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范文

时间:2023-12-05 23:35:15

民间资本

民间资本篇1

温州不靖,鄂市多伤,中小企业困局,民间金融恐慌,而河南担保业也经过一系列的狂风暴雨之后,民间资本似乎一时找不到了方向。民间游资真正的落脚点在哪里?

日前,河南沃尔斯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玺诚投资有限公司、河南天翊投资有限公司、天津汇财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在河南成立“汇财通投资联盟体”,针对民间资本的规范性流动做出尝试。

打破僵局

“救市”或可缓解危局,但并非长治发展之道,为已然成势的民间资本寻找出路,让市场回归其正常生长、各取所长,方可避免民间借贷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汇财通投资联盟体”是怎样的一种组织形式?该联盟体成员之一天津汇财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汇财通”)总裁朱一染解释,所谓的联盟体,就是汇财通负责基金产品研发,满足未上市企业融资需求。投资公司负责基金产品的销售,投资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和流动状况,最大限度地对非金融行业进行细分。

朱一染刚从南阳回来,正在对南阳的一家企业对接融资项目。他的理解是,对于民间资本的流动质量的好坏,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投资、什么样的企业不适合做融资,并非全取决于一张漂亮的财务报表,关键的还是企业应该有显性成长力,这就是股权投资与担保的最本质的区别。

他举例说,就拿饮料市场来说,一个是做可乐的,一个是做健康养生产品的,我们会选择投资后者而不是前者。因为前者的市场在萎缩。后者的市场在扩张,而在整个生产链条上,PE机构也会选择做健康饮品的生产商,下游的效应肯定会波及上游市场的扩张。

而重翻河南乃至全国民间资本的“账本”,“一股脑”地进入担保公司后,没有任何环节的从借贷方进入了融资者的腰包。如此一来,大量资金无故“蒸发”现象充斥着整个市场。因“高利贷”和“人人贷”等民间借贷资金链条断裂,温州以及后续的鄂尔多斯等地在短时间内集中出现民企老板跑路、跳楼,企业职工上街抗议等突发事件,企业停工造成的失业情况也日益严重。

“与担保公司的大包大揽不同,一般我们一年就做1~2个项目,一个项目大概做到1亿元左右。”朱一染告诉记者,一是保证融资质量,二是有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做到投资者、融资企业、投资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的多赢局面。

而事实上,类似于这样的股权基金形式的投资“举动”在全国已有先例。去年6月,天津邦友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从事对未上市企业的投资,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

民间资本“拉郎配”?

对于投资者来说,有眼光的人能够投资企业也是看中了企业清晰的发展战略、不断向好的发展趋势、有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和持续增长的市场潜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担保公司从几年前的风生水起到现在的门可罗雀,“赚把钱就死”的经营理念充斥着整个资本市场,从而导致很多资本逐利者孱弱无比。

就此,这样的境况很有可能倒逼担保行业的转型,寻求一种突破,向有行业标准的资本链条上迈进。比如说PE,他们希望可以代销PE机构的基金。

但情况似乎并不乐观。目前的PE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投资很多项目,能上市获得高收益的只是一小部分,其余的大部分都只能是困死在里面。”一位接近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人士表示。

该人士直言,投资项目成功上市获得的高收益除了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剩下的还能高于其他行业的收益,这就是我国PE的特点。目前,我国IPO典型的利益链条是最上游者为实业资本、天使投资、PE/VC、突击入股者等,发行人是核心驱动机;中游为各类中介机构:券商投行、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下游包括一些财经公关、打新机构等,最末端者为最后接盘的散户。

通过这条利益链条就可以看出PE投资的项目一旦获得成功,就会获得很高的利益回报。资本本来就具有逐利的本性,当然要进入到赚钱更多的行业中去。

PE为什么越来越多?又因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PE?

答案很简单,PE得赚钱。什么时候IPO的利益链条回归合理化,PE的暴利时代也就结束了。

在记者的走访中,有一位投资者讲道:郑州一家小规模的食品公司,生产资金只有十几万,但老板却很有信心,在单位的文化墙上写着要做这座城市辣椒酱第一品牌的豪言壮语。辣椒上市之前,老板寻思着给辣椒酱做宣传广告。他想在这座城市的某个闹市街头租一个超大的、显眼的广告牌,但是当他和广告公司接触后,才发现他那小小的企业承担不起这天价的广告费。事后,他在担保公司与PE机构之间做出决定,选择了PE融资。其想法就是:宁可看着PE的投资者捞钱,也不在担保公司让自己的血汗钱在其老板跑路中人间蒸发。毕竟做股权投资是可以看得到PE机构给企业所做的企业报表的,担保公司的流水账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事实上,对企业来说,最完美的收官,无论进行私募融资还是私募股权融资,绝大部分是进行策略性融资,目的不仅仅是引进投资者在资金上对企业施以援手,更多的是借用投资者国际化战略思维、行业领域的优势地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成功的商业模式、现代化的运营管理体制和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帮助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

民间资本篇2

强烈的投资欲望

在中国,发轫于草根、依托于乡土、惠及于亲友的民间资本可追溯到殷商时代,潜滋暗长,源远流长,与民间金融业相生相伴,并行繁衍。

在宏观经济拮据之时,金融业总是民间资本投资的首选目标。这是因为金融业短平快的效率使然,民间资本的逐利性与金融业一拍即合,催生出生机勃勃的经济景象,也给民间资本带来丰厚的利润。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那时候诸侯四起,战火连年,放贷成为政治军事斗争的手段之一。晋文公在外避难19年后回国,想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国卿魏绛建议晋文公施舍孤苦,对平民施以恩惠,减少他们的劳役,并将储蓄的资财贷给需要的人。在国君的带动下,晋国很少有囤积居奇的人,人们将积蓄借给需要救助的人,收取适当的利息,这是金融业的雏形。民间资本的流动性搞活了晋国的金融业,资财都散在民间,没有特别穷困的人,备受战乱破坏的经济开始复苏,最终成就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也壮大了民间资本。

