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弃物范文

时间:2023-10-13 09:11:26

工业废弃物

工业废弃物篇1

1.1工业废弃物概念阐述

工业废弃物,顾名思义便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能被企业内部利用,而不得不排放到环境中,工业废弃物有可能是在某个工业环节中产生的或者是某个企业产生的废弃物,但是有些废气物不是没有利用价值的,他有可能可以应用到其他工业生产中,例如,在日本将餐馆废弃的地沟油转变成政府垃圾车的燃料,这种做法就是对废弃物的一种再利用,虽然它不是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但是它却说明了工业废弃物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对工业废气物的阐述还有一个较好的定义,那就是它是一个安放错位置的资源。

1.2工业废弃物特点阐述

工业废弃物和其他原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点,它是作为廉价的一种工业原料,并且他还具有普遍性较高、以及来源较为广泛的特点。第二点,因为工业废弃物会出现在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它具有和生产过程共生存的特点,并且它的来源有明显的中介性。第三点,废弃物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它可以通过一定的工艺程序实现变废为宝。并且资源的分类还有很多种类,按照被人类利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划分为无限和有限资源。

2工业废弃物管理模式分析

2.1工业废弃物管理模式为了缓解资源短缺现状

自然资源存在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通过我国工业结构组成来看,我国工业利用的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样的情况致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将工业废物变废为宝。我国工业废弃物的利用率只达到了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这种现状的存在致使我国可持续化经济发展无法顺利实现。但是工业管理模式便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

2.2工业废弃物模式为应对世界经济的挑战

我国经济在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下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利用,在世界经济的影响下,其他国家“绿色发展模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国要想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建立起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3为了存进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要想实现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工业废弃物工业化发展是必然的要求,传统经济是一种不健全的发展模式,该项模式只包含了对资源经济开发、制造以及废弃物排放过程,却忽略了对废弃物进行全方位利用的过程,这种发展模式并定会致使我国环境和资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工业废弃物管理模式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因为它以工业废弃物再循环为基础,以此来实现经济循环、规模化发展。

3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分析

3.1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工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一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国家高度关心的问题,并且很多国家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方法和工艺去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而在工业发展中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是一项较为棘手的工作,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首先要突破工业废弃物的利用。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拉长我国经济产业链,将可持续化发展模式应用到工业发展中,将“节约资源”放在工业发展的首位。第二种,就是国家要全面实施减免税政策。这种政策的全面实施可以促进我国废弃物资源化政策的全面实施。第三种,要全面推行我国经济清洁化发展,加强对工业污染的预防,“清洁化生产”模式的利用实质上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节约、降低能源消耗的的目的。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实现经济效益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双重作用。第四种,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这种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对家用电器和电子垃圾的再利用,将废弃物的产生率降到最低。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是一项实现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方式。

3.2实现“资源化”

实现“资源化”就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工业废气物进行再生产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利用的过程中要全面实现废弃物再利用的目的。“资源化”也就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冶炼等一些工业方式,来实现资源再生利用。例如,对铝材厂废弃物的利用上,将硫酸浸出液作为原料,通过对溶剂进行萃取的方式来实现对铝厂废弃物的再利用,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较为灵活且易操作经济实用,该项技术的应用全面实现了对铝材厂废弃物的全面回收。实现“资源化”还需要将立法工作提前,健全工业废弃物管理法律体系。立法体系的建立需要在实现我国生态工业发展的基础上被建立。

4结语

实现工业废弃物管理模式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其实是通过对全社会经济实现工业废弃物再循环,要工业废弃物成为二次资源。工业废弃物管理模式和资源化利用其实是实现我国经济良性化发展的重要方式。要想全面的推广工业废弃物管理模式,其要面对产业链结构长、覆盖面积大、实现周期长的问题,因此无论是那个单位要想推广该项技术都是不可能,这时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要为工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的全面推广塑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可以通过立法、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政策支持等方式实现对环境的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工业废弃物篇2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产业集聚;第三方污染物治理;逆向物流;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6―0096―05

一、废弃物排放与产权界定

任何生产过程都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废弃物排放。如果这些排放行为直接影响了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水平和生产可能性,那么,我们说,该行为存在外部性。按照科斯的解释,当产权界定不清时,就会有外部性出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为了克服外部性,庇古开出的处方是引入国家干预。科斯的主张是将外部性内部化,或建立―个外部易市场。从循环经济的运作过程看(见图1),国家干预和市场的作用都不可少。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作用是制定最小排污标准,审议企业提交的废弃物处理方案,在自然力净化范围内拍卖排污权证,执行环保法规,确保最终废弃物无害化。生产企业的职责是向政府提交废弃物处理方案,引入符合“最小排放”标准的生产技术,或购买排污权证,在权证许可范围内排放废弃物,或将废弃物业务外包于第三方。第三方治污企业从政府那里购买排污权证,从生产企业或政府那里承揽废弃物治理业务和工程,在权证许可范围内排放最终废弃物。

图1显示,在供应链的运作程序中,产品流的方向是从供应商制造商物流服务商零售顾客,现金从相反的方向注入和流动,顾客是供应链中唯一真正的现金流入点。逆向物流是正向供应链物流的逆运作,它保证了那些可重复利用的次、废品能够在合适的回收节点上得到再处理和再利用。相比之下,副产品和废弃物流的运动过程则要复杂得多。如果没有环境法规的约束,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将直接排放于公共领地上,引发“公地悲剧”。环境法规的作用就是要对公共领地的产权边界进行界定,明确生产者和消费者到底有没有权利向公共领地排放废弃物。

通常,环境法规的制定是由政府或公共组织来承担的。如果政府以严厉的法规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向公共领地排放废弃物,那么,副产品和废弃物流将进入循环经济流程。通常,生产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废弃物处理方案:(1)生产企业将尽可能采用符合“最小排放”标准的生产技术,并设置下游车间对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进行再处理,实现资源再利用;(2)生产企业可将副产品处理业务外包于第三方治污企业进行处理;(3)生产企业也可以将废弃物排放于政府指定的公共地点,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类似于购买排污权证),由政府对废弃物进行统一处理。生产企业究竟采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取决于它必需为之支付的成本比较。如果第三方治污企业在处理废弃物时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那么,生产企业将废弃物业务外包于第三方是合理的。如果政府对废弃物排放仅仅征收极少的排污费,那么,许多企业可能有动力将废弃物排放于公共地点。因此,为了确保污染物处理市场发育的成熟,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制定和执行严厉的环保法规,并使之有效运行。

