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才范文

时间:2023-11-12 14:41:25

互联网人才

互联网人才篇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人才 需求 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蓬勃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崭新的变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出许多新兴产业,还与传统产业进行互通互联。传统金融行业“触网”之后,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互联网为金融行业带来变革性发展,也对互联网金融人才出现巨大的需求。由于互联网金融处于初创阶段,对于人才大量需求的同时,也面对诸多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商业模式

(一)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化

传统金融机构很多年前就开始意识到水泥加鼠标营业的重要性,但是一直没有主动寻求变革,而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倒逼传统金融机构主动“触网”。电子银行、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用互联网逻辑来进行业务创新。

(二)互联网机构染指金融业务

从最开始的电商为解决支付问题,创办第三方支付产品,比如支付宝。到如今互联网机构主动进军金融行业,阿里小贷、众安在线、余额宝、微众银行,互联网机构以其低成本和流量优势,冲击着传统金融行业。

(三)民间金融大举创业

传统金融行业需要各种牌照,限制了大部分民间资本进入。而创新的互联网金融,目前监管还不完善,给了民间创业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机会。自2013年以来,P2P网贷、第三方支付、众筹、网络理财,吸引着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别是P2P网贷。

三、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一)具备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金融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而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是两者本质都是融通,金融行业是资金的融通,互联网行业则是信息的融通,互联网金融是两者融通的结合,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人才也需要能实现两者融通的统一。这就需要既懂金融业务,又懂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具备风控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对于互联网行业,创新就是生命,甚至可以允许产品边上线边调试;而对于金融产品而言,风控是第一,创新是第二,绝不允许测试版本上线。如果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是金融行业背景人才,需要懂得在互联网领域抢先产品的重要性;而如果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是互联网行业背景人才,需要理解风控是金融产品的保障。

(三)具备能符合合规监管与自由精神的人才

互联网是一个崇尚自由精神的行业,而金融行业则需要合规,在严格的监管之下进行,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能够做到有严谨的习惯,同时又具备开放自由的思维。

四、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校、企、政、行”多元协同培育互联网金融人才

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初创期,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一是互联网金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还存在很大分歧;二是高校的互联网金融培育系统无法迅速建立起来。所以需要高校、互联网金融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多元协同培育互联网金融人才,各自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创建互联网金融人才培育机制。在政府和行业协会主导下,高校尽快设立互联网金融专业,必须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共同培育出具备最前沿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互联网金融人才。

(二)构建互联网金融岗位评价指标

互联网技术改变着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实现高度融合。而不同岗位,对于金融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能力要求高低是不同的,比如风控部门,更注重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运营服务体系,就需要有支付领域或者互联网营运出身的技术人员。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初创期,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还是比较模糊,应该尽快建立互联网金融岗位评价指标。研发岗位、渠道销售岗位、风控岗位、运营服务岗位,构建不同岗位需要的功能测试评价指标体系。

(三)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建人才培养机制

在高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育机制未完善,缺乏真正互联网金融科班出身人才的特殊时期,需要有能力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建人才培育机制,利用自身处于行业创新前沿的优势,自建内部培训系统,充当互联网金融人才“黄埔军校”,做好互联网金融人才储备。

五、结论

当前互联网金融处于初创期,人才需求巨大,但是真正同时懂互联网与金融的人才缺乏,对于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比较模糊,同时包括高校在内并未形成互联网金融人才培育机制,所以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导,高校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尽快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当走在人才培养的先锋战线,利用自身优势,创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2]莫易娴,刘仁和.论我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J].金融教育研究,2014.

互联网人才篇2

“互联网+”推动着传统产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升级,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已任的高职教育势必要随机做出反应。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直接对应“互联网+”。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无论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师素质都要对接“互联网+”,信息类人才培养创新是高职直面“互联网+”的重点。

关键词:

“互联网+”;专业建设;信息技术;高职教育

2012年11月,易观国际首席执行官于洋首先提出了“互联网+”理念,从此国内引发了“互联网+”热潮。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将大大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国家这些强有力的“互联网+”推动措施必将在各行各业的生产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国家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势必要及时跟进和密切配合,否则必将被“互联网+”淘汰出局。国家制订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所涉及的大量信息技术直接对应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的“互联网+”创新思维已摆在面前,更是成为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

1高职教育与“互联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已近二十年时间,在这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还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各种新技术新理念的强有力冲击,从前几年的移动通信和物联网到现在的“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些新技术新理念的出现将大大改变高职人才的培养理念与格局。特别是“互联网+”将引领未来若干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革“,互联网思维”深入高职教育将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将长期影响和改变各类岗位的能力需要,也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时间很短。从目前来看,什么叫“互联网+”还没有统一且精准的定义,但这丝毫也不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互联网+”思考。通俗地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一般主要涉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类信息技术,而这些技术对应的专业可使高职院校校目前发展的重点信息技术专业。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院校的这些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多脱胎于传统的计算机类专业,因此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与困难。首先是理念的落后。大家往往把信息技术简单地说成计算机技术,甚至把这两类技术完全等同起来,在专业建设上往往是新瓶装老酒,因此导致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更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二是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陈旧落后。虽然这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和提升,但由于惯性思维与其他原因,专业的调整落后于时展的需要。另外,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内容大多还没有更新,没有体现新技术的发展与岗位能力需要的变化。三是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没跟上。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移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普及应用,对信息技术类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思考

