不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了解市场需求。使生产者很难调整栽培结构,满足市场需求,不利于商品化生产,产销脱节。多数地方没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或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较少,即使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因此,农民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低。

5.产业链短,品牌效应差。缺少龙头企业,即使有龙头企业,多因创新产品少而步履维艰,很难带动当地设施果树业长远发展。栽培者大多直接出售果品,很少精深加工,果品的附加值很低。没有走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有些地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如营口的“九垄地”和“望儿山”牌葡萄,市场占有量大,认可程度高,销售价格高,效益好,然而利用的不好。品牌效应不大,品牌认可程度低。大多数地方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甚至由于某些栽培者的果品质量较差,以次充牌,最终导致品牌名誉受损,销路惨淡。

6.无产业资金投入源。资金投入大是设施果树栽培行业的特点之一。许多农户有栽培设施果树的意向,但多数由于自家资金不足,又很难筹措到可供设施果树正常生产的资金,从而望而却步。

三、对实施设施栽培的建议与对策

1.建设立体农业,充分利用空间。在设施果树生产过程中。可以在果树下栽培反季蔬菜,发展食用菌,养殖家禽。尤其养殖家禽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空间,而且家禽可以食虫,有利用虫害的防治,家禽的粪便可以作为天然的有机肥。节约栽培成本,使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保持土壤肥力。可开发利用屋顶无土设施果树栽培。

2.加大科研力度,普及先进技术。加大设施果树科研投入,提高科研部门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生产一批环境控制能力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施果树设备。日前,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内保温组装式温室”试验成功,是一种新的温室类型,由塑料薄膜、V型龙骨、复合梁连接件、腔囊保温被、叠被机械系统、活动山墙等部分组装成形,采用内保温形式、部件组装式架构、现代保温材料,前后坡弧度均匀一致,两坡均设内保温被。取消了传统温室的硬式墙体、立柱、草苫、棉被和土木建筑,克服了传统温室的不足。这种新型温室大棚具有环保、造价低、可移动等特点,推广价值大。要加强科教兴农的宣传力度,专业设施果树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直接与设施果树的栽培者接触,提高栽培者技术和管理水平,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栽培者参加科研部门组织的培训。

3.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政府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管理机构,引导设施果树栽培者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农户建立农业协会,制定稳定、统一的设施果树发展规划,制定设施果树建设标准;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品种,建设一批有特色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带动农户的发展。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规划;辽宁是东部沿海省份,应积极引导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投资设施果树行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化步伐;积极争取设施果树装备、生产机具进入政府补贴目录,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面对市场,进行生产,通过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统购统销,研究市场,抵抗风险。

4.搞好有机产业开发,打造品牌战略。近些年来,果品的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药、化肥超标使用导致果品质量下降,有害物质增加,危及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加快绿色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投入产出比等方面要尽快制定有机设施果树栽培标准。各地要根据自身优势,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前提下,面对市场,选择适宜发展的树种、品种,建设一批既有规模,又有特色的设施果树商品化生产基地,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果品。在栽培上,应从建园起规范栽培技术,制定果树设施栽培的技术标准,以指导生产,提高农民的栽培水平和上市的果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建立标准化、无公害、高效生产技术体系,量化设施果树栽培关键栽培技术指标,具体内容包括:栽培密度;不同标准树型的高度、结果枝数量、每果枝的果实数;需水量及最佳供应时期;不同发育阶段温度(包括气温和土温)、湿度、光照和CO2调控指标;休眠进程与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相关指标;农药使用的最佳种类、时期与用量;壁蜂授粉的最佳时期与使用量及相关的管理流程和费用等。

设施栽培篇5

为了利用低纬高原冬春光热资源,促成优质果品提早上市,同时节约水资源,避免冬春干旱、倒春寒等灾害造成的减产绝产,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对设施桃树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试验设计

设施类型

试验所用设施为钢架塑料大棚,以钢架为骨干材料,顶部呈圆拱形,整体长39 m、宽12 m、顶高4 m、肩高2 m,大棚顶部及长边侧面分别设有可以开合的窗口。覆盖材料为以色列吉尼嘉(Ginegar)高散射棚膜。花期时在棚内加装遮阳网。

品种选择

设施栽培桃树的品种一般选择需冷量低、生长期短的早熟品种。本次研究选择了2个品种进行试验。一是在北方桃树设施栽培中大量栽培的‘春雪’(毛桃),另一个为‘紫金红1号’(油桃),两者均为3年生树。