二、产业集聚与第三方废弃物治理

关于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论。本节将证明,产业集聚对于资源减量化、产品再利用与资源再循环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环保法规的第三方废弃物治理市场对于污染物治理和产业集聚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产业集群可在如下一些方面实现资源减量化:(1)相近产业的厂商在同一地点生产相近的产品,在相近的生产条件下争夺同一市场,必将引导各厂商竞争性地节约资源、开发新的生产技术,用知识资源替代消耗性的物质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2)产业集群内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有利于生产企业对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作出敏捷、及时的反应,清除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多余存货;(3)近年来,许多制造企业逐步把产品的涵义从单纯的有形产品扩展到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甚至将其委托给外部企业去执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灵活的组织模式正好适应了这种服务外包的趋势,服务外包特别有利于企业关注核心竞争力、节省资源和降低成本,并有利于第三方对企业的非核心活动进行专业化的集中式管理;(4)当产业集群沿着价值链朝上下游产业延伸时,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常常是直接的面对面反应,这意味着库存和运输成本的节约;(5)从资源依赖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实现各种资源优势互补,为企业提供一个资源与技术共享的合作平台;(6)集群内的共生企业共享各种集成化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节约建设用地,为区内物流、信息流、服务流、人才流的运动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产业集聚对于产品的再利用和资源再循环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大多数学者都同意产业集群在促进资源减量化方面所起的作用。但是,对于产业集聚与资源再循环、废弃物资源化的关系却很少有人留意。对于这一问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壮大,集群内企业会发起制定产品的行业标准,这通常有利于产品各零部件之间的兼容,从而有利于产品的升级和循环使用(当产品过期或零部件损坏时,可通过更换零部件再投入使用)。技术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设备需要组装,它可能涉及很多种零部件。同时,每一零部件又有许多厂商生产,每一个厂商、每一个地区都希望采用自己的技术标准作为行业标准,最终的市场结局可能是在全球每一个区域都各自执行本区域范围内的标准,或者由最强大的企业主导市场标准。产业集群在形成行业技术标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为处在同一区域内的企业更容易达成协议。以硅谷半导体工业的硅片标准为例:起初,大约有2000种各种型号的硅片为硅片商所用,这常常给客户在存货、计划、零部件更换方面造成很大的困扰,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1970年,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协会在硅谷成立,该协会大力推动零部件技术的标准化建设,虽然最初有一些厂商反对,但该协会所界定的一种型号为3英寸的硅线还是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到1975年,80%以上的硅片都符合这一标准。硅谷的技术标准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硅谷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到1997年,硅谷企业的市值超过4500亿美元,一跃成为美国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技术标准化使产品组装和零部件更换变得非常容易,并降低了零部件的存货成本。早期经销商可能需要为一种硅片配置大约2000种库存,而现在只用一种就够了。更重要的是,现在如果顾客的计算机某一零部件出了问题,购买一个标准件将其换掉就行了,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技术标准化已经成功地在供应

链的末端实现了产品的再利用,极大地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设想如果半导体厂商分散于世界各地,那么,半导体零部件技术标准的界定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难度,甚至是不可能的。

(2)特定行业集中于特定地区,便于运用逆向物流回收各种次、废品及包装物材料,并在回收环节的各个节点上对次、废品进行集中性再处理。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地点因素――仓库,发挥着特别的作用:作为存储地,仓库的作用是在适当的时间,按照适当的数量对货物进行准备,并接收发送过来的货物;作为转运地,其用途是在运输链上尽可能实现联合运输;作为分配地点,其作用是从不同地点将货物集中起来,或是将货物分散到各个具体的利用点;作为次废品和包装物的集结地点,其作用是接收各种次废品和包装物,然后将其运走;作为简单的加工和维修地点,许多专门化的仓库设置了末端环节的加工和装配功能,并兼有简单的维修功能。由于与正向物流共享了同一种设施,这个系统往往能以较低的成本对物料的回收过程进行运作。由于在仓库地点设置了加工和维修车间,许多次废品往往在靠近消费者的环节就可以被就地解决,而不必运回公司的生产地。如果有一些次废品和包装物确实需要运回公司,由于产业集群内聚集了这种行业的大多数生产者,因此,这种物流逆运作可能更容易实现联合的运输经济和规模运输经济。

(3)从治理模式看,行业集中于一地有利于企业将污染治理业务外包,形成专业化的第三方污染物治理市场。通常,产业集群内的第三方治污企业具有治理污染的专业化经济和规模经济。

假定环保法规规定,企业向外排放1单位X类型的废弃物必须向政府缴纳R数额的排污费。企业A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qA个单位的废弃物。如果A企业将废品向外直接排放,则必须缴纳排污费qAR。为免交排污费,企业A可设置一个下游车间对废弃物进行自处理。假定X废弃物处理的现有技术条件如图2中的MC和AC线所示。由于企业A的废品量为qA,因此,排污车间将在qA处生产。在qA产量条件下,废弃物处理总成本为CA,平均成本为CA/qA。假设1单位废品总是能产生1单位的环保产品,环保产品价格p由世界市场确定。于是,企业A获得的销售收入为qAP。计算可求得排污车间的利润为qAP-CA。由于qAR的存在,即使排污车间的利润为负,A企业仍将选择废弃物自处理。A企业选择废弃物自处理模式的条件是:R>CA/qA-p。

由图2可知,A企业的排污车间在qA点生产并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其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在产量q0处。为了使废弃物处理车间的生产达到最优化,摆在A企业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向其它企业承揽废弃物处理的外包服务;二是将废弃物处理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这两种方案的经济学涵义是相同的,前者同样意味着市场上有一部分企业选择了第三方服务,只不过是A企业充当了其他企业的第三方。假定A企业采纳了第二种方案,将其全部废弃物处理业务以单位价格θ外包给第三方治污企业B。企业B采用与A企业相同的生产技术,它除了从A企业承揽业务外,还从其他企业承揽许多相同的业务。B企业的收入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承揽废弃物处理业务获得承包费;二是将废弃物转换成环保产品,获得销售收入。短期内B企业会在产量q*B水平上生产,这时,B企业的短期收益曲线(SMR=p+θ*)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E。由于存在正利润,会有一些新进入者与企业B展开竞争,导致承包费下降,直到长期均衡点E。在E点,B企业的产量为q0,承包费为θ0,经济利润为零。给三方废弃物处理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是LMR=MC=AC。与此相对应,A企业将废弃物业务外包于第三方的条件为:θ<CA/qA-p。

研究表明,如果政府征收的排污费低于平均成本与环保产品价格之差,则生产企业可能将废弃物排放到公共地点,交由政府管理。如果政府征收的排污费很大,它不得不对废弃物进行自处理。但是,如果第三方治污企业收取的承包费低于平均成本与环保产品价格之差,则生产企业将考虑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如果承包费太高,它可能仍将对业务进行自处理。尽管生产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三种废弃物处理模式,但是,在产业集群内,外包或第三方治污市场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政府征收排污费的作用是要给企业一个可置信威胁,其目标并不在于征收费用总额的多少,因为政府收取排污费之后,仍旧要将废弃物处理掉。对于政府来说,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制定严厉的环境法规,征收极高的排污费,迫使企业自己解决问题或委托第三方。在高额排污费这一可置信威胁之下,企业会千方百计地逼近“零排放”目标。在市场分割和分散产业布局模式下,企业可能会考虑以自处理方式解决废弃物问题,因为单个企业的废弃物排放数量不足以支持废弃物专门化处理的临界规模条件。但是,在集群生产条件下,这一临界规模条件是不难实现的。反过来,由于产业集群内滋生了专业化的第三方治污市场,降低了生产的外部性成本,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生态工业园的实际运作

理想状态下的循环经济,其上一产业环节所形成的除产品之外的剩余物,就是下一产业环节的一部分投入物。这个下一生产环节可以理解为第三方副产品治理企业。将所有这些生产环节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工业园区的生态链。从生态链的全过程看,由这种生产模式所支持的生产过程是资源的完全利用,从污染的角度看这就是零排放。

尽管产业集群在实施循环经济3R原则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传统的产业集群却不能自动实现废弃物“零排放”目标。而生态园区中由第三方服务商所组成的生态链尽管形式优美、设计科学,却看不到竞争的活力和规模经济的正反馈效应。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将产业集群与第三方治污市场结合在一起,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以产业集群和第三方治污市场作为推动力的生态工业园区,在园区内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产业巨流,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成长和废弃物“零排放”目标。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第一要点是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各种环保法规,明确规定生产企业有没有权利向外排放废弃物,给企业一个可置信的威胁。在这一可置信威胁之下,企业通常会千方百计地引入低物质消耗、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方法,减少生产过程中除产品之外的剩余物(资源减量化)。为了进一