当历史进化到现代,民间资本投资金融业的欲望更是益发旺盛。从鄂尔多斯到温州,民间资本的流动性在中华大地一刻也没有消停过,与金融业的婚嫁或明或暗,或长或短,随着岁月的流淌顽强地生存、发展。一直以来,民间资本在金融业非常活跃,从客观看,有存在的市场和必要。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地下钱庄遍布大江南北。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2年4月末,居民个人本外币存款余额已经超过3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很大一部分有可能通过民间金融途径形成民间资本。日益增长的民间资本,一方面与国资、外资比肩而立,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也成为民间融资的不竭源泉。

民间资本最早的安身立命之地是制造业,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利润越来越薄,具有逐利天性的民间资本渐渐地退出制造业的舞台。而制造业之外的领域,尤其是能源、铁道、电信等垄断行业均被设置了高门槛,只能由国企经营,民间资本很难进入。而股市曾经是吸引大批民间资本的重地。但中国股市赌性太强,现在许多民间资本被套牢其中,难以脱身。

民间资本像一个巨大的蓄水池,眼下国家开闸放水,降低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槛,民间资本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恰当的切入路径

雄厚的民间资本原本是一件好事,但钱多也惹祸,当这些资金无处安放、在市场上无序地冲撞之时,就会滋生祸端。温州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甚至倒闭,与民间借贷过高的利率不无关系。因此,民间资本切入金融业要走正道。

参股银行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重组有重大突破,《意见》指出,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持股比例可适当放宽至20%以上;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允许单个企业及其关联方阶段性持股比例超过20%。民营企业将不只是参股,还有机会控股。事实上,民间资本已经是我国银行业资本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银监会统计显示,2011年底,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分别为42%和54%。在参与村镇银行的组建过程中,民间资本更是占得先机。银监会统计显示,2011年末,已批准组建的726家村镇银行股权结构中,民间资本占比超过82%。

投资“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与银行相比,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便捷、迅速,适合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与民间借贷相比,小额贷款更加规范、贷款利息可双方协商。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到2012年3月底,全国有小额贷款公司4878家,从业人员5.3万人,实收资本3871.37亿元,贷款余额4447.25亿元。但由财政资金和有财政资金支持背景成立的公司的投资所占比例仅在10%以下,绝大部分资本来源属于民间资本。

参与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资金互助社不是1999年1月国务院3号文件宣布取缔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监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银行业金融业务。截至2012年5月,经过银监机构批准而获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有近50家,同时,在民间存在的建立在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的资金互助组织,数量较多,如合会、轮会、标会、摇会,其资本来源一般都是农村小微企业和自然人拥有的民间资本。

产业投资基金等其他投资途径。2012年3月12日,由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起的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启动,标志着民间资本又有了新的投资渠道。此外,我国遍布各地的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金融公司、典当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证券公司、信用担保公司等,都是民间资本的投资目标。

民间资本篇3

在“新36条”出台之后,究竟未来民营经济如何发展,民营经济群体又需要怎样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措施?

传统能源已被央企瓜分新能源将成民资新领域

与2005版“非公经济36条”只允许民营资本参股能源领域的自然垄断业务相比,“新36条”不但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环节,更允许民营资本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

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并提出将进一步放开电力市场,积极推进电价改革,加快推行竞价上网,推行项目业主招标,完善电力监管制度,为民营发电企业平等参与竞争创造良好环境。

能源行业一直是受到诟病最多的垄断行业,从专家学者到社会各界都期待这次的“新36条”能够成为打破垄断僵局的开路石。13日公布的“新36条”也明确表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然而,对于石油、电力等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的传统能源领域来说,是否凭借国家的一个或若干文件就能将民企引入,国内能源经济学家、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36条”是对原有政策的强化,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表明我国是不限制的。

董秀成介绍,能源领域需要大额资金做支撑,小型企业因资金不足等原因难以“插足”。影响民企进入上游和中游领域的并不是国家政策和法规,而是民营企业自身实力的障碍。比如,国家对于建设炼油厂起点的要求是1000万吨加工能力,而这一投资至少是500亿元。目前中国还没有哪个民营油企能够达到如此的能力。而对于参股来说,并不缺钱的央企很难与民企展开合作。

与传统能源被众多国企“分疆划域”难以介入相比,新能源领域或许将成为未来民间资本发展的“良田”。“尤其太阳能光电和光热设备制造领域,前十几强的制造商都是民间资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介绍说,目前已有十几家民营新能源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规模达几百亿元人民币。

但石定寰也指出,民间资本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压力是技术创新。“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较低,分到民营企业的投入更少,创新投入主要依赖民营企业自己完成。”石定寰认为,国家对于新能源领域的支持政策不明朗,导致民间资本因自身实力问题,不敢进入新能源的终端利用领域,例如风能电站和太阳能电站的建设项目,未来如果相关配套措施明朗化,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

民资投铁路等难度降低审批权限有待下放

2005版“非公经济36条”中规定,在铁路、民航等领域中,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而“新36条”则有所放宽,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公路、水运、港口码头、民用机场、通用航空设施等项目。抓紧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引入市场竞争,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干线、铁路支线、铁路轮渡以及站场设施的建设,允许民间资本参股建设煤运通道、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

“对于交通行业来说,现在最需要的是获得投资者的信心。”国家发改委运输研究所书记董焰认为,国家制定“新36条”的出发点也正是旨在调动投资积极性,但是如何获得投资者的信心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在准入门槛上未能做到一视同仁,以及在法律上仍没有保障民企运营权的任何法律条款都影响了民企投资的信心。

尽管“新36条”明确提出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并可以通过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公路、水运、港口码头、民用机场、通用航空设施等项目,同时还要求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但在董焰看来,审批问题也是民企在进入交通领域的一大阻力。以铁路为例,民企很难拿到那些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前景的线路。所以如果不在体制改革、政企分开、下放权限方面有所突破,政策仍然是原地踏步,而很难获得投资者的信心。

