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损失准备范文

时间:2023-10-20 02:18:49

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篇1

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金;信贷约束;贷款风险迁移矩阵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3)-0056-09

一、引 言

一般来说,信贷供给随经济的发展(衰退)而增加(减少),即银行信贷行为具有内在的周期性:当经济衰退时,借款人违约增加,银行贷款风险增加,导致对资本的需求增加。这时,由于资本更加昂贵而难以获得,银行被迫削减贷款以满足资本监管要求,资金供给的不足促使经济衰退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对于那些银行信贷是企业主要资金来源的国家来说);而在经济增长时期,贷款质量的改善使监管资本的需求减少,加上良好的经济景气预期,银行贷款增加比较快,经济的繁荣也因此进一步加速。贷款的周期波动不仅不利于银行自身经营的平稳性,而且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亦阻碍了当局反周期政策的有效性。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lanloss provision)(以下简称贷款准备金)的计提行为为什么会对信贷紧缩(Credit Crunch)产生影响。、研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综述信贷紧缩的原因及应对的文献。第二部分,基于贷款风险的状态迁移概率矩阵遵循马尔可夫链的思想,分析为了有效地覆盖损失和防范风险,银行应采取怎样的贷款准备金计提行为。第三部分,以北欧部分国家和日本所发生的银行危机为例,从贷款准备金的角度分析这些国家银行业信贷紧缩的原因。第四部分,实证分析1996年至2005年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行为,分析我国1996年至1998年间银行信贷紧缩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总结了全文。

一、文献综述

信贷紧缩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与银行监管当局、银行管理部门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关研究文献也非常丰富。一方面的研究从信贷市场的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如Bemanke(1993),Bemanke and Gertler(1989)和Kiyotaki and M00re(1997)等人认为借款人违约和抵押物价格(房地产和股票价格)具有强化信贷周期的负面效应,即违约随信贷紧缩而增加,资产价格随信贷紧缩而缩水,信贷紧缩造成了经济萧条。第二个方面的研究从银行信贷行为的角度去分析,如Berger and Udell(2003)提出的“制度性记忆假说”、Guttentag andHerring(1984)提出的“灾难短视”(disaster myopi―a)、Acharya(2001)、Acharya and Yorulmazcr(2002)提出的“羊群效应”(herding behavior)等,认为银行信贷行为具有内在的顺周期特征,因而造成了经济的大起大落。Carey(2000)and Herring(1999)认为,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导致银行在经济上升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贷款风险溢价减少和抵押物评估的不严格使客户的平均质量下降,导致了在经济回调时期的紧缩。第三个方面的研究从国际银行业目前的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出发,Altman andSaunders(2001)、Zsamboki(2001)认为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依据违约概率对客户进行评级,而违约概率与景气循环呈负相关。景气差时,违约概率高,相应的监管资本要求也多,致使信贷紧缩和经济紧缩,而景气好时则相反。BIS(2000)对10国集团主要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银行内部评级是时点评级(point in time),即以客户目前信用状况作为下一年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内部评级的“短视”忽视了客户未来违约风险增加的现实,经济上升时,违约减少使银行倾向于多发放贷款,而经济衰退时则减少贷款。Altman and Sannders(2000)认为,尽管采用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能够保证一致性,实施起来也相对简单,但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却值得商榷。因为,外部评级机构都是私有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和对股东负责的角度来看,经济繁荣时很难保证其做出基于周期考虑而调低客户评级。Ber-ger et aI(1995)、Barth et al(1995)和Jackson et al(2000)等人认为目前采用账面价值衡量银行资本的充足程度并不包括客户的道德风险和经济周期波动对资本的额外要求。因此,监管当局应当改变目前大多数银行采用的历史成本和市场价值模型混合的会计处理方式,而采用公平价值会计法(fair valueaccounting)。采用公平价值会计法有利于银行在经济处于上升时期增加资本以形成资本缓冲(capitalbuffer),应对经济衰退时期对资本的额外需求。

也有一些学者分析银行贷款准备金计提对信贷紧缩的影响。Banque de France(2001)、MieheleCavallo and Giovanni and Majnoni(2002)指出,监管当局尽管在理论上对贷款准备金覆盖预期损失,资本覆盖非预期损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实践中这种区别是模糊的。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资本的定义,一般准备金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性质,可部分纳入资本。当经济衰退,贷款准备金往往不足以覆盖预期损失时,这些损失会侵蚀掉一部分资本储备,资本充足率下降会产生信贷紧缩。Lae-ven and Majnoni(2003)、Bikker and Hu(2002)从贷款准备金的角度分析资本监管顺周期性,认为监管资本的周期性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合理的贷款准备金制度造成的。目前各国会计准则要求要以贷款违约损失的实现及数额大小作为计提贷款准备金的依据,商业银行很难做到根据未来经济周期变化趋势计提贷款准备金。在贷款损失大量实现时,银行不得不计提大量贷款准备金,从而造成信贷紧缩。在实证研究方面,大量的研究结果也不断涌现。J.A.Bikker and P.A.J.Metzemaker(2002)、Lue lae-yen Giovanni and Majnoni(2003)、Vincent Bouvatier

and Laetitia Lepctit(2004)等学者对OECD国家和欧洲的实证研究表明: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数额与经济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衰退时,贷款准备金的增加降低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贷款准备金不同部分对经济周期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是不同的,特种贷款损失准备金恶化了信贷紧缩,而一般贷款准备金则没有上述影响;Michele Cavalln and GiovanniandMajnoni(2002)分别对G-10国家和非G-10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在G-10国家贷款准备金与银行利润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在这些国家贷款准备金的计提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具有“前瞻性”。在非G-10国家上述关系不存在,说明在这些国家准备金的计提是“顺周期”的,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波动。此外,Pain(2003)、Bank ofEngland(2002)关于英国、Hasen―Early D.Wall(2003)关于美国、日本、Femandez de Lis(2000)关于西班牙等实证研究均表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顺周期性和滞后性进一步强化了信贷紧缩。

二、贷款损失分布假设与贷款

准备金计提:理论模型及结果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预期损失而从利润或收入中提取得用于补偿到期贷款不能收回的资金储备。一般来说,贷款准备金计提依赖于银行的贷款定价,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为:

RL=r+E(d),其中,RL表示贷款利率或风险调整利率,r和E(d)分别为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风险溢价是在借款人或行业历史违约率和目前经济条件(杠杆比率、资产波动及贷款期限等)的基础上,银行对贷款或贷款组合预期损失的预测。因此,风险溢价也就是贷款准备金计提的最初依据,而银行也要根据贷款实际风险的变化调整贷款准备金的计提,兹举例如下:

某银行期初发放一笔面值为100美元、元风险利率为10%的贷款。贷款的期末价值取决于相互独立的两种状态,良好状态A和违约状态B分别以80%和20%的概率发生,状态B发生时的贷款价值为0。求解0.8(x)+0.2(0)=100(1.1),为使银行至少获得无风险收益,在良好状态下的贷款价值(x)应为137.5。贷款风险溢价为27.5%[(137.5-100)/100-10%=27.5%],风险调整利率为37.5%。此时,银行应计提贷款准备金为27.5美元。

从上例可以看出,如果预期损失小于实际发生损失,则贷款准备金计提是不充分的,未来损失的实现将迫使银行不得不用减少利润来增加贷款准备金的计提。如果当期利润不能满足银行增加贷款准备金的需求,银行需要动用资本来核销一部分损失。在目前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贷款损失准备金能否覆盖预期损失将直接关系到银行资本金、存款和存款保险基金是否安全。一般来说,银行基于目前贷款风险状况和未来的预期判断贷款生命周期内的全部损失。因此,我们可以应用马尔科夫链预测理论分析银行对贷款风险状态转移的预期和贷款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1、贷款风险迁移矩阵平稳与贷款准备金计提

在预期损失平稳的假设下,宏观经济状况将继续持续,本期各类别贷款(正常贷款、问题贷款和违约贷款)的风险状态转移将是下期各类别贷款风险状态转移的最好预测。当不同状态迁移与具体时间无关时,预期损失平稳假设下的贷款风险状态迁移的条件概率遵循简单的马尔科夫过程(表1),即银行可以应用遵循马尔科夫过程的贷款风险迁移的条件概率矩阵(本期)预测贷款风险状态的变化(下一期)。为使风险迁移估计简化,假设(1)所有贷款的额度相等,服从相同的收益分布函数,且在贷款生命周期内无结构变化。(2)到期贷款为同质贷款取代,违约贷款完全核销(不同时期银行贷款存量相等)。

元素为贷款风险状态转换的条件概率,如P12是目前处于正常状态的贷款下一期转换为问题贷款的概率,或者说P12%的正常贷款会在下一期转换为问题贷款。在预期损失分布平稳和状态迁移同期独立的假定下,银行可通过本期贷款风险状态迁移矩阵准确地获得下一期的各类型贷款风险状态变化的条件概率,从而预测贷款的损失和计提相应的贷款准备金。

定义G;N、D;分别为t期后正常贷款、问题贷款和违约贷款的期望数量,并将各期贷款余额标准化为1,下面给出t=0、t=1和t=2时各类贷款的风险迁移情况:

t=0时,期除发放的贷款全部为正常贷款,所以Gn=1,N=0,D=0。

t=1时,所有违约贷款经冲抵贷款准备金账户余额后,为发放同等数量的正常贷款取代,所以既可以看作t=0时发放的一个单位贷款组合在t=1时组合内各类型贷款的余额,也可看作t=0时发放的一个单位的正常贷款在t=1时转化为问题贷款、违约贷款或维持正常的概率。

根据t=1时各类贷款的余额和风险迁移矩阵,

因为银行在每一期都会预测D数量(比例)的贷款被核销和发放相同数量(比例)的正常贷款。每一期银行都会根据对D的计算,从当期利润提留相应数量的贷款准备金,作为下一期核销的预期。基于以上的假设和求解,在贷款生命周期内,贷款风险的实际变化与预期相同,银行实际贷款核销与贷款准备金计提相等,银行利润和资本将不受贷款风险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三种类型贷款随时间推移收敛于稳定值仅代表长期趋势值,贷款在某一特定时期的风险状态的实际值可能会与预测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银行会根据这种偏离修正下一期贷款风险状态迁移的条件概率为对贷款风险状态转换的条件概率的随机冲击,只要预期损失平稳分布,贷款风险迁移矩阵对随机冲击的调整会使其回到稳定状态,贷款实际损失与贷款准备金围绕稳定值(D)小幅波动,并不会冲击银行的利润和资本。

2、贷款损失迁移矩阵发生结构变化与贷款准备金计提

在贷款风险迁移矩阵平稳性的假定下,贷款风险迁移与预期基本相同,贷款准备金计提也完全能够覆盖实际贷款核销,从而银行经营业绩可以得到如实反映,资本安全也可以得到保障。如果在贷款周期内贷款风险迁移矩阵发生了结构变化而不再具有平稳性,贷款迁移矩阵的预测值将不能准确反映潜在损失的大小。例如,宏观经济或行业发生周期波动时,贷款风险迁移矩阵就会出现结构变化:宏观经济或行业处于上升时期,银行贷款和利润增长较快,银行不断调低对未来贷款损失的预期,贷款准备金账户余额较少;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或行业发展下降时,贷款违约事件大量出现,而此时由于利润和贷款准备金余额的不足,银行不得不动用资本来核销部分损失,利润减少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导致信贷供给下降。