栽培模式

设施内栽培株行距为1.1 m×1.5 m,树形为主干形;对照为露地栽培,株行距2 m×5 m,树形为Y字形。

设施内利用地表下灌溉装置进行灌溉,露地栽培用滴灌管进行灌溉,均为每7天灌水1次,灌水量为5 kg/株。设施内及露地栽培的桃树花期前均喷洒波美3度石硫合剂。不进行疏花疏果,果实不套袋。

设施扣棚日期为10月底,晴天9:00开顶窗及侧窗通风,17:00关闭顶窗和侧窗,阴雨天不进行开窗,开窗不设防虫网,使蜜蜂等昆虫可以自由活印

试验设计

温度采集记录设备为Testo174T型温度自动记录仪,在设施内长边中线等距安装3台,安装高度为1.5 m。对照露地安装1台,安装高度为1.5 m,加装防水装置。

观察记录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盛花期(植株全树25%的花完全开放)以及植株全树25%的果实达到成熟的时间。

随机选择3棵桃树,进行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并设3次重复。产量:对每棵树进行测产;单果重:在每棵树的中部取10个果实进行称重;可溶性固形物测定:在每棵树的中部取10个果实用折光仪进行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结果与分析

塑料大棚温度变化

由于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低纬高原昼夜温差大,对于桃树来说,白天花期最适温度为25~28℃,过高的温度会灼伤花器官,加上春季气候干燥,会使柱头迅速失去黏液,影响授粉。而夜间温度若低于0℃,会造成花器官以及幼果受冻害,导致减产甚至绝产。

2013年2月11日~3月18日(设施桃树花期及幼果期),设施种植与露地种植相比较,昼夜温差缩小,设施内白天超过30℃的天数仅为3天,而露地种植有14天白天温度超过30℃。设施内夜晚最低温度在0℃以上,而露地栽培有8天低于0℃。由此证明,利用设施栽培可以改善桃树的生长环境。

设施桃树栽培对花期及花朵的影响

花期 通过2013~2014年的观察记录可见,利用钢架塑料大棚栽培桃树的盛花期比露地栽培早7~12天。其中,‘紫金红1号’的花期提前了7天,‘春雪’的花期提前了10~12天。

花朵 由于设施内是半封闭环境,且水分利用率高,设施内桃花的大小比露地栽培要大。

设施桃树栽培对果品成熟期的影响

通过2013~2014年的观察记录可见,利用钢架塑料大棚栽培桃的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早6~8天。其中,‘紫金红1号’的成熟期提前7~8天,‘春雪’的成熟期提前6~7天。由此证明,利用设施栽培可以使桃树提早成熟。

设施桃树栽培对果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产量及经济性状 由表3可见,2013年为试验品种第2年挂果,春季倒春寒及强霜冻天气频繁,露地栽培的桃树几乎无产量,2014年挂果量稍高,但也没有达到预期产量。而2013~2014年设施栽培桃的产量均达到预期产量。设施栽培桃树的果实大小比露地栽培的大,可溶性固形物比露地栽培的稍低,因为塑料大棚中利用遮阳网降低日间高温以及强光照伤害,缩小了温差,减弱了光照,从而影响了糖分的积累。

外观品质 露地栽培‘紫金红1号’的果面着色较深,有果斑及灼伤,各种机械伤害明显,商品性较差;设施栽培‘紫金红1号’的果面着色均匀、平滑,外观品质较好,商品性好。露地栽培‘春雪’的果面着色较深,果面有冰雹砸到的伤口,商品性较差;设施栽培‘春雪’的外观品质较好,商品性好。与露地种植相比,设施栽培‘春雪’的果形边长,凸起的果间更为明显,而‘紫金红1号’在2种栽培方式下的果形变化不明显。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由上述试验可见,在低纬高原地区利用设施进行桃树栽培是可行的,不仅减少云贵地区冬春季节不利天气条件对生产的危害,还能提前桃品上市时间,并提高其外观品质。但试验也发现,在低纬高原进行设施桃树栽培也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普通钢架塑料大棚不能保持有效低温让桃树稳定迅速地度过休眠期,这使得设施栽培桃树的花期比露地栽培提前的幅度不大。普通的钢架塑料大棚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但在强霜冻天气,特别是2014~2015年冬春季节的持续极端低温天气下,并不能保证棚内最低温度在10℃以上。目前塑料大棚放风窗还需人工手动进行,操作不方便。

低纬高原设施栽培果树尚属于起步阶段,设施的类型和配套设备还不完善,设施专用果树品种也较少,缺乏配套栽培技术,需要各学科合作,培养从事低纬高原地区设施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共建高原特色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桃树设施栽培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 解明恩,刘瑜.全球低纬高原地区气候特征的初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 研究,1998(2):25-33.