2.1互联网思维从“互联网+”视角来思考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一定会想到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个新概念,目前在学术界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普遍认可两种理论:一是工具论,二是现象论。互联网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基础设施,是一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所有企业都必须连接互联网。这里互联网是被当作“器”来看待的“。广义之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可穿戴式设备等。无论是工具论还是现象论,它告诉我们现在的世界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思维也将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

2.2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互联网+”本质上就是立足互联网平台,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最终达到企业市场竟争力的提高。典型的是“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即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从“互联网+”的本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产业必将在生产、研发、营销和管理等多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必将导致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改变。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特色的高等教育。产业链上的岗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岗位—能力—课程—专业—岗位”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逻辑循环。信息技术类人才所对应就业岗位在“互联网+”大潮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来源于对应岗位的能力需求,在分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就业岗位时务必要从“互联网+”的视角来考察与研究,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着眼互联网思维的体现,从而制定出体现“互联网+”因素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找准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因“互联网+”岗位职业能力的变化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上“,互联网+”因素在课程体系与内容中的体现已十分迫切。培养目标的明确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虚拟化教学已呈现出优势,当前MOOC就是一种已被大家接受的典型的互联网教学方式。另外,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正在大力发展,这些依赖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推动着人才培养的创新。

3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3.1课程体系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是当前一个重大热门的课题,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更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人才培养的中心内容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现,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设计上要全面体现“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的视角来审视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是要强化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课程设置,如可开设“互联网技术基础与应用”课作为信息技术类专业统一的通识课。二是要用互联网为主线和脉络把各类课程串起来,使互联网因素融入到各科课程中去。三是用新知识更换那些传统陈旧的课程,如可增开“云计算与大数据”之类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课程。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互联网+”化最终要在课程内容的全面更新中实现,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内容比较陈旧,已远远落后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

3.2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手段与方式的创新。长久以来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教室里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的主流模式,这一形式的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特别是目前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主动性直接左右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变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已成共识。一是大力开发网上课程资源库,做到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自由学习。二是改变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是信息库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三是采用最新的MOOC教育模式。MOOC是一种具有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特点,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优秀教学形式,已被大家广泛接受。

4教师的互联网思维

在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知识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自觉主动学习和吸收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和新思想,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互联网思维已经给高职院校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理念落后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主动调整理念、更新观念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类变化。对于高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来说,务必对“互联网+”相关的技术要认知并掌握,要形成从互联网的角度来审视思考教学与科研工作。二是教学手段与方法没有及时更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深蒂固,大家也习惯于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互联网带来的飞速变化使得信息化工具的作用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作为信息技术类教师更要不断提高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能力,特别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三是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环境与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学生为主的主动学习方式在互联网这一大平台下做到了虚实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和次的关系了,更多地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因此,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营造对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四是知识和能力出现短缺。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来说,知识的传递与更新对教师来说会有一定的滞后,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教师的知识水平没有及时跟上是普遍现象,条件的限制导致科研活动有限,教师的整体能力水平与“互联网+”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知识更新,理念跟进成为目前高职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5结语

教育创新是个永无止境的命题,随着社会的变革、技术与理念的发展,各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色“。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未来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创新发展必然要站在“互联网+”潮头的前面。本文从“互联网+”的视角简要阐述了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从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改革创新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海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2]张新.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6(2).

[3]朱晋伟.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提高人才教育质量[J].科教导刊(上),2015(10).

[4]兰绍清.MOOC在线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启示[J].当代经济,2015(23).

[5]刘伟刚.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教师教学的影响[J].现代商业工贸(下),2015(3).

互联网人才篇3

关键词:互联网+;商务模式;教学体系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IT创新发展迅猛,IT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出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旨在推动居民消费模式向信息消费发展,破解原子消费对我国环境与生态保护的难题,促进“新四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融合与发展。我国信息消费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但信息产品的设计、生产、服务与创新能力还远不如西方国家,存在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弱、配套政策不健全、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亟需开展与促进信息消费相关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以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

随后,国家在2014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从国家战略导向上推动生产业,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尤其是通过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生产业的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服务于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数字内容、数据托管、技术推广、管理咨询等服务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外,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一环是工业制造新现代化,要求传统产业大力引进信息化、电商方面专业人才,支撑商务模式的改造与创新,这也对电商人才的培养提出进一步要求。

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各行业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商务”(广义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加快推进“互联网+商务”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商务模式,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要意义。这进一步明确了基于互联网商务应用与高端人才需求的重大趋势,对满足互联网商务模式设计、开发、构建、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本文聚焦于互联网商务模式教学上的核心问题,提出通识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研究教学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构建方案,并进一步从课程目标、教学形式、讲授内容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能力素质提升指标这六个方面予以探讨,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培育满足各行各业需求的新型商务人才提供参考思路。

二、互联网商务模式

商务模式本质上是若干因素构成的一组赢利逻辑关系的链条,是商务战略生成的基础,商务战略是在商务模式基础上的行为选择。价值主张、价值网络和价值实现等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商务模式。商务模式设计是创业机会开发环节不断试错、修正和反复的过程,是分解企业价值链条和价值要素的过程,涉及到要素的新组合关系或新要素的增加。