实际上,为了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国家发改委已经做出相关调研,提出了多种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行业。例如急需推进主辅业分开、进一步扩大合资铁路规模和股份制试点、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指导目录、公开铁路投资结算体制、扩大铁路运输中企业定价权等。但尚未得到铁路部门的回复。

一位铁道部官员告诉记者,事实上铁道部一直在研究加快铁路企业上市的相关措施。他拒绝透露更多细节只表示,铁道部会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做出大胆创新,“毕竟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投资巨大,确实急需民间资本的进入”。

民资快速挺进金融市场短期多项硬指标难“攻”

在金融服务行业方面,比起2005版“非公经济36条”,“新36条”更是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在很大尺度上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开了“绿灯”。

对于这样的变化,北京大学金融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表示,在农村金融不够发达、农村地区高利贷盛行,以及现有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背景下,推动更为规范的民间资本以正规渠道进入市场非常必要。但他同时表示,在推进过程中,一些硬性指标短时间内很难突破。

例如银监会于2007年公告,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这些要求,极大程度限制住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的热情。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表示,此前村镇银行的设立必须是由银行发起并控股,这是限制村镇银行本身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改制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务院此次打破这个规定,对致力于金融发展的民营资本而言,是重大利好。

此外,针对“新36条”提到“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一项,吕随启认为这在短期内对股市是利好消息。“以往国有银行的垄断使市场竞争并不充分,现在的改变条件更为成熟。国有银行上市,其中已经融入很多民间资本。下一步应稳步推进民间资本获得银行股份,同时避免在参股过程产生利益的畸形分配。”

民间资本篇4

追溯民间资本与重庆报业的联姻之路,其间的起起落落显而易见。1996年民间资本开始试水重庆报业市场,2004年达到高潮。此后逐渐冷却,虽然坊间也传出《南方都市报》与《重庆青年报》在谨慎接触、市内民资持币观望和国外资本力图进入等传闻,却一直“只打雷不下雨”,直到2009年现代传播出现。

民间资本当年缘何如此青睐“朝天门”?又为何一度在市场失语?现代传播的进入能否带来民间资本与重庆报业联姻的“二次高潮”?过往的故事也许已经被遗忘,但我们仍有必要在历史的碎片中探寻真相。

民间资本的报业激情

2004年7月接受《传媒》记者采访时,时任《重庆青年报》总编辑的李鸿仁对该报的战略规划是“保有市场,伺机而动”。历史好像故意开了个玩笑,2008年7月,整整4个年头之后,曾经在重庆报业市场几番起落的青年报由日报改为每周一报,完全退出了市场竞争,回到起点,投资方重庆力帆集团的8000万元就此“打了水漂”。

在青年报的失败并不是力帆集团投资报纸失利的第一次,也不是民间资本败走重庆报业市场的唯一。

自1996年力帆集团投资《重庆商报》至今13年间,民间资本先后5次较大规模地对重庆5家报纸投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近邻《成都商报》以其较低的投入成功介入市场,并成为成都报业市场的一匹黑马;《华西都市报》独立于党报创立都市报,并成为中国都市报业的标杆。在这两个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下,业内人士以办报可获丰厚回报、以印刷机尤如“印钞机”和获得其他利益等对投资人进行游说。二是重庆直辖,为重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报业对此也抱有希望。三是重庆人一直有办报情结,喜欢办报。在这三方面的影响下,1996年,民间资本在重庆报业试水。

1996年,力帆集团投资200万元以股东身份参与《中外房地产报》重组,创办《重庆商报》,并在报社担任行政职务,成为民间资本与重庆报业的第一桩联姻。两年后重庆泰达集团投资400万元对《重庆工业报》进行改组,创办《重庆经济报》,泰达董事长担任报社管委会成员。这一时期民间资本进入重庆报业的操作极为大胆,不仅直接进入,民间资本持有者还可以成为报社的股东和领导成员。2000年10月起转为间接进入,民间资本投资报业采用曲线策略,投资人只能通过涉及经营间接进入报业。例如力帆集团投资《重庆青年报》,由力帆集团与《重庆青年报》联合建广告公司,名义上经营业务,实质上是对报纸进行投资,并获得报纸的编辑、出版、经营权;2004年重庆大方广告也是通过双方组建的广告公司,对原《消费导报》重组,以每月30万元对新创办的《时代信报》进行投资,获得其经营权。2004年4月以后民间资本再次直接进入且有很大发展,投资人直接操作所有采编、经营业务。目前重庆市场上唯一在与报业集团抗衡的《重庆时报》,就是2004年下半年华商报系控股公司华博公司携资1.2亿与重庆市总工会合作重组《现代工人报》而来。

激情能够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却往往决定不了结局。5家民间资本对报纸的投资虽然推动了重庆报业的发展,却有4家报纸以失败告终。力帆与《重庆商报》合作还不到一年,投资《重庆青年报》8000余万元,维系8年后最终回归到机关报;泰达投资《重庆经济报》创刊9个月后被迫出局;大方广告投资《时代信报》两年后退出。

毫无疑问,报业需要资本,资本同样渴求报业。然而当激情退去,却发现所谓联姻不过是个假面舞会,一曲终了,岂能不散?

谁辜负了谁

民间资本纷纷败走重庆报业,其间的恩怨情仇、是是非非难向外人道。客观地分析,重庆报业的政策环境早期是相对宽松的,只要能坚持正常的舆论导向,主管部门没有对内容进行规制。但随着1999年《重庆经济报》创刊一个月内多次出现内容问题,如刊发涉黄涉性内容、对灾难的肆意炒作、通过媒体插手地方事务,使得重庆市有关部门不得不对内容进行管理。就经济报而言,首先是由主管主办部门派驻整改人员,负责审查所有刊发内容;接着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各主管部门和各日报都参与的新闻协调会,原则上报社的分管领导或总编室主任参加,主要任务是对当日的报纸进行评阅,以及对次日报纸的注意事项进行通报,包括缓发、禁发内容。