[2] 罗雁,杨妍,陈蕊,等.国外低纬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对云南的启示研究[J].

设施栽培篇6

一、项目概述

露地果树栽培是在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一种栽培方式,由于完全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支配,其生长和收获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比如桃较早的成热期在6月上旬,葡萄在7月底,杏要在5月中旬,樱桃最早也要在5月初。加之早熟品种多不耐贮运,市场供应期较短,不能随人所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果消费要求也日趋高档化、多样化,在时间上也逐渐由季节性转为周年性。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采用设施栽培果树,使果品上市供应时间提前或延后,成为一种发展趋向。

设施果树栽培,是人工利用保护设施,如塑料拱棚、日光温室等,在不能生产或生产量很低的季节里创造适合果树生长、发育的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组分),从而实现优质果品生产。我国的设施果树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设施栽培适应了果树集约化的发展,它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在辽宁、河北、北京、山东、河南、上海、浙江等地相继掀起了设施果树栽培热潮,目前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60多万亩。我镇现有日光温室64座,具备发展小型林果反季节设施栽培的设施条件,加上我市属典型的城市大,农村小的式业型城市,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对珍稀果品的需求较大,具有发展设施栽培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设施栽培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1、利用保护设施,可以克服不利于果树生长的环境条件,扩大栽培范围。

2、通过保护设施,可以在不适宜的季节里促使果树正常生长发育,从而获得反季节果品。

3、保护设施为果树生长提供了一个封闭环境,减少了很多来自自然界的有害污染,有利于实现无公害优质果品生产。

4、保护设施为人工控制果树生长环境条件创造了物质基础,相对地实现了果树生产工厂化管理,通过人为调节温、光、水、气等,使果树的萌芽、开花、结果、采收诸生产环节实现了人为控制。

5、由于人为控制因素的存在,设施栽培的果品完全可以做到抓空档、抢淡季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了使果树设施栽培健康发展,在发展时应着重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l、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栽培模式

项目以促早栽培为主,并适当发展延迟栽培,栽培模式采用塑料大棚。

2、选择适宜品种

在侧重选择特早熟品种的同时。还要注意选择果个大、品质优的品种。特早熟品种一般果个小,风味淡。而果实发育期在65天以上的品种大多数为大果,品质好,产量高,经促早栽培虽不能最早上市,但在市场上仍有较好的竞争能力。

3、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设施果树栽培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高效益农业生产,适宜集中连片发展,走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之路。

4、着重堤高果品质量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设施栽培的果实与露地相比,品质普遍下降,突出表现在糖、酸及维生素c含量降低,风味变淡,果个较小等,成为制约我国果树设施栽培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索,须引起高度重视。项目将力争从品种选择、设施环境因子调控、土肥水管理、合理负载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设施果树栽培的果实品质。

四、设施果树棚室设计与规划

(一)日光温室的设计类型

项目采用斜平面与拱圆形钢竹混合结构日光温室。斜平面钢竹混合结构日光温室骨架由钢筋或钢管作形焊接而成。屋面中上部为斜平面,前部到底脚弯成拱状。钢架用ø14--16钢筋作上下弦。用ø8―10钢筋作腹杆(拉花),焊接成断面为三角形的三弦桁架;或用3.3厘米左右粗度钢管作上弦。用ø16钢筋作下弦焊成二弦桁架,并按屋面要求作形。屋脊处设中柱,东西搭横梁(可用粗钢管、角铁等),桁架后部固定在横梁上,前部固定在水泥墩预埋件上。东西向每隔3米左右设一个钢桁架,桁架间东西向用西ø14钢筋作拉杆,设2--3道,焊在桁架下弦上面,把各个桁架连成一体。桁架上顺屋面隔30--40厘米东西向拉一道8#镀铬冷拔丝,冷拔丝上顺坡面南北向每隔0.7米左右绑一根竹片或竹竿,每隔2米左右设一道压槽固定棚膜即可。这种温室顶柱少,光照好,牢固耐用。

(二)日光温室场地选择

项目选址为新城四组,主要考虑到该组靠近居民区公路,便于管理和运输,并且该组还有较好的水电及排灌设施,经过改造,可以温室内实现双排滴灌。栽培用温室座北朝南东西延长,单座棚长120米,宽7.8米。

