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范文

时间:2023-11-04 23:37:15

互联网周刊

互联网周刊篇1

相对于美国,中国一直是个湿国——重视人情的国家。虽说《湿营销》是从美国传进来的,但最早的湿营销却出在中国。

据我“考证”,中国的第一个湿营销案例,可追溯到2500年前,发生在周敬王三十一年,勾践在位七年的一个下午。

据《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记载,范蠡接西施到越国首都郊外时,国人夹道迎候。因为没有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致使交通拥堵。

范蠡灵机一动,调转车头,找了一处有红楼的地方,让西施住下。传谕:“欲见美人者,先输金钱一文。”(就是先交一文钱,才能看美人)。由此展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湿营销。

这次湿营销组织得很完备。营销目的明确,要通过活动为越国政府募集复兴用的财政资金;营销手段简单易行,“设柜收钱”,像世博会一样,一人一票,排队参观;营销体验良好,当时没有电视,为了保证收视率,范蠡让西施登朱楼,凭栏而立,象邰丽华似地摆Pose。史书记载:“自下望之,飘飘乎天仙之步虚矣。”营销效果惊人,“美人留郊外三日,所得金钱无算,悉辇于府库,以充国用。”

范蠡这还不算,马上着手更惊人的湿营销。舍一个西施,换一国兴亡。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越王勾贱将西施献给夫差,换来了吴国的灭亡。关于这笔买卖的湿营销性质,唐代诗人皮日休早有清楚认识:“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一个羞字、一个赚字,就把这次营销的情感性质和买卖性质说明了。关于这次湿营销的财务收支平衡问题,历史上有诸多评估。胡汾认为:“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认为越王不讲成本核算。相反,陆龟蒙却认为,“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认为西施不值那么多。

不管怎么样,“只把西施赚得吴”,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威力巨大的湿营销。

时至互联网时代,中国人搞起湿营销来,因有基因遗传,颇为得心应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诸如CPS营销、角色扮演、碎片营销、心灵营销、置出营销、互动营销、反向营销……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中国创造。

作为湿营销的倡导者之一,我不想一一归纳总结这些湿营销战术发明,而想谈一点贯通的东西。以前我们谈到,湿的核心是心性,它包括有机互联和异质性的基本特征;湿联系于营销,要把心作为管理对象。深入下去,进一步的问题该是:心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怎么纳入常人水平的管理呢?如果只有范蠡这种天才才能做湿营销,那就没有普遍商业价值了。

规律还是有的。从中国的湿营销实践中,我模模糊糊感到有这么几条,说出来供参考,不一定准确:

湿营销与干营销第一个具有系统性不同的规律,是“飘飘乎”。越国老百姓看楼上摆Pose的西施“飘飘乎天仙之步虚矣”(“步”疑通“不”),就可以说明这个规律。

干营销受经济人理性支配,“飘飘乎”肯定是不行的,那离算错帐不远了。可对湿营销来说,“飘飘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状态,是从理智支配转向情感支配的过程。

“飘飘乎”在数学上是就是曲线向上,经济学家管它叫需求曲线向上。可以理解为需求曲线飘飘乎乎地飞上去了。通俗讲就是追涨杀跌、越贵越买。这是一种违反经济人理性的状态。

人们在一般情况下,是要斤斤计较的。但湿营销的实践表明,人的需要一旦超越了生存发展的同质化阶段,在自我实现阶段,会不再斤斤计较,而跟着直觉走。这时湿营销才有用武之地。

“飘飘乎”的度在哪里呢?大前研一认为,当人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占总收入60%以上时,情感定价就会压倒理智定价,成为主导的定价模式。情感定价,就是“飘飘乎”定价。可以推论出,湿营销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适用的,它适用的条件是高端需求,即人在同质化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转向异质性的自我实现需要时产生的需求。

湿营销与干营销第二个具有系统性不同的规律,在于控制标准不同。干营销适合成本竞争,因此强调同质化价值标准;湿营销适合标歧立异竞争,因此强调差异化价值标准。

以动心来说。对干营销来说,动心止于掏钱,至于深度打动人心与浅度打动人心,在货币面前没有区别。比如,它不会要求营销达到让顾客动情、忘我、尖叫的程度,服务达到标准即可,因此可以用同质化的数量-价格权衡价值大小。但对湿营销来说,动心动到什么程度,却要有一种类似数量-价格,但控制的是情感而不是理智的重要控制标准,而且因人而异。用这种质量控制标准可以由高到低区分三种湿营销效果:

心动的第一境界,也是最高境界,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realization),达到高峰体验,如达到高潮。高潮在通道中流动的状态,叫“爽”(flow),爽到底就是酷毙、帅呆。

越国老百姓看西施,不光是“飘飘乎”,还达到了“天仙”的质量控制标准,飘到天上去了,没有比这个再高的了。难怪夫差被弄得五迷三道的,为此,他不仅可以把钱包敞开,连国都卖掉了。这是湿营销曾达到过的最极端效果。

心动的第二境界,也是次一境界,是满足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s)。这样的湿营销,要使人感到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或者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心动的第三境界,也是起码境界,是满足社会上的需要(Social needs)。凌燕微博团队已经达到上百人,利用了人们需要友爱、归属的感情,与客户在微博上交流,引导关于东航的一些舆论。许多SNS营销,也是建立这个基础之上的。

湿营销与干营销第三个具有系统性不同的规律,与成瘾性有关。湿的东西要具有粘性。达到一次高潮不难,回回达到高潮,就要有方法。如果能让你的湿营销对象接受服务成瘾,湿营销作为商业模式,而不仅仅是一次性行为,才算成熟。

与西施一起被选为越国“超女”的,还有一位叫郑旦。她与西施在朱楼上面向老百姓摆Pose还行,但后来到了要求更高的吴王夫差那里,比西施的魅力就差远了,不能让夫差的高峰体验达到成瘾的服务水平,于是不久就over了。

互联网周刊篇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环境

移动互联网融合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特点,具有便携性、强时效性、精准性、个性化等特点,深刻影响着受众的生活娱乐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品牌传播的生态环境。

1.传播边界虚化,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广告

传统媒体时代,广告主根据覆盖人次决定投放广告及频次。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结构的改变使传播主体多元化,每个受众都是传播主体,品牌要思考的是如何制作内容引发受众的分享和扩散,形成多级传播。因此,分析用户行为、进行个性化推送能够使品牌传播事半功倍。

2.“受众”变“用户”,传播手段重人性化和互动性

大众传播时代的品牌传播基本以“一对多”为主要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是融合传播,开始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混合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需求不断细分化,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传播正好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建立互动关系,提高用户参与感,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3.移动互联网全方位辐射,改变传播路径

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基础就是消费者生活场景和地理位置,消费者的行为和情绪都浓缩在手机这个载体之中。因此,品牌传播要思考如何实现与手机的交互营销,透过手机抓住消费者。企业未来要做的就是在内容、渠道、技术上与手机实现全方位的无缝衔接。

《三联生活周刊》品牌发展现状及移动传播策略

《三联生活周刊》始终保持清晰的品牌定位,将“生活”二字延伸至多种媒介形态。本文选取《三联生活周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在三大传播平台(微博、微信、独立APP)上的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传播及品牌延伸,总结它的品牌移动传播策略。

1.《三联生活周刊》品牌发展现状

《三联生活周刊》的前身为邹韬奋在上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办刊口号是“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多年来,它始终坚持文化性与新闻性并重的报道风格,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和知识分子情调,在中国主流阶层拥有忠实的读者群。

《三联生活周刊》整合旗下媒介资源,已经踏上了全媒体整合之路,除了杂志纸质版和电子版,还包括三联生活新媒体――三联生活网、移动客户端(三联生活周刊、三联生活节气)、生活者俱乐部APP,同时,官方微博@三联生活周刊以及@三联生活节气累计发送微博数量已达两万多条,粉丝逾千万,微信公众平台已累计推送1500多条新闻资讯。所有的传播平台都秉承“倡导优质生活”的理念,共同致力于媒介品牌的维护与发展。

2.《三联生活周刊》品牌移动传播策略

(1)品牌定位:多个平台一齐倡导“生活”

品牌定位是企业或产品的灵魂,《三联生活周刊》多个平台全面开花,维系各花的茎就是“生活”二字。各花入各眼,想吸引什么样的读者首先要明确读者定位。《三联生活周刊》对读者的描述是:“他有大学左右的学历,他有比较宽阔的视野,他在现在的社会改革中走在比较前列,同时又比较敏感,他自己知道追求跟世界发展能够同步的观念。这样一些人,正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三联生活周刊》的微博大多原创,除了杂志精品内容,还开设很多富有生活气息与文化气息的话题,例如下午茶时间、声音、思想、生活圆桌等,处处洋溢着知识分子的小资情调和文化品位,大大提升了用户忠诚度。