体制原因使得民间资本在“义”与“利”之间游走。作为资方,投入总是有回报预期,当投入资本到达一定的限度后,仍看不到回报,投资者难免犹疑。更重要的是,由于体制原因,众多民间资本进入报业的行为由战略行为转化为短期战术行为――急功近利、管理模式不当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才流失和投资的首鼠两端。但不论是谁辜负了谁,受伤害的终归是双方。

2000年力帆集团注资改造《重庆青年报》,报纸很快在重庆市场上打开局面,提升了知名度。但由于没有达到资方的实际预期,资方着手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在《重庆青年报》面向市场的8年时间,前后更换过5位总编辑。虽然总编辑理应由主管主办部门决定,但其实总编辑人选是由资方指定,相关部门仅是履行一个手续而已,没有实质的权利。

正是由于资方对总编辑有足够的调配权,就给其插手编辑业务提供了操作空间。如果总编辑不听从资方的,或者没有按资方的要求生产内容产品,就意味着会丧失其地位。同样的思维方式会作用于采编部门的中层、基层,最终实现了资方对采编部门的绝对控制。

在换人、干预不能改变窘境时,资方便从资金上对报社进行控制,投资逐年减少,2000年至2004年,力帆向《重庆青年报》投资超过4000万元,其强度已经呈现递减趋势。2005年5~7月,资方对追加投资产生了疑虑,采编部门连续3月欠薪。从2005年以后,出版量一减再减,甚至连刊期也缩减,所投资金几乎只能维系报社的基本运转,到2008年7月,只能退回到原来的机关报每周一刊的状态。

另外,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和管理模式。《重庆商报》、《重庆经济报》和《重庆青年报》的资本分别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资本。这些资本涉足报业后,没有认真思考产业差异,把原产业的模式简单地移植到报业,由此产生了南橘北枳效应。

力帆参与创办《重庆商报》和改版《重庆青年报》时号称对报纸业务骨干采用“三子登科”策略,即房 子、车子、票子。这种唯薪金论成败的方式对于快速成就力帆的摩托车产业集团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可是文化人的诉求与产业工人有所不同,和产业工人比较,文化人追求成功、渴求理解、寻找知己,渴望自己的理念能在某个领域实现。而这些在力帆和泰达主导的报纸中部得不到。同时,力帆对《重庆青年报》的机构设置也简单地移植了产业组织的设计模式。首先是经营副总可以插手干预新闻采编业务,使负责新闻业务的总编辑受到制约;其次是个别内容产品生产部门直接面向市场,甚至新闻业务部门与专刊部门分庭而治,各说各话。

与此同时,伴随着市场的变化,民间资本进入报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1996年,《重庆商报》创刊时,储备资本1200万元,按当时的办报成本可以支撑1~2年。2000年《重庆青年报》改版上市时投资超过千万,而几乎同时创刊的《京华时报》启动资金达到5000万元。2003年《新京报》创刊储备的资金超过亿元。2004年《重庆时报》创刊,《华商报》首资投入达到1.2亿元,而同年《时代信报》创刊时大方广告与日报的协议仅是每月投资30万元。此时重庆报业市场的印刷成本、投资成本、人员工资等成本也明显提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民间资本进入重庆报业时报业已经处在资本强势推动阶段,而进入重庆报业的民间资本却没有通过强大的资本攻势来驱动报纸发展。 而在报社方,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既懂经营又熟悉新闻政策同时擅长新闻运作的人才。例如《重庆青年报》,总编辑虽然在新闻业务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但由于其一直是新闻人,没有直接参与过经营,没有正确地处理内容生产与经营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重庆青年报》叫好不叫座。《时代信报》是在原《消费导报》的基础上改刊而成,在创办《消费导报》时,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派入多名骨干,这些人也成为后来《时代信报》的主要成员。由于原来的工作环境和报业环境没有竞争,以致于进入新环境后没有足够的准备,凭借自己的经验办报。即使是外聘参与《时代信报》创办的人员,在这个环境中,也不同程度地被同化,导致新老员工对新环境的不适应。除此之外,当时重庆各报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和“串稿”现象,对于正在缩减投资或本身投入较小的民间资本介入的报纸影响十分严重,由此形成了一种投资方投入少、记者通过“串稿”提升见报稿数量达到提升收入的目的,形成同质化的稿件直接影响报纸质量,低质量的报纸无广告来源,投资方无法获得收益,再度降低投入的恶性循环。

不相知难相守

同样重要的是,不管是早期的《重庆商报》还是后来的《重庆青年报》、《时代信报》,投资方和报社的沟通机制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投资方与报社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一方面,双方对内容产品的生产缺乏有效的沟通。《重庆青年报》尽管设有联署机构,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时代信报》的运作模式问题就更突出,其报纸本身仅是资方的一个编辑部,而这个编辑部要生产什么,资方也并不知情,由此在生产和市场两个环节之间出现脱节,生产的内容产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这些产品对于拉动经营没有本质的作用,以致于《时代信报》所载广告只能借助资方其广告时的施舍。另一方面,资方和报社在报刊经营理念上缺乏沟通。由于投资方和报社都存在一定的本位思想,在办报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经营理念,而这些理念又是从自身对报社的期望出发,没有很好地进行换位思考,矛盾自然难免。个别民间资本注资的报社里还有资方的暗线,对报纸决策层的行为直接向投资人汇报。但当矛盾出现后,却又没有很好的沟通机制去解决,导致在具体经营过程中不但没有形成合力,反而加剧了报社的内耗。

资方与报社相处却不能彼此相知,自然更加无法跟上传媒生态环境日渐变化的节拍。1999年《重庆经济报》创刊,是重庆市场的第四家都市报,当时《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的竞争处在原始阶段,没有共同利益,甚至可以说是重庆报业市场的萌芽期,《重庆经济报》、《现代工人报》以及次年改版的《重庆青年报》都只是这个市场增加的分羹之人,对于最终谁会胜出,当时都无定论。这就为《重庆经济报》、《重庆青年报》进入市场且能获得市场份额创造了条件。即使1999年中期,《重庆经济报》划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后,也没有对《重庆青年报》造成影响,但是《重庆青年报》由于资方的原因没有及时跟进市场,丧失市场后再度进入市场的难度就很大了。特别是2004年《重庆时报》加入,2005年《重庆商报》划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报业市场已经由群雄逐鹿发展到两军对垒,加之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崛起,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对增加,使得本来很拥挤的重庆报业再也没有《重庆青年报》的位置了。