(三)示范内容及规模

项目共规划示范温室6座,共种植桃、杏等优质小型林果2200株。其中栽培桃4亩,1600株,品种分别为春雪、油桃王子、早熟蟠桃等早熟品种;栽培杏2亩,540株,品种为金太阳、凯特。

五、投资预算及来源

项目总投资11.8万元,其中温室租金1.8万元(每座棚租金按3000元/年计算),旧棚改造3万元,苗木费3.5万元,管护费2万元,技术指导及人员培训1万元,其他费用0.5万元。另外,如新修大棚,每座大棚投资概算为5.1万元(规格:长120m,宽7.8m)。

资金来源:申请补助6万元,自筹5.8万元。

六、经济效益分析

设施栽培篇7

关键词:东川;蔬菜;设施栽培

中图分类号:S2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54-1

1 东川蔬菜生产状况

东川蔬菜生产在七十年代已实现蔬菜自给有余,基本做到数量充沛,淡旺均衡,品种多样,基本稳定,蔬菜作物种类繁多,垂直分布较广,海拔3000米以下,靠近城区,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几乎都有蔬菜种植,但以低热河谷最为发达,以生产冬春早熟菜、细菜著称,品种也十分丰富,在淡季供应和外调菜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2 东川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东川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冬季强光照、低湿干燥,夏季高温、雨季集中,有雨便成冬。南北贯通,地势狭长,使得冬春多刮东北风,夏秋多刮西南风,风速大,空气相对湿度小。据资料显示,无霜期为305天,月均时数只有35.8-50.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11-16%。恶劣的冬春季气候条件对东川设施内蔬菜作物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冬季的强光照使得设施内的温度、湿度和CO2等微气候条件昼夜变化较大,对设施内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的障碍作用。同时,东川常有夏秋季降雨暴点成灾气候、春旱现象。夏秋季的连续晴天以及伴随的旱、涝交替气候,给东川蔬菜设施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

3 东川蔬菜设施生产存在的问题

在东川特有的气候特点下,设施内的温湿度等气候具有冬春、夏秋两种特殊季节的情况。在冬季强光照射下,设施覆盖物的减光作用小,造成设施内的太阳辐射总量较高,升温较快而相对温度经常在65%以下,加上较快的风速,使设施内保湿性降低,强光造成设施内与棚室外相比温度升幅较大或显著。以上特殊的设施内微气候状况,使得在东川的设施内夏秋季作物生产中,突出以控水降温为特色的栽培技术,这种栽培技术往往造成作物的水、肥供给严重不足,根系生长缓慢;而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又会造成作物叶面病害严重的现象。经常的高温高湿多病害条件,严重影响了东川园艺设施内的作物夏秋季生产。而在夏季的高湿气候下,如无遮阳网条件,设施内的气温常可高达40-50℃,几乎不可能进行作物的生产。而冬春季倒春寒,凌冻的频繁发生,使得方便快捷的简易保护设施的使用成为生产的关键。

4 东川蔬菜设施栽培的优势

东川的年平均温度在20.2℃,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12.6℃左右。所以在进行设施生产时,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不需加温,而只需要注意早熟作物的降温、排湿工作,可以较大幅度降低设施的费用以及投入。东川强光照、干燥环境有利于喜温、早熟园艺作物的生产、繁育,其发展具有一定的气候优势。东川昼夜温差较大对产品的品质有利,而各季节之间的温度变化幅度不大,灾害性气候的发生时数较少,只要加以防范,更有利于这些植物的生长和生产。

5 蔬菜设施栽培在东川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中主要采用中、小拱棚覆盖,其管架多采用钢管或钢管、竹架复合型。塑料大中小棚覆盖功能性聚氯乙烯农膜,约占80%,具有耐候、流滴、防雹、阻隔紫外线、防病等优点,塑料大棚中小棚的主要用作春提前、秋延后栽培,采取多层覆盖(如双层幕)保温,或用双拱架双层大棚或大棚套小棚,提高保温效果,二层覆盖材料为不织布或专用薄膜。栽培作物为番茄、茄子、辣椒、萝卜、生菜、西葫芦、黄瓜、南瓜、西瓜、甜瓜、菠菜、油菜等,可提早1个月收获,延后1-2个月上市,栽培技术规范系统,达到优质、高产。炎夏季节覆盖遮阳网、防虫网或不织布等材料,栽培省力化、规范化。