迁移矩阵A和B分别表示在经济上升时期和衰退时期的银行贷款风险状态迁移矩阵。由

于贷款风险迁移矩阵发生了结构变化,由迁移矩阵B所计算的贷款损失大于由迁移矩阵A所计算的贷款损失,对于在经济或行业发展处于上升时期发放的贷款来讲,依据平稳性假设而用迁移矩阵A预测贷款损失可能会低估银行面临的潜在损失,而相应的贷款准备金计提也不能覆盖潜在损失。为了准确反映实际经营成果和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一个有远见的银行管理者应根据对未来贷款风险迁移矩阵可能出现的结构变化,修正目前的风险迁移矩阵。一种考虑是应用贝叶斯预测理论,基于风险迁移矩阵结构变化的考虑,得到贷款风险状态转换的加权迁移矩阵。在新的迁移矩阵中,贷款风险状态转换的条件概率(R)是矩阵A和矩阵R中相应条件概率的加权平均值。

在权重公式中,表示贷款数量,经济上升时期贷款增长越快,经济衰退时银行面临的损失越大,从而给予“更大的权重。为贷款迁移矩阵发生结构变化时,银行对贷款风险状态条件概率方差的估计,越大或者贷款迁移矩阵中的条件概率变化越大,则应给予%更大的权重。

新的迁移矩阵是在贷款生命周期内,考虑经济周期波动对贷款风险状态的影响而构建的。应用贷款风险迁移矩阵R预测贷款违约使银行能够动态地、前瞻性地估计银行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损失,符合银行谨慎和稳健经营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将贷款风险迁移矩阵R。作为银行计提贷款准备金的基础,能够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使银行的利润得到平滑,资本安全得到保障。在经济或行业的上升时期,R3>P3(i=1、2)、R3>P3,贷款准备金计提数额大于当期贷款核销数额账户余额,贷款准备金账户余额不断增加;在经济或行业发展转入衰退后,R3>P3(i=1、2)、R3>P3,银行可用贷款准备金账户的积累核销大量增加的不良贷款,弥补了当前利润制约增加贷款准备金计提而不得不动用资本的不足,从而使银行的利润和资本免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

三、贷款准备金与信贷约束:

北欧和日本银行危机的分析

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北欧银行业危机和90年代后期的日本银行业危机在上世纪国际金融危机众多案例中极具典型性,这主要是由于两次危机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危机前的经济增长和金融自由化促使信贷规模增加和资产价格上扬;信贷的扩张和资产价格膨胀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繁荣;资产泡沫破裂促成危机到来,银行信贷大幅度紧缩造成经济衰退。有关北欧和日本银行业危机造成信贷紧缩的原因分析,大多数研究从监管弱化、恶性竞争、贷款风险集中等角度出发。以下从银行贷款风险迁移矩阵在经济周期繁荣与衰退的交替时会出现结构性变化的理论出发,分析北欧三个国家――芬兰、瑞典及挪威和日本银行业危机前后贷款准备金的计提模式,从贷款准备金的角度探析北欧和日本银行业危机造成信贷紧缩的原因。

分别报告了北欧银行危机最严重的三个国家1983年至1993年银行业的贷款增长率和利润率。上世纪80年代,北欧各国普遍实施了刺激经济发展和放松金融监管的政策,经济增长和金融自由化促进金融需求增长的同时,也拓宽了银行信贷市场。此外,由于作为抵押物的资产价格(主要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银行业贷款的扩张和利润的增长较快。芬兰、挪威和瑞典80年代贷款的平均增长率达到近18%,平均利润率达到1%左右。

信贷的扩张和利润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资产价格的飙升,使得信贷需求和供给的增长相互强化。到80年代末,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石油价格暴跌、欧洲货币危机等)导致宏观政策紧缩和资产价格泡沫破裂,致使贷款违约事件大量增加。银行危机发生标志着信贷紧缩和经济衰退的到来,北欧三国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与80年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危机后,在不良资产迅速增加和银行盈利能力迅速下降的同时,信贷大幅度紧缩:贷款增长率下降了90%左右,资产利润率下降2倍多。从银行贷款准备金计提的角度来分析,北欧银行业危机、信贷紧缩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可以由不合理的贷款准备金计提行为来解释。图3和图4分别报告了三个国家这一时期的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余额)和贷款准备金计提比率(贷款准备金/贷款余额),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行为具有强化或助长信贷紧缩的作用:在经济上升时期,贷款损失较少,贷款准备金计提比率远远小于利润率,较高的利润率进一步使贷款扩张;在经济下降时期,贷款出现大量损失,贷款准备金计提比率远远大于利润率,贷款损失严重侵蚀了银行的利润和资本,银行不得不大幅度削减贷款。

报告了1990年至2000年日本银行业贷款、贷款准备金和利润率的变动情况,日本90年代的银行业危机与北欧基本一致,但是日本的银行业危机更加严重,到目前为止,日本还没有从衰退的泥潭中走出来。从表4可以看出,日本在90年代前期贷款增长率达到2.36%,利润率为0.013%,不良贷款率和贷款准备金计提比率分别仅为3.2%和0.4%。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危机后,不良资产迅速增加和银行盈利能力迅速下降的同时,信贷大幅度紧缩。相比较北欧银行业危机后的信贷紧缩,日本的紧缩更为严重:贷款增长率下降200%、利润率下降25倍、不良贷款增加了1倍,为了应对大量不良贷款,银行不得不增加贷款准备金计提比率,从而造成信贷的进一步紧缩。

分析北欧和日本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无论单独分析经济高涨时期还是低迷时期,贷款风险状态转移都比较平稳(不良贷款率变化幅度较小),而当经济由盛转衰时,贷款风险的状态转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90年代北欧三国的平均不良贷款比率上升300%,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率上升近100%)。因而,如果银行考虑到贷款生命周期内可能会出现的经济衰退会使未来的贷款违约增加,则贷款准备金计提比率就应该以贷款期内的平均损失率为基础。这样,经济上升时期的损失率小于平均损失率,积累的贷款准备金可以抵消经济下降时期贷款损失的大量出现,减轻了贷款损失对银行利润和资本的侵蚀,从而对信贷紧缩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中国银行业贷款准备金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

由前述可知,在贷款生命周期内,考虑发生结构变化构建的贷款风险迁移矩阵,实施逆周期的或前瞻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方法,实际上是将贷款准备金计提方式设计为平滑银行利润和抑制贷款紧缩的内在稳定器。这一方法与目前西班牙、葡萄牙两个国家所实施的“动态准备金”(Dynamic provision)制度的原理是一样的,“动态准备金”(Dynamic provl-sion)制度要求银行在经济繁荣时期多计提贷款准备金,以提高银行未来偿债能力和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在经济收缩时可少提贷款准备金,以增加银行的利润和维持资本充足率的水平。我国在1996

年至1998年出现了银行体系的“惜贷”或信贷紧缩现象,很多学者从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加快商业化改革步伐等角度分析“惜贷”产生的原因。以下利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两方面实证分析银行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的特征,以期能对1996年至1998年出现的信贷紧缩提供一定程度的解释。

1、模型设定

影响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微观经济因素。宏观因素主要有经济增长率、利率(存款及贷款利率)和货币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对所有银行是相同的和外生的。微观因素主要有贷款增长、不良贷款、及反映银行异质性的因素(如经营范围、管理能力等)等。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的确定反映了银行对贷款内在损失的估计:经济上升时,贷款损失较少,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随着贷款增长而下降;经济进入衰退时,贷款损失较多,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随信贷紧缩而上升。200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之前,我国银行基本上根据贷款规模来计提贷款准备金。因而,我们用各年度贷款规模来反映这些微观和宏观因素的影响。

银行利润对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的影响可以反映银行是否存在前瞻性的准备金计提行为:银行管理者为了使银行经营业绩更加平稳,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在经济上升和利润增长时存在增加的趋势,即利润增长对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存在正的影响。但银行管理者可能增加现期的利润分配,而将未来可能的损失留给继任者,则在经济上升和利润增加时,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在下降,即利润对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可能存在负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被解释变量是各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占当年贷款余额的比例(LLPit),解释变量是各银行每年的贷款总额(TOLOANit)和税后利润额(TOPROFITit)。

对于以上模型的估计,这里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固定效应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两方面来研究贷款准备金计提的模式。应用面板数据模型一方面可以增加样本容量,另一方面用固定效应估计可以控制诸如各家银行异质性的影响,如各家银行可能存在贷款范围(行业范围、地域范围等)、管理能力和经营策略上的不同。

2、模型的估计结果

根据以上模型的设定,我们采用的样本区间是1996年至2005年年度数据,面板数据包含的机构是4家国有银行加交通银行和7家股份制银行,数据来源于Bankscope和中国金融年鉴。

3、回归结果分析

(1)从模型估计的结果看,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贷款规模对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的影响在6%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显著为负。股份制银行贷款规模对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的影响更加显著、影响程度更大,这主要是由于股份制银行的商业化程度较国有银行更高、贷款总体质量更好的结果。考虑现实风险的贷款准备金计提,在经济上升阶段,由于股份制银行的贷款质量改善更为明显,从而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下降更多。国有银行的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支持国有经济的政策性,经济上升阶段贷款质量的改善也不像股份制银行那么明显;在经济低迷阶段,国有银行的政策性使其不能像股份制银行那样更大程度地收缩贷款。

(2)国有银行的利润对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的影响在2%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负,而股份制银行的利润对贷款准备金计提比例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且影响程度更大。这表明国有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行为是顺周期或不具有前瞻性,这与国有银行改革后的实际行为是一致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有银行商业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为了消化大量的不良资产和提高资本充足率,国家对于银行充足地计提贷款准备金日益重视。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和提高资本充足率,国有银行不得不增加准备金的计提比例。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行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相对于国有银行而言,这突出了股份制银行地位的独立性、内部管理的完善性和业务经营的平稳性。综合以上分析,在信贷市场中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这可以部分解释1996年至1998年我国出现的信贷紧缩现象。

五、结论及政策意义

贷款损失准备篇2

一、我国现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使用的基本规定

我国商业银行呆账拨备制度自1988年建立以来,已作过若干次调整。 目前 现行呆账准备、核销的金融、财政与税务规定如下:

1.央行的相关规定。

2002年,人民银行在《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中规定,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2.财政部的相关规定。

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颁布的《金融 企业 会计制度》规定: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在当期损益中计提专项准备金,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在当期损益中计提特种准备金,商业银行也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一般准备。

2005年6月21日财政部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明确将贷款损失准备划分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规定一般准备作为利润分配处理,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并将一般准备的计提基准从原来的不低于期末贷款余额的1%调整为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

3.税务部门的相关规定。

国家税务局在自2002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中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本年末允许提取的呆账准备的资产余额×1%-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余额。这是一种对一般准备金进行所得税税收减免的税务处理方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国税发[2003]73号文件规定:国务院决定的事项、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清理的跨省区的呆账损失和单笔5000万元以上的呆账损失,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审批。除以上情形外,金融企业的呆账损失由省及省以下税务机关审批。《金融企业呆账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还规定,金融企业发生的呆账损失,按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应先冲抵已在税前扣除的(按1%比例计提的)呆账准备,不足冲抵部分可据实税前扣除。

从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建立和 发展 过程可以看出,贷款损失准备制度不断完善,计提范围逐步扩大,计提比例逐步提高,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要求日益严格,说明央行和财政部门越来越关注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性。但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银行计提的专项准备不能获得税务减免,严重制约了金融企业及时、足额计提特殊准备。

二、贷款损失准备税收待遇的国际比较

呆账准备金的税收处理是银行税制的核心 问题 ,国际间的做法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基本原则都是遵循税收中性原则,即税收减免在时间和数量上都应该与银行贷款损失的市场价值相一致,也就是在银行贷款损失发生的时候就应该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国际上对于贷款损失的税收减免主要采取下列三种 方法 :

一是核销法。美国、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采取这种税收处理。核销法是在银行提取特殊准备金时,不予税收减免,待到实际核销时才予以减税。如果已核销的贷款后来又收回,则重新计入收入并缴纳税收。实行这种方法的国家,一般都对已经认定为没有价值的贷款允许核销并抵税,商业银行一般拥有呆账核销的自。例如美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对其认为必须核销的资产进行主动核销,进而获得税收减免。但在少数国家需要经过批准,比如菲律宾,呆账核销须经央行批准,日本则须经大藏省批准。

二是专项准备法。如英国、法国、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德国、塞尔维亚、俄罗斯等。专项准备法是对银行在提取专项准备金时就给予该项准备金全部或部分的税收减免。对专项准备金给予税收减免的比例各国不尽相同,俄罗斯可以减税的专项准备金不能超过该银行年总收入的10%,塞尔维亚专项准备金获得的所得税金额减免,等于央行所要求的新增呆账准备的90%.