学术界,有关商务模式的研究大多与电子商务有关。Zott等的文献研究也证实其研究的49个商务模式定义中,四分之一同电子商务有关。但学术界关于电子商务模式的概念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Morris将商务模式的定义归为三类:盈利观、运营观和战略观。盈利观认为商务模式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逻辑; 运营观认为商务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配置,强调内部流程和基础管理;战略观认为商务模式应该从总体上体现企业的市场定位,跨组织边界的相互作用和发展机会,强调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教学实践中,Afuah 和Tucci认为,决定互联网企业业绩的因素有三个:商务模式、商务运作环境和变化。商务模式是一个系统, 整个系统运行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系统各个部分,还取决于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商务模式各个部分的连接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些产业中,公司必须对它们的商务模式不断创新,必须在其他公司迫使它们改变之前做出改变,这些能够引起公司改变的机制成为“动力机制”。Afuah 和Tucci随后将其构建的商务模式称为“互联网商务模式”,并建立了一个教学教材体系。

基于上述理论、实践、教学上的研究与探索,亟需对互联网商务模式的教学体系进行探讨,为高校培养具有全局观、战略观、实操能力的互联网商务建设人才提供有效思路。

三、互联网商务模式通识教学体系建设

(一)课程目标

互联网商务模式教学目的是培养互联网商务管理人才的基础理论,并系统地讨论互联网商务业绩的商务模式、决定因素、价值网络、竞争环境、互联网商务模式的组成、动力机制、评价方法及相关战略及其应用。通过系统训练,让授课对象充分理解互联网商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互联网商务相关内容的科学定义及其发展方向,从而提高自身参与互联网商务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

互联网商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且应用性很强,因此,应在教学设计上对互联网商务概念、原理、模型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使学员理解应用互联网为何能获得竞争优势。并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经典案例讨论、实践操作、模拟演示、课堂思考等,启迪学员的思维,把握最新动向,提高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讲授内容的基本要求

1. 掌握互联网商务的基本概念、商务模式、价值网络与环境因素。

2. 掌握互联网商务模式的组成部分、动力机制与评价方法。

3. 理解互联网商务模式竞争环境与宏观环境的作用。

4. 能应用基本概念、工具对互联网商务模式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四)教学难点和重点

1. 难点。互联网商务环境分析技术与方法、商务模式分析方法;

2. 重点。互联网商务创业环境分析、商务模式变迁、商务模式结构组成分析等。

(五)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1. 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头脑风暴+实践教学。

2. 考核方式。期末商业计划书与案例制作、平时考核相结合,采用1:3:6综合成绩评定体系。其中10%为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参与;30%为课程作业,包括新模式观察与分析;60%为期末成绩,以课程论文或考试形式进行。

(六)能力素质提升指标

通过系统的训练与实践,学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见表1,从0~5表示能力素质从低到高。

四、互联网商务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课程目标

该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工具开展商务活动的创新能力与管理操作能力,掌握互联网商务模式的构建与分析方法,认识互联网商务活动中潜在的商机及陷阱,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新的商务模式并开展商务活动。课程系统研讨互联网商务业绩的决定因素、商务模式、价值网络、竞争环境、动力机制、评价方法及相关战略及其应用,提高学员参与互联网商务实践的能力。培养具备较好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运作能力的互联网商务模式开发与管理人才。

(二)教学形式

在教学设计上对互联网商务概念、原理、模型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讨,教会学员应用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并获得竞争优势。同时,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讨论、实践操作、模拟演示、课堂思考等,启迪学员的创业思维,使学员了解互联网商务的最新动向及发展趋势,捕捉知识经济环境中蕴藏的种种商机。

(三)讲授内容的基本要求

1. 互联网创业环境分析。

2. 互联网商务模式结构组成。

3. 互联网商务模式的构建。

4. 互联网商务模式的评价。

5. 互联网创业案例剖析。

(四)教学难点和重点

1. 难点。互联网商务环境分析技术与方法、商务模式构建方法、商务模式的驱动因素。

2. 重点。互联网商务创业环境分析、商务模式变迁、商务模式结构组成、价值网、战略分析等。

(五)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1. 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头脑风暴+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兵棋推演。

2. 考核方式。期末商业计划书与案例制作、平时考核相结合。其中10%为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参与;30%为课堂训练实效考察,包括新模式观察与分析;60%为期末成绩,以商业计划书编写或案例制作形式进行。

(六)能力素质提升指标

通过系统的训练与实践,学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见表2,从0~5表示能力素质从低到高。

五、互联网商务模式研究教学体系建设

(一)课程目标

该体系旨在培养面向互联网平台的商务模式的研究与创新人才。训练互联网商务模式的构建与分析方法,认识互联网商务活动中潜在的机遇及陷阱,提升对竞争环境、动力机制、评价方法及相关战略的研究、分析、制定能力。

(二)教学形式

通过案例研讨、模拟演示、机会识别等,观察与分析互联网商务模式发展最新动向及趋势,撰写案例、培训材料及商业计划书。

(三)讲授内容的基本要求

1. 互联网创业环境分析。

2. 互联网商务模式的构建方法。

3. 互联网商务模式的评价。

4. 互联网创业案例剖析。

5. 创新商业模式实训。

(四)教学难点和重点

1. 难点。互联网商务环境分析技术与方法、商务模式构建方法、商务模式的识别与创新。

2. 重点。互联网商务创业环境分析、商务模式变迁、新商务模式构建。

(五)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1. 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头脑风暴+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兵棋推演。

2. 考核方式。论文撰写、商业计划书、案例制作及平时考核相结合。其中10%为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参与;30%为课堂训练实效考察,包括新模式观察与分析;60%为期末成绩,以课程论文、商业计划书编写或案例制作形式进行。

(六)能力素质提升指标

通过系统的训练与实践,学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见表3,从0~5表示能力素质从低到高。

六、展望

互联网商务模式本质上是互联网利润点、客户价值、实施策略、动力机制等若干因素构成的一组赢利逻辑关系的链条,是互联网商务战略生成的基础,决定互联网商务业务的生死成败。高校通过互联网商务模式三层教学体系的应用与实践,培养商务模式的分析、构建与创新人才,为我国“互联网+”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经济业态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燕武,邓兴磊.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比较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2]俞世峰.生态消费需求视角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理论探讨,2015(04).