(2)品牌形象:细节做到极致

媒介的品牌形象最直观表现为品牌名称、标识、广告语,以形感人,是媒介成功的重要一环。《三联生活周刊》的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客户端均采用一个图标,“生活”两个大字占据主要位置,下方有“三联lifeweek”字样,品牌名称宣之于人,简洁明了。除此之外,客户端首页不同于其他新闻客户端:一幅流动的风景画,右下角一排小字“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精致娟秀。无论是哪个平台的经营,《三联生活周刊》都将品牌形象的设计做到了极致。

(3)品牌传播:从线上到线下

媒介品牌的成功法则之一就是在目标群体中有所作为,这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品牌传播远远超越了杂志内页广告、电视广告等普通形式,媒介要超越自身,发展线下活动,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社交APP生活者俱乐部真正实现了邹韬奋提出的“周日沙龙”的美好设想,读者可以在线上的虚拟俱乐部进行交流、分享,每个月还可以参加主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例如音乐会、画展、讲座、舞台剧、书画交流(三联生活节气之“画树叶”、“画扇面”活动)等。通过移动互联网不仅提高了读者的文化修养、引导了读者的欣赏水平,还有效地传播了自己的品牌理念。

(4)品牌延伸:品牌价值最大化

品牌价值的开发决定了媒介品牌影响力的大小,如果只是卖内容和广告,忽略对品牌价值的开发,那么不仅媒介收益不会理想,品牌影响力也会削弱。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传媒行业与其他行业互相进入的几率越来越高。社交APP生活者俱乐部就是《三联生活周刊》跨界新媒体的试水之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相信《三联生活周刊》会以其强势的媒介品牌形象进行多领域、多层次的发展。

启示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家老牌杂志,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速反应,主动出击,抓住机遇积极利用新平台进行品牌的传播与延伸,值得借鉴。

首先,坚持品牌定位不能动摇。无论媒介环境如何改变,品牌定位是媒介及产品的灵魂。媒介品牌同其他品牌不同,媒介的信息产品质量是媒介品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生产文化性产品的行业,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盲目追求移动互联网的流行文化,依靠传统媒体时代的品牌优势和内容优势,将影响力迁至移动平台,媒介品牌同样能获得有效传播。

其次,品牌形象的设计既要依托于原貌,又要融入移动平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重了信息碎片化,不够突出的品牌形象很可能淹没在巨大的信息流量中,因此,移动平台上的品牌形象要简洁明了,一击即中。

再次,品牌传播要根据移动互联网的传播规律来进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情绪的引导与心灵共鸣将会成为新的营销目标,传媒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平台优势进行事件营销,或者利用“打感情牌”等手段进行品牌传播。

互联网周刊篇3

学术类期刊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它不仅是科技信息的载体,还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对学术论文的刊发,学术期刊记录了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并为新的科技研究提供参考,奠定基础。可见,学术期刊的成长与发展对科技知识的传播,以及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的普及正导致一场新旧媒体之间的战争。例如,网络新闻和视频正吸引着大量观众放下报纸,关掉电视机,走出电影院,坐到电脑前。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印刷版学术期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学术期刊能否把新媒体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机遇,将决定它未来的走势。

一、互联网与传统期刊转型

(一)互联网的普及

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自1997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后,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被不断地促进,网民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中国的互联网使用人数从十年前的62万增长到1.62亿,2009年底已达到3.84亿,是1997年上网人数的619倍,占全国人口的28.9%[1]。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到2011年6月,互联网使用人数较18个月前增加了1.01亿,占全国人口的36.2%,平均上网时长为每周18.7小时。4.85亿的互联网使用者中,通过家庭电脑宽带上网者达到3.90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达到3.18亿。

(二)网络期刊的发展

中国期刊的网络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1994年,由“中国电脑新闻网络(CND)”主办的,服务于大陆出国留学人员和海外华人的《华夏文摘》面世,标志着中文网络期刊的正式诞生。同年,《电子信息与网络杂志》在上海China-Link信息网络上免费发行,成为中国大陆第一种网上发行的期刊。1996年,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期刊集中上网工作,使国内期刊网络化工作步入正轨。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有6000余种,一些有实力的学术期刊开始在网上创建编辑系统[3]。此外,自20世纪末以来,在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运动的影响下,一种全新的学术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所谓开放存取,不同于传统的学术传播,它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以免费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学术信息,即在互联网领域里,作者提交(存放)作品供他人免费阅读、下载、拷贝、传递及打印(获取)。

目前,包括OA在内,中国互联网发展下的期刊网络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传统期刊上网和纯网络期刊。前者将传统的印刷版期刊收录在可联机检索的全文数据库(如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或在互联网站上供读者阅读,这是期刊网络化的主要形式;后者是直接在互联网上组稿、审稿、编辑、出版以及发行的,没有相应纸质版本存在的纯电子版期刊。

二、网络化期刊的优势

(一)打破时空易于传播

和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从空间上看,只要接入互联网,即使相隔再远,人们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同样的信息资源。从时间上看,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是受到限制的:报纸、杂志的出版总是遵循固定的刊期;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总是在固定的时间。消费者不仅是被动的等候者,还往往因时间上的冲突而错过一些重要的内容。现在,这种情况已经被互联网改善了。在互联网覆盖的范围内,它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获得感兴趣的信息。因此,期刊网络化后,读者将不受地域、时间限制,通过互联网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内容更丰富

传统媒体总是通过单一的模式(文本、音频或者视频)信息。作为多媒体,互联网上提供给使用者的是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不像传统的以文本为全部内容的印刷版期刊,网络化期刊除了包含最基本的文字信息,还可以兼容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刊物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使用户摆脱单一化的文本信息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更大程度地得到感官上的满足。

(三)搜索、检索更高效

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来得到需要的信息,这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搜索工具。根据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4]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超过90%的互联网使用者习惯通过互联网而不是其他媒体搜索信息,在中国,这一比例也高达70%。如今,搜索引擎成为网民使用最多的互联网服务,据统计[2],截止到2011年6月,中国的搜索引擎用户已达3.86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搜索工具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这意味着人们在获取学术信息时,将不再仅仅受限于传统的期刊杂志,而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的工具搜索所需内容。

针对网络化期刊而言,这种高效、便捷的搜索功能突出体现在数据库中的期刊检索方面。在万方、维普等各种数据库中,用户可以通过标题、关键词、年份、作者、单位、摘要,以及引言等,从上万篇学术期刊中检索出需要的内容。而一些更高级的功能,如跨库检索服务,更是免去了用户在不同数据库中的重复检索,为用户节省了大量时间。

(四)刊期更灵活

传统的印刷版期刊中,由于版面限制,一些优秀稿件不能及时发表,再加上审稿、编辑、排版、印刷、装订、邮寄等过程消耗大量时间,导致期刊的出版发行周期较长,违背了学术期刊注重时效性的原则。而网络化期刊,特别是纯网络期刊,从作者的投稿到读者的阅读都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免去了印刷、发行等繁琐的环节,真正地实现了即时出版,即时发行。同时,在互联网上信息时可以随时添加、随时更新,这使得期刊在网络上的发表不必遵循传统的以周、月、季为时间单位的出版模式,学术论文可以以单篇的形式上传于互联网或收录于数据库中,也可以像传统期刊一样以期为单位在网站上,颠覆了传统出版物的刊期模式。

三、互联网与网络化期刊的缺陷

(一)信息鸿沟

“信息鸿沟”这一名词源自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1999年的报告《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Chadwick[5]将其解释为由种族、收入、教育、地里位置以及性别上的差异所导致的信息化水平上的差距,即互联网并不为所有人提供同等的服务,同样,并不是所有人都钟爱互联网。和高收入、高学历、精通电脑的人相比,低收入、低学历、懂得少量电脑知识的人通常较少使用互联网。以收入为例,中国目前约73%的网民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2]。

对于期刊的读者而言,阅读网络化期刊将比购买传统期刊支付更多的费用,首先,除了购买上网所需的设备(电脑或者手机),还须为接入互联网支付费用。其次,在网络期刊数据库中浏览或者下载全文通常还要另外付费。这样,不同收入水平的读者必然会在印刷版期刊和网络化期刊中做出不同的选择。

(二)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6]指的是媒体中过于丰富的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降低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人们很难从冗余的信息中选择出有价值的;人们很难辨别出各种信息的真伪。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在2007年对台湾两所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大约75%的学生表示自己无法从互联网上找到所期望的信息[7]。

与受篇幅、页码限制的传统期刊相比,互联网上所能搜索出的期刊及学术论文堪称海量,但内容良莠不齐,需要仔细筛选,去粗求精、去伪存真,这实际上给学术研究工作增添了麻烦。