步消除最终废弃物,它还会设立变废为宝的下游车间专门处理那些不可避免的废弃物源,或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进行处理。由于任何企业都没有权利向外排放废弃物,因此,总是会催生一些成本更低的利用或排除废弃物的最好方法。最终,第三方治污市场将在废弃物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为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市场催生循环经济产业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证。在过去的20多年中,卡伦堡并没有一个关于生态产业园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但在严厉规则的限制和市场推动下,卡伦堡的企业一直都在寻找最有效的原料替代物以减少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建设生态工业园的第二要点是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只要有严厉的环境法规和强有力的执法机关,市场就会自动生成各种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等节点企业。然而,在分散生产条件下,由于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某一类副产物的数量过少,从而不足以支持副产物再利用所要求的最起码的规模经济,因而,市场将无法催生最有效的污染治理方式。而在集群生产条件下,常常能够满足以最低成本处理废弃物所要求的临界规模经济条件,这非常有利于第三方废弃物处理公司对各种副产品进行分类的专门化处理。有人可能会认为,当地方政府在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建设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对治污企业进行大量的直接投资。其实没有这种必要。第三方治污市场的形成是一个自发滋生的过程。当政府制定了严厉的环境法规,给予了一个切实的可置信威胁之后,一些企业会有将治污业务外包的愿望,而潜在的第三方进入者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就会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一市场。当然,政府通过制定一些合理的法规对这个市场的规则进行保护和提供一些初始融资还是可以的,但政府没有必要直接进行投资。一旦在产业集群和第三方治污市场之间建立了良性的促进机制之后,生态工业园区的经济就会快速地向前发展,同时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第三要点是逐步实现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的标准化、数字化和电子化,逐步建立由客户需求驱动的生产系统。这实际上就是要将供应链和精益管理的思想引入生产系统,将EDI技术引入供应链。实施精益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产系统全过程合理的最小库存,既不出现因零部件供应不及时而导致的生产中断,也不发生产品积压和库存过剩,力求达到供应链全过程的总成本最低。为了保证供应链和逆向物流链顺畅运转,有必要将现代电子技术引入到供应链的全过程和逆向物流链的运作过程之中。精益生产的三个关键原则是:发生错误时自动暂停流水线、拉式系统和工作负荷平衡。这些原则与拉式供应链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和消灭所有的浪费。通过引入现代电子技术可以使这些过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将精益管理和供应链技术引人工业园和产业集群,园区企业就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和业务外包与供应链全过程对接在一起,并通过EDI技术整合到全球生产系统的一体化结构之中。这既可以使园区集群最大化地获得规模经济、整合运输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效果,又能发挥好污染治理外包、逆向物流通道和回收市场等多种治理方式的循环经济作用,使经济接近“零排放”目标。

四、结论

工业废弃物篇3

关键词 工业废弃物处置 垃圾非法倾倒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中山是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宜居城市,但在一些城乡结合部、跨境路段和工业相对发达的农村,偷倒垃圾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偷倒垃圾不仅使一个区域臭气熏天,市容市貌遭到破坏,更重要的是,偷倒垃圾行为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偷倒的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形成陈年垃圾,则会长期污染我们生存的土壤及地下水,最终有害物质通过生态链进入到我们的身体。目前,在中山偷倒的垃圾以一般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居多。

1中山市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现状

目前中山的建筑垃圾处于“一边当宝一边困扰’的状态。当宝的建筑垃圾主要是夹杂了可回收利用的钢筋、木板、管线等材料以及可用建筑回填的砂石、瓷砖、环保砖、水泥废渣等。由于中山地势不平,开发项目前一般需要平整土地,此时建筑垃圾就是很好的填埋材料,因此中山的建筑渣土行情紧俏,闲置堆放的情况少见。而另一方面中心城区每天都有5至8吨建筑垃圾混进生活垃圾中,这主要是来自于居民和商家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此外,对于一些无处消纳的建筑垃圾,不少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处理成本,随意选择倾倒场所,影响市容。

2中山市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置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明确指引和监管

被非法倾倒在路边的工业垃圾大多为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即污染指数较低的工业垃圾,比如灯饰垃圾、布碎垃圾、油漆桶等。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固体废物的监管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公安、住建、环保、城管等,住建部门是生活垃圾处理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生活垃圾的清运和处理处置,环保部门重点监管有毒有害的工业危险废物和毒害性较小的严控废物,但对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建筑垃圾的监管和处理上未能给予足够重视。所以,由于一般工业垃圾的处理缺乏指导性意见,企业对于如何处理这类垃圾感到困惑。有的企业就把这些一般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处理了。

2.2缺乏堆放和回收的场所

非法倾倒垃圾现象的形成与建筑垃圾和一般工业垃圾处理通道不畅有一定的关系。目前中山主要建设的是生活垃圾焚烧场,还没有建设专门收集和焚烧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场地。即使企业有意愿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一般工业废料进行合规处理,亦由于缺乏统一的堆放和回收场所,以及无法获取处理一般工业垃圾的有效信息而感到不知所措。

2.3监管不到位

按照相关法规,非法倾倒垃圾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各村(社区)、公安、环保、交通、城管、住建等。但就垃圾偷倒问题,各部门的职责不清,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例如一般工业垃圾,由于没有部门监管,大部分偷倒在路边,少部分被企业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送到了焚烧填埋场。

3整治垃圾偷倒问题的建议

3.1制定相关垃圾的处置指引

由于目前对于建筑垃圾或一般工业垃圾的处置没有硬性规定和缺乏处置指引,е抡饬嚼嗬圾的监管处于空白状态。为加强建筑垃圾和一般工业垃圾的监管及阻止日益严重的偷倒问题,建议制定中山市工业垃圾及建筑垃圾管理细则,明确这两类垃圾的处置方式。

3.2加大违法成本

现有法律法规对偷倒垃圾行为人的处罚力度相当有限。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规定,随意倾倒、抛撒、焚烧或者堆放垃圾的,对单位处以最高罚款5万元。以上条例对于偷倒建筑和工业垃圾的处罚措施和处罚力度有限,对偷倒行为最高处以5万元罚款的额度较轻,有时倾倒一车垃圾的利润远超过5万元,起不到震慑作用。因此建议应完善偷倒垃圾的法律处罚依据,对罚则进行更明确的细化、多样化和严厉化,提升处罚措施,提高罚款额度,将偷倒行为纳入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一旦发现偷倒行为,及时执法处罚。

3.3加强视频监控和监督举报

建议政府更加重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一些垃圾偷倒黑点加装监控设施,并搭建一个环卫、城管、交警等职能部门信息互通的平台。通过各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随时处置偷倒事件。发生偷倒事件后,城管负责处罚,涉嫌违法的,交由公安处置。另设置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加大群众对偷倒行为的监督举报。

3.4引进新一代垃圾处理技术

政府职能部门应想办法提高城市垃圾的处理能力,让产出与消化成正比才是治本之策。

建设垃圾处理场存在很多难题,市民反对建设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在人民印象中一直是臭气熏天,而且垃圾焚烧会产生致癌的二f英,这是市民反对建设垃圾处理场的源头。为解决此问题,建议政府引进新一代的垃圾处理技术。

3.5建筑垃圾资源化

工业废弃物篇4

摘 要: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理,不仅关乎着环境问题,还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由于以前环保意识的薄弱和对医院废弃物认识不深入,导致我国在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导致当前我国在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上要下很大的功夫,来改正之前不正确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医院;废弃物;管理

前言:我国当前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医院的社会任务越来越重,但我们不能只关注医院的治疗成果而忽略了其他细节,例如医院对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合理有效的处理医院废弃物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但目前我国存在较多的医院废弃物不合理处理现象,不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下面我们就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些管理方案。

1.我国目前医院废弃物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1对医院废弃物了解较少

医院废弃物种类众多,包括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其中大部分都含有有毒物质,并不能归于普通垃圾中。而我国目前许多医院尤其是一些乡镇医院对医院废弃物的了解较少,常常与不同垃圾一起处理,并没有意识到这样所产生的危害。而院方对此也不重视,很少会对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医院废弃物相关知识的普及,更是促使了医院废弃物不合理处理现象的发生。