很显然,采用专项准备法有利于激励银行及时足额提取准备,而采取核销法则有利于激励商业银行及时核销呆账,避免不良资产长期挂账。

三是一般准备金法。采用一般准备金法的国家相对较少,捷克、德国、意大利和新加坡采用这种方法。这些国家规定了一般准备金的减免税限额,专项准备金也有限额。德国没有对专项准备金进行限制,但是要求一般准备金不能超过过去5年内平均贷款损失的60%.意大利在一般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的税收减免方面有一个累积的限制,即每年不得超过贷款余额的0.5%,并且贷款损失准备金小于贷款余额的5%.在法国,对列入国家风险的对外国借款人的贷款的准备金可以进行税收减免,但是一般准备金则不能。

各国对准备金的税收待遇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金融运行稳健的国家,都倾向于鼓励银行及时充足地提足准备金和核销呆账,比如美国、德国等国家。而对核销呆账和提足准备的税务环境较为苛刻的国家,则银行业的呆账问题较为严重,比如泰国和日本。

三、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对待银行贷款呆账准备与核销的税务处理,实际上就是当年税收增加和未来财政支出之间的平衡问题。从《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来看,对于银行业存在过度征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会计 制度与税收政策方面存在差异。

《 金融 企业 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对提取呆账准备没有区分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只规定“金融企业按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1%计提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中规定一般准备从净利润中提取,专项准备则要求按照五级分类资产风险大小,在税前提取1%~100%的呆账准备。

专项准备不能在税前计提,不利于银行及时、足额计提专项准备,事实上导致银行以一般准备冲销呆账。而一般准备是我国银行附属资本的唯一来源,以银行附属资本冲销呆账与国际惯例相悖,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税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 社会 公平税负、增加财政收入及调控 经济 等。从 理论 上讲,税收中性原则要求银行税收制度及时在税前抵扣贷款损失准备。而谨慎会计原则要求银行必须及时建立贷款损失准备金,将信贷资产中预计可能损失的资产予以剔除,使银行信贷资产的价值更真实,并通过列支准备金支出而使银行经营成果更准确和客观。

(二)呆账认定和核销标准过于严格,程序过于繁琐,商业银行发生的贷款损失也因此很少获得超过1%比例的所得税减免。

按照财政部规定,国有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应报企业所在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批,税务部门规定要报税务机关审批,否则不准税前列支。如果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未批准。税务机关也不能批准。这种做法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利润监缴制度十分相似。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在呆账申报与核销时必须提供破产证明、贷款人死亡或失踪、遭受重大 自然 灾害或意外事故、借款人营业执照吊销证明或公告、审计材料、法院判决书等复杂的证明材料。由于这些材料的获得涉及银行系统以外的十多个部门,呆账认定和核销标准过于繁琐,因此,呆账损失很难获得税务部门的批准,商业银行发生的大量据实税前扣除的“不足冲抵部分”也很难通过税务部门的审批,商业银行发生的贷款损失也很少获得超过1%比例的所得税减免,造成银行的实际税率大于名义税率,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加重了银行的税收负担。

(三)我国计提贷款风险损失准备不能税前扣除不符合国际惯例。

在计提呆账准备方面,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要求银行按照五级贷款分类提取呆账准备并且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在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具体贷款损失准备金如何计提、计提多少,其决定权不在税务部门,而是由商业银行按照银行监管当局确定的指导原则自主计提。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出于监管的考虑,制定准备金的计提指导原则,确定一个计提的最低参照比例,具体计提多少仍由商业银行视情况而定。有的国家中央银行没有制定准备金指导原则,商业银行根据对贷款损失概率的统计和在贷款分类的基础上,全权确定本行一般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的计提数量。

但是,我国税法规定:内资银行按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1%计提的部分可在所得税前扣除;外资银行逐年按照年末放款余额计提不超过3%的坏账准备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这种规定,不但低于 中国 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规定的计提比率,也不符合国际惯例。最了解贷款损失的应当是商业银行自身,其次是银行监管当局,因此,应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或者按照中央银行的指导原则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数量,才更加符合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实际状况,更能如实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

(四)税收政策的负面效应日益凸现。

一是导致我国银行业呆账准备金计提严重不足,呆账挂账现象严重,并且严重 影响 了我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进行市场竞争的公平环境和银行的稳健经营。由于对呆账准备金的税收减免在短期内会减少税务部门的税收,特别是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不良贷款比例高,银行可能因为呆账准备金的税收减免而上缴不了任何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税务部门为了税收稳定而限制对准备金的税收减免。这种做法已使国家为银行剥离不良资产付出了沉重代价。

二是现行的呆账准备金法定比率过低,这一方面使银行出于现行税收政策的考虑不愿意采取类似于冲销的 方法 处理呆账贷款,使贷款损失减免时间推后甚至得不到减税;另一方面又导致银行的放贷行为过于谨慎,使大量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

四、相关政策建议

从世界范围来看,银行贷款损失通常是导致银行破产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特别是那些银行体系不稳健国家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调整和改革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及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待遇制度,以提高银行的稳健性。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建议做以下改革:

(一)改革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办法。根据处理贷款损失的税收中性原则,从国际惯例来看,我国银行业贷款损失税收待遇模式应该是专项准备与一般准备相配合,对受损贷款设立专项准备金,并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同时对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贷款建立一般准备金,但要在税后提取。准予内资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和财政部2005年6月21日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贷款损失准备篇3

关键词:损失准备;风险;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1-0045-05

收稿日期:2007-09-18

作者简介:陈璐(1975-),女,陕西人,现为中国银监会博士后工作站与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的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金融学博士;

陈凡(1973-),男,河北人,工商管理硕士,现供职于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贷款损失准备的充足性:缺口分析

衡量贷款损失准备金充足性的指标主要有损失准备缺口、损失准备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三个指标实际存在相关性,损失准备缺口是基础。损失准备缺口即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贷款应提准备-准备缺口)/贷款应提准备×100%,所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越大,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越低。拨备覆盖率衡量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风险的程度,即为损失准备金余额/不良贷款余额=(贷款应提准备-准备缺口)/不良贷款余额,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损失准备缺口越大,拨备覆盖率越低。

银监会自成立以来,根据审慎监管路线图,明确了提高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性的监管理念。各商业银行按照监管要求和自身抵御风险损失的需要,计提拨备,弥补缺口,主要商业银行1账面损失准备金缺口从2002年的13431亿元减少到2006年的4547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相应从6.9%上升到34.3%(见图1、图3)。

2003年到2004年损失准备金余额数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见图2),虽然当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也大幅下降,但是由于损失准备金余额下降较大,拨备覆盖率下降了5.5个百分点;2004-2006年虽然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下降18.39%、28.99%、4.05%,但由于损失准备金余额逐年增加,拨备覆盖率因此显著上升(见图3),说明商业银行覆盖风险损失的能力增强。

从整体趋势看,我国商业银行损失准备充足性在不断提高。但是账面缺口与实际缺口是有差异的,实际缺口往往大于账面缺口。实际缺口考虑商业银行测算预期损失的准确性,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的偏离度,修正应提金额,从而得到实际计提金额与应提金额之间的差额。监管部门定期对贷款分类偏离度进行检查,要求商业银行根据偏离度调整分类,增提拨备,起到了减少准备金账面缺口与实际缺口的差异的作用。但是,要促进商业银行真实揭示贷款风险状况,增强评估损失准备充足性的科学性、客观性,需要进一步对影响计提准确性和产生实际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

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

1、计提的制度依据。

一是监管部门下发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该规定要求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计提损失准备,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分别计提2%、25%、50%和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虽然该制度只是原则性指引,但这是商业银行计提损失准备的最低比例要求,计算结果通常作为应提数来考核实际情况。

二是财政部的六个制度。由于制度对其他制度的内容都有所覆盖、更新,与国际会计准则最为接近,根据年报披露,各行在实际操作中均主要执行这两项制度,即对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的信贷资产,以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方式测算信贷资产可收回金额,实际计提金额应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信贷资产可收回金额)。如果实际计提金额达不到这一数值,即存在缺口。审慎的商业银行通常也会将这一数值与固定比例计提的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差别不应太大,可以互相修正。

三是国家税务局的《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局令[2002]4号,简称“4号令”)。该制度规定,“金融企业按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l%计提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即一般准备金可以免除所得税,而专项准备金虽然计入成本,但是不能免税。

2、测算准备金的方法。

根据财政部规定,商业银行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也可以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因此,目前测算信贷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通常采取组合测算与单笔测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组合测算的范围和方法。通常为五级分类为正常且单笔余额小于一定金额的贷款、贴现、贸易融资等按照余额的一定比例组合测算。有的行对笔数多、金额小的个人消费贷款也按照五级分类结果进行组合测算。(2)单笔测算的范围和方法。五级分类为正常但单笔余额大于一定金额的贷款,欠息、逾期的对公贷款,欠息或逾期一定期限的个人贷款,按照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方法单笔进行减值测算。

3、预期减值损失和现金流折现的方法。

信贷资产减值损失=信贷资产账面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该笔贷款未来现金流量越充足,预期损失将越小。信贷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由通常信贷经营部门客户经理根据信贷资产自身现金流量的特点逐笔预测,风险管理部门审核,会计部门记账,测算公式如下:

其中:P是信贷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Fm是信贷资产第m笔未来现金流量金额,i代表年度折现率,t是第m笔未来现金流量距本季度末天数,n是总笔数。