同时,受众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由于当时的特殊社会环境,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主要表现在“非主流”,《重庆青年报》以其独特的主办资源,为提供更权威、更多元的信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受众的需求发生变化后,《重庆青年报》的新闻理念没有随之发生变化,丧失了原有受众,以至于《重庆青年报》的发展前景越发暗淡。

总体来说,民间资本进入重庆报业前期的环境相对宽松,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发展,民间资本进入报业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来自民间资本内部。在后期,由于个别报纸在运作中违背最广泛价值体系和政策规制底限,政策环境和民间资本进入报业的运行手段都发生变化。同时,在这个时期重庆报业市场发生变化,特别是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市场对报纸的需求转变,作为后来者,没能及时提升竞争力,最终导致失败。

何时再相拥

从曾经的热闹到今天的死水微澜,可以看出,民间资本已经读懂了重庆报业这本书。首先是重庆报业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新进入者在两军对垒之中,一时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其次是对当地媒体生态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过去的失败案例造成了持币待进者的心理障碍;第三是投资方对投资总额与报业回报问题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知道了报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资本驱动;第四是民间资本没寻找到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适合跨行业、跨区域办报的路子。

尽管如此,随着改革的深入,报业也将会逐步开放,尤其是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谈及新闻出版企业上市融资的内容公开后,民间资本在可以看见的将来仍会再次进入重庆报业。但是,民间资本要真正在重庆报业市场有所作为,必须要迈过几道坎。一是要处理好文化安全和资本增值的问题。报业属于文化产业,这就决定了报业必须要为传承文化、弘扬主旋律服务,不能一味地追求资本增值而不顾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塑造。二是要承认不同的企业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和管理模式,因此不仅要设计合适的企业内部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一种适合重庆文化投资和报业发展的文化与管理模式。三是重新找位,生态位是媒体发展的重要问题,新进入者必须弄清楚自己的处境和未来,以此实现在哪里、如何做的问题。四是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人才是驱动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间资本要在报业,尤其是重庆有所作为,必须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成长环境,鼓励创新,尤其是尊重人的思想。

从重庆宏观层面看,报业发展可以促进当地人文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原则范围内,应给民间资本以更大的空间和灵活度。其次是构建一个公平、宽松的竞争环境。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公平的竞争规则,所有在重庆的报纸享受同等待遇。

更重要是的,新进入的资本必须要认真总结过去民间资本进入重庆报业失败的案例,认真研究如何与报纸所属方处理责权利的关系,寻找真正制约双方行为的路径,尤其是要防止为他人做了嫁衣还当不上伴娘的下场。毕竟,再强势的民间资本,一旦注入报业,就可能成为弱势。

民间资本篇5

民间融资合同范文一

委托人(甲方):

居间人(乙方):

签订地点 :

居 间 合 同

鉴于:

1、 甲方因业务需要,缺乏资金,并获知乙方能够提供民间资金贷款的相关信息并协助甲方完成贷款,现委托乙方协助办理贷款业务。

2、甲乙双方共同确认:甲方同意委托乙方,协助办理民间资金贷款,乙方同意接受委托,双方签订正式合同并严格履行,以达到双方目的。

双方本着自愿、平等、互惠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充分友好协商订立如下合同条款,以期共同恪守履行。

第一条:委托事项

1、甲方委托乙方办理民间资金贷款业务,乙方接受甲方委托。

2、乙方应尽力为甲方通过民间资金向甲方发放贷款 贰仟叁佰万 (大写)人民币。

3、贷款期限 3 个月。

第二条:居间人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可以向资金方表明其为甲方的居间人,并可以向资金方介绍甲方贷款的相关情况。

2、乙方认真完成甲方的委托事项,即按照合同第一条规定的内容为甲方提供联络、协助、撮合等服务。乙方应在本合同签订后 1 个月内完成居间服务内容。

3、乙方对甲方所贷款不承担任何性质的担保责任。

4、甲方应配合乙方与民间资金方洽谈,不得无故推迟和拒绝。

5、甲方应按协议要求向乙方支付相应服务费用。

第三条:居间报酬、费用及支付方式

1、若通过乙方甲方获得民间资金发放的贷款,甲方应向乙方支付人民币 捌万元整作为乙方酬金,居间活动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甲方应在资金到位后两日内按实际到账金额支付乙方此笔居间酬金。若甲方未能按时支付全部酬金,则自应支付之日起,每逾期 壹 天,按未支付金额的 千分之叁 向乙方支付罚金。

2、若乙方未能促成民间资金方与甲方签署贷款合同,且甲方未实际得到该民间资金方发放的贷款,乙方无权要求甲方支付酬金,但可以要求甲方支付其为甲方提供居间服务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必须合理)。所谓必要费用是指:有关评估报告及公证等费用。该费用由甲方审定是否合理。

第四条:保密

甲乙双方保证在对讨论、签订、执行本协议过程中所获悉的属于对方的且无法自公开渠道获得的文件及资料预以保密。未经该资料和文件的原提供方同意,另一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商业秘密的全部和部分内容,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否则需要承担对方因此而造成的一切直接损失以及间接损失。

第五条:合同的生效、解除及管辖法院

1、本合同经甲方乙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2、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甲方或乙方需要通过书面形式通知对方解除本合同。

(1)本合同有效期为酬金支付完毕,本合同自动解除。 (2)甲乙双方通过书面协议解除本合同的;

(3)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4)国家政策法规调整致使本合同履行可能违法的;

(5)在委托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

(6)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7)当事人有其他违约或违法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3、因本合同履行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当向乙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讼。

第六条:双方承诺

1、乙方应本着诚信、高效的职业精神为甲方提供优质的服务;