(三)舒适性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阅读纸质文献。纸质期刊携带方便,读到有用的语句可随手圈点,中途休息时可将纸张随意折叠或插入书签作为记号。相反,阅读网络化期刊必须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不方便在期刊上做标记;其次,在操作电脑时,人们通常身体前倾,不能得到足够的放松,如果时间过长,极易引发一些健康问题,如视觉疲劳、近视;此外,电脑所带来的辐射也不容忽视。因此,传统印刷版期刊在读者心中仍有稳定的地位。

(四)传统期刊上网的滞后性

传统期刊上网是期刊网络化的主要形式之一,除了被收录在数据库中,部分期刊还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和网站。虽然这种网络化期刊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易于下载、复制、传播,但它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只是印刷版期刊的翻版而已,依附于传统印刷版期刊而存在。这类期刊具有滞后性,出版周期并不比印刷版期刊短,往往是在印刷版期刊发行后才被上传于互联网。因此,从时效性这一方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化期刊都比印刷版期刊有优势。

(五)纯网络期刊的权威性

和传统期刊上网不同,纯网络期刊没有对应的印刷版存在,是一个独立体,不受传统期刊出版周期的限制。这类网络化期刊使得学术论文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在网站上以单篇的形式发表,具有高时效性的特点。但是,这类网络化的期刊追求的是高效、快捷地,往往缺乏严格的审稿制度,导致社会公信力不高,不像印刷版期刊那样具有权威性。由于期刊本身受到公众质疑,无法吸引作者投稿,期刊缺乏高质量的稿件,也就无法提高其权威性,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术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开放存取”也面临着权威性的威胁。在互联网上,作者可以各类学术文献资料,包括未投稿的、未被期刊社采用的,以及已经被采用但尚未发表的论文等,这类信息通常并没有经过同行评议便与读者相见,质量参差不齐,其权威性必然低于印刷版学术期刊上所刊载的内容。

四、由竞争走向合作

从媒体的发展历史可知,新媒体的产生并不会导致旧媒体的灭亡。作为印刷版媒体的一种,报纸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即使受到电视和互联网的双重夹击,它在读者心中仍处于重要地位,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虽然学术期刊不像报纸那么普及,但其在学术界也拥有稳定的读者群。目前,网络版与印刷版学术期刊正共存于期刊界,但网络化期刊的出现远远晚于传统印刷版,特别是无相应印刷版本存在的纯网络期刊,在整个网络化期刊中所占比例很小,难以对传统期刊造成威胁。比较两者的关系发现,印刷版和网络版期刊之间不仅仅是竞争,更多的是合作:传统的印刷版期刊为网络化期刊,主要是有相应印刷版存在的网络化期刊,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互联网及网络化期刊也带动了传统期刊的发展。互联网这一即时交流工具,加强了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交流;传统期刊在互联网上出版后,也赢得了更多的读者,提高了自身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再加上互联网的跨时空性,一些优秀的学术期刊甚至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走向了世界。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过500家的大型海外机构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中文期刊,中国的传统期刊在通过互联网发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的师生,以及皇后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等等,海外大型的图书馆的借阅者们,也早已通过互联网阅读到了中国的期刊。

作为学术期刊的两种类型,传统印刷版和现代网络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传统的印刷版期刊的发行受地域限制、发行周期长、刊期不灵活,但论文质量高、具有权威性,且符合人们长久以来的阅读习惯。两者之间的竞争只是推动期刊进步的动力,合作才是期刊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知名度的根本。对传统印刷版学术期刊而言,互联网的普及并不会导致其灭亡,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促使其卓越成长。(来源:今传媒 文/夏君子,女,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航空兵器》杂志社编辑,文学硕士。 编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R/OL].scio.gov.cn/,2010-06-08.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cnnic.net/,2011-07-19.

[3]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03-12.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cnnic.net/,2008-10-06.

[5] Chadwick A.Internet politics:states,citizens,and new communica- tion technologi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6] Wright 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ng and ICTs in contemporary anti-capitalist movements, in Donk W V,Loader B D,Nixon P G,et al.(eds),Cyberprotest:new media,citizens and social movements [M].London:Routledge,2004.

互联网周刊篇4

【关键词】报刊/网络报刊/互联网

一、网络报刊的起源与发展

网络报刊是基于互联网,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传输,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读取的连续出版物。它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兴盛于90年代中后期。1987年,位于美国硅谷的《圣何塞信使报》(SanJoseMercuryNews)首次将该报的内容送入初创阶段的因特网,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基于Internet的电子报纸,以此为标志开创了电子报刊和网络媒体的新纪元。随着万维网(WorldWideWeb)和浏览器的推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报刊上网形成浪潮,其中的弄潮儿有显赫的著名大报,也不乏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报。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到1994年底,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制于因特网基础建设的水平,上网的报纸大多集中在美国,大约有几十家,全世界也不超过百家。1995年底,上网报纸迅速增至1000多家,其后一发不可收拾。网络报纸的数量发展之快,势头之猛,无不令人瞠目。目前美国网上报纸还在以近60%的增长速度在发展。据美国NewslinkAssociation统计,截止1997年底,全球上网的报纸总数已逾3600家。美报协(TheNewspaperAssociationofAmerica)统计报告,至1998年3月1日,全美1520家日报中已有近1/3的日报在互联网上开辟了网络版。同年底全美已有1/2日报上网。另据1998年10月初《美国新闻评论》杂志网站公布的数据表明,全球的网络报纸共计4295家,1998年底越升至4925家,近两年发展更为惊人,全世界在互联网上刊行的报纸早已突破万种大关。

网络报刊的起步与发展是以因特网为依托,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成长壮大的。由于受到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报刊电子化的影响,中国报刊界也做出了积极反应。与英、美发达国家报刊电子化源起于一些不知名的小报社相似的是,首开我国报刊电子化先河的不是全国性大报,而是一家地方报纸——《杭州日报》。1993年12月6日,在当时中国尚未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杭州日报?下午版》通过该市的联机服务网络——“展望咨询网”进行传输,尽管技术很有限,传播也不广泛,但它开启了中国报纸电子化的大门,意义重大。

1995年,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启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即Internet骨干网和公用网的开通,向世人昭示中国已驶入互联时代。特别是“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中国科技网”(CSTNET)三网的于1996年相继开通,带动了中国互联网前进的脚步,同时也为中国报刊的电子化、网络化提供了技术条件,使报刊驶入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可能。

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电子版》捷足先登,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开播演示。成为国内首家在互联网上正式发行的电子日报。该报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新闻媒介形式,每天上网文字1.5万字,其中中文1万字,英文5000字。通过国际互联网、中央电视台图文电视、全国电子信箱信息服务系统(CHINAMAIL)三大渠道向国内外传播,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

中国国内第一份上网的中文电子刊物是《神州学人》。(它的印刷版最早由原国家教委主管和主办的面向中国在海外留学人员的双月刊杂志,创办于1987年5月,1993年1月4日改为月刊。)该刊由原国家教委投资200余万元,于1995年1月12日正式在因特网上发刊,取名为《Chisa》(ChinaScholarsAbroad的英文缩写)。它的封面由五星红旗和醒目的“神州学人”字样组成。《Chisa》是一份与《神州学人》杂志同名而内容和形式完全迥异的网上中文期刊,属于文摘性新闻周刊,每周从国内几十种报刊中摘取最重要的信息,每周五通过“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国内最早的全光缆计算机网络,1993年12月主干网开通,1994年4月与Internet连接)送入国际互联网。仅在创办的第一年,直接订户就达3000多个,不定期阅读者在15万人以上。《Chisa》在保留《神州学人》作为国内唯一的留学生刊物特点的同时,博采国内外报刊之精华,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以其在国内电子刊物中的首创之举和先进、快速的阅读方式,被海外学子称为“沙漠中的甘泉”、“来自北京的声音”。1995年11月,《Chisa》被美国图书馆电脑网络中心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正式编目。1997年8月,《神州学人·电子版)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进入中央对外宣传信息平台。1998年9月,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发刊周期由原来的每周五发刊一次改为每周二、周五各发刊一次,每周在网上发刊两次。1998年12月30日,其主页进行了全面更新,共设置近40个栏目,较权威和全面地反映出有关留学的各种信息,特别受到海外华人的喜欢。