[3]辜胜阻,曹冬梅,李睿.让”互联网+”行动计划引领新一轮创业浪潮[J].科学学研究,2016(02).

[4]孙艳霞.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2(05).

[5]Zott C,Amit R,Massa L.The business model:theoretical roots,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C].IESE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WP-862,June,2010.

[6]Morris M,Schindehutte M, Allen J. 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01).

[7]Afuah A, Tucci C.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text and cases[M]. Boston:McGraw-H ill/ Irwin,2001.

互联网人才篇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断和传统行业相结合,形成“互联网+”的产业模式。在旅游行业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运用,带来了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出现了旅游电商、自由行、定制旅游、智慧旅游等新的旅游产品和销售方式,于此,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也发生了变化,有必针对新形势下旅游产业的变化分析新的旅游人才需求趋势。

一、“互联网+”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旅游者的影响

“互联网+”对旅游者最大的影响在于旅游观念的改变,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通过互联网,旅游者在旅游前就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旅游行程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资源改变了旅游者旅游观念从而影响到他们旅游决策的制定,导致旅游需求市场的变化,旅游者不再满足于旅行社所提供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更加依赖灵活多变的旅游电商产品来满足自身追求个性,希望与众不同的心理。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搜索,预定结付等服务使得旅游者的出行变得更加便利,也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尝试脱离旅行社的中介,独立制定计划外出旅游。散客游,自助游、定制游、等的旅游方式已成为我国旅游的主流旅游模式。

(二)“互联网+”对旅游企业的影响

互联网对旅游产业最大的改变在于旅游信息的获取变的更加简单、廉价,造成传统旅游中介机构旅行社的信息优势几乎全部丧失,从而导致以大批量销售旅游线路产品获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润的旅行社行业受到冲击。旅行社开始转变运营模式,一方面,规模大、实力强的旅行社导入旅游电商的模式成立自己的OTA,例如港中旅下属的芒果网等,但是网站运营、维护和网络人才的养成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实力较弱的旅游社通过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周到的服务内容来赢得市场。而旅游OTA之间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竞争愈加激烈,需要研究旅游者的需求,不断细分旅游市场,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更有特色的产品来站稳脚跟。

二、旅游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作为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旅游大专院校,担负着旅游转型期间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分析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企业转型的人才需求趋势才能更好的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本文通过走访旅游企业以进行调研,对人才需求情况做出以下分析:

(一)旅游综合素质高、职业素养强的人才

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是首要看重的是学生能否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旅游企业注重经验的积累,学生从学校走向岗位时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阶段,需要学生能够坚持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十分注重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旅游行业是一个对客服务的行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善于和人交际,具有开朗活泼的性格和良好的外形气质条件,同时最好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以便服务外国客人或者和海外供应商联系。

(二)国际旅游人才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放开了对出入境旅游的管制,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因此,旅游企业急需一批精通一门外语,掌握外国文化、国际礼仪懂得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的涉外旅游人才。另外网络信息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对于旅游服务标准、旅游产品开发也日趋国际化,旅游企业急需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结合国际标准开发研制一批高水准的旅游产品。

(三)旅游电商人才

随着旅互联网技术在旅游行业的深入运用,旅行社的线路设计、产品销售、导游服务等主要环节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例如线路设计时旅游者需求分析、同行线路价格比较,产品销售时运用新媒体宣传进行病毒式营销,导游服务过程中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收集客史资料等都离不开对电子商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旅游企业需要一批既能够掌握网络营销、新媒体宣传、大数据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够掌握导游、计调知识的旅游电商人才。

(四)有创新思维,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旅游人才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者大大的扩充了信息来源和降低了信息成本,有利于旅游者自己制定行程外出旅游。尽管个人行、散客游占据了大量的旅游市场,但是旅行社还是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来获得一席之地的。因此,旅行社急需一批有创新思维,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旅游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同时在旅游专业以外还能够掌握跨专业的知识,例如旅游+养生,旅游+体育等从而能够更好的为旅游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三、总结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产业的深入运用,旅游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趋势也愈加复杂,趋向对于需要综合素质全面,且兼具跨界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这就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旅游人才培养主力的大专院校只有改革人才培养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新型旅游人才。

互联网人才篇5

[关键词]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DOI]10.13939/ki.zgsc.2016.22.021

1 引 言

2015年就业招聘季,知名网站――智联招聘了《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报告》,其中,就业形势最好的十大行业中,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排在第一位,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性可见一斑。[1]另外,很多电子商务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求职困难重重。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该如何培养学生符合市场需求是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子商务专业中,互联网营销无疑是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向,应如何培养出适应于市场需求的互联网营销人才是最终目标。