其中最关键的指标是年度折现率i和未来现金流量Fm的确定。年度折现率的确定分为两种情况:(1)贷款年度折现率。通常年度折现率采用贷款合同利率,其中,浮动利率贷款的年度折现率采用最近一次浮动调整后该笔贷款所适用的利率。如果发生专项费用,其年度折现率是指将该贷款在预期存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发放时的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2)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银行卡透支年度折现率采用垫款或透支发生时的利率。该利率难以确定的,通常采用当期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确定信贷资产未来现金流量金额,即预计在信贷资产剩余期限内可从借款人回收的贷款金额,一般需要测算出多个方面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从借款人、保证人、其他贷偿人、处置抵押物、处置质押物、其他偿债资产收回的现金流量。年度折现率和未来现金流量的测算过程直接关系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准确性,是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核心问题。其原理如上所述,但是各行在确定Fm和i时考虑的具体因素会有所不同。

三、影响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性的因素:实际缺口的产生

1、计提范围和方法的科学性。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对发放、提供信用并承担信用风险的信贷资产计提损失准备,具体包括贷款、贴现(含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贸易融资(包括进口押汇、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福费廷)、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银行卡透支和法人账户透支等。但部分商业银行实际计提过程中对仅对贷款、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等表内信贷资产计提准备,对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贸易融资(包括进出口押汇)、法人账户透支以及表外信贷资产未计提专项准备。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未能覆盖所有承担风险的信贷资产,影响损失准备计提的充足性。

监管部门和财政部关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制度规定并不相同。监管部门要求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情况计提损失准备,财政部要求根据资产减值状况计提。前者规定了每类资产的计提比例,后者则主要是运用现金流折现的方法测算损失。比例计提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标准明确,缺点是不够精确。现金流折现方法可以逐笔测算贷款预期损失状况,对不同贷款损失的预期不同,但对贷款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不易准确,而且缺乏量化的判断标准和刚性的测算方法,对客户经理的经验、业务能力、敬业精神以及主观看法的依赖更强,给故意低估和高估贷款损失留下较大空间,刻意掩盖真实风险较为容易,易产生道德风险。

抵(质)押物评估和处置的科学性也是影响计提准确性的要素。评估人员知识和经验的欠缺可能会使得抵押物价值高估,而人为提高抵押物的价值从而促进贷款的发放则是产生抵押物价值高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账面看,损失准备缺口可能不大,然而由于抵押物价值高估,损失准备的实际缺口可能会较大。

2、风险分类和预期损失的准确性。

贷款风险分类的过程实质上是对贷款内在损失的认定过程,是对贷款实际价值的估价过程,其原理是不同风险类别贷款的预期损失程度不同,相应应提取不同比例的损失准备,而该比例也是根据历史数据大致测算而来。分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计提专项准备金奠定前提和基础。现金流折现方法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也是对贷款预期损失的认定过程,也要考虑五级分类情况,其核心评估要素与贷款五级分类时实质是相同的。因此两种方法下,贷款五级分类对损失准备计提情况都有一定影响。五级分类结果如果偏离真实贷款质量,必然影响准备金的充足性。

虽然现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明确规定了五个类别贷款的核心定义,但所提出的分类依据的原则性过强而可操作性较弱,定性因素较多、定量判断少,五级分类一定程度上也要依赖分类人员的主观判断。商业银行具体分类过程中,还存在贷款分类制度执行不严、通过下达不良贷款计划控制不良贷款规模、贷款分类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信贷系统没有贷款五级分类功能模块、资产质量考核制度存在缺陷、监督问责机制不到位、监管意见不落实等方面问题,进一步造成了五级分类不准确、真实风险暴露不充分。从而使得商业银行虽然账面准备金缺口在缩小、准备金覆盖率在扩大,但损失准备实际计提不准确的问题仍然存在。

3、资本充足率达标和利润考核情况。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作用和功能进行了区分:资本的功能是覆盖非预期损失, 而贷款损失准备金则是覆盖预期损失。但是资本和贷款损失准备之间又存在联系。为了鼓励银行足额计提准备金,同时考虑到并非所有计提了一般准备金的贷款都会发生减值,巴赛尔旧资本协议和新资本协议的标准法都明确,一般准备金可以有限制地纳入附属资本,上限为风险加权资产的1.25%。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则规定,银行必须将内部评级法下计算的预期损失总额与所计提的各种合格准备金总额(包括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与国家风险准备金,不包括为股权暴露和证券化暴露计提的专项准备金)进行比较。当准备金超过预期损失总额时,在0.6%风险加权资产的上限标准内,可将两者的差额计入附属资本。准备缺口如果有的话,应该从资本中扣除。此项扣除将分别从一级资本中扣50%,从二级资本中扣50%, 与新资本协议中其他资本扣减项目一致。

由于一般准备可全额计入银行附属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而专项准备不纳入附属资本,不减免所得税,并要计入当期损益,作为成本冲减利润并影响核心资本的增长,为实现资本充足率达标和利润考核目标,商业银行缺少足够的激励及时足额计提专项准备。如果欠提的损失准备要从资本中扣减,为了保证不存在损失准备缺口以避免扣减资本,在利润不足以计提损失准备的情况下,银行也有动力调整对损失的预期或贷款风险评估,故意低估风险和预期损失,以保证名义资本充足和利润考核达标。

四、监管建议

1、细化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完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第一,明确表外信贷资产的计提。表外信贷资产同样承担着风险和损失6,监管部门应在制度中明确要求表外风险资产损失准备未计提和计提不足的应补充提取,测算损失准备缺口时也应考虑表外风险资产的欠提情况。可将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的规定细化到具体的资产负债表的各类信贷资产项目上,从而进一步规范银行计提范围,严格银行风险管理。第二,改进对折现率和预期现金流的测算。监管当局应加强指引,可研究、比较各商业银行做法以及借鉴国外经验,合理确定测算现金流时要考虑的要素,提供较为科学的测算参考方法,减少主观性,提高准确性和规范性。考虑与财政部政策的一致性,仍可将固定比例计提与现金流折现方式计提有效结合,以每类贷款的原则性比例为最低要求。对比两种方法的计提结果,对有差距的要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寻找影响因素,从而改进方法。第三,明确抵押物的处置方法。在计提准备金时考虑抵押是合理的,但要避免银行计提时抵押物估值不准确从而低估损失的情况,必须采用审慎保守的方法并考虑抵押品在估价和处置中的各种限制7,应对计提损失准备时抵押物的处理方法进行明确和细化,对不同抵押物要求商业银行根据变现能力确定不同的折扣率,促进商业银行评估抵押物价值的准确性。

2、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分类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在目前的监管制度下,风险分类是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分类不准确必然影响到损失准备计提的充足性。银监会目前开展的贷款迁徙率和偏离度的检查,加强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8有利于掌握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真实性。但是还应该细化每一类型贷款的分类标准,尽量增加量化指标,增强贷款分类依据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并应加强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五级分类执行情况的现场检查,通过按期报送的不良资产分析报告以及调研、座谈等各种途径深入了解被监管机构五级分类实际操作情况,减少未严格执行分类标准从而贷款分类不准确的情况,为损失准备的充足计提和真实反映贷款质量状况奠定基础。

3、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性的现场检查,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对贷款损失准备进行了较为严格的监管,力求保证计提方式是在谨慎经营和真实评价贷款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美联储不定期对商业银行进行检查,要求被审计银行提供计提准备的标准,必要时将抽查贷款档案,发现计提不足便要求银行予以补提。加拿大检查总署对各家银行的准备金水平及其评价、测量和控制方法进行经营性的检查,以确保每家银行都有健全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英国监管部门不但要求严格的外部审计师审计,还聘请具有会计从业背景的人员,对商业银行计提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损失准备计提情况的现场检查,结合贷款分类、资本充足率达标和利润真实性来评估损失准备计提充足状况;并将损失准备计提充足状况的检查结果作为风险评级、内控评价的重要内容。

4、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充足拨备。一是实行“影子拨备”。即使商业银行没有财务承受能力,监管部门也应要求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按季模拟计提和比对,以便及时掌握其拨备水平和差距。通过“影子拨备”引导商业银行增强拨备意识和风险抵补的前瞻性,实现资产扩张与充足拨备同步推进。二是促进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增强拨备意识。银监会成立以来,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以资本约束风险资产的扩张,并实行了根据资产规模大小收取监管费用的制度,已对商业银行的规模偏好产生了约束,促进商业银行重视风险。监管部门应进一步严格把损失准备充足状况与机构准入、业务审批、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核、现场检查频率等相联系,将损失准备缺口作为分类监管的重要指标。对商业银行积极拨备、充足拨备的行为给予理念倡导、制度支持和监管政策的优惠,对拨备严重不足的机构,通过约见高管谈话、限制股东分红9、准入限制等措施加强监管约束。三是改进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的监管。将拨备指标和缺口分析纳入对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的监管考核之中,重视资本充足和利润真实性的检查,防止为实现资本达标和利润考核而低估损失、操纵拨备的可能性,促进银行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充实计提准备以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Iftekhar Hasan,Larry D. Wall:Determinants of the Loan Loss Allowance:Some Cross-Country Comparisons,The Financial Review 39 (2004) 129--152

[2]Daniel Pérez,Vicente Salas,Jesús Saurina:Earnings And Capital Management In Alternative Loan Loss Provision Regulatory Regimes Working Paper of BANCO DE ESPAA Madrid 2006

[3]陆军,李字嘉.国际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2006;2

[4]温信祥王刚郭晓.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研究.金融论坛,2006 ;1

[5]陈璐.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西安分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银监会陕西监管局工作报告

贷款损失准备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选择动因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贷款损失准备(Loan Loss Provision)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补偿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准备金,用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具有防范银行信用风险与补充银行资本的特性。

贷款损失准备在会计处理上是作为资产的备抵项。计提金额的多少不仅影响资产总额,还影响报告期的利润。商业银行的经营者出于各种动机,有可能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作为一项操纵工具,最终影响银行的利润和资本水平。

在国外,前期很多研究都显示商业银行的经营者会通过贷款损失准备来平滑利润以及向财务报告使用者传递信号(Hasan and Hunter,1994;Bhat,1996;Loboand Yanng,2001;Hasan andWall。2004)。Greenwalt andSinkey(1988)检验了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盈余的影响,发现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损失准备来平滑利润。Bhat(1996)的研究发现,1981―1991年美国的大型商业银行使用贷款损失准备来进行利润平滑。他的研究显示,当商业银行处于低增长、高存贷比例、高资产负债率以及低资产回报率等情况下经营者会平滑利润。Moyer(1990),KimandKross(1998).and Kiridaran et al.(2003)发现贷款减值、贷款损失准备以及有价证券的利得或损失被用作进行资产管理的工具。Hasan and Hunter(1994)选取344家商业银行1985―1989年间的相关数据,研究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因素,结果支持了利润平滑假说。Healy(1985)and Degeorge et al.(1999)的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经营者通过利润操纵来使其奖金最大化。LoboandYang(2001)的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经营者通过贷款损失准备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传递某种信号,进行利润平滑以及达到监管要求等目的。

在国内,目前所进行的主要是规范性研究,实证研究很少,且大多是运用简单的描述统计方法。钱红华,贾建军(2003);潘永,邓剑平(2004)等人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刘承智(2006)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进行了回顾与评价,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问题。李宇嘉,陆军(2008)对银行业前瞻性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进行了研究。贾丽,徐子蒙(2004)对2004年我国5家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上市商业银行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随意性很强,银行通过增加贷款余额来稀释不良贷款比率,使得贷款损失准备比例下降而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率上升。孙天琦,杨岚(2005)以我国5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对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发现上市商业银行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