1995年是中国计算机业的“网络年”,也是中国报刊网络化的起步年。到1995年底,国内上网的报刊有7、8家。由于网上电子报刊较传统印刷报刊有更强的时效性、多语种跨国界传播、廉价、选择性强、打印复制方便等特点,发展速度很快。据新浪网2000年4月19日新闻报道,网上中文报纸的数量增至273种,占1998年2053种报纸的13.2%,即有近1/7的传统报纸在网上安营扎寨。其中有独立域名的报纸116种,占上网报纸的42.6%。在国家顶级域名.cn下注册的85个,在国际通用顶级域名下注册的31个(.com下24个,.net下6个,org下1个),没有独立域名,但在各网站设有主页的报纸共157种。

从上网报纸的种类和数量看,地方性报纸独领,共有213种在网上抢摊设点,占全国此类报纸1842种的11.6%,其中有独立域名的84个,占该类上网报纸的39.4%。其次是全国性报纸共56种,占全国此类报纸211种的26.5%,其中有独立域名的31种,占此类上网报纸的55.4%。上网晚报28家,占全国此类报纸118家的23.7%,其中有独立域名的13家,占46.4%。上网机关报14家,占全国省级机关报31家的45.2%,其中有独立域名的12家,占此类上网报纸的85.7%。另据《撰稿人之家》和《网报星空》联合搜寻到国内上网报纸530余家,平均每月有4、5家国内报纸在网上创立网络版。

二、网络报刊的发展模式

从网络报刊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四川。上网报纸最少的是西北和东北。

网络报刊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电子版阶段。纸质印刷报刊的完全翻版。这是网络报刊的初期形式;(2)超链接阶段。通过网页上具有特定颜色的超链接,从一个网站进入另一网站,可获得更全面、深入的信息。在各网络报的网站还开辟了BBS(电子公告系统),邮件列表等服务,供读者在网上信息;(3)多媒体阶段。提供声、像、图文并茂的网页形式。

从网络报刊的经营方式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1)委托成熟的网站,成为别人的附庸,多见于地方报纸、晚报等;(2)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和域名。在内部设立网络编辑部或技术部,进行网络版的日常维护与制作,常见于实力雄厚的大报及报业集团。现有印刷报刊以电子版形式进入互联网通常需要ISP提供技术支持。北京易迈电子邮件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金桥工程中电子邮件项目的主要建设者和营运者,1996年1月20日,由该公司和首都新闻出版界联手成立了中国电子报刊联机服务中心,全面提供电子报刊的上网技术服务。实际上,1996年内不断涌现的ISP都开发了这一服务,在它们的网页上均设有名为“国内报刊”、“新闻媒介”的拦目,用户通过搜寻功能,可以找到并进入,浏览相应的报刊,即用户不必记住网上数十种报刊的网址,而只要进入这些ISP的节点即可。收有相对较多的国内电子报刊节点的有: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北京卡尔曼、中国比克、中国导航、中国经济信息网等。

2001年中国报纸进入宽带时代。《北京晨报》于2001年5月29日正式在北京推出宽带报纸,这是中国第一份宽带报纸。宽带报纸比纸质报纸更先进的地方,在于读者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报纸文字的大小并可随意打印,而且由于节省了投递时间,报纸到户时间更早。另外,由于这一系统以宽带网络为载体,未来宽带报纸还将为读者提供音频和视频服务。宽带报纸是把报纸的数字化信号送至ISP服务器,再经由宽带网关至小区用户的电脑中,读者利用专用浏览软件,就可以阅读当天印刷出版的报纸。这些数字化信号包括文章、标题、图片、版式、色彩等报纸上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与报纸信息完全一样。

从网络报刊的发展趋势来看,纯网络报刊是一个发展方向。纯网络报刊是专门在网上出版发行而不再以印刷品的形式出版发行的电子刊物。近年来有增长的势头。如北京大学非线性科学中心创办的《COMMUNICATIONSINNONLINEAR&NUMERRICALAIMULATION》(《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是中国第一份进入互联网的纯网络英文学术刊物。它是经国家科委批准,于1996年初取得正式出版号并上网发行的。该刊是一个同仁刊物,其宗旨是促进我国在这一专业领域中的研究工作的进展,并为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得力的手段。读者可以免费在网上调阅。

各种网络报刊的存在是连续出版物文献种类的延伸与发展,作为信息管理部门对这种特殊的连续出版物种类如何进行分类、编目,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起步中的中国电子报刊.

2日本产经新闻社利用宽带提供电子报纸.

3高红冰.新闻资料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4中国电子报刊发展概况.中国新闻年鉴,1997

5背景资料之四.

6第四媒体:倾斜的地平线.大汉网刊

7陆伯华主编.世界出版业美国卷.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互联网周刊篇5

从2003年至今,“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政府、协会领导、行业专家、企业领袖等精英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行业经验和成就,并展望行业未来趋势和前景。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影响力之深远,毫无疑问成为每年年终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引人关注的盛会。

2003年商业网站百强

2003年8月25日,《互联网周刊》推出“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榜单,就是如今“i-China Forum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的前身。

经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冲击,以及2001年、2002年的沉寂后,互联网在2003年意外地迎来春天:门户网站普遍盈利,非典的肆虐却让电子商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网络游戏迎来爆发式发展,网络广告的复苏带动了门户网站的全面赢利,带领互联网走出迷雾的短信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

经过众多互联网从业者多年的努力,2003年,中国互联网正融入主流经济领域之中,它们所代表的商业模式、探索历程以及商业成就并不逊色于以往的任何企业。

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周刊》推出了“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榜单,将网站流量、网上调查得票数、网站商业模式、网站成长性、网站战略价值这五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互联网周刊与众多企业战略专家、电信专家经过讨论后,评出100家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尽管上榜网站分属不同领域,知名度、影响力、商业成就也不尽相同,但无疑,这100家网站代表了200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那一批,而榜单结果至今仍被众多网站视为其在当时互联网行业取得成功的标志。

《互联网周刊》以其全面有说服力的评价体系、公正公平的评价原则,用榜单忠实记录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兴衰与成败,对当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2004年互联网与中国商业成长

2004年10月22日,由《互联网周刊》主办的“2004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暨2004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颁奖盛典”在北京天伦王朝举行,覆盖了中国500多个主流商业网站,延续并进一步扩大了2003年“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榜单的影响力。

2004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复苏之后的第一年,互联网的产业环境发生了更大变化,更多传统产业资本开始进入这一领域,产业融合的趋势逐渐清晰,网站也开始思考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将商业变革、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新一轮网络时代的竞争拉开序幕,那些创造商业价值的互联网企业们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周刊》推出了“中国商业网站100强”榜单,并举办了“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为期一天的论坛以“互联网与中国商业成长”为主题,并设置了“新门户时代”、“娱乐的力量”、“网络时代的企业竞争”、“行业变革”、“良性发展的无线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为王”等六个专题论坛,和以“中国概念”为主题的电视论坛。此外,还了百强榜单以及各种单项奖。

论坛将互联网界、商业界、投资界、媒体界等的近500人聚集在一起,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互联网与中国商业的成长,共同感受互联网在商业社会中日益发挥出的巨大能量,更有当时新华网总裁周锡生、网易首席运营官董瑞豹、盛大网络娱乐产品总监费江舸、和讯网CEO谢文、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慧聪网CEO郭凡生、掌上灵通CEO杨镭、凤凰网副总裁等多位网络界知名人士到场发表演讲。

论坛和榜单深入探讨并挖掘了在产业融合和变革后的互联网企业的方向和它们的影响力,展现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所代表的商业特点和未来方向,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2005年引领信息潮流·开创产业未来

2005年12月1日,“第二届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暨2005中国商业网站100强颁奖盛典”在北京·好苑建国商务酒店举行。

2005年,中国互联网在经过4年的蛰伏后,重新回到了热钱涌动的风口浪尖,全球的风险投资齐聚中国,2005年成为中国在国际资本融资领域破纪录的一年。中国的创业投资总量攀升到当时的历史最高点,Web2.0、长尾理论不断出现在VC们的口中,与Web2.0沾点儿边的网站一夜之间都得到大额投资Web2.0为代表的第二次互联网风潮开始以或横扫或渗透的方式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周刊》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以“引领信息潮流·开创产业未来”为主题,旨在倾听业界智慧声音,把握互联网商业最新动态。

论坛汇聚了来自互联网企业、互联网行业著名专家、获奖网站代表、互联网投资机构以及各知名媒体等代表近400人,共同总结互联网商业多年运营经验,探讨互联网新一年发展方向,并展望产业未来趋势。

论坛以“细分服务的市场空间”、“互联网与风险投资”、“区域互联网的商业领地”、“网络提升商业品质”、“互联网新潮流”为主题,并有“探寻互联网的商业活力”和“发现.未来”两场高端对话让与会嘉宾畅所欲言,既有来自优秀商业网站成功经验的分享,又有权威投资机构的声音,权威专家、知名企业齐聚一堂,集体发声,从不同角度共同总结了互联网商业运营的多种模式,分析阐述了互联网经济对商业发展的促进和影响,对互联网下一个经济热潮进行理智而全面的预期与展望。