6 东川设施栽培应用的几点建议

夏秋季节防雨栽培将有一定前景,设施栽培中应设有加、降温设备,但以降低能耗为技术关键,栽培作物多样化,栽培设施多样化。建议多采用以下几种设施栽培方法:

6.1 育苗、假植

在北风向阳的地块10-11月利用小拱棚、大棚等,进行辣椒、茄子、番茄等茄果类蔬菜的育苗、假植。1-2月提前播种黄瓜、西葫芦、丝瓜、菜豆、豇豆等瓜豆类蔬菜,并进行假植,减轻倒春寒的危害,集中育苗便于管理。

6.2 早熟栽培

利用保护地设施保温性能好,棚室内温度明显高于露地温度,可抵御早春寒潮、雨水侵袭,对茄果类、瓜豆类和叶菜类蔬菜进行早播种、早移栽、早培管,可提前数天到1月上市。常的是采用大棚拱棚育苗,小拱棚加覆盖栽培茄果类及瓜豆类蔬菜。

6.3 延后栽培

一些茄果类蔬菜,例如:番茄、辣椒、茄子等,生长期较长,生长量较大,当外界环境不适宜时,温度降低时(约在10月中下旬)及时扣棚,能够延迟这些蔬菜的生长期,在元月或春节均能保证蔬菜上市。

6.4 越夏栽培

利用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棚室,可提早播种芹菜、大蒜等香辛类以及早大白菜、早花菜、早莴苣等蔬菜,以提早其上市期,增加市场蔬菜花色品种。对夏、秋播种的各类叶菜、根茎菜、香辛菜、花菜等进行安全越夏的保护性育苗及栽培,是越夏蔬菜无公害栽培的必备条件。

6.5 软化栽培

利用大棚或软化室在一段时期内加盖黑色塑料膜,可进行韭菜、大蒜等菜的软化栽培,生产韭菜、蒜黄等高档菜。

6.6 越冬栽培

利用棚室设施保温条件,在冬季栽培莴苣等不耐霜冻的蔬菜,使其能够安全越冬,以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能够在早春进行收获,以解决春季蔬菜供应的问题,越冬利用设施栽培也是冬季栽培蔬菜的一种方式。

6.7 促成栽培

利用保护地设施保温加温,全生育期均在设施内进行,如辣椒、茄子、番茄等提早到9月下旬育苗,12月定植于棚室内,3月份可上市,较早熟栽培提早一个月左右。

设施栽培篇8

关键词 樱桃番茄;设施;高效;栽培技术;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 S641.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02-02

樱桃番茄又名袖珍番茄、圣女果,因其果实外观漂亮、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是餐前餐后果盘的重要果品之一。近年来,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樱桃番茄从露天栽培多转为设施栽培,4月即可上市,较常规栽培提早上市1~2个月[1],产品紧俏,售价较高,同时果实漂亮精巧,适宜观光采摘,是南京地区早春踏青游的重要游乐项目,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结合生产实际,现将南京地区樱桃番茄设施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设施建造

考虑到观光采摘的舒适性,南京地区樱桃番茄设施栽培多采用连栋温室大棚。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水顺畅、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作为设施建设地点。圆形拱顶或平顶,温室骨架为轻型钢结构,全部采用热镀锌表面处理,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镀锌件连接,塑料无滴薄膜覆盖,跨度8 m,开间4 m,长度根据场地具体确定。为增加保暖性,可加盖内棚1~2层。

2 优良品种选择

樱桃番茄果实有红色、粉色、黄色、绿色、紫黑色等几种色泽,以红色品种最为常见,紫黑色和绿色品种较为稀奇。生产上多选择抗病、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樱桃番茄品种。建议以红(粉)色品种为主,如兼顾观光采摘,亦可少量增加黄色、绿色和紫黑色品种,以增加品种的多样性。红(粉)色品种建议选用圣女(台湾)、金陵红玉、金陵美玉(江苏省农科院)等品种,黄色品种建议选用金珠(台湾),绿色品种选用绿宝石(台湾),紫黑色品种可选择金陵墨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3 培育壮苗

培育无病壮苗是樱桃番茄设施高效栽培的关键[2]。南京地区常采用穴盘育苗。穴盘育苗可以避免移栽时伤根,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特别是异地育苗,需长距离运输,此法优势更加突出[3]。选用金陵红玉、金陵美玉、金陵墨玉等南京本地樱桃番茄品种,可由专业的育苗公司直接供苗,苗木质量有保障,节约管理成本。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播种,翌年1月下旬至2月初定植,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3.1 种子处理