2、甲方为所提供的一切资料负责,并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3、甲方不应要求乙方做出有违反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的事情。

第八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年月日:

民间融资合同范文二

借方企业名称: (简称甲方) 法人: 电话: 法定地址: 受托方(受益方): (简称乙方) 法人: 电话: 法定地址:

甲乙双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05条、424条、426条及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受益人各方经济利益分配依法签定本居间合同,双方严格按约履行。

第一条:

(A)甲方委托乙方以 指定银行定期定存的 方式方法融资 伍 亿元,用款期限 伍 年。

(B)甲方向乙方提供融资资料:

(C)甲方向乙方提供资料文件,保证真实有效。如甲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骗伪造手段时,一经发现愿接受《合同法》第42条款规定双倍处罚。 (D)甲方与银主签定合同过程中,获悉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漏或者不正当的使用。如因过河拆桥,越轨等行为给乙方造成经济损失者,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二条:居间有效时限

一旦甲方与银主正式签订合约时,乙方的居间行为即告完成。

第三条:居间费计算方法及支付

甲方与银主融资总金额 伍 亿元,居间佣金按 2 %支付,佣金总额为 壹仟万 元人民币。采取批进批清的原则,同台结算。甲方在支付时发生延误,则每日按3接受处罚,故意违约者,则按居间费双倍处罚。

甲方不能按上列表内名额履约支付佣金,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甲方负全部责任。

第四条:本合同解除的条件。

1、甲方按上列指定受益人名单分配金额足额支付完成后,本合同自动解除。 2、因不可抗拒自然灾害等原因,另行协商解决。

第五条:甲方违约责任

如果甲方在该合同签订的居间期限内故意规避合同行为,发生过河拆桥与银主同流合污,不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履行支付居间佣金行为等违约行为,则除要向乙方(居间方)支付要约的居间费用外,另追加上居间费用总额的5%作为违约赔偿金。违约严重时,乙方保留按100%违约赔偿金进行法律追索。 赔偿金同样以现金方式按应付金额比例打入上述乙方指定账户,同时乙方有权通过法律诉讼申请财产保全。

第六条:

甲方获得融资成功后,在经营过程中所触及违法、违纪行为均与乙方无关,永不追诉乙方所得,由此项业务而引发的任何争议,乙方均不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

第七条:

本居间合同与对应的标的合同,同时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同时银主有责任监督甲方支付居间方佣金的足额到位。本合同系双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签订,真实,合法,有效,对双方均具约束力。

第八条:

本合同手写有效,一式四份:甲方一份,乙方三份,甲方签字盖章附身份证后有效。

甲方: 乙方:

身份证扫描件:

签约地点:北京 签约时间:2012 年 月 日

民间融资合同范文三

双方本着自愿、平等、互惠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充分友好协商订立如下合同条款,以期共同恪守履行。

第一条:委托事项

1、甲方委托乙方寻找或介绍出资方,乙方接受甲方委托。

2、乙方应尽力为甲方寻找或介绍出资方,并尽可能促成出资方以借贷、投资等合法方式与甲方签订融资合同,甲方委托乙方协助融资的数额为 人民币(大写),融资利率为月利率 。

第二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委托时应出示营业执照、身份证件等合法资格证明。

2、甲方为所提供的一切资料负责,并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3、甲方应按协议要求向乙方支付相应服务费用。

4、乙方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可以向第三方(出资方)表明其为甲方的居间人,并可以向第三方(出资方)介绍甲方融资的相关情况。

5、乙方认真完成甲方的委托事项,即按照合同第一条规定的内容为甲方寻求机会,并为甲方与相关对方当事人签署合同或协议提供联络、协助、撮合等服务。

6、乙方对甲方所融资款项不承担任何性质的担保责任。

第三条:居间报酬、费用及支付方式

1、若乙方促成有出资意向的第三方(出资方)与甲方签署融资合同,甲方应向乙方支付融资金额的 %作为乙方酬金,此酬金的有关税款由甲方承担。甲方应在每一笔资金到位两日内支付酬金。若甲方未能按时支付酬金,则自应支付之日起,每逾期一天,按未支付金额的千分之八向乙方支付罚金。

2、若乙方未能促成第三方与甲方签署出资合同,乙方无权要求甲方支付酬金。

第四条:违约责任

若甲方在每一笔资金到位的七日内未将酬金、费用支付给乙方,应当向乙方支付相当于酬金、费用的两倍作为违约罚金。

第五条:其他约定

1、因本合同履行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当向乙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讼。

2、任何一方按本合同列明地址或联系方式向对方发送通知、文件、邮件等,自发出之日起24小时视为送达,向对方不得以未收到提出未送达抗辩;任何乙方变更地址或联系方式应提前三天通知对方,否则视为地址或联系方式未变更。

3、本合同经甲方乙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融资方确认书 甲方确认乙方已经根据双方签署的《融资居间合同》为甲方提供出资方 ,乙方承诺按居间合同的约定向乙方支付有关费用。

特此确认。

确认人:

民间资本篇6

根据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已有研究,从引发银行危机的内外部原因角度考虑,一般将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以及对银行日常经营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又称信用风险,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本身的资本充足状况、流动性水平、资产质量水平、盈利性状况以及银行的综合管理水平等。作为我国整个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中小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一般银行面临风险的共性。尽管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消除了广大储户在某些方面的担忧,但由于受自身资本状况、业务模式、服务对象及区域等因素的影响,民营银行未来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加复杂。所以,对该类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具体分析。

1系统性风险

未来经济的景气指数高低以及企业赢利能力决定了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依然处于可控范围,但民营银行面临的风险防范任务依然艰巨;金融自由化与银行危机有很高的相关性。如货币化程度、信贷增长速度、股票泡沫大小等均对民营银行风险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国际经验表明,银行危机爆发和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密切相关。