论坛上同时了“2005中国商业网站100强”总榜、单项奖以及最值得关注的商业网站Focus50,公信力与权威性得到广泛认同,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知名的品牌活动之一。

2006年回归商业

2006年12月20日,以“回归商业”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暨2006中国商业互联网调查年度大典”在北京国宾酒店大宴会厅举行。300多位互联网业内人士与行业专家参与,分享对互联网现状的想法,并展望来年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

2006年,中国网民数量超过1.3亿,网络成为人们接触时间最多的媒体,网民开始成为互联网主角。而“创新”成为2006年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关健词,Web2.0、视频网站、博客、新媒体、游戏免费等新的概念和模式,给互联网经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互联网挑战着传统的力量,新旧、大小、同行异业之间的竞争层出不穷,商业的本质在互联网里演绎得完美无缺。

在这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行业背景下,《互联网周刊》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并在会上了“2006中国商业互联网调查”结果,腾讯网、TOM、搜狐网、网易等著名网站荣获“2006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多位互联网业内人士与行业专家参与论坛,围绕论坛议题,发表演讲,分享了他们对电子商务、社区的看法,而以“商业互联网的资本力量”、“互联网回归商业”为主题的对话中诸多参会人士积极发言,激情碰撞、智慧闪现,探讨了互联网与商业融合中的诸多热点问题以及中国商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而“2006中国商业互联网调查”评选活动历时3个多月,通过网站自荐、编辑调研、公众票选等多种调查方式综合评定,在考察了第三方流量统计和赢利能力、技术创新、成长性、行业影响力等指标后,按综合门户、垂直门户、电子支付、行业、搜索、网络服务等15个方面进行分类,最终评选出2006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论坛与调查为波澜壮阔的 2006 中国互联网呈现出一个全景式记录,对2006 年商业网站的发展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同时也将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业内同仁搭建一个高端有效的沟通平台。

2007年理性回归·蓄势待发

2007年12月20日,“2007中国商业网站排行榜暨中国互联网企业CEO峰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隆重召开。大会就网络环境变迁潜藏的商业机会、投资价值以及新技术和思想进行延伸,就网络回归现实、趋势引领商业造就的中国互联网奇迹进行探讨。

2007年,互联网在中国走过十余年,互联网平台支撑的商业应用也由最初的单一走向丰富多彩。在娱乐之外,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另一根支柱,整个商业互联网正在走向丰富和成熟。在经历了SP、游戏等娱乐化浪潮之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创业者开始将成熟、活跃的传统行业作为支撑,在牢固的传统行业地基上嫁接互联网和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起来,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而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与渗透的过程,正是互联网一步步挤掉泡沫、回归本质的过程。此外,史玉柱、江南春、马云、黄光裕等名字也成为行业焦点。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周刊》举办的以“理性回归·蓄势待发”为主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CEO峰会”正当其时。来自互联网各个领域的CEO齐集此次大会,就网络营销、搜索、社区、网络服务、网络基础运营、电子商务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爆发出一场精彩的智慧风暴。

同时,大会揭晓“2007中国商业网站排行榜”榜单及各单项奖,评选活动从200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每届均取得巨大反响,以持续性的工作见证中国商业互联网的日益壮大。

2008年十年光荣与梦想

2008年10月23日-24日,由《互联网周刊》举办的“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年领袖峰会暨商业网站百强评选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举行。十年光荣与梦想,由北大百年讲堂见证;十年互联网英雄,从领袖峰会载入史册。这是庆祝和总结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年发展的盛典,也是探讨和展望未来十年的大讲堂。

大会以“十年光荣与梦想”为主题,《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在会上《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年发展报告》。凤凰新媒体CEO刘爽、点击科技总裁王志东、华旗资讯(爱国者)总裁冯军、腾讯联席CTO熊明华等众多互联网、IT领域的公司领袖人士参与大会。活动还设置“网络媒体论坛”、“3G论坛”、“网络服务论坛”、“社交网络论坛”、“网络营销论坛”五大论坛,记录、纪念和总结互联网十年的商业变革、企业与企业家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商业互联网,是中国商业社会皇冠上的明珠;网络时代的商业,是当时中国最有希望的新大陆。十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基础不断扩大,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十年来,互联网企业家构筑起一个全新的信仰、秩序和游戏规则。激荡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因激荡的商业互联网十年而提纯。

自2003年以来,《互联网周刊》每年年底中国网站排行榜、百强分析及举办年度峰会,至2008年成功举办六届,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内产生了很好的影响。2003年-2004年,主要记载了互联网释放出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潜能;2005年-2006年,主要展现了以互联网技术所催生出的网络时代的商业变革;2007年,长期积累的数据促动了《互联网周刊》研究区域经济及各行业的电子商务;2008年,恰值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周年,《互联网周刊》于北大百年讲堂举办了近3000人规模的“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周年庆典”,盛况空前。

2009年前景·价值

2009年12月19日,由《互联网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开放经济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经济领袖论坛(i-China Forum 2009)”,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

当前互联网已经进入互联网经济和多种商业相结合的阶段,多种意义的细分市场的出现意味着这个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全世界各行各业的参与和互动,推动一个更精彩时代来临。

论坛以“前景·价值——中国互联网经济前景与融合性社会价值”为主题主旨,并设置了“数字化社会高峰论坛”、“互联网络营销高峰论坛”、“电信与无线互联网高峰论坛”等分论坛,来自金融、地产、汽车、酒店、零售、IT等社会各个领域的行业精英、学术专家、专业投资人以及敢于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乘风破浪的企业家、创业者们聚集百年讲堂,共同探讨了网络营销、数字化社会、电信与无线互联网等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热点话题。

在本次论坛上,主办方《互联网周刊》联合CR-尼尔森、艾瑞咨询、英创思、Frost&Sullivan、高明网络五大国内外知名第三方数据和调研机构,了“i-China500(2009中国500强企业)”、“2009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2009年中国网站(分行业)排行榜”和“个人网站影响力排行榜”、“2009中国十大无线互联网先锋”等榜单。

2009年起,互联网周刊(China Internet Week, CIW)研究机构及各有关联办单位围绕长期愿景和定位,与中国具影响力、领导力、创新力的各类企业、组织及领导人一道,对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前景及商业价值共同探讨、预测、判断,系列性和长期性地提供服务,共同参与、推动和见证“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的伟大进程。

2010年互联网服务经济

2010年12月8日,由《互联网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10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暨中国商业网站百强颁奖庆典”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

8日上午,“2010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主会场不仅揭晓每年的商业网站百强榜单,还公布了“2010年中国网络名人榜”、“2010最受网民欢迎产品奖”等重量级榜单,并进行了中国商业网站百强、单项奖、名人榜、产品榜等榜单的颁奖典礼。

8日下午,同时进行了“网络广告与新媒体营销高峰论坛”、“移动互联网高峰论坛”、“电子商务论坛”以及“创业与风投论坛暨首届融资项目推荐会”四个分论坛,以“互联网服务经济”为主线,围绕网络平台、网络营销、网络新媒体、网络广告等主题深入探讨,重点研究云计算给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发展变革、中国互联网品牌营销发展趋势、长尾互联网营销价值的挖掘、网络智能营销的发展与创新、网络游戏企业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分析三网融合、电商产业规模化发展及推广战略、电子支付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机遇等议题。

大会邀请了政府官员、互联网及传统行业领域专家学者、广告主、风险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各领域代表性企业领袖参与,总结与展望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业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源整合平台。

大会首次联合四大门户“微博频道”展开“中国网络名人榜”评选活动,还首次联合了四大门户“科技频道”以及主流IT门户网站共同举办“2010年最受网民欢迎的IT产品榜”评选活动,参与度与受关注度之规模空前。

2011年中国.英雄

2011年12月8日,由《互联网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11(第九届)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暨中国商业网站百强颁奖庆典”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来自全国的上千位互联网相关领域政府、协会领导、行业专家、企业领袖等高层人士云集,一同分享一年来的经验和成就,共同展望行业未来的趋势和前景。

2011年是互联网的中国年,是中国的网络英雄年。国际金融危机大浪淘沙,随着美国信用评级下降,落花流水春去;中国强势崛起,一枝独秀争艳。因此,大会以“中国·英雄”为主线,突出互联网的中国机遇、CEO的新理念,主会场举行了“2011十大中国·英雄颁奖盛典”、“2011中国商业网网站单项奖颁奖”,并了“2011中国商业网站百强综合/分行业榜单”、“2011中国网络名人榜”。