1.2处理人员不专业

我国目前医院大多数医院废弃物的处理人员都是非专业的,他们并没有相关的对医院废弃物处理的相关知识。还有一部分的处理人员是外聘的,专业技能薄弱素质较低,对医院废弃物的认识不全面,基本都当做普通垃圾处理了,而医院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对待此现象的放任态度,更是助长了相关处理人员的不良风气,导致许多处理人员只是敷衍的将医院废弃物直接丢弃到室外,不做任何其他处理,这一行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将废弃物中的细菌带到了室外,很容易引起相关疾病的产生。极其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开展,和疾病预防工作进行,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1.3处理流程不完善

由于认识的不完善,人们对医院废弃物的危害认识不深,也不知道不同的医院废弃物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缺乏分类处理观念。许多人都是用完器械就随手丢弃,并未意识到医院废物并不能按照普通垃圾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导致在我国大多数的医院中废弃物的处理流程都不完善。这一现象导致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物中的细菌,导致许多医院废弃物在外流过程中发生细菌传染现象,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目前我国完善医院废弃物处理流程迫在眉睫。

1.4相关制度不完善

医院废物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十分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有效进行。当然医院废弃物管理的不规范,不能仅仅归因榇理人员的不专业处理流程的不完善等因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医院关于医院废弃物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医院并不重视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认为怎样处理都无关紧要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因此并没有就医院废弃物这一工作制定什么相关的处理制度。而没有制度的约束,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工作,甚至是懈怠工作。制度的不严密造成工作人员责任感低,对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并不重视。这一现象对医院完善医院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十分不利。

2.如何完善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

2.1普及废弃物相关知识

由于对医院废弃物相关知识及其危害的不了解,导致一系列的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开展,甚至是危害到了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因此普及医院废弃物的相关知识极其重要。随着医院废弃物相关知识的普及,能够使人们意识到医院废弃物的危害性以及如果不认真处理医院废弃物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使命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对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医院废弃物处理工作时更加的细心专心,因此普及医院废弃物的相关知识对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

2.2配备专业废弃物管理人员

由于医院废弃物相关处理人员基本都不具备专业的废弃物处理知识,在医院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总是不能做到完善,造成了大量的医院废弃物不能正确处理,对我国卫生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在医院配备专业的废弃物管理人员,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医院废弃物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对于医务人员来讲,积极参与有关于医院废弃物管理的培训,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关键。对医院废弃物的有效处理特别重要,同时还能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3完善处理流程

医院废弃物处理流程的完善,在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工作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废弃物应该先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废物分类,将可以一起集中处理的医院废物集中处理,将不能集中处理的医院废物按照专业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为了区分种类,不同的垃圾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存放;为避免污染,医院规定在每次运送完垃圾后,工作人员都要对使用过的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完善医院废物的处理流程。医院废弃物的分类处理、销毁方式和对使用过的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的行为有利于医院废弃物有效处理,能够彻底的将医院废弃物中的细菌消灭,避免传染疾病的发生。

2.4完善相关制度

在以往的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很多工作开展中缺乏可靠依据,导致执行阻力较大。因此只有建立并完善了关于医院废弃物管理的相关制度,才能减少执行时的阻力促使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相关制度完善了可以提高人们对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的重视感,有效制约相关工作人员的懒散性,让他们认真积极的投入到医院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当中去。还可以使人们看到医院对医院废弃物处理的重视成都,有利于人们了解医院废弃物若不正确处理所带来的危害。

结语: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废弃物管理的漏洞已完全显现出来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垃圾分类不清、工作人员不负责、制度不完善等。而随着医院废弃物相关知的普及,医院废弃物不正确处理将带来的危害已完全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了,所以人们开始关注并重视医院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在此大环境下目前我国已经对医院废弃物的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措施,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医院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完善,杜绝有垃圾分类不清、工作人员不负责的现象出现。而普及相关知识、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完善处理流程和相关制度,也是完善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手段。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坚不可摧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贺政纲.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路径优化研究 - 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J].物流技术.2015,34(01):117- 119.

[2]李慧娟,唐子尧,徐凌中,等. 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认知与态度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08( 6) : 49- 51.

工业废弃物篇5

加快试点建设

北京市政府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工作十分重视。2004年8月开展了基础调研工作,2005年底开始围绕本市废旧家电回收处置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回收处置专项资金的建立和使用原则、试点企业的支持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积极参与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置管理条例》调研和修订工作。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中,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都提出了规划发展意见。目前北京市已启动了处置产业链建设,正在加大力度培育电子废弃物处置产业链。新的电子废弃物产业链条分为两种途径,一部分进入二手市场,另一部分由拆解企业拆解后,再由配套处置企业进行专业处置,如废塑料利用、金属提纯和危废处置。北京市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示范项目由华星环保公司投资建设,落户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设计年处置废旧家电120万台,一期处置能力40万台/年,目前已建成两条拆解线。截至2007年12月底,已回收处置电子废弃物约10万台,拆解后的铁、铜、塑料等物质送往下游专业处置企业,实现了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回收体系

为了推动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北京市商务局等十一个部门制定了《关于推进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建设方案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按照本市《实施意见》的要求,北京市在崇文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试点工作基础上,在城八区全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各区按照“规范站点、物流配送、专业分拣、厂商直挂”的原则,初步建立了规范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回收网络。新的回收体系与旧体系相比主要体现在环保、高效、安全三个方面。随着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推进,回收的品种也正在逐步增加,各区已经开展废旧家电的回收。同时,市商务局组织城八区再生资源回收主体企业与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单位(华星环保公司)就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工作进行衔接。要求各区的再生资源回收主体企业回收的废旧家电必须直送华星环保公司,实现厂商直挂。目前各个回收点的基础建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记者走访了崇文商务局,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截止到2007年底,全区已经建立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200个(固定网点110个,流动网点90个),其中居民社区、学校140个,设施分期分批逐步到位,在区内初步实现了再生网点的全面覆盖。根据封闭式小区、非封闭式小区、商业设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学校等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回收模式。在再生资源回收点上,记者看到了持证上岗的工作人员,储物箱中四周整洁干净,洁白的墙壁上没有一丝尘埃,回收点和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没有刺鼻的气味,大约8 平米见方的储物箱中,工作人员一边回收物品,一边分拣,一边打包,整个过程都是在储物箱中完成。

有关专家认为推进回收体系的规范建设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推进现有回收体系与处置企业对接。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完善回收渠道,建立大型家电连锁商回收渠道,电子废弃物处置企业与家电连锁商签订了废旧家电回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原则约定家电连锁商按月将“以旧换新”所取得的废旧家电交给电子废弃物处置企业处置。其次,在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电子废弃物处置企业与商务系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行了工作衔接,电子废弃物回收工作正在逐步展开。同时,吸纳个体回收商户,在电子废弃物集散地建立回收联络站,使之成为电子废弃物社会化回收的重要来源。

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回收处置工作。建立规范有序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为尽快建立我市电子废弃物规范化处置机制推进首都循环经济建设,北京市财政局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底出台了《关于规范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通知》,倡导行政事业单位率先垂范,对电子废弃物环保回收处置工作大力支持。《通知》规定,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电子废弃物必须无偿交给经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具有相应资质电子废弃物处置企业。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应确定电子废弃物核销、交投工作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电子废弃物属于国家固定资产的,其审批程序和处置要严格按照《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办理。处置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回收处置工作,其过程应可获追溯、可管理、可监督。处置企业不得以任何名义和理由向单位收取任何费用。处置企业每季度向北京市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汇报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情况。