2 多维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的内涵

2.1 多维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含义

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难困境,究其根本,是缺乏从知识到能力、理论到实践、学校到职业岗位三大节点的有力转换,如能抓好三大节点建设,将大大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所以本文中的“多维”即指兼具知识与能力、精通理论与实践、同时满足学校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全方位人才。

2.2 多维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的内容

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层次目标、教学方法三个层面入手,建立并完善一个多维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全方位、立体化培养互联网营销人才,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3 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

3.1 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过程

本文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才能符合企业的能力需求?逆向思考,即是以最终的职业需求为导向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

3.1.1 初期调研与招聘网站信息搜集

首先,通过初期与企业主管人员的访谈及后期对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16家招聘网站中招聘信息的整理与提炼,确定了与互联网营销相关的六大类职业岗位及其对应的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3.1.2 确定能力模块课程体系

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而辅以能够培养该能力的课程,搭建出能力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因电子商务技术能力也是互联网营销的基础,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也考虑在内。

3.1.3 调整专业课程

根据这个课程体系,逐步调整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互联网营销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3.2 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搭建。

3.2.1 课内练习+课外实训+企业实习的全方位模式

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实训、实习过程,进一步掌握互联网营销专业理论,训练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2.2 为学生提供创新、创意、创业平台

鼓励学生多实践、多创新,并为其提供实践的场地及所需的指导,可先从模拟公司起步,或从小业务做起,等条件成熟时,再注册正式的公司,实现完全市场化运作。

3.2.3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

吸收企业及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聘任部分资深专家作为参与专业技能教学、共同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等。将学校实验室、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构成互补的有机整体,为应用型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连续性、常态化的训练条件保障。

4 互联网营销体系课程教与学的目标层次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层、技能层、能力层和情感层四个层次。

4.1 知识层

学生们在大学四年之中学习了很多专业课程,而困扰老师和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是整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更不要谈知识的具体应用了。所以,教学目标的最底层应为知识层,学生要掌握课程的知识理论,并且知道自己学习了什么。从这一目标出发,课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课程内容的清晰性。首先,要将整体内容以框架、图表方式整理出来,让学生对整体知识有印象,然后对下一级知识点进行分解。

(2)尽量使每节课内容简单易懂。可以结合讲故事、说案例、做演示等多种方法,配合多媒体手段来实现。简单的、能够理解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

4.2 技能层

即学得的知识可以做什么?怎样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递进达成。

(1)讲解: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具体应用方法。

(2)演示:为学生演示该知识点在企业中是如何具体应用的。

(3)作业:采用项目导向式的作业方式。学生第一节课就要设定自己的项目,后续所学到的知识都要应用到该项目上,亲身体验每个知识点的应用过程。

(4)实践: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的实际项目。

4.3 能力层

大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一项重要的收获应该是能力,平时应该多通过项目导向式的作业、归纳总结式的作业、团队合作的模式以及学生们的课堂展示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如团队合作的能力、实践应用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撰写能力、呈现能力,等等。

4.4 情感层

学习应该是快乐和充实的,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后还应该有精神上的收获,这也是课程教学目标的最高层,希望他们会收获成就感。这个成就感来自于老师、同学、企业和自己:老师可将优秀的创意和作业展示在教学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平台;同学之间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优秀的作品和创意;企业会择优录用优秀的人才、创意、文案等;自己也会从项目完成的成果、参加大赛的成绩中获得成就感。

5 互联网营销体系课程的教学方法

互联网营销体系课程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理论性较强的章节、技术性较强的章节、主观性较强的章节。不同类别的章节,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也不尽相同。

5.1 理论性较强的章节

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其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方法应尽量轻松、多样。课程中可以多用故事、案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案例应该让学生有共鸣且不俗套,既不是学生不熟悉的企业案例(如一些国外企业),也不是过于陈旧的案例(如脑白金),再配以讲解和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5.2 主观性较强的章节

网络营销中的部分内容,主观性较强,没有固定的理论体系,对于这类课程,可先组织互动讨论:对于你们的产品,你会如何做?启发学生思考。再引入成功案例,向学生展示可以怎样做,而且成功案例比课堂讲解更具说服力。之后,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其他创新型方法。这种启发学生自己找答案的过程会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

5.3 技术性强的课程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含有技术性内容的课程普通有畏难情绪,对于这类课程可采用图片讲解、操作演示、启发引导等方法来简化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6 结 论

本文综合运用了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以北邮世纪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观察、记录、调查、访谈、分析,并总结发现规律,发现调整后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切实可行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后续将继续根据市场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互联网人才篇6

主论坛的开场致辞中,《培训》杂志副主编常亚红提出:“万变不离其宗,人的培养与发展是组织重要而永恒的主题。银行业近几年正在经历快速的变化,其人才发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已成为常态的当下,如何重塑人才经济,通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为银企注入持续的生命力,是目前银行业正在面临的巨大挑战。