同时,2011年,中国互联网将走入一个关键阶段,必须在网络支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生活网络化四个基础领域有实质性的重大突破,中国信息化从而和谐社会的构想才能真正冲破障壁大步向前。因此,大会分会场设置“网络广告与营销高峰论坛”、“移动互联与云计算高峰论坛”、“网络生活服务高峰论坛”、“电子商务与支付高峰论坛”,围绕电子商务与支付、移动互联网、网络生活服务、网络广告与营销等主题深入探讨。

2012年得势者·得天下

2012年12月18日,由《互联网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办“2012(第十届)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i-China Forum 2012)暨金i奖”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

2012年,在喧嚣纷杂的背后,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机遇,中国互联网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IT、电信、银行、制造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为代表的各行业或产业,都将在发现和走向因网络而重生的新经济产业未来的过程中,有前所未有的发明,前所未有的创造,前所未有的前进。

大会以“得势者·得天下”为主题,设上午主会场以及下午四个分论坛,分别就网络广告与新媒体、云计算创新应用、金融互联网、网络点亮生活等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并“2012中国商业网站百强”及“2012中国商业网站排行榜”,共同见证并营造互联网新方向。

互联网周刊篇6

嘉宾:读者出版集团副总经理

《读者》杂志社社长 彭长城

《新周刊》执行总编 封新城

彭长城,封新城。一位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文摘类期刊《读者》的社长,一位是以新锐著称的《新周刊》的执行总编,二人的名字皆带有“城”字,二人所在的媒体一度被视为中国传统期刊与新锐期刊的代表,更有意思的是,二人均毕业于兰州大学,因二人在业内的显赫影响被业内人士特别是兰大的校友称颂,被人尊为:兰大双城。同时见到两位期刊界享有盛名的期刊老总,是在中国期刊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主持人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传媒》:很高兴同时见到“兰大双城”。无须讳言,《读者》与《新周刊》近些年来一直是中国期刊界的旗帜,《读者》多年来发行量与口碑在读者中稳居第一,而《新周刊》一向以新锐、时尚的定位领跑中国的综合类期刊,请两位谈谈,你们认为各自的杂志多年来能在读者中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彭长城:原来《读者》的发行量本来就一直在高位运行,近5年来,《读者》的印数更是翻了近一番,2006年,中国期刊的总印数为28.5亿册,而《读者》一本杂志的印数已经占到全国总量的1/27多。在《读者》的办刊过程中,定位、办刊人、创新、市场化操作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读者一种满足文化需求、情感需求、社会需求,有助于精神慰藉和心灵成熟的东西,这种很人性化、很人情味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人文关怀,这也许正是《读者》风行20多年的根本原因。

封新城:《新周刊》与《读者》是两本风格定位完全不同的刊物,但彭总提出的“给读者以人文关怀”,我们还是一致的。当然,《新周刊》之所以成为中国期刊10年的缩影,成为了国人生活方式演变的一个缩影,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对市场精神的理解。期刊是文化产品,是产品就要去找市场,读者是消费者,消费者满不满意你的产品还是最关键的。1996年《新周刊》创刊的时候,别的不说,连彩色的图都很难在杂志上看到,所以,即使是《新周刊》当时以新闻纸出版,其耳目一新的版式和近乎1:1的图片使用,当然会给读者以横空出世的感觉。除了阅读形态,更重要的是《新周刊》摸索、甚至开拓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报道模式,这包括大盘点、排行榜等等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新周刊》式的招牌。

媒体有一些共性,但是《新周刊》确实有一些个性的地方。发现和命名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新周刊》得以前进的最重要的动力。你看到的《新周刊》,不仅仅是它的内容还有《新周刊》背后一系列品牌的价值在多个层面的延伸。所以《新周刊》从很早就有很多的增刊,比如最早的“中国不踢球”、“泰坦尼克号”,到近期的“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这些都反向地证明了《新周刊》的价值。还有其他方面的延伸,比如我们所做的这些排行榜,有我们所熟知的颁奖活动等方式;有这一年度的新事物、新现象的梳理和总结,也是判断价值的一个指标。《新周刊》目前已经出了三十多本图书,有每年的佳作选,有城市生活方式、电视娱乐等等选题中分解出来的专门的书籍。这些都是《新周刊》的一些观察角度和操作方式。《新周刊》也因此长期以来得到了读者的青睐。

《传媒》:两位不仅是期刊老总,更是直接与期刊市场一线接触的专家,那么,你们认为目前中国期刊业总体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再缩小到《读者》与《新周刊》这样的期刊而言,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

彭长城:一方面有机制、体制、经营方式的挑战,另一方面有多媒体的阅读方式对纸介质出版物的挑战。前一个问题是由市场经济和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残酷的市场总是在优胜劣汰,而已有数百年期刊运作经验的国外媒体及资金进入,促使本土期刊必须在与狼共舞中强化已有优势,以市场的方式应对挑战。后一个问题是传统媒体共同的难题,化解的办法无非是找到现有的刊物与数字化的结合点,使老树长新枝;再就是做好每本期刊,如果一本期刊在传承文化、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等方面做足文章,真正能让读者有所收获,你不但有存活下去的理由,而且会活得很滋润。对《读者》而言,坚持“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办刊方针,进一步解决好著作权的问题,解决好创新的问题,相信会越走越好。按照读者集团的规划,在办好《读者》的同时,努力办好《读者》系列刊物,使《读者》由一棵树变为一片林。《读者》(原创版)现在期发行量已达到50万册;《读者欣赏》杂志也由最初办刊时的“图摘”形式变为原创期刊;《读者》(乡土人文版)期发行量也达到10万册。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创办新的刊物,这些刊物将在细分市场方面做些工作。

但也无须讳言,作为文摘类期刊,《读者》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新媒体与新技术对读者阅读方式的冲击。目前电子杂志的确在兴起。现在全国电子杂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过数字化转换,在网上传播的传统期刊,本质没变,只是阅读、发行形式的转变。很多传统期刊和主流电子期刊网站合作,委托龙源网及xplus、zcom、poco等三大平台制作的传统杂志都属于这一类。这类电子杂志的内容与纸介质期刊也没有大的区别;另一类是全新的电子杂志,完全经由网络制作、传播。像很多网友、制作团体及上述电子期刊网站自主策划制作,由电子期刊平台发行。这些电子杂志多以时尚内容为主,可能时尚的东西更适合电子杂志这一丰富的表现形式吧。还有像传统媒体自办的电子杂志,譬如南方网的《物志》,可以归为第二类。它是把传统媒体和电子杂志结合得比较好的电子杂志,它虽利用了全新的表现形式,但采用传统期刊的采编模式与编辑内容。

传统期刊的形式太单一了,比不上多媒体技术实现的电子杂志。电子杂志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整合到一个版面里,将纯粹的阅读变为了娱乐――好看、好听、好玩,在这方面纸介质期刊是做不到的。电子杂志还不受刊号限制,也无需纸张和印刷费用,运营成本相对低廉,大多数是免费下载或在线阅读,这些对传统期刊会有一定冲击。因此《读者》在数字化方面也在做出努力。

封新城:挑战就是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给出版业、报业和期刊业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今天我们还把网络看做多种媒体形态的一种,但真正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将做如何选择就不得而知了。10年后,传媒形态的排序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到那个时候,别说报纸杂志,就是今天巨无霸般的电视也很可能要对新媒体俯首称臣。对《新周刊》来说,挑战既来自互联网,也来自同类杂志的竞争。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不只是掠夺内容,更重要的是广告的蛋糕也被大口地吞噬。像我们这样的杂志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是最大的。我注意到《时代》2007年第一个改变是出版周期变了,由周一出版改为周五出版。这个调整就是更加杂志化了,让杂志回到家里,回到休闲时间;第二是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在海量资讯、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用《时代》杂志的话说我们已经不足以作为一个新闻现场的报道者了,我们应该在这些纷杂的信息中提炼出各种观点和看法。

而同类杂志的竞争,既有同一目标群的争夺,也有区域市场的争夺,所以,《新周刊》在近些年来,的确受到了京沪两地有区域优势的同类杂志的顽强抵抗。现在中国期刊市场的状况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一是传统杂志(如《读者》、《知音》、《家庭》)和城市杂志(如《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时尚类期刊、旅游类期刊),因为中国地域辽阔,人口基数大,所以传统类杂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有可观的发行量,而在东南沿海,以京沪穗深为轴线的城市带则以新型的城市类杂志为主要消费。具体到城市类杂志上,又是以时尚消费类为主体,新闻综合类为辅而两分天下,当然最大的变化在于消费群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中高收入群体的崛起。城市类杂志说来说去并不像传统类杂志那样去赢取什么全国市场,而只是在那个城市带上迎合新崛起的群体,再进一步说的话,就是市场的不断细化,即对细分市场的发现和争夺。