国外对贷款损失准备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经营者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来达到利润平滑、控制风险以及向财务报告使用者传递信息等目的。反观我国,此领域的实证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本文着重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政策选择动因。

二、研究假设

根据国内外文献回顾,本文提出以下3个研究假设:

假设1(利润平滑假设):盈利水平与贷款损失准备显著正相关。

国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在高盈余年份高估贷款损失准备,在低盈余年份则低估贷款损失准备。即当期盈利水平越高。商业银行经营者通过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减少报告净利润;当期盈利水平越低,则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提高报告净利润,以达到在多个期间进行利润平滑的目的。

假设2(风险控制假设):财务风险与贷款损失准备显著正相关。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低时,银行则面临越高的财务风险,为了控制该风险。经营者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假设3(信号传递假设):存贷比例与贷款损失准备显著负相关。

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越高,可用于贷款的金额就越少。则越需要增加外部融资,吸收更多的存款。商业银行通过减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向储户发出有能力收回贷款的信号,从而增强储户的信心。有利于吸收存款,充实资本。

三、变量设计和数据来源

(一)变量设计

根据世界银行对各国银行业贷款分类和准备金计提现行做法的调查。目前银行业贷款准备金计提的对象为不良贷款,所以本文把不良贷款率作为控制变量。

根据以上3个假设,本文的实证研究共设计了5个变量:贷款损失准备、盈利水平、资产负债率、存贷比例以及不良贷款率,详细说明见表1。

本文以贷款损失准备为被解释变量,以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LP=α0+α1ROA+α2DA+α3LD+α4BL+ε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在深沪两地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从2002―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中选取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选取样本的具体步骤如下:登陆聚源数据工作站进入股票筛选功能,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选择银行业,提取数据后共得到14家上市商业银行。由于这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上市日期各不相同并且上市年限较短,导致2002―2008年期间某些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无法获得,所以经过剔除后最终得到68组可用数据。数据来源于聚源数据工作站和搜狐证券网。

四、实证检验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回归模型的F值为83.647,表明该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总体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回归模型调整后的R2为0.831,说明该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解释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回归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0,表明各解释变量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

在该回归模型的回归分析中,盈利水平(ROA)、资产负债率(DA)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LLP)显著正相关,所以不能否定利润平滑假设(假设1)和风险控制假设(假设2)。

在该回归模型的回归分析中,存贷比例(LD)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LLP)显著负相关,所以不能否定信号传递假设(假设3)。

五、研究结论和局限性

盈利水平变动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显著正相关,表明盈利水平的变动会引起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同向变动。盈利水平越高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者通过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降低利润,反之则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提高利润。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经营者通过贷款损失准备来平滑利润。

资产负债率与贷款损失准备显著正相关,表明当资产负债率较高,偿债能力较低,财务风险增大时,商业银行经营者有动机通过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需求,以达到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的目的。

存贷比例与贷款损失准备显著负相关,表明商业银行经营者通过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向储户传达银行具有良好的收回贷款能力的信号,增强储户的信心来增加存款,充实资本。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贷款损失准备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者进行利润操纵、控制风险以及进行信号传递等行为的工具。由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的主观随意性太强。商业银行经营者滥用谨慎性原则,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导致不能真实反映银行的经营情况。因此,完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法律法规,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实际资产质量状况相配比、与我国信贷环境相适应的全面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体系,是当前的一项紧迫工作。

贷款损失准备篇5

【论文关键词】贷款损失;税收;制度完善

一、我国贷款损失税收法律制度的现状

为了适应国内和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的贷款损失税收制度一直以来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目前我国贷款损失税收制度的规定主要散见于一些规范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贷款损失的认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首次将贷款损失从以往的坏账损失中分列出来单独明确,同时还明确将应收账款和预付款分为贷款类和非贷款类,同时,该通知还明确列举了十一种具体确认贷款损失的条件,并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作为兜底条款写入,这也为以后财政税务部门应对经济生活中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做好政策上的准备。

(二)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具体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都是与贷款分类相适应的五级分类计提法,近年来,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少数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与国际接轨,采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下面对两种计提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1、五级分类计提法

五级分类计提法是以对贷款资产进行分类为基础的。它是由银行内部人员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财务状况来判断贷款质量,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然后根据贷款的不同类别对应的比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现行的规定是除正常贷款外,后四类贷款依次按照2%、25%、50%和100%的比例计提,其中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的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2、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目前已有部分上市银行采取该种方法进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是将贷款的账面价值减记至根据未来现金流量预计的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贷款损失拨备,计入当期损益。根据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在对贷款质量进行评估时,应考虑借款人的获利能力,根据借款人以及经济环境等未来变化因素,以及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况,对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出贷款现值。

(三)贷款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

根据《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规定,贷款损失的税前扣除需要经过税务机关的审批。该办法还对各级税务机关的审批权限作了规定,反映到贷款损失的扣除方面,主要内容为:因国务院相关决定事项而导致的贷款损失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具体的审批事项后,由各省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其他原因导致的贷款损失则由银行所在地的省级税务机关按损失金额、证据涉及地区等因素划分审批权限。

(四)贷款损失的税前扣除比例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当期允许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度为期末允许计提准备金资产余额的1%与上期末已在税前扣除的准备金余额之差。

另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中规定金融机构对农业和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按风险程度划分后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可以在税前扣除,上述贷款按风险程度分为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这四类,相应的准备金计提比例分别为2%、25%、50%和100%,同时贷款损失不足冲减准备金的部分经审批后可以在税前扣除。

(五)对收回已扣除贷款损失的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已经扣除的资产损失,在以后纳税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其收回部分应当作为收入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故银行在以后年度收回己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时,必须将其纳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我国贷款损失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从总体上看,制度设计偏离税收中性原则

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中实行的是核销法与一般准备金法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一般准备金法,在计算允许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时只考虑贷款资产的数量而不考虑贷款资产所包含的风险程度,这就导致允许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无法与实际的不良贷款相匹配,无法真实的反应信贷风险。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一般准备金是不符合税收中性的。而核销法的运用会诸如核销标准、核销程序、产权关系、司法效率以及会计审计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核销法也偏离了税收中性原则。

(二)从法制方面看,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关于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的规定分散于企业所得税法统领下的各种国家财政税务部门的通知和办法之中,显得比较混乱。另一方面,这些规范性文件层级较低、统计和规范口径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具体运用混乱。大部分相关的规定都是以“通知”的形式的,而且每一个通知就会有一个新的规定,而且,部分政策的有效时间还有限定,往往旧政策的执行期限已经结束,新的相关规定还没有及时出台,政策缺乏稳定性与连贯性。同时,金融法规与会计法规、税务法规统计与规范的口径不同,银行需为应对不同的管理部门做不同的安排,使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中成本加大。

(三)从具体制度上看,相关制度设计有待完善

1.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前扣除比例过低

根据财税〔2009〕64号文件,允许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度不得超过允许计提准备金贷款资产的l%,而银行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将贷款资产划分为五大类,并对应这五大类贷款资产计提相应的损失准备金,具体比例为:正常类贷款为l%、关注类贷款为2%、次级类贷款为25%、可疑类贷款为50%、损失类贷款为 100%,其中次级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资产的准备金计提比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再上下浮动20%。这部分准备金可以作为费用列支。由此看出,税法规定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扣除比例明显低于银行根据风险程度划分计提的准备金的比例。

2.贷款损失的认定与核销标准过于严格

我国贷款损失的认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财税[2009]57号文件中列举了十二种可以确认贷款损失发生的情况,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确认贷款损失时银行往往必须提供很多法律方面的证据和证明,由于法律的程序性,银行在获得这些证明时,往往需要巨大的时间和成本,导致贷款损失不能及时在税前扣除。另一方面,《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 规定了企业实际发生的贷款损失应该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这样一来也加大了银行的成本。

3.贷款损失的确认与核销不及时

其实这正是由于贷款损失的认定与核销标准过于严格导致的。贷款损失的确认与核销不及时,导致会计和税收在将贷款损失作为费用处理时存在时间上的差异,直接造成银行因而被提早征税;但是又由于递延税资产(主要由上述贷款损失准备引起)转回的不充分,这种时间性的差异变成了永久性差异,使得提早征税变成了过度征税。

三、我国贷款损失税收制度的完善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现行的贷款损失税收制度还存在着不足,一定程度上侵占了银行的利益,阻碍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完善。

(一)完善贷款损失税收法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专门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税收处理办法》,在该办法中规定贷款资产的范围、贷款损失的认定条件、贷款损失的税前扣除审批程序、准予计提准备金的贷款资产的范围、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额度及其计算方法,收回已扣除贷款损失的处理等相关问题。同时,取消对上述政策执行期限的限制,使政策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减少纳税人的不确定性预期。

(二)贷款损失税收具体法律制度的完善

1.完善贷款损失认定制度

首先,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税收处理办法》的基础上简化贷款损失的认定标准,赋予银行一定的自。其次,明确贷款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认定口径。目前的各个政策文件对贷款损失的认定标准不一,有必要进行统一和规范。

2.完善贷款损失税收处理法律制度

首先,维持现行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扣除方式,但要对扣除比例进行改革。在扣除比例的确定上,体现差异化原则,具体制度安排为: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优势,贷款资产的质量均较高,而且化解不良贷款的能力很强,故可以规定其贷款损失税前扣除的比例仍然为l%;考虑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对繁荣我国金融市场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贡献,以及他们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这些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的比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前扣除比例则应该高于上述两类银行,以鼓励这些金融机构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服务。

其次,对部分特定性质和用途的贷款损失施行特定准备金法,为将来我国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施行特定准备金法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这些“特殊贷款”的范围可以扩大到包括“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个人助学贷款、扶贫贷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在内所有关乎国计民生的贷款。这种制度安排既能引导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动,还能提高财政支出(税收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

再次,最终建立特定准备金制度。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早在2001年就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所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己经全部实行五级分类制度,这就为特定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在财务会计制度上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一旦条件成熟我国的银行贷款损失制度就可以施行特定准备金法。

贷款损失准备篇6

银行为了应对贷款到期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按照会计准则要求会在有证据表明贷款即将发生损失时计提贷款减值准备。次贷危机爆发后,这种传统的“已发生损失模型”暴露出极具危害的亲周期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推波助澜。进入后危机时期,建立前瞻性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成为呼之欲出的改革课题。国际监管机构出于对会计与监管需求的折衷考虑,推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改进现有计提会计标准,代之以“预期损失模型”,并充分考虑了跨周期的贷款损失可能性。至今改革已取得实质性成果,预计2011年6月底新标准能够生效。

我国目前实行会计标准与监管标准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随着国际监管改革的推进,笔者认为我国受限于商业银行的计量能力,基于

“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新会计准则标准一时还难以更新;但监管提高准备金计提标准的决心已日益强烈,按贷款的一定比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前瞻性准备金改革思路已然明朗。这可能给银行利息收入带来一定影响,尤其对目前不良贷款率较低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影响最突出。笔者建议随着准备金监管要求的提高,监管要求与会计标准需要创造性的缩短彼此差距,便于银行实施;对于准备金计提比率需要基于银行系统未来跨周期的整体损失率来确定。