2非系统性风险

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内生能力无法满足新增信贷的资本索求,且其进一步融资的空间非常有限。长期以来,包括中小商业银行在内的这个商业银行持续发展始终都在依靠传统的风险资产规模扩张的资本消耗模式。该类银行需要在资本筹集、运营的方式上有所改变。中小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是“硬负债”转换成“软资产”。与其他行业相比,该类银行由于资本及业务规模有限,行业竞争激烈及居民信任风险,其主要是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中长期信贷业务,流动性风险更高。银行的资产质量主要指贷款及时、全额收回的可能性水平。中小微企业财务不透明、经营不规范等明显有别于规范化的大企业的特点,加之银行风险控制技术有待改进等是民营银行资产质量可能存在风险的根源。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盈利水平才是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有力证实,也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坚实保障。该类银行受产品单一、经营模式趋同和监管趋紧的影响,赢利空间面临压缩。

二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选择

国外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研究较为成熟,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风险预警防控仍处于起步阶段机制。根据该类银行在资本结构、业务模式及经营区域等的特点,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选择和设计了相应的风险预警指标。首先,系统风险的预警指标通常难以量化处理,因此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合理性。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认为宏观经济环境变动预警指标通常包括: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GDP、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企业景气指数等。金融环境方面的预警指标通常包括:货币化程度、国内信贷增长率、GDP增长率、股市市值/GDP、市盈率倍数等。其次,有关非系统风险即信用风险的预警指标设计如下:①民营银行预警银行风险要关注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匹配,防止因外部冲击或偶然事件引发“羊群效应”而导致银行遭受挤兑风险。流动性预警指标通常包括:流动性比率、存贷款比例、现金流量比、超额备付金比率等。②资本充足水平体现了银行消化贷款损失的能力和偿付能力,通常衡量指标是资产充足率或核心资产充足率。③该类银行资产质量风险预警指标通常包括不良贷款比率、前10家客户贷款比、拨备覆盖率及单一客户授信比率等。④盈利性不足或不稳定是银行风险不断累加的结果,预警指标通常有平均资产回报率、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及经济附加值(EVA)指标等。⑤该类银行管理水平的衡量可供选取的指标是管理水平综合指数或税后利润增长率。第三,有关学者运用信号分析理论、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对银行绩效和危机进行预警研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工程,该类银行应根据银行自身的实际状况量身设计风险预警指标。另外,指标权重的提取、预警临界值的确定以及风险水平的界定对银行的风险应对决策乃至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启示及建议

综上所述,主要研究了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中小商业银行在对其内在脆弱性状况及所处区域的经济、金融环境等有了充分、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风险预警机制构建的问题。通过对一系列风险所对应是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选择与设计,辅助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等研究手段,构建风险预警机制系统,借助已有检验方法如K-S统计法、AR功效曲线、Kaminsky噪讯等主要统计检验方法对风险预警系统的实效性进行检验。风险的防范固然重要,但要从根本上降低风险,该类银行应该重视资产结构的调整以保障银行的流动性水平;明确市场定位,通过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利用与小微企业的天然‘地缘’、‘血缘’、‘人缘’,按照浮动或差异性利率措施覆盖风险的原则,在与小微企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对称;注重对客户社会化“软信息”及数据化“硬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切实保障资产质量安全。

民间资本篇7

国企融资的改革主要是指国有企业对融资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对企业资金的重组过程,使国有企业的资金在市场竞争中逐渐退出,同时也在非市场竞争的环境中逐渐退出。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首先从沿海地区开始,逐渐向内陆地区实施,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主要方向是实现民营化,对公司的资本进行出售,和资金的重组,实行公司股份制等计划,使得民间资本在企业的改制中占有一席之位,两千零五年,国家颁布的有关公司的法律,解决了民间资本被束缚的僵局,给民间资本的投资开创了新道路。

二、民间资本的自身发展状况

民间资本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资本积累,是一些非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积累的总和,非国有企业的企业效益都比较大,资本的积累较快,经营目的明确,一切经营手段都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1]。近年来,民间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成持续上升的现象。所以民间资本的重要性也随之体现,民间资本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有利于企业平稳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民间资本自身价值的实现。

三、民间资本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保证市场经济的改革进程

民间资本在对国有企业的资本输入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国有企业短期资金短缺的现状,同时也为国有企业长期的发展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利于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2]。民间资本在国有企业的资金重组的过程中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

(二)对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不分,民营企业想要适应变化发展的市场经济,就必须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提高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比重,从民营经济的出现到现在的发展,民营经济自己也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本,管理制度也逐渐完善,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活跃力量。

(三)有利于民间资本的聚集

我国实行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要合理的结合起来,共同存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民间资本有利的把非公有制经济中的资金进行累计,给公有制经济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民间资本在国企改制中的优势

(一)民间资本自身拥有的优势

民营企业解决了社会上很到一部分劳动力的工作问题,同时民间资本有能保持长时间的搞投资的稳定性,并且民间资本的投资途径较多,投资范围广,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新兴的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3]。民间资本在不断的投资过程中彰显出自身的投资优势。

(二)法律政策对民间资本的保护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民间资本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文件来保证民家资本投资的安全性。对民间资本的发展和投资进行正确的引导,使民间资本能更好的适应和配合国有企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民间资本良好的发展性

民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到目前为止民营经济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早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发展模式,由于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民营经济可将逐渐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适应经济变化的模式。从本质上改变自身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五、民间资本在国企改制中的实现途径

(一)保障对资金投入的持续性

民间资本在国企改制中的应为国有经济发展壮大提供资金的保证,成为国有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国有企业在不同行业中的比重变化,其实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推进国有经济的结构性调整[4]。增强国有企业的改制同时,也要加强对民间资本的利用率,挖掘民间资本的潜力,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二)拓宽投资的途径

想要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就要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道路,为民间资本的投资解除掉束缚,是民间资本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国家应根据经济的变化出台保障民营资本投资的相关法律,对民间资本的投资计划提出鼓励。同时国家应该改变现有的投资制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适应经济发展的投资制度。要对民间资本的投资做出榜样性的领导,更多的服务与社会公共事业。