拓宽其他回收渠道。密切与环保组织、公益性协会的合作;完善居民社区等其它回收渠道,设立了800-706-0160免费交投热线;开设“华星环保网”网上交投平台,并广泛印发宣传资料,以方便社会各界对电子废弃物的主动交投。

完善管理机制

北京市要强化管理,率先给予电子废弃物处置适当补贴,建设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监测信息平台,逐步建成电子废弃物规范回收处置的交流平台和宣教基地,逐步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机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

给予电子废弃物处置适当补贴。由于电子废弃物处置成本较高,资源再利用所带来的利润不足以弥补回收处置成本,因此我市拟对电子废弃物处置给予适当补助。根据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财政补贴方案,对华星环保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后,核定以年终结算、多退少补的定额补亏方式给予华星环保以生产经营补贴,2007年华星环保已回收处置电子废弃物10万余台。

建设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监测信息平台。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监测信息平台主要对处置企业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情况、处置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回收处置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危废处置情况、物流管理、补贴资金使用等,便于政府部门能够随时掌握回收利用企业的相关信息。监测信息平台已于2007年11月正式上线运行,政府部门能够随时掌握回收利用企业的相关信息。

逐步建成电子废弃物规范回收处置的交流平台和宣教基地。华星环保处置中心在投入试生产之后,多次接待国内外企业、协会、组织的实地考察,了解处置企业的处置能力和技术水平,并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部分中、小学校也组织学生参观,接受环保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电子废弃物只有经过规范的处置才能变废为宝。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对于电子废弃物产业化处置中的种种问题,华星环保的相关人士希望政府加强回收市场的法律监管,疏堵结合,规范回收处置行为,避免回收处置过程中对电子废弃物的不当处置或将电子废弃物交给非正规处置企业,另外,继续实行对规范处置企业的扶持政策,使企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由于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的产业化程度还不高,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过程中仍有不环保的行为,完整合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没有完全形成,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整个回收处置环节进行政策疏导和法律监管,使之成为绿色产业链,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使真正的环保企业做强做大。

中国家电研究院的张友良说,在电子废弃物回收过程中,要健全法制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使老百姓增强环保意识。在电子废弃物回收的过程中,关键是要立法,环保总局《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已经颁布执行,国务院《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管理条例》正在征求意见。随着立法进程的加快,会相应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过程中的市场规范机制,并进一步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行业指明发展方向。

市商务局制定和出台的《关于推进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发展试点方案的实施意见》要求近期在崇文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试点工作基础上,在城八区全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出台的《关于规范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通知》对行政事业单位电子废弃物处置进行了规定并提出要求。

研究生产者责任体系

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改革中大家最关心的是回收的费用谁来出?目前,北京回收体系与国外回收体系中最显著的差别付费机制。欧洲电子废弃物的处置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洲大部分国家关于电子废弃物的立法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对于电子废弃物的付费有着明确的规定。欧盟2002年批准的“关于电子废弃物报废指令”要求,成员国在2005年8月13日实行:生产者对废弃后的家庭用品承担收集、处置责任,即对家庭用品,主要由政府承担责任,生产者对政府收集后的产品承担一切责任,包括在集中收集、处置、再循环利用、环境无害化处置等;对于废弃后的非家庭用品,由生产者承担所有收集、处置、再循环利用和环境无害化处置责任。日本在2001年公布实施的《家用电器资源回收法》规定:家电制造商和进口商对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有回收的义务和实施再商品化的义务,家电的回收费、运输费和处置由用户来承担,消费者在产品报废时应负担法定的再生利用费、家电零售商应当负担回收费、运费以及消费税。由于我国的消费水平比较低下,很多的老百姓认为废弃的电子产品是有一定的价值的,而且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回收付费机制,所以在北京仍然是传统的由回收者付费。

生产者责任制在国际上是一种普遍认可的回收体制。华星环保的有关人士认为,对于环保产业来说,没有盈利就谈不到持续良性的经营和健康发展,也谈不到持续扩大对环保事业的贡献,所以,在政府支持的同时,我们更需要长效的市场机制,也就是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有专家认为,大的卖场的利润相对要高一些,销售商、消费者、生产者,以及政府都应当承担相关的责任,消费者使用电冰箱吃到的是保鲜的食品,制造者和商家都有利润,包括政府收税。各方共同承担回收成本应是发展的方向。

工业废弃物篇6

中国钢铁行业若要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如何将冶金行业转化为环保节能的产业已经刻不容缓。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所挖掘的矿石达50亿吨,而工业的固体废弃物却占总量的16%,其中的堆存更是高达到70亿吨之多,面对着如此庞大的堆存量,占地面积也就可想而知了。在中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最多的就是采矿和矿石冶炼工业,二者产生的废弃物更是占到工业废弃物的75%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冶金渣大约为1.5亿吨,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有水淬矿渣、重矿渣、钢渣等等,根据现有的技术,不仅产生冶金废弃物的重量远高于金属的重量,而且废弃物中仅水淬矿渣和钢渣的利用率较高,而重矿渣的利用率一直都不是很理想。此外,钢铁的冶炼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炉渣,要堆放这些炉渣就要用掉大量的土地,冶金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这些成分对空气、水体污染非常严重,同时也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研究表明,废弃物中含有许多可再利用的成分,若将废弃物丢掉又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对于这一现状,如何能够将废弃物重新利用实现节能环保就成为诸多企业和机构着手研究的课题。

1 废弃物的利用方向

虽然我国的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可是我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却不够先进,产生的大量冶金废弃物都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要想发挥冶金废弃物的作用,就必须要在技术和装备、产品、节能服务产业、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服务等几个方面入手,做到废弃物充分利用,节能环保。矿物开采以及相关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若能将废弃物产出再利用这一步骤省略,实施无废生产,在各个工业区建设综合的生产基地,那幺就会使废弃物的成分得到有效的循环再利用,只有这样,废弃物才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根据发改委会同环保部等部门编制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把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六大领域列为重点支持对象,由此,冶金业废弃物的利用方向大致为:

1.1 继续加强对冶金废弃物成分的深入研究,对废弃物的利用系统加以规划,为以后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利用开发废弃物奠定一定的基础。

1.2 如何对废弃物进行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是如何将废弃物内的成分进行高效激活及激活所需的机械设备,若能将废弃物进行激活并用于道路建设,房屋建筑设等建筑行业,那幺废弃物的利用空间将更加广阔,实现了低成本、低消耗的节能环保。

1.3 在冶金过程中,尽量做到废弃物再利用后再无其他废弃物产生,做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产品的附加价值进一步提升。

1.4 由于金属的特性不同,因此产生的废弃物成分不同,若能将不同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达到互补利用的目的,这将大大增加废弃物的利用率。

1.5 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使得冶金行业变成无污染,高效,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业。

1.6 在实施冶金废弃物再利用的过程中,应当拟定相关的标准,以便今后能够对冶金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相应的目标与指导。

2 废弃物的环保节能新途径

想要将废弃物进行高效率的利用,就要通过新工艺将废弃物转换为无污染,高效,节能,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

冶金废弃物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硫离子等矿物质,因为废弃物中含有钙离子,因此通过一系列反应后能够析出Ca(OH)2,这一成分可以对废弃物产生碱性激发的作用,经过工艺筛选后,废弃物就能做建筑材料,并且废弃物的稳定性、质量都优于原始建筑材料。下面就举例说明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与节能环保的相互联系。

2.1 水泥原材料的环保

在水泥的生产的过程中是需要钢渣混合材料的,而这些材料除了要被运到水泥厂还要经过加热等程序进行加工,除了运输过程要浪费大量燃料资源外,加热程序也会浪费大量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如果运用冶金产生的高炉煤气对混合材进行加热烘干,这必将会节省大量的资源,其节省出的资源也是非常可观的。