前瞻性贷款损失准备改革

银行发放贷款时面临借款人违约、贷款到期时本金及利息到期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为此,银行需要对可能无法收回的款项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并计入当期成本。一直以来,银行按照会计准则要求,都是在有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即将发生损失时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其中客观证据包括贷款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贷款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的违约或逾期事项。然而,危机中这种“已发生损失模型”的贷款损失准备不仅没能缓冲损失,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金融机构的生存,表现出人们所不愿看到的亲周期性。下图是美国近30年来银行业平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变化,具有显著的亲周期性特点(灰色区域是美国的经济衰退期)。

具体而言,亲周期性是指:在经济繁荣期,GDP增速高于潜在水平、企业经营向好且抵押品价格走高,银行容易放松贷款条件、乐观评价贷款质量并加大放贷规模,信贷规模的增长又会反过来刺激经济繁荣,这时减值准备会很低;反过来,经济萧条期的GDP增长减速,企业经营困难,银行不仅信贷损失上升且对未来的评价也趋于悲观,这时减值准备会很高。亲周期性不仅造成银行无法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潜在损失,还会恶化银行在经济下行期的表现。

1 后危机时期前瞻性准备金改革

进入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针对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滞后与亲周期性的缺陷,开展了建立前瞻性准备金制度的专项改革。在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敦促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incurred loss model)进行了改进,并计划取而代之以“预期损失模型”(expected lossmodel)。即在贷款发放时,就对贷款存续期内所有可能违约损失进行估计并据此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在每期利息收入中逐期扣除相应成本。

截至2010年底会计准则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IASB的实际收益率计提方法经过多次讨论与改进已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按照计划,在进一步完善若干技术细节后,将会在2011年第二季度末生效。

相比于“已发生损失模型”,“预期损失模型”用来估计损失的信息不再局限于单个贷款的当前信息,而涵盖了企业内部信用评级、企业外部信用评级、本企业损失经验、其他企业信用损失经验等各种更为广泛的信息,确保准备金计提具有前瞻性。

同时,巴塞尔委员会基于信用风险资本要求管理框架,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包括准备金计提应当建立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贷款整个存续期内所有可能信用损失最优预期的基础上;应充分结合跨经济周期的损失经验来估计贷款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违约损失;应在贷款存续期内确认每期利息收入时分配一部分计人准备金账户,从而逐期积累预期损失准备;应确保资产负债表日准备金余额能够覆盖下一会计期间的信用损失,防止在贷款存续期内的特定期间出现准备金不足的情况。

2 对前瞻性准备金改革的各种观点

通过建立前瞻性的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标准来解决亲周期问题,这一思路在最初被提出时,受到了来自会计界的极大质疑。根据客观与审慎原则,会计记录应当有真实凭据,因此“已发生损失模型”才是合理的。甚至有会计专家提出:改革是会计对监管的低头。但随着改革的推进,预期损失模型的合理性逐渐为人所接受。具体的,商业银行在放款前是基于借款人信用风险水平来确定贷款价格的,贷款利率一般由资金成本、信用风险补偿和银行利润三部分组成,其中信用风险补偿就是银行承担贷款违约风险的预期损失。换言之,银行在放款前实际就已经估计到贷款未来可能发生的违约损失,而“已发生损失模型”却推迟了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时间,导致前期贷款收益被高估,是不审慎的。显然,前瞻性的准备金计提方法改善了这一缺陷。

通过改革会计标准来解决亲周期问题,实际上是用微观审慎改革达到宏观审慎效果。在经济上行期间,随着贷款规模扩大,银行必须对新增贷款计提损失准备金,准备金的累积规模上升,这会为应对经济下行期可能发生贷款损失形成雄厚的缓冲垫。从这一点来说,改革将会产生效果。作为对比,为解决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亲周期问题,西班牙、秘鲁、一些国家还推行过动态准备金监管制度改革。西班牙、哥伦比亚和秘鲁在2000年之后先后实施了根据经济周期指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制度,其宏观调控的目标更为明确、直观,在稳定经济和增强经济系统抗危机能力上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观点认为,针对会计标准的前瞻性准备金改革不如动态准备金监管改革更直接,并质疑未来的改革效果。但是必须看到,纯粹挂钩宏观经济指标的动态准备金监管改革在强调监管意愿的同时,可能忽视会计准则的需求,增加会计上的实施难度。因此,后危机时期的改革途径可以被看作是折衷的选择。

我国准备金制度

与别国相比,我国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会计上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型”,要求银行以内部评级法计提准备金;另一方面,监管又采取了相机措施要求银行根据贷款和不良贷款的规模持有充分的准备金,来应对经济高速增长和信贷迅速扩张带来的潜在

风险。

根据我国2001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商业银行应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专项准备金,也可从税后利润中计提一定比例的一般准备。”2005年财政部颁发《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规定,“呆账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债权和股权资产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包括一般准备和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一般准备,是指金融企业按照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债权和股权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提取的,用于弥补特定损失的准备,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中,原则上一般准备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同时,根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其中,专项准备按照五级分类结果按规定比例提取,一般准备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贷款减值准备方法与监管方法发生了分离。一方面,新的会计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将更多依赖于银行内部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和银行所积累的贷款迁徙数据、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等数据,运用银行内部评级系统来计提减值准备;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所要求的一般准备不复存在,而《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般准备被保留了下来,并计入附属资本。

同时,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从审慎监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贷款拨备覆盖率(即贷款减值准备与不良贷款的比例)的指标要求,自2003年以来指标底线逐渐从100%提高至150%,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准备金监管模式。此外,监管机构还对减值准备与贷款总额的比例――即拨备贷款比直接进行了要求。2003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自19.7%提高到2009年155.4%,2010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拨备占总贷款比率分别为2.39%、3.15%、2.26%、2.49%、1.97%。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预期损失模型”的改革接近尾声,我国是否会相应调整现行会计准则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适应全球化经济的需要,我国会计标准正在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是这一趋势的标志性里程碑。但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是非强制的,而且我国企业还面临一些特殊情况,因此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准则在合并报表、公允价值适用范围等方面还存在差异。根据2009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的考察报告,在亚洲九个被考察地区中,除中国、印度和印尼外,菲律宾在2005年实施了与IFRS相一致的新会计准则以及IAS39规定的贷款减值方法。新加坡和香港在2005年实施了IAS39。韩国计划在2011年实施IAS39。马来西亚计划在2010年实施IAS39。泰国所有银行将于2013年实施IAS39。而我国主要面临的难点在于商业银行是否有能力审慎的使用“预期损失模型”,其中包括跨周期历史数据的充分性、违约率及损失率预期的准确性等状况。2010年我国首批新资本协议实施银行刚刚进入正式申请使用内部评级法的倒计时状态,距离准确使用“预期损失模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缺乏紧随国际改革步伐、立刻调整会计准则的市场实践基础;在当前银行实践水平下进行改革也是极不审慎的。可以预见,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标准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另一方面,随着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在韩国首尔G20峰会上获得通过,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进一步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的决心已经越来越坚定。危机后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覆盖率底限已提高至150%,而银行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对此,监管机构一方面加强了对商业银行五级分类情况的审查,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推进动态拨备管理,在贷款拨备覆盖率的基础上又提出贷款损失准备金与贷款余额的比例指标。该指标简洁、直接,由于准备金直接与贷款余额挂钩而准备金又计入当期成本,因此会给银行收益带来直接影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年期存贷款利差为300基点左右,假设拨备贷款率1.5%则银行的利差收入会直接被削薄150基点,若进一步提高拨备贷款率,银行的利差收益还会进一步同幅度下降。在不同类型银行之间进行比较,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显著低于其他类银行,见下表(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根据拨备覆盖率的要求这两类银行当前所计提的准备金规模也相应是最低的。一旦提高拨备贷款率要求,这两类银行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各家银行的具体影响程度视当前拨备计提水平而定。

贷款损失准备篇7

一、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比较分析

在我国,自1988年开始实行呆账准备金制度以来,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经历了多次改革。到目前,上市银行计提贷款呆账准备金的主要政策依据有二:

一是财政部2001年底印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以下简称《制度》)。《制度》的主要相关规定为:

(一)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专项准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特种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计提的准备,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

(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是指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如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信用证垫款等)、进出口押汇等。

(三)《制度》除规定在损益中计提上述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外,还规定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二是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印发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以下简称《指引》)。《指引》的主要内容为:

(一)明确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二)确定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范围为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拆出资金等。

(三)规定了呆账准备计提的比例。一般准备的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专项准备的参照计提比例分别为:关注类贷款为2%,次级类贷款为25%(可上下浮动20%),可疑类贷款为50%(可上下浮动20%),损失类贷款为100%;特种准备的计提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

上述贷款呆账准备计提政策的规定较过去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们均体现了谨慎性会计原则的要求。但比较看,《制度》与《指引》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制度》主要是确定贷款呆账准备计提方法的基本(原则)框架,至于具体的计提比例由商业银行(企业)自主决定;而《指引》则从有利于统一操作的角度出发,不但规定了计提方法,还规定了具体的计提比例。

(二)确定的呆账准备计提框架不尽相同。《制度》规定计提的准备金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以及在净利润中计提一般风险准备(相当于税后利润分配)。《指引》规定计提的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三)规定的贷款呆账准备计提范围不完全相同。《制度》未列明拆出资金,而《指引》明确包括拆出资金。

二、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比较分析

(一)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比较

为比较分析,列举上市银行已公布的2003年年度报告所披露的呆账准备计提方法:

1.深圳发展银行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如下:

以期末各项贷款五级分类的贷款余额扣除有效的抵押、质押和保证价值后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计提,并确定各项贷款五级分类的贷款余额(扣除有效的抵押、质押和保证价值后)计算贷款损失准备的比例。

2.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如下:

(1)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范围为本公司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信用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如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信用证垫款等)、进出口押汇、应收账款保理等表内外信贷资产。(2)以上述信贷资产按风险分类(五级分类)的结果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损失,分析确定各类信贷资产应计提损失准备总额。其中,按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表内信贷资产余额1%部分作普通准备反映,超出部分以专项准备反映。(3)在税后利润计提一般风险准备。(4)在其年度报告中列示了各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

3.中国民生银行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如下:

(1)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包括短期贷款、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应收进出口押汇、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以及逾期拆放同业及金融性公司款项等。(2)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是按照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并考虑借款人的还贷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质押物的合理价值、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本行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按比例计提。(3)在其年度报告中列示了各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

4.招商银行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如下:

(1)贷款呆账准备计提范围为:短期贷款、进出口押汇、贴现(不含再贴现及转贴现)、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2)呆账准备金分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根据全部贷款余额计提;专项准备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结果,按照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特种准备未计提。(3)在其年度报告中列示了各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

5.华夏银行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如下:

(1)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包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贴现(商业承兑汇票)、进出口押汇等。(2)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是按照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考虑借款人的还贷能力、抵(质)押物的合理价值、担保人的代偿能力及公司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按照实际可能发生的损失比例进行计提。(3)在其年度报告中按照《指引》列示了各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

(二)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差异分析

从我国上市银行已公布的2003年年报和审计报告看,五家银行所采用的方法虽然在总体上基本类似,但在具体细节上还存在一定差异:

1.五家银行均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并考虑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等因素,按一定的比例计提。但在确定准备金计提种类上,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未明确区分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浦东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明确将计提的准备金分为普通(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五家银行都没有计提特种准备。除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税后计提了一般风险准备以外,其他四家银行均未计提。