采用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到55 ℃热水中浸泡15 min,再用温水浸泡5~6 h,捞出洗净,置于25 ℃左右恒温恒湿条件下催芽,当种子70%开始露白时进行播种。

3.2 播种

冬季一般在有地热的温室大棚内育苗,最低温度在10 ℃左右。育苗基质按园土、泥炭土、有机肥5∶3∶2的比例装入穴盘,播种前浇透水,将露白种子点播于穴盘内,每穴盘点播2~3粒种子,表层覆土0.5~1.0 cm厚,在穴盘表层盖薄膜,保持播种发芽适温为20~25 ℃。

3.3 苗期管理

7 d左右出苗,出苗后及时将表层薄膜揭掉,保持日间温度20~25 ℃、夜间15~20 ℃。水分管理原则为不干不浇,宁干勿湿。苗期注意通风透气,喷施百菌清或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2~3次防治病害。待植株有7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4 整地定植

定植前30 d 结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发酵的鸡粪22.5~27.0 t/hm2、复合肥750~900 kg/hm2,搅拌均匀后用旋耕机深翻入田。为方便游客观光采摘,采用宽畦宽沟栽培。畦宽130 cm,畦高30~35 cm,沟宽60 cm左右。畦面多覆盖白地膜,银黑双面膜效果更佳,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采用一畦双行定植,行距75~80 cm、株距30~35 cm,栽植3万株/hm2左右。将苗带穴盘运至田间,尽量保持根系土球完整,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缩短缓苗时间。

5 田间管理

5.1 肥水管理

樱桃番茄生长、采收过程较长,需大量的肥水。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在生蔓过程中穴施尿素150~225 kg/hm2,结果后增施磷钾肥3次左右,每次穴施75 kg/hm2,或喷施液肥。生长期水分供应主要通过膜下滴灌方式进行,每行铺设滴灌管1条。生长前期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结果后期要适当控制水分供应,以减少裂果、增加糖度。

5.2 整枝绑蔓

在温室大棚中按行距拉2 m高纵行铁丝,当苗高长到30 cm时,用尼龙绳吊蔓。尼龙绳绑在根基部,使茎蔓顺绳向上延长。采用单干整枝,其他侧枝4~5 cm时及时去掉。还应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及病叶,增强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和营养消耗。

5.3 温湿度管理

设施栽培中高温高湿易导致植株病害发生和传播。早春温度较低,一般不需要开窗放风。3月上中旬,天气转暖,温度渐升,特别是天气晴朗棚内温度超过30 ℃时,要及时开侧窗通风降温降湿,保持棚内温度在10~25 ℃之间,湿度在70%以下,降低植株染病和传播机会。同时喷药时间以晴天上午为宜,阴雨天气防治病害时,要用烟雾剂和粉尘剂。不宜用水剂喷洒,以防湿度过大。

6 病虫害防治

番茄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综合应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6.1 农业防治

一是优选抗病品种。通过选育抗病的樱桃番茄品种,可减少农药等施用。南京地区应用的樱桃番茄品种中,以金陵粉玉、金陵美玉、金陵墨玉、金珠等品种抗病性强,适宜大面积栽培,而金陵红玉、小石头等品种抗病性一般,建议小面积栽培。二是轮作和土壤消毒。设施栽培一方面促进番茄提早上市,增加效益;另一方面,设施的固定性,又容易产生连作障碍。通过与非茄科植物(如西甜瓜或草莓等)轮作可降低各种病害的发生。同时,设施栽培可在夏季高温时进行土壤深翻25 cm以上,棚内灌水,覆盖地膜,持续闷棚 10~15 d,以减轻病害的发生。三是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并覆盖地膜,应用微滴灌,通过通风等方式实现棚内温、湿度的科学调控,结合整枝打杈、吊秧绑蔓、摘除病老叶等植株管理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抗病性,预防病害发生。

6.2 生物防治

设施内可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对黄色有趋性的害虫。

6.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尽量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的药剂。病害一般选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扑海因1 000~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交替喷施,每隔7~10 d喷药 1次,连喷3~4次,喷施时要仔细均匀,叶面上下都要喷到。蚜虫、白粉虱等可用70%吡虫啉、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等进行防治[4]。

7 参考文献

[1] 倪文海,蒋雪勤,蒋逸彬,等.樱桃番茄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2(3):79-80.

[2] 王永善,韩洪生,徐吉峰,等.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9.

[3] 朱国鹏,李建国,曹振木.樱桃番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1999(6):45-49.

上一篇:栽培基质范文 下一篇:花卉栽培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