2.2 混凝土砖的环保

由于混凝土砖是一种不需要进行烧制的砖,所以制作混凝土砖节省了大量的资源。此外。混凝土砖的组成成分主要是冶金渣、矿渣等,这样就消耗了大量的冶金废弃物,没有废弃物的堆积,就减少了对土地、空气、水资源等的破坏,为环保事业节约了开资,同时也为废弃物的再利用开辟了一个低消耗,低成本,节能环保的新途径。

2.3 SYP冶金助剂的节能环保

在冶金业SYP冶金助剂的技术是成熟而先进的,由于烧结工序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若使用SYP冶金助剂,不但使烧结工序所消耗的能源每吨能够节约4-5公斤,还会使高炉顺行,全国的冶金产业所消耗能源按照这样计算,SYP冶金助剂每年所节约的能源也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对SYP冶金助剂的研究还需要更加深入,做到将SYP冶金助剂不仅应用于冶金行业,还要在其他行业发挥作用,为我们实现节约环保提供更多的途径。

2.4 蒸压加气砌块的环保

在蒸压气砌块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材料95%以上是冶金废弃物,而且所用的燃料也是高炉煤气,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又消耗了冶金废弃物,因此,蒸压气砌块的生产成为了冶金废弃物环保节能产业的又一大突破口。

3 如果该工序对带式冷却机的低温废气余热和烧结机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计算回收的余热发电。从全球范围来看,日本企业无疑在这方面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下面分别列举几个例子。

3.1 冷却机余热回收。分开路流程和闭路流程

开路流程即余热锅炉废气(约150~200℃)排入大气后将不能得到回收利用。虽然该流程具有设备简单,易于实施的特点,但该流程中产生的热能将不能被充分利用,且排放的热废气含尘量高,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闭路流程即余热锅炉产生的废气可以得到返回作冷却机的冷却介质循环使用。该流程热废气含尘量虽然也很高,但热废气不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并且热能可以充分利用。

3.2 烧结机烟气余热利用

该技术在国外发展较晚,回收方法单一,且有蒸汽产生。但在方法上也分为开路回收和闭路回收两种。

4 结束语

在未来冶金废弃物要实现节能环保还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要不断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将冶金废弃物用于道路建设、建筑等行业,加速对冶金废弃物的改造工艺进行进一步研究改进,使得冶金废弃物在生产生活当中拥有更广

工业废弃物篇7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并不乐观。公报显示,全国16.1%的土壤污染物超标。据公报对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的统计,超标率最高的三类典型地块依次为重污染企业用地(36.3%)、工业废弃地(34.9%)、采矿区(33.4%)。工业(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为国家带来的不只是经济的腾飞,还有土壤的污染。此外,在调查的 188 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场地的 1351 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 21.3%。在治理工业固体废物的过程中,二次污染现象也比较严重。

一、工业固体废弃物

工业固体废物是土壤污染的主因,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两类,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指在工业的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采矿废石、燃烧后的固体废渣、不合格的原料尾矿以及冶炼或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国家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最近,固体废气物的年增长率达到了 10%。这其中,以下述 5 个行业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主,分别是电力行业、热力生产与供应业、金属的冶炼与加工行业、有色金属的矿采行业以及采矿业。这 5 个行业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就达到了总量的 80%。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不仅占据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同时还会造成大气以及水资源的污染,对环境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急需使用堆放地点,所以这些固体废弃物便被简单地处理,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实际情况

1、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量与堆放情况分析

从图 1 中可以看到,我国的工业废弃物产量在 2009 年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 20 亿 t,以此统计表格为依据可以预测,到“十二五”发展计划结束的末期,我国工业废弃物的产生量将有可能达到 30 亿 t。

图 1 我国工业固废总产生量以及综合利用情况的发展趋势

另外,虽然这近10年来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量一直呈急速增长的趋势,但它的利用率却不到 60%。每年堆积或者存放起来的废弃物总量就有5亿t,而目前的总堆积量甚至已经突破100亿t。与欧洲国家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水平相比,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继续加强资源利用水平的研究力度。

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通过最近几年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大多来源于尾矿、采矿以及燃烧之后所产生,且废弃物的组成比较稳定,这与我国丰富的矿物资源有关。由于的矿物资源基本可实现自给自足,因此开采量较大。下表是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最多的 5 个行业,在 2005 ~ 2009 年期间的固体废弃物产量以及各自所占的比例。由下表可以看出,最近几年这 5 个行业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一直都占到了我国的固体废弃物总量的 80%,且各自的比例也比较稳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对这些固体废弃物有针对性的进行利用,可以使固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05 ~ 2009 年工业固废年产生量及五大行业的固废产生情况

2.3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分布特征

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地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尤其是山西省、四川省内蒙古以及西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固体废弃物的产量都非常的高。但是受到市场、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地方对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都非常低,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在我国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则明显有了提高。比如,上海、江苏等地区已经将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提高到了 95% 以上,各地区对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极为不均衡。

三、针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中镀锌废弃物的处理技术

1、废气处理方法

对于废气的处理,应从源头上减少废气的产生,才能真正的解决实质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尽可能避免有毒有害的原辅材料使用;工艺过程中尽量采用低浓度的酸液,从而减少酸雾的产生;在铬酸溶液,盐酸溶液等易挥发酸液中添加酸雾抑制剂、对酸液容器加盖等来抑制酸雾的产生等。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运用在源头控制和生产过程中。

2、废水处理法

镀锌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 Cr6 +、总铬、Zn 离子,尤其是 Cr6 +属于国家控制的一类污染,规定必须在车间内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镀锌废水的治理方法有很多种,从生产工艺上对镀锌废水进行处理的较为常见,也有利用一些手段对镀锌废水进行处理,如化学处理法、微生物技术法、离子交换法。

2.1 改造工艺处理法

较多企业选择了从改造生产工艺方面对镀锌废水进行处理。河北省衡水市王计彬发明了一套镀锌液回收装置,此实用新型采用镀锌液回收装置,液体带出量极低,从而降低了材料消耗,减少了污水排放的污染,由于带入的残余液体很少,故可采用固定水清洗,每班更换一次,排出的水完全返回镀槽重新利用,从而达到真正的零排放,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各种线材镀锌机。日本鹿岛钢铁厂用水和废水处理采用一套有较完整的用水、废水处理和回用系统,其主要应用的是《闭路循环》技术。

2.2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也是镀锌废水处理的一种常用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小、且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方法。将石灰乳浆制为散灰溶于废水,沉淀 Zn(OH)2胶体,另含有微量的钙,用硫酸溶解后,完全可回用于镀槽,其处理后的排放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另外,可以通过控制铁屑与焦炭的投放比例,废水中的酸碱度控制及接触时间达到处理镀锌废水最佳效果。

2.3 固化微生物处理法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指固体废弃物经过微生物经固定化后,对有毒物质的承受能力及降解能力都明显提高。固定化微生物是一种新兴而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并发展了多个分支,包含无载体固定化法、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介质截留法等。

2.4 离子交换处理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镀工业各种含钾盐镀锌废水。李健等较为详尽地评述了近年来沸石、腐植酸物质、离子交换树脂、黄原酸酯、离子交换纤维等各种离子交换材料的发展,以及离子交换技术在治理重金属电镀废水中的应用。

3、固体废弃物

金属锌冶炼、热浸镀锌和锌铸件加工等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含锌废渣,其中包括锌烟、锌灰、锌渣、锌浮渣等。目前,对锌灰、锌渣的处理工艺按最终产物大致分为再生金属锌和生产化工产品两大类。

结束语

我国一定可以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让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得到认可,从而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业化发展。另外,对于工业固体废弃物标准体系的建立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以完善的体系作为标准,利用废弃物所得到的产品才能拥有市场竞争力,进而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行勋;刘振肖;黄丽.垃圾高效资源化处理工艺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08):172-173.