2.计提的范围基本一致,但根据审计报告及年报披露的数据分析,五家银行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贴现和拆出资金是否计提。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只对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计提准备金;招商银行按拆出资金余额差额计提准备金,民生银行只对逾期拆放同业及金融性公司款项计提准备金,“深发展”对预计不能收回或不能全额收回的拆出资金计提准备。

3.计提比例不完全相同(如前表列示)。

4.在计提基数的确定上,五家上市银行都考虑贷款回收的可能性。但各家银行考虑的贷款回收可能性的因素有所不同。从有关披露的资料看,招商银行仅对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考虑抵押物价值;浦发银行对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考虑抵押物价值和有效担保金额:“深发展”对全部贷款均考虑抵押、质押和保证价值;民生、华夏除考虑抵押、质押物价值外,还考虑担保人的支持力度或代偿能力、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

(三)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差异原因分析

从各家上市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看,它们在计提的具体标准、范围、比例等的确定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很显然,这种差异必然影响到呆账计提上的可比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损益的可比性。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不一致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1.前面提到的五家上市银行,除华夏银行外,其余上市审计报告日期为2002年以前。当时,由于我国贷款呆账准备计提政策相对不完善,故在上市审计时,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通行的做法进行处理。但从国外的情况看,由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呆账准备金提取的会计政策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上市审计时,所选择的标准也可能不同。

2.目前《制度》和《指引》虽对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有所规定,但《制度》和《指引》本身也存在差异,作为已上市银行难以确定究竟采用《制度》的规定,还是采用《指引》的要求。因为,财政部作为会计政策的制定部门,其《制度》当然要执行,但人民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监管部门,其《指引》也应参照;同时为保持会计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商业银行采用了过渡性的处理办法。

三、若干政策建议

从国外商业银行会计实践看,呆账准备金计提的自是由银行决定的。目前,我国的《制度》也体现了这一惯例。但这一惯例的有效实施一般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信贷资产分类评估体系的健全;二是具有一定职业判断水平的会计师;三是有效的外部审计和检查机制。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还不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因此《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指引》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但作为“指引”并不具有《制度》的同等执行力。因此,为了既能及时足额地计提呆账准备金,又可防止银行利用准备金计提进行利润操纵,提高上市银行信息的可比性,有必要对现有的政策规定进行修订,统一、明确规定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

从完善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计提呆账准备金的种类。从国外通行的做法看,商业银行计提的呆账准备金一般有两种: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除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外,还有的国家允许银行根据贷款的国家和行业风险计提特殊准备)。一般准备金是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而计提的准备,它和资本的某些性质类似,可计入银行的资本基础(附属资本);专项准备是对当前各类或各项贷款中已发生的损失,按照一定的风险权重所计提的准备,专项准备一般不计入银行的资本基础。一般准备金的计提方式是按照贷款余额(有的按照正常贷款余额、有的按照正常与关注类贷款余额、还有的按照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专项准备金一般是根据每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收回的可能性(一般是根据次级、可疑、损失类等不良贷款)分别计提(一般设定一个经验百分比,分别确定不同类别贷款的计提比例)。但一般准备是在成本中计提,还是在税后计提,是存在差异的,对同一国家的银行而言,其处理方法应该一致。目前《制度》与《指引》的不一致现象应该改变,以增强信息的可比性。

(二)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范围:确定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范围的关键是对“贷款”的界定。如果把不属于贷款的项目纳入贷款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则反映出来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将是一个混合项目,报表使用者将难以根据贷款呆账准备金分析信贷资产质量及准备金覆盖率。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拆出资金不应作为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范围(可另规定计提准备的政策或计提坏账准备);贴现应作为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范围,尽管转贴现和再贴现的风险较小,但在实际业务运作中,大部分转贴现和再贴现的风险还依然存在,同时为避免人为操纵,可将全部贴现均作为贷款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范围。

(三)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基数: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基数与贷款分类方法有关,有的国家和地区在贷款分类时不考虑抵押和担保,即分类仅反映贷款的质量,而不考虑从抵押、担保回收资金的前景,因此,计提准备金的基数应为贷款分类结果扣除抵押、质押、担保等的价值后,按照一定比例计提;也有的国家在对贷款进行分类时就考虑抵押、担保等因素的价值,因此,计提准备金的基数可直接依据贷款分类结果。由于贷款的分类方法是银行管理层或银行监管当局的事,因此,从会计政策制定的角度看,需要与银行监管当局协调,以便与贷款分类方法衔接。

从另一方面看,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基数涉及到五级分类结果和可回收价值的评估,从而直接影响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为保证准备金及时、足额计提,减少或避免利用准备金计提操纵利润,增强可比性,银行监管当局必须制定有效的贷款分类方法和抵押、担保品的评估方法。

(四)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在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计提范围等一定的情况下,计提比例的大小直接决定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而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最基本的标准是准备金余额能否覆盖实际贷款损失。从理论上说,计提比例应由企业自主确定,但从实际操作看,若不规定(参考)比例,在目前的情况下,对风险相同的资产,不同银行确定的计提比例有可能不同。因此,为统一口径,增强信息的可比性,可由银行监管部门根据商业银行总体贷款损失状况确定(参考性)计提比例。

参考文献

1.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11.

2.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2002.4.

贷款损失准备篇8

内容提要:本文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关资本监管的内容为背景,总结了发达国家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的最新发展,从准备金的分类、资本与准备金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发达国家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完善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提出了若干看法与建议。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监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要求各国银行实施新的资本监管框架,即资本对风险、特别信用风险的敏感性要加强。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主要是针对信用风险即借款人违约而计提的,而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可能使银行破产的最主要的风险种类。因此,怎样合理地计提准备金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最新发展

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从收入或利润中提取的、以覆盖由于借款人违约而使贷款受损的准备金。商业银行提取贷款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吸收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或贷款组合中的潜在损失。

但是,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定义,各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差别很大,而且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实践和政策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区别,目前国际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制度改革和发展代表了未来这一政策的变化趋势。

(一)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分类

对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分类,国际银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发达国家目前的实施状况来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从贷款分类或贷款信用风险的实现与否划分,准备金可以分为一般贷款准备金和特种贷款准备金。一般贷款准备金是针对正常贷款(包括关注贷款)的总额计提的准备金;特种贷款准备金是银行针对某笔贷款或贷款组合(次级、可疑或损失)已经出现、但是还无法确认最后损失额度而计提的准备金。一般准备金是在考虑银行贷款损失的历史经验、目前经济条件、贷款政策和贷款集中程度等因素变化的基础上,银行管理者针对损失未实现的贷款总额计提的准备金,而特种准备金是对已实现损失的某笔贷款或贷款组合计提的准备金。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计提一般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但也有一些国家如奥地利、芬兰和瑞典等,商业银行仅仅计提特种准备金。欧盟大多数国家对于各类贷款准备金的计提没有严格的指标规定,而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各类贷款准备金计提的最低标准有规定。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国家,如西班牙,除了计提一般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还计提动态准备金(dynamicprovisioning)。其背景是特种准备金计提的“滞后性”和“亲周期性”,不能反映银行贷款的潜在风险及其对利润和收入的较大波动性的影响。

动态准备金计提的基本原理是在经济扩张、银行贷款和收入增加时,银行预期未来经济收缩、贷款损失增加而多计提准备金。这种准备金用来弥补经济收缩时借款人违约增加而特种准备金不足对利润和收入产生的冲击。

因而动态准备金的计提是针对未实现损失的贷款计提的准备金。除了西班牙之外,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家也开始探索和实施动态准备金制度。

另一个角度是从贷款业务来看,分为抵押贷款准备金、非抵押贷款准备金、行业风险准备金、国外企业贷款准备金或国家风险准备金等等。

英国的商业银行主要由传统商业银行和抵押银行组成#",因此英国的金融服务管理局(FinancialServicesAuthority)对非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两类贷款的准备金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抵押银行持有的一般准备金通常多于特种准备金,传统银行则相反。因此金融服务管理局对抵押银行贷款准备金政策的监管宽松很多。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商业银行除了要对单笔贷款、组合贷款计提信用风险类别的准备金外,银行还要对暴露于转换风险(transferrisk)下的贷款计提额外的准备金,即国外企业贷款准备金。

计算此类准备金时银行除了考虑贷款本身的要素如借款人类型、期限、抵押物、特别信贷便利等因素外,还要分别考虑每个国家的特殊因素如贸易支付差额、外汇储备、过往国际支付的记录、未来国际支付的预测、政治经济情况等。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还对国家风险单独计提准备金。

(二)贷款准备金与监管资本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后框架(BCBS(2004))在征求各成员国意见后,对资本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作用和功能做了明确的规定:资本的功能是覆盖非预期损失,而贷款准备金则是覆盖预期损失。

超额准备(超过预期损失的贷款准备金)可以有限制地纳入附属资本(上限为风险加权资产的1.25%$")。准备缺口(如果有的话)应该从资本中扣除。此项扣除将分别从一级资本中扣50%,从二级资本中扣50%,与新协议中其他资本扣减项目一致。目前,大多数银行基于资本和准备金功能的不同,在资本覆盖非预期损失而贷款准备金覆盖预期损失这一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在二者的关系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资本和贷款准备金的相互关系方面的监管规则滞后于实践;二是少数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干脆不允许将一般准备金纳入资本。

新协议下的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组成,核心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附属资本主要包括贷款损失准备金。这一概念表明贷款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资本,这与巴塞尔委员会关于资本和贷款准备金功能的划分有冲突。此外,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银行管理者都存在利用贷款准备金进行“资本管理”和“收入管理”的现象。

资本管理是通过增加(减少)准备金来提高(降低)资本充足率以满足监管要求,而收入管理是通过动用准备金来平滑收入以避免收入大幅度波动。因此准备金与资本的相互关系值得探讨,而目前巴塞尔委员会有关资本和准备金的关系界定过于简单,因此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监管规则要进一步明确。

(三)监管当局和银行管理者在贷款准备金政策上的权限分配由于缺乏国际准则,各国监管当局不但根据各自的监管环境制定了不尽相同的贷款分类和准备金计提条例,而且银行管理者在准备金计提政策上的权

力大小也不同。

有的国家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计提准备金实施严格的管理,银行管理者的判断在准备金政策上的影响很小。西班牙、日本、丹麦、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就属于这种情况。在日本,金融厅(FinancialserviceAgency)%"是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贷款的分类、准备金计提比例要由金融厅确定;此外,损失的确认和贷款核销由大藏省根据日本企业税法严格监管,实行报告制度。西班牙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准备金计提政策的监管特点是指标管理,一般准备按中央银行规定的贷款余额的一个固定比例提取,特种准备分抵押贷款和非抵押贷款,根据逾期时间按比例提取。

对于动态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允许风险管理水平高的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计算动态准备金的数额,没有开发内部模型的银行要使用监管当局制定的标准法,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提取。

有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和德国,银行监管当局只对计提准备金提供一般性的指导原则,监管主要围绕银行准备金计提是否达到“充足”,即完全覆盖预期损失的要求。美国针对准备金计提的监管机构有很多,包括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储、货币监理署、储蓄机构监管办公室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不同机构不但出台了很多相关文件,而且在准备金的不同要求之间存在冲突,例如联储要求银行实施“安全和稳健”的政策而多计提准备金,而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银行准备金的计提要满足“一般会计准则”按公允价值计提准备金。