趋势解读:互联网变革引发银行业转变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教育部副总经理邵光华在主办方致辞中分析了当前银行业面临的变局挑战,指出未来几年是银行深化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各大商业银行只有顺应市场变革、主动转型升级、加快核心人才培养,才能抢占竞争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为银行业提供了内容资源整合、业务创新、模式反思的机会,有利于其长线发展;但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也会为银行带来颠覆性的冲击。在“互联网时代的银行业机遇与挑战”主题演讲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联盛表示,经济新常态下,信息化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催化剂,“互联网+”将深刻改变国民经济的内部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模式。而互联网金融作为商界创新,对金融体系带来的深刻影响,提升了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关于银行业的人才问题,郑联盛指出,新常态下的银行业务模式式微,资源分散,银行人员离职增多,并且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人才输送的主要来源。为了将互联网环境中的劣势扭转,银行从业者应认识、适应、引领互联网时代,进行反思与创新。

聚焦热点对标翘楚

本次论坛首次聚焦银企人才发展、专才培养与绩效支持、领导力开发、学习技术与互联网四大主题,并开设了相应的分论坛,就新形势下银企普遍关注的人才话题,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其中,九家银行业翘楚分享了人才培养实用案例,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硅谷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东亚银行,为参会者们带来的启发良多。

作为外界极其关注的银企标杆之一,中国工商银行的实践颇具代表性。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院长陈华蓉分享了在杭院三十年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首先要有清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其次,应组建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要敬业更要精业,要尽责更要尽心;再次,业务发展与党工团建需两手抓两手硬;最后,要重视文化管理的作用,这是最高层次的管理,能够起到很好的业务发展、凝聚人心的作用。

在杭院的支持下,工商银行的人才培养工作得以高效开展,并随着时代的变革不断进行调整,例如邵光华展示的“十大专业型人才培训工程”案例,在培训模式方面有较大创新。杭州金融研修学院网络大学运营中心总经理奚利强也对工行的游戏化学习做了详细介绍与说明,通过三个典型的学习项目进一步阐释了游戏化学习的妙用。

关于银行业人才发展的探索,招银大学高级项目经理詹云哲分享了“让学习和学习管理随时随地”的主题演讲。他介绍,在无边界、数据化、去中心化和平台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下,招银大学搭建了三大产品线、三大专业中心,以及四大支持体系。同时,招银大学利用云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应用,致力于打造全行无纸化培训管理,培育全员知识创造与分享的环境。

此外,在银行业的学习与发展中,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模块。交通银行总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林雨盛、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培训学院院长许多、中信银行人力资源部博士赵俊民都针对专才培养分享了相关经验。林雨盛表示专业能力提升应作为战略性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交行为此建立了六大激励约束机制,注重跟踪管理与持续培养,取得了瞩目成效;许多认为商业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专业化人才的依赖度,大型银行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经验和教训,加快体制机制改造,建立有效的职业银行家市场,充分发挥职业培训的作用;赵俊民向参会者介绍了中信银行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岗位资格培训、绩效提升培训、外部职业资格培训,以及内部讲师队伍的建设。

开放空间 众筹智慧

在论坛第二天的下午,资深组织发展引导师林恩慈带来了一种新颖有趣的学习与讨论组织方式――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不是一个技术,而是一种流程。”林恩慈介绍,“当你把它当成有人参与的流程时,会发现可行之处越来越多。”她提出了当天讨论的中心战略目标――“重塑银行业的人才机遇和挑战”,并以此为例带领参会者体验开放空间全过程。

首先,参与者需要了解开放空间四大原则:第一,出席的人,都是对的人;第二,任何发生的事情,都是当下所能发生的事情;第三,该开始的时候就开始;第四,该结束的时候结束。

接着,主动站出来提出议题的参与者将成为开放空间的重要角色――召集者,他们将提出的话题写在纸上贴到墙上,让其他参与者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

然后,依照话题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并且记录讨论内容。

互联网人才篇7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互联网+;校企联合;开放创新平台

一、引言

网络空间(Cyberspace)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太空之后的“第五空间”。然而,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靠国外技术和设备,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及核心技术的品牌自主化缺乏,使得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防御出现极大的漏洞和威胁,处于“受控于人”和“受制于人”的极其危险的境地。因此,提高并保障我国的教育、海关、邮政、金融乃至军事等骨干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打好网络空间安全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卫网络空间国家已成为我国重要战略,而人才资源是实现这项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1]。目前,我国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相对单一,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人才的培养计划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建设体系的内涵还不够完善,网络安全实践环节不够科学、不够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网络安全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有效地、整体地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网络空间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高校,不得不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

二、开放平台,助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传统教育途径培养的网络安全人才,一方面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实践经验缺乏,远远满足不了实战需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依托互联网的途径,将国内安全领域龙头企业的技术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创新开放平台,传递给信息安全从业者与校园学子,将有利于解决国内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短缺的难题,并积极探索符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部分安全企业已经成功打造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信息安全在线教育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成为高校信息安全教育的一项有益补充[3]。腾讯作为领先的互联网开放平台,一直以来都把“网络安全”定义为战略性工程,持续地向行业输出安全实力的同时,以腾讯CTF(TCTF)大赛为桥梁,通过专业的国际化比赛机制选拔人才,以优质的辅导机制和专业的导师队伍培养人才,构架企业与高校的人才输送桥梁。国内网络安全机构永信至诚旗下的信息安全在线教育平台“i春秋”学院出品的企安殿,采用“在线视频+在线虚拟实验+攻防对抗实训”的模式,能鲜明地体现“互联网+”的时代特征,是一个提供贴近真实任务的操作平台。“企安殿”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在线实验和比赛的综合平台,能有效地解决高校传统实验室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三、校企联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提高校企合作契合度,引入适应时代的教学理念,以院校研究所的科研为先导,依托企业技术优势,利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资源,建立产学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突破现阶段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瓶颈,积极建设校企联合、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高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地方乃至全国创新发展驱动的需求。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将高校的科研先导性与企业的技术前瞻性、产业化有机结合,既可以加速科研成果的产出,又能够使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储备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快速适应各种实战场景,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为自身发展取得机会,弥补企业网络安全短板。同时,在国家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巨大的前提下,学生就业问题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国内龙头企业360企业安全集团曾与国内多所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积累了丰富的联合办学经验,形成了成熟的方法论。2017年,360企业安全集团与地方高校签约组建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和360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院,旨在构建产学研协同联动培养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网络安全人才。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由360公司提供讲师、课程、实训建设和定向人才培养;360网络安全创新研究院则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与国家央企、金融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为行业安全人才提供输送和实习通道。校企合作通过课程设计、培训、实训、攻防演练、实习、就业等完整环节,建设了一整套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服务于安全行业。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环境大背景,在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提升我国整体网络安全水平方面,助力良多。