[2]. 崔海波.固体废弃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5):69-70.

工业废弃物篇8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trade data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from 1999 to 2010, this paper finds that China is the largest recipient of Japan's exports of waste, is also a high growth market for U.S. waste exports,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 analysis, obtain results that the low marginal social cost of China's waste disposal, large demand for renewable resources, high benefit of Japan's waste exports and other factors are the main drivers Japa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o export waste to China. Given that China has become a major importer of waste and facing enormous environmental risks,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that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of imported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关键词: 废弃物贸易;边际社会成本;进口大国;环境负荷;责任体系

Key words: waste trade;marginal social cost;big importer;environmental load;responsibility system

中图分类号:F7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001-04

1 废弃物贸易在中日贸易中的地位

1999-2010年12年时间内,中日之间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1.3%①,进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为9.3%,使得日本对中国的贸易总额总体上平稳增长。在此期间,日本对中国的废弃物出口、进口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出口保持持续高增长,进口起伏不定。日本对中国的废弃物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为25.4%,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废弃物金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3%,远低于日本对中国废弃物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另外,在相应占比上,日本对中国废弃物出口额在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所占比例由1999年的0.6%升到2009年的2.8%,可见废弃物在日本对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重要性持续提高。废弃物进口额占日本从中国进口总额的比例波动较大,有升有降,但最高为0.17%(2010年),最低仅为0.03%(2003年),可以说废弃物在日本对中国进口贸易中无足轻重。

2 中国在日本废弃物出口贸易中的地位

从1999年至2010年,日本对中国废弃物净出口量是出口量的99.43%,中日两国废弃物贸易属于由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单边贸易,即中国是纯进口国,日本则是纯出口国。日本对中国废弃物出口量在日本废弃物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稳步上升,从1999年的26.0%上升至2008年的68.0%,且从2003年开始,该比例均高于50%,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8.4%,中国已经成为日本废弃物出口的最大对象国。相比之下,日本对中国废弃物进口量占日本废弃物进口总量的比例较低,且波动较大,最高为1999年的8.7%,最低为2008年的3.1%。

从日本废铜、废铝、废塑料等5种废弃物出口来看,中国均为其出口的最大对象国。日本对中国的废铜、废铝、废塑料出口量在日本废铜、废铝、废塑料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均居高不下,其中废铜所占比例最高,位于96%左右;废铝2006年(96.2%)前位于95%左右,2006年后,其比例有所下降,最低达78.2%;废塑料所占比例总于90%左右;废纸2005年(83.9%)前呈上升趋势,2005年后,趋于平稳、位于83%左右;废铁总于40%的水平上下起伏,最高53.2%(2009年)。

日本对中国废弃物出口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高位,废铁(9.8%)、废塑料(21.9%)、废纸(68%)、废铝(11.6%)和废铜(12.5%)。这也说明中国成为日本废弃物出口的高成长市场,对其的重要性日益加大。

3 中国成为日本废弃物出口最大对象国的原因分析

3.1 边际社会成本的落差,推动中日废弃物贸易增长 从环境经济学角度来看,废弃物处理的边际社会成本(MSC)由企业的边际私人成本(MPC)和边际外部成本(MEC)两部分构成,即MSC=MPC+MEC。长期以来的“三大模式(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使得发达国家的废弃物供给量(产生量)不断增加,图1a中的供给曲线由S1向右移动至S2。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等原因,废弃物处理的边际私人成本持续上升,为克服外部性而设计的废弃物税、环境税等边际外部成本(管制成本),也随着环境管制的日趋严格而上升,导致发达国家废弃物处理的社会边际成本不断上升,甚至已经超出其均衡水平,图1a中的边际社会成本由MSCe上升至MSCt。这样就使得废弃物需求量(处理量)下降,需求曲线由D1移至D2,导致发达国家的废弃物的供给与需求失去均衡,即供给量Qts远远大于需求量Qtd,其差额Qts-Qtd只有出口到国外进行处理,或者说通过出口将需求曲线移至D3,在MSCt上重新实现均衡。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管制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废弃物处理的边际社会成本低于应有的均衡水平,即图1b中的MSCtd低于MSCed,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废弃物需求曲线外移(Dd1Dd2),供给曲线外移虽亦向右移动(Ss1Ss2),但其距离却小于需求曲线,结果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废弃物的供给与需求也失去均衡,但与发达国家恰好相反,其需求量Qdd远远大于供给量Qss,其差额Qdd-Qss,通过从发达国家进口将供给曲线移至Ss3,在MSCtd上实现均衡。

由于废弃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其收集、处理等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均有限,依靠劳动力的手工作业是主要的处理方式。因此,劳动力成本便成为边际私人成本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就使得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废弃物处理的边际私人成本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2010年中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上海市11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北京市11元。2011年中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深圳市13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北京市13元;而日本正式职工工资一般是30岁每月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3190元)②,50岁每月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8650元),临时工工资一般是每小时700-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54-77元)、每月26天(每天8小时)166400日元(约合人民币12863元)。此外,由于中国低层次剩余劳动力规模很大(2010年仅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亿多),满足其工作意愿的工资水平甚至还达不到其获得工作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2010年中国最高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海、2011年中国最高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深圳与日本的临时工月工资相比,仅为其8.7%、10.3%,即便拿2011年中国最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北京与日本的临时工小时工资相比,也只是其24%-16.8%。

日本所有都道府县都对产业废弃物征收产业废弃物税,而且大多数都道府县采用的是“最终处理业者特别征收方式”,对进入最终处理设施的产业废弃物的生产者或中间处理者征收每吨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77元)的税金。由于征收对象是进入最终处理的废弃物,所以既会激励生产者努力通过减量化等降低排放量,同时也能激励生产者和收集、分类、再利用等中间处理者通过出口等方式减少在本国的最终处理量,以减少废弃物税的支付。我国目前为止,只是针对工业企业等废弃物的生产者的直接排放征收一定数额的“三废”排放费,没有一个覆盖废弃物的全产业链的税费制度和监管体系,使得我国废弃物的排放、收集、分类、再利用、最终处理各个环节的管制成本很低甚至为零。也就是说,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边际外部成本也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

中国的低工资、低管制成本,使得其废弃物处理的边际社会成本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种边际社会成本的落差,可以说是支持中日之间废弃物贸易高增长的基本原因,也可以说是中国成为废弃物进口大国的基本原因。

3.2 高收益激励日本积极向中国出口废弃物 废弃物处理边际社会成本的落差,也为发达国家的出口企业、地方政府创造出通过出口废弃物获得收益的机会。以废塑料为例,在日本进行人工挑选分类供给再利用,需要支付100-200日元的费用;通过容器再利用协会进行再利用,如作为高炉、焦炭炉的原料等,需要支付60-90日元的费用;进入废弃物处理设施进行最终处理需要支付30日元的费用;作为RPF(再生固体燃料)销售可获得4日元收入;出口中国则能获得50-200日元的收入[1]。可见,在日本国内进行再利用的4种方式中,只有1种方式可以获极低的收入,其它3种方式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出口中国则可以获得高收入。据日本《产经新闻》2011年12月4日报道[2],向中国出口废弃塑料瓶的价格高达日本国内交易价格的3倍,许多地方自治体(即地方政府)将其收集的废弃塑料瓶向中国出口,使得向中国的出口5年间增加4倍。地方自治体向中国出口的行为,使“容器包装再利用法”中,由地方自治体收集、交给指定法人“日本容器包装再利用协会”进行再利用的规定被架空,也造成了日本国内的再利用企业的经营困难和资源流失,因此日本环境省决定从下年度(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起,公开向中国出口废弃塑料瓶的地方自治体名单,以抑制出口。从这则报道中,足见经济利益激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废弃物方面的巨大力度。