广告投放商有一种分法,但是他们过于同质化了。中国的发行渠道也是不成熟的。香港的媒体不会专门设置一个发行部,因为发行是一个社会分工而不是企业分工,有专门的发行公司。大家都是为了发行公司提品。国内就很乱,特殊渠道更加的可怕。如果按照发行渠道的划分,是非常不严谨的,我们自己本身也并不是很在乎。但是在这些杂志里我们其实最容易找到特征。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在广州的杂志,但就是南方比如广州的媒体恰恰对全国都产生影响,比如南方报业,比如《新周刊》。我们在北京的发行量不见得就比《三联生活周刊》多到哪里,但是在南方,那里是我们的基地,《三联生活周刊》就肯定不如我们了。如果这么说,我们在全国更加有影响力。在上海,等于是南方北方的一个碰撞区,但是上海人对于南方媒体的接受程度更高,所以我们还有优势,这些都是有例可循的。如果非常细的划分和研究,我们也是有优势的。但是我们不能就因此说我是在贬低我们的对手,其实是我们所有的中国平面媒体共同在开拓中国的传媒市场。我们第一代传媒人的发展是磕磕绊绊的,中国整个媒体的发展也是一样。有些问题可以存疑先放在那里,时间会替我们解决一切。

《新周刊》的多样风格是因为中国市场的特点。七八年前,《三联生活周刊》、《时尚》、《周末画报》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因为那时候蛋糕太小,只要占住更多不同领域的蛋糕,就能让我们得以生存。但是随着市场越来越大,蛋糕可以足够切给某一个专业杂志了,慢慢地我们也在调整,开始与同类型杂志竞争。

《传媒》:冒昧问一下,去年全国的许多平面媒体广告收入增幅依然是下降的,《新周刊》与《读者》去年的效益是否也有下降?如果现在再出版一本全国性的与《新周刊》、《读者》同样定位的刊物,两位老总认为与前几年相比,会有哪些新的阻碍?还能办得起来吗?

封新城:2006年《新周刊》的广告收入是《新周刊》10年来广告收入的平均水平,1500万元上下,甚至较前两年还要好,现在呈现出的势头是还会有10%~20%的增长,原因是《新周刊》已经是一个成熟杂志,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并且通过品牌运作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延伸。还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话,杂志要卖三次,先是把内容卖给读者、再是把广告卖给商家、最后卖的是品牌营销。

现在再创办一本《新周刊》这样定位的全国性刊物已经不可能了。现在要成功,只有区域市场的成功或者细分市场的成功,如果非要说阻碍的话,中国传媒发展的阻碍主要来自其内部――现有的体制、资本的门槛等等。这些都不是一些杂志人能探讨清楚的。

彭长城:去年《读者》获利达6000多万元,估计近几年内还会稳定增长。这一方面由于《读者》的品牌影响力、杂志的良好发展,也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举办奥运会有关。至于再创办与《读者》同类型的刊物,成功的机会当然是任何时候都存在,但如果问我,我绝对不会再办同样定位的刊物了。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期刊经历了战国纷争到目前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已由办刊人的卖方市场转到读者的买方市场,门槛已变得比以前高多了。现在要想让读者认可一本新的刊物,创刊前的调研成本,过程中的编辑成本、营销成本较以前都要高很多,而且没有独门绝招、不能出奇制胜还真不好办。

《传媒》:请两位分别用三个词来概括一下中国期刊业目前的现状,哪三个词?

彭长城:我要说的是市场化、品牌期刊、影响力。市场化是说市场对期刊的选择越来越挑剔,读者对内容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多样化的需求造就多样性的期刊;而品牌期刊已经成为期刊业的生力军,并继续在跑马圈地中扩大战果,品牌期刊进入黄金时代;而时政、财经、文化及时尚类期刊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将比过去增强。

封新城:1.尴尬;2.灵活;3.可期待。尴尬不只是期刊业,整个中国传媒业都很尴尬, 在整个中国社会形态被市场化催化了的今天,谁都清楚,最不市场化的就是传媒业了。但杂志在传媒的多种形态中,还算是最灵活的,而且也成熟了,不少优秀的杂志品牌和运营模式,还会为整个传媒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因为杂志的特殊形态与先行一步,期刊业的发展又是可期待的――我尤其希望整个期刊业能借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召开的东风有更大的质的变化。

《传媒》:刚才两位都提到了目前期刊等平面媒体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当属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而针对期刊而言,可能就是期刊的网络化与电子化。请两位就此谈谈观点:电子杂志注定取代传统期刊吗?或者说,期刊的电子化就一定是那些经营不善的传统期刊跳出困境的“良药”吗?

封新城:2006年是VC们疯狂投资电子杂志的一年,但是2006年过去了,电子杂志也随之破产。报纸可以被搬到互联网上,报纸可能随之被削弱,甚至消亡,但是杂志不会。杂志的方式是互联网无法替代的。为什么呢?这就涉及一个阅读习惯的问题,杂志的阅读情境是无法被取代的。报纸的第一功能是资讯信息的获取功能,是可以被带到办公场所的读物。但是现在你可以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完全取代它,甚至你获取的途径更加的简单。一份报纸可能没有让你习惯阅读的气质,但是杂志可以。

《新周刊》有生活趋势的趣味,意见领袖们可以发现这种气质。气质生长在杂志里。在所有的纸质媒体中,只有杂志是有这种趣味的。这种东西不会因为互联网的风潮而被简单地冲刷掉。杂志保留了报纸的一些特性,同时是一种手感和情境的关联。你在马桶上、沙发上看的只能是一本书籍或者杂志。

所以我个人的猜测就是杂志不会消亡,它会成为一种精度的手工艺品。

什么样的人获得观点?有观点的人才能获得观点。未来杂志的发展可能都是点播式的随心所欲的个性化。你讲究个性体现在哪里?选择不同的杂志阅读就是体现你个性的一个方面。互联网在大众化的同时本身也在小众的区分。比如互联网里面有各种社区、各种版块。但是它缺乏质感,就是物质的质感太虚无了,它是一个网页而已。我们在家庭中收藏的东西是要现实的,比如古董。这些质感的东西才是属于你的,是体现你个人趣味的东西。互联网的这些小众特征可能还不至于把杂志的质感给消磨掉。

互联网的鼓吹者简单地理解了杂志。获取信息并不假,但是他取得杂志信息的途径是很假设的。过于想当然地认为边看杂志边听到音乐,边看杂志边玩游戏就是一种好的趋势,其实不然,这都是假设。阅读杂志不是一定要边听音乐,要玩游戏,这同时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就会失去本身的那种乐趣。

彭长城:期刊电子化就是期刊由传统印刷模式向网络电子版的方向转变,把传统纸介质的期刊挪移到网络、手机及其他新媒体上,内容与纸介质刊物一样或不同,但表现形式更新颖、更丰富,编读互动更迅速、更方便。其实传统期刊早就和数字化有了不解之缘,以《读者》为例,《读者》的文章、图片都是通过电脑制作排版,经由网络传版到各地印刷发行。目前,传统期刊对数字化的依赖程度是很高的。当前电子期刊网站的内容单薄,但拥有丰富的技术手段,而传统期刊拥有强大的采编队伍,表现形式却相对单一,如能将二者结合起来,肯定很有前景。

因此我个人认为一是电子杂志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期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只能说是一种发展的过程。同样,数字化也绝不可能是困境中的传统期刊跳出重围的“救命良药”。数字化只能保证一本杂志从技术上不落后于人,如果杂志本身内容不行,即便数字化也只是换了一层外衣,于事无补。技术易获,创意难求,新瓶装旧酒,能蒙一时,蒙不了长久。因此,无论电子期刊、传统期刊,最根本的还是首先做好内容。

互联网周刊篇7

在新媒体影响越来越深远的时代中,无论是借助互联网实现经营模式、发行以及形式上的创新,还是借助新媒体实现电子报刊品质的提升,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电子报刊最终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新媒体与电子报刊的特点

新媒体是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为传输载体的,互动式、数字式复合媒体,它主要有主动性、互动性、移动性、个性化四个特征。1976年,美国CBS(哥伦比亚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新媒体是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一个“新”字上,即新理念、新模式、新效应、新价值。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媒介的限制,消除了媒体传播介质之间、地域之间,甚至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由于数字技术,新媒体可以面向个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在新媒体这里,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使受众有更大的选择,受众可以随心所欲地阅读信息。而且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多样,它可融图画、文字、音频、视频为一体,做到及时并且无限制地扩大信息量,而且可以随时存储内容,检索起来也非常方便。新媒体“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与电视、广播相比,新媒体可以随时信息,有较强的交互性,通过与新媒体的互动,发出大众的声音,从而影响信息的传播。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新媒体是以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形式传播信息的一种数字化的传播媒介,而且它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以及更加灵活的交互性和移动性,涵盖了传统媒体所有的功能,如电子报刊就是新媒体形式的典型代表之一。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报纸也在积极地寻找发展的新出路。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石峰在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说:“拓展报纸出版业的行业内涵和外延,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发展数字化内容产品,开拓增值服务业务,重组运营方式和业务流程,进而调整报业的经营结构,扩展报业的受众范围,延续报业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而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规模化的影响下,传媒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当然也包括报业,电子报刊将以全新的传播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其传播方式也注定成为新媒体产业的一部分。