四、军地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军民融合是国家前沿技术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先进的理念和超前的设计,是牵引技术创新发展的前提。军民融合是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解决网络空间安全威胁的出路所在。推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网络空间人才军地联合培养新模式[4]。军队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军地共育共用,可以通过各类竞赛平台选拔信息安全领域的怪才和专才,借鉴欧、美、韩等国家的信息安全人才政策,制定人才发掘、吸纳、培养等各类措施,加快我国网络空间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依托高校人才培养,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从地方研究所或行业组织赛事中吸纳领域专家;建立军队与政府、民营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机制,依托民间技术团队或民营企业建立预备役网络战部队;常态化实现军地人才学习交流合作,邀请地方专家交流新技术,参与军队网络安全项目建设;鼓励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信安领域自主品牌的网络核心技术研发,摆脱网络安全技术对国外品牌的依赖[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实践军民融合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为导向,致力于发展电磁安防、时频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产业,积极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重点开展加密软件、网络安全产品、大数据安全、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及服务。军地共建的产业园,将成为国家在信息安全领域创新以及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支持平台,同时对地方加快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上下游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抢占国际国内信息安全技术制高点,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国家安全,是集领土、文化、金融、教育、信息等安全于一体的综合安全[5]。网络空间作为“第五空间”,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产。网络空间安全也相应地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才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创新开放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等多种途径,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建华,邱卫东,孟魁,伍军.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思考[J].信息安全研究,2015,(02):149-154.

[2]陈钟,陈兴蜀,王文贤,叶晓鸣.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信息安全,2015,(11):73-78.

[3]封化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素质的网络安全队伍[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6,(03):1-7.

[4]王新,叶云,钟军.军民融合视野下的“赛博战”[N].报,2017-02-07.

[5]袁志,邹延平,刘翔.关于网络信息安全方向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和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158-159.

互联网人才篇8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现状 问题 跨界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81-03

随着在线旅游日益普及化及“互联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新型商业模式和旅游消费模式必将带动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旅游企业的首选。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旅游背景下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需求现状、使用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必要从教育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以适应产业转型需求的角度,提出“跨界”培养“互联网+”旅游人才的对策与建议。

一、“互联网+”人才现状―以杭州典型旅游企业为例

课题组选取杭州旅游企业(含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企业、旅游网络科技公司等)为调研对象,随机抽取152家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企业“触网”现状和“互联网+”人才情况,收集了资料,统计了数据。

1.“互联网+”技能型人才层次、年龄、学历结构现状

根据课题组抽样调查数据整理,杭州152家旅游企业目前具备“互联网+”技能的人才层次、年龄、学历结构情况如下:

2.旅游企业“触网”转型与“互联网+”人才培养互动关系现状(典型企业)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旅游企业“触网”转型与“互联网+”人才培养互动关系问题的认识上,被调查的杭州企业存在以下特点:

1. 90%的企业认为旅游企业“触网”转型及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会对“互联网+”技能型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2.在当前旅游企业“触网”转型面临的困难选项中,90%的企业认为网络运营技能人才匮乏是主要困难;95%的企业认为调整方向不明导致企业无从行动;80%的企业认为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大。

3. 85%的旅游企业认为通过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将得到全面提高;70%的企业认为此举将倒逼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的改革。

4. 85%的企业认为培养“互联网+”旅游人才将统一思想,提高凝聚力,强化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作用,并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或转型升级。

5.在“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议题中,100%的企业认为员工培训存在与工作在时间、精力上的矛盾;95%的企业认为员工忠诚度不高,担心培训后跳槽;85%的企业认同缺乏好的培训条件(如师资、技术、设备等)和培训环境;70%的企业认为资金短缺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二、“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就整个社会而言,对“互联网+”旅游人才需求和使用缺乏整体规划

“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必须超前规划,并纳入区域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发展战略中。目前,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停留在政府层面,传统旅行社“触网”成效欠佳,行业协会在从事这项工作方面也没有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实施计划,加之不少企业以当前经济效益为中心,没有把塑造“互联网+”复合型人才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任务;某些旅游企业自主开展的技能培训往往呈现出小、散、片面化的倾向,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对“互联网+”高技能人才需求和使用的统筹安排和整体规划。