但美国各监管机构针对准备金的政策是指导性的,允许商业银行考虑本身的规模、资产结构、资产质量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准备金政策,采用不同的准备金计提算法,只要银行有充足的理由证明其准备金计提是合理和充足的。例如,货币监理署的检查手册对银行准备金监管的规则很多都是指导性的:银行建立严格的内部检查体系、定期(每个季度或更频繁)检查准备金的充足性、银行可以采用监管当局规定的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检查者通过比较受查银行报告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水平与下列3项的和,即可疑类贷款的50%,次级贷款的10%和未评级贷款的数额来衡量其充足性。

但计算的数量不应当作为评价的底线或标准,检查者只将其作为一个一般参考,同时考虑受查银行的个体因素。

英国的金融服务管理局虽然要求银行向其报告有关准备金及贷款分类情况,但是英国的会计标准准则和监管框架对于商业银行准备金计提没有严格的指标规定,甚至对于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的区别非常模糊。

因此准备金计提很大程度上包含了银行本身的主观判断。所以英国的银行与银行之间在准备金计提上有很大的差别。此外,大多数欧盟国家准备金计提规则制定得比较粗,仅对如何计提合适的准备金提出一般指引,而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普遍确定了最低准备金的计提标准。

(四)抵押物在计提贷款准备金中的作用为受损贷款的损失计提准备金时,决定抵押品的合理价值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果对抵押品估价过高,准备金的计提就会不足。虽然抵押品可以出售,但银行和监管当局可能会低估或忽视由于法制不健全和文化因素对有效处置抵押品形成的障碍。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规定:抵押品不能代替对借款人或交易对手的全面评估,至多可被视作借款人违约的次级还款来源。

在计提准备金时考虑抵押是合理的,但必须采用非常保守的方法并考虑抵押品在估价和处置中的各种限制。

对问题贷款进行分类时,由于其他偿付来源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得难以依赖,因而应对抵押品的价值进行保守估价。

抵押对准备金计提的影响程度在各个国家有很大差异,这取决于抵押品的估价方式,以及抵押在准备金计提中的作用。

大多数国家监管当局都规定,准备金计提要考虑抵押物,但是怎样测算抵押物的价值和处理费用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国际银行业在处理有抵押的问题贷款时,主流的趋势是先估算抵押物的公允价值和处理费用。美国在对单笔抵押贷款计提准备金时,采用的是按最低成本出售法的抵押物的公允价值,即当借款人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时,以抵押物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理成本后的损失作为计提准备金的基础。日本金融厅规定,抵押品的公允价值影响准备金的计提,若借款人在法律上或实际上破产,为贷款提供担保的抵押品的公允价值将是贷款的载有额。发达国家一般有较完善的二级市场和资产评估机构,这对于评估抵押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五)准备金计提的方法

目前大多数国家准备金计提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大多数银行都是在对贷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贷款类别的不同和逾期的时间长短计提不同比例的贷款准备金,质量越差、逾期时间越长的贷款,计提的比例越高。

对于许多发达国家来说(例如意大利、西班牙等),银行监管当局对贷款分类的最低档数和每个档次的计提比例的范围做出规定。因此,各国间贷款分类最低档数的差别很大。在贷款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如果有抵押的话,再结合抵押物的价值估计计算出不同类别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数量。

这是大多数银行计算准备金计提数额的一般方法。但这种方法不能识别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特别是银行不能有准备地应对经济增长的下降或经济收缩、不利的政府行业政策、失业率增加、收入下降等给银行造成的冲击。因此,各国都在探索怎样建立“前瞻性”的准备金计提方法来应对突然冲击。

西班牙、日本和爱尔兰3国在贷款准备金计提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dynamicprovisioning)西班牙中央银行对于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制定了详细而严格的监管框架,特别是对贷款准备金计提实施严格的指标管理,对准备金计提政策、计提过程的准确性进行现场检查。

但因固定比例计提的准备金不能反映银行贷款的潜在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数额具有“亲周期性”:经济扩张时期,贷款风险比较小,银行偏向于多发放贷款,而准备金计提的数量也比较少。由于贷款内在的风险,此时期的利润和收入往往是不真实的;当经

济转入低谷时,潜在的损失转为现实的损失,而银行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准备金计提的不足和利润的大量分配迫使银行此时不得不大量提取准备金,从而对收入和资本造成了很大冲击。

考虑到准备金计提的亲周期性和对收入和利润的较大的周期影响,西班牙中央银行于1999年实行新的准备金管理制度:在原来的准备金制度基础上(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计提的制度不变),实行动态准备金制度,覆盖非受损贷款在经济周期内的预期损失,预测未来的经济周期,起到特种准备金引起的利润和损失帐户波动的反周期作用。

这一制度2000年7月1日生效。银行计提的动态准备金既可以自己开发内部模型,即银行依靠自身的贷款损失经验数据来决定准备金的提取数额,准备金计提的系数从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或其他处理方法中得到;

没有内部模型的银行可以使用中央银行提供的标准法计算动态准备金,标准法将贷款分为6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系数。系数和风险暴露的乘积就是潜在风险值,这是计算动态准备金的基础。

动态准备金的计算如下:潜在风险的测量值:Lr=s×L,L代表总的贷款,s代表平均系数(内部模型法下由银行自己算出,标准法下由监管当局给出,介于0%~1.5%之间)。每年提取的准备金为StP=Lr-SP,SP为特种准备金金额如果SP<Lr(不良贷款较少)=>StP>0(动态准备金增加)如果SP>Lr(不良贷款较多)=>StP<0(动态准备金减少)动态准备金余额为:StF=StPt+StFt-1,同时0≤StF≤3×Lr每年提取的总准备金额为:一般准备金+特种准备金+动态准备金=GP+SP+StP=g×DL+SP+(Lr-SP)=g×DL+s×L,GP为一般准备金。因此,动态准备金是专项准备金的有效补充,弥补了由于经济周期性的波动而引起的特种准备金的缺口。

2.日本的内部评估法(tracing-method)1999年日本金融厅制定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导方针,要求金融机构在参考金融厅贷款准备金指导方针的基础上,对贷款资产进行金融机构内部评估。

从2003年开始,金融厅要求日本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主要银行开始适应国内和国外会计准则,逐步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处理不良贷款和测算信用风险。

采用现金流折现法计算贷款损失准备金是目前日本商业银行应用较多的方法。

银行内部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要应用跟踪法对贷款评估,即跟踪某类贷款质量变化的过程和贷款面值需要核销或计提准备的百分比,计算贷款损失率(贷款损失额/贷款额),并且预测贷款未来的期望损失。是否要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以及计提数额的大小依据贷款的经济价值是否大于贷款面值来确定。

贷款的经济价值是贷款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期望损失的差额。当贷款的经济价值低于贷款的面值,即由于借款者或抵押物的原因使得贷款本金或利息不能完全收回的情况出现时,银行就要为受损贷款计提损失准备金。贷款的面值与贷款经济价值的差额,即为银行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数量。因此银行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计算贷款的经济价值,即贷款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和期望损失。

第二个步骤是深入分析,即检验跟踪分析的有效性。

日本的中央银行一方面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对内部评估框架进行审核,检查金融机构内部评级体系的完善状况、贷款分类的合理性以及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状况。鼓励银行,特别是大的商业银行准确地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另一方面通过现场检查来分析以前评估的贷款有多少被核销或计提了准备。2002年对18家被跟踪金融机构的分析显示:损失类贷款一年后几乎都被核销或计提了特种准备;可疑类贷款累计核销或计提的比例1年后为27.4%,2年后为52.1%,3年后为75.3%;次级类贷款相对应的比例为:1.7%、9.8%和16.7%!"。日本金融监管当局另外一个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措施是建立和扩大不良贷款处理的二级市场。在处理不良贷款的过程中,对于已经计提了贷款损失准备的不良贷款,监管当局鼓励银行将其从表内转移到表外而进入二级市场。

在一个投资者众多的活跃的二级市场中,贷款的最终定价将会充分地反映贷款的真实价值,这对于制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标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二级市场与合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是相辅相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计提的内部评估法(tracing-method)与美国目前很多商业银行采用的信用转移矩阵(migrationmatrix)分析贷款准备金计提在本质上是类似的,这种方法通过分析某一类别贷款生命周期内损失率的变化来预测未来同类贷款的损失率。

3.爱尔兰的压力测试法

压力测试实际上是一种情景分析法,压力测试最初主要应用于市场恶化情况下投资组合价值的变化。

目前许多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和银行管理者使用压力测试来测算在经济恶化的情况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收入等因素的变化。

爱尔兰中央银行和金融服务管理局将这种方法应用在贷款准备金计提中,计算当未来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因素周期性的变化时银行贷款准备金的变化,建立“动态的”、“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政策。这种分析的理论基于贷款质量变化与贷款准备金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下降引起失业率增加、收入减少、借款人违约,从而贷款准备金增加。

在实证方面,Pain(2003)采用英国商业银行的数据证实了贷款准备金和GDP、实际利率之间的显著关系,此外Biker,Metzemakers(2002)、Davis(1993)、Altman,Resti与Sironi(2002)、Valckx(2003)等人也证实了这种关系是显著的。

爱尔兰金融监管当局建立了两种类型的压力测试模型来计算未来准备金的计提情况,一种是金融机构建立的压力测试模型,这种模型是以金融机构过去的贷款损失和准备金计提的历史数据为基础,考虑目前经济条件、贷款政策和未来经济等因素变化为基础而建立的;

另外一种是监管当局建立的压力测试模型,这种模型是以过去宏观经济环境冲击对爱尔兰各家银行贷款准备金影响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的。

爱尔兰金融服务管理局以后一种模型计算的贷款准备金来评价银行内部的压力测试模型的测算结果。

模型应用的举例说明如下:

首先,根据过去几年的宏观经济环境给出未来宏观经济的冲击:经济增长、失业率下降称为有利冲击,相反称为不利冲击(如表1)。

然后,使用压力测试模型,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银行平均准备金计提水平的变化情况(如表2)

[a]准备金计提定义为准备金存量与贷款存量的比例,表中数据是这一比例的变化。

[b]抵押银行的数据是银行样本中的子样本,监管当局

一般将抵押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分离出来考虑。因为冲击对抵押银行的影响比较小。

二、对完善我国银行贷款损失

准备金制度的一些启示

通过对国际银行业贷款准备金制度的研究,关于如何完善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我们有以下看法:

1.贷款准备金政策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和外部监管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

美国和欧盟的很多国家商业银行管理者贷款准备金政策上很大的自由度与其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严格的监管与市场约束、银行稳健经营原则、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和发达的贷款二级市场等因素相关。在我国,在上述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监管当局严格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2.各国准备金政策的差异与各国金融体系和贷款结构的差异不无关系,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基于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或贷款类别信用风险的大小制定不同的政策。英国金融服务局之所以允许银行管理者在准备金政策上有很大的权限而对信用社却实行严格的指标管理也是基于二者信用风险大小不同考虑的。

这对我国目前信用社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及未来准备金政策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3.发达国家重视借款人的信用分析和对抵押物价值的保守估计,对于改变我国目前对抵押物的过分依赖而忽视对借款人的全面评估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当务之急是建立资产职业评估机构,完善资产处理的二级市场,特别是房地产、汽车交易的二级市场,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

4.怎样建立“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政策,克服信贷风险事后弥补的缺陷是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准备金政策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存单质押贷款范文 下一篇:消费贷款范文