3.3 再生资源需求大,拉动中国的废弃物进口 相比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规模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致使对包括废弃物在内的境外资源依赖度日益上升,进而成为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废弃物出口最大对象国。从1999到2010年,日本向我国累计出口废弃物7118万吨,年均增速达18.4%,占日本累计出口总量的57.7%,其中废铁累计量最多,达3178万吨,其次是废纸2474万吨、废塑料1041万吨、废铜340万吨和废铝86万吨,均分别占其总出口量的50%以上,废铜甚至高达96%。美国对中国的废弃物出口亦稳定增长,美国向我国出口废弃物金额2000年为7.44亿美元,2008年达到75.62亿美元,增幅高达916%,远远高于同期美国对我国出口总额339%的增幅[3]。

4 建议与讨论:加强我国废弃物进口与再利用管理的对策

我国政府针对废弃物进口采取了管制性措施,从2000年至2011年,共颁布了27项相关法律法规③。这些管制措施,在防止上述环境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的废弃物进口管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废弃物进口增长态势强劲,我国对外贸易环境逆差加剧,进口废弃物低水平再生利用及由此而产生的环境压力与二次污染短时间内难以克服,夹带垃圾、非法垃圾等非法进口难以杜绝、管理能力建设难以满足管理需求、无害化利用技术等研究落后等[4][5],基于我国进口废弃物及其再利用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管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和学者们提出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废弃物的进口管理和环境管理。

4.1 健全废弃物进口统计,为实施进口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情报 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于废弃物出口有着全面、系统、动态的统计系统,出口种类、出口目的国、金额等,而我国的废弃物进口统计多为零星的断面数据,且可获得性低。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完善废弃物的进口统计系统。统计数据主要应覆盖:①规模及其变化,进口总量与增长率;②区域结构,从各个国家的进口量及其所占比例;③“产品”结构,各种主要废弃物(废塑料、废纸、废铁、废铜、废铝、电子废弃物等)进口量及其所占比例变化;④废弃物进口的地位,如废弃物占我国进口总额比例及其变化,占我国从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进口额的比例与变化等;⑤供给背景,发达国家的废弃物收集、处理与出口的基本情况与政策。只有这些准确、全面、动态的统计数据才能确保我国所制定、实施的各项管制措施获得理想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及时性,也才能够支持废弃物进口与再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

4.2 建立全面、科学的废弃物再利用产业环境负荷的研究与评价体系,为强化环境管理提供实证支持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废弃物的进口大国和再利用大国,然而迄今为止几乎观察不到针对进口废弃物的再利用与最终处理产生的环境负荷与资源消耗的评价和统计,使得我国进口废弃物再利用产业的环境管理与风险控制等缺乏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合理、全面的研究与评价体系,针对废弃物再利用与最终处理所产生的环境负荷、环境风险展开评价与预警。作为建立研究与评价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目前急需着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对进口废弃物展开跟踪调查,摸清废弃物进口后的主要流向与区域,绘制我国进口废弃物再利用产业的地图,进而把握进口废弃物再利用与最终处理环境负荷发生和集中的主要区域,为防止集中污染和控制环境风险提供支持;②利用物质流分析等科学方法,建立和分析主要废弃物的物质循环再生流,获得关键数据,如进口废弃物能够进行再利用的比例,再利用、再生循环的方法与资源消耗、再生资源的获取量、“三废”(含分选时产生的,无法进行再利用,需要直接进行最终处理的部分)的发生量、处理“三废”的资源消耗与最终排放量等;③根据从物质循环再生流获得的数据,可利用幕景分析法等评价主要废弃物再利用过程和“三废”处理的环境风险,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计算出主要废弃物再利用与最终处理的生态足迹指数,评价环境负荷。

4.3 建立覆盖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体系,确保全产业链的环境友好 尽管我国为废弃物的进口与再利用颁布并采取了相应管制措施,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能够约束国内外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体系,使利益相关者普遍缺乏将环境责任沿着出口-进口-再利用-最终处理的产业链条传递、落实到位的责任感。在管制措施不到位、不健全的背景下,利益相关者这些缺乏责任感的行为,无疑会加大我国作为进口国大国、再利用与最终处理国大国的环境风险。

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起覆盖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体系,规范和约束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确保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能做到环境友好。①建立抵押金制度。以已经从事或计划从事废弃物的出口-进口-再利用-最终处理的企业为对象,征收一定数量的抵押金,如果发现某个企业的行为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就全额或部分扣留该企业的抵押金;②强制退出。如果发现某个企业的违规严重、后果严重,除追究其责任外,取消该企业的准人资格、资质,对其实行强制性退出;③全程跟踪。针对每一批废弃物的出口-进口-再利用-最终处理实施全程跟踪,如果发现某个环节上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根据问题与后果的严重性,采取扣留抵押金、强制退出等措施;④追溯。如果在某个环节发现问题,进行处置时能够确认其上游企业有过错时,同时追溯上游企业的责任,使责任与产业链条紧密结合在一起,克服和防止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推诿责任或逃避责任。这种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无疑会增加利益相关者的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进而推动边际社会成本的上升、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使靠各种手段“节约”边际私人成本而“获利”的企业逐步被淘汰或挤出,激励和促进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向有竞争力的企业集中,推动该产业全面向环境友好产业的转换。

4.4 利用进口大国的地位优势,探讨获取先进技术、二氧化碳补偿的可行性 我国作为发达国家废弃物的进口大国、再利用大国和最终处理大国,面临着巨大的环境风险,迫切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先进、更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等。我国应该利用进口大国的优势,积极探讨将废弃物进口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可行性与具体措施,如按进口废弃物的种类、数量,使进口量与技术引进挂钩,规定达到一定规模的出口国家或企业,必须无偿或低价向我国提供节能减排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等,降低由于技术差距、技术缺口在废弃物再利用与最终处理环节产生的环境负荷与风险。

我国进口、再利用和最终处理废弃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量,无疑可以视同我国为出口国废弃物二氧化碳减排量,换言之我国在废弃物进口、再利用和最终处理产业上发生的温室气体量排放的增量大于或等于发达国家的减量(考虑到技术落差,我国再利用和最终处理进口废弃物的单位排放小于发达国家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我国是进口大国,在该产业上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量毫无疑问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我国应该立即着手探讨从主要出口国获取二氧化碳补偿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这种二氧化碳补偿不仅可以通过与废弃物相关的节能减排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的转移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广泛意义上的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等。

因此,中国作为废弃物进口大国,如果疏于对废弃物进口、再利用、最终处理全产业链的管理或者管理不到位,那么中国就难以规避沦为发达国家的“废弃物天堂”的风险,出口国发达国家与进口国发展中国家间的环境公平就会进一步扭曲。

注释:

①资料来源:本文关于中日废弃物贸易数据包括废塑料、废纸、废铁、废铜和废铝5种可循环废弃物的数据,且若无特殊说明,数据均来源于Japan Ministry of Finance. Trade Statistics of Japan Ministry of Finance [EB/OL]. http://customs.go.jp,各年版整理所得.

②按2010年人民币汇率年平均价100日元=7.73元人民币换算.

③数字统计来源:根据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部门公告整理.

参考文献:

[1]石渡正佳.リサイクルアンダワルド[M].WAVE,2004,3:50.

[2]天野健作.回ペットボトル 高い取り[M].後えぬ中国流出,新,2011,12.

[3]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2009 REPORT TO CONGRESS of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R].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2009.

[4]邱琦.后金融危机时代高度关注并有效防范废物贸易的环境风险[J].WTO经济导刊,2011(11):64-66.

上一篇:电子废弃物回收范文 下一篇:废弃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