2.“互联网+”旅游人才仍存在总量不足、待遇偏低问题

数据表明,杭州市“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在旅游技能人才中只占有41%的比例,绝对缺口数超过50%。“互联网+”旅游人才的薪酬待遇偏低,就业环境、劳资关系、社会保障等用工制度与专业人才相比仍存在差距。在“互联网+”人才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衔接的激励机制上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3.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所需的“互联网+”旅游人才结构失衡

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的逐步形成,造成传统旅游人才面临着转岗、转行,需要再培训、再提高;而“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因专业性较强,转变工种甚至转行的成本和危险性都比较大,从而难以在短期内向“互联网+”产业有效转移;加之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社会化机构培训效果不明显、针对性不强等,造成“互联网+”旅游人才行业分布不对称、技能等级构成不合理,形成了复合型人才供需中的结构性矛盾。

三、加强跨界合作,培养复合型“互联网+”旅游人才

适应于“互联网+”旅游产业发展及企业转型升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和“跨界”合作,力争形成“三方联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工作规划和管理过程中,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此,我们建议:

(1)全面规划“互联网+”旅游人才行业结构、专业技能结构、工种结构等,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力求人力资源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不浪费,有实效。

建立由政府牵头和相关部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推进委员会,开展引导性和鼓励性政策研究和旅游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开发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对复合型人才在领域、层次、结构、规模等方面加以科学规划,对企业用人进行指导,引导企业重视“互联网+”旅游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督促条件好的企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2)加快整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的集约化

加快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充分且有效地利用学校、城乡、地区和旅游产业带的不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把“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做大做强。如建立区域或行业间的职教集团,形成资源整合和放大效应,促进与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簇群建设;利用不同产业带内成熟的、技术领先的企业职业教育资源平台,实行开放式办学,在各行业中选取典型企业作为产业、产品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重点扶持,实施与此对应的“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工程,形成相应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从而聚集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实现旅游人才培养的集约化。 (3)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和管理力度,健全“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加大对紧缺“互联网+”旅游人才的政策倾斜,加大针对性经费投入,特别是向那些核心专业、市场紧缺专业、示范学校倾斜,要加强针对性投入,增加教学设备、继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与引进、扩大相应专业的规模等。进一步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上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运作机制和招投标办法,引导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政府提供全过程服务并出资购买其培训成果。加大针对性的经费投入,例如:可以采用职业教育券的发放办法,重点解决一些紧缺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并使其成为制度,长期实施。同时,在加大经费投入的过程中,也要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管理力度,健全项目申报、招标和监督制度,防止出现经费浪费现象。

2.实施学校引领工程

(1)从“互联网+”旅游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建设品牌和特色专业

高职教育要真正做到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驱动”,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转变的需要出发设置专业。学校要积极关注旅游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点,在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方面必须结合区域未来旅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予以充分关注,积极寻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点,为此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建设品牌和特色专业。

(2)优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1)优化师资队伍,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在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互联网+”职业能力培训的同时,注重加强职业教学知识的培训,或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旅游企业技能型人才作为兼职教师。

2)改革学科化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新体系,按照企业对“互联网+”旅游人才的实际要求来安排专业基础课程和技能训练。重视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对学生忠诚、诚信、合作、交往等核心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新要求。

3)改革教学模式,采取“订单”培养,对旅游企业亟需的“互联网+”旅游人才采取单元式教学、模块化考核、学分制管理,以及走训制、导师制、非全日制教学等更加灵活和弹性的教学形式。

(3)加强产学合作的力度,构建“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跨界”合作,引进企业投资、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发挥学校在技术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共同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帮助, 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知识资源和一定的物质保障。

3.树立企业主体地位

(1)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政府应建立一定的法规,明确企业在复合型人才培训中的义务和责任以及相应的优惠条件,如退税制度等。企业应依法承担“互联网+”旅游人才培训教育费用, 按职工工资总额一提取并列入成本,其中应有一半以上用于复合型人才培训。

同时,要在大型企业中发掘与整合现有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合理布局,花大力气建设一批“互联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推动旅游企业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岗位培训,完善推广名师带徒措施,指导企业建立复合型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为“互联网+”旅游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2)努力构建“互联网+”旅游人才培训的资源共享平台,组建复合型人才培训集团

“互联网+”旅游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仅靠单个学校或单个企业的资源来承担,显然十分困难。因此,可以通过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跨界”联合,利用各自资源要素存量优化组合, 形成复合型人才培训集体,打造一个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可以降低学校的生均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在集体组织的运行上,通过订立协议的方式,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成立一个可独立组织运行的机构, 实行教育产业的运行机构。

(3)创新企业的用人机制

一方面,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效应,科学地设置“互联网+”旅游人才岗位,判定岗位规范、任职期限、任职标准及工资待遇,实施人员全面考核、竞聘上岗,并且斌予相应的责、权、利。另一方面,提高“互联网+”旅游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人,加快建立并完善企业凭业绩和贡献定收入的分配机制,优先为复合型人才办理企业纳入和补充医疗保险,更好地激励复合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多做贡献。

总之,“互联网+”旅游人才作为一个特定的功能群体,它既是一定旅游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发展的重要支柱。构建“校校跨界、校企跨界、政校跨界”的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学校、企业、政府三方的责任与义务,为推动旅游产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实现人力资本优势,促进“互联网+”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詹先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18(4):18-33.盛世豪.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15(12):24-40.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26(7):2-7.

[3]邓志革,雷久相.高职院校内部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25)13-19.

上一篇:公文写作范文 下一篇:互联网手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