(三)促进企业改制的进程

在众多的国有企业中,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占绝大部分,垄断企业较多不利于新兴企业的发展,这种现象长时间的存在就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垄断企业的过于强大,使民间资本的投资力度也受到限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对垄断企业的改革力度,同时对民间资本的投资标准进行降低,更好的促进企业的改制进行。

(四)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

在民间资本促进国企改制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民间资本自身的一些优势,例如:民间资本的积累较厚,能够保证长时间平稳的投资效果,并且灵活性较高。在发挥民间资本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企业资金的重组和改革,鼓励民营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促使民间资本发挥真实的能力。最后还要注重对民营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克服在投资中出现盲目性的可能,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实力,扩大投资的范围。民营经济要尽快的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定适应当前发展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生命力。在加强硬件实力的同时,加强对企业软实力的发展重视,一个企业的内涵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精神上的领导作用。

六、结语

民间资本篇8

关键词:民间资本 乘数 对策研究

一、民间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经济增长速度在相当程度上是民间资本拉动的,投资的贡献十分突出,民间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改革开放之初,民间资本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1%,改革开放20年后,民间资本的生产总值比重已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6%左右。这表明民间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巨大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2.民间资本赋税不断增加,为扩充财政收入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3.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对缓解劳动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4.民间资本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其增长速度高于国有资本,比重也逐年增加,其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一般高于国有资本。

5.民间资本的投资方式和分配方式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目前,我国民间资本大约有12万亿人民币,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若能吸引民间资本积极投入,使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主体作用,必将大大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进程。

二、民间资本投资西部地区不足的原因分析

1.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较落后。西部地处中国内陆,远离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较落后,交通极为不便,投资的硬件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据统计,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综合密度为29公里/平方公里,这与东部地区1597公里/平方公里和中部地区的680公里/平方公里相差甚远:西部地区的铁路密度是全国最小的,仅为全国水平的38.2%和东部地区的17%,西部地区的航空设施也较少,许多城市至今尚未通航。另外,在经济信息化时代,要参与地区国际分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西部地区的通讯设施和手段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都不利于西部地区引进外来资本,反而可能使资本外流。

2.西部地区交易成本高,软环境仍不尽如人意。从软环境来看,西部地区市场法律体系不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较多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的条文。民间投资缺乏相关的法律保护。多年来各地发生的民间投资的资产被侵占的事例,使投资者对自己的安全性产生怀疑,抑制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政策缺乏统一性、稳定性、公正性和透明性,而且配套措施也不完善,各地虽然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但一些部门的决策层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害怕失去既得利益,结果往往出现政府促发展,部门抓利益,企业办事难的情况,使得一些好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梗阻”,落不到实处。

3.西部地区缺乏公平、灵活的市场环境。东部沿海的行政效率和法制建设比内地改善得更快、更好,当西部还停留在为外来投资者完善“一条龙”服务时,东部沿海已开始采取对外来企业实行与内地企业一样注册登记制并且与国际接轨。而且,在吸引外来资本过程中,西部一些省份仍在国家对一些硬环境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层层加码,包括擅自降低土地出让金等,造成吸引外来资本的恶性竞争,既损害了当地经济利益,也难以引进适当的外资项目,从而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

4.政府对西部投资的双重效应,即“拉动”与“挤出”并存。政府为拉动西部经济的发展,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力度,但余地毕竟是有限(或总量是有限)的,依靠大量政府支出来刺激西部经济也绝非长久之策, 这不仅因为政府投资活动的效率低于民间投资,更由于大量财政支出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三、吸引民间资本投资西部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1.营造一个有比较优势的投资环境。在硬环境方面,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要先行或适当超行,加快公路、铁路、航运的建设,便于劳动和人才的往来交流,保障农副产品、工业品调运,促进分散的、城乡的企业发展壮大;加强邮电运输及广播电视的发展,使西部地区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国外市场信息及动向。在软环境方面,第一,以依法行政为核心,创新法制环境。第二,以落实好国家关于西部开发的各项政策为着眼点,创新政策环境。第三,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创新服务环境。第四,以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为目标,创新市场环境。重点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和地方保护主义,消除行业壁垒,消除市场障碍,达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目标。所以,西部人要大胆解放思想,破除四平八稳、封闭保守的旧观念,树立改善投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观念。

2.扩大民间资本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民间资本投资的市场准入存在诸多限制,其他一些外资企业可以进入的行业,却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即便在国家法律和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一些行业,民营企业进入也存在不公平竞争,更不用说一些垄断和半垄断的行业了。今后,对电力、铁路、公路、邮政通信市场等垄断部门,则要打破部门垄断,实行业主招标吸引各种所有制资金参与建设,扩大社会投资范围。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设施建设,可以逐步社会化、市场化,减少政策性资金的投入。除了国家必须垄断的行业和有明文规定禁止涉及的领域外,只有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和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都可以让民间资本投资建设。

3.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国务院已从2000年10月颁布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统一政策,对设在中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三年,可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间资本所投资的企业也应采取低税率制,而且应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15%或10%的比例税率。这样,有利于民间资本流入西部。通过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西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4.借鉴国外管理和扶持民间投资的经验。我国虽然民间资本总额很大,但较为分散。就单个民间资本来看,一般规模较小,而且资金完全都靠自我积累,资金短缺制约民间资本投资的能力。因此,应通过股份制、ABS等多种形式,适时建立民间投资基金和机构,在国家放宽上市条件等政策的约束下,提高民营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培育和壮大民间投资机构。这样,有利于促进民间资本持续不断地流入西部。

5.加快建立信用机制。西部现已提出不少招商引资项目,但投资者却过于谨慎,不敢贸然投资,银行也不敢轻易贷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信息失真。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可行性报告实际上是可批性报告,而且有关部门提供的验资报告中所注明的企业净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结果造成投资效率差和银行大量坏账、呆账。因此,加快建立信用机制,提高西部企业的信用度,对于鼓励民间资本大胆地到西部投资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施庆华。如何营造我国民间资本投资的春天。计划与市场探索2001(10)

2.李虹。私营资本与西部大开发。经济界,2001(5)

上一篇:资本投资范文 下一篇:研发费用资本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