电子报刊的发展之路

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在选题上,网络可以成为电子报刊编辑人员选题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大量舆论的汇集使得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在传播的过程中最先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因此,电子报刊的编辑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来了解大众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庞杂、话题多样,所以电子报刊在选题上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追求高品质的内容。另外还要注意信息来源是否准确,并反复核查,避免传播不真实的信息,以免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

在形式上,可以根据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采用微博的形式,对一个新闻事件,不仅有者的言论信息,同时也有关注该信息的有关人士给予的回应。这样的信息呈现更加全面,同时也更加饱满,而且这种新颖的编排方式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与读者的互动上,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获取更多读者的反馈信息。特别是利用微博信息速度快、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强的特点。很多电子报刊注册了官方微博,这样,电子报刊可以有效地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中来,同时又利用微博的互动性强的特点,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使报刊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增强报刊的品牌影响力。例如《央视新闻周刊》注册新浪微博后,随时随地地分享人们周围的一些事情,让人们参与其中。编辑通过微博收集读者对于周刊内容的反馈信息,同时根据广大受众的意愿,以大众感兴趣的内容为选题而进行采访。《三联生活周刊》的“来信”栏目中,有大部分读者的反馈来自其官方微博的评论,《大家看法》则专门开辟了实时微博互动,及时了解微博粉丝的反馈信息。这些例子表明,期刊与新媒体已融合得越来越紧密。

互联网周刊篇8

被称为“改变先生”的张明正最不喜欢“me too”这样的字眼。或许正是这种对创新的执着,他把最初3000美元创办的公司变成了年营收2.4亿美元的企业。2005年张明正不再担任趋势科技的CEO,其继任者是他的妻妹陈怡桦。

围棋棋局是趋势科技三年前不惜重金打造的品牌形象,张明正这位棋手一直保持着张扬外向的强势棋风,而刚刚上阵的陈怡桦留给人们的印象则更为平和。这位新棋手将如何布局落子?

从将军到元帅

《互联网周刊》:2004年,趋势科技发展势头很好,净收入为1.503亿美元,同2003年相比增长了72%。你上任后,张明正先生和董事会是否给你定下了2005年的目标?你自己的目标又是什么?

陈怡桦(趋势科技CEO):董事会给我定的目标是让趋势科技一定要超过业界2%的发展指数。而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个五年计划:希望在两年之内,趋势科技在全世界的企业防毒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三年之内,营收要有更大的成绩;在网络安全服务产品上,趋势科技希望成为全球第一品牌,同时希望能在五年之内找到下一届的新任CEO。

《互联网周刊》:“创新”被趋势科技看作是精神的原动力。你成为CEO之后,将如何坚持创新?

陈怡桦:在CEO看来,创新的含义是让自己的组织能够创新。目前我主要研究怎样让沟通最畅通,不断发展创新的观念,而且能够很快为客户提供新产品。为了进一步弥补客户需求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差距,趋势新组建了企业业务部、中小型企业部、消费者和SOHO四个客户业务部,以推动安全解决方案的开发和交付。以前我做CTO时是自己去创新,而现在是创造适于创新的环境,推动创新的产生。这是CEO和CTO不同的职责。

《互联网周刊》:你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从CTO到CEO的转变了吗?

陈怡桦:相对来说,CTO的工作内容更加具体,可能会具体到某个研发项目,而CEO则要考虑全局。就像是一部机器,CTO关心的是某个零部件是否有磨损,而CEO关心的是整台机器是否运行良好。从CTO到CEO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逐步学习积累,这是CEO成长的必修课。我觉得我已经能够胜任CEO这个角色,但还是需要多学多实践,这需要时间。

平和、理性的陈怡桦能够像极富个人魅力的张明正一样带动员工创新吗?或许这是不少人的疑问。但在2004年与比尔・盖茨、钱伯斯等明星CEO一道被选为“全球网络业5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陈怡桦又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由纵到横的变阵

《互联网周刊》:你接任CEO一职已经三个月了,这三个月你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陈怡桦:这三个月来,我的主要任务是沟通,逐步熟悉新环境。我正在计划将公司纵向的组织结构改为横向的组织结构。过去趋势科技有不同的产品线,以不同的产品为中心安排研发、市场行销及服务,客户需要与不同的产品线接触。目前采用的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横线组织,会有不同的产品线组合在一起进行研发,同时会有市场营销、服务来配合。

《互联网周刊》:趋势科技改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后,接下来要做什么?

陈怡桦:趋势科技将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贴心、更及时的服务。服务的重点就是“贴心”和“到位”,当客户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的技术人员一定能够及时出现,让客户体会到我们的服务“永远不打烊”。

《互联网周刊》:面对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趋势科技有什么计划?

陈怡桦:从技术上来讲,互联网正在快速发展,我们在客户上网的一刹那就开始为他们做好病毒的防护。趋势科技会继续推出新产品,比如网络防火墙、防毒墙等。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客户若想真正得到安全的保护,就必须要做全面的危机管理。只有这样,危机发生的时候才能够让可能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我们推出的EPS就是负责危机管理的产品,它代表了趋势科技未来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发展方向。此外,公司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尤其是研发中心的建设。

陈怡桦对公司组织架构的改变更像是棋局中阵法的改变。这样的改变无疑会使趋势科技对客户具有足够的黏性。

构筑 “无忧角”

《互联网周刊》:微软似乎正在为进入安全市场作准备,你怎样看待这个危险的对手?

陈怡桦:据说,微软将在2005年年底推出一款单机版防病毒产品,但这款产品应该不会让客户免费使用,也不会和其它的微软产品捆绑一起。微软进入了很多产品领域,但不一定每次它都会赢。比如微软在8年前开始做的企业防火墙,现在的情况又如何呢?有目共睹。虽然微软非常强大,但是对其它企业而言,看到微软进军安全市场就举双手投降是不行的。市场竞争加剧对趋势科技来说是压力,但同时也是动力,激励我们必须更认真、更努力地加强产品的开发,提供更好的服务。

《互联网周刊》:当微软进入安全领域后,Hotmail有可能转为用微软的产品吗?

陈怡桦:趋势科技目前和Hotmail签署的是两年合约。Hotmail未来转用微软的产品对邮件进行防毒,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微软也有很多的机构,它的各个机构可以独立行事。Hotmail邮箱不会刻意地选择防病毒产品品牌,最好的技术和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互联网周刊》:继2004年年底与Hotmail合作之后,趋势科技近期又与新浪合作。而与门户网站、大型邮箱服务商的这些合作是否与趋势科技的下一步战略部署有关?

陈怡桦:趋势科技与新浪的合作主要在电子邮件系统的安全领域。合作的目的在于加强新浪电子邮箱防毒技术,为新浪网过亿的邮箱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E-mail服务。双方的合作是技术的结合,不是产品的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反垃圾邮件、手机病毒防护等。趋势科技与新浪对此次合作非常慎重,双方讨论了6个多月的时间,这其中有测试和各种部件的磨合。而服务器防病毒软件要到2005年5月底才会推出来。趋势科技非常珍视这个机会,因为我们可以拥有一亿多的客户,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互联网周刊》:国内单机版防病毒软件已经有很多了,而且好像这块市场并不被看好,很多厂商均转向企业级等高端市场,而2005年趋势科技却强推PC-cillin单机版防病毒软件,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陈怡桦:我们以前没有极力推销单机版防病毒软件,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此前在PC单机上的操作较为安全,而现在互联网让PC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比如垃圾邮件、间谍软件等。市场的需求促使单机版防病毒软件要全面担负起PC操作的网络安全保护责任。所以我们又重新进入国内的单机版防病毒软件市场。

《互联网周刊》:听说趋势科技在手机防毒产品上也有些突破?

陈怡桦:趋势科技针对手机防毒的产品已经开发出来了。中国内地的手机款式、功能几乎都是世界领先水平,加之GPRS的应用在中国内地非常普遍,在这种应用环境下,手机病毒的危害已开始显现。因此,我们在中国内地与运营商、手机厂商合作,联手打造手机的安全使用环境。

上一篇:互联网大佬范文 下一篇:互联